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林改发〔2012〕20号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及目标考核办法

时间:2019-05-14 00:4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海林改发〔2012〕20号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及目标考核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海林改发〔2012〕20号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及目标考核办法》。

第一篇:海林改发〔2012〕20号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及目标考核办法

海林改发〔2012〕20号

关于印发《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

收及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甘盐池、老城区管委会,政府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

先将《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及目标考核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此办法贯彻落实好林改各项工作。

附:《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及目标考核办法》。

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0一二年四月二十日 主题词:林权改革检查验收考核办法通知

--------------------抄报:县委副书记巫磊,政府副县长杨树春。

抄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林业

局各局长,存档。

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及目标

考核办法

为认真贯彻落实海原县《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客观公正地评价各乡(镇)及管委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保证林改工作质量,促进进度,实现林改目标,根据海原县人民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检查验收范围

全县所有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任务乡(镇)及管委会。

二、检查验收内容

(一)集体林明晰产权、落实主体情况。检查有改革任务的村是否将集体的林木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落实到农户,做到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落实。

(二)依法依规、规范操作情况。检查乡(镇)及村级改革方案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真实全面反映村情民意;是否按照法定程序,实行民主决策,实际操作公开、公平、公正;是否做到改革的程序、方法、内容、结果四公开;是否依法签订承包经营合同;纠纷调处工作机制是否建立,群众反映的林改问题是否得到及时调查和答复,矛盾是否得到及时化解。

(三)林权申请登记、发证情况。林权权利人是否依法向县林改提出申请登记,县林改办受理林权申请后,在规定时间内对符合条件申请的依法办理,并予登记核发林权证,且做到林权权利人、地、证相符,表、图、册一致,相关资料(含电子资料)完整。

(四)林改机制落实及成效。检查是否成立组织机构,开展宣传发动,层层举办培训班,按规定落实林改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对改革的指导和监督;上级下拨经费是否按规定管理和使用,乡(镇)是否安排了林改工作专项经费。

(五)林改档案管理情况。是否按国家林业局、国家档案局《关于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的意见》要求规范档案管理。乡(镇)级林改档案资料是否齐全完整,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并有专人专柜管理;村、组原始资料是否收集完整、规范。

三、检查验收方法

检查验收采取乡(镇)组织全面自查,自查结果由县林改办审定,合格的向区林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验收申请,区级进行抽查。乡(镇)级自查要覆盖所有改革任务的村组,县级自查要覆盖所有改革任务的乡(镇),县级抽查对各乡(镇)随机抽取50%的乡(镇),对被抽取的乡(镇)随机抽取10个村开展全面检查。

县级抽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一是听取乡(镇)人民政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汇报; 二是查阅乡(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质量检查验收报告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资料;

三是到受检村调查,与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进行座谈,了解当地林改情况;检查林改工作程序是否合规,资料是否规范,合同手续是否齐全,人、地、证是否相符,图、表、册是否一致,林权纠纷是否调处;

四是对被抽查的村发放的林权证宗地面积、位臵、林种、树种等进行现场抽查,确认林权明晰率和发证率是否达到要求;

五是查看村林改档案是否完整。村级林改档案包括:村(组)林改工作方案、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会议记录(包括签到册、表决票)、村(组)集体林地现状摸底调查台帐(或表)及公示记录(照片)、村集体林地承包方案及勘界调查结果公示记录(照片)、承包合同。

四、检查结果评定

检查结果评定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定性评价主要是对被检村(组、地块)进行评价,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类。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不合格:

(一)未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林改方案(无会议记录、无村民或代表签字视为未召开会议);

(二)产权不明晰,四至不清楚,四邻未签字,未签订承包经营合同;

(三)林改工作程序不透明,改革结果未公示;

(四)在改革过程中,弄虚作假,伪造林改档案。

在评定质量为合格的基础上,定量分析各地林改工作进度。定量分析的主要指标及计算方法:

(一)集体林明晰产权指标的计算:

林权明晰率=已明晰产权的集体林面积(指合格面积)/

集体林面积×100%

(二)林权发证(或林改资料计算机录入情况)指标的计算:

林权证发证(或计算机录入)率=林权证已发(已录入)面积/集体林面积×100%

五、检查结果的使用

县级抽查结果将作为考核各乡(镇)年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标完成情况的主要依据。

六、各乡(镇)年度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目标考核评分办法

(一)林权明晰率每低于目标任务1个百分点,扣0.5分;

(二)林权证发证(或计算机录入)率低于95%,每低1个百分点,扣0.5分;

(三)未按要求上报林改统计报表,每漏报一次扣0.2分;

(四)不能较好的收集报送林改信息,上报林改信息量位列后三名的,分别扣0.1—0.3分。

(五)加分因素。乡(镇)林改信息被海原县林改信息采编一篇加0.1分,被《宁夏林改信息》采用一篇加0.2分、在县级主要媒体上正面宣传该乡(镇)林改一次加1分、在区级主要媒体上正面宣传一次加2分、在国家级媒体上正面宣传一次加3分,累计计算。

