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加强港外锚地规划工作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关于加强港外锚地规划工作的通知
海通航[2010]534号
各直属海事局:
近年来,随着港口和航运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出我国港口的船舶数量逐年增加,港外锚地容量不足、功能规划不合理等问题也日益显现,严重影响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的稳定。为保障船舶锚泊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将加强港外锚地规划工作通知如下:
一、港外锚地规划要充分考虑港口总体规划,在完善港口功能方面进行通盘考虑,与附近船舶航路和船舶定线制规划及其他水域功能区划相衔接,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锚地的整体功能。同时,港外锚地规划要充分考虑锚地的锚泊容量、功能定位、锚泊船种类、地理位置、底质、助航设施的配置以及避风条件等方面内容。
二、港外锚地规划要坚持注重当前、立足长远原则,综合考虑满足当前船舶锚泊需求和今后至少10年航运经济的发展需求,以及满足现有船型的需求和新船型的发展变化情况,确保港外锚地规划实现立足长远、选位合理、功能明确。
三、港外锚地规划要明确锚地的功能定位,在规划建设中必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和技术规程的要求。液化天然气、化工品、油品船舶锚地要与普通散杂货船舶锚地严格分隔。针对目前超大型船舶锚地设置相对滞后的状况,在港外锚地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其自然条件和超大型船舶的锚泊要求,规划要符合超大型船舶安全锚泊的需求。
四、港外锚地规划要充分考虑船舶避风条件,为进出本港、在港作业船舶和过路船舶提供避风锚地。各单位要按照《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避风锚地建设。如港内避风锚地已满足,可不再设立港外避风锚地;在一些没有合适避风锚地或者避风锚地资源匮乏的港口,相关单位应协调在其周边水域设置港外避风锚地。同时,港外锚地的选划要征求海洋部门、渔业部门、军事部门、港口管理部门、引航站等相关部门的意见;涉及相邻海事部门管辖水域的锚地选划要征求相关直属海事局的意见。
五、港外锚地规划要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对已在使用且未经海事部门批准的港外锚地,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交通部直属海事系统各级海事机构主要职责分工的暂行规定(业务部分)》(海人教〔2001〕562号)规定补办手续,并做好相关工作;对未经扫测的港外锚地,应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海事系统测绘成果发布和使用工作的通知》(海航测〔2009〕166号)要求进行扫测,并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做好相关工作。港外锚地涉及相邻直属海事局管辖水域的问题,应由相关直属海事局协商统一意见后报部海事局。如意见不一致,相关直属海事局应说明理由,提出具体意见报部海事局,由部海事局组织协调。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港外锚地规划工作,定期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如在规划过程中出现疑难问题,要及时向部海事局汇报。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一日
第二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事法规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事法规
制定工作程序规定》修订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法规制定工作程序规定》(海法规„2002‟204号)(以下简称《规定》)自2002年5月1日生效施行以来,对规范海事立法程序,提高海事立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全面推进,海事立法工作遇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该规定的部分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海事立法工作。因此,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对《规定》进行了修订,现就相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修订的必要性
(一)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海事管理机构参与地方立法活动的领导。一个完善的海事法规体系应当在进一步健全国家立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地方立法资源,积极推进区域性海事立法,形成以国家立法为主,地方立法为辅的海事法规体系。因此必须对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参与的地方立法工作加以引导和规范。
(二)需要进一步规范对涉及海事管理的法规征求意见回复工作。随着国家依法行政建设的全面推进,各执法部门都在加大立法建设,在许多法规中涉及海事监管职责,因此积极关注、深入研究、认真应对由其他部门起草的涉及海事管理的法规征求意见回复工作,深入研究相关条文对海事工作的影响,是目前我局应当高度关注的问题。高度重视和规范意见征求回复工作,将有利于充分体现海事事权,为海事行政执法争取和谐的法制局面。
