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和完善金融监督体制等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金融工作的内在要求。结合我州实际,深化金融改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我们认为必须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围绕中心,改善服务,金融要努力成为湘西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经济工作是党的工作中心。当地政府拓展经济的基本思路是什么,重点支持的是什么,大力发展的是什么,这是我们金融部门必须要明确的。如果我们不清楚,与政府的立场不吻合,就谈不上支持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围绕政府经济工作的基本着眼点和工作基本目标,积极调整金融工作思路,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实现金融服务与支持的重心转移,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一)人民银行要积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助推我州经济发展
第一,在制定货币信贷政策指导意见时,要强化四个支持。以支持龙头企业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以支持支柱企业为重点,推动工业化;以支持交通、电力、通信建设为重点,解决经济发展瓶颈,促进城镇化;以支持发展生态旅游为重点,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不断完善小额农贷,进一步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努力实现信贷品种和数量增加;积极推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支持扩大再就业。
第二,在加强金融服务时,要立足三个投入。一是建“窗口”,指导投入。结合我州实际制定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指导意见,指导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加大筹资、项目资金争取和国债项目贷款配套、金融新产品开发、信贷营销力度,切实加大信贷投放。灵活有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管好用活央行资金,加强宏观调控。积极运用再贷款手段支持银行和信用社扩大信贷投放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在地区、产业间合理投放信贷资金,加大对朝阳产业和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企业的资金供给。积极推广票据业务,多渠道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发展票据业务,鼓励中小企业在商品交易中广泛使用票据,探索发展企业利用票据融资的途径,改变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方式。二是抓沟通,促进投入。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金融机构做好上下沟通、银企沟通、银政沟通工作,增进政银企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利用银企恳谈、项目洽谈、行长联系会等形式,促进金融机构增加有效信贷投入。三是树典型,引导投入。积极推广和宣传银行、信用社改善经营管理、加强信贷营销、改善金融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企业诚实守信等方面好的作法和经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确保每年贷款新增20%以上。
(二)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选准信贷支持载体,多角度支持我州经济发展
一是大力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支持重点产业、商品基地建设。通过信贷资金的倾斜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实行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商业化。突出支持龙头企业,培育市场主体。要突破所有制、区域、行业、部门界限,广泛吸纳产业链各环节资金,通过资金重组、兼并联合、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的信贷投入,增强农业抗灾保收的能力。农行要在近3年内从中央扶贫贴息组织3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其基地建设;信用社力争2年内农村中长期信贷投入达2亿元,全面推进信贷扶贫产业开发工作。
二是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加快我州工业化步伐。要在企业提高自身经营业绩、提升信用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体制和授权授信管理办法,调整现行贷款审批方式,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信贷优惠政策,建立有效的贷款发放及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基层金融机构贷款营销的积极性,满足中小企业合理资金需求。
三是支持城乡市场体系建设,拓宽我州商品流通空间。积极配合地方政府进行小城镇建设,围绕住房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信贷支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使其成为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大力支持实施迁徙式扶贫开发,加速小城镇扩容提质和生态建设。针对城乡居民对消费贷款需求,尤其是住房贷款、助学贷款等资金需求欲望强烈,商业银行要增加消费贷款品种和比例,支持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加快我州小城镇建设步伐。
四是增加教育信贷投入,开发人力资源。尤其是针对我州劳务输出多的实际,大力支持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发展教育信贷业务,推进信贷与科教开发的结合,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推动我州教育、科技的发展。积极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促进扩大再就业。探索外出务工人员小额贷款联保方式,促进劳务经济发展。
(三)完善政策性金融功能,促进我州经济发展 进一步完善农发行的机制和功能,调整其经营范围,更多地赋予其农业政策性金融功能,充分发挥其在支持农副产品收购、支持农业开发、退耕还林、小城镇建设、农田基本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业科技投入等方面的应有作用。
二、深化改革,形成活力,金融要努力成为湘西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一)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和监管局分设。今年底,金融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分离,成立银监局。人民银行要正确把握职能重心,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定位,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作用。银监局要根据自身的职责,强化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人民银行与银监机构要建立密切的联系机制,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二)商业银行要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一是商业银行要用发展的观念、长远的眼光、全局的视角、前瞻性思维正确对待机构改革,整合金融资源,在网点设置上要撤并有度,布局科学,与经济发展和居民需求相适应。二是要打破行际间的垄断,要形成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竞争有序的金融市场。三是在业务发展上,加强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公平竞争。四是深化金融机构内部改革,形成内部竞争机制,通过建立灵活的内部竞争机制激发活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推动金融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三)农村信用社要加快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县核算工作和大县设中心社模式,建立良好的治理结构,强化行为约束,更好地为“三农”服务。通过农村信用社改革,更有效地带动农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三、营造环境,搭建平台,政府要努力成为金融支持经济的“服务器”
(一)进一步深化“金融是现代经济核心”的认识,牢固树立“两个离不开”思想。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千方百计为金融发展搞好服务,进一步强化金。融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广大群众要进一步增强信用意识,进一步维护这个核心地位;金融部门要进一步增强危机意识,切实加大改革和管理力度,改善金融服务,巩固这个核心地位,引导资源的合理流动。
(二)大力整治社会信用秩序,优化金融运行环境。社会信用环境整治既是当前我州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深层次解决我州经济建设的金融支持问题的现实选择。一是严格执法,严惩失信行为。落实州委、州政府已出台的清收方案,切实加大对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到逾期贷款的清收,党政干部要带头讲信用,主动立信。二是狠抓金融安全区创建和不良资产处置工作。我州金融安全区创建和资产处置工作虽已启动,但进展缓慢,效果不佳。要支持各金融机构开展专项收贷收息和盘活不良资产活动,降低不良贷款占比,力争3年内我州金融不良资产降到20%以内。三是严格规范企业改制行为。对已形成不规范改制逃废金融债务的,要妥善处理,严禁在今后的企业改制中出现新的逃废债行为。四是强化信用意识,打造“诚信湘西”。加强舆论宣传和监督,强化中小民营企业、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五是继续在农村推行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工作,建立借款人行为激励和约束机制。六是加大金融案件的执行力度,司法部门要优先办理金融案件,秉公执法,为金融运行营造良好环境。
(三)切实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使我州的担保公司尽快运作起来,并扩大担保公司的业务覆盖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体制性障碍。
(四)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搭建政银企合作的操作平台。政府要搞好项目推荐,组织召开银企项目洽谈会,为金融机构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孕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搭建平台,增强金融机构的放贷信心,力争今后5年内贷款年增长20%以上,不良资产比例降到20%以下,净利润年增长20%以上,实现全州金融系统3年内整体盈利,经济金融良性互动。
第二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和完善金融监督体制等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金融工作的内在要求。结合我州实际,深化金融改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我们认为必须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围绕中心,改善服务,金融要努力成为湘西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经济工作是党的工作中心。当地政府拓展经济的基本思路是什么,重点支持的是什么,大力发展的是什么,这是我们金融部门必须要明确的。如果我们不清楚,与政府的立场不吻合,就谈不上支持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围绕政府经济工作的基本着眼点和工作基本目标,积极调整金融工作思路,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实现金融服务与支持的重心转移,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一)人民银行要积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助推我州经济发展
