第一篇:都江堰教案
《都江堰》教案
【学习目标】
1、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把握文章主旨。
2、品味文中富有意蕴的语言。
3、理解李冰贴近苍生、为民造福的精魂。【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整体感知,把握文章主旨。
2、品味文中富有意蕴的语言。【教学难点】
理解李冰贴近苍生、为民造福的精魂。【教学方法】
诵读法、导问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好一个歌曲《都江堰》,伴着优美的旋律我们跟随余秋雨先生一起走进《都江堰》。
二、整体感知、疏通文意。
文章有四个组成部分,请同学们迅速浏览文章,找出每一部分的重点语句,为每一部分用短语的形式概括一个标题。第一部分:最激动人心的工程; 第二部分:最驯顺壮丽的景观; 第三部分:最冰清玉洁的纲领; 第四部分:最贴近苍生的偶像。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写自己游览都江堰和二王庙表达作者深刻的历史反思和文化反思,对李冰精魂、文化内涵 的理解和感悟,也体现了作者对承传这种精神的乐观和对膜拜这种精义的欣慰。
三、深入文本,理解探究。
1、问:该文是一篇游记,都江堰只不过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水利工程,但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可是余先生把都江堰的地位抬高到长城之上,出语惊人地说“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为什么余秋雨先生如此断言呢?大家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来重新看一下文章,思考问题:
文章开篇第一句话有什么作用?第一部分用了什么手法?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 小结:
开门见山,揭示主旨;总领下文;是文章的行文线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对比手法。通过长城和都江堰的比较,写都江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与都江堰可比的角度多:年代上,功用上,规模上,形象上,影响上。作者认为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一个最字,高度评价了都江堰的价值。
(让学生朗读这些表现长城与都江堰对比的句子。)
2、问:第二部分都江堰的水有哪些特点?用了什么手法?作者写水的用意是什么? 小结:
都江堰的水的魅力:在远处便感到滋润和清朗;声音响亮,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降临,如山崩即至;急流浩荡,大地震颤;股股叠叠精神焕发,踊跃喧嚣;既驯顺又强悍。欲扬先抑,为后文蓄势。“去都江堰前的表现”与“接近和面对都江堰时的感受”对比;海水和都江堰的水对比。
明确:写水强悍撒野、咆哮喧嚣,以见其凶蛮,暗示洪水成灾的可怕,也说明治水工程的艰险;写水的规整驯顺,体现治水人手段不凡,能将水化害为利。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都江堰的喜爱和对治水人的敬慕之情,蕴含着对都江堰巨大社会功用的赞叹,也为下文引出李冰作铺垫。
水性凶蛮,工程艰难,但终究被自信爽利的人驯服,体现治水人的气度手段不凡。写水是为了写人。
(让学生朗读这些描写都江堰的水的句子。)
3、问:诵读课文第三部分,谈谈李冰是怎样的形象,作者又是如何评价李冰的。小结:
作家用饱含感情的语言高度评价了李冰父子,称其“玉洁冰清”“智慧、仁慈、透明”“大愚、大智、大拙、大巧”
李冰因为实实在在为民造福,人们对他们虔诚膜拜,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
4、从第三部分中找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谈谈你的理解。例如
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提示:长锸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的辩论,就是两种不同的政治走向的辩论。长锸代表的观点是:为官就要做事儿,要具体要踏实,就要像长锸这样为百姓消灾,给百姓濡养;金杖玉玺、铁戟钢锤代表的观点是:做官就是为了权势、金钱、地位,就可以进行算计、倾轧、拼杀和征战。持这种观点的人在千百年来站多数,所以李冰失败了。而在今天,长锸代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纲领和高贵品质,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也与当代社会所要求的人格品质相融,因而受到人们的赞美,所以李冰终究胜利了。
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提示:从表面看,李冰显示的只有水利方面的才能,但是当治水成为解救万民的首要任务时,政治家对水利工程的倾力投注就代表着清明的政治,政治家在水利工程上的成绩就是他的最大政绩。因此,当李冰出于解救万民、利民富民的考虑而要求自己成为水利家的时候,它确实是向世界宣告了一种最真最纯的政治纲领。
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
提示:大愚大拙似说李冰极不擅长无所专政或蝇营狗苟的为官之道,而只是具有田间老农的朴素思维;大智大巧是说政治家正是因为有了田间老农的思维,才具备了可贵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才有了以民为本的思想,从而能够清晰而透彻地考虑人类生存这个重大的问题。
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提示:“田间老农的思维”是李冰治水根本出发点:人要生存,必须要有清泉和米粮,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治理水患,使人民安居乐业。他的治理就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落实到实实在在工作上,这个做法看似简单,其实是最根本的,也是最智慧的。
四、拓展延伸
请谈谈李冰精魂的实质是什么?由李冰我们能想到那些李冰式的人?当今社会应该怎样为官?
