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体育理论考试试卷

时间:2019-05-13 23:2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体育理论考试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体育理论考试试卷》。

第一篇: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体育理论考试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体育理论考试试卷

姓名:邵帅 年级:工商1213电话:***得分: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计4分)

1、躯体健康:人的生理健康,是指躯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自

理能力,不仅指无病,而且还包括体能

2、营养:人体吸收、利用食物或营养素的过程,也是人体通过摄取食物以满足

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化学过程

3、无机盐:又称矿物质,人体内含有的各种元素,除了碳、氢、氮、氧主要以

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外,其余各种元素统称无机盐。

4、等张练习:肌肉进行收缩缩短和放松交替进行的力量练习方法,又称动力性练习,如负重蹲起、卧推、挺举等。

二、问答题:(每题2分,共计12分)

1、心理健康的标志是什么?

(1)心理健康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有自尊、自爱、自尊心,而且有自知之明。

(2)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收到别人的欢迎和信任。

(3)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切合实际地、不断地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2、亚健康的危害是什么?

(1)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前状态,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均是从亚健康状态转入的。

(2)影响工作、生活、学习质量,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特别是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如高空作业人员、驾驶员和运动员等。

(3)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病,严重时甚至造成自杀和伤害事件发生,危及社会安全。

(4)引发慢性疲劳综合征,严重影响健康与寿命,甚至造成过劳死或英年早逝。

3、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

答:研究表明,适宜的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的形态结构和机能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重要作用。第一,加大心脏的效率。体育锻炼改善了心脏肌肉的收缩能力,心脏每次跳动泵出的血液增多,使心脏能以较低心率来满足锻炼的需要。第二,改变心脏大小。长期体育锻炼可使心肌纤维增粗、新壁增厚、心脏增大,并以左心室增大为多见,而且训练水平越高,这种变化越显著。第三,对血管结构的影响。体育锻炼影响血管的结构,改变血管在气管内的分布。也可使骨骼肌的毛细血管分布数量增加,分支吻合、丰富。体育锻炼能够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扩张,改善其循环,心肌的毛细血管数量增加,心肌中肌红蛋白含量也增加,可以增强心脏在缺氧条件下的工作能力,对预防冠心病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延缓冠心病法杖的重要因素。第四,从事体育锻炼可

增强血液中抗凝血系统的功能,降低血中尿酸含量,预防血小板的聚集,避免发生血管栓塞。第五,增加血液成分。适量的体育锻炼,使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量增加,也就是增加了血液的溶氧量。长期体育锻炼可使机体碱储备增加,也就是增加了血液的缓冲性,在进行强烈的肌肉活动时,血液能够较长时间保持正常反应。

4、为何说体育锻炼可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答:研究表明,胸腺是人的“寿命之钟”。胸腺与寿命的长短是密切相关的,衰老是免疫能力降低所致。我们知道,胸腺是具有免疫功能的组织之一,被认为是中枢免疫器官,它是被称作免疫活性细胞之一的T细胞的培训站,这种T细胞越多,免疫功能就越好,人就不易生病和衰老。体内其他免疫细胞发生变动,也可使机体失去平衡。经研究表明,运动能够推迟机体免疫系统的衰老。适宜的运动强度和时间,并能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提高,推迟免疫器官的老化,而过强大的运动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机能。因此,在运动健身时,如果要想达到 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目的,那就要把握住适宜的运动强度和时间,把运动看做是一种娱乐活动,而不能把它看做是一种负担。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对人的健康和长寿产生潜在效果。

5、脂肪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1)供给热能并维持体温。脂肪是供热的营养素,脂肪被吸收后,一部分被利用消耗,一部分则贮存在体内,当机体代谢需要时可释放能量。皮下脂肪还能使体内温度不易外散,有助于维持体温和御寒。

(2)构成组织细胞。脂肪是构成脑和神经组织的主要成分。组织细胞的各种膜——细胞膜、细胞器膜等,都是由脂类物质和蛋白质结合而成的。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脂溶性维生素A、D、E、K等不溶于水,它们只能溶于脂肪中才能被吸收利用。摄取脂肪就能使食物中的脂溶性维生素溶解于脂肪中,随同一起被吸收。

