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快速阅读训练浅见
小学生快速阅读训练浅见
2009年11月November 200王小梅(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坝小学江苏南通226300)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09)11—0164_01
现代心理学和语言学认为,快速阅读是从文字读物中迅速提取有用信息的一种高效的读书方法。它不仅是一种全面吸取有用信息的科学方法.而且是一种高效率的思维方法。为了提高 阅读速度和阅读效果,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应该让学生学会快速阅读的方法。按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学生阅读训练的目标是阅读具备一定的速度,每分钟要求达到不少于300字。但是据有关统计调查.能达到每分钟300字以上阅读速度的小学生只占到5%左右,这就说明了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绝不能错过小学阶段进行快速阅读训练的大好时机。从三年级开始.笔者对本班学生进行了一些快速阅读训练方面的尝试,已逾一年。笔者认为快速阅读应当是一个整体性的信息加T过程,通过识别、吸收、理解、记忆等一系列过程快速运作才能完成。因此,对小学生进行快速阅读训练,笔者以为需从以下四方面“四位一体”整体推进:词汇量积累是实现快速阅读的基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我们人人耳熟能详的一条学习语文的经验.说明了积累的霞要性。小学新课标第一学段阅读训练目标指出: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阅读训练目标指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这就从课程改革的高度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词汇量积累是实现快速阅读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对阅读内容的有效识别。在阅读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卡壳了,那么我们要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就成为了一句空话。由于年龄特点所决定,小学生活泼好动,主动学习能力差,即使是在引导下,教师如果不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好奇心.经常保持学生对语言积累的长期兴趣,学生就会觉得单一枯燥.影响学生进行积累的积极性。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笔者在平时的积累训练中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注意力的培养是进行快速阅读的关键
如果说语言文字词汇量的简单积累,是进行快速阅读训练最基础的工作.那么对学生进行阅读注意力的培养.则是一个很关键的环节。比方说我班学生在好词好句、好诗好文积累过程,虽然对积累活动过程的参与有了兴趣。但是由于小学生本身语言文字积累量总体上比较少,有时候是为了积累而积累,阅读的内容并不往心里去,处于一种“熟视无睹”的注意力缺失状态。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就是随意性很大.缺少明确的目的性。所以在布置学生完成积累任务的同时,老师应当对学生注意力进行有目的培养.即如何让学生对所要积累收集的好词好句、好诗好文激发一定的敏感度.让阅读对象在大脑中留下印记。笔者的方法是:积累好词好句中注意分类积累,例如积累成语时可以先让学生按类别收集成语.每天都确定一个收集的类别,不追求数量多,要求搞清成语的意思,能够记住它使用它。积累诗歌时,在收 集的同时.理解诗歌所写的意思。比方说教学李白的诗《望天门山》后.要求学生寻找李白写的一些其它的诗,进一步提出有选择的挑选适合我told,学生阅读容易理解的诗,学生们通过筛选,留下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静夜思》、《朝发白帝城》等。理解能力的提高是实行快速阅读的核心
通过对小学生注意力的培养,而且形成了一定的积累量,对阅读对象的“吸收”、“消化”.也就是理解,就是最核心的环节了。理解是阅读效果和质量高低的主要衡量标准。小学阶段学生理解能力是在逐步提高完善之中。检验学生理解与否的标准,笔者以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如果理解了.就会在大脑里把阅读信息能够有序的储存下来,加以内化,以备后用。这一阶段,老师应当帮助学生如何把储存在大脑里的有用信息,通过适当的训练,加以强化。例如针对学生成语积累理解的训练.笔者会阶段性地举行快速记忆成语比赛.巩固性地运用成语填空、造句。好书交流活动也阶段性举行读书竞赛活动。让看过的好书内容适时地
