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的鉴定 (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3 22:47: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刑事诉讼中的鉴定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刑事诉讼中的鉴定 》。

第一篇:刑事诉讼中的鉴定

刑事诉讼中的鉴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2005年2月28日作出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这个“决定”对司法鉴定的性质、司法鉴定机构和司法鉴定人员作了重新界定,这对于笔者目前正在进行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刑事诉讼中的鉴定。为了体现“决定”的精神,在笔者主持的“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下称“拟制稿”)中,对有关刑事司法鉴定的规定作了重新设计。鉴定不再是侦查行为的一种,也不再是司法机关的专属权利。

一、鉴定在刑事诉讼中的传统定位

无论是79年刑事诉讼法还是96年刑事诉讼法,都把鉴定规定为侦查行为之一种,特指侦查机关指派或聘请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就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科学鉴别和判断并作出鉴定结论的侦查活动。对鉴定的这种定位,使鉴定一直成为侦查机关的一个特权领域,使侦查机关的“自鉴自证”获得一种合法包装,法律虽然赋予当事人申请重新鉴定的权利但并无实际意义,且鉴定人往往因其身份特殊而不到庭接受质询,鉴定结论又总以“科学的法官”的面目进入诉讼,致使一些错误的鉴定结论总是顺利地成为庭审法官认定事实的根据。实践中,不少错案的“罪魁祸首”就是这种错误的鉴定结论。

法院系统原来也有少量法医之类的鉴定人员,他们主要是被指定进行有关伤情方面的重新鉴定,所作的鉴定结论一般都被庭审法官采信作为定案的依据。这使法院同样存在“自鉴自证”的问题,影响法院作为裁判者的中立形象。

二、鉴定在刑事诉讼中的新定位

笔者在“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中,仍将“鉴

定结论”列为证据的一种,这与传统规定并无不同。但在侦查程序中已将鉴定作为侦查行为之一种的规定取消,而在“证据编”的“证据的收集”这一章中设专节“鉴定结论的收集”,对鉴定问题作出规定。这样规定并不否定侦查机关运用技术手段对与案件有关的物证进行检验。笔者把这种检验界定为“技术侦查行为”。具体条文设计是:“公安机关设立的技术侦查部门,可以对收集到的与案件有关的物证进行检验,为确定侦查方向,进一步开展侦查工作提供依据。检验时,应当保留能够用于委托鉴定或者重新鉴定的检材。”这里明确划清了一条界限:侦查机关的技术部门对物证的检验结果,只是为侦查人员确定侦查方向,确定犯罪嫌疑人服务,不再是诉讼意义上的鉴定结论,不具有证据资格,如果考虑这种检验结果将来要作为认定案件中某个事实的依据,侦查机关应当委托经合法登记的鉴定机构中具有相关业务能力的鉴定人进行鉴定,鉴定人所作的“鉴定结论”才能作为诉讼证据使用。因此公安机关的技术部门在进行物证检验时,应当保留用于委托鉴定或者重新鉴定的检材。

“拟制稿”不再把启动司法鉴定作为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专属权利,而认为控、辩双方都有权提起鉴定。拟制稿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当事人可以聘请鉴定人就案件中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拟制稿”对法院启动鉴定也作了限制,规定“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及其辩护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的申请,可以委托鉴定人进行鉴定”。这样规定的目的十分明显,就是要使鉴定结论在一个完全中立而且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的专门机构中由其合格的鉴定人作出,以保证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有效地克服过去“自鉴自证”带来的弊端,提高鉴定结论的公信力。

三、几个相关的问题

与刑事鉴定的上述定位相联系,笔者在“刑事诉讼法(第二)修正案学者拟制稿”中,对与刑事鉴定的定位相关的下列问题作了相应设计。

1.关于鉴定人

“拟制稿”规定,“鉴定人应当是依法取得从事司法鉴定业务资格的自然人”。这里“依法取得资格”的“依法”,专指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未经省级司法行政机关合法登记和审核,编入鉴定人和鉴定机构名册并予以公告的人,不得从事鉴定业务。且鉴定人应当在“依法许可的业务范围内从事鉴定业务”,不允许从事核定的业务范围以外的其他鉴定业务,以此来保证鉴定结论的可靠性。

2.关于鉴定人的权利和义务

鉴定人是重要的诉讼参与人,他在诉讼中的任务是对委托鉴定的专门性问题采用科学技术方法提出分析判断意见。为了保证鉴定人能够正确有效地履行职责,在刑事诉讼中规定鉴定人的权利与义务是十分必要的。“拟制稿”规定,鉴定人享有以下权利:(1)要求委托人提供进行鉴定所必需的检材;(2)了解进行鉴定所需要的案件信息;(3)依法收取鉴定费用和出庭费用。与此相适应,鉴定人应履行下列义务:(1)客观、公正地进行鉴定,如实出具鉴定结论;(2)如期提交鉴定结论;(3)人民检-察-院或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经人民法院依法通知,应出庭接受质询;(4)保守鉴定中知悉的国家秘密、案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鉴定材料《刑事诉讼中的鉴定》。“拟制稿”作上述权利、义务规定,旨在保障鉴定人独立地、中立地、正确地行使鉴定权,以保证鉴定人所作的鉴定结论具有可采性和证明力。“拟制稿”同时规定,如鉴定人故意作虚假鉴定或者因失职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3.关于委托鉴定前的告知

笔者认为,由于鉴定主要是公安司法机关委托中立的鉴定机构中的鉴定人对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科学鉴别与分析,旨在获取鉴定对象中蕴涵的案件信息,为指控犯罪提供证据。公安司法机关的这种取证行为,应当具有公开性,且鉴定结论这种证据与当事人和案中某些诉讼参与人的利害关系极大,所以法律赋予当事人和某些诉讼参与人申请鉴定人回避、申请重新鉴定等权利。与此相适应,“拟制稿”规定了委托鉴定前公安司法机关的告知义务,要点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委托鉴定的,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下列事项:(1)需要鉴定的事项;(2)选定的鉴定人的姓名、职务、职称及所在鉴定机构的名称;(3)申请鉴定人回避的权利,以及其他需要告知的事项。规定上述告知程序有利于保障当事人及其他有利害关系的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得到充分行使,同时也有利于对鉴定活动进行有效的监督。

4.关于委托人的义务与限制

无论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或者当事人,在委托鉴定人的时候,都应当向鉴定人送交有关的检材和比对样本等原始材料,检材和有关样本的数量应满足进行该项鉴定的需要。委托人可以明确提出委托鉴定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可以介绍与要求鉴定的问题有关的案件情况,但委托人不得暗示或者强迫鉴定人作出某种鉴定结论。特别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委托时,不应将自己的技术部门原来所作的检验结果告知鉴定人,人民法院委托重新鉴定时,也不应将有争议的鉴定结论提交鉴定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鉴定人既有作出科学鉴定的充分条件,又不致受到委托人主观意愿的影响。