第一,在制定货币信贷政策指导意见时,要强化四个支持。以支持龙头企业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以支持支柱企业为重点,推动工业化;以支持交通、电力、通信建设为重点,解决经济发展瓶颈,促进城镇化;以支持发展生态旅游为重点,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不断完善小额农贷,进一步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努力实现信贷品种和数量增加;积极推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支持扩大再就业。
第二,在加强金融服务时,要立足三个投入。一是建“窗口”,指导投入。结合我州实际制定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指导意见,指导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加大筹资、项目资金争取和国债项目贷款配套、金融新产品开发、信贷营销力度,切实加大信贷投放。灵活有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管好用活央行资金,加强宏观调控。积极运用再贷款手段支持银行和信用社扩大信贷投放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在地区、产业间合理投放信贷资金,加大对朝阳产业和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企业的资金供给。积极推广票据业务,多渠道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发展票据业务,鼓励中小企业在商品交易中广泛使用票据,探索发展企业利用票据融资的途径,改变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方式。二是抓沟通,促进投入。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金融机构做好上下沟通、银企沟通、银政沟通工作,增进政银企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利用银企恳谈、项目洽谈、行长联系会等形式,促进金融机构增加有效信贷投入。三是树典型,引导投入。积极推广和宣传银行、信用社改善经营管理、加强信贷营销、改善金融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企业诚实守信等方面好的作法和经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确保每年贷款新增20%以上。
(二)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选准信贷支持载体,多角度支持我州经济发展
一是大力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支持重点产业、商品基地建设。通过信贷资金的倾斜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实行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商业化。突出支持龙头企业,培育市场主体。要突破所有制、区域、行业、部门界限,广泛吸纳产业链各环节资金,通过资金重组、兼并联合、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的信贷投入,增强农业抗灾保收的能力。农行要在近3年内从中央扶贫贴息组织3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其基地建设;信用社力争2年内农村中长期信贷投入达2亿元,全面推进信贷扶贫产业开发工作。
二是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加快我州工业化步伐。要在企业提高自身经营业绩、提升信用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体制和授权授信管理办法,调整现行贷款审批方式,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信贷优惠政策,建立有效的贷款发放及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基层金融机构贷款营销的积极性,满足中小企业合理资金需求。
三是支持城乡市场体系建设,拓宽我州商品流通空间。积极配合地方政府进行小城镇建设,围绕住房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信贷支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使其成为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大力支持实施迁徙式扶贫开发,加速小城镇扩容提质和生态建设。针对城乡居民对消费贷款需求,尤其是住房贷款、助学贷款等资金需求欲望强烈,商业银行要增加消费贷款品种和比例,支持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加快我州小城镇建设步伐。
四是增加教育信贷投入,开发人力资源。尤其是针对我州劳务输出多的实际,大力支持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发展教育信贷业务,推进信贷与科教开发的结合,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推动我州教育、科技的发展。积极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促进扩大再就业。探索外出务工人员小额贷款联保方式,促进劳务经济发展。
(三)完善政策性金融功能,促进我州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农发行的机制和功能,调整其经营范围,更多地赋予其农业政策性金融功能,充分发挥其在支持农副产品
第三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和完善金融监督体制等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金融工作的内在要求。结合我州实际,深化金融改革,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我们认为必须抓好三方面工作。
一、围绕中心,改善服务,金融要努力成为湘西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经济工作是党的工作中心。当地政府拓展经济的基本思路是什么,重点支持的是什么,大力发展的是什么,这是我们金融部门必须要明确的。如果我们不清楚,与政府的立场不吻合,就谈不上支持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围绕政府经济工作的基本着眼点和工作基本目标,积极调整金融工作思路,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实现金融服务与支持的重心转移,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一)人民银行要积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助推我州经济发展
第一,在制定货币信贷政策指导意见时,要强化四个支持。以支持龙头企业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化;以支持支柱企业为重点,推动工业化;以支持交通、电力、通信建设为重点,解决经济发展瓶颈,促进城镇化;以支持发展生态旅游为重点,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不断完善小额农贷,进一步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大力发展消费信贷,努力实现信贷品种和数量增加;积极推行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支持扩大再就业。
第二,在加强金融服务时,要立足三个投入。一是建“窗口”,指导投入。结合我州实际制定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指导意见,指导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加大筹资、项目资金争取和国债项目贷款配套、金融新产品开发、信贷营销力度,切实加大信贷投放。灵活有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管好用活央行资金,加强宏观调控。积极运用再贷款手段支持银行和信用社扩大信贷投放能力,引导金融机构在地区、产业间合理投放信贷资金,加大对朝阳产业和有市尝有效益、有信用企业的资金供给。积极推广票据业务,多渠道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发展票据业务,鼓励中小企业在商品交易中广泛使用票据,探索发展企业利用票据融资的途径,改变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单一融资方式。二是抓沟通,促进投入。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金融机构做好上下沟通、银企沟通、银政沟通工作,增进政银企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利用银企恳谈、项目洽谈、行长联系会等形式,促进金融机构增加有效信贷投入。三是树典型,引导投入。积极推广和宣传银行、信用社改善经营管理、加强信贷营销、改善金融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以及企业诚实守信等方面好的作法和经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确保每年贷款新增20%以上。
(二)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选准信贷支持载体,多角度支持我州经济发展
一是大力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支持重点产业、商品基地建设。通过信贷资金的倾斜引导农民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实行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商业化。突出支持龙头企业,培育市场主体。要突破所有制、区域、行业、部门界限,广泛吸纳产业链各环节资金,通过资金重组、兼并联合、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大对农业基本建设的信贷投入,增强农业抗灾保收的能力。农行要在近3年内从中央扶贫贴息组织3亿元,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其基地建设;信用社力争2年内农村中长期信贷投入达2亿元,全面推进信贷扶贫产业开发工作。
二是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加快我州工业化步伐。要在企业提高自身经营业绩、提升信用程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体制和授权授信管理办法,调整现行贷款审批方式,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信贷优惠政策,建立有效的贷款发放及奖惩机制,充分调动基层金融机构贷款营销的积极性,满足中小企业合理资金需求。
三是支持城乡市场体系建设,拓宽我州商品流通空间。积极配合地方政府进行小城镇建设,围绕住房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信贷支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使其成为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大力支持实施迁徙式扶贫开发,加速小城镇扩容提质和生态建设。针对城乡居民对消费贷款需求,尤其是住房贷款、助学贷款等资金需求欲望强烈,商业银行要增加消费贷款品种和比例,支持激活农村消费市场,加快我州小城镇建设步伐。
四是增加教育信贷投入,开发人力资源。尤其是针对我州劳务输出多的实际,大力支持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发展教育信贷业务,推进信贷与科教开发的结合,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素质,推动我州教育、科技的发展。积极开展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促进扩大再就业。探索外出务工人员小额贷款联保方式,促进劳务经济发展。
