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增强青少年体质工作方案
龙坪中心学校
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 增强青少年体质
工 作 方 案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以迎接二00八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贯彻落实武穴市教育局《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工作方案》,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全面发展观、邓小平“三个面向”和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为根本的行动指南,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后置力为具体目标,以解决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为落脚点,着力培植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良好氛围,实现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美好蓝图。
二、总体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学生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安全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体育网络;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氛围。通过五年左右时间的努力,达到使全体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明显下降的总体目标。
三、总体要求:
创建一校一特色,落实一班一项目,实现每生一技能,师生人人会唱一首阳光体育之歌。
1、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二课、二操、二活动”正常开展,保质保量,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及初中每周3课时。
2、积极实施“阳光60分”课程开发,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
3、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
4、加强对卫生、健康、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小学生每天保障10小时睡眠,中学生保障9小时睡眠。
5、针对学生的需要和爱好,从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出发,立足丰富体育锻炼内容,着力创新体育锻炼形式。做到每期开展一期运动会,每月开展一次相关体育项目比赛,每周每班开展一次特长项目锻炼。
6、推进学校体育俱乐部制,给学生一个自由选择项目的空间,力主使兴趣、爱好相同相近的学生走到一起,共同分享体育运动的快乐。
7、积极把学校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延伸到双休日、寒暑假,并制订好课外体育锻炼计划,坚持不懈,养成习惯。
四、措施、方法
1、组织广大师生深入学习《意见》,使贯彻落实《意见》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为,使“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加强对学校体育锻炼工作的管理,成立领导小组,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稳步实施。
2、充分认识学校体育锻炼重要意义,明晰学校体育锻炼总的目标要求。充分利用校会、广播、板报、班会、队会、团会等宣传每天一小时锻炼的意义,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引导,在学校、家庭和社会营造“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舆论氛围,使每天锻炼一小时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和价值共识。
3、要进一步端正学校办学思想,明确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确保学生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正确处理好体育锻炼与教育教学质量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好体育锻炼与中个人与他人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好条件设施局限与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活动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体育锻炼与安全关系。
4、建立健全的学校体育工作机制,以《国家学生体育锻炼标准》为基础,以“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为切入点,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
5、大力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为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加强学校体育锻炼为重点,全面推动青少年运动,形成人人参与,生气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优势和特色,健全学校、社区、家庭体育锻炼网络体系,积极引导家庭社区大力支持体育锻炼。
6、确立体育综合评价制度:中校对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教师专业能力、学生体育竞赛情况进行综合性考评,以评促改,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
7、认真落实学生预防疾病、科学营养卫生安全、禁毒控烟等青少年健康教育,并保证必要的健康教育时间;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视率。
8、加强体育安全管理,指导青少年科学锻炼,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保障青少年每年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
附:龙坪中心学校青少年体育锻炼领导小组
1、组 长:王铭琪
2、副组长:曾岳峰
3、成 员:各中小学校长 中心学校全体成员
第二篇: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
加强青少年体育 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多年来,由于社会导向、教育结构、考试制度等原因,重文化轻体育成为社会的主流思维,家长望子成龙、教师望生成才、学校盼校出名,青少年文化考试分数刻刻萦怀,升学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课业负担越来越重,休息和锻炼时间严重不足,体育课质量不保甚至被严重挤占,青少年身体素质水平逐步下降。2006年9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显示,大、中、小学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率均有所上升,学生各年龄组的肺活量水平继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水平进一步下降。体育似乎成了当前教育的“掣肘之痛”。现实状况令人担忧,也使人惊醒。
面对当前形势,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务院和国家有关方面相继召开会议,下达文件,“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启动。“六一”期间,有关青少年儿童的话题也成了各大媒体热议的焦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似乎成了近一段时间内全国上下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对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谈一谈粗浅的看法:
一、从全民战略的高度认识《意见》精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从战略的高度对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提出了指导意见和明确要求,这对于青少年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和青少年体质的提高,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青少年的健康水平,直接关系着山东的未来。提高青少年的 1
