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铁矿石的贸易企业套保分析

时间:2019-05-13 22:59: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六、铁矿石的贸易企业套保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六、铁矿石的贸易企业套保分析》。

第一篇:六、铁矿石的贸易企业套保分析

六、铁矿石的贸易企业套保分析

中间贸易商是铁矿石市场连接生产企业与下游需求企业的重要链条,在铁矿石行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作 为铁矿石市场的中间贸易商,由于其敞口风险往往来自于上下游市场价格波动的双向不确定性,其套保的方式也是双向的。当临近采购期时,贸易商担忧后市铁矿石 价格上涨导致采购成本增加,其产业链角色可以视为一个铁矿石的下游需求方,应选择买入套期保值;当铁矿石在库待销或合同远月交货,贸易商反而担心后市价格 下跌导致利差缩小,这时其产业链角色又转变为一个铁矿石的上游销售方、供应方,应选择卖出套期保值。

简单而言,对于未来价格的预期及库存的变化是贸易企业决定是否套保、套保数量多少的标准。当贸易商即将采购铁矿石时,就其采购量应选择买入套期保值。当贸易商铁矿石存库待销,就其库存量应选择卖出套期保值。下面我们将举例为大家说明在有不同需求时铁矿石贸易商该如何操作。

A、如何调节原材料库存,盘活资金

铁矿石贸易商一般都有一定的常备库存,价格合适的时候多备一点,价格高的时候少备一点。有时企业库存占用了大量的资金,甚至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期货的保证金制度,把一部分现货库存建立在期货市场上,达到缓解资金紧张,节约财务成本的目的。

举例:有一家铁矿石企业,铁矿石常备库存为250000吨,当铁矿石价格在950元/吨时,库存价值23750多万,但此时企业却发生了严重的资金流不足的问题。

为了缓解资金压力,企业把现货库存压缩到100000吨,同时建立150000吨的期货库存,这时候我们看一下备库资金的使用情况:

100000*950+150000*950*8%=10640万

考虑到如果铁矿石下跌期货上需要增加保证金,为此该企业预留了4000万的后备资金以维持期货头寸,总资金占用量为14640万,在保持库存总量的情况下,企业腾出了9110万左右的现金。

如果铁矿石上涨,期货上产生了现金利润,企业不但仍然能够赚到库存增值的利润,还增加了现金总量;而如果铁矿石下跌,库存贬值,至于如何为库存进行保值,我们在下面进行探讨。

B、如何为库存进行保值

为库存保值分为两种情况

①短期库存,贸易商超量进货所产生的超额库存

对于贸易商来说,经常面临一次性进货分批销售的情况,库存周期虽然很短,但是价格风险也很大。

由于各种原因,贸易商有时候会超量进货。

举例:某铁矿石贸易商,正常情况下每周采购100000吨铁矿石,有一周集中到货150000吨铁矿石。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对超额的50000吨铁矿石通过期货市场做卖出保值,到销售的时候再平仓。这样不论价格涨跌,该企业的生产利润都不会受影响。

②长期库存,贸易商的常备库存

在销售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价格上涨时,销售特别快,价格一旦下跌,销售速度就会变慢,库存就会贬值。而通过期货市场就可避免库存贬值的情况发生。

举 例:某贸易商,拥有100000吨铁矿石库存,担心铁矿石一旦下跌,产品就会滞销,亏损会越来越大,因为现货销售受订单量的影响,不是想卖就能立刻卖掉 的。而期货市场相对容量较大,100000吨的抛售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于是直接在期货市场上做卖出保值,之后现货每销售一笔铁矿石就在期货上做相 应平仓,稳定了自己的销售利润。

C、如何确保每笔订单都有利润

对于贸易商企业来说,希望能够确保每笔订单都有利润,尤其是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大订单更需要确保它的利润不受价格波动的影响。

买入套期保值的原理是这样的:

当订单价格一旦确定,就面临原料价格上涨的风险,这时候有两种方法来回避风险。

1、一次性买入所有原料,可以回避风险,但资金占用量过大,受条件所限也未必能一次足额采购。

2、在期货上一次性做买入保值,然后分批采购原料,每采购一笔现货,在期货上做相应平仓,既缓解了资金压力,又锁定了订单利润。

举例:浙江某铁矿石贸易企业接到一份长期订单,月需要用铁矿石 400000吨,为了锁定利润该企业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对全年的原料做买入保值,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实现预期利润。

做了买入保值以后,如果价格上涨,期货上出现盈利,现货采购成本高,两相抵充,企业订单利润不受影响;如果价格下跌,期货上出现亏损,但现货采购

成本降低,两相抵充,企业订单利润可以不受影响。也就是说,此时企业的生产已经不再受到原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锁定预期利润也意味着放弃潜在的超额利润,企业如果不做买入保值,那么原料价格一旦下跌,企业分批采购就能得到超额利润。当然也有企业通过部分保值在两者之间实现平衡,但这需要专业市场分析人士的参与。

D、如何解决复杂定价模式所带来的风险

为了避免价格频繁波动的风险,很多企业在过去几年的实际销售活动过程,总结并应用了许多复杂的定价模式,试图回避市场风险,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采取均价的方式采购原材料或者销售。

举例:有些企业采购原料是根据本月或者上月均价结算,有些企业销售是根据一个月均价结算。

如 果价格短期在一个相对狭窄的空间来回震荡的话,这种定价模式可以回避价格频繁波动的风险。但是如果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或单边下跌,这种定价模式回避风险的作 用就会失效。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以均价进货,但市场持续下跌,销售价低于均价;以均价销售,但市场持续上涨,原材料的采购价高于销售均价。即使采 购和销售都是均价,也会因为两者存在时间差,造成生产利润的不确定性。

举 例:某贸易商企业月采购铁矿石500000吨,采购价格依据本月16日至次月15日的这个月均价,销售价格依据销售时的市场价。那么,如果本月市场价格持 续下跌,由于生产和销售存在时间差,很有可能销售时订单根本没有利润或者出现亏损,而企业在销售时甚至不知道这张订单有没有利润,因为还不确定原材料的采 购均价是多少。

解决办法:

每月16日起,假定有20个交易日,每天在期货上卖出25000吨铁矿石进行保值,产品销售时,销售多少吨,期货上平仓多少吨,这样其实就把我们的销售价格锁定为本月的期货均价。

同样的,如果企业采购时价格随行就市,销售时采用的是均价,就可以每天在期货上买入25000吨,采购多少原料,期货上平仓相应的头寸,以锁定采购成本为当月期货均价,保证销售利润。

