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抓制度强基础促发展 努力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增长
抓制度强基础促发展
努力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增长
近年来,我市森林资源管理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夯实基层基础,强化职能职责,抓好源头管控,促进林农增收。全市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林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抓制度。国家、省制定的有关资源管理的政策、法律、法规虽较完备,但在具体操作中存在盲区和死角。加之,很大一部分林农、木材经销商、基层林业工作者缺乏林业专业知识,对林业政策、法律法规无法透彻掌握,造成惠林政策执行率低。我市首先从抓制度建设入手,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套操作适用性极强的“林木采伐和木材经营加工管理21项制”。
一是林木采伐管理制度。建立了林木采伐限额和木材生产计划、凭证申请、凭证采伐、采伐作业设计、林木采伐注意事项告知、采伐公示、青山检尺、采伐监管、伐区更新验收、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员、林木采伐重大责任追究等十一项制度。特别是在采伐规定程序基础上增加了告知程序,即,林权所有者申请采伐证时,发给《林木采伐注意事项告知书》,在签订《采伐监管责任书》时明确了采伐者的监管责任。
二是木材经营加工管理十项制度。建立了木材经营加工规划、许可、审查审批制度,收购有证木材、建立台帐制度,原料收购、产品销售、诚信守法经营台帐制度,经营加工申报、合法运输、经营加工协会会员、定期检查、年检通报制度。特别是针对经营加工户原料收购、木材收购、产品销售三个台账制度的建立,进一步规范了经营加工行为。
三是规范商品林采伐作业设计。过去的采伐作业设计内容繁多,设计审批耗时费力,我市对采伐作业设计内容进行简化,省去冗繁又无实用价值的内容,将采伐作业设计由过去的一本书变为一张表一张图一个简短的报告,林区所有者从申请到实施采伐需要40天时间,现在缩短至7个工作日,同时在作业设计中制订了商品林采伐作业设计的大众化标准,充分实现了便民利民的效果。
四是规范填写村社证明。规定村社出具的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的证明,必须规范填写采伐地点、采伐树种、株数、胸径、采伐期限、林权证编号、林权说明、林权主及采伐者姓名等8个方面的内容,使证明更加真实有效。
五是规范活立木移栽行为。制订了规范活立木移栽行为的《巴中市活立木移植管理细则》,明确了活立木移栽的审批程序、级别、鉴定资质、监督管理职能,使针对活立木移栽的林政执法更具操作性。
六是规范采脂行为。制定了凭证采脂、凭证加工、采脂人员资格证制度,对采脂过程中的设计、公示、划拨、监管、保障诸环节的问题进行了明确。统一了因违规采脂,影响林木生长或致使林木受到严重毁坏的林木价值计算公式,使毁坏林木的价值估算能够量化,使采脂毁林案件的定性更加准确。
七是强化基层林业工作站资源管理职能。制发了《关于强化乡镇林业工作站森林资源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明确森林资源林政管理职责及责任追究的通知》,明确了乡(镇)林业工作站的资源管理职能作,调动了基层林业站管理森林资源的主动性。
八是规范临时占用林地管理。明确了临时占用林地的管理要点、程序、法律后果,并每两年开展一次全面清理,规范审批程序,制止非法占地,控制林地减少。
二、强基础。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强化乡(镇)林业站职能,做到“一明确一健全一到位”,充分发挥源头管理作用。
一是职能职责明确。明确了乡(镇)林业站履行辖区内的森林资源管理的14项职能职责,依法加强对对森林采伐各环节监管,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和个体户的监管,监督业主依法使用林地。
二是信息网络健全。在全市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形成了县(区)、乡、村、信息员四级管理网络体系。建立资源管理信息平台,乡(镇)林业站、县林业局资源管理、审批、稽查、森林公安等机构,能够从管理信息平台(林业网络)互享审批、运输、案件查处信息。
三是责任追究到位。对申请审查不严、伐区划拨不到位、采伐证办理办不规范、作业设计不当、号树定株不落实或定株不当、采伐监管不到位的乡(镇)林业员、林政管理人员、执法人员从严问责。3年来,共查处管理人员5人,惩扣责任费3万余元。有3位林业站长因在森林资源林政管理中失职被问责,其中2人被免去林业站长职务,1人通报批评。
三、促发展。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促进了生态、产业和农民增收的大发展。一是生态大发展。到2011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增加0.4个百分点,达到了55.4%。通过多年的制度管控,森林总采伐量得到有效控制,本次林地保护利用规划调查显示,大量原疏林地变成了有林地,荒山变成绿地,森林植被覆盖大面积增加。
二是产业大发展。特色产业大发展。全市以工业原料、特色干果、木本药材、森林蔬菜为主的绿色产业基地总规模达到283万亩。林业企业大发展,林业产业的发展为林业招商夯实了资源基础。2011年,总投资20亿元、年产60万立方米实木颗粒板和4000万平方米饰面板的成都建丰林业股份有限公司落户我市,一期工程已投入10亿元。建成投产后,将会极大地带动一批以建丰为核心的上、下游企业的发展。旅游产业大发展。以米仓山、空山等国家森林公园为品牌的生态旅游强势增长。2011年,全市全年森林生态旅游总产值达到7.6亿元,接待游人达398万人次。产品研发大发展。市内林业加工企业、林特产品先后参加了重庆•中国西部国际农产品博览会、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森林旅游博览会、西部农产品博览会,为我市林特产品走出巴中,走向世界搭建了平台。南江县“米仓山”牌核桃在首届中国核桃节上获得金奖,“天蕊牌”核桃油获得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有机食品”认证。
