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郴州市城市防洪规划的几点认识
谈郴州市城市防洪规划的几点认识
郴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张建荣
[摘要] 文章通过郴州市城市防洪工程规划编制和实施,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值得总结的地方,进行了思考,认为城市防洪工程规划要做到“五新”。
[关键词]城市防洪工程规划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南岭山脉北麓,素有湖南省“南大门”之称。市区辖北湖、2苏仙两区,总面积为2080km。是郴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京广铁路、107国道、京
珠高速公路和新建的厦蓉高速以及武广快速铁路等交通动脉穿城而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按照以人为本,共创和谐社会,践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已建城区面积达40 km2,人口已突破40万人,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电力、机械、化工、冶金、建材、卷烟等多门类的工业体系的中等城市。
郴州市城区分布的河道主要有郴江及其支流同心河、燕泉河、秧溪河。至20世纪末,郴州市城区河道几乎处于不设防状态,仅个别水毁严重段进行了护砌,长期处于“大雨大灾、小雨小灾”的局面,城市防洪总体滞后。近些年来,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河流常发生集中暴雨,形成较大洪水,造成较严重的洪涝灾害,城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频繁的洪涝灾害不仅直接影响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并且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1999年“8.13”、2002年“8.8”以及2006年先后仅相差10天,便连续发生“7.15”、“7.26”两次特大洪水,使郴州市政府和人民深刻认识到城市防洪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做好城市防洪工作,确保城市的发展和防洪的安全,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好城市防洪规划,不仅是防洪和排涝建设的需要,也是城市发展和环境改善的需要。为此,郴州市于2000年编制了《郴州市城市防洪规划》,为郴州市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防洪规划要体现大水利新思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对水环境认识的不断提高,城市治水思路和水利建设重点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水利工作正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因此,城市防洪规划要本着“充分构思、谨慎论证、着眼长远、量力而行”的原则,依据城市的水系条件、历史文化背景、防洪排涝任务和经济发展水平,体现新理念、新思路,因地制宜地打造出城市防洪保安的生命线和符合当地特色的城市风景线。
要体现设防不围城和以人为本的规划新理念。要尽可能地为营造人水和谐共处的亲水环境创造条件,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大空间。要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出发,做到堤、路、景、水综合考虑,城市防洪工程的标准要与现代化城市发展同步,发挥城市防洪工程安全保障、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市化进程的综合功能。
规划要树立新观点。转变单纯治水的传统水利观念,加强协调水利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变单一城市防洪工程为城市综合利用工程。把城市防洪保安建设与水环境改善紧密结合起来,与旧城区改造紧密结合起来,与城市道路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旅游休闲紧密结合起来,与城市水务统一管理紧密结合起来。
二、防洪标准要符合防洪新形势
城市防洪标准越高,城市安全度就越高,风险就越小,但投资就越大;反之,其安全度就相应降低,承担的风险也就相应增大,但投资就少。郴州市属山区城市,洪水年际间变差大,其特点是陡涨陡落,历时短,要防御一切洪水,彻底消灭洪水灾害,需付出很大代价,也很不经济。因此,根据城市社会经济条件,按照具有一定的防洪安全度,承担一定的风险,经济上基本合理,技术上切实可行的原则,综合分析研究确定其防洪标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根据现行的《防洪标准》(GB50201-94)和《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的规定,城市防洪标准除应考虑城市的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性外,还应充分考虑洪量大小及淹没区的地形与地貌等因素。其标准的拟定要符合城市现状和发展的要求,要充分考虑分步实施和逐步提高原则。要建立在较优的防洪体系上,分区分片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