5.制作鉴定结论的程序法要求

鉴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往往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鉴定结论则与判断涉案公民有罪无罪关系极大,故鉴定人必须以极度认真的精神和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待鉴定工作,如实作出鉴定结论,并对鉴定结论负责。因此,“拟制稿”规定,“鉴定人应当独立进行鉴定,对鉴定结论负责并在鉴定文书上签名或者盖章。多人进行鉴定的,应当共同出具鉴定文书。对鉴定结论意见一致的,共同签名;意见不一致的,以多数人的意见做出鉴定结论,但少数人的意见,应当写入鉴定文书。”当鉴定人因作虚假鉴定或因失职作了错误鉴定而造成严重后果时,才能分清责任,有效地进行追究。过去那种由单位盖章的做法,不但不能在实质上保证鉴定结论的科学性与客观性,相反使一些虚假鉴定多了一层堂皇包装,一旦造成严重后果,却又难予追究责任。

此外,“拟制稿”明确规定,鉴定报告不完整或者鉴定结论不明确的,不能作为证据使用。这样就杜绝了那种以似是而非的鉴定意见来认定案件事实的可能性。

6.关于鉴定结论的告知

由于鉴定结论具有直接证明某种案件事实的特点,故对控、辩、审三方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对鉴定结论的及时告知,应是公安司法机关和当事人的一项特别义务。“拟制稿”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告知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并为其查阅、摘抄、复制鉴定结论提供方便,或者为其提供鉴定书副本。以便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被害人等及时了解鉴定情况,考虑是否申请重新鉴定。另方面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委托鉴定的,其鉴定结论能够排除犯罪嫌疑或者能够证明被告人不负刑事责任的,亦应在证据开示时告知人民检-察-院。

7.申请重新鉴定的理由

所谓申请重新鉴定,指在法院审理过程中,控方或辩方对他方提出的鉴定结论有疑议时,申请法院另行委托鉴定人对同一鉴定事项进行鉴定,或者法院对有争议的鉴定结论依职权委托鉴定人进行鉴定。“拟制稿”对重新鉴定及其理由作了如下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或者当事人及其辩护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重新鉴定,人民法院应当另行委托鉴定人进行鉴定;必要的时候,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另行委托鉴定人重新进行鉴定:(1)申请人对鉴定结论持有合理怀疑的;(2)鉴定结论缺乏科学根据的;(3)鉴定结论与其他已经查证属实的证据有矛盾且不能排除的;(4)鉴定程序,违反法律规定的;(5)鉴定人徇私枉法的;(6)鉴定人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7)有其他法律规定可以申请重新鉴定的情形的。只有符合上列情况之一的申请,人民法院才可能作出重新鉴定的决定。

四、鉴定的效力

鉴定结论虽是一种重要证据,对于证明案件事实有重大作用,但由于鉴定人的鉴定活动总是受到主观和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必将或多或少地影响鉴定结论的准确性。不同鉴定人,对同一检材所作的鉴定结论,不一定完全相同。鉴定结论所反映的案件事实与实际发生过的案件事实可能有出入甚至相互冲突,因此鉴定结论没有当然的证据效力,它同其他证据一样,必须经过严格审查,经法官采信后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诉讼中对鉴定结论持异议的一方往往申请重新鉴定。重新鉴定所作的鉴定结论与原来的鉴定结论如果不同,另一方也可能再次申请重新鉴定。但是,如果双方没完没了的反复申请重新鉴定不但没有必要,也会造成司法资源的浪费和诉讼成本的增加,因此“拟制稿”规定,重新鉴定以两次为限。无论是那方申请,法院最多只能两次委托(不同的)鉴定人作重新鉴定。法院在面临多个鉴定结论意见不同的情况下,采信那份鉴定结论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应由法官自由判断。因为鉴定机构彼此没有隶属关系,无高低之分,鉴定人之间也没有谁服从谁的问题,都只能服从真理。法官通过法庭审理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查,包括通知鉴定人出庭接受控辩双方的质询,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鉴定结论的可采性和证明力作出判断。法官既要十分重视鉴定结论,又不能盲目轻信鉴定结论,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篇: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重新鉴定)[范文模版]

论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重新鉴定

摘要:在我国司法实践中,重新鉴定程序的启动频率较高,造成了司法资源的严重浪费,损害了司法的尊严,鉴于此,有必要找出刑事诉讼法律对重新鉴定问题规定存在的缺陷,并针对司法鉴定中的缺陷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完善我国重新鉴定制度。关键词:重新鉴定

司法鉴定

专家辅助人

一、司法鉴定概述

广义的鉴定是指有专门知识和经验的人对其擅长的专门性问题做出科学判断的过程,狭义的鉴定是指在诉讼过程中,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就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做出判断性结论的科学活动。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司法鉴定是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或发言在各自的诉讼活动中,指派和聘请专家担任鉴定人,对案件中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定的诉讼活动。

在诉讼中,鉴定结论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证据,是法官借以查明事实,依法裁判的重要依据,从客观事实的角度来讲,唯一正确的鉴定结论只有一种。在司法机关处理案件的过程中,当事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案件有关鉴定结论有异议时,申请司法机关另行委托鉴定人就同一鉴定事项进行鉴定,或者司法机关对案件有关结论有异议时,申请司法机关另行委托鉴定人就同一鉴定事项进行鉴定,或者司法机关对有争议的监督结论依职权迳行委托鉴定人进行鉴定即重新鉴定。从科学的角度来讲,正确的鉴定结论只有一个,而重新鉴定是检验和纠正错误的鉴定结论,得出正确结论的唯一途径,因此各国鉴定制度无一例外地规定了重新鉴定,可是回顾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监督,诉讼代理人、当事人,辩护律师对鉴定结论提出异议的案件不在少数,重新鉴定的频率提高。因此,重新鉴定在查明真相的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现象:“重复鉴定”“多头鉴定”,多次鉴定的结果大相径庭,内容存在冲突甚至矛盾,使案件更加扑朔迷离,大大增加了诉讼成本,影响了诉讼效率,让人们对当时的司法鉴定管理体制提出质疑,动摇了司法的权威性。

二、重新鉴定存在的必要性

(一)重新鉴定是彻底查清案件事实的必然要求

鉴定结论是在司法实践中可以作为审查和鉴别证人证言和当事人陈述等其他证据的有效手段。一般来讲,鉴定结论的客观性很高,但由于鉴定人的认识水平、以及鉴定客体的多样性、鉴定方法不同等各种原因,一次鉴定的结果往往难以得出准确、全面的结论,甚至可能会出现误差,对案情准确审理有影响,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争议较大,法院审查后对鉴定结论不予采信时,启动重新鉴定程序,无疑是检验和纠正错误,得出正确鉴定结论的唯一途径。经过重新鉴定,使其鉴定结论更接近客观事实,有利于进一步查明案件真相。

(二)重新鉴定有利于提高鉴定质量,保障案件公正审理

我国公检法三个系统中都设有内部的鉴定机构,在受理案件时,因案件或检材情况复杂,或因自身技术条件限制,难以达到鉴定要求时,需要委托其他社会司法鉴定机构或医学院、政法学校的司法鉴定专家、教授重新进行鉴定。另外,有些涉及到公检法本身,社会影响较大的人身伤害案件,为了保证案件的公正性,也需要由高等院校的鉴定机构来鉴定,有利于保证案件处理的公正性。

