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秉持以教职工为本理念,高质量推进教代会制度.(发言稿)
秉持以教职工为本理念 高质量推进教代会制度
——在山西省教科文卫体系统教职工代表大会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各位同仁: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于2002年5月在原山西省机械工业学校基础上组建成立。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于1990年的山西省机械工业学校。中专建制时,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两届16次会议。升入高职以后,召开了教职工代表大会两届18次会议。我院及工会先后获得山西省“民主管理模范学校”、“五星级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模范教工之家”称号。
多年来,我院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广大教职工的方针,秉持以教职工为本的理念,高度尊重教职工主人翁地位,充分发挥教职工主力军作用,高质量推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全方位提升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层次,促进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促进了学院和谐文明建设。
一、高度尊重教职工主人翁地位,全面建构教代会工作机制 经过多年运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和完善了责权分明、团结合作、相互制约的保证体系,形成了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运作、教职工参与的工作机制。
(一)党委把握教代会方向,牢固地确立了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
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是办学的主体,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要靠广大教职工去完成,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当前职业教育时逢快速发展期,抓住机遇,努力发展,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更得依靠广大教职工。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这就需要有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的载体,这个载体就是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通过教代会,可以依靠教职工的集体智慧,集思广益,进行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可以充分发挥教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高质量地完成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任务;可以充分调动和保护教职工的办学积极性,团结一致去实现学院发展目标;可以保障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可以把党的方针政策、依法治校的要求和群众的意愿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把学校发展的长期目标、行政的主张和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转化为教职工的自觉行动。所以,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的思想是学院党委的一贯思想。
学院党委把教代会工作列入了年度工作计划,每年都要专题研究教代会工作,注意研究教代会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正确把握教代会制度建设的方向,支持教代会在职权范围内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的贯彻落实。2003年学院第一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至2011年第二届四次教职工代表大会止,党委召开了21次会议专门研究教职工代表大会事宜。
(二)行政致力推进提请制,极大地提升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
以院长为首的学校行政高度尊重教代会,支持学校教代会依法行使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职权,主动为教代会创造必要条件,坚定不移地让教职工当家作主,经过多年的摸索形成了行政提请的创新制度。
行政提请制是我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运行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组织程序上的具体做法。其程序为:年初院长在院长办公会议上,提出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意向,和需要审议的报告及通报的基本内容;院长办公室根据院长办公会议情况,向教职工代表大会写出提请议案;院工会作为教职工代表大会闭会后的常设机构,以行政提请的议案为依据,向院党委写出关于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的 2 请示;院党委经过研究,下达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批复;教职工代表大会进入具体筹备阶段。
行政提请制度的实行,提升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强化了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能,摆正了党委、教职工代表大会、行政三者的关系。校长在教代会框架下行使权利,加大了行政决策的准确性,提高了行政接受教职工民主监督的自觉性,对学院民主管理、民主建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工会肩负教代会运作的重任,有力地保障了教职工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院工会在党委和上级工会领导下,肩负教代会运作的重任,从组织机构、制度建设等方面,保证了教职工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我院教职工代表大会设有6个专门工作委员会,组织网络健全,运行良好,能够依法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结合《工会法》、《教师法》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工作细则》,《校务公开实施意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等14个制度,搭建了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工作架构,规范了教代会工作的程序,细化了各专门工作委员会的职责,制度建设体系化。
