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路隧道的分类
公路隧道的分类
【解答】
1、按照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分类:分为土质隧道和石质隧道。
2、按照隧道的长度分类:分为短隧道(铁路隧道规定:L≤500m;公路隧道规定:L≤500m)、中长隧道(铁路隧道规定:50010000m;公路隧道规定:L>3000m)。
3、按照国际隧道协会(ITA)定义的隧道的横断面积的大小划分标准分类:分为极小断面隧道(2~3㎡)、小断面隧道(3~10㎡)、中等断面隧道(10~50㎡)、大断面隧道(50~100㎡)和特大断面隧道(大于100㎡)。
4、按照隧道所在的位置分类:分为山岭隧道、水底隧道和城市隧道。
5、按照隧道埋置的深度分类:分为浅埋隧道和深埋隧道。
6、按照隧道的用途分类: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和矿山隧道。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第二篇:公路性质分类
公路性质分类:
公路按使用性质可分为:国家公路、省公路、县公路和乡公路(简称为国、省、乡道),以及专用公路五个行政等级。一般把国道和省道称为干线,县道和乡道称为支线。国道是指具有全国性政治、经济意义的主要干线公路,包括重要的国际公路,国防公路、连接首都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首府的公路,连接各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省道是指具有全省(自治区、直辖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国道中跨省的高速公路由交通部批准的专门机构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县道是指具有全县(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公路。县道由县、市公路主管部门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乡道由乡人民政府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专用公路是指专供或主要供厂矿、林区、农场、油田、旅游区、军事要地等与外部联系的公路。专用公路由专用单位负责修建、养护和管理。也可委托当地公路部门修建、养护和管理。
有路面公路是指铺有各种路面的公路,包括高级路面、次高级路面、中级路面和低级路面。无路面公路是指未铺筑任何路面材料的公路。
路面:路面是用各种筑路材料分层铺筑在公路路基上供车辆行驶的层状构造物。其主要功能承受行车和各种自然因素如风、霜、雨、雪、日照等的共同作用,使之能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平整度和粗糙度,以保证车辆在路上安全、舒适、快速行驶。
公路组成:
公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路基、路面、桥梁、涵洞、渡口码头、隧道、绿化、通讯、照明等设务及其它沿线设施组成。
公路技术指标:公路的主要技术指标有:计算行车速度、行车道宽度、路基宽度、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
该文章转自[公务员1号()]:
第三篇:公路隧道拥堵通行措施
隧道避免拥堵安全通行措施
为了认真做好全国干线公路养护工作,保证隧道运营安全,能够及时有效应对隧道拥堵等突发事件,在事件发生时能够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积极组织实施抢险工作,及时排除险情,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我工区特结合隧道实际情况,制定了《隧道避免拥堵安全通行措施》。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为基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积极配合路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做好突发性道路拥堵的相关工作,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和正常运营。通过全体养护人员上下共同努力,确保我工区隧道通行状况良好,力争养护管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以优异的通行状况迎接节、假日等特殊状况时期车辆通行高峰。