当然,这样的保值行为不一定非要16日开始不可,只要我们计算一下前一个16日到现在的现货均价,就可以在期货上为后续的几天销售或采购进行保值,甚至有可能产生额外利润。

宝城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浙江金达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3月27日,2007年11月30日公司股东变更为华能资本服务有限公司和长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增至为人民币1.2亿元,并正式更名为“宝城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因此成为华能集团

旗下金融战略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5月,公司注册资本已扩增至人民币3亿元,为今后开展各类创新型业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宝城期货有限责任公司运作规范、管理严格,在业界拥有良好的信誉。拥有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会员资格,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结算会员资格。目前,公司拥有临海、南昌、南宁、大连、深圳、昆明、郑州、青岛、沈阳、长沙、武汉、温州、上海、北京十四家营业部,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营业部数量增加到几十家,从而形成辐射全国的宝城期货营销网络,整合华能资本旗下证券、保险、信托等各类金融资源,为投资者提供高质量的资本保值增值服务。

宝城期货有限责任公司的经营理念是“诚信至上、合规经营、管理严谨、开拓进取”,遵循规范发展道路,积极创新,为投资者提供专业化、差异化的优质服务,努力把公司建设成为实力雄厚、具有一流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金融机构。

套期保值业务咨询任经理电话:***QQ:2518547800

宝城期货北京营业部地址:北京市望京西路甲50-1号卷石天地A座7层

第二篇:案例六(东方航空套保亏损)

案例六

资料一:

航油套保合约暗藏后门 国际投行狙杀东航始末http://.cn2009年02月14日 05:27中国经营报

再过3个月,东方航空将戴上ST帽子。根据测算,其2008年全年的亏损额可能高达122亿元,其中航油套保浮亏62亿元,实际赔付已经超过1000万美元,随着合约的不断到期,这个窟窿还会越捅越大。

交易对手:国际投行巨头?

“无论东航目的是套保还是投机,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合约都是彻头彻尾的错误,完全搞反了方向。”长城伟业期货机构业务部总经理卜毅文向《中国经营报》记者细述了东航套保巨亏62亿元的来源。

直到2008年11月27日,一纸《关于航油套期保值业务的提示性公告》,东航航油套保巨亏才浮出水面。公告显示:截至2008年10月31日,东航航空燃油套保亏损共计18.3亿元。同时公告提出,所签订的套期保值合约实际亏损额将随着航油价格变动。

果不其然,随后,47亿、50亿、62亿,窟窿越来越大,截至2008年12月31日,根据东航的套保合约及当日纽约WTI 原油收盘价计算,这个窟窿在2008年底被定格在62亿元。

消息人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造成东航巨亏的套保合约签订于2008年6月份,共计55份,签订对象为数家国际知名投行。

航油套期保值是指航空公司为了应对油价的上下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对未来所用航油进行保值增长的一种金融衍生品工具,通过买入或卖出远期航油合约,锁定成本。亏损或者盈利在合约到期前属于浮盈或者浮亏。假设买入看涨合约,油价上涨造成浮盈,这部分盈利对冲掉了相当于合约量部分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部分,达到对航油的套期保值作用,反之亦然

巨亏元凶:卖出套保期权

根据可查资料,东航对航空燃油进行套期保值始于2003年,2007只产生了53.5万元的浮亏,很好的对冲了航油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风险,然而签订于2008年6月的套保合约为何遭受高达62亿元的巨亏?

根据东航公告,所签订的航油套期保值期权合约分为两个部分:在一定价格区间内,上

方买入看涨期权,同时下方卖出看跌期权。在市场普遍看涨的情况下,采用这种结构的主要原因是利用卖出看跌期权来对冲昂贵的买入看涨期权费,同时要承担市场航油价格下跌到看跌期权锁定的下限以下时的赔付风险。

东航所签订的期权合约分为三种:航油价格在62.35美元~150美元每桶区间内,套保量为1135万桶,即东航可以以约定价格(最高上限为150美元)买入航油1135万桶。合约截止日时,无论航油价格多少,东航都可以选择是否购买,合约对手必须接受。这是最基本的套保合约,因为权力方是东航,可以达到套保作用,但是条件有利于东航,所以航油价格每上涨10美元,东航需要付出1.4美元的期权合约金,如果合约终止,东航不需购买,期权费按照实际价格差支付。

同时,东航卖出看跌期权,承诺以不低于62.35美元的价格购买合约对手航油1135万桶。合约截止日时,无论航油价格多少,合约对手都有权选择是否卖出,东航必须接受;以更高的约定价格(72.35~200美元)向对手卖出300万桶,对手具有购买选择权,东航必须接受。

根据东航公告,合约在签订日起至2011年陆续到期,截至2008年底到期的合约中,东航已经实际赔付1000多万美元,随着合约不断到期,实际赔付会不断增多,而这62亿元的窟窿也会越来越大。

根据东航公告所言,为了对冲第一种合约产生的期权金而签订的第二种被动合约直接导致了东航的巨亏。

合约签订后不久,国际油价从140美元/桶高位直线回落,目前已跌到40美元每桶的价位。而东航所签订的合约因为油价跌破62.35美元每桶价格下限,亏损不断扩大。“油价跌破62.35美元后,价格每下跌1美元,东航需要为此支付的赔付额为1美元×1135万桶=1135万美元。这就是东航为了对油价每上涨10美元/桶产生1.4美元/桶期权金对冲产生的后果。

至于第三种合约,卜毅文认为可能是为手上持有的其他航油期货、现货而做的套保,或者是为了减少油价下跌造成的第二种合约亏损。因为只有300万桶,只是对冲掉1/4的量。根据所签订的合约分析,东航巨亏的原因是单边看多,认为油价继续上涨或者下跌幅度不大,所以对期权金进行了大量套保。“以为稳赢的,就顺便多赚点,想把期权金也对冲掉,实际吃了大亏。”

投行的圈套

国际投行的合约从来都不对等。一个完整的合约非常复杂,即使是金融科班出身,没个一年半载也不能完全弄明白。

合约的不对等主要体现在:他们拥有及其庞大的客户群,包括买卖双方,包含期权、期货现货交易,通过大量非交易系统交易,对任何一笔合约都了如指掌,“他们掌握着客户最真实的需求及现状,足够多的资源和全部量化的数据模型,使得他们在合约签订前就具有非常大的优势。”

