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集贸市场建设和提升工作调查报告
集贸市场建设和提升工作调查报告
推荐阅读:在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政府要成为带有公益性质集贸市场的建设主体。集贸市场作为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工程。新建集贸市场政府可以直接全资投入,老市场可以采取回购并提供建设改造资金等方式进行控股、参股,在...集贸市场是指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等现货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集贸市场在方便居民生活、促进农业生产和拉动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较大的作用。因而,规划、建设和提升集贸市场,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由 点梦时刻倾情奉献)
一、市区集贸市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市区二环线内经工商部门登记的有形集贸(菜)市场有26个,年成交额36.29亿元。这些市场有这样几个特点:
(1)投资主体多元。有政府投资、集体投资和企业个人投资等。其中政府投资的有、新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4个;集体投资的有3个;企业个人投资的有19个;(2)市场布局不合理,影响人流、物流、车流,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交通。如农产品批发市场,整个市场只有环城北路一条通路进出,而其他三周无道路,市场的人流、车流常常造成道路拥堵;
(3)市场硬件总体差,配套不全,格局不尽合理,除新建的农贸市场外,没有一个市场的硬件配套齐全完善;(4)市场管理不规范,缺少标准化、专业化,占道经营现象突出,场外有场,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仅在二环路范围内就有近20个马路市场,影响市容市貌和文明卫生城市创建。(本文由 点梦时刻倾情奉献)
二、市区建设和提升集贸市场的优势
(1)具有区位优势、交通枢纽优势及较强的辐射能力。多元交通已成网络,优势独具;又是农产品十分丰富的农业型城市,大力发展集贸市场、做大做强“农”字型市场条件得天独厚;(2)具有市场大市办市场经验。改革开放后,市成了全国的市场大市,辖区内有义乌小商品市场、永康五金城等,积累了办市场的丰富经验,培养了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专业团队;设计、旅行、影视、摄影、科技、音乐、艺术、人文、出版、饮食、漫画游戏
梦 想 从 相 信 开 始创 意 从 筹 资 起 步
(3)是农产品原产地、集散地,更是大规模发展农产品的洼地。境内产的各种蔬菜、水果、水产、花卉每年销往省外,数量高达500多万吨。同时,还是供港猪的生产基地;(4)发展农产品,搭建农产品平台迎来了一个新契机。民以食为天,对老百姓来说农副产品的价格是最敏感最直接的。稳定农副产品的物价,理所当然是集贸市场建设和管理者所应承担的一项工作。中央提出“省长管米袋子、市长管菜篮子”,说明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民生,重视农产品的发展和价格稳定,从而为市区的集贸市场建设和提升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三、市区集贸市场建设和提升的设想
水好、空气好、出行方便、物价较低,是一座非常适合人居住的城市。市区集贸市场建设和提升,目的是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完善宜居城市的结构。具体从三个层面来思考:(本文由 点梦时刻倾情奉献)
(一)建设浙中农副产品物流配发中心。将农副产品、水果、粮油等“农”字产品及物流整合发展成一个占地1500亩至2000亩的综合性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交易中心。这个中心的定位是:立足浙中,辐射全国(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 倾情奉献)
(三)把市场建设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构建政府主导下的菜篮子便民服务体系。连锁化品牌经营是集贸市场转变传统经营模式的重要趋势。学习借鉴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设立连锁菜场平抑菜价、方便群众的做法,在也可由市场开发服务中心对市区集贸市场进行整合,在各新建小区内设立便民小菜店。实行集团采购、专业配送,统一销售,同城同价,一店式销售,让市民吃上放心菜、便宜菜。同时,也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对菜篮子价格和质量的调控。要实现集贸市场集群化经营,鼓励集贸市场开辟“农加超”等形式,实行净菜上市,拓展销售渠道,对分散的集贸市场实行统一管理,提高集贸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四、全面提升集贸市场管理水平
