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中国农民工问题及出路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院系:城南学院 姓名:吴鑫
班级:市营1403班
学号:201493250328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中国农民工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条件性。我们应当从联系的角度看待农民工问题。政府明确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并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解决农民工问题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间有很大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整体包含部分,统筹着部分。农民工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范畴之内,要解决三农问题,不可忽视农民工问题。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肯定这一点,就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而且党中央也提出了要“以人为本”。农民工是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群体,必须高度重视他们的生存状况。
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到,认识感性和理性之分,认识对象有表象和本质之分,认识事物表象,获得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开始。我们要探索农民工问题,首先得了解他们的生存现状。
“农民工”是中国现有户籍制度之下的特殊群体,也是城市被雇佣劳动者中劳动条件最差、工作环境最苦、收入最低的群体;同时也是中国产业工人中人数最大的群体。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出现了少量的第一批入城打工的农民;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出现了第二代民工群体。这个群体与第一代相比,无论从观念上还是在现实生存方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
一、农民工面临的问题。
(一)、农民工的经济地位问题。农民工是城市的“廉价劳动力”,干的是最苦最脏最累的活,但工资水平却很低,还经常不能按时领到工资,拖欠时有发生,甚至有的农民工辛勤劳作了大半年,最后老板一走了之,工资再无着落,付出的血汗白白流失。在用工企业的概念中,农民工与廉价劳动力划等号,同工不同酬,有些企业在用工的时候不缴各类保险基金,也不给农民工节假日,使农民工成为超时劳动力。欠薪严重凸显,工人为了多拿加班费而 “自愿”选择严重超时工作,并且拿到的加班费远远不是法定加班费。
(二)、矿难频发凸显劳动者工作环境之恶劣。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2005 年,全国工矿商贸企业共发生安全事故12826 起,死亡15396 人,其中煤矿企业发生 3341 起,死亡5986 人。煤矿企业一次死亡10 人以上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国特大事故的 43.3% 和 57%。全国煤矿企业百万吨死亡率2.836%,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04 年我国产煤量占全球 1/3,死亡人数却占80%!
(三)、农民工就业培训和自身素质提高问题。农民工受自身条件与素质的限制,从事的职业基本上属于高强度、低收入、以体力劳动为主的职业,比如建筑、装修、收废品、保洁员、卖菜、卖小商品等。大多是本地人不愿意干的重、累、脏、险性质的而报酬低、待遇差的临时工作岗位。
(四)、农民工社会保障生活状况问题。医疗保险方面,现行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存在不足,不能满足农民工的需求。义务教育方面,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权利尚不能得到保障。同时在我国目前的城市农民工中,生活状况基本处于非常窘迫的境地,物质生活相当差,他们每天吃最便宜的饭菜,有时半年没吃过肉,住的是城市简易工棚,每年春运的三大客流之一的民工流,那种为生活最基本需求而像“劳工侯鸟”迁徙的情形让人潸然泪下。可以说,生活在城市中的农民工是生活相当艰辛的一类人群。
(五)、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和权益保障问题。由于农民工在城市处于弱势地位,其合法权益被侵犯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滞后,绝大部分农民工是在保障缺失的情况下从事相当艰苦甚至高度危险的工作,导致工伤事故无法得到理赔、有病不能得到及时救治、失业与养老保险与文化生活更是奢望,农民工是城市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
(六)、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农民工原先大多生活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内地农村,文化水平不高,进入城市后,仍然维持旧有的思维方式,显得与城市发展节奏格格不入,由于长年在外打工,工作、生活、家庭的压力导致许多农民工的心理压力过大,夫妻两地分居缺少交流,子女入学难等现实问题难以解决,在生活中遭遇种种不公平后只有通过“找乐子”来渲泻苦闷,心理扭曲下的部分人难免走向违法犯罪的邪路。
二、分析产生农民工问题原因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联系是一种重要的联系。构成因果关系现象之间必须有内在的联系,即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掌握因果联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找到某一事物的原因,在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先简单分析农民工问题产生的诸多原因。尽管我国农民工问题产生的原因方方面面,但长久以来户籍制度的划分造成社会的三六九等。这对农民工问题的产生歧视的形成具有实质性和根本性的作用。可以说户籍制度是导致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覆盖了农民工就业的全过程。由于户籍制度的阻隔,农民工无法自由地进入城市的劳动力市场。即使被接纳,也只能被限制在“脏、险、累”的岗位中。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诸多方面的不完善也有关。农民工无法与真正进入市场。中国的经济结构具有显著城乡二元分割的特征。在这种经济架构下,国民经济被分割为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两者在不同的制度安排下分别运转。这种制度还远未被彻底打破,依然是阻碍进城就业农民工身份转换的制度性篱笆。目前我国的相关制度安排,还具有半封闭半开放的性质。它一方面开始容忍农民进城就业,同时又阻碍他们的身份转换。此外,由于农业处在一个比较弱势的地位,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农民工的地位。还有中国国民的素质亟待提高,有不少人还对农民有一种歧视心理。