七、检查验收要求

(一)检查人员要严格对照检查验收标准,认真履行检查验收程序,准确运用检查验收方法,保证抽检的数量和典型性;

(二)检查人员必须深入实地一线,全面、深入地调查了解。要严格遵守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确保检查结论真实全面和客观公正;

(三)对检查中发现档案不齐全的村,检查组要提出整改意见,责成当地尽快完善档案;

(四)对受检乡(镇)弄虚作假、检查人员不负责任的,将追究责任并通报批评。

第二篇:海林改发〔2012〕6号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已定稿)

海林改发„2012‟6号

关于印发《海原县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

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请示

县人民政府:

《海原县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初稿已形成,如无不妥,请以两办文件印发。

附:《海原县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0一二年一月十五日

主题词:全面推进 集体林权 制度改革 方案 请示--------------------抄报:县委副书记巫磊,政府副县长杨树春。

抄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林业局各局长,存档。海原县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 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宁党发[2011]59号)文件,(以下简称《意见》),及自治区林改领导小组《关于加快进度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宁林改办发[2011]4号)文件精神,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积极稳妥地全面推进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确保改革质量和成效,促进林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到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是我国农村的又一次伟大改革。集体林地是国家重要的土地资源,是林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农民重要的生活保障。通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践证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生态得到了改善,农民得到了实惠,受到了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推进生态建设和保护的重大举措,是顺应时代要求,顺乎农民意愿的惠民工程。

集体林虽历经分林到户、山林入社、山林集体所有统一经营、林业“三定”(稳定山林权;划定责任山、自留山;确定林业生产责任制),但山林产权依然不明晰,责权利不统一,林业产出率低下,林区发展滞后,林农“守着金山受穷”,严重影响了林木所有者和经营者发展集体林业的积极性,制约了林业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此,全面 推进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加快我县林业发展和进一步解放林业生产力的迫切要求。同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事关广大林农的切身利益,事关我县生态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一定要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规范操作,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完成。

二、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的要求,大力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创新完善集体林业经营的体制机制,依法明晰产权、勘界发证、放活经营、规范流转、优化配臵,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促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为建设和谐富裕新海原作出新贡献。

(二)目标任务

根据《意见》规定,对尚未承包到户的集体林地,采取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集体股份合作经营和其他经营方式为辅的方式承包到户;对已承包到户的集体山林、草原防护林等,本着尊重历史、依法办事的原则,进一步稳定和完善承包关系。2012年3月底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工作,2012年10月完成林权证发放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县级林权管理服务中心(乡镇挂设林权管理服务站)、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及办法,全面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集体林权流转 等工作。大力扶持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等后续产业发展,扶持创建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逐步完善政策、健全服务、规范管理,形成集体林业的良性发展机制,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改革目标。

三、改革范围及时间安排

(一)改革单位:在全县各乡(镇)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二)改革范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管理的有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以及县人民政府规划的宜林荒山荒地。县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农田林网,纳入改革范围。属集体所有的公路与铁路通道绿化林、环城绿化林、主干河道两岸护堤林,泄洪区及特殊用途重点规划区,不纳入此次改革范围,其经营管理方式由当地政府结合实际自行确定。对权属有争议的林地,要在争议解决后再落实经营主体。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国有林(农)场经营管理的集体林地,原则上维持现行的经营管理方式,权属不变。

(三)时间安排:2012年3月底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工作,2012年10月完成林权证发放工作,在此基础上,同步推进配套改革。

四、主要工作内容

(一)明晰产权

在对集体林权现状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林业局《林地和林木权属登记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 4 加强和规范林权登记发证管理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规定,及时完成林地权属登记和确权发证工作。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及林地用途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明晰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签订林地承包(流转)合同、进行林权登记、核(换)发林权证书,落实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体、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集体林权经营管理体制,确立农民作为林地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

1、对尚未承包到户的集体林,主要采取家庭经营,由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享有林地承包权,按人均确权到户,以户为单位承包经营。

2、对目前经营效果比较好,且集体经济组织大多数成员比较满意的集体经营形式,经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代表大会 2/3以上成员或2/3以上农户代表同意,采取“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权”的方式,继续由集体统一经营,林地、林木折股均等持有,实行股份合作经营,收益在提取林业发展和集体公益事业资金后按股分配。

3、对不宜采取家庭承包经营和集体股份合作经营的集体林地,经集体经济组织村民代表大会2/3以上成员或 2/3以上农户代表同意,可以评估作价,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进行承包。