(4)供给必需脂肪酸。

(5)促进食欲,增加香味。

(6)增加饱腹感。脂肪在胃中滞留时间较长,延迟胃的排空,有助于控制饥饿感发生。

(7)防护作用。分布于腹腔、皮下、肌纤维间的脂肪具有保护脏器、组织及关节的作用。

6、合理膳食制度的重要性是什么?。

答:每个人的日常作息时间不同,决定了其一天内不同时间对热能和营养素的要求也不同,所以更具食用者的具体情况,规定合适其生理需要的膳食制度是很重要的。一旦膳食制度确定,食用者形成相对固定的膳食习惯,就形成了条件发射。只要接近或到了进餐时间,机体会产生良好的食欲,并预先分泌消化液,保证食物的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如果膳食制度不合理,如果过多或过少,各餐时间间隔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食欲或造成消化系统的紊乱,不利于健康。

三、论述题(每题7分,共计14分)

1、结合实际谈一谈体育锻炼有哪些基本原则,你在体育锻炼中是如何运用的? 答:进行体育锻炼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形态、机能、•素质和心理品质等都得到

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也是体育锻炼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点,•一方面尽可能选择对身体有全面影响的运动项目,如跑步,游泳等;另一方面,也可以某一项为主,辅以其它锻炼项目。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过分单一性锻炼。

(二)经常性原则

经常性原则是指应坚持长期的、不间断地、持之以恒地进行体育锻炼。众所周知,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宜贵有恒。人的有机体,•只有在经常地体育锻炼中方能得到增强。根据“用进废退”的法则,如果长期停止锻炼,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就会慢慢减退,体质就会逐渐下降。因此,参加体育锻炼必须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三)渐进性原则

渐进性原则是指体育锻炼的要求、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等都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由易到繁,运动负荷由小到大,逐步提高。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各器官的机能,不是一下子可以提高的,它是一个逐步发展,逐步提高的过程,即锻炼效果是一个缓慢的由量变到质变的逐渐积累的复杂过程。如果违反循序渐进的原则,急于求成,不但不能有效地增强体质,而且还会损害健康。所以进行身体锻炼应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在安排运动负荷时应注意由小到大逐步提高,其原则是提高-适应-再提高-再适应。

(四)个别性原则

个别性原则是指每个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锻炼内容和方法,安排运动负荷。客观的讲,每个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情况都不尽相同,如年龄、性别、健康状况、锻炼基础、营养条件、生活及作息制度等。因此锻炼者应根据自身状况进行正确估计,从实际出发,使锻炼的负荷量适合自己的健康条件,以期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

(五)自觉性原则

自觉性原则指进行身体锻炼,出自锻炼者内在的需要和自觉的行动。锻炼在于自觉,锻炼者应把锻炼的目的与动机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联系起来,这样,才有助于形成或保持对身体锻炼的兴趣,调动和发挥更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体育锻炼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以期更好的锻炼效果。

在体育锻炼中,我每学一个动作,务必了解其具体内容、功能和正确做法,每练一个动作,务必做到姿势正确并把意念集中在这个动作正在锻炼的主要身体部位上。并且要时常改变锻炼课程,如果锻炼某部分肌肉长期采用相同的动作,就会因习惯动作而感受不到新鲜刺激,从而降低锻炼效果。每经过一至两个月,可全面改变一下锻炼课程,也可在一定时期内同时编订两或三个课程,每练一次就交替进行。谨记切勿锻炼过度。锻炼虽然要消耗人体的能量和养料,并破坏其细胞,但引起的补偿更多,重建的也更强。这是锻炼的前提。我还要预防在锻炼中偏重多练某些部位,而忽视锻炼其它部位。如果身体上出现发达不均匀处,应立即纠正,否则愈练愈不均匀,从而达不到发达完美的要求。

2、结合实际谈一谈体育锻炼的代谢特点与营养补充。

答:

(一)速度性运动的营养特点。速度性运动有田径中的中短程跑、短距离速度滑雪、短距离自行车赛、篮球和足球运动中的快速奔跑、短距离游泳等。人体参加速度性运动项目,机体的能量代谢特点是运动过程中高度缺氧,运动中的能量来源主要是糖元的无氧分解供能,由于短时间形成的酸性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因此,肌肉、血液和神经系统都受到很大影响。根据速度性运动的能量代谢和机体反应的特点,营养的供给应该考虑容易吸收的、含糖、维生素B1、维生

素C、磷和蛋白质较丰富的食物。为了增加体内碱储备量,应该多吃些蔬菜、水果、兔肉、牛肉等碱性食物,以免运动过程中酸性物质堆积过多而使机体运动能力下降,同时可更好地维持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

