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民陪审制度在我国的何去何从(精选)
人民陪审制度在我国的何去何从?
人民陪审制度是我国现行司法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将非司法工作人员引入司法审判中,把审判权力分享给社会公众,作为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将审判的权力给予社会公众,是政治民主化的在司法领域的体现。但是人民陪审制在实行的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弊端,产生了废除人民陪审制的呼声。如何正确的分析人民陪审制度的“是非功过”,还得先从其发展历程中入手。
人民陪审制度在我国的发展
清朝末年,学习西方的制度成为一种蔚然之风,在这样的背景下,清朝引进西方的法律制度。在我国,陪审制度最早见于沈家本在1906年所主持编成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并且在《大清行使民事诉讼法》中国具体规定了陪审员的资格、责任、产生办法。但是由于该法遭到顽固派的抵制,此法在大清并没有实施,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调整社会关系的作用。在中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和共产党都颁布了关于陪审制度的法律规范。中华民国时期的1929年,武汉国民政府公布了《反革命案件陪审暂行法》。根据此法,在《暂行反革命治罪法》施行期间的反革命案件实行陪审制度,规定陪审官资格是25岁以上的国民党党员。在次时期,共产党政权在根据地也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陪审制度。如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3月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中制定的《上海特别市临时市政府政纲草案》规定,法院实行陪审制度,由各界派代表参加陪审。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32年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裁判部暂行组织及裁判条例》中具体规定了陪审制度。在抗日战争期间,各革命根据地对陪审制度都做了相应的规定,除反革命案件外,一切民事、刑事案件都实行陪审制。
新中国成立以后,陪审制度的发展并没有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而是在曲折中前进。在这一时期,我国陪审制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1)辉煌阶段。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共同纲领》和1951年《人民法院暂行组织条例》规定了陪审制度。1954年宪法将其确认为一项宪法制度,其第75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法律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同年的《人民法院组织法》将其确认为一项司法原则,进一步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但是简单的民事案件、轻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除外。”1956年司法部作出《关于人民陪审员的名额、任期和产生办法的指示》,1963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结合基层普选选举人民陪审员的通知》。一系列法律法规的保障,使我国陪审制度的发展在50年代进入了辉煌时期。(2)重创阶段。在大跃进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军管人员代替法官办案,司法制度受到冲击和破坏,陪审制度也被破坏殆尽,如1975年《宪法》第25条规定:“检察和审理案件,都必须实行群众路线。对于重大的反革命刑事案件,要发动群众讨论和批判”。(3)重建阶段。改革开放的实行推动了中国司法制度的恢复和发展,陪审制度得以重建。同年通过的《宪法》
第41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群众代表陪审的制度。”随后,1979年新颁布的《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中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也做了规定。至此,陪审制度作为一项审判制度被确定下来,并具有强制性。(4)淡化阶段。由于实践的效果并不理想,1982年《宪法》并没有规定陪审制度。1983年修正的《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从而使陪审制度不再成为一项强制性制度。1991年通过的《民事诉讼法》、1989年通过的《行政诉讼法》和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都对陪审制度做了规定,但所有的规定的相当粗糙,没有多大的价值,并赋予法院完全的选择权,因此可以说陪审制度名存实亡。(5)重新重视阶段。由于人民民主意识的加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法制体系的推进,人民陪审制度受到了重视,得到了发展。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为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人民陪审制度在中国存在的价值
人民陪审制度在我国有其存在的政治价值和司法价值,这就是人民陪审制度在新中国建立以来一直存在的根本原因。
政治价值
