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
XX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特有职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XX市烟草专卖局特有职业(工种)职业技能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全市员工参加行业内的特有职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流程,提高鉴定工作质量,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甘肃省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市烟草系统员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第二章工作职责
第三条市局(公司)政工(监察)科是具体负责全市行业特有职业(工种)技能鉴定的承办科室,其主要职责是:
(一)执行国家和劳动行政部门以及国家局有关法律、法规及规定,接受甘肃省烟草专卖局(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站的业务指导、综合管理和监督检查。
(二)根据市局(公司)技能人才教育培训规划,科学合理制定中长期员工队伍建设规划。
(三)按照烟草行业规定的鉴定职业(工种)、等级、申报资格等内容,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咨询、服务,及时了解员工的鉴定需求,每年初向省局(公司)鉴定站上报各职业(工种)、等级鉴定需求计划。
(四)按照省局(公司)鉴定站的安排,组织推荐质量督导员以及卷烟商品营销和专卖管理考评员工作。
(五)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岗位技能等级资格、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核大纲)组织相关鉴定员工培训。
(六)在省局(公司)鉴定站的指导下,负责受理申请鉴定人员资格审查,将每批次的资格合格员工名单准确输入资格申报录入器并上传至省局(公司)鉴定站考务系统。
(七)负责全市系统范围内员工技能鉴定成绩的反馈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签收发放工作。
(八)按照省局鉴定站要求,及时填制并上报顾客满意度调查。
(九)完成省局鉴定站和市局(公司)安排的其他临时性任务。
第四条各县(区)局(营销部)、科室(中心)、欣大公司是本单位(部门)特有职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的实施主体,负责编制本单位(部门)年度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计划和特有职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资料整理等协助性工作。
第三章组织实施
第五条参加烟草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员工,应符合烟草行业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申报条件,具体申报条件详细参照省局每次转发的考试通告)见《XX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职业资格聘任管理办法》。
第六条参加烟草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的员工,应采取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自觉按照国家局下发的职业技能鉴定教材,进行有针对性的自学,争取考取更高一级的岗位资格。市局公司各单位(部门)应在省局组织统一考试前,组织集中培训,帮助参加考试员工做好应考的准备工作,以保证鉴定考试的通过率。
第七条申请与考试。
1、申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员工,须先向本单位(部门)提出申请,并同时提供本人身份证、学历证书或其它烟草行业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证件;
2、各单位(部门)汇总本部门员工申报资料后,上报至市局(公司)政工科;
3、政工科对申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员工核对资料后进行初审,将通过审核员工资料提交市局(公司)局务会议确定拟参加鉴定人员;
4、政工科将已确定的鉴定人员名单上报省局(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站;
5、对省局(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站审核通过的人员,由政工科负责通知参加鉴定考试时间;
6、鉴定人员按照通知参加鉴定考试;
7、政工科转发省局(公司)职业技能鉴定站下发的成绩通知;
8、对职业技能鉴定合格者,由政工科给各单位(部门)转发省局下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并予以登记;
9、各单位(部门)给本部门员工发放职业资格证书,并予以登记。
第八条职业技能鉴定资料档案管理。
职业技能鉴定文件资料应收集整理成册,其中职业技能鉴定申报名册和职业资格证书核发名册表应长期保存。
第四章费用核报
第九条参加行业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员工,所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培训费和鉴定费等相关费用,先由员工个人垫付,待培训鉴定结束后,根据鉴定情况进行报销:
1、第一次职业技能鉴定,费用全额报销。
2、第一次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未通过,第二次鉴定考试通过后,费用全额核报;第二次鉴定考试未通过的,所有费用一律不予报销,并减当月绩效*分。
3、第二次鉴定考试未通过,第三次鉴定考试通过后,只报销第三次鉴定考试所产生的费用;第三次鉴定考试仍未通过的,所有费用一律不予报销,停工教育时间为1个月,停工教育期间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发放生活费,并停发当月绩效工资,扣减当月绩效30分。
4、第三次鉴定考试未通过,第四次鉴定考试仍未通过的,所有费用一律不予报销,并解除劳动合同。
5、员工参加行业统一组织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考试,违反培训纪律及考试纪律受到通报的,所有费用一律不予报销,并按照《XX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员工违规惩戒办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执行。
第五章附则
第十条本办法由市局(公司)负责解释。
第十一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烟草专卖局职业技能鉴定站信息工作情况汇报