(二)耐力性运动的营养特点。力性运动有田径中的长跑、马拉松跑、长距离游泳、长距离骑自行车、长距离滑雪、篮球和足球等项目的长时间运动。人体在参加这些耐力性运动时,能量代谢的特点是有氧代谢,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糖元的氧化。实验证明,体内肌糖元贮备量与耐力活动能力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参加耐力性锻炼时,食物中应含有充分的糖,以保证体内有充足的糖元储备。另外,耐力性运动对人体的呼吸和循环等机能能力要求很高,血红蛋白对于运输氧气有其特殊的功能,故必须保证血红蛋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因此,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C、无机盐(尤其是铁)的供应。

第二篇:2013-2014学第二学期体育理论考试试卷

2013-2014学第二学期体育理论考试试卷

姓名:年级:电话:得分: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计4分)

1、躯体健康:

2、营养:

3、无机盐:

4、等张练习:

二、问答题:(每题2分,共计12分)

1、心理健康的标志是什么?

2、亚健康的危害是什么?

3、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

4、为何说体育锻炼可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5、脂肪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6、合理膳食制度的重要性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题7分,共计14分)

1、结合实际谈一谈体育锻炼有哪些基本原则,你在体育锻炼中是如何运用的?

2、结合实际谈一谈体育锻炼的代谢特点与营养补充。

第三篇:天津商业大学2013-2014学第二学期体育理论考试试卷

2013-2014学第二学期体育理论考试试卷

姓名:年级:电话:得分: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计4分)

1、躯体健康:躯体健康一般是指人的生理健康,是指躯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正常,具有生活自理能力。

2、营养:营养是指人体吸收、利用食物或营养素的过程,也是人体通过摄取食物以满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化学过程。

3、无机盐:无机盐又称矿物质,人体内含有的各种元素,除了碳、氢、氧、氮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外,其余各种元素统称无机盐。

4、等张练习:肌肉进行收缩缩短和放松交替进行的力量联系方法叫做等张练习,又称为动力性练习,如负重蹲起、卧推、挺举等。

二、问答题:(每题2分,共计12分)

1、心理健康的标志是什么?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2)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5)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6)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7)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8)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9)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10)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社会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独立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亚健康的危害是什么?

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前状态,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均是从亚健康状态转入的。

影响工作、生活、学习质量,甚至危及人民的生命安全,特别是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如高空作业人员、驾驶员和运动员等。

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病,严重时甚至造成自杀和伤害事件发生,危及社会安全。

引发慢性疲劳综合症,严重影响健康与寿命,甚至造成过劳死或英年早逝。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

体育锻炼改善了心脏肌肉的收缩能力,心脏每次跳动泵出的血液增多,是心脏能以较低心率来满足锻炼的需要。

长期体育锻炼可使心肌纤维增粗、心壁增厚、心脏增大,并以左心室增大为多见,而且训练水平越高,这种变化越显著。且体育锻炼不但使心脏具有更大的收缩力,而且还能增加心脏的容量,从而使心脏的每次搏动输出量和每分钟输出量增加。

体育锻炼影响血管的结构,改变血管在气管内的分布,可以促使身体大量储备着的毛细血管开放。这对于增强人体组织细胞的物质代谢过程,特别是脂质代谢,都起着良好的作用。

当血液中可溶性纤维蛋白被转为不溶解的纤维蛋白时,就会形成凝块。从事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中抗凝血系统的功能,降低血中尿酸含量,预防血小板的聚集,避免发生血管栓塞。

长期体育锻炼可使机体碱储备增加,因而也增加了血液的缓冲性,在碱性强烈的肌体活动时,虽有大量代谢的酸性产物进入血液,血液也能在比较长时间内保持正常反应,而不致造成酸性产物对各器官组织的刺激。

经过长期的体育锻炼,在完成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变化呈现出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的特点。

为何说体育锻炼可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我们知道,胸腺是具有免疫功能的组织之一,被认为是中枢免疫器官,他是被称做免疫活性细胞之一的T细胞的培训站,这种T细胞越多,免疫功能就越好,人就不易生病和衰老。而适宜的运动强度与时间,并能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可以促使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的提高,推迟免疫器官的老化。

脂肪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供给热能并维持体温。

构成组织细胞。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供给必需脂肪酸。

促进食欲,增加香味。

增加饱腹感。

防护作用。

合理膳食制度的重要性是什么?

