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备考2014)2014年高考政治 7月时事评论精粹 如何看待“银行涉企乱收费”问题素材
如何看待“银行涉企乱收费”问题 ?
更新时间:2014年08月06日 文章来源:互联网
时事评论背景:
银行涉企乱收费的水到底有多深?去年10月至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派出30个检查组,去测了测这潭浑水。检查发现,商业银行的多种收费乱象与贷款挂钩,许多企业反映,不缴纳所谓的顾问费、手续费,就拿不到贷款。比如有企业两个月就交了三笔共270万元的费用,而这换来的却是有名无实、东拼西凑的咨询材料,一家建材批发企业居然拿到了“电影放映行业分析报告”,有的客户只是被叫去采摘杨梅„„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银行涉企乱收费”问题
不充分的竞争,不对称的市场,是企业“融资不易、成本较高”的根源。充分舒展“无形之手”,才是治本之策
种种名目巧立,令人咋舌不已。银行乱收费,直接压伤了小微企业,让贷款成本激增15%甚至20%,民间借贷的乱象也由此助长,不少本来很有希望的创新型企业陷入了发展困境。相比之下,各家银行去年总计轻松斩获1.42万亿元的净利润。水洒下去,进不了干裂的土壤,肥了谁的田?长此以往,叫苦不迭的恐怕不止小微企业,“脱实向虚”的金融资本同样难以持续。
让“明规则”取代“潜规则”,离不开“有形之手”的发力。上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直接与贷款挂钩、没有实质服务内容的收费,一律取消”。话音刚落,中、农、工、建四家国有大行相继披露涉企收费,决定从8月1日起减免贷款咨询费等数十种,据测算将减轻企业负担370亿—390亿元。整治扭曲的价格,叫停放肆的寻租,监管部门合理性干预非常必要。也要看到,“垄断乃万恶之源”,釜底抽薪,离不开充分竞争的市场机制。
对银行特别是国有大行的“傲娇”,想必不少人都有切身体会。办理个人业务,常常是排队数十号人,窗口却只剩那么两三个。旁边接待大企的对公窗口、投资理财的VIP室,倒是门可罗雀、随到随办。银行挑肥拣瘦、嫌贫爱富固然不可取,但“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市场格局岂非值得反思?
垄断的浑水中,“按下葫芦浮起瓢”的事并不稀奇。当年,“密码挂失费”被叫停,不久又出现了个“密码重置费”。资本一贪婪,便不只是作风问题、态度问题。加强监管、改进服务,微笑或许可以勉强挤出来,而一到实打实的真金白银、利益分配,一边是没啥“赚头”的小微企业,一边是乐意“易肉互肥”的豪门大户,银行又该如何选择?
不充分的竞争,不对称的市场,这才是企业“融资不易、成本较高”的根源。从国际经验来看,最稳妥的出路当属“小对小”“大对大”。按照三中全会的部署,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有压力,才有动力,有“无形之手”的充分舒展,才能让银行在“被选择”的市场中勉力自强。这是治理乱收费痼疾的治本之策。
改革知易行难。如今,五家民营银行试水尚在路上,交通银行“混改”蓄势待发。夫战,勇气也。变一潭浑水为一池春水,落实“尽快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的竞争性业务,加快服务业有序开放”的改革部署,仍需改革者无畏种种羁绊,打破既得利益的迷局,奋力闯出一条新路来。
第二篇:(备考2014)2014年高考政治 7月时事评论精粹 如何看待“酒文化”问题素材
如何看待““酒文化””问题 ?