4、对已划定的自留山和宜林荒山、退耕还林地,按照“增人不加林,减人不少地”的原则,在承包期内由农户无偿使用,不得强行收回。

5、对已分包到户的林地,要继续稳定承包关系。上一 5 轮承包到期后,原承包农户愿意继续承包的,应由农民群众在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协商确定下一轮承包关系,原承包农户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承包权。农户不愿意继续承包的,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由集体经济组织另行发包。

6、对已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的集体林地,按照维护、协商、纠正三个层次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对承包程序和期限合法、双方权利和义务合理、合同形式和内容规范的,要予以维持;对程序基本合法、但承包双方权利和义务显失公平、承包合同不完善、群众意见较大的,在政府主导下协商解决;对暗箱操作、以权谋私、徇私舞弊、损害集体和群众利益的,应依法予以纠正。

7、对利用贷款营造的集体林,在落实经营主体时,要按照“债随林权走”的原则,明确债务偿还主体。

8、对已落实承包责任制和明确经营主体的宜林荒山荒地,应当限期绿化。对因抛荒被集体经济组织收回造林的,可按照“谁造谁有”的政策落实林权和受益分配比例,承包者享有林地使用权、经营者享有林木所有权。

9、此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的林地期限,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规定,林地承包期确定为70年。

10、新一轮承包和此次确权发证,都应签订书面承包合同,明确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臵权。承包合同一般 6 包括以下条款: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承包林地的名称、四至、面积、质量等级;承包期限和起止日期;承包土地的用途;发包方和承包方的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

(二)勘界发证

1、集体林地承包关系明确后,依法进行实地勘界、登记,核发全国统一式样的林权证,做到林权登记内容齐全规范,数据准确无误,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

2、对在林改过程中形成的会议记录、村组承包方案及表决公示情况、图表、影像等原始资料,县、乡、村、组都要及时整理,建立健全档案,县、乡林权档案由林业部门实行专人专库管理。

3、在县、乡建立专门的林权管理服务机构,承办同级人民政府交办的林权登记造册、核发证书、档案管理、林权流转、林地承包争议仲裁、林权纠纷调处等工作。1个试点乡镇(三河镇)要按照相关文件的要求,及时组织开展“回头看”,确保改革的质量。

(三)放活经营权

1、按照集体林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和分类经营的原则,已承包到户和通过合理流转将林地使用权承包给林地经营者的集体林地,在不改变林地性质和用途的前提下,其生产经营活动由经营者自主确定。

2、林业“三定”以来划定的自留山和责任山,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的林地,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鼓励采取 7 联户经营、委托经营及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实行规模经营,经营方式由农户协商确定。

3、各乡镇要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和扶持农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在南部乡镇可优先发展林下种植苗木、药材、野菜,林下养鸡、鸭,生态旅游及农家乐等产业;中部干旱带的乡镇可优先发展枸杞、甘草、枣类种植,林下养殖草原鸡、牛、羊等;引黄灌区可优先发展葡萄、苹果、桃、李、杏等经济林种植,林下蔬菜种植及林产品加工等。

(四)落实处臵权

1、除国家及地方重点公益林、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以及有权属争议的集体林地外,允许承包方按照 “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对拥有的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流转。

2、通过家庭承包方式取得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的,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的林地,经依法登记取得林权证的,其林地和林木使用权可以采取转让、出租、入股、抵押或者其它方式流转。

3、在保障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允许对生态公益林和符合技术规程要求的人工商品林按程序报批后,进行抚育更新采伐。对农耕地上的经果林,允许经营者自主更新。对速生林、农田林网、四旁林木采伐,须取得采伐指标和审批手续。

4、林地林木流转时应当签订合同。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一般包括以下条款:双方当事人的姓名、住所、身份 8 证件号码、联系方式;流转林地的林权证号、林地所在地名称、小班位臵、四至界限、树种、林种、面积、林木蓄积等;流转期限和起止日期;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流转价款及支付方式;违约责任。

5、林地林木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农户没有固定收入或林地外没有其他生活来源地,其保障生活必须的林地面积不得流转,防止农民因失山失地造成生活贫困。

(五)保障收益权

1、依法保护集体林承包经营者的合法收益,严禁在发包集体林地过程中乱摊派、乱收费,变相加重农民负担。

2、以招标、拍卖等其它方式发包集体林地的收益,应纳入农村集体财务管理。

3、承包期内征(占)用林地给予的林地补偿费、安臵补助费的使用和分配,按照法律法规和承包合同执行。

4、对林木等地上物的补偿,除合同约定外,要全额支付给林权所有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侵占和挪用。

五、工作方法及步骤

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分五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 组织准备阶段(2012年1月1日-1月30日)

1、成立机构。为了加强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重新调整了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巫磊同志为组长,以人大副主任张全清、副县长杨树春、县政协副主席李万和为副组长,纪委、9 监察、发改、财政、农牧、林业、国环、司法、文广、民政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宣传发动、人员培训、组织实施、检查指导等工作。各乡镇、行政村也应成立相应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机构,负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处理改革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县林改办成立督导组,加强林改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