精魂:为民造福,务实求真,淡泊名利,贴近苍生。
人物:焦裕禄 孔繁森 牛玉儒 任长霞 王英 白居易 苏轼 林则徐 为官之道:恪尽职守,务实肯干,不慕虚名,执政为民。结束语:
五、课后作业:
与当代社会很多无所专攻、蝇营狗苟、贪污腐败的官僚进行对比,来突出李冰的的成就和精神。
(要求:运用对比手法,不少于150字)
第二篇:《都江堰》教案
《都江堰》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作家及主要作品,了解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2.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整体把握文本结构。3.理解文本通过写都江堰来些李冰、写文化精义的启示和反思。4.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应用。5.品味作品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6.情感态度与价值:体会文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为政思想的评论,体会文中深厚的文化意蕴。2. 品味作品中含义丰富的句子,并加以阐释。【教学设计】
1.本文篇幅较长,但却以标题形式将文本划为四大部分,在整体把握文意时应先了解标题的作用,并逐个概括标题大内容,从而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2.通过抓住文段的中心句,来概括文段的内容和文章主旨。【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喜欢游览名胜古迹,是什么吸引了我们呢?是风景吗?不全是,吸引我们的更多的是当地的美丽的传说与相关的故事,而在所有这些后面都寄托着一种精神。文物也好,古迹也好,都寓含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打开我们的美术鉴赏这本书,同学们挥发现有关建筑方面的图画,介绍某种建筑队特点和意蕴,这就是建筑文化。如果说故宫是皇权政治的符号,那么周庄则代表平民生命的形态;如果说布达拉宫是虔诚宗教崇拜意识,那么扬州个圆则是淡泊雅致文人情怀;如果说天一阁能读出文化保存和流传的悲壮,道士塔能读出文明北销毁的悲哀,那么读了都江堰,你又有何感受呢?它的文化精义又是什么?今天在这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里,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余秋雨,走进四川灌县,去感受都江堰的精神意蕴。
二、介绍余秋雨及总结其文化散文的特点: 余秋雨穿行于历史文化的时空隧道,像苦旅中的行者,在探询中遴选、体悟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都江堰》是文化游记,作者对历史文化遗迹都江堰与长城进行了对比,用现代文化意识观照历史文化踪迹,给古老的物象与峻伟的山水赋予了灵性,赋予了哲理意蕴。都江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李冰父子不期留名却流芳千古。散文融情寓理,思辨色彩鲜明,语言酣畅、灵动,给人以审美的多维享受。
余秋雨,1946年生,当代散文作家,艺术理论家。浙江余姚人。在家乡读完小学候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做过几年学院院长,辞职后潜心写作,在繁多的头衔中比较重视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一职,因为这个学会由全上海各大学的写作教授们组成,专门研究写作是怎么一回事。
余姚有河姆渡文化遗址,有被国际陶瓷学术界称为举世罕见的露天青瓷博物馆的越窑所在地――上林湖;余姚还产生过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等著名历史人物,余秋雨就生长在这养一块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上,他的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借我一生》《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余秋雨的散文叙述风格宏大。这种叙述风格包括:宽泛的题材(文学的、艺术的、历史的、社会的),深厚的内容(知识的、文化的、审美的、学术的),精巧的结构(人文景观+历史故事+现代性批判+文化感伤)和一种贵族气质(自信、理性、从容、智慧),即以游记的方式进行,将“人、历史、自然” 交融在一起,对中国文化的回顾和反思,被人们称为 “文化散文”。
三、都江堰简介及李冰
都江堰,在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古时曾在都安县境内,称为都安堰,宋元以后称都江堰,使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连续使用,仍发挥巨大效益的渠。发源于岷江,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任蜀郡太守(太守相当于现在的专员,或大于专员,小于省长),他为民造福,排除洪灾之患,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为此,李冰在其子二郎的协助下,邀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岷水东流的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在无火药(火药发明于东汉时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间)不能爆破的情况下,他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热涨冷缩的原理),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低水位每秒流速3公尺,高水位每秒流速6公尺)因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率众又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狭长的小岛,形如鱼嘴,岷江流经鱼嘴,被分为内外两江。外江仍循原流,内江经人工造渠,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让人们知道“枯水(低水位)不淹足,洪水(高水位)不过肩”。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好为陆海”(《华阳国志》)目前灌溉面积超过一千万亩。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都江堰每年都接待不少外国游人,其中有些是水利专家。有的水利专有他细观看了整个工程的设计后,都对它的高度的科学水平惊叹不止。比如飞沙堰的设计就是很好地运用了回旋流的理论。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约公元前256-前251年被秦诏王任为蜀郡守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多项水利工程,以都江堰最为著名,他海主持了凿平青衣江的溷崖(四川夹江县境内);治导什更县的洛水何邛崃等县的汶井江;又穿广都(今双流县境)盐井诸陂池等工程。见(《华阳国志·蜀志》)
对比都江堰和长城,指出两处历史文化遗迹的本质区别。1.描写都江堰工程之壮观,赞美了2000年前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力。2.由物及人,赞美李冰父子为民造福的实业精神。
四、名家点评
马力:余秋雨散文之所以在当代中国,包括港台地区,拥有巨大的读者群,而且屡屡高悬于海内外畅销书之榜首,……余氏散文创造性地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找到了契合点,在文化学者与人民大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现实与理想之间,纵横捭阖地进行了富于时代意义的思想驰骋。他是我们这个时代里真正被大众认可的作家、学者。《余秋雨现象批判——也是一种遗憾》
五、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读课文,了解内容。(1)正字音
颓壁残垣(yuán)惊悸(jì)庇护(bì)修缮(shàn)卑处一隅(yú)魅力(mèi)强悍(qiáng hàn)铁戟(jǐ)遴选(lín)韬略(tāo)怦然心动(pēng)诘问(jié)傩戏(nuó)衮衮(gǔn)诸公
(2)积累词语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这。
膜拜:跪在地上举两手虔诚地行礼。
圭臬: 指圭表,比喻准则或法度。
焕然:形容有光彩,如焕然一新。
涣然:形容嫌隙、疑虑、误会等完全消除,如涣然冰释。2.梳理文章脉络
本文篇幅较长,但却以标题形式将文本划为四大部分,请同学们浏览各部分内容,划出各部分的中心句,然后给每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第二部分: 这里的水却不同,……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
第三部分: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第四部分: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人升格为神,神的世界也就会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帖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3.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写自己游览都江堰和二王庙表达作者深刻的历史反思和文化反思,对李冰精魂、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悟,也体现了作者对承传这种精神的乐观和对膜拜这种精义的欣慰。
六、品读课文
1.浏览课文第一部分,找出文中写都江堰的关键句。可以抓住以下关键语句: ①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②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③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④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⑤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⑥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⑦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⑧它,就是都江堰。
(1)思考:在这一部分主要采用了对比手法,从多方面进行比较,那个方面是最重要的和最根本的?为什么?
