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领导干部要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11
领导干部要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
在学习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后颇有心得,我认为: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会面临着许多的考验,但是在有关自己的切实利益上,应该认真的正确看待。这就是正确看待组织、正确看待同事、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从而确保思想不散、秩序不乱、工作不断。
我们领导干部要如何正确看待自己的错误?古语有云: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人们难免会犯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领导干部不是圣人,也不例外。其实,一名干部的成长非常不容易,既凝聚组织的培养、领导的关心、同志的帮助,又饱含自己的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然而犯错不怕,关键是领导干部犯错之后,要有承认错误,敢于担当的勇气和责任心。若是害怕承担责任,怕丢面子,怕丢位子,不敢承认错误,则小错会酿成大错;若是能坦荡面对,不怕丢脸,知错就纠,总结经验教训,则背后往往是掌声、是成功。有错改之,是人生的大道理,也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作风。
害怕“丢面子”,是领导干部不愿认错的原因之一。某些领导干部虚荣心作祟,认为自己是高人一等的,高人一等就要比下级或群众高贵一些;认错是一种低下的行为,有损
于自己作为领导的面子,怕人知道了笑话自己,而敷衍塞责,糊弄推诿,将错就错,一错到底。然而,岂不知这种一意孤行不认错,怕失面子的行为恰好与自己的初衷相反,越是怕丢面子,其结果越是没了面子,结果甚至连“里子”也失了。某些领导干部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居功自傲,犯了错误,拒绝承认,一副“过去我为公司怎样怎样”的姿态。岂不知功劳属于过去,如果因为自恃功劳大而恣意妄为,其结果必定是令人后悔莫及的,因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难以估计和衡量的。历史上有曾为汉高祖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因为好大喜功,以致言行不加检点,终于落得被刘邦夷灭三族的悲惨下场。更有甚者,某些领导干部错误被人指出来后,首先不是自我反思,自我改正,而是怀疑他人“居心叵测”,故意为难自己,恶意中伤自己,为维护自己的面子而誓言进行打击报复。殊不知打击报复,只能一时压制他人的话语权,却失去了比“面子”更重要的人心。中石化“天价酒”被曝光后,当事人不是在第一时间坦诚错误、改正错误,而是查找内奸,居然想秋后算账,打击报复爆料人,企图掩盖问题,这样的领导干部严重损坏了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也严重损坏了中石化的企业形象,又有何个人面子而言呢?
相反,对自己的决策失误和工作错误,能够深刻反思、坦然面对、勇于认错、勇于担责、勇于自我批评正是领导干部的良心、厚道和人格魅力的体现!我们的温家宝总理,发
现他写的《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一文有一小错,2009年10月12日,立刻向广大读者致以歉意。在常人看来,堂堂大国总理向读者说声“对不起”,那是何等没有面子的事情?但温总理能够设身处地为读者想,读者决不会因为总理的这点失误,而减少一丝一毫对他的尊敬和爱戴。
保住“位子”,是领导干部不愿认错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领导干部在台上“耀武扬威”,在台下 “霸气十足”,到处“风光无限好”。有些干部工作中出了问题或者明知自己工作有错,因为担心难保个人的“官位子”,而处处掩饰过错,不及时承认并解决。其实,将缺点和错误掩盖起来,缺点和错误依然存在,而且很可能发展得更大,问题一旦爆发,酿成大祸,“位子”终将难保,还会给公司和集体造成极大的损失。今年轰动全国的“7.23”动车追尾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铁道部在处理事故时,不是第一时间出来给受害者家属及公众讲明真相,承认错误,而是仅仅救援五个小时之后便匆匆掩埋车体,企图掩盖真相。更荒唐的是,在探测仪显示“无生命迹象”后,拆解机体时,竟又发现了活着的2岁半女童项炜伊,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公众的质疑声、怒骂声一片。尔后,国务院成立的事故调查组,上海铁路局局长龙京、党委书记李嘉、分管工务电务的副局长何胜利予以免职并进行调查,整个铁道部形象在人民群众的心中一落千丈,更使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受到了严重的影
响。其实,事件已经发生,事实就在那里,真的假不了,更无法抵赖,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推诿和掩盖只能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况且,动车发生事故在其他国家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铁路部门在发生事故后,及时向公众公布事故信息,承担起责任,将救人、抢险放在第一位。事后查明事故原因,吸取教训,杜绝类似事故,也必然能得到受害者家属的谅解和公众的信任。
常言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任何人都不可能全知全能,也不可能对任何问题、任何事情都处理得完全正确,是人都会犯错的。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评价贺龙元帅时曾说过:一个同志难免犯错误,犯了错误改正就是好同志。列宁也说,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而且也不可能有,聪明人是不犯重大错误,同时又能迅速纠正错误的人。
我们的领导干部也是人,办事情、干工作不可能件件都完美无缺。普通人因错误言行伤害了别人,也知道说声“对不起”以消除芥蒂,鞠躬道歉以弥消矛盾。我们的领导干部不妨将自己看低一点,将胸襟扩大一点,当一个普通人,有错必改,有错必纠,形成常态,那么,信任和爱戴不请自来。同时,工作中犯错是不可避免的,面对可能要犯的错误,我们的领导干部也绝不能害怕,绝不能因噎废食绝,不能止步不前,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断总结经验,有错误就赶快改,小错误不要变成大错误。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得
更好,也才能更好地完善和丰富自我。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缺点错误常常是人生修养的最好老师。摔了跤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勇敢地爬起来继续前行。能经常主动地检查自己,闻过则喜,自觉弥补缺陷、修正错误,是取得人们信任,使得自己进步发展的关键。这正是“人贵有自知明”蕴含的深刻道理。
当前,**公司正处于转型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这对我们领导干部来说是一个新机遇,也是一个新挑战,在集团公司提出“三年大变样,五年整体上市”的战略目标的大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坚持求真务实,勤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勇于面对错误承担责任,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只有这样的领导干部才能长久地受到职工群众的爱戴!