2.制定方案。各乡(镇)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照《意见》的精神和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报县林改办核准并备案。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召开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依法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拟定《林地承包方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农户代表同意并张榜公布,报乡(镇)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县林改办备案。

3.宣传培训。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向广大干部群众广泛深入宣传改革的目的和意义,讲透改革的政策和办法,讲清改革的步骤和程序,使广大群众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县林改办编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文件汇编和政策问答,及时答疑解惑,提供政策服务。逐级举办培训班,对林改工作人员、村组干部进行林改政策、工作方案、确权发证要求和相关技术规定的培训,使参与改革的人员能正确运用相关政策法规,熟练掌握工作标准和操作规程。

第二阶段 勘界确权阶段(2012年2月1日-3月30日)

1.实地勘界确权。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组织人员,在乡(镇)林改工作人员的指点下逐块调查登记,进行地形图小班勾图,明确四至界线,并将确权结果张榜公布。

2.签订承包合同。经公示无异议的林权,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与农户签订的合同书一并报乡(镇)政府审核。

3.争议纠纷调处。对林权争议和承包经营权或林权流转等争议引发的矛盾纠纷,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依法调处”的原则,制订和完善调处与预案,明确职责,积极予以调处解决;对于历史遗留问题,本着“尊重历史、依法依规、妥善处理”的原则,在深入调查研究和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协商妥善解决。

第三阶段 建档发证阶段(2012年4月1日-10月30日)勘界确权完成后,乡(镇)政府将审核无误的林权登记基础材料报县林改办,县林改办核实录入微机后报县政府核准发放林权证。因流转或其他原因造成林权发生变化的,应当进行变更登记或换发林权证。对权属不清或纠纷尚未解决的,不得登记发放林权证。

第四阶段 配套改革阶段(2012年6月1日-10月30日)1.深入推进配套改革,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管理办法。2.建立健全县级林权管理服务中心(乡镇挂设林权管理服务站)、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心,集中办理林权初始、变更登记、林木采伐、木材运输等行政许可事项,全面开展林 11 权抵押贷款、森林资源资产评估、集体林权流转等工作。结合人工商品林采伐试点,合理布局和建设木材林产品交易市场等。

3.鼓励引导和支持发展林业行业协会和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健全和完善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服务广大林农。

4.大力扶持林下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

5.建立和完善海原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制度,提供林权抵押贷款贴息及风险保障金,建立森林保险财政补贴制度,全面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森林保险等工作,拓宽林业融资渠道,提高林农营林造林积极性,维护森林资源增长和生态安全。

6.建立造林、抚育、管护投入补贴制度,逐步提高补贴标准。

7.金融部门要积极开发适合林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加大林业信贷投放,完善林业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大力发展对林业的小额贷款,完善林业信贷担保方式,健全林权抵押贷款制度。

第五阶段 检查验收阶段(2012年11月1日-12月30日)

(一)自查验收(2012年11月1日-11月30日):各乡(镇)要认真开展自查验收,认真总结经验,并向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总结、自查报告。海原县督导检查组将对基础改革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二)全面验收(2012年12月1日-12月30日):县林改办对全县各乡镇林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总结基础改革经验,并向自治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总结、自查报告。自治区督导检查组将对基础改革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其他各项检查验收工作根据改革进展情况另行安排。

六、检查验收标准

(一)组织领导,措施保障情况

各乡镇是否及时成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有无工作场所和办公设施,是否按要求落实工作经费;主要或分管领导是否经常深入基层开展相关调研,发现和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工作方案、阶段工作计划、经验材料及阶段工作总结是否齐全详实;村组是否召开了党员干部大会和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按时出台改革工作实施方案,逐级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对改革人员是否进行相关政策和技术培训,落实了工作责任制;宣传工作是否深入广泛,实现了动员广大林农积极参与和支持改革的目标;最终目的实现农村社会稳定,群众与基层组织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反映良好。

(二)依法依规,规范操作情况

村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能够稳妥处理自留山、责任山、分林到户和已流转山林权属;改革程序和操作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对集体统一经营山林的收益大部 13 分分配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分配和使用公开,群众满意度高。

(三)明晰产权,落实主体情况

95%以上的林地、林木的所有权、使用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落实,签订或补充完善了林地承包合同。

(四)完善制度,换发林权证情况

林木、林地承包流转登记发证管理办法、林木采伐审批具体操作办法、重大森林案件应急处理办法等各项制度齐全,内容具体全面,操作性强;在规定时间内对符合申请条件的林权证发换率达100%,做到程序合法,手续齐备,人、地、证相符,图、表、册一致,基层组织和林农无异议;林权档案保管安全、完整,便于有效利用。