三是农民增收大发展。林业总产值在上年基础上增加8.07亿元,增长32%,达到33.36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18%。农民人均林业收入717元,占当年增收目标的117.5%,已成为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撑产业。
2012年,是我市森林资源管理的制度落实年。我局将力争用三年时间全面落实森林资源管理的各项制度,走出一条保护与开发并重,生态和经济共生,适合巴中实际的现代森林资源管理制度新体系,使我市森林资源管理上到一个新水平,林业经济社会事业跨越发展。
第二篇:抓党建强基础 重民生促发展2011工作总结
抓党建强基础 重民生促发展
上蒲溪瑶族乡2011工作总结
上蒲溪瑶族乡位于辰溪县东南边陲,距县城89公里,与中方县蒿吉坪乡接壤,距怀化市城71公里,全乡辖12村行政村,8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312人,下设1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67名。境内资源丰富,现有乡集体林场4750亩,乡集体林场盛产松杉木材,生长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苦丁茶和甜茶。蒲溪流域地藏玉竹石,是园林建筑的上等石材。六屋场村建有辰溆中三县的瑶族文化纪念阁。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古建筑群的五宝田村被评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现有耕地6240亩(水田5640亩,旱地780亩),山地面积71127亩,森林覆盖率78%以上,是全县林业大乡和森林覆盖率最高的乡镇。
一年来,乡党委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及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三为两促”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突出“抓党建强基础,重民生促发展”的思路,以“三级联创”活动为动力,以创建“五个好”党委为目标,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全乡上下形成“团结共事、扎实干事、高效成事”浓厚气围,逐步呈现民族团结进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生动局面。
一、抓班子,带队伍
上蒲溪瑶族乡党委始终坚持把党委班子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以提高素质为关键,以完善乡党委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不断强化班子的政治理论学习,切实抓好乡党委的自身建设,全面加强乡党委班子的执政能力建设,努力提高领导班子驾驭全局的能力。乡党委班子成员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践行“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的要求,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洁,形成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主要做到抓民主集中制,促进领导班子的团结,乡党委书记在党政会议讨论研究工作时,坚持做到不抢先发言定调子、不压制发言堵路子、不强制拍板作决定,在民主集中的基础上,对重大问题做到有主见不主观、能果断不武断,从而充分调动了班子成员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突出了班子的集体领导地位;同时抓作风,努力实现班子和谐,乡党委把作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班子成员人人做到求真务实,清廉从政,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起到了很好的表率带头作用,一年来,乡党政领导班子精诚团结,顾全大局,服务群众,不搞小集团活动,在乡党委书记的带领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确保政令畅通,积极发挥上蒲溪瑶族乡各项事业建设的排头兵、火车头的积极作用。
二、抓党员,强素质
乡党委始终坚持高标准发展党员、高要求管理党员。发展党员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宁缺勿滥,德才兼备的原则,2011年发展党员13名,高中以上文化程度8人,其中大专3人,全部是农村致富能手和各行业的先进分子。在高标准发展党员的同时严格管理党员,做到党员管理教育成效明显,党员素质不断提升,能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带头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并充分利用今年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时机,加强村级党组织队伍建设,使真正有知识、有文化、有号召力、有奉献精神的党员进入到村“两委”班子,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尤其是新一届村党支部班子,在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组织群众完成村集体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还立足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意识地组织农村党员和发展对象参加乡政府举办的农村经济知识和农业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党员服务农村经济建设、服务群众、“双带”致富的能力,努力使每名党员能够掌握1—2门以上的实用技术。从而使广大党员队伍素质大大提高,在各项工作中,都能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并大力推进党员联系帮扶,全乡280名党员接对帮扶420户,带动产业发展大户42户,带动产业示范基地6个,结对贫困学生28人,联系困难户127户,落实帮扶物资资金12万元。