第二篇:领导干部要正确看待职务变动升迁
领导干部要正确看待职务变动升迁
以一个人的职务来衡量其进步快慢,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似乎成为惯例。同一级别同一资历的干部中,如果谁被提拔到更高的领导岗位,大家都会说他进步快,有前途,有能力,被人高看一等。相反,那些参加工作时间较长,却没有得到提拔的,就会被认为是进步慢,甚至怀疑他没什么能耐。其实,以职务论进步的观点极端错误,领导干部的职务升迁,有很多影响因素,大可不必因职务升迁而莫名失落或得意自满。
职务只是公务的区别。层级管理是行政管理中的一种普遍形式,这自然就会有职位的高低和大小。无论是科长,还是科员;无论是正职,还是副职,都只是行政公务中的一个职位区别,如果只把进步狭隘地理解为一个人职务的升迁,就很容易使自己变味甚至变质,达到了目的,就趾高气扬,尽情享受地位和权力带来的荣誉;达不到目的,则萎靡不振,痛苦地在妒忌和失落中煎熬,这样既失去了做官的根本目的,也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快乐。
职务就是服务的平台。领导就是服务。为让每个领导干部更好的履行服务职能,组织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平台,那就是职务。有人习惯以职务来看进步,而群众则是以服务来评判干部。群众不会记得你的职务就有多高,只会记得为他们办的实事有多少。因此,领导干部的职务仅仅只是为老百姓干事和服务的平台,多干实事和好事,造福一方百姓,才是每个领导干部最值得追求的进步。
职务更是任务的体现。有职务就有任务,有任务就有责任。每个职务都有相应的工作任务和领导责任,也就是在其位、谋其事、担其责。不管职务的高低,每一个担任了职务干部,都有各自的任务,都有各自的职能,都有各自的责任,主要领导要谋全局、定方向、出思路、负总责,千方百计把上级安排的工作任务完成;副职领导要当助手、搞配合、管业务、抓具体,义不容辞地完成份内之事。总之,不论是主职还是副职,只要把工作任务完成,把工作干出色,就是进步,就是一种成功,同时也就为今后取得更大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如何正确看待自己
蔡翔
题目:如何正确看待自己
同志们,很荣幸和大家在这里共同学习一课。今年我任新兵连政治指导员,听连队每一名新战友介绍了自己,发现许多同志说不清自己到底是个啥样的人。也难怪,小平同志说:“认识自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解释说:人们常常是夸大自己好的一面,对于自己的弱点总是原谅的,还往往把弱点看成优点。当然,也不乏一些同志妄自菲薄,徒生自卑之心的。对努尔哈赤同志们并不陌生,他说:“我征战一生,发现最难战胜的敌人原来是我自己。”可见,如何正确看待自己不是一件小事。这节课我就《如何正确看待自己》这个话题,同大家作个交流。
一、正确看待自己,一方面是不能把自己看得过高。
我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叫方仲永的神童,7岁时能出口成诗,写得一首好文章,在当地传为美谈。他父亲经常带领他四处炫耀,让小仲永整天沉迷于别人的吹捧之中,久而久之就荒废了学业,蒙蔽了心智,到了十几岁时,竟连一句诗也做不出来,一个天才诗人就这样被毁了。不能太过于责怪小仲永,以现在的法律看,他还不具备完全民事责任。但是我们应当从中看到把自己看得过高的危害。很多伟人都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很低,小平同志说的很诚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梳理了一下,战友们要做到不把自己看得过高,要着重培养“三心”。
一是着重培养“进取之心”。在我团2009年军体运动会上,五公里武装越野和四百米障碍两个科目的第一名都是二级士官,也就是现在的中士。有人说他们在部队训练时间长,自然有优势。我倒是要问问,那为什么现在许多士官的成绩竟被义务兵超越了呢?其实原因是显而易见的,这些被超越的同志是把自己从“士”中脱离出来,往“官”上靠,把自己看得过高而失去了进取心,弱化了训练、生活和追求卓越的热情,被超越是一种必然。而在军体运动会上夺魁的那些士官,却始终没有自满、没有骄傲,始终怀有一颗进取之心,而这种有进取之心的人是很难被超越的。
二要着重培养“坦荡之心”。战友们,不妨让我们看看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战友,只听得别人说自己的好,容不得半句批评;只允许自己“完美无瑕”,容不下半点短处。对于这些同志,我们倒不如学学宋真宗时代的宰相王旦,他不但愿意闻过,而且敬重揭短者。他和寇准同朝为相,寇准刚直果断,敢作敢为,经常在皇帝面前说王旦的短处,就连皇帝也表示难以理解。而王旦则认为,寇准揭自己的短处是关心自己,是对自己负责任,从而更加敬重寇准。结果不但没有影响王旦的形象,而且还提高了他的威信。我的政委教育我们说:“遮丑丑更丑,揭短短变长。”这的确需要一颗坦荡之心,要敢于承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又何必不敢承认自己的短处,而把自己的幻影悬在当空呢?倒不如承认差距,才能有赶超的方向和动力。
三要着重培养平常之心。在著名的黄桥战役前,陈毅同志听说指挥部驻地附近有位长者善弈,便前往拜访。两人三设棋局,陈总以两胜一和的总成绩大胜。战役胜利后,两人再次角逐,陈总却三战皆败。请教其中原委,老人说:前次贵军要打恶仗,指挥员的锐气是万不可挫伤的。现在大胜之后,我尽力赢你的棋,为的是使你不过于乐观。陈总听了,深受感动。我们年轻人血气方刚,凡事要强是一件好事;但是不能够过于争强好胜,徒留周郎一样的感慨,应该想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注意培养一颗平常之心。
以上谈的“三心”,只是讲讲如何真实的看待自己,而不至于把自己看得过高,这既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情怀。
二、正确看待自己,另一方面是不能把自己看得过低。
我们唯物论者是讲辩证法的,刚才讲了不能把自己看得过高,同时还要避免把自己看得过低。我们应当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情怀,但还要有忠诚卫士使命神圣的认识。关于不把自己
看低的问题,我想讲“三个选择”,请大家看看是否合适?