二、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三、避免拥堵保障措施
(一)加强日常巡查,做好全隧道日常运行维护工作和日常检查,做到责任到人,确保隧道各项设施完好及路面干净整洁,能够处于良好的通行状态。
(二)积极开展定期检查工作,做到车道交通标志、标线、指示灯等设施完备,定期巡视隧道内消防设施,对超出有效期的灭火器要及时更换,在对消防管网的检查中确保洞内及洞外管线通畅,无漏水、冰冻,阀门管件操控灵活有效,无生锈,无锁死,高地位消防水池液位正常。
(三)应急处置的装备、机具、器材等均要按照操作规程及使用说明进行检修保养,及时发现不足,及时解决问题,为可能突发的隧道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提供良好的保障。
(四)养护道班要加强对公路、尤其是隧道路段的标志、标牌、标线规范,优化。为广大司乘人员提供了良好的安全行车通行环境,尤其是隧道内的反光标志、轮廓标等,要定时进行清洁,保证标志标牌的清晰度,使反光设施充分发挥其警示作用。此外,对于隧道内被损坏的设施,养护人员及时修缮,保证隧道内标志标牌设施完好。
(五)加强业务培训,坚持学习养护专业知识。隧道养护人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增强履职能力、应急处置效率,熟悉应急处置方案,更要明确相关责任,具体到事、细化到人,项项工作有着落,提高养护人员的应急水平,保障养护人员能够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迅速冷静的处理隧道拥堵等有关紧急事故的发生。
(六)着力做好保障车道通行通畅工作。道班班长要根据车流量情况,及时关注车道的车辆流动情况,当发现有堵车现象或可能会出现堵车现象时,立即设置“减速慢行”“禁止通行”“绕道行驶”等相关警示标志,确保车道平稳有序。
(七)对未及时发现或发现时已经发生拥堵的情况,养护人员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应设立警示标志,提醒大家减速慢行,避免二次事故发生,拥堵严重及时与交警、路政大队取得联系,配合各部门引导疏通。可采取出口加快放行、入口限制进入、单侧先行等应急措施,对已处在隧道内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应严加看管。
(八)随车携带应急医药箱、便携工具等。养护人员随车携带医药箱,必备常用药品以及修车工具。发生拥堵事故随时提供义务线路咨询、安抚行人情绪、帮助修车、提供急救药品等便民利民服务项目;积极饯行各项社会承诺,努力营造安全、畅通、和谐的交通行车环境。
(八)每日检查养护作业车,随车携带必备工具。每日养护巡查出发前,检查随车携带工具,包括警示标志牌、反光标志及其他养护工具。同时加强与路政、交警部门的协调,保证通行秩序有序稳定,尽量杜绝拥堵中发生二次事故。
(九)加强安全管理,确保节假日期间安全。对隧道、三角区及交叉路口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针对隧道周边实际情况,制定各项应急预案及演练,并成立应急队伍,备足应急处置物资,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十)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对隧道周边及时清理可能造成事故的各项隐患,不能及时清除的要上报工区领导尽快采取措施排除。
第四篇:长大公路隧道通风问题
我国长大公路隧道通风中的几个问题
夏永旭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710064)
摘要:论述了我国长大公路隧道通风中目前存在的几个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思路。关键词:长大公路隧道,通风,问题。
1.前言