三、我国刑事司法重新鉴定中存在的问题

(一)司法鉴定缺乏规范,重新鉴定频率高。

同一个案件的鉴定结论,几家鉴定机构,有时会得出不同的鉴定结论,有的甚至截然相反,如果依据这几份不同的鉴定结论,对当事人的法定量刑势必会有所不同。例如被评为“2005年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湖南湘潭黄静疑案,该案仅就黄静死因就做过六次鉴定,而六次鉴定结果却不尽相同。此案典型地暴露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软肋,凸显除了重新鉴定制度的混乱局面。

(二)重新鉴定缺乏程序规范,重新鉴定的启动主体较多。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公检法均有重新鉴定的启动权利。有关启动重新鉴定的法律条款,散见于我国刑事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部门规章中并且重新鉴定缺乏鉴定次数和时间上的限制。但是,有申请权的主体对原鉴定结论有异议就申请重新鉴定,而一旦重新鉴定,就可能得出与原鉴定不一致甚至相反的鉴定结论,从而会再次申请重新鉴定,大大影响了诉讼效率。

四、完善我国刑事司法重新鉴定的法律对策

(一)整合司法鉴定法律体系

我国目前的司法鉴定立法,散见于三大诉讼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及公安部、司法部的行政规章中。2005年10月1日起实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比较有效的对司法制度进行了规范和改革,并经过了一定时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对于重新鉴定启动权的问题并没有有效的规定。

(二)细化刑事诉讼重新鉴定的程序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启动重新鉴定程序的完善。限制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重新鉴定启动权,将重新鉴定的启动权集中到中立的人民法院,打破公检法三家均有权启动重新鉴定的局面,有利于保护重新鉴定的中立性、公正性。(2)限制重新鉴定次数,提高司法鉴定效率,严格鉴定机构的选择。我们应当将司法鉴定专家委员会的鉴定定为终局鉴定,同时严格限定重新鉴定的期限,这样有利于在保障鉴定质量的同时提高诉讼效率。

(三)在司法鉴定启动环节中引入专家辅助人制度

鉴定结论是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利用专业知识和科学仪器作出的专业判断,证据力往往较强。可以考虑在要求鉴定人出庭接受询问的同时,由当事人聘请一到两名专业知识的人员担任专家辅助人,在法庭询问中,该专家辅助人可以向鉴定人发问,也可以回答控辩双方对鉴定结论方面的问题,并且可以提交对鉴定结论的不同意见,最终由法官决定鉴定结论是否采信,是否需要进行重新鉴定。当然,确立专家辅助人制度,还应当建立鉴定人及专家辅助人及其近亲属的人身安全保障制度,对于保证鉴定人和专家辅助人严格依法鉴定,提高鉴定人出庭作证,保证鉴定结论客观公正性及维护鉴定人专家辅助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四)规范鉴定人出庭制度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鉴定结论不当然具有证据效力,鉴定结论往往由于主、客观等方面的原因,造成鉴定结论错误或不完全正确。而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鉴定人出庭程序,扩大了对鉴定结论质证的范围,是鉴定结论可靠性的保障。鉴定人出庭作证,就鉴定的资质,鉴定的过程及鉴定结论的根据等一系列问题进行解释,回答控辩双方及审判人员提出的疑问,有利于提高鉴定人的责任心,保证鉴定结论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重新鉴定引发的各种问题是当前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的热点,司法鉴定制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如何在尊重诉讼规律和司法实际需要的基础上,系统地解决司法鉴定,特别是重新鉴定中讯在的问题,才是真正实现司法公正、捍卫法律权威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董震.医疗官司陷入鉴定泥潭.齐鲁晚报[N].2005.4.20.[2]张惠,姚西翠.应当有效遏制司法鉴定中重新鉴定的无序状态[J].中国司法鉴定.2005(4)

[3] 唐俊,袁定波,鲁维维.2005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评选揭晓[N].法制日报,2006年1月9日.

第三篇:浅谈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 (精选)

浅谈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xx

一、什么是非法证据证据是指用以证明某一事物客观存在或某一主张成立的有关事实材料,浅谈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证据的基本特征在于客观性、关联性及合法性。根据《刑事诉讼法学》关于证据“合法性”的阐述,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证据必须具有法律规定的形式和由法定人员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运用。

2、证据必须具有合法的形式。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2条规定的证据形式共用七种,包括(1)、书证、物证;(2)、证人证言;(3)、被害人陈述;(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5)、鉴6定、鉴定勘验、检察笔录;(7)、视听资料。

3、证据必须有合法的来源。

4、证据必须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我国没有完全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因此对于“非法证据”的概念没有权威的定义,但根据以上对于证据合法性的规定,我们可以得出: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程序或用其他不正当的方法获取的证据。一般认为,非法证据来源于非法的取证行为:

1、非法取得的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言词证据,包括采取暴力、胁迫、欺诈等手段获得的言词证据等;

2、违反法定程序取得的实物证据;

3、非法定主体取得的书证、物证。

二、世界各国对于非法证据的取舍态度美国是实行非法物证排除规则的主要国家。它通过一系列判例确定通过违法的、无根据的搜查和没收所获得的证据,以及通过违法收集的证据发现、收集的证据(派生证据)均应排除。根据“毒树之果”的理论,以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其使用是有害的,因为它会鼓励警察的违法行为,纵容对公民隐私、住宅和人身等权利的侵犯,破坏法制。但由于犯罪浪潮的冲击,为增强有罪证据的力量,近年来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判例确认了规避排除规则的一系列例外。如“最终或必然发现”的证据不适用排除规则;侦查人员不是明知搜查和扣押是违法的,即出于“善意”也不适用排除规则。此外最高法院还进一步提出,警察的非法行为必须与犯罪给社会造成的损失一起衡量。也就是对非法搜查获取的证据的取舍作利益权衡。英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与美国的态度有所不同,这些国家并不一般地排斥违法取得的物证。而是注意违法的严重程度以及排除违法证据对国家利益的损害程度,进行利益权衡,同时赋予法官一定程度的对于证据取舍的自由裁量权。由于价值观念的差别等原因,这些国家对违法证据取舍的倾向性也有一定区别,但总的看,排除违法物证并未在这些国家形成一个确定的证据规则,在实务中,对这些证据排除大多持十分谨慎的态度。在日本,最高法院在1949年的判例中肯定了非法搜查、扣押取得的证据材料的证据能力。理由是,收集程序的违法不会改变证据材料的性质和形态,因而不会改变其作为证据的价值。此后30年最高法院对非法证据均持肯定的态度。但到了1978年最高法院在判例中提出了符合以下二条件所取得的证据材料不得作为证据使用,即(1)、证据物的收集程序有精神重大违法的;(2)、从抑制将来的违法侦查的角度来看将该证据物作为证据是不适当的。这一判例体现了日本刑事诉讼在注重实体真实性的同时已开始注意程序公正。

三、我国现行法律关于非法证据效力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3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第37条第3款规定:“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的身体。”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第40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7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按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条明确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确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999年修订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140条规定:“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获取供述,调查报告《浅谈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第160条规定:“不得采用羁押、刑讯、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获取证言。”第265条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以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证据。”

