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青少年学校建设研究

时间:2019-05-14 01:0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青少年学校建设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青少年学校建设研究》。

第一篇:社区青少年学校建设研究

社区青少年学校建设研究

当前,社区青少年面临的是就业能力低、社会保障欠缺、合法权益易受侵害等突出问题,同时,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对自身素质提高以及对社会环境改善的期望进一步增强,提高素质、解决就业、维护权益和丰富文化生活已成为社区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现有的工作体系已不能很好地解决社区青年群体中出现的问题及需求。社区青少年学校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学校,而是以整个社区为平台,以社区内的青少年为对象,整合社会资源,服务青少年成长的终端,是聆听青少年心声、引导引导青少年与父母沟通、维护青少年权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工作平台。

本次调研在盐城市的主城区亭湖区进行,在社区共选取了青年样本227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青年21人,企业青年160人,自主创业青年12人,社会闲散青年34人。调研主要是采取问卷调查和交流谈心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全面的调查,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当前社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的基本状况。

一、社会不良因素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复杂、多样的特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影响着部分青少年,特别是网络社会的存在和蓬勃发展,对于正在人格塑造期的青少年而言更是一种挑战。由于青少年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未成熟定型,缺乏辨别是非、自我控制能力,思想和行为往往带有片面性、盲目性和冲动性,加上学校、家庭、社会缺乏有效的引导,使部分青少年容易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影响,价值观产生扭曲,当他们的欲望因-1-

种种条件的制约而无法满足时,又不能用理智去调整和控制,遂将低级的生理需求和物质需要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甚至为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家庭教育影响青少年成长发展轨迹

我们发现,青少年在成长发展过程中出问题的大部分来自两类家庭。一是父母离异或是单亲的家庭,削弱了家庭教育的职能。这类家庭,缺乏对青少年的关爱和教育,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司法实践证明,单亲家庭或不和睦家庭子女的犯罪概率比正常家庭高得多。二是家庭教育方式欠妥。在这次的调查对象中,有将近50%的家庭教育方式属于放纵型,忽视对子女的教育,缺乏对孩子正确的管教和引导,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子女的不良行为,导致子女放任自流。平时不管不问,出了问题却又采取打骂等暴力的教育方式,使得家庭在青少年教育中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发展。

三、学校在引导青少年良性发展中缺位失位

当今大多数的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对他们成才的期望值相当高。然而在学校教育中,唯分数论仍然是主流的价值取向。由此影响到青少年乃至其家庭的价值判断,认为高分就等于优秀。忽视了这个时期及其重要的塑造青少年健全人格,培养其健康心态这一影响个人一生的课题。

四、社区青少年工作体系不健全

亭湖区共有 个街道、乡(镇),多个社区(村),建立完整的社区青少年工作体系,监控社区青少年发展状况,管理并服务于青少年,是做好社区青少年工作的基础。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区(村)内并没有一名负责青少年工作的人员。在街道乡镇层面,兼职的共青团干部连团的工作都自顾不暇,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青少年事务。由于工作体系不健全,工作力量无依托,就不能定期全面地了解青少年的情况,社区青少年的发展状况不能得到及时地反馈,青少年遇到困难也不知该从何处寻得帮助,也就更谈不上管理青少年、服务青少年了。

社区青少年学校建设重点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抓好设臵功能、整合资源、建立队伍、良性运转等几个环节,使之成为服务引导青少年,承担社区青少年管理事务的有力、有效工作平台。

一、功能设臵

我们把社区青少年学校的功能设臵为“3+x”。“3”包含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常规性工作。主要包括青少年法制教育、青少年自护教育、社区内留守青少年等群体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引导和教育等,以此实现面上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未成年人保护的工作目标。二是个案的受理与跟踪落实。包括青少年个案心理辅导、青少年扶困助学、青少年就业指导和服务、青少年个体发展需求、青少年法律维权等,以此实现点对点帮助和服务特殊青少年群体的工作目标。三是青少年状况信息枢纽工作。包括青少年舆情监测、青少年思想状况调研、青少年普遍性发展需求、典型青少年发掘等,以此实现青少年问题研究和对策的工作目标。“X”是根据所在社区内的资源优势,拓展社区青少年学校的服务功能,如课业辅导、素质拓展、第二课堂等。