随着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和道路等级的逐渐提高,近年来,我国的公路隧道越修越多,越修越长。特别是我国西部山区的公路建设,将有许多长大或特长公路隧道要修建,正在施工的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设计长度更是长达18.004km。在整个隧道的建设中,通风方案的优劣及通风运营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隧道的工程造价、运营环境、救灾功能及运营效益。20多年来,国内在公路隧道通风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许多问题。随着人们对公路隧道通风理念的转变[1],特别是许多长大或特长公路隧道的建设和规划,通风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长大公路隧道建设的关键。本文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目前长大公路隧道通风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
2.长大公路隧道通风中的几个问题 2.1 汽车排污量的计算
公路隧道的通风原理,是通过向隧道内注入新鲜空气,稀释洞内由汽车排出的废气(CO、NO2、HC)和烟雾,使得隧道内的空气质量和烟雾透过率,能保证司乘人员的身体健康和行车安全。然而,隧道内的废气总量和烟雾浓度,与汽车的排污强度以及隧洞内的车流密度成正比。
关于汽车的排污强度,我国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强制性的政策法规。但是,我们现在的排污限制标准,仅相当于欧洲的1号标准。新颁布的《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2],所给出的各类汽车基本排放量也是1995年的测试结果。规范中虽然也给出了co折减系数为1%-2%,但是,汽车排污折减系数的取值不仅取决于汽车的发动机性能,而且与汽车燃油的质量以及道路的坡度都有关。图1是针对某隧道取co允许浓度为200ppm时不同折减系数的新风量。可以看到,折减系数影响较大,因此在具体计算中究竟取多少很值得研究。而关于柴油车的烟雾排放,现行规范中根本没有提及折减,但随着汽车性能的逐渐改进,烟雾排放量也当然应该折减。另外,当柴油车车速为80km/h或者70km/h,隧道纵坡大于1%或者大于2%时的烟雾车况系数fa(VI),也应该予以研究,因为这两种情况显然是存在的。
图1 不同折减系数时的新风量3000 Q(m/s)3图2 新风需求量***12折减系数34Q(m/s)20255000050100***0350ppm2015
另一方面,隧道内的车流密度和道路的交通量成正比,车流密度高,洞内烟雾排放量大, 1
3而交通量一般又呈逐年增长趋势,所以,如何处理汽车排污量逐年下降和交通量逐年增长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计算隧道排污量的关键,也是一个难题。但是,目前在许多工程的工可阶段,出现了为提高公路的等级,人为扩大交通增长速率的现象,这势必也加大了隧道的污染量,应该引起注意。
2.2 长大公路隧道的卫生标准及需风量
有了隧道污染量,则隧道的卫生标准和烟雾允许透过率直接决定隧道需风量的大小。卫生标准主要是指是co的允许浓度,计算时不仅要考虑汽车行驶速度,而且要考虑司乘人员在隧道中停留的时间。规范对于小于3.0km的隧道,给出co允许浓度为250ppm,堵塞时
-1为300ppm,烟雾允许透过率为0.0070m。又根据已有的研究,提出c=co×t=600ppm﹒min。但是,对于大于3.0km的特长公路隧道,co允许浓度究竟如何取,规范中没有说明。所以,对于长大公路隧道的卫生标准,必须深入细致研究。毫无疑问,卫生标准高,隧道内的环境好,但是通风设备的投资肯定很大,而且将来的运营费用也会很高。因此,在确定卫生标准时,应当同时兼顾国家的环境卫生法规和业主的承受能力。图2给出了某特长公路隧道取不同卫生标准时的新风量需求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到,co允许浓度取200ppm和150ppm 相差 35.11%,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
隧道通风需风量的计算,除了要满足正常交通外,还必须考虑阻塞情况和灾害情况。规范根据PIARC的建议,取阻塞工况车速10.0km/h,长度为1.0km,完全可以。但是,阻塞区外的车速肯定是距离阻塞中心越远车速越高。然而,沿隧道长度车流如何分布,车速到底取多少;相邻车道的车流、车速又如何,都需要认真研究。另外,由于长大公路隧道设有监控中心,所以在计算需风量时,20.0km/h工况是否还要考虑,值得商榷。根据目前的发展趋势可以预计,随着汽车排污量的逐年降低,烟雾允许透过率将成为控制隧道风量的决定因素,这在坡度较大隧道中业已得到验证。