(三)修订并完善《规定》是我国加入自愿审核机制的内在要求,也是进一步规范国际公约国内化的立法工作。我局已经向国际海事组织递交了履约自愿审核申请,今后将接受国际海事组织组织的专家组的审核。“IMO强制性文件实施规则”规定:“通过颁布国内法和制定指南来协助实施和执行所有加入的国际海上安全和防污染公约的要求,贯彻其履约方针”,因此,制定完善的立法程序,将国际公约及时转化为国内法,是加入自愿审核机制的内在要求。
二、修订的主要内容
我们于2008年1月向全国海事系统发出征求修订意见的通知,在汇总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事法规制定工作程序规定(修订稿)》(以下简称《修订稿》)。《修订稿》主要对《规定》进行了以下修改:
(一)扩大了规定的适用范围。为充分体现“全国海事一家人,水上监管一盘棋、行政执法一面旗”的管理理念,《修订稿》将《规定》的适用范围由规范中国海事局和直属海事局的立法活动,调整为规范全国海事系统的立法行为,尤其是海事管理机构参与地方立法活动的管理。规定从立法计划的提出、草案的审查、法律文本的备案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为此,将《规定》第二条第一款修改为:“海事法律、法规、规章(以下总称“海事法规”)的立项、调研、起草、审核、报批、修订、废止等工作适用本规定”,删除了原来仅适用于中国海事局及其直属系统的规定。
(二)进一步完善了立法程序。按照《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以及《交通法规制定程序规定》的体例结构,对
《规定》程序中缺少的法规修订、解释、意见征求回复等环节进行了补充,同时按照立法程序的先后顺序对有关章节进行了调整。为此,在《规定》第二条第一款的适用中增加了“修订”;在规定中增加了第五章“海事法规的修订和解释以及法规征求意见的办理”。
(三)规范了国际公约国内化的立法程序工作。IMO自愿审核机制要求进一步规范国际公约国内化的立法工作。为此,《修订稿》增加了第十一条第三款“我国批准或加入的国际海事公约需要转化为国内法规的立法建议项目,由国际海事研究委员会商有关业务部门提出”;在《规定》第十四条第一款中增加了第五项“我国批准或加入的国际公约及其议定书、修正案需转化为国内法规的立法建议项目”。
另外,我们还对《规定》有些条文的文字进行了处理。以上情况,特此说明。
二〇〇八年九月二日
第三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海事局
海上安全与搜救简报 2008年第17期(总第19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海事局 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
内容提要
2008年10月10日
1.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分别授予山东海事局“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称号
2.第十三届中日韩俄四国搜救操作级别会议在烟台召开 3.全国海上搜救工作检查组到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检查指导工作 4.山东省海上搜救联动机制建设推进会在青岛召开 5.山东海事局全力做好“十一”黄金周海上安全工作
6.渔民作业不慎受伤 生命垂危 “北海之鹰”跨越130海里实施紧急救援
7.心系渔民安全 青岛搜救中心高效救助“鲁城渔0656”急病渔民 8.威海市海上搜救中心成功救助3名落水渔民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巫峡路21号
邮编:266002 电话:0532-86671180 82654437 82654497(FAX)
邮箱:sdsar@sdmsa.gov.cn 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分别授予山东海事局“北京奥运
会、残奥会先进集体”称号
9月29日,党中央、国务院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大礼堂召开了北京奥运、残奥运总结表彰大会,对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作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山东海事局被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称号。
山东海事局同时还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称号,王宏进、李积军、张勇被山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称号,并记一等功。青岛海事局被山东省政府办公厅授予“处置青岛奥帆赛海域浒苔爆发事件先进集体”称号,李红星、潘伟被授予“处置青岛奥帆赛海域浒苔爆发事件先进个人”称号。
山东海事局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在奥帆赛、残奥帆赛筹办和赛期全过程认真组织赛区及附近海域海上交通指挥、船舶和港口保安、海上反恐协同、交通与污染事故防备与应急、比赛水域浒苔围控、赛事辅助船艇安检服务等各项工作,出色完成了奥帆赛、残奥帆赛海上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任务,为奥帆赛、残奥帆赛成功举办做出了突出贡献。
奥运会前,山东海事局积极作为、忠诚履责,为奥帆赛科学划定了比赛海域并组织出版专用海图;对近百艘比赛辅助船、观众船实施检验,并培训了三百余名船艇驾驶员;实施了青岛海域船舶定线制,并建设了先进的海上监控指挥系统,实现了对赛场水域的全天候多手段监控;制定并实施了既满足海上安保,又保证港口正常生产的奥帆赛海上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方案;建立了船舶安保工作体系和应急反应机制;推动了青岛港口及海上溢油应急防备示范工程,提高了防范海上溢油风险能力。各项准备措施夯实了奥帆赛保障工作的基础。