郴江属湘江水系耒水的一级支流,城区以上流域面积354km2,燕泉河、同心河城区以上
22流域面积分别为28.2km、176km。郴江流域为典型山区地貌,水土流失严重,流域城区上
游水土流失面积达52.6km2之多,造成河道淤塞严重。郴江干流上游无大、中型水库。但其支流上建有两座中型水库。除此之外,郴江干支流上还建有17座小水库,大都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所代,工程老化失修,存在诸如大坝渗水、溢洪道过水断面小、放水设施受损、部分工程未完待建等问题。这些水库不但不能减轻、反而加重了郴州市老城区的防洪压力。加之,穿越城区的河段又狭窄,阻水建筑物较多,遇较大洪水损失严重。特别是燕泉河,几乎变成了“暗河”。考虑到病险水库和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建设任务大,投资多,周期长等特点。当时在编制《郴州市城市防洪规划》时,防洪标准的拟定就充分考虑了分步实施和逐步提高原则。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提出了堤库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防洪体系方案。提出了近期通过对郴江、同心河、燕泉河采取以堤防为主、辅以清障、疏浚等河道整治措施,使过洪断面顺畅行洪,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堤防体系,抵御洪水的侵袭,使之达到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远期通过在郴江上游修建江源水库(现已在实施),治理病险水库和水土流失,使城区达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郴州市是一个Ⅲ等城市,《规划》拟定的标准符合《防洪标准》要求。通过近几年防洪工程的建设实践和几次大洪水考验,该标准符合郴州的实际情况。
三、防洪设施要反映城市水利新特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居住生活环境保护和建设。因此城市防洪工程的建设不能再是单一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应注重提升城市品位,多功能全方位,使防洪工程建设具有防洪、交通、休闲、旅游(园林景观)、繁荣经济的功能。鉴此,郴州堤防工程在规划建设中,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地避免了直立式防洪墙和混凝土护坡,尽可能地营造了人水和谐共处的亲水环境,大部分堤防断面下部为防洪墙,上部为缓坡的复式土堤。结合城市道路,在郴江孔家洞河段修建了路幅42m宽,长6.6km的郴州大道,在城区燕泉河上游修建了3km长的五岭大道,改善了城市交通,缓解了城市交通压力。
为了给城市人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晨练、休闲、旅游场所,郴江干支流上作了沿线风光带、游园、商铺的设计和建设,给了市民一个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由于郴江流域面积小,枯水期流量小,甚至断流,使郴江常处于“臭水沟”,为改善水环境和使城区河段保持有一定的水面,在郴江河上规划了爱莲湖等六座活动壅水闸坝(有利于水流流态和行洪)和改扩建东边江固定溢流坝,利用滨水地带和行洪滩地规划了苏仙湖、爱莲湖、王仙湖等湖泊,并加以适当的景观点缀,改善了郴江河道水质和亲水性。
通过两岸的堤、路、园相结合的工程建设,带动了两岸的旧城改造和新城区的快速建设发展,使沿岸成为了一条坚不可摧的防洪线、畅通无阻的交通线、风景优美的亮丽景观线和繁荣的经济线,做到了一堤多能。目前,原为城市郊区的郴江爱莲湖河段,燕泉河的七里洞河段,同心河的武广新区、西城区等河段通过堤、路、湖、园的建设,人气兴旺,城市化进程非常快,其房地产业也非常发达,特别是爱莲湖河段房地产业已成为郴州的“黄金”地段。
四、防洪任务要兼顾城市发展新要求
城市防洪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的重要依据,防洪保护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相协调,要注意为城市发展留有空间,要适时对规划进行修编。
郴州市城市防洪规划是2000年编制的,由于当时《规划》是基于郴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上编制的,其城市防洪规划范围,郴江为东边江坝至梁家湾铁路桥14.2km,燕泉河为七里洞至河口5.2km,同心河为同心桥至河口4.5km。然而随着新的郴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出台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划范围已远超出原规划范围。如郴江上游的物流园区,同心河上游的西城区等都超出了原防洪规划6-8km。《规划》已成为城市新区的盲区,对城市新区的建设失去了指导和发展的作用,使防洪工程和城市设施建设十分被动,加大了发展成本。因此,作为相对独立的防洪专项规划,应在参照在编的城市总体规划并征求地方政府和城建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城市防洪规划可先行编制,并纳入将来的城市总体规划中,使防洪工程布局与城市发展总体格局协调一致。