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合约都包含有一份期权,围绕期权包含现货、期货等等,他们会和买家签订合约,同时在国际市场上以所签订合约的相反方向做等量的对冲,这样一来可以赚取高额的期权合约金,“因为几乎所有的期权都是他们大投行做的,投行间的合约金非常少,这样就保证了合约金差成为一种稳定的盈利,可以做到零风险甚至负风险。” 同时,他们制定的合约全部都是不对等的。

以东航为例,2008年6月,美国次债危机爆发已经过去10个月了,离2008年8月的金融危机还有两个月,他们已经可以判断出金融危机的发生,同时次债危机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渐体现,“实际上国际油价的构成非常复杂,与金融危机直接相关”,这段时间内,他们签订了大量类似东航的合约,同时唱高油价。

更为隐蔽的是合约的内容设计,东航的合约就是典型。表面看来,在油价上升时东航第一种套保合约具有明显的优势,油价每上涨10美元产生1.4美元每桶期权金,相对于大幅上涨的油价,代价并不算高,但是因为合约量巨大,对于东航来说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在第一种合约签订时,他们(投行)故意以高额期权金为诱饵,诱使东航对期权金进行„套保‟,这是非常隐蔽的。”为了降低东航套保成本,投行又设计了第二、第三种合约,表面看来,这两个合约可以对冲合约金,“东航貌似可以完美套保”。

所签订的合约区间看似很大,东航认为风险很低,再跌也不会跌出区间,实际上当时国际油价的波动更大。

第三个陷阱是投行们大量签订合约,一旦油价下跌,东航们会选择抛售坏头寸(短期亏损期权及期货合约),造成油价恐慌性下跌,从而使得类似东航这样长达3年的合约不断亏损。

解决这62亿元亏损的唯一方法就是协议延长。目前看来,直到2011年合约截止时,油价很难再度狂涨。

投行很可能会接受延长合约,因为目前东航已经资不抵债,同时预测东航2008年全年营业亏损高达60亿元,合计亏损122亿元左右。

不赌不行 逢赌必输

对于东航的此次巨亏,外界将罪魁祸首归罪于该公司背离套保初衷,参与了投机。对此,东航财务总监罗伟德在接受媒体公开采访时矢口否认,表示东航套保坚持“不越权、不投机、不做空”的三不原则,不属于投机行为。

实际上,就亏损额大小来看,东航不是最多的,国泰航空2008年因套保亏损在69亿元左右,但因东航套保合约包含的“投机性”和对该事件的遮遮掩掩吸引了众多媒体注意。“我们不清楚套保合约是谁签的,也不方便透露合约具体内容。”东航证券部对此事三缄其口。不管东航是否出于投机目的,实际上的合约已经形成了投机性,因为造成巨额亏损的第三种合约是典型的卖方期权,高风险,投机性非常强。

合约签订时的油价是每桶140美元附近,包括高盛在内的国际投行、国内研究机构等所有人都认为油价将继续上涨至每桶200美元,甚至看高至每桶250美元,航空公司在高油价中所承受的成本压力太大,燃油成本占比总成本从2007年的20%上升至2008年的40%,如果燃油价格继续上涨,不进行套保根本无法生存。

航空公司当时面临微利甚至负利润,又是国家命脉不得不继续营运,为了盈利,只能将风险丢到市场上去化解,不赌不行,一赌必输。现在看来是一赌必输,但在当时,各投行的集体唱高使得人们认为油价继续上涨是必然趋势。然而东航实际上可以降低风险,达到完美套保,但是却走入了投行们早已设好的圈套。

资料二:

东航日亏4000万

http://.cn2009年01月15日 17:56武汉晚报

据第一财经周刊昨日消息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东航”)不是唯一押宝航油价格的航空公司,但却是所有下注者之中处境最艰难的。

“平均每天亏4000万,”东航总经理刘绍勇上月22日在与中山大学师生交流时透露到东航短短十天时间里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但中央下了决心,要让东航起死回生。”

1月12日东航发布公告,其上月当期的航油套期保值合约发生实际现金交割损失约为1415万美元,相比11月份只有42万美元的损失,这一损失环比竟激增3369%。同时,东航2008年全年航油套期保值合约预计损失更高达62亿元人民币。

仅仅在2008年前三季度,东航已经亏损约人民币22.92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98.49%,财务负担沉重。而第四季度一直是航空市场的传统淡季,再加上如此巨额的航油套保损失,东航预计,2008将出现大幅度的经营亏损。

东航不是唯一蒙受航油套保业务损失的企业,国航、上航、香港国泰都出现大幅亏损,国泰截至2008年12月31日的燃油套保账面损失甚至超过东航,达76亿港元。但与上述几家大公司不同,连续几年的大幅亏损,已经让东航成为中国亏损最为严重的航空公司,甚至到了破产的边缘。

为了出手救东航,上月11日国资委表示将通过非公开发行给予东航30亿元注资。两个星期后,这个数字增加到70亿元人民币,并通过增发一次性注入上市公司。

“航空业不景气,航空公司还面临航油套保的巨大损失,预计航空业整体将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和财务困境。而国家对航空公司的注资虽然将改变财务状况,但远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兴业证券认为。

问题:

1、联系国际原油价格波动走势详细解释东方航空在2008年以来的亏损历程;

2、你认为东方航空在衍生市场亏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避免?

3、如果你是东方航空的财务人员,根据目前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原油价格走势,应当如何处理这些交易?

第三篇:华联三鑫套保案例分析

华联三鑫PTA套保案例分析

一、华联三鑫公司背景介绍

浙江华联三鑫石化有限公司创立于2003年3月,公司股权比例为华联控股50%、展望集团24.5%和加伯利集团24.5%,是我国第一家有民营资本介入的大型石化企业,成为典型的“国控民营”。公司业务主要是生产、加工、销售精对苯二甲酸,公司拥有一条EPTA生产线和两条PTA生产线,总产能达180万吨。华联三鑫于2007年7月和2008年4月两次增资扩股,引入战略投资者,将注册资金提高到24.52亿元。截止2008年9月底公司资产达105亿元。公司拥有近800名员工。

