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足创建树精品强抓控违促发展
立足创建树精品 强抓控违促发展
道路不仅是城市的通道,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市民公共生活的舞台,更是体现城市综合管理水平的载体。继2013年我县华地商业街成功创建成省级城市管理示范路以来,我县已建成省级示范路2条,徐州市市级示范路5条,有力地提升了城市容貌与街景品位,目前城区道路正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城管局面前。
强化组织领导,精心组织部署
县政府把省级城市管理示范路、示范社区创建列入2014年丰县为民办实事工程,由城管、公安、交通、住建等部门主要领导挂帅,成立了省级城市管理示范路和示范社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各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责任具体落实到人。在城管局明确领导分工的同时,机关、大队、环卫、市政对照创建工作目标要求,逐一把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和分解,对城市管理示范路示范社区创建方面的内容,制定出详细地计划安排,做到了人人有任务,个个有担子。
“在创建工作开展初期,许多门店业主对创建工作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认为南苑东路地处新老城区结合部,没必要进行整治,整治将给自己的门店生意带来影响。为此,城管局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墙面公益广告营造创建氛围,并将《致沿街商
配备了保洁人员61人,垃圾清运人员16人,在街道、小区、河边等地设置200多个垃圾桶,并配备2台新型电瓶清扫车,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规范沿街户外广告和店招牌设置,清除破损残缺的广告,消除安全隐患。物业公司固定专人对社区内的野广告进行清理,对楼梯内的乱涂乱画统一粉刷,现在小区内已无违规建筑、无乱停乱放、无乱贴乱画、无破墙开店、无侵占公共空间、无故意毁绿、无饲养家禽等“七乱”现象存在。绿化上由专业绿化公司人员保养、维护、修剪,做到小区草皮无坏死、灌木修剪无干枝、乔木无病虫害、花坛、花带内无缺株、小品亭榭无油漆剥落等,同时对社区内复新河两岸的景观绿化进行了社会化管养。对社区内小区门口的小吃摊点进行综合整治,确保小区出入畅通。
强化措施落实,集中拆除违建
开展拆违控违工作,难度大、政策性强,具有敏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省级城市管理示范路、示范社区创建涉及违建100余处,城管局要求全体工作同志在控违抓违中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依法行政、强力推进,同时又要注意把握政策,掌握方法。拆违控违将触及少部分人的切身利益,必然会遇到一些阻力,必须要高度重视。一方面,严格执法,坚决取缔乱搭乱建,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决不允许搞法外施恩;另一方面,要讲究工作方式方法,有序、有情操作。把拆违控违的关口前移,把道理讲
在前,把疏导保障措施做在前;创建期间累计拆除名仕花园、左岸人家、御景园等小区违建100余处,拆除面积约2万余平方米,切实做到了有违必拆。
与此同时,城管局以创建工作为契机,拉开城区拆违控违的专项行动,按照年初制定的片街长责任制的要求,实施了城区无缝隙巡查,完善了网格化管理,建立片区昼夜巡查日志,做到发现一处,即拆除一处。一年以来累计制止在建违违367处,约7.3平方米,为群众减少损失约4200余万元,拆除违法违规构筑物、建筑物1256处,约12万平方米,在规划区域内,基本实现新的违建零增长。与开发区及各镇开展联合执法行动。拆除违建约26000平方米,累计查扣参与违建施工车辆80余台。同时,先后配合植物油厂、闸东、渠楼、开发区邵堂、秦河、民族风情园等拆迁区块中的违建予以强拆。在今年承担的拆迁任务中,水利局和郭楼南小王庄两个拆迁区块,已全部完成任务,累计拆迁房屋面积87153平方米,签约率100%,在房屋拆迁工作中也树起了一面旗帜。
建立工作机制,落实长效管理措施
遵循“完成工作,重在宣传;开展工作,宣传先行”的思路,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宣传单、宣传栏等媒体,广泛宣传省级城市管理示范路、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创建期间共报道创建信息100余条,发放宣传单8500多份,制作宣传站牌30
第二篇:立足常规抓落实促发展(推荐)
立足常规抓落实促发展
--------老河口市竹林桥小学“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典型材料
由省教育厅发起并着力实施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在老河口市竹林桥小学深入开展,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加强领导,全员参与。
(一)高度重视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朱接勇为组长,副校长付建立为副组长,梁丰渠、薛亚、韩秀珍、许玉红、朱俊波为成员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付建立兼办公室主任,梁丰渠、薛亚、韩秀珍为成员。办公室负责活动的组织指导、综合协调、检查督办工作。校长和中层领导一起亲自参与活动,并且带头听课、评课、讲课,带头走访学生家庭和教师家庭。
(二)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一是分别召开了“三会”:首先召开了校委会,传达上级精神,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接着召开全体班主任会和全体科任老师会,广泛动员,落实职责。二是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和校园网,对“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进行不同角度的报道。