二、工作力量

现阶段,工作力量的整合遵循建兼职+准专职 的工作思路。第一方面的工作力量是可整合为社区青少年服务的兼职工

作力量。包括预青领导小组和未保委成员单位的资源、青少年维权岗、青年文明号、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志愿者、专业心理咨询机构、媒体和其他社会服务机构。第二方面的工作量力是社工队伍。在社区开辟社工这一就业见习岗位或社会实践岗位,招募驻盐高校(盐城师范学院)社工专业学生,专门从事社区青少年事务工作。一是有工作时间;二是有专业能力;三是有责任心。兼职的工作力量侧重在服务青少年过程中具体业务环节的落实,专职工作力量侧重在服务青少年过程中的衔接以及信息调研与个案跟踪。

三、运转机制

专兼职结合的工作力量实现了对社区青少年学校所设臵的功能的资源对接。要实现全部功能运转取得实效,重点在团组织和专职工作力量的作用发挥,他们即社区青少年学校运转中枢。把各类工作力量和资源比作对症的药针,那么社区的团组织和社工就要做穿针引线的事,制定社区青少年事务各项工作的流程,对于常规性工作中的活动和事务做到:一是提早安排日常性工作中的活动、项目开展计划;二是根据时序安排提前做好相关沟通工作。对于帮助和服务特殊青少年群体做到:一是受理即建档;二是全过程跟踪(包含转接出去的个案)。对于青少年状况信息枢纽工作做到:一是建立档案;二是建立收集信息渠道;三是动态研究分析问题。在整合资源过程中做到,横向整合、纵向争取。

四、政策设想

1、社工岗位培训。

2、见习岗位生活性补贴。

3、社工职业化。

第二篇:《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读后感

心理分析

——《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读后感

“为了明天工程社区青少年事务研究丛书”首次从社会学、社会工作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学和国际视野等多个视角深入研究社区青少年群体和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上海理论界紧密结合上海工作实践,研究探索出的第一套关于中国本土化的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系列丛书,也是上海理论界以国际化视野,第一次对海内外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一名新进的社工,在学习了《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一书后,顿时感到受益匪浅。

《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一书的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发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心理学会理事,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桑标。在丛书导读时指出本书力图全方位揭示社区青少年心理的普遍规律与本质属性。全书包括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概述、认知特征—与偏差、情绪特征与问题、人格特征与障碍、行为特征与适应问题、人际关系与适应问题,以及影响社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社区青少年心理咨询、心理矫正等九大部分。通过揭示社区青少年的普遍心理规律和社区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外部成长环境的特殊性,重点探讨了社区青少年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或行为偏差,并结合案例深入分析了有助于社

区青少年心理问题咨询与矫正的常用理论与具体方法。本书对社区青少年心理多层面的调研成果,为读者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翔实材料,为社区青少年心理问题的预防与矫正提供了理论借鉴与解决方法。

桑教授从五大领域、心理特征发展、社区青少年心理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方面进行导读,对社区青少年的认知特征与认知偏差、社区青少年的情绪特征与情绪问题、社区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人格障碍、社区青少年的行为特征与行为适应问题、社区青少年的人际关系与人极适应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对影响社区青少年心力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家庭生态系统对社区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人际互动网络对社区青少年心理的影响、社会支持系统对社区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个体成长经验对社区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主观心理体验对社区青少年心理的影响、信息网络对社区青少年心理的影响等六个方面具体对影响社区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总之,在学习了《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一书,为我的专业发展进行了培训,让我学习了很多准业知识,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第三篇:浅谈社区与学校相融合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

浅谈社区与学校相融合加强青少年道德建设

加强青少年的道德建设,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更是我们家庭教育、社区教育责无旁贷的义务,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之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创设有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学习型家庭,让每位家长都和孩子一起成长。我们和孩子共同学习,相互学习,一起成长。在家庭学习中,我们共同的体会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必须带头学习。

一、学校应该融入社区,为社区服务。

为创建学习化社区,推进学习型家庭,为社区居民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资源。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亲子活动载体,为学生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转变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让学校真正成为社区的教育中心、文化中心和学生家长的学习中心。

二、为了帮助社区居民改善生活品质,提升生活的文化含量。

社区应该充满书香。社会各界人士应关心学校教育,参与学校教育,使之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社区应该为青少年的课余生活、社会实践提供活动场所和实践基地。