6月青岛奥帆赛海域浒苔自然灾害的突然爆发,直接威胁奥帆赛的正常举办。山东海事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交通运输部、部海事局的具体领导下,克难攻坚、昼夜奋战,调派千余艘次船艇,2万余人次,在比赛海域布设了一条近30公里、世界上最长的围油栏,实现了对赛场海域浒苔的有效围挡,为防抗浒苔灾害取得决定性胜利发挥了关键作用。与此同时,每天千余艘船舶在主航道附近的奥帆赛海域周围捕捞浒苔和往返穿梭,指挥中心严密监控、科学指挥,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
奥帆赛和残奥帆赛期间,山东海事局科学指挥、全力以赴,科学调度来自全国交通系统的62艘船舶、两架飞机、1512名人员;严格落实限制船舶流量、船舶航速、船舶类型、航行时间、航行区域的赛期交通管制措施;对航行于奥帆赛场附近海域的近两万艘次船舶进行严密监控和秩序维护,确保了海上交通和赛事船艇安全;安保核查船舶1200余艘次,现场监管观众船500余艘次;核查载运危险货物船舶428艘次,拒绝进港38艘次。未发生海上交通安全事故和影响比赛的安保事件,保障了奥帆赛、残奥帆赛的顺利进行。
山东海事局将珍惜荣誉、发扬成绩、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在交通运输部、部海事局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念、锐意进取,谦虚谨慎、埋头苦干,努力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上迈出更大步伐,在推动海事事业发展、努力践行“三个服务”上做出更大成绩,为实现海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信息来源:山东海事局)
第十三届中日韩俄四国搜救操作级别会议在烟台召开
10月9日,第十三届中日韩俄四国搜救操作级别会议在烟台开幕,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总值班室主任、中国海事局副局长翟久刚到会致词,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四国的1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组织工作由山东海事局具体承担,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林波副主任、烟台海事局马玉清局长到会祝贺。
此次会议历时4天,与会各代表团将在会上介绍自上次会议以来本国搜救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海上搜救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情况。各代表团将共同回顾国家间双边或多边海上搜救演习情况,并就加强本地区海上搜救合作进行讨论。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烟台市海上搜救中心值班室、北方海区溢油反应中心、北海救助局、烟台打捞局、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等驻烟海上搜救、应急单位,并观摩了由烟台市海上搜救中心主办的2008年烟台海上搜救演习。另外,中国和日本代表团还举行了双边会谈。
(信息来源: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
全国海上搜救工作检查组到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检查指导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海上搜救组织、协调、指挥水平,实现海上搜救工作的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组织在全国开展海上搜救工作检查。9月25日-26日,第四检查组到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开展检查工作。检查组认真听取了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工作汇报,按照《搜救工作检查表》的要求和内容,逐一查阅了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的各项制度、程序、文件、图书、资料和值班日志,检查了交管中心、通信设备使用和值守情况,对值班员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进行了测试。检查组还专门了解了正在试运行阶段的海事应急辅助决策系统的功能和实际操作方法。最后检查组就检查工作进行了意见反馈,他们对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的工作开展情况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虽然成立较晚,但成立后较短时间内在预案体系建设、应急演习、搜救培训等多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对于今后的工作,检查组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再接再厉,全面做好山东海域搜救应急工作。
(信息来源: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
山东省海上搜救联动机制建设推进会在青岛召开
9月27日下午,山东省海上搜救联动机制建设推进会在青岛召开,省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山东海事局副局长林波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省海洋与渔业厅、卫生厅、气象局、通信管理局、北海救助局、农业部黄渤海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等省海上搜救中心成员单位及青岛、威海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交通运输部与农业部、卫生部、信息产业部、民政部等有关建立海上搜救联动机制文件精神,评估了山东辖区近期三起海上搜救典型案例,针对寒潮大风季节搜救工作特点,讨论了今年防抗秋冬季节寒潮大风特别是防抗第一场大风的措施。会上还观看了2008中国(山东)海上搜救及NOWPAP中韩海上溢油应急联合演习专题片。