另外,在防洪规划中往往存在城市总体规划和防洪规划的建设关系,有时候矛盾还比较突出。城市总体规划有《城市规划法》,防洪规划有《水法》和《防洪法》,在城市总体规划和防洪规划中,均需正确体现上述法规要求。如在城区河段滩涂地的占用、桥梁的建设,城市总体规划有时忽略了防洪的要求,过多强调了城市用地和道路跨河的需要。郴江曹家坪
2河段、爱莲湖河段、滩地占用了30余hm,减少了河道的滞蓄功能,加大了城区下游的防洪
压力;爱莲湖河段及其上游槐树下河段共7.2km长,城市规划就规划了15座桥梁,有拱桥、梁桥、虹桥等形式。这些工程的建设从防洪的角度讲,对行洪都有一定的影响,有的影响还比较大,主要是流态和阻水的影响。《水法》和《防洪法》是不允许占用滩地和阻水的。因此,在城市建设与防洪有矛盾的时候,应要以防洪为主,在城市规划中必须加以重视和控制。
五、防洪规划实施要适应新变化
城市防洪是一个系统工程,点多面广,周期长,投资大。郴州市城市防洪工程主要包括城区约40km的堤防和江源水库的建设以及城区上游19座病险水库和水土流失治理,其工程量相当大。就其特点,郴州市防洪工程按照资金来源情况,分轻重缓急逐步实施。结合城市建设,先中心城区,后非中心城区,先防洪工程,后治涝工程。在不违背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分保护圈实施,使郴州的防洪工程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
近些年来,为解决洪涝灾害频繁肆虐,郴州市政府多方筹资,修建了城区大部分河段堤防、扩宽了局部河道,撤除了城区内河道内的大部分阻水建构筑物。目前,郴江河完成东边江~环城桥河段,共长约10km的堤防工程建设,燕泉河完成了大部分堤防工程建设,同心河和郴江未完成的河段也正在实施;郴江上游控制性水库江源水库也已于2006年下半年动工,已完成约50%工程量;城区上游两座重点中型水库仙岭、四清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已经完成,一些小型水库也已纳入近期治理规划。同时,郴州市人民政府还对郴江流域加大了水土保持治理力度,通过封禁治理和水土保护工程的建设,以及退耕还林等措施,流域水土流失得到缓和。加强了防洪治涝预案、撤退转移安置工作、健全了防洪指挥系统,为防灾减灾提供了有利保证。通过2002年的“8.8”以及2006年的“7.15”、“7.26”三次大洪水对已建堤防防工程的考验,局部河段洪水水位明显降低,部分已达到抵御50年一遇的洪水标准要求。
二〇〇九年十月
第二篇:城市防洪规划报价
规划编制费报价
1.规划编制费
该编制费主要针对《城市防洪规划》报价,该规划编制费参照水利部文件(水规计
[2002]371号)执行,本次规划收费主要由规划设计费、××费、资料购置费、专题研究费、咨询评估费组成。
计算过程如下:
1.规划设计费
根据水利部文件《水利规划编制工作费用计算办法》(水规计[2002]371号)第3章规划设计费的计算过程,具体如下:
规划设计费指为完成规划设计及地质工作所需的人工费、材料费、现场查勘及交通差旅费、报告印刷费等。
规划设计费的计算公式为:
规划设计费=基本定额工日×工日单价×规划类别系数×难度系数×附加系数
难度系数=各项难度系数+1
附加系数=各项附加系数+1
表1规划设计费计算表单位:元
备注:(1)工日单价:参照本地区勘察设计企业生产部门技术人员平均产值确定为260元/日,本阶段共采用10个工作日计算;
(2)规划类别:该阶段选用水土保持规划类别,类别系数为0.8;
3.资料购置费
按照相关规定,资料购置费一般控制在规划设计费的15%以内,本次经发包人及设计人员双方友好商定,将资料购置费取规划设计费的10%,即3.69万元。
4.专题研究费
按照相关规定,专题研究费一般控制在规划设计费的20%以内,本次经发包人及设计人员双方友好商定,将资料购置费取规划设计费的10%,即5.39万元。
5.咨询评估费
按照相关规定,咨询评估费一般控制在规划设计费的10%以内,因考虑到规划成果评估验收所产生费用相对较高,因此咨询评估费取规划设计费的10%,即3.59万元。
6.费用合计
① 规划设计费:35.96万元;
② 勘察费:52.91万元;
③ 资料购置费: 3.59万元;
④ 专题研究费: 5.39万元;
⑤ 咨询评估费: 3.59万元;
⑥ 费用合计:101.44万元。
第三篇:郴州市规划
市域重点城镇发展指引
1、郴州市中心城区
湘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湖南省重要的有色金属、能源、电子工业基地和风景旅游地,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期内,郴州中心城区将建设成为以新型工业主导,商贸、物流、旅游业发达,生态环境优良,城市特色突出的现代化城市。
到2010年中心城区城镇人口达到48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47平方公里;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65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65平方公里。
规划期内将扩大中心城区行政辖区范围,郴江镇、市郊乡、白鹿洞镇、白露塘镇将撤销乡镇建制,并入中心城区。
在空间布局上,城市用地方向在本次规划期限内确定为“南延东进,西优北提,东进优先”。
2、资兴市区