综合素质和健康水平,任重而道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充分认识增强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相应措施,建立运行保障机制,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浓厚氛围。
二、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
毛泽东早在七十年以前,就曾精辟的指出,大丈夫独患无身耳,体强心强,何事不可为。在其《体育之研究》中提出“体者,载知识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体育“占第一之位”等著名论断,提出了“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的著名口号。充分论述和强调了身体第一、健康第一的问题。而长期以来,似乎是“知识第一,分数至上”替代了“身体第一,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这是导致青少年身体素质水平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必须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充分认识更好的人生离不开健康素质,担当重任更需要强健体魄,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体育及体质,鼓励青少年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锻
三、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障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
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照教育部规定的体育课时开全开足,对不执行教学课程的学校在全省范围内通报批评,屡教屡犯的学校,要对校长进行撤职处理;将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评选“三好学生”和优秀体育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将学生体育成绩与中、高考招生录取挂钩,作为中、高考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依据;建立学生体质监测与公告制度等。教育部门要研究制定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明确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场地、体育卫生器材设施基本要求,把体育工作状况作 炼起来,强健起来。
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青少年体质
一是尊重体育教师劳动,重视体育教学成果。由于重文化轻体育的原因,体育教师也被相对冷落,其教学积极性受到较大影响。要尊重体育教师的劳动,同等对待体育教师的劳动成果。学校要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体育教师也要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尽职尽责把体育课教懂、教会、教乐,让学生不但锻炼了身体,同时还学会终身受益的运动技术。
二是革除“锦标主义”、“金牌至上”的思想,提高教学质量。学校体育搞得好不好,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全体学生体质有没有提高。不少学校仅重视少数学生的运动训练、竞赛,选尖子、培苗子、拿下几个第一名,而忽视了全体学生的体育锻炼,这种“金牌挂帅”的“面子工程”忽视大多数学生体育锻炼的做法是短视的也是短命的。要革除“锦标主义”、“金牌至上”的思想,注重增强全体学生的体质,提高学校体育质量。
三是依法保护教师正常的体育教学。由于社会原因,造成家长、教师安全意识过于敏感和紧张,同时又没有对教师进行正常体育教学的法律保护,过去不成问题的正常事故成了问题,教师在教授有关训练项目时往往产生畏难情绪,即使有体育设施也不敢正常使用。单双杠、爬杆、云梯等器械很少有学校使用和购买。要制定相应的法律保护措施,保障教师的正常体育教学,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
五、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配套建设
由于体育被轻视,有些学校的体育场地逐渐缩小,体育设施和器材越来越单调。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的配套建设。一是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建设,保障学生的体育活动空间。二是要加快学校体育设施及器材的更新换代,为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体育设施和器材,以加强青少年体
育增强青少年体质。
六、建立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体育网络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增强青少年体质,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要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并加强对青少年的饮食营养管理与指导。通过几年的时间,使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
“三教并重”,体育第一,全面发展,健康第一,为了祖国美好的未来,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第三篇:增强青少年体质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2007年5月24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提出,要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举办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生体育运动会,积极开展竞技性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视率。确保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加强对卫生、保健、营养等方面的指导和保障。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加强体育安全管理,指导青少年科学锻炼。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对体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体育游戏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采。通过体育游戏的形式加以实施,可引起学生学体育的兴趣。它不仅是少年儿童所喜爱的活动,而且是使少年儿童认识自然和社会,加强相互了解和团结友爱,发展智能的一种教育手段。
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主渠道。快乐体育已成为体育教学发展的趋势。快乐体育的内容很多,体育游戏是快乐体育的内容之一,它在快乐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占有一定地位。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它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融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参与运动,掌握动作技能、增进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等,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尤其在中低年级开发游戏校本教材具有较好的适应性。而我校的实际情况是:学校学生数不断下降,生均体育运动场地越来越多;学校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兼职教师对体育课的教学组织不专业;学校体育器材严重缺乏,许多正常体育教学无法实施,学校体育课教学的现状急需改变。现在学生独生子女多,家长的溺爱使学生的运动时间大大减少,很少与同龄人玩,集体观念比较淡薄。通过集体游戏可以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感受团队力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制定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以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根据我校体育教学的现状我们认为开发出适合学校特点的校本体育教材是当务之急,根据锻炼性原则、教育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开发出体育课游戏教材,让不是专业体育的教师也能组织体育游戏教学,保证体育课的正常开展,同时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真正让阳光体育走进校园。
刘礼从
目录
1、绳趣马荷花
2、花样橡皮筋
3、拉网捕鱼
4、巧运乒乓球
5、二人三足赛跑
6、冲过战壕
7、攻城
8、争做“黑猫警长”
9、采果子
10、跳跳龙
11、我最准
12、单脚跳接力
13、耕耘 收获“2008”
