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发展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3 23:02: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铜仁市发展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铜仁市发展调查报告》。

第一篇:铜仁市发展调查报告

铜仁市发展调查报告

饶锋

(铜仁学院法律与政史系12级地理科学本科班)

成晴

阳文桦

陈宇

朱珠 学号:2012011018 学号:2012011004 学号:2012011030 学号:2012011003 学号:2012011045小组成员:饶

内容提要: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贵州省铜仁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通过深入实际考察、走访农户等方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针对各乡镇的“三农”问题,特别是农民增收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 键 词:措施、任务、经济转变、三农

一、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铜仁市城市扩容2.4万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3平方公里,城镇绿化率达51%,下辖河西、环北、谢桥、市中、灯塔5个街道办事处,云场坪、川硐、坝黄、茶店、漾头5镇,桐木坪、鱼塘、大坪、和平、滑石、瓦屋、六龙山7乡,150个自治村,是美丽富饶的宝地,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铜仁地区行署所在地,市政府驻地谢桥街道办事处。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相继采取了一些措施发展农村区域化经济,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铜仁市农业和农村面貌有了较大的改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有了新的进步和提高。但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长时期以来,铜仁市农业经济比重小的缘故,没有引起全市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客观上存在着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反映在农业的发展上,没有纳入市里的重要工作,谋划市里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考虑城市的多,考虑乡村的少;反映在资金投入上,主要投向了城区,对农村经济投入不多,而且在投入方式上,集中投入少,分散投入多,不利于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做出亮点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反映在政策导向上,较长时期以来,市委、市政府没有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台过针对性较强的政策性文件。

(二)发展定位不准。

长期以来,我市农业发展走向不够明确,思路不够清楚。发展什么,怎么发展,认识不统一,定位不准,没有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模式。没有一个符合我市实际的发展规划,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基本上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的状态。我市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规模甚小,基本上尚未形成,传统的粮猪经济结构仍占主导地位。

(三)城乡统筹力度不大。

主要反映在:一是在城乡建设的统筹方面。城镇化建设推进缓慢,农民生活环境较差,镇村面貌变化不大。对于土地指标的使用,用于城市开发的多,农村建设的少。二是城乡劳动就业统筹方面。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处于一种自发状态,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没有纳入全区的重要议事日程。三是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我市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长期缺乏发展规划和大的项目投入,基本维持原状。

(四)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单一的粮猪型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民收入来源十分有限,增长乏力。同时,与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逐渐增大。

(五)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欠帐较多。

突出地反映在道路建设相对滞后。镇级公路的硬化,财政的补贴资金太少,而大量资金需要镇里自筹,为此,各镇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不少村级道路路况太差,至今无法行车,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不少水库、塘堰、沟渠不配套,仍有部分人畜饮水困难。中小学教育质量普遍偏低,校舍及教育设备陈旧;医疗条件较差,设备简陋,医疗水平不高,农民有病难治。

上述问题之所以在较长时期内存在,除了各乡镇原有基础薄弱、交通落后等因素外,还有不可忽视的两大因素:一是城市规划的严格控制,使我市的建设难以迈步;二是工作缺少创新。面对“三农”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办法不多,措施乏力。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对我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把它仅仅看成一般的经济问题,而没有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和经济发展规律的高度去看待,更没有作为我市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地而切实加以关注。应该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整体的要求,没有各乡镇农民的小康,也就没有全市人民的小康。

二、经济发展的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措施

(一)经济发展优势

1、交通优势

铜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在于交通的制约,随着大兴机场改扩建工程的完成,可以停降波音737大型客机;渝怀铁路过境铜仁;公路的提级改造,铜

仁市的交通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这种空中、铁路、公路统筹发展的交通格局,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2、人文优势

铜仁市地处黔东,区位优势明显。这里的文化受到巴蜀文化、湘楚文化的影响比较大,在铜仁市居住的,不少是从江西、湖南等地迁移来的,外来文化的特征非常明显,加上铜仁市保持完好的本土文化譬如巫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多元化文化格局。各种文化融会贯通,容易接受先进的思想观念。近年来,铜仁市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使铜仁的人文优势得以弘扬,它会像酵母一样,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催化、膨胀作用。

3、旅游优势

铜仁市境内山环水绕,风物荟萃,人杰地灵,蕴珠藏玉,自然人文景观如彩绦连珠,美不胜收,不仅山、水、林、瀑、石、洞瑰丽多彩,中南门古商埠文化街区,中国傩文化博物馆,岩董、杜家园新石器古文化遗址,中国明清南长城,茶园山庄文化古村,周逸群烈士故居,沈从文的祖居等,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素有“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的赞誉。良好的自然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相互烘衬,可产生良好的综合景观效果。

(二)社会经济发展措施

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在加快特色产业发展上,目前要认真解决好对铜仁市资源优势和有利条件认识不足、对产业发展缺乏信心、责任感和紧迫感不强、政策和工作指导不力等问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要从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

2、改变观念,进一步提高党员和群众发展商品经济的意识

要使各乡镇经济在现有的基础上上一个新台阶,就需要改变人们的观念,进行正确的政策指导,加大对党的政策的掌握,以科技兴农,促进产业发展。一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认真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乡镇干部始终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责任意识。二是加强党员群众科技培训,提高致富技能。

3、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集约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资源、区位和气候优势,要科学布点,强化措施,努力培植一两个龙头企业。

4、增加投入,加大扶持

以政府扶持资金为引导,以企业和农户投资为主体,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鼓励企业和农户增加投入。以实施企业带动战略为重点,按照扶优、扶强、扶重点、扶发展中关键环节的原则,制定相关扶持政策,建立实行贷款担保、贴息和无偿补助相结合的资金扶持长效机制,重点扶持科技攻关、宣传促销、兴办市场等。要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金融部门要努力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贷款,扶持企业和专业户,并积极开展青年创业小额信贷。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贴息的作用,调动企业、专业户投资的积极性,同时要强化招商引资项目的筛选、论证、推介和实施,推动特色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5、大力发展服务业