院工会积极探索,不断创新,致力于推进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依法、规范运行。
二、充分发挥教职工主力军作用,高质量推进教代会制度 1998年以来,我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共召开了四届35次会议,其中闭会期间召开了18次会议;通过的各种报告、通报、方案共计157个,累计100余万字,其中审议通过了48个行政、财务等报告,公开了109个校务通报;通过了10个与教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方案;评议院级领导3次,评议中层干部10次;征集提案177件,立案145件,落实率达98%。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经过多年的运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 3 特色。
(一)代表比例趋于合理,突出了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代表是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主体,参与学校大针方针的决策和与职工利益相关的各种方案的审定,拥有知情权、建议权、通过权、决定权和监督权。教职工代表行使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是参与学院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形式,所以必须搭配好代表的比例,公正选举出职工代表。
根据学院的实际,每次换届都首先下发代表选举工作实施意见,就代表的名额、条件、比例、选举程序和办法、代表审查等等予以具体说明。第二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与第一届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相比,代表数增长到85人,占职工总数的34%,减少了6个百分点,总比例更趋合理;教师占73%,提高了5.3个百分点;女代表占33%,提高了11.3个百分点;40岁以下青年占41%,提高了6个百分点;中层及院领导占12%,减少了27个百分点;中共党员占65.9%,提高了13.3个百分点;民主党派成员占4%,与上届持平;合同聘用人员占7%,首次将合同聘用人员纳入代表建制,这是教职工代表大会组织建设上的重大突破。
总之,所选出的代表都能够代表全院职工的意志,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愿意为职工服务,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
(二)行政财务报告规范,推进了代表审议的深度
1998年以来,审议了2个学院(学校)规划,1个学院章程,14个年度行政报告,确立了学院的发展方向,制定了学院的奋斗目标。
财务报告的审议,不是对过去一年财务账目收支明细的简单复核,而是对过去一年的决算执行情况和新一年预算的审核,内容充实、详尽。教职工代表大会所审议的学校财务报告,不仅仅是最后的结果,而且审议的是财务的源头预算、财务的运行过程。
(三)校务公开不留死角,充分满足了教职工的知情权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校务公开的基本形式,是学院民主管理的主渠道。除行政、财务报告外,学院重大项目、重要事项都要在教代会上通报。近年来,各种通报共计109个,主要内容涉及5个方面:
1、业务招待费、职工收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公开,其中职工收入的公开上至校长下到百姓,精确到分,丝毫不差;
2、住宅楼、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楼工程结算、经济主体审计、专项经费预算及使用、水暖电使用等经济类项目公开;
3、招生就业工作、人事工作、学校校区规划、专业建设、图书实验建设等重大事项的公开;
4、廉政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校风教风建设等精神层面的公开;
5、学生的收费项目和标准、招生就业的计划和名单、专业培养目标、教学改革方案、奖学金困难补助名单、学生评优规定和结果、推荐升学名单等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公开的事项。
我院的校务公开已经跨越了简单的业务招待费、职工收入、党风廉政报告、民主评议等内容的公开,从行政实体、财务监管、人事就业,到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校务公开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全面拓展。
(四)及时审议各种方案,自觉维护教职工的合法利益 截至目前,审议通过了9个与教职工切身利益有关的方案:《集资建房实施方案》、《教职工岗位津贴改革方案》、《1#2#家属楼调整方案》、《医疗制度改革方案》、《家属小区物业管理方案》、《以收费权做质押贷款方案》、《家属区住户安装隐形防护网的方案》以及确定学生3#公寓楼招标入围施工队伍等。所有审议的方案均以书面材料提前七天发给代表讨论,广泛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
学院依法为职工办理了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分年龄段为职工进行了体检;女职工享有与男职工同等的进修、培训、晋职、晋级、评定专业技术职称的机会,产假期间能够报销生育医疗费用和计划生育手术费用;教职工依法享有休息、休假权;非在编人员、临时用工人员可以按月足额领到工资。学院在社会保障制度、劳 5 动合同签订、工资支付、劳动安全教育、女职工权益维护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维护了职工的利益。目前,学院无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无职工群众上访事件,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五)坚持推进民主评议,努力保证教职工民主监督的权利 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评议工作委员会,坚持对中层以上干部进行民主评议。近年来,共评议校级领导干部3次,中层干部10次。在干部述职述廉的基础上,代表们从“德、能、勤、绩、廉、学”等方面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汇总到党委组织部门,为组织部门干部管理提供了客观的第一手资料。
每年院级领导干部党风廉政评议与教育厅组织部门的考察结合在一起,在全校职工大会上民主评议,并进行测评。
民主评议干部是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扩大基层民主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具体举措,是加强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监督的有效形式。为了规范民主评议,我们不断改进评议的手段,先后经过了述职报告书面浏览,部分正职述职与书面报告浏览相结合,全部述职这样几个发展阶段,丰富了评议的外在形式,巩固了民主评议的客观成果,保证教职工民主监督的权利。
(六)发挥闭会后代表作用,全面落实教职工的意愿
发挥教代会闭会以后代表的作用,一直是我们强化的工作环节。我们主要有这样的措施:学院建立了教职工代表大会联席会议制度,以解决闭会期间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由提案征集落实工作委员会将立案提案移交给行政办公室,并填写移交表。院长在提案表上签注具体落实意见和落实部门,工会组织代表对提案的落实办理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监督;有完善的代表培训制度,每届教职工代表大会都对职工代表普遍轮训一遍,培训率、合格率达到95%以上;建立了代表巡视办法,学院教代会代表有权利对学院各职能部门及各教学、科研、后勤工作进行巡视。