14、闯关
15、切西瓜
16、惊弓之鸟
17、踏板运水接力
梅建忠刘礼从汪幼云任国志周伶俐马荷花李端信刘卫红梅建忠汪幼云熊和平熊秀莲祝金枝熊秀莲江敏叶俊
18、跑垒计分江敏
第四篇: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方案
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 XX 〕 7 号)、《全民健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560)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黔党发 [XX]19 号),进一步加强
我市青少年体育工作,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
展。
二、主要目标
通过 5 年左右时间,力争使全市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视力不良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不断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满足学校体育需要的教师队伍;
改善学校场地设施,增加体育设备器材,满足青少年体育活动需要。
三、总体要求
以落实“健康第一”为引领,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学校体育工作理念,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为重点,以加强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为核心,以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为保证,以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活动网络为支撑,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
四、工作内容、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 1 - 2 年级每周 4 课时,小学 3 — 6 年级和初中每周 3 课时,高中每周 2 课时;中小学校要把课(转载自本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外体育活动列入教学计划,确保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 1 小时,在学生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课后必须安排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 25 - 30 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高等学校要加强学校体育课程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 3 次课外体育锻
炼。任何学校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挪用体育课程时间。、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建立《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把测试报告结果作为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定的主要内容,列入学生档案,及时向学生、家长和班主任反馈,使体质健康测试成为掌握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状况的科学载体。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要对所属学校的测试数据进行监测,将其作为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定期开展区域或学校、班级学生的“达标争优”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广泛开展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通过体育课教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引导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健身育人、陶冶情操和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各级政府要定期组织综合性或专项性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学校每年要举行春、秋季校级运动会,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不断开发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深受学生喜爱的项目,通过创新体育活动模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积极性,做到人人有体育专长、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力争形成小学、初中、高中与大学相衔接的体育
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
您可以访问本网()查看更多与本文《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
少年体质的实施方案》相关的文章。
第五篇: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方案
贵阳市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 XX 〕 7 号)、《全民健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560)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黔党发 [XX]19 号),进一步加强我市青少年体育工作,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二、主要目标
通过 5 年左右时间,力争使全市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视力不良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不断提高青少年健康素质;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满足学校体育需要的教师队伍;改善学校场地设施,增加体育设备器材,满足青少年体育活动需要。
三、总体要求
以落实“健康第一”为引领,树立“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学校体育工作理念,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为重点,以加强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为核心,以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为保证,以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活动网络为支撑,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
四、工作内容、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 1 - 2 年级每周 4 课时,小学 3 — 6 年级和初中每周 3 课时,高中每周 2 课时;中小学校要把课外体育活动列入教学计划,确保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 1 小时,在学生没有体育课的当天下午课后必须安排学生进行课外体育活动;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 25 - 30 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高等学校要加强学校体育课程管理,把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使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 3 次课外体育锻炼。任何学校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挪用体育课程时间。、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把健康素质作为评价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建立《标准》测试报告书制度,把测试报告结果作为中小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定的主要内容,列入学生档案,及时向学生、家长和班主任反馈,使体质健康测试成为掌握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状况的科学载体。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要对所属学校的测试数据进行监测,将其作为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依据。