一是可以经历挫折,但绝不选择屈服。有这样一位女性,5岁时她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从此便与学校无缘;83年她开始文学创作,其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获得“五个一工程”奖;95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05年她被日本NHK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06年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选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世纪女性”,她就是张海迪,面对人生如此巨大的挫折和灾难,巾帼尚如此,须眉又如何?我们的革命前辈用生命和热血谱写过一曲曲壮丽的凯歌,而丁晓兵同志则是我们当代军人的楷模。我还是那句话,不要看低我,我可以经历挫折,但是绝不选择屈服。
二是可以出身贫寒,但绝不选择卑微。我是从草原走出来的,草原人奉行“英雄不问出身”,辅佐成吉思汗经略中原,战功卓著的将军木华黎,位至国王,原本只是其对手的一名门户奴隶;志愿军总部授予“孤单英雄”荣誉称号的战士刘光子,在抗美援朝前线,与敌军狭路相逢,一下子抓了63名俘虏。可以毫不谦虚的说,英雄绝不因他出身的贫寒而选择卑微,相反,他们会用忠诚和勇敢创造崇高。
三是可以没有战场,但绝不选择平庸。当大好河山遭受践踏、同胞兄妹遭受欺凌的时候,我们的好男儿绝不会选择平庸。“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浩浩然写就了好男儿尚武的气概。如果问问战友们的军旅情怀是什么,可能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理解。“马革裹尸终不悔”是我崇尚的情怀,不要说硝烟散尽没有战场,不要说鸟语花香没有危险,我们也有我们的战场。“宁可生命有透支,不让使命有亏欠”的宣言,是在李雨明身患白血病的时候写就的,这难道不是“马革裹尸终不悔”这一情怀最生动的演绎吗?所以,战友们,我们的本职岗位就是战场,人生就是战场,难道不是吗?
这就是我的“三个选择”,也可以说是 “三个绝不选择”。战友们,军人,本来就在牺牲奉献中诠释着他的崇高与伟大,你无法选择屈服,你无法选择卑微,你无法选择平庸,你更不能看低你自己。
三、正确看待自己,还要积极培养良好的心境。
我国古代哲人说:境由心生。正确看待自己,就要正确对待自己的“心”。在上甘岭的防空洞中忍饥挨饿,冒着生命的危险,却任然感到人民没有吃这份苦的幸福,这就是心境;在风雨来临时,你心中任然存有对雨后彩虹的向往,这也是心境。我的团长教导我们说:“作为一名指挥员,必须有必胜的信心,如果你坚信你能够胜利,那么你就胜利一半了;如果你认为你会失败,那么你就打了败仗了。”可见在正确看待自己时,心境的重要性。关于培养良好的心境,我建议同志们做“三个尝试”。
一是尝试放下。有一次,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的侄子向他讨教生活秘诀。富兰克林就带他去登山,上山的路上有许多迷人的小石头,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富兰克林就让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走不动了,富兰克林就问:“背着石头怎么能登山呢?”他侄子顿时明白了;只有学会放下,才能轻松上路。当战友们困惑的时候,不妨尝试放下太多的欲望,回头想想自己是为什么走进部队的,想想自己内心的追求是什么,也许更好的“捡起”你自己。
二是尝试接受。美国第34人总统艾森豪威尔,年轻时因玩纸牌游戏手气不好而抱怨,甚至发脾气。母亲告诉他:“人生就和这打牌一样,不管你手中的牌是好是坏,你都必须面对,你能做的,就是让浮躁的心情平静下来,然后认真对待,把自己的牌打好,力争达到最好的效果。”艾森豪威尔就是这样牢记母亲的话,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最后成为了美国总统。我们官兵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的家庭,分到同一连队同一个班或不同的班、共同生活几十天或几百天,这是很难得的,当你困惑的时候,当你抱怨的时候,不妨尝试接受,也许能更好的“悦纳”你自己。
三是尝试感恩。我们军人的感恩,就是要感恩父母的哺育,感恩人民的养育,感恩组织的培养,感恩同志的帮助。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咿呀学语,再到蹒跚起步,入学读书,直到走进军队这个大家庭,每一步都饱含着父母、老师、人民和组织的深情厚爱,这个“恩”,我们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的。我从云南大学毕业,我们2003级国防班是云南省当年鲜血最多的一个班集体,最多一位战友的四年鲜血6次超过2000毫升,全班献血总量超过一万毫升,同学们半开玩笑地说:“当兵嘛,不用抛头颅了,热血还是要洒的,人民需要我慷慨!”古语讲,“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而我们所受的又何止滴水呢?我们今天的生活、荣誉和能耐是哪里来的?是父母、是老师、是党、是祖国、是人民给予的,我想,凡是有良知的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战友们,在你觉得受到冷落的时候,在你生活乏味的时候,不妨尝试感恩,也许能更好的“珍惜”你自己。
尝试了这“三心”,你应该可以更好的“捡起”你自己、“悦纳”你自己、“珍惜”你自己了,希望他们能够启迪你正确看待自己。
