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高段阅读教学的思考
小学高段阅读教学的思考
重庆市南川区丁家嘴小学 类别:小学语文 姓名:张茜电话:023-7148748
1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正积极倡导实施教学改革,小学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重要途径。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我在几年中高年级教学的过程中,渐渐对阅读教学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现就什么是阅读,为什么要阅读,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谈谈我的看法。
一、什么是阅读
阅读是一个心理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对由视觉输入的语言文字符号的信息进行解码,获取作者原意想表达的信息。换句话说,作者通过编码将意义变成书面语言,读者又将书面语言变成意义。在这一过程是对语言输入中词、短语、句子的理解。
人们阅读是有目的和有理由的。在大部分情况下,阅读的目的是获取篇章信息,而不是掌握语言形式。按照交际语言教学的观点,阅读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际。虽然两者之间没有直接的相互能动作用和读者直接的反馈,但是作者在写作时知道他的读者群是什么样的人,他显然想让他的读者读懂他想表达的意思;读者的阅读过程也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能动的、积极的思维过程,是一个人脑中新旧信息相互作用与反应的过程。
二、为什么要阅读
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心中理想世界的坚持,更是对我们思想和心灵的升华与净化,进而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
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厚度。通过阅读你可以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对于一个生命有限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
而阅读的意义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神生活的世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即是他的心灵发育史。停止阅读就意味着切断了与世界的沟通,与心灵的沟通,人生也就是进入了死循环,可以说,是阅读拯救了我们。我们无力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却可以通过阅读改变人生的终点。
我们所教的是小学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又处于一个具有强烈求知欲的时期,对于他们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成功的阅读教学,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具备阅读能力,将终身受益。
三、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才会减轻疲劳感,才能把阅读当成是一种享受,才能感受阅读的乐趣,也才能事半功倍。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阅读的兴趣呢?
首先要让学生读喜欢读,能读懂的读物。让学生明白读书不仅仅是教材、课本,要读天下有益之书,我们读教材、课本中的文章是为了掌握阅读的方法,从而更好地读其它读物。高年级的学生喜欢文质兼美、富有情趣的内容,可推荐他们读科普、名篇佳作等精美典范的读物,如现在我们重庆编写的《读点经典》中的一些简单文章、《名人传记》、《西游记》、《童年》等世界名著,让学生能从博大精深的中外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扩大了知识视野、形成了良好的语感,最主要的是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也让学生感受到了阅读其乐无穷。在我的教学中,学生阅读后,经常组织交流活动,使学生在交流中回忆,学生的表现欲都很,都不干落后,通过交流,他们阅读的动力越来越大,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
其次是读与教材有关的读物。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在一定的基础上去读,学生有阅读的兴趣,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也有助于语言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养成了阅读习惯、培养了阅读兴趣。如学习了《赤壁之战》,推荐阅读《三国演义》和自读课本中的《游赤壁》;读了《景阳冈》,推荐阅读《水浒传》,学习了《美猴王》,推荐阅读《西游记》;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推荐《安徒生童话》……另外,可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各类书报杂志,譬如,《少年文艺》、《青少年文摘》等,这样学生就不至于盲目滥读,更不会因为读不懂而产生畏难厌读情绪。
再次是组织学生观看名著改编的影视剧等,《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搬上荧屏,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高涨,我们抓住这一契机,在上期,《新三国》播出后,我在在班级中开展“看三国,读名著”的活动,鼓励学生交流自己观赏的感受和见解,并在阅读课上对其中的经典段落进行阅读赏析,以提高学生阅读欣赏水平。让学生通过观赏感受名著的永恒魅力,从而感受阅读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以上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鼓励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和表达方式,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最大兴趣,使阅读成为学生赏心悦目的享受,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2.加强阅读的指导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西方也有类似的论述:“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等于成功了一半。”浩如烟海的资料文献,教师是永远也讲不完的,只有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阅读的能力、自学能力,让他们借助一定的工具,自己去探索、辨析、历练才能得益。引导阅读的方法和途径很多:
(1)上好教材中的阅读课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阅读,让语文阅读课成为名副其实的读书课,应该指导学生好好地去读,美美地去读,从读中理解,从读中品味,从读中欣赏。要以读代讲、以读代问,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思考中阅读,在思考中发现、发现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乐趣中成长。例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阶段,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再读课文,质疑问难阶段,学贵有疑,问题是思维的钥匙,因此,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筛选问题,重点研读阶段,重在指导学生自能读懂课文,自能通过阅读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明白怎样读、读到什么,形成一种怎样从阅读中汲取信息的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领悟思想、升华感情、感情朗读课文。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体会了文中的情感,感受了文章的美妙之处后,他们会主动地投入,激发起浓厚的阅读兴趣,最终达到语言的内化、语感的培养、情感的升华、审美能力的提高及思想境界的飞跃。
(2)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更重要的还要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语言就不能够进行思维,所以思维训练总是和语言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要善于发掘课文中潜在的智能因素,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使学生学会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独立理解,独立品评,培养阅读能力,感受阅读的乐趣。
(3)掌握阅读方法
通过上好阅读课,学生独立阅读,学生已基本形成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但要让学生明白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每种阅读方法都有其优点,如朗读,能充分体会语感;默读,速度快,边读边思考;精读,调动多种感官,全身心投入;略读,迅速把握文章主
旨,取其精华;浏览,了解内容;速读,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各种方法用在不同的阅读对象上,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要找到比较适合自己的几种方法。
人们常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如果学生掌握了阅读的方法,学会了阅读,就不再是“苦作舟”,而是“乐作舟”,就会把读书当成了一种乐趣,就会孜孜以求、不辞劳苦地奋力攀登巍巍书山,如痴如醉地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3.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拓宽学生视野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课外阅读既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增加积累,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终身的阅读和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课外阅读是学生在自由、无拘束、无负担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所以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盎然、如痴如醉,充分享受着阅读的自由、阅读的快乐。这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对学生的考核,不是书本知识的再现,而是学生能力的检测。看当前公务员招录考试、领导干部选拔考试,无不考察对象的阅读量及阅读能力。
(1)指导学生选择书籍,读好书
开卷未必就有益,读书要有所选择,只有读好书才能陶冶情操、净化思想、提升修养、扩大知识面。所以教师要向学生推荐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文质兼美的书籍刊物:如我校每年定期对图书室进行补充,我每个月都要到图书室看都有哪些书目,记下优秀的读物,让学生借来读,这样坚持下来,学生阅读量大大提高,阅读能力也随之增强。
(2)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真读书
“不动笔墨不读书。”“笔记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而且使人精明”(培根语)。所以应该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养成读书时摘抄好词佳句、记录读书心得的习惯。而且读书笔记还可以督促自己认真阅读、理清思路、把握阅读内容。对于读书笔记,我不硬性检查,是让学生自己拿来展示,这样不会形成阅读压力和障碍。
(3)指导写读书心得
语文教学强调的是读写结合,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博览博闻强记,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厚积”自然就“薄发”了,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写好读书心得,或三言两语的评论或感受最深的人、事、段极其写法等的点评,或写写读后的感想体会。点点滴滴都是学生的收获,应该写下来,久而久之,有助于习作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更让学生感受