民主是一个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民主要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民陪审制度就是民主在司法领域的体现。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是全体人民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的权利,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既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那么主人就要发挥自己作为主人应有的作用。而要发挥主人的作用的前提就是给予人民权利来行使权力。人民通过陪审的方式参与司法审判活动,是我国国体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人民行使司法审判权的公开性、民主性。人民陪审制度作为民主制度的一部分,却是以司法制度而存在的,这种看似不合理现象,正是其在我国政治价值的体现。
司法价值
人民陪审制度存在的政治价值是次要,其真正的价值是体现在司法制度方面的。以下具体详细叙之。
1、有利于的案件的审理中查明案件事实,弄清案件真相。随着社会的发展,无论民事纠纷案件还是刑事案件都呈现出复杂性的特点。正因为如此,法官在专业以外的社会知识不能全面、熟练、准确的掌握,而陪审员与法官具体的生活环境是有差异的,正是由于这种差异弥补了法官对其他社会知识的欠缺。尤其在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才能查明案件事实、弄清案件真相的情况下,陪审员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2、对法官形成潜在的监督,从而保障司法公正,维护法律尊严,同时提高司法审判的质量和效率。司法公正是一个法制国家所追求的理念,也是法制本身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追求的目标。法官,和其他社会中的人一样,同样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这就可能影响法官的中立裁判。
人民陪审员因其作为审判员的特殊性,他受社会各种诱惑的程度远远比法官低,因此人民陪审员就可以对法官形成以潜在的监督,从而对可能的枉法裁判的法官在心里形成一种潜在的压力,产生监督。同时由于法官的职业的原因,法官可能有“职业病”,法官对案件的把握就不会那么敏感,这会降低司法审判的效率和质量。而人民陪审员不固定性的特点决定了其不会拥有“职业病的”的,因此其对案件有一种“新鲜感”,容易把握案件来龙去脉。这样就可以提高审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人民陪审员有利于减轻司法腐败。腐败是中国一大弊病,至少目前为止是这样的。人民陪审员有利于减轻司法腐败,切实维护司法公正的形象,提高人民对司法和法官的尊重和信任。人民陪审员与法官不是同事关系,两者没有什么利害关系,此更容易对法官进行监督。当然也不排除法官和人民陪审员同流合污地腐败,相对而言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因此有利于减轻司法的腐败。人民陪审制度的不足
人民陪审制度在我国究竟应不应该废除,这一直是中国法学学者所争议的一个话题。虽然人民陪审制度有其存在的政治价值和司法价值,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以下详细以叙之。
一、人民陪审员不能真正发挥审判的作用。作为一名合格的审判员,应该具
备应有的法律素质,而人民陪审员根本不具备这一条件,因此在案件的审判中涉及到运用法律知识的时候,尤其是复杂的案件时,人民陪审员要么完全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猜想来臆断案件,这就使法律的公平与正义不能得到真正实现,降低了案件的质量,要么被其他职业法官的意见所左右,完全听命于职业法官的意见,形成对职业法官的依赖心理,在这样的情况下人民陪审员只是发挥了“陪”和“合”的作用,根本没有发挥“审”和“议”的作用。另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人民陪审员只“陪”和“合”而不“审”和“议”,也不能发挥对职业法官应有的监督作用。因此,人民陪审员在审判的时候名义上是一个拥有与职业法官同等权力的审判员,实际上只发挥一个“凑人数”的作用。
二、人民陪审员的选任缺乏相应的制度化保障。人民陪审员的选任是一项最
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虽然在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务委员会十一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但是《决定》只是笼统的规定了人民陪审员如何产生,缺少相应的具体的制度来保障。另外《决定》规定了的民陪审员公民担任人民陪审员的条件:(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年满二十三周岁;
(三)品行良好、公道正派;(四)身体健康。担任人民陪审员,一般应当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这些规定是很粗糙的,这就给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任意性,加之中国“关系”这一国情,在实际生活中,有些人民陪审员就是法官的亲戚。因此选任的人民陪审员的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可能并不高,这就违背了选任人民陪审员的初衷。
何去何从
民主是一个国家的永恒追求,也是一个文明的现代化国家的标志,但是政治的民主化不应该让司法来承担,这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司法公正。在我国人民陪审制是政治民主在司法领域的体现,既然是政治民主,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为了民主,政治来干预司法,这样司法的公正就得不到真正体现,也有悖于司法独立于政治的法制理念。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制国家,应该是具备良好的法制环境、健全的法律体系和一大批高素质的职业法官的。而人民陪审制的弊端的根本在于人民陪审员的法律素质不高。一个理想的法制国家应该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被纳入到法律调整的轨道。而为了达到理想的状态,法官的素质是重要保障,从这个角度上讲,人民陪审制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因为人民陪审制的弊端阻碍这一理想状态的实现。因此,个人认为人民陪审制在我国没有存在的必要。