(一)、马克思主义指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很大程度上由他的经济地位决定。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多为报酬低廉的简单劳动者。他们往往在缺乏劳动保护和安全保障的恶劣环境下工作,不惜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劳动时间,却得不到相应报酬。他们的劳动报酬原本就非常低廉,还常常受到企业主的克扣和恶意拖欠。作为城市居民的产业工人在从业方面可能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与进城就业的农民工相比,境况毕竟要好得多。
(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用反作用。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对其经济地位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多数就业于个体私营企业,他们同雇主之间的关系,是完全按市场游戏规则形成的纯粹的雇佣关系。在多数农民工就业的个体私营企业,甚至连职工代表大会这样的职工参与企业管理、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维护合法权益的组织形式都没有。在这些企业里,基本没有农民工的主人翁地位可言。而且,现阶段,我国社会还缺乏让农民工阶层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渠道,缺乏使政府能够倾听到农民工呼声的机制。
(三)、马克思主义站在宏观历史角度的高度,指出个人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社会由个人组成。同样,农民工的社会地位也需要我们足够的关注。进城就业的农民工每日含辛茹苦地劳动,为城市创造了巨大财富,提供了巨额税收,但他们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却经常地、普遍地遭受到歧视。
(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目标,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表现,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果说农民工们的物质生活普遍窘迫,那么他们在精神上更为贫困。
三、解决农民工方法、前景
(一)继续加快经济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标志,还是社会生产关系变革及进步的源泉和内在根据。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所以,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经济的发展。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二)完善户籍制度。加快清理和取消农民工进城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要建立各个层次的农民工管理与服务机构,在全国形成一个针对农民工的管理与服务网络。
(三)需要政府及其他社会主体向农民工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例如,对农民工加强培训(培训不仅应包括技能培训,还应包括法律、卫生、城市生活知识等),为农民工提供恰当的服务设施(如廉价的住房、医院、学校、娱乐设施等),设立农民工的服务咨询机构(可聘请专业人员为其进行就业、生活方面的指导),成立农民工组织(提升组织资源,增加农民工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等。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于实事求是。在解决农民工问题上,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各地应当结合自身实际,给出具体方法。
(四)严厉打击职业介绍领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规范企业招用工行为。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落实最低工资制度,严厉查处拖欠克扣工资、随意延长工时、使用童工和劳动环境恶劣损害人身健康等问题。
(五)重视文化设施建设。马克思主义指出,精神文明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提高人的内涵。重视农民工精神状况,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物质,政治与精神文明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所以,搞好这一点,也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
国家承当着组织经济文化建设和管理市场,社会福利,卫生保健,公用事业等多方面的职能。我国作为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政府理应在解决农民工问题上扮演主要角色。同时,整个社会都应当行动起来。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与社会相互创造,相互转化,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统一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为这个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让这个社会充满关爱,不管是农民工还是其他人,都能共享社会主义的阳光。
第二篇:中国农民工问题现状与出路
1.介绍
农民工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是中国城镇产业工人队伍中的主力军。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为中国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农民工却缺乏平等的城市社会权利,无法融入城市,滋生了许多社会问题。解决好农民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民的转移就业、农民的增收、农业农村的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因此农民工问题已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本文在具体分析当前中国农民工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路径和方法。
2.分析
2.1当前中国农民工面临的突出问题
2.1.1工资待遇低,欠薪现象严重
