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家庭金融资产爆发
2014家庭金融资产爆发
由于金融改革会带来投资渠道的增加,我们预计中国家庭部门金融资产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带来家庭资产结构的深刻变化。例如美国,在上世纪80 年代后随着利率化的进程推进,金融资产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截至2010 年,94%的家庭拥有金融资产。美联储数据表明,2010 年金融资产占到家庭部门总资产的37.9%,非金融资产的房屋和其他实物资产占62.1%。其中,金融资产的总量相比上世纪80 年代增长10 倍以上。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美国当前家庭部门的资产结构中,非金融资产里面自用住宅占比为47.4%,依然是非金融资产里面名副其实的第一财富资产;其它的为商业资产占28.2%;非自用住宅占11.2%;商业房地产占6.7%;汽车占5.2%,其他类资产占1.3%。
随着中国近几年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市场轨和计划轨出现并轨,使得中间轨的规模大举爆发。数据显示,截至2013 年9 月,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以由2007 年底的5000 亿爆发至将近10 万亿,而在2009年后,房地产信托规模也开始爆发。
对比美国家庭资产结构的变化过程,我们也可以判断中国家庭的金融资产规模会大爆发。随着金融改革的持续推进,金融资产(货币、权益、债务凭证和衍生品等)崛起分流投资投资需求,使得房屋逐步回归居住属性,从而导致未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以自住型需求为主。这点已经逐步得到了主流开发商的认同:盖有人住的房子,回归市场真正的居住需求和属性。但我们也坚信,在未来家庭的非金融资产里面,自用型住宅也依然是家庭财富的第一大项。
摘---《世联行楼市新评》
第二篇:中国家庭平均金融资产6
中国家庭平均金融资产6.1万 收入越低借贷越多
2013年07月03日 09:
54南都讯记者王卫国实习生王佳宁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日前发布了《银行与家庭金融行为》调查报告,调查还发现我国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率低,而中低收入家庭主要持有民间借贷,收入水平越低的家庭,民间借贷越多。
中国家庭平均金融资产61439元
报告显示,中国家庭平均金融资产61439元,平均家庭负债60959元,中国家庭平均负债率仅5.12%。我国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率低,只有8.8%的家庭参与股票市场投资。不同区域的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率差异也很大,东部地区家庭股票市场参与率达到12.8%,中部地区这一比例为4.1%,西部地区仅为3.2%。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尹志超表示,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率低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缺乏金融知识,很多家庭不了解金融产品;二是收入低,没有储蓄,不能参与金融市场;三是金融市场发展滞后,不能满足家庭对金融服务的需要。
民间借贷总额8.6万亿元
调查显示,我国民间借贷参与率高。有33.5%的家庭参与了民间借贷活动,民间借贷总额达到8.6万亿元,其中用于购房的民间借贷规模最大,达到3.8万亿元,此外用于农业和工商业的民间家庭借贷达到3万亿。还有少部分民间借贷用于车辆、教育等。
调查还表明,收入水平与民间借贷笔数关系密切:越穷的人,民间借贷越多。“大部分家庭因为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才求助于民间借贷市场。”尹志超说。
[相关新闻]
新一轮家庭金融调查
广东将入户1800人家
南都讯记者杜强实习生石慧发自北京7月4日到6日,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将在广东选择1800户入户调查,结果将反映出广东的家庭金融情况。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是西南财大开展的一项全国性调查,也是迄今为止中国首个全国性家庭金融调查项目,自2011年
起,每两年进行一次全国性入户追踪调查访问,涉及家庭资产、负债、收入、消费、保险、保障、教育等多方面数据。7月4日到6日,调查组将在广州、佛山、湛江、中山等多个城市进行入户调查,询问家庭资产、消费、负债等金融情况。项目组今年的全国调查户数增至26000户,其中广东省约1800户,分布在52个社区,每个社区约35户
第三篇:金融资产教案
本章学习目标:
1、熟悉金融资产的内容及分类
2、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计量及核算
3、掌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确认、计量及核算
4、掌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确认、计量及核算
5、掌握贷款及应收款项的确认、计量及核算
6、掌握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本章教学重点:
1、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确认、计量及核算
2、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确认、计量及核算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确认、计量及核算
本章教学难点:
1、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
2、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
第一节
金融资产及其分类
一、金融资产的内容
金融资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其他应收款项、股权投资、债权投资、衍生工具形成的资产等。
本章不涉及以下金融资产:
(1)货币资金
(2)长期股权投资
二、金融资产的分类
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要求,将取得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以下几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贷款和应收款项;
(4)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第二节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交易性金融资产
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的分类,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应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类。
2.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
3.企业应设置“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核算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并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进行“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等进行明细核算。二.初始计量
A.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B.如果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确认金额。C.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投资收益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收到上列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三.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收益的确认
A.企业在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所获得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B.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时
借: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C.收到上列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四.期末计量:公允价值的核算
A.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价值应按公允价值反映,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B.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最初取得时,是按公允价值入账的,反映了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实际成本,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是不断变化的,会计期末的公允价值则代表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现时可变现价值。
C.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时,应按二者之间的差额,调增交易性性金融的账面余额,同时确认公允价值上升的收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反之,则分录相反。
五.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
1.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是指交易性金融资产实际收到的价款,减去所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加上或减去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
变动后的金额)的差额。
如果在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已计入应收项目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尚未收回,还应先从处置价款中扣除该部分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之后,确认处置损益。2.账务处理
处置时:
A.借:银行存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投资收益
B.公允价值净损益的转销
借或贷:公允价值变动的损益
同时:投资收益(借是损失,贷是收益)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含义
1.定义: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企业将所持有的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并不意味着必须将该债券持有到期。如果企业的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了变化,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前,可以重为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也可以将其出售。
3.企业应当设置“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核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并按照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类别和品种,分别对“成本”、“利息调整”、“应付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二.初始计量
1.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用明细科目成本和利息调整表示)
如果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利息。2.账务处理: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债券票面价值)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借或贷)三.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收入的确认