到与文本对话的乐趣。我每个月都要组织学生写出这一个月的阅读心得体会,不要求多高的质量,只要写了,就有收获。
总之,语文教学只有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想结合,课内得法,课外得益,课内外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丰厚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收获阅读的成功,才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阅读的快乐,再创语文教学的新境界。
第二篇: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初探
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初探
摘要:古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积淀。它犹如镶嵌在碧海青天里的珍珠和明星,闪耀出奇异的光芒,令后人为其倾倒。古诗词短小精练、节奏优美、形象生动、内蕴幽远,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古诗词对于学生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塑造、情感的陶冶、文化素养的形成、语文能力的培养等诸多方面起着无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一生受用无穷。但对小学生而言,像古诗词这类生涩难懂的作品,小学生一般不会主动欣赏和吟诵的,它历来是阅读教学的一大难点。本文从小学高段古诗词教学过程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现阶段古诗词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初步探求更优化的古诗词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诗词最美的情感,实现作者、教师、学生三情共振。
关键字:高年级 古诗词 有效性 自主 合作 探究性 兴趣
中国古文化源远流长,古诗文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尤其诗歌更是在我国文学史上千百年来一直传诵不衰,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陶冶着中华儿女的思想情操。古诗词用词准确、凝炼,诗句的精深华妙充分表现了汉语之美的多种形式:歌江山美,吟边塞情;或纤柔卑弱,或明快清新;有悲凉慷慨,亦缠绵宛转;有诗仙李白的豁达,更有诗圣杜甫的沉郁。能“熟读唐诗三百首”,驰骋于诗的丰富内涵,感受诗的瑰丽语言,萌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一定会受益匪浅。
《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录中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也新增了许多优秀诗词,这让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急于求成,教学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步入以下几个误区:一是倾盆大雨式的背诵。二是信口开河式的问答。三是填鸭注入式的串讲。四是囫囵吞枣式的翻译。这些方法仅仅满足于语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学生难以根本的体会诗歌最美的情感。诗词是生命的歌,是美的化身,是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应当让学生用心灵去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然而,教师仍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研究标准答案上,现今不少语文课堂教学依然要求学生采用”死抠字词——理解句意——总结思想“的老三套做法,肢解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千古佳句。这种教学形式抑制了学生的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蕴藏着的美感被扫荡殆尽,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也深受影响。针对这样的状况,现将研究过成总结的教学方法加以梳理。第一、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的质量
学校课题的研究,只要立足于课堂主阵地,研究就一定有生命力。以往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教者往往机械的“字斟句酌”,用现代汉语来翻译“肢解”那充满灵性的诗句,这会使古诗词的神韵在枯燥的讲解分析过程中荡然无存,不仅遗落了古诗词的内在美,更让我们的学生对古典诗词望而生畏。为了优化古诗文课堂教学,摸索出了一些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的策略,领悟到只要教者精心设计用心引导,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一样是灵动而充满智慧的。
(一)走近作者激发兴趣
小学生的认知十分感性,往往是喜欢某个人才会去喜欢他的作品。因此在教学古词前,我们始终贯彻“要想读懂古词,必先走近词人”的学习理念。虽然古词比较难懂,但与词作者相关的思想情感、生平故事、民间传说本身就是一本百读不厌的百科全书。为此,我们在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阅词作者的各种信息,为他们阅读、理解、欣赏古词打下基础。这一做法,不仅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丰富了他们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仿照古韵填写新词
和所有的文学艺术形式一样,古词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课堂教学不仅仅要满足课文中的古词学习,还要激发学生用心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真情感悟,鼓励学生大胆仿作即使文笔稚嫩、韵味不足,但都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学生能够在仿作过程中增强理解力,丰富想象力,激发创造力。