四、目前我国法律界对于非法证据效力的不同观点

1、一律排除说,即否认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材料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其理由是:非法取证是违反刑事诉讼法的行为,因非法取证行为与所取得证据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否定非法取证行为的同时,也应该否定非法取证行为的结果。如果仅从程序外以其他方式对非法取证行为进行处理,在诉讼法上却承认非法取证行为的结果,则难以从根本上遏制非法取证,侵害公民人权的现象。

2、真实肯定说,即主张把“非法手段”与“证据”区别开来,对违法取证的行为可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理和追究行为人的责任,但非法取得的证据材料若与案情相关,仍可采用。其理由是:“实事求是”是我国证据制度的核心,我国刑事诉讼法追究实质真实,而不是只要求形式上的“合法”,把起初而相关联的证据予以排除,不利于案件事实的查明,从而导致放纵犯罪。

3、线索转化说,即把非法取得的材料看做“证据线索”并以此为线索,依法定程序重新取证和查证,从而将非法证据转化为合法的证据。其理由是:(1)、我国目前的刑侦技术手段落后,刑侦水平较低,人员素质薄弱,如果对刑事非法证据的衍生证据不采信的话,将妨害最终完成我国刑事诉讼惩罚犯罪的任务;(2)、目前我国刑事诉讼的价值取向是在均衡原则下偏重实体;(3)、虽然衍生证据的线索是非法的,但并不影响衍生证据的真实性、联系性和合法性。

4、区别证据种类说,主张将非法取得的口供与物证材料区别开来,前者无论真实与否,都应予以排除。后者是以物品的性质、外部形态、存在状况来证明案件真实性的证据,与言词证据相比,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对此应以采信为妥。其理由是:“非法取得的口供虚假的可能性极大,如果把非法取得的口供作为证据使用,无异于承认或允许刑讯逼供。而物证不同于口供,实物证据不会因为收集程序而改变其性质。”

5、例外排除说,即对非法取得的证据原则上不能采用,但应设若干例外。这些例外情形主要可以考虑以下两方面因素:(1)、案件的危害程度;(2)、司法官员的违法程度。法律可以从上述两个因素的单独或综合之中设定若干个例外情形。

五、非法证据效力认定的价值冲突以上各种学说的分歧是基于不同的价值选择的结果,是刑事诉讼法律价值冲突在司法实践中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在:

(一)、实体真实与程序公正冲突的集中体现。所谓实体真实也被称作实体正义是指司法活动中就诉讼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义务关系所作出的裁决或处理是真实的。所谓程序正义是指诉讼活动的过程中对有关人员来说是公正的。对于认定非法证据的效力而言,采信非法证据表明证据的证明能力优先于证据的证据能力,就是证据的证明性优先于合法性,这将有助于发现实体的真实,实现刑事诉讼的工具价值;排除非法证据表明证据的证据能力优先于证明性,将有助于维护程序的公正,实现刑事诉讼的目标价值。

(二)、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冲突的集中体现。国家制定刑事诉讼法,从根本上说就是对惩罚犯罪、保护人权这两种社会价值的追求,在根本上是统一的。一方面,国家通过刑事诉讼活动,要在准确、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基础上对构成犯罪的人进行惩罚。另一方面,国家还须在刑事诉讼中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不受非法的、无理的侵犯。但在司法实践中,这两者却难以保证完全一致。体现在对于非法证据的认定上,对于非法证据的舍弃,是对非法取证行为的结果的排除,尽管因非法取证的行为使证据材料丧失其合法性,但因此而舍弃其证明性与相关性,可能造成犯罪分子逃避刑罚处罚的结果。而采信非法证据,则可能鼓励司法人员违法办案,只在乎结果而不在乎过程,造成公民权利被侵犯的后果。协调两种不同法律价值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使两者在合乎理性的范围内保持最大限度的统一,应当树立刑事非法证据运用中价值冲突时各种利益的均衡观念和均衡价值观,在社会秩序和个人自由之间达到某种平衡。反映在刑事非法证据的认定上,应当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合理的非法证据排除制度。

六、关于建立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几点建议

(一)、绝对排除刑事非法言词证据。言词证据即以人的言词陈述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其真实性不仅受到客观因素、陈述者的主观倾向的影响,而且还与陈述者的感受力、记忆力、判断力、表达力密切相关。这类证据是否真实可靠与人的因素联系较大,非法取得的言词证据更是以损害人权为代价的,其真实性也会受到破坏,不应作为定案的依据。此类刑事非法证据应予以绝对排除。在我们的司法实践过程中,可以对侦查人员的讯问行为进行规范,告知犯罪嫌疑人所有的权利;严格规定讯问的时间和地点;赋于律师刑事侦查在场权等。

(二)、相对排除刑事非法实物证据实物证据是以物品的性质或者外部形态、存在状况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以及内容有证据价值的书面文件。非法实物证据在司法实践中相当非法言词证据而言,所起比重不大,其非法取得的物证并不因为非法取证行为而会破坏其真实性,因此在对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上应加以区别:对于在案件中起到不可替代作用的物证,且有相关证据证实其内容真实的证据应予采信;对于在案件中虽起到不可替代作用但没有相关证据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的应予排除;对于在案件中并非起到不可替代作用的证据应当及时的用其他证据代替或者将其转化为合法证据。

(三)、加强对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的业务培训,更新执法观念建立并实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势必对司法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侦查人员充分了解非法取证的危害性,规范侦查和取证行为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收集证据;正确对待排除非法证据的做法,积极配合有关各方排除非法证据。要求检察人员了解每个证据的取证过程,在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的过程中严格履行法律监督的职责,不得将非法证据作为批捕和起诉的证据使用。要求审判人员坚持司法独立,提高法律水平和逻辑能力,对于是否排除非法证据实行自由裁量权。

第四篇: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举证责任研究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举证责任研究

[摘要]: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有没有举证责任问题,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所以,这种情况不但不利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被告人对自己有罪或无罪的辩解,而且,还往往让人们对国家法庭判案产生怀疑,因此,有必要对此作一探讨。本文正是处于这一目的,谈一谈笔者的认识。

[关键词]:被告人举证责任 责任分配 定义 研究

举证责任这一术语最早见于古罗马法典中。古罗马法从当事人举证活动角度来观察分析举证责任,认为举证责任是当事人提出主张后必须向法院提供证据的义务和负担。但 [1]“人们对举证责任的认识仅限于提供证据的责任,法官不考虑待证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况下,应当由谁来承担不利后果的问题,尽管当时肯定也存在事实真伪不明的情况,但这些问题不是罗马诉讼中的主要问题”,所以是主观责任观点。后来欧洲大陆国家承袭了这一观点。自从德国法学家尤利乌斯·格拉查把审理案件时争议事实真伪不明状态与法院在此情况下如何适用实体法联系起来,并以此为基点分析举证责任,提出客观举证责任概念后,举证责任的主客观双重含义说逐渐获得普遍认同。

在我国大多数学者赞同举证责任的二元论观点,认为举证责任既包括由谁提供证据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责任,也包括由谁承担不能提供证据证明案件事实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