发挥铜仁市的地域优势,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铜仁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培育和扶持发展旅游服务业。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开发一批观光型、参与型、度假型的旅游景点和服务设施。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水平。加大旅游市场促销,积极开拓旅游市场。积极发展房地产业。结合小城镇建设,加快房地产业开发,建立和完善房地产服务体系,改善人民居住条件。利用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为契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兴建一批品位高,可塑造农村新形象的建筑群和风景靓丽的花园式、休闲式住宅。

以上是通过自己查阅网上资料分析、向老师讨教等方式,对铜仁市近几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总结,以及对铜仁市以后发展的一些想法。我想我们大学生学好各种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不断的向老干部学习。要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不断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能力的建设,吃透民情,多收集各种致富信息,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踏踏实实做好每一步,才能干好我们自己的本职工作。

三、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转变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观念

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是制约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解放思想,才能推动发展,才能转变观念,焕发出摆脱贫困的巨大动力。要想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致富,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至关重要。在修建通村公路时群众不愿集资,认为这是政府应包干的事。因此,政府在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投入工作力度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素质,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激活农民群众要求致富的强烈愿望,从“要我富”的观念向“我要富”的转变,毕竟“石头孵不出鸡”。

(二)增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极其落后,是制约铜仁市各乡镇经济发展的瓶颈。因财力不足,要通过自身努力从根本上摆脱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是不现实的。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加大对各乡镇的投资力度,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上对偏远乡镇进行倾斜。

(三)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目前,虽然各乡镇现阶段发展条件差,困难很大,但同时却有着各自自身的优势。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制约条件正逐步消除,各乡镇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将凸显出来,形成新的亮点和增长点。

(四)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铜仁市的二三产业不发达,城镇化水平不高。因此,在抓产业结构调整中,重点要发展二三产业。调查中了解到,近几年农村新建房屋的资金,主要来自于外出务工收入。因此,要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少数民族农民工的培训,通过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按照“走出一人,带动一户”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为农户增加收入。要以小集镇建设为载体,制定优惠扶持政策,新建商业门点,积极引导广大群众进城经商、流通贩运,实现二三产业收入的增长。要加强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龙头企业的招商引资,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五)加快铜仁市人才资源开发,大力培养选拔年轻有为的干部

要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和灵活多样的措施,培养更多的企业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农村适用技术人才。现阶段,各乡镇干部队伍建设是摆在党委政府面前的一大难题。由于乡镇干部数量严重缺乏、干部年龄偏大、在职在编人员偏少,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政治坚定、维护民族团结、深受各族群众拥护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迫在眉睫。目前,符合学历、年龄等要求的干部后备人才主要集中在教师队伍中,这就要求放开视野,加大教师队伍中人才的培养工作。在公务员招考中,要对志愿服务队伍倾斜,专门划定名额在志愿服务队伍中进行考录。要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创造良好的用人机制和环境,出台志愿服务队伍工作的优惠政策,稳定少数民族地区干部人才队伍,鼓励、支持、吸引各类人才到民族地区创业发展。对德才兼备的企事业单位中的少数民族干部,应突破其“身份”限制,提拔到副科级以上领导岗位工作,以解决民族乡的的少数民族干部青黄不接的矛盾。

[参 考 资 料]

1、铜仁市门户网

2、中国青年网

第二篇:铜仁市渔业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铜仁市渔业产业发展工作汇报

尊敬的向东书记、各位领导:

非常感谢你们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关心我们渔业产业,现就全市渔业发展我简要汇报如下:

一、渔业发展现状

铜仁市宜渔水面约60万亩,占贵州省渔业养殖面积的20%以上,是我省渔业生产大市。近年来,铜仁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渔业建设为主线,以渔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不断推进渔业的优质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全市渔业生产运行质量成效显著,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截止2014年末,铜仁市养殖面积达到19.5万亩,占全省养殖总面积的比例达到7%;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2万吨,占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达到21%,其中冷水鱼养殖产量1800吨,占全省冷水鱼总产量的42%;全市人均占有水产品量达到10公斤,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5公斤;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8亿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9%,渔业经济在市委、市政府实施“三个万元”工程中作用日益凸显。

二、发展优势

(一)国内渔业环境优势

中国是水产品生产大国,水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左右,位居世界第一位,水产品对外贸易一直在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在淡水渔业发展方面,我国疆域辽阔、内陆江河纵横,湖泊、水库星罗棋布,是世界上淡水水面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淡水渔业发展最早的国家,我国淡水渔业发展史长达3100多年。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正确有力的政策引导和市场经济与科技的迅猛发展下,我国淡水渔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并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十三·五”期间,我国淡水养殖仍将大有作为,也应要继续有所作为。众所周知,海洋捕捞因受资源、投资、风险等因素的约束,一时难以明显再增产。海水养殖正受困于近海环境污染、沿岸的滨海工业、港口的开发热潮,也一时难以再有大的发展空间。而淡水渔业则仍“这边风景独好”,其主要表现在:首先,在资金投入,风险承担等方面,淡水渔业都远低于海洋渔业。其次,我国淡水产品的市场需求逐年增加,淡水产品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和关注。再次,全球海洋渔场和海域捕捞量已达饱和或者超过自然生产能力,将进入一个自我修复和调整的阶段,与此同时我国也加大了对环境和渔业资源特别是对公海渔业资源的保护,从而给淡水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最后,目前我国养殖水面有9000多万亩,如果能够整合淡水养殖资源,加快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搞好配套服务工作,从而提高淡水渔业养殖整体水平,那么我国淡水渔业必将会有更大的发展前景。良好的国内渔业发展大环境,必将为铜仁渔业发展提高更多、更好的机遇。