公路隧道的灾害主要是指火灾。尽管正常运营时的隧道风速,肯定满足防止火灾时烟雾回流的最低风速要求,但是,在计算隧道需风量时,必须认真详细地研究隧道发生火灾时灭火排烟的需风量以及逃生道和避难洞的风量需求。
2.3 通风方式的选择及通风方案的初选
公路隧道的机械通风方式,一般分为全横向、半横向和纵向。上述三种通风方案各有利弊。如全横向和半横向通风,隧道内的卫生状况和防火排烟效果好(全横向最好)。但是,初期的土建费用、设备费用以及后期的通风运营费用很大;纵向通风土建工程量小,设备运营费用相对较低,且方式灵活多样,但洞内的环境状况和防火排烟效果稍差。根据2000年底的统计,全世界已建3.0km以上的公路隧道400多座,20世纪80年代以前建成的多为全横向式和半横向式通风,以瑞士、奥地利和意大利为代表。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关于公路隧道通风方式基本分为两大派。欧洲仍然以半横向、全横向居多,而亚洲以日本为代表,全为分段纵向。日本甚至认为,加静电除尘器的分段纵向通方式,适合任何交通形式和任何长度的公路隧道。近几年,欧洲各国的通风理念也有所改变,双洞单向交通,分段纵向通风方式,逐渐成为主流。奥地利巴拉斯基隧道和陶恩隧道的二期工程就是典型的例子[4]。
国内的通风方式,也经历了由最初的全横向、半横向向分段纵向逐渐过渡的过程。如上海的打浦路隧道(2.761km)、延安东路隧道右洞(2.261km)采用的是全横向。深圳的梧桐山隧道左线(2.238km)为半横向。1989年建成的七道梁隧道(1.56km),在国内首次采用全射流纵向通风。而1995年建成的中梁山隧道(左洞3.165km,右洞3.103km)和缙云山隧道(左洞2.528km、右洞2.478km),变原来的横向通风方式为下坡隧道全射流纵向通风,上坡隧道竖井分段纵向通风,在国内首次将纵向通风技术运用于3.0km以上的公路隧道。随后,铁坪山隧道(2.801km)、延安东路隧道左洞(2.30km)、谭峪沟隧道(3.47km)、木鱼槽隧道(3.61km)、梧桐山隧道右洞(2.27km)、大溪岭隧道(4.1km)、二郎山隧道(4.61km),[3][2]
[2] 2 均采用了纵向或分段纵向通风方式。
尽管分段纵向通风方式,已经成为大家普遍的共识,但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和挑战。如分段的长度最大不能超过多少,国外4.0km的长度能否在国内适用;对于地形险峻,埋深太大的特长隧道,如何解决中间段的通风;火灾和救援逃生时风机如何控制;静电除尘器的技术和经济效果到底如何;怎样减少通风阻力;大角度长斜井和盲竖井的技术经济比较;地下风机房和地面风机房的优缺点,等等。对于上述这些问题,虽然国外已有各种处理方法,但效果不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认识的不断提高,有些问题已经有了新的解决办法。如采用隧道顶端的大直径轴流风机可以大大降低通风阻力;火灾发生时的人员逃生可以事先通过[6]现场和数值模拟研究,制定出救灾预案。无法设置竖井的中间段可以设法采用混合通风方式[7,8,9]。当然,国外的经验只能借鉴,决不能照搬。真正解决问题,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做扎实细致的研究工作。
在具体进行通风方案的选择时,可以分三个层次展开。首先是确定通风方式,是采用横向、半横向,还是纵向、混合式;其次是在所确定的一种或者两种通风方式中,再进行多方案的比选,选取较好的2~3种;最后对所初选的通风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给出推荐方案和比较方案,提供专家评审。然而,不管在哪一个阶段,都必须从功能、技术、经济三方面考虑,逐步深入,认真研究,科学论证。
2.4 防火救灾时的通风
公路隧道通风方案的设计,除了要满足交通运营通风外,还必须详细研究火灾发生时的通风需求,即把正常运营通风和火灾时的通风看作是整个通风系统的两种重要的工况。由于隧道火灾的随机性,通常很难提前预防。加之隧道环境封闭,灭火救灾困难,一旦发生火灾,损失巨大。1999年3、4月间,意大利勃朗峰隧道和奥地利陶恩隧道的先后发生大火,造成40多人死亡。2001年10月24日,瑞士圣哥达隧道又有两辆大卡车碰撞引起大火,14人丧生。可以肯定地说,防火救灾是目前公路隧道通风的难点,而且是今后很长时间内需要研究的课题。因而,在研究通风方案时,对于隧道防火区段的划分、横通道的设置、横通道的开启与关闭、烟流排出的路径与速度、逃生通道的空气补给、避难洞的新风需求、隔温安全段的长度和降温措施、排风口的间隔和面积、火灾时的风机控制、部分风机损坏时的风机调配等,都要逐一详细研究。而在研究这些问题时,又必须和隧道的正常通风以及安全等级、防灾救灾预案的制定综合考虑,并在通风方案的选择阶段和优化阶段,分层次进行。研究的方
