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指导

时间:2019-05-13 23:5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指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指导》。

第一篇: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指导

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指导

阳新县黄颡口镇中学严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见,个性化阅读是建立在自主阅读和平等对话基础之上的,它不是一种教学方法,也不是一种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个性化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通过阅读的反映。课堂教学永远都是实施个性化阅读的主要阵地,教师只有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己读书,强调“走进文本,读出自我”,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张扬个性,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自己的阅读。

首先,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教师教学观念的改变。倡导个性化阅读,教师要从有利于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角度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比如有的课文美在语言,那就侧重朗读和赏析,促进学生语言的积累,如戴望舒的诗《我用残损的手掌》、余光中的诗歌《乡愁》,就应该重在对课文的朗读和欣赏;有的课文构思精巧,那就侧重学习文章的结构,指导学生的写作,如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有的课文甚至没有必要占用课堂时间,那就设计几个问题,安排学生课下自读,写出读书笔记,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一定要摒弃“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阅读与交流的氛围。

其次,立足于教材文本,然后进行个性化解读。教材是活生生的“例子”,学生是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在教学中,作为老师要尽量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完成人与文之间的和谐对话。强调“文本没有原意”,经常鼓励学生大胆超越已有的知识框架和思维方式,赋予文本以个性化的意义解读。

比如,读鲁迅的《孔乙己》一文,学生在整体感知之后,有的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谈自己对孔乙己不幸命运的理解;有的以当今的素质教育的眼光评判孔乙

己的悲剧性格;有的结合当今的一些社会现象剖析了自己身边的“咸亨酒店”式的冷漠;有的逆向思考,寻找孔乙己身上的优点;还有的扪心自问,反思自己是否也是这样的一个“看客”;甚至有的同学大胆地评判起鲁迅那穿越时空的深邃的目光和犀利的笔锋。

立足文本,还要进行多元化解读。①外延式阅读,即在学生阅读课文时,努力使学生拓展课文的外延,把作者没有说出来的东西挖掘出来,并进行合理演绎,扩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如,对《孤独之旅》,学生就有许多不同的理解。比如杜小康这个人物的命运描写中,我们不难得出如此的结论:杜小康的失学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为了成长也可以来一次失学吗?面对人生挫折和不幸,不应止步不前,而要重振旗鼓,扬起生活的风帆。②内涵式阅读,即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读课文的理解,将课文中高度概括的内容细化,并进行转化,合理推出对课文新的理解,赋予课文新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认识。比如,杨绛的《老王》讲述了一个自身生活都很艰难,但对作者夫妇危难中还一如既往地照料,作者夫妇还未来得及回报,他已辞世,这令人感到“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把老王诠释为一个普通的好人,而应该体味这一形象的纵深感――他是一个在危难之中仍然保持本色的好人,在自身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却满腔热忱地无私资助作者夫妇,真义至极;在这样的多元解读之下,老王的形象充满了一种复杂而结实的美。

其三,大胆整合教材,引进难度适宜的一些名家名篇进行课堂阅读,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调整。从语文与生活的关系看,也需要我们及时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具有较强时代气息的阅读材料。为此,在不打破教材原有的编排体系的基础上,从每单元的文章中挑选一篇比较典范的文章作为精读范本。另选两篇作为略读,其余的作为自读。以腾出时间,引进适宜的阅读文本进行迁移训练,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

其四,阅读向课外延伸是个性化阅读永不枯竭的动力,中外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首选材料。除新课标中明确提及的中外名著之外,我重点推荐了以下“人类文明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国作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等;外国作品:雨果的《巴黎圣母院》、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

险记》、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等。这些作品都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能使学生的阅读确立一个高起点,对其终身的阅读习惯、阅读品位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同时,反映学生生活、时代生活的书刊、杂志也是最普遍的课外读物。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不少很新鲜的经典作品,比如《花季〃雨季》(郁秀)、《好玩十四五》(朱星辰)、《真心英雄》(刘天天)、《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等等。这些作品所描述的场景、发生的故事就好象在学生自己身边,很适合他们阅读。