会议围绕我省海上搜救联动机制建设情况,研讨了进一步深化联动的具体措施,研究提出了推进海上搜救联动机制建设的思路、方向和措施,明确了深化联动机制建设的重点目标。通过此次会议,与会代表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为加强海上搜救联动成员单位协调配合,进一步推进海上搜救协调联动机制建设,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责,提高搜救协调联动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
近年来,在各成员单位积极沟通合作下,我省海上搜救联动机制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山东海事局先后与省海洋与渔业、卫生、通信部门联合发布了联动实施方案,与气象、救助部门分别签订了气象和飞行服务协议,海上搜救应急联动机制已初步形成。
(信息来源:山东省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
山东海事局全力做好“十一”黄金周海上安全工作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制度改革后,“十一”黄金周成为全年最长的节假日之一,节日出行人数骤增,海上客流集中、旅游人数成倍增加。针对这种情况,山东海事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交通运输部关于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工作要求,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确保了辖区黄金周海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十一”之前,山东海事局迅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下发了《关于做好2008年国庆节期间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对海事安全监管和应急工作做出了周密部署。节日期间三级海事机构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应急待命和“零报告”制度,严格落实值班工作各项制度,加强一线执法力量,突出客滚船、客(渡)船、高速客船、旅游船等监管重点,加大海上巡查和现场监管,保障了辖区国际、国内、陆岛运输等10余条客运航线船舶的安全,稳定了辖区安全形势的稳定。据统计显示,“十一”期间全局共有1793人次坚守岗位,出动执法船艇123艘次,VTS监控各类船舶3997艘次。
(信息来源:山东海事局)
渔民作业不慎受伤 生命垂危 “北海之鹰”跨越130海里实施紧急救援
10月7日上午,在威海以东90海里附近海域“辽大甘渔35022”渔船上一名渔民在作业时不慎右腿右臂和右侧肋骨严重骨折,命悬一线。被誉为“北海之鹰”的交通运输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火速出动跨越130海里成功将渔民送往陆地医院接受救治。
07时58分,交通运输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蓬莱救助值班室接到威海海上搜救中心电话:威海以东90海里附近海域“辽大甘渔35022” 渔船上一名船员肩部和颈部受伤(后被转移到“辽大甘渔运15059”上),伤情严重,呼吸困难,几度昏厥,急需直升机进行救助。该船正向石岛方向行驶,航速8节。
接到任务后,飞行队立即研究救助方案。由于该船位于东经124°线以东(东经124°线是与韩国的领空分界线),飞行队暂时无法实施救助。我队一直与威海海上搜救中心保持联系,确认伤员所在船舶位置。等该船接近东经124°线,飞行队启动紧急救助方案。
09时30分,B-7313救助直升机紧急从蓬莱飞行救助基地起飞前往救助区,10时45分救助直升机到达指定海域。通过单边带确认船舶后实施作业,实施救助作业时渔船刚刚进入东经124°线,同时伤员受伤严重,救生员李允楠只能用担架将其救起。由于现场涌浪较大,给绞车作业带来难度。加之渔船较小,给直升机悬停,绞车起吊增加了困难。最终,机组成员凭借娴熟的技术和默契的配合只用五分钟便把救伤员救到直升机上后,确认该伤员右腿、右臂骨折,胸部严重受伤,并怀疑腹内出血。机组顺利将伤员接上飞机后及时与威海取得联系,返回威海大水泊机场,11时42分,B-7313救助直升机在威海大水泊机场落地,将伤员交给相关部门。
截至发稿时,渔民正在威海市一家医院接受救治,已脱离生命危险。
(信息来源: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 冯小荧)
心系渔民安全 青岛搜救中心高效救助“鲁城渔0656”急病渔民
10月9日凌晨,青岛市海上搜救中心12395接到报警电话,“鲁城渔0656”一渔民在海上突发急病,需紧急救助。经值班人员多方核实,该渔船船位距青岛一百多海里,而且船上通讯设备无法有效使用,报警是通过另一条附近的渔船发出的。由于情况紧急,事关渔民生命安全。值班员运用AIS、VHF和VTS等先进技术,对照海图,对该渔船所处海域进行详细检查,发现有一牙买加籍外轮“中通门司”轮正在附近海域航行,且目的港是青岛港。值班员立即协调该轮代理,指示该轮船长前往协助救助。
在搜救中心值班员的指挥下,0602时,患病渔民安全转移到外轮上,外轮全速驶往青岛港,截至目前,渔民病情稳定,有关后续救助行动正在实施中。
(信息来源:青岛市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
威海市海上搜救中心成功救助3名落水渔民
9月27日1648时,威海市海上搜救中心接石岛海事处报告:“鲁威渔2035”轮(72马力木质拖网渔船)在36°46.408′N 122°46.252′E(石岛东南约15海里)处,与南下货轮“利鹏5”轮发生碰撞,渔船受损,3名渔民落水,请求救助。
接到报警后,威海市海上搜救中心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力措施,立即与险情现场取得联系,了解险情的详细情况,协调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调派正在事发海域作业的渔船进行救助,并协调作业渔船对受损的“鲁威渔2035”轮进行固定,同时发布航行警告,提醒航经事发海域的船舶注意航行安全。
