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7-2018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范文模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郊联体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1:D(3分(原文中说是“最显著的”)2:C(3分(引用木卡拉的话无此作用)
3:C(3分(带有迷信色彩的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4.A.(3分)
(解析: B项考查“把握人物情感,分析常用手法”,错在前面的“更喜欢”,文中并没有提到作者对霍金的态度,后面对比喻的理解没有问题。C项,考查“把握文章写作思路”,错在“对《时间简史》一书内容的阐释与补充”。作者说了自己读此书“不可能有所收获”,既然没有读懂,阐释与补充就无从谈起。文章围绕着读《时间简史》而明白“别的东西”这一线索来展开,那些文字是由此书引发的别的思考与感悟。D项,毕加索不是阅读《时间简史》,毕加索阅读爱因斯坦时重在“得到了别的”。)
5.【理解分析】(5分)(每点一分,顺序错乱扣一分,表达不清酌情扣1到2分,答出5点且顺序正确满分)
答:(1)时间是手表内部的一个(客观)存在;
(2)时间是空间,被分成了许多“格”;
(3)时间意味着别的东西;(或“世界上本没有时间,时间是别的东西”)(4)时间有起点,也有终点;
(5)时间(与空间都)(是一个平面,是有弧度的,弯曲的。
(6)人的欲望与时间(和空间)有关,应为此制定规则。
解析:考查“提取文中重要信息”。要注意原文使用了倒叙的写法,答案1、2、3点在时间上要早于4、5点。题目只要求简要说明,不必答出时间、人物等多余的要素,只要答出变化就行(注意不能用比喻来代替说明,例如答“时间是一根绵软的面条”或“时间是被一巴掌拍扁的汤圆”就不能给分)
6.【文本内涵探究】(6分)(每点2分,共6分。未具体分析的、表达不清的,酌情扣分。)
答:(1)有意外的、别的收获。(或“作者收获了对阅读魅力的领悟,对时空本质的理解,对童年往事的追忆等,体会到书本之外的‘别的快乐’”。)
(2)获得了特殊的阅读快感。(或“作者思维变得活跃(状态被调动起来),想到了爱因斯坦、毕加索,顾拜旦等,获得特殊的快感”。)
(3)获得了阅读的精神磨砺(或历练)。(或 “作者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读此书,明知难以读懂仍坚持不懈,获得精神的磨练,得到别的乐趣,这正是阅读的魅力。”)
7.B(3分)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B项“他拒绝了英国科研机构的极力挽留”不合文意。
8.BE(5分)(选对一项2分,两项5分)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项“黄大年之问”是要以邓稼先为榜样;E项黄大年对此的反应,是正面描写。
9.(4分)(每答出一条1分,答出四条4分)①志存高远,为国为民;②面对选择,义无反顾;③不图名利,忘我工作;⑤看淡生死、赤胆忠心(或鞠躬尽瘁)。
10、B 11.C(先秦时御史不是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只是记录历史,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12.C颜真卿非主动前往。13(1)(5分)(安禄山)派段子光带着三人的头到黄河以北示众。颜真卿担心人心动摇,就假装对各位将领说:“我认识这三个人,头都不是真的。”(主语省略1分,徇1分 河北1分 状语后置1分,详通假“佯”1分)(2)(5分)(颜真卿)至死不屈服,可以追赠他为司徒,再赐五百匹布帛。他的儿子颜頵、颜硕等人服丧完毕,主管部门(或主管官吏)奏报破格授予官职。”(挠1分 赠1分 定语后置1分 所司1分 超1分)
14、C、D(选对一项2分,选对两项5分)
C.“彻底颓唐消极”不对 D.“虚实结合”错误,只有虚写)
15、(6分)(每条2分)
(1)国家衰败之痛: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国家衰败,作者为此歌哭无端。
(2)壮志(销磨)难酬之悲:作者有报国变法之志却不得施展,豪情壮志一直消磨到如今。(3)思乡之情:作者羁留北京不得归乡,想象家乡茅屋石田已满目荒凉,只能梦 中回归家乡。只能回首南云而不得归乡。
(答出“感时伤世”“爱国忧国之情”,只要言之成理均给分)
16(6分)(1)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3分)无所适从,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道按哪个办法做才好。
提纲挈领:提起网的总绳,提住衣服的领子。比喻把问题简明扼要的提示出来。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信中”不能耳提面命。
不可一世:自以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形容极其狂妄自大。闻风而至:风,消息。听到消息就赶来。
多事之秋:事故或事变多的时期,多指动荡不安的政局。形容“华北地区”这个地点,用词不当