目前农民工工资水平普遍偏低,大大低于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而且,大部分农民工纯粹就是工资性收入,没有享受其他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带薪休假等社会福利待遇。特别是农民工的工资大多是在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劳动条件差的情况下获得的,付出的成本更高。农民工不仅工资收入水平低,而且还经常被拖欠,尽管国家采取了追讨工资专项行动,将“恶意欠薪”列罪,打击了少数无良企业和个人的恶意欠薪行为,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农民工权益,但每年农民工欠薪现象总是屡禁不绝,前清后欠现象仍较普遍。
2.1.2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
农民工大多集中在制造、建筑、传统服务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承担的是城里人不愿干的最重、最苦、最脏、最累的工作危,险性高,劳动环境差,而且,许多企业使用缺乏防护措施的旧机器,噪音,粉尘,有毒气体严重超标,又不配备必需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劳保用品,致使其发生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比例高。超时间超强度劳动现象非常普遍,一些私营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把农民工的憨厚当作自己的“摇钱树”,不择手段强制农民工长期加班,不仅给他们的身心带来很大危害,还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
2.1.3社会保障待遇普遍缺失
由于中国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很不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很低,大多数人都没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一些地方已参保的农民工也纷纷退保。虽然近年来不少地方在户籍、社保等方面已经逐步城乡一体化,但返乡农民工更多的社会福利保障还是“含金量”不高。应该说,这暴露了现行农民工社保制度的种种弊端,既不利于将来农民工权益的保障,也给未来国家的养老问题增加了新的难度和挑战
2.1.4劳动合同执行不规范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实际上,许多用人单位根本不与外来的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或合同到期后没有及时续签。企业主为减少企业成本,通常以口头协议代替书面签订劳动合同,签订的劳动合同内容简单而且不规范,造成一旦发生纠纷难以调查取证的后果。部分已签订的劳动合同也存在着许多不平等和不合理的内容和条款,如一些从事建筑、采矿等危险行业的用工单位私下与农民工签订“事故责任自负”的“生死合同”,为在发生争议认定劳动关系、维护合法权益上埋下了隐患
2.1.5城市政府公共服务缺失
农民工基本享受不到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一是子女义务教育困难。很多地
方没有将进城农民工子女纳入当地义务教育体系,农民工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门槛很高,大多数农民工子弟只能选择教学条件不好,教学设施、师资质量差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二是居住条件比较恶劣、很多农民工处于居无定所的状况、虽然不少企业有集体宿舍,但符合建筑安全和卫生条件的不多,简易房、工棚、地下室、旧房改造房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三是公共卫生服务不到位。目前城市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对农民工一直是一个难点和盲区,农民工计划免疫和妇幼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很低
2.1.6新生代农民工边缘化
目前约占农民工总数60% 的新生代农民工正在遭遇“城乡双重边缘化”。由于森严的“身份壁垒”,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经济地位从总体上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他们对乡村陌生,没有返乡的愿望,没有务农的技能,加上农地制度变迁使得他们不可能像父辈一样返乡务农。他们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却又不被真正接纳。新生代农民工受过教育,更具民主、平等和维权意识,对于社会不公和身份歧视等现象具有更低的容忍度,如果继续将他们排斥在体制外,将他们边缘化,漠视他们的物质、精神文化和民主政治需求,他们更容易产生怨恨心理,长此以往,极易形成一系列社会危机和不安定因素
2.2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路径
2.2.1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人们自由迁徙、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与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连接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使大量农民工长期不被城市接纳乃至受到歧视,融不进城市社会,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这种状况不解决,不仅农民工自身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护,也可能造成不稳定因素。因此应从中国国情出发,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分治和地区分割的二元制度结构。逐步剥离附着在户口上的不公平福利制度,使劳动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分配,社会保障等与户口脱钩,让农民工平等享受到应有的公共服务待遇
2.2.2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第一可参照新农合政策,通过降低交费标准,由政府补贴一部分,企业出一部分,农民缴一部分,使农民工尽量少缴或者不缴费,推动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二要缩小农民和城市职工保障水平的差距,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应该覆盖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工资收入者,打破城镇职工和农民工截然分开、差别对待的状况,打破地区分割,不断提高社会统筹的层级,最终实现全国统筹。三要建立健全转移接续机制,研究制定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衔接政策,实现农民工社会保障跨地区转移。四是探索建立独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农民工是一个庞大的比较特殊的群体,流动性强,因此可考虑把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和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障分开,独立出来成为一个自身的体系。