1.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
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的方法称为实际利率法,即以持有至到期投资期初账面摊余成本乘以实际利率作为当期利息收入,以当期利息收入与当期按票面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未收利息的差额作为当期账面成本摊销额的一种方法。2.账务处理:
A.持有至到期投资如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借或贷)
收到利息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B.持有至到期投资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借或贷)四.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
1.资产负债表中,持有至到期投资通常应按账面摊余成本列示其价值,但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账面摊余成本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2.进行减值测试时:①单项金额重大:单独进行
包括发生减值或未发生减值(组合中进行)
②非重大:单独进行或组合中进行
3.发生减值,即按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摊余成本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4.账务处理: A.发生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B.若其价值得到恢复,按恢复增加的金额: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五.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重分类
1.企业因持有意图或能力发生改变,使某项投资不再适合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应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
重分类日,该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在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或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2.账务处理: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贷:持有至到期金融资产——成本
——利息调整(借或贷)
——应计利息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借或贷)六.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处置:
1.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将所取得的价款与该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其中,投资的账面价值是指账面余额减除已经计提减值准备后的差额。2.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贷或借)
——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借或贷)
第五节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一.含义
1.定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额资产:(1)贷款和应收款项;(2)持有至到期投资;(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3.企业应当设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核算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并按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类别和品种,分别对“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公允价值变动”等进行明细核算。二.初始计量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如果支付的价款中包括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2.账务处理:权益性(成本)和债权性(成本、利息调整)A.①权益性
借: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成本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②债券性;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应收利息
贷:银行存款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借或贷)
B.收到股利或利息: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应收股利 三.持有收益的确认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应当计入投资收益。2.可供出售权益工具:
A.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
借:应收股利
贷:投资收益 B.收到现金股利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股利 3.可供出售的债券:
①.为分期付息,一次还本债券投资
借: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借或贷)②.为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
贷: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借或贷)四.期末计量
(一)公允价值变动:
1.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2.账务处理: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或摊余成本)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或摊余成本)
分录相反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资产减值
1.分析判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否发生减值,应当注重设金融债产公允价值是否继续下降。
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在确认减值损失时,应当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一并转出。3.账务处理:
A.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事项有关的。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等债权性工具投资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产减值损失
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五.处置
1.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收益。
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越,是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计量金额加上或减去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后的金额。2.账务处理:
① 借:银行存款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利息调整(借或贷)
——公允价值变动(借或贷)
——应计利息
投资收益
②借或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或借:投资收益
第四篇:金融资产涵义论文
关键词:金融资产 新会计准则 确认
摘 要:随着金融资产相关概念被引入新会计准则,给传统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带来了一些变化,如何准确把握这些变化,是会计账务处理是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笔者结合对新旧准则的解读及多方参考,在此对金融资产的确认提出一点看法。引言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新会计准则,其中显著变化之一是对金融工具相关概念的引入。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有我们以前在旧准则中接触过的,也有真正全新的交易和业务。此外,对于初次接触金融工具的非银行会计人员来说,会计准则和会计指南的规定并不十分详细,理解并准确把握其概念、确认与计量有一定的难度,对于那些对会计不是很熟悉的财务报告使用者来说难度更大,而且准确理解金融工具的相关概念是关键。由于与金融工具相关的内容较多,笔者在此主要对其形成的金融资产进行分析。金融资产的涵义及分类
2.1金融资产的涵义
金融资产是一切可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金融资产的最大特征是能够在市场交易中为其所有者提供即期或远期的货币收入流量。尽管金融市场的存在并不是金融资产创造与交易的必要条件,但大多数国家经济中金融资产还是在相应的金融市场上交易的。
2.2金融资产的分类
在1993年最新公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从统计目的出发对金融资产作了以下分类:(1)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2)通货和存款;(3)股票以外的证券(包括衍生金融工具);(4)贷款;(5)股票和其他权益;(6)保险专门准备金;(7)应收/其他应收账款。论文网在线 www.xiexiebang.com
SNA中的金融资产;实际是按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记录的这些统计对象所有金融资产和负债。对每一部门来说,资产负债表显示的是该部门为筹集资金发生的金融负债和该部门已经获得的金融资产,它提供了有关一个部门金融手段运用程度及该部门在债权、债务关系中所处地位的双重关系。
一般来说,根据金融资产的经济性质可以将金融资产分为:库存现金(包括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款、垫款、其他应收款、应收利息、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衍生金融资产等。
而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则根据对金融资产投资交易的持有意图的不同,将金融资产分为:(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的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金融资产的确认
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3.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3.1.1交易性金融资产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应当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1)取得该金融资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近期内出售。
(2)属于进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认金融工具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观证据表明企业近期采用短期获利方式对该组合进行管理。
(3)属于衍生工具。主要指期权和期货。但被指定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属于财务担保合同的衍生工具、与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工具除外。
上述三个条件表明,交易性金融资产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企业持有的目的是短期性的,即在初次确认时即确定其持有目的是为了短期获利。根据旧准则对长短期的划分,此处的短期也应该是不超过一年(包括一年);
(2)该金融资产具有活跃的市场,其公允价值能够通过活跃市场获取;
