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通知2012

时间:2019-05-14 00:13: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旬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通知201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旬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通知2012》。

第一篇:旬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通知2012

旬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规范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人民政府,社区、园区管委会,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务院《气象灾害防御条例》、《陕西省气象条 例》、《咸阳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我县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确保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现就加强我县防雷检测和建筑物风险评估,规范防雷装置技术评价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防雷减灾工作

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提高防雷减灾能力和水平,减少或者避免雷电灾害造成的安全事故,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各

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旬邑的高度来认识防雷工作的重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万无一失的要求,认真做好我县的防雷减灾工作。

二、切实加强防雷检测工作

定期检测防雷电装置是防御、减轻雷击事故的主要手段。旬邑县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是省级气象主管机构授权的防雷减灾检测机构,县中心站要按照《陕西省气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做好防静电、防雷电的防雷检测工作。各单位要严格按照要求做好易燃易爆场所、文物场所、建筑物、电器系统、电子系统的防雷检测准备工作。易燃易爆场所每年务必检测两次,其他单位的建筑物、电器系统、广播电视、通信、石油化工、计算机电子系统等每年务必检测一次,合格单位颁发合格证,对检测不合格单位,限期整改,再行检测,拒不整改的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对拒检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主要领导责任并按规定进行处罚。各中、小学校、政府、医院、通讯单位、网吧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更要严格开展好此项工作。

三、扎实推进雷击风险评估,规范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做好雷击风险评估工作是防雷装置设计的重要依据和源头防御雷击灾害损失的关键。各建设单位项目论证、选址、勘察设计前必须做好雷击风险评估。各设计单位应根据雷击风险报告做好防雷装置设计,严格执行国家《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及其他防雷规范。对建筑物及电气系统、电子系统、易燃易爆场所、文物保护单位等要进行系统的防雷设计。重点为文物保护单位应对文物古迹的存放和保护定期做好雷击风险评估,源头预防,做到万无一失。

四、严格执行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制度

新建筑物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是国务院412号令赋予气象部门行政许可职能之一。按照《陕西省气象条例》、《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和《咸阳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及陕西省建设厅《关于实施建设部<建筑工程施工图纸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的通知,新建、改建、扩建(构)筑物的设计图纸应由建设单位在进行施工图审查备案前,送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防雷装置技术评审,同时应提交雷击风险评估报告。审核合格的设计方案,由负责审核的气象主管机构出具核准声明,不合格的气象主管机构做出不予核准的决定,并书面告知理由。各单位要严格执行这一规定。未经评审或审核不合格的设计方案不得办理施工许可证,不得进行规划验收。

五、切实提高雷电的监测预报水平

加强雷电天气预报预警,是防雷减灾的基础性工作。气象部门要加快雷电监测、预警业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雷电天气、雷击落区和危害等级、大气电场等雷电监测分析业务,切实加强雷电短时临近预警预报以及雷击森林火灾等预警工作。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手段,及时发布雷电灾害预警信息。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切实加强雷电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增强应急处置能力。雷电灾害发生后,有关地区和单位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做到组织领导到位,确保高效妥善处置灾情。遭受雷电灾害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及气象部门报告灾情,并协助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上报工作。

六、切实加强防雷减灾管理

防雷减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气象、安监、建设、质监、电力、通讯、消防等有关部门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气象部门要加强对防雷减灾工作的指导,依法履行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责,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对防雷技术服务单位的监管,做好防雷工程资质认定、防雷装置检测资质认定等工作,保证防雷减灾工作健康有序推进。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建设项目的防雷工程质量管理,严格规范防雷设计、施工、监督、验收等各项活动。工商、质检、气象部门等部门要加强对各种防雷产品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加大对生

产、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各有关部门对本行业、本单位的防雷工作要组织自查和梳理,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安监、消防等部门组织开展防雷安全工作检查,及时发现隐患,做好督促落实工作。