2.2.3依法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
一是要加强农民工招用合同管理。所有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都必须依法订立并履行劳动合同,建立权责明确的劳动关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不得滥用试用期侵犯农民工权益。劳动保障部门要制定和推行规范的劳动合同文本,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特别是重点抓好农民工比较集中的采掘、建筑、加工等行业的监督检查。二是要加强劳动安全管理。
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职业安全和劳动保护规程及标准,依法保障农民工职业安全卫生权益。发生重大职业安全事故,除惩处直接责任人和企业领导人外,还要追究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的责任。
2.2.4多措并举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第一,针对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及其在维权问题上的复杂性,应尽快制定、出台《农民工权益保护法》,依法确定农民工的各项基本权利,明确对各类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行为给予处罚的具体措施,为农民工提供法律上、制度上的保护和保障。第二,劳动保障部门应依法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完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长效机制,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使农民工收入稳定有保障。第三,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对违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为农民工维权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第四,要充分利用工会资源和手段。各级工会要不断完善工会维权机制建设,强化工会的维护职能,广泛开展包括农民工在内的职工维权活动,畅通农民工利益诉求渠道。第五,加强对农民工维权的舆论监督。新闻媒体要敢于及时披露报道典型案件,为全社会关注农民工这个弱势群体,为维护农民工权益,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2.5加强和改善城市政府对农民工的公共管理和服务
农民工也是城市财富的创造者,他们在无法享受城里人各项公共福利的状况下,以极低的成本为城市的企业提供了大量利润,并创造了城市的税收,同时还在很多方面承担各种不公平的费用。因此城市政府有责任有义务来对作为纳税人之一的农民工提供正常的管理和服务。政府部门应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按照公平对待、一视同仁的原则,进一步消除有关政策性和体制性障碍,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服务、住房问题完全纳入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系统之中,保障农民工子女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实 现 农 民 工 与 市 民 公 共 卫 生 服 务 均 等化。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住房保障机制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廉租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房的享受范围,使农民工的居住有保障。
2.2.6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
第一,要重视抓好农民工培训工作。政府部门要做好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和外出适应能力。要强化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岗位培训责任,同时发挥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工青妇组织的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第二,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维权意识和能力。通过开展普法宣传教育,使农民工增强法制观念,学会利用法律武器,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第三,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国家应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有条件的地区逐步推行“9+1”义务教育,对未升学的初中毕业生根据就业意向自愿选择专业,免费参加半年至1年的短期职业教育,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第四,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让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延长到高中阶段
2.2.7发展乡镇企业推动小城镇建设
进城务工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但从长远和各地实际情况看,还应从多方面为农民就地转移创造就业机会。发展乡镇企业,建设小城镇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途径之一。发展乡镇企业和发展小城镇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战略,两者可以互促互动、互为依托、共同发展。乡镇企业与小城镇建设相融合有利于节约耕地、保护环境、有利于彻底转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逐步减少农村人口,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在鼓励和支持劳动密集型的个体私营经济、乡镇企业发展的同时, 应引导乡镇企业相对向小城镇集中,对农民投资采取优惠措施,有计划地限制乡镇企业在一般乡村的发展,鼓励和促进农民进入小城镇开办企业 鼓励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回到小城镇创业和居住,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小城镇发展和农村经济共赢。
2.2.8建设发展中西部城市