(三)完善政策性金融功能,促进我州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农发行的机制和功能,调整其经营范围,更多地赋予其农业政策性金融功能,充分发挥其在支持农副产品收购、支持农业开发、退耕还林、小城镇建设、农田基本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业科技投入等方面的应有作用。
二、深化改革,形成活力,金融要努力成为湘西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一)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和监管局分设。今年底,金融监管职能从人民银行分离,成立银监局。人民银行要正确把握职能重心,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工作定位,创新工作方法,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和防范与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中的作用。银监局要根据自身的职责,强化金融监管,维护金融稳定。人民银行与银监机构要建立密切的联系机制,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二)商业银行要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一是商业银行要用发展的观念、长远的眼光、全局的视角、前瞻性思维正确对待机构改革,整合金融资源,在网点设置上要撤并有度,布局科学,与经
第四篇:2014申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2014申论范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事业单位考试备考资料
【背景】
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设立,将是民间金融制度的转折点,温州作为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开路先锋,将进一步推动金融制度的创新。请根据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实,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1000—1200字。
【范文】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更好服务国计民生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金融体系,是党的十八大做出的战略部署,也是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过去两年中,金融改革在浙江率先起步,2012年初春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成功获批,2013年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崛起,都让我们听到了金融体制深层次改革启动的隐隐雷声。
不可否认,金融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全局效应,是振兴经济全局的催化剂,若处理不慎也会成为撼动全局的火药桶。因此,国内外经济形势越是错综复杂,经济社会发展压力越是加大,就越需重视金融体制改革的独特关键作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将强烈激发我国的经济潜能,大幅开拓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创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我国传统的金融体制是在我国实行计划经济的条件上建立的,它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其特点是高度垄断,主要为国有企业服务。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传统的金融体制也开始迈开改革的步伐。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金融体制的改革及金融业的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高度垄断没有完全打破,中小企业金融机构较少,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展缓慢。这些体制性缺陷,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影响稀缺资金的配置效率,不仅伤害我国经济健康运行,而且威胁到长期稳定发展,所以,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已刻不容缓。
不容忽视的是,新形势下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要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金融服务的新要求。
因此来说,一方面要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继续推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发展农村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改制和增资扩股,培育多元化金融市场主体,并推动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存款类金融机构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将每年新增存款一定比例投放到农业或涉农领域。同
时要加快金融业制度和产品创新,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提升金融活力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和完善社区金融服务组织体系,深化中小商业银行改革,促进地方性中小商业银行更加专注于社区居民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提高其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能力。同时要加强宏观统筹指导,营造良好金融环境,要着力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和完善监管体系,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是中国迈向金融强国的必经之路。要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出台一系列重大政策和措施,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持续加强管理创新、业务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和信息系统创新,形成银行、证券、保险及其他金融业协调发展的社会氛围,推动银行业金融体系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1079字)
第五篇:IPO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新江阴的幸福时代:上市公司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发展
http://www.xiexiebang.com
时间:2011年04月27日
来源:
----云南证监局携手昆明市工信委、市金融办开展拟上市企业调研
4月20日至21日,云南局范辉局长率队,携手昆明市工信委、市金融办对滇虹药业等十户昆明拟上市企业开展上市调研工作。调研工作通过宣讲法律法规,传递监管原则和理念,“一司一策”
摸情况、找问题、提建议,本次调研活动对推进昆明优质企业加快上市步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调研组详细听取了十户企业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中介机构对公司历史沿革、经营情况和上市计划等方面的汇报,并实地考察了企业生产经营场所。调研组对企业提出的涉及发行上市方面的法律
法规及政策问题进行了解答,对企业在上市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顾虑进行了现场研究,调研组还针对各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行业特点进行了诊断。
范辉局长在调研过程中就推进昆明优质企业加快上市步伐提了三点要求: 一是拟上市企业要知法守法,切不可舍本求末。企业申请上市要解决“能不能”和“为什么”上市的问题,拟上市企业应正确处理好“上市”与“发展”、“规范”与“开拓”的关系,借助
资本市场谋求企业更大发展,实现“借助上市”而不是“为上市”的百年企业发展大计。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时机和市场申请上市,切不可追求短期效应而“闯关”上市。
二是中介机构要勤勉尽责,切实履行好法定职责。中介机构所开展的业务是证监会、公众投资者赋予的法定业务,与资本市场发展唇齿相连、荣辱与共,必须坚持职业操守,勤勉尽责,实事
求是,努力使企业存在的问题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协助解决;同时,中介机构要主动挖掘优质企业,将质地优良、运作规范的企业引入上市轨道,为资本市场注入新鲜血液。三是地方政府要加强对拟上市企业的扶持,为企业上市保驾护航。证监会对企业申请上市的程序和决策都是公开透明的,并且支持和鼓励优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发展。我们将和地方政府一道,充分利用昆明市已建立的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和政策资金支持,积极协调解决企业上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企业加快推进上市步伐,全面形成昆明上市企业培育一批、储备一批、推动一
批的良好局面,为云南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增添活力。
四川省“借力”上市公司带动地方产业发展
来源: 全景网
发布时间: 2011年01月21日 14:26 作者: 余武俊
全景网1月21日讯
资本市场二十年来,四川省总计实现融资1185.12亿元,为四川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培育造就了东方电气、五粮液、新希望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
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了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在促进四川地方经济发展中究竟如何发挥作用?近日全景网实地采访了四川省证监局、金融办等相关部门和上市公司,探询
其中的奥秘。
资本市场为四川培育造就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四川资本市场起步早、发展快,在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投资者数量、市场活跃程度等诸多方面均领跑中西部,位居全国前列。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年末,四川有上市公司90
家(A股上市公司83家、境外上市公司9家),A股上市公司数居全国第七,中西部第一。二十年来,四川资本市场总计实现融资1185.12亿元,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培育造就了
东方电气、五粮液、新希望等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带动了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发展规范,资本市场基础性资源配置功能日益显现,发展直接融资已经成为大国崛起的重要战略。在这一背景下,四川省抓住了近年来资本市场快速发展机遇,推
动企业上市和直接融资,实现了四川资本市场超常规、跨越性发展,资本市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加大,作用明显。特别是2008年以来,四川资本市场经受住了5.12特大地震和国
际金融危机的双重考验,发展创历史最好水平,为四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资本市场发展也激活对了民间投资和拉动了间接融资。四川证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首先是小企业上市获得的快速发展所显示的示范效应,极大的促进了未上市企业的上市积极性。除
民营中小企业外,一批省属国有大企业也在积极筹划改制上市前的准备。其次,资本市场发展还吸引了创业资本和风险投资基金等多种民间资金纷纷进入四川,寻找和培育项目。同时,由于