三、家长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在家庭教育中实现四个转变。

四个转变即:变“督促孩子学习”为“自己带头学习”;变“逼子成才”为“与孩子共同成长”;变“只重学习结果”为“重视学习的过程”,变“关注孩子分数”到“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家长要参与学校教育,在教育子女中要以身作则,加强责任意识,要正确定位,不越位,不错位。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家长要到位。在素质教育中,家长要与学校教育形成共识,真正形成合力,积极参与学校各项教育活动,成为学校教育的同盟军。

四、学习型家庭是21世纪社会的必然产物,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理想的家庭模式,是家庭走向幸福、走向快乐的必由之路。

学习型家庭的创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倡导支持,学校社区推进指导以及每一个家庭的积极参与和长时间投入,家长应该成为家庭学习的主体。学校、家庭、社区要携起手来,使之成为学习的共同体,各自只有承担起在教育下一代中的责任和义务,才能将这种合作变成现实。

五、家庭教育需要互帮互助,互教互育,“快乐家庭学习苑”便是学习型家庭推进中新的创造。

“快乐家庭学苑”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三结合”的产物,她是由一个学校、一个年级、一个班级内几个学生家庭在同一居住小区内自愿结合的学习共同体,她体现了家长自主、家庭与家庭之间互帮互动,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与共享,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友谊与交往的原则,实现了家庭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也反映了居住在同一社区内的每个学生家庭对社区文化的共同需求。“快乐家庭学习苑”创建的过程是家长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也是亲子对话与互动的过程,她体现“一家好不是好,大家好才是真正好”的新理念,也反映了“小手牵大手,大家一起走”的家庭民主的新风尚。

让学校、家庭、社区真正携起手来,为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共同打造“合作教育,共同学习”的新天地。

徐晓笑

2006.3

第四篇:农村社区建设研究

高青县农村社区建设研究

农村社区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农村社区建设问题非常重视,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如何把中央的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当前我们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现实的问题。为了规范有序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结合高青新农村建设的实践,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与思考。

一、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意义

农村社区建设是伴随着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应运而生的,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1、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则是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可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解决长期以来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问题,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开辟渠道,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可以为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方面提供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载体,通过农村社区这一平台,把公共产品和服务送给农民,把实惠带给农民,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是深化村民自治、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途径。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在巩固村民自治的基础上发展社区治理,有利于充分发挥农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农村各类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把民意、民智、民力集中起来,共同投入农村社区的管理服务,更好地实现农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促进农村社会安定和谐。

3、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农村组织方式改革的必然趋势。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政府过度介入农民的生产生活,导致了“三农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既可以架起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桥梁,为社区自治提供平台,又能唤起农民履行自我管理、民主协商义务的主体意识。从政府转变职能的角度看,随着镇、村区划调整,必将释放出一批的熟悉农村基层管理、懂得政府办事程序的干部,让他们到农村社区建设的平台上施展才能,为精简干部的分流提供广阔的渠道。

4、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是实现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可以增加农民的创业就业机会;通过加强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可以为农民的生产经营提供有效服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通过发展农村社区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区文化教育事业,可以调整农民收入支出结构,有效拉动内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二、我县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我县社区建设基本现状分析

(1)精心部署安排,落实工作责任。我县被确定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县之后,我们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对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并制订了详细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确保了全县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扎实有序开展。

(2)强化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对我县多数农民群众来讲,农村社区建设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试点村村民更多的了解这一全新的农村基层管理模式,我们在宣传引导群众上作了不少努力,积极采取广播宣讲、悬挂横幅、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教育群众。

(3)倡导文明新风,提升农民素质。以美德进农家、知识进农家、欢乐进农家和新风进农家活动为重点,加强试点村精神文明建设。(4)优化社区服务,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结合群众实际需求,积极开展计划生育、流行病防治和医疗卫生服务,确保了各种常见病和突发病得到及时医治,提高了试点村医疗服务水平。

2、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一是对农村社区的定位不到位。由于农村社区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没有统一的概念,对到底什么是农村社区、农村社区建设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农村社区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如何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等问题,都还没有系统的论述,使基层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中,缺乏理论指导。二是对农村社区的意识不到位。农村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建设,相对而言,存在着人口分散,素质偏低、社区意识淡薄等问题。基层干部对社区建设的理念还没有真正接受,对社区建设各方面的处理和工作重点把握还不是很到位,工作的主动性、协调性和创造性还比较缺乏,齐抓共管的建设氛围还不够浓厚。

