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如何应对钓鱼岛及美国重返亚太论文[全文5篇]

时间:2019-05-13 22:50: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应如何应对钓鱼岛及美国重返亚太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应如何应对钓鱼岛及美国重返亚太论文》。

第一篇:中国应如何应对钓鱼岛及美国重返亚太论文

中国钓鱼岛问题论文

中国如何应对钓鱼岛问题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近年来,日本无视大量证明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事实,无耻的向钓鱼岛派遣军舰船只,并刻意在岛上对战犯进行祭祀,严重破坏中日关系。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一直动作频频,尽管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但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并没有表现出改善中日双边关系的意图,反而有变本加厉的趋势,尤其以原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为首的日本右翼势力扬言“购岛”计划,以及日本政府的“国有化”态度,都使得中日关系达到40年来的冰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是我国东海靖鱼场。在钓鱼岛与东南方的北小岛、南小岛之间,是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湾。如此宁静的避风港竟能引发一系列的国际纷争,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经济价值:钓鱼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附属于台湾全岛之岛屿, 是近海和远海渔业资源的交会处,其海产资源也十分丰富,渔业年可捕量达15万吨。有人曾经断定,钓鱼岛附近水域的石油资源使之“有可能成为第二个中东”。因此钓鱼岛主权的归属对于石油资源日渐短却的中日两国都生命攸关,并更加激起日本夺占钓鱼岛的野心。

2、大陆架划界:钓鱼岛列岛在海洋划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钓鱼岛主权归属哪一方将极大地影响大陆架的划分。

3、战略价值:钓鱼岛附近海域是一条十分繁忙的海上大通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谁控制该地域谁就能遏制他人咽喉。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本对与夺取钓鱼岛主权的处心积虑,到近年来愈发强硬的态度,都与美国的支持分不开,甚至可以说中日钓鱼岛纷争是美国利用日本对中国的一种挑衅。尽管美国曾发表声明称即不承认也不支持任何国家对钓鱼列岛的主权主张巩固,但1996年台海危机后,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逐渐改变中立立场而偏袒日本,多次发表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的声明。正是由于美国的支持,使得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有了依靠和底气,因此屡屡挑起事端。可以预见,中日钓鱼岛争端短时间内不太可能解决,而且有复杂化的趋势,因而我们需要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面对种种形势,对内对外,我们应采取什么对策来应对钓鱼岛问题呢? 首先,最根本的手段就是提高综合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后,经过 30多年的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完成了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社会转型。除经济实力外,与其同样重要的还包括科技和军事力量等。正是认识到这一点,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提出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历史性地强调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性。从对外战术来讲,首先我们应当从历史和法律的角度论证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中国有关钓鱼台岛的最早文献出自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这一记载比日本所称的古贺辰四郎 1885年“发现”钓鱼岛要早 480年。日本在战后发表《日本投降书》,接受了《波茨坦公告》规定的条件,无条件交还包括钓鱼岛屿在内的中国领土。却又在1951年的美日《旧金山条约》和1971年《冲绳协议》认为钓鱼岛屿的主权是归他们的,根据国际条约中“禁止反言”的原则,若其前后言行矛盾而损害相对人的利益,法律予以禁止,并且由于中国政府没有参加《旧金山条约》和《冲绳协议》,上述条约对中国政府而言是无效和非法的。我们更要指通过各种实际行动宣示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必须重视海空军的建设。历史经验表明,大和民族具有欺软怕硬的个性,只有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日本才有可能放弃其非分之想。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要建设“海洋强国”,说明中国已经意识到发展海洋文明的重要性,外媒对中国发展海洋强国也十分关注,在钓鱼岛等诸多岛屿争端冲突之际,“海洋强国”战略显示出中国正加紧实现军事现代化。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正是为了捍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总之,对于外界的一切干扰和压力,我们要始终保持坚定的立场和坚决的态度,强硬外交手段,不断提升自己的力量,捍卫我们的土地。对内,我们首先要促进两岸交流发展。台湾也是钓鱼岛列岛主权当然的捍卫者和享有者,两岸在民族团结、共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民族大义下,共同捍卫领土主权的完整,应对中日钓鱼岛问题具有历史和现实可能性,也具有现实紧迫性。2008年5月国民党马英九就任新一届台湾地区领导人,实现了两岸关系的缓和,随着两岸关系的转暖,在某些对日问题上两岸出现了联合的迹象。尤其面对钓鱼岛问题上,更加体现了两岸人民共同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和平而不软弱,强硬而不野蛮。这是我们对于一切纷争应持有的态度。在钓鱼岛的问题上,有一方因素不可忽视,那就是中日民间情绪。我们就看中国,民间人士情绪的反弹是很大的。近年,面对日本的一步步挑衅,国内的民众反日情绪日益高涨,不免出现很多过激行为。这些不理智的“爱国行为”非但没有展示出我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反而可以让敌人趁虚而入,甚至很多民众只是因为从众心理而被反华势力所利用,那些盲目的打砸抢行为只会降低中国在世界的公信度而毫无益处。因此,安抚和鼓舞国民情绪对于解决钓鱼岛问题也十分重要。在这一问题上,应善用网络、电视等传媒工具,让广大群众看到对外政策上坚决的态度,武装实力的提升以及取得的成果,不要只喊口号,要让大家看到实际行动。“理智爱国”不止靠口头号召,更要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时刻保持清醒和理智。对于钓鱼岛问题,一直采取的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政策。如今面对外界的不断挑衅和触犯底线,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坚定信念,从短期目标到长期目标,各个部门都要有针对不同问题的应急机制,因为,实力是外交的后盾。不可否认,钓鱼岛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领土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国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侵犯。“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对于不可侵犯的主权问题,中国还需韬光养晦,更应有所作为。