战友们,在结束这堂课之前,我要说,只要你带着坦荡的心正确看待自己,踏实一点,勇敢一点,豁达一点,为着心中的梦想和祖国的富强而奋斗,你的人生会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你的军旅生涯和人生之旅就会一路欢歌。
谢谢大家!
我今天的思考题,就是:你如何正确看待自己?
第四篇:正确看待自己教案
精品文档
正确看待自己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懂得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周围的环境;懂得社会环境对个人也有影响,而且有好坏之分;教育学生利用优离的社会环境,客观地、发展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承担的角色,正确地看待自己,使自己成为受社会和别人欢迎的人。
具体要求
1.知识方面
(1)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社会中生活,个人是社会的成员。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社会一个群众组织,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理解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娱乐等各方面都离不开社会。
(2)识记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要学会正确地对待社会影响。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善于认识自己,一方面要用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看待自己;另一方面要用发展地看问题的方法看待自己。初步学会自我认识的方法。
(4)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个人和社会紧紧相连。正确地看待自己,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2.能力方面
(1)通过个人是社会的成员的学习,提高学生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
(2)通过对什么是社会以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的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初步学会利用积极的社会影响,净化心灵,进步向上,抵御和抵制不良影响。
(3)通过善于认识自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和一些正确认识自己的基本分析方法。
3.觉悟方面
(1)通过个人是社会的成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个人与社会紧密相连,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团结协作。
(2)通过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水平,学会分清社会影响的好坏,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不学、不做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有害的事情,做合格的接班人。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祖国为我们个人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要争取做有益于社会的人,为社会和他人做贡献。
教学重点
(1)社会环境影响个人。
(2)要善于认识自己。
教学难点
(1)社会环境影响个人。
(2)什么是社会?
课时安排
4~6课时。原则上一框题1课时,机动2课时。课文引言部分和第一框题内容较多,加上学生活动,1课时很难完成,可用2课时;第一课学完后可以安排1课时活动。为了便于说明教法,本教案是按一框题1课时的阐述的。
知识结构
第一课时
以上资料由网络上收集整理而来
复习提问
(1)初一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什么意义?
导入新课
通过“前言”部分的学习,我们知道初一思想政治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本学期我们主要学习有关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内容。良好的心理品质有助于我们青少年健康成长,有利于高尚情操的培养,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可见,作为21世纪的主人,无论我们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求我们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文化水平,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所以我们要不断地、自觉地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正确地看待自己,这也就是我们这一课要学习的内容。
第一课正确看待自己(板书)
提问:你了解自己吗?