1655时,两名落水渔民被“利鹏5”轮救起,另一名落水渔民被一艘渔船救起。2210时, 获救渔民被安全送上码头,现3名渔民身体状况良好。
目前,“利鹏5”轮正在石岛锚地接受海事调查。
(信息来源:青岛市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
发往:省海上搜救中心各成员单位、沿海各市海上搜救中心。
抄送:交通运输部办公厅、中国海事局、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省政府办公厅、省政府应急办。
校对:马桂山
共印100份
第四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工作规范(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工作规范(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海事水上巡航管理工作,提高海事现场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维护水上通航环境和通航秩序,保障船舶、设施和人命、财产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全国海事系统使用海事执法船(以下简称“执法船”)开展的水上巡航工作,使用飞行器开展水上巡航的有关工作规范另行制定。
第二章 职责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以下简称“中国海事局”)负责统一管理全国海事系统水上巡航工作,负责大型执法船统一调度,负责制定大型执法船海区巡航计划(以下简称“海区巡航计划”)。
大型执法船是指80米级以上执法船。
第四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指定巡航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水上巡航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管理。主要职责包括:
(一)制定辖区巡航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指挥、调度执法船。
(三)为执法人员备齐执法资料和执法取证器材,包括各类执法文书、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摄像、照相、录音设备等。
(四)组织开展执法人员和执法船船员业务培训。
(五)组织制定执法船各种应急预案,并组织开展训练和演练。
(六)加强岸基值班,保持与执法船的有效联系。
(七)做好巡航工作记录的填写、统计、总结及报送工作。
(八)对辖区巡航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估。
第三章 巡航内容
第五条 执法人员在巡航过程中,开展以下巡视检查:
(一)巡查、监督船舶遵守有关航道、航路、船舶定线制、避碰规则、船舶引航、交通管制等有关安全管理规定和要求的情况;巡视船舶锚泊秩序。
(二)巡查通航水域是否存在碍航漂浮物、沉船、沉物;巡查水上冰情;巡查航道状况;巡查水上建筑物安全标志;巡查是否存在非法碍航水上养殖、捕捞、采砂、施工作业和水上活动。
(三)巡查水域是否有污染物;巡查船舶、设施是否有违法排放污染物情形。
(四)巡查助(导)航标志、设施是否完好,是否存在影响航标正常效能的设施、建筑物、植物或其它障碍物。
(五)巡视船舶是否遵守船舶载运、拖带、明火作业等有关安全管理规定。
(六)巡视水上水下施工、水上过驳作业是否存在违反有关安全和防污染规定的行为。
(七)巡视外国籍船舶是否存在侵犯我国主权和海洋权益的行为。
(八)根据协查通告,核查过往船舶。
(九)监听水上无线电通信秩序,监督船舶是否遵守水上无线电通信有关规定。
(十)核查海岸电台、AIS、VTS等系统工作效能。第六条 执行海区巡航任务时,执法人员应核查附近船舶AIS信息是否准确、完整,并对附近船舶、设施进行询问检查。询问包括:船名、船旗国(船籍港)、总吨、船长、始发港、目的港、装载货物、是否发现海面有污染现象等。
第七条 执法人员根据需要组织实施护航和水上交通管制(包括限航、禁航);在VTS覆盖区,应与VTS相互配合,维护水上通航秩序。
第八条 巡航过程中,执法人员如发现第五条相关的违法行为,应及时制止、纠正,并进行调查取证。
第九条 巡航过程中,执法人员如接报或发现船舶、设施、人员遇险,在不严重威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积极组织、参与水上抢险、搜救,并维护现场通航秩序,同时还应根据应急预案,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现场情况。
第十条 巡航过程中,执法人员应根据需要对外发布有关航行安全和极端危险天气预警信息。
第四章 工作要求
第十一条 为提高辖区巡航针对性,各级海事管理机构要掌握辖区基本通航环境状况,做好以下信息、资料收集:
(一)船舶航行、停泊、作业安全和防污染管理有关公约、法律、法规。
(二)码头、系泊点、装卸站、船闸、船坞、渡口、锚地、油气平台、沉船、沉物等。
(三)事故多发区、通航密集区。
(四)助(导)航设备、设施。
(五)水上捕捞区、养殖区、渔船活动情况。
(六)重点跟踪和协查船舶。
(七)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审批信息。
(八)水文气象、航道信息。
(九)气象、海况、潮汐信息。
(十)重点船舶进出港作业计划和动态。
(十一)其他相关信息。
第十二条 执法人员在巡航过程中应文明执法,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一)巡航执法时,每艘执法船上持有执法证的执法人员应不少于2名。根据执行任务的具体情况,应安排足够执法人员和专业人员,以保证实施连续、有效巡航检查。执行跨辖区巡航执法时,应安排拟巡水域当地执法人员参加。
(二)执法人员检查时应着装整齐,向被检查者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并表明目的,检查过程中应使用规范、专业用语,检查记录上至少应有2名执法人员签名。
(三)执法人员应能熟练使用录像、照相、录音等设备进行取证。