[6]法可以通过物理实验的方法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同时进行。2.5 通风方案的优化
优化研究是对通风方案深化和完善的重要过程。因为,除了在通风方式的选择和通风方案的初选阶段,许多问题根本无法解决外,一些隐藏的深层次的问题,只能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设计的展开逐步显现。国外对长大公路隧道的通风研究历来十分重视,如意大利的勃郎峰隧道,从最初的设计草图到最后建成通车,历时三十一年,通风方案先后多次修改。今年又结合防灾救灾,对整个通风系统进行大的改造。
通风方案的优化研究,可通过数值模拟和物理实验两种方法实现。数值模拟可首先根据一元流理论,研究不同防火区段划分、不同斜(竖)井断面、不同车流工况、不同风机配置时,隧道内的风流方向、风速变化、风压分布,给出该通风方式的定性及定量描述。然后,再应用CFD技术,进一步详细研究上述相关问题以及细部结构对通风效果的影响,诸如斜(竖)井断面、射流风机效应、分流和汇流局部损失系数、连通道和过渡端的阻力、轴流风机进出口段最佳长度和角度、火灾时的烟雾分布规律、连通道在灭火排烟中的作用、两洞口及送排风塔相互影响、隧道污染物的扩散等。
物理实验研究是借助物理模型,模拟所拟定的通风方案在不同细部结构、不同通风工况、不同风机配置时的通风效果,观测各个细部的流场分布,实测模型内不同断面的风流、风压、[
6、11]
[10]
[5] 3 风速;实测壁面阻力系数和不同细部损失系数、研究各个细部的最佳几何形状;观测火灾发生时的烟流分布,风机的排烟效果,确定轴流风机和射流风机的最佳配置;研究不同风机参数(轴流风机的叶片角度、进出口形状、风量控制方式;射流风机类型)对风场的影响等[6,12]。
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目前也最存在一些问题,如建立更符合实际的计算模型、瞬态非线性以及紊流的计算方法、非相似物理实验模型、足尺实验等。但是无论怎样,物理实验是优化研究的基础,它不仅是对通风方案的验证,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测为数值模拟提供计算参数,修正和完善数值研究模型。因此,对于长大及特长公路隧道的通风优化,物理实验是最重要的必须手段,也是最直接和最基础性的工作,决不能流于形式和沦落为对通风方式单纯的验正。2.6 通风效果的检测
通风效果的检测,是对竣工运营后的隧道通风状况进行实地检测,内容包括隧道内的 CO浓度、NO2浓度、HC浓度、烟雾透过率、风压、风速、噪音;隧道区域环境污染浓度、污染范围;风机性能、风机功率、风机组合功能、风机控制效果甚至于检测器件的灵敏度等。通风效果检测的最大困难在于设计交通工况的组织以及灭火排烟时效果的检验。但是,成功的通风效果检测,不仅仅是对通风方案有一个实际的考察和评估,而且会为通风控制方案的完善提供有用的帮助。所以,对于长大和特长公路隧道必须认真做好通风效果的检测工作。
3.结语
隧道通风是长大公路隧道建设中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而防灾救灾的研究更是长远的课题。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研究的技术和手段,特别是实际经验,我们和国外都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虚心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强公路隧道通风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结合工程实际,开拓思路,努力工作,将是我国今后长大公路隧道通风研究的长期任务。
参考文献