(二)自身优势

一是地域优势。铜仁地处贵州省东部,素有“黔东门户”之称,与湘、渝相邻,人文生态旅游景点众多,历史文化积淀广博厚重,交通便利,沪昆、杭瑞、夏蓉等高速、高铁在境内交叉,乌江航运直通长江,空运可直飞全国重大城市,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便利的交通,为铜仁水产品及加工产品销往国内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是资源优势。铜仁宜渔水面约60万亩,占全省水面的20%以上。其中,乌江梯级开发形成的彭水沿河库区、沙陀电站库区、思林电站库区宜渔水面就达20多万亩。我市地下水资源在全省占有绝对优势,其中冷水资源年流量为15.7亿立方米,大于0.1立方米/秒的出水点有120余处,全部开发利用可养殖冷水鱼2万吨以上,当前利用率不足10%;温泉年流量为657万立方米,出水点50余处,当前渔业在温泉利用方面还是空白。我市盛产125种鱼类和多种虾蟹贝类,其中,我市有8个县区获得国家及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重点保护小口白甲、大口鲶、月鳢、黄颡等优良土著品种,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和比较优势。底栖动物包括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昆虫等63种。浮游植物共116种,浮游动物248种,水生维管束植物74种,为鱼类生存繁殖提供了丰富的饵料资源。近年来,我市加大水利工程投入和水体污染治理力度,各库区及水库水位趋于稳定,水质得到不断改善,为渔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资源环境,使得铜仁发展现代渔业的资源优势得天独厚。

三、存在困难

1、产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近5年来,国家财政资金年均投入我市渔业不足300万元,用不足农业投入资金的1%支撑农业总产值的3%以上。全省就800万元渔业专项发展资金,市、县没有专项渔业发展资金,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农业全面现代化的进程。建议市县将渔业产业发展列入预算。

2、繁育体系缺失。繁育体系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80年代初期,全市还有几个较具生产规模的苗种繁育场,但由于近年城市扩容等因素,所有常规水产品苗种场均被征用,而又未进行置换新建配套产业,全市常规苗种自我供给能力几乎全无,苗种来源全靠外调,造成养殖成本高、苗种存活率低、市场竞争能力差等现象。就2015年为例,全市需求各类水产苗种4000吨,本地繁育场共生产各类鱼种500吨,则有3500吨靠外调。对于规模场批量外调苗种问题不大,但对普通散养农户外调则养殖成本就高了,因此,全市散养户近十年从85%的比例消失到25%了,特别是稻田渔业方面更为突出。建议恢复1--2家苗种繁育场,为全市水产养殖提供苗种方便和保障。

3、各地政府对水产发展持排斥态度。因环保考核,各地水域限制水产养殖,特别是乌江库区几县,也是我市渔业重点县,自三个库区蓄水以来,所属县业务部门均委托资质部门编写了水域发展规划,至今各县人民政府未颁布实施,刘远坤副省长也多次在会议上要求各区县编制水域规划,今年3月再次以省政府文件下发各区县进行要求。我市乌江三大库区失地农民在寻求生存发展之路时,急盼发展水产养殖,从而导致部分农户在库区无证养殖、无序发展。近年来省环保部门水质公报显示,乌江水质主要污染物为总磷超标,列为劣V类水质,其根源为上游磷矿工厂排污所致,并非水产养殖所引起。

四、下步发展规划

铜仁市渔业发展思路:围绕“农民增收”的目标,突出水产品“扩量和提质”两个重点,总体布局上形成“两带一网”的水产养殖区域布局(形成以沿江水网体系为依托的大水面养殖带,以山区冷水体系为依托的冷水鱼类养殖带,以星罗棋布各型水库、池塘、稻田为依托的自然生态养殖网构成的水产养殖发展新格局),抓好“大宗鱼(常规鱼)、冷水鱼、特种鱼和休闲鱼”四条鱼,完善“水产运销体系、加工体系、水产苗种繁育体系、渔业技术服务体系和渔业发展保障体系”五大支撑体系,大力推进优势水产区域化布局和渔业产业化发展。

五、工作重点

1、充分利用资源,加大渔业开发力度。庆丰书记早在2012年就作出重要指示:“工业、农业发展不仅要向山要地,而且要向水中拓展。”要求市直相关部门及各县(区)党委政府在符合政策和环保条件下,加快水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推进渔业快速发展,特别是乌江因水利工程形成的几个库区,实施渔业产业扶持政策,把渔业发展作为农民增收增效和库区移民后扶工程的重要大事来进行部署。同时,铜仁市处于武陵山区经济协作区、国家级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区、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产业扶持政策的支持范围之中,渔业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产业政策重点支持、优先发展的富民产业之一。因此,今后要围绕我市大水面渔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好养殖容量调研,大力推进大水面健康渔业开发力度。要发挥库区、山区冷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进企业投资,发展冷水鱼养殖,推广养殖用水循环利用。

2、合理布局,突出重点,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建设。多渠道争取资金,加快水产种苗繁育体系建设,坚持突出主导产业和优势品种,兼顾特色品种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合理布局、稳步推进。