目前中国经济发达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区域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政府指导和服务,盲目地往东部经济发达的、现有成熟的大中城市转移。城市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现有的城市生态环境不能容纳农村所有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而生态环境在较长时期内是刚性的。因此可以借鉴巴西、美国的成功经验。如巴西的巴西利亚,就是为了改变巴西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北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建成。又如美国的“西进运动”实现了中西部城市崛起和人口、经济的大转移。中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开发中西部,将经济发展逐步向中西部推进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无论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要求,还是将来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都有必要实施新一轮人口、经济的战略转移。因此,中国应结合西部大开发,将经济发展逐步向中西部推进,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在中西部建设城市,增加中国城市供给量,改变劳动力单一向东部流动的方向,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3.结论
农民工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的一个特殊的规模庞大的劳动者群体。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进城务工农民的增多,农民工问题日益突显。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看,农民工外出就业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解决好农民工问题,更好地发挥这支城市建设生力军的积极作用,对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篇: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我经历的大学生活(推荐)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我经历的大学生活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这门课,我学会了从另一个角度去分析问题,看待事物,对世间万物有了一个新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将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我经历的大学生活。转眼大学生活已过了快三年了,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便要面临毕业。在这三年的大学生活中,学会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1.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当我们大一刚开学的时候,大家都是怀着美好的憧憬来到大学的,都是互相互不认识来到同一个大学同一个班。大家每天都基本是同样的作息时间,起床、去上课。这就是事物的普遍性的体现。然而,事物发展也存在着多样性。例如,每个人对自己大学生活的规划不同。有的人认为大学应该好好学习,因此每天努力学习,拿奖学金;而有的人认为大学锻炼自己能力更重要,因此加入各种社团,努力“上升”,当主席;当然也有一些人在经历了高中“黑暗”的学生生活之后决定在大学好好享受,于是每天玩电脑、打游戏、谈恋爱。2.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
在大学这个“小社会”里,免不了有很多的人际交往,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有许许多多的矛盾,在社团里跟上级的矛盾,班上同学之间的矛盾,与室友的矛盾等等。但这些矛盾又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正是因为有这些矛盾的存在,才能让大家去发现问题,解决矛盾,提高自我。然而,矛盾又存在斗争性,许多的交往中由于矛盾的存在,便会使交往关系越来越恶化,甚至导致关系的破裂。
而矛盾不仅是存在人与人之间,自己与自己也存在着矛盾。人都是有惰性的,就拿我自己举例吧,其实心里是很想上进的,很想成绩名列前茅,拿奖学金,参加各种活动、社团,让自己更加优秀。可有的时候却也想坐下来玩玩电脑看看电影,想着期末突击就行了,以“趁着自己年轻,想干嘛就干嘛”来安慰自己,让自己心安理得的玩,心安理得的睡懒觉。然而,正是因为自己心中有那么一股上进心,才使自己不至于太堕落,作为大学生该完成的任务还是会完成的。这便是矛盾的统一性的体现。3.实践检验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学习的理论知识,要通过实践才能检验他的真实性,才能更好的理解他。因此,学校除了开设理论课,还会开设一些实验课,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检验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来加深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样,作为大学生,光靠在学校里上课时所学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所以我认为大学生出去做兼职实习时一个很好的选择。在外面兼职,除了能挣点生活费以外,更重要的是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开阔自己的视野,让自己学到很多在课本中学不到的东西。
例如我自己,去年暑假到工地上去学习,虽然学到的专业知识不多,但让我接触到了很多平常接触不到的东西,因此,在这个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会思考如何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中去,这使得我学习专业知识时更直观轻松了。
学习了马克思理论之后,我真的收获了很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努力使自己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四篇:中国农民工问题现状分析
中国农民工问题现状分析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指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广义的农民工,既包括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也包括在县域内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本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是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同时相关政策建议也适用于县域内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