1.夏永旭、戴国平.现代公路隧道的发展,2001’中国公路隧道学术交流论文集,200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6 3.夏永旭、王永东、赵峰.雁门关公路隧道通风技术研究报告,2001.6 4.夏永旭.欧洲四国隧道通风考察报告,2000.5 5.John Day,Ian Sweetland.REDUCING PORTAL EMISSIONS FROM TUNNELS ECONOMICALLY, Ventilatoren Sirocco Howden,2001 6.杨冠雄.公路隧道营运时防灾系统设计分析,台湾中山大学研究报告,2001.7 7.夏永旭.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通风方案讨论,长安大学学报,2001.10,待发表 8.夏永旭、赵峰.纵向-半横向混合通风方式研究,长安大学学报,2001.10,待发表 9.夏永旭、赵峰.纵向-全横向混合通风方式研究,长安大学学报,2001.10,待发表 10.王永东、夏永旭:长大公路隧道纵向通风数值模拟研究,中国公路学报,2002.1 11.王永东、夏永旭:公路隧道纵向通风局部数值模拟研究,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Vol.21(2001).4 12.A D Martegani、G Pavesi.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longitudinal ventilation system,CICC,1993
夏永旭,长安大学公路学院教授,电话:029-8498307(H)
地 址:西安市南二环中段长安大学330信箱,710064,E-mail:yongxuxia@263.net 4
第五篇:公路监理考试隧道知识
隧道开挖时需要进行哪些观察? 其稳定状态。
(1)掌子面的岩性变化、结构面组合及 水压力和涌水的污浊度。
(2)掌子面的含水状态以及涌水量、涌 体和有害气体浓度的测量。
(3)洞内的氧气、二氧化碳、可燃性气 表现,特别要关注裂隙、错位、挤入等现
(4)已施工地段的围岩及支护的动态象的出现。
面的建筑物和洞口的状况,包括开裂、沉
(5)隧道开挖影响范围内的地表及上降、滑动,以及由此引起的地表结构物的破损。
内裂隙、漏水等状况。
(6)爆破后以及地震后,洞外浮石和洞
支护与衬砌施工一般规定
1)根据围岩条件、断面大小和施工条件等选择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架等单一或组合的支护形式。
2)当掌子面自稳能力差时,应选择超前支护、掌子面预加固、改变开挖工序等措施。3)隧道支护与衬砌施工宜根据现场监控量测结果分析施工中各种信息,及时调整支护措施和支护参数 ,确定二次衬砌施工时间。I~Ⅳ级围岩的二次衬砌应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参考值: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2mm/d,拱顶下沉速率小于0.15mm/d)后尽早施工。
4)施工中应做好施工地质描述、超前地质预报,根据围岩条件的变化情况,因地制宜,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5)隧道衬砌不得侵人隧道建筑限界 ,开挖放样时可将设计的轮廓线扩大50mm,不得减少衬砌厚度。
6)支护与衬砌材料规格及要求等应符合现行施工技术规范规定。
超前锚杆基本要求
1)锚杆材质、规格等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超前锚杆与隧道轴线外插角宜为5°~10°,长度应大于循环进尺宜为3~5m。3)超前锚杆与钢架支撑配合使用时,应从钢架腹部穿过,尾端与钢架焊接。4)锚杆插入孔内的长度不得短于设计长度的95%。
5)锚杆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米。钢支撑支护基本要求
1)钢支撑的型式、制作和架设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钢支撑之间必须用纵向钢筋联接,拱脚必须放在牢固的基础上。
3)拱脚标高不足时,不得用块石、碎石砌垫,而应设置钢板进行调整,或用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强度不小于C20。4)钢支撑应靠紧围岩,其与围岩的间隙,不得用片石回填,而应用喷射混凝土填实。
混凝土衬砌 基本要求
1)所用材料、规格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2)防水混凝土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3)防水混凝土粗集料尺寸不应超过规定值。4)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对基底承载力有怀疑时应做承载力试验。5)拱墙背后的空隙必须回填密实。因严重超挖和塌方产生的空洞要制定具体处理方案经批准后实施。