18、A(3分(B.句式杂糅,应为“反对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或“对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都进行了批判”C、缺少主语D“关于”搭配不当,应改为“将”或“把”)
19、C(3分(A.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B.语气生硬D免开尊口请对方不要开口的客气话,有时又带有讽刺意味)
20、(6分,每空2分)①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②开放是其主要特征③从城到市的变化(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防御趋向流通”)
21.(5分)(每句2分,2句都对5分)②不是春联贴在门楣上就能鞭策学生学习快速进步②不是春联贴在门楣上就能帮助群众搞好邻里关系
22、立意角度:
1、只有光明才能驱走黑暗;
2、只有追求善念才能去除恶念;
3、只有培养善念、美好、光明、智慧、文明等正能量才能去除邪恶、黑暗、蒙昧、落后等负能量;
4、与其为如何去除邪恶、黑暗、蒙昧、落后等负能量烦恼,不如培养追求善念、美好、光明、智慧、文明等正能量
旧唐书·颜真卿传翻译
颜真卿字清臣,琅琊郡临沂县人。颜真卿年少时学习勤奋,有文才,尤其擅长书法。开元年间,被选送应试,考中甲科。侍奉父母以孝闻名。安禄山反意较明显了,颜真卿以久雨为托词,修城墙加深护城河,秘密统计健壮男子,储备粮食;表面却召集文人,在城外水中乘船游玩、喝酒吟诗。有人向安禄山告发,安禄山也秘密侦察他,认为文人不值得担心。不久,安禄山果然反叛,河朔都被攻陷;只有平原郡城郭守卫都完备,于是派司兵参军李平飞马奏报。唐玄宗开始听说安禄山叛乱,叹气说:“黄河以北二十四郡,竟没有一个忠臣吗?”得李平来报,很高兴,扭头对侍从说:“我不知道颜真卿相貌怎样,能够做得这样好!” 安禄山攻陷了洛阳,杀死了洛阳留守李登、御史中丞卢奕、判官蒋清,派段子光带着三人的头来黄河北边示众。颜真卿担心人心动摇,就假装对各位将领说:“我认识这三个人,头都不是真的。”于是腰斩了段子光,秘密藏起三人的头。后来,才取出三人的帽子佩饰,用草续做成身体四肢,用棺木装殓祭祀殡葬,立了牌位痛哭,人心因而更加亲附。
肃宗驾临灵武,授颜真卿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代宗继位,卢杞专权,忌恨他,适逢..李希烈叛变攻占汝州,卢杞于是就上奏说:“颜真卿是全国信服的人,派他晓谕他们,可以不使军队劳苦。”皇上同意。颜真卿刚见到李希烈,李希烈的干儿子一千多人抽出刀抢着上前逼迫他,要吃他的肉。许多将领层层围住,随口辱骂,往他的身上挥刀比划,颜真卿毫不畏惧。李希烈急忙用身体护住他,驱散了那些人,众人退去,才施礼请颜真卿到住处休息。李希烈大摆宴席犒劳他的爪牙,请颜真卿赴宴,让他看艺人指责、亵渎朝廷政事取乐,颜真卿发怒说:“大人(李希烈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实为宰相,因此称他为“相公”,意译为“大人”)是臣下,怎么让这些人做这种事呢?”拂衣起身离席,李希烈羞愧,也喝令停止。李希烈攻占了汴州,称帝建国,派人问颜真卿仪式,颜真卿说:“我年纪大了,虽曾经执掌国家礼仪,记得的只有诸侯朝拜的礼仪。” 兴元元年李希烈杀了颜真卿,颜真卿当时77岁。
唐德宗下诏书说:“鲁郡公颜真卿,天生才能品质出众,公正忠心尤为杰出,侍奉四代皇帝,志向坚贞始终如一,适遇叛贼作乱,朝廷将晓谕(贼寇)的重任委托给他,几年被拘禁威胁,至死不屈服,可以追赠他为司徒,再赐五百匹布帛。他的儿子颜頵、颜硕等人服丧完毕,主管部门(或主管官吏)奏报破格授予官职。”
第二篇:2017-2018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2017-2018学上学期沈阳市郊联体期末考试高二试题
语文
命题人:康平县高级中学
纪叶 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考生答题前,将本人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相应位置。
2.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选择题1-4.7.0--12.17-19填写在小答题卡1--11相应位置
3.严格按照题号在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修正纸和修正带。5.若考生未按上述要求填写答题,影响评分结果,后果自负。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包括若干方面: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技能。但是,所有的形式都是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生长在一起的,构成文化综合体。并且,这样的文化综合体不可拆解。