在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政府要成为带有公益性质集贸市场的建设主体。集贸市场作为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工程。新建集贸市场政府可以直接全资投入,老市场可以采取回购并提供建设改造资金等方式进行控股、参股,在这特殊的行业逐渐推行“国进民推”,从而达到掌控集贸市场资源,使国有资本调控下体现其公益属性,还利于民。达到“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秩序优良、管理规范、安全放心”的目标。
针对集贸市场的监管,大胆探索市场主办权和市场经营管理权分离,推行标准化、专业化管理模式,改变农贸市场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管理能力差及管理不到位的现状。大力开展星级标准化市场建设,通过先发展一批龙头示范市场,强化国企市场“排头兵”的作用,继而带动同类集贸市场规范经营、健康发展,力争在三年的时间内,全力打造市区“三层次多网点”的现代化集贸市场便民服务体系。(本文由 点梦时刻倾情奉献)
设计、旅行、影视、摄影、科技、音乐、艺术、人文、出版、饮食、漫画游戏
第二篇:市区集贸市场建设和提升的思考(最终稿)
市区集贸市场建设和提升的思考
集贸市场是指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等现货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集贸市场在方便居民生活、促进农业生产和拉动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较大的作用。因而,规划、建设和提升集贸市场,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结合实际,就金华市区集贸市场的建设和提升,发表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市区集贸市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市区二环线内经工商部门登记的有形集贸(菜)市场有26个,年成交额有36.29亿元。这些市场有这样几个特点:
(1)投资主体多元。有政府投资、集体投资和企业个人投资的。其中政府投资的有兰溪门、四牌楼、新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4个;集体投资的有3个;企业个人投资的有19个;(2)市场布局仅不合理,影响人流、物流、车流,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交通。如农产品批发市场,整个市场只有环城北路一条通路进出,而其他三周无道路,市场的人流、车流常常造成道路拥堵;(3)市场硬件总体差,配套不全,格局不尽合理,除新建的农贸市场外,没有一个市场的硬件配套齐全完善;(4)市场管理不规范,缺少标准化、专业化,占道经营现象突出,场外有场,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仅在二环路范围内就有近20个马路市场,影响市容市貌和文明卫生城市创建。
市区集贸市场的这种现状,亟需要合理布局、功能齐全、1
标准化建设和改造提升。
二.市区建设和提升集贸市场的优势
(1)具有区位优势、交通枢纽优势及较强的辐射能力。金华是一座建在交通枢纽上的浙中城市。区域内有浙赣铁路、金温铁路、金千铁路,沪昆高速、金千高铁以及即将开通的杭长高铁、金温高铁;十二五规划中还将开通水上交通,多元交通已成网络,向北是长三角,向南是珠三角,向西是中部地区以及更远的地区。处在网络核心位置的金华优势独具,金华又是农产品十分丰富的农业型城市,大力发展集贸市场、做大做强“农”字型市场得天独厚;(2)具有办大市成功经验。历史上的金华是一个商贾云集、贸易繁荣的商埠。改革开放后,金华市成了全国的市场大市,辖区内有义乌小商品市场、永康五金城等,积累了办市场的丰富经验。市区建起了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金华农贸市场、兰溪门市场等一批设施完善、交易规范,具有现代模式的新型集贸市场。这些市场的建设为城乡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经过30多年的集贸市场建设经验的积累,特别是金华农贸市场的建设,已积累了一套现代化集贸市场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培养了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专业团队;(3)金华是农产品原产地、集散地,更是大规模发展农产品的洼地。金华地处金衢盆地,不但产粮多,而且农产品丰富,是浙江省重要的菜篮子基地。境内产的各种蔬菜、水果、水产、花卉每年销往省外,数量高达500多万吨。同时,金华还是供港猪的生产基地;(4)发展农产品,搭建农产品平台迎来了一个新契机。新年全国
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等六项主要任务。指出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民以食为天,对老百姓来说农副产品的价格是最敏感最直接的。稳定农副产品的物价,理所当然是集贸市场建设和管理者所承担的一项工作。中央提出 “省长管米袋子、市长管菜篮子”,说明从中央到地方都十分重视民生,重视农产品的发展和价格稳定。从而,为市区的集贸市场建设和提升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三.市区集贸市场建设和提升的设想