七、增强社会防雷减灾意识

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国气象局《防雷减灾管理办法》、《陕西省气象条例》、《咸阳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防雷减灾法律法规和规章。针对当前雷电灾害危害程度高、社会影响大的情况,结合典型案例,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类媒体,广泛开展防雷减灾宣传教育,使雷电防护、灾情处置等知识家喻户晓,增强群众自我保护和救助能力。特别要采取板报、下乡宣讲、印发防雷材料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城乡居民、户外作业者、中小学生等群体的防雷科普宣传工作,讲清雷击事件发生的原理和防护要领,消除部分群众迷信恐惧心理,提高全社会的防雷减灾意识,有效减轻雷电灾害损失。

八、强化执法监督,全面落实防雷法规规定和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各单位要把防雷减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县政府在进行安全生产检查时,将把防雷安全列为检查内容,切实消除雷击安全隐患。县气象主管机构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有理、有据、有节、有序的开展防雷减灾执法

监督,加大对于无资质或超越资质范围擅自从事相关活动、拒不接受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拒不接受防雷装置安全检测以及使用不合格防雷产品的单位和个人,要依法严肃查处;对于违反法规规定导致雷电灾害责任事故或灾害应急处置不得力造成重大事故的行为,要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篇: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内蒙古自治区

【发布文号】内政办字〔2006〕238号 【发布日期】2006-07-28 【生效日期】2006-07-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

(内政办字〔2006〕238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有关委、办、厅、局,各有关企业、事业单位:

今年以来,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火灾明显多于往年,雷电灾害作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进一步加强防雷减灾工作,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6〕28号)精神,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对防雷减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防雷减灾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严格落实防雷减灾责任制,做到任务逐级分解、责任层层落实,努力减少因雷电造成的灾害和损失。建立健全雷击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因防护措施不到位或灾害应急处置不得力造成重大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认真做好防雷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联系本地区防雷工作的实际,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开展有关防雷减灾知识和常识的宣传教育活动。要重点加强对偏远农村牧区的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防雷减灾意识,增强雷电防护能力,消除部分群众对雷电灾害的迷信和恐惧心理,提高对雷电灾害的科学认识。

三、切实加强雷电防御基础能力建设。各地区要按照统筹规划、分级实施的原则,加快雷电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逐步形成有效覆盖区内重点区域的雷电自动监测网络。各级气象部门要积极开展雷电天气、雷击落区和危害等级、大气电场等雷电监测分析和预报警报业务,加强雷电监测、短时和临近预警预报以及雷击森林火灾预报;要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等手段,及时发布雷电灾害预警信息,为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提供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增强防雷意识、采取避险措施提供帮助。

四、认真落实雷电灾害安全防范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强防雷设施建设作为预防雷电灾害的重要基础。各企业、事业单位要切实落实防雷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防雷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加大投入,全面落实雷电灾害安全防范措施。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场所、航空、广播电视、电力、通信、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学校、宾馆等人员聚集场所以及其他易遭雷击的建筑物和设施,必须按照国家和相关专业防雷设计规范选用和安装防雷装置。新建建(构)筑物及附属设施的防雷装置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防雷装置安装使用单位应认真执行防雷设备设施定期检测制度,主动进行防雷装置的定期安全检测,对检测中发现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要及时进行整改,减少雷击风险隐患,杜绝人为事故的发生。各地区要加大对农村牧区雷电防御设施的投入,在农村牧区的雷击灾害高发区域建设避雷装置。全面落实雷击森林火灾防范措施,做好扑火的各项准备,努力减少火灾损失。

五、坚持依法管理防雷减灾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内蒙古自治区气象条例》、《内蒙古自治区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促进依法行政,加强执法监督。各级气象部门要与安全、建设、信息产业等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把日常执法和防雷安全大检查工作结合起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督促整改。加强防雷减灾法规建设,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地方防雷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促进防雷减灾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六、加强防雷减灾工作的组织管理并做好灾害调查鉴定和相关信息上报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防雷减灾工作的领导,组织做好本地区的防雷减灾规划,督促有关部门建立健全防雷减灾责任制、雷电灾害应急处置预案和雷电灾害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气象部门要加强同防雷减灾重点行业部门的沟通、协调和合作,切实履行防雷社会管理职责。雷电灾害发生后,气象部门要及时组织做好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工作。遭受雷电灾害的有关单位和个人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及气象部门报告灾情,并协助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相关信息上报工作,严禁隐瞒不报。