美国重返亚太问题论文

近几年以来,美国对中国逼迫甚急,严重侮辱中国人民的事件一桩接一桩。以前还给人印象,好像是侮辱中国政府的,而现在则完全撕破了这张假皮,已经明目张胆地侮辱中国全民。比如这次,明白无误宣布:过几月再进黄海舞大刀!

面对如此威胁,中国应当有一个长期的安排:

1,逐步把存在美国的钱弄回来.以前把钱放在美国,是因为中国希望和美国混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么个局面,就是和美国粘上,谁也离不开谁!和美国共荣共生。应当说这么一个结果对美国来说,也是非常好的!大家互相融合,美国对中国有依赖,中国也不敢挑战美国,而且还是以美国为头。中国部分接受美国对世界的领导。

但是美国人最近的举动证明,美国不会理会中国的善意,刻意要与中国为敌!

2,推出新的关于世界共生的理论。

以前我们说过和谐世界,但是这个不透彻。我们要把这个问题讲清楚: 美国是以最终统治世界为目的的。即使现在打压某个国家,而拉拢另一部分国家。比如越南,美国为了对付中国,放弃世仇。但这是暂时的!只要中国真的被打败了,剩下来就轮到美国收拾越南、韩国(别看现在 活儿海的)了!世界都在美国掌握中了,韩国对美国就没屁用了!美国以前对印度不感冒,但是最近很热络。一旦中国被击败,那么下一个印度也逃不掉!

中国为什么在70年代末获得美国高度支持?就是因为想形成对苏联合围。苏联一垮,中国马上就被打入另册

要向世界讲清楚,现在大家互相支持,是为了大家都能生存

3,对于俄罗斯,必须把2的道理更要说清。美国现在不敢同时针对中俄同时开战,但是一旦一个趴下,另一个的难受日子马上就会到来!中国应当加强和俄罗斯的合作,两个都不要做中国春秋时代的楚国,看见列国一个一个被秦所灭而不支持,因为对秦友好,秦国就会友好对待楚国!这是妄想!最终闹出“秦灭六国,楚最无辜”的悲剧,因为是最后被灭的,所以最孤单,最凄惨!

4,中国要宣布放弃“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立场。美国已经扬言即使中国用常规武器对付美国,美国也有权利用核武器对付中国。这张八国联军时期的凶残不是中国传统仁义所能理解的!西方人再使用这些大杀器时的坚决果断不是中国人能想象得出的!看看日本被炸的下场,看看希特勒对付犹太人的态度!美国从本质上和德国等西方国家是一样的,不

要被什么人权假象所蒙蔽!该先下手就一定要先动手!这也是一个对美巨大威慑。让他们动手前三思!

5,向全世界讲明白:人权是美国干涉各国的幌子。它对每个国家有不同的人权要求,完全根据它自己的需要来定。

美国是对内讲法律,对外不讲法律。只要美国说的,就要求全世界去遵守!

6,有计划地将核武器技术向离中国周边较远的国家扩散!如果世界上有那么30个国家掌握核武器技术,美国的霸权就无法实现!

反正中国不争这个世界霸权!美国是放核武技术扩散的最大受惠国,可是它自己却不签字、不遵守。比如美国向印度和越南扩散核武技术。最初可以是卖核产品,卖原子弹!只要价钱合适就卖!以前中国帮助美国防止核扩散,是想凭中国的负责任,得到美国对中国的势力范围的默认!既然美国不理会中国利益,中国也就没有必要去傻傻地和它合作,没有必要帮助它实现霸权!