金华水好、空气好、出行方便、物价较低,是一座非常适合人居住的城市。市区集贸市场建设和提升目的是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完善金华宜居城市的结构。具体从三个层面来思考:
(一)建设浙中农副产品物流配发中心。将农副产品、水果、粮油等“农”字产品及物流整合发展成一个占地1500亩至2000亩的综合性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交易中心。这个中心的定位是:立足浙中,辐射全国。
根据金华资源优势,产业结构、服务范围以及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农产品加工冷藏配送物流中心内涵包括信息管理中心、蔬菜交易区、水果交易区、加工冷藏区、粮油交易区、物流配送区、配套服务区等七个区块,全功能的现代化商贸物流平台。①信息管理中心是农副产品冷藏物流中心的“总部”基地,为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设施有:中心管理机构、电子商务信息平台、产品展示、货物报关、产品
检测等功能。②蔬菜交易区、水产交易区等农副产品交易区(目前已形成且规模较小)。③时鲜水果、进口水果交易区,将现存的水果批发市场注入扩容,可上规模,上档次。④加工储藏区,对蔬菜、水果、水产品、海鲜、肉等进行分类、洗净、检验、保鲜、分级、包装处理后保鲜冷藏,满足四季销售和远程配送需要。⑤粮油批发交易区,将现有的粮油批发市场注入扩容,提高交易规模。⑥物流配送区,完善农产品包装、分装、转运等配套建设,设置露天装卸场、停车场及物流配套设施等。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对农产品进行统一配送,对供应链进行统筹抽调,降低流通成本和农产品损耗。⑦配套服务区,提供金融、电信、超市、餐饮、住宿、交通等配套服务。完善物流中心后勤保障及各项服务设施。
这个项目已有一定的基础,只要对已规划的浙中粮油批发市场进行扩容即可。
(二)建设区域性集贸市场,改造提升老市场。一条婺江把金华城分为江北、江南两部分。江北是金华老城,农副产品市场的网点布局较为合理;江南是新城,集贸市场的布局不尽完善。2008年新农贸市场在江南投入使用,有效的改善了江南市场结构。在此基础上扩建、新建完善江南、江北及婺城区、金东新区各一个档次高、设施完善的批零兼营,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性批零集贸市场,为区域内居民及机关企事业单位菜篮子提供供给。
改造提升原有的集贸市场,改善市民购物环境。针对原有的集贸市场主体多元、部分业主改造提升市场认识不足,只图眼前利益,改造提升速度慢,成效不明显等状况。可以采取以政府为主导的方式,对原有集贸市场通过控股、收购、托管等途径,由政府专业机构负责改造提升,进标准化、专业化管理。
(三)把市场建设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构建政府主导下的菜篮子便民服务体系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社区型小区层出不穷,如何做好社区型配套服务文章,在国内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零售业连锁品牌化经营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并扩展到各种零售业,其中也包括集贸市场。集贸市场也势必要走品牌化道路,这就要求拥有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专业的物流配送人员。连锁化品牌经营是集贸市场转变传统经营模式的重要趋势。学习借鉴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在北京市设立连锁菜场平抑菜价、方便群众的做法值得全国借鉴学习,在金华也可由金华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对市区集贸市场进行整合,在各新建小区内设立便民小菜店。实行集团采购、专业配送,统一销售,同城同价,一店式销售,让市民吃上放心菜、便宜菜。同时,也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对菜篮子价格和质量的调控。
要实现集贸市场集群化经营,鼓励集贸市场开辟“农加超”等形式,实行净菜上市,拓展销售渠道,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对中小型集贸市场进行重组、托管、并购和合作经营等方式,对分散的集贸市场实行统一管理,提高集贸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四、全面提升集贸市场管理水平
在市场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政府要成为主控带有公益性质集贸市场的建设主体。集贸市场作为城乡居民的“菜篮子”工程。新建集贸市场政府可以直接全资投入,老市场可以采取回购并提供建设改造资金等方式进行控股、参股,在这特殊的行业逐渐推行“国进民推”,从而达到掌控集贸市场资源,从而,使国有资本调控下体现其公益属性,还利于民。达到“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秩序优良、管理规范、安全放心”的目标。