第二篇:从河南“人民陪审团”案一窥我国陪审制度
从河南“人民陪审团”案一窥我国陪审制度
2009年,河南省高院实行的“人民陪审团制度”在我国引起广泛的关注。这是一次关乎人民陪审员制度的改革。由此我们开始关注现在我国的陪审制度的利与弊。
首先,我们先从陪审制度的历史说起。现代意义上的陪审制度起源于英国,不过其在19世纪以来就渐渐衰弱。最初在英国,陪审团分为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其中大陪审团负责刑事案件,而小陪审团负责民事案件。虽然英国的陪审制度在1948年退出历史的舞台,但它却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在英美法系中,陪审团的主要特点:1.陪审团与法官有着明确的分工。陪审团负责认定案件的事实,进而集体评议罪名(审理和认定);而法官的职责则是在此基础上,对案件如何适用法律作出决定。在我看来,就是陪审团负责定罪,而法官负责量刑。2.陪审员以集体的形式加入法庭,单个的陪审员不能独立发挥作用。
而在大陆法系中,陪审团制度得到了移植。陪审员是以单独身份加入审理案件的,还有陪审员与法官基本上有着相同的权力,可以参与对案件的审理和裁判。我国陪审制度主要沿袭了以德国为主导的大陆法系,并集合自身特色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我国的陪审制度又称为人民陪审员制度。我国的现今的陪审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共产党建立革命根据地时期,这种制度是对当时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进行否定。当时在革命根据地普遍使用这种方式,但是其缺点在于职业法官与非职业法官的界限十分模糊。我想这
点也是我国陪审制度的历史遗留问题。建国后,人民陪审制度在宪法里得到了确认,然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人民陪审制度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资料显示,虽然我国的人民陪审制度在之后得到了恢复,但却未写入宪法。而在如今的中国,这种制度处于较为尴尬的地位。现下,在我国实际的司法实践活动中,人民审判制度难以发挥其应有的效用。
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陪审制度有以下几项意义:首先,保障了民主性,其次,体现了公正性,其次,弥补法官在经验上的不足,最后,有利于普法教育。
然而,我国陪审制度有着不少消极方面。也许这也是在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河南“人民陪审团”应运而生的原因。在我国的陪审制度中,人民陪审员的遴选并不科学与民主,同时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还有这项权利,导致其遴选的范围不够广泛。还有人民陪审员的任期和考核制度职业化,因为我国的人民陪审员任期是五年,很容易形成职业陪审的结果,从而形成腐败。
在河南高院实行的人民陪审制员中,其进行了一定的改革。首先该案件是二审案件。在刑事诉讼法中,陪审员理论上是不能参与二审案件的。人民陪审员只能在参与第一审案件的审理。这是因为一审是在于认定犯罪事实是否成立。而二审程序,更偏重于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因此二审程序对于法律的专业知识的要求更高,所以人民陪审员不适合参与其中。而在该案中,“人民陪审团”参与了第二审案件的审理,我认为这是有违刑诉原则的。让没有过多法律知识和经验的人参与其中,会导致审判的不公正。这同时也是对被告权利的一种侵害,这毕竟关乎着被告的切身利益。
还有河南省高院将“人民陪审团”与合议庭相分离,这点也是有待商榷的。在一审案件中,合议庭一般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随机组成,在对案件进行评议时,有着较为细致的规定。而在“人民陪审团”参与评议的过程中,规定就比较模糊。其中有一项规定是“合议庭进行合议时,应对人民陪审团的意见进行慎重考虑”。我认为“慎重”这一词的范围太广,在实际审判时会产生争议。
河南省高院将陪审员的人数进行了扩大,增至9到13人.我觉得这点无可厚非,所谓集思广益。但是在实践中却还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资料显示,在该案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这些本应排除在外的陪审人员却被列入“人民陪审团”的行列。这点显然有违扩大陪审员的初衷。
如今在我国陪审制度经常会出现人民陪审员在陪审中陪审走过场的现象,由于没有具体明确权利义务,导致一些陪审员不愿、不会陪审,也有一些陪审员参与意识不强,即使坐堂也不问案。还有些陪审员缺少一定的法律知识,只能应付了事。其次还出现了认识有偏差的现象,一些人民陪审员并不了解人民陪审制度的重要性和作用,总认为自己的陪衬,可有可无。还有出现了经费难保障的情况,有些陪审员所在单位克扣陪审员的正常工资,政府又未能及时发放津贴,导致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为了解决上述现象。有学者认为:首先应该明确人民陪审员的权限与职责,解决“陪而不审, 审而不议,议而不决”的问题。其次可以借鉴英美法系的明确分工,区分事实认定与法律适用。再次可以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专项培训,以提高陪审员的法律素质。还有,可以将陪审员的遴选公开透明化并且适当提高陪审员待遇,提高公民参审热情。最后缩短陪审员任期,防止司法腐败。
河南高院的做法遭到司法界的诟病,但是这是一种创新和尝试。它也反映了我国现如今司法体系的缺陷。“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国法制体系的完善还需要后人不断地上下求索!