三、抓制度,强机制
乡党委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努力做到工作机制好,先后建立和完善《党委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干部请销假制度》、《领导接待日制度》、《学习制度》、《干部首问责任制》等28项制度,全面实现由人治向法制的根本性转变,增强办事透明度,多做实事,树立良好的干部形象。同时,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一律实行挂牌上岗,转变作风,接受群众监督,增强责任心,方便群众办事,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在全乡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实现了管理措施到位,工作运行规范的目标,全年无干部违法违纪问题。
四、抓落实,重绩效
乡党委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工作中做到党建工作与各项工作统筹兼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一是基础建设取得新进展。乡党委始终坚持夯实基础建设,突破发展瓶颈。针对芦沅主道公路全线塌陷,乡党委积极筹措资金,并动员全乡党员干部对全线进行一次全面整修,着力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完成排子坡5公里接边公路新建工程,完成龙脑上度改桥项目,已争取六屋场村公路桥危桥改造项目和六屋场村至中方县蒿吉坪乡、五宝田村至中方县丁家乡2条接边公路7公里新建项目工程,全乡交通状况大大改善。针对全乡农民用电难用电贵问题,乡党委积极向上汇报,通过努力争取,已列入中方县电力局改造项目,目前已完成全乡12个行政村的规划设计测量工作。并抢抓水利建设年契机,已积极争取排子坡村高低圳7000米的稻田引水主干渠三面防渗工程及桐木坳骨干山塘除险加固工程建设项目。二是防汛抗旱救灾工作成效显著。今年遭受50年一遇的特重大旱灾,我乡12个行政村普遍受灾,乡党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保证村民生活用水安全,合理分配并有效利用稻田灌溉水资源,努力将旱灾损失降到最低。通过乡财政购臵水泵20台,并对群众自购水泵给予200元的乡财政补助,使全乡共投入抗旱水泵达60余台。还严格落实领导联片、干部包村、党员干部帮户的责任机制,组建农技、农机、财政、民政等部门10余干部支农服务队,下到村组,走到田间地头指导抗旱和提供技术服务,为夺取抗旱救灾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人、财、物保障。同时,在旱灾期间,切实加强了森林防火和农村大屋场消防安全防范,建立健全报警、预警体系,加大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教育,确保旱灾期间没有发生一起失火责任事故。汛期来临之后,乡里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派专人对骨干山塘、地质灾害危险地进行监测,对沿溪村庄巡逻预警,严格按照“谁管理、谁监控、谁负责”原则,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机制,确保全乡安全渡汛,无一重大险情发生。三是产业发展格局不断优化。乡党委牢牢抓住我乡是林业大乡优势,切实做强做大林业支柱产业,现建有年产20万株杉秧苗圃,并通过异地调苗,政府补贴,今年完成工业原料林新建面积2000亩,退耕还林后续扶持项目800亩,大力扶持环保炭厂,延长林业产业链条,努力实现林木资源合理开发,充分利用,持续发展。同时,大力发展短、平、快产业,今年新增金银花面积800亩,葛根面积600亩,高山葡萄200亩,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千方百计确保农民增收。四是重点工作继续推进。乡党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目标,强化措施,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绩效。2011年计生工作年终考评名列全县一类乡镇行列。并通过狠抓生产、交通、消防三大安全工作,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着力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全乡无一起重大安全事故,无一起民转刑案件发生,无一人到市、赴省、进京上访,整个社会形势保持持续稳定。
五、抓服务,惠民生
乡党委始终要求全乡党员干部切实做到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始终把思想作风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积极为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不良现象发生。始终坚持教育兴乡战略,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为提高办学条件,通过多方努力,已启动总造价80万元学校项目建设工程。为着力改善群众就医条件,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乡继续推进新农合工作,2011年参保率96%以上,并多方筹措资金,已申报立项总造价60万元的乡卫生院门诊大楼新建工程。为确保强农惠民资金及时发放到位,乡党委严格限时办结制度,全年共新建农村安居工程房屋24栋,发放惠民资金120余万元,并积极组织领导干部大接访,努力转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深入基层访民情,解民困,积极创建了服务型机关,树立了党委政府形象,得到了群众好评。
