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养殖业调查报告
养白牛社区发展养殖业调研报告
作者:朱仁才学号:1053004457235
近年来养殖业在促进农业产业化、解决群众温饱、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我社区在发展养殖业上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并有了长足发展。
一、养白牛社区具有发展养殖业优越的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
养白牛地处山区,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呈中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由于海拔不同,海拔在1800-1900米,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光照充足,冬暖夏凉,积温多,干湿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6.8℃(11.9~17.5℃),极端最高气温33.7℃,极端最低气温-3.9℃。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60毫米(900~1200毫米),雨季降雨量充沛,具有良好的水利灌溉设施,能够满足旱季灌溉所需。耕地1558亩、林地8000亩,土地储量充足,气候适宜,水土保持良好,植被覆盖率高。
适宜饲养的家畜家禽主要有水牛、黄牛、马、骡子、毛驴、猪、山羊、绵羊、猫、狗、鸡、鸭子、鹅、家兔、鸽子、火鸡等。
(二)具有富余的劳动力
全社区有336户农户,农民1323人,农村劳动力670人,除部分劳动力外出打工外,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农业劳动生产,具有富余的农村劳动力,且熟悉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及气候环境。
(三)有发展养殖业适宜的场所和廉价的原料
由于养白牛社区林地较多,土地以山地为主,在发展林业的同时可以发展养殖业,具有很好的天然牧场。发展养殖场,租用山地比平地相对而言要廉价。同时,社区农户几乎家家都种植蔬菜、粮食作物,玉米秸秆、蔬菜叶都是很好却又十分廉价的饲料原材料,只要稍作加工就可用于养殖业的发展。
(四)养殖业发展已暂露矛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蛋类的需求越来越高,为顺应市场需求,养白牛社区也不同程度的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除发展种植业外,很多农户开始养鸡、养羊、养牛、养猪,从以前的自给自足逐步发展到出售,用于获得经济效益。稍具规模的养羊户可以达50到100只,具有一定养殖基础。
二、存在的制约因素、缺乏政府上下突出抓好养殖业发展的共识
养殖业作为农业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农业经济发展拉动力强,贡献率高。但养殖业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高,工作力度不大,扶持政策不明显。特别是涉农部门在发展畜牧养殖业上各自为政,缺乏全局观念,相互沟通,项目协作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养殖规模偏小,产业化程度低
规模养殖整体发展不足,还没有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养殖基地。在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连接上缺乏有效对接,在建立利益共同体这个实现产业化的关键环节上差距较大。同时,畜禽产品以原始产品出售,缺乏深加工增值环节,没有形成品牌产品。家庭养殖、粗放经营仍是当前我社区养殖业发展的主流。、对畜牧养殖业扶持力度不够,资金投入不足
在资金投入上,对畜牧养殖业的倾斜和扶持不够,养殖业仍处在自发的发展状态。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尽管在一些养殖领域初具规模,饲养量、交易量较大,但全社区没有一个专业的固定的畜禽产品交易市场,大多数养殖户只能东奔西走找市场,零敲碎打搞交易。还有一部分养殖户由于受传统观念和资金短缺双重制约,在扩大规模、扩大生产上只能靠自身积累来完成,无外援资金帮助和扶持,只能小规模经营,经济效益低下,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企业普遍存在发展资金困难的问题,银行信贷难的现象较突出。
4、动物防疫工作仍还没有引起群众的高度重视,人畜禽共住现象普遍
在我社区养殖户中,管理不够规范,饲养缺乏科学性,对畜禽防疫不够重视,没有严格的保健程序、医疗程序和防疫程序,防疫措施不到位。分散在广大农村的养殖专业户,大都家庭养殖,人畜禽共住,除进行简单的消毒外,出入圈舍时无必要的防护措施,人畜禽直接接触频繁,加之缺乏防疫知识,疫情隐患很大。同时,部分兽医进行防疫时按规定收取一定费用,使部分群众不愿接受,造成防疫工作不能全面有效的开展。
三、今后发展思路及对策、提高认识,统一思想,齐抓共管,把加快养殖业发展摆上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
要进一步提高养殖业发展对新农村建设重地位的认识,从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增强发展养殖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并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来抓。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调动和鼓励全社会畜牧工作者,引导和帮助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要加强对全社区畜牧资源的调控和整合力度,编制切实可行的整体发展规划,合理布局,稳步推进,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逐步