市域次中心城市,资兴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基础型工业和旅游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城市和风景旅游城市。
到2010年城镇人口达到8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20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0平方公里。
规划期内将扩大市区的行政辖区范围,鲤鱼江镇、东江镇、三都镇、高码乡、香花乡等乡镇将撤销乡镇建制并入资兴市区,发展为“一城四组团”的总体空间布局结构。
3、桂阳县城
市域次中心城市,桂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矿冶工业、旅游业、商品流通业为主,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现代化小城市。
到2010年城镇人口达到14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20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0平方公里。
规划期内将扩大县城的行政辖区范围,城郊乡、正和乡等乡镇将撤销乡镇建制并入县城关镇。按照郴资桂一体化发展的目标要求,城区的发展向东南延伸,沿郴桂路发展,形成“三片三中心”的空间结构。
4、宜章县城
市域次中心城市,宜章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湖南省面向南部沿海开放城市的南大门、湖南省改革开放试验区的前哨地。
到2010年城镇人口达到8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16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6平方公里。
规划期内将扩大县城的行政辖区范围,城南乡将撤销乡镇建制并入县城关镇。县城以南京洞为基点,向东推进;以老水切为基础,向南推进。在天塘坪形成新中心区,新发展区以京珠高速公路为界,路东以工业仓储用地为主,路西以生活居住用地为主。
5、永兴县城
永兴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能源、轻纺、建材、冶炼深加工为主导、山水旅游为特色的现代化小城市。
到2010年城镇人口达到8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16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6平方公里。
规划期内将扩大县城的行政辖区范围,城郊乡、碧塘乡撤销乡镇建制并入县城关镇。根据其自然条件,沿江划分四个组团一个风景区:即老城区组团、湘永组团、水南组团、康渚组团和便江风景旅游区,形成分散组团式的城市结构,同时以便江作为绿化隔离带分隔城市组团。把主要过境交通S212省道线移至组团间隔离带内,通过三座大桥、S212省道及主要干道进行组团间的联系。
6、嘉禾县城
嘉禾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建材业、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商贸流通业为主,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小城市。
到2010年城镇人口达到8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12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2平方公里。
规划期内将扩大县城的行政辖区范围,车头镇、钟水乡、石羔乡、盘江乡撤销乡镇建制并入县城关镇。县城发展方向是向北拓展,东至舂陵河、南至县看守所、西到晋屏大道,北到郴桂嘉高等级公路,城市发展采取“南控北扩、东拓西调”的发展战略,形成“一主一副”的组团式空间结构。
7、临武县城
临武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矿产品加工业为主的湖南省边境贸易城镇之一,逐步发展成为湘南地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山水型小城市。
到2010年城镇人口达到6.5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8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8平方公里。
规划期内将扩大县城的行政辖区范围,武水镇、双溪乡、花塘乡撤销乡镇建制并入县城关镇。在发展方向上,近期适当向南发展,逐步改造和完善旧城区,远期向南向北发展,远景向西发展。形成“一个自然风景圈,二条风光带,三个组团,五大公园”的空间布局。
8、汝城县城
汝城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发展边境贸易为主导,旅游疗养为特色,农林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山水型小城市。
到2010年城镇人口达到6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8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7.5平方公里。