作者从修建时间、社会功用、延伸举例、文明特征诸方面将长城与都江堰作比较,其中社会功用方面大比较释最根本最重要的。这不仅因为延伸距离。文明特征等方面大内容依附于社会功用,而且因为对社会功用的评价使文章的核心内容,这里是在为第三部分展开文化反思张本,所以重在社会功用比照两大工程,从而表达了作者的见解:“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2)概括本部分的主要内容。
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出,文章以长城入手,作好铺垫,引出都江堰;文章对长城与都江堰及其文明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对比,以突出文章主旨,从而表现了都江堰是一种灵动的文明,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观点。2.美读课文第二部分。
(1)美读课文第二段,应读出“闻其声”的层次感;美读第三段,要传达作者紧张喜悦豪迈赞叹的丰富感情。
(2)作者通过描写都江堰强悍而又驯顺的水,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怎样?
这一部分主要写都江堰的水,突出了水流的宏伟气势,强悍和规整。写水强悍撒野,以见其凶瞒,说明工程艰险;水的规整驯顺,则见治水人的气度手段不凡,将水化害为利。字里行间激荡着作者对都江堰的热爱和对李冰的敬慕的感情,蕴含着对都江堰巨大社会功用的赞叹。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文的结构解析,并分析这样构思行文的好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运用上节课的方法自读课文,品味作品深厚的文化内蕴 【教学过程】
一、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1.请同学们划出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2.小组讨论交流。
①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提示:长城的美在于规模宏大,气势的宏伟,给人一种巨大的惊悸,但时过境迁,它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却直到今天依然在造福人类,给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滋润濡养了天府之国,永久性的灌溉了中华民族。所以说它的美具有长久性。
②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提示:“灵动的生活”是指都江堰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将一直延续下去。将都江堰比喻为乡间母亲,显示了它不炫耀、无所求、默默地奉献的精神。这一比喻生动形象的地刻画出都江堰的本质特征:它像母亲一样滋润和濡养着中华民族。
③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
提示:参考课文第三段和第九段,政治走向,在这里指与政治理想相关联的实施政治的方案。一种是一些官场丑类的政治走向,他们或无所事事,无所专政,根本无视百姓的疾苦,或互相倾轧,玩弄权谋,不惜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另一种是李冰的政治走向,即拥有利民富民的胸怀与责任感,认定在旱涝成为百姓最大祸患时,治水就是最大的政治,政治家就应该成为水利家。显然持第一种政治走向,随之而来的是死气浊味乃至腥风血雨;而正是基于第二种政治走向,都江堰才得以矗立在四川大地上。
④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提示:从表面看,李冰显示的只是水利方面的才能,但是当治水成为政治家的首要任务时,政治家对水利工程的倾力投注就成了一种晴明的政治,政治家在水利工程上的实绩就成了他的第一政绩。因此,当李冰出于利民富民的考虑而要求自己成为水利家的时候,它确实是向世界宣告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⑤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提示:这种政治辩论,就是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的辩论,就是两种政治纲领的辩论;李冰手中的长锸说:政治要做事儿,既具体又质朴,就是要像长锸这样为百姓消灾,给百姓濡养;金杖玉玺和铁戟钢锤自责在为权势、征战和镇压辩解。他失败了,因为千年政治是站在另一边,他终又胜利了,因为在今天的中国长锸象征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利民富民的政治路线和政治的政治品质,不但为世人首肯,而且与当代社会学政治发展的基本思想相通,与当代社会所要求的人格品质相融,从而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⑥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提示:其一,因为他的这点学问是水利界的重要成果,说“水汽淋漓”显得形象生动。其二,是为了与厚厚的典籍“风干松脆”对举。这里的典籍,是另一种政治纲领的代名词,它们貌似堂皇威严,却早已腐朽不堪,失却了活力;而李冰的学问,渗透着利民富民的不休思想,造就了都江堰的辉煌,当然“水气淋漓”。
⑦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
提示:大愚大拙似说李冰极不擅长无所专政或蝇营狗苟的为官之道,而只是具有田间老农的思维;大智大巧是说政治家正是由于具有了田间老农的思维,才具备了可贵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才有了民本思想,从而能够清晰而透彻地关照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
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
提示:田间老农的思维,是李冰治理故讲演的出发点:人活着,必须要有清泉和米粮,要想达到治理的目的,就必须使人民富足。他的治理就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落实到实实在在具体的工作上,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智慧的。
⑨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提示:都江堰矗立着李冰的精魂,营造着一种为民造福的浩荡氛围。在这种强大精神的投射下,李冰雕像置于水中不但合情合理,而且甚至不应或不该有其他选择,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李冰的心愿,才不悖李冰的精神。在官僚权贵们死后也要荣华富贵这种层层相因的腐朽观念的衬托下,李冰死后的归宿的确令人耳目一新。我们应当感谢那位汉代水官,是他将李冰的生命延续了,是他将李冰的利民富民的精神表现到了极至。这样都江堰不但流泻着驯顺的江水去丰富物质世界,所展现的精神世界,也是朴实清新独特高格的。
⑩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
提示:李冰通过轰鸣的都江水传达的遗言是:政治家应当完全抛弃一己私利,尽心尽意地去为百姓谋福利,中国历史上有这样杰出的人物,这样璀璨的精神,当然值得骄傲,当然应当产生某种乐观。另一方面,作者相信这个遗言会长留人间,李冰的精魂不会消散,继承其精魂者会代代繁衍,这当然是更加值得乐观的。3.李冰精神的实质是什么?
为民造福,务实求真,淡泊名利,贴近苍生。4.是如何来表现这些内容的?