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课的引言,然后用简单的几句话自我介绍。(教师可请全班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学生自我介绍。)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刚才这些同学有的介绍了自己的外貌特征,有的介绍了自己的性格特征,有的介绍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还有的介绍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等,让我们对他们有了一个比较明确地了解和认识。但是都不很全面。要真正在全面地、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了解自己,不仅要了解自己的外貌、性格等特征,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自己是社会中一员。
一、个人是社会的成员(板书)
1.个是社会的成员,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狼孩”的事例,思考:“狼孩”为什么不能像人一样生活?(学生讨论回答。注意:重点讨论“狼孩”的生活与人的生活为什么不一样。)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因为人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学会吃饭、说话、穿衣以及其他生活技能和生活知识,如果脱离了人类社会,就无法进行这些社会生活了。“狼孩”就是因为从小脱离了人类社会与狼群生活在一起,所以才能像人一样生活。可见,个人和社会紧密相连,任何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员,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社会。
请同学们举例说说每天在生活中所使用的物品,和社会的各行各业有哪些联系。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人们在生活不仅有物质方面的需要,也有精神方面的需求。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社会为我们个人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每天吃、穿、用、住、行等,都和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农民为我们提供粮食,工人为我们制作衣服、建筑房屋、制造车辆、印刷书本、生产文具,教师教给我们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文艺工作者为我们创作音乐、舞蹈、电影、电视、绘画等作品„„所有这一切都是社会提供给我们的。可见:
(投影)
①社会为人们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条件。
②社会为人们提供了教育、科学以及文学、绘画、戏剧、音乐、舞蹈、电影等精神生活条件。③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的产生与变化也同社会紧紧相连。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思想、感情和心理会受到周围事物和环境的影响,而且随着生活环境、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也会变化和发展。每个人的喜、怒、哀、惧都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例如:你会为自己在比赛中获得了好的成绩而高兴,会为自己的某一错误而伤心或害怕,也会为别人对你的造谣中伤而愤怒。请阅读课文第11页关于《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一段描写,谈谈:当鲁滨孙找到很多钱币时,他的反应是什么?如果不是在孤岛上,而是在日常的生活中,那么他的反应又将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在孤岛上,他的反应是:大笑、说它们是废物、鄙视它们、把它们留在老地方。如果是在日常的生活中,一般人的反应应该是非常高兴。那么,鲁滨孙为什么不高兴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因为他一个人在孤岛上,离开了社会生活,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钱虽然很多,而且有几种不同的货币,但他无法使用。所以他对钱的看法、认识、态度就同平常人不一样了。可见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的产生和发展同社会生活密不可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人,人的劳动、人的语言、人的交往等等都要在社会生活中进行,任何人都离不开社会。离开了社会就意味着失去文明,失去知识,失去人的情感与心理,失去人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就好比一滴水与大海的关系,一滴水注入大海就获得了生命,而一旦离开了大海就会干涸、消失。因此,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的一员。
那么什么是社会?对于社会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请阅读课文第12页有关材料,并填写与社会有关的词。
(注意:学生可在课文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多填。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填写,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根据情况适当补充。如:社会分工、社会治安、社会实践、社会科学、社会制度、社会关系、社会产品、社会劳动、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社会、阶级社会、原始社会等等。)
(学生填写完后,教师总结导入。)
不论是“社会„„”,“„„社会”,都离不开人,都是由很多人组成。可见:
2.社会是一个群体组织,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板书)
首先,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人。个人是社会的细胞,没有人根本就谈不上社会。
(1)个人是社会的细胞。(板书)
俗话说:“没有土壤,泰山不能成其大;没有细流,河海不能就其深”。浩瀚无垠的大海,由一滴滴水珠汇而在;雄伟的万里长城,由一块块砖石垒就。社会是由一个一个的个人组成的,社会的存生在和发展,离不开它的每一个成员。我们生活的家庭、学校、班级就是一个个小社会。一个家庭,由父母子女等成员组成;一个学校,由校长、教师、学生等成员组成;我们生活的班级,由来自不同小学的你、我、他组成。离开了这一个个成员,我们的家庭、学校、班级将不会存在。
但单个的人不能称为社会。社会是个群体,大家共同生活在一起。在社会中人与人按照一定的物质关系组织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劳动。
其次,人们在社会中共同生活、共同劳动需要一定的空间、地域。也就是说:
(2)人们生活在一定的地域中。(板书)
请同学们看书第13页,填一填你所在的地域。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某一地域之中,你总是生活在某一家庭、班级、学校、社区、街道、城市、乡村等等之中,我们生活的这些地方可以说是一个小社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家庭是我们出生后的第一个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是我们认识社会的开端。而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最主要的场所和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将为我们了解社会、将来适应社会、承担社会责任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生活在共同的地域中,人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共同的需要,因此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需要共同进行一些社会活动,为大家服务。
例如:我们现在的班级,它是同学们共同生活的一个小社会,需要每个同学热爱它,发挥自己的作用,尽自己所能为它服务。班里出板报,需要许多同学投稿,还要一些同学编辑、抄写、绘画;学校开运动会,需要很多同学参加,为班争光,其他同学虽然不能参加比赛,但可以为运动员们加油助威、看管东西、送水等等。
事实上,在我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千千万万的人们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大家服务,共同建设、美化自己的生活环境。近年来,我国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的热潮,许多的人在为自己所生活的地域做贡献。
请看投影(课文有关文明社区的资料和图片),并谈谈你的感想。
(教师可补充有关资料,如有条件可放“文明社区”的录像。)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由此可见,社会的组成离不开个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每个人都必须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无论是社会还是社区,都是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都会影响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即:
(3)个人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板书)
那么,社会环境是怎样影响个人的?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下一框题要学的内容。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
(1)为什么说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
(2)什么是社会?