参考文献1.《“非驴非马”河南陪审团——美国失控陪审团!》—郝佳星等
2.《陪审制度的考察及思考---论参审制在中国的命运》—肖建国jennyfanny
第三篇:应尽快完善人民陪审制度
人民陪审制度是我国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我国有关陪审制度法律法规规定过于原则、笼统,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人民陪审制度实行得并不理想,导致这一制度往往流于形式,陪审员陪而不审,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还有很多地方在相当长时间里基本上放弃了这一制度。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人民陪审制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应尽快在有关陪审和人民陪审员方面制定法律,明确人民陪审员的条件、产生程序、任职的期限、陪审的方式与案件范围、权利义务等,统一和规范陪审制度的实施。
一、确立人民陪审制度的宪法地位我国至今尚无一部关于陪审制度的专门法律,体现陪审价值的立法和相关操作程序十分欠缺,这是导致陪审制度在司法实践中衰弱的“瓶颈”所在。因此,完善和加强立法是陪审制度改革的第一步。首先,要使陪审制度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这种仅在人民法院组织法和诉讼法中加以规定的做法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实行人民陪审制度”。其次,应统一三大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具体包括:分别在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中确认陪审制度,以与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相一致;在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三大诉讼法中均规定“人民陪审员在履行职务时,与审判员有同等的权利义务”;参与案件审理但不具法官身份的人员应统称“人民陪审员”,等等。
二、进一步明确人民陪审员的条件和选任程序人民陪审员应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局限于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还应包括普通公民等各个阶层、群体的代表。公民参加陪审,不应受到过多的限制。但由于陪审员要参与案件的审理,且代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需要一定社会阅历,其年龄也不宜过于年轻,要求30岁以上更适宜,至于文化程度则不宜要求太高。
三、科学确定陪审的方式和范围从我国现行司法体制、审判方式和国民综合素质的情况看,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应以依法参加合议庭的方式进行,适用陪审制审理的案件范围应进一步扩大。要增加适用陪审制度的案件数量,要逐步做到所有非简易刑事案件、绝大部分适用普通程序的婚姻、家庭案件以及较多的知识产权、劳动纠纷和经济案件,都可以适用陪审制度审理。
四、细化人民陪审员的权利、义务人民陪审员除在执行陪审职务期间享有与合议庭组成人员中的审判员的同等权利外,在任陪审员期间还应享有接受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审判业务的权利。同时,为保障人民陪审员客观、公正地履行职务,还应对陪审员在执行职务期间给予同审判员同等的人身保障,对因参加陪审而遭到打击报复的,应按妨害执行公务处理。明确人民陪审员履行陪审职务的义务性,对人民陪审员怠于履行职务的行为做出必要限制。
五、加强对人民陪审员的管理加强对人民陪审员的管理工作,从组织上、纪律上加以规范,是做好陪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大常委会及人民法院都应设置专门机构对人民陪审员进行系统管理,促使人民陪审员队伍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加强对人民陪审员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定期召开会议,听取人民陪审员在陪审期间的工作情况。人民陪审员一经被确定参加陪审,必须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人民法院也应向人大常委会反馈人民陪审员的工作情况,并对表现突出的人民陪审员予以奖励,对违法乱纪者予以相应制裁。应建立人民陪审员的专业培训制度,定期组织陪审员学习新颁布的法律,确保其具备起码的业务知识。至于陪审员的任期,应以两年为宜,并尽可能少连任。陪审员参与审案应建立随机抽选机制,避免由法院指定。
六、建立和实施陪审制度的监督机制建议由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对人民法院落实陪审制度的情况实施法律监督;由政协及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实行社会监督和~监督,以保证这项工作不断健康发展。
第四篇:人民陪审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适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人民陪审制度在审判实践中的适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人民陪审制度是宪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的一项审判制度。《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与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通过以上规定可以看出,人民陪审制度具有三个特征:
1、人民陪审制度是由审判人员以外的人与审判员组成合议
庭来参加案件审理的制度;
2、人民陪审员参与审理的案件必须是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
3、人民陪审制度是一个弹性制度,人民法院可自行选择是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还是由审判员与陪审员组成合议庭来审理案件。人民陪审制度应该说是我国法制民主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它最初建立的最终目的和意义在于加强人民群众对案件审理的事中监督。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制度曾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增加案件审理的透明度,确保司法公正的作用,但作为一项法律制度他始终具有法律制度所不可避免的缺撼,因而在目前的审判实践中它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人民陪审制度实行的现状及成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经济流转的加快,人民法院的民事、经济案件大量涌现,审判力量的明显不足与案件的大量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这些现象来看,似乎人民陪审制度正可弥补审判力量的不足。而且2000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制度的决定(草案)》第一条也对陪审案件的范围作了明确的规定:
1、法院审判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和涉及人身权
利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应当适用陪审制;
2、法院审判的第一审具有较大社会影响或者专业性较强的民事、行政、知识产权、海事、海商案件可以适用陪审制;
3、当事人申请适用陪审制的其他一审案件。
然而人民陪审制度实施的现实情况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在很多法院,除了极少数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案件由审判员与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外,绝大多数案件的合议庭仍是由审判员组成,甚至有的法院都没有相对固定的人民陪审员群体,很多法官连谁是人民陪审员、到哪去找人民陪审员都不清楚。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关于陪审制度的规定不是强制性的,是否采用陪审制完全由法院或法官自行决定。而法院的审判人员为了图通知开庭的一时之便利,往往自行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
2、国家在陪审员的组成、报酬、职责等方面没有一整套相应的规定,使人民陪审制度在审判实践中难以具体操作。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它的规定往往是原则性的,概括性的,要保证它的实施,必须制定出一系列的相关规定与其配套使用,以便法官在审判实践中具体操作。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都实行陪审制,无论哪一个法系都对陪审员的任职条件、产生方式、待遇、职责等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甚至每一个法庭都有其相对固定的陪审人员,因而相对来说法官在实践中也易于操作。而我国的陪审人员的产生则是比较随意的,一般都是从工、青、妇、街道、社区等群众团体和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产生,人员不相对固定,有时甚至会出现谁有时间谁参加的“拉郎配”的现象,使本来应该很认真很严肃的问题变得很随意很草率,在某种程度上也损害了法律的尊严。
3、人民陪审员自身法律知识的匮乏,也是人民陪审制度不能得以实行的一个重要因素。案件的审判工作本来就是一件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作为一个审判人员除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格魅力以及对法律的熟悉外,还应该具有较高的理解法律、适用法律的水平和技能。为了适应这一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将法官任职的基本条件规定为法律本科以上学历。人民陪审员虽然不是法院的审判人员,但他在陪审时履行的也是审判职责,他的任职条件也应该参照法官的任职条件,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人民陪审制度的作用,确保案件审判质量的提高。但由于人民陪审员来自于群众团体,人员又不相对固定,他们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却不具备相应的法律专业知识,即使是为了实行人民陪审制度而让其参加陪审,也会只陪不审,审而不议,使人民陪审制度建立的初衷难以实现,人民陪审完全流于形式。久而久之,法院审判人员不愿意请陪审员参加合议庭,陪审员自己也不想再充当聋子的耳朵摆设了。
4、错案追究制也使得审判人员从内心不愿意请人民陪审员参加合议庭。采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大多是疑难复杂的案件,审判人员希冀通过组成合议庭来达到集思广益的目的,而人民陪审员因其法律专业知识的缺乏,往往不能给审判人员提出实质性的有价值的意见,使审判人员组成合议庭审理案件的最终目的不能得以实现。如果审判人员因采纳人民陪审员的错误意见导致错案的,由于人民陪审员不是法院内部的工作人员,无法对其实行错案追究,这样错案的责任就理所当然地落到审判人员的身上来了,而这正是每一个审判人员最不愿意的。
二、人民陪审制度的存废问题首先从人民陪审制度制定的立法环境和立法背景来看,当时的新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对国民党政府愚
2、人民陪审制度不能确保司法公正。人民陪审制度设立的最终目的在于确保司法公正,但人民陪审与司法公正之间并无必然的因果关系。由于人民陪审制度在审判实践中已完全流于形式,案件的审理结果大多仍然由审判人员说了算,利用人民陪审制度来作为监督人民法院审判的一只眼睛已形同虚设,甚至有的人民陪审员自已也难以确保绝对的清廉。公正自在人心。司法公正从总体上看仍应是相对的。对同样的法律条文,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同样的案件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判决,这是非常合理也是非常正常的。试图通过人民陪审这一方式实现司法的绝对公正不仅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而要真正地提高人民法院的办案质量,减少司法腐败的发生,必须从提高审判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法官的职业道德,全面贯彻和落实错案追究制度等方面入手。文秘114版权所有
3、新的审判方式改革的逐步深入也使人民陪审制度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为了提高审判效率,加快经济流转,最终实现经济诉讼、方便诉讼,近年来,在法院系统内部推行了审判方式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极力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将第一审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的数量减少到最低限度。据此,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的数量成明显上升趋势,直接开庭,当庭判决,大大缩短了诉讼周期,使法院的审判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身到为数不多的普通程序的案件审理过程中,而无需用人民陪审员来减轻法院审判人员的工作压力,因而人民陪审制度在客观上亦无存在的必要。
4、人民陪审员自身素质也难以适应现代审判的要求。由于人民陪审员一般来自于人民团体,法律知识普遍匮乏,加上法律、法规不断更新、增加,司法解释一个接一个的出台,就连法院的审判人员还要经常地学习与培训,作为陪审员如何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中国加入WTO后,对法院的审判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法官精英化是法院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法院的大多数的审判人员都将因此失去案件的裁决权,人民陪审员又凭借什么得以继续存在?