3、建立健全服务体系,加强水产品市场流通及信息化建设。按照“配套、有效、及时”的要求,从抓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加强组织机构和重点服务设施建设,形成龙头企业与各相关部门及乡、村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社相结合,上下配套的社会服务网络,做到产前提供信息,产后统一收购、加工、贮运等,提高渔农适应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按照“放开,搞活,扶持,引导”的方针,因势利导地动员社会力量,鼓励渔民和客商以各种形式进入流通领域,形成贯通城乡的专业性批发市场,拓宽市场空间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4、转变观念,延伸渔业产业链,发展多功能渔业。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生活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吃饱穿好,欣赏大自然美丽的山水风光和休闲放松的特色观光旅游,已越来越受民众的喜爱。特别是长期居住在城市的民众,更喜爱能够朝至暮归的城郊多功能休闲渔业,而这也给养殖企业提高经营效益带来了商机。所以,发展城郊多功能休闲渔业的前景可观。下一步,我市重点抓好铜仁市大鲵、冷水鱼、大闸蟹等特色品种为主的渔业餐饮、渔业文化、渔业观光品牌建设,辐射带动产业发展。

第三篇:铜仁市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

铜仁市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

工作方案

为切实保护发展好我市森林资源,按照《贵州省人民办公厅关于建立执行县级人民政府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的通知》(黔府办发电【2011】170号)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森林资源保护的方针政策,按照“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合理利用”的要求,坚持依法治林,加大执法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建立高效完备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全面提升森林资源保护水平,实现森林资源持续稳步增长。

二、基本原则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体制机制;坚持因地制宜和分类指导;坚持突出重点和整体推进;坚持突出生态效益和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坚持属地管理和惩防并重。

三、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全面实施林业分类经营,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森林资源,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齐备,管理高效的森林生态体系和规范有序、集约经营、结构合理,富有合力的林业产业体系,实现山川秀美、生态环境明显提高,使我市林业跨入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二)阶段目标

到2015年,全市净增森林面积4.7万亩,森林覆盖率从现在的49.71%增到51.92%,森林蓄积量达到208万立方米;森林保有量万110万亩,林地保有量135万亩;树种、龄组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森林质量明显提高。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级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林业工作,要全面、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林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把林业工作作为建设生态环境,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以市政府分管林业工作的副市长为组长的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领导小组。市政府与有关部门及乡镇(办事处)签定责任书,并对本辖区的林业工作全面负责,政府主要领导是林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负责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的主要指标实行任期目标管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

(二)深化林业改革,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一是要深化以林业分类经营为龙头的各项林业改革,建立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能体现林业特点的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以公共财政为主,多渠道融资的林业投入机制,建立公益林以政府投入为主,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商品林以市场融资为主,政府适当扶持的投入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加快林权证核发步伐和完善林权档案,稳定林地所有权,放活使用权和经营权,延长林地承包或租赁年限,使经营者吃上“定心丸”。三是加快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鼓励各种社会主体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等形式参与流转,鼓励大户经营以提高森林经营水平。

(三)加大林业执法力度,切实保护森林资源。加大《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植物保护条例》、《森林防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的执法力度,适时开展“严打”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强化林地、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强化执法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高林业执法水平。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利用新闻媒体、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森林资源保护在新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战略地位的认识,使全社会了解新时期赋予林业的历史使命和重大责任,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支持生态建设、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五、考核对象、内容及办法

(一)目标考核对象

各乡镇人民政府及各办事处。

(二)目标任务及分值

详见《铜仁市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评分标准》(附后)。

(三)考核指标计算方法

1、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率=办证采伐量+总森林采伐量。(总森林采伐量包括无证采伐量)×100%。

2、征占用林地审核率=经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审核的征占用林地面积÷实际征占用林地总面积×100%。

3、迹地更新率=上积存迹地的更新完成面积÷上积存迹地总面积×100%。(上积存迹地的更新完成面积包括人工更新、天然更新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成活率达85%以上的面积,当形成迹地的更新情况不列入计算)

4.森林火灾查处率=查处森林火灾数÷发生森林火灾数×100%。

5、森林火灾受害率=森林火灾受害面积÷有林地面积×1000‰。

(四)考核检查方法

1、先由各乡镇(办事处)人民政府对目标责任执行情况进行自查,将自查情况上报市政府,并送市林业局审核后,由市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对各乡镇(办事处)进行检查考核,按照考核指标评分标准进行量化评分。

2、市人民政府根据检查情况进行综合汇总,通报考核结果,并兑现奖惩。

(五)考核时间

各乡镇(办事处)于每年1月10日前完成上目标责任制的自查并将自查报告上报市人民政府,市政府于每年1月20日前组织有关部门对各乡镇(办事处)进行检查考核。

(六)奖惩办法

市人民政府通报考核结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考核分设优秀、合格、不合格3个等次。得分90分以上为优秀,60-90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对“优秀”等级的给予通报表扬,对不合格等次的给予通报批评。被通报批评的单位要向市政府作出书面检查,并提出整改方案。对连续二年考核为不合格等次的单位,将进行行政问责,追究主要领导及有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四篇:浅谈铜仁市太极拳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浅谈铜仁市太极拳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李 洪

摘要:随着社会历史不断发展,随着西部开发健身思想不断传入铜仁市,“全民健身计划”全面实施,太极拳的发展也日期完善。虽然在太极拳的普及推广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是,铜仁市太极拳的发展在学校、社区、单位职工中等都存在问题。本文通过对铜仁市太极拳开展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推广铜仁市全民积极参与练习太极拳。