农民工这一充满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也是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变革的巨大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亿万农民走出田间、走出乡村,进入工厂、进入城市,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创造着自己的新生活,创造着中国的现在和未来。
农民工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和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产生和不断发展。中国涉及农民工(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的政策大致经历了从“自由迁移”到“严格控制”、从“离土不离乡”到“离土又离乡”、从“消极应对”到“积极引导”三个发展阶段。
建国初期,适应快速推进工业化的需要,国家采取了让农村居民向城市自由迁移的政策,大量农村居民进入城市转为工人和城市居民。但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力没有相应提高,城市就业机会没有相应增加,城市食品供应出现短缺。以1958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中国采取了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政策,由此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后期,中国城市化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农村也丧失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农民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到1978年,全国仍有2.5亿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也与此有一定的关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农产品和农业劳动力出现剩余,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大量农民离开土地进入乡镇企业就业,开创了“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模式。据统计,1983~1988年,乡镇企业共吸纳农村劳动力6300万人。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讯》首次出现“农民工”一词,随后这一称谓逐渐被广泛使用。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对外开放和城市改革的深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对劳动力提出了旺盛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适时调整限制政策,准许农民在不改变身份、不改变城市供给制度的前提下进城务工就业,呈现出农村劳动力“离土又离乡”的新模式。据调查,1989年,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由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到200万人迅速增加到3000万人。大量跨地区流动就业的农民工春节返乡致使“春运”紧张,每年“春运”都形成蔚为壮观的“民工潮”。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一轮增长期,农民外出务工就业也出现了新的高潮。据调查,1993年全国农民工达到6200多万人,比1989年增加了3200多万人;其中跨省流动的约为2200万人,比1989年翻了一番多。90年代中后期,城市就业面临农民进城务工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峰叠加”的严峻形势,一些城市对用人单位招用农民工采取了限制性措施,全国农民工数量增长放缓,一些地方出现农民工短期回流。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为了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对农民外出务工采取了积极引导的政策。2003年和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连续两次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切实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做好管理和服务工作,农民外出务工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最近5年来,全国农民工数量每年增加600万~800万人。
目前中国农民工总量有多少?以2004年为例,国家统计局在全国31个省(区、市)对
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抽样调查,推算出当年外出就业农民工约为1.18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3.8%。农业部根据对1万个农户的跟踪调查,推算出外出农民工约为1
亿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根据对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不含县级市和县域)流入农民工的统计,推算出农民工约为9000万人。经过对上述三个部门的数据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综合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外出农民工数量为1.2亿人左右;如果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大约为2亿人。
第五篇:用辩证的观点浅谈中国房价调控问题
用辩证的观点浅谈中国房价调控问题
摘要:中国房价问题近年来一直是社会热门话题,它不仅是年轻人住房问题,更是体现一个国家对群众关心程度,对经济调控能力,对社会和谐理解能力。一个民族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这些百姓最关注的话题。但是近些年来中国房价高速增长,普通城镇居民的家庭收入增长远远赶不上飙升的房价,房地产业是暴利产业,商品房空置率居高不下已是不争的事实。而由此引出的一系列问题与现象:如透支中国未来购买力,贫富差距拉大而激化社会矛盾,社会巨大财产的重新分配,改变居民消费意识,改变物价水平等,也将在现在和不远的未来对中国经济产生长远的影响。政府近十几年来出台了很多政策以试图将房价调控到一个合适的水平,但随着土地政策、经济问题以及各种其他牵制,调控结果却是中国房价只增不减。针对相关问题,我们的论文将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分析目前中国房价的状况:中国历年房价调控情况回顾、其他国家住房市场现状及房价调控政策、中国房价宏观调控的措施及利弊分析、政府对房价调控的态度以及民众对房价调控的看法。最终,我们将以大学生的角度阐述我们的看法。
关键字:房价,政府调控,需求,供给
一、中国历年房价调控情况回顾
在中国房地产界,有一个和“发改委打飞机”并驾齐驱的典故,那就是中央政府每次调控房地产,房价就会飞涨,所谓“调控调控,越调越恐”。的确,纵观2003年以来的楼市调控政策,“八年抗战”的结果是越调越涨,如同“狼来了”的故事,讲多了,最终就没人信了。