(三)引入诗歌感悟意境
古诗词原本就是配合音乐用来歌唱的新诗体,而现代音乐与古诗词优美韵律完美的结合就给古诗词插上了音乐的翅膀。古诗词的意境以及诗人词人的思想感情就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教学中我们只须提醒学生所套用的曲子或所谱的曲子的情感要与古诗词的意境及诗词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一致,学生就能根据各自的喜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整个课堂就是一个精彩纷呈的课堂,就是一个灵动智慧的课堂。在演唱中学生对诗词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会有更深的领悟。
(四)品味意境激趣导入
高年级的学生已积累了一定量的古诗词,教学时可在导入时用优美的文字来展示古典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例如教学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教者是这样导入的:唐诗宋词元曲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极其耀眼的地位。人们常把宋词比作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的一颗巨钻,它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古诗就像一杯浓浓的咖啡,只要我们细心品味,就能品出其间无穷的奥妙。这段新课导入展示了古词独特的艺术魅力:丰富饱满的艺术形象,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古词最美妙的一面在开启新课的一瞬间,像色彩缤纷的蝴蝶一样翩然而至,轻轻地拨动着每一位学生的心弦。此刻我们的古词课堂教学就是最为美妙而灵动的。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活动。
(一)在学习活动中展示古诗词。
“学以致用”,是小学语文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也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最好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能力,让同学、家长、老师共同分享学习古诗词的乐趣。我们学校组织了“学古诗词成果展示会”。有的同学兴致盎然吟诵着自己的仿作,有的同学则泼墨挥毫用书法、国画来表现古诗词的意境。
(二)创设浓郁的古诗词环境。
通过教室张贴、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经常可以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名人名言,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古诗文记住。高年级组每学期都要进行进行古诗词手抄报比赛和古诗词黑板报专辑评比。
第三、加强古诗词诵读,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
(一)学生做到熟读成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就是要反过来复过去的读,读到透读到烂为止。通过背诵,变别人的为自己的,化知识为生命,这是很聪明的选择。每节语文课预备铃响,教师或班长组织学生进行课前的诵读。此外每周拿出1节活动课或阅读课,由语文教师专门指导学生朗读经典古诗词。每周用两个晚上进行10分钟的家庭亲子诵读。前期阶段,我们以经典诗文为主要课外读物,学生养成了读经习惯、掌握了一定的诵读方法后,为了更好地配合语文学科的学习,我们把课外阅读内容进行了调整,把经典诗文阅读和美文阅读交替进行,这样,学生对阅读更感兴趣,阅读活动也更正常。
(二)教师应厚积薄发。
“要给学生一点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厚积才能薄发。所以语文课题组成员每学年都要阅读相关书籍至少2本,其中精读1本,学生诵读的教材教师也人手一册。
(三)家长做学生的同行者
开家长会的时候,向学生家长推荐精典的古诗词网站,指导家长浏览精典的古诗词网站,根据个人能力和需要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学习,在孩子遇到阅读理解障碍时能够陪同孩子共同面对共同解决。
古诗词教学促进了学生的素质发展。(1)氛围育人提升素养开展各种古典诗词的活动,让学生浸润在古典文学的氛围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喜爱古诗词,提升文学素养。学生的古诗词演唱,表演,手抄报黑板报等等都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高度评价。(2)培养兴趣乐于学习。古诗词课堂教学的研究,让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兴趣入手,积极组织学生采用多种方法学习古诗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变“苦学”为“乐学”。
第三篇:浅谈对小学英语高段对话教学的几点思考
浅谈对小学英语高段对话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 要:我国现阶段对小学英语学习的目标是通过学习英语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而对话教学为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对话教学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随着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快速发展变化,教师在对话教学过程中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通过注重情境创设的智趣点,发展以学生为主的语言课堂,最终达到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有效提高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语言课堂;对话教学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生理及学习能力的不同,其教学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难度。进入高年级的学生,其生理和心理都在不同程度地发展和变化。他们在思维、认知、兴趣、爱好等方面较低年级学生有很大差异,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在学习压力日趋增大的现实下,他们对枯燥的说教和单一陈旧的训练方式都不感兴趣,在知识掌握上对教师的依赖和信任也日趋降低,对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会保持沉默,即缺乏兴趣和积极性的表现。这些因素使得高质量的课堂对话教学存在很大的困难,而学生不愿意张口是对话教学在高年级英语教学中面临的最大困难。因而时常出现挤压式的课堂教学。