(三)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学校分别制定了《竹林桥小学“课内比教学”活动实施方案》和《竹林桥小学“课外访万家”活动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全体教师共同参与和参加,大家也按方案要求自始至终参与和参加了该活动。
二、比教学、抓落实,助推进。
(一)全面启动“课内比教学”活动。此次“课内比教学”活动以“构建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力求在最大范围内将教师引入到活动中来,从而达到打造精品课堂、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促进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此次比教学活动教师的参与率为100%。
1、制定计划,科学安排,营造氛围。教导处制定方案并组织实施;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负责教师讲课的时间、地点、内容的安排和记载,填写“课内比教学”活动登记表,评比等级,并推荐优秀教师参加上一级比赛。通过集体备课、研究教案、组内说课等活动,使教研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
2、全科覆盖,全过程参与,实现全员提高。学校要求全体教师都要参加“课内比教学”活动,45岁以上的教师上好示范课,其他教师上好优质课。活动开展以来,学校部分中层干部梁丰渠、付建立带头上好公开课。全校共有38名老师参加了课内比教学活动,共收到教学手记10多篇,优秀论文20篇。
3、多种形式比教学,相互促进。一是推门听课与课堂比教学活动相结合。通过推门听课能反映出我校教师的主要优点及成绩:有意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组织驾驭能力好,能当堂落实所讲内容。能运用鼓励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指出了部分教师需要改进的地方:满堂灌现象依然存在,学生积极性调动、双边活动开展不够。学情了解不够充分。推门听课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推动了我校教育教学的开展。二是积极组织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教学能手
参加镇级教学大比武活动,助推全镇比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积极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
1、专题研究“课外访万家”活动。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以来,学校3次召开有关家访的专题会议,认真研究部署家访工作。一是政教专班会,二是班主任工作会,三是“六必访”情况通报会。每次会议对“课外访万家”活动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2、认真填写《家访手记》。我校教师对90%的学生进行了走访,对少部分学生主要是通过电话或网络形式进行的家访,并且坚持做好部分学生的回访。家访活动教师参加率为100%。学校对《家访手记》进行专门的检查登记并进行通报。
三、健全机制,完善制度。
(一)完善常规教学评价制度。学校对每个教师都建立教案记载、听课记录、评课记录等业务档案,以保证教学比武的纸质档案与电子资料详实完备。教师个人参加活动情况和教学比武成绩将作为其绩效考核、评优晋职和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基于常规的教学评价制度,对讲课、说课、工作量、学生评价等等都有了完善的制度。评价突出主体的多样性,教师、学生和家长充分参与,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其结果量化并可实现全员排序。
(二)建立“比教学、访万家”活动考核评价制度。目前,学校已将“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情况开始记入教师师德档案和业务档案,并将纳入教师评先表彰、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必备条件之列。
四、以点带面,形成特色。我校李艳红、薛亚老师的优质课,许玉红老师的说课等,在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在家访中,分管访万家活动的副校长付建立、教导主任韩秀、政教主任薛亚三位老师通过与家长的多次沟通,促成部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学生、家长、教师都满意,这三位老师的比访手记在省、市都有均获二、三等奖。
“课内比教学”活动使我校教学工作迈上了新台阶,不仅教师个人能力得到了锻炼,学校的教学管理进一步规范,教研能力进一步增强;“课外访万家”活动使学校教师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教师师德在活动中得到升华,学校教育形象进一步提升。“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比”出了团队精神,“访”出了敬业品质,我们凭借“两课”强大动力,争取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三篇:立足实际创先进固本强基促发展001
立足实际创先进 固本强基促发展
中共社旗县桥头镇委员会
桥头镇位于社旗县西部,西与宛城区接壤,北与方城县相邻,辖17个行政村,105个自然村,245个村民小组,4.6万人,8.2万亩耕地。全镇共有28个党支部,党员1323名,其中农村党员1069名。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桥头镇党委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主线,以“团结务实筑堡垒,和谐稳定促发展,创先争优建强镇”为主题,紧紧围绕创建“工业强镇、生态大镇、文化名镇”的“三镇”目标,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实现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围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创先争优近年来,坚持对农村党支部书记实行梯次定位、分级管理;对村干部实行“评议继任”制管理;对农村无职党员实行“星级”化管理。通过创新三项管理机制,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创造力和号召力,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活力竞相迸发。以开展“三业”(学专业、办实业、干事业)竞赛为载体,着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一好双强”基本素质,有力地助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注重把推广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了“四比四看” 活动,即比运用数量,看谁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策的事情最多;比决策内容,看谁运