锚杆支护基本要求
1)锚杆的材质、类型、规格、数量、质量和性能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2)锚杆插入孔内的长度不得短于设计长度的95%。
3)砂浆锚杆和注浆锚杆的灌浆强度应不小于设计和规范要求,锚杆孔内灌浆密实饱满。
4)锚杆垫板应满足设计要求,垫板应紧贴围岩,围岩不平时要用M10砂浆填平。5)锚杆应垂直于开挖轮廓线布设。对沉积岩,锚杆应尽量垂直于岩层面。
(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支护基本要求 1)材料必须满足规范或设计要求。2)喷射前要检查开挖断面的质量,处理好超欠挖。
3)喷射前,岩面必须清洁。
4)喷射混凝土支护应与围岩紧密粘接,结合牢固,喷层厚度应符合要求,不能有空洞,喷层内不容许添加片石和木板等杂物,必要时应进行粘结力测试.喷射混凝土严禁挂模喷射.受喷面必须是原岩面。5)支护前应做好择水措施,对渗漏水孔洞、缝隙应采取引捧、堵水措施,保证喷射混凝土质量。
6)采用钢纤维喷射混凝土时,钢纤维抗拉强度不得低于380MPa,且不得有油渍及明显的锈蚀。钢纤维直径宜为0.3~0.5mm,长度为20~25mm,且不得大于25mm。钢纤维含量宜为混合料质量的1%~3%。洞身开挖基本要求
1)不良地质段开挖前应做好预加固、预支护。
2)当前方地质出现变化迹象或接近围岩分界线时,必须用地质雷达、超前小导坑、超前探孔等方法先探明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才能进行开挖。
3)应严格控制欠挖。当石质坚硬完整且岩石抗压强度大于30MPa并确认不影响衬砌结构稳定和强度时,允许岩石个别凸出部分(每1m2不大于O.1m2)凸入衬砌断面,锚喷支护时凸入不大于30mm,衬砌时不大于50mm,拱脚、墙脚以上lm内严禁欠挖。
4)开挖轮廓要预留支撑沉落量及变形量,并利用量测反馈信息进行及时调整.5)隧道爆破开挖时应严格控制爆破震动。
6)洞身开挖在清除浮石后应及时进行初喷支护。
洞口开挖注意事项:1)进洞前应尽早完成洞口排水系统;2)按设计要求进行边仰坡放线,自上而下逐段开挖,不得掏底开挖或上下重叠开挖;3)清除洞口上方有可能滑塌的表土、灌木及山坡危石等;4)石质地层拉槽爆破后,应及时清除松动石块,土质地层开挖后应及时夯实整平边、仰坡;5)洞门端墙处的土石方,应视地层稳定程度、洞口施工季节和隧道施工方法等选择施工时机和施工方法;6)洞口施工宜避开降雨期和融雪期,在严寒地区施工应按冬季施工的有关规定办理;7)不得采用深眼大爆破开挖边仰坡;8)开挖中应及时检查边仰坡,如有松动,开裂等现象,应适当放缓坡度,保证边仰坡稳定和施工安全;9)开挖的土石方不得弃在危害边坡及其它建筑物稳定的地点,并不得影响运输安全;10)洞口支挡工程应结合土石方开挖一并完成;11)开挖中对地层动态应进行监控量测,检查各种处理措施的可靠性。洞门施工基本要求:l)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上,虚渣、杂物、风化软层和水泥必须清除干净。2)洞门端墙的砌筑与回填应两侧对称进行,不得对衬砌产生偏压。3)端墙施工应保证其位置准确和墙面坡度满足设计要求。4)洞门衬砌完成后,其上方仰坡脚受破坏时,应及时处理。5)尽早修建,尽可能在雨季前施工洞门的排水设施应与洞门工程配合施工 ,同步完成。6)洞门的排水沟砌筑在填土上时,填土必须夯实。7)洞门装修砌体要求平整、清洁,隧道名牌字样美观、醒目。8)洞门端墙处的衬砌与洞内衬砌要用同一材料整体灌注,洞门端墙与隧道衬砌连接良好。
明洞基础监理要点
明洞边墙基础施作前,应核对地基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2)明洞边墙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上,遇有地下水必须将水引离边墙基础;松软基底可用桩基或加固地层等方法处理;半路堑单压式明洞的外墙岩石基础应埋置在风化层以下0.25m处,若岩层有裂隙不易清除,可采取压浆加固处理;位于陡坡坚硬完整岩石的明洞外墙基础,可将岩石切割成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0.5m.。(3)施工顺序:先难后易,先做外侧边墙,后做内侧边墙,对于凹形地段或外墙深基部分要先开挖、修筑最低凹处,逐步向两端进行。(4)挖孔桩做基础时,应分区跳槽开挖井孔。桩孔井口应做锁口,分节开挖和支护,孔底高程应测量无误后,才能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