(七)系级教代会不断深入,民主管理体系得以完善 2010年我们在专业系建立了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6个专业系分别召开了教职工大会,搭建起了基层民主管理的平台。2011年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后,各系召开了贯彻落实2011年学院工作部署的教职工大会,结合实际,提出了落实学院教代会精神的具体措施,并对2011年经费预算进行了审议,民主管理的层面得以延伸,民主管理体系得以完善。
目前系级教代会民主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有关年度工作计划、发展规划、改革方案、教职工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的公开与审议。2.参与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的制定,如:工作纪律、考勤制度、教学科研、奖惩制度等。3.督促及时公布学院有关部门制定的职称、考评、评优以及工资调整的条件、名额、程序和结果。4.督促定期公布各系部经费的收支、使用情况。5.定期公布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
三、全面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有效推动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依法、规范运行,全面激发了教职工的积极性,有效地推动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一)教代会纳入了学校管理体制,决策机制运行科学有效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已经成为了全校管理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到了学校各项管理机制和环节中。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促进了决策机制的正常运行和决策的科学化。年度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以校长工作报告的形式,经过教代会讨论审议,提高了决策的正确性。由于教职工代表的参与,很快变成了教职工意愿,变成了广大教职工的自觉行动。从以争创一流中专的“12345”工程为标志的“基石工程”完成,到以申办高职学院的“五个三”工程为标志的“塑形工程”,再到获得山西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成果的完成,和“七扩七提”目标任务的提出,充分证明了学院决 7 策机制运行良好,决策科学有效。
(二)劳动人事关系稳定,校园风气和谐文明
目前,学院无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无职工群众上访事件,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教代会制度全面深入的实践,犹如一股清新的泉流,净化了校园的风气。全校教职工的社会责任感、工作积极性被全面激发和调动起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拒腐防变的能力日益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加强,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更为密切,学校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学院先后被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山西省文明和谐单位”称号,被省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表彰为“文明单位标兵”。
(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办学效益日益增长
教代会制度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平稳、有序和规范,为学院“十一五”规划的全面实施和“十二五”规划的崭新开局提供了有利的保证。近年来,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办学水平明显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得到了长足发展,多次受到省级以上有关部门表彰,先后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山西省模范单位”、“山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集体”、“山西省高等院校文明单位标兵”、“山西省文明和谐单位”、“全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优秀单位”、“山西省教育系统职工民主管理先进单位”、“五星级职工代表大会”、“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山西省劳动竞赛集体一等功。
第二篇:潮阳中学“以校为本”教研制度
潮阳中学“以校为本”教研制度
一、“以校为本”的有关理念:
学校是真正发展教育,进行教育的场地。教育的中心灵魂在学校内部,课改的根本依托在于学校文化的发展。
以校为本,即一切为了学校的发展,包括教育能力和教育精神建设、学校文化的提升。
学校的改革与发展,靠学校自我觉醒、自我努力提升。
校长与教师是学校的当事人,是学校的主人,对学校的发展负有直接的责任。只有着眼于学校发展和教师个人发展的高度,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式实践者,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研究者。(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校本教研的意义: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基本过程:问题——设计——行动——反思(循环反复,螺旋上升)
问题:是教师教学中教室里发生的真正问题。教师在解决大量问题过程中,“有心”的发现某个有价值的,值得追究和设计的关键问题。这时,问题就转化为课题。
设计:即教学设计,也可以说“教案”。设计是寻找解决问题基本思路和方法,确定一节或一个单元的教学流程,它必须具备某种有效教学的理念支持,注重集体设计、说课。
行动:包括教师上课及相关合作者的听课(集体听课、研讨课)。教师的行动意味着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的再创造。
反思: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行动前的反思,行动中的反思、行动后的反思),把自己的做法说出来,即做过的说出来。
两条线索:在整个“问题——设计 ——行动——反思”的道路中,凸现出两条相互环绕的线索:一是教学设计,一是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案
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三要素:自我反思(教师与自我的对话)、同伴互助(教师与同行的对话)、专业引领(实践与理论的对话)。