培育发展一批特色鲜明、业主突出、优势明显、上规模、上档次的畜牧养殖基地。要树立大畜牧、大产业、大效益的全新理念。要进一步加大协调力度,最大限度的整合各种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项目优势,给予畜牧养殖适当的倾斜和扶持。各相关部门要畅开“绿色通道”,简化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效率,排除一切干扰。
2、以规模养殖为重点,结合“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大力推进畜牧产业化进程
一是要发展养殖小区,实施示范工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户经营、集中服务”的原则,创建一批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养殖小区。二是要结合“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农户可以有效利用农闲时间和农作物副产品,使养殖成为农民增收的有一重要途径。三是要大力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推进产业化进程。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不断加强和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兴办畜禽交易市场,发展市场服务中介组织,组织成立“小冀镇生猪养殖协会”,降低广大养殖户经营风险。进一步兴办一批新的龙头企业,特别要注重畜禽产品加工项目的引进,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经济效益。同时要加强畜禽产品认证和产地认定,努力创造名牌产品,把我社区畜牧业做大做强。
3、加大对畜牧养殖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一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发展环境。要切实加大路、水、电等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养殖户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要把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作为畜牧养殖业投入的重要渠道,抓住省市县对农业项目倾斜的有利契机,通过各种渠道争取项目。三是要把扶贫开发、水利建设、农村能源建设项目紧紧围绕畜牧养殖业发展来布局,整合各类项目优势,采取项目捆绑,集中投资的办法,发挥资金规模效益。四是要通过采取小额信贷、贴息补助等形式,支持养殖户和企业引进良种,繁育良种,扩大和提升养殖规模和水平。四是要在支农资金的安排上对畜牧业给予重点扶持和倾斜,并通过政策导向和资金引导,调动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发展畜牧养殖业。、提高科技含量,实施品牌战略,不断提高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要大力提倡科学饲养、科学管理和市场化经营的全新理念,注入先进的、前沿的科学技术,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一是依托企业,加大对良种畜禽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工作。如采取人工受精和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加快对本镇畜禽的改良提高。二是兴办一批养殖示范区。借鉴外地兴建养殖示范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争取项目,兴建一批养殖示范小区,帮助和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养殖业。三是加大对基层广大养殖户的培训力度。要进一步加大改革
力度,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让畜牧技术干部走出机关,服务群众,切实发挥好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同时结合“三下乡”等活动,不断加大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养殖技能和水平。、大力实施疫病防治工程,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要进一步加大对《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按照“预防为主,科学免疫,重点防治”的原则,以牲畜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为重点,加大防疫工作力度。继续实行动物防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防疫人员包村,防疫结果与年终考核挂钩的承包责任制,积极探索畜禽防疫工作的有效机制,使全社区动物防疫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财政投一点、向上级业务部门要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购置必要的防疫器械和药品,充分发挥乡站的作用,为畜牧业大发展提供保障。
发展养殖业,前景广阔,效益可观,但这需要多方筹措,不懈努力,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养殖环境,带动全社区养殖户发展养殖业,为农民增收致富。
参考文献:
1、《澄江县2011年统计年鉴》
2、《中共澄江县委十一届二次全会工作报告》
3、《澄江县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第二篇:张家界养殖业发展情况
函头纸
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
促生产、保供应、保生态
张家界市畜牧兽医水产局