(五)强化监管,规范流转情况

辖区内未发生重大乱砍滥伐林木、乱占滥用林地案件,林政资源保护管理秩序良好,案件查处率高;已经流转山林合同主体、形式、内容得到了完善,林权流转规范,符合法定程序。

(六)社会稳定,群众满意情况

山林权属和承包纠纷及群众反映林改问题得到及时调查,认真研究,妥善处理,未发生群体事件或纠纷械斗;群众与基层组织对林改反映良好,造林育林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各乡(镇)要按照《方案》的要求,14 加强组织领导,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高位推进改革。要将改革纳入效能管理目标考核,逐级签订改革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切实明确责任,建立健全工作制度,采取包村的办法,将改革任务分解到村,到山头、到地块,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发改、财政、国环、农牧、林业、档案、司法、金融、宣传等部门要积极支持,加强配合,共同为林改搞好服务,真正形成县委、政府直接领导、乡(镇)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部门协作推进的工作机制,要把维护社会稳定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

(二)落实人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政策性、技术性强,需要建立专门机构和配备专业人员强力推进。各乡镇要及时组建林改常设工作机构,任用一批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精、责任心强的骨干人员,专职从事林改工作。

(三)保障经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持续时间长,工作任务重,必须在财力上给予重点支持。县财政要将林改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国家配套经费的基础上,按照1:1的比例配套工作经费。各乡镇要合理分配使用工作经费,并按一定比例配套林改工作经费,确保改革顺利进行。

(四)精心组织。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将逐步涌现。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过程中,要把各方面因素尽可能考虑的周全一些,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估计得充分一些,把改革的配套政策、工作方法和应对措施尽可能准备得完善一些。要充分相信基层的创造和农民群众的 15 智慧,认真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真正让农民自己当家作主,平等享有改革的成果。

(五)搞好宣传。林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千家万户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把宣传发动放在首位。要充分发挥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改革的意义、方针和政策,把方案交给基层和农民,让每一个干部都清楚、每一个农民都明白。各级林改人员要加强学习、吃透政策、掌握方法,面对面地为群众答疑解惑,积极做改革的实际推动者和宣传者,做农民群众的贴心人。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努力营造共同推进改革的良好氛围。

(六)保证质量。各乡镇在改革过程中,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正确处理好质量与进度的关系,严禁违规操作。要加强信息沟通,出现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经常进行督导检查,防止林改工作走形式、走过场,确保改革工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第三篇:海林改发〔2010〕3号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总结(定稿)

海林改发„2010‟3号

关于上报《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试点工作总结》的报告

区、市林改办:

现将《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总结》上,请申示。

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领导小组办公室(代章)二0一0年十月七日

抄送:区林改办,市林改办,县林改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领导,存档。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总结

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区、市业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严格按照区、市、县确定的改革试点方案,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经过全县各级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工作和共同努力,现已基本完成了集体林权主体改革的各个阶段工作任务,目前正在加快探索相关配套措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达到了试点的预期目的。现就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改革试点工作完成情况

自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共完成集体林地确权勘界面积37924亩,勾绘小班47个,完成5个行政村、33个村民小组2593户的确权勘界工作,实际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面积为37924亩,完成任务的100%。其中,均分到户面积为37709亩,占已改面积的99.4%,集体统一管护面积为215亩,占已改面积的0.6%。初步建立了“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规范流转”的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一是群众法制意识显著提高。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林改的过程实际上是一次全面、深入、生动的民主法制教育的过程。通过印发宣传资料、办专栏、张贴标语、举办培训班等形式,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增强,群众主动学法,运用法律手段解决山林纠纷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依法维权观念正在逐步形成,对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产生了积极作用。二是林地产权进一步明晰。在改革方案制定、界址勘查、产权明晰等方面中,我们始终坚持“只组织不干预、只引导不拍板、只协调不做主”的工作原则,一切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对林权现状、踏界勾图、票决结果等实行三榜公示,确保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三是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林改前,部分村集体林的处臵权主要由村干部说了算,处臵转让的资金主要用于村里公益事业,有的被挪做它用,对此,群众意见大,信访多。林改后,产权明晰,归属清楚,经营者“权、责、利”三位一体,从根本上杜绝村干部擅自处理的问题,也有效地解决了以前历史遗留的山林纠纷,群众高兴,干部满意,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干群关系明显好转,农村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二、主要作法

(一)强化领导,精心组织。林改开始后,我县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当作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方配合,齐抓共管。首先,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县长为组长的全县林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县林改办,负责日常工作,并从县级部门抽调四名同志组成林改指导组,前往三河镇指导林改工作。其次,各乡村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组建乡镇林改小组1个,村级林改组织5个,设立专门办公地点,开展林改工作。第三,县上在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拨付20万元的工作经费,保证林改工作顺利开展。由于领导重视,机构健全,措施得力,为全县林改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全县上下建立了协调一致、整体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构筑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形成了任务明确、压力分解、责任分明、奖惩到位的工作体系。