1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策的事情最实;比操作规范,看谁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策的水平最高;比实际效果,看谁运用“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决策运行的事情成效最好,既丰富了创争内容,又提升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运用水平。积极拓展党建工作新领域,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3 个,扩大了党建覆盖面。以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了调研式、开放式、互动式、反思式、网络式等富有时代特点的学习新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素质能力。
二、围绕改善民生、服务群众创先争优
从2010年5月中旬开始,利用近两个月时间,抽调镇直机关、四中心一所党员干部集中开展了以“知民情、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为主题的党员干部入户大走访活动,广泛征求民意,积极为群众解决行路难、用电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实际问题。全镇各党支部和党员干部把活动中征集到的民意归纳梳理后进行量化分解、责任到人,纳入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个人的创争规划和创争目标,并全部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一件一件地解决落实,做到承诺有信。目前,镇、村两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共征集社情民意600余条,与贫困户结帮扶对子200多个,帮群众谋划致富项目190多个,为群众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和难题130多件,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12件,同时,镇党委、政府对城建、土地、计生、民政、财税、信访等涉农部门进行资源整合,成立便民便企服务中心和综治信访接待大厅,设立共产党员先锋岗、示范岗,擦亮窗口,文明接待,限时办结,一站式服务,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基层组织和党员在广大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三、围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创先争优
结合镇域发展实际,镇党委坚持把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制度建设为保证,健全完善了“一把手”靠前指挥亲自抓、副职领导分片包村具体抓、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合力抓的维稳网络体系,对镇领导班子成员、机关包村干部、派出所民警、村党支部书记和村认领“和谐稳定岗”的党员,做到定任务、定职责、定要求,落实包保措施,进一步强化包保责任制,定期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建立镇领导班子成员轮流接访值班和重点信访案件包案处理制度,使绝大部分信访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在此基础上,抽调 60余名机关和镇直部门党员干部,成立17个工作组,深入各村开展爱民实践“大走访”活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60余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5起,优化了社会治安环境,广大群众的安全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四、围绕服务中心工作、推动科学发展创先争优
镇党委以实施“四个带动”、加强 “三镇”建设为目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建设 工业强镇、生态大镇、文化名镇中创先争优,全镇经济社会步入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境界。在城镇建设上,完成富民路标准化街道建设,对镇区内社红路两侧进行了立面改造,较大地提高了集镇品位。
在招商引资上,2010年共引进各类招商项目13个,其中入驻县产业集聚集区项目6个,累计引资5.2亿元。在政策性项目争取和建设上,投资2498万元的国家级土地整理项目已顺利实施。争取道路建设项目3个、中学宿舍楼及餐厅建设项目3个、镇卫生院病房楼及村卫室建设项目4个、文化站建设项目1个;完成了S333--吴氏营7.5公里油路铺设项目;在文化名镇建设方面,依托珍珠河治理对毓秀街和会馆文化为重点的古镇核心景区实施开发改造。在新农村建设上,以王蛮、小河流、泥河、吴氏营、明章、马蹬等村为重点,完成了文化大院、村级敬老院、卫生室、科技书屋、农家超市、安全饮水等公益事业的配套工程建设,其中王蛮、小河流两村已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我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水平得到提高,广大党员宗旨意识明显增强,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实现“三镇”目标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011年4月