华联三鑫设立之际,正处我国轻纺行业高速发展时期。绍兴作为国内最大的化纤原料、化纤和纺织产品的加工集散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PTA消费中心之一。在绍兴建设PTA生产基地,能有效利用市场基础,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同时还能促使绍兴纺织产业实现向上游石化行业的延伸,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绍兴及周边地区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据测算,绍兴周围25公里范围内的下游企业对PTA的需求量达400万吨,并中国PTA对外依存度在60%以上,需求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行业前景极为诱人。因此该项目得到当地政府的积极推动。2002年9月华联三鑫45万吨PTA的立项在第三次上报后获得了通过,并于2005年12月公司二期60万吨PTA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批复。2005年5月华联三鑫正式投产60万吨EPTA生产线,并在2006年7月和2007年1月再上两条各60万吨PTA生产线,合计产能达到180万吨,就单个生产基地而言,是国内产能最大的PTA生产企业,并成为“亚洲第一”。

公司生产PTA的主要原料是PX。由于我国石油资源不足,国内PX生产商多配PTA生产线,对外供应量极少,大部分需要进口。公司原料PX也是大部分采用进口,部分与PX供应商通过订立供货协议,确定每年供货数量,价格采用供应商报结价制,即在每月20日左右供应商公布当月PX结算价及下月报价,该部分原料采购,公司没有定价主动权;部分则从国外贸易商处自由采购。进口货源从预购、点价到进口运入工厂时间在1个月左右;另外部分则从国内PX生产商或贸易商处购得。从公司PTA产能看,如正常生产,每年需要PX近120万吨,并进口货源主要通过宁波口岸输入。为此公司在宁波专门设立储备基地。公司产品销售主要是通过与下游聚酯企业签订供货合同,而价格则实行生产厂家报结价制,即由公司在每月25日左右公布当月结算价和下月报价。由于国内企业合同执行不够严肃,而公司为维护客户关系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后期公司增加了现货销售力度,相应减少了合同货供应。

由于形势发生了变化,华联三鑫不仅面临巨大的价格波动风险,而且也存在因资金紧张产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因此利用期货套期保值工具显得尤为重要。

二、公司风险源分析、套保及期货应用策略

公司风险源分析

华联三鑫作为PTA生产企业,业务较为单一,没有上游或下游的延伸产业链。其原料采购----生产----销售的模式决定了风险源的所在。

首先是原辅材料的采购环节。企业生产PTA的原料是PX,按摩尔比律及企业装置消耗水平,一般PX使用量在0.66吨,其成本在PTA成本中占比80%以上,同时使用醋酸作为溶剂,一般吨PTA生产成本中醋酸成本在200元左右,占比较小,且没有相应的避险工具,因此公司在采购环节的主要风险源在于PX的价格上涨风险。

PX的采购有三种形式,一是与国际上PX大贸易商签订长年合同,并价格由供应商采用报结价制;二是从国外贸易商处自由采购,即时点价;三是在国内现货市场上采购PX,采用人民币结算。在第一种方式下,由于确定采购到货到结算有一个月以上时间,而结价是按照供应商公布的结算价结算,因此在结算价公布前存在结算价格上涨风险。而后两种方式,在没有点价前也存在价格上涨风险,因此都需要利用买期套保进行成本锁定。

其次是公司销售模式。以前公司绝大部分采用合同货销售方式,即通过与下游需求企业签订一年期供货合同,定价采用公司报结价制度,一般在每月25日左右公布当月结算价格和下月报价,报价一般根据结价作出前一周时间的平均价作出,公司在定价方面具有一定自主权,但考虑到市场条件,常会与下游客户进行回顾,即对当月过高结价在下月给予折让,并公司一般实行送货制。最大的问题是国内企业信用程度普遍较低,很少有企业严格按合同要求进行采购,因此公司往往在货源紧张的情况下,下游客户争先采购,一旦行情疲弱,则不来拉货,导致企业销售具有很大的波动性,也难以在生产上及时地作出调整。因此有可能因销售没有达到计划要求,增加了库存,存在价格下跌的风险,需要进行卖期套保予以锁定收益或予保值。

第三是库存方面。一般来说,企业生产PTA以后总有一个库存过程,并在行情影响下库存有高有低,而库存商品在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就存在很大的库存缩水风险。如何控制库存成为企业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该公司一般库存水平在半个月产量,即8-10万吨,有

时可能增到一个半月甚至两个月水平。同时PX一旦完成采购并在生产使用之前就变成原料库存,也存在价格下跌风险,需要进行卖期套保予以保值。

因此企业总的价格风险实际上是采购风险和库存风险的总和,风险总敞口可转变成库存量的风险。用公式表示如下:

风险敞口=基本库存+(当期采购量-当期销售量)

其中:基本库存包括原料PX库存量和产品PTA库存量;

当期采购量就是套保期PX采购量,包括合同货进口采购、现货进口采购和国内

市场现货采购;

当期销售量就是套保期PTA销售量,包括合同货销售量和现货销售量。

从上述风险敞口公式可知,对于企业而言,利用卖期套保进行风险控制应是其常规思路。但不是也不需要对风险敞口进行全额套保。企业设立和发展的基础在于对经济向好预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价格上涨预期。拥有一定规模的库存既是生产经营的需要,也是企业在风险承受范围内的一种投资。至于基本库存水平的高低,要视企业风险偏好及套保策略。

套保及期货应用策略

华联三鑫作为在行业中举足轻重的企业,自2006年以来经营困难,想摆脱困境的欲望强烈,既想在原料采购上有所作为,改变受制于人的局面,也想争取在与下游需求企业产品销售上的主动权,改善财务状况。因此就会存在一些一厢情愿的想法,并转化为企业的套保及期货应用策略:

1、对买期套保的过分倚重。由于PX价格上涨有利于PTA的拉升,因此利用买期套保既可锁定原料成本,也有利于期货价格的上行,从而带动现货PTA价格的上涨,这是企业所乐于见到的,在某些时间段也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意义。但是其前提是存在PX价格上涨的趋势。

2、极力回避常规的卖期套保。按前述风险源分析,企业更多的是要对库存,包括原料库存和产品库存进行套保,即利用卖期套保进行盈利锁定或库存保值。但此举在局部上会打压价格,企业极力回避。

3、利用期货的库存替代作用。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抛出现货并在期货上买入,以期货虚拟库存替代真实库存,既达到拥有“库存”的目的,又可大量减少库存资金占用,因此也为企业所关注。

4、通过期货运作影响现货价格。在PTA结价出台前一段时间,如果期货价格出现上涨,则现货价格可能跟涨,从而可以将当月合同货结算价提高。

企业总是从自身优势或利益出发考虑问题,没有树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失去垄断地位的个体企业无法控制行情,而只能按照基本面因素,大的市场环境作出判断的正确经营理念。因此在套保及期货应用策略上存在一定偏差。