中共上蒲溪瑶族乡委员会
2011年12月30日
第三篇:抓党建强保障促发展
抓党建强保障促发展
——新添堡回族乡新添村基层党建抓点示范工作主要做法 新添堡回族乡新添村位于县城以南13公里处,是一个纯回族村,靖天公路贯穿南北,交通便捷、信息畅通、区位优势明显。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329户1542人,有耕地面积8361亩。新添村下设3个党小组,有党员25名,其中女党员3名,男党员22名;其中大专文化程度2人,高中文化程度1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2人;35岁以下8人,31岁至40岁2人,41岁至50岁5人,51岁至60岁6人,60岁以上4人。
近年来,村党支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强化队伍建设、创新工作载体、丰富文化活动、发展农业产业、夯实发展基础,进一步提高了村党支部的领导能力和发展水平,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加快全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以完善制度体系为前提,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 村党支部把村“两委”班子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在村级组织换届中,由村民小组长负责按每10户1名代表的比例选出代表,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与全体党员一同参与“两推一选”,真正把年龄轻、文化程度高的“双强”型人才选入到村“两委”班子,进一步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带动力。目前,10名“两委”
班子中,年龄在30岁以下有3名、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4名,有2名大学生“村官”,班子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不断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坚持把班子的规范管理和高效运行作为经常性工作,制定了《新添村村干部绩效考勤制度》,严格落实村干部值班制和包组包户负责制,明确职责,靠实责任,确保农忙季节和节假日有人值班,及时办理村民事务。同时,建立健全村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一是班子评。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年中和年末对工作部署和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及时查找问题,改进不足。二是党员评。推行“一承诺一评议”,年初向党员做出承诺,年末结合 “党员冬训”述职和评议,征求和吸纳意见。三是群众评。通过发放评价表,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对班子和干部进行评价,掌握群众到底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四是党委评。按照《新添堡回族乡村干部工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严格兑现奖惩,增强村干部工作责任感。通过“四评”,有效促进和增强了村干部干事创业和服务群众的使命感。
二、以落实培训教育和关怀激励机制为途径,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把党员队伍的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一是抓教育培训。通过开设“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网络课堂”三种课堂,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二是建立关怀激
励机制。村上把建立困难党员关爱帮扶激励机制,作为解决党员困难、促进党内和谐、增强村党组织活力的重要举措,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把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本村平均水平的党员作为衡量贫困的标准,首先由村党支部商议提出帮扶对象,再由各党小组初评,村党支部审核,入户核查后提交党员大会讨论,然后张榜公示,在群众认可后,定为重点关怀帮扶对象,建立信息台账,实行动态管理。为每名致富党员确定一名困难党员,通过思想引导、能力培养、技术传授、资金帮扶,实现脱贫致富,共同发展。近年来,通过6名致富能人党员带动困难党员致富,全村困难党员由8名减少到2名。在加强物资帮扶的同时,更注重精神鼓励,凡党员家庭红白喜事党支部都派人帮忙,凡党员生病住院都派人慰问,凡逢年过节都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通过落实关怀帮扶激励机制,不断增强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对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三、以“创先争优”为载体,充分激发党员的干事创业热情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党支部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落实党的政策、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行动,紧紧围绕发展经济、富裕农民这一根本,用发展实效体现先进性。在今年的秋季覆膜中,通过党员带头示范,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在全村推广秋覆膜3429亩。结合“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实施了新添村街道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46盏,完成投资30万元。