规划期内将扩大县城的行政辖区范围,城郊乡、附城乡、外沙乡撤销乡镇建制并入县城关镇。县城以旧城为主体,向北吉冲片发展居住区;向东北发展一类工业小区;向南沿106国道发展以居住为主,辅以少量行政办公、文教和一类工业的新区,形成新区、旧区有机结合,城区整体连片有序发展的城市结构。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远期向县林科所方向发展,形成城区的新中心。
9、桂东县城
桂东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发展商业贸易为主导,以农林副产品加工为辅的山水型小城市。
到2010年城镇人口达到3.5万人左右,到2020年城镇人口达到5万人左右,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4.8平方公里。规划期内将扩大县城的行政辖区范围,三洞乡、增口乡、黄洞乡、寒口乡撤销乡镇建制并入县城关镇。规划在县城周边集中紧凑发展,工业发展以一类工业为主,近期向县城的西南和北面发展,远期向东北方向发展。
10、安仁县城
安仁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湘赣边境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是以生态农业为特色,
第四篇:宣州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
宣州市城市防洪规划报告
1995年省政府对《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作了批复。根据《城市规划法》的要求,宣州市政府于1998年12月委托有关单位对规划进行调整,编制了《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说明书》。据此,2000年4月设计院受宣州市建委委托编制完成该市城市防洪规划。
一、概况
宣州市地处皖南山区余脉与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结合部,土地总面积2533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4.18平方公里,人口14.9万人。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57.4亿元,人均6988元,按90年不变价工农业总产值为96.2亿元。城区内主要河流有水阳江及其一级支流宛溪河,二级支流板桥河、桐梓岗河、青溪河、道汊河、梅溪河等。
二、防洪、治涝现状
宣州市城北敬亭圩工业区面积3.8平方公里,滨水阳江左岸,现堤长5公里,防洪能力约5年一遇,区内排涝装机330千瓦,抽排能力2.4立方米每秒;城东联圩东北滨水阳江,西南靠宛溪河,面积20.89平方公里,现堤长22.7公里,防洪能力仅5年一遇,圩内装机220千瓦,流量2.4立方米每秒。1993年开始,修建了宛溪河老城区段左岸浆砌块石防洪墙2.37公里,加固右岸老防洪墙460米;汊河出口别土桥泵站及泄水闸,泵站排涝面积7.97平方公里,装机5×130千瓦,流量9.6立方米每秒,泄水闸孔径3孔×3.5米,设计流量12.34立方米每秒,以及济川桥和4个防洪口门。城区的防洪设施,起步晚,标准低,也极不完善。
宣州城区现有主要排水管渠总长27公里,33处出口,主要泵站4座,总排水能力26.3立方米每秒,总装机2300千瓦。排水设施很不完善,远未形成完整的排涝体系。
三、设计洪水
经过典型年洪水计算,宛溪河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460立方米每秒。殷村上水库20年一遇和200年一遇洪峰流量分别为28.62、59.96立方米每秒;下水库20年一遇和200年一遇洪峰流量分别为14.37、30.09立方米每秒。城区雨水计算,采用芜湖市暴雨强度公式计算,设计重现期采用1年。
四、防洪规划
宣州市城区依山傍水,规划城区用地面积45平方公里。采取分区设防,即老城区、敬亭圩、城东联圩、扬子鳄湖风景区以及巷口桥、双桥区和桐梓岗等7片。其中双桥区位于双桥联圩境内,纳入该圩防洪规划;巷口桥位于岗冲地带,地势高,无防洪任务;桐梓岗片原为城南蓄洪区,地势低,处于设防水位以下,为配合扬子鳄湖风景区建设,近期不列入城建用地,不考虑其防洪问题。规划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老城区:主要防御水阳江、宛溪河洪水,规划防洪堤全长4.4公里,其中宛溪河西岸兴建重力式浆
砌石防洪墙2.4公里与敬亭圩相接,墙顶标高18.1米,顶宽0.5米,墙高3~4米,墙内设高1米、宽5米的土堤绿化带,以平衡水压力和改善环境,沿墙拆迁宽度15米,外留岸滩宽5米。为控制区间洪水,在殷村建小水库2座,拦蓄敬亭山3.92平方公里来水,水库最大坝高7米,总库容70万立方米,溢洪道泄洪流量20立方米每秒。为解决剩余4.05平方公里来水,兴建别土桥泄洪闸1座,设计流量12.34立方米每秒;排水站1座,装机620千瓦,总场程5米,设计流量9.6立方米每秒。
城东联圩:加固水阳江堤长7.9公里,堤顶高程达到20.19~18.0米,顶宽6米,外坡1:2,内坡1:
3。宛溪河堤按堤顶高程18.35米,顶宽4米加高加固,计长8.7公里,其中现有460米浆砌块石防洪墙,将墙顶高程由16.5米加至18.1米。兴建封口隔堤1.7公里,标准同河堤。
敬亭圩:加高加固水阳江堤5公里,使堤顶高程达到17.2~18.1米,顶宽6米,外坡1:2,内坡1:3。
道汊河:左岸建浆砌石防洪墙404米,墙顶高程12.85~13.23米;右岸建浆砌石防洪墙274米,墙顶高程12.85~12.96米。
敬亭山撇洪沟:长1.6公里,右岸有715米地面较低,需要加高0.2~0.9米,选用浆砌块石加高方案,工程量200立方米。
