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矛盾的观点分析钓鱼岛问题(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3 22:50: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矛盾的观点分析钓鱼岛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矛盾的观点分析钓鱼岛问题》。

第一篇:用矛盾的观点分析钓鱼岛问题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作业

教育科学 学院 11级 2班 姓名任艳新 学号 2011205030得分题目及要求:结合矛盾观点谈一谈你对“钓鱼岛问题”的态度。(交打印稿,仅限一页)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正是因为有矛盾,才有运动,才会有发展。这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对于中日两国来说,由于中日两国本国利益的不同,无论是在两千多年友好交往的历史时期,还是在近代日本侵略中国、占领中国大半国土的时期,都存在矛盾,只是矛盾的程度及其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近来,钓鱼岛问题持续升温。同时,日本政府又做出了“购岛”行为,企图通过所谓“平稳而稳定的管理”,根据“时效取得”原则永久占有钓鱼岛,这无疑成为当前中日主要矛盾。当然,钓鱼岛问题不是当前中日之间的唯一矛盾,中日之间还存在许多其他矛盾。但是,作为“主要矛盾”的钓鱼岛问题起到了制约其他非主要矛盾解决的决定性的作用。如果钓鱼岛问题这个主要矛盾得到解决,可以为其他矛盾找到切入点,创造一种相对和谐的对话氛围和条件。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看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对此,党和政府高度关切,我们的“法斗文争”和坚持巡航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打破了日方所谓“单方面实际控制”的局面,而且目前日本对此可谓毫无办法,中国政府以合理合法的形式维护中国主权。

当前中日关系的特点是经济联系密切,政治、安全互信不足,这是双边关系中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矛盾结果,但主流是合作。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要全面的看问题,分清主流和支流。这也要求我们端正态度,正确看待钓鱼岛问题,有理有利有节地表达爱国热情,这也是我们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相信党和政府有能力、有决心处理好钓鱼岛问题;要坚持理性爱国,避免适得其反,造成严重的损失;还要继续为中华崛起而努力读书,把爱国热情转化为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本领的不竭动力。

钓鱼岛问题是中日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隐患。中日两国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中日关系正处在历史上的关键时期,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两国人民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授课教师签名

第二篇:用矛盾观点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唯物辩证法视域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统一的社会

社会祥和、稳定、协调、宽容、理解固然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但这些并不意味着社会矛盾的消失。认识社会矛盾,善于协调和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使社会各种利益主体和各种思想意识处于和而不同的社会,就是我们所要建设的具体的和现实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作为社会进步的理想状态,在矛盾运动上的表现就是社会矛盾的同一性。但是,同一性不是脱离斗争性而孤立存在的东西。由于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处在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后工业文明跨越的进程中,因此,思想上的先进与落后、观念上的前卫与保守、地域间发展速度的快与慢、物质上的贫富差别、城乡对立经济结构的客观存在、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突出矛盾、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的不够完善等现状,都必然存在并反映到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之中,构成和谐社会矛盾的斗争性。和谐社会的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割的。人类社会是在不断认识矛盾,又在对矛盾认识的指导下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发展的。尽管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性质与一切剥削阶级社会有所不同,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如果认为和谐社会就是各种矛盾已经消失、已经进入了无矛盾的理想境界,这样的和谐社会就是形而上学视野内的、无矛盾和无差别的绝对等同的社会,而这种社会恰恰是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构想,是针对当代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的特点而提出来的。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决定了和谐社会主要矛盾的斗争形式是非暴风骤雨式的,解决这一矛盾的路径必然是渐进式的改革。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各个群体各个阶层利益上的分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道德信仰、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人与人、人与社会各种矛盾的存在。这些矛盾绝大部分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应当运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来处理,通过沟通、交流、引导、教育、宽容、理解等方式来解决,以维护社会的和谐性。但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也不可能是没有敌我矛盾存在的社会,由于国际上反华反共势力的存在,由于国内仇视社会主义制度及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的存在,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敌我矛盾,存在着阶级斗争。因此,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中仍需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仍需要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打击敌人,保护人民,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局面。

总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矛盾分析法并没有过时,它仍然是我们正确认识和谐社会的根本方法。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矛盾的稳定性与动态性辩证统一的社会,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共存互动的社会