其五,符合学生个人兴趣、爱好的书籍更不容忽视。学生的阅读个性是有差异的,有的喜欢读政治类的,有的喜欢读军事类的,有的爱读历史,有的爱读文学,有的也许爱读琴棋书画方面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专门性的书籍来读,对发展自身的爱好、特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其六,教师要主动设计一些阅读活动,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个性化阅读氛围。开展“我读什么书”、“看书说故事比赛”、“名人轶事会”、“读书笔记评优”、“手抄报”、“比赛查阅资料”、“课外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活动,能有效地营造民主、和谐的个性化阅读氛围,更重要的是能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阅读步步深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和成功,丰富个人的生活经历,彰显个性色彩,有效提升阅读品位。

比如在教学《吆喝》一文时,由于时代的关系,大多数同学对于吆喝都很陌生,所以老师在上课前必须要给学生布臵了一个任务,让学生搜集关于吆喝声的资料,然后再模仿这些吆喝声,当同学们在课堂上绘声绘色的对他们搜集的吆喝声进行模仿示范,这样大家对吆喝就有了初步的感知。然后再找同学对文中的吆喝声进行展示,如卖硬面饽饽的、卖馄饨的、行乞的等。这些活动大家都非常积极,在展示自我的同时激发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更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最后,广开书源,激活思维,让阅读成为习惯。首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尽可能根据课程要求和教材需要补充新的阅读信息,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充分阅读。其次,各班在充分借阅学校图书室的书籍之外,成立班级图书角,班内学生共享图书资源;同时,建立班级图书卡,收集全班学生图书信息,交换优秀读物,以求读书资源最大限度得到应用;鼓励学生绿色上网。大量阅读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基础,更是个性化阅读的基础。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也是语文新

课标的终极目标。

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学生的自我领悟体会,阅读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化阅读习惯。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从发展学生的个性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注重个性化的阅读,为每一个学生创设适合自己的学习条件和成长空间,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阅读中,让学生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

2012-11-16

第二篇:浅论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过程的指导策略

浅论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过程的指导策略

落实对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过程的指导,可以规范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中随意、低效的阅读行为,培养他们健康的阅读情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提升他们语文素养的同时,塑造健全人格。

下面试从如下几个方面阐述阅读过程的指导策略。

一、课外阅读书目的选择

1、课外阅读书目的选择应充分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思想认识水平、思维形式等诸要素。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的年龄多在11岁—16岁之间。他们的思想认识普遍肤浅,知识水平较低,形象思维在他们的思维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的抽象思维虽已存在,尤其是九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虽已获得了一些发展,但并不深刻,明显地缺少哲学思辨思维,因而他们的抽象思维谈不上成熟。中学生的上述表现,决定了他们的心智尚不成熟的特点。因而要想让他们的语文课外阅读更有实效,必须考虑这些因素。

2、阅读书目应从经典名著中圈定,因为经典名著是经过了时间的检验而被证明为不朽的作品。但问题是,古今中外经典名著的数量极其浩大,中学生无论如何也读不完。所以,阅读书目应该选择经典中的经典,优中选优。选优的标准,一要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智水平;二要充分关注书籍的趣味性。根据我们自己的阅读经验来看,寻找好书就像去找志趣相投、性情相近的朋友,一旦找到,便会形影不离,甚至如胶似漆。只有趣味相投的好书,我们才会主动去读,深入去读,反复去读,通过研读达到读熟读透的程度。只有这样好书才会化为我们自己的血肉。那么,我们的思想情趣就会和好书的作者相近了,我们也就相当于被“精神大家”引领着攀上了文明的高峰,自然会产生“一览众山小”的眼界和胸襟。

但要为学生找到这样的经典作品,实属不易。就我个人而言,中学生的经典阅读当以中国古今文学经典为宜。国外的中文版文学名著虽也思想宏富、精神价值卓越,但毕竟是翻译的作品,其表达的习惯往往令人不快,甚至让人不忍卒读。比如高尔基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让人感觉内容琐碎,情节冗长,味同嚼蜡。梭罗的《瓦尔登湖》也显得无聊、乏味,寂寞难耐。