关键词:太极拳 发展现状 对策研究前言

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党中央、国务院从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出发,于1995年10月提出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号召全社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铜仁市群众的生活质量、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社会进步,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二十一世纪从人类健康角度来看,是一个人类自我保健的世界。而人类自我保健的手段中,最卓有成效的,首推融健身、防身、修身、养性、娱乐为一体,代表东方文化智慧结晶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太极拳是中国古老的拳种之一,也是目前人们最喜爱的健身项目之一。太极拳是依据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术,综合武术技术创编而成的。因此,练习太极拳可以平和阴阳、疏通经络、调节神经、全面提高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和运动系统的各项生理机能,从而起到防病、治病、健身的作用。实践证明:练习太极拳对防治神经衰弱、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等多种慢性疾病有显著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铜仁市太极拳的发展对策进行探究,以求使铜仁市群众进一步认识太极拳的独特魅力,并积极参与练习太极拳。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铜仁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铜仁市一中、铜仁地区民族中学、铜仁市一完小、铜仁市二完小、铜仁市鸿洲武术学校、铜仁市东寺山文武学校和铜仁市社区中太极拳的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李成银的《中华武术研究》、张宝银的《农村太极拳现状及思考》、袁尽州的《我国西部城市居民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催永生的《论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和雷国飞的《浅析太极拳发展现状及对策》等为本文提供了详实的依据。2.22 访谈法:

访问了铜仁学院徐旭老师、铜仁学院附中扬进老师和一些在太极拳方面对铜仁市有积极影响的人,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为本文提供了依据。

2.23 调查分析法:对调查的铜仁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铜仁市一中、铜仁地区民族中学、铜仁市一完小、铜仁市二完小、铜仁市鸿洲武术学校、铜仁市东山寺文武学校和铜仁市太极拳的现状进行分析,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依据。3 结果与分析

3.1 铜仁市太极拳的开展现状 3.11 各学校太极拳的开展现状 3.111 高校太极拳的开展现状

目前铜仁市有两所高校,一所是铜仁学院、另一所是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铜仁学院是铜仁最高学府,师资力量是铜仁最强的,开办有体育系,对铜仁市太极拳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现有体育教师20多名,其中有武术专职教师3人(徐旭教授、阳家鹏硕士研究生、扬兴高讲师),在校体育系学生300多人。体育系开设有太极拳课,教师也很认真,但是,由于教师人数与学生人数的比例差距较大,教师难以做到掌握和照顾每一位学生的全过程,再加上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学生的自学的气氛差,课后几乎没有学生演练太极拳,只是教师单方面认真,学生不配合。特别是近几年来学生的气氛越来越差。根据本人对近4年来的体育系毕业生太极拳熟练情况调查,结果是:30%--40%的学生基本上能够独立演练二十四式太极拳,60%--70%的学生都不能独立演练二十四式太极拳。铜仁学院的其他几个系和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一样,太极拳传授的教法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模仿操作”的模式进行。长期以来按照这种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方面,教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多,学生基础差,起点低,太极拳仅仅12个课时(其中还包括考试的两个课时),二十四太极拳有24个动作,动作较多,大多数学生在中学从未学过太极拳;另一方面,学生人数多,每个自然班均有30人以上,因而教师难以做到掌握和照顾每一位学生的全过程,学生对太极拳运动的兴趣不浓,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学生在武术课结束不久,即将所学的内容忘掉了,学后效应较差。因此,近两年来,太极拳在这两所高校里,除铜仁学院体育系之外,太极拳的教育内容,不论是教材内容上的选择,还是课程设置上都存在相同的问题——太极拳被形式化,有大纲规定,有教学内容,有教学计划,无人教,无人学,再加上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武术教师这一块比较缺乏,严重影响太极拳的开展。3.12 武术学校的现状:

铜仁市有鸿洲武术学校和东寺山寺文武学校,其规模和档次较低,稳定性较差,规模、数量和辐射能力都不能满足太极拳文化发展的需要,这两所学校主要是传授跆拳道和散打,重视技术的提高,而忽视了太极拳的健身运动的普及。3.13社区太极拳的开展现状

我国社区体育,现阶段主要是指在街道、办事处和居民住宅小区的辖区内,在农村是指乡镇和自然村,以自然居住生活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资基础,以全体成员为住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要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社会体育活动,铜仁市社区体育活动场所有:火车站广场、锦江广场、河宾公园、花果山等地,但是演练太极拳者几近为零,偶尔有一两个都是老年人,大多数成员都是以大众健身操的形式练习。由于铜仁市开发比较晚,经济比较落后,活动场所虽然有一些,但是场地设施不足情况比较严重在加上太极拳健身思想传入铜仁市比较晚,在社区居民中太极拳演练者,廖廖若晨星,或者几近空白,居民对太极拳的健身效果,片面地认为劳动等于锻炼,居民不了解太极拳的技击功用,简单地认为其是“手舞足蹈”,居民对太极拳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大都茫然不知,有空闲时间居民们多数是以麻将、赌博和其他形式度过,加上中年人的社会应酬多,作息时间无规律,家务劳动繁重和对体育的需求不足等,中断可能性比较大。

3.2铜仁市太极拳的发展对策研究 3.21充分发挥太极拳传播媒介的鼓舞作用

铜仁市的工人、农民、学生等,对太极拳健身的意识程度低和参加演练太极拳的意识薄弱,是制约铜仁市太极拳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加强太极拳的宣传,可以转变社会、城市居民、工人、学生等对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和活动观念,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加演练太极拳,促使群众认识太极拳运动的重要性及健身价值,了解太极拳运动的原理,掌握太极拳运动的内容和具体方法,提高太极拳运动的科学性,推动全民太极拳健身计划的实施,宣传可以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各种传播媒介,如广播、电视、报刊、书籍、宣传栏、专题讲座,政府或有关部门应采用各种形式组织太极拳比赛等尤其是广播、电视是大众传播媒介中传播速度最快,效果最好的媒介,并具有直关性、趣味性的特点,大力宣传全民健身政策、法规,广泛传播太极拳知识,提高铜仁市全民对太极拳的健身作用、功能的认知程度和参与练习太极拳的意识,激发群众参与练习太极拳的积极性。这无疑对促进铜仁市太极拳的发展有积极作用。3.22 太极拳在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对策