(四)除有明确证据证明在航船舶有违法行为且如不对其立即制止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情况外,不得登临检查在航船舶。
(五)检查时不得危及船舶、人员和货物的安全,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未经船方同意检查人员不得擅自操纵船舶设备。
第十三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结合现有巡航力量、监管设施和辖区水域情况,科学制定巡航计划,合理安排巡航船舶、巡航水域、巡航时间和频度,加强对重点水域、重点时段、重点船舶的监管。在天气、海况许可的情况下,港区重点水域的重点时段应安排执法船连续不间断巡航。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还应根据辖区实际情况及专项工作部署,确定辖区重点水域和时段,安排执法船巡航和值守。
第十四条 中国海事局于每年12月25日前印发下的全国海区巡航计划。相关单位在执行海区巡航计划所确定的巡航任务前,应制定巡航方案,并于开航5个工作日之前报中国海事局备案。
第十五条 各省级海事管理机构于每年12月5日前制定辖区下巡航计划,并报中国海事局备案。计划中应核定不同水域、不同类型执法船每年在航小时数(指离开基地码头、海事趸船的实际巡航、值守时间)。
第十六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执法船和人员安全。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做好执法船的维修、保养和管理,为执法船配备足额适任船员,为执法船配备拟巡航水域的航海图书资料及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相关设备,保障执法船适航。
第十七条 执法船应制定应对搁浅、失控、溢油、进水、人员落水、消防、救生等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程序,大型执法船还应制定防海盗和防外界干扰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针对性训练和演练。
第十八条 巡航过程中,执法船上乘员不应超过船上救生设备核定人数。执法人员及船员应按规范穿戴好工作服、帽、鞋,并熟悉有关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规程,自觉遵守有关安全规定。
第十九条 巡航过程中,岸基与执法船之间应保持有效的通信联系。在执行海区巡航任务时,岸基与执法船之间应定时交换信息。
第二十条 执法船应每天定时抄收气象预报,了解天气及海况。当气象条件可能影响执法船航行安全时,船长应协商巡航执法人员,根据气象条件对巡航计划及巡航路线等进行相应调整,并及时上报巡航主管部门。
第二十一条 执法人员应妥善处置巡航时发生的涉外突发事件,切实维护我国主权和海洋权益,同时保障执法船和人员安全。
如发现外国籍船舶在我国管辖水域内施工作业、勘探、测量,执法人员应核实是否得到我国主管机关批准,如果未经批准,应责令其停止作业,并进行调查取证,如遇阻挠或不配合调查,应立即向中国海事局总值班室报告。
如发现外国军舰、公务船、航空器在我国管辖水域活动,应做好记录和取证。
如遇外国军舰、公务船、航空器干扰我巡航执法行动,应立即向中国海事局总值班室报告,与对方舰船保持安全距离,并按照“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在确保船舶和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与对方展开周旋和斗争,避免过激行为,慎防事态扩大。
第二十二条 当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籍商船在我国管辖水域(专属经济区、毗连区、领海、内水)涉嫌违反有关水上交通安全和防污染公约、法律、法规并逃逸时,按《外国籍商船违法逃逸应急处置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加强执法人员和执法船船员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执法和水上救助水平和能力。
大型执法船所属单位应制定随船人员培训计划和方案,充分发挥大型执法船作为流动培训基地的作用,组织随船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和交流。
第五章 督查和评估
第二十四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对辖区巡航工作开展经常性督查,督查内容包括:
(一)巡航计划执行情况。
(二)相关巡航管理制度执行情况。
(三)执法和处理过程是否文明、公正、规范。
(四)辖区重点水域、重点时段巡航、值守情况。
(五)夜间巡航开展情况。
(六)是否存在巡航检查不作为现象。
(七)台账记录是否规范、完整。
(八)报表统计是否准确、上报是否及时。
第二十五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每半年对辖区巡航工作进行一次评估,评估应结合督查内容,以及辖区通航环境、通航秩序、事故四项指标等方面,评估巡航效果,查找工作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第六章 工作记录和报告
第二十六条 执法人员应对巡视、登轮检查情况做好工作记录,对在巡航过程中发生、发现的重大违法事件、船舶污染事故、船舶交通事故、严重影响通航环境和通航秩序等的情况,应及时形成专题报告,视情逐级上报。
第二十七条 各省级海事管理机构应于每月5日前及次年1月15日前按要求填报月度和《巡航工作统计表》(海通航05表)。
第二十八条 各省级海事管理机构应于每年12月25日前将巡航工作总结报中国海事局。内容应包括:
(一)巡航计划制定、完成情况。
(二)巡航工作督查和评估情况。
(三)巡航工作取得的成效。
(四)巡航过程中发现和处理的重大违法事件。
(五)开展的重大巡航活动。
(六)巡航工作好的经验、做法。
(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八)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第二十九条 相关单位应在完成海区巡航计划所确定的任务后7个工作日内将巡航报告报中国海事局。