自我反思: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反思不是简单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自我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的专业要素。经验+反思=成长同伴互助:加强教师之间以及课程实施教学活动中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①交谈②协作③帮助。同伴互助是合作文化,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专业引领: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教师专业咨询等。以校为本教研是一个开放、民主、有效的教研机制,教师要做到带着问题与反思来,带着感悟与启发而归,即:研究问题——困惑——超越困惑。总之,校本教研是有困惑,有问题的老师,是能找到解决问题秘方的交流。
二、以校为本教研具体方案:
1、教学设计:树立以校为本教研的“教案观”,注重集体备课研究。在整个“问题——设计 ——行动——反思”的过程中突出设计与反思,把反思作为教案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要清楚每个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在行动中力图改变原先的设计,即兴再创造。
2、每一节课课后写好教后记(一课一记),并从教后记中挑选出有价值的问题或困惑加以反思(一周一反思),对一周中典型的教学反思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个案(一月一个案),对于有价值追究和设计的关键问题,进行跟踪追究,形成课题 研究(每学期一课题)。上述材料每学期检查一次。
3、实验年段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每周听课一节以上,校级干部每周听课2节以上,每学期检查一次。
4、实验年段全体教师星期六上午参加镇片“新课程研讨日活动”。在活动中要做到带着问题与困惑进行交流与探讨,并做好记录。下午参加本校集体说课活动。记录材料每学期检查一次。
5、初三年段教师每周六上午在校集体研讨,下午参加本校集体说课活动,并做好记录。
6、每位教师每学期精选两篇案例参加本校案例展评。(本学期第15周展评)
7、每年组织一次本校教师往外校听课研讨活动。
8、加强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每学期举办一次课件制作评比(本学期第16周)。
9、每位教师每学期撰写一篇论文,期末汇编成集。
10、学校校报《潮海贝》每学期出版三期。
11、掀起学习理论热潮,让理论与实践对话。观看专家讲座录像2次,校长专题讲座2次,第七周定为教学开放周。
12、建立教师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建立教师成长档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探索成果与能力,登记整理归档,每年综合评价一次。
第三篇:浅谈语文教学“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理念
浅谈语文教学“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理念
王慧丽
新一轮的课改明确提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让朗朗的读书声回归于学生本身,其强调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注重以读为本。大教育家叶圣陶特别提倡导“文章是读出来”的教学理念。读是理解和积累语言,培养情感的有效手段,阅读教学注重以读为本,能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感悟。以读为本的语文阅读教学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积淀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期提高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和人文素养。把以读为本作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增强对文本的感悟,在感悟中不断丰富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读是基础,悟是关键,要以读为本,重在悟情,传情,使学生达到知识的理解,情感的共鸣,审美的感悟。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现结合《小动物过冬》这课谈谈本人对语文教学“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理解。
《小动物过冬》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课文,是一篇图文并茂、文质兼美、充满童趣和蕴含自然常识的课文。写的是青蛙、小燕子、小蜜蜂一起商量过冬的事。课文共8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青蛙、小燕子、小蜜蜂是好朋友,常在一起唱歌跳舞。第二至第七自然段写三个好朋友在一起商量过冬的事。这部分有5个自然段都是写它们的对话,介绍了它们不同的过冬方式:小燕子是飞到温暖的南方去,小青蛙是冬眠,小蜜蜂则藏在蜂巢里吃蜂蜜。第八自然段写它们约定第二年春天再相见。课文不仅生动地介绍了有关动物过冬的知识,而且表现了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设计时我把以读悟情的情感价值为一目标,让学生在读中感受燕子对好朋友细腻真切的关爱,在反复诵读中让学生与燕子的心灵交汇,从而让孩子们懂得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的道理。同时,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拓展内容,开发课程资源,为孩子展示潜质潜能和语言实践打开广阔的空间,使课堂教学更为自主、更为开放。
一、以境诱读
教师通过富有情感的语言,通过音乐、图片、实物、幻灯、影视片等真实生动的各种媒介,营造读的情境,从而诱发学生读书的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语言,引起感情的共鸣,爱作者所爱,恨作者所恨,达到“语语悟其情”的目的。二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如:在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认真地仔细地看文中插图,说说图上都有哪些小动物呢?它们是什么关系呢?再听老师讲故事后,学会用:“因为……所以……”来回答问题,互读因果关系的句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悟课文内容。这样由图像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这对理解课文内容是很有帮助的。
二、以读引读
通过教师读,带动学生读,通过优生读,带动差生读,或激发学生情绪,或帮助把握感情基调,或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如:在学生弄清楚它们是好朋友的关系后,我引读了第二自然段,测重点落在“聚到一起”做什么呢?引出了课文的重点词语“商量”,小动物们聚到了一起商量过冬的事,课文是怎么写的呢?让学生通读全文,有个整体感知课文后,再问它们又是怎么商量的呢?课文的哪部分写了它们商量过冬的事呢?让学生读课文找到重点段落后再研读先是谁先和谁商量的呢?这样由整体到部分地围绕三个好朋友的对话进行学习,在读的过程中使学生通过再读课文体会好朋友遇见事情通过彼此关心和商量后,悟出生活的美好!