(二)发动群众,夯实基础。一是充分发动,广泛宣传。全县林改工作动员会后,我们及时在县电视台开办林改宣传栏,组装宣传车,召开林改动员会、村民大会,充分利用板报、标语、简报、公开信等形式,加强宣传,广泛发动。2010年6月,全县召开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同时也组织了林改领导小组成员和全体林改工作人员参加的业务培训会,共培训人员125人次,让广大群众切身感受到林改的大气候、大环境,切身感受到县委、县政府抓林改工作的决心和力度,看到了林改的美好前景,领会政策,消除疑虑,进而关心林改、理解林改、支持并参与林改。二是因地制宜,编制方案,制定工作流程。在区、市林改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出台了《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流程一览表》、《海原县林业局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提出了村级林改实施方案编制办法,明确了工作原则、程序和时限,为改革顺利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规范操作,严把关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点和核心是林地和林木权属的确定。我们吸取了林业“三定”和“四荒地”拍卖的经验教训,严把“五关”即:政策法规关、方案制定关、外业调查关、质量督查关和确权发证关,认真开展确权工作。特别是在外业调绘、勘界确权时,坚持做到“四统一”、“四相符”、“五到户”即:记载的地块、地类、面积和四至界线“四统一”;实际面积、承包合同、林权证面积和确权卡面积“四相符”;承包面积、承包位臵、承包合同、确权卡面积和林地林木标注“五到户”,林地林木的产权落实到农户,归属清楚、产权明晰,不遗留任何问题,为林权证发放、林地林木流转提供可靠依据,从而保证了林改试点工作稳步推进。

(四)认真调处,全力化解。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县林改过程中先后有5起林权纠纷发生,矛盾分散,调处难度较大,一度影响林改工作进度和社会稳定。为了及时协调处理好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主要方法有:一是实行分级化解。组与组之间的权属纠纷由村级调处,村与村之间的纠纷由乡镇调处,乡镇之间的纠纷由双方协商解决,少数协商不成的由县政府组织调处。二是实行分类化解。对于插花山场,主要采取相互协商、自愿调换,租赁经营、合理划分收益,合法流转,招标拍卖等方式予以化解。三是实行分工化解。对于各类纠纷矛盾,视其复杂程序、处理难易,由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合理分工,分别通过行政调解和司法判决的渠道进行解决。在整个林改中,全县共调处各类山林权属纠纷5起,纠纷调处率达100%,涉及面积1080亩。

(五)严格考评,确保质量。为了抓好全县的林改工作进度和质量,我们采取定期不定期的方法,深入乡村认真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坚持每一阶段进行一次资料展评,评优树模,通报情况,激励后进,不断促进工作,确保工作提高。

虽然我县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中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改革的总体要求相比,与区、市和各级领导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我们仅仅完成了主体改革阶段任务,配套改革尚未全面展开。

今后,我们将严格按照区、市改革工作的总体安排,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改进工作方法,在继续抓好主体改革完善和提高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配套改革,努力探索适合我县林权制度改革的配套改革,全面推动我县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第四篇:林业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省林业厅――带领省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组一行深入我县进行林改检查验收。首先,让我们用掌声对验收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汇报三个方面内容:

一、――县林改工作基本情况

2、明确目标责任,健全督查机制。按照先紧后松的指导思想,县委县政府及早安排好林改任务(2003、2004、2005年分别安排20%、60%、20%的林改任务),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按照任务,采取并落实一系列工作措施,建立健全督查机制。一是县政府在每年年初的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以责任书的形式将林改任务下达给各乡镇,将林改工作列入乡镇经济量化考核内容。二是各乡镇实行分管领导挂片、干部包村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林改任务分解落实到村、责任落实到人,将林改工作列入乡镇领导干部年终考评的重要内容。三是林业部门组建林改督查组。县林业局6名副科级领导各负责1-2个乡镇的林改督查指导工作任务,业务科室干部负责乡镇林改技术检查指导工作任务。四是将林改列入县效能督办项目实行一旬一报、当月通报制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五是开展专项执法监察工作。由县纪委、监察局、县效能办、县林业局联合组建成立林改执法监察工作小组,深入各乡镇各村,对林改进展情况、规范操作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纠正意见或限期整改。

3、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改革氛围。为了使林改工作深入人心,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县乡两级坚持舆论先行,通过广播、有线电视、黑板报、公开栏、标语、365服务中心等宣传渠道和发放林改材料、入户动员讲解等宣传方式,把林改政策法规、目的意义、改革内容等宣传到位,讲解到位,积极营造良好的改革舆论氛围。据统计,三年来全县共印发《致全县林农的一封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学习培训提纲》、《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问题回答》、《关于农村土地承包法学习培训材料》等各类宣传材料5万多份。通过宣传发动,进一步统一了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真正做到让各级干部知道,让广大农民群众知道,使广大林农真正关心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林改工作。