第三十条 各级海事管理机构应建立、健全巡航工作台帐,包括:巡航管理规定和工作制度、执法船资料、辖区通航环境资料、巡航计划、巡航工作记录、巡航声像资料、培训和演练记录、督查报告、评估报告、工作总结等。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规范由中国海事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规范自2011年3月1日起实施。《关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海通航字﹝2001﹞113号)和《关于印发〈加强海上辖区巡航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海通航﹝2004﹞269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海事局 水上巡航工作实施细则 (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海事局 水上巡航工作实施细则
(试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域现场安全监督管理,加大水上巡航执法力度,规范巡航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管理办法》(试行),结合广西辖区水域特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广西各级海事机构的巡航工作均应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水上巡航管理办法》(试行)和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海事局负责管理和组织广西海事系统的巡航工作。各分支海事局(以下简称各局)和各海事处负责本辖区巡航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二章 巡航工作的基本标准和原则
第四条 广西辖区巡航分为两种三类
(一)两种:
海上巡航:指沿海管辖水域的巡航; 内河巡航:指内河管辖水域的巡航。
(二)三类:
港区巡航:指港界线以内的进出港航道、码头、港内锚地、港池及其他通航水域的巡航;
辖区巡航:指港界线以外某直属局辖区或海事行政管理水域的巡航; 跨辖区巡航:指涉及两个以上直属局辖区或海事行政管理水域的巡航。第五条 广西海事局水上巡航工作遵循全面覆盖、突出重点、科学计划、合理安排,注重实效,水域巡航与港口、码头的客渡船现场监督检查相结合的原则。第六条 执行巡航任务的船舶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对违反海事行政管理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措施。
第七条 各局(河池局除外)对局本部所在港口港区(包括锚地、进出航道)巡航每周不少于3次。
第八条 各局、海事处对辖区干线海域或水域的日常巡航每月不少于1次。第九条 除进行正常的巡航检查外,漓江桂林至阳朔航段、重点水上水下施工作业区、事故多发航段等重点水域,以及危险品船锚地和干线的码头、客圩渡口水域的专项的巡航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
第十条 广西海事局依据巡航工作开展情况,每半年对各局巡航工作进行一次专项检查。
第三章 巡航工作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第十一条 巡航工作的基本任务:依照国际公约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等对国家管辖水域进行航行安全和防污染监视、行政执法、抢险救助;维护国家权益,维护通航秩序,保护通航环境,保障船舶、设施和人命财产的安全,防止船舶污染水域。第十二条 巡航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监督执行有关水道、航道、港池、锚地等水域有关安全管理规定的情况,维护交通管制区、交通密集区、捕捞作业区、桥区、坝区、油区、事故多发区等水域正常的通航秩序,保障重点船舶的航行安全;
(二)监视水域环境,制止和纠正船舶对水域污染的违法行为,对巡航中发现的船舶污染水域事故进行初步调查,并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
(三)巡视检查船舶航行、停泊、作业状况;
(四)巡视检查码头、港外系泊点、装卸站、船闸及渡口等靠泊设施的安全状况;
(五)制止影响通航安全的捕捞、水上养殖、挖砂、水上娱乐活动等;
(六)监督检查水上过驳、水上水下施工、海上平台及其他水上设施的作业情况,核查有关航行警(通)告的执行情况;
(七)检查航标、水上建筑物安全标志的使用状态,纠正危害航标安全和损害航标工作效能的行为;
(八)巡视水域内存在有碍航行安全的漂流物、碍航物,及时上报本局并采取应急措施;
(九)对巡航中发现的水上交通事故及时报告,必要时做应急处理;
(十)对航经辖区水域的特种船舶及规定要求护航的船舶进行护航;
(十一)根据协查通告,核查过往船舶;
(十二)根据上级机关的指示或当巡航中获得遇险信息时,参加抢险、搜救任务,根据搜救中心的指定,担任搜救中心的搜救现场协调人;
(十三)按要求观察、记录交通密集区的船舶通过情况,跟踪了解通过该区域船舶状况,调查巡航水域不同季节渔船、定置渔具、养殖区分布情况;
(十四)其他与巡航工作相关的内容。
第四章 巡航计划、报告和总结
第十三条 巡航工作计划
(一)广西海事局负责编制广西辖区的、季度等巡航计划并监督实施,负责《巡航工作计划》和《季度辖区巡航计划报表》分别于12月5日、每季度开始5日前报中国海事局;
(二)各局应根据广西海事局的要求,结合本局的实际编制本辖区和港区巡航和季度计划,并于每年11月20日前将次《巡航工作计划》和每季度最后一个月20日前,将下一季度《季度辖区巡航计划报表》(见附表一)报广西海事局;
(三)各海事处应根据上级主管机关的要求,结合本处的实际编制本辖区和港区巡航和季度、月度计划,并按其上级主管机关的要求及时上报。第十四条 巡航工作报告
(一)巡航执法人员应在本次巡航结束后及时填写《巡航工作记录》(见附表二),并递交巡航主管部门;
(二)《巡航工作记录》中“巡航纪要”栏应简要填写本次巡航完成的工作任务、参加巡航人员等有关情况;