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个人是社会的一员,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因为:社会为人们的生存、发展提供了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条件;为人们提供了教育、科学以及文学、绘画、戏剧、音乐、舞蹈、电影等精神生活条件;而且人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的产生与变化也同社会紧紧相连。所以个人离不开社会。而社会是一个群体组织,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人们的学习、劳动、交往等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社会对每个人的生活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社会影响着个人(板书)
提问:有的人认为:一个的成功,完全是他人人奋斗的结果。这一看法对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一看法是不对的,因为他只看到了成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这一方面,而没有看到社会对个人的影响这一方面。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在社会生活中成长起来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思想、行动、心理、感情等都会受到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
1.社会对个人有影响(板书)
例如:同学们刚刚进入初中学习,对这所新的学校和原来小学的校风、校纪、校园环境等肯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如果你到不同的商店去购物,也会有不一样的感觉。这些就是社会对你个人的影响。
社会对个人的影响包括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任何个人都是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的,他的活动不能不受到各种社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1)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板书)
谁都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而只能根据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条件以及自身的条件来满足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例如:在原始社会,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很低,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很差,穿的是树叶、兽皮;住的是山洞;吃的是野果、树根等;经常吃不饱、穿不暖。因此原始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很差,精神生活很少,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他们也想过更好的生活,如像我们现在一样,但是这在当时的环境和条件下是不可能的。同样,今天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要受社会所提供的条件和你自身投机倒把的限制。
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2)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成长。(板书)
我们青少年在社会中生活和成长,同样不能脱离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生机盎然,社会主义祖国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
请同学们说一说:国家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哪些有利的条件?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第14页的材料和看15页的图片,然后补充材料并总结。)
国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衣、食、往、行等物质生活条件,而且为我们提供了文化、艺术等精神生活条件。
实际上我们青少年在社会中生活和成长,不仅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受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而且我们和各种思想、心理、情感、行为等都要受到社会生活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让我们从小学升入中学的过程来理解这种环境的变化吧。
告别了令人留恋的小学生活,我们开始了多彩的中学生活,进入了人生最宝贵的青少年时期。中学生活是我们长知识、长身体、长思想、长能力的重要时期,它与小学生活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你对中学生活适应了吗?有没有课文中“小明”那样的烦恼?
(请一位同学读教材第15页材料。)
提问:小明遇到的问题,你也遇到过吗?你能帮小明出出主意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小明遇到的问题可能很多同学都遇到过,大家刚才也为他出了很多主意。对这个问题,我认为:由于对中学生活不了解,产生了一时的不适应,不足为奇。只要在老师、同学、家长的帮助指导下,稳定情绪,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做好复习和预习,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效率,与同学们友好相处,一定能很好地渡过中学生活的。这也说明社会对我们个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社会是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也是复杂的。
2.社会对人的影响是复杂的(板书)
社会是人们生活的共同体,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意识,因而形成了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这种复杂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
(1)社会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板书)
积极的影响:在我们的身边,许许多多的普通人,用他们平凡而崇高的思想和行动,净化着社会的风气,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每年的3月5日是什么日子?(学雷锋纪念日)那么我们向雷锋叔叔学习些什么?(多做好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等等)实际上咱们身边也有许多的好人好事。这些好人好事、英雄模范的事迹都对我们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请同学们谈谈你身边的好人好事。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有“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活动;党的好干部孔繁森、见义勇为的徐洪刚、爱岗敬业的李素丽等等。这些好人好事都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掀起了一次次活动和学习的高潮,带来了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消极的影响:
(学生谈后,教师总结。)
社会生活中也存在着吸毒、赌博、酗酒、抢劫、盗窃、封建迷信活动等不良现象,尽管只是少数人和个别现象,但对社会环境和个人的发展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因此我们要提高自己认识社会复杂现象和抵制消极影响的能力。
说一说:既然社会环境有好有坏,那么应该怎样区别对待?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好的社会环境是积极向上的,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培养人们高尚的思想道德水平,创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而坏的、不好的社会环境则容易导致不良后果,甚至违法犯罪。