三、以读带读
通过让学生“转述、复述、补白”或“亮观点、谈感受、谈体会”带动学生深入地研读课文,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同时培养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如:三个好朋友商量各自是如何过冬时,我让学生分别扮演角色进行对话,让他们融入到文本里去学习课文,再一个是燕子和青蛙都还商量明年还在这里相聚,可小蜜蜂呢?让学生找到课文里还藏着一个词语也和明年的意思是一样后,学会用“第二年”帮助小蜜蜂把相约第二年的事情说说。潜移默化地训练学生的想像能力和说话的能力。不仅能读出语感而且还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美好情感。
四、以评促读
通过对朗读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领悟语言规律,在评价基础上进一步朗读,从而激发兴趣,加深兴趣,加深感悟,积累语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这么读?”“哪个地方读得好,结合课文具体说说为什么好”或是“让我们学习他一起读读”等促进学生读文。如:燕子是如何问两个好朋友如何过冬的呢?它是怎么问的呢?让学生自己研读后读出疑问的语气,再通过学生互读,对比读进一步体会出关心的语气。
总之,要使学生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必须真正做到“多读多悟”,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扎实、高效,而且充满乐趣。
第四篇: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 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 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党的十八大
报告学习体会
来源:中国土地作者:贾文涛2013-02-2
5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总体要求,再到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指引,党的十八大倡导和规划推进的生态文明建设,已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
建设美丽中国作为全新的理念,是中国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迫切需要,为提升发展质量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导。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土地整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
多年来,各地依据规划大力推进土地整治,采取工程、生物等整治措施,控制了土地沙化、盐碱化、石漠化,减轻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生态涵养能力。通过农田整治,建设了一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高标准、成规模的基本农田,提高了高产稳产农田比重,为实现粮食产量“九连增”提供了重要物质基础。耕地是农业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湿地、绿地、景观等多种自然生态功能,对耕地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综合整治,维护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优化了农田景观,也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保障。在长三角、珠三角建设用地集中区和大中城市周边,耕地已成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新疆等西北干旱地区,通过农田整治,盐碱地得到治理,植被覆盖率得到提高,防风固沙能力得到增强;在贵州等石漠化地区,结合生态退耕,建设保水、保土、保肥“三保田”,既治理了水土流失,又保障了粮食生产,实现了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双重保障;宁夏通过实施生态移民土地整治工程,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还引导移民依靠整治后的优质耕地积极发展设施农业、特色产业,走上了靠产业致富的道路。通过推进农民住宅向镇区和中心村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减少了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排放,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面貌,增强了工业废水、废气、废渣处理能力,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十一五”期间,全国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6亿亩,种植农田防护林2.7亿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00多万亩,工矿废弃复垦率从10%提高到15%,有效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
从土地整治向国土综合整治转变,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土地整治在内涵、外延上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呈现出“规模扩展、内涵延伸、品质提升”的发展态势。在范围上,由分散的土地开发整理向集中连片的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转变;在内涵上,由增加耕地数量为主向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并重转变;在实施手段上,由以项目为载体向以项目为载体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低丘缓坡地开发等政策的综合运用转变,重大工程和示范建设逐渐成为新时期推动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抓手。
土地整治内涵的综合性、目标和效益的多元化特征越来越鲜明,成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平台。
从土地整治向更高层次的国土综合整治转变,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从“土地”到“国土”,虽一字之差,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整治内容的综合性更强,空间范围更广,内涵和目标更加多元化,对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作用更显著。国土综合整治,一般是指通过采取综合措施对某一空间范围内的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整治、保护的全部地理建设活动和过程。在开发国土资源的同时,通过采取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和工程、生物等措施,对国土资源进行综合整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土综合整治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在区域基础上,协调好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系统二者关系,从而建立一个和谐的人地关系系统。同时,国土综合整治还是国家行使政府宏观调控功能的重要手段,对于协调全局与局部、长远与近期、城市与乡村、发展与环境,以及产业之间、地区之间利益冲突,合理有效配置资源,都有着重要战略意义。
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国土综合整治