定期开展区域或学校、班级学生的“达标争优”活动,努力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广泛开展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通过体育课教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引导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形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热潮,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健身育人、陶冶情操和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各级政府要定期组织综合性或专项性的学生体育运动会。学校每年要举行春、秋季校级运动会,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不断开发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深受学生喜爱的项目,通过创新体育活动模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内外体育活动积极性,做到人人有体育专长、班班有体育活动,校校有体育特色,力争形成小学、初中、高中与大学相衔接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校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各中小学要进一步端正办学思想,加强素质教育,努力促进青少年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发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体育锻炼。、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学校每年对在校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每学期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坚持每天上下午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降低青少年视力不良率。要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知识与相关学科教学相结合,建立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室,为学生开展好心理咨询等系列服务活动。、坚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在《贵州省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指导下,认真实施《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不断完善中小学生体育学业成绩评价方式与方法,加大过程考核的力度,将学生体质健康达标情况作为中考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在高中阶段学校毕业学生考试中增加体育学科考试的做法,进一步完善中学招收体育特长生的政策,为拥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搭建平台。、开展体育特色教育学校创建活动。结合学校实际,集中人力、物力,打造体育特色品牌,丰富体育文化,营造体育氛围,推动“体育与艺术 2+1 项目活动”的开展,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学会 2 项体育活动技能、拥有 1 项艺术特长。
五、主要措施、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
各级党委、政府及各单位、部门要组织领导及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 XX 〕 7 号)和《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黔党发 [XX]19 号),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和广大教师都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要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以对国家、民族未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青少年学生根本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真正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当前一件大事抓起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青少年体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教育、体育、卫生部门共同参加的联席制度,统筹青少年体育健康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不断完善学校体育管理体系,健全管理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及工作职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学校校长是本区域与本校学校体育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市、区(市、县)教育局应设立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配齐配强体育专干、卫生专干以及教研员,有条件的区(市、县)要成立体卫艺科。各级各类学校要成立由学校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相关处室人员参与的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队伍建设,把加强体育工作摆在学校建设的重要位置,确保学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体育课时大幅度增加,课外活动和课余训练广泛开展的需要,重新核定中小学体育教师编制数额,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保证体育教师的合理配备,在 XX 年前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健全体育教师培训、考核制度,努力提高体育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素质。从 XX 年开始,我市在岗专职体育教师每年必须参加一次培训,时间不能少于 48 小时。对兼职体育教师实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加强体育教育科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科研机构,要指导和管理所辖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师德教育,改善工作条件,维护合法权益。体育教师组织、指导学生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课余训练、体育竞赛,以及开展《标准》的测试等工作,均应按课时计算工作量;在职称(职务)评聘、工资、福利待遇、课时计算、评优评奖应当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对待。学校应按《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工作服装发放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黔教体发〔 XX 〕 83 号)的要求解决体育教师服装费。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教师队伍。、增加学校体育工作的经费投入,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