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质量普遍高于一般企业,银行普遍对其加大贷款和授信额度,各种金融工具相互支撑和支持的叠加效应开始显现。”
资本市场对地方经济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四川上市公司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数据显示,近三年,四川上市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354.07亿元,实现净利润349.52亿元,分别占四川1.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三年累
计营业总收入的15.33%和累计总利润的15.40%。
在采访中,遂宁市委书记崔保华表示,该市7家上市公司盈利水平普遍较高,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中,四川美丰从1997年上市至2009年末,累计创造利润21.34亿元,纳税
3.65亿元,分红6.75亿元。沱牌曲酒2009年实现营业收入7.23亿元,净利润5379万元,利税2.26亿元,生产能力列全国同行业第14位。在纺织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华润锦华规范改制上市以
来始终保持着盈利能力,发展为遂宁市纳税大户。华纺银华上市以来创利润总额5589万元,税收贡献总额1.71亿元。
图为遂宁市委书记崔保华接受全景网采访
四川省上市公司在数量增长的同时,带来了结构的优化。目前,上市公司已基本覆盖了四川重点优势产业,既有东方电气、五粮液、攀钢钢钒等主板龙头企业,也有科伦药业、川大智胜、吉峰农机等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中小板、创业板企业;特别是一批高新企业上市,有效引导了各类要素和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流动。
上市公司既有自我发展,又回报社会,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舟曲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四川各上市公司都踊跃捐款捐物,其中沱牌舍得酒业公司向玉树地震灾区捐赠了
1000万元爱心善款。
“借力”上市公司带动地方产业发展
通过四川的实地采访,记者发现把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依托上市骨干企业,带动地方产业发展,已成为四川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一条“大道”。
四川省黄小祥副省长表示,资本市场的功能逐步得到全面显现,在四川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近几年,四川省利用资本市场这个平台,做大做强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促进了产
业集中,培育了优化产业集群,优化了产业结构。此外,四川省有创业板上市公司6家,排名全国第6位,这使得大量新兴产业和高科技创新性企业受到风险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青睐,促进了四
川省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高新科技园区的发展。
遂宁市射洪县就利用上市公司的优势建立了四大工业园区。射洪县副县长丁文艺表示,“射洪县选择了走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有机结合的道路,促进全县经济的发展。以沱牌曲酒为例,在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还只能算是一个”小作坊“,后来通过培育上市做大做强,上市后企业本身有了巨大发展,后来我们依托沱牌组建了沱牌工业城,现在沱牌工业城已有20多户规模以上企
业,产业链延长形成产业集群,而沱牌工业城年产值也达到了65亿。此外,我们还依托美丰股份公司,组建了美丰集团和美丰工业园,目前美丰工业园规模以上企业达50多家,产值可达80多
亿。”依托上市骨干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使得地方经济实现快速增长,对地方税收、就业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大作用。
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加快推进,也为四川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开辟了广阔空间。四川省金融办主任陈跃军表示,四川产业门类齐全,工业园区发展迅猛,拥有成都高新区和绵阳科技城园
区两个国家级高新科技园区,园内中小企业、高新企业众多,利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潜力很大。未来,随着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四川企业利用资
本市场发展壮大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平台。
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助推福建经济发展
2010年12月21日 04:05 来源: 证券时报 【字体:大 中 小】 网友评论
福建股票认购申请表和最早获批公开发行的福耀玻璃(600660)股票,已成为福建资本市场探索与起步阶段的见证。
福建证监局局长陈小澎近日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0年来福建资本市场走过了一段相当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探索与起步(1984-1993年)、初步发展(1994- 2002年)、风险处置与规范发展并存(2003-2007年)、规范与快速发展(2007年至今)四个阶段。在前几年的各项历史遗留风险妥善化解后,如今的福建资本市场正迎来跨越式发展的历史
新机遇。
促进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福建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对当地经济起到了哪些带动作用?
陈小澎:辖区资本市场对地方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和带动作用。首先是为地方经济特别是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资金支持。截至今年12月初,辖区48家上市公司通过境内资
本市场IPO融资超过550亿元,2006年以来再融资超过1000亿元。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为福建优质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为福建经济跨越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其次,直接带动了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经过多年发展,辖区上市公司整体实力有了显著提高,有效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截至去年底,辖区39家上市公司总市值5156.06亿元,同比增长
151.82%;资产总计14,888.28亿元,同比增长29.71%。2009年,辖区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达0.59元和17.0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4倍和1.36倍。此外,福建资本市场 的蓬勃发展在优化地方资源配置、提升产业竞争力、增加地方财政税收、提供社会就业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服务“晋江突破”战略
证券时报记者:“晋江(重点)突破”战略是福建证监局近年来工作的重要部分,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陈小澎:晋江是中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县级市之一,但2004年时,晋江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却明显滞后。当年全市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近200家,却只有2家企业在境内上市,1家企业在境外上市。
2004年,福建证监局提出优化辖区资本市场结构的基本对策:优化存量和扩张增量并举。针对增量扩张,确定了“晋江(重点)突破”战略,旨在以晋江乃至泉州等民营经济较发达的地
区,作为推动辖区资本市场发展的基础和重点,加大优质上市后备资源的培育力度,进而对其他地区形成较强的示范效应,带动更多质量较好的公司上市。
2006年IPO开闸后,福建证监局成立了“推进上市工作组”,专司上市后备企业培育服务工作,加快实施“晋江(重点)突破”战略:一是实地走访调研,挖掘上市后备资源。2007年以来,联合有关部门大范围实地走访,建立了“上市后备资源信息库”和分梯次的推进格局;二是加强“双补”,规范企业上市行为。在走访和服务企业过程中,注重宣导理性上市理念,引导企
业做好“补条件”和“补基础”的工作,做实规范整顿工作;三是加强培训服务。4年来,联合有关部门累计组织召开全省或区域性企业改制上市培训班16场次、专题会议36场次,累计有4000
余人参训,迅速提高了企业上市工作能力;四是发挥合力,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与有关各方在信息共享、联合走访、业务培训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建立了共同推进上市的合作机制;五是
积极争取证监会领导和证券交易所的支持。
通过持续6年的不懈努力,“晋江(重点)突破”战略已经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以来,辖区共有52家企业向证监局提出辅导备案申请,31家企业向证监会上报IPO申请,23家企业通过了
证监会发行审核,21家企业已发行上市;辖区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超过80家,公司首发上市融资连同存量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和债券类融资,累计实现直接融资超过1750亿元,为海西建设提供
了重要资金支持。截至2010年11月,晋江市共有3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76家上市后备企业,“资本晋江”雏形初现,对全省其他地区利用资本市场实现快速发展形成了良好示范效应。
树立福建板块良好形象
证券时报记者:福建证监局近年来持续督促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陈小澎:上市公司创造财富的资源取之于社会,也理应将发展的成果回报于社会。福建证监局在2007年就意识到通过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引导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等市场主体建立促进科学
发展和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性。
2007年,福建证监局通过指导兴业银行(601166)在辖区上市公司治理培训和案例分析会,向辖区上市公司发出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倡议,受到辖区各上市公司的一致拥护和积极响
应。此后,又通过举办辖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培训会、发布《福建上市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证券期货服务机构社会责任指引》等方式,积极推动社会责任建设,明确要求辖区各上市公
司建立社会责任制度,在检查和评价社会责任制度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形成社会责任报告予以披露和上报。这一举措在全国证券监管系统内开创了先河。目前,辖区上市公司、证
券公司已全部建立了社会责任制度,并通过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充分实施和体现。2008、2009年,福建证监局连续两年组织编辑《福建辖区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社会责任报告》一书,全面反映辖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总体情况和具体实践。这是中国资本市场上第
一部完整的区域范围内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全面记录,也是辖区上市公司、证券公司的一次成功的集体亮相,在资本市场树立了良好形象,产生了良好的反应,示范效应也随之产生。
营造良好证券生态环境
证券时报记者:未来一段时间,福建证监局将采取何种发展思路和措施,继续推进资本市场发展?