三、华联三鑫2008年套保操作及效果

该公司在2008年做了两波行情,一成一败,且都是利用买期套保。

1、TA805合约上的买期套保

2008年3月上旬,原油价格已向上突破100美元/桶,PX价格水涨船高,PTA生产企业生产成本高涨,对企业经营是雪上加霜,生产每吨PTA亏损巨大。公司经分析认为,原油仍将继续上涨,为有效地控制成本,减少亏损,具有进行买期套保的必要。于是公司从3月10日起陆续买入TA805合约,并采取灵活的短线操作,以降低成本,止4月下旬多头持仓达8945手,平均建仓成本在8100元/吨左右,由于当时公司库存偏低,且现货价格具有走高趋势,公司决定进行交割。TA805最后交易日结算价8194,实现帐面盈利420万元。另在随后的不到10天时间里,现货价格从8200元/吨上涨到8800元/吨左右,还可获利2680万元。而PX价格从3月10日的1231美元/吨FOB韩国涨到5月16日的1409美元/吨。该公司的买期套保尽管仍未能达到完全套保,但回避了大部分风险,应该说是一次成功的套保。

2、TA809合约上的买期套保

2008年6、7月份,市场状况已发生明显变化。针对国际社会密集召开高级别会议讨论控制原油价格问题,美国汽油需求受价格过高影响出现连续12周的下降,欧佩克出于自身战略利益考虑提出增加石油产量的决议,以及美元在连续大幅下跌后存在强烈的反弹要求等等情况,并结合技术走势,下半年原油价格将会出现回落,加上PTA下游需求不旺,产能过剩,华联三鑫应该坚决进行卖期套保。但该公司较为犹豫,在较长时间没有操作。直到8月中旬,在预售较多的情况下想做多交割。最后在TA909合约上做多6000手即30000吨,建仓成本在9000元/吨左右,并进行了交割,最后交易日结算价9170元/吨,帐面盈利510万元/吨。同期PX价格从8月20日的1365美元/吨FOB韩国跌至9月12日的1100美元/吨。尽管从表面上看,该套保在回避PX价格上涨方面取得了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双收益,但此时PTA现货价格已跌至8700元/吨左右,期现两市场走势存在较大偏差,套保交割的仓单在随后大幅下跌中遭受巨大的亏损。

华联三鑫因为资金链出现问题,于2008年9月底全线停产,并由绍兴县政府组成工作组入驻进行重组。华联三鑫成为国内PTA行业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内产能过快增长的最大受害者,而期货操作失败则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四、对华联三鑫套保案例的评析

期货市场是一个价格发现和为投资者提供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场所,而不是一个靠自己的意志或运气可以左右的市场。只有顺应趋势,把它真正作为风险管理的工具,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华联三鑫的套保案例是个个案,但其体现了深刻的企业家经营理念和市场机制的问题,在这点上又具有普遍性。

深入剖析华联三鑫在2008年期货市场上的操作,对于增强行业客户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强化内部监控机制,完善管理体制,正确树立期货套期保值理念,对于促进国内企业稳定健康发展,促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

主要值得反思的地方:

1、深刻理解期货市场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

期货市场就是为了规避价格波动风险而在现货市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具有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两大基本功能。期货交易从本质上说是一个零和游戏,甚至从静态上说是一个减数游戏,作为生产商或需求商就是要利用其套期保值规避风险的功能,从而达到稳定、健康发展的目的。作为PTA的生产企业要找准自己的风险源,统筹全局,恰当定位,更多的要利用期货市场规避价格下跌的风险,从事卖期套保,而不应在形势发生变化,存在较大价格下跌风险的情况下一意孤行,以赌的心态一味做多,把自己推到投机者的角色上去。对国内的大企业特别是大企业的高层而言,此点关系重大,宜引起高度关注。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运行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金融等背景,有其自身运行规律,一旦形成趋势,则如江河高下,势不可挡。任何投资者个体不能决定趋势,而只能顺应趋势,以一己之力逆全行业之势,企图控制市场必然是徒劳的,必将头破血流,付出惨重代价。在PTA期货市场存在生产商热衷买期套保、下游需求企业偏爱卖期套保的怪现象,值得反思。

2、强化内部风险监控机制

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与执行,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从日常管理看,一般较大的企业部门设置齐全,采购、销售、物流、行政、人力资源都有成熟的运作机制,而对于期货而言,相对陌生。期货公司在开发客户时,一般都会提供一套内部风险控制的管理体系。一般企业也会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如华联三鑫,其实有一个看起来很象样的管理办法,甚至有管理细则和期货部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关键在于决策机制、风险评价和监督机制的的执行力。不是看怎么说,而是看怎么做,一个企业有没有竞争力,有没有发展潜力,关键在于执行力,不仅包括日常业务上的执行力,还包括内部风险控制、相互监督的执

行力。中航油事件、国储铜等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缘于监督机制的缺失或失效。目前对于一把手亲自参与期货的现象尚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此点望能引起监管层和理论界的关注。

3、制定套保方案、交易计划,落实止损措施

目前一些企业从事套期保值业务,随意性很强,没有或没有认真的制定套保方案、交易计划,只是凭自己对行情走势的大概的判断,想做就做,没有很好的把套期保值置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和风险控制的全局上来考虑,并常为一些短线小利所惑,频繁进出。目前行业客户投机交易的倾向很明显,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期货公司提供套保方案难以做到及时性,而企业往往缺乏专业人才,因此很少有很正规的套保投资计划。一些企业的领导在现货方面往往是行家,但对期货市场及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的影响等理解不深,如果不能听进与自己相左的意见,凭自己的感觉进行套保,则难免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在这点上,没有止损概念的问题显得较为突出。止损是期货交易的生命线,不只对投资而言,对套保同样适用。现货企业搞经营,其止损概念相对淡薄,“慢慢来”、“看一看”等思想较为严重,因此常会造成严重后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认真制定套保方案、交易计划、设置止损并严格执行,才能真正把期货套保作为企业经营利器,才能取得同行业中更强的竞争力。

第四篇:玉米套保案例介绍

玉米套保案例介绍

玉米期货是世界期货市场第一个期货品种,也是最大的农产品期货品种,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玉米现货企业保值避险的需求促成了玉米期货的出现并促进了其发展。自2004年9月22日玉米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恢复上市以来,玉米期货规范、稳定发展,显示出了大宗农产品期货品种的独有特性,吸引着愈来愈多的现货商和投资者的广泛参与和利用。尤其是2005年11月以来玉米期货行情活跃,很多玉米现货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锁定企业经营利润,规避现货行情波动给企业带来的经营风险。