各级政府以及各级财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对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将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纳入各级教育经费预算,用于开展学校体育工作,保证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经费的需要。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加大学校体育设施特别是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力度,对体育场地设施不达标的学校,要纳入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对有计划建设的要尽早立项建设;对现有的要不断挖潜改造完善其使用功能;对被占用、闲置的要立即恢复使用,确保在 XX 年前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及体育活动的需要。在政府的指导下,体育、教育等部门在 XX 年前要制定出台《贵阳市公共体育设施为学校体育教学、体育活动提供服务的办法》,以解决学校体育场地不足的问题。城市和社区的建设规划要充分考虑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基本的设施和条件。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要与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统筹考虑,综合利用。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条件。公用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应免费或优惠向周边学校和学生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和节假日应向学生开放。要根据《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中、小学校体育设施器材配备目录》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在 XX 年前配齐所需的器材设备。学校在建设体育场地和购置体育器材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确保场地、器材的质量和安全,同时,要加强场地、器材、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安全运行。学校要控制办学规模,其体育运动场地平均不少于每生 4平方米、加强全市学生体育竞赛管理
市教育局、市体育局要密切配合认真做好全市学生体育竞赛组织和管理工作,规范全市中小学生体育竞赛制度,做到每 2 年举办 1 次大型综合性的全市中小学生运动会,每年都举办不少于 12 个项目的全市中小学生单项体育比赛,并将比赛成绩作为升学、评奖的依据,纳入奖励内容。各区(市、县)的学生体育竞赛应由当地教育、体育部门协商,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每年举办 2 次以田径为主的中小学生综合性比赛,每年组织不少于 5 个项目的球类或其他单项比赛。学校每年要举行春、秋季校级运动会,有选择的开展以本校特色项目为主的中小学生体育竞赛。各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青少年俱乐部、重点项目训练布局网点及具备训练条件的学校要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业余训练,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加强《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工作
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要作好仪器配备及人员培训工作。有条件的学校要建立独立的测试室,条件不具备的学校测试仪器也须合理放置方便使用。各学校要认真组织实施《标准》,并通过网络将《标准》测试数据按时上报至国家数据库,建立和完善《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测试成绩要记入小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素质报告书,初中以上学生要记入学生档案,并作为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市教育局将根据初中学校《标准》的测试结果调整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在该校招生的配额生的分配指标。、改革和完善中小学生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考核制度
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进一步深化体育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要将学生的体育课成绩、体质健康状况和参与体育活动的表现作为评价内容;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及课余活动纳入考核考评内容。继续深化初中学生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制度,严格执行《贵州省初中生学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完善体育考试的组织管理,市、区(市、县)在组织统一体育考试工作中,要采用科学手段,应用符合考试要求的体育考试系统,提高考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杜绝人为因数的干扰,真正实现体育考试的“公开、公平、公正”。、进一步完善、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保障措施
把改善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学校的体育条件作为经费保障的重点,加大农村学校体育设施设备的投入,促进我市青少年体育工作均衡发展。同时,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民族学校体育教学课程,以提高民族学校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在学校发展规划、师资培训、评先评优、教师职称评定等政策措施上对农村学校给予倾斜。“xxx”期间,各区(市、县)要制定农村学校体育卫生发展目标和措施,采用多种形式保障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和体育设施配备,确保农村学校开足、上好体育课。提倡城镇条件较好的大中小学与农村贫困中小学结对子,以优质教学成果和资源扶助薄弱学校,为改善农村学校的体育条件作贡献。、加强学校公共卫生工作
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规定,在 XX 年前完善全市中小学学校医务室(保健室)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或保健教师的配备。加强中小学医务室(保健室)建设,不断完善和改进学生体质检查监测工作。把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健康体检的费用纳入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范围,对义务教育阶段以外学生,由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费用标准和解决办法。卫生部门要配合做好农村学校饮用水的监测工作,保证让学生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通过财政支持、勤工俭学、社会捐助等方式,努力提高贫困学生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加强对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培训和食品卫生的监管,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耍定期进行检查,通报情况。、加强学校体育安全管理
各级各类学校要将体育安全教育纳入日常管理和教学活动之中,常抓不懈。明确安全责任,细化安全措施,加强医务监督,做好防范工作。保证体育设施的配备质量,经常检查体育器材破损情况。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加强与公安、卫生、交通等部门的配合协作。按照《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保险监督委员会关于推行校方责任保险,完善校园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的通知》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投保校方责任险所需费用,由学校公用经费支出,每年每生不超过 5 元;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投保校方责任险按贵州省财政厅、贵州保监局、贵州省教育厅等部门制定的实施办法执行。、坚持科学规范的作息制度
要按照《 贵阳市普通中小学校管理工作规程 》的要求,严格执行作息制度,并建立中小学的作息时间监督机制,严格控制
中小学生到校时间和在校时间,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 10 小时,初中学生 9 小时,高中学生 8 小时。走读 学校取消统一的早自习,倡导进行早锻炼,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早于 8:00 组织学生上课的作息时间规定。小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含自习、活动时间)不得超过 6 小时,初中生不超过 7 小时,高中生不超过 8 小时,并要保证每天 1 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严禁利用午休时间集体组织学生学习等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加重学生负担的错误行为;严禁拖延上课时间,挤占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严禁要求非寄宿学生到学校上晚自习;严禁学校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到校上课或其它任何形式的集体补课(初
三、高三按相关文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