通过竞赛回忆重现.加深理解.充分强调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记忆.阅读量和实践相结合.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阅后表达是对快速阅读训练效果的检验和提升
增加积累量、注意力培养、提高理解力是学生整个快速阅读能力通过训练内化提升的过程,需要有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使阅读能力的提升可以有一个效果的检验。阅读后的“表达”是学生在回忆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复述或表达,复述表达多了,阅读效果也就得到检验,经验和能力就得到强化。缺乏这个最关键的环节.可以直接影响阅读效果.让阅读效率大打折扣。因为这种阅读后的运用及交流是人创新思维的开始.只有在思维的激活中进行运用和交流,我们整个阅读的过程才可以说真正完成。笔者在具体的教学中.经常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创造一些表达的机会.并注意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例如.“推荐一本我喜欢的书”
读书交流活动.笔者分别以演讲比赛,读书笔记。设计图书推介广告语等形式让学生阅后表达.通过“成语故事大赛”形式.巩固学生阅后效果,通过“古诗考级”活动促进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既通过这些学生阅后表达.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又给学生在这样的“实战”中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检验.明明白白感受到自己阅读能力的提升。从小学生快速阅读训练的环节看。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也是一个渐进而多级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又必须逐一进行,四个环节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缺一不可。通过训练,注意力集中了,阅读速度快了.理解和记忆效果好了;反过来,理解和记忆效果好了,阅读速度就会快,注意力就会更集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如此“四位一体”,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就实现了一个既快又好的阅读训练提升过程。当然,如何高质量的完成“四位”的每一个环节,构成“一体”,使学生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这也是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尚需不断探究的课题。
万方数据一164—
小学生快速阅读训练浅见
作者: 王小梅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新坝小学,江苏,南通,226300
刊名: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英文刊名: READ AND WRITE PERIODICAL
年,卷(期): 2009,6(11)__
第二篇:浅谈小学生训练快速跑的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生训练快速跑的教学方法
跑是人类最基本的技能。跑能促进你的生长发育、增强你的体能、改善你的心理状态、提高你的健康水平。快速跑是跑的一类,快速跑是小学生重点训练身体素质的内容之一,更是学校业余田径队训练的主要内容。快速跑属于单一周期性的运动项目,较其他的球类项目枯燥单调。因此,运用多种训练形式,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训练效果的重要一环。
运动训练的效果是通过训练形式作为媒体所产生的负荷形成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少儿快速跑的训练形式和场地器材等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应采用哪些训练形式以尽快提高少儿快速跑的技能?根据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可采用以下的几种快乐有效的练习方法:
一、快速跑的动作技术教学方法。教师可把跑的分解动作或辅助练习动作如:摆臂、小腿后收、高抬腿跑、后蹬跑、小步跑、走轮跑等等动作编成套路,指导学生做好每个动作练习,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中学生学习动作注意力得到集中,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训练的兴趣。
1、放松大步跑
放松不仅能减轻快速跑时大脑皮质的负担,而且利于步频与步幅的合理配置,协调你的蹬摆动作,减少多余动作。因此,放松是快速跑的灵魂。学会自然、放松,富有弹性的大步跑能使你跑得更快、更轻松、更优美。