(2)投入机制还不完善。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它涉及到农村社区建设的方方面面,这项工作虽然明确由民政部门牵头和协调,但是在现有的体制下,靠民政部门直接协调显然是有困难的。只有各个部门形成农村社区建设的合力,才能顺利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同时,农村社区建设工作量大,任务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目前农村社区建设的投资主体主要是各行政村,政府财政支持力度还不够大,群众参与的热情还不高,农村社区建设推进步伐不快。(3)公共服务延伸有待完善。目前,我县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薄弱。大部分村的社区服务中心都尚未建设,农村服务、生活配套设施缺乏。特别是我县一些贫困村,位置偏僻、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滞后,村民生活困难,村里基础设施很差,村办公用房等硬件设施简陋,村民的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处理还没得到解决。这些薄弱的农村基础设施,给我县农村社区建设带来了困难。同时,政府的很多公共服务职能还没有延伸到农村社区,更难以做到“窗口”式服务,市场化服务进入不足;失地农民集中居住区就业促进工作开展难等问题还很突出。(4)社区工作人员队伍少,社区工作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社区干部的职数不多,不能适应现行社区大量而繁锁的工作任务的需要,社区干部大多数时间在忙于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而这些工作任务均为考核任务,直接与社区干部的工资挂钩,因此,社区干部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没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工作,这也是由于社区工作人员少所造成的一个主要原因,同时,社区工作经费的严重不足也是制约社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5)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我县10个村开展了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从试点的情况看,整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工作机制、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工作水平不高。

三、加强我县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强化宣传引导,提高思想认识。针对广大村民对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不了解、不支持的现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深入广泛宣传,进一步提高农村广大群众、党员、干部对农村社区建设的思想认识,强化他们的社区意识和责任意识,激发他们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热情,推动农村社区建设深入有序开展。

2、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领导,把农村社区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配合、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农村社区建设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一是要结合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建立县、乡、社区三级农村公共管理服务体系。二是以公共服务为纽带,理顺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建立乡镇依法行政和村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的农村社区管理体制。三是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大力推进“四个民主”,努力实现“四个自我”,积极推动村民直接参与农村社区管理。四是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规范农村社区党组织、村委会的工作职能;规范农村社区建设的管理,提高农村社区建设的质量;健全农村社区共建的“一事一议”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

3、建立公共财政,提供经济保障。目前我县农村经济水平还很低,多数农村家庭经济靠种植收入和外出务工收入维持,农村一级的经济基础仍然非常薄弱,要在薄弱的经济基础上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就需要财政支持,广开门路,多方筹措资金,建立起稳定的农村社区建设保障机制。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社区建设的财政投入。结合新农村建设,把财政资金有重点的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项目,改善农村社区的道路交通、生活用水、通信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推动农村社区建设的硬件逐步向城市社区靠齐。二是多方筹措资金,加大资本引进力度。政府要起积极的指导作用,通过政策引导银行和企业有重点的向农村社区建设项目投入资金,加大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后劲,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可通过灵活的土地流转,引进农业生产企业和针对农村的服务业企业,扩大农村社区建设的参与面,在互利共赢的原则下引导企业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三是要充分发动群众,提高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农村社区建设总是依靠财政和第三方投入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发动群众寻找致富门路,参与家园建设,充分发挥家园建设的主体作用,只有群众自己有信心有热情参与农村社区建设,政府的财政投入才能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才能真正通过农村社区建设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群众生活和农村落后面貌。

4、加强规划引导,整合现有资源。农村地域结构复杂,经济条件相差悬殊,基础设施建设也很不均匀,要根据“管理人口适度、区域相对集中、服务半径合理、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确定农村社区布局。一是要把公共服务延伸到农村社区。这是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实现形式,搞好公共服务,村民尝到农村社区建设的甜头,才会积极投身农村社区建设。二是要健全农村社区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社区村民委员会、社区团支部、社区妇代会等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各个类型的农村社区志愿者队伍。健全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服务制度,防止农村社区干部个人专断。三是要逐步健全便民服务网络体系。社区服务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组建农村社区后,各试点社区的干部要把工作重点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把主要精力放在为广大村民提供优质服务上,开展人性化服务。