殷村水库工程:控制面积3.92平方公里,分上、下库,下库留1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作为市区蓄水水面,美化城市环境。两库设计洪水位分别为32.16、28.65米;校核洪水位分别为39.02、29.58米;防洪库容分别为39.02、19.58万立方米,合计58.6万立方米。
防洪工程总投资需3265万元,其中堤防加高加固2670万元,殷村水库425万元,河道整治170万元。
五、治涝规划
治涝规划范围为城市规划建议用地面积256.2平方公里。以建成区为主,兼顾近郊,统筹规划,分期实施。规划水平近期为2002年,远期为2010年。
排水分区:老城区划分为青溪河、梅溪河、道汊河、敬亭圩、城东联圩5个雨水分区,其东、南、北方向各有一个雨水分区,即双桥、夏渡、巷口桥,共计8个雨水分区。
主要工程设施及投资:以上八个雨水区,共需埋设雨水管155.71公里,其中已埋设12.53公里。已建泵站4座,排涝流量26.3立方米每秒,其中2座需扩建;规划新建2座。6站总设计流量为74.77立方米每秒。治涝工程共需投资3.33亿元,近期投资为2.60亿元。
六、管理规划
现状防洪保护面积19.2平方公里,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及市建委负责防汛工作。存在条块分割,多头领导,缺乏统一管理;人员不足,经费短缺,设备落后。
规划根据有关标准规定,宣州市防洪采取市长负责制,设防汛抗旱指挥部,由市长、副市长任正、副指挥,办公室设在市水电局。在指挥部统一调度和协调管理下,近期建委设城区防洪工程管理所;水电局设城东联圩和敬亭圩两防洪管理处。定员120人,其中管理人员65人,生产人员35人,服务人员20人。配备各项管理设施,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使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设施需投资1160万元(含水文观测设施)。年运行费为918.5万元。
七、工程总投资
宣州市城市防洪工程总投资为3.77亿元,其中防洪工程3265万元,治涝工程3.33亿元,管理设施1160万元。工程以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较强。根据《水利产业政策》,建设资金主要从中央和地方预算内资金、水利建设基金及其他可用于水利建设的财政性资金如防洪基金、农业综合开发基金中安排。
八、经济评价
宣州市城区多年平均防洪效益为959万元,按社会折现率为12%计算,经济净现值为2570万元;内部收益率为18.6%;效益费用比为1.52。因此,工程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当投资增加20%,效益减少20%时,各项评价指标仍较合理,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
第五篇: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
第一章 城 市 概 况 第一节 自然和社会经济概况
自然概况 城市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市区和近郊区的土地面积),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气象和水文特性(气温、降水、水位、流量、泥沙、潮汐、风暴等)。河流、湖泊、洼地分布和演变概况。
社会经济现状 市发展沿革,人口、工业、农业、固定资产、总产值和利税,该城市在国家、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近期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发展规划。第二节 洪涝灾害
历史上发生的洪、涝等灾害的情况。
主要洪、涝灾害年份的雨情、水情、灾情(淹没范围、水深、淹没历时)、经济损失(直接、间接)无形损失和人员伤亡等情况。第二章 城市防洪、治涝工程现状和问题 防洪、治涝工程设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设情况。城市防洪现状、治涝能力和标准。
目前防洪、治涝存在的主要问题(工程措施,非工程防洪措施)。第三章 地形和地质 第一节 地 形 地形资料情况。
市区(包括近郊区)地形特点和主要江、河、湖、洼等的分布。主要防洪、治涝工程设施、建筑物地址的地形特点。第二节 地 质
工程地质勘探、试验资料情况。区域地质、地震基本烈度。
主要工程设施、建筑物的工程地质(地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
地区和防洪、治涝工程设施、建筑物的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分布、地下水埋深、补排条件等)。
第四章 防洪、治涝水文分析计算 第一节 设计洪水分析计算 暴雨、洪水资料情况。暴雨、洪水特性。
洪、涝灾害的类型、特点和成因。历史上特大和大洪水特性。
代表站设计洪水的分析计算(洪水位、洪峰流量、不同时段洪水量、洪水流量过程线),控制断面设计洪水。设计洪水水面线分析计算。人类活动对洪水影响的分析研究。第二节 设计高潮位分析计算
潮水位观测和资料情况,潮汐特性。历史上发生的风暴潮的成因主要特性。设计高潮位的分析计算。
第三节 治涝水位分析计算 暴雨、沥涝观测资料情况。历史上发生的大涝的特性。
设计暴雨的分析计算(点暴雨、面暴雨、雨型等)。
设计涝水的分析计算(雨量径流量关系、最大流量、不同时段水量,流量过程线)。洪涝 涝潮遭遇分析。设计外江不位、潮水位分析。
城市建设和其它人类活动对涝水影响的分析研究。第五章 城市防洪规划 第一节 防洪规划的依据