以我国的古琴艺术为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价值不只在于古琴这种乐器本身,亦不限于古琴曲目或弹奏技术,最为重要的在于以古琴为聚合点而构建的传统美学特质及哲学意味,贯穿于中华雅文化的发展当中。其中最显著的,我们可以称之为“知音文化”。“知音文化”的内核,其人文影响力与渗透力既深刻又久远,辐射至极其宽广的范畴。由于钟子期和俞伯牙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以古琴为支点,不仅深邃感人,而且历久长新。可以说,知音意识和知音获得感是中国人认知生命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求得认同可达到的最高境界。作为雅士阶层的一种不可分割的人生内容,琴境与生命境界,乐品与诗品、文品,都是相通的。遵循“大音希声”的哲学原理,古琴艺术将儒家的中正平和、道家的清净淡远,融汇于乐曲中,追求声稀意深的境界。
每一项真正符合标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不可能以一个物质的符号(比如古琴乐器本身)独立存在,之所以称为”非物质“,即意味着那些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才更具价值。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原文化项目专员木卡拉在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们的文化认同感》一文中所阐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遗产非常重要的资源,就语言、民间音乐、舞蹈和民族服装来说,它们都能让我们从更深刻的角度了解它们背后的人和这些人的日常生活。通过语言途径传播的口头传统和哲学、价值观、道德尺度及思考方式构成一个社会生活的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每一个人与它都脱不开关系,因为在每个人身上都包含着他所在社会的传统。
目前,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的指导下,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我国已经有501项国家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经过了公示,正静待国务院批准和公布。暂行办法规定,申报和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两年一次。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评定定亦为每两年举行一次,且每次一个国家只能独立申报一项。我国第一次搞国家级名录即有501项得以公示,这个数字着实使人吃了一惊。我们应该认真思忖,每一项个体遗产的文化价值究竟有多丰厚,是否经得起论证。
1.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3分)
A.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B.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文化综合体,不可能以物质的符号独立存在。C.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强调更具价值的无形的环境,抽象的宇宙观、生命观. D.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我国的古琴艺术,其内容就是我们熟知的知音文化。2.下列对原文内容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3分)
A.文章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表现形式、文化内涵、涉及范围及申报评定等方面进行了论述。B.第二段从古琴艺术外在形式和内涵两方面进行了论述,论述重点在后者。C.第三段引用木卡拉的话是为了引出下文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示。D.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办法说明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很严格的。3.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为()(3分)
A.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
B.虽然50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但其中有一些可能不具备真正的资格。C.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俯拾皆是,比如西北为驱邪而让新娘跳火盆的婚俗。D.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可能随着社会历史条件不断变化而得到创新。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4~6题,共14分)
我读《时间简史》
毕飞宇
《时间简史》这本书我读过许多遍,没有一次有收获。每一次读《时间简史》我都觉得自己是在旅游,在西藏,或者在新疆。窗外就是雪山,雪峰皑皑,陡峭,圣洁,离我非常远。我清楚地知道,我这辈子都不可能登上去。但是,浪漫一点说,我为什么一定要登上去呢?再浪漫一点说,隔着窗户,远远地望着它们“在那儿”,这不是很好么?