更新时间:2014年08月03日 文章来源:互联网
时事评论背景:
近日,湖北凤县一名年轻干部又因陪酒过度死亡。官场“酒文化”又一次浮现在公众眼前。据《中国青年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4月10日期间非正常死亡的54名官员中,有9名官员直接因饮酒死亡,排名“官员杀手”第二。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酒文化””问题
“作业免签”之所以引起争议,不仅因为这是国内长期形成的“教育惯例”,更在于它是家长对接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往往意味着赢得一个更高的起点。正因此,学校教学举措的任何细微变化,都足以挑动家长的敏感神经。
签字是为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同时起到督促作用,但更关键的是要促进孩子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签字并非目的,而是引导家长更多关心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从这个意义出发,如果僵化执行“作业签字”、逢考试作业必签,非但会加重家长负担,也容易走向形式主义,背离教育本义。
家庭教育不只是课程作业,不应仅强调监督、管控。“作业免签”呼唤父母用心施教,在签字之外,能够做的其实还有很多
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酒是重要的饮食文化,国人从酒中发掘出了许多有趣的“酒文化”。诗人以酒助文,“一杯未尽诗已成,涌诗向天天亦惊”;乐者以酒成欢,“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忧者以酒忘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就连居家生活,也有“会亲酒”、“回门酒”、“交杯酒”等诸多“酒讲究”,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酒文化”。古人坚信“唯酒无量,不及乱”,“不为酒困”,坚持“好酒宜在半醉中”,防止大醉伤身、酒后败德,所以中国古代,历来有禁酒的习惯。从夏禹禁酒开始,西周发布了《酒诰》,西汉实行“禁群饮”制度,规范饮酒。
今天我们虽然保持了节庆饮酒的传统习俗,但与以前的“酒文化”又发生了许多改变。一些人叫嚣“男人不喝酒,枉在世上走”,用男子汉的气概激发人们饮酒的豪情;一些人鼓励“男人不喝酒,交不到好朋友”,劝解“ 酒肉穿肠过,朋友心中留”,用豪饮、快饮表示对友人热情。“酒逢知己千杯少”,宁愿伤身体不伤感情,酒越喝越多,伤人越来越深。
这类“酒文化”越来越向官场转移,形成了官场特有的“酒文化”。一些干部形成“酒瓶看水平、酒量看胆量、酒品看人品”的“酒理论”,发展出了“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铁、喝出血”的“酒感情”,形成了“一喝就倒,官位难保;一半就跑,升官还早;全程领跑,未来领导”的“酒准则”。“官场酒文化”成为干部“纵酒”的心理支点,有的为了取悦上级,大搞“接待文化”;有的为了办成事情,推行“接待就是生产力”;有的为了沟通感情,坚持“宁可胃上烂个洞,不叫感情裂条缝”,更有甚者坚信不喝酒融不进“圈子”。一些干部基于各色认识,鲸吞豪饮,过着“革命小酒天天醉” 饕餮酒徒生活。
干部在“酒精战场”上的锤炼,不仅违反了“铁八条”,也深为群众所厌恶,败坏了社会风气。改变官场“酒文化”,需要完善“酒规”,用制度强化约束,构筑“酒笼”;纪检监察机关也要强化“酒监”,加大“惩酒”的力度;社会也要加强监督,形成“监酒”的天罗地网。只有积极行动、多管齐下治酒风,才能让“限酒”不成“空把戏”,让官场的“酒文化”走向衰亡,形成“德性饮者”的良性“酒氛围”。
第三篇:(备考2014)2014年高考政治 3月时事评论精粹 如何看待“案件正义”问题素材
如何看待“案件正义”问题 ? 时事评论背景:
3月10日下午3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案件正义”问题?