大连良运集团及良运期货公司在玉米期货上市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切实为粮食现货和期货经营客户提供系列化、专业化的综合配套服务,同时为投机客户提供了权威的信息资讯和行情分析,得到了客户的普遍赞誉和好评。

良运集团目前下设粮油购销公司、储运公司、期货公司、富良投资公司、大连北方粮食交易市场、北方国际物流公司、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管理公司以及良运大酒店等10余家子公司。良运集团已发展成为以粮食贸易、运输、仓储、期货产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体,具有粮食及农副产品进出口经营权的大型综合性股份制企业集团。

良运期货公司是大连良运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公司依托良运集团雄厚的粮食现货和期货经营的背景优势、凭借在粮食经营方面拥有的广泛营销渠道,专业化的粮食物流运输体系和优越的期货交割库等条件,能够为客户提供集粮食现货收购、发运接货、仓储检验、仓单注册、抵押贷款、实物交割于一体的专业化一条龙综合配套服务。

玉米期货恢复上市以来,良运集团及良运期货公司积极参与玉米期货经营,为客户量身定做套期保值方案,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化综合服务优势,为客户提供了粮食运输、检验、仓储、交割及质押贷款等系列服务,帮助客户解决了玉米套期保值经营中的一些具体难题。

我们将良运集团及良运期货公司客户玉米套期保值经营的部分案例加以总结,介绍如下:

【良运集团套期保值】2005年良运集团在大商所玉米期货上操作的基本思路是,按照行情走势,06年1月玉米期货价格高于1300元/吨时,玉米现货收购价格+合理费用与期货价格相比价差在50元以上,此时即可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卖出保值,操作的基本原则是确保现货质量、数量相当、波段操作、控制风险。

按照这一思路良运集团在玉米期货上进行了灵活的卖出套保交易。第一波段:2005年4月1日至4月15日良运集团在玉米期货06年1月合约上卖出2000手,合计20000吨玉米,卖出平均价格1316元/吨,至5月19日价格跌至1251元/吨,全部平仓盈利65元/吨。第二波段:6月22日06年1月合约价格涨至1310时,良运集团再次卖出2000手,7月4日价格跌至1282元/吨,再次获利平仓,盈利28元/吨。第三波段:7月18日06年1月合约上涨至1308元/吨时,良运集团卖出2000手,8月26日价格大幅下跌至1200元/吨,获利平仓,盈利108元/吨。第四波段:良运集团10月10日得知国内部分地区爆发禽流感,于是当天在06年1月合约上以1260元/吨的价格卖出2000手,11月30日06年1月合约价格跌至1224元/吨,获利平仓,盈利36元/吨。四次波段操作共计盈利237元/吨。

【省内某粮食收储经销公司的卖出套期保值】作为玉米经营企业,单纯进行玉米现货的买卖,时常会因为价格的下跌,使玉米现货经营处于种被动局面。正确地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在期货和现货出现价差,达到理想利润时,参与套期保值,就能锁定经营利润,避免价格下跌带来的经营风险。2005年3月28日玉米期货05年9月份合约(c0609)价格涨至1342元/吨,良运期货公司对该公司收购10000吨二等玉米设计了卖出套期保值交易方案,方案对套保交易所需费用和套保利润进行了分析,其中铁路运输费60元/吨,入库费15元/吨,交割费6元/吨,检验费1元/吨,20天仓储费12元/吨,5个月资金利息30元/吨,合计总费用124元/吨,该公司收购的玉米成本价1100元/吨,形成期货仓单成本1224元/吨,与期货价格1342元/吨比有118元/吨利润空间。该公司认为按照方案进行操作利润非常可观,于是在该合约上以1342元/吨的价格卖出10000吨玉米。2005年8月17日期货c0509价格跌1233元/吨,大连玉米平仓价位1230元/吨,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基本相当,该公司期货浮动盈利109元/吨,基本达到了套保利润目标,我们建议该公司可以进行平仓,不必进行到期的实物交割。该公司以1233元/吨的价格获利平仓,实现期货市场上盈利109元/吨。

【公主岭某饲料公司的卖出套期保值】该公司是一家已玉米为原料生产饲料的企业,每年春节前后都会采购大量玉米用于生产,库存因价格下跌而贬值,将会影响企业经营利润,产生经营风险。如何对玉米库存进行保值,避免经营风险,成为良运期货公司为其设计套保交易方案重点。首先,我们协同友谊库交割工作人员对该公司玉米库存按照期货交割标准进行了检验,认为该库存符合交割标准,其次我们对库存玉米设计了套保交易方案,进行了套保费用和套保利润进行了分析,其中铁路运输费60元/吨,入库费15元/吨,交割费6元/吨,检验费1元/吨,20天仓储费12元/吨,4个月资金利息24元/吨,合计总费用118元/吨,该公司库存玉米成本价1120元/吨,形成期货仓单成本1238元/吨,4月中旬玉米期货05年7月合约价格1300元/吨以上波动,与库存+套保费用比有60多元/吨利润空间。该公司认为方案不但可以规避库存价格下跌风险,也可以实现增值。于是公司对预计7月投入生产的1000吨玉米库存进行卖出保值,卖出价格1306元/吨。6月8日玉米期货价格下跌至1253元/吨,此时价格期货市场盈利53元/吨,而6月8日的现货价格较4月12日只微跌了15元/吨,获利了结期货持仓,最终实现盈利38元/吨,达到了避险增利的目的。

【长春某种业公司的“订单+期货”“公司+农户”经营模式】该公司是以农业科技开发、农业科技推广、以优质高产玉米种子为开发重点的种子经销公司,在其推广新品种的营销过程中,采用了与农户签订回收订单,合同收购价格高于市场收购价的0.01—0.05元/斤,同时在良运期货公司开立期货账户对订单进行卖出套期保值,可以有效地规避收购时价格下跌的风险。为了防范每年在七、八月玉米价格季节性反弹,我们建议该公司采取分步建仓的策略,2005年5月24日在玉米期货06年1月合约以1280元/吨的价格卖出20手。7月中旬价格出现上涨,7月14日又以1295元/吨卖出20手。受人民币升值影响,价格下跌,鉴于7月25日价格在1250处价格受到技术上支撑,我们以短信形式建议客户可以减仓操作,7月28日客户以1251元/吨的价格将第一笔20手平仓,盈利了29元/吨。进入12月份该合约价格一直在1200元/吨和1230元/吨之间徘徊,此时的现货市场新玉米收购价格平均在0.42元/斤,该公司按订单约定制定了回收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格0.02元/斤进行收购(收购价格880元/吨),由于农民对收购价格看涨不愿出售,该公司收不到玉米,只好对后20手平仓。该公司以1218元/吨的价格平仓,盈利77元/吨,两次操作在期货市场上赢利106元/吨。