2006年7月28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康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的通知文库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康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的通知

安政办发〔2006〕19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安康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安康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保护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全市经济建设顺利进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陕西省气象条例》、《国务院412号令》和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制定的《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安康市行政区域内从事防雷减灾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防雷减灾,是指防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活动,包括雷电和雷电灾害的研究、监测、预警、防护以及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评估等。

第三条 防雷减灾工作,作为全市安全生产工作的组成部分,实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第四条 市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减灾工作。

各县区气象主管机构在上级气象主管机构和县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所在县区行政区域内的防雷减灾工作。

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单位、中(省)驻安各单位要加强防雷减灾意识,认真做好本部门和本单位的防雷减灾工作,并接受市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 鼓励和支持防雷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广应用防雷科技研究成果,提高防雷技术水平,开展防雷减灾科普宣传,增强全民防雷减灾意识。

市、县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雷电和雷电灾害的发生机理等基础理论和防御技术等应用理论的研究,并加强对防雷减灾技术和雷电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第六条 市、县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利用雷电监测系统,做好雷电监测、预警工作,提高雷电灾害预警和防雷减灾服务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开展雷电预报,并及时向社会发布,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应当及时予以刊发。

市、县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爆炸危险环境等建设项目进行雷击风险评估,以确保公共安全。

第二章 防雷工程

第七条 全市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存储场所,物资仓储,通信、广播、电视设施,电力设施,计算机信息系统,各类文物保护设施和其他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置(以下简称防雷装置),必须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并由具有相应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的单位承担设计或者施工。

本办法所称防雷装置,是指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称。

第八条 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和施工实行资质认定制度。

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分为甲、乙、丙三级,实行分级管理。申请程序及应具备条件等按照《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管理办法》规定办理。

第九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的单位,必须取得《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质证》,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技术人员必须取得《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格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

从事防雷工程专业施工的单位,必须取得《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质证》,从事防雷工程专业施工的技术人员必须取得《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格证》书后,方可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防雷工程专业施工。

没有取得资质证、资格证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施工。

第十条 防雷装置的设计实行审核制度。

新建、扩建、改建的建(构)筑物,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存储场所,物资仓储,通信、广播、电视设施,电力设施,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其他设施的防雷装置,必须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防雷装置设计图纸等相关资料,必须经气象主管机构审核合格后,颁发《防雷装置设计核准书》,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经核准的防雷装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并接受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管理。防雷装置设计未经审核同意的,不得交付施工。

防雷装置设计不合格的,由负责审核的气象主管机构作出不予核准的决定,并出具《防雷装置设计修改意见书》,书面告知理由。申请单位进行设计修改后,按照原申请程序报审,在施工中变更和修改设计方案的,按照原申请程序重新申请审核。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程序和所需材料等按照《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办理。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为我市建设工程开工许可的必备条件之一,凡未经气象主管机构审核或审核不合格的建设工程,市、县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手续。

第十一条 防雷装置实行竣工验收制度。

市、县气象主管机构按照《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等规章要求,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各类建(构)筑物、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存储场所,物资仓储,通信、广播、电视设施,电力设施,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其他设施的防雷装置的竣工验收。验收合格的发给合格证书。验收不合格的,负责验收的气象主管机构作出不予核准的决定,并书面告知理由。未取得合格证书的,市、县区质检部门不予竣工备案,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第十二条 出具检测报告的防雷检测单位,应当对隐蔽工程进行逐项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负责。检测报告作为出具合格证书和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

第三章 防雷检测

第十三条 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测制度。防雷装置检测应当每年一次,对爆炸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

第十四条 对从事防雷检测的单位和个人实行资质、资格认定制度。凡从事防雷检测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取得陕西省气象局认定的资质、资格,方可从事防雷检测工作。

第十五条 具有防雷检测资质的单位对防雷装置检测后,应当出具检测报告。不合格的,提出整改意见。被检测单位拒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由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责令其限期整改。

防雷检测单位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保证防雷检测报告的真实性、科学性、公正性。

第十六条 防雷装置所有者应当指定专人负责,做好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工作。发现防雷装置存在隐患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无法处理得应当邀请其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

第十七条 已安装防雷装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主动申报检测,并接受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检查。