四、以推行“四议两公开”为契机,建立健全村民议事决策运行机制
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搭建群众问事、说事、议事、办事平台,解决事关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理顺村情民意,增强村民对村级事务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2011年针对我村王河组至北堡子组行路难,农民没有能力修的问题,通过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群众筹资筹劳的形式硬化王河组至北堡子组村组道路3公里。
五、以落实惠民政策为抓手,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村党支部建立“三抓三明白一满意”工作制度,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三抓”就是抓宣传,以中央和省市县一号文件摘要、到户的强农惠农政策、乡村办事服务事项和监督电话为主要内容,汇编农民手册,每户一册;抓公开,制作政策墙,印发明白纸,发放“一折统、一册明”;抓落实,每季度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总结通报,督促落实。“三明白”就是对中央和省市县有关“三农”的政策让群众明白,对应享受的项目和资金让群众明白,对惠农政策的享受条件和办理程序让群众明白,最终让群众满意。目前,到村到户的惠农事项共53项。通过多年的努力实践,没有村民因惠农政策落实引起矛盾纠纷和上访,民心更顺了,村风更正了,劲头更足了,发展更快了。
六、以民族宗教工作为重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民族宗教工作中做到“四个好”:一是宣传好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全乡
信教群众中进行“三个离不开”、“三热爱”和“四维护”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民族团结。二是落实好各项政策。在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做到一碗水端平。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契机,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宗教活动在宪法、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三是掌握好各种信息。村上从各村民小组中聘请了民情信息员,民情信息员要及时排查各类矛盾,做到情况灵,信息明。信息员每周都要向村上报告情况,发现各类苗头性问题要及时报告村上。四是调解好各类矛盾。村上建立了“四级”矛盾调处机制,村内凡出现矛盾纠纷,先由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调解,调解不了的由阿訇进行调解,阿訇调解不了的由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调解,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调解不了的由党支部、村委会安排村干部进行调解,实现了小事不出坊,大事不出村。通过坚持“四个好”,全村呈现出宗教和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七、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村依据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要求编制了小城镇建设规划,完成了小城镇建设的前期征地工作,下一步我村将按照“两区一带,三轴一心”的规划思路(“两区”:是指小城镇规划控制范围以历河支流为界分为两个区——生活区和产业区,产业区后续向南发展;“一带”:是指将靖天公路两侧作为主要经济带和建设带;“三轴”:是指在乡政府驻地东西方向结合道路设臵三条景观轴线;“一心”:是指建设乡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全面实施小城镇建设,建成住宅115户,其中上宅下店式住宅30户。
总之,通过抓党建、强保障、达到了促发展的目的,如今我们新添村,形成了以全膜玉米种植、肉羊养殖、劳务输出为主的三大特色产业,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30元,呈现出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明显、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村容村貌整洁、农民生活富裕的新气象。
第四篇:“如何强抓机遇,锐意进取促发展”发言稿
“如何强抓机遇,锐意进取促发展”发言稿