每个人的日常作息时间不同,决定了其一天内不同时间对热能和营养素的要求也不同,所以根据食用者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合其生理需要的膳食制度是很重要的。一旦膳食制度确定,食用者形成相对固定的膳食习惯,就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接近或到了进餐时间,机体就会产生良好的食欲,并预先分泌消化液,保证食物的充分消化、吸收和利用。如果膳食制度不合理,一日餐次过多或过少,各餐时间间隔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食欲或造成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不利于健康。

三、论述题(每题7分,共计14分)

1、结合实际谈一谈体育锻炼有那些基本原则,你在体育锻炼中是如何做的? 体育锻炼的FITT监控原则:即是频率、强度、时间和运动形式。每周进行一定次数的体育锻炼,3-5次为宜。达到最大心率的60-80%的强度,锻炼效果最好。每次锻炼的时间也要有计划,开始可以20-30分钟/次,后来可以达到40-60分钟/次。注意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的不同。有氧运动有慢跑、游泳、骑单车等运动,可是大组肌肉及有氧能量系统进行韵律性运动,无氧运动的项目包括举重,短跑等,训练肌力与肌耐力。

超负荷原则:是指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身体或特定的肌肉所受到的刺激负荷应强于以适应的刺激强度,达到局部锻炼的效果。可以通过每次增加训练量,增加锻炼时间或减小间歇时间等方式。

循序渐进原则: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作用是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不可一蹴而就。增加运动负荷不宜太慢或太快,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有计划的提高训练水平。达到期望的水平,只需要按照一定量的训练保持即可。但是停止训练,体能水平会随时间推移恢复到锻炼前的水平。

安全性原则:在锻炼过程中,要以自己的安全为重,切不可操之过急,而发生危险。

专门性原则:可以通过不同的运动形式而针对某一部位或某一机能进行反复练习,达到锻炼局部的效果。

恢复性原则:要想从锻炼中获得最大的效益,在每次锻炼之前要注意,保持体力的恢复。

锻炼效果的可逆性原则:停止锻炼会引起身体机能和体能水平恢复到训练前的状态,所以要一直保持一定量的体能训练。

大小运动相结合原则:在运动中,要采用大小运动量进行身体锻炼,不仅能够提高效果,而且还能放置伤害事故的发生。比如大强度运动每周安排3次,更大强度每周一次,每天进行小强度运动等。

结合实际谈一谈体育锻炼的代谢特点与营养补充。

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脂质代谢过程,使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降低,有利于预防动脉硬化症的发生。锻炼能消耗脂肪并避免失去肌肉组织,还能使机体形成更多肌肉,并帮助保持理想的体重和脂肪百分比,有利于保持更健美、更健康的体态。

血脂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酸脂,他们都和心脏疾病有关,全胆固醇有两种主要形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LDL是导致冠状动脉阻塞的最危险的胆固醇形势;HDL是一种有益的胆固醇。体育锻炼能降低LDL,是HDL上升,从而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一)为了尽快消除疲劳,提高力量锻炼的效果,在进行力量练习后,应多补充蛋白质类物质。除要补充猪肉、牛肉、鱼、年奶等动物性蛋白外,还要补充豆类等植物性蛋白,以保证机体丰富而又多品种的蛋白质供给。

(二)在耐力性练习过程中,如长跑、游泳、滑雪等,机体主要进行的是糖类物质的有氧代谢,消耗的主要是演粉类物质,因此,在运动后可适当多补充些米、面等演粉类物质。

(三)进行较剧烈的运动,庆多补充一些碱性食物,如蔬菜、水果等,而动物性蛋白等肉类物质则偏“酸”,在运动后的当天可适当减少。

(四)无论机体进行什么形式的运动,运动后都要补充维生素类物质,因为运动时体内的代谢过程加强,各种维生素都不同程度地参与体内的代谢过程。

参考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百度经验,天商的学子们,哥只能帮到这了,加油吧!

第四篇:( 体育理论)课程考试试卷

(体育理论)课程考试试卷

一、简答题

1.现代健康的定义及内涵?

答案:当今 对健康的科学定义是指机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动态平衡,是一种身体、精神和社会的完满状态。其包涵以下四个方面: 1.无疾病与虚弱的躯体健康,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完整,协调一致,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2.心理健康是指生活经历中积累形成独特的认识、体验、情感、意识等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与客观环境保持协调一致,处于相对稳定状态。3.社会适应健康是指拥有广博科技文化知识与工作才能,能适应开放性社会生活中各种职业角色的转换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献身社会,卓有成绩。4.道德健康是指健康者不以损害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别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荣与辱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行为的规范准则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行为

2.简要说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价指标?