第四章 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和评估

第十八条 市、县区气象主管机构依据管理权限负责组织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和评估工作。

其他有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配合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做好雷电灾害调查、鉴定和评估工作。

第十九条 遭受雷电灾害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告,并协助做好雷电灾害调查与鉴定。

第二十条 市、县区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上级气象主管机构上报本行政区域内的雷电灾害情况。并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易燃易爆危险环境场所等建设项目进行雷击风险评估,以确保公共安全。

第二十一条 在本市境内使用的防雷产品必须符合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要求,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授权的检测机构测试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二条 申请单位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申请资质认定、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许可的,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应当依法定程序不予受理或者不予行政许可,并给予警告。申请单位在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

第二十三条 被许可单位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资质、通过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的,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给予警告,可以处3万元以下罚款;已取得资质、通过设计审核或者竣工验收的,撤销其许可证书;被许可单位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认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3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涂改、伪造、转让、出租、出借、挂靠防雷工程设计或者施工资质证书的;

(二)向负责监督检查的机构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拒绝提供反映其活动情况的真实材料的。

第二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按照权限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处3万元以下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不具备防雷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擅自从事防雷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的;

(二)超出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等级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活动的;

(三)防雷装置设计未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擅自施工的;

(四)防雷装置未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验收或者未取得合格证书,擅自投入使用的;

(五)应当安装防雷装置而拒不安装的;

(六)已有防雷装置,拒绝进行检测或者经检测不合格又拒不整改的。

第二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导致雷击造成火灾、爆炸、人员伤亡以及国家财产重大损失的,由主管部门给予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导致重大雷电灾害事故的,由所在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致使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到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施行。2001年8月8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安康市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六年三月二十二日

第四篇:防雷减灾管理工作总结暨工作要点

××地区行署防雷减灾管理工作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的业务指导下,深入贯彻执行《西藏自治区防雷减灾管理办法》,通过全体防雷工作人员坚持不懈的努力,圆满完成2005的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2005工作总结

(一)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为防雷减灾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政策依据

2004年11月28日,地委、行署认真贯彻《西藏自治区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紧密结合我地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研究成立了××地区行署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明确了其相应工作职责:(1)负责组织对申请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和施工丙级、乙级资质单位的初审;(2)负责对在我地区从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者施工资质单位的监督管理;(3)负责组织本地区雷电灾害调查、评估、雷击事故鉴定、统计资料上报;(4)负责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审核、施工监督、竣工验收等工作;(5)组织本地区防雷减灾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地区行署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正式成立后,便迅速启动各项工作。2005年5月成功召开××地区首届防雷减灾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全地区的防雷减灾工作,制定出台了规范我地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及专业防雷工程设计、施工资质管理和加强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方面的规范性文件5份,进一步规范了全地区的防雷减灾工作。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规章制度为实现防雷减灾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长期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相关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专业技能培训扎实有效

××地区的防雷减灾工作起步较晚,专业人员相对缺乏,为确保工作正常开展,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强化专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工作尤为重要。为此,行署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在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多渠道筹措资金,在认真做好岗位培训的同时,选调援藏省局防雷专业骨干充实我地防雷减灾队伍,选派业务骨干前往内地大专院校、援藏省局进行强化培训,还积极从内地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中招录防雷专业人员,不断充实和完善防雷专业技术队伍。目前,这支队伍中拥有本科毕业生5名,大专毕业生6名,中专毕业生3名,专业包括防雷、电子、计算机、图纸设计、法学等,学历结构、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完全能适应全地区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图纸审核、雷电防护装置的安全检测,以及防雷减灾行政执法等工作。

(三)安全检测全面铺开

根据全地区各类雷电防护装置中一部分长期未进行安全检测的实际,2005年,行署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积极协调地区防雷检测中心,自4月中旬起,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西藏自治区防雷减灾管理办法》、《中国气象局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规定》、《中国气象局防雷装置竣工验收规定》和地区行署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下发的相关文件,全面开展全地区雷电防护装置的安全检测工作。年内完成各类建(构)筑物检测51幢(处)、易燃易爆场所及通讯基站40处,检测覆盖率为65%;完成新建、改(扩)建工程防雷图纸审核30份;派驻专业人员随工监督检测工程6项;参加各类工程竣工验收17项,是地区防雷检测中心2002年成立以来检测范围最广、业务开展最为全面的一年。