陈小澎:福建证监局将充分利用中央支持加快海西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快推动福建辖区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增强资本市场服务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是积极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市场化并购重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推动产业内及产业间的战略性重组,促使优质资源、优质项目
和优惠政策向优质上市公司集聚。积极鼓励和支持再融资,争取3年内通过再融资筹集资金500亿元。积极引导资本与技术创新相结合,促进企业设备更新换代、技术升级,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通过募集资金投建新项目,延伸产业链,带动一批与之相配套的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巩固和发展区域产业集群的优势地位,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
二是继续开展企业上市培育服务,推动优质企业尽快发行上市。继续实施“晋江(重点)突破”战略,联合有关部门深入挖掘优质后备资源,尤其是加大对科技型、创新型、农业龙头型
优质后备企业的挖掘和培训服务力度,推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优质后备企业“一起上”;组织保荐机构开展对辖区拟上市公司的规范运作培训,建立保荐机构辅导和持续督导工作质量的
评价机制,督促在辖区执业的保荐机构切实提高执业质量;全面总结推广晋江企业上市的成功经验,争取3年内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80家,实现直接融资1000亿元。
三是积极支持和鼓励辖区证券期货机构发展壮大,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利用中央赋予海西先行先试的政策,积极营造良好的证券生态环境,争取更多法人证券期货机构、合资证券
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将总部设在福建辖区,积极扶持现有证券期货机构创新发展、做大做强,着力培育综合实力一流的机构,提高福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
四是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积极配合推动债券市场发展和场外市场建设。密切关注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大试点的政策动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联合做好园区内后备企业的
走访、筛选、推介及政策宣讲工作,积极争取福建省高新技术园区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首批扩大试点范围,并积极争取发展两岸股权柜台交易市场。
五是积极配合推动两岸证券业交流合作,积极争取辖区资本市场先行先试。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西的《若干意见》,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加快两岸资本市场的交
流合作步伐,促进闽台证券期货机构双向互设,互相参股,配合推进海峡西岸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建设。抓住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证监会加大对福建资本市场先行
先试的支持力度。
解放思想加快发展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作为江阴惟一一家地方性股份制银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要切实解放思想,创新发展,将坚持立足服务地方,加快实现自身新一轮跨跃式发展,不断为江阴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新贡献。
”江阴农村商业银行行长孙伟说。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江阴农商行各项贷款稳定增长,人民币贷款余额188亿元,比年初增放25亿元,全行新增贷款占全市的39%,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孙伟表示,面对新的“
双防双紧”的宏观经济政策,农商行将继续支持市委、市政府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肩负起服务地方的重任,争当金融主力军。一方面,要着力抓好对“三农”经济的服务支持,以社会主
义新农村建设大局为重,加大对农业产业、农村经济建设的支持,保障农村发展资金供给。同时,克服宏观调控带来的调整期困难,挖掘潜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壮大资金规模,在防范风险的
基础上,继续加大对我市传统产业升级优化的资金支持和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培育。
按照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思路,农商行紧紧抓住放开农村商业银行地域限制的政策机遇,启动了“走出去”投资苏中苏北农村金融机构、跨省设立村镇银行的发展战略。该行发起筹备 的四川宣汉诚民村镇银行已取得四川省银监局批复,正式进入筹备阶段。今后,农商行将加大跨地区发展力度,选择具有较强发展后劲的地区设立分支机构,研究探索如何利用自身优势,着
手培育农商行“总部效应”,促进本地企业对外交流拓展,增强江阴经济发展后劲,促进江阴整体形象的提升。
目前,农商行正在积极做好上市申报前各项准备工作。孙伟告诉记者,实行资本运作,不仅有利于农商行完善公司治理,规范管理机制,快速筹集资本,实现裂变发展,更有利于江阴通
过自己的银行,聚天下资,谋江阴利,进一步提升江阴对外形象。现在,该行正与上市辅导券商、律师、审计中介一起,一步不松地推进资本运作,努力成为农村金融机构中的上市银行,以
快速壮大自身实力,为江阴地方经济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
“农商行的发展得益于江阴经济的发展,在人民银行、银监会存贷比例许可范围内,农商行的资金全部用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孙伟说,因此,不断扩大银行存款资金规模,是保持和
增强农商行对地方经济信贷支持能力的基础。在现有存款规模全市第一的基础上,农商行将进一步拓展合作思路,加强与政府和各个方面的沟通协作,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以稳定增强农商
行资金实力,更好地为江阴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和服务。(陆建生 郑英 陈瑜)
宁夏证监局:资本市场成地方经济发展突破口
2011年11月28日 07:12
来源:中国经济网——《证券日报》
李立平[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 大 中 小]
“十二五”期间企业上市将进入黄金机遇期
日前,由宁夏证监局、上海证券交易所联合宁夏自治区有关部门共同举办“宁夏企业改制上市培训班”。培训班邀请上海证券交易所和国内知名证券公司的专家对企业改制上市过程中面
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宁夏证监局局长陈士轰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陈士轰指出,资本市场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不断扩大,功能不断完善,资本市场与国民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已经成为筹集经济建设资金的重要渠道,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明确要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近几
年来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股市发展的政策措施,也表明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加快发展证券市场的决心和信心,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抓手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十
二五”期间,企业上市将进入黄金机遇期。
陈士轰表示,目前,宁夏上市公司的数量只占全国2304家的0.52%,股本只占0.12%,市值只占0.18%;2011年1-10月,全国新增上市公司241家,而宁夏没有1家;宁夏上市公司的数量、规
模、产业布局等,离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他强调,宁夏企业要充分理解上市对企业发展的战略性意义,认识到上市公司是最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企业上市能够实现利
用资本市场推动规范发展、获得长期稳定发展资金、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市场影响力、实现公司股权增值等多方面目标,企业上市利远大于弊。宁夏企业要准确把握资本市场的政策和形势,把握好发展机遇,一是锁定目标,坚定企业上市信心。二是苦练内功,努力提高综合实力。三是选择好各类中介机构,确保上市工作顺利推进。宁夏要以企业的发展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据了解,本次“宁夏企业改制上市培训班”是“资本市场宁夏行活动”主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证监会和宁夏自治区领导关于“加大资本市场宣传推介力度,加快宁夏资本
市场发展力度”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于培育宁夏地区后备上市企业、推动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以利用资本市场发展促进宁夏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宁夏自治区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各地市政府有关负责人、金融办负责人,以及100多家企业的高管人员共计200多人参加了本次培训班。
企业上市与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培训中心主任 张朝元
(2010年6月22日在第12期营口大讲堂上的报告)
很高兴来到营口大讲堂,营口山清水秀、资源丰富,是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近年来地方经济快速增长,GDP已居辽宁省第4位。今天,就企业上市与地方经济发展,谈谈我的认识,与大家做个交流。