答:

1、身高

2、体重

3、肺活量

4、立定跳远(50m)

5、台阶实验(1000m男)(800m女)任选一项;

6、握力、座位体前屈(男)任选一项;仰卧起坐、座位体前屈、握力(女)任

3.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作用?

答:1.体育活动对发展能力的影响2.体育活动的对性格的影响3.体育活动对气质的影响4.体育活动对兴趣发展的影响 5.体育活动对情感、意志发展的影响6.体育活动地个性发展的影响。为什么在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1.准备活动可以使肌肉达到“初长度”状态。肌肉只有在初长度的状态下,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能,能取得最好的锻炼效果2.准备活动可以滑利各个关节,降低肌肉的粘滞度,特别是在冬天,可以降低肌肉间的摩擦阻力,从而减少肌肉拉伤的机会。3.准备活动可以使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机能水平升高,特别是摄取氧气的能力增加,以满足接下来大强度运动的需要,减少运动损伤和运动中腹痛发生的几率。

5.运动性病症和运动损伤的概念?

答案:运动性病症是指由于训练安排不当造成体内某些机能紊乱所出现的疾病或症状。运动损伤是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它是保健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健指导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它是研究损伤的预防。治疗,康复,并通过统计学方法,总结损伤发生的原因,机制及规律,用以协助改进运动条件,改善教学,训练方法,提高运动成绩。

第五篇:天津商业大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体育理论试卷

天津商业大学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体育理论考试试卷 姓名:

年级:

电话:

得分:

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计4分)

1、社会健康:

社会健康也称社会适应性,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并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

2、营养素:

营养素是指能在体内消化吸收、供给热能、构成机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为身体进行正常物质代谢所必需的物质。

3、健康膳食:

健康膳食又称平衡膳食。健康膳食是指膳食中所含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且与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又不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

4.柔韧性:

柔韧性是身体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跨过关节的韧带、肌腱、肌肉、皮肤等软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

二、问答题:(每题2分,共计12分)

1、亚健康的表现是什么?

答:(1)身体疲劳乏力、易累,肌无力,体力活动后全身不适,体力难以恢复。

(2)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感冒,咽喉不适,口腔粘膜溃疡等。(3)胃肠机能紊乱,食欲不振。

(4)关节痛、肌痛、头痛、淋巴结肿痛、胸闷、心悸、气短。(5)失眠或嗜睡。

(6)健忘、头脑不清醒、记忆力下降。

(7)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对事物缺乏兴趣,抑郁寡欢,常常感到孤独无助。(8)烦躁、情绪不稳定,紧张,易怒,焦虑等。

(9)对环境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减退,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关系不和谐。(10)眼睛易疲劳、视力模糊。

2、体育锻炼对消化系统有何影响?

答:体育锻炼会增强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这就需要更多能量来补充,长此以往使整个机体的代谢增强。另外体育锻炼对消化器官的机能有良好的作用,它能使胃肠的蠕动加强,消化液的分泌增多,改善肝脏、胰腺的功能,因而使消化和吸收的能力提高,为人的健康和长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证。在进行体育锻炼时,不要食后立即进行比较激烈的运动,更不要在比较激烈的运动后立即进食。因为在激烈运动时,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占优势,一直减弱和抑制了其他部位的活动,使消化中枢处于抑制状态,从而减弱了胃肠的蠕动,并减少了消化液的分泌,这样对消化系统有不良影响。

3、体育锻炼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有何影响?

答:运动是在精神系统控制下进行的,人在进行性运动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统一支配下,必须动员人的其他系统和有关器官的参与,如大脑皮层调节心脏及血管系统,加快全身的血液循环,及时供给能量和氧气,及时排出二氧化碳和汗液。与此同时,长期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中枢神经及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抑制加深,使得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从而改善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分析和综合的能力,增强机体适应变化能力和工作能力。如经常从市体育锻炼的人和运动员灵活性高、反应速度快、反应时间短、耳聪目明、精力充沛,这正是神经系统功能提高的表现。另外,科学研究还证明,有氧代谢运动对促进心理健康有一定作用,锻炼时体内分泌的一种激素——内啡肽具有强烈的镇痛作用,因此经常参加跑步锻炼,系统的兴奋性,一直低落情绪,减少痛苦感,使人在运动之后精神状态良好,周身轻松、精力充沛。国外有的学者说:“有氧运动是天然的镇静剂。”此话非常中肯。

4、蛋白质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答:(1)构成人体组织与修补人体组织,促进生长发育。(2)构成机能物质。

(3)增强机体抵抗力,构成抗体。(4)调节渗透压。(5)供给热能。

(6)增强精神系统功能

5、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答:(1)产生饱腹感。

(2)降低血脂的作用。(3)降糖作用。

(4)清除肠道内“垃圾”和毒素的作用。(5)降低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病率。(6)利于消化,防止便秘。

6、简要回答一般人群膳食指南?