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国土开发利用问题,中央不断总结探索破解之策。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与整治”,十六大报告提出“搞好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国土规划”,十八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国家“十二五”规划对加强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推进国土综合整治”方面做出了明确工作部署。“国土综合整治”直接体现了国家对国土资源的宏观管理思想,体现了合理开发利用国土是目的、国土综合整治是手段的辩证关系。
加快编制实施国土规划。在统筹协调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整治规划、城镇规划等相关规划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国土规划编制实施工作,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进行综合性战略部署,安排好对国土重大建设活动的综合空间布局。在地域空间内要协调好资源、经济、人口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城镇体系的规划和重大基础设施网的配置,把国土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的整治保护密切结合起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全面实施土地整治规划。2012年3月,《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由国务院批准实施,提出到2015年再建成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补充耕地2400万亩、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率达到35%以上等一系列目标任务。当务之急是要切实强化规划实施,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下,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首要目标,高举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两面大旗,统筹安排农用地整治、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治、未利用地开发、土地复垦等各项土地整治活动,将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积极部署国土综合整治。当前,开展国土综合整治要以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主要出发点,巩固国土生态屏障,建设宜居家园,促进国土生态安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要对构成国土生态系统基石的大江、大河、大湖、大片湿地、海岸带和有重要保护价值的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区域,提出重点保护和整治的措施。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大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水土污染综合治理,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要积极开展国土综合整治关键理论和技术
攻关,为国土综合整治提供全面的理论和技术支撑,加快制度建设,促进国土综合整治顺利推进。
党的十八大已拉开建设美丽中国的大幕。面对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在系统总结过去十多年土地整治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更加尊重自然规律,更加突出制度保障,更加重视公众参与,统筹保障发展、保护红线和生态建设,努力开创国土综合整治大格局。
第五篇:以“生本教育为抓手 大力推进新课堂”汇报材料
以“生本教育”为抓手 大力推进新课堂
丛台区丛台小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首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也十分感谢邯郸市教育局、丛台区文教体局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大家走进丛台小学,走进生本教育。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以生本教育为抓手 大力推进新课堂》。
我先来介绍一下我们丛台小学的发展概况。我们学校是一所有着近四十年历史的老校,学校始建于1974年,原名丛台路小学,2005年进行了改建、扩建,2006年改名丛台小学。学校现有29个教学班,82名教师,2100多名学生。学校遵循“诚则信 学则进 勤则精 创则新”的办学理念;恪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校训;倡导“敬业修德、无私奉献”的教风;营造“善教善导、主动发展”的学风,不断强化学校管理。
在“强力提师能 创建新课堂”的道路上,我校坚持以团组建设为切入点,深入开展生本教育,推进课堂改革,收获了一些成果和经验。
说起新课堂推进,我们和在座的许多兄弟学校一样,也走过了艰难曲折的路,但是我们不畏其难、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终于拨云见日,走出了一条阳光之路。
一、创建新课堂 信念要坚定 的确,最初创建新课堂,是建立在对传统课堂大刀阔斧的改 革基础上的,这样的一种革命的方式,极具挑战性。不仅是老师,作为校领导我们同样感到担心、困惑、迷茫。我们都知道,要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意识是很难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组织全体教师认认真真、反反复复学习了邯郸市教育局邯教[2010]1号文,学习了邯郸市“校本革命”行动纲领,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真切地感受到了市教育局在把握教育方向、确定教育策略等方面的韬略和眼光,感受到了市教育局领导科学决策、务实创新、勇于开拓的魄力和远见。
创建新课堂,理念先行。为实现教师观念的转变,真正地这种“新”理念内化成自己的教学思维方式,我们多种方式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更新理念。
1、学习1号文件
首先我校印发教育局下发的“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的1号文件,教师们人手一份,组织学习一个星期,认识创建新课堂的重要作用,明确“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的目标、推进措施,拉开了我校创建新课堂的序幕。
2、外出取经
为推动新课堂教学,我校分批派出所有教师赴邢台人才学校、山东杜郞口等地先进学校取经,这些教师学习回来,都要写学习反思、感悟心得、并全体教师会上交流,对教师观念转变、推进新课堂起到了积极作用。
3、邀请专家把脉,激发调动全员参与。我校先后从外地请 来教育专家、市区教研员做专题报道,开阔了全体教师的眼界,激起了全体教师参与新课堂创建的热情。
二、创建新课堂 构建新模式
理念可以迁移,但模式不能照搬,创建新课堂必须立足实际,立足校情。
我们先是仔细观摩学习了全国名校的各种课堂模式,并分析每一种教学模式的利弊,借鉴杜郎口的“活”,人才学校的“实”,创建了“四学五环”的课堂教学模式。所谓四学,即自学、互学、群学、导学。五环即为课堂流程的五个环节: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提问展示---精讲点评---当堂训练。不可否认,四学五环教学模式对于我校的新课堂推进起到了一定性的作用。它毕竟是我们全体教师通过学习实践摸索总结出来的成果,凝聚了教师们的心血。
在实施新课堂的过程中,我们又不断地发现问题。比如说,有的老师说,新课堂把纪律改“乱”了,并且课程也跟不上进度,老师们有怨气,个别老师想打“退堂鼓”。了解到教师们的畏难情绪后,张校长亲自与教师们深入座谈,表明了态度,“新课堂我们已经上路了,开弓没有回头箭,早改学生早受益,晚改学生晚受益,不改学生就不受益,只要坚持就能成功。”我们还发现,新课堂的模式适用于所有学科,但又不能从根本上抓住学科教学的根,体现不出学科的特点。再比如,导学案的设计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问题接踵而来,也使我们的思考变 得丰富深刻起来。新课堂的形式多种多样,是否还有更适合我们的课堂教学呢?