(一)政策失灵 房价凶猛
根据中国社科院蓝皮书报告,1998年至2003年全国商品住房每平方米的价格只增加了343元,2003年的房价大约是普通家庭收入的4-5倍,比较符合家庭承受能力。
2003年,中国遭遇罕见的“非典”疫情冲击,前两个季度的经济增长下滑到6.7%。于是,在121号文件颁布仅仅2个月后,由建设部起草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发[2003]18号,简称“18号文”)出台,明确把房地产业列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8号文被视为房地产商利益群体的一次公开胜利,显示了中国房地产界已经崛起,并第一次公开了与政府进行政策博弈的能量。
回顾2004年,中央政府似乎表明了对楼市的调控“努力”。中央在土地转让的方式、开发商资质、贷款条件、货币政策等方面出台了多个政策,以规范市场、控制房价。
(二)“国八条”的提出与调控细化
2005年3月26日,一份名为《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的文件发出,业界称之“老国八条”。要求各地政府重视房价上涨过快这一现象,如控制措施不力则要追究责任。2005年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8项措施引导和调控房地产市场,业界称之为“新国八条”,着重提出“保证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房的有效供应”,“强化规划调控,改善商品房结构”,“完善城镇廉租住房制度”。这一年,中国住宅平均售价继续上涨12.6%。
进入2006年,调控继续细化。2006年5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6项措施(简称“国六条”)。5月29日,“九部委37号文”出台,对“国六条”进一步细化,并首次提出“90/70”政策。这一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4%,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3%。
2007年,房价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阻力,主要城市廉租住房制度建设相对滞后。8月13日,中央出台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保障性住房”
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外,新政开始考虑增加供应端和构建多元化体系。2007年9月27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二套房”新政,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于40%,利率1.1倍。而这一年的市场经过一段观望后,再度出现房价大幅上涨的高峰——全国住宅平均售价增长率为16.86%。
(三)调控的第二阶段
中国楼市调控的第二阶段始于2008年下半年,由地方到中央开始放松调控,其性质是松绑,这轮过渡性的扩张型调控一直持续到2009年12月。
2010年,国务院又出台《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要求地方政府严格履行稳定房价和建设保障性住房的责任,并建立考核问责机制。
2011年1月份出台的国务院“新国八条”则明确提出了针对地方政府落实住房保障和稳定房价工作的约谈问责机制,并将房地产调控问责集中在两个方面:保障房建设和稳定房价。
二、国外(新加坡及瑞典)住房现状
(一)新加坡:政府强有力的介入
新加坡住房制度有如下几个特点:以政府强有力的介入实现公共住房有效供给--住房市场的特殊性既要求运用市场规律,又要求政府强力介入。经济学原理中“市场失败”的两个条件是垄断性和外部性,土地市场完全符合。城市住宅用地的价值完全取决于城市规划和道路交通、学校、医院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外部性,加上土地的不可再生与地理垄断性,导致了在土地问题上单一依靠市场调控的失败。因此,土地的开发和增值收益不能成为原土地产权人、开发商和囤房投资者的私利,而应由社会共同分享,因而,政策上必须坚持普通住宅用地开发的公益性和非盈利性。
新加坡住房制度最大的特点是政府的强力介入。新加坡的住房政策目标是“居者有其屋”,模式是政府以强大的财力建设组屋,使得超过80%的人口居住在公共组屋里,同时又以高效的机制进行管理。
新加坡的成功在于管理层坚守居者有其屋的理念,把它作为基本国策贯彻始终。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认为,如果人人拥有自己的住房,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捍卫国家是自己的一份责任。他认为,人们购买住房和租赁组屋的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屋主为能购买住房而感到自豪,而政府津贴的廉价租赁组屋则被严重滥用,维修也差。拥有的感觉至为重要。政府组屋是新加坡政府提供给人民的一种福利,但并不是白白给予,要想拥有,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
(二)瑞典:中央财政支持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单户型住宅数量开始增加,但是公寓住宅却在相应减少,因此政府为了解决大量未出租住房的问题采取了提供覆盖租金损失的优惠贷款。这一期间瑞典政府的住房政策的职责是促进已有住房存量的现代化改造。
在随后的八十年代,根据政府的不同住房修缮计划,许多住房被实施了现代化改造。到了八十年代末期,新建住房的数量开始增加,并在1990年达到了顶峰,这一年几乎建设了70000个住房。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危机对瑞典经济和繁荣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这项由税收改革引起的经济危机发生于1991年,使得相关的住房政策变革直接导致了高昂的住房成本。直到现在,在多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瑞典的住房政策一直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分工基础之上的:中央政府负责住房建设的立法和财政支持,地方政府则负责住房的规划和实施。住房政
策对于单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2001年1月1日生效的立法明确规定了各级市政府关于住房规划的责任,即确保所有的当地居民都能以合理的成本住上舒适的住房,而且环境必须是安全的、令人愉悦的,并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三、中国房价宏观调控的措施及利弊分析
客观的分析中国现行的房价调控措施及房价常年居高不下的现状,我们可以概括的说中国的房价调控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同时存在不容小觑的弊端。下面结合具体的调控措施,简单阐述我们分析所得到的结果。
(一)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推广