(四)科普宣传紧锣密鼓

为让干部职工、农牧民群众进一步理解支持防雷减灾工作,破除农牧民群众对雷电这一自然现象的迷信认识。年内,地区行署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充分利用3.23世界气象日、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宣传日等大型庆典活动和纪念活动进行雷电科普知识的宣传活动,散发宣传材料、制作宣传展版、设立咨询台向过往群众讲解雷电防护法律法规和雷电预防知识。结合××实际,精心编制藏文版防雷宣传手册万余份发至农牧区,指导农牧民群众科学防雷,合理避雷。扎实有效的雷电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

(五)强化行政执法工作,积极查处各类违法行为

2005年7月,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阿扣副主任为组长的气象法律法规执法检查组在××地区开展执法检查。地区行署防雷减灾管理办公室紧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西藏自治区气象条例》和《西藏自治区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在××地区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全地区违反法律法规,私自安装雷电防护装置、拒绝进行雷电装置安全检测、安装不合格雷电防护装置甚至拒绝安装雷电防护装置等行为,积极配合自治区人大气象执法检查组的工作,进行严厉查处。还充分行使法律赋予的行政执法职能,积极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活动,及时纠正不法行为,规范防雷减灾工作,确保各类雷电防护装置的安全防雷,尽最大可能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为全地区的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005年的防雷减灾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安全检测覆盖率较以前有长足的进步,但未能达到100%,个别单位和部门仍然对雷电安全工作认识不足,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二是防雷减灾工作的行政执法工作还需要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三是专业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职业道德素质,主动服务意识都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四是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执法水平仍与现实工作需要有差距。

三、2006年工作要点

(一)紧密结合××地区“高雷暴区”的实际,科学规划全地区的防雷减灾工作;

(二)认真总结前几年气象行政执法工作积累的经验,结合行政执法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合理安排部署2006年的气象行政执法工作,重点是防雷减灾工作的专项执法工作;

(三)继续做好雷电防护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重点抓好农牧区广大群众科学防雷、合理避雷工作,扩大社会影响,树立全民防雷安全意识;

(四)继续抓好防雷专业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努力造就一支政治思想过硬、工作作风扎实、专业技术熟练、执法水平较高的防雷减灾专业队伍;

(五)继续加强图纸审核工作,尽最大可能从源头上消除雷击事故隐患,强化防雷工程施工的质量监督和竣工验收工作,确保雷电防护装置的安全防雷;

(六)逐步完善防雷减灾工作机制,积极营造防雷减灾工作的良好氛围,为我地防雷减灾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龙岩市

【发布文号】龙政办〔2009〕48号 【发布日期】2009-03-11 【生效日期】2009-03-1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

(龙政办〔2009〕48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相关单位:

2008年底,省综治委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对各设区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考评,我市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在领导机构、经费保障、人员配备、年会制度、宣传教育及服务管理等方面工作不够落实,成效不够理想,还存在许多亟待加强和改进的薄弱环节。林仁芳、陈万里、郭韶翔、郑如占等市领导对此高度重视,都作了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针对薄弱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整改到位,提升整体水平。为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委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闽委办[2009]8号)精神,全面提升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现就加强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作如下通知:

一、充分认识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一项社会工程,事关龙岩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全社会齐抓共管。2008年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在全省综合考评中落后于其它设区市,暴露出全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存在重视不够、工作不落实、制度执行不力等问题。各级党委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工程来抓,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的重要考评内容,正视不足,找准问题,分析原因,对症下药,确保组织领导、工作措施、保障措施到位,全方位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确保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上新台阶。