企业上市对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和带动作用。特别是在区域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加快企业的资本运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和发展,已经成为政府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手段,也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目标。但是企业上市是一个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程序复杂的系统工程,地方政府在企业上市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使企业想上市、敢上市,最终能够上市,各地政府都出台了一些鼓励和扶持企业上市的优惠政策,营口市也出台了非常具体的相关政策。政府采用这种帮一把、送一程、推一推的方式,建立“绿色通道”,给拟上市企业一些特权,其目的就是鼓励更多的企业走向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不仅能给企业带来资本金,更能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机制、规范的运营机制。总之,在企业上市的过程中,固然需要中介机构勤勉尽职的工作,地方政府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扮演重要的角色,发挥不可忽略的作用。
一、资本市场的概念、功能与现状 1.资本市场的概念 所谓资本市场,是指取得和转让资金的市场。资本市场是交易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金融交易市场,其功能在于满足工商企业的中长期投资要求和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资金需要,主要包括长期存贷市场和证券市场。而资金交易期限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称为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由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信贷市场、产权市场、资产证券化市场组成。我国的股票市场起源于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在近20年时间里,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有1700多家,两个交易所的市值排在世界的第7、8位。目前世界最大的交易所是纽约交易所,其次是东京交易所和伦敦交易所。我国资本市场建立之初,只有服务于大中型国有企业的主板。2004年推出中小板,服务于比较成熟的中小企业,截至今年6月18日,有429家中小企业上市。2009年推出创业板,服务于处在成长期和创业期有盈利的中小企业。世界上最成功的创业板市场是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和英国的AIM市场。去年10月,首批28家公司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到今年6月18日,已有86家公司在创业板上市。此外,我国还有一个股份代办系统,就是新三板,是比创业板还低一个层次的市场,是非上市股份公司股票交易的地方。证监会今天将出台文件,准备在中关村股份代办系统的基础上,在全国其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逐步推广,以解决非上市股份公司的股票转让、交易及筹资等问题。这些在新三板市场挂牌的企业,可以通过这个交易系统筹集资金,规范发展,在达到创业板或中小板的要求后,进行转板。以上,就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本组成情况。
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共同组成证券市场。与股票市场相比,我国的债券市场发展是比较滞后的,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更加微薄。基金分为证券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证券基金就是汇集个人投资者的资金,由专家进行股票二级市场投资,政府对它的监管很严格。私募股权基金是向个别机构或个人募集的基金,投资方向是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在企业上市后,在二级市场上售出,以获得高额回报。这些投资者具有较强实力,能够自担风险,政府对私募股权基金的监管因而非常宽松。信贷市场主要指银行给企业和政府提供资金支持。产权市场是我国特有的,在全国各大城市和省会城市都设有产权交易中心,对企业存量的产权和存量的资产进行转让和交易。与股票市场的最大区别是,产权市场是对存量的转让交易,企业在股票市场可以发行增量股份,得到更多的资本金。资产证券化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很多地方政府利用这个市场做文章。例如南京政府将其污水处理进行资本运作,进入这个市场募集资金。专家认为,只要在未来能带来现金流的资产都可以实行证券化,这是今后发展的方向。特别是政府应当考虑的,政府的资本运作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不仅仅是企业要谈资本运作。在经济转轨时期,在社会转型时期,地方政府也是市场的主体。如果在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建设上,地方政府仅仅依靠财政,任何一个政府都是无法承受的。所以,政府必须开阔眼界,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资本运作,包括采取资产证券化这种方式。2.资本市场的功能: 一是筹资—投资功能。一方面为资金需求者提供筹集资金的机会;另一方面为资金供给者提供投资对象。
二是定价功能。通过资本市场中需求者和供给者的竞争关系,提供了资本的合理定价。三是资本配置功能。通过证券价格引导资本的流动,从而实现资本的合理配置。3.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
创业板与中小板(主板)上市基本条件的区别:在财务指标上,创业板要求公司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净利润累计不低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中小板要求公司净利润最近三年为正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最近三年营业收入累计超过3亿元,或者最近三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5000万元。在发行后总股本上,创业板要求不低于3000万股,中小板要求不低于5000万股。在无形资产上,创业板要求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30%,中小板要求最近一期无形资产占净资产比例不高于20%。创业板上市要求的主要特点:(1)主营业务突出。要求发行人主要经营一种业务。(2)注重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依法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独立董事、董事会秘书、审计委员会制度,强化控股股东与实际控制人责任,强化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和审计委员会功能的发挥。(3)要求发行人保持业务、管理层和实际控制人持续稳定。最近两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均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4)募集资金使用更适应创业企业的特点。只能用于发展主营业务,但围绕主营业务,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拓展营销渠道等多个方面。(5)要求具有独立性。发行人资产完整,业务及人员、财务、机构独立,具有完整的业务体系和直接面向市场独立经营的能力。(6)要求规范运作。发行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有效,在一定时期内不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企业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之间如何选择:(1)创业板与中小板服务于不同的目标群体,中小企业板主要服务于比较成熟的中小企业,创业板主要服务于还处于成长期和创业期,但是已经具备一定盈利规模的企业。(2)符合中小板上市条件的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愿意到创业板上市,可以自由选择。(3)一些虽然达到中小企业板的条件,但属于高新技术领域,并处于成长阶段,可以选择到条件比较宽松的创业板去上市。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信息技术、机械设备、石化塑胶、生物医药、电子、社会服务等行业企业居多;在中小板上市公司中,机械设备、石化塑胶、金属非金属、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电子、社会服务、农林牧渔等行业企业居多,房地产、纺织服装、批发零售、水电煤气、运输仓储、食品饮料、建筑业、造纸印刷、金融保险企业只能在中小板上市。
我国当前的股票发行制度:1999年《证券法》出台,规定国务院证券管理机构依照法定条件负责核准股票发行申请。2000年3月,颁布《股票发行核准程序》。核准制是证券管理部门根据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股票发行条件,对推选的公司的发行资格进行审核,并做出核准与否定的制度。它取消了行政分配指标的做法,改为由主承销商推荐、证监会核准、发行审核委员会表决。核准制的特点是:(1)保荐制度。由证券保荐人推荐企业。(2)询价制度。第一,根据新股的价值,股票发行时的大盘走势、流通盘大小、公司所处行业股票的市场表现等因素,确定新股发行的价格区间;第二,主承销商协同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进行路演,向投资者介绍和推介股票,通过对反馈回来的投资者的预订股份单进行统计,主承销商和发行人对最初的发行价格进行修正,最后确定新股发行价格。(3)发审委制。创业板发审委委员35名,主板(中小板)发审委委员25名,每次发审委会议从中随机抽取7名委员,表决投票时同意票数达到5票为通过,同意票数未达到5票为未通过。
二、影响中小企业上市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1.观念与认识的不足。在一些企业中,尤其是中小企业中,“小富即安”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部分企业对上市存在顾虑,怕上市后从私人企业变成公众公司,原来可以自己拍板决定的事情受到约束;怕上市后其他股东摊薄自己的利润,瓜分自己辛苦打拼下的“江山”;甚至认为上市以后企业就不是自己的。针对这种情况,应该认识到,人的追求应该既有利益驱动,又有价值驱动。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要让社会公众认知企业,通过走向资本市场,规范地、更好地运营下去。