面临小学阶段高年级英语对话教学存在的诸多困难,要想使得对话教学有进一步的改善,英语教师在其教学方法、形式和手段上就要有更多的研究、实施与反思。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和课后反思,以下是我对高年级英语对话教学的几点反思和认识。
一、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
随着高年级英语教材语言知识点的增多,难度加大,使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逐渐降低,甚至有部分学生出现厌学、弃学的情绪。不言而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没有兴趣的学习是枯燥无力的学习,是没有效果和记忆的学习。因此,为改善学生现阶段的学习状态,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抓住学生兴趣所在,帮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张嘴、勇于表现自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注重情境创设的智趣点
根据相关资料可知,英语情境教学遵循反映论原理,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情趣和潜在智能,促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使他们各方面素质都得到提高,从而实现愉快教学。
实践证明,情境教学法的使用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得到了众多教师的认可和学生的接受,尤其是在对话教学中的运用。然而,要充分体现情境教学的优势和目标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年龄特点注重情境创设的独特性。要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潜在智能,就要在教学设计中给情境创设增添一点智慧和趣味。也就是说,教学情境的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的智慧,通过推理、计算、反思等相关教学情节活动让学生主动开动脑筋,思考学习内容。同时,情境的创设还要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有趣的情节,尽量每个情节都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直观感受,这样便可使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三、发展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学习的语言课堂
对话教学重在“对话”。其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语言内容掌握对话交流的语言技能,即能够流畅自如地运用英语与他人进行对话交流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作为引导者提倡和引导学生通过自觉、主动的行为学习和掌握语言目标,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总之,根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随着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变化,小学英语高段对话教学的发展和研究也要与时俱进,通过课堂对话教学的不断探究与实践,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编辑 韩 晓
第四篇:关于小学英语高段语音课堂教学的思考
小学高段英语语音课堂教学现状的思考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实验小学 贾静
内容提要:语音是小学英语学科重要的任务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小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语音关系到字母、词汇和句型、课文的学习;语音也是听力的基础,只有打好了语音这个基础,才能奠定未来英语学习的基础。为了能够让学生学好语音,利用语音学好英语,就必须对语音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并针对现状,尝试探索语音课堂教学对策。关 健 词:语音教学、现状、对策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知识技能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五个方面。”《新课标》就语言知识二级目标中的语音部分做了如下表述: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了解单词有重音,句子有重读;了解英语语音包括连读、节奏、停顿、语调等现象。同时在语言技能二级目标中指出关于说的技能: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基本达意;读的技能: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PEP新版小学英语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在各个单元渗透了语音知识,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习运用正确的语音规律,朗读和识记单词;使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进行句段的朗读和简单的日常交流,并逐步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现在大部分英语教师已经认识到了语音的重要性,而且在教学中加大了语音的教学投入,但学生的语音水平仍然不容乐观。