针对集贸市场的监管,大胆探索市场主办权和市场经营管理权分离,推行标准化、专业化管理模式,改变农贸市场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管理能力差及管理不到位的现状。大力开展星级标准化市场建设,严格按照《浙江省星级文明规范市场标准》的要求,通过先发展一批龙头示范市场,强化国企市场“排头兵”的作用,继而带动同类集贸市场规范经营、健康发展,力争在三年的时间内,全力打造市区“三层次多网点”的现代化集贸市场便民服务体系。
二〇一一年九月五日
第三篇:城区集贸市场调查报告
根据市局开展集贸市场调研工作的指示精神,在武昌质监分局的统一领导下,我区集贸市场调研小组走访了水果湖菜市场、丁字桥菜市场、大成路集贸市场等多处具有典型性的农贸集市。现将调研情况列举如下:
一、武昌区集贸市场的发展现状
1、武昌区有42户集贸市场,在用衡器3976台,合格率94.82%;公平秤43台,合格率100%
2、整体布局较为合理,市场与居民区衔接较为紧密。
3、硬件设施较为完善,基本能满足农产品商贸流通的需要。
4、市场管理方式侧重于传统领域,管理、服务工作的创新性有侍加强。
5、市场规模、市场功能与城乡居民需要、农村经济结合紧密。
6、集贸市场存在着“一管就死,放手便活”的不正常现象。
7、“农改超”进展较慢。
二、武昌区集贸市场运行中的问题
1、缺乏统一的监督各市场的上级机构和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
自从工商部门与市场服务中心分家以后,城区各市场由于上级机构的不同,各自为阵,没有一个统一的上级机构对其管理。在这种令出多门的情况下,从宏观层面监管各市场行为,收集市场信息,实行宏观调控的难度加大。这种现状,不利于集贸市场的整体发展。
2、马路集市的兴盛,阻碍了正规集贸市场的正常发展。
据菜市场负责人反映,马路市场在道路旁摆摊设点,存在着严重的交通隐患;因无专人监管,食品卫生安全也得不到充分保证,短斤少两现象严重;其随意摆放、乱丢乱弃,给市容市貌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尽管城管部门一再打击,这些马路市场仍是“春风吹又生,”其不受约束的必展对正规市场的运转造成了严重影响。
3、各集贸市场定位单一,经营粗放,缺乏特色定位和精细包装。
在我们走访的各集贸市场的过程中,发现销售的商品和经营方式趋于雷同,均为面向大众的简单的菜品交易,缺乏自身的特色定位。除了在少数市场看到带有乡土特色的地方小吃外,其余市场皆为菜品的大众化销售,从包装到交易方式都较为粗放,这固然是考虑到主要消费群及其经济能力的原因,但在可行的范围内挖掘自己的民俗内涵,实行特色化经营,吸引更多消费者,促进市场的繁荣,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4、购物环境不佳,脏、乱、差现象未彻底改观。
武昌各集贸市场发展到今天,硬件设施均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经济实力的制约和运行机制的不完善,购物环境仍然不尽如人意。当调研组到某市场的畜区禽时,扑鼻而来的臭味让人晕眩,行走在摊位之间更须小心翼翼,东一堆鸡毛,西一滩下水,肮脏恶臭,让人心生怯意。这种情状虽不能根除,但只要完善一下工作流程,是可以得到改善的。还有,市场外围马路的拥堵极为严重,乱拉线接电现象较多,隐患重重,一旦发生不测,警车,消防车均难以进入,这种现状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隐患,是必须要加以解决的。
5、市场自身建设受到较多制约,如硬件落后、资金缺乏等。
此次调研的市场中,除部份集贸市场为框架式结构,硬件设施较为先进外,其余市场的硬件状况仍有待改进,菜市场只有一张门,交通不太便利,各商贩为寻求顾客关注,偏向于把摊位设在门口,造进入门处拥堵不堪,市场中后部空置,该市场管理方表示,如能在市场再开一张门,对自身发展大有好处,但因资金制约和涉及到民房拆迁(居民自用房边上的小杂屋),该设想难以实施。又如市场的“场内空,场外乱”的现状,如果不进行提质改造的话,终究是安全生产的隐患。
三、对发展、规范集贸市场的建议
1、设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建立顺畅的协调机制。
在各市场的上极主管部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机构,开展日常工作。该机构实现“机构、职责、财务、人员”四分离,开展独立运作,其主要职能是:负责市场物业的经营管理和设施维修、改造及资产管理;开发市场资源,搞好市场交易,促进市场繁荣;开展多种经营,为市场经营者提供经营条件和信息、储运、生活等方面的有偿服务;搞好环境卫生和消防安全,规范市场管理。建立顺畅的协调机制,解决因缺乏统一管理而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城区集贸市场的又好又快发展。
2、探讨“服务进社区”的新途径,解决马路市场存在的问题。
马路市场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城管部门也进行了多次整顿,但效果仍不明显,马路市场依旧或明或暗地存在。我们可以调整思路,认可其存在的某些合理性因素,如对居民生活的便利,对农民增收的益处等。在统一规划下,在城区某些地段划出专门的区域供其经营,并通过市场管理机构、工商、城管等部门的监管,维持正常的交易秩序。同时,可把这些小市场的管理权划给该区域内有一定实力的大市场,形成“大带小”的市场格局,使统一管理和“服务进社区”互不冲突,方便群众与商贩,实现双赢。
3、各集贸市场集思广益,在面向大众的基础上,实行特色经营。
各集贸市场进一步突出自身特色,实行错位经营,实现共同繁荣。如特色菜市场可根据其历史悠久、建筑古朴、民俗气息浓厚的特点,强化具有乡土特色的商品经营,如家常泡菜、霉干菜、特色小吃等。通过这些产品来吸引顾客,形成品牌效应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其他集贸市场也可调整自己的思路,通过某些菜品的种类齐全、价格较低来吸引特定消费群,提高自己的人气和知名度。