2.对解决历史问题的担忧。上市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准备,是一个系统工程。归纳起来需要达到十六个字的要求:“历史清白、盈利良好、运营规范、地位突出”。企业上市尤其是境内上市对历史沿革审查非常严格,包括公司设立、资产变更、股权变更、注册资本变化、无形资产出资、收购、合并等,必须符合法律法规。有的企业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些问题,不愿意公开。有的由集体所有制转制中,存在产权、股权模糊、“账外账”,以及用地手续不完备等问题,理清这些旧账,企业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有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享有各种地方性的税费优惠等,由于缺乏合法的行政授权,在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后,存在补缴或返还所享受优惠税费的可能,造成企业大量的现金流出,导致部分有实力、具备上市条件的民营企业“不敢改制、不敢上市”。
3.重生产经营,轻资本运营。一些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生产经营上,对企业的资本运营认识不够,产品有销路,效益比较好,感到不缺资金,不必上市。企业应该认识到,没有上市是渐进式发展,上市后是跨越式发展;没上市前在做“加法”,上市后在做“乘法”。
4.担心企业上市风险太大。无论是境内上市还是境外上市,从启动到踏进资本市场的大门,上市时间大约需要两年或更长,企业不仅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上市费用保守估计也需要数百万至上千万元。应该认识到,企业在上市获得增量资本时,需要对存量资本进行一次合理的调整。这种调整需要付出成本、花费时间,但通过调整好存量资本,才能有资格获得增量资本,建立起一个长期低成本的融资平台。
5.担心上市后受监管、约束多。没有上市以前,企业自我意识比较强,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比较少,在内部管理和决策方面随意性大,受约束少,长年以来形成了一种习惯。企业上市后作为一个公众公司,面临及时、准确、全面披露相关信息的压力,公司要受到许多制度的约束,股东永远把净资产收益作为追求目标,公司在经营上面临稳定盈利和持续增长的压力。
三、企业上市对地方经济的推动作用
1.推动企业上市就是促进地方引资。企业上市过程中,通过增资扩股、公开发行股票、定向募集等形式吸引国内外金融资本,通过资本市场平台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尤其是企业境外上市,它可以吸纳外部金融资源,形成国内外资本互补的格局。企业上市本身就是引进股东、注入资本的过程,使上市公司成为招商引资的新载体。
2.推动企业上市就是促进劳动就业。企业上市后,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产能及规模迅速扩大,形成了更大的劳动力需求,能为本地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企业跨入资本市场,还将产生更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在上市公司壮大的同时,必然进一步拓展上下游的产业链条,从而生成更多的就业机会。
3.推动企业上市就是增加地方税收。企业上市后,通过公众募集资金,不断地增加项目投资,扩大再生产,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税收会明显增加,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不断加大。由于企业上市后成为公众公司,必须遵守公开披露信息的制度,使上市公司在“阳光”下规范经营,避免了上市前企业为了少缴税而隐瞒利润的现象。上市公司以其盈利和回报股东的能力为主要目标,并以此决定公司股票的价值,公司在尽可能提高盈利的同时,必然相应大幅度地增加税收数额。浙江绍兴杨汛桥镇有9家上市公司,该镇的浙江玻璃公司通过上市融资,规模快速扩大,缴税额大幅上扬,上市前每年缴税2000万元左右,上市后每年缴税上亿元。4.推动企业上市就是促进经济发展。一个地区的金融生态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衡量一个城市或地区资本市场乃至经济的发展程度,其上市公司市值与当地GDP产值的比值是一个主要指标。企业上市不仅对企业自身发展有许多好处,对所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企业上市作为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是体现地方经济综合实力的硬指标,也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5.推动企业上市就是促进机制创新。一是可以促进制度创新。上市使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从而实现制度创新。二是可以促进管理创新。上市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最先进的组织形式,能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模式迅速与市场和国际接轨,有助于提升管理质量,使企业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形象,增强企业的公信力。三是可以促进技术创新。上市给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科研开发提供资金保证,能做强做大主业,提升产业层次,有助于吸引人才加入。
四、地方政府如何培育、支持企业上市
1.组织开展培训、考察等活动,调动企业上市的积极性。政府部门通过培训、辅导、考察等活动,促使企业家转变观念,提高对上市工作的认识。引导优势企业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列入上市培育对象。
2.简化程序、降低成本,为企业改制上市提供“绿色通道”。“绿色通道制度”是指对上市后备企业在改制重组、上市申报等过程中,涉及政府部门各项审批及相关查询、咨询等,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给予支持,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及时依法出具相关文件,研究解决企业遇到的具体问题。减免上市后备企业在改制重组过程中办理资产置换、剥离、收购、财产登记过户的交易税费和其他费用。企业改制涉及产权变更过户且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化的,可直接变更企业名称,免交除工本费外的其他一切费用。上市后备企业土地使用证、房产证、车船使用证、给排水及供电计划指标、资质等级、自有工业产权过户时,免收变更、过户手续费等。
3.积极扶持,全力推进,为企业改制上市提供政策支持。对企业改制上市给予直接奖励或财政补贴支持。对上市公司新建、扩建项目特别是上市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所需建设用地,在土地利用计划中优先安排,重点保障并及时办理有关用地预审、建设用地报批和供地手续。土地出让金地方所得部分全额返还给企业。企业在改制时一次性缴纳土地出让金确有困难的,可先在本地国土资源部门申请办理土地证,然后在一定期限内分期付清。各地政府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扶持企业上市,特别是采取超常规的办法推动企业上市。下面是地方政府扶持上市的具体案例:
一是江西新余市政府扶持江西赛维快速发展。江西赛维是一家民营企业,企业实际控制人是彭晓峰,祖籍江西,2003年在苏州高新区创办了一家企业,主要做劳动安全设备。2005年回家乡探亲,顺便考察新余市的投资环境,计划将这个劳动安全设备公司迁至新余,再在苏州高新区创办一个多晶硅企业并实现上市。经过与新余市委市政府的接触,彭晓峰感受到新余招商引资的热情。新余市邀请他将多晶硅项目落户新余,相对于苏州高新区的优惠政策,彭晓峰向当地政府提出两个条件:一是必须保证这个企业生产供电;二是政府为企业提供2亿元的资金支持。2亿元对于当年财政收入只有18亿元的新余市难度可想而知,政府找到江西省国际投资信托公司,以新余市财政做担保,发放信托产品融资1亿元。剩下的1亿元,只得依靠七拼八凑,新余市财政筹了几千万元,江西省财政支持了1000万元左右,此外,江西省财政还借给新余市3000万元。赛维公司得到的支持,除了2亿元的资金,还有充足廉价的电力供应。电费约占硅片成本的40%左右,工业电价为0.53元/度,而赛维能享受到0.4元/度的优惠。此外,为配合赛维建厂,市政府将市区东郊的一片丘陵以最快速度削为平地,共拿出3万亩土地,1万亩做硅片,1万亩开发硅料,1万亩吸引配套企业生产电池组件。2005年7月江西赛维公司成立,2006年4月第一块多晶硅片出炉,7月份产能达到100兆瓦,10月份产能达到200兆瓦,当年完成销售收入9.5亿元。2007年7月,完成销售收入30多亿元;2007年6月,在纽约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4.8亿美元。赛维上市后产能扩张,年产1600兆瓦多晶硅片,成为世界最大硅片生产企业,按目前的市场行情相当于300亿元;此外1.5万吨硅料价格在300亿元左右。到2009年,赛维年产值达到600亿元,每年至少贡献税收36亿元,相当于当年政府担保借款的18倍。正是在赛维开始创造价值的2006年,有资料显示,当年新余财政总收入突破30亿元,增长30.4%,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分列江西全省第三和第二。新余和赛维一样,都已进入高速成长期。新余市全力加快新能源、钢铁、新材料三大产业发展,2008年三大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00亿元,增长34.7%,其中钢铁产业实现450亿元,增长4.1%;光伏产业实现300亿元,增长133.1%;新材料产业实现50亿元,增长51.5%。新余市2008年实现财政收入66亿元,2009年实现财政收入75亿元。