中国的古今经典名著,适合于当今初中生读的首推“唐诗”“宋词”;其次,现当代的小说、散文。这里又首推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的纯美系列小说,如《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狗牙雨》《红瓦黑瓦》《细米》《青铜葵花》《根鸟》《野风车》等等。路遥的小说《人生》、《平凡的世界》;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台湾作家三毛、简贞的散文也在其列。虽然《论语》、《史记》、《古文观止》、《红楼梦》等名著为人所津津乐道,但毕竟内容繁复,思想深邃,篇幅浩繁,初中生往往读不懂。即便经过老师耐心指点,也未必真有实效。虽然现代作品也有名家名作,如鲁迅小说集;余秋雨系列散文:《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周国平的哲理散文;莫言的系列作品等等,以初中生的阅历和生活经验来读,恐怕效果也不会太好,因为这些作品的思想内蕴因强烈的成人化倾向而显得过于艰深。

相对来说,曹文轩的纯美系列小说,所写的内容正是青少年成长的题材,非常贴近初中生的生活,意境美丽,文字纯净,思想性强——丰富而深沉——作者用浅近的话语表达对青少年成长话题的深刻理解。因而这些作品,非常切合青少年的心理、思维特点,是完全可以调动大多数青少年阅读兴趣、审美意识的好作品。当以之作为课题研究的“文学基本书”开展阅读指导。待学生积累足够的阅读经验和方法后,再向难一点的作品辐射。

二、制定阅读指导计划

1、在课题研究中,教师每学期应详细指导学生精读两本书。每周上一次阅读指导课,督促学生每天读书不低于一小时,反复读书,静心思考,认真写好读书笔记,以备阅读指导课上交流。

2、教师针对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法,规范学生的阅读行为,以期有效。并且在阅读指导课上,教师要做好语言的美点赏析、人物形象的把握、读书心得等的示范性指导,力争把学生的阅读引入实效、引向深入。

三、确定具体的阅读指导策略

1、阅读形式的选择:采用学生自主性阅读和教师的指导型阅读相结合的形式。

2、阅读方法的选择:精读法

学生在精心阅读文本中,采用思读(边读边思考)、背读(边读边背精彩句段篇)、议读(遇有难点,读一读,议一议)、写读(边读边写读书笔记、做仿写练习、写读书心得)四位一体的精读方法。让学生积极吸纳文学语言,学习思想情感的表达方式、借鉴优良的写作技巧、方法。通过读背结合、读写结合、说读结合的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写作水平。

3、教师导读

(1)精心上好阅读指导课

第一、教师要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引领者,需要反复阅读文本、吃透文本,能够居高临下地解读文本。在此基础上采用多种形式写好阅读指导课教案,然后用心实施。

第二、阅读指导课形式的多样性:百家讲坛(讲情节、说人物、谈构思)、文本美读、语言美点赏析、读书交流会、文学讲座等等。总之,在充分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力争使阅读有效。

第三、为活化阅读指导课的形式、内容,应多精心制作PPT课件,利用多媒体的声音、画面等优势,加强视听效果,提高课外阅读的趣味性、实效性。

(2)做好课内阅读方法的迁移。

概括、提炼、归纳、总结、语言赏析、写作技法的探究、运用等课内已经习得的阅读方法,督促学生灵活运用于课外阅读,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而实现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有效统一。

(3)文体导读

诗词,重点指导意象的选取、意境的营造、炼字的技巧、诗情的表达;散文,造境的方法、语言的妙用、情思表达、哲理的演进;小说,结构的选择、情节的编织、人物的塑造等等。通过各种文学体裁的规律性解读,让学生在有章可循中,逐渐掌握独立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4)定期开展促读性的语文实践活动

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可以开展全校性的文学讲座、美文朗读大赛、读书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征文大赛等等。对于活动中的优胜者应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以此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进行。

(5)适时扩大阅读范围与阅读成果。

在课题研究的进程中,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谙熟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技巧的同时,尽快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审美意识,不断扩大阅读成果——实现学生阅读范围的扩大,由教师课堂指导的几本基本书,跳脱开去,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更多的文学名著。