第四篇:抓党建强保障促发展
抓党建强保障促发展
——新添堡回族乡新添村基层党建抓点示范工作主要做法 新添堡回族乡新添村位于县城以南13公里处,是一个纯回族村,靖天公路贯穿南北,交通便捷、信息畅通、区位优势明显。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329户1542人,有耕地面积8361亩。新添村下设3个党小组,有党员25名,其中女党员3名,男党员22名;其中大专文化程度2人,高中文化程度1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2人;35岁以下8人,31岁至40岁2人,41岁至50岁5人,51岁至60岁6人,60岁以上4人。
近年来,村党支部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强化队伍建设、创新工作载体、丰富文化活动、发展农业产业、夯实发展基础,进一步提高了村党支部的领导能力和发展水平,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为加快全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以完善制度体系为前提,不断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 村党支部把村“两委”班子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在村级组织换届中,由村民小组长负责按每10户1名代表的比例选出代表,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与全体党员一同参与“两推一选”,真正把年龄轻、文化程度高的“双强”型人才选入到村“两委”班子,进一步增强了村党组织的带动力。目前,10名“两委”
班子中,年龄在30岁以下有3名、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4名,有2名大学生“村官”,班子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不断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坚持把班子的规范管理和高效运行作为经常性工作,制定了《新添村村干部绩效考勤制度》,严格落实村干部值班制和包组包户负责制,明确职责,靠实责任,确保农忙季节和节假日有人值班,及时办理村民事务。同时,建立健全村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一是班子评。采取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年中和年末对工作部署和任务落实情况进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及时查找问题,改进不足。二是党员评。推行“一承诺一评议”,年初向党员做出承诺,年末结合 “党员冬训”述职和评议,征求和吸纳意见。三是群众评。通过发放评价表,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对班子和干部进行评价,掌握群众到底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四是党委评。按照《新添堡回族乡村干部工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严格兑现奖惩,增强村干部工作责任感。通过“四评”,有效促进和增强了村干部干事创业和服务群众的使命感。
二、以落实培训教育和关怀激励机制为途径,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
把党员队伍的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一是抓教育培训。通过开设“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网络课堂”三种课堂,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党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二是建立关怀激
励机制。村上把建立困难党员关爱帮扶激励机制,作为解决党员困难、促进党内和谐、增强村党组织活力的重要举措,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把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本村平均水平的党员作为衡量贫困的标准,首先由村党支部商议提出帮扶对象,再由各党小组初评,村党支部审核,入户核查后提交党员大会讨论,然后张榜公示,在群众认可后,定为重点关怀帮扶对象,建立信息台账,实行动态管理。为每名致富党员确定一名困难党员,通过思想引导、能力培养、技术传授、资金帮扶,实现脱贫致富,共同发展。近年来,通过6名致富能人党员带动困难党员致富,全村困难党员由8名减少到2名。在加强物资帮扶的同时,更注重精神鼓励,凡党员家庭红白喜事党支部都派人帮忙,凡党员生病住院都派人慰问,凡逢年过节都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通过落实关怀帮扶激励机制,不断增强新形势下广大党员对党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
三、以“创先争优”为载体,充分激发党员的干事创业热情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党支部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落实党的政策、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行动,紧紧围绕发展经济、富裕农民这一根本,用发展实效体现先进性。在今年的秋季覆膜中,通过党员带头示范,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在全村推广秋覆膜3429亩。结合“创先争优”破解难题活动,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实施了新添村街道亮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46盏,完成投资30万元。