今年的“两高”报告,既回应了民众对司法公正的诉求,也“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措辞严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称,“依法严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严惩昆明“3?01”暴力恐怖袭击群众等一切暴力恐怖犯罪”。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提到,2013年,检察机关深入开展反分裂、反颠覆、反恐怖斗争,坚决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和暴力恐怖犯罪。这样的峻厉表态,无疑带给民众更多的底气与力量。
暴力恐怖事件离我们并不遥远,必须强化预防、依法打击,提高民众的安全感。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关心司法公正,期待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民众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依法治国,法治中国,离不了司法公正。不公个案也许只是少数,但对当事人来说就是百分百的伤害,除了重创当事人的法治信仰,也会削弱公众对司法的信任。正因为如此,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强调,努力让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而这次的两高报告,同样对此着墨不少。
捍卫司法公正,让民众感受到公平正义。首先需要司法人员遵纪守法,信仰法律;还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关键是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此外,一旦发生冤假错案就及时纠正。有句话说得好,一个冤假错案就会毁掉一个家庭、毁掉一个人的一生,是任何赔偿、补偿都无法弥补的。
一年来,检察机关坚持有错必纠,对从申诉中发现的“张氏叔侄强奸杀人案”、“于英生杀妻案”等冤假错案,及时与人民法院沟通,提出依法予以再审改判的意见。周强在报告中也提到,严格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实行责任倒查、有责必究。以零容忍的态度和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惩治司法腐败行为,坚决清除法院队伍中的害群之马。建立严格的纠错机制,既是对法律的尊重,更是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尊重。因此,司法机关必须坚持无罪推定、正当程序、证据裁判等诉讼理念,对冤假错案查实一起,纠正一起。
“每一个判例,都可能为法律信仰加一块基石;每一次失误,都可能成为信仰崩塌的链条。人们不仅要求实体公正,也要求程序公正;不仅要求公正,更要求及时的正 1
义。”法律,应该让人民信赖,让人民依靠。正义,不仅应当得以实现,而且当以人们看得见、能认同的方式实现。实现这一目标,司法机关责任重大。
第四篇:(备考2014)2014年高考政治 3月时事评论精粹 如何看待“新型城镇化”问题素材
如何看待“新型城镇化”问题 ? 时事评论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16日正式公布。《规划》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规划》认真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包括: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等。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新型城镇化”问题?
去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如今,规划正式公布,这意味着我们正在推行的新型城镇化不仅是国家战略,更有章可循,蹄疾步稳。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城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没有先例。据统计,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愈是如此,我们愈应该谨慎从事,早作运筹,比如避免城市病。
去年3月,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时明确提出,“注意防止城市病,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申,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依托。要更大规模加快棚户区改造,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提高城镇建设用地效率,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避免千城一面。如此种种,足以说明我们所要建设的新型城镇化,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
如何才能做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答案包括万象,重要的一点应该是避免城市病。如果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这样的城镇化令人望而却步,原因很简单,居民的生活质量虽然提高了,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如果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新农村,简单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这样的城镇化就本末倒置,失去了个性,毁灭了记忆,我们怎能找到回家的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乡愁”二字,直抵人心。蕴藉深意,不难理解。
如果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制度,不真正改革,数以亿计的城市居民,没有非农人口户籍,与户籍非农人口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均等化方面存在差距。这样的城镇化就是“伪城镇化”、“半拉子的城镇化”。诚如有学者说,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在于公共产品的供给”。
曾经,在工业化发展道路上,有识之士提出应该走出“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陈弊。教训深刻,如今我们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站得高、望得远,先预防后治理,比如杜绝城市病。一旦染上城市病,再想起来治理可就晚了。就像雾霾天,现在政府投入的资金以万亿计,代价极高,如果相关企业和部门早就意识到并做到“先污染后治理”的危害,何至于此?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正在推进的新型城镇化,总结并吸取了国内外城镇化工作的经验教训,更是意识到城市“摊大饼”式扩张的危害,意识到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的弊端,意识到交通拥堵问题严重等问题的后果,也意识到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的隐患„„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慎重,更注意趋利避害,更坚定决心打造新型的城镇化。有学者认为,城镇化未来一定能够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但它是一个“冻得很硬的冰激凌”,要一点点化解,因为这需要非常复杂的政府规划和市场机制同时发挥作用,做得不好会留下很多隐患。比喻未必精当,但这种提醒值得警惕。通过规划,稳扎稳打,避免染上各类疾病,使城镇化既能成为发展引擎,更能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尊严,新型城镇化才名副其实。
第五篇:(备考2014)2014年高考政治 7月时事评论精粹 如何看待“昆山惨剧”问题素材
如何看待““昆山惨剧””问题 ?