一、存在现状
(一)教师方面:充分认识到了语音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很多相关的学习、听课,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开展了语音课堂教学的研究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着许多困惑。
1.形成了语音课教学常规。每节课前,学生能够自主朗读语音必背内容。必背内容包括元音发音、辅音发音、元音字母开、闭音节发音和常用字母组合发音。
2.形成了语音课堂教学常规程序。在热身环节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自主拼读单词的比赛中,运用已学发音规律,尝试使用所学字母及字母组合发音规律朗读新单词。尽量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单词,通过引导学生听音、辨音和吟唱语音歌谣,总结出字母或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尝试见形读音和在横线上抄写句子等多种练习,强化语音规律的音形对应。之后通过听音写形,逐步提高学生运用发音规律拼写规则单词的能力。
3.尝试结合情境进行语音课堂教学,但往往是虎头蛇尾,不能充分利用所创设的情境;或者所创设的情境生硬,不利于学生再现知识。
4.能将语音训练贯穿于词、句、篇、章的学习。在低年级阶段,学习单词时,先音义对应,后音形对应。在高段,让学生通过猜测单词组成字母的方法,强化语音规律的音、形对应。在篇章的学习过程中,遇到不会读的词,引导学生运用发音规律尝试朗读,逐步培养学生使用语音规律的意识。
5.建立学校语音资源库,内容包括语音必背,语音课教学设计,PPT,音视频材料及语音教学科研成果等。6.教学课时与语音训练之间存在矛盾。英语课课时本来就少,相应的训练语音能力的时间就更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
7.注重语音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忽略或轻视语调练习。如语调、重读、连读、失去爆破等朗读过程中的语音语调训练。
8.意识到音标的重要性,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渗透,但效果不佳。
9.有意识的进行预习能力的培养,但因为检测、监督不力,很难落到实处。
10.教师自身普遍在朗读知识方面存在欠缺。
11.开展语音训练活动单调,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语音的热情。
12.尝试开展语音教学高效课堂,但缺少榜样引导。
(二)学生方面:高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语音知识,并能在遇到新词时主动尝试,但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大部分学生对于26个字母的常用发音及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中的发音能够较为熟练的背诵,但也存在着混淆。例如字母e,i在闭音节中的发音存在着较为普遍的混淆;/æ/、/e/的发音学生不会区分;有些音素在发音过程中尾音过重或有明显的地方口音。
2.对于常用的字母组合发音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发音,一部分学生存在着严重的混淆,以至于不能正确的按照发音规律朗读符合发音规律的新词。
3.很多学生对于发音规律的背诵较为熟悉,但不会运用。4.在听音写形过程中,反应出学生对于字母及字母组合发音的音形对应不明确。
5.有些学生对于语音课的兴趣不浓厚,甚至失去兴趣。还有少量学生语音知识的储备几乎为零。
6.部分学生识记单词仍然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部分学生通过发音并猜测单词组成的方法识记单词。
7.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语音意识,遇到不会读的词,能够主动尝试运用发音规律朗读新词。
8.学生在语调方面普遍存在着不足。跟录音读的时候,能够模仿录音语调,但在自己朗读或课堂交流时又回归自己的语调。
9.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区分音素。
10.在音素认读方面,有些班级常抓不懈,认读比较好,有的班级认读音素比较差。
二、对策
1.规范自身语音,示范正确发音,并且用英语组织教学,营造语音环境。尽可能的使用简单有效的英语组织课堂,尽可能使自己的语音语调优美、有声有色,营造良好的英语语音学习氛围,在培养学生听的习惯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语音意识。教师示范发音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口形,以便模仿到位,并且把握好第一时间规范学生发音,培养学生仔细倾听的习惯。
2.适当地将语音知识渗透到单词、句子、篇章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掌握拼读和记忆的方法、加深对单词的印象,也有利于高年级的音标学习。让学生意识到句子中每一个单词读音的强弱程度不同以及句子中也有停顿,也要做好句子中连读、失爆等方面的指导,让学生感知单词在语流中的发音有所变化,这些都关系到句子朗读的流畅性。
3.语音训练常规化。课前的几分钟准备时间可成为语音训练的良好时机,根据需要安排语音必背内容。
4.注重语音训练趣味性。可以利用游戏、儿歌、chant、绕口令等激发学生学习语音的兴趣,改善学生语句不连贯现象,区分某些易混淆语音知识。
5、细化教学中的听、跟读录音环节。
注重层次性,明确每个层次的目的。需采取不同形式,将全班读、小组读、个别读相结合。在跟读之后,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纠正发音,避免学生模仿的短暂性。
6.注重语音指导的长期性和持久性。
总之,课堂几乎是学生学习、矫正语音的唯一渠道。教师应将课堂上的语音教学、指导和课后的语音辅导、把关相结合,严格要求学生,鼓励、激励学生,花时间和精力对语音常抓不懈。
第五篇:浅谈小学高段作文
浅谈小学高段习作
华县城关小学
田斌