城市所在江河流域的防洪规划,本城市防洪在该防洪规划中的地位和安排。城市总体规划对防洪的要求。第二节 防洪规划的任务
规划水平年(近期为2000年,远期应与江河流域及城市规划相一致)。
防洪标准 根据城市的规模和重要程度,进行技术、经济、政治、社会、环境水平综合分析选定,或按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标准确定。规划的原则 规划的任务
第三节 城市防洪总体规划
历史上本城市防洪方针、对策和防治措施(泄、蓄、分、滞等)研究概况。防洪总体规划方案的拟定(几种可能的方案、近远期结合)。防洪计算(洪水调节、洪水演进等)。总体规划方案的分析比较、推荐的方案。
主要防洪工程设施(水库、堤防、分洪道、滞蓄洪区、河道整治、闸涵等)的规模和主要参数。
防洪规划的实施安排。超标准洪水的对策和措施。第四节 防洪工程设施 主要防洪工程的等级和设计标准。
主要防洪工程设施(水库、堤防、分洪道、滞蓄洪区、蓄纳潮区、挡潮闸、涵闸等)的设计方案。
江河河道(沿海城市的海岸)演变规律,与防洪工程安全有关河段整治和防护设计方案。防洪工程工程量估算,主要工程材料数量,挖压占地和淹没面积移民数量、拆迁的经济设施等。
第五节 清障规划
河道、行洪区主要阻水物及对泄洪、行洪的影响。清障原则和规划,处理方案及措施。有关政策。
第六节 非工程防洪措施
洪泛区、洲滩开发利用规划和管理。分蓄洪区安全建设规划。洪水预报警报系统规划。
洪泛区、洲滩居民的撤退转移、救灾措施。防汛抢险的安排。
关于防洪基金、防洪保险的意见。第六章 城市治涝规划 第一节 治涝规划的依据
城市所在地区、流域的治涝规划。本城市在该治涝规划中的地位和安排。城市总体规划对治涝的要求。第二节 治涝规划的任务
规划水平年(近期为2000年,远期应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致)。治涝标准 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综合分析研究确定。规划的原则。
基本任务(包括城市污、废水排水任务)。第三节 城市治涝总体规划
涝情分析。洪涝关系。排涝排污关系。治涝的对策和措施(蓄涝、自排、提排等)。
治涝的总体规划方案的拟定(几种可能的方案,近远期相结合)。治涝分区和治涝计算(高水拦截、涝水调蓄、排泄、提排等的安排)。
主要治涝工程设施(截流沟渠、排水管渠、排水涵闸、排涝站、滞蓄涝区)的规模和主要参数(包括承泄区)。
治涝总体规划方案的分析论证,推荐的现实可行的方案。治涝工程实施规划。第四节 治涝工程设施
主要治涝工程设施(截流沟渠、排水渠、闸涵、排涝站、蓄涝区)的等级和设计标准。主要治涝工程设施的设计方案(新建、扩建、改建、加固、隐患、处理等)。
治涝工程设施的工程量,主要工程材料数量,挖压占地和淹没面积移民数量,拆迁经济设施。第七章 工程管理规划 第一节 机构和体制 管理体制和任务。
管理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和配置。第二节 管 理 设 施 水文观测设施。
主要工程设施、建筑物观测设施。通讯、信息处理设备。交通、防汛抢险设备。工程管理、维护设施。第三节 管理规章、制度、经费 防洪、治涝工程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工程设施调度运用规程。管理、运行、维修所需经费及来源。第八章 环境影响评价 城市环境现状。
规划方案改善环境的作用分析。
规划方案对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的分析、解决和补救的措施和建议。对环境影响的初步评价。第九章 投资和年运行费 第一节 投 资 投资估算的依据。投资估算的方法。
防洪、治涝工程设施等投资估算(静态投资、动态投资)。分期(年)投资安排。
建设投资的分摊和资金筹措方案。第二节 年 运 行 费
年运行费(燃料动力费、维修费、管理费、补偿费等)的估算依据和方法。年运行费估算。
年运行费来源和要求的优惠政策。第十章 效益和经济评价 第一节 防洪、治涝效益
防洪、治涝规划方案的经济效益(直接、间接经济效益)。负效益的分析估算。社会效益分析。
改善生态环境的效益分析。第二节 经 济 评 价 经济评价方法。
经济效果指标的分析计算。规划方案经济合理性评介。有关防洪、治涝经济政策的意见。附件
一、城市规划报告(摘录)
二、江河防洪、治涝规划(摘录)
三、地质报告
四、水文分析计算报告
五、投资估算报告
六、其它重要的调查、分析研究报告 附图
一、城市(包括近郊区)地图
二、主要河道地形图、纵横剖面图
三、历史大洪、涝年灾情图
四、主要水文成果图
五、现状和规划的防洪、治涝工程设施分布图
六、主要堤防纵横剖面图(包括地质)
七、主要工程设施、建筑物设计图
八、其它重要的附图 专题报告:
一、重要试验报告
二、专题研究报告
三、有关文件、资料 《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几 点 说 明
城市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地位重要,为推进城市防洪规划、促进城市的防洪建设,提高城市防洪能力,保障城市的防洪安全,制定了本《编制大纲》。现就有关的几个问题,简要说明如下:
一、有防洪任务的城市,一般情况下同时也存在城市排涝,效区排涝的问题,本《编制大纲》是按编制一般城市的防洪、治涝规划应包括的主要内容拟定的,为简明和突出重点起见,简称为防洪规划。我国的城市很多除普遍存在防洪、治涝问题外,还有山区城市的山洪防治,北方城市的防凌,滨海城市的防风暴潮等自然灾害。后几种灾害的防治与防洪、治洪性质类似,治理措施类同,关系密切。对此在进行防洪规划时,除结合制订治涝规划外,还应根据各城市的具体情况,一并研究上述其它水害的治理规划,编制的《防洪规划报告》应包括相应的有关内容。