是否将社会即使是和谐社会理解为一个过程,这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重要区别。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平衡与运动是分不开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589页)因此,我们在认识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来审视和指导我们的认识和实践,摒弃将平衡和运动相分割的错误观点和方法。

社会和谐意味着社会稳定。但是,这种社会稳定不是抽象的和僵死静止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我们既要重视社会的稳定,又要重视社会的改革与发展。要在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中促进社会稳定,又以社会稳定的成果推进社会改革和发展。由于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发展问题仍然是我国社会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发展、改革和稳定三者关系中,发展是目的,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和关键。只有通过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使人民满意、人民高兴,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为此,邓小平把发展当作国家的根本大事来抓,精辟地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7页)此外,我们坚持发展、加快发展也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为了加快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促进发展的动力,是扫除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手段。因此,要把改革与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改革来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通过改革来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改革与发展两大辩证关系中,发展是占主导地位的,是目的,是方向;改革是手段,是路径,必须服从服务于发展这个总目标,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要求。

在发展、改革和稳定的辩证关系中,稳定是前提,是改革和发展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果也为稳定创造条件,有利于巩固稳定和进一步加强稳定。发展、改革和稳定三要素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形成了辩证统一体。在这个辩证统一体中发展是主要方面,它规定并制约着改革和稳定的存在与变化,对改革和稳定起着决定性作用。值得强调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发展、改革与稳定的主次地位可以相互转化。中国改革开放伊始,一些人盲目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和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导致了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严重干扰了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在这一特定时期,社会诸多矛盾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稳定上升为社会的主要问题,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当务之急。

由于发展、改革和稳定始终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程之中,因此,我们所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该是矛盾稳定性与动态性辩证统一的社会,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共存互动的社会。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的和谐社会,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社会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在新时期对我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出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要求,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具有普遍性意义。封建社会也有追求社会和谐的愿望,明代王廷相在《慎言·御民篇》中曰:“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见王延梯,第112页),意欲通过民富民乐来达到天下顺治和静即太平和谐的目的。资本主义社会则高举“人人生而平等”、“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大旗,意欲构建平等、民主的乐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对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所谓和谐社会的否定和超越,是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社会,是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代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它具体落实在共产党人立党为公、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执政为民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

注重矛盾的特殊性,善于“把握特殊对象的特殊逻辑”(《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59页),是马克思的重要哲学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这是当代中国社会的特殊要求和特殊本质,是中国具体国情的充分体现。实践证明,“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如果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的混乱状态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当然,矛盾的特殊性又和矛盾的普遍性存在着密切联系,脱离矛盾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不存在的。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还应当充分注意人类社会中共性的东西,积极吸纳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文明成果,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基础,但是,离开了国际的合作是不可能的。应该充分利用世界的先进的成果,包括利用世界上可能提供的资金,来加速四个现代化的建设。”(《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3-234页)同时,由于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特殊性和个性特点决定了我国在对外开放、引进世界的文明成果中必须防范和抵制不适合我国国情的东西及资本主义国家中腐朽丑恶的东西。社会主义的性质赋予了我国构建的和谐社会的特殊规定性,揭示了我国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有条件的,是与西方国家倡导构建的和谐社会理念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的。总而言之,我们党所倡导的、全国人民所期盼的、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以及代表着时代发展趋势的和谐社会,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涉及的矛盾而研究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问题时,还要考虑到:我们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成熟的社会主义;在这个阶段,除具有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外,不能不具有其特殊的矛盾。例如,我们现在是多种经济并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不同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是无法否认和掩盖的,由此势必导致不同利益集团的分化和矛盾。这就需要认真研究和妥善处理公有制经济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的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伤害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还有两极分化的问题。邓小平曾指出,如果出现两极分化,出现一个新的资产阶级,我们的改革就失败了。到了1993年,邓小平又指出:“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邓小平年谱》,第1364页)还有城市扩张产生的一系列矛盾,农民工问题、工人下岗所反映的矛盾,这些都是现阶段的特殊矛盾。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正视这些客观存在的矛盾,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研究这些矛盾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根源,寻求解决的现实途径。这些矛盾不解决,将无和谐可言。

第三篇:用政治学的有关知识分析钓鱼岛问题(本站推荐)

(一)用政治学的有关知识分析南海问题(类比所有国际问题)提纲

一、南海问题关系着我国的主权问题。

南海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领土完整是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最核心的利益。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是国际关系的主要参加者。