正当全州上下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书记彭清华来州调研重要讲话精神之际,我局进一步进行大讨论专题四“如何强抓机遇,锐意进取促发展”专题研讨活动。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为单位谋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党旗红、单位兴、做表率、聚人心”的思想意识,用实际行动发挥单位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团结、教育、引导、服务”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将思想与单位文化相结合,增强组织凝聚力,以单位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单位精神教育为抓手,把服务群众,服务单位,服务工作为中心工作,不断丰富单位文化内涵,提升个人素养,增强团队精神,凝聚发展合力。以打造“敬业、诚信、守法、奉献”的单位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忠诚正直、专业进取”的人才观为标准,在舆论、导向、宣传、行动上全力支持单位树立单位良好形象。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忠于党、忠于人民,积极践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要始终坚持讲政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原则,坚持党的信仰,带头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履行社会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各项义务、责任。要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要做到:品德正,作风好,纪律严,业务精。
在日常工作的时候,要实现业务工作、队伍的融合,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凝心,就是做好统一思想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聚力,就是做好凝聚力量的工作,加强机关党的组织建设,激发队伍活力。
坚持以党建工作凝聚人心,全力营造拴心留人的工作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到人性化管理,突出抓好“三个注重”。注重做好人文关怀,注重做好细节服务,注重做好人才引荐。
三是保障,就是抓好队伍建设工作
促发展必须抓党建,抓党建是“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必然要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是在党的领导下取得的;解决13亿人民温饱问题和初步建成小康社会,也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成就。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要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首要的和根本的就是要把党建设好。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满族人民生活幸福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促发展必须抓党建,抓好党建无疑是最大的政绩。
抓党建离不开促发展,促发展是“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的题中应有之义。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仍然是兴国之要,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党的建设历来是同党的政治路线联系在一起的,是为党的历史任务和中心工作服务的。在现阶段,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来进行,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使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要求。党的建设也只有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找到依托和归宿,具有广阔舞台和活力源泉。因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一心一意谋发展,为抓好党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奠定坚实基础。
无论在任何的工作岗位,抓机遇,促发展一定要以立足本职工作作为前提条件,直到2018年的今天,我们已经跟着党的步伐97年,我坚信未来的未来,我们仍会立足本职,深度贯彻十九大的精神,为谱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川篇”、建设美丽生态和谐幸福新甘孜、新白玉贡献力量。
第五篇:强党建 抓改革 促发展
强党建
抓改革
促发展