另一方面:
(2)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的,而具体的前进过程中又会有曲折、反复。(板书)为什么这样说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7页第2、3、4自然段并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材料并总结。)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向前发展的,在社会形态上表现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但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历史从业说不是笔直向前的,而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有时候甚至会出现暂时的倒退。例如:英国资产阶段战胜封建地主阶级,就是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段革命,从1642年到1688年,40多年中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一直在进行着。1642年国王查理一世挑起了第一次内战,1645年资产阶级的军队在纳斯比战役中,击败了封建国王的军队,结束了这一次国内战争。但1647年国王查理一世又挑起了第二次国内战争,1648年以克伦威尔为首的资产阶级挥队击败了封建势力的反扑,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权。可是到1660年查理二世又复辟了封建王朝,建立了斯图亚特王朝,对革命者反攻倒算,许多人被捕,有的被杀害,有的被监禁,甚至有的革命领袖的尸体也被挖出施以绞刑。经过多年的反复斗争,直到1688年资产阶级再次发动政变,才推翻了复辟王朝,确立了资产阶级的专政。我国建国以来40多年的历史也是充满曲折的,建国初期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比较好的成就,但是从1957年开始,长达近年,出现了一系列的错误,如: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等,从而走了一段弯路,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确立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我们才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可见,社会的发展是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前进。
根据前面所学的内容,我们知道:社会是复杂的,一方面社会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的,但具体过程中又有曲折、反复。因此同学们在看待社会生活时,一定要看到它的两个方面,不要片面化、绝对化。要正确对待社会影响,学会区分积极的和消极的,分清主流和支流,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向前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要因为社会的复杂,特别是存在着消极影响和曲折、反复,而对生活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应该对社会前途充满信心,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学会利用社会的积极影响,抵制不良影响。
(3)我们要学会利用社会的积极影响,自觉抵制社会的不良影响。(板书)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它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许多的有利条件,我们要利用这引起有利的条件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明辨是非,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修养,增强自己抵御、战胜消极影响的能力,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社会成员。
课堂作业
想一想:“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第五篇:正确对待组织,正确看待自己
政治教育备课教案 正确对待组织,正确看待自己
新战士跨入军营,经过一段时间艰苦紧张的新兵训练,要分赴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老同志在服役期间,随着情况的变化和任务的调整,也会经常遇到正常的工作调动。对此,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需要每个同志作出正确的回答。
一、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从一些文艺作品中,大家不难看出,旧社会,不但人有高低贵贱之分,工作也有三六九等之别。但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在政治上是平等的,所承担的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
(一)革命有分工,样样都光荣。解放初,北京市有个名叫时传祥的掏粪工人,是全国著名的劳动模范。当时的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曾亲切地同他握手,并对他说:“你当掏粪工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国家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个事例告诉我们,无论做哪项工作,只要能为人民做出贡献,就能受到人民的尊敬。就我们卫戍警卫部队来讲,有的担负警卫执勤任务,有的进行军事训练,也有少数战士担任驾驶员、炊事员、卫生员、军械员、通信员、饲养员、新闻报道员、电影放映员、水电维修员、仓库保管员,还有的去农场搞生产。但无论在哪个岗位,做哪项工作,都是部队建设的需要,都是无尚光荣的。这是因为我们都是在当兵尽义务,都是在为人民作贡献,都是在直接或间接地履行保卫党中央、中央军委,维护首都稳定的神圣职责,都是在军营里磨砺自己的人生。
(二)岗位有不同,行行都重要。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对军队的编制组成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现在的发展趋势看,兵种越分越多,岗位也越分越细。而且无论是兵种之间还是不同的岗位之间,相互间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因此,要肩负起我军面临的两大历史使命,少了哪个兵种和岗位都不行。这就象雷锋同志所讲的“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螺丝钉的联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不可估量”。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训练执勤的,我们怎么完成任务?如果没有炊事员,我们吃什么?如果没有养猪种菜、搞生产的,我们怎么改善生活?等等。所以说,无论我们在什么岗位,无论担负什么任务,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我们军队保持强大战斗力的需要,都是十分重要的,绝不存在你高我低、你贵我贱的问题。
(三)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作为。部队是一个干事业的地方,无论干哪项工作,只要脚踏实地,爱岗敬业,就一定能干出成绩,有所作为,这是无数英雄模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的真理。六十年代,北京军区有个全军闻名的饲养员叫叶洪海,经过刻苦钻研,反复实践,发明了“中曲”长效发酵饲料,立了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模范饲养员”的光荣称号。某部六连原副班长姚兆明,从参军到退伍,五年如一日,不图名、不图利,为人民群众义务修车3000多辆,收到表扬信100多封,多次立功受奖,1986年5月,被北京军区树为“学雷锋先进个人”。某部战士王金山,刻苦钻研警卫业务知识,掌握了过硬的执勤本领,在平凡的三尺哨台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荣立二等功,他本人也被破格提干。可见,一个人有没有出息,不在于干什么工作,而在于是不是把它当事业来追求。
二、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必须听从组织的安排