和霍金相比,爱因斯坦更像一个小说家。我喜欢他。在普林斯顿,爱因斯坦这样给年轻的大学生解释了相对论——一列火车,无论它有多快,它都追不上光的速度。因为火车越快,它自身的质量就越大,阻力也越大。当我在一本书里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高兴得不知所以,就差抓耳挠腮了。我居然“听懂”相对论了。理性一点说,爱因斯坦的这番话谁都能听得懂。我只能说,在爱因斯坦用火车这个意象去描绘相对论的时候,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诗人。
毕加索有一个特殊的喜好,他爱读爱因斯坦。毕加索说:“当我读爱因斯坦写的一本物理书时,我啥也没弄明白,不过没关系,它让我明白了别的东西。”毕加索说得多好啊,如果你喜欢读爱因斯坦,你会“明白别的东西”。事实上,阅读最大的魅力就在这里——我是乞丐,我向你索取一碗米饭,你给了我一张笑脸或一张电影票,你是仁慈的,慷慨的。我接受你的笑,接受你的票,并向你鞠躬致谢。
爱因斯坦告诉我们,“空间—时间”并不是一个平面,它是“有弧度”的,“弯曲”的。他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时间—空间”其实就是一张阿拉伯飞毯,我们就生活在四只角都翘起来的那个飞毯里头。我要说,人类所有的快乐与悲伤都与时间和空间的限度有关。我要住更大的房子,我要开更快的汽车,我要活更长的寿命。是的,人们都渴望自己在时间和空间这两个维度上获得更大的份额。
顾拜旦是了不起的,是他建立了现代奥林匹克。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两条:第一,争夺更多的空间;第二,用最短的时间去争夺最大的空间。现代奥林匹克精神的伟大之处就在这里,它不是灭绝贪婪,而是给贪婪以“出路”,也就是制定游戏的规则。于是,贪婪体面了,贪婪文明了,贪婪带上了观赏性。最关键的是,现代奥林匹克有效地规避了贪婪所带来的流血、阴谋、禁锢和杀戮。它甚至可以让争夺的双方变成永恒的朋友。
在我还是一个乡村儿童的时候,家里一贫如洗。可是,我母亲却有一块瑞士手表,方圆几十里之内唯一的手表。我崇拜我的母亲。任何人,只要他想知道时间,得到的建议只能是这样的:“去找陈老师。”那时我以为,时间是手表内部的一个存在。等我可以和母亲“对话”的时候,母亲却告诉我,手表的内部并没有意义,就是零件,最重要的是玻璃罩着的那个“表面”。长针转一圈等于一分钟,短针走“一格”等于五分钟。我母亲的“时间教育”是有效的,我知道了,时间其实不是时间,它是空间。它被分成许多“格”。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什么时间,所谓的时间,就是被一巴掌拍扁了的汤圆。
我人生的第一次误机是在香港机场。那是上个世纪的90年代。香港机场的候机大厅里有一块特殊的表,非常大。那块透明的“大表”是由无数的齿轮构成的,每一个齿轮都是一颗光芒四射的太阳。我终于发现了,时间其实是一根绵软的面条,它在齿轮的切点上,由这一个齿轮交递给下一个齿轮。它是有起点的,当然也有它的终点。我像一个白痴,傻乎乎的,就这样站在透明的机芯面前。我无法形容内心的喜悦,为此错过了我的航班。这是多么吊诡的一件事:表是告诉我们时间的,我一直在看,偏偏把时间忘了。是的,我从头到尾都在“阅读”那块硕大的“手表”,最终得到的却是“别的”。
回到《时间简史》。我不知道别人是如何阅读《时间简史》的,我读得极其慢,有时候,为了一页,我会耗费几十分钟。我知道,这样的阅读不可能有所收获,但是,它依然是必需的。难度会带来特殊的快感,这快感首先是一种调动,你被调动起来了。一个人所谓的精神历练,也一定和难度阅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没有经历过难度阅读的人,很难得到“别的”快乐。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以雪山的美丽、圣洁来形容《时间简史》的魅力,以雪山的遥远、不可攀登来表明作者因无法理解此书而沮丧的心情。
B.相比霍金,作者更喜欢爱因斯坦,因为爱因斯坦既能像小说家一样通俗生动地讲述,又能像诗人一样借形象来传达深意。
C.文中引述他人观点、描写个人感悟与经历的大量文字,看似与题目无关,其实都属于对《时间简史》一书的阐释与补充。
D.结尾“回到《时间简史》”一句,点题并照应开头,还包含了言外之意:作者在“回到”之前已经历过遥远的精神漫游。