【成功完成大商所玉米期货第一笔期转现交割】大商所玉米期货合约交割方式有三种:期转现交割、滚动交割、集中交割。良运期货公司成功完成大商所玉米期货第一笔期转现交割,积累了玉米期货交割经验。

良运公司客户,甲为买方为某粮食进出口公司,该公司于今年3月8日到3月15日分批买入玉米0505合约1427手,建仓价格为1198元/吨,乙为卖方是某油脂公司,该公司于今年1月25日到2月8日分批卖出玉米0505合约1427手,建仓价格为1150元/吨。

3月底,良运期货公司了解了这两家公司期货市场建仓成本和交易意图后,认为两者可以进行期转现提前进行实物交割,于是通过积极联系和工作,最终促成了以1157的价格进行了期转现交割。如果双方不进行期转现而在期货合约到期时交割,则甲实际购入玉米价格1198元/吨,乙实际销售玉米价格1150元/吨。通过提前进行了期转现交割,免去了进行集中交割而进行玉米发运、检验、注册仓单等交割手续环节,而且免去了进入交割月保证金提高,资金利息和交割的有关费用,从而降低了经营成本。

【为长春市某粮食进出口公司提供运输、检验、现货贸易等服务】

长春市某民营粮食进出口公司在市内某期货公司开立期货帐户,在2005年7月、9月玉米期货合上卖出共计12000吨玉米,该公司得知良运集团下属的北方粮食物流公司拥有1000辆铁路散粮运输车,是环渤海港口口岸和东北地区较大的专业粮食物流企业,于是通过我公司协调为其安排运输、接站,保质保量完成运输,以专业化、高效率的运输得到该公司的满意。在用于7月合约交割玉米的检验中,该批货物出现不合乎交割标准的623吨玉米。良运期货公司向集团汇报了此种情况,请示集团帮助解决。良运集团安排下属粮油购销公司将该部分以每吨高于当时的现货价格10元的价格从客户手中买过来,转销到南方,帮助客户消化交割中出现不合格现货玉米,免除了客户后顾之忧。

【为某粮油经销公司进行质押贷款,提供套保资金支持】该公司准备在玉米期货05年11月合约上卖出30000吨玉米。我公司经过对玉米期货行情进行分析,认为该公司可以在9月份玉米期货价格出现的季节高点处分批卖出,9月中旬玉米期货05年11月合约价格果真出现上涨,于是该公司在9月16日至26日分批卖出了30000吨玉米,卖出成本1271元/吨,并准备进行实物交割。按照大商所交易规则,玉米期货该合约进入10月后将不断提高保证金收取比例,进入11月保证金将提高至30%。为了保证顺利完成实物交割,该公司届时必须追加保证金,由于货款占用资金,一时出现了资金困难。我公司了解此情况后,积极联系良运集团下设的富良投资公司联系请求获得套保资金支持,经过沟通富良投资公司承诺只要客户将期货交割粮发运至大连交割库,形成仓单,进行仓单质押,即可按客户需要提供现货价值80%的资金信贷,支持企业做好套期保值交易。双方协商后,达成了信贷协议,该粮油经销公司获得了套保资金支持,顺利的完成了套期保值。

【为客户提供粮食仓储服务】良运集团下设的储运公司主要从事粮食仓储、中转及期货交割业务,良运集团大连友谊国家粮食储备库是大连商品交易所指定的期货交割库,拥有浅圆仓、房式仓以及铁路专用线等国内一流的、专业化的仓储设施,同时良运集团还与大连北良港、大窑湾等大商所指定的粮食期货交割库具有股东关系或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能够为现货和期货客户提供便利快捷的优质服务。

第五篇:加工贸易企业成本管理方法分析论文

摘要:本文以D公司为例,对其成本管理方法进行了实务和理论分析,并对这种成本管理方法的适用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成本管理;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

加工贸易是伴随着我国开放型经济不断发展而不断壮大,曾一度在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中占据半壁江山。苏州的加工贸易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本文将以D公司为例,对D公司的成本管理方法进行分析,并对这种成本管理方法的适用性进行探讨。

一、D公司成本管理方法主要内容与分析

D公司是一家由台商投资的大型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产品是电子元器件和电脑周边设备,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全球排名靠前,年营业额达30多亿元,员工一万多人。公司按产品类别采用事业部制管理模式,根据客户订单安排生产,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品种复杂。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占比很高,同时制造费用项目繁杂。生产原材料大部分都是保税料件,接受海关监管。公司全面使用ERP管理系统,从仓储、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等模块均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近年来,在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各项生产资料价格持续攀升的情况下,D公司通过对料、工、费等成本项目进行细分,分别采用针对性的成本加工贸易企业成本管理方法分析与探讨——以D公司为例管理方法,从而控制好企业成本,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一)D公司成本管理方法的主要内容

1.直接材料

D公司采用标准成本法核算直接材料成本。月初根据产品的物料清单(BillofMaterials,简称BOM)将每种产品所耗原材料的数量和标准成本录入ERP系统。月中采购部门根据工单采购相关原材料并原材料价格录入ERP系统,生产部门根据工单领用原材料。月底结账时,ERP系统计算出已完工工单实际领用原材料的数量与物料清单中规定的应耗数量的之差乘以标准成本的金额(量差)和原材料实际采购成本与标准成本的之差乘以实际领用数量的金额(价差),量差与价差之和即为标准成本差异。月底财务部门提交量差报告和价差报告,生产部门和采购部门分别就产生的量差和价差作出解释和提出改进措施。

2.直接人工

D公司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直接人工成本。为准确核算产品所耗用的直接人工成本,公司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直接人工成本,即通过ERP系统根据生产排程将生产产品所耗用的直接人工工时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月底财务部门提交人力成本核算和变动报告,生管部门就人力成本变动作出解释和提出改进措施。