作为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国宝”级企业,中国一重有过辉煌的历史。2012 年以来,受内外部综合因素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持续下滑,2016 年亏损额更是高达 57 亿元,16 户子企业中 12 户亏损,资金链几乎断裂。面对艰难复杂局面,集团新一届党委领导班子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中国一重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强党建、抓改革、促发展工作主线,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2017 年一举扭转连续亏损的不利局面,实现扭亏为盈,2018 年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69.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150%,一重股份成功实现*ST 摘帽,中国一重迈向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强党建,厚 植改革发展坚实基础。坚持强根铸魂固基,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抓实抓牢基层党建工作,解决党建工作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实现党建与改革发展同频共振。一是加强顶层设计。成立集团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首个党建工作规划,构建“两个作用、三个保证、四项工程、五大体系、一个目标”的党建工作总体思路,形成以“指标、责任、跟踪、评价、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协同运行体系。明确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42 项任务,建立有效的党建工作保障机制。组建 4 个党建项目推进组专门督查基层党建工作,做到了党建进章程
100%实现、重大事项研究 100%上会、到期换届 100%完成。二是突出思想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做到学习宣传、传达贯彻、讲授党课、集中轮训、开展研讨“五个全覆盖”。以二级单位理论学习中心组为载体,建立 15 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践课题组,引导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中找寻破解难题“金钥匙”。三是注重组织建设。进一步明晰和规范公司党委与董事会、经理层职责权限 93 项,将基层党建责任细化为 62 项任务清单,探索开展支部达标建设、书记能力强化、党员积分管理、“三会一课”质量提升“四基工程”。坚持将效率多提高 5%、任务多承担 5%、质量多提升 5%作为党员合格重要标准,发动党员自觉参与改革、带头促进发展。
抓改革,激活发展内生动力活力。坚持党对改革的全面领导,以改促变、以变促通、以通促活,推动将改革进行到底。一是突破思想禁锢改革“关键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东北发展,无论析困境之因,还是求振兴之道,都要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重要要求,积极打好深化改革“耕心战”。分 4 个阶段在职能部门,各子公司、事业部,制造厂及班组 3 个层级,开展 180 余场次、近9000 人次参与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有效破除阻碍改革发展的思想观念和认识障碍。二是抓住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牛鼻子”。通过精简机构、压缩定员、分流安置,建立“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的员工管理机制。畅通员工发展通道,坚持薪酬分配向营销、高科技研发、高级管理、高级技能、苦险脏累差岗位等五类人员倾斜。目前企业管理部门由 19 个精简到 13 个、编制定员压减 2355 人、中层领导干部精简 40%、稳妥安置职工 2336人,解聘了产品质量问题严重和连续亏损的 2 家单位全体领导班子成员,解除岗位合同 15 人、劳动合同 10 人。三是下好体制机制变革“先手棋”。推进分层管理、层层签订经济责任状。建立管理创新体系,形成模拟法人机制和以营销为龙头的研产供销运用快速联动反应机制,明确 58 个利润中心、913 个成本费用中心,改变装备制造企业以生产为中心的管理机制,连续两年订货同比增幅超过 50%。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农机等板块,形成多点发力、多极支撑、多元发展新格局,到 2018 年底新业务板块已占营业收入的 26%。开拓国际市场,国外合同额同比增长 50%以上,坚持与地方协同、融合发展,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70 余份,实现从“自我封闭”向“开放协同”管理转变。
促发展,汇聚全面振兴强大力量。在改革发展中,始终注重调动党员职工群众的积极性,积极构建企业与职工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一是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凝聚“创新力量”。在一线创建党员、劳模创新工作室 97 个,围绕产品拖期、质量不稳等问题,以党支部为单位,立项创新课题 520 个,累计创效 6.25 亿元,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业务相融“同心圆”越画越大。二是大力开展争先活动,凝聚“攻坚力量”。扎实推进“百万一重杯”劳动攻关竞赛,431
个项目吸引职工 7260 人次参与,共抢攻 2400 吨镇海沸腾床渣油锻焊加氢反应器、华龙一号防城港二期首台反应堆压力容器以及替代进口的首支国产调相机转轴等产品 16034 件,累计提高加工效率 1028 天。三是用心实施惠民政策,凝聚“精神力量”。将职工平均收入增长 7%纳入发展规划,建立每年为职工群众办 1 至 2 件好事实事常态化机制。近两年,新建大型职工食堂、展览馆教育基地,翻建职工电影院、体育场,修缮退休人员活动中心、一重人才公寓、大学生公寓,为职工每年开展健康体检、新增补充医疗保险,职工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劲头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