四、以推行“四议两公开”为契机,建立健全村民议事决策运行机制
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搭建群众问事、说事、议事、办事平台,解决事关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理顺村情民意,增强村民对村级事务的参与权、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2011年针对我村王河组至北堡子组行路难,农民没有能力修的问题,通过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群众筹资筹劳的形式硬化王河组至北堡子组村组道路3公里。
五、以落实惠民政策为抓手,提高群众的满意度。
村党支部建立“三抓三明白一满意”工作制度,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三抓”就是抓宣传,以中央和省市县一号文件摘要、到户的强农惠农政策、乡村办事服务事项和监督电话为主要内容,汇编农民手册,每户一册;抓公开,制作政策墙,印发明白纸,发放“一折统、一册明”;抓落实,每季度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总结通报,督促落实。“三明白”就是对中央和省市县有关“三农”的政策让群众明白,对应享受的项目和资金让群众明白,对惠农政策的享受条件和办理程序让群众明白,最终让群众满意。目前,到村到户的惠农事项共53项。通过多年的努力实践,没有村民因惠农政策落实引起矛盾纠纷和上访,民心更顺了,村风更正了,劲头更足了,发展更快了。
六、以民族宗教工作为重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在民族宗教工作中做到“四个好”:一是宣传好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在全乡
信教群众中进行“三个离不开”、“三热爱”和“四维护”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民族团结。二是落实好各项政策。在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做到一碗水端平。把稳定作为第一责任,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契机,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宗教活动在宪法、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三是掌握好各种信息。村上从各村民小组中聘请了民情信息员,民情信息员要及时排查各类矛盾,做到情况灵,信息明。信息员每周都要向村上报告情况,发现各类苗头性问题要及时报告村上。四是调解好各类矛盾。村上建立了“四级”矛盾调处机制,村内凡出现矛盾纠纷,先由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调解,调解不了的由阿訇进行调解,阿訇调解不了的由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调解,党小组长、村民小组长调解不了的由党支部、村委会安排村干部进行调解,实现了小事不出坊,大事不出村。通过坚持“四个好”,全村呈现出宗教和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七、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村依据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要求编制了小城镇建设规划,完成了小城镇建设的前期征地工作,下一步我村将按照“两区一带,三轴一心”的规划思路(“两区”:是指小城镇规划控制范围以历河支流为界分为两个区——生活区和产业区,产业区后续向南发展;“一带”:是指将靖天公路两侧作为主要经济带和建设带;“三轴”:是指在乡政府驻地东西方向结合道路设臵三条景观轴线;“一心”:是指建设乡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全面实施小城镇建设,建成住宅115户,其中上宅下店式住宅30户。
总之,通过抓党建、强保障、达到了促发展的目的,如今我们新添村,形成了以全膜玉米种植、肉羊养殖、劳务输出为主的三大特色产业,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30元,呈现出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明显、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村容村貌整洁、农民生活富裕的新气象。
第五篇:立足农村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 强基行动调研
立足农村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
----志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研(中共志丹县委组织部 罗有军)
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为此,我县始终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统领农村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和推动县域经济建设的先导工程,紧紧围绕“工商兴县、产业富民、城镇带动、项目支撑、科教奠基、跨越发展”战略,以创争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为目标,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落实党委书记问责制、支部(总支)书记考核制、党员承诺制为抓手,以深入开展党建“三级联创”、“创树示范”系列主题活动为载体,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实现了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新突破,为实现率先跨越发展、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志丹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全县辖6镇5乡1个管理区1个街道办事处,共200个行政村,总土地面积3781平方公里。共成立基层党委