毛泽东有句话说得很好,应当是他深刻思考后才说的: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

7,大力扩充核武库。利用目前资金充裕的时机,将核武器扩大到3000枚

8,对于某些地区争端问题,比如南海问题,真正要求份额大的是越南,其他菲律宾、马来西亚等要求都不多,中国可以先行与除越南之外的国家谈好,签订协议。然后坚决以军事行动对付越南。因为和越南拼急了,我们还可以陆路进攻。这是一个怎么也甩脱不了中国威胁的国家。中国

就是为越南而生的“恶人”

9,把“哪里有美国,哪里就有流血”这个道理向世界说透

第二篇: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以及中国的应对

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以及中国的应对

一、朝鲜炮击事件

最近一段时间,朝鲜半岛局势波诡云谲,风云变幻,美方表示愿意在六方会谈的框架内,重新开启和朝鲜的谈判,而朝鲜则表示,愿意有条件的重回六方会谈。就在人们都以为似乎看到了半岛无核化进程曙光的时候,2010年11月23日,北京时间下午2:30,朝鲜向正在美韩联合演习的延坪岛倾泻了200多枚炮弹,4死18伤,而后,韩国也回击了80多枚炮弹。事情的起因是,朝鲜认为韩美联合军演(护国演习)向朝鲜海域投掷了炸弹,朝鲜上午电文警告后,下午就炮轰了韩国。事件发生后,韩国总统李明博声明勿使摩擦扩大;中国的态度一如既往,希望各方保持克制,多做有利于半岛和平稳定的事。美国目前为止,没有公开的表态。

就炮击事件国际对此次意图有两种目的假设,第一,稳定政权。金正日由于健康问题急于让儿子接班,近期授金正恩大将军衔,但其军龄几乎为零为空降军衔。或已因此引发其他权势人物、军队成员或政治精英的不满产生内部冲突。此次炮击事件很有可能是金正日有意图将内部异见转移到假想的外部威胁,以提高金正恩的军事威信巩固政权。另一方换取利益。朝鲜勒索国际社会的故技重施,几十年来,朝鲜领导层如有所求,往往采取先挑衅再妥协的套路,此次目的要胁重开六方会谈,朝美对话以经济谋援助以及在未来在核化谈判中增加筹码。

二、炮击事件背后的角力

主流媒体目前基本认为,这是朝鲜为了国内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一次军事挑衅,也有人认为朝鲜是为了将美国拉到谈判桌而进行的一次军事冒险。但是,置于整个国际大环境和微妙的东北亚地区的局势之中来看待,此次炮击事件决不是一次孤立的军事冲突,也不是一次孤立的政治事件,其背后依旧是受到一只“看不见得手”在操纵,实质上折射出美国“重返亚洲”的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战略。

朝鲜炮击事件,不仅仅为朝鲜增加了朝美对话以及核谈判中朝方的筹码,同样也为美国提供了名正言顺加强朝鲜半岛以及东北亚地区的军力的借口。韩朝炮击事件并非偶发,这与美国一度干预朝鲜半岛局势及美韩在朝鲜边境不断举行的挑衅性军演有关,结果或符合美国的预期。目前美国宣布出动乔治华盛顿号航空母舰,搭载75架战机与6千多名官兵,准备加入28日开始的美韩联合军演。以捍卫区域稳定之名,美军要重返亚洲。

三、重返亚洲战略

奥巴马政府东亚安全战略的重点是“重返亚洲”。从2009年7月希拉里·克林顿在东盟地区论坛上高调喊出美国要“重返亚洲”以来,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一路高歌猛进,并于此后出台了一系列为之服务的外交政策与步骤。

1、全面提升和东盟国家的政治和安全关系。

不仅启动了“美国-东盟首脑峰会”机制,还进一步加强了与东盟国家的军事、政治和伙伴关系。这些关系包括:

解除对印度尼西亚特种部队的制裁,开始发展与印尼的军事合作关系; 高调支持越南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

2010年9月派出航母与越南进行联合海军演习,美越军事关系得到了实质性发展;

美国宣布向新加坡、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出售先进的武器和提供军事技术支持;

支持老挝和柬埔寨的湄公河开发计划,支持东盟成员国在湄公河利用上和中国较劲。

尽管东盟国家与中国在部分对美出口产品上存在重叠,但美国绝口不提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只将贸易保护主义对准中国,而对东盟进口产品采取宽松政策。

2、在朝鲜半岛事务和朝核问题上加强美国的军事应对方案,重新夺回美国的主导权。

从2009年以来,美国不仅与韩国政府磋商推迟原定2012年转交的战时美韩同盟的军事指挥权,而且把原来应对朝鲜“入侵”的军事作战方案“5029方案”升级为危机事态时美国和韩国对朝鲜直接的军事干预、甚至占领方案。在外交上,美国拒绝与朝鲜进行任何直接的双边对话,并在今年7月宣布了新的对朝金融和经济制裁措施。目前,美日韩有关六方会谈的立场重新高度一致,强调在朝鲜作出任何实质性的弃核措施、或者就“天安”号事件公开道歉以前,三国将不会重新恢复参加六方会谈。