对比手法的应用。第一部分把都江堰与长城作比较,突出都江堰的伟大:默默地永久性的灌溉中华民族,滋养中华文明;第二部分通过作者看到都江堰前后心情的变化,来突出都江堰水强悍的生命力;第三部分将李冰与其他封建官僚作比,比出李冰人格的魅力,将长锸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对比,彼处长锸的守持,即将治水经验与后后的典籍作对比,比出治水经验的长久生命力。
本文无处不在对比,形成文章的骨架,将都江堰雕刻成一座文化纪念碑,精神的丰碑,历史因它而闪光,今人因它而自豪,它不仅滋润了中华大地,也流淌着中华文明,光照千年,启迪后人。
二、概括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
同学之间讲述自己读过的余秋雨文化散文,谈谈自己的感受,式概括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
三、布置作业
考查你附近的名胜古迹或民居建筑,探寻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写一篇短文,与同学交流。
第三篇:《都江堰》教案1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都江堰》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识记作家及主要作品,了解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文本,理清文章的写作脉络,整体把握文本结构。
2.理解文本通过写都江堰来些李冰、写文化精义的启示和反思。
3.学习文中对比手法的应用。
4.品味作品中具有深刻含义的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体会文中蕴含的深厚的文化意蕴,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为政思想的评论,体会文中深厚的文化意蕴。
2. 品味作品中含义丰富的句子,并加以阐释。
【最优学法】
1、本文篇幅较长,但却以标题形式将文本划为四大部分,在整体把握文意时应先了解标题的作用,并逐个概括标题大内容,从而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余秋雨文化散文的特点。
2、通过抓住文段的中心句,来概括文段的内容和文章主旨。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喜欢游览名胜古迹,是什么吸引了我们呢?是风景吗?不全是,吸引我们的更多的是当地的美丽的传说与相关的故事,而在所有这些后面都寄托着一种精神。文物也好,古迹也好,都寓含着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打开我们的美术鉴赏这本书,同学们挥发现有关建筑方面的图画,介绍某种建筑队特点和意蕴,这就是建筑文化。如果说故宫是皇权政治的符号,那么周庄则代表平民生命的形态;如果说布达拉宫是虔诚宗教崇拜意识,那么扬州个圆则是淡泊雅致文人情怀;如果说天一阁能读出文化保存和流传的悲壮,道士塔能读出文明北销毁的悲哀,那么读了都江堰,你又有何感受呢?它的文化精义又是什么?今天在这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里,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余秋雨,走进四川灌县,去感受都江堰的精神意蕴。
二、介绍余秋雨及总结其文化散文的特点:
余秋雨穿行于历史文化的时空隧道,像苦旅中的行者,在探询中遴选、体悟着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都江堰》是文化游记,作者对历史文化遗迹都江堰与长城进行了对比,用现代文化意识观照历史文化踪迹,给古老的物象与峻伟的山水赋予了灵性,赋予了哲理意蕴。都江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李冰父子不期留名却流芳千古。散文融情寓理,思辨色彩鲜明,语言酣畅、灵动,给人以审美的多维享受。余秋雨,1946年生,当代散文作家,艺术理论家。浙江余姚人。在家乡读完小学候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做过几年学院院长,辞职后潜心写作,在繁多的头衔中比较重视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一职,因为这个学会由全上海各大雪的写作教授们组成,专门研究写作是怎么一回事。余姚有河姆渡文化遗址,有被国际陶瓷学术界称为举世罕见的露天青瓷博物馆的越窑所在地――上林湖;余姚还产生过王阳明、黄宗羲、朱舜水等著名历史人物,余秋雨就生长在这养一块文化积淀深厚的土地上,他的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借我一生》《秋雨散文》等,其中《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余秋雨的散文叙述风格宏大。这种叙述风格包括:宽泛的题材(文学的、艺术的、历史的、社会的),深厚的内容(知识的、文化的、审美的、学术的),精巧的结构(人文景观+历史故事+现代性批判+文化感伤)和一种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贵族气质(自信、理性、从容、智慧),即以游记的方式进行,将“人、历史、自然” 交融在一起,对中国文化的回顾和反思,被人们称为 “文化散文”。
三、都江堰简介及李冰
都江堰,在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古时曾在都安县境内,称为都安堰,宋元以后称都江堰,使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连续使用,仍发挥巨大效益的渠。发源于岷江,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较大的支流,每当春夏山洪暴发之时,江水奔腾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引起洪灾,洪水一退,又是沙石千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东流,造成东旱西涝。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任蜀郡太守(太守相当于现在的专员,或大于专员,小于省长),他为民造福,排除洪灾之患,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为此,李冰在其子二郎的协助下,邀集有治水经验的农民,对岷水东流的地形和水情作了实地勘察,决心凿穿玉垒山引水。在无火药(火药发明于东汉时期,即公元25年至220年间)不能爆破的情况下,他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热涨冷缩的原理),大大加快了工程进度,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低水位每秒流速3公尺,高水位每秒流速6公尺)因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李冰父子率众又在离玉垒山不远的岷江上游和江心筑分水堰,用装满卵石的大竹笼放在江心堆成一个狭长的小岛,形如鱼嘴,岷江流经鱼嘴,被分为内外两江。外江仍循原流,内江经人工造渠,通过宝瓶口流入成都平原。为了进一步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在分水堰与离堆之间,又修建了一条长200公尺的溢洪道流入外江,以保证内江无灾害,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让人们知道“枯水(低水位)不淹足,洪水(高水位)不过肩”。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都江堰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好为陆海”(《华阳国志》)目前灌溉面积超过一千万亩。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都江堰每年都接待不少外国游人,其中有些是水利专家。有的水利专有他细观看了整个工程的设计后,都对它的高度的科学水平惊叹不止。比如飞沙堰的设计就是很好地运用了回旋流的理论。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约公元前256-前251年被秦诏王任为蜀郡守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多项水利工程,以都江堰最为著名,他海主持了凿平青衣江的溷崖(四川夹江县境内);治导什更县的洛水何邛崃等县的汶井江;又穿广都(今双流县境)盐井诸陂池等工程。见(《华阳国志·蜀志》)