三、牵手生本 成为“全国生本教育实验校”
4月份,我们跟随丛台区生本教育考察团到来到了广州参加全国生本教育教学与实践研究班,这次学习让我们豁然开朗。生本教育与新课堂教学不是对立的,是相通的,是一体的。生本的理念能够深化之前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形成的“四学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使生本教育更具有丛台特色。
什么是生本教育?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结合11年来生本实验的无数案例作了这样的概括: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生本教育理念,简言之就是“以生命为本,依托生命,激扬生命,提升生命。以学生为本,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以学为本,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不教而教。”
就在今年4月份,我校和全国“生本教育”研究中心郭思乐教授签署了协议,正式被确立为“生本教育”实验校。
四、推进生本 让生本教育落地生根
(一)开展扎实有效的生本培训
1、全员理论培训。组织骨干教师成立生本教育理论组,先 期认真研读郭思乐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谛听教育的春天》和《教育激扬生命》等多本生本理论书籍,在自己理解体会的基础上对教师进行全面培训,使老师们对生本教育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另外,我们还将《人民教育》2009年15-16合期“生本教育专辑”及其它生本教育相关的理论文章、丛台区教研室精心汇编的《静待花开》等内容编作为教师理论学习教材,组织全校教师开展习,各个年级组都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学习进度,学习结束后,每位教师写出了1500字的学习体会。我们还以学校为单位组织了“生本教育”理论测试。
2、深层培训。校长、副校长、主任、骨干教师、教师分五批组织教师赴广州多所实验校学习。其中还有一名教师参加区专家班培训,为期一个月。对于市教育局、区文教体局组织的生本研究培训,我们更是校长带队、全员参与。就在上周六、周日,丛台区还邀请广州的生本专家来为全区的教师讲座、做课。
3、实战式培训。组织全体教师观看多节生本教育课堂实录,并围绕课堂开展研讨活动。接着骨干教师做示范课,通过观摩、学习、交流,老师们在思维碰撞中感到转变的必须,激发老师们的理念转变。扎实有效的培训,为全面推进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多措并举深入推进
1、骨干引领,全员推进。
在全校范围内推广生本课堂的有效做法,全面推进。在骨干教师的经验带动下,全校教师的生本课堂很快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2、阶段推进,学科推进。
实施生本的最初一段时间,我们先由个别年级、个别学科开始的。年级上侧重于中高年级,学科上侧重于语、数、外这些主课。在实施一段时间以后,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又在其它年级、其它学科逐渐尝试。到目前,我校所有年级,包括一年级,所有学科,包括音乐、美术等都在实施生本,而且把生本做得很好。
举个例子,在9月下旬的时候,我们区教研室的领导、教研员20余人到我校开展生本教育听评课调研周活动,在我们学校调研了一周,听了有100多节课,涉及了我们学校的所有教师、所有学科,这在其它学校是没有过的。听完我们这些家常的生本课后,教研室的领导很高兴,他们对我校的生本教育的开展进行了充分地肯定。教研室的领导这样说,丛台小学的教师理念新、学生因为得到一段时间的生本训练水平高。我们学校的语文王利娟老师、数学王俊杰老师作为仅有的几有的几个代表之一,在上周丛台区组织的生本培训上为全区教师做展示课。再比如,美术曹泽敏老师、科学郗晓娟老师都在自己的课堂上践行着生本教育。这些小学科的老师也都精心设计了自己的前置性研究,学生学起来也是兴趣盎然。曹老师因为生本上得好,代表丛台区参加 邯郸市美术学科新课堂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音乐教师王韧刃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的音乐教师基本功大比武。应该说,生本成就这些教师。
3、活动促进。
为了保证生本教育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有序有效地推进,我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除阶段推进、典型带动外,我们还实施了活动促进。开展一些专题活动,对生本教育的推进产生很大的促进。
以“教师论坛”为主,逐步提高教师的课堂改革推进能力。我们利用每周一开全体教师会前,举办一次短时间的“教师论坛”每次教师论坛主题鲜明,都能围绕生本教育中的一些热点问题展开讨论进行交流,确实提高了教师的能力。教师论坛实现了教师的共同思考,共同提高。
以“专题研讨”为主,逐步提升教师的执行力。教导处分学科定期组织学科教学生本研讨会,总结梳理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做法和问题,通过“反馈会”的形式跟全校老师进行研讨、沟通,共同制定下一步的学科推进计划。
以“集体备课”为主,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水平。生本课堂注重前置性小研究的学习。科学的前置性作业设计源于有效的集体备课。受“生本教育”基本理念的启发,我们将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创新性地运用到集体备课中来,实施“互动式”集体备课。在明确备课内容的情况下,校级集体备课一般是大科每 周两次、小科每周一次。校级集体备课分五个环节:个人初备,形成个案。集体研讨,形成初案。完善整理,形成定案。根据实际,形成复案。教后反思,形成补案。我们将集体备课的成果——前置性小研究,汇集成册子,人手一册,发给学生,起名为《思行导航》。
以听评课为主,将生本教育与构建理想课堂一体化。为使生本教育在每一节课、每一天的实践探索中开出美丽的花朵,我们开展了“团组教师轮课”活动。坚持团组中每位教师每两周公开一次课,团组成员一起听课,听课后利用课间十分钟,在走廊里及时对课堂问题进行反思评课。每个团组每周都有20多节课公开展示,已实现展示课听课常态化,使教师专业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在全面听课的基础上,对一些中青年教师采取“一课多轮”听课,同组成员先观摩后,马上进行评课改进,再在其他班级再上课,在磨课中逐渐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然后团组集体展示。在全体听课的基础上,团组集体备课,选出一名教师,在全校展示,团组其他成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评课。
五、组建团组 实现教师共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生本的推进,我们发挥的是集体的优势,践行的是人人达标,促进的是教师整体的提高。
1、搭建“三格”层次,构建教师发展模式
我们学校内在文化精神是:以合作共享为主导,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为此,我们构建了教师梯级发展模式,搭建了“三格”层次,即:入格、升格、风格。