3、利用“天安”号事件,强化美日和美韩同盟,突显美国的军事同盟义务。

“天安”号事件无疑成为了今年美国“重返东亚战略”的重要机遇。奥巴马政府不仅利用“天安”号事件向朝鲜施压,而且全面提升美韩军事同盟关系。

今年7月,美韩宣布在黄海进行包括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在内的联合军事演习,以便向朝鲜释放美韩不会纵容再一次发生“天安”号事件的决心。

10月24日,韩国政府已经宣布将“积极考虑加入”美国在东亚推动数年的导弹防御计划。“天安”号事件也打击了原本想要争取在冲绳美军基地进行重新调整的日本鸠山政府。

在今年6月初鸠山政府下台之后,新上台的菅直人政府在普天间基地转移问题上,完全屈服于美国按照原有日美协定处理的指示。在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中,美国迅速表达了美日同盟、美日安保条约“涵盖”钓鱼岛的立场。

美日在今年10月宣布了要在12月专门就日本的离岛安全进行联合军事演习。

10月24日美日外长会晤中,提出了要在美日之间签署专门就中国问题加强美日军事、情报和经济协调的新协议。

4、奥巴马政府竭力宣扬美国将会坚定地帮助东亚国家应对和防范所谓的“中国威胁”,强调美国在地区层次上应对“中国崛起”的安全义务。

今年美国围绕所谓的“中国问题”,向东盟、韩国和日本等国表达美国可依赖的、强大的军事、外交与同盟责任。奥巴马政府不仅通过进一步密切与印度的关系、“重启”美俄关系来主导亚太均势格局的重组,更通过一连串的双边和多边军事演习和密切军事关系的举动,来强调美国所谓不会忽视“中国影响力上升”的信息。为此,美国高调介入南海事务,宣布美国在南中国海有“国家利益”;在黄海军演问题上,坚持要派航母的态度,宣扬美国不会接受由中国来划定美国在东亚的“航行水域”。美国的媒体和美国军方人士,更是高调宣传中国军事力量现代化以及中国军事实力上升带来的“不确定性”。虽然民主党政府在本次中期选举中受挫,但其“重返亚洲战略”已经基本成熟。

四、“重返亚洲”战略对中国的影响

奥巴马政府的东亚战略,实质上是担心美国自身实力的下降与近十年来将主要的精力投放于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所导致的东亚国家对其出现的战略游离,当然这也与十年中中国经济的腾飞与不断努力促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密不可分。美国试图通过借助“中国威胁”,打破东亚国家与中国因经济的密切依赖关系所导致的“亲近”。

但是这一炒作并不会从实质上影响中美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虽然中美双方在人民币汇率和双边贸易问题上存在争执,奥巴马政府尽管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对华强硬,但在却无法割断两国之间密切的经济联系。美国此次中期选举中,数十位美国民主党议员候选人在选举造势中频频引用“中国因素”,渲染美国再不好好解决经济问题,将面临在经济竞争力上被“中国超越”的困境。中期选举中的“中国因素”,其重在强调中国经济的竞争力,而不是主要着眼于中国的“军事威胁”。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期选举的结果很可能让奥巴马政府在对华经济政策上继续保持“施压态势”,但也有可能导致双方在东亚区域安全以及双边军事和政治关系上进入一个新的对话期。今年10月28日希拉里·克林顿在檀香山就美国东亚外交发表的讲话表明,奥巴马政府的东亚战略已经基本成型。在美国占据强大军事和战略优势、又通过“重返东亚”的高调行动巩固了其在东亚的外交和政治主导地位之后,美国未来的东亚战略将进入稳定期。

五、中国对“重返亚洲”战略的应对策略

回顾历史,美国与前苏联争霸,美国不是胜在军事而是经济。所以当下,冷静应对美国的挑战,在捍卫中国国家主权、领土领海完整的核心利益上针锋相对、绝不妥协,同时一如既往发展经济不动摇。只有经济的发展,才能在中美未来的博弈过程中让中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高警惕,严阵以待,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