对比都江堰和长城,指出两处历史文化遗迹的本质区别。
1、描写都江堰工程之壮观,赞美了2000年前人类文明的伟大创造力。
2、由物及人,赞美李冰父子为民造福的实业精神。
四、名家点评
马力:余秋雨散文之所以在当代中国,包括港台地区,拥有巨大的读者群,而且屡屡高悬于海内外畅销书之榜首,„„余氏散文创造性地在历史与文学之间找到了契合点,在文化学者与人民大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现实与理想之间,纵横捭阖
地进行了富于时代意义的思想驰骋。他是我们这个时代里真正被大众认可的作家、学者。《余秋雨现象批判——也是一种遗憾》
2、梳理文章脉络
本文篇幅较长,但却以标题形式将文本划为四大部分,请同学们浏览各部分内容,划出各部分的中心句,然后给每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第二部分: 这里的水却不同,„„但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
第三部分: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只要都江堰不坍,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李冰的儿子会代代繁衍。轰鸣的江水便是至圣至善的遗言。
第四部分: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人升格为神,神的世界也就会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傩戏本来都以神话开头的,有了一个李冰,神话走向实际,幽深的精神天国,一下子帖近了大地,贴近了苍生。
标题:
一、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
二、都江堰强悍,规整而又驯顺的水。
三、都江堰修建者李冰的精魂。
四、都江堰的精魂代代相传。
3、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通过写自己游览都江堰和二王庙表达作者深刻的历史反思和文化反思,对李冰精魂、文化内涵的理解和感悟,也体现了作者对承传这种精神的乐观和对膜拜这种精义的欣慰。
3、品读课文
(1)浏览课文第一部分,找出文中写都江堰的关键句。可以抓住以下关键语句:
①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②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③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感觉就深厚得多了。
④但是,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⑤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⑥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⑦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⑧它,就是都江堰。
(ⅱ)思考:在这一部分主要采用了对比手法,从多方面进行比较,那个方面是最重要的和最根本的?为什么?
作者从修建时间、社会功用、延伸举例、文明特征诸方面将长城与都江堰作比较,其中社会功用方面大比较释最根本最重要的。这不仅因为延伸距离。文明特征等方面大内容依附于社会功用,而且因为对社会功用的评价使文章的核心内容,这里是在为第三部分展开文化反思张本,所以重在社会功用比照两大工程,从而表达了作者的见解:“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ⅲ)概括本部分的主要内容。
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出,文章以长城入手,作好铺垫,引出都江堰;文章对长城与都江堰及其文明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对比,以突出文章主旨,从而表现了都江堰是一种灵动的文明,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2)美读课文第二部分。
(ⅰ)美读课文第二段,应读出“闻其声”的层次感;美读第三段,要传达作者紧张喜悦豪迈赞叹的丰富感情。
(ⅱ)作者通过描写都江堰强悍而又驯顺的水,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怎样?
这一部分主要写都江堰的水,突出了水流的宏伟气势,强悍和规整。写水强悍撒野,以见其凶瞒,说明工程艰险;水的规整驯顺,则见治水人的气度手段不凡,将水化害为利。字里行间激荡着作者对都江堰的热爱和对李冰的敬慕的感情,蕴含着对都江堰巨大社会功用的赞叹。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运用上节课的方法自读课文,品味作品深厚的文化内蕴
[教学过程]:
1.品味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
(1)请同学们划出文中含义丰富的句子。
(2)小组讨论交流。
①如果说,长城占据了辽阔的空间,那么,它却实实在在地占据了邈远的时间。
提示:长城的美在于规模宏大,气势的宏伟,给人一种巨大的惊悸,但时过境迁,它的社会功用早已废弛,而都江堰,却直到今天依然在造福人类,给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滋润濡养了天府之国,永久性的灌溉了中华民族。所以说它的美具有长久性。
②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提示:“灵动的生活”是指都江堰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将一直延续下去。将都江堰比喻为乡间母亲,显示了它不炫耀、无所求、默默地奉献的精神。这一比喻生动形象的地刻画出都江堰的本质特征:它像母亲一样滋润和濡养着中华民族。③这里明显地出现了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在李冰看来,政治的含义是浚理,是消灾,是滋润,是濡养,它要实施的事儿,既具体又质朴。
提示:参考课文第三段和第九段,政治走向,在这里指与政治理想相关联的实施政治的方案。一种是一些官场丑类的政治走向,他们或无所事事,无所专政,根本无视百姓的疾苦,或互相倾轧,玩弄权谋,不惜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另一种是李冰的政治走向,即拥有利民富民的胸怀与责任感,认定在旱涝成为百姓最大祸患时,治水就是最大的政治,政治家就应该成为水利家。显然持第一种政治走向,随之而来的是死气浊味乃至腥风血雨;而正是基于第二种政治走向,都江堰才得以矗立在四川大地上。
④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但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提示:从表面看,李冰显示的只是水利方面的才能,但是当治水成为政治家的首要任务时,政治家对水利工程的倾力投注就成了一种晴明的政治,政治家在水利工程上的实绩就成了他的第一政绩。因此,当李冰出于利民富民的考虑而要求自己成为水利家的时候,它确实是向世界宣告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⑤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他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提示:这种政治辩论,就是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的辩论,就是两种政治纲领的辩论;李冰手中的长锸说:政治要做事儿,既具体又质朴,就是要像长锸这样为百姓消灾,给百姓濡养;金杖玉玺和铁戟钢锤自责在为权势、征战和镇压辩解。他失败了,因为千年政治是站在另一边,他终又胜利了,因为在今天的中国长锸象征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利民富民的政
治路线和政治的政治品质,不但为世人首肯,而且与当代社会学政治发展的基本思想相通,与当代社会所要求的人格品质相融,从而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⑥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提示:其一,因为他的这点学问是水利界的重要成果,说“水汽淋漓”显得形象生动。其二,是为了与厚厚的典籍“风干松脆”对举。这里的典籍,是另一种政治纲领的代名词,它们貌似堂皇威严,却早已腐朽不堪,失却了活力;而李冰的学问,渗透着利民富民的不休思想,造就了都江堰的辉煌,当然“水气淋漓”。