学校体育与太极拳有着密切的联系。学校体育是学前体育和学后体育的过度阶段,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抓好铜仁市学校体育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太极拳运动,不仅能促进他们身心的正常发育、增强他们的体质,而且能培养他们对太极拳的兴趣,发展运动能力,为终身从事演练太极拳,维护自己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3.221 太极拳在高校的发展对策

铜仁学院是一所师范院校,决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到铜仁各级各类学校教书,只有少数学生外出工作和到其他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为铜仁的教育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为铜仁各单位输送了大量人才,抓好铜仁学院的太极拳工作是提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特别是体育系的太极拳工作。首先从学生的学习气氛入手,由于经济、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铜仁学院学生的学习气氛不浓,自学、自练意识差,只是上课时间教师教的时候学一点,课后练习太极拳的人数几乎为零。因此,有必要让少部分教师和学生到其他学校观察、学习那些学校学生的学习气氛。借此带动全校学生积极、自觉地俩系太极拳;其次,铜仁学院虽然有体育系,但是没有武术专选,前几年只有田径和篮球两个专选,从2005年起开办有健美操,但是停办了田径。武术、太极拳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项目,是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东方文化的象征和标志,有必要开办武术专选;再次,由于硬件环境差,设施不够,造成下雨和刮风没有场地上课,严重阻碍了学生参加太极拳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学校、有关部门有必要加大硬件环境的投资,改善硬件环境的设施,让学生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此外学校还应大力宣传太极拳的健身和功能,体育教师应利用每学期的第一堂课和下雨天学习、认识太极拳,并利用黑板报宣传窗每月出版一期太极拳知识专刊,使太极拳知识、功能、作用人人皆知,每周利用两次的课间操时间让学生们练习二十四式太极拳,定期举行有奖的太极拳比赛活动,为学校培养太极拳师资人才打下基础。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也是比较庞大的,由于经济、文化、教学时数的影响和教师的缺乏等,只开设了篮球、田径排球等课,而没有开办太极拳课,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在铜仁各企业、事业单位工作。因此,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开设太极拳课也有重要的意义,为学生们毕业后终身从事演练太极拳打下基础。3.222太极拳在武术学校的发展对策

铜仁市的两所武术学校(东山寺文武学校和鸿洲武术学校),规模、档次低,环境比较差,稳定性差,传授的内容是散打和跆拳道,重视武术技术的提高,轻视武术健身的普及。因此,东山寺文武学校和鸿洲武术学校,应改变办学的模型设计,把太极拳作为传授内容之一,使学生们毕业后能够到社会上指导太极拳。3.223 太极拳在中、小学的发展对策

铜仁市的中、小学。第一,由于受到过去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们整天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过着紧张、压力的生活忽视了健身、健心方面的知识。太极拳“贵自然,陶治人的和谐观念”求虚静、放松、修心融健身为一体,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让学生有强健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在中、小学传授太极拳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第二师资力量的缺乏,教师是传授的主导者,所以缺乏太极拳教师在中、小学开展太极拳是不可能的。所以,每年的假期间应该派一部分教师到体育学校进修太极拳,让铜仁市中、小学的太极拳积极开展起来。

3.23 铜仁市社区太极拳的发展对策

3.231 加强铜仁市社区太极拳运动的组织管理

全民健身计划和群众参与太极拳健身运动,是政府宏观领导,社会多方面支持,全民共同参与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的社会系统工程。因此,要使铜仁市太极拳健身运动广泛而持久地开展,就必须建立有相应的组织管理和地方法力制度,才能大力推动铜仁市全民参与太极拳健身运动。由于铜仁市开发比较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城市社区太极拳运动的组织管理工作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严重阻碍了铜仁市群众太极拳工作的开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在全国太极拳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导下,铜仁市政府应加强对铜仁市群众太极工作的领导,充分认识群众太极拳工作在铜仁市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加强群众太极拳工作的财政投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与卫生、文化等部门有机结合起来,在居民比较集中的社区建立起形式多样、高效的群众太极拳服务体系,按照年龄、性别、职业、爱好程度的不同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太极拳运动,以满足不同层次居民从事太极拳运动的需要。3.232 进一步改善铜仁市太极拳活动的硬件设施

太极拳运动场所设施对社区成员开展太极拳运动起着重要作用。公园、河宾、体育场、广场等都有利于太极拳的开展,一般居民新区居民楼群等都应考虑成员参加太极拳运动的场地,并应设置运动场所。铜仁市公共体育设施,场管、场地建立比较落后,学校、机关、单位的体育实施、场地未向群众开放的比例较高,社区成员的健身条件差,在西部打开发的大好形势下,铜仁市建设速度大大加快,政府部门应考虑社区成员健身的需要,增加财政投入,加大体育设施,场管、场地的建立,特别是在房地产开发、居民小区改造建设过程中,对体育设施、场地配套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保证社区成员太极拳运动场所的合法权益,对学校、机关、单位的体育设施、场地通过地方立法,以各种形式向群众开放,为群众太极拳健身创造良好的条件。