根据这两个特征可以看出,旧准则中的短期投资如果仅仅是为了随时通过出售获利,则应当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
3.1.2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当金融资产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应将其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1)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或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
(2)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载明,该金融资产组合、该金融负债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不得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3.2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不应当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1)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贷款和应收款项。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持有意图和能力进行评价。发生变化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规定处理。
根据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持有至到期投资具有以特征:
(1)持有至到期投资是非权益性的投资;
(2)在初次确认时即明确确定一直持有该投资到期才收回,除非有企业不可控制的原因使得企业无法再对该项投资持有至到期,此时应将其重新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该投资到期时收回的金额固定或可确定。
根据持有至到期投资的特征可知,旧准则中的长期债权投资中准则持有至债权到期的应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此外,对于到期时间短于1年的投资,如果满足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其他条件,也应该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因此,旧准则中的短期投资如果在初次确认时即确定持有至到期,也应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3.3 贷款和应收款项,贷款和应收账款,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企业不应当将下列非衍生金融资产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1)准备立即出售或在近期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2)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3)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4)因债务人信用恶化以外的原因,使持有方可能难以收回几乎所有初始投资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企业所持证券投资基金或类似基金,不应当划分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贷款和应收账款的概念明确,确认相对容易。
3.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准则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下列各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
(1)贷款和应收款项。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企业会计准则指南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比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归为此类。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与前面三类金融资产相比,可出售金融资产具有以下特征:
(1)该资产有活跃市场,公允价值易于取得;
(2)该资产持有限期不定,即企业在初次确认时并不能确定是否在短期内出售以获利,还是长期持有以获利。也就是其持有意图界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之间。
(3)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可能是短期持有,也可能长期持有,为了保持计量的一致性,因此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不同,其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5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的关系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规定,按长期股权投资形成方式或来源不同将长期股权投资分为三类:(1)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3)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根据投资是否对被投资单位拥有控制及控制的方式或者重大影响分为四类:(1)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2)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的投资;(3)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4)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论文网在线 www.xiexiebang.com
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式分为两类:(1)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2)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结合前面对金融资产的分析及长期股权投资的不同分类,笔者认为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与金融资产的确认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长期股权投资在初次确认时即能确定将长期持有。笔者认为此处的长期为超过一年的期间;
(2)如果权益性投资目的是出于对被投资者的长期控制、共同控制或者能够施加重大影响,则该项权益性投资无论是否具有活跃市场和公允价值,均应按相关规定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反之持有意图并不是为了控制或重大影响,则应确认为相应的金融资产;
(3)对于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权益性投资也应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反之,对于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报价、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的长期权益性投资应当考虑确认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总结
根据以上的分析,可以对金融资产的确认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当然,由于笔者经验的不足,本文的分析还有待改进。此外,由于会计准则和相关指南对金融资产确认的相关规定相对比较抽象,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可理解性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要准确地理解金融资产及其确认,尽快进一步完善相关指南才是关键。
参考文献: 张继宝.金融资产.http://news.hexun.com/detail.aspx?id=426826,2003;7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
第五篇:金融资产会计分录总结
金融资产会计分录总结
一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手续费)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等
(二)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
借:应收股利
应收利息
贷:投资收益
(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损益
2.公允价值下降
借: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损益
贷: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四)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等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可以得到公允价值上升后卖出得到的差额)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同时: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损益
贷:投资收益
或:
借:投资收益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变动损益
二 持有至到期投资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
贷:银行存款等(价格加交易费用)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公式:期末摊余成本=起初摊余成本+投资收益(实际利息的收入)-应计利息(票面利
息)
(三)持有至到期投资转换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公允价值)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四)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
借:银行存款等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三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一)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股票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
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
贷:银行存款等
2.债券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
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贷:银行存款等
(二)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
1.公允价值上升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公允价值下降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四)资产负债表日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五)减值损失转回
1.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务工具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产减值损失
2.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六)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按其公允价值)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七)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借:银行存款等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也可能在借方)
贷: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