面对美国“重返亚洲”的东亚战略,我们不仅要战略深思,要加上连同必需、可行、慎重而又坚决的战略和政策调整,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适当改变战略关注和政策努力过多地集中于对美关系的倾向。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外交到现在已经有了30年了,就是全方位的稳定。中美在东亚新一轮角力的一个特点是,中国处于守势,而美国处于攻势。中国虽在地缘上占有优势,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在这一地区实力较弱,活动范围有限。一些国家过去就曾对中国疑虑重重,现在的疑虑并没有完全消除。中国迅猛发展所引起的“中国威胁论”仍然是一些国家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如何消除一些国家对中国的疑虑,便成为中国对亚洲工作的重点。中国应当通过与东亚国家加强合作、促进交流、建立互信,逐步消除国家关系中的消极因素,对于一些领土主权的争执,尽力把纷争对国家关系的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从而应对美国的战略压制。

第三篇:美国重返亚太地区 中国的应对

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新动向和中国应对

亚太地区对美国而言并不陌生,二战时期这里曾是它与日本战斗的太平洋战场,冷战时这路是欧洲以外的另一个对抗前沿,并且爆发了一场热战——朝鲜战争。冷战后,在全球范围内冲突走向缓和的背景下,亚太地区也曾逐渐趋于平静。然而,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频频出境的联合军演,从总统到国务院再到五角大楼的种种高调表态,一系列事实都在表明:亚洲,美国又打算回来了。

美国重返亚洲,是面对新的国际局势变化做出的斩落调整,总的来说,其主要目的有一下三个:1,巩固既有的联盟关系;2,对中国发展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作出防范;3,抢占未来的战略要冲。

近来,美国在亚太地区推出外交,军事和经济三条战线上的新政策:外交上,重启与缅甸的交往,拉拢亚太各国,强调美国在亚太的地位和利益;军事上,从陆战队进驻澳大利亚,到高调组建囊括四军的“空海一体站办公室”;经济上,借檀香山APEC峰会之机,全力推动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计划。这一系列举措引起人们的不安,甚至有学者指出,这是美国对华完善围堵和重开冷战的标志。中美关系的风险空前增大,如何控制并加以破解,是中美关系下一步发展必须思考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首先,对于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意图,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冷静、客观的判断。第一,今天的中美关系与二战结束后的美苏关系相比,有着根本的不同。最大的差别在于,中美两国的经济的依存度,已经达到所谓“大到不能倒”的地步,在经济发展上,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重开冷战,对于两国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违背根本利益的事情。第二,是美国在反恐战争开展十年后,意识到以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为标志的军事政策,耗费了美国冷战结束后获得的战略优势,美国必须为应对未来可能的威胁,进行新的军事战略调整。中国在过去十年来的经济成长,以及总体国力想国防力量的转换能力,已经展现了一种前景,即在西太平洋地区,美国处于单边优势的军事地位,进而其总体控制和影响地区事务的能力,可能遭遇挑战。第三,是美国大选刚过,国际上欧元区问题成堆,美国从中东撤离,美国国内社会经济问题以及政党之间的僵局持续难解,经济衰退,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对抗情绪升温,美国只有在依旧繁荣的亚太地区,设法分享发展的红利,寻求克服危机的门路,打中国牌。重返亚太是其全球战略的一个调整,近期的一系列外交、军事和经济上的动作,不应仅仅理解为只是针对中国的。有了这样的总体评估,美国的未来政策目标就比较清晰了:确保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未来经济利益,并预防中国借美国军事战略调整启动之机,挤压美国地区军事存在。

亚洲作为世界最大的大陆,集中了大量热点问题和地区冲突,这正为美国推行均势外交提供了土壤,使其成为所有国家的“领土”,从而能够最小代价在最大范围内显示美国的存在与作用。

第四篇: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国内经济影响分析

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国内经济影响分析

奥巴马连任的基础建立在他所推出的美国重返亚太政策,从而达到抑制中国在亚太极具扩张的影响力。

使得一些小国左右徘徊,不敢靠近中国。

经济上使中国在受打击。

奥巴马政府重视亚太,除了总统本人的亚太经历,美国在经济上对亚太地区的倚重是首要原因。2009年是奥巴马政府上台第一年,也是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试图走出战略困境的关键之年,因为如果新的政府、新的选择仍然无法将美国带出困境,那么美国人显然会对其处境更加失望。因此,2009年对美国来说非常关键,而在那一时刻,世界上似乎只有亚太地区仍然显示着发展和摆脱困境的机遇。对于美国来说,亚太既是许多商品的生产地,又是其债权购买者的聚集地,而且,全世界没有哪个地区像亚太一样,有几亿人口正在进入所谓的“中产阶级”。如此巨大的消费市场和消费潜力是美国无论如何也不能放弃的,经济考虑是奥巴马政府反复强调亚太重要性的首要方面。