听从党的指挥,服从组织安排,是每个革命军人必须具备的起码道德素养。要正确对待革命分工,首先就必须自觉践行这一优良传统,做好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准备,在艰苦环境中吃苦的准备,在挫折或挑战面前战胜困难的准备,在紧要关头牺牲自我的准备,切实使个人选择服从、服务于组织需要和部队建设大局。
(一)服从组织安排是由军队的特殊性决定的。有的同志可能会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择业讲究自由、双向选择。部队分工也应该向地方一样灵活,不应统得太死。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原因就是这些同志没有充分认清部队与地方的区别。军队是一个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随时都要遂行战斗任务。人员的定位、新老的搭配,都是根据训练和战斗的整体需要而定的,缺少哪部分人,都可能对全局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前面提到的,没有政治合格的执勤哨兵,警卫目标的安全便没有保障;没有炊事员,我们就吃不上饭;没有驾驶员,车辆就寸步难行;没有卫生员,病人便得不到及时治疗等等。因此,在工作分配问题上,部队与地方相比有自己的特殊性,地方可以通过劳务市场搞“双向选择”,企业可挑选工人,工人也可挑选企业,领导对下级不满意可以炒鱿鱼,本人对工作不满意也可以“跳槽”。军队则不行。作为军人,对待工作分配与调整,必须由组织安排,任组织挑选,并各尽其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作的正常运转,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
(二)服从组织安排是军人的优良品质。讲服从,是军人道德的起码要求,也是军人崇高品质的具体体现。有些岗位,尽管很乏味,也要有人干;有些工作,明知有危险,也要有人做;有些地方,的确很艰苦,也要有人守。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一代代、一茬茬革命军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时刻听从党的召唤;为了国家的经济建设,服从利益关系的调整;为了党的警卫事业,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在1985年和1997年的两次大裁军中,一百五十万官兵,上到身经百战的将军,下至刚刚入伍的新兵,他们都能自觉服从党中央的决定,愉快地服从组织的安排,回到地方去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我们卫戍警卫部队的老前辈张思德,生前时时处处以革命利益、人民利益和党的利益为重,革命需要他送信,他兢兢业业;革命需要他开荒,他倾心尽力;革命需要他烧炭,他勤勤恳恳;革命需要他当班长,他认真负责;革命需要他当战士,他任劳任怨。他不幸牺牲后,受到了毛泽东的高度赞扬。作为新一代卫戍警卫战士,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甘当长城一块砖,放在何处任党搬”的思想,象雷锋同志那样,“革命需要我去烧炭,我就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炸碉堡,我就做董存瑞”。
(三)服从组织安排是军人的纪律要求。一个军人如果没有高度服从的观念,谁想干啥就干啥,部队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不可能有战斗力,更谈不上履行抵抗侵略、保卫人民的神圣使命,就不可能履行好保卫首长和机关安全、维护首都稳定的职责。俗话说:“军令如山倒”。部队是一个特别讲纪律的特殊集体。只要是军人,就必须遵守军纪,而遵守军纪的具体表现,就是要服从组织安排。我军以军纪严明而著称于世,我们卫戍警卫部队,更是以严明的纪律蠃得了首都人民的赞誉。我们作为其中的一员,必须时刻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自觉服从大局需要,维护整体利益,在工作分工问题上,服从命令,听从安排,并主动申请到最艰苦、最危险、最需要的岗位上去,勤奋工作,干出成绩,不辱使命。
三、立足本职岗位,努力有所作为
正确对待革命分工,不仅要求我们思想认识要端正,更主要的是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圆满完成好各项任务。
(一)个人兴趣要在工作需要中培养。组织上在分配工作时,当然会考虑到我们每个人的爱好与特长,尽量做到人尽其才。但是由于部队建设按需设岗,并非随机组合,所以很可能会面临工作与特长不一致的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原有的特长会被埋没,只要将两者的关系处理得当,不但可以使原有的特长在本职岗位上发挥作用,而且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为部队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某部专业军士曾明知,入伍前学过无线电修理,入伍后被分配到警卫排站岗,他没有因分工与自己的特长不相符而气馁,而是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潜心钻研电器知识,后来成功地发明了无线电报警器,并获得军队科研成果三等奖,荣立三等功。我们要把个人兴趣爱好融入部队工作之中,使个人兴趣为本职工作服务,在本职工作中培养个人兴趣爱好。一旦工作岗位与个人兴趣爱好发生矛盾时,要正确认识,主动服从组织安排,努力培养和建立适应本职工作所需要的新兴趣,以百倍的热情扎扎实实地干好工作。
(二)个人进步要在本职岗位中追求。有的同志对分配的工作不满意,心存畏难情绪,担心在现任岗位上干不好。实事求是地讲,大家都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上进心,都不承认自己比别人差,只要鼓足信心勇气,就没有干不好的工作。某部原六连退伍班长孙丰羽,现在是北京市一家保安公司的经理,他们公司所培训的保安人员素质比较高,深受北京市各家用人单位的青睐,他本人也获得了丰厚的经济利益。他在和连队的新战友谈体会时说:“我曾经是一名服役五年的老兵,是部队培养了我自强不息的精神,磨炼了我顽强拼搏的意志,是部队严格的纪律约束,教会我如何培养一名素质过硬、形象良好的保安人员,是部队经常性思想教育启发了我如何对保安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部队严格的训练管理启迪我如何对保安人员进行军事化训练和管理。”事实告诉我们,个人的进步是在本职岗位上取得的,只要热爱本职,认真钻研业务,就能为部队建设做出贡献,并为个人事业的成功,打好基础。
(三)个人素质要在组织需要中完善。军队建设需要的是掌握多种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完善技能、提高素质是我们在工作中培养竞争力的客观要求,也是进行科技练兵,实现科技强军的迫切需要。而部队的每个岗位为我们提供了实践锻炼的良好机遇和广阔舞台。所以说,在不合原有特长的岗位上工作,如果能正确认识,热情投入,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就可以促进自身能力的完善和提高。某教导队教员杨兴瑞,在搞好教学的同时,潜心钻研警卫业务,为了进一步提高哨兵在实战中的生存能力,研究出随动训练法,让受训者模拟实战过程,灵活地采取进攻或防守反击,改变以往擒敌训练的方法套路,被军区评为“科技练兵四会教练员”,并荣立二等功。还有不少同志,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函授学习和自学考试等,受益匪浅,本职工作也干得非常出色。这就说明,只要我们在积极主动地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合理调整工学矛盾,不断地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就会工作、学习双丰收。
(四)个人理想要在部队建设中实现。有的同志对分工过于挑剔,既想有所学、有所成,又想取捷径、图舒服,当个人利益和部队需要发生冲突时,囿于个人小圈子,表现为组织观念不强,服从意识淡薄。大家要知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对本职工作爱得深、学得勤、钻得透、干得实,就能成为行家里手,才能出成果、当“状元”。某部代理排长贺小亮,正确对待分工,第一年就在比武场上夺魁,被团树为训练标兵,荣立三等功。他所带的班有11名战士成为连队军事训练和思想工作骨干,3名考上军校,2名保送上学。三年中,他个人5次在军师比武中夺冠,先后被评为“二级训练标兵”、“优秀教练员”、“学雷锋标兵”,荣立三等功两次,破格提了干。某部油料库老士官、二等功臣王绪贤,入伍25年,先后当过饲养员、炊事员、汽车驾驶员,代理过排长、修理所长、指导员,18次变动工作,至今还是普通一兵。但不论在哪一个岗位上,他都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可见,只要肯用功、踏实干,在任何岗位上都会有所建树,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