5、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支撑。进一步改进完善村级组织的选举制度和方式,选拔各类农村优秀人才进入村级组织班子。1.强化教育培训,提高队伍素质。一是建立农村社区干部定期培训制度。县领导小组要定期举办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培训班,突出抓好乡镇分管领导、专职干部、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的培训。二是鼓励农村社区工作者参加在职学历教育。通过远程教育、函授学习等途径参加在职学历教育,重点学习公共管理等专业知识,以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管理知识水平。三是选派、招聘优秀人才,充实农村社区工作队伍。通过考试,从下岗职工、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中招聘优秀人才进农村社区,以充实社区工作者队伍,提升社区工作者整体素质。

第五篇:《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国际比较研究》读后感

拿来主义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国际比较研究》读后感

“为了明天工程社区青少年事务研究丛书”首次从社会学、社会工作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学和国际视野等多个视角深入研究社区青少年群体和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是上海理论界紧密结合上海工作实践,研究探索出的第一套关于中国本土化的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体系的系列丛书,也是上海理论界以国际化视野,第一次对海内外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一名新进的社工,在学习了《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国际比较研究》一书后,顿时感到受益匪浅。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国际比较研究》一书的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员文军博士,在丛书导读时指出本书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阐述社区青少年工作,通过对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一的国家或地区间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全方位透视,为我们展示了各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基本发展过程,并集中分析了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制度安排、管理机构与工作机制;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活动内容与基本模式;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与实务特色;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经验、教训及其对中国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启示等诸多问题,是我国专业社会工作起步以来第一部全面介绍海外

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状况的工具书,也是近年来我国难得的一部系统阐述海外青少年事务发展状况的研究专著。

在本书的比较中,不难看出各个国家的社会工作者都积极的作用着、影响着青少年们:烟草的消费、酗酒和使用毒品是世界各国青少年的一大社会问题,并逐步趋向低龄化。社会学的互动论认为,这些不良行为是一种习惯性行为,互相问的影响和感染易在感情、观点、心理和行为相符和相融的同龄人群体中发生,就是通常所指的亚文化群体。青少年染上的恶习,往往是与同辈亚文化群体的不良交往方式和生活模式分不开的。在禁烟问题上,如果说政府着重于建立制度的话,那么各种非政府的组织则比较注重从微观层面对青少年吸烟进行干预。比如曾经是欧洲吸烟率最高国家的芬兰的众多民间组织活跃在家庭、学校和社区,通过组织和开展各类禁烟的宣传和比赛活动,大大影响了青年一代,使芬兰国民的吸烟率逐年下降。

总之,在学习了《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研究》一书,为我的专业发展进行了培训,让我学习了很多准业知识,对我的帮助非常大。

下载社区青少年学校建设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区青少年学校建设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区青少年需求的研究[优秀范文五篇]

    社区青少年需求的研究 内容概要社区青少年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结构的不断整合而逐渐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受到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一群体不同程度地处于......

    社区青少年工作

    社区青少年服务案例分析 一、社区青少年工作的基本知识理论 (一)、社区青少年工作的概念 社区青少年工作是以调动包括青少年在内的社区居民参与为重点,以营造社区内青少年健康......

    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目前由于我国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又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给他们带来的巨大压力,成长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复杂化等,青少年的......

    青少年研究搞

    如何提高青年的法律素质?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加强法制建设,依法制国,要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制意识。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青少年思想道德......

    XX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总结(最终版)

    XX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总结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是党和国家促进各项事业发展的重大决策,也是维护稳定、实现......

    社区闲散青少年生存发展状况的研究

    社区闲散青少年生存发展状况的研究内容摘要 本课题研究通过对上海市社区青少年整体状况的全面普查,在对全市社区青少年群体的形成原因、总体规模、分布状况、生存环境、活动......

    社区青少年事务发展运作机制的研究

    社区青少年事务发展运作机制的研究 共青团长宁区委员会 内容提要 通过对目前社区青少年事务的基本状况和实践的分析,在开展社区与青少年基本状况、社区青少年需求、社区青少......

    行政管理毕业论文(社区管理建设研究)[推荐]

    社区管理建设研究 学院: 专业: 年级: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日期: 社区管理建设 【摘要】本文以社区管理主体的权利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某小区停车位改建工作为例,分析我国城市社区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