虽然不同国家对举证责任的内涵表述不一,但仔细分析,发现各国对此存在共识性理解,即都认为举证责任具有双重含义:(1)举证责任同程序法上主张方的诉讼行为相联系,为了使自己的主张得到认可,主张方必须提出证据支持其主张。这也即是举证之负担、提供证据的责任、主观举证责任、行为举证责任的内涵。(2)举证责任同实体法上的法律后果相联系,当有争议的实体法上的事实得不到证明时,对它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就可能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二、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分配的原理

合理的分配证明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应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谁主张,谁举证”。古罗马法初期,法学家就曾提出分担举证责任的两条原则:一是原告有举证之义务,原告不尽举证责任时,应裁判被告胜诉;二是主张的人有证明的义务,否定的人没有证明义务。这两条原则的概括就是“谁主张,谁举证”。据此,在刑事诉讼中,公诉方必须对其指控事实负证明责任,被告人也应对其在诉讼中的积极主张进行证明。提出事实主张是承担举证责任的前提,只有当被告人在诉讼中提出事实主张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举证责任的转移。但被告并非对所有基于辩护权而提出的事实主张都要承担举证责任,如被告人只是消极的否认控诉方的事实主张,如声称自己没有杀人,对这一事实主张就不承担举证责任,即不发生举证责任的转移。只有当被告提出具有积极辩护意义的具体事实主张时,举证责任才转移给被告人。也就是说,如果被告人不仅说自己没有杀人,还说被害人是某某人杀的,以此证明自己没有杀人,那么,被告人对这个具体的事实主张才须承担举证责任。法律保护被告人的辩护权,赋予其提出积极辩护主张的权利,但法律亦要求被告人在提出积极的事实主张的同时须承担对该事实主张的举证责任,这是符合司法证明规律的。既然被告人提出一个具体的事实主张,他也就应该提出相应的证据支持其主张,而且他显然也处于举证的便利位置。如果被告人可以随便的提出一个事实主张,而后由控诉方举证反驳,自己却不承担任何举证责任,那显然违反了司法公正的原则,也会极大地降低司法证明的效率。

2、“无罪推定” 规则。根据这一刑事法基本规则,在法院判定为有罪前,被告人应被推定为无罪。因此,公诉方应承担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即客观的证明责任,证明被控犯罪的每个因素和因此认定被告人有罪的责任,自始至终归于起诉方。而且起诉方还要使陪审团相信对所指控的犯罪全部要素的证明都已经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而被告方一般不承担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

3、刑事诉讼构造的特点。在刑事诉讼中,作为控方的公诉机关与弱小的被告人之间处于天然的不平等状态,为保障诉讼能够公平地进行,应使证明责任的承担与证明主体的证明能力相适应。现代刑事诉讼中的许多原则、规则和制度都旨在对这种不平等状态加以平衡,使追诉方负有特定义务,同时使处于被追诉地位的被告人享有一系列的诉讼权利。立法规定由公诉机关负 “客观的证明责任”正体现了这种诉讼价值观。在犯罪日趋复杂的现代社会,要求控诉机关在法定期限内对所有的刑事案件承担客观的证明责任,既不可能也不科学,在特殊领域里要求被告人在其证明能力范围内就特定的案件事实进行证明,是符合诉讼规律和公正价值的合理选择。

三、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举证责任的特征

1、被告人在审判中举出证据证明自己罪轻或无罪属于法律赋予被告人的辩护权,是权利,而不是义务

被告人的举证责任不是举证证明自己有罪的责任,而指举证证明其犯罪的某些要素不存在的责任,即消极性的举证责任”或“防御性的举证责任”。

被告人可以依法行使辩护权,也可以不行使辩护权,而且不能仅仅因为其不行使辩护权,就得到对其不利的事实认定或裁判结果。但在某些情况下,[2]“根据立法上的规定或司法上的要求,对于犯罪的某些要素或犯罪构成要件以外而与犯罪构成密切相关的(从而影响定罪量刑)要素,以及某些程序性要素,控诉方不需要举证证明, 或者仅需间接证据证明,即可推定这些要素的存在时,如果被告不对此提出证据进行辩解,就要承担不利法律后果。即被告不负证明自己有罪的责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被告不负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责任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对被告人的举证责任的证明标准应做较低的要求 由于控方拥有独立的诉讼主张才启动诉讼程序,因而必须提出相应证据证明其所提出的诉讼主张能被法官接受而开始审理,从这个意义上说,控方举证具有绝对性。而辩方若无独立的主张则可以不承担举证责任,并且,可以对控方提出的全部事实或其中一部分事实提出独立的主张举证,相对于控方显示出相对性。这种相对性使其举证的证明标准只需达到优势证据程度即可,而无需达到客观真实标准。

[3]“在英美法国家,控诉方的举证必须达到使法官和陪审团不存在任何怀疑的程度,而对被告的举证只要求所证明的盖然性与对方相当即可。”在我国,基于控诉方和被告的力量对比和在诉讼中的控辩地位, 大多数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没有获得辩护律师的帮助,控诉方和被告方的力量对比以及在诉讼中的控辩地位仍存在不对等性,所以,法律应对被告人的举证责任的证明程度同样应予以较低的要求,即证明标准相对于控诉方的要求较低,其证明并不要求必须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即可。

3、对谁有利谁举证

第一,对控诉方的举证责任不能作无限制的要求,只要控诉方完成了对犯罪构成各要件的举证证明责任,其举证责任就已基本解除,因为对犯罪构成要件的举证证明的完成也就意味着被告人有罪证明的完成。被告人此时事实上已被证明构成犯罪,在这种情况下,后续的举证责任就应当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即对控诉方有利时,控诉方应继续承担举证责任;对于被告人的辩护有利时,被告人应承担举证责任。例如在控诉方已证明被告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了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控诉方已完成了对作为受贿犯罪的构成要件的举证责任,至于被告人收受的财物是用于个人消费还是私下用于本单位的业务招待、送礼,也即赃款的用途和去向,不是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因为被告人利用职权收受了他人的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即构成刑法规定的受贿罪的既遂状态,赃款的用途和去向是犯罪既遂之后的事实,自然是犯罪构成之外的事实。因此,如果被告确实是私下用于本单位业务招待等支出的,只能在量刑时酌定从轻处罚。但对此应由被告承担举证责任。

第二,被告对构成要件外部分事实承担举证责任也是诉讼经济的要求。刑事诉讼法既有社会保障的功能,也有人权保障的功能,其人权保障功能往往是以牺牲诉讼效率为代价的,所以,对于人权保障功能不应无限制的强化。控诉方既然已经对犯罪构成要件等事实承担了举证责任,被告人已被证明有罪,说明国家已经公正地履行了人权保障的义务。在这种情况下,诉讼经济和效率应更加予以强调。如果要求将证明犯罪构成要件之外的事实的举证责任完全由控诉方承担,将使控诉方不堪重负,耗费大量的司法资源。如要求控诉方证明每一笔赃款的用途和去向是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相反,由被告人证明则相对容易。