4、夯实基层力量,严格规范操作。为了更好地摸索出一条符合我县实际,加快林改的路子,我们通过试点先行、夯实力量、创新技术、加强培训,促进了林改工作依法依规,规范操作,提高了工作质量。一是认真开展县级试点工作。2003年6月25日,我县选择城郊乡下村开展县级林改试点工作。通过总结林改经验,制定了《――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同时结合东林乡山岭村试点工作,形成材料汇编,向全县推广。二是充实基层工作力量。从县林业局抽调8名专业技术干部,充实到相对薄弱的基层林业站,协助外业区划等技术服务工作。结合全县生态公益林护林员调整,从待业的林业院校毕业生中选聘10名熟悉电脑操作的,作为专职护林员充实到基层林业站,参与林改材料的整理录入。三是搞好技术创新。鼓励和支持原林业站站长吴国华同志利用业余时间,钻研开发了林权数据自动处理模块软件,加快了我县林改内业材料整理进度。四是举办多层次、系统化的技术培训班(内容涉及地形图判读勾绘、法律法规知识讲座、林改方案编制、各类表格填写、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应用以及检查验收等各个方面)。据统计,全县共举办林改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达380多人次,印发林改指导性材料(如《――县林改业务培训材料》、《――县乡镇林改工作队工作提纲》和《――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材料汇编》等)460多份。五是抓点带面,全面推进林改工作。各乡镇先选择两个群众基础好、产权明晰、形式多样的行政村作为示范村,强化内外业质量管理,以点带面,推动其他村林改工作开展。

二、林改工作主要成效

三年来,我县通过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林区群众发展林业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

2、提高了林农护林防火的主动性,森林资源得到进一步保护。通过改革,广大林农在取得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同时,也落实了管护责任,农村长期以来存在的护林难、防火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过去,由于森林资源属于村集体所有,村民护林防火的积极性不高,发生森林火警火灾时,往往是林业干部、乡镇干部和村干部冲锋在前,村民很少自觉上山扑火。改革以后,村民护林防火的积极性明显高涨,基本做到了“管好自家山,看好自家林”。如今年春季,由西洪村引发的森林火灾蔓延到邻村东阳村界时,东阳村全体在家青壮年村民均第一时间主动赶到了现场扑火,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据统计,2005年1-11月份,全县共发生乱砍滥伐等林政案件45起,比上年同期减少11.6%,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

3、盘活了林业资产,促进了村集体和林农双增收。为确保基层组织正常运转,促进林农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们在促进林农增收的同时,注意解决村财增加的问题。首先,通过改革,产权明晰、利益到人,解放了林业生产力,林农敢于投入,舍得投入,愿意投入,从林业经营中得到的收益明显提高,脱贫致富信心更足。其次,通过改革,落实集体山林承包、租赁和转让,村集体可以从林地使用费和现有林承包经营分成和林木转让款中,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我县许多村财空白村,通过林改,盘活了林业资产,每年获得3000-10000不等的收入,这些收益,村集体除了用于维持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外,主要用于村道、自来水、村办公楼等方面的改造。部分村财收入较多的村,还加大了农村文化、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方面投入,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4、激活了林业经营机制,加快了山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为了确保林改成果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针对目前存在的农户发展林业经营规模偏小、经济效益无法得到发挥等诸多问题,我县按照“稳定体制,放活机制”的思路,积极引进林业加工企业,开发山区优势资源,同时鼓励企业以联办或定向收购等形式建设原料林基地。既让广大林农增加了收益,又解决了加工企业有资金、有市场、无原料的问题,实现了双赢,促进山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以我县2005年引进的竹浆粕项目为例,该项目依托我县和周边地区丰富的竹林资源,年加工竹浆粕2.5万吨,年需竹材原料几十万吨,项目投产后,每吨竹子的市场收购价可达400元左右。据推算,仅此一项,可带动农民人均增收450元,户均增收1800元,并可带动交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全县尚有30067亩商品林未明晰产权关系,特别是我县存在20179亩争议山林有待调处登记;二是县界勘定时我县石洋乡1799亩山林被划到邻市行政辖区内,其中,该乡水头村村办林场全部被划走,群众反映强烈;三是许多村在宗地区划上,存在区划面积过大、联户登记户数偏多的现象;四是配套改革工作滞后,影响改革效果。

三、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虽然已基本完成,但许多工作尚待进一步完善,林改的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下阶段,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抓好整改落实,巩固林改成果,提高林改效益。

一要加强林权发证工作。在完成检查验收的基础上,再次组织技术人员、包村干部和村民,对林权申请材料进行复核,确保在发证过程中切实做到不错、不漏、不假、不重。

二要继续加强组织领导。两年内机构不撤、人员不散、工作不停。进一步深化改革,巩固改革成果。进一步发动广大林农群众,认真总结林改中成功的作法和经验,不断完善欠妥之处。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方式、创新的思维,在前进中解决问题。