在过去的一年里,___省局鉴定站在国家局人劳司、鉴定指导中心和兄弟省站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下,在强化基础管理、提升队伍素质、开拓鉴定领域、提高鉴定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全年共鉴定特有工种_人,技师_人,初、中级营销员_人。同时,为提高全省烟草系统干部队
伍对鉴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省站把对鉴定工作的宣传报道作为一个关键环节突出抓好,信息工作的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全年共编发简报19期,被国家局网站采用信息7篇,___烟草网站及《___烟草》杂志采用12篇。现在我就___鉴定站开展信息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思想重视是做好信息工作的前提红金龙有一句广告词,“梦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强调思想与效果的正比性。在信息工作上,思想重视也是做好信息工作的前提。在高度重视信息沟通、交流、共享的时代,信息报道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职业技能鉴定信息报道,不但是宣传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重要阵地,有利于提高全行业加强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做好信息宣传报道,又是国家局鉴定指导中心及时、准确了解各鉴定站工作情况的渠道之一,是行业内各鉴定站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桥梁。从另外一个层面而言,信息报道也是展示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要求全系统职业技能鉴定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做好信息宣传的重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积极的行动主动做好这项工作。
二、健全网络是做好信息工作的保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信息大池里,我们着重开通管道,引入活水。去年年初,我们按照国家局鉴定中心的要求,制订下发了全省烟草系统职业技能鉴定信息工作管理办法。在办法中,我们明确提出各分公司、各卷烟厂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为省站兼职信息员,明确信息员的工作职责。同时,将触角延伸至各县局(公司),要求各分公司对所属的县公司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省工、商企业,由省局(公司)至分公司(厂)直至县局(公司)的树状网络,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4月,我们在东海县局承办了全国烟草系统技师技能题库开发会议,东海县局即对此项信息进行了及时报道。同时,基层分公司(厂)、县公司积极上报在开展培训工作、推行持证上岗方面的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信息来源。
三、搞好培训是做好信息工作的重要条件再好的玉,没有巧匠的雕琢也难以显示它的价值。做好信息的宣传报道,没有一定的相关知识和写作水平是不行的。因此,我们始终把搞好培训做为信息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一方面,加强信息报道常规知识的培训。XX年3月,我们选派了2名同志参加了鉴定中心组织的鉴定信息培训班。7月份,我们又要求所有的信息员参加省烟草学会举办的信息员培训班,全面掌握信息报道的格式要件,要求每一篇报道都要明白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要素,同时,要突出提炼报道的新意。另一方面,是职业技能鉴定专业知识的培训。省站有关人员先后在全省烟草系统大中专毕业生培训班、职业技能鉴定管理人员培训班上讲述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方法、规范、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使信息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提高报道水平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
四、奖惩到位是做好信息工作的重要手段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科学认为,人的积极性的调动,一个是事业目标的达成,一个是激励作用的发挥。在信息工作方面,我们注意抓好激励机制的建立。首先,省站明确规定,对信息报道先进单位将进行全省通报表扬,对工作滞后的单位予以批评。其次,我们鼓励基层单位对信息报道先进个人进行物质奖励。如我们有的县公司就明确规定,在___烟草网站上发表一篇信息奖励10元,被国家局网站录用奖励20元。下一步,我们将考虑拟定信息报道的考核奖惩办法,将精神激励与物质奖励充分结合起来。
五、工作创新是做好信息工作的核心依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信息报道是建立在真实事件基础之上的集成产品。我们强调信息报道的多元性和丰富化。首先,常规性的鉴定工作是我们信息报道的主流。XX年,省站对特有工种、技师和卷烟商品营销员的每一次培训、鉴定,我们都及时进行了报道。其次,基层在鉴定工作方面好的经验和做法,是我们信息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在培训方面,基层单位采用自学光盘和集中培训相结合,模拟考试与集中讨论相结合的做法等;在推行持证上岗方面,有些分公司明确提出鉴定通不过者作待岗、转岗或培训处理,每月只领取基本生活费。这些方面的内容我们都进行了及时的报道。第三,我们也要求基层注意收集在鉴定工作中一些感人事迹。如扬州分公司一名营销员第一天入洞房,第二天上考场;徐州分公司一名营销员在参加鉴定前右臂不慎骨折,但为了不错失难得的考试机会,还是坚持参加考试,用左手完成了答题卡的填涂,这些事迹成为我们信息报道的一个亮点。第四,我们在要求做好信息报道的同时,也要求基层信息员特别是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积极思考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一些问题,并写出了具有创造性的文章。XX年,我们的鉴定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信息报道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鉴定中心的要求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在每月上报信息方面,我们执行的就不是很到位;另一方面,在信息的质量方面还有不断提升的空间。三人行必有我师,兄弟省站有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诚恳希望兄弟省站的同仁们对我们的工作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