4、优化购物环境,使脏、乱、差现象得到根本改观。
集市上畜禽区的脏、乱现象,并非完全不可解决的。管理方可与物业部门协商,每隔一定的时间,派出专人外运垃圾,保证交易区的清洁;同时加强对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如鸡鸭毛等。通过统一的管理与商贩的自觉维护,保持购物环境的优良。至于对秀峰市场的混乱状况的整顿,有关部门须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宣传教育,惩戒某些违规商贩,重建市场秩序,促进其正常发展。
5、通过政策扶持,引进资金,加快市场的升级改造。
针对武昌市场发展的“瓶颈”,在调研所取得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加大对市场的政策扶持,如根据经济形势,减少某些税费的征收,对某些商品的生产进行补助等,通过这些措施提高商户经营的积级性,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大力引进资金,采取投资者出资金,政府给政策的方式,对现有集贸市场进行硬件升级,在城区新建市场,使武昌集贸市场布局更合理,运行更顺畅,人民群众的生活更方便。
第四篇:乡镇集贸市场调查报告
一、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集贸市场建设发展迅速,大部分农村乡镇告别了自然经济状态,市场机制逐步成为农村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集贸市场已成为商品流通和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和消费的重要场所,成为商品市场和商品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集贸市场总量及市场交易额迅速扩大。十五期间,尽管全市农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有所下降,但农村集贸市场和集贸市场的商品交易额持续扩张,由此带来农村流通规模和农村有形市场平均规模的扩大。据调查,十五期间,全市新建和改建集贸市场达32个,比九五期间增加近1倍,使全市集贸市场总数由改革开放前的47个发展到现在的146个,增长3.1倍,其中农村集贸市场达88个,乡镇集贸市场平均占有量达1.1个,高于全省0.9个的平均水平。2008年,全市集贸市场总交易额达19.5亿元,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15.1%,截止2008年底全市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集贸市场有9个,成交额比2000年增长350%,其余集贸市场成交额平均比2000年增长了290%。
二是集贸市场投资主体多样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建市场的原则,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方投资建市场的积极性,掀起了集贸市场建设热潮,出现了多种经济成份的市场主体。目前,全市除原工商体制改革移交的47个集贸市场由市场服务中心管理外,社会投资或其他经济组织投资成为市场建设的主体。
三是集贸市场建设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近几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商务部分别于2005年4月4日和4月30日下发了《商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农产品连锁经营试点的通知》(商建发[2005]1号)和《商务部、农业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标准委关于开展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商建发[2005]30号),2006年2月又下发了《商务部关于实施“双百市场”的通知》(商建发[2006]42号)等一系列关于农产品市场建设的相关文件,出台了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改造技术规范。这些文件和规范的贯彻落实,对农产品市场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为集贸市场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二、问题及原因
一是集贸市场布局失衡与市场设施不足并存。据调查,全市城乡现有占道经营的“马路市场”126处,其中城区(包括县市城区)存在马路市场58处,娄底城区存在18处,农村乡镇马路市场88处,城区沿街叫卖,占道为市处处可见,农村乡镇占道经营的现象比比皆是。新化县部分乡镇由于缺乏固定的集贸经营场所,至今仍沿袭千年来逢七或逢十赶场的传统落后的交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村商品流通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是市场主体规模普遍偏小。从全市146个农产品市场来看,年交易额1亿元的集贸市场不到10个,过5亿元以上的只有湘中果蔬批发大市场1家.大量的农村市场主体是个体商户、运销大户和经纪人,经营条件简陋,经营方式落后,专业化素质低,且各自为战,难以适应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