36岁-45岁72人,46岁-54岁74人,55岁-59岁36人,60岁以上5人;文化层次在大专文化程序以上3人,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44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149人;有上级下派村党支部书记4人,在外经商务工的“经济能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2人,女性党支部书记1人;村党支部书记的家庭收入人均高于村均收入的书记165人,占总数的84%,人均收入低于村人均收入的书记31人,且这些家庭都是家庭成员年龄偏大、劳动力少、有学生上学的支部书记家庭,此外有农业以外致富项目的书记38人,占总数的20%。现任的195名村主任,不是党员的17人,仅占总人数8.7%,且年龄整体偏低,文化层次较高。在村主要干部的报酬方面,全县200个村的391名村干部都能按时领取财政支付的工资报酬,其中178个村的村干部年报酬达到2200-2400元,22个村的村干部年报酬达到2400元以上。
(三)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快。目前,全县198个农村基层党支部共有党员4096人,占全县农村总人口数的4%,其中35岁以下党员868人,36-45岁1235人,46-54岁952人,55-59岁474人,60岁以上567人;大专文
10-50万元的村25个,50万元以上的村6个,95个村共有积累1500多万元。党建经费投入方面,全县200个村,全部都有固定的党建工作经费,其中单纯依靠上级拨付的村86个,上级拨付和自筹相结合的村114个,年党建经费在500-1000元的村116个,1001-2000元的村26个,2001-3000元的村11个,3001-5000元的村12个,5000元以上的村35个。近两年全县新建村级活动能力场所82处,截止目前,全县有188个村有自己独立、固定的活动场所和办公用房,使农村基层党建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
面对现实,我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还不能适应实现率先跨越发展、构建富裕文明和谐新志丹的战略目标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职责不明、业务不精、工作落的不实等问题;二是一些村党支部书记文化素质低,工作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不好;三是村级活动场所作用发挥不好,活动不经常、形式单一,一些支部疏于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部分党员党
社会治安、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工作给予重点扶持和指导,进行联创,着力打造一批融党的建设、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一体的“五个好”乡村党组织。目前,已有何家洼、保娃沟门、宋庄、李家湾、麻地坪、贺咀、阳渠、王渠、孟洼等一批农村党支部被省市委授予“五个好”村党组织,其中麻地坪村被省委授予“旗臶工程”示范村。2007年上半年,全县农村党支部中,已达到“五个好”的村党支部达120个,占到全县村总数的60%。通过抓班子,选好配强村支部书记,强化了农村党员领导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使村“两委”会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号召力进一步增强。建队伍,开展“三培养”活动(即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村干部)和支部委员联系发展党员制度,建好村级后备干部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两支队伍。目前,张培贵、王星强、尚好前等被市委授予党员致富带头人,其中张培贵、王星强被省委授予党员致富带头人。2007年上半年,全县培养农村入党积极分子414名,纳新党员188名。
(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实现高标准、规范化。
光盘,发放各村党支部组织学习,同时,我们还安排了36名村干部到发达省、市参观学习。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增强了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二是加强对农村党员的实用技术培训。主要采取现场咨询、课堂培训、田间指导、上门服务、放映专题片等形式,对农村党员进行培训。上半年,共计培训15500多人(次),发放学习资料3万册(份、套)。同时,还选送40余名农村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到各类大专院进行为期1-3个月的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党员的综合素质和科技致富的本领。三是积极开展党员电化教育。今年,我县多渠道筹措资金,投资30余万元,对34个重点村的电教设施进行了达标配备,全部实现了“三机一仪一柜”配备标准,并计划于10月底开通远程网络教育。目前,全县各村级党组织通过电化教育累计培训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产业户1.7万余人(次),广大农村青壮年党员通过电化教育基本掌握1-2门实用技能。
(四)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200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81元,比2005年净增211元,增幅达9.3%。2007年上半年,全县完成各