(2012年3月27日)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三农工作,组织我们集中学习中央一号文件、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在张家界桑植县调研时的讲话。在此,我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贯彻落实三项精神,谈谈下步我市养殖业发展思路。
一、完善各项养殖业规划。2011年,我们重点完成了《张家界市生猪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张家界市草食动物“十二五”发展规划》、《张家界市大鲵资源保护总体规划(2011——2020年)》和《张家界大鲵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目前,正在组织各区县编制《全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今年就要按照程序向市政府报批正式出台。同时我们将结合国务院颁布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认真组织本系统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进一步明确我市养殖业发展思路,修订和完善各项养殖业发展规划。注重在基础性、公益性、民生性方面,加大向上争取项目力度,促进我市养殖业加快发展。
二、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养殖业,就必须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实现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养殖。突出“两型”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养殖、设施养殖,实施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工程和现代养殖业示范区创建工程。今年,我市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的要求,计划新发展20个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新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以上。力争全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由去年的35%提高到38%。扎实推进养殖业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产业竞争力,实现养殖业多环节增值增效。大力培植一批基础好、带动力强的加工龙头企业,引导养殖业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着力推进产业联盟,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稳定畜禽水产品市场供应。
三、优化养殖业产业结构。依托我市大鲵资源、草山草坡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等优势,2012年,我局明确提出重点发展大鲵产业,加快发展草食牧业两大优势产业,稳步发展生猪产业。通过突出特色调结构,优化养殖业产业结构,实现我市建设世界旅游精品和富民强市的总目标。特别是在大鲵产业发展方面,认真落实好省委副书记梅克保的讲话精神,按照市委办、市政府办下发的《张家界大鲵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意见》(张办发〔2011〕36号)文件要求,将大鲵产业作为我市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抓,以机制创新、科技支撑、品牌引领
作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大鲵和原产地域品牌保护,鼓励大鲵养殖和经营利用,推进关联产业融合,力争今年9月底前,申报“中国大鲵之乡”、“张家界大鲵地理证明商标”成功,合力打造“张家界大鲵”国际知名品牌。
四、加强养殖业资源保护。养殖资源,是产业发展之源,生态和谐之本,我们已经把促进养殖资源养护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健全资源保护机制,加大渔业水域生态保护力度,实现休渔禁渔期制度,大力开展渔政执法监管。配合市人大搞好年内进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法规的执法检查,健全完善我市相应的工作制度。逐步健全资源养护补偿机制,对涉水、涉渔工程,严格实行“三同时”管理。完善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长效机制,扩大自然河流人工增殖放流范围和规模。实施草地生态保护工程,加大易灾地区草地保护力度,严格执行草畜平衡制度,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加强大鲵、湘西黄牛、马头羊、澧水特有鱼类等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建设地方良种保护区、保护场、扩繁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开发促进保护,做强地方特色产业。
五、加快养殖业科技进步。科技进步是现代养殖业发展最重大、最关键、最根本的出路和措施。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农业部今年在全国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力争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防灾减灾稳产增产重大实用技术推广、现代种业、农民教育培训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大进展。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全力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以及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现代科技对养殖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一是加大科技项目申报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开展养殖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引导企业与高校开展高新科技项目合作,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我市养殖业的市场竞争力。二是进一步强化本部门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确保动物疫病防控、养殖技术推广、质量安全监管等公益性职能有效履行。三是抓好科技人员继续教育,及时更新业务知识,提高整个行业科技服务水平,实现我市养殖业跨越式发展。