主权是国家存在最重要的因素。是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对内表现为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国家最高权力的独立性。只有对内对外二者紧密结合,国家才拥有真正主权。

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享有的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

主权国家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外交,和平解决国家争端等国际义务。

二、南海问题关系着我国的国家利益问题。

国际关系主要是指国家之间(最主要的)、国际组织之间以反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内容: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关系着系等。表现形式:合作竞争和冲突。

国家利益是国家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国家力量也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国的国家利益主要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还应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三、南海问题关系着当今时代的主题问题。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二战后,当今世界局势总体稳定,发展是主流,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但当今世界仍然不安宁。二战后,世界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是存在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问题。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和平和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解决当今时代的主题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四、南海问题关系着世界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两极格局彻底打破,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世界多极化,即国际格局多极化,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中国和日本都是正在形成政治经济力量中心。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

我国在日趋激的竞争中,一定要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增强综合国力。

五、南海问题关系着我国的对外政策。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我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⑴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⑵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

⑶基本立场:独立自主独立自主就是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对我国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⑷基本准则:和平共处的五项基本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六、南海问题关系着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各种条件决定的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我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针对南海问题(类比所有国际问题)你应该怎样做?

一、南海问题事关我国的主权问题,我国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我们要坚决和侵犯我国主权的行为作斗争。

二、作为中国人要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学生应该努力学习增强自身素质为国家做贡献。

三、作为中国人要积极履行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四、参与政治生活应该遵循的原则: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个人利益和国际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五、明确政治的作用,努力学习政治知识,积极投身政治实践。另外:

1、从公民、政府、党、人大、人大代表、政协等角度分析该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即分别应该怎么做?)

2、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内容。

第四篇:基于矛盾观点分析中国社会问题

基于矛盾观点分析中国社会问题

摘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中,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种矛盾,其中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这对矛盾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阻力,又是和谐发展的动力。认识并分析好这对矛盾,立足我国特殊国情,掌握矛盾运动规律,运用矛盾分析法处理好各种矛盾,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社会问题矛盾分析法;和谐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点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汲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成分,认为矛盾即对立统一,系统地提出了对立统一规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矛盾的观点主要有:对立统一的观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次矛盾和矛盾分析法。

(一)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指的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斗争性是指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属性。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恩格斯说:“运动本身就是矛盾。”[1] 这决定了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两者相互转化,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矛盾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矛盾的特殊性表现为: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于共性与个性,相对与绝对的道理,是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三)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在复杂事物的矛盾中,往往有这样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而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属于次要矛盾。事物的性质是有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所决定的。无论是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还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二者的关系都是辩证的,二者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双方地位会发生转化。

这就要求我们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

二、社会问题矛盾分析法

(一)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这样一种情况无比困惑:持续的经济增长似乎使社会矛盾和冲突愈来愈多。由此,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固有的经验,并不是经济越发达社会越安定,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一些方面正在悄然发生转变,而我们必须把主要矛盾的新的主要方面辨识出来。今天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什么内容呢?我认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认识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我们要看到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一部分人已经富裕起来,但是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目标还相去甚远,政府应当通过宏观调控增加社会公共品的供应,使原本利益分配的分化趋势得到控制,然而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在社会转型期显得尤为突出。

什么是公共品?公共品就是花费纳税人的税款,由公共权力部门提供的、服务于社会公 共利益的物品或服务。[3] 国家公园、国有道路、自然保护区等有形产品是公共品;公正的法律、政策和秩序等无形服务也是公共品。公共品供给的高效与公平,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

(二)中国社会问题具有特殊性,但受到主要矛盾的影响

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着各种各样特殊的社会问题与社会矛盾,司法不公和法律白条问题,是合法法律权益得不到保障;MBO的国有资产分配问题,是公共资产没有公平地市场化;农民土地维权问题,是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得不到保障;村民委员会选举矛盾问题,是农民合法民主政治权利得不到保障;教育腐败问题,是受教育者不能公平分享到基本的公共教育资源;医疗腐败问题,是患者享受不到现代社会应有的医疗保障;住房压力问题,是社会低收入群体得不到基本住房财政资助;民营企业家抗议国资垄断权的问题,是企业家公平竞争的权利得不到保障;环保事件的出现,是民众合法的环境权益得不到保障;知识分子的许多不满,是由于《宪法》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权利得不到保障;律师们的不满,是司法不独立和判决被暗箱操纵等等。