从政治上看,奥巴马政府在上台之初就高调表示要“重返东南亚”也是显示其不同于前任,着力“改变”的重要内容。亚太地区被认为是小布什政府在外交上的唯一亮点,但即便如此,民主党人仍然认为有“声讨”的余地,因为东南亚国家在小布什政府时期不断抱怨美国忽视这一地区,这为民主党人在亚太地区显示其比前政府“高明”提供了契机。正因为这样,奥巴马政府所谓的“重返亚太”、“重返亚洲”,说到底是从“重返东南亚”开始的。当然,美国一旦在东南亚取得了进展,其脚步就不可能停留在马来半岛、中南半岛。从天安舰事件到中国南海问题,从钓鱼岛撞船到延坪岛炮击,美国以东南亚为起点全面铺开了其在亚洲的战略部署。

当然,在美国重新思考其亚太战略时,中国因素不会不起作用。中国在亚太地区取得的进展成为美国用来说明其在亚太地区作用下降、需要战略调整的最好佐证。但是,将中国作为参照物并不等于说美国已经将中国作为对手。从2008-2009年的中美关系以及奥巴马政府对中国的定位来看,美国并没有将中国界定为对手、威胁或敌人,而是将中国视为机遇或者可以合作的伙伴。因此,美国在亚太的战略调整有对华防范和警惕的一面,但是也不能简单化地归结为对付中国。否则,就有可能片面理解地区形势、夸大美中矛盾,并最终对中国亚太甚至整体外交政策产生负面影响。

第五篇:形式政策论文——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周边外交的影响

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周边外交的影响

【摘要】2011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主要特征是,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亚太安全格局演变和地区国家间关系调整的首要因素。美国外交战略的重心加速转向亚太,继续利用海上安全问题对“雁型安全模式”进行升级,力争打造美国主导的“太平洋世纪”。美国重返亚太意味着中国和其他周边国家的关系可能要进入一个不太好的时期,这些国家中主要影响的还是东南亚国家,像菲律宾等和中国存在复杂利益纷争的国家,可能抓假虎威,在南海问题上挑衅中国,不断在南海制造事端。对于美国高调重返亚太强化与亚太地区同盟的关系,给中国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和战略压力,并不会改变周边环境对我们:“机遇大于挑战”的态势。首先,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和中国的关系十分密切,互相离不开,他们非常清楚与中国对抗没有赢家,而且会付出代价,“和则两利,斗则两害”;其次美国现阶段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布局是防范性质,主要是为了加强遏制中国,而不是与中国对抗,是为了拖延中国的发展步伐和崛起进程。

【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新变化 高调回归亚太原因 重返亚太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中国如何应对

1、中国周边形势

当前中国海洋问题安全形势异常复杂与严峻,整体而言,发生海洋战争的风险大于陆地。据报道说:中国在周边海域不仅有岛礁主权争端、海洋油主权争端、海洋油油气与渔业资源争夺以及海域划界争议,公海局势更加恶化,且局部恐有冲突激化的危险。中国海军指挥学院的专家也认为,中国周边安全存在的挑战,海洋方向的形势比陆地方向严峻,不仅存在台湾、南海、钓鱼台和东海大陆棚等攸关中国主权和安全的问题,还存在影响区域形势全局的朝鲜半岛问题,中国在海洋方向面临的军事威胁和战争风险,远高于陆地方向。同时,目前中国的安全防卫能力与海洋方向安全形势的严峻性不相称,与主要安全对手之间的军事实力差距较大。,面对当前的海洋安全形势,中国正致力于加强海上防御力量,打造一支满足中国海防需要的海军。这包括建造新型潜艇、购买俄罗斯基洛级潜艇,研发类似用于攻击舰艇等等应对错综复杂局势的武器,加强多边安全对话与合作,稳步推荐共同体建设,推进与域外国家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丰富东盟与日韩为主渠道的东亚合作的内容和完善的合作体系。

但是,中国推动的多边合作也将面临新的挑战。随着朝核问题成为国际焦点,中国被推到六方会谈前台,国际压力加大。美将力促“大中亚”计划落实,诱导中亚国家向南发展,企图将其从上合组织剥离出去;日推动“日本+中亚对话活动计划”,加强对中亚渗透,试图弱化中俄在上合组织的影响力;东盟借美平衡对华关系倾向加强,“10+3”也在向美敞开胸怀;另外,东盟各国竞争加剧,他信倒台后泰国在东盟的招牌地位迅速降低,越南代表后加入东盟的四国正在加重分量,印尼作为东盟发起者极力恢复影响力。东盟内部意见不一,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势必受到影响。