第三篇:烟草职业技能鉴定
烟草职业技能鉴定
烟草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烟草行业适应新时期人才管理的需要,由国家局组织实施和推进的,烟草职业技能鉴定。虽然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进了行业职工素质的提升,但是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和改进。
一、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意义
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分为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共五个等级。目前,商业企业正在销售、专卖两个开展职业技能鉴定,随着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推进,行业越来越多的员工具备一定等级的职称。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助于提升广大职工的素质
现阶段,企业不缺“人”,有的地方还可以说是冗员较多,但是缺少一批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骨干力量。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有助于激发员工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一种“比学习,比素质”的良好氛围,员工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去专研业务知识,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的提升对提高烟草管理的质量意义重大。烟草行业前些年是通过规范促进效益的提升,这部分潜力已经被充分“挖掘”了,今后会逐步向精细化管理迈进,通过精细化管理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这就对员工的素质有了进一步要求,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可以使员工具备工作需要的基本素质,适应岗位需要。
(二)有利于推进人事用工制度改革
烟草行业尤其是商业企业,员工除了职务提升获得晋级之外,很少有得到晋升的途径。很多员工认真工作一辈子,还是普通办事员级别,这挫伤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工作若干年感觉晋升无望使得大家不愿意去努力工作,“混日子”现象严重,反正都是拿那么多钱,那么“卖力”干也得到升职。
通过职业技能鉴定,使得一批工作认真,业务精湛的员工,不因为其缺乏“领导力”就得不到提拔,职业技能鉴定《烟草职业技能鉴定》。员工可以在技能岗位上得到晋升,这必将大大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同时,推行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为择优录用,竞争上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还有利于企业内部人才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实现企业内部人才合理流动,为推进人事用工制度改革创造条件。
(三)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服务水平
职业技能鉴定由于具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使得通过某个级别鉴定的职工具备了相应的“能力”。比如营销资格认证、专卖资格认证以及社会上早已开展的秘书、信息等资格的认证。员工具备了一定的管理服务知识,其管理服务水平就会得到相应的提升。
将职业技能鉴定和企业内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企业建立培训、考核鉴定与使用相结合并与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调动职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企业职工素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经济发展。
二、烟草职业技能鉴定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工业企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比较早,商业企业起步晚,进展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鉴定的标准需要进一步完善
商业企业技能鉴定主要集中在营销、专卖业务上,其余如财务、信息等工种,社会鉴定已经相当成熟。而卷烟营销、专卖岗位的鉴定还刚刚起步,采用的鉴定标准还不是很成熟,鉴定的成绩不能很好的反应本人的业务素质。不排除个别通过“死记硬背”便能顺利通过考试的可能。
(二)聘用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商业的部门岗位职业技能鉴定也开展了一段时间,很多员工也取得了相应的资格。但是,由于制度不配套,很多通过技能考试的员工没有得到聘用,仅仅得到“一纸证书”,而没有实际的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员工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积极性,不利于进一步推动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三)推进速度偏慢,不能满足烟草行业发展的要求
目前,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仅有少部分人具有了技能证书,而大多数有能力参加考试的员工因为机会少,并未能取得相应的证书。技能鉴定推进的速度过慢,使得后续的聘用工作无法有效实施。尤其是一级、二级这个级别上尚未起步,还没有具有这个等级证书的员工,使得鉴定的科研力量、考评力量偏弱,不利于鉴定工作的深入发展。
(四)考评员队伍不够完善
第四篇:四川省烟草专卖局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简报(共)
四川省烟草专卖局职业技能鉴定
工 作 简 报
第1期(总第1期)
四川省烟草专卖局职业技能鉴定站2008年9月28日
2008年7-9月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动态
▲7月20日,省局鉴定站在峨眉、宜宾、南充三个考点组织参加了2008年行业第二批营销师(卷烟商品营销)职业技能统一鉴定,全省烟草商业系统15个市、州公司287人参加了鉴定。本次参加鉴定的等级全部为中级。鉴定前,省局鉴定站组织培训教师分别在三个考点进行了集中培训。▲9月中旬,省局鉴定站完成全省第三批营销师(卷烟商品营销)职业技能鉴定申报工作,经资格审查397人符合申报条件,其中高级217人,中级180人。鉴定将于10月19日分成都、德阳、峨眉三个考点进行。