答:(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他制品。(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5)减少烹饪油量,吃清淡少盐膳食。(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量。(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9)如饮酒应限量。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三、论述题(每题7分,共计14分)

1、结合实际谈一谈肌肉力量和耐力锻炼的计划安排。

肌肉的力量耐力是健康和体质的重要成分之一,所以对肌肉力量和耐力锻炼至关重要。我们在锻炼时也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安排。

(1)最高重复次数(RM)与组数(SET)我主要想发展肌肉的耐力,所以强度在14RM-20RM之间,组数在4SET-6SET之间

(2)每组练习的间隔时间从2min逐渐减少到30s(3)每次练习的间隔时间每隔一天进行练习以达到最佳锻炼效果

(4)力量练习顺序模式大:腿肌肉→肩部和胸部肌肉→背肌和大腿后肌群→小腿肌→肱三头肌→腹肌→肱二头肌

(5)力量练习时的运动速度动作还原阶段速度为用力阶段时运动速度的一半

在假期和闲暇时间最好出去登山,骑自行车,不要盲目跟着别人的锻炼表锻炼,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改变,锻炼中食物的营养要跟上,不然很容易导致身心疲惫。

2、结合体育课实际,请谈一谈你的收获、启迪、感触、建议和意见。

跆拳道给人们留下的较深的印象是,跆拳道练习者始终是在不同的场合行礼鞠躬。这是因为跆拳道练习者始终把“礼”作为训练内容,强调“礼始礼终”,即练习活动都要从礼开始,以礼结束,并突出爱国主义。

在练习跆拳道的过程中,我可以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及品德、修养等。通过练习跆拳道不仅仅可以防身自卫,还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健康,促进品德、修养和身心的和谐发展。

学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这种运动不是单纯的,一个人的运动,它需要与其他的学员的相互配合与支持、帮助,需要团结的精神。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大家在练习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的时候相互支持与鼓励,而这些激励往往就是我们最终走向成功的必胜法宝。就是这种默契和支持,使得每一个学习跆拳道的人的心紧紧的靠在一起,而对于跆拳道这种运动来说,这种思想才是这运动的真正目的所在,它使得每一个学员都能够在学习的过程种培养出一种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意志。

下载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体育理论考试试卷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体育理论考试试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体育与健康理论考试试卷

    体育与健康理论考试试卷 一、判断题20分(每题2分) 1.建设社会主义,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人的素质,不仅包括文化科学知识,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儿包括具有强壮的体魄。 2.在传统的观念......

    合同法2007—2008第二学期考试试卷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合同法 试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拍卖,是以公开竞价的方式,将特定物品或者财产权利等拍卖标的转让给最高......

    体育理论考试

    体育理论考试 一、必答::1.自我介绍(3分钟)略 2请说出所选运动专项的特点和锻炼价值: 特点:(1)具有攻防技击性(2)具有锻炼方法的独特性(3)具有练习的广适性 价值:(1)具有增强体质......

    2011学年第一学期排球理论考试试卷

    2011学年第一学期排球理论考试试卷(用手抄、学校专用信笺) 姓名:学院:学好:成绩: 基础理论题(20分) 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

    天津商业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体育理论考试试卷

    百度用户 go爱章艳 为你真诚服务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体育理论考试试卷 姓名:年级:电话:得分:阅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计4分) 1、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

    商业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体育理论考试试卷(5篇)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体育理论考试试卷 姓名:年级:电话:得分:阅卷人: 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计4分) 健康: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

    天津商业大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体育理论考试试卷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体育理论考试试卷 姓名:年级:电话:得分:阅卷人: 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计4分)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指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

    体育教师技能竞赛体育理论考试试卷

    体育教师技能竞赛体育理论考试试卷 一、 填空题(20分) 1、 人体任何运动都是通过肌肉工作来完成的。 2、 公元前 776年第一次古代奥运会在古希腊的奥林 匹亚村举行。 3、 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