3.233 提高铜仁市太极拳指导人员的业务水平

随着西部大开发,铜仁市经济、教育、文化日益快速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广大群众踊跃参加太极拳活动成为必然的趋势,太极拳广泛深入地开展,有组织的群众太极拳健身运动越来越普及,群众对科学锻炼的要求越来越强烈。铜仁市太极拳指导员奇缺,而且水平低,素质较差,远不能适应全民太极拳健身计划的需要。所以在铜仁市应加强太极拳指导员的培养,提高太极拳指导员的知识水平和素质,根据当地条件,解决太极拳指导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较低的实际问题,调动起太极拳指导员的积极性,切实发挥太极拳指导员的作用,科学有效地指挥社区成员从事练习太极拳。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铜仁市全民健身运动是一项造福群众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难度大,事关铜仁的发展以及铜仁群众的健康精神面貌,通过分析讨论表明,太极拳运动可以在铜仁市全民健身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值得在铜仁市大力推广和普及。4.12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一种集健身、娱乐、健心、修养性、求和谐为一体的形之有效的健身手段,通过长期系统的练习,可以使人身心得到全面的、健康的发展。因此,在高校开展太极拳,可以提高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心理和缓解社会、就业的压力;在中、小学开展太极拳,可以缓解中、小学生学习的压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在武术学校开展太极拳,有利于学生们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更好地从事太极拳运动并指导他人练习太极拳;在铜仁市开展太极拳为提高全铜仁市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发展和振兴铜仁经济作出贡献。4.13 铜仁市师资力量、学校环境、社区环境、社会指导员的水平,阻碍了学生和居民等,参加太极拳运动的积极性。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师资力量和社会指导员的建设,加强学校和社区场地设施建设,为学生和社区居民参加太极拳运动创造良好的环境。

4.14 铜仁市的太极拳是一块急待开发的、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宝地”,地方经济的发展对铜仁市太极拳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前铜仁市太极拳面临的现状是总体水平低,同时存在不平衡。从铜仁市政府来说太极拳改革、发展是很重要的方面,经过几年的努力,达到提高太极拳健身意识,建立太极拳运动方式,加强太极拳文化建设,培养太极拳人文精神的目标,全面实现铜仁市太极拳健身计划。因此,铜仁市太极拳的改革发展前景是美好的。4.15 铜仁市居民对太极拳健身意识不高,对待太极拳运动的态度不够重视,再加上社区太极拳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现象应引起重视,中年人工作负担重,社会应酬多,作息时间不规律家务劳动繁重和主观上对太极拳的需求不足,参与动机不强,中断的可能性很大。政府、社会单位应高度重视中年人的身体健康问题,中年人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4.2 建议

4.21 太极拳练习对场地和服装的要求不高,且受季节、时间的影响较小,花钱不是很高,易于开展,特别是在学校、基层单位等,体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广泛地开展太极拳健身,可以起到投入少,收效大的明显效果,因此,建议社会各界都能因地制宜的广泛开展太极拳运动。

4.22 在铜仁市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建议加大太极拳的宣传力度。广泛的开展太极拳运动,发挥太极拳的优势,将有利于铜仁市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实施,有利于增强群众素质,有利于继承民族文化遗产,有利于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增进交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4.23 铜仁市社会太极拳指导员数量极少,并且年龄大,学历整体偏低,专业知识较低等问题存在,严重阻碍了铜仁市太极拳的发展。因此,建议铜仁学院和其他高等体育院校应加强社会太极拳指导员的培养,职能部门应加强对非专业高校学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铜仁市社区太极拳获得新的发展。参考文献

[1] 李成银 中华武术研究 [M].银河出版社2003年版.[2] www.xiexiebang.com 太极拳与民族传统

[4] 张宝银 农村太极拳现状及思考 [J].中华武术期刊.2007年第10期 [5] 周之华 武术 [M](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三版第二章 [6] 许豪文 运动生物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上版147—149页 [7] 袁尽州 等我国西部城市居民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J].体育科学.2003年9 期 74-76页

[8] 雷国飞 浅析太极拳发展现状及对策 [J].攀枝花出版社

第五篇:铜仁市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我市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自1979年设立铜仁地区行政公署以来,我市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一、1979—2000年:工业体系和城镇体系逐步形成阶段,工业发展与城镇建设“两张皮”

1979年1月撤销铜仁地区革命委员会正式设立铜仁地区行政公署,作为贵州省人民政府行政派出机关的现行建制。1979—2000年期间,全区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先后提出了“吃饭靠两杂、用钱靠两烟”、“开发上山,开放出山”的发展战略。1986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铜仁地区调研时指出:“从大的经济结构上讲,有个调整过程,这个调整过程,主要是提高我们工业在整个经济领域中的比例。”为了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的指示精神,全区把发展工业逐步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在编制全区“七五”计划(1986—1990)时,地委、行署提出了“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把食品工业以及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的发展放在重要地位”,工业保持了适度增长。“八五”计划(1991—1995)、“九五”计划(1995—2000)时期,确立了“以农促工,系列开发”的发展路子,积极发展以化肥为主的支农工业,大力发展以本地优势资源为主要原料的卷烟、造纸、皮革、医药等轻工业,优先发展以电力为中心的电煤结合的能源工业,稳步发展与电力生产相适应的锰、水泥、化工 1 等原材料工业,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门类增多,逐步形成了卷烟、白酒、电力、建材、冶金和以锰为主的原材料等支柱工业产业,尤其是1999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大龙开发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开创了铜仁工业发展的新纪元,为工业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城镇建设方面,1983年9月撤销玉屏县,设立玉屏侗族自治县;1986年10月撤销沿河县,设立沿河土家族自治县;1986年12月撤销印江县,设立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7年8月撒销铜仁县,设立铜仁市(县级)。自此,全区辖思南、石阡、江口、德江4个县和松桃苗族、玉屏侗族、沿河土家族、印江土家族苗族4个自治县以及铜仁市和万山特区。到1991年7月,全区10个县(市、特区)城市总体规划先后获得省政府批准,并分别制定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规定,县级城市供水、道路、绿化、亮化及市场等配套设施逐步得到改善。1996—2000年期间,全区旧城改造步伐加快,新区建设不断拓展,重点集镇建设力度加大,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城镇体系。

这一阶段,工业产值从1979年的1.57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19.29亿元,增长了12.29倍;城镇化率从1985年7%提高到2000年的17%。但是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协调性不强,工业发展没有建立起规划统筹的体制机制,工业布局较为散、乱,且工业规模小、结构单