4、不能因为举证责任的倒置减轻甚至否认控方的举证责任。

法庭上,检察机关作为控方必须提出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证据,因为从理论上讲不能要求被告人证明自己有罪。这是基于这样一个前提:法律不能强迫一个人做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没有做,他对客观外界没有影响,往往很难举出证据,此时要求被告人举证就违背了法律精神。即使在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中,控方首先必须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基本“犯罪”事实的存在。如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的犯罪中,控方必须首先证明其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在非法持有型犯罪中,控方首先必须证明被告人确实持有某种特定物品。在正当防卫中,控方首先必须证明被告人“犯罪”行为及“危害”结果的存在等等。只有在被告人对上述行为作“积极抗辩”时,举证责任才转移到被告人身上。

四、刑事诉讼中被告人所负举证责任的范围

首先,被告人应就其主张的某些程序法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如被告人申请有因回避时,应提出相应证据证明被申请人符合法律规定的回避情形;如果被告人没有进行合理的证明,将产生不利的后果:被告人程序法事实上的主张不被采纳。其次,被告人应对刑事诉讼中有关的实体法事实承担证明责任。从当前世界各国的普遍规定来看,可分为两类:其一,被告人在诉讼中应对其主张的特定的实体法事实承担主观的证明责任,即当被告人依据某种只有他自己知道的事实而提出辩护主张时,他必须证明他所依据的事实证据,否则,其主张不被承认。被告人在诉讼中承担的这类证明责任大致分为两种:第一,根据实体法,某种行为在特定情形下并非违法,此时被告人如果主张“免除行为违法性”,就应当证明其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如有合法授权、正当理由等;第二,如果被告人主张行为免责,应就其主张负举证责任,如被告人提出自己的行为属职务行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意外事件、行为时精神失常或未成年时,应当提出证据予以论证。其三,当法律允许作 “罪错推定”时,被告人应负客观的证明责任。在刑事诉讼中,为维护某种更为重要的利益,同时根据被告人的证明能力,法律允许在特定情况下,由公诉方首先进行基础证明后,证明无罪的责任便转移到被告人身上。如果被告人不能证明或没有合理证明,则可能承担有罪的诉讼结果。

1、非法持有性的犯罪。如刑法所规定的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持有、使用假币罪;非法持有国家绝密、机密文件、资料、物品罪;非法携带武器、管制刀具、爆炸物品参加集会、游行、示威罪等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2、职务经济犯罪中对赃款去向的证明。

3、共同犯罪中,案件的主要事实或基本事实业已查清,且有确凿充分的证据,认定全案已无问题。在这样的前提下,进一步涉及共同犯罪中的一些内部情况,如谁提出犯罪意图,如何纠集同伙,如何分工、分赃,谁是主犯等,应由被告人负举证责任,否则,均依主犯处断。

4、在刑讯逼供案件中,可以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规定由被告人(即被指控有刑讯逼供行为的执法人员)承担举证责任。对于是否存在刑讯逼供进行举证时,主张刑讯逼供的犯罪嫌疑人承担一些表面证据,使法官有理由相信刑讯逼供存在的可能,如果被指控有刑讯逼供行为的执法人员,即刑讯逼供案的被告人,不能用充分证据证明自己没有刑讯逼供,就判其承担刑讯逼供的法律责任或后果。这样可以强化对刑讯逼供行为的约束机制,五、对我国有关被告人举证责任的建议和思考

被告人能否切实行使举证权、有效地履行举证义务,还需要有配套措施,尤其是要赋予被告人及其辩护律师实现举证责任所必须的权利,为被告人提供有效的司法援助。其一,举证以调查取证为前提,被告人的举证责任通常是通过辩护律师来实现。调查取证工作十分复杂,除了需要有必要的经济条件与法律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借助法定权利。但从现行刑诉法的有关规定来看,控辩双方并不享有同等的调查取证权。刑诉法第45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而根据该法第37条,律师收集与本案有关材料必须“经过证人或有关机关同意”,在某些情况下还要“经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许可”。显然,检察机关的调查取证权有法律保障,而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则不然,甚至受到作为控方的检察机关的约束。这种现象若得不到妥善解决,被告人实现举证责任的可能性将大大下降。

其二,刑事被告人为维护其合法权益,需要借助于辩护律师的帮助。但不少被告人根本无力支付由此所应当支付的费用。我国虽已建立了法律援助制度,但不能解决律师办案经费的困难,于是接受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往往无法深入调查取证,投入保障刑事被告人合法权益的工作。法律援助往往流于形式。因此,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三,法庭应予协助。即对被告人的抗辩进行判断,确定其是否应负举证责任:一是在被告人被羁押中且无律师帮助的情况下,向法庭提出证据线索即可,法官要充分行使庭外调查权,根据被告人提出的证据线索深入调查,并将调查的证据经控辩双方质证。二是在被告人未被羁押或有律师帮助的情况下,针对有关证据调取不能且向法庭申请帮助时,法官要给予协助。三是法庭对被告人的证明标准应作较低的要求,并应及时将被告人反驳公诉方的证据意见转移至公诉方,要求公诉方作出回应。注释:

[1](陈荣宗.举证责任分配与民事程序法[Z].台北:台湾大学法律丛书编辑部.6.)[2](卞建林,郭志嫒.刑事证明主体新论[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1).)[3](王以真.外国刑事诉讼法学[H].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163~164)

第五篇:刑事诉讼中律师使用文书格式

网页链接:

http://law.baidu.com/pages/chinalawinfo/2/15/69f104d629791376ae6cc7805d71d661_0.html

司法部关于印发

《刑事诉讼中律师使用文书格式(试行)》的通知

(1996年12月20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司法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法局:

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规范律师参与刑事诉讼活动的行为,司法部制定了《刑事诉讼中律师使用文书格式(试行)》,作为实施刑事诉讼法、律师法的配套规章。请各地接此通知后,将此文书格式下发至各律师事务所。各律师事务所应按此标准印制文书格式。1997年1月1日起,各地律师在执业活动中,应使用下发新文书格式。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应加强监督和检查,把这项工作纳入律师事务所管理范畴。各地在办案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请及时报部。

刑事诉讼中律师使用文书格式(试行)

目录

一、律师事务所函

二、律师事务所函

三、律师事务所函

四、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帮助的委托协议

五、授权委托书

六、接受指定辩护函

七、委托协议

八、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专用介绍信

九、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函

十、刑事案件代理委托协议

十一、授权委托书

十二、取保候审申请书

十三、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请书(涉及国家秘密案件用)

十四、提请收集、调取证据申请书

(一)、(二)

十五、调查取证申请书

十六、通知证人出庭申请书

十七、解除强制措施申请书

十八、延期审理申请书

十九、重新鉴定、勘验申请书

二十、刑事自诉状

二十一、刑事自诉案件反诉状

十二、刑事上诉状

十三、刑事答辩状

十四、申诉书

十五、控告状

说明

存 根

律师事务所函

律师事务所函

【 】第 号

领函人: │___________:

本所接受______的委托,指派____律师,交 付: │担任_______案件犯罪嫌疑人_____的律师。

特此函告

事 由: │

│附:授权委托书一份

存 根

****年**月**日

律师事务所函 律师事务所(章)批准人:

时间:

律师事务所函

【 】第 号

│______人民检察院

领函人: │______人民法院:

本所接受______的委托,指派____律师担交 付: │任你院办理的_______案件被告人(犯罪嫌疑人)

│______的辩护人。

事 由:

特此函告

律师事务所(章)批准人:

│附:授权委托书一份

存 根

****年**月**日

律师事务所函

时间:

律师事务所函

【 】第 号

│______人民检察院

领函人: │______人民法院:

本所接受______的委托,指派____律师,交 付: │担任你院受理的_______________案件的

│________的诉讼代理人。

事 由: │

特此函告

律师事务所(章)批准人:

****年**月**日

│附:授权委托书一份

为犯罪嫌疑人提供帮助的委托协议

时间:

委托人________经与______律师事务所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___________律师事务所指派________律师为犯罪嫌疑人________提供法律帮助。

二、委托律师权限:

三、根据《律师业务收费办法》的规定,委托人向______律师事务所缴纳委托费用______元。

四、本委托书有效期自双方签订之日起至本案侦查终结止。

五、本委托书如需变更,另行协议。

委托方:

受托方:

(签字)

律师事务所(章)

****年**月**日

(注:本委托书一式二份,由委托人、律师事务所各持一份。)

授权委托书

委托人_______根据法律的规定,特聘请________律师事务所律师_________为________案件的________的辩护人。本委托书有效期自即日起至______止。

委托人:

****年**月**日

(注:本委托书一式三份,由委托人、律师事务所各持一份,交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一份。)

存 根

接受指定辩护函

接受指定辩护函 │

领函人: │______人民法院:

根据你院__________函,本所指派___交 付: │律师担任_________案被告人______的辩

│护人。

事 由: │

特此函告

年 │

委托协议

律师事务所(章)批准人:

时间:

委托人________经与__________律师事务所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_______律师事务所指派______律师担任______案件的被告人(犯罪嫌疑人)______的辩护人。

二、根据《律师业务收费办法》的规定,委托人__________向律师事务所缴纳委托费用____元。

三、本委托书有效期自双方签订之日起至_______止。

四、本委托书如需变更,另行协议。

委托人:

受托方:

(签字)

律师事务所(章)

****年**月**日

(注:本协议书一式二份,由委托人、律师事务所各持一份。)

存 根

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律师会见在押犯罪 │

被告人专用介绍信

嫌疑人、被告人专 │

【 】第 号

用介绍信

领函人:

│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六条、第交 付:

│九十六条、第一百五十一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

│》第三十条的规定,现指派我所_______律师前往事 由:

│你_____案的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_____

│,请予支持。

批准人:

特此函告

律师事务所(章)时间:

****年**月**日

│(本介绍信有效期截至

****年**月**日止)

存 根

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的函

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

人的函

【 】第 号

公安局:

领函人: │______人民检察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以及交 付: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三十条的规定,我所___

│律师拟前往_____会见______案的在押犯罪嫌

│疑人____。时间:_____年__月__日__时事 由: │

特此函告

律师事务所(章)批准人:

刑事案件代理委托协议

时间:

委托人____________与________律师事务所达成如下协议:

一、______律师事务所指派______律师为________案的第_______审诉讼代理人,出庭代理。

二、委托律师代理权限:

三、根据《律师业务收费办法》的规定,委托人向________律师事务所缴纳委托费用______元。

四、本委托书有效期自双方签订之日起至_______止。

五、本委托书如需变更,另行协议。

委托人:

受托方:

(签字)

律师事务所(章)

****年**月**日

(注:本协议书一式二份,由委托人、律师事务所各持一份。)

十一

授权委托书

委托人________根据法律的规定,特聘请_______律师事务所律师_______为委托人的诉讼代理人。

委托律师代理权限:

本委托书有效期自双方签订之日起至_________止。

委托人:

****年**月**日

(注:本授权委托书一式二份,由委托人、律师事务所各持一份。)

十二

存根

取保候审申请书

取保候审申请书 │

第号

申请人:_______律师事务所_____律师。

通信地址或联系方法:______________

申请事项:对犯罪嫌疑人______申请取保候审。

理由:犯罪嫌疑人_____________因涉嫌领函人: │____________一案,于__年__月__日经

│_______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逮捕羁押。根据交 付: │_______案的犯罪嫌疑人_______(或其法定

│代理人、近亲属____)的要求,本人为犯罪嫌疑人提出批准人: │申请取保候审。其保证人是________(或保证金为

│_____)。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时 间: │、第九十六条的规定,特为其提出申请,请予批准。

此致

│_________公安局

│_________人民检察院

申请人:

(签名)

律师事务所(章)

****年**月**日

十三

存根

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请书

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

(涉及国家秘密案件用)

申请书(涉及国家秘│

密案件用)

申请人:_______律师事务所_____律师。

通信地址或联系方法:______________

申请事项:请求批准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_____。

申请理由:犯罪嫌疑人___________因涉嫌领函人: │____________一案被拘留(逮捕)。我接受犯

│罪嫌疑人的聘请,拟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_______。交 付: │鉴于该案涉及国家秘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六条的规定,提出申请,请予批准。

批准人: │

此致

│_________公安局

时 间: │_________人民检察院

申请人:

(签名)

律师事务所(章)

****年**月**日

十四

存根

提请收集、调取证据申请书

(一)提请收集、调取证据│

申请书

申请人:_______律师事务所_____律师。

通信地址或联系方法:______________

申请事项:请求___________人民检察院向

│________收集调取证据

领函人:

申请理由: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_______

│涉嫌_______一案的辩护人,本人认为需要向证人(交 付: │有关单位、公民个人)___________收集、调取

│证据。因情况特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批准人: │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特请贵院予以收集、调取。

此致

时 间: │

│_________人民检察院

申请人:

(签名)

律师事务所(盖章)

****年**月**日

│附:证人姓名_________

有关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

个人姓名_________,住址或通讯方法___

│____,收集,调取证据范围、内容:_______。

十五

存根

调查取证申请书

调查取证申请书│

申请人:_______律师事务所_____律师。

通信地址或联系方法:______________

申请事项:请求许可调查取证

申请理由: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_______领函人: │的辩护人,因案情需要,本人拟向被害人(被害人近亲属、│被害人提供的证人)_________________交 付: │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特此申请,请予许可。

批准人: │

此致

时 间: │_________公安局

│_________人民检察院

申请人:

(签名)

律师事务所(盖章)

****年**月**日

十六

存根

通知证人出庭申请书

通知证人出庭申请书│

申请人:_______律师事务所_____律师。

通信地址或联系方法:______________

申请事项:通知证人________出庭作证。

申请理由:_______________系被告人领函人: │____________被控____________

│一案的证人。作为被告人_______________交 付: │的辩护人,本人认为需要该证人____________

│出庭作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批准人: │第一款的规定,特提出申请。

请贵院通知。

时 间: │

此致

│_________人民法院

申请人:

(签名)

律师事务所(盖章)

****年**月**日

│附:证人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七

存根

解除强制措施申请书

解除强制措施申请书│

申请人:_______律师事务所_____律师。

通信地址或联系方法:______________

申请事项:解除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______

│采取的强制措施。

领函人: │

申请理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_________

│因涉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案,交 付: │于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_____时