张培贵、王星强、尚好前等。从而以扶大户、强好村为支撑,提升全县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水平,力争三年内,使全县85%以上的村党组织达到“五个好”标准要求,其中综合示范乡村党组织分别达到70%和80%,新建党建综合示范基地120处(个),使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达到2000户。此外,还要坚持每年评选命名一批“好书记”、“红都先锋”,用先进典型引导和带动全县党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不断上台阶、上水平。
(二)配齐配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扎实做好后进村的整顿建设工作。紧扣“五个好”目标,狠抓乡镇党委建设,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在农村各项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按照“政治坚定、务实创新、勤政廉政、运转协调、民主和谐”的要求,建好乡镇党委班子,选好配强村党组织班子。一是要按照“人要公道、威信要高、能力要强、甘于奉献”的标准,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用一个好书记,带出一个好班子,带活一个好村子。二是要大胆探索支部书记选任的好路子,逐步推行村支书、主任一肩挑,从机关选派年轻干部到村任职。注重从优秀青年和妇女中发展党员,从优秀年轻党员和党员中的能人培养选拔村干部,1建工作联系点,制定出台了《志丹县党员县级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工作职责》,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夯实了责任,全县29名党员县级领导每人包1个乡镇,联系一个村,包1户贫困户,联系1个产业户。按照把党建联系点建成各项工作示范点的要求,要求每名党员县级领导每年到联系点不少于6次,驻村指导不少于10天,开展调研,参加联系点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并选派了29名熟悉党务工作、爱岗敬业、工作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担任联络员,具体指导、协调党建联系点工作。实行党员县级领导党建联系点工作制度以来,全体党员县级领导能够坚持每月到点一次,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帮助村上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帮助解决具体困难和存在问题。目前,党员县级领导共为联系点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60余件,办实事好事共计130多件(个),形成各类调研文章10余篇,有效地推动了联系点的各项工作。
在“双包双联”工作方面,我们坚持把“双包双联”送温暖、解难题活动作为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一项长效机制,长期坚持,一以贯之。抽调108个县级部门单位抓108
(四)不断深化发展党员承诺制,进一步加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认真总结和推广党员承诺制的做法和经验,着力在兑现上下功夫,在创新上求突破,特别是在长效机制的落实上出实招、见实效。按照县委提出的“四个结合”和“六诺”程序要求,上半年,全县农村党组织、党员共承诺事项8863件(个),目前,已兑现落实事项4987件(个)。
(五)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今年以来,我们不断加大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宣传力度,一是与县广播电视台合作,开办了“红都党旗红”专栏,制作了8期高质量、高水平的电教专题片,其中《群山沸腾党旗红》在市电视台播放,收到了良好效果。同时,在县委报刊《志丹通讯》开设了“红都先锋”栏目,宣传和报道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用身边的事教育引导身边的人,示范带动广大党员干部争先创优的积极性。二是“七一”前夕,县委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6周年表彰大会。列支专项奖金22.8万元,对在全县三个文明建设和带领全县人民致富奔小康进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五个好”乡村党组织、党员致富带头人,先进党支部、优秀
5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入手,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积极审慎地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同时,要严格党纪,疏通“出口”,要积极探索改善和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新途径和新办法,抓好党员的日常管理。四是要进一步夯实全县各级党组织抓农村党建工作的责任。要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党的农村基层政治建设在全县农村工作中的统领地位和先导作用的认识,做到“四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领导指导到位,工作部署到位,督促检查到位。认真落实党委书记问责制,支部(总支)书记考核制,严格实行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五是要明析工作职责,加大宣传力度。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实施,要继续在县有线电视台、志丹通讯、志丹工作开设“红都党旗红”党建专栏,经常性地宣传报道全县在党的建设各项工作中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先进典型,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形成声势。六是加强督查考核和指导。必须做到有布臵、有检查、有落实,才能有成效。要坚持经常性的检查指导与督促考核,把督查考核结果作为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委成员、党务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