(三)在巡航中发现难以解决的问题或进行辖区巡航的,应写出《巡航报告》及时递交巡航主管部门;
(四)在巡航工作中遇下列情况,各处、局应以巡航工作简报或情况报告的形式及时逐级上报至广西海事局:
1、重大违法、违章事件,船舶污染事故,船舶交通事故;
2、发现上级机关要求协查的嫌疑船舶;
3、严重影响通航环境、通航秩序的情况;
4、巡航船舶参与的有关搜救、清污的行动。第十五条 巡航工作统计
(一)巡航工作应依据《巡航工作记录》汇总统计;
(二)各局应于每月25日前将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的港区和辖区巡航工作情况分别填写《内河港区巡航工作统计表》、《内河辖区巡航工作统计表》(见附表
三、附表四),《沿海港区巡航工作统计表》、《沿海海区巡航工作统计表》(见附表
五、附表六)报广西海事局;
(三)各局应将每的港区和辖区的巡航工作情况分别汇总统计填写上述相应的巡航报表,于每年12月28日前报广西海事局
(四)广西海事局应将上述的月报、年报的巡航统计表汇总并分别于每月5日前和元月5日前报中国海事局。第十六条 巡航工作总结
(一)各局应在每年12月28日前将本局现役巡航船舶资料和状况上报广西海事局;
(二)各局、处应对本单位巡航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各分支海事局并于12月28日前将总结报广西海事局;
(三)广西海事局应将上述2项分别汇总并分别于元月5日和15日前报中国海事局;
(四)各级海事机构应建立完善巡航工作档案,妥善保存巡航工作记录、巡航工作统计表及巡航过程中收集的各种声像资料、通航环境调查资料和各类巡航文书。
第五章 巡航部门及人员
第十七条 巡航主管部门为各级海事机构通航管理部门。巡航船舶由通航管理部门管理。第十八条 应按下列标准配备满足日常巡航需要的专职巡航人员:
巡航人员由巡航执法人员和巡航船船员组成。港区、辖区巡航,巡航执法人员每船应不少于2人;跨辖区巡航,巡航执法人员每船应不少于4人。巡航船舶应配备保证船舶适航的船员。具有巡航船船员任职资格的巡航执法人员可兼任船员,持有行政执法证的船员亦可兼任巡航执法人员。第十九条 巡航人员的职责
(一)执行国家有关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及防止船舶污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完成巡航任务及上级下达的其他任务;
(二)在巡航过程中发现海事行政违法行为,应及时制止、纠正、取证,按相关程序作出海事行政处罚;对重大违法行为,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行政强制措施。巡航结束后将书面报告及相关材料报送有关职能部门;
(三)完成辖区、跨辖区巡航报告,如实填写《巡航工作记录》。
第二十条 巡航工作实行领导随船制。各局分管领导每年至少随船带队巡航2次,各通航管理科及海事处领导每季度至少随船带队巡航1次。
第二十一条 应指定专人负责填报巡航工作统计表、巡航工作计划及巡航工作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
第二十二条 各局应建立、完善巡航人员的培训机制。巡航人员应接受搜救、抢险、清污等应急反应训练;巡航执法人员应接受专业英语、航海、搜救等专业知识和巡航技术培训。
第六章 巡航船舶的部署和调度
第二十三条 各局的监督艇均作为巡航船舶,应按巡航计划定期巡航。目前尚未配备巡航船舶的海事处,其所需使用的巡航船舶由其主管局统筹解决。
对巡航船舶不及的码头、渡口、库区等区域的巡航,可辅以海事巡察车代替,以保证巡航任务的完成。第二十四条 巡航船舶部署
各局在港区巡航水域内应根据管辖水域的具体情况安排巡航船舶值班,每天应有一艘巡航船舶保持24小时值班。第二十五条 巡航船舶调度
巡航船舶由各局通航管理科严格按照巡航计划调度。其他业务工作使用巡航船舶的,应报通航管理科领导批准。
跨辖区巡航船舶由广西海事局通航管理处统一调度。
第七章 巡航保障
第二十六条 各局应建立完善巡航工作的后勤保障系统,保证值班巡航船舶能够做到及时出航。港区值班巡航船舶应在接到任务后能迅速完成出航前准备;辖区、跨辖区值班巡航船舶应在接到任务后30分钟内完成出航前准备。第二十七条 各局应建立和完善巡航船舶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巡航船舶的维修保养,保证巡航船舶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二十八条 巡航船舶在每次出航前应保证船舶标志、国旗、局旗完好、清晰、整洁,保持巡航船舶良好的外观形象,并始终保持参加巡航的船舶达到正常的续航能力。
第二十九条 巡航值班船艇无论停泊还是航行,每天应定时抄收气象预报,了解天气及海况。当气象条件可能影响巡航船舶的航行安全时,船长应协商巡航执法人员,根据气象条件对巡航计划及巡航路线等进行相应调整,并及时上报巡航主管部门。
第三十条 巡航船舶及设备发生的海损事故和机损事故,应及时在航海日志或轮机日志上做好记录,立即报巡航主管部门,并于巡航结束后24小时内按规定递交书面报告。
第三十一条 巡航船舶应配备巡航水域的航海图书、资料及保障巡航船舶安全的相关设备。
第三十二条 巡航船舶应根据本船条件和航行水域情况与主管局、处保持有效的通信联系,并定时报告发现的问题、船位、船况、海况。
第三十三条 应建立巡航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制度,保障巡航相关信息的传递畅通。
第三十四条 为保障巡航船舶和巡航人员的安全,各巡航船舶应建立巡航应急措施,包括船舶的损害、碰撞、搁浅、触礁、失控、溢油、清污、进水、弃船、人员落水、重伤、遇海盗、消防救生、艇筏操作等应急反应程序,并应每月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应急演习。
第三十五条 巡航船舶应根据巡航区域或巡航船舶等级配备通信设备、医疗急救用具、救生用具、照像摄像器材等巡航用品和有关法律文书。
第三十六条 各局应将巡航所需各项保障费用(包括巡航船舶的燃油费用、维修保养费用、巡航设备耗材费用、巡航人员生活补助等)纳入本局事业经费中统一安排。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七条 本实施细则由广西海事局负责解释。第三十八条 对海事处的具体事项要求,各局可另行作出相应的规定。第三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