2、美国高调回归亚太原因

美国回归亚太原因比较复杂。具体原因有五个。一是地缘政治的战略博弈原因,中国现在在亚太影响力太大,美国作为世界老大必须重新夺回这个关键地区的影响力。第二个原因是地缘经济,亚太目前是世界上经济最活跃的地区,美国如果在这个地区被排挤出去,其老大地位堪忧,所以它宣布回来并想主导。第三是因为中国周边的邻国现在都对中国感到担心,要求美国回来以平衡中国,这个机会对美国来说是很难得的。第四是内政原因,奥巴马当局认为小布什当政的8年,犯了一个战略错误,就是把反恐定位太高,定位为反恐战争,一切围绕着它转,重点放在了中东南亚地区,对东亚地区忽视了。小布什的错误就是奥巴马的机会。第五是因为个人原因,奥巴马总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洋总统,美国历届总统都是欧洲背景,而他出生在夏威夷,在印尼生活了7年,对亚太有个人的情感和兴趣点。其次是希拉里是一个有战略思想的国务卿,想建功立业。她可以比较客观地看美国未来前途,这样就有利于她支持奥巴马的外交战略转移。3.重返亚太对中国外交的影响 3、1 美国高调回归亚太,造成了切实的影响,比如菲律宾和越南在南海问题上态度强硬,中越、中菲之间的摩擦不断,冲突升级。中国海上邻国出现“合纵连横”,共同制衡中国的趋势。美国以海上安全作为其构建“雁型安全模式”的主要“抓手”,得到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国的积极配合,南海争端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快。已经成为中美战略较量的焦点,也将成为过去几个世纪以来西方世界主导权转移的一个信号。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随着航母的试航进一步引起周边国家的警惕和关注。应对中国崛起引发的地区力量失衡,已经成为美国与周边国家最重要的课题和挑战之一。3、2 从2010年开始,美国逐步在中国周边构造“雁型安全模式”。美国重返亚洲不仅使中国直接面对美国日益增强的战略挤压,也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有所减弱,国家间关系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模式中,美国是雁首,第二梯队是美日、美韩同盟,尤其是美日同盟被置于首要位置,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基石”,美日韩三边存在形成军事同盟的迹象。第三梯队是美国与澳大利亚、菲律宾和泰国等盟国的关系。第四梯队是美国与印尼、越南和印度的关系,“雁型安全模式”显著特点是以地区为平台,呈现出网络化发展趋势,这也是美国塑造亚太地区秩序的最广阔依托。3、3在周边国家眼里,中国军费开支的增长幅度过快,而中国的意图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带来焦虑感的上升,中国“军事威胁论”被放大。其他国家都相应的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表现为:澳大利亚已将军事防御重心放在中国;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防范意识普遍较强,尤其是与中国有领土领海争端的菲律宾和越南;日本将中国列为主要防卫对象,应引起重视的是,周边国家之间正加强军事合作,联合制衡中国的意图越来越明显。3、4美国是亚太地区绝对的军事霸权国家,对亚太地区的安全结构和政治格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随着美国战略重心的加速东移,未来一段时间,东亚是美国军事战略关注的首要地区,中国是其防范重点对象,美国正利用在亚太的军事存在、联盟体系,以及通过在中亚和南亚的军事存在,对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形成强有力的制约。4中国如何应对

美亚太战略调整,到底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希拉莉讲过一句话,对华关系是有史以来,美国必须管理的最具挑战和影响最大的双边关系之一。我认为,在新形势下,在美国的对华政府的天平上,一边是对中国合作与借重的需求,另一边是对中国的警惕与防范,两者的份量都在加重。事实上,自冷战结束后不久,美国就确立了两面下注的对华政策,这一基本政策在当前的战略调整中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如果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就是面对中国力量的快速上升,美国对中国更加“看重”了。我们对此要有一个准确的判断。面临国际形势、2

周边环境变化的时候,首先要“冷静观察”,这是邓小平的话,要防止战略误判,一个大国如果在战略上作出误判,那将会带来大问题。

我认为,看中美关系,一定要有三个视角。首先是看总体国际形势。虽然这两年,随着金融危机的发展,全球化、多极化、资讯化的消极面暴露出来,但世界和平发展的总的趋势并未因此改变,面临日益上升的全球性挑战,中美双方的共同利益还在增长。第二点是看中国的对外政策。可以说,它和当年苏联的对外政策全无相似之处。当年的苏联在全球推行其意识形态,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和争夺世界霸权,在经济上与美国几乎无任何关系。而当今的中国既不向世界推行自己的意识形态,也不推行自己的发展模式,中美经济关系不断发展,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中国也完全无意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第三个视角是看美国。现在的美国已不是当年那个曾在世界上独占鳌头的美国,也不是冷战刚结束后大讲“历史的终结”、“美国治下和平”的美国,它的能力,各个方面的情况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实力在相对下降,加上面对严重的非传统安全挑战,美国的政策不得不做出较大的调整,不得不更多地寻求国际合作。