2、蹬摆练习
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摆臂和蹬腿非常协调、有力,而蹬摆练习可以提高小学生训练快速跑的协调性和力量。
3、发展快速跑蹬摆力量的练习
两臂和腿的蹬摆力量与你的跑速密切相联,可以选择以下练习来提高自己蹬摆力量:A、逆风跑,B、上坡跑,C、原地快速提踵,D、双腿直膝跳,E、弓箭步交换腿跳,F、深蹲起
4、综合练习
可以在环形跑道里进行“高抬腿走→扒地折叠跑→后蹬跑”等几种练习方法组合起来练习。
二、变化跑的强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安排和控制训练的强度。不要每次训练都用极限强度,强度的安排可采用阶梯式或波浪式的形式。特别是30米至50米的重复跑,对少儿来说,跑段较长,若每次都要求学生全力跑则不易完成,可用递减成绩的方法要求学生。如:跑50米,第一次跑了7秒,那么、第二次跑就要求在7秒2内完成,这样依次类推,给学生一个力所能及的目标。但是在训练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拚搏精神和必胜的信心。
三、变化跑的节奏。以增大步幅为目的跑过标志物,或以提高步频为目的跑下坡,或借助牵引力、风力、重力来改变跑的节奏,或听信号变化跑的节奏的方法,培养学生跑的节奏感。
四、变化跑的形式。在训练中可以穿插各种跑的练习如:侧身跑、交叉步跑、跑的专门练习、两人三足跑、三人五足跑、短程往返跑、蛇形跑和图形跑等各种形式的跑。这样练可使学生消除重复练习动作的厌倦感,同时培养了学生快速跑的兴趣。
五、变化跑的组织形式。例如:横队跑、纵队跑、追逐跑、抢球跑等等。
六、采用游戏的形式组织学生练习快速跑。少儿时期对游戏具有强烈的兴趣,但适用快速跑的游戏现有的并不多,需要我们去创编,有的可以改造或加以变化。例如:体育教材中的“黄河一长江”这个游戏加以变化就可以组织三至四次快速跑练习。第一次照游戏的原样进行,用“黄河一长江”做为跑的口令;第二次改用“奇数一偶数”做口令;第三次用“质数一合数”做口令,以上是刺激听觉,第四次可用小红旗或手势做为跑的信号,刺激学生的视觉,一举多得。
七、安排一定的素质练习。有人概括出一个速度的写意公式:速度=灵敏+力量。在快速跑的训练中适当安排一些有利于提高灵敏和快速力量的素质练习如:球类项目、徒手体操和器械体操的活动,同时还要增加柔韧性的练习如:体前屈、压腿等,既可充实训练内容,又有利于加强训练的效果。
八、组织教学比赛。当学生初步掌握了跑的技术之后,或在训练课结束之前,适当地组织教学比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训练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技能力和心理素质。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好胜心强,在比赛中往往竭尽全力,跑得满头大汗,兴趣特浓。如选用十字跑接力、迎面接力跑、搬运接力跑,以及运球、负重的接力等形式,既受学生欢迎,也比较好组织。
九、安全练习原则
1、快速跑结束时,不要“刹车式”地突然停止跑动或突然转身折回,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运动损伤和陡增心脏的负担。
2、准备活动中,要注意加强大腿后肌群的拉伸练习。
3、遵守各种跑的游戏规则。
4、保持跑道平整、无碎石。
5、在进行快速跑的训练中注意适当的训练强度和训练量,切合小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注意训练后的休息及营养补充,以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总之,训练形式是为训练内容服务的。在运用各种训练形式进行快速跑训练时,始终要让学生处在有兴趣的状态中,同时既要考虑到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又要考虑到训练内容本身的生理、生化特点,才有利于提高快速跑技能的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体育与健康》2002年5月第三版
第三篇:快速作文训练三
历史告诉我,……训练目的:议论
历史告诉我,知耻而后勇。纵观五千年人类历史,是一部血腥的奋斗史,广袤的土地上洒遍了鲜血。这是为曾经的错误,曾经的懦弱,曾经的愚昧所付出的代价。晚清以来的近半个世纪是中国人的耻辱,是让我们每个当代中国人所铭记的血泪史。四万万同胞被压榨,文明珍宝被践踏,我们的心在滴血,尊严已沦丧。可也正是在这种时候,有许多觉醒的民族的脊梁在为改变这些而努力付出。海上漂浮的是谁的尸体?哦,那是指挥着战舰冲向敌军的勇士,那么的悲壮,那么的不顾一切。是什么给了他动力?我想是那宁死也不愿国家沦落的决绝!知耻而后勇,我们的勇敢深埋于心,不在危难关头时难以体现的。想当年,韩信的胯下之辱,勾践的亡国之耻,都促使他们走向了成功,用自己的汗水洗涮了曾经的耻辱的泪水。我想,当他们成功的时刻,也必然是包含了热泪,只不过,谁也无法再让他们屈服。这耻辱是什么?是羞愧难当?不,是自尊心的丧失。一个人尊严被践踏了只能通过自己的血汗努力再去挣回来,同理,一个国家的尊严也只能通过他的人民用无数血汗重铸。知耻而后勇,民强则国盛!