三是集贸市场建设规划落实难。从娄底城区的情况看,我市2005年编制的《娄底市城市商业网点规划(2005-2020年)》,该《规划》对娄底城区集贸市场建设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规划》提出集贸市场服务面积为1平方公里,同时规划在秀石街以南片区新建2处农贸市场,在火车东站片区新建3处农贸市场,在涟钢生活区新建1处农贸市场,在城南新区新建5处农贸市场,虽然该《规划》由市政府颁布实施已有三年多了,但上述规划却很难得到落实,各县市区也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缺乏合理的规划指导。出现了布局不合理和重复建设现象,有的地方有市无场,有的地方有场无市。二是部门配合不到位。导致农贸市场建设用地失控。三是积极性不高。农贸市场属准公益性事业,投资回报率低,管理难度大,对投资者吸引力不大,积极性受到影响。四是法律体系不健全,政府调控手段乏力。
三、发展对策
(一)加快集贸市场建设与改造升级步伐。集贸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农产品流通,繁荣城乡市场,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重要载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与措施。我市应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加快城乡集贸市场改造升级,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
(二)加强城乡集贸市场规划管理。商务部门要根据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结合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制订出城乡集贸市场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特别是对娄底中心城区和县级城市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防止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对城区已规划的农贸市场应严格按规划留足建设用地,对随意改变集贸市场建设用地性质的部门、单位或投资者应给予严厉的处罚,并责令其恢复用地性质,以确保规划的顺利落实。
(三)加大政府对集贸市场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增强政府使用财政、信贷杠杆对集贸市场建设的调控能力,加大政府直接投入和扶持力度,各级财政设立集贸市场建设引导资金,把集贸市场建设与改造纳入城市和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范围,进入财政预算。同时,支持力度应逐步增加,也可运用财政贴息、税收调节等措施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集贸市场建设的投入力度。形成农贸市场建设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四)优化集贸市场建设政策环境。集贸市场建设投入多,收益少,管理难度大,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都要给予大力支持与扶植。一是对集贸市场建设用地按城市公益性事业建设用地同等对待。二是实行税费优惠政策,对集贸市场建设前期报批报建等相关费用实行减免或减半征收。三是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或个人投资兴建农贸市场,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对集贸市场投资者享受外商投资的一切优惠.
第五篇:城市管理整治提升集贸市场整治方案
城市管理整治提升
集贸市场综合整治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活动,依据《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活动五年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和《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活动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集贸市场的管理工作,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为民
办实事的服务宗旨,把集贸市场建设和管理作为政府民心工程,紧紧围绕“城市管理整治提升”活动主题,以建立“市场负责、部门共管、各司其职、依法管理”的市场长效管理机制为核心,坚持“市场管理与部门监管同步、日常管理与综合治理并重”的工作原则,实现市场信用建设、经营秩序、食品安全、购物环境的全面提升,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都市区建设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有力保障。