(6)充分利用图书资源,让学生有效投入课外阅读中。

为增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要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资源、阅览室、图书室中的图书资源,让全校学生投入其中,大量地进行阅读,以获取阅读能力,提升作文能力。俗话说:“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大量的、有效的课外阅读确实是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有力保证。

总之,通过研究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过程的指导策略,可以实现对中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实现中学生的阅读水平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变,由规定阅读向自觉阅读、自由阅读的转变。学生获取较强而独立的阅读能力是本课题的最终目标——学生可以随性阅读——读得自在、读得舒心,读出境界,读成气象。

第三篇:个性化教学过程的基本步骤

这是我假期里对究竟怎样进行个性化教学所做的一点研究和思考,发给你,请你与王校长研究如何在今年的个性化教改中加以落实。

个性化教学过程的基本步骤:

一、教学准备:

第一步、了解学生写桌案

教师尽可能全面了解所教班级的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家庭情况以及成长的社会环境,为每一位学生先写一份“桌案”。

第二步、分类编组写教案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情况大致把所教班级的学生分成n类,每类学生1-10名,写出分类分层次教学的教案并制作相应的PPT,以便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第三步、设计活动备教具

根据教学工作的需要设置一定的教学活动场景,准备相应的教具和和实物,尽可能让学生在做中学。

第四步、个性空间搭平台

任课老师和班主任一道组织本班学生在世界大学城平台建立各自的个性化学习空间。

二、课堂教学(采用“发思解”教学法,即发现问题、思考办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第一步、设问

老师为每一个学习小组设置一个有趣的有问题的活动场景;

第二步、发现

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学员在活动中迅速的发现了这个有趣的问题;

第三步、思考

每一个学员开始积极的思考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四步、办法

把学习小组的每一个学员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全部罗列出来; 第五步、解决

尝试用这些办法来解决问题,直到问题的全面解决。

在这里发现问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水平,这是“知”问题,学生的“知”一定要广博,也就是要做到“博于知晓”;解决问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行”的问题,学生的“行”一定要快,要敏捷,也就是要做到“敏于行动”,整个学习过程最终要做到知行合一。

三、教学反馈 第一步、填表。

每一个学生填写一份老师设计的教学反馈表,搜集学生自主学习的综合信息。

第二步、对话

老师和每一个学习小组的学员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简要对话,进行个性化指导与点评。

第三步、总结。

每一个学习小组对本次活动进行一个简要总结,并做好书面记录,形成学习成果报告。

四、教学反思

第一步、思考分析。

任课老师对本次教学实践活动的成败优劣进行思考和分析。第二步、书面报告。

任课老师写书面教学反思报告。以便进一步改进今后的个性化教学工作。

第四篇: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

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70-01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越来越讲究创新,教育也不再墨守成规,个性化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教学个性化,就是教师在一定的教学信仰、教学理念的支配、指导下,通过对教材融会贯通的理解和独具匠心的处理,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富有个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展开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从而使教学具有强烈的学科色彩和教师教学智慧的印迹,使师生的个性在交流互动中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我们应当如何实施个性化教学呢?

1.小学语文教学个性化的内涵与意义

对于小学语文学科而言,要想实现个性化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建立起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和学习模式,教师在教学时也要结合个性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要抓住教学的主要内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养成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愿意主动去学习,并且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主动地去思考学习问题,改善以往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机械模式。传统教学让学生认为只有考试成绩才能决定学生的优异,让学生摆脱这种狭隘的教学观,应让学生产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并且在学习中能够有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个性。

对于孩子的小学阶段是他们学习和培养自我能力和思维的重要时期。所以小学的语文教师就成为了学生学习的重要导师,语文是学生进步的解阶梯也是学生思想素质形成的关键因素。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也是影响学生思维素质的重要因素。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注重教学的方法,让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提高思想品德素质,这也是让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个性化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2.个性化教育的策略

2.1具备独立自主的教学个性。教师的个性有益于创造语文教学的艺术,教师有个性,才有语文教学的艺术。个性意识强,个性教学主动性越明显,愈能有效地进行和指导语文教学。同样,教师个性意识越强烈,教学创新意识就越强烈,愈能创造地运用于语文教学艺术之中。独立自主的个性,是实施个性语文教学的前提。