⑦他大愚,又大智。他大拙,又大巧。
提示:大愚大拙似说李冰极不擅长无所专政或蝇营狗苟的为官之道,而只是具有田间老农的思维;大智大巧是说政治家正是由于具有了田间老农的思维,才具备了可贵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才有了民本思想,从而能够清晰而透彻地关照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
⑧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
提示:田间老农的思维,是李冰治理故讲演的出发点:人活着,必须要有清泉和米粮,要想达到治理的目的,就必须使人民富足。他的治理就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落实到实实在在具体的工作上,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智慧的。
⑨这个设计竟然没有遭到反对而顺利实施,只能说都江堰为自己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
提示:都江堰矗立着李冰的精魂,营造着一种为民造福的浩荡氛围。在这种强大精神的投射下,李冰雕像置于水中不但合情合理,而且甚至不应或不该有其他选择,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李冰的心愿,才不悖李冰的精神。在官僚权贵们死后也要荣华富贵这种层层相因的腐朽观念的衬托下,李冰死后的归宿的确令人耳目一新。我们应当感谢那位汉代水官,是他将李冰的生命延续了,是他将李冰的利民富民的精神表现到了极至。这样都江堰不但流泻着驯顺的江水去丰富物质世界,所展现的精神世界,也是朴实清新独特高格的。
⑩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
提示:李冰通过轰鸣的都江水传达的遗言是:政治家应当完全抛弃一己私利,尽心尽意地去为百姓谋福利,中国历史上有这样杰出的人物,这样璀璨的精神,当然值得骄傲,当然应当产生某种乐观。另一方面,作者相信这个遗言会长留人间,李冰的精魂不会消散,继承其精魂者会代代繁衍,这当然是更加值得乐观的。
2.李冰精神的实质是什么?
为民造福务实求真 淡泊名利 贴近苍生
3、是如何来表现这些内容的?
对比手法的应用。第一部分把都江堰与长城作比较,突出都江堰的伟大:默默地永久性的灌溉中华民族,滋养中华文明;第二部分通过作者看到都江堰前后心情的变化,来突出都江堰水强悍的生命力;第三部分将李冰与其他封建官僚作比,比出李冰人格的魅力,将长锸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对比,彼处长锸的守持,即将治水经验与后后的典籍作对比,比出治水经验的长久生命力。
本文无处不在对比,形成文章的骨架,将都江堰雕刻成一座文化纪念碑,精神的丰碑,历史因它而闪光,今人因它而自豪,它不仅滋润了中华大地,也流淌着中华文明,光照千年,启迪后人。
第四篇:都江堰教案答案
高一语文组教学案
班级
姓名
《都江堰》答案
课文研读
第一部分:都江堰的价值 第二部分:都江堰的水势
第三部分:对李冰父子的评价 第四部分:李冰父子的影响
(二)1.对比手法。通过长城和都江堰的比较,写都江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与都江堰可比的角度多:年代上,功用上,规模上,形象上,影响上。
作者认为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一个最字,高度评价了都江堰的价值。
(让学生朗读这些表现长城与都江堰对比的句子。)
2.小结:
都江堰的水的魅力:在远处便感到滋润和清朗;声音响亮,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降临,如山崩即至;急流浩荡,大地震颤;股股叠叠精神焕发,踊跃喧嚣;既驯顺又强悍。
欲扬先抑,为后文蓄势。“去都江堰前的表现”与“接近和面对都江堰时的感受”对比;海水和都江堰的水对比。
明确:写水强悍撒野、咆哮喧嚣,以见其凶蛮,暗示洪水成灾的可怕,也说明治水工程的艰险;写水的规整驯顺,体现治水人手段不凡,能将水化害为利。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都江堰的喜爱和对治水人的敬慕之情,蕴含着对都江堰巨大社会功用的赞叹,也为下文引出李冰作铺垫。
水性凶蛮,工程艰难,但终究被自信爽利的人驯服,体现治水人的气度手段不凡。写水是为了写人。
(让学生朗读这些描写都江堰的水的句子。)小结:
作家用饱含感情的语言高度评价了李冰父子,称其“玉洁冰清”“智慧、仁慈、透明”“大愚、大智、大拙、大巧”
李冰因为实实在在为民造福,人们对他们虔诚膜拜,而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
新泰二中电子教学案
高一语文 高一语文组教学案
班级
姓名
4.精魂:为民造福,务实求真,淡泊名利,贴近苍生。
林则徐、苏轼、焦裕禄、孔繁森、沈浩、赵月芳、温家宝„„ ①林则徐与林公渠、坎儿井: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禁烟英雄林则徐,近代史上第一人,被发配边疆——伊利,垦荒、修水利,留下了林公渠、坎儿井等为民造福的水利工程。
②苏轼与苏堤
词人苏东坡在杭州为官两任,两次为官都整治西湖,兴建水利,保证稻田用水、市民饮水,繁荣城市,造福百姓。后人怀念苏东坡,把西湖长堤称为苏堤。
没有了苏堤的西湖,也就少了些神韵。
③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
担任县委书记的焦裕禄,为努力改变兰考面貌,身患肝癌,还坚持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直至生命的结束。
④孔繁森: 援藏干部,西藏阿里地委书记 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
⑤沈浩:选派干部、安徽小岗村第一书记
带领村民致富,村民按下红手印为的是留下他,改变乡村的命运;当再次按下手印,他永远地留在了小岗村。
⑥温总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们总理的身影,地震、雪灾、抗旱„„ 我们能够记住这些人,是因为他们为官都能“为民造福,贴近苍生”。
为官之道:恪尽职守,务实肯干,不慕虚名,执政为民。
新泰二中电子教学案
高一语文
第五篇:都江堰教案1
《都江堰》教案
教学目标:1.掌握对比手法、以小见大手法在文化散文中的作用。2.体味作者的写作意图,感悟民族精神。教学重点:1.体味作者的写作意图。2.对比在文化散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对文本中涉及到的民族精神的理解。教学方法:分析、诵读、讨论相结合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喜欢游览名胜古迹,吸引我们的不仅有文物、古迹,还有他们蕴含的精神、文化。今天我们就随着余秋雨去畅游《都江堰》,感受都江堰的精神意蕴。
二、解题
(一)都江堰简介及李冰(多媒体)
都江堰,在四川灌县西北岷江中游,是我国古代着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连续使用,仍发挥巨大效益的渠。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李冰任蜀郡太守(太守相当于现在的专员,或大于专员,小于省长),他为民造福,排除洪灾之患,主持修建了着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灌田、变害为利。
(二)作者简介(多媒体)
余秋雨,当代作家、学者,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曾获“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的称号,并担任多所大学的教授。
他的代表作品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散文集《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秋雨散文》等。散文的内容多是对中国文化的回顾和反思,被人们称为“文化散文”。
三、整体感知
给每个部分写一个标题
第一部分:最激动人心的工程(都江堰的价值)第二部分:最驯顺壮丽的景观(都江堰的魅力)第三部分:最贴近苍生的偶像(魅力的缔造者)
四、具体研习探究第一部分
1、细读第一部分,从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明确:(1)对比手法的运用,(2)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更伟大
2、第一段在本部分有什么作用?