二、城市防洪是江河防洪的重点,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制订城市防洪规划,要以城市所在江河流域的防洪规划和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本依据,防洪规划方案应与上述两规划相协调。尚无防洪规划或规划不完善的城市,可根据城市的防洪要求,在研究江河防洪形势的基础上,编制防洪规划,为制订或修订补充上述两种规划提供依据。
三、城市防洪规划是搞好城市防洪建设的前提,应按有关规程,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达到一定的深度。要做到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其中防洪标准、防洪工程措施的总体规划和各项防洪工程设施应进行多种方案的比较研究,从各方面综合分析论证,慎重确定或选择;对防洪工程设施和建筑物,要着重研
究其主要结构轮廓,细部问题可待设计阶段进一步研究。近期工程设施是拟先期安排实施的项目,应作为规划的重点,研究宜深入些,远期工程设施研究相对可粗略些,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四、城市防洪规划牵涉许多部门的有关专业,应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的方针政策,遵守有关的法规,按有关专业的规程、规范进行科学的研究分析。规划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应会同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妥善处理。规划方案应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适应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被各有关方面所接受,现实可行。
五、防洪标准是城市防洪(治涝)规划最重要的一个指标。防洪标准高,城市防洪安全度高,需防洪建设投资多;防洪标准低,防洪建设投资少,但防洪安全度低,承担洪灾的风险大。选定合理适度的防洪标准,是个十分复杂而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还没有城市防洪的统一标准,进行城市防洪规划时,可根据城市的规模大小,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重要程度,从政治、经济、技术、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论证,也可参照有关部门(城建、水利水电)现行规定分析选定,市区和近郊区可以分开防护的、可采用不同防洪标准,市区可高些,近郊区可相对低些。近期防洪标准可低些,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提高,防洪标准一般用洪水重现期表示,有的也可以某次大洪水作为防御的对象。
六、可靠充分的基本资料,认真、科学地研究有关问题,是制定城市防洪的基础。应深入调查,广泛搜集整理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资料,认真总结多年来防洪建设的经验教训,分析防洪、治涝工作存在的问题,要进行较详细的防洪、治涝水文分析计算,基本摸清主要的地质问题,必要时应进行补充的洪水调查和地质钻探,使城市防洪规划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对规划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应进行必要的专题研究,为研究防洪对策,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各个城市的具体情况不同,以上基础工作可根据规划工作的需要确定。
七、城市防洪规划牵涉面广,宜由城市的政府或综合规划、计划部门主持,城建、水利、交通等有关部门以及重要的工矿企业单位参加,按规划大纲、分工协作进行,共同完成。规划工作应分阶段逐步深入,部门间的关系和要求,应反复协商、协调。确定的规划方案,应提请城市政府进行认真审查,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经审批的规划是进行城市防洪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各有关部门应共同遵守,以充分发挥城市防洪工程设施的功能和效益。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新出现的情况,及时对城市的防洪规划进行修订和补充,并报送原审批机关审核。
八、本《编制大纲》是按一般城市防洪规划内容,一般规划报告的章、节顺序制订的,可根据各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增删调整,城市防洪、治涝属公益事业,现阶段一般无财务收益,可着重进行经济分析和评价,财务分析和评价可不做。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工程管理部分,规划阶段可以简化,已按国家防总要求完成《分蓄洪区安全建设规划》和城建部门完成治涝规划的,这两个规划内容也可以简化。附图只列出基本、主要的,各城市可根据情况增减。附件和专题报告,可根据规划情况,具体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