3.制造费用

D公司采用作业成本法核算制造费用。公司在核算制造费用时,尽量将作业细分,每项支出归属到具体的产品类别。如果某项支出由不同的产品承担,则需由所有涉及到的产品相关部门有签字权限的主管签字确认后,财务根据确定的分担金额分别计入不同的产品成本。折旧、摊销项目则每月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的变化而变更计入各产品成本的金额。月底财务部门提交各产品制造费用报告,各产品相关制造部门(生产、质检、工程技术等)就制造费用变动作出解释和提出改进措施。

(二)D公司成本管理方法的理论分析

D公司实质上采用了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方法,这种成本管理方法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明确的定义,我们可称之为“标准-作业成本法”。D公司采用“标准-作业成本法”来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充分发挥了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各自的优点,而又回避了各自的不足。对于加工贸易企业来说,直接材料成本在产品成本中的占比很大,采用标准成本法来核算直接材料成本,通过对标准成本差异(包括量差和价差)的分析,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成本。而在订单生产模式下,订单交期、生产排程、技术标准等情况经常发生变化,很难确定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所以对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核算。

二、D公司成功推行“标准-作业成本法”的原因

(一)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内在动力

D公司采用事业部制管理模式,各事业部主管对事业部的产品效益负责,作为成本中心的各部门对部门发生的成本费用负责,这就产生了精确划分各产品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的天然要求,“标准-作业成本法”满足了这一要求,因此推行“标准-作业成本法”获得了强大的内在动力。

(二)完善的ERP管理系统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D公司的ERP管理系统涵盖了仓储、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等所有公司业务模块。直接材料成本和标准成本差异的核算,以及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归集,依赖于ERP管理系统对信息的处理。

(三)专人报账制度是落实制度设计的重要手段

D公司施行了一套具有特色的专人报账制度,即每个部门安排专人负责相关成本单据的归集、录入、费用分摊和报销等工作。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对公司业务流程和部门业务情况都比较熟悉,且相对固定,能保证成本数据处理的及时性、真实性和一致性。有了这个窗口,财务部门也能及时将成本信息反馈给各部门,使得标准-作业成本法能够很顺畅的执行。

(四)外部监管要求提供了良好基础

加工贸易企业的主要原材料基本上都是保税料件。海关对保税料件的管理有一整套严格的要求,在保税料件存储的物理空间,料件进销存数据的监控等方面都有具体的规定。海关监管系统的数据共享和因应海关监管要求所配备的场地和人员,建立的业务流程,为D公司推行“标准-作业成本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缩短了磨合期,大大降低了施行成本。

三、关于“标准-作业成本法”适用性的探讨

虽然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对“标准-作业成本法”进行明确定义,但是在实务上确实行之有效,值得推广。企业在引入“标准-作业成本法”的时候,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一)有精细核算成本的需求

“标准-作业成本法”比较适用于市场竞争战略为成本领先的企业,这类企业具有产品类别多、工艺复杂、直接材料成本比重大,制造费用繁杂等特点,需要通过精细核算产品成本,以控制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市场竞争战略为技术领先和服务领先的企业不太适用标准-作业成本法,因为对成本控制的过于专注,会削弱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

相较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标准-作业成本法”增加了大量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工作,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所以在做出是否使用“标准-作业成本法”的决策的时候,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综合考虑投入和产出的问题。如果企业规模小,产品类别单一,用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就能满足经营管理需要,就没有必要耗费资源去推行标准-作业成本法。反之,如果企业规模大,产品类别多,精确核算成本带来的收益大于投入,则应该考虑推行“标准-作业成本法”。

(三)需建立成本考核制度

“标准-作业成本法”需要公司上下全员参与,只有将成本控制作为重要指标纳入到员工绩效考核制度中去,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自觉完成成本核算的相关工作。如果跟员工的切身利益没有相关,“标准-作业成本法”会被认为只是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而消极对待,整个成本核算系统就会运行不畅,甚至停摆。

(四)需要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

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产生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但直到八、九十年代信息技术飞跃发展后才广泛被企业采用,主要原因就是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有大量的数据计算分析,手工处理效率低且准确率不高,影响了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的推广。所以,要顺利推行标准-作业成本法,需要公司有一套运行顺畅的管理信息系统来给予技术支持。

(五)应注重成本信息的应用

推行“标准-作业成本法”的目标,不仅仅是得到了准确的成本信息,而是利用好这个信息,提高企业效益。对成本信息的应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根据产品成本信息,准确给客户报价,争取更多的有效订单;另一个是通过成本信息分析,提出成本控制措施,降低成本,提升企业效益。只有这样,“标准-作业成本法”才不只是一个好看的摆设,而是一种真正有用的成本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潘飞,王悦,李倩,任雯雯,李刚.改革开放30年中国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创新——许继电气与宝钢的成本管理实践与启示.会计研究,2008(09).[2]刘剑民,杨浩.我国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财会通讯,2016(03).

下载六、铁矿石的贸易企业套保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六、铁矿石的贸易企业套保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航东航套保导致巨亏原因分析

    国航东航套保导致巨亏原因分析 从国航东航套保导致巨亏事件本身及应对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它必须由......

    我国矿石类(铁矿石)货物运输现状及分析

    专业:海事管理姓名:杨名学校:大连海事大学 我国矿石类(铁矿石)货物运输现状及分析 摘要: 铁矿石海运量的增长主要受世界经贸变化的影响。最近几年,世界经济增长出现整体回落的局面,......

    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的框架性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企业进行套期保值的框架性分析 作者:靳晓龙 戴广平 来源:《科学与管理》2005年第03期 摘要:本文以M&M定理为基础,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企业在生产情况正常......

    贸易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意义分析

    [摘 要]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管理是商业企业按物流管理目标对流通耗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制度。本文对贸易流通企业物流成本核算的意义、成本核算的内容和核算过程......

    2017年县贸易、服务业企业运营情况调研分析

    县贸易、服务业企业运营情况调研分析 今年以来,县以培强企业为重点,以调优结构为关键,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创优服务为保障,不断抓项目扩投资、抓总量提质量、抓载体强支撑、抓改......

    保宝网分类A模拟第二套

    保宝网销售资质分级考试模拟(二) 一、单选题: 1、()是指以人的身体为保险标的,使被保险人在因疾病或意外事故所致伤害时发生的医疗费用或收入损失获得补偿的一种人身保险。 A 两全......

    六稳六保心得体会材料

    六稳六保心得体会材料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调研时强调,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推动党中央提出......

    贸易企业信用分析方法

    贸易企业信用分析方法 联合资信主体评级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影响偿债主体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所有要素进行分析和判断,再综合判断偿债主体信用风险的大小,最后给出受评主体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