三要建立林权管理交易平台。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机制为基础,组建县级林权管理交易工作机构,履行林权登记、变更、交易等管理职能,为森林资源转让、流通、管理提供服务平台。

四要加快三个服务中心的建设步伐。面对林改后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机遇,及时转变观念,发展森林资源评估、伐区调查设计、木竹检尺等中介机构服务,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为林农提供更多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

五要化解矛盾,维护林区稳定。积极探索林地使用费收费标准和支付方式,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切实维护林区群众的合法权益,确保林区长期安定稳定。

最后,我提议,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验收组一行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范文网】

第五篇:省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省林业厅――带领省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组一行深入我县进行林改检查验收。首先,让我们用掌声对验收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委、县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汇报三个方面内容:

一、――县林改工作基本情况

――县地处福建东北部,被誉为“中国太子参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5年10月顺利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县试点建设预验收。全县辖7乡2镇、112个行政村和4个社区,总人口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万户8.8万人。土地总面积81.5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66.7万亩,有林地面积50.8万亩,森林覆盖率62.3,活立木总蓄积量48.8万立方米。2005年全县实现林业经济总产值16911万元,其中林业第一产业产值5679万元,比增38.6%。

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我县根据县界勘定结果,及时调整了林地区划范围(其中石洋乡1799亩集体林地被划入邻市辖区),并考虑到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建设的需要,将村、镇周围的25997亩商品林先后界定为县级生态公益林。经重新核对统计,全县林业用地实有面积66.5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24.6万亩(省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22.0万亩)、占37;应明晰产权商品林面积38.4万亩、占57.7;暂不列入应明晰产权商品林面积3.5万亩、占5.3;全县林权应登记发证面积63.0万亩,占94.7%;商品林面积1000亩以下的行政村20个,有改革任务的行政村96个。截至2005年11月30日,全县共完成集体商品林产权明晰面积36.3万亩,占应明晰产权面积的94.6%;完成林权区划申请登记面积62.9万亩,占林权应登记发(换)证面积的99.9%;完成电脑录入面积62.8万亩,占符合条件申请登记面积的100;已发放林权证25本,面积2.4万亩。经县林改检查验收组的严格检查验收,96个有林改任务的行政村中,合格村45个,基本合格村51个,合格率为100%;9个乡镇中,有3个乡镇全面完成改革任务,6个乡镇基本完成改革任务,林改受益农户20071户,受益面达90.5%,乡镇的综合满意率在96.3-100%之间,全县的综合满意率为97.5%。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协调保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三年来,切实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力,大胆探索、全面推进,切实从组织上强化领导、从队伍上加强建设、从检查上深化监督、从工作上注重协调、从物质上做好保障,确保了林改工作稳步有序有效推进。一是成立了县、乡、村三级林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组建了村级林改监审小组,并根据各级领导班子的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充实,从组织领导上确保林改工作扎实推进。二是组建了村级林改工作队。按照“县直接领导、乡镇负责组织、部门搞好服务、村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从县直各部门、各乡镇抽调了301名熟悉农村工作的干部,组建了116个林改工作队,深入各乡镇、村组织开展林改工作。三是深化检查监督。县人大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强化人大代表监督工作。县政协组织委员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森林防火”专项调研,对林改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四是认真传达贯彻上级精神。每次省、市林改会议后,我县及时进行传达,并按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据统计,2003年6月以来,全县先后11次召开林改专题会议或结合农村工作会议传达省、市林改有关精神,确保了林改工作能够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五是多方筹集经费。三年来,我县通过采取上级补助、县财政专项列支和乡镇配套相结合的办法,共投入林改专项资金36万元(其中省市补助13.4万元、县财政投入11万元、乡镇级配套11.6万元),确保了林改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县直有关部门根据自身职责大力协作配合,形成了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林改工作深入开展。

2、明确目标责任,健全督查机制。按照先紧后松的指导思想,县委县政府及早安排好林改任务(2003、2004、2005年分别安排20%、60%、20%的林改任务),各乡镇各有关部门按照任务,采取并落实一系列工作措施,建立健全督查机制。一是县政府在每年年初的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以责任书的形式将林改任务下达给各乡镇,将林改工作列入乡镇经济量化考核内容。二是各乡镇实行分管领导挂片、干部包村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林改任务分解落实到村、责任落实到人,将林改工作列入乡镇领导干部年终考评的重要内容。三是林业部门组建林改督查组。县林业局6名副科级领导各负责1-2个乡镇的林改督查指导工作任务,业务科室干部负责乡镇林改技术检查指导工作任务。四是将林改列入县效能督办项目,

下载海林改发〔2012〕20号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及目标考核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海林改发〔2012〕20号海原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及目标考核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