2.2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在教学中,教师思路要新颖,不同凡响,就要别出心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首先,教师要有超前意识,尽可能打破原先的课堂教学模式,赋予新意,要不拘泥于教参,不受名人名言的束缚,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内容,更可以用自己的个性进行教学创新。其次,找准教学“突破口”。教师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教学思路的“突破口”,学生个性的差异和个体发展都要求教师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创造性地促进“有个性的个人”的全面发展,使之形成优良的个性。

2.3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教学的个性,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将独创性教学方法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切合教师个性实际的教学风格,从而在教学上产生对学生个性教育的最大效果。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独创性教学风格的具体体现,开放性教学,教师要促进师生双边交流,以及生生交流,让学生在多种思想和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的最大兴趣。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批判能力,不迷信权威,勇于评价他人与自己,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发展独立自主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2.4推进学生的主动性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加以保护,鼓励学生自主的去发现学习的方法,要改变以往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传统模式。可以让学生成群有组织的进行学习,并且在组织里进行问题的探讨与研究,让学生在小组里发挥自己的想象与个性,让学生可以相互的进行交流,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单独学习时对问题思考的狭隘不全面的现象,学生在小组内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并且交流,这样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时也能获得快乐。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在学习中。所以教师需要去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生活习惯等等影响学习的要素,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问题,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教学。

总之,虽然目前个性化教学不够完善,但是,当我们愉悦地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我们一定能把事情做好,当我们能非常热情地去从事某件事情的时候,那必将会达到我们的目标。

第五篇:语文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说教学过程

案例一

《爬山虎的脚》

(一)直观导入

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进入想学、愿意学习的境界。上课伊始,我通过质疑提出问题,来引发学生对事物的欲知性和提高学习兴趣。

一开始上课,我是这样说的:“你们知道什么动物会爬墙吗?那有没有会爬墙的植物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会爬墙的植物,它叫什么名,它是怎样爬墙的。”(板书课题揭题)学生读题。

由于学生没有见过爬山虎,所以此时我导入电视教学光盘导入部分,(导入录像)学生进行仔细观察,用眼睛感知爬山虎是什么样的东西,什么颜色。我又引导学生找爬山虎的脚、茎、叶柄等分别是指它的哪个部位,让学生来个赏试观察法,叫学生们先自己观察爬山虎的各个部位是怎样的,这样,学生既更直观地认识了爬山虎,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整体感知

学生在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以问题:“作者是先写爬山虎的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什么?”然后引导学生打开课本看课文作者是怎样对爬山虎的各个部位进行观察和表达的,由此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大意,理清了叙述脉络。

学好普通话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初读课文时,为了引导学生读准生字新词的字音,我让电视里的老师和学生进行读字、读词、读文的练习,不仅鼓励学生跟着读,还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巧妙采用多种形式来读词,如做游戏读、赛读等,既实现了电视与课堂的互动,又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很有效地突出了重点和难点。

(三)读文感悟

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提问:“课文题目为《爬山虎的脚》,那么课文哪部分是介绍爬山虎的脚的?”由此自然进入了课文的学习。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加强词句训练,更是四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课标上3、4年级的阅读要求就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因此,在这部分教学中,我让学生注意找出关键句词,认真读读,体会,感悟。

在指导学生理解爬山虎的脚怎样一步一步爬墙,怎样根据课文内容的介绍和自己的理解画一幅“爬墙图”时,我为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巧妙借助电视里学生的简图,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投其所好:采用男女生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们的情绪,使学生注意力一下子都集中在了这个焦点上。然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仔细观察互相比较,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找出图文不符的地方。男女生之间为了电视里学生简图的缺点,便会十分认真地边看书边观察,从爬山虎的颜色、叶片、茎、脚生长的位置、脚的样子,甚至连爬山虎的生长经历中的变化提出种种理由,课堂气氛也就一下子达到了高潮。我趁势让每一个学生都动手画一幅爬墙图,要求是看谁画得准、画得像。我又趁热打铁进一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和指正,相信许多细微的知识点在同学们的发言中一个一个地突现出来:爬山虎的脚是长在叶柄的反面的;叶片是一顺儿朝下的;爬山虎是靠细丝头上长出的小圆片巴住墙一步一步往上爬的„„如此一来,便可形象地突破难点,又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也降低了理解难度。