第四篇:记叙文写作快速训练系列讲座之一
记叙文写作基本常识
一、记叙文的概念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二、记叙文的分类
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1.写人的记叙文; 2.叙事的记叙文;
3.写景的记叙文; 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的要素
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有的归结为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记叙文一般都具备六要素,但有的记叙文,如果其中某些要素是读者熟知的,或者某些要素不交代不影响表达效果,是可以省略的。
四、记叙的顺序
常用的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一)、顺叙指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文章脉络清晰。
顺叙的方法有三种:
1、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
2、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叙述事件。
3、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来
叙述事件。
(二)、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的片段提在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倒叙法的好处:A、引发思考,形成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便于作者调动感情,勾起对往事的深情
回忆。
(使用倒叙方法注意: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
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
(三)、插叙,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再接着叙述原来的内容。
(四)、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做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
五、记叙的线索
1、以人物为线;
2、以事物为线;
3、以事
情发展为线;
4、以时间为线;
5、以地点转移为线。
六、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以“我”的口吻或角度来叙述的是第一人称,采用第一称来写,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以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
等。其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七、记叙文的三大要点
第一,要交代明白。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一般都要交代明白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否则文章就不完整。
第二,线索清楚。虽然观察的角度、记述的方式可以不同,但每一篇文章都应当有一条关联材料、统贯全篇的中心线索,否则文章就会松散。
第三,人称要一致。无论用第一人称“我”记述,还是用第三人称“他”记述,都要通篇一贯,一般不宜随意转换,否则就容易造成混乱。
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九、写作训练
题目:我要说声谢谢你
要求:
1、要有完整的记叙文六要素,交代要明白。
2、用倒叙的方法去写,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
3、以事情的发展顺序为线索,线索要清楚。
一种快速的记叙文写作模式
一、问题解决式
1、这种作文的思路主要分为三种。
第一部分写“问题”,“问题”指的是:心中的烦恼、人生的失落、孤独的心理、生活的困境、内心的渴望、错误的认识、对别人的不理解、别人对自己的不理解、对别人的误会、别人对自己的误会、考试的失利、对友谊的渴望、对人生的迷茫困惑、对时光浪费的悔恨、自卑懦弱的心理、对他人嫉妒的心里、当前遇到的困难和麻烦、对某事执迷不悟的心理、学习上的压力与困难、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对某事难以做出选择的心理、当前所要解决的重大事情、家庭破裂的影响、青春的叛逆乖张、面对亲人的撒慌、对生命的不理解与不珍惜、辍学的念头、性格带来的烦恼、自身毫无优点、自身的虚伪与虚荣、对人生智慧的探求与寻找、对尘世生活的厌弃、对人际关系的烦恼等。
第二部分写“解决”,指的是用一定的方法来解决以上某一种问题。这些方法主要有:感悟自然、事例启示、读书明理、他人帮助、自我反省、回忆往事、畅想想象、他人劝慰、生活启迪、他人关爱、亲身实践努力、自得其乐、他人严管、逐步克服等。
第三部分写“感受”,指的是再解决问题后,抒发内心的情感与感悟,常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
这种作文的优点在于:思路清晰、选材多样、抒发真挚、感悟深刻、表达自我。
二、例文展示
倾听智慧的声音
尽管是炎炎夏日,尽管是骄阳似火,但在我的世界里,却失去了阳光
考试结束的那天,老师对父亲说:“以你女儿的成绩,初三是很吃紧的,是否考虑转校?”
连日来,爸爸一直静默不言,今天他突然拉我出去:“我带你去爬山吧。”
山中的景致的确很美,但揣着一颗暗淡的心,怎么也品不出那份感觉。我们来到小溪边小憩,爸爸抚摸着我的头:“孩子,你闭上眼睛,用耳朵告诉我,你感觉到了什么?”我微微和上眼睛,山林的静谧确实能让人沉静。轻轻吞吐着清新的空气,任凭微风撩起我的头发,仿佛世间万物都已无声无息,只剩下这一份空间让我享受。然而,一声鸟叫打破了山间的宁静,叽叽喳喳,好似麻雀,但又像是黄鹂鸟。伴着一缕微风,一排鸟儿似乎从我的头顶飞过,一直向前飞去,去展翅翱翔,去搏击长空,留下那美妙的乐曲让人回味无穷。潺潺的溪水永无止境地流淌,流水拍打岩石溅起的每一朵浪花都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在欢快的歌唱,后浪追赶
着前浪,水流越来越快,如同一支锐不可当的队伍,前仆后继,坚强地向他们的目标——大海奔去,留下那清越之声让人感慨万千。又一阵风拂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给林中的声响又添了一份和谐的乐章,似有几片树叶飘然落地,在地上翻滚打转着
第五篇: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之浅见
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之浅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然而,作为一名农村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农村学生本身的知识、能力等因素外,更主要的是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呢?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从中摸索、总结出以下四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农村小学生畏怕作文,作文能力差,往往与其缺乏作文的兴趣有大的关系。如何诱发学生习作的欲望,激发其写作兴趣呢?