▲为迎接即将开展的专卖管理员岗位职业技能鉴定,按
照烟草行业鉴定工作的安排,8月20日至25日,我省推荐6名同志参加在广州举行的专卖管理考评员培训班培训。
▲按照国家局鉴定中心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我省鉴定考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保证“在线考务管理系统”的顺利应用,8月26日至30日。省局鉴定站组织4名从事鉴定管理人员参加在吉林烟草培训中心举办的烟草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在线考务管理系统管理人员培训班培训。并拟定在适当时候组织全省各市、州公司从事鉴定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
▲按照烟草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办证程序和要求,9月,省局鉴定站对之前完成6个批次职业技能鉴定合格人员进行了认真清理审核,顺利完成了职业资格证书办证工作,办证人数1744人。目前,办证照片已寄往国家局鉴定中心。▲省局鉴定站积极选派行业技术骨干参与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审定和国家题库烟草分库建设。8月我省1名成员参加行业进行的烟叶分级职业资格题库技能试题扩充会议,9月又有2名成员参加专卖管理员岗位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暨鉴定培训教材审定。
第五篇: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工作总结
文章标题: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工作总结
2005年,XX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区局(公司)的部署,在市委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坚决贯彻党组年初在工作会上提出的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六个一”工程,认真落实年初确定的工作重点,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一年来的主要工作
(一)各项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11月份,销售卷烟53379.64箱,完成年计划的88.23;预计全年完成58100箱,比上年同期增长5.5。截止11月份,实现卷烟销售单箱额(含税)7372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97元,增长21.76。截止11月份,销售“真龙”卷烟913.12箱,预计全年完成990箱,比上年同期增长196.41。截止11月份,实现税利3550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7.6;预计全年完成37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范文搜网-http://www.xiexiebang.com]
(二)理顺了企业内部的各项关系,真正发挥了市公司经营主体地位的作用。
继2004年完成机构改革的组织机构搭建工作后,2005年我们着重理顺了内部关系,规范管理,确保各项机制顺利运行,真正确立了市公司法人主体地位,发挥了市公司经营主体的作用。首先是做好了员工的思想工作,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确保整个机构改革工作的平稳过渡。其次是明确了各中心、县级局的工作职责,专卖、营销、物流三大块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对员工的管理,确定业务上实行直线管理,以中心为主,员工的日常管理则由各县局负责,由局为主,实现横向与纵向的有机结合,提高管理的全面性、有效性。第三是加强了三线协调工作,各部门能够积极主动地沟通解决问题。建立了三线协调例会制度以及信息反馈沟通制度,保证分工不分家,围绕中心工作,各负其责。同时,全面推行五大员联动考核办法,加大三线互控力度,确保各中心、县级局工作顺畅运转,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提高了企业执行力。
(三)进一步夯实了基础工作,确保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专卖基础
专卖管理工作以证件管理为核心,狠抓了零售户的合理布局和裁减工作。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全面开展清理整顿违法违章经营行为,抓住卷烟打假、打私、打黑网络重点,切实维护好国家、消费者利益,提高卷烟市场净化率。今年1-11月,共出动专卖人员68000多人次,车辆13600车次,查处案件726起(案值5万元以上的9起),断掉黑配送及非法烟丝窝点3个,取缔违章经营户393户,移交公安部门处理3人,行政拘留1人,查扣假、非、私三种烟979.81件(其中走私卷烟892.94件),非法烟叶烟丝47.65吨,烟用丝束16.1吨,切烟丝机1台,案值约400万元。同时,逐步推进诚信等级管理工作,加大宣传的力度,完善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制作了诚信经营星级牌匾。4月中旬,区局“推进卷烟市场诚信体系建设,诚信进万家”宣讲团到我市演讲,我局组织了400多人参加宣讲会,零售户反响强烈。下半年,根据各县级局诚信等级管理评分评级的不平衡性,由专卖办统一了标准,实行每个月度评一次分、每个季度评一次等级,有效地推动了诚信等级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全市共成立了自管小组170个,评选出诚信户3290户,占经营户总数的30.56,其中三星户267户,二星户516户,一星户777户,城镇一级卷烟经营户全部纳入了诚信等级管理范围。
2、网建基础
网络建设工作根据现代物流建设的要求,按照“一库式”管理进行线路整合,调整访送周期,压缩工作日。经过摸底调研后,全面开展线路的优化整合工作。配送线路由原来47组162条整合成26组130条,配送车辆由35台减少到26台,配送部门的员工由128人减少到89人,其中原即访即销60条线路全部改为电话访销,纳入汽车配送,其它线路通过指定代送形式配送,改变了以前XX、灵山、浦北三地分散配送的形式,基本上实现了集中访销和一级配一级送的工作模式,大大提高配送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电话订货和电子结算方面,按照网建达标标准一项一项制定措施有针对性地抓好落实。目前实行电话访销10580户,占入网销售户数99.62;参加电子结算3896户,占持证客户36.64,其中市区达到94.85,县城达到98.31,乡镇地区达到89.54。抓好“一号工程”和CRM系统的应用实施工作,为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努力,我公司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