提起现在小学生的习作,都有同感:孩子不会下笔,无从说起;不会表达,语言空乏;不会创新,缺少个性。大部分学生害怕或讨厌写作,觉得根本无话可写,认为写作是一件痛苦的事。那么习作作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教师应相当重视,改变这一现状。由于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习作要求有了一定的改变和提高,要求学生把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以及内心思想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强调亲身经历和情感真实,这就要求学生善于主动挖掘生活、乐于积极表达思想、勤于自觉动笔习作。所以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让学生由被动写作转变为主动写作,我觉得这就要从兴趣培养入手,以恰如其分的评价用语为辅了来完成。
一、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因为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作文才能表达到什么层面。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每节语文课上,我们的文本就是个很好的载体,老师可以利用文本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练笔。比如教学《穷人》,小说的结尾给人思考,我便利用插图与文章最后一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走进桑娜和渔夫的的心中,学生展开想象,合理推测去感受情境,从而达到引起学生兴趣,激发说、写欲望的目的。再如教学《做一个最好的你》,课文第十段用道格拉斯的小诗结尾,这样的结尾令人心情激荡,我就顺势让学生分组赛读,读出自信,读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在入情入境读的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走进了文本并设好了情境,学生仿写的氛围便自然形成了。
2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丰富作文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还能全方位的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品质、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课外活动时组织开展一些游戏,引导学生观察、练笔。游戏一般在室外进行,形式多种多样,如:转呼啦圈、丢沙包、跳皮筋等。还有学校的各类大型活动,如:体操比赛,大合唱暨经典诵读比赛、田径运动会等,这些活动都深受学生喜爱,他们尽情参与,心情无比欢畅。回到教室后,教师便可不失时机地提问学生。学生们会你一言,我一语,绘声绘色地讲起来。由于给学生创设了最佳情境,形成了人人参与、个个投入、高高兴兴来习作的氛围,学生的作文水到渠成。
3、写实际生活,激发兴趣。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发愁没材料可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小事,如:看值日生如何做值日,看老师如何批改作业,看家长如何整理家务等,去写一写实际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教师应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的契机。我们知道天下的景物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各有自己的特点,要写出一时一地的景物与它时它地景物的不同之处,就必须亲眼目睹,亲身经历,所以我借助特殊天气,如:狂风大作,雷雨天,下雪时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的馈赠,欣赏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这样大大激起学生写作和创造的热情。
二、注重评价用语。
作文教学中,老师对作文评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写评语的艺术要以正面鼓励为主,有利于 激发学生兴趣。很多老师在给学生作文写评语的时候,往往指出毛病的评语较多,指出优点的则较少。这就需要老师承认学生的差异。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会因智力水平、生活经验、认识程度、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产生出不同的效果。这是很正常的,也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时,也必须正视这些差异。正因为有了这些不足和缺陷,才有教育的生命和意义。“生活、社会永远是有缺憾的,生命进取的力量就是在有缺憾的人生中追求完美。”教育艺术的本质就在于发现、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的习作只要是写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就是优秀的,只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是出色的。教学本来就是循序渐进的,只要我们能不断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功。让我们抓住每一个可以给学生表扬和鼓励的机会,善待学生的每一篇习作!
1、作文批语中,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幽默语气。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一句不恰当的评语可能会浇灭他们的写作热情;一次否定,可能就使他们永远也不想写作文了。因此我在习作评语中常常给孩子一些这样的语句“你真棒,加油。”“再努力,你会写出好作文的。”“我相信你,努力吧。”
2、讲评作文形式多样化。讲评作文的形式应该丰富多样:除了教师讲评外,还可以请学生自己讲评自己的作文;也可以点评别人的作文,要求指出优点和不足,老师可以采用提问式让学生进行点评。通过让学生参与进来的讲评活动,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可以使学生对怎样写好作文有一个具体、真实的感受。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如果学生能真正视作文为“乐事”,不再怕作文,能真正发自内心地愿意去写作、真正对习作产生兴趣,那么他们的写作能力就一定能够提高。
我想信如果学生在没有任何压抑的情况下,自由表达自己的心中所想,手随心动,这样才能真正走进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领悟生活的真谛。写出感动读者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