二是无锡市政府支持尚德太阳能公司上市。尚德公司创办者施正荣是江苏人,公派澳大利亚留学,攻读新能源博士,导师格林教授是能源专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施正荣回国后写了一份200多页的《中国太阳能发展商业计划书》,但没有得到外界认可。这时无锡市举办了一个国际新能源发展论坛,施正荣利用他自己争取到的20分钟时间,将他的商业计划书介绍给参会者,打动了部分专家、学者和无锡市领导。无锡市政府找了7家国有企业,与施正荣共同组建了无锡尚德公司。施正荣用少量资金和评估后的技术入股,占有25%股份。尚德前期的发展相当艰难,但几年后步入正轨,并计划境外红筹上市。市政府决定国有股必须退出,为尚德境外上市开辟绿色通道。国有企业虽以10倍以上的溢价收回投资,但仍做出了一定程度的牺牲。无锡尚德于2005年实现纽约交易所上市,募集资金合30多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民营企业,并发展成为中国500强企业。无锡市政府认为,虽然牺牲了资本金的高额回报,但是却换来了更好的投资环境和企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政府角色”在“江阴现象”中的作用。江阴作为我国百强县之首,以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超过全国二百分之一的地区生产总值、百分之一的上市公司。“江阴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它有其历史和经济基础,但当年创造了以集体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的地方主体并不只有江阴一个市,而为什么最终资本运作最为成功,为乡镇企业的发展闯开突破性新路子的只有江阴?那就是当地政府在“江阴现象”的造就中起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政府的观念是:只有把企业培育好了,才有地方经济的发展。企业虽然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但政府并不是无所作为,特别是市场体制还不完备的情况下,企业要上市融资,尽快做强做大,还必须依靠政府强力推动。一是大力发展企业群体。江阴也曾是农业大县,上世纪70年代还多是砂石路,国家投入很少。但改革开放以来,江阴抓住了几次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乡办、村办企业,承接浦东新区的产业转移,特别是积极推动资本运营,使工业得以迅速发展。全市现有企业集团155家,其中国家级集团46家,省级集团84家;有9家跻身“中国企业500强”,12家进入“全国上规模民营企业500强”。二是强化服务意识,支持配合企业上市工作。13个与企业上市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能够做到步调一致。同时自身加强对国家各项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指导有潜力企业用足用好这些政策,起到了“智囊”和“高参”的积极作用。政府提出各部门牢固树立“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的一切”的观念,全力为拟上市企业做好营造环境、业务指导、强化服务、解困脱难等服务工作,使企业的重组、规范和完善能够快速、及时、高效推进。三是政府通过培训考察等途径激励企业成长。政府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帮助企业家们开阔视野、树立世界眼光和现代理念,确立新的发展定位,增强了企业的危机感。政府近几年来多次组织重点企业集团老总赴海尔、宝钢、华为、长虹、万向等国内知名企业学习考察,并组织他们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培训学习。四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对上市后备企业在规范重组过程中,涉及办理各类证照、产权登记和交易、土地房屋测绘等各项地方性规费给予减免。涉及资产变更、过户和将未分配利润转增为股本及股权转让应交纳的税收,经审计或调整会计记录产生增值需补缴的税收,实行先征后返。企业实现上市后,给予相当于上市当年实缴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奖励。通过购并方式实现境内外上市的,给予相当于购并当年购买企业实缴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奖励。“江阴板块”的形成,极大地提高了江阴的知名度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能力,使江阴不仅成为国内资本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而 且也成为海外资本高度集聚和关注的区域之一,带来了区域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营口市政府金融办根据录音整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扩大直接融资比例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010-12-06 02:58:36 来源: 证券时报(深圳)跟贴 0 条 手机看股票
证券时报记者 高 璐
从1992年内蒙古第一家证券公司成立、1994年第一只股票发行上市起,内蒙古资本市场规模不断壮大,直接融资比重不断提高,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和投资者队伍不断扩大,为促进自治区经济
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东部发达省市相比,内蒙古资本市场还存在明显差距。这主要表现在后备上市资源不足、新股发行上市进度缓慢以及上市公司再融资能力不强等方面
。为此,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了内蒙古证监局局长方良平。监管协作 强化自律 方良平告诉记者,内蒙古证监局这几年监管工作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坚决贯彻证监会的重大政策及改革措施,力求在工作上有所突破,并因此在股权分置改革、清理上市公司资金占用、证
券公司综合治理重点工作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积极推动并及时协调解决遇到的障碍,使内蒙古辖区所有上市公司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里全部完成股改,成为全国首个完成股改的省(区)。2006年6月,又在证监会各派出机构中率先完成清理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工作,证券公司综合治理工作也在全系统内率先完成。这些工作的完成,为进一步提高辖区上市公司质量、激
活再融资功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在全国资本市场赢得了广泛关注,为内蒙推进企业改制上市、构建多渠道的融资框架,加快资本市场发展赢得了先机。
同时,内蒙古证监局还努力在服务内蒙古经济发展大局上下工夫、想办法。结合自治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与政府有关部门一起,认真做好辖区资本市场发展规划工作,加快资 本市场发展进程,提高资本市场与地方经济的结合度。从增量和存量两方面下功夫,配合地方政府培育优质上市资源,支持和指导上市公司提高质量,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此外,内蒙古证监局注重监管协作,深刻体会到“三点一线”协作的巨大效果。通过建立与证监会、交易所的沟通机制,在防范市场风险和维护市场稳定上取得新成效。严格执行上市公司风
险分类监管,针对高风险公司制定“一司一策”,持续关注,密切跟踪,及时做好风险排查和防范化解,提高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内蒙古证监局始终将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年来一直将其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高标准;始终把维护辖区市场安全与社会稳定作为最高职责,并与各证券、期货经营
机构主要负责人签订《维稳责任状》;同时,注重发挥协会及会员单位的自律作用,并建立了协会联席会议、会员单位信访投诉公示等工作制度。依托资源优势 扩大直接融资
内蒙古资源储备丰富,能源综合实力全国第一,未来有望依托资源优势,建设成为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据了解,自治区“十一五”前4年,全社会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万亿元,“十二
五”期间预期仍将继续增长,仅建设国家能源重化工基地等三大基地,就需要完成近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
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除地方财政自筹,国有、民营企业自有资金投入,以及国家、地方金融机构支持外,充分发挥和利用自治区的产业资源优势,加快区域资本市场发展,通过境内外资
本市场多渠道、多方式筹集国际国内资本,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也成为摆在内蒙人面前的重要任务。
方良平介绍称,内蒙古证监局将从推动有条件的公司整体上市、鼓励符合要求的上市公司积极进行再融资;积极引导、加大培育、扩充辖区上市后备企业;积极培育辖区公司债发行试点,进
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等几方面入手,按照自治区富民强区的目标,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将扩大直接融资比例作为资本市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寻找差距 突破瓶颈
近8年来,内蒙古仅新增上市公司4家,其中今年新增创业板公司1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内蒙古有近70家企业被列入上市培育名单,但多数企业离上市条件还有差距。“这一方面说明我们 的上市后备资源相对匮乏,但同时也说明能挖掘的拟上市企业潜力非常大。”方良平说。企业上市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作为证券监管部门,内蒙古证监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继续秉承监管与服务相结合的理念,在做好监管工作的同时,加大对拟上市企业 的培育力度,多做调研,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后备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规范运作情况,力争将符合条件的企业尽快、更多地推向资本市场;二是搭建企业和保荐机构对接和联系的平台,欢迎
和支持优质、规范的保荐机构来内蒙古对上市后备企业进行培育和辅导,同时证监局也将对中介机构的上市辅导全过程进行监督,加快上市辅导材料审核和验收速度,形成“改制一批、辅导
一批、上报一批、发行一批”的可持续的梯次推进格局,提高资本市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三是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通过企业上市见面会、座谈会、企业上市培训咨询会等方式,消
除企业顾虑,让企业领导深入了解资本市场的新政策、新变化、新机遇,增强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的信心,并借助媒体进行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企业上市、支持企业上市的氛围。同
时为上市公司、中小企业之间进行合作交流、产业整合等搭建信息和资金平台,既有利于上市公司做大做强,也有利于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四是借鉴后备企业发展做得较好的兄弟省市的
经验,推动内蒙古相关部门尽快出台支持企业上市的优惠政策,简化程序,降低企业上市成本,开通企业改制上市的“绿色通道”。(本文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