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中政治 11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央企金饭碗”问题?素材

时间:2019-05-14 17:44: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高中政治 11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央企金饭碗”问题?素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高中政治 11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央企金饭碗”问题?素材》。

第一篇:2013年高中政治 11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央企金饭碗”问题?素材

如何看待“央企金饭碗”问题 ?

时事评论背景:

央企的高工资一直是社会关注焦点。11月6日,网易财经发布《2012年央企职工报告》,对113家央企及其上市子公司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进行了梳理,发现2012年这些企业的在职员工平均工资为11.1万元,是私企平均工资的3.8倍,比公务员的平均收入水平也高不少。有人说,当公务员,端上的最多算是“铁饭碗”;进入央企,端上的是比“铁饭碗”成色更高的“金饭碗”。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央企金饭碗”问题?

当公务员,端上的最多算是“铁饭碗”;进入央企,端上的是比“铁饭碗”成色更高的“金饭碗”。更令人关注的是,有些央企表面工资可能不太高,但通过其他方式转移给职工的福利待遇却很丰厚。停车卡、加油卡、休假补、误餐补,有的央企连员工健身都有补贴。这些形形色色的隐形福利、灰色收入,事实上拉大了收入差距。

毫无疑问,央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重要作用,央企职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奉献了智慧和劳动,其收入水平理应与劳动付出相匹配。

但人们不满意的是,一些央企的高收入、高福利,主要是靠对资源的强势占有或行政垄断取得的,与劳动效率、管理水平关系不大。有的央企依靠垄断地位,抓生产、搞建设,往往忽视市场规则,甚至不计成本、不顾盈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其职工收入总是“高高在上”,就显得不公平。长此以往,必然加剧社会不满,最终伤害的是企业本身和政府公信力。

十八届三中全审议通过的《决定》提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把调节央企不正常的高工资作为收入分配改革的切入点,不仅能够缓解社会矛盾,回应群众关切,还能推动央企改革、增强经济活力,是收入分配改革的题中之义,有一举多得之良效。

如何调节央企高工资?专家开出的药方是: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进一步破除各种形式的行政性垄断,在经济发展中形成良性竞争;加大对央企占有国有资源的相关税收征收,提高国有企业税后利润上缴比例,从源头上调控高收入来源;对央企实行工资总额、工资水平双重调控的可操作措施。

此外,还要用好税收杠杆,加强对高收入群体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监管。

国有企业的性质是全民所有,其改革发展的成果理应让全民分享,不能完全由这些企业独享。从规范央企工资收入开始,加强对央企职工特别是企业高管和中层管理者的收入管理,就能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收入分配更合理,日子才更有奔头,国有经济才更 1

有活力。

第二篇:2013年高中政治 8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民情日记”问题?素材

如何看待“民情日记”问题?

时事评论背景:

近些年来,“民情日记”受到广大基层干部的喜爱和欢迎,基层干部把群众的诉求、困难以及所思所盼写在纸上、记在心里,不仅会督促基层干部转思路、转作风,更激励基层干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民情日记”问题?

有些基层干部却对“民情日记”进行“涂脂抹粉”,让其变了味、走了调。有的虽罗列了为群众办了那,干了这,一大堆“好事实事”却大半水分;有的为充实门面,把别人干的实事、好事,都往自己身上揽。这样的“民情日记”,虽然看起来很“厚实”,但纯粹属“作秀”,往干部自己脸上贴金。

仔细思之观之,有的“民情日记”成为“功劳簿”,其根本原因还在于有些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切实转变观念和作风,仍高高在上,不愿“沉”下来。虽然这些干部也时不时到群众中去调研走访,但只是“水过地皮湿”,走走过场、装装样子。同时,这也反映出有些干部“官本位”意识比较浓,为了升官晋爵,不惜弄虚作假,硬撑门面。

实际上,这些记录自己“好人好事”的“功劳簿”,不仅容易助长形式主义,更贻误了事业,耽误了发展。

因此,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方面进行整治。一方面,领导要提升思想境界,积极转变思想和作风,把身子扑下来,心沉下来,深入到田间地头,走到群众中去,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真正切切了解和掌握一线情况,让“民情日记”真正反映基层实际、反映百姓的“声音”;另一方面;广大基层干部要第一时间听诉求、发现问题、化解矛盾,把群众的冷暖装在脑里,1

记在心间,把“民情日记”当做干部转变作风、提高水平的“加速器”,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让基层群众得到实惠。

第三篇:高中政治 10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乡镇机构改革素材(最终版)

如何看待乡镇机构改革

时事评论背景: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的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农村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展开的。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各地的共同努力下,乡镇机构改革由点到面扎实推进,目前改革任务已顺利完成,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认真回顾总结这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乡镇机构改革

一、乡镇机构改革在农村改革发展总体布局中深入推进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深入分析农村形势,大力推进农村各方面改革,为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在实践中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握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是农村税费改革的重要配套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下进行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重大战略部署。落实这一部署,关键在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乡镇是城市和农村的联结点,在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承载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营造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良好体制环境,才能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逐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

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是作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举措进行的。农业、农民、农村工作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业税的全面取消,给亿万农民带来了看得见的物质利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取消农业税,并不意味着农民负担问题从此就解决了。如果相关方面的改革不及时跟进,不从根本上解决“食之者众、生之者寡”的问题,农村税费改革就有可能前功尽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将无从谈起。只有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严格控制乡镇机构编制和财政供养人员,使其保持合理的规模,才能切实减轻财政和农民负担,把更多的财力用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上。

第四篇:2013年高中政治 8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福利院院长吃低保”问题?素材

如何看待“福利院院长吃低保”问题?