第三篇:x市海水养殖业发展问题调查报告
x市海水养殖业发展问题调查报告
一、我市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
我市地处亚热带,拥有zz公里的海岸带和两个内海,水质良好,水温常年稳定,水产养殖没有生长停滞期,发展海水养殖得天独厚。全市现有虾池面积xx亩,其中高位池面积xx亩,主要分布:xxzz亩、zzxx亩、zzx亩、东澳x亩。低位池面积xx亩,主要分布:xxaa亩、xxzz亩、xxvv亩、xxvv亩、xxzz亩。养殖方式为合作社和专业户,其中合作社有xx家、专业户有xx多户。两个内海有渔排xx个、vv个栏口,其中老爷海有渔排zz个、xx个栏口;小海有渔排xx个、vv个栏口。
由于低位虾池都抽用两个内海海水进行养殖,而两个内海渔排放养长期都处于“无序、无度、无偿”状况。因放养过度,水道堵塞,海水交换能力低,导致海水质量差,环境污染严重,病害频发,且在渔排和虾池之间相互传染,恶性循环,不仅渔排养殖不能得较高经济效益,而且虾池养殖也效益低下。据调查,在没有发生病害情况下,低位池养殖成本约xx元/亩,产量约xx公斤/亩,价格xx元/公斤左右,经济效益较好,可一旦发病就会严重亏损,有些养殖户难于维持下去。为增加农民收入,近几年,经过广泛宣传发动和政府扶持,很多地区养殖户对其虾塘进行更新改造,据统计,全市已改造的虾池有zz亩,其中xxvv亩、zzvv亩、xxvv亩、zzxx亩、xxvv亩。经过更新改造后的虾池养殖效益明显上升,据调查,更新改造后虾池产量约xx公斤/亩,养殖成本约vv元/亩,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全市尚有vv亩低位池等待改造。
我市低位池大都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早期建设没有科学规划,布局不合理,排灌系统不科学,进排水不分家,容易造成病毒交叉感染。从现未改造的低位池状态来看,存在池塘陈旧老化、池水浅、漏水严重、技术落后等,加上渔排放养密度过高,水质差及病毒交叉感染严重等因素影响,严重制约我市海水养殖业发展。因此,引导和扶持农民从内海养殖向外海养殖和进行低位池改造,对发展我市养殖业,增加农民收入非常必要。
二、发展我市海水养殖业的意见
(一)引导和扶持农民发展深水网箱养殖
鉴于小海海域现有养殖渔排x个、x个栏口,且都放养在港门口的狭小水道上,严重地影响海水交换,影响小海周边x亩虾池的养殖。同时,因渔排放养过度,病害频发,很多渔排养殖连年亏损。为使渔排养殖和虾池养殖达到双赢,一方面要加强对小海渔排养殖规划管控,迁移港区及狭榨通道渔排,严禁新增渔排。同时,在港北附近划定一片海域,通过政府扶持,引导渔排养殖户成立合作社,拆除小海养殖渔排转向深海网箱养殖。
据了解,制作周长x米双浮管圆式深水网箱成本约为x万元/个,建议由市政府补贴制作,安排给愿意拆除自家渔排的养殖户养殖。实施计划为:2014年安排x万元制作x个深水网箱进行养殖试验,成功后,每年安排x个,争取5年内把港区及航道上渔排转移完成。
(二)引导和扶持低位虾池改造
鉴于我市目前尚有x亩低位虾池未改造,这些虾池大都陈旧破损,设施差,病害多,产量低,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下,需分步实施改造。改造要求为:①池塘水深1.8米以上;②四周水泥硬化式增铺地膜;③进排水分开;④每亩配1-2台增氧机;⑤有条件的进行中央排污。据测算,每亩改造成本约为4000元。
为调动农民改造低位池积极性,促进养殖增效,建议市政府每亩补贴xx元,从2014年起,每年改造xx亩,争取3-5年内全部完成低位池改造。
(三)扶持种苗繁育基地建设
1、扶持和乐蟹种苗繁育基地建设
近年来,由于和乐蟹天然资源的过度捕捞以及养殖环境的恶化,造成天然捕捞和乐蟹种苗量急剧下降,未能满足我市养殖和乐蟹的需求,制约和乐蟹的发展壮大。因此建议政府予以扶持,并引进资金技术,兴建和乐蟹育苗场来解决我市养殖户养殖和乐蟹苗种问题。初步设计规模为:投资xx万,占地面积x亩,育苗车间x座,育苗池x个,育苗水体x立方,年产和乐蟹苗x亿尾。通过扶持发展和乐蟹种苗基地,发挥品牌效益,推动和乐蟹产业发展。
2、扶持东风螺种苗基地建设
目前我市养殖东风螺有xx多户、x千多口,主要分布在xx镇,年产东风螺xx吨,产值xx万元。可市内没有一座育苗场,苗种均来自文昌及琼海。由于东风螺养殖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我市水质跟文昌、琼海又有差别,所以养殖户每次购苗,都要测验苗场的水质是否与本地水质相近,才确定购苗,选择苗种空间非常有限。因此,建议政府扶持在xx镇建设一座东风螺育苗场,初定规模为:投资x万,年产x亿粒。通过扶持东风螺种苗基地建设,推动东风螺产业发展。
(四)加强水产病害防治
做好水产病毒防治,是促进农民增收、养殖增效的重要措施。对此,我们将与海南大学、海南省水产研究所等一些专家联系,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指导:一是指导农民根据水体情况确定养殖类型和品种;二是指导农民根据水体空间,适度放养;三是指导农民做好病害预防,养殖前期进行消毒,调节养殖水体pH值,改良水质;四是指导农民养殖中控制好pH值,透明度溶解氧,氨氮变化,定期施有益生物,降低水中有害因子,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增强免疫抗病能力。同时,设立养殖科技110,对病害及时组织专家会诊防治,把病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
第四篇:发展养殖业经费报告
政府发[2011]108号
关于申请支持南庄乡养殖场建设项目所需资金的报
告
县财政局:
南庄乡位于庆城县城东20公里,东与子午岭林区接壤,北与华池城壕相邻,南与合水城关、板桥相望,西与本县庆城镇相连。总面积184.11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35个自然村,2433户、11377人。我乡群众素有自主发展养殖业的传统,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各项惠农强农政策的不断落实,我乡畜牧养殖业、特别是绒山羊、獭兔养殖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全乡成立养殖合作社3个,新建高标准规模养殖场4个。
现申报的庆城县南庄乡何塬村军明养殖场建设项目,已经县农牧局、批准立项,工商局等部门注册登记。项目总投资50多万元,配套草场、配料室、饮水工程、优质繁殖、防疫设施建设和运输工具添置。养殖场建成后,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经济
效益看,可年出栏羔羊300只左右,产值预计在15万元左右;从社会效益看,可辐射带动周边村群众发展养殖业,有助于做大做强养殖这一当地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带领更多群众脱贫致富,促进南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恳请贵局帮助我乡解决养殖业发展扶持资金50万元。
特此报告
庆城县南庄乡人民政府
二0一0年十月三十日
主题词:产业扶持 经费 报告
第五篇:未来养殖业发展模式
未来养殖业发展模式
目前中国养猪业新的帷幕已经拉开,以创造生猪产业链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这场新革命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三个方面:消费者需要绿色安全食品;大型现代化食品企业(屠宰加工)需要绿色的稳定猪源;商品猪场要求获得较高的、稳定的经济效益。
未来中国养猪业发展的趋势———养猪产业链的整合。
中国养猪业整体管理水平比养禽业落后5年~10年,发达养禽业今天的管理水平和饲养模式,就是中国未来养猪业的发展趋势。欧美国家发达的养猪业水平和模式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养猪业整个群体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养猪从业人员素质越来越高。养猪业正在朝着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养猪业正在全面重视制约养猪业效益的三大因素:品种、营养、管理。养猪合作社、养猪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正在逐步形成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养猪模式将发生三大改变:专业自繁自养(资金、技术、设施都具备,母猪存栏规模在200头~500头内);专业饲喂二元母猪,向社会提供三元杂交子猪(母猪存栏规模应在100头~500头之间);专业饲喂育肥猪(存栏肥猪规模应在200头~2000头之间)。
养猪从业人员越来越理性地看待市场的变化,把握适时存栏。
国家将兼顾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两方面的作用。
2007年国家采取了多项措施,加大扶持生猪生产的力度。
主要有:实施能繁母猪补贴,启动能繁母猪保险政策,完善生猪良种繁育体系,推广良种猪人工授精技术补助,对生猪调出大县给予适当奖励,对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给予扶持,解决用地难、贷款难的问题,加强对恢复和发展生猪生产的宣传,组织生猪生产和督查工作。
从国家对生猪生产所采取的倾斜政策及措施中不难看出,国家提倡生猪的标准化生产,倡导生猪良种化,推行健康养殖、清洁养殖和生态养殖,而经过2006年猪价低谷期和“猪高热病”的洗礼,社会散养户纷纷“下马”转向其他行业,大型的养猪企业也在这次洗礼中损失不小,所以“龙头企业+基地+养猪场(户)”或“龙头企业+生猪专业合作社+合同养猪场(户)”是将来生猪发展的趋势,是生猪发展的主要方向,也就是生猪订单化,养猪场(户)与企业资源共享,利益共享,通过基地或合作社形成利益共同体,形同于鱼与水的关系。
得利斯集团畜牧科技总公司采取的正是“龙头企业+生猪专业合作社+合同养猪场”这种模式,其内涵是“六统一”管理:
统一供种。公司现拥有自主的祖代养殖场和父母代养殖场,并以此为基础,为合作社的养殖户提供最受市场欢迎的优良品种、杂交组合或配套系,利用公司拥有的地方优良品种“莱芜黑”猪,通过与山东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用常规技术与现代育种技术相结合,进行良种猪的筛选、繁殖和标准化养猪技术的开发,培育出“欧得莱”猪配套系,并推广到生猪专业合作社的养殖户中去。
统一供料。统一供应饲料是控制合作社所养殖畜禽的有害物质残留的重要措施和重要保障。
统一供药。公司选择大厂家、名品牌和符合国家GMP标准要求的兽药,同时通过“药敏实验”,选择用量少、效果好的药品,为加入合作社的养殖户提供质优价廉的兽药产品。
统一防疫。疫病是合同养殖户的重大威胁,凡是加入生猪专业合作社的养殖户必须严格实施统一的、合理的免疫程序,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发生疫病,要及时隔离、治疗或淘汰,严格执行国家或地方相关的处理办法。统一技术培训服务。公司加大对合作社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力度,重点培训饲养管理、饲料营养、生物安全、药物保健、健康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及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养殖户科学养殖水平。
统一收购。集团下属的屠宰厂对合作社饲养的出栏育肥猪的收购价格比社会散养户每千克高0.3元~0.5元。
预计,今后生猪行业的发展将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企业将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龙头企业+基地+养猪场(户)”或“龙头企业+生猪专业合作社+合同养猪场(户)”的合作社运作模式。打造“大合作社”概念,即完整的产业链条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