1、多鼓励,少批评。学生的每一篇作文,大多是经过他们冥思苦想而获得的成果,来之不易,应该受到老师的尊重和理解。所以,我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就一个精确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应及时地给予鼓励,在文后给予中肯的评价。这样学生创作的激情出来了,他们创作的火花被点燃了,把习作看成是抒发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一种方式,从而创造出了一种和谐的教学环境。
2、及时批阅,及时发放,趁热打铁。学生交上作文,有的是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则当作是自己一次精心创作的尝试,渴望很快得到结果。教师就应及时批阅,及时发放,让学生尽快品味到写作成功后的喜悦。这样就可以满足学生求知的心理,又可以趁热打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看到自己的进步,尝到成功的甜美,从而使其作文兴趣有所提高,乐于表达。
二、积累素材,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
注意语言积累与生活积累的根基。生活积累如土壤,语言积累似根基。有了肥沃的土壤和发达的根基,语文这棵大树才能枝繁叶茂,作文才能开花结果。
1、留心观察生活,提高认识
叶圣陶说:“生活如泉涌,文西来。这就需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 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只有深入生活,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在生活中积累一定素材,才能写出好文章。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努力找出使他们心动的东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我经常是这样做的:指定人物和某一事物或某个环境让学生观察,描写,最好是学生较为熟知的,先让他们专心细致地观察,然后认真描写,写完后共同评议指导。还可指定某种心理状态,例如高兴、悲伤、深思、怀念、讨厌等。有时还要走出班级或校园或搜集大量的图书资料去详细完整地了解某些事物,回来后展开积极讨论相互补充认识,然后开始写作,写完后交流评议,老师指导。这样,学生文思定会如泉水般涌,笔底纸间定会流动鲜活而富于情趣的文字,何愁写不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
2、多积累语言,丰富知识
农村学生见少识窄,拥有的图书不多。但从实际情况出发,我们的语文课本里的课文都是些名著佳作和词句优美的文章。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
2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因此,我每上完一课,就让学生把新学到的优美词句摘下来,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其次,注重课外阅读,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一些阅读式阅读,帮助提供书籍、刊物。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定期进行读书笔记的查阅,并作出评比,以此促进学生参与课外阅读的积极性。日积月累,长期以往,学生的知识丰富了,思维开阔了、独到了、深邃了,写起作文来肯定得心应手且充满个性。
三、“以身作则”写作文,渗透写作技巧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可是有的语文教师真的做到了“不湿鞋”,这可实在不妙。如果游泳教练是只旱鸭子,那他还如何教人游泳?我认为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参与习作实践,教师写“下水文”,做到与学生同写。然后通过教师亲自“下水”示范,给学生提供参照,然后启发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自己领悟范文的写作特点,最后由老师强化点拨,归纳要领。这个过程,无疑是一次融合理解、分析、表达等多种语文能力的综合训练,学生从中获得的写作心得不再是空洞抽象的条文,而是具体、深刻、鲜活的印记。作文指导有了这样的感性范例、理性规则,写什么和怎么写就有了参考和凭借,从而降低了写作难度,使学生易于动笔。
四、教给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方法,提高写作积极性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秉承叶老的教导,我从作文教学的实际出发,找到的答案是:让学生评改,把作文的评改权交还学生;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积极发挥在作文评改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直接参与评改,并从中体会“文章不厌百回改”、“精自改中来”的真味。因此我们必须从一开始就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修改方法,如修改符号的使用,修改步骤:标点符号、用词造句、段落详略、3主题思想等。在作文草稿完成以后就开始自己修改或互相交换修改,对个别学生要进行适当的指导提醒或当面修改批点。必须明确,指导学生相互评改作文,并非为了减轻教师的负担。其意义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修改文章当做作文训练的必要环节。所以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作文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因人而异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训练,使学生确立在学习过程上的主体地位,提高写作的主动性、积极性。
总之,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的渠道是多方面的。但我相信有了教师评改中的声声鼓励,有了学生积累的精神粮食,有了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一定会获取动力,树立习作信心,从而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出好的作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