更新时间:2014年08月04日 文章来源:互联网
时事评论背景:
8月2日,台资企业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特大爆炸事故。根据8月3日昆山爆炸事故第二次新闻发布会宣布的最新消息:已有71人遇难,186人受伤。这也许是昆山史上最惨痛的一幕。但灾难无情人有情,事故发生后,市民积极参与救援的一幕幕,令人感动,更让世界感受到人间的大爱。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昆山惨剧””问题
“作业免签”之所以引起争议,不仅因为这是国内长期形成的“教育惯例”,更在于它是家长对接学校教育的重要途径。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往往意味着赢得一个更高的起点。正因此,学校教学举措的任何细微变化,都足以挑动家长的敏感神经。
签字是为了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同时起到督促作用,但更关键的是要促进孩子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签字并非目的,而是引导家长更多关心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从这个意义出发,如果僵化执行“作业签字”、逢考试作业必签,非但会加重家长负担,也容易走向形式主义,背离教育本义。
家庭教育不只是课程作业,不应仅强调监督、管控。“作业免签”呼唤父母用心施教,在签字之外,能够做的其实还有很多
救人,比什么都重要!“大部分伤者的烧伤面积超过90%,伤势最轻的烧伤面积也要超过50%,几乎所有人都是深度烧伤。”事故发生后,在救人队伍中,我们看到了争分夺秒的白衣天使,看到了舍生忘死的“板车哥”,也看到自发献血的市民排起长龙。我们为每个伤者祝福,也为每名参与救援的人点赞。
40多岁的河南籍员工邹师傅,第一时间组织10多名工友,用板车及时将伤员抬进前来救援的车辆,一共救出了20多名受伤的人,被当地市民亲切的称为“板车哥”。爆炸现场,危机重重,没有一腔正义的热血,不可能勇敢冲上前去;没有对生命的真正尊重,也不可能不顾自身安危去救出那么多人。“板车哥”在关键时刻迸发出的力量和人性之美,感动世界。“面对生命,你别无选择”,一名参与抢救伤员的年轻人,面对记者采访时,只说了这样简单的一句话。朴实的话语,蕴藉着责任;生命的价值,体现在大仁大义、大勇大猛。面对危难,有什么样的选择就展示着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有什么样的行动就昭示什么样的立场。选择救人,就选择了人性之美;忘我救人,更实现了人性升华。
在这场事故面前,还有太多平凡人的坚守与付出,令人感慨,给人精神洗礼。比如献血者。事故发生后,献血者踊跃,血库爆满,统计显示,当天接受无偿献血602人,预约登记超过1500人。时间在推移,无偿献血的故事依然在延续。感谢献血者!他们也许身份不同,来自不同地方,但身上都涌动着热血,跳跃着激情,传递着爱心。
平凡举动见证着人性的高贵,看似不经意的动作书写着金子一般的心灵。稍微留心便可发现更多温暖人心的细节,比如爱心接力的公交车司机,自发请缨的志愿者,还有那些不为人知却奉献爱心的热心好人„„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值得尊敬;每一个带有奉献气质的举动,都值得学习。感动于平凡的真,也感动于人性的美好,也许我们不应该止于感动,分享真善美、力行真善美才更有意义。
感动与分享之余,我们也有责任深入而理性思考,如何避免悲剧重演?如何更加尊重生命?正如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所称,愿逝者安息,更要尽快查明原因,严惩责任人,并以此为警示,将安全生产落到实处!这才是对逝者最大的告慰!诚然,唯有痛定思痛,不让悲剧重演,人性之美才更令人欣慰。
期待伤者早日脱离危险,期待人性之美继续彰显,更期待我们的世界更美好,生命得到最大程度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