二、整治重点
1、市场主体证照管理;
2、市场内及其周边经营秩序;
3、市场内环境卫生;
4、市场文明经营及信用建设;
5、食品安全;
6、明码标价;
7、计量安全;
8、设施安全。
三、整治任务和标准
(一)整治证照管理
整治任务:加大市场内经营者无证、无照经营的查处,实现规范统一亮证亮照。
加大市场内经营者营业执照的检查力度,取缔、规范无照经营,确保持照率、亮照率、并以市场为单位实施统一悬挂。规范市场内餐饮经营者许可证的发放,取缔、规范无证经营,加大食品经营者从业人员健康证的检查,确保健康证的持证率。
(二)整治市场内及其周边经营秩序
整治任务:市场内划行归市,无出摊、出店经营现象。市场门口及周边地区无占道经营和流动摊点,市场沿街店面无出店经营。市场门前车辆分类停放,无乱停、乱放现象。
督促市场主办单位加强市场日常管理,整治市场内占道、出摊、出店经营、非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整治市场周边流动摊点、占道经营和沿街店面出店经营。整治市场门前车辆停放。
(三)市场内环境卫生
整治任务:及时清扫地面垃圾,保持市场内地面无积水、无堆积性垃圾;市场公厕免费开放,专人定时保洁,无异味;市场内灭鼠、灭蟑、灭蝇工作成效显著。
督促市场主办单位落实专人做好市场地面卫生的保洁工作,并做好市场垃圾的清运。市场属地社区负责,统一派发灭鼠、灭蟑、灭蝇的药物,指导市场落实投药工作,对鼠、蟑、蝇较多的市场采取集中灭杀。由市场主办单位负责,落实专人做好市场公厕的保洁与管理工作。
(四)整治市场文明经营及诚信建设
整治任务:经营者经营行为文明。
指导市场主办单位开展场内经营者信用评定工作,全面落实经营者挂星经营,并积极组织市场开展文明诚信市场创建活动。督促市场主办单位加强对场内经营者的教育与管理。确保市场内无封建迷信物品和行为、无赤膊等不文明行为。指导市场主办单位加强市场安保工作,确保市场内无打牌等赌博现象、无打架斗殴和抢劫偷窃行为发生、无非法集会,确保市场内无犬自由出入,无豢养犬的行为。
(五)整治市场内食品安全
整治任务:清理市场内“三无”、变质、过期食品;市场主办单位履行准入管理,食品经营者建立进货台帐,入场食品可溯源;入场农产品经检测、检疫。
督促市场主办单位和场内经营者开展索票索证和溯源管理工作,完善进销货台账的建立。依法查处市场内“三无”、过期、变质食品。由农水部门负责,整治市场内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销售行为,指导市场主办单位自产自销蔬菜的快速检测工作,全面加强入市肉、禽商品的检疫工作。
(六)整治市场内明码标价
整治任务:整治市场内各类商品明码标价。
由物价部门负责,工商部门配合,整治市场内各类商品明码标价,做到标价清晰、价货相符。依法对哄抬物价、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七)整治市场计量安全
整治任务:整治市场内公平秤的设立与管理,加大经营者计量器具及计量行为的监督检查,确保无不合格计量器具入场使用。
提请市质监部门及计量所配合,督促市场主办单位设立公平秤,及时受理消费者复秤请求,做好记录;加大经营者使用的计量器具的检查,依法查处使用不合格计量器具以及短斤少两等违法计量行为。
(八)整治市场设施安全
整治任务:整治市场设施安全隐患和消防隐患。
加强对市场内“三合一”现象的取缔和规范,加大对市场内消防器材的检查,组织市场内管理者和经营者进行安全教育,确保市场无消防事故发生。由安监部门负责,加强对市场内棚顶、货梯等设施安全的检查,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组织协调阶段(月 日-月日)
召开动员会议,统一思想,明确各自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集中部署整治工作。
(二)集中整治阶段(月 日— 月日)
各责任单位按照任务分工,组织人员集中力量进行突击整治和重点推进,确保整治目标得到有力落实。
(三)巩固提高阶段(月日—月日)
各责任单位组织对前阶段的整治工作情况进行回头看,对照标准,进行自我检查和评估,找出薄弱环节,拾遗补缺,及时整改,巩固整治成果,落实长效管理制度。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按照“依法管理、履职尽责”的原则,各责任单位要切实
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打好夏季农贸市场综合整治战役,确保整治工作得到高效的组织。
(二)突出重点,抓好落实
各单位、各部门突击整治重点,要严格对照整治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强势推进,对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及时整理,确保各项整治任务得到有力的落实。
(三)加强配合,务求实效
集贸市场整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问题比较复杂,涉及部门较多,因此各单位、各部门要团结协作,加强协调配合和相互支持,对复杂性问题或矛盾突出的问题,多采取联合执法和综合治理的方式,务求整治的实效。
(四)严格标准,强化监督
各责任单位要对照测评要求,严格整治标准,提高整治质量。区提升办公室将定期检查、不定期检查,并及时进行通报,对整治工作不力、动作不快、成效不明显的单位和个人,依据《城市管理整治提升综合考评实施方案》,启动责任追究机制,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2012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