(三)社会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也都受主要矛盾的影响

将所有上述问题集中起来,我们可以看出今天中国的诸多矛盾,都是由于公共品问题促使,导致法定的权利得不到保障而引发的。例如,社会普遍痛恨的官员腐败,是公共品供给问题;社会普遍批评的行政低效,是公共品问题;社会普遍关注的财政支出黑洞,是公共品问题;社会普遍质疑的官商勾结,是公共品问题;社会普遍要求推进的官员问责制,是公共品问题;社会普遍要求的有更多的民主参与权,是公共品问题。总之,我们可以推断: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给短缺低效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只要清理一下近年来引发舆论高度关注的种种社会矛盾,便会发现,今天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再是私人物品的普遍短缺,而是公共品的普遍短缺。社会上的各个阶层各个群体,都普遍感到公共品的短缺,因此也都埋怨不已公共品的主要提供者——政府。公众亟需一个高效廉洁、平等参与、公平透明的公共领域。

三、缓解我国社会问题的一些建议

(一)正视矛盾,不回避既有问题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没有差异和矛盾的和谐是不存在的,矛盾存在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个过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问题集中凸现出来属于正常现象,这需要我们正视这些客观存在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各阶段的特点,来研究这些矛盾的实质及产生的根源,并且找出解决这些矛盾的具体途径。[4] 我们不应该片面地把这些问题仅仅当做是阻碍社会和谐发展的绊脚石,还应该看到对于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将更加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即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互相转化,共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二)集中力量解决社会的主要问题和问题的主要方面

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仍是社会生产力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所以需要继续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其次应当主要的社会利益的分配不均、社会公共品的缺乏已成为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需要政府增加公共产品的生产、供应,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创新与法律体系的健全、完善。抓住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分清主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全面牢固的基础。

此外,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应充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在内优秀文化成果,养精蓄锐,增强综合国力。[5]

(三)兼顾社会的其他问题,促进和谐发展

“和而不同,同则不继”,和谐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处理好各种矛盾。“和谐社会是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合的状态,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公民与政府、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6] 我国发展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存在着诸多矛盾,矛盾和差异是和谐的前提,矛盾的解决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也是一个人、自然、社会相互矛盾又统一的过程。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和谐中实现发展,在发展中促进和谐,促进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事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60 页.[2] 孙宜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方法论之维[J].岱宗学刊,2009,13(2):2.[3] 万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2.[4] 康伟.辩证思维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及其创新[J].理论导刊,2009,(4):32.[5] 赵芳.马克思主义矛盾的观点和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2).76-77.[6] 俞和平.和谐社会面面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

第五篇:钓鱼岛问题案例分析

(主题)保卫钓鱼岛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1)日政府签“买卖”合同正式将钓鱼岛“国有化”

在2012年 9月11日上午11时(也就是北京时间10时)左右,日本政府与钓鱼岛所谓的“岛主”栗原家族正式签署了岛屿“买卖合同”,“购买”金额为20.5亿日元(约合1.7亿人民币)。自此,日本当局对钓鱼岛实施的“国有化”非法方针正式宣告成立。

对于日本“购岛”,政府的反制措施

 9月11日:在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的当天,中国政府发表声明,公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

 9月13日:中国向联合国秘书长交存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

(3)中国海监船抵达钓鱼岛附近海域 巡航

 9月14日:中国海监50、15、26、27船和海监51、66船组成的2个维权编队,抵达钓鱼岛海域

为了抗议日本非法将钓鱼岛“国有化”,台湾宜兰渔民今天下午3时集结70多艘渔船,从南方澳渔港出发前往钓鱼岛海域,这是历年来民间发起最大的保钓活动。

 9月25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白皮书:《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说中说:钓鱼台及其附属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上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 全国人民和世界各国华人的强烈抗议

 9月15日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爆发反日示威,当地华人华侨高呼口号,抗议日本的“购买钓鱼岛”举动

(4)9月17号,全国各地爆发“保护钓鱼岛,体制日货”游行。

现在我们来分析日本从未放弃过争夺钓鱼岛

(5)从甲午中日战争开始,日本自始至终没有放弃霸占钓鱼岛

(6)2009年2月起,日本海上保安厅派遣可搭载直升机的PLH

型巡视船常驻钓鱼岛海域,赤裸裸的袒露其对钓鱼岛的野心。

(7)2010年11月,日本首相菅直人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采访时曾宣称,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这已经被日本历史和国际法认可”。