(四)拓展延伸。

我是这样对学生说的:“你们瞧,爬山虎的脚巴得多牢固呀!它的生命力多么顽强,让我们再来细细欣赏这一墙墙爬山虎,体会它顽强的生命力。导入电视教学光盘中爬山虎的叶子的画面,用画面再现情境,用音乐渲染情境,从而让学生入境动情。待学生欣赏后,对他们说:“孩子们,让我们捧起课本,带着刚才看画面的感受,美美地读读课文吧。”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用朗读来感受情境,在语言文字的诵读中去体会、去领悟。

为了能给予学生活动的时空,选择的权利,发展的舞台。让他们有更多思考和探索的机遇,有更多表达情感的平台。在学生读文后,我用动情的话语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爬山虎的脚》,了解到大千世界,万物百态,大自然的神奇。希望同学们做有心人,留心周围的事物,用你的慧眼去发现世界,用你手中的笔去描绘美好的世界。下面,就给同学们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请你在 “诗”、“书”、“画”、“文”等形式中选用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来表现爬山虎或者是其它的植物。“诗”指朗诵简短的诗文,也可以背诵本文3至5自然段中自己最喜欢的一段;“书”指选用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书法创作并展示;“画”指创作简笔画并当众展示解说;“文”指把你平时观察到的某种植物最有特点的那部分写下来。学生创作完后,展示得意之作,培养学生欣赏的眼光。

案例二

《桂林山水》

我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好的教学理论也需要教学过程来进行检验。为了达到教学的有效性,我准备用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节新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我是这样设计导语的,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下搜集的桂林山水的图片、文字资料或歌曲。

通过对桂林山水的直观感受,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的兴趣。老师总结同学们的展示,导入课题。(同学们,大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我们忍不住想去桂林看看,并赞叹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果然名不虚传。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桂林山水的散文,跟随作者的眼睛,去一睹桂林的风采!)(板书:第2课

桂林山水)

(二)初步朗读、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这一部分大约需十分钟的时间。是这一堂课中占时较多的一部分。之所以安排这么多时间,是因为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充分的朗读是让学生体验这篇文章最好的办法。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读”就是“自主”学习方式的最直接体现。巴金说过:“写吧,只有写,才会写。”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说:放手让学生读吧,只有读,才会读。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魅力。这一部分大约分这样几步:

1.学生自由朗读,然后分排进行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感受作者的语言美,以及语言所表达的景色美。

2.教师范读,学生标出生字在课文中的位置和本文出现重要词语;

3.教师范读以后,再请学生默读,这次是带着任务的默读:首先,让学生借助词典查出生字的读音和组词,并查出新出现的重要词语的意思;然后,试着概括每段最主要写的是桂林的什么美景。(说明:新课标要求三、四年级的学生,四年级的学生初步学会默读,不指读,学会略读并粗知文章大意,所以在默读的时候,我给学生布置了简单概括文章的大意的任务;另要求学生学会借助相关工具书查阅生字词的意思,所以我还安排学生自己查词典并解决生词释义。)

4.检查朗读的任务完成,并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大意。

首先我请两名同学分别读出8个生词,并进行组词。带领学生解决了生词的问题,再来初步概括文章大意。这里仍然采用检查任务完成的方式,请4名同学分别说出每段最主要写了桂林的什么美景。得出如下线索:

(1)桂林山水甲天下;(2)漓江的水;(3)桂林的山(4)桂林的山水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

(三)深入阅读、攻克难点

初步感知文章的大意和结构以后,接下来就要重点学习文章如何运用优美的语言来描写桂林的美景的。在这个环节,我采用让学生分段研读的方法,因为本文每个段落的主题都很鲜明,整体形成总--分--总结构,进行分段研读非常适合。分段研读的设计如下:

1.第1段,统领全文:前面我们已经概括了每段的大意,第一段最主要的一句话就是“桂林山水甲天下”。为什么这么说呢,接下来学习第2段。(板书:桂林山水甲天下 以这7个字为纲,统领整篇课文)

2.第2段,漓江的水:

(1)请一名同学读第二段,教师重点讲解:波澜壮阔、无瑕

(2)攻克重点:体会作者描写漓江水所采用的手法

A.作者要写漓江的水,为什么先写大海和西湖?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描写手法?