所以,我认为,即使现在美国真想来遏制、包围中国,它也做不到。我们没有必要把美国重返亚太看得草木皆兵,或认为美国又在对华进行“遏制”与“包围”。“遏制”是有其特定含义的,是当年美国对苏联实行的一整套封锁、包围、敌对的政策。随意、简单地使用这个词来形容当前美国的对华政策,显然并不准确。分析美对华政策时,我还是主张用“防范”?这个词。它是美对华两面下注政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戒备你,甚至想牵制、限制你的发展。但它与“遏制”的含义仍有较大的区别。

再者对于中、美、俄三国来讲,中俄双方合作才是对抗美国的基础,这是上和存在的前提条件,在上合体系内,则主要是中俄对主导权暗争,而对于美国来讲,中俄的暗争正是它的可利用之处,G2模式,说白了就是美国离间中俄的一种策略。既迎合了中国想避免战争,和平崛起的希望,又能让俄罗斯产生强烈的嫉妒与戒备心理,最后还能将中国可能的发展扼杀于初级形态,可谓是一箭多雕之计。反过来看,其对中国人心理的研究比小日本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敏感时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日本加强在钓鱼岛的控制--麻生表示钓鱼岛是日本领土--美国称《日美安保条约》适应于钓鱼岛,这一条脉络清晰的告诉我们,中国在钓鱼岛的立场并未后退,对方显然没有在谈判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不得不跳到台面上来刺激中国,迫使中国亮出底牌。谋定而后动,是孙子兵法的精髓,对方显然也明白这一点。

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国际社会所作的贡献,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但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拥有世界排名第一的军事力量,结成了最广泛的联盟。就目前的实力和影响而言,中国还无法与美国相提并论,但在亚洲,中国是首屈一指的大国,有着及其广阔的发展前景。美国重返亚太,毕竟不是亚洲国家,只要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继续赢得十年左右的高速发展,亚洲“人和”的天平必定会向中国方面倾斜。因此,在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对美战略的正确选择应是:因势利导,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此外,对那些积极呼应甚至高调呼吁美国重返亚太的周边国家,应表现出足够的理解和宽容;对那些在美国的策动下不断找中国麻烦的周边国家,更要保持足够的理性与克制。中国必将在世界政坛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样、我们也能够与其他亚洲国家找到利益共同点,形成一个利益同盟,大家利益死死捆绑在一起,救济不能打仗,也不可能受到其他国家的挑拔离间,像欧盟一样形成一个以亚元为主体亚盟。共同发展,造福子孙后代。【参考文献】:

1、《美国“重返亚太”障碍重重》 刘卫东,新华网

2、《亚太格局风物长宜放眼量—评析美国重返亚太战略》 丁刚 《人民日报》

3、《亚太诸国安全战略大调整》 天下聚焦 天下报

4、《美军战略层面大变动》天下揭秘 天下报

下载中国应如何应对钓鱼岛及美国重返亚太论文[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应如何应对钓鱼岛及美国重返亚太论文[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形式政策论文——美国重返亚太对中国周边外交的影响

    美国"重返"亚太的目的以及对中国周边外交的影响 信息系电气自动化101汤伟杰 100310127 【摘要】2011年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主要特征是,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亚太安全格局演变和地......

    中国应如何应对朝核问题 论文

    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半岛的稳定,二是半岛的无核化。在整个朝核危机的过程中,中国首先关注的是避免战争,一向坚决反对使用武力解决朝核问题。 第一、朝......

    中国如何应对钓鱼岛问题

    中国如何应对钓鱼岛问题 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对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的这一立场有充分......

    论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中美日关系影响

    论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中美日关系影响 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对当前的局势来说,中国显然处在一个相对不利的环境之下,中国、美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

    中国应如何应对朝核问题

    中国应如何应对朝核问题? 一:朝核问题的长期性 核武器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巨大的毁灭性成为目前最具杀伤力的武器。谁拥有核武器,谁就拥有威慑他方的筹码。它既是强国恐吓侵犯弱......

    中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中国应如何应对经济危机 2008年进入9月份,被称之为金融海啸的从美国华尔街发生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虽然此次经济危机最终影响还难以预测,但短时间内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已不可避......

    亚太新形势与中国的战略应对

    亚太新形势与中国的战略应对 一、当前亚太形势的主要特点1.亚太尤其是东亚经济发展态势总体向好,在世界各大地缘经济“板块”之中可谓“风景这边独好”。自2008年9月国际金融......

    中国应如何应对朝鲜半岛问题

    中国应如何应对朝鲜半岛问题.txt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你逝去的时候,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喜欢某些人需要一小时,爱上某些人只需要一天,而忘记一个人得用一生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