(8)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的领土

(9)清代钱泳手抄本《浮生六记》第五记《海国记》记载:钓鱼

台(岛)明显在中国的领域内。

(10)明朝政府早已确认钓鱼岛是属于台湾的小岛群。

(11)《大陆架公约》《波茨坦公告》均佐证了中国主权。

(12)日本学者、横滨国立大学教授村田忠禧在查证了大量历史

资料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明代以来各种各样的中国地图和文献都把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标注在中国的版图内。

(13)1945年7月26日,中.英 美三国发布了《波茨坦公告》

公告第八条强调:《开罗宣言》之条件必须实施,而日本的主权必将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等所决定只诸小岛内。“

(14)好,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时件。

两个问题:

1、为什么日本坚持说钓鱼岛是他们的领土?

2、对于钓鱼岛被“国有化”,我们该如何应对?

首先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我们主要有几个观点

①钓鱼岛附近可能蕴藏着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

②1971年,美日两国在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私相授受,把钓鱼岛等岛屿划入归还区域。

对于第二个问题,我们的观点如下:

我们必须激发起全民族的爱国热情,在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的问题上,树立敢于和日本打一场正义战争思想

钓鱼岛问题的现状

目的:通过对钓鱼岛现状的分析,让人们对钓鱼岛问题有更清醒、更理性的认识。

意义:有助于增强人们的爱国热情,有助于更加理性的认识钓鱼岛问题和其他国家间的政治问题。

让我们一起努力,保卫钓鱼岛,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结语

钓鱼岛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这是不可争议和改变的事实,我们必须驳斥和粉碎一切将钓鱼岛分割出去的图谋。

(15)在中日上千年的交往中,中日之间的战争只是一个小插曲

而已。在主权方面,我们从来都是铮铮铁骨,寸土不让;在历史方面,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那不是让我们记住仇恨,而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同时我们更应该正视历史、包容历史,珍惜着来之不易的和平,拥抱现在和未来。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我们国家在越来越强大的同时,更应该致力于和谐世界的建立。

钓鱼岛主权争议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的是时间,没有谁能给出一个具体的时间来。

但是我们相信,我们的祖国将来在国际上发出更加有力的声音,在解决领土争议上将会拥有更大的筹码!

谢谢大家

下载用矛盾的观点分析钓鱼岛问题(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矛盾的观点分析钓鱼岛问题(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钓鱼岛问题案例分析

     (主题)保卫钓鱼岛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1)日政府签“买卖”合同正式将钓鱼岛“国有化” 在2012年 9月11日上午11时(也就是北京时间10时)左右,日本政府与钓鱼岛所谓的“岛主”栗原家族......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中国农民工问题及出路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院系:城南学院 姓名:吴鑫 班级:市营1403班学号:201493250328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中国农民工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客......

    用矛盾分析法分析大学生的恋爱问题

    《大学生谈恋爱的利与弊》 先说说弊处: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 1、自主性强 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个性突出,重感情、易冲动,不受传统习俗的局限,在确定恋爱关系前,甚至在确定恋爱......

    用矛盾观点理性看待“强县扩权”

    用矛盾观点理性看待“强县扩权”摘要:本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矛盾范畴来分析强县扩权。地市发展和县市发展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二者有机联系、互相依存和互相转化,强县扩权的......

    矛盾分析法(矛盾的观点)

    矛盾分析法(矛盾的观点)专题一、研究的理由1、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是科学思维方法的核......

    矛盾观点联系(5篇材料)

    《生活与哲学》矛盾的观点测试题 提示: 1、矛盾的观点包括: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普遍性客观性,承认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坚持共性和个......

    如何阐释观点和分析事例(学生用)

    议论文如何阐释观点和分析事例 一、议论文如何阐释观点? 例段1:皎皎月光,我掬一缕最亮的;点点星辉,我摘一颗最美的;灼灼红叶,我采一片最艳的。此时我选择人生的支点——独立。 独立......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论证作文

    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论证作文 “一分为二”,要求我们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它的这一面,又要看到它的另一面;既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注意它的反面。 如2009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品味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