一、经营方式粗放、效益不高;城镇功能不完善,承载能力不强,农村居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不快。工业化对城镇化的带动能力弱,城镇化对工业化的支撑作用不大,形 2 成了工业化与城镇化“两张皮”现象。

二、2001—2005年: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

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铜仁谋求大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经过全区上下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把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臵来抓,地委、行署通过认真调研、讨论,提出了“三个重点,三个带动”(强农稳区、兴工富区、旅游活区;招商引资带动、城镇经济带动、大项目带动)发展战略。在工业发展方面,全区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高度重视投资环境建设,大力推进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通过“一手抓国在企业改革,一手抓新上工业企业发展”,冶金、化工、建材和特色食品等工业发展加快,在工业布局上形成了大龙开发区为主体,玉屏三家桥工业园、铜仁市灯塔工业园,万山高楼坪工业园、松桃城北工业园建设初具规模的格局,到2005年未,工业总产值达到68.18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8.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业值达到56.13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31.3%,一、二、三产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3.9%、29.4%和12.7%,三次产业结构从2000年的56.9:12.9:30.2调整到2005年的42:24.8:33.2,二、三产占GDP的比重超过一产,二产比重增加了11.9个百分点。2005年全区城镇化水平达到23%。在城镇化发展方面,地委、行署连续五年召开了全区城镇建设会议,3 一年一个主题,研究解决城镇规划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城镇建设,城镇规模日益扩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镇功能日趋完善,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城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文明卫生创建取得明显成效,到2005年底全区城镇化水平达到23%。

这一阶段,以冶金、化工、建材等产业为主体的高载能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实现了铜仁工业的实破性发展和工业的原始积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和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一二三产业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一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产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促进了城镇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由于工业产业结构单一,高载能工业的就业容量不大,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形成了壁垒,使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未能形成良性互动,城乡二元结构仍为突出。

三、2006—至今:工业化和城镇化互动发展起步阶段,产城一体稳步推进

地委、行署根据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调整变化,地委、行署审时度势的提出了构建“两带两圈”(玉铜松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带、乌江特色产业经济带、铜仁城市经济圈、梵净山文化旅游经济圈)产业体系,推进“六个新跨越”(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工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创新型城市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先后编制了玉铜松循环 4 经济工业产业带规划、铜仁城市经济圈规划。通过规划引领,工业集聚区建设力度加大,启动了玉铜松工业循环经济带和各县工业集聚区开发建设,为产业集群发展搭建了平台,到2011年工业集聚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全区总量的90%以上。工业经济总量扩大,2011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74.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2.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按2000万口径统计)实现总产值217.24亿元,其中:实现轻工业产值29.1亿元;实现重工业产值188.1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7.52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实现轻工业增加值9亿元,增长25.7%;实现重工业增加值38.52亿元,增长20.7%。三次产业的结构由上年的32.3:26.3:41.4变为28.93:27.93:43.14,第一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继续下降,第二、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继续上升,第二、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份额达71.0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到2011年达到185户,能源、冶金、建材等重点产业实现较快发展,全区电力装机达到300万千瓦、金属锰及二氧化锰产能达到30万吨、水泥产能达到700万吨,工业实力增强,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城市规划工作力度加大,完成了铜仁市第四轮和9个县城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全区城市控制性规划平均覆盖率达到60%;围绕打造黔东80—100万人口的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编制完成了铜仁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完成了“撤地建市”工作,为中心城市快速扩张创造了条件。大兴新区和川硐教育园区建设扎实推进;以新区为主、兼顾老区,加强 5 了各县城市道路、供水、污水与垃圾处理、供电、通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体育等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品位逐步提升。启动了铜仁、江口、印江、松桃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城市)创建工作,强化了城市公共服务职能,城市的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城镇经济较快发展,城镇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2011年全区城镇化率达到32.1%,比2005年提高9.1个百分点。

这一阶段,铜仁获得了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发[2012]2号文件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启动实施的政策机遇,省委、省政府也提出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和工业化、城镇化带动战略,为铜仁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提供了叠加政策环境,成为铜仁历史上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最快时期。根据国际通用的判断方法进行分析,铜仁正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随着城镇化率突破30%,铜仁也迎来了城镇化快速增长的平台期。市委、市政府坚持工业发展规划与城镇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配套,坚持按照“产城一体”推进工业发展与城镇建设,工业化与城镇化步入了互动发展轨道。

下载铜仁市发展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铜仁市发展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年铜仁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1月25日在铜仁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市长 夏庆丰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

    铜仁市第十中学2014

    铜仁市第十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体育备课组工作计划 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推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以......

    林业发展调查报告

    林业发展调查报告为了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新林业,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去年3月以来我单位组织了一次对我区林业发展状况的大调查。通过调查,我们认为,林业不仅是我区的传统产......

    园区发展调查报告

    山东五莲工业园区 建设与发展情况的调研 县委党校: 根据全县科级干部培训班的课程安排,我于2014年12月21——25日,按培训班的调研任务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山东五莲工业园......

    关于农村发展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发展调查报告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农村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繁荣的水平。可是当下农村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了许多......

    农家乐发展调查报告

    农家乐发展调查报告 农家乐发展调查报告1 一、发展现状为准确掌握全县农家乐的基本情况,镇10月份组织对全镇农家乐经营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项统计调查。全镇现有农家乐共计24户,......

    第三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第三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为全面深入了解我区第三产业发展情况,进一步推动我区第三产业发展,根据上级安排,对大桥区第三产业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调查情况、问题及建议报告如......

    网络发展调查报告范文大全

    网络发展报告 班级 信1207-2 姓名 蔺友杰 学号 20122794一、网络与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关系从现实状况来看,网络传播正在催生着一种新的文化,即网络文化。然而,网络传播对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