明确:说明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揭示主旨,总领下文
3、第2自然段,写长城伟大,会不会减低前面对都江堰的评价?怎样理解“长城当然也非常伟大”?
明确:不会作者是说,虽然长城比都江堰逊色,不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但它也是伟大的,因为它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
4、从文中找出作者从哪些方面将长城和都江堰进行了比较。明确:
1)修建年代:长城——晚辈;都江堰——长辈(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2)规模:长城——宏大;都江堰——表面不如长城宏大 3)占据的是:长城——辽阔空间;都江堰——邈远的时间
4)社会功用:长城——废弛;都江堰——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造福千年
5)水流外观:长城——突兀在外;都江堰——细细浸润,节节延伸 6)文明状况:长城——僵硬的雕塑;都江堰——灵动的生活
7)心态: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都江堰——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5、课文第一段说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怎样理解? 明确:都江堰永久性的灌溉了中华民族,且绝不炫耀,毫无所求。
探究第二部分
1、文章第二部分中,真正开始写都江堰的水是哪一段?
明确:第三段
2、第二部分开头写作者“乘便看一眼”都江堰之前“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明确:欲扬先抑,为后来的“发现”做铺垫,而且与第一部分结尾盛赞都江堰形成反差,使文章产生起伏悬念,引人入胜。
3、作者观看都江堰前后,对其旅游价值的评价各是什么?(找原文中的语句)明确前: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后:要看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4、作者的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水的声、水的形。
5、未见之前、走近之后、见到之后,作者的表现?
6、运用了何种手法来描写水的魅力?
明确:多角度描写景物:欲扬先抑,视觉、听觉,对比,拟人,比喻,排比。
7、“水在这里,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这“吃够了苦头”与“出尽了风头”怎样理解? “出尽了风头”:充满野性,“飞奔着”“裁割着”“直窜出去”,它“恼怒”,它“咆哮”,充满一种壮丽雄浑的美。“吃够了苦头”:水流受都江堰的制约,只能“乖乖地转身改向”“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水显现出更壮丽的驯顺。
8、作者通过描写都江堰 强悍而又驯顺的水,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写都江堰的水,突出了水流的宏伟气势,强悍和规整。写水强悍撒野,以见其凶蛮,说明工程艰险;水的规整驯顺,则见治水人的气度手段不凡,将水化害为利。字里行间激荡着作者对都江堰的热爱,蕴含着对都江堰巨大社会功用的赞叹。
9、作者写水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对下文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写水,真正的意图是写水背后的人----充满自信驯服自然的人。明确:为人物李冰的出场做铺垫 探究第三部分
1、在10—24自然段中,找出直接高度评价李冰父子贡献的段落 明确:10 14 19 20 24 剩下的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比方说第11自然段是用李冰的毫不惹人注目与其他显赫官僚比较.12 用李冰以实践科学为民“消灾、儒养”的政治理念,同不学无术的官僚理念比较.13 用现代一个有作为来类比几千年前的李冰;15 用李冰修建水利工程的实干形象,同追求虚名、富贵、权势的当权者比较; 16 用李冰绘制水系图谱,同现代的伟大发明比较; 用李冰朴实的治水经同看上去浩繁实际可能无用的“典籍”比较 18 用李冰对建设事业的投入同一些人热衷于征服、破坏比较; 21 用李冰的智慧、仁慈,同秦始皇的蛮吓、残忍比较; 22 用都江堰的现实作用同长城的虚名比较; 用李冰父子献身精神同某些饱食终日的现代官僚比较,高度赞扬了李冰父子的历史贡献。
2、李冰的政治观是什么?
明确:政治含义——浚理,消灾,滋润,濡养,做实事、具体,质朴
出发点——百姓生活的现实需要 作者评价——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3、李冰为什么能名垂千古?
明确:为民造福、务实求真、淡泊名利、贴近苍生——永久性地灌溉了中华民族
4、品味语言
(1)怎样理解“两种判然不同的政治走向”?