二、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政府要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一部署,狠抓落实。一要尽快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各县(市、区)、乡镇(街道)要建立由党委、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领导机构,落实人员,明确职责,做到有人管事、有人做事。2009年5月底前,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必须完成机构力量充实工作,公安机关专职人员要到位,确保流动人口办公室日常服务和管理工作正常运行,切实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一级抓一级,合力抓落实。二要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登记)站建设。要狠抓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的意见》(岩委[2008]50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把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基础保障作为提升我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来抓。2009年4月底,全市各乡镇(街道)和流动人口500人以上的社区必须按要求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基层公安派出所所长担任辖区管理站站长,各社区驻村公安民警为本辖区流动人口服务登记机构负责人,具体抓好辖区暂住人口日常服务管理工作。三要规范流动人口协管员队伍建设。2009年6月底,各县(市、区)完成整合隶属于公安、劳动、计生等有关部门组建的各类流动人口协管力量,按流动人口500:1或出租房屋50:1的比例配齐协管员队伍,按照统一录用、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持证上岗的要求,建立相关管理机制,切实加强对协管员队伍的规范管理。企事业单位招聘流动就业人员50人以上的,应配备专职申报员,纳入协管员队伍培训和管理。

三、进一步夯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基础工作

认真分析全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下大力气抓好基础建设,推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完善。一要健全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机制。要按照建立社会化管理体制体系要求,完善服务管理各项制度。公安部门要以户籍管理为基础,围绕“以房管人”这个核心,加快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管理、出租房屋管理等工作步伐,全面、准确掌握情况。劳动部门要加大流动人口就业培训力度,结合规范劳动力市场尽快出台流动人口就业优惠政策,加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引导工作。计生部门要结合计生工作,落实完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发证、验证及落实避孕节育,加强“双查”工作和流动人口计生责任书签订服务管理工作力度,其它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各自职能制定相应的服务管理措施。二要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市、县(市、区)流动人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每季召开一次成员单位联席会,了解掌握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各阶段专项工作,总结推广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经验和做法。三要切实落实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经费保障。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的意见》(岩委[2008]50号)文件要求,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所需经费按2:4:4比例纳入市、县、乡镇(街道)财政预算。2009年4月底前各县(市、区)流口办应将协管员配备人员花名册,县乡经费预算情况报市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强化服务措施,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要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全方位为外来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全面推行“一站式”、“一证式”服务模式,公安、劳动、计生、建设(房管)、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要将服务职能延伸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站,实行“一站式”服务。改革暂住人口现行暂住证、婚育证明、劳动就业等管理制度,建立全市统一的暂住人口居住证制度,做好暂住人口居住证与全省统一对接准备工作。实行“一证式”管理,充分发挥居住证的功能作用。逐步实现流动人口凭居住证在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生服务、子女就学、住房政策、职业介绍、法律援助等方面与居住地居民享受平等权益,并履行相应的社会和法定义务。

五、强化部门协作配合,形成服务管理工作合力

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责,探索完善“多位一体、多证合一、多举并重、多方保障”的服务管理新模式,逐步形成部门密切配合、管理互补、服务互动、信息互通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新格局。一要有效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完善暂住人口、出租房屋、旅店业、人力资源市场、流动育龄妇女等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按照“谁用人、谁采集、谁输入”的原则,把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工作直接落实到用人单位以及社区、学校等相关单位。二要互通信息,加强联系。按照“互通情报、各司其职、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的要求,加强职能部门之间沟通联系,畅通信息渠道。各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职,定期互通工作情况,及时提供各类信息。

六、强化督查指导,切实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督查指导。一要开展经常性的督查机制。市综治委将根据各阶段工作情况,确定督导重点,5月底将对各县(市、区)领导小组调整情况、经费保障、人员配备、协管员配备、管理服务站建设等整改情况进行督查。每季度对各县(市、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并将督导结果列入各县(市、区)年终综治考评内容。二要建立部门挂钩督查制。从市公安、工商、税务、劳动、计生、司法、民政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督导组,分别挂钩全市七个县(市、区),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程督导,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三要开展专项督查。各成员单位要结合部门职能开展专项督查,采取明查暗访、倒查、系统跟踪等形式,对照流动人口考评标准认真检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对工作没有完成或达不到要求的,提出整改意见,定人、定责限时完成。四要建立健全考评责任制。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考评要求,细化工作职责,落实工作责任,开展阶段性工作检查,每半年对所属职能部门完成情况进行初评。日常检查和半年初评情况作为考评主要依据。

龙岩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九年三月十一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旬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通知2012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旬邑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通知201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