首先明确经济适用房的概念,在中国是指由政府出资扶持的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两方面特点的社会保障住房。所谓经济性,是指住房的价格相对同期市场价格来说是适中的,适合中等及低收入家庭的负担能力。所谓适用性,是指在房屋的建筑标准上不能削减和降低,要达到一定的使用效果。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经济适用房是国家为低收入人群解决住房问题所做出的政策性安排。而中国的廉租房政策在国家住宅制度改革政策中更是最早提出的一个概念。其意义不再仅仅是出租,而是让低收入者能居有其所。以往低价的租房住宿条件都较差,而廉租房则是国家为了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难问题而建造的专门用途住宅,具有浓厚的社会公共福祉气息。廉租房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政府出资建造后,以低廉的价格出租给低收入家庭;另一种是政府给低收入者拨发租房补助金,再由低收入者自己租住入公寓社区。
以上政策的好处自然显而易见,那么就主要谈谈其面临的问题。
(1)地方政府的职能不足
(2)相关法律的建设基本停滞
(3)廉租房供给不足
(4)建设资金的不确定性
在2007-2009年,北京、上海等22个城市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提取的廉租住房保障金不达标,截留资金高达146.23亿元。1.5亿元廉租住房保障金被挪用,6129万元中央补助资金遭套取。其金额之大,足以反映以上问题的严重性。
(二)个人限购住房套数和新买住房出售期限限制
个人不允许购买第三套以上的住房,新买住房2~5年不允许出售,本意是打击以投机为目的的住房购买行为,但是我国是承认住房协议买卖的,购买或出售住房不一定需要去办理所有权过户手续,住房照样可以正常交易,只是数据没有从国家统计部门的表格上出现,因此这样的规定形同虚设。
(三)提高住房交易相关费税以及限制住房贷款申请
提高住房交易相关费税并不会抑制购房需求,所有的费用最终都还是会累加到房价上,某种程度上更使房价上升。
而限制住房贷款申请,则会使真正需要住房的人购房变得难上加难。因为真正需要住房的人一般是难以使用足额现金购房的,因此,一刀切的限制住房贷款和提高利率,受到伤害的恰恰是真正需要住房的人。
四、政府对房价调控的态度以及民众对房价调控的看法
(一)政府的态度“暧昧”
引用温家宝总理说过的话:“在这里我特别要强调,对于房地产一系列的调控措施,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房价回归到合理的价格”。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的态
度没有变,决心没有变,政策也没有变,温总理的讲话打消了地方政府要放松政策的念头,各地方政府要继续严格落实各项房地产调控政策。“两会”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再次对我国房产市场进行干预,显示了政府调控房价的决心。
但地方政府的执行程度极大地影响了政策的调控效果,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对中央的调控政策执行度不高。一方面,我国五级行政体制为政策贯彻施行造成了困难,而在房价调控政策的施行过程中,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监督考察又往往不到位,这就容易使地方政府产生缺位现象。另一方面,中央政府相关文件中部分概念界定不清晰,例如2010年的房产新政指出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但对“部分城市”没有做明确说明,这也为一些地方政府忽视全局利益的短视行为留下了漏洞。现行的土地制度、财税制度、政绩考核体系等都是房价过快上涨的深层原因,而制度革新的滞后就导致近年来的房价宏观调控政策没能从根源上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问题。国家每次出台的政策多是针对当时的具体问题制定的,带有明显的针对性,政策之间也缺乏连贯性。这就导致调控措施对房价的影响多是短期内的,从长期看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民众的看法
尽管调控政策并未出现放松,但一些不时传来的“微调”消息让全国多数城市居民依然预期房价将会上涨。近日,由首都经贸大学与中国社科院联合对30个省会城市以及大连、青岛等5个计划单列市,共计35个城市居民对房价预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2个城市居民皆预期房价将会继续上涨,这意味着有超九成居民预期当地房价未来会出现上涨。部分民众认为:“政府并不想房价下降”,2002年以来,房地产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后,作为主要纳税方面之一,国家并不希望房价下降。此外,虽然官员并不等于政府,但是政策是由官员实施,许多官员房产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为了保证自身利益,政策的贯彻实施存在一定的漏洞。
五、总结
大家所关注的,多是房价之高的畸形经济。但我们更应关注的,是一代人因为难以负荷的房价,而让本该展翅高飞的青春理想坠入物质生存的艰难,一代人没有梦想,所仅有的梦想也不过是城市里一间仅可容身的居所。等这一代年轻人成为社会的中坚,他们的理想、责任和信仰因为被高房价的压迫,变得狭隘贫乏、缺乏想象力,缺乏冒险精神。一些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对如今的房价望而生畏,毕业后的现实让他们失望:奋斗数年,却没有立锥之地;萌生退意,想要放弃城镇户口,重返农村,却发现同样困难。年轻人不得不预支几十年为现在的高房价买单,所牺牲掉的是现在的生活质量,以及暂时搁置的生宝宝的计划。现实是仅仅依靠市场经济的调控难以将房价控制在更多家庭可以承受的范围,所以政府的宏观调控必不可少。从过去来看调控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所以要十分谨慎并经小部分地区试验成功才可能实行。在我们建议中我国应该采取的调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加供给
推动二手房的流通。在中国,大量以套利为目的资本涌入房地产市场,造成了一方面需要住房的人买不到、买不起住房,另一方面,很多新建住房无人居住,如果能将这一部分闲置的住房挤压到交易市场,增加大量的供给,对房价就能形成打压。为此,应该将所有住房排查一遍,特别是有些没有办理房产证的住房,包括特殊用地上建造的住房,要么办理房产证,要么强制拆除;取消办理房产证和住房交易的各种税费,避免成本转嫁到房价上。
(二)抑制需求
最好手段应该是收取房产税,也可以叫固定资产税,但因为土地国有,所以不能叫土地税。这样做的好处有:首先,地方政府推高房价的目的,主要是因为卖地有财政收入,如果收取房产税按住房面积计算,与房价无关,就给地方政府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其次,税率可以由房价高低决定,调控更加细致。
(三)调整按揭方式,提高首付率,提高按揭门槛。
对于由按揭贷款买房而产生的虚高购买力现象,最根本的解决方式就是调整按揭方式,如提高按揭的门槛,使许多的人在买第二套,甚至是第三套房子的时候能够多做考虑,大幅提高买房的首付比率,对购房需求稍加抑制,甚至是取消按揭购房,转为大幅提供经济适用房。只有这样,才能彻底的解决虚高购买力的问题。希望有政府有效的调控政策路线,使中国房地产将会更加健康稳定和成熟。
参考文献
[1]《经济学原理》(原书第三版),(美)曼昆著
[2]《关于调整住房结构及稳定价格的意见》
[3]《关于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的通知》
[4]《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