│始被__________采取____________批准人: │的强制措施,现已超过法定期限。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人)________委托的律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时 间: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五条的规定,特提出申请。请予解除对

│其采取的强制措施。

此致

│_________公安局

│_________人民检察院

│_________人民法院

申请人:

(签名)

律师事务所(盖章)

****年**月**日

十八

存根

延期审理申请书

延期审理申请书 │

申请人:_______律师事务所_____律师。

通信地址或联系方法:______________

申请事项:延期审理。

申请理由:作为________________案领函人: │__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

│委托的辩护人(代理人)。本人认为:

交 付: │

批准人: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特提请法时 间: │庭延期审理。

此致

│_________人民法院

申请人:

(签名)

律师事务所(盖章)

****年**月**日

十九

存根

重新鉴定、勘验申请书

重新鉴定、勘验 │

申请书

申请人:_______律师事务所_____律师。

通信地址或联系方法:______________

申请事项:重新鉴定、勘验

申请理由:我作为_______________案领函人: │____________人_____________

│委托的________________律师。认为关于交 付: │____________的鉴定(勘验)存在以下问题:

批准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九条的时 间:

│规定,特提请对_________事项重新鉴定、勘验。

此致

│_________人民法院

申请人:

(签名)

律师事务所(盖章)

****年**月**日

二十

刑事自诉状

自诉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

被告人:(姓名、性别等情况,出生年月日不详者可写其年龄)

案由和诉讼请求

(被告人被控的罪名和具体的诉讼请求)

事实与理由

(被告人犯罪的时间、地点、侵害的客体、动机、目的、情节、手段及造成的后果。有附带民事诉讼内容的,在写明被告人的犯罪事实之后写清。理由应阐明被告人构成的罪名和法律依据)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主要证据及其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如证据、证人在事实部分已经写明,此处只需点明证据名称、证人详细住址)

此致

___________人民法院

自诉人

代书人

****年**月**日(附:本诉状副本______份)

二十一

刑事自诉案件反诉状

反诉人:(本诉被告人)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

被反诉人:(本诉自诉人)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等基本情况)

反诉请求

(反诉的具体请求内容)

事实与理由

(被反诉人的罪行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侵犯客体等具体事实要素,阐明被反诉人罪行的性质及法律依据)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主要证据及来源,主要证人姓名和住址。如证据、证人在事实部分已经写明,此处只需点明名称、证人地址)

此致

___________人民法院

反诉人

代书人

****年**月**日(附:本反诉状副本______份)

二十二

刑事上诉状

上诉人(刑事案件被告人、刑事自诉案件自诉人、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原告人或被告人)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基本情况)

被上诉人(刑事自诉案件自诉人或被告人、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原告人或被告人、刑事公诉案件被告人提出上诉者不列被上诉人)

(姓名等基本情况)

上诉人因_____________一案,不服___________人民法院_______年___月___日()字第_____号刑事判决(或裁定),现提出上诉。

上诉请求

(具体的上诉请求)

上诉理由

(对一审判决或裁定不服的具体内容,阐明上诉的理由和法律依据)

此致

___________人民法院

上诉人

代书人

****年**月**日(附:本上诉状副本______份)

二十三

刑事答辩状

答辩人(刑事附带民事案件一、二审被告人、刑事自诉案件二审中原为自诉人的被上诉人)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费、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基本情况)

因__________一案,现提出答辩如下:

(针对诉状或上诉状的指控所作出的答辩理由)

此致

___________人民法院

答辩人

代书人

****年**月**日(附:本答辩状副本______份)

二十四

申诉人(刑事案件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委托律师)

(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基本情况,律师只需写明姓名及其所在律师事务所名称)

申诉人________对_________人民法院__年__月__日()字第________号刑事判决(或裁定),提出申诉。

请求事项

(写明请求事项的要点)

事实与理由

(写明基本的案情事实、审判结果以及具体的申诉理由和法律依据)

此致

___________人民法院

申诉人

代书人

****年**月**日(附:原审_____书抄件一份)

二十五

控告状

控告人(刑事案件的被害人、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委托律师)

(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基本情况,律师只需写明姓名及其所在律师事务所名称)

被控告人(犯罪嫌疑人)

(写明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和职务、住址等基本情况)

被控告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

(写明犯罪嫌疑人犯罪的时间、地点、侵害的客体、目的、动机、情节、手段、造成的后果等事实要素)

控告的理由及法律依据

(写明犯罪嫌人犯罪行为构成的罪名和法律依据)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写明主要证据及其来源,主要证人姓名和住址)

此致

(司法机关名称)

控告人

代书人

****年**月**日 说明:

注:样式一用于向行使侦查权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自侦部门、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狱内自侦部门以及军队保卫部门函告聘请律师。

注:样式二用于向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函告聘请辩护律师。

注:样式三用于向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函告受害人、自诉案件自诉人聘请诉讼代理人。

注:样式四用于侦查阶段,律师权限限定在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代理控告、申请取保候审的范围内,由双方协商确定。

注:样式六为律师接受法院指定为被告人提供辩护用。该辩护书一式三份,律师一份,交人民法院、被告人各一份。

注:样式八用于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向看守所、羁押场所提交。

注:样式九用于侦查阶段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前,向公安、检察机关函告。

注:样式十一的委托律师代理权限一般授权不需注明,代为提出、承认、放弃、变更诉讼请求,进行和解,对判决中的附带民事部分提出上诉等特别授权需注明。

发布部门:司法部 发布日期:1996年12月20日 实施日期:1996年12月20日(中央法规)

下载刑事诉讼中的鉴定 (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刑事诉讼中的鉴定 (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大全]

    浅谈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xx一、什么是非法证据证据是指用以证明某一事物客观存在或某一主张成立的有关事实材料。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

    刑事诉讼中的证人保护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人保护的完善 摘要: 关键字:证人保护存在问题各国立法制度构建 证人证言是刑事诉讼中运用最为广泛的证据之一,对于司法机关准确、及时查明案件事实,正确运用......

    浅谈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最终定稿)

    浅谈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xx一、什么是非法证据证据是指用以证明某一事物客观存在或某一主张成立的有关事实材料。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

    刑事鉴定程序

    刑事鉴定程序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贯彻实施,保证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正确履行职权,统一办案程序,确保办案质量,提高办案效率,制......

    刑事伤残鉴定

    刑事伤残鉴定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刑事伤残鉴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

    沉默权是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定稿)

    沉默权是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针对司法警察、检察官、法官的讯问而享有的拒绝回答的权利。美国的“米兰达”规则、英国对沉默权制度的改革,1996年联合国第21届大会通......

    辩护律师在刑事诉讼中 地位及责任

    内容摘要:“在我国,多年来刑事辩护制度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律师进行刑事辩护风险大、困难多、效果差。风险大表现在刑事辩护中,自刑诉法修改实施后近几年来,全国不断有......

    刑事诉讼中鉴定人伪造证据怎么处罚[推荐五篇]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刑事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刑事诉讼中鉴定人伪造证据怎么处罚 刑事诉讼中的鉴定人,是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