时事评论背景:

8月5日,有网帖称,湖北省枣阳市平林镇两名福利院院长吃低保。8月6日,记者调查得知,这并非个别现象。从2007年开始,枣阳约有40名福利院院长都在吃低保。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福利院院长吃低保”问题?

所谓低保,就是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简称。1997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要求在1999年年底前,县级以上城市和县政府所在地的镇都要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均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从记者调查的情况来看,湖北枣阳市低保局为了挽留因工资低想辞职的多名福利院院长,决定从2007年起给约40名院长发低保金。

很显然,当地在执行低保政策的过程中,明显严重违反有关规定。其一,改变了低保金的正确用途。他们将本该发放给那些“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的低保金挪作他用,当成了“工资”发放给当地那些“嫌工资低”的福利院长们。其二,严重违反了低保金发放程序。为了确保低保资金的严格发放,国家早已于1999年10月出台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对申请享受低保资格的审查、发放程序、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以及对公职人员违纪违规行为等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很显然,枣阳市没有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审查享受低保人员的资格,在打“擦边球”,将不符合吃低保规定的人员纳入了低保范围。其三,存在玩忽职守、徇私舞弊之嫌。大家都知道,低保局和福利院都属民政系统,也正是因为如此,低保局才利用职务之便,在明知“合情不合规”、不可为的情况下,违规为40名福利院院长办理了低保。

诚然,枣阳市低保局为40名福利院院长办理了低保,或许是真的想挽留这些嫌工资低的院长们,或许是有难言之隐,也或许是迫于外界某种压力不得已而为之。但不管怎么讲,同情归同情,难言之隐归难言之隐,一码归一码,二者不可混作一团。如果这些福利院院长的工资真的没有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工资低,为了挽留他们,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但绝不能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于不顾,肆意妄为。

给低于城市生活最低生活标准的人群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是党和国家针对城市失业人员而采取的一项救助政策。这一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不仅充分地体现了我们党“权为民所系、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治国理念,同时也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从事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广大党员干部,既然受当地党委和政府之托,深受人民群众所信任,就应该在办理低保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到不错不漏、不偏不倚,尽 1

职尽责地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落实好、执行好。

如果仅仅是出于想挽留他们,违反规定为本不符合政策的人员办理低保,毫无疑问这种做法对于其他人来讲显然极不公平。试问:作为吃低保的福利院院长,这个“福”是不是享得太大了。

第五篇:高中政治 如何看待“超标办公室清理腾退”问题?素材

如何看待“超标办公室清理腾退”问题 ?

时事评论背景:

去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通知。通知要求,5年内,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并清理、腾退配置超过标准的办公用房。但河南某县文化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认为,一些地区的“整改行动是一种糊弄上级检查的工程”。比如他们隔断出的接待室等,“仍属局长专用”。(见《新京报》)时事评论观点:如何看待“超标办公室清退腾退”问题?

“限建”、“清退”行动整体效果不错,但仍有一定地方部门虚与委蛇,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态度暧昧,能拖就拖,实在拖不过去再整改;二是根本就不整改,我行我素;三是把制度当成纸老虎或稻草人,演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比如超标办公室打隔断仍专用。

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才能维护中央政令的尊严,也才能塑造公信力

——坐拥超标办公室本质上是追求奢靡享受。去年1月22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明确强调,“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从媒体报道看,对中央政令阳奉阴违不是个别现象,手段多种多样。

对打折扣、搞变通的行为必须零容忍。

事实上,日前,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已提出,“要切实执行组织纪律,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各级党组织要敢抓敢管,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纪律成为带电高压线,相关人员一触碰就被“电倒”,他们才会长记性。一些基层官员之所以搞变通,一大原因就是抱有侥幸心理,认为中央看不到,即便查到了也可找到大把的借口。对此,就应该戳穿他们的鬼把戏,并依照相关规定严厉处理。

当下,中央已对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其主题不变、镜头不换,仍需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坚决反对“四风”。只有不断拧紧螺丝、上紧发条,教育实践活动才能不走过场。因此,那些阳奉阴违者切莫以为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结束了,就可蒙混过关,如果不彻底整改,就必然吃不了兜着走。

就目前而言,应该实名曝光那名将办公室打隔断的局长,当地监管部门依规处理,以儆效尤。抓早抓小,有病就马上治,发现问题就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监督处理了一个个个案,其他意图 1

阳奉阴违者就会有所畏惧。最重要的是,强化预防机制,压缩各级部门办公室超标的空间。

下载2013年高中政治 11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央企金饭碗”问题?素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高中政治 11月时事评论 如何看待“央企金饭碗”问题?素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