综上所述,人民陪审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已无存在的必要,亦无存在的可能,应该予以废除。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五篇:论2013年我国就业形势 大学生将何去何从
论2013年我国就业形势 大学生将何去何从
从2001年开始,我国每年毕业大学生成百万趋势增加,近些年我国实行高校扩招计划,高校毕业大学生更是多如牛毛,就业问题也随之越来越严峻。面对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该何去何从?
越是经济形势比较紧张的时候,促进就业的政策力度会越大、越集中
去年城镇新增就业创出历史新高时,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就业相对于经济增长变动有滞后效应,负面影响尚未显现。为何到今年一季度,就业仍延续这种“独立行情”?
“下行不是负增长,只是增速放慢,我国经济还在稳定的增长通道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说,目前中国的经济增速放在全球看,依旧称得上高增长。只要经济在增长,就会持续释放新的就业岗位。
产业梯度转移,中西部地区贡献了新增就业岗位中的多数
产业梯度转移更带动新增就业岗位的攀升。今年一季度,中西部地区贡献了新增就业岗位中的多数。贵州、甘肃等承接产业转移的省份,新增就业量同比增长高达20%以上。东部就业则在向下走,情况较好的省份新增就业增速也只有2%左右的水平。有增有减,增的部分大于减的部分,使新增就业保持良好态势。
经济增速若持续放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经济增速如果持续放缓,对就业的冲击必然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来。就业的滞后效应仍然存在,东部一些经营困难的企业还未真正采取减员的措施,但如果企业真的撑不下去,裁员将不可避免。
服务业占比提升、城镇化加速推进是今后扩大就业的机遇
一方面,毕业生总量压力依然很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并未改变。
另一方面,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部分企业、部分地区“招工难”和部分劳动者“就业难”并存的状况,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和就业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扭转。随着经济转型升级,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将进一步凸显。
经济方面,向外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然复杂曲折,向内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
服务业占比提升、城镇化加速推进是今后扩大就业的机遇,但目前还在进程中。实现十八大所提出的充分就业、更高质量的就业的目标,还要付出更多智慧和努力。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格外严峻,不管是正在求职的大学生,还是就业中心的指导教师,都有着真切的体会。当前经济发展虽未见严重颓势,但2013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
企业招聘人数锐减
在上海交通大学,进入学校招聘的企业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0%;往年,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入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毕业生往往有二三百人,今年由于企业缩减招聘人数,能够入职的毕业生锐减近一半;与企业缩招相伴而来的是,这两所高校毕业生签约率均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这也显示出,不管是部属“985”高校还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都比往年更难一些。
何不放低身段从基层做起
大学生就业难,可以从经济形势、宏观政策、学校培养方式、家长期望等方面找原因,但最根本的,还是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自我预期。专家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金钥匙”,就掌握在大学生自己手里。
许多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工作,更不愿意走入社会的底层。其实,一名能力出众的大学生,从基层做起,很容易就能积累不少经验。眼高手低总是毕业生难以克服的问题。毕业生们,不妨“骑驴找马”,先就业再择业。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只要有了舞台,能力就可以发挥出来,取得业绩后再择业也就有了新的资本。在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的当下,仍想
一步到位,非高起点不去,是很不明智的。就可以发挥出来,取得业绩后再择业也就有了新的资本。在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的当下,仍想
一步到位,非高起点不去,是很不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