一种是一些官场丑类的政治走向,他们或是无所事事,根本无视百姓的疾苦,玩弄权谋,不惜置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另一种是李冰的政治走向,即拥有利民富民的胸怀与责任感,认定在旱涝成为百姓最大祸患的时候,治水就是最大的政治,政治家就应该成为水利家。
(2)既然“没有证据可以说明李冰的政治才能”,为什么还说“因有过他,中国也就有过了一种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从表面上看,李冰显示的只是水利学方面的才能;但是,当治水成为政治家的首要任务时,政治家对治水的倾力投注就成了一种清明的政治,政治家在水利工程上的实绩就成了他的第一政绩。
(3)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
明确:郡守,李冰的身份是父母官。长锸,又代表是水利学家。金杖玉玺代表统治阶级、代表权利;铁戟钢锤代表统治阶级发动的战争。(对比——注意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的对比)(4)为什么说李冰“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
明确:失败:
1、他的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不被统治者所认同。
2、他的百姓安居乐业之梦被后代所破坏 成功:
1、他表现了最澄澈的人类学思考。
2、精魂长存。
3、受到了百姓的膜拜和崇敬(5)怎样理解“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登月线路遥相呼应”?
这一方面是说,图谱社会意义的重大,可与当代政治、经济的重大事件媲美; 另一方面是说,图谱与裁军数据、登月路线中蕴含的造福于民的思路是相通的。(6)为什么说“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
其一,因为“他的这点学问”是水利学界的重要成果,说“水气淋漓”,显得形象生动。
其二,是为了与厚厚典籍的“风干松脆”对比。这里的典籍,是腐朽政治纲领的代名词,它们貌似堂皇威严,却失却了活力;
而李冰的学问,渗透着民本思想的不朽思想,造就了都江堰的辉煌,当然永远生生不息、“水气淋漓”。
(7)为什么说李冰“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怎么理解“他以田间老农的思维,进入了最澄彻的人类学的思考”
【明确】“大愚大拙”是说李冰极不擅长无所专攻或蝇营狗苟的“为官之道”,而只具有田间老农的思维;
“大智大巧”是说政治家正是由于具有了田间老农的思维,才具备了可贵的唯物意识和民本思想,从而能够清晰而透明地观照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
【明确】田间老农的思维:是李冰治理都江堰的出发点——人活着,必须有清泉和米粮,必须要填饱肚子。人类学的思考:是指人的生存问题。
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治理水患,使人民安居乐业。他的治理就不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落实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上,这个做法看似简单,其实是最根本的,也是最智慧的。(8)“作家由此而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
李冰活着时是一个实干家,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指挥人民建起了都江堰;他死后,都江堰仍然滋养着后人。他还留下了经典的水利工程理论,被后世奉为圭臬。他的雕像还被用来测量水位,镇于江心,造福后人。警戒现代官场的衮衮诸公,应该像李冰一样生前死后都造福一方。(9)作者为什么会“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
李冰的遗言:政治家应当完全抛弃一己私利,尽心尽力地去为百姓谋福利。中国历史上有这样杰出的人物,当然值得骄傲,当然应当产生“某种乐观”。
另一方面,作者相信这个遗言会长留人间,李冰的精魂不会消散,继承其精魂者会代代繁衍,这当然是更加值得乐
观的。写作目的:赞美都江堰,是为了赞美都江堰的设计者和兴建它的主持者李冰;赞美李冰也是为了弘扬他的为官之道。三个部分,环环相扣,逐层推进。文章围绕一个中心,采用连锁式联想的方式,深刻地表达了对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的严肃思考。
主题:作者由赞叹工程的伟大而进一步写到工程创建人的伟大,引导读者在赞美都江堰与李冰的同时,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反思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弊端,去重新评价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五、写法鉴赏:
1、文章在构思和表达方面有什么特色?
余秋雨写散文,善于从有限的景物和事件中挖掘出深广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其文化散文常常以山水风景为“出发点”,以文化思考为“归结点”,即通过对景物和事件的速写式描绘,表达作者对社会、历史、文化、人生、宇宙的独特思考。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这句话道出了现代散文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以小见大。
2、对比手法的使用有什么好处?
文章除了将长城与都江堰进行多方面的对比之外,还多处使用了对比手法,如将“茫茫一片”的大海之水与“可捧可掬”的都江堰之水对比,将都江堰的水系图谱与20世纪的裁军数据、登月线路对比,将李冰“永远水气淋漓”的真学问与后世“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的“厚厚典籍”对比,将秦始皇筑长城的“雄壮、蛮吓、残忍”的指令与李冰筑都江堰的“智慧、仁慈,透明”的指令对比。这些对比手法的成功使用,不仅充分表现了作者对都江堰、李冰的赞美之情,而且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六、课堂总结
与其说《都江堰》是在写都江堰,不如说是在写李冰;与其说是在写李冰,不如说是在写一种文化。确切地说,是通过都江堰工程来审视李冰,通过李冰来体悟文化精神。堰的功用——堰的形象——创建者的精神
七、拓展迁移
四川有幸,有李冰;中国有幸,有和李冰一样的“为民造福,贴近苍生”的人。
不知同学们现在眼前能浮现出谁的身影呢?用一句话来概括人物为民造福的事迹,每一小组一位。师补充:
林则徐、苏轼、焦裕禄、孔繁森、沈浩、赵月芳、温家宝„„
1、林则徐与林公渠、坎儿井: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禁烟英雄林则徐,近代史上第一人,被发配边疆——伊利,垦荒、修水利,留下了林公渠、坎儿井等为民造福的水利工程。
2、苏轼与苏堤
词人苏东坡在杭州为官两任,两次为官都整治西湖,兴建水利,保证稻田用水、市民饮水,繁荣城市,造福百姓。后人怀念苏东坡,把西湖长堤称为苏堤。没有了苏堤的西湖,也就少了些神韵。
3、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
担任县委书记的焦裕禄,为努力改变兰考面貌,身患肝癌,还坚持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直至生命的结束。
4、孔繁森: 援藏干部,西藏阿里地委书记 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
5、沈浩:选派干部、安徽小岗村第一书记
带领村民致富,村民按下红手印为的是留下他,改变乡村的命运;当再次按下手印,他永远地留在了小岗村。
6、温总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们总理的身影,地震、雪灾、抗旱„„ 我们能够记住这些人,是因为他们为官都能“为民造福,贴近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