B.作者写了漓江水的哪几个特点?具体是怎么写的?

(板书:漓江水:静、清、绿)

静:采用引读法(老师读前面的内容,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读出后面的内容),教师:漓江的水真静啊

学生: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清:采用引读法,教师:漓江的水真清啊

学生:清的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绿:采用引读法,教师:漓江的水真绿啊

学生:绿的仿佛那是一块翡翠。

这里,采用了排比法,突出了漓江水的特点;还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漓江的绿水比喻成一块翡翠。

(3)第3段,桂林的山:(板书:桂林的山:奇、秀、险)

A.请一名同学读第3段,重点讲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B.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找出桂林的山有哪些特点呢?描写山的特点又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呢?

(说明:由于本文第二段和第三段所采用的描写手法是一样的,学生根据前面老师的讲解,结合小组讨论,可以对第三段进行分析了,所以我采用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方法。)

小组讨论以后,预想学生会总结出桂林山的三个特点:奇、险、秀,和采用的修辞手法:对比、比喻、排比,老师就可以根据大家的回答,按照第二段的模式写成板书。

(4)第4段,桂林山水:

A.请一名同学朗读,重点讲解:连绵不断

B.作者在描写桂林山水时,用了什么手法?作者是怎么描述“舟行碧波山,人在画中游”的?

(四)整体回顾、拓展延伸

攻克了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会带领学生对本节所学的内容进行回顾,并进行相应的拓展。我是这样帮助学生回顾整体知识的:

1.本文先用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来总领全篇,又分别从漓江的水、桂林的山进行景色描写,最后写桂林的山和水汇成一副美丽的画卷,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2.作者在描写景色时,用了排比、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描写桂林的语言跟美景一样,格外美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见到了很多美景,你能否可以模仿本文的写作手法“真静啊,静得„„;真清啊,清得„„;真绿啊,绿得„„”,描写你所见的一处风景。

3.我们的祖国,大好河山真的很美,像画卷一样。同学们,如果你们可以,一定要多出去看一看,多开阔自己的视野,多培养自己开放的胸怀。

(五)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模仿文中描写漓江水的写作手法,写一篇50字左右的片段,描写你所见过的或者特别喜欢的风景、植物、动物。

下载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指导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指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个性化品质的培养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个性化品质的培养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所特有的语言、气质、风度、习惯、教养、兴趣、 爱好、品格、心理状态以及独特的生活经历等等与他人区别开来的......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朗读指导(5篇材料)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朗读指导 【论文摘要】朗读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有效......

    天方夜谭阅读指导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揭示专题 1.看动画片。 2、同学们你们知道刚刚看的那个故事叫什么名字吗?《阿拉丁和神灯》 3、他是一个怎么的故事? 我看的是电影:卡尔文在一家比萨店打工......

    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众所周知,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继续与补充、扩展与延伸,它能使中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到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得到实践上的应用,能帮助学生......

    语文个性化教学设计教案_(汇编)

    中山市容大教育培训中心注:此表用作每次课的教学设计方案电话:***6地址:中山市凯茵新城中国银行二楼(凯茵壹加壹超市旁)......

    语文个性化教学探微论文

    精妙绝伦的花园需要匠心独具的园丁,绮丽多姿的课堂需要个性飞扬的教师。个性化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创新社会的必然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要敢于并善于跳出现有教育的某......

    指导青年教师过程材料

    指导青年教师过程材料 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们一般知识面宽,思维活跃,对学生和教学富有激情,对新事物接受很快,但没有教学和教育工作经验,她们对职业高中的学生特征不够了解,对职......

    指导青年教师过程材料

    指导青年教师过程材料 青年教师一般知识面宽,思维活跃,富有激情,对新事物接受很快,但没有教学经验,对高中英语教学缺乏感性认识。如在教材的驾驭、课堂的调控、教育教学规律的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