明洞拱墙施工监理要点:
1)砌筑前应复测中线、高程,边墙拱圈放样立模时要预留施工误差,以保证衬砌不侵入限界;2)明洞拱墙按断面要求制定挡头板和外模,随着灌注逐步向上安设。为不使外模因振捣及砼挤压而变形,除临时支顶外,还应将外模板拉紧固定。拱架如架设在立柱上,立柱基地应结实,否则应铺设纵向卧木并将各立柱纵向连接成整体;3)边墙模板必须支撑牢固,在内外模间设钢筋拉杆及临时支撑,使之成为整体;4)灌注拱圈砼时,应从两侧拱脚对称不间断地灌注到拱顶。先做一侧边墙,随即灌注拱圈时,要加强对另一侧拱脚基地的处理,如超深过挖,应打纵梁、砌垫块、加设锚杆已使拱圈与岩壁连接牢固,防止拱脚基底松软沉落。采用跳槽边墙灌注拱圈时,拱圈分节处所设钢筋应预留接头,使拱节连成整体。5)明洞内墙灌注前,墙背空洞先砌回填片石,回填量大时可用干砌片石,灌注边墙时应做好纵向盲沟和泄水孔;6)明洞伸缩缝一般在土质地层每20m设置一道,石质地层为30m,但不得设在侧洞范围内,通常距侧洞边缘不小于2m。气温变化较大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伸缩缝,但采用先拱后墙法施工的明洞,在与隧道相接处不宜设置伸缩缝。任何形式明洞的基础,在地质软硬变化处均设置伸缩缝;7)明洞拱圈砼达到设计强度70%,并且拱顶填土高达0.7m以上时才能拆除拱架,如采用土石方机械填筑时,须待拱顶回填完成后方能拆除拱架。
明洞施工的监理重点:
定各部分的开挖尺寸。(1)明洞开挖前和开挖中,(2)应督促先做好洞应检查和测顶排水设施。(3)注意边坡、仰坡在开挖过程中的稳定,督促落实防护措施。(4)按规范落实开挖施工顺序,保证施工安全。(5)土石弃方不得影响行车安全和各类建、构筑物的稳定。(6)边墙基础施作前,要核对地基承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基础必须置于稳固的地基上。(7)施工顺序应本着先难后易的原则。(8)若做挖孔桩基础,其井孔应分区跳槽开挖,注意各工序的安全和质量。(9)拱墙放样立模时,要预留施工误差,保证衬砌不侵入建筑限界。(10)采取措施,保证模板的稳定。(11)浇筑拱圈混凝土时,应从两侧拱脚对称不间断地灌注到拱顶,若不采用对称浇筑,则应注意加强基底处理、预留钢筋接头,保证浇筑质量。(12)注意回填以及墙背后的排水设施的施工质量。(13)按规范检查伸缩缝和沉降缝的设置。(14)注意拆模时的混凝土强度要达标。
喷射混凝土作业中监理工作的要点。
(1)审批喷射混凝土所用的进场原材料,包括水泥品种、等级、出厂批号及质量,石子、砂子的级配、细度等;检查水泥、外掺剂、砂石的存放条件。
(2)审批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承包人提出的配合比设计应使喷射混凝土具有必要的强度、耐久性、防水性、附着性以及良好的施工性。当喷射混凝土所用材料不为同一批号或品种改变或产地不同时,承包人应提供新的配合比设计,供监理工程师审批。
(3)每次喷射作业前或作业期间,检查水泥品种、等级、用量,检查砂石的含水率。
(4)检查喷射机械配套情况和实际功效,进行必要的试喷。
(5)检查喷射作业面是否存在欠挖、浮石,如有应清除之;要求用高压水或高压气清除岩面浮尘土;检查钢筋网、钢拱架是否安装牢靠密贴,位置是否正确。
(6)检查喷射拌料是否均匀,人工干拌料不少于三遍,掺有钢纤维拌料不得有团存在;所拌料应及时喷射,放置时间不应超过30min;喷射回弹料不得再次使用。
(7)检查涌水点处理措施,因为涌水会冲洗喷射混凝土,成为剥落、削弱附着力的原因。一般针对涌水量和出水面积大小采用带孔集水管集水、半管导排的方法,将涌水归笼后再喷射混凝土。
(8)检查喷射混凝土施工环境,当喷射区的气温低于5℃或层面结冰处不得喷射混凝土;混凝土强度未达到6MPa前,不得受冻。
(9)检查喷层厚度,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标桩法,采用轮廓仪测定更可靠。喷射混凝土厚度一般按断面中最小厚度计,但在中硬岩以上围岩,开挖面凹凸较大时也有按断面的平均厚度计算的。
(10)检查喷射混凝土表观和强度试验值,如发现喷射混凝土出现非收缩开裂、脱落或强度不足需返工补强时,分析原因后批准补强措施。
(11)检查喷射混凝土的养护,喷射混凝土终凝后2h起,开始洒水养护,洒水次数以能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度,养护期不少于7昼夜。黄土和其他土质隧道,混凝土以喷雾养护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