入格,引导新教师做好角色转换,抓好课堂教学常规,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多方面进行专题讲座,并面对面地进行跟踪指导;实施“青蓝工程”,要求每一位新教师自拜“教学师傅”,师徒间进行课堂开放、备课指导等交流,依靠这样的入格培训,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像我校的胡亚梅、郭莉娜等老师,通过一系列的入格培训,很快成长起来,已成为一名学校、家长信得过,学生喜欢的好老师。他们在区级组织的各种讲课、基本功比赛中已崭露头脚,成绩不俗。
其次是升格,即通过专家引领、外引内培、观摩取经等,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平台。创设条件,优化培训环节,对事业心强、有培养潜力的青年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孙敏老师素质好,底蕴厚,教学中有独到见解,有创新精神,我们为她创造展示锻炼的机会,多次让她外出听课,引导她向名师学习,同时经常帮助她研究课,让她在校内上示范课,再组织全校教师听课,课后大家点评。这样不仅使她的教学艺术日趋完美,也令全校教师受益匪浅。短短几年时间在语文教学上,孙敏老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她先后荣获语文教学新秀、优秀青年教师等称号。在全国第34届创新杯教学艺术大赛中获得了语文讲课一等奖。
再者是风格,著名作家孙犁说过:“风格的形成,本身带有革新的意义。”风格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正确的引领,教师不懈的实践、探索。对于骨干教师,我们要求她们以科研为先导,积极参与教育教研,根据学校的总课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特长确定子课题,学校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为骨干教师的研究工作创造条件,帮助骨干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向“名师”发展。我校为了促进骨干教师更快成长,每学期都会推出骨干教师“四个一”活动,即研究一项教学方法,上一节示范课,做一次专题讲座,结一个对子。此时结队子,由原来的师徒结对拓展为骨干教师结对。骨干教师间以共同研究的问题为纽带,强强联手,实现对问题研究的深入与研究成果的最大化。同时面向社会推出骨干教师开放周。每学期确定一周为骨干教师开放周,开放周中,我们向家长发邀请函,请家长走进课堂,听课、评课,感受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师的发展状态。将骨干教师的发展至于团队、学校乃至社会中,起到示范、引领、宣传的作用。团队中的骨干教师以个人的优先发展实现了对团队发展的引领。
2、组建团组。我们按学科分年级组建7个教师团组,由校级领导和骨干教师担任团组的业务指导员,明确团组组长和业务指导员职责,重新修订教师团组建设制度、课堂评价制度和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制度、轮课制度与巡课制度。团组发挥的是集体的优势,实现教师互补,提高了整体教师的专业水平。例 如我校中年级语文团组,在团组长王慧老师的带领下,由被动教研到主动教研,多次在全校面前展示他们的教研活动。与此同时,年轻教师李红艳、张微在团组的带领下,成长迅速,多次在市、区级讲课比赛中获奖。再比如,张玉华老师作为团组中年龄最大的老师,也是理念转变特别快。主动要求上团组的生本展示课,而且上的特别精彩。因为她所带的班级生本开展得出色,她们班的学生综合素质也特别高,孩子们学得快乐,家长们多次送来锦旗。
六、生本教育 为我校的发展带来无限春光
1、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日益提高。
经过对生本教育理论的学习和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广大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教学视野得到了拓宽,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行为逐步由师本向生本转变,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高。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学校就先后有八名教师在全国教学艺术大赛讲课、说课比赛中获一等奖,肖倩、李淑芬、张微等多名教师在省市级讲课说课比赛中获奖。
2、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明显增强。
学生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学习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学生的自信心、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质疑探究能力、创新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不但提高了学习成绩,而且综合素质明显增强,屡屡在 11 全国大赛中获奖。《小学生必读》多次到我校采访,并刊登了我校6名学生的文章。
3、搭建了与名校学习交流的平台。
开展生本教育实验以来,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机会与生本实验先进校的校长、教师面对面学习、研讨、交流,开阔了教师的教学视野,优化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4、生本教育渗透于学校管理,硕果累累。
我校被授予为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课题《现代教学艺术研究》实验学校。先后荣获“”“河北省一级图书馆”、“河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河北省家长学校先进单位”、“邯郸市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扎实有效的生本教育、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也嬴得了各界媒体的关注。《河北教育》记者走基层活动第一站就来到我校,对我校的教师团队进行了深度调研,并进行专题报道。《邯郸电视台》《邯郸广播电视台》《邯郸晚报》等多达20多次报道了我校的各项活动。这些都是我校开展生本教育、推进新课堂改革的成果体现。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虽说我们生本教育实践时间并不长,但却充分显示了生本教育的强大生命力。在此,我衷心地希望生本教育理念能在更多的学校生根、发芽,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拥有快乐的健全的校园生活。尽管实践生本教育需要脱胎换骨的改变,尽管这个过程会有失败,有挫折,有痛苦,但只要有睿 12 智的领路人,有一批信念坚定的实践者与推动者,那么生本教育一定会走向成功,我们的新课堂之路也一定会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