5.作者对“时间”的认识先后经历了哪些变化?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5分)
6.既然“这样的阅读不可能有所收获”,为什么作者坚持认为“它依然是必需的”?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7-9题,共12分)
侠者黄大年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黄大年,就是这样一位侠者。
一般侠者,顶多“江湖”上流传着他的传说,而“黄大侠”却在太平洋上威名远扬。
话说2009年,恰逢某国航母舰队耀武扬威正在太平洋演习。听说黄大年回到中国,这个舰队自动后退100海里。此事,外媒有报,新华社有转,惊动中外。航母舰队何以后退?盖因黄大年身怀绝技使然。
他是国际知名地球物理学家、战略科学家,擅长“给地球做CT”。他回国前研发的高科技整装技术装备,能在快速移动条件下探测地下和水下隐伏目标,广泛应用于油气和矿产资源勘探,尤其潜艇攻防和穿透侦查等军民两用技术领域。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的航空重力梯度仪系统,能精确探测位于国界和交战区地下隧道以及隐藏在民用建筑物地下的军事设施。他曾在某国军队的“潜艇”和“飞机”上做过试验,搞过技术攻关。
这样的高手,自然让人联想到“一个人顶几个师”的钱学森。而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那一代“前辈高手”,恰是黄大年自小的偶像,他曾在自己的朋友圈用邓稼先的例子发出过“黄大年之问”——
“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
1982年,黄大年从长春地质学院大学毕业,题赠友人以照片,上书9字:“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感叹号落笔之际,侠气跃然纸上。
1993年初冬,他奔赴英伦深造,启程前回望同学,大声说:“等着我,我一定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回来。”
2009年,他51岁,正是科学家的黄金年龄,绝学练成,声播宇内,却选择归来,成为东北地区引进的第一位“千人计划”专家。一边是洋房名望,英伦风景,剑桥流水;一边是祖国召唤,从头开始,道远任重。
选择面前,黄大年义无反顾。他最短时间辞职、售卖别墅、办回国手续。“他肯定会回来。”熟悉他的亲友,无不如是说。“多数人选择落叶归根,但是高端科技人才在果实累累的时候回来更能发挥价值。”他说,“现在正是国家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这批人应该带着经验、技术、想法和追求回来。”
黄大年是一个“被仰望、被追赶的传奇人物”。
作为侠者,与高手过招,他从未败过。他在英国剑桥ARKeX地球物理公司任研发部主任时,手下管着300号“高配”人马,包括他国院士。大家服他。在英国,他带领团队实现了“在海洋和陆地复杂环境下通过快速移动方式实施对地穿透式精确探测的技术突破”。回国不久,他出任“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项目第九分项的首席专家,这是国内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深探项目。
作为侠者,他志存高远,不愿做花匠。英国的生活很好。但在他看来,“在这里,我就是个花匠,过得
再舒服,也不是主人。国家在召唤,我应该回去!”“作为一个中国人,国外的事业再成功,也代表不了祖国的强大。只有在祖国把同样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满足。”他回国后,国家“巡天探地潜海”得以填补多项空白。因为他,中国深部探测能力已达国际一流水平,局部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作为侠者,他拼命“疯魔”,将生死看淡。他说,“中国要由大国变成强国,需要有一批科研疯子,这其中能有我,余愿足矣!”他身体不好,常年大把吞速效救心丸,却说“我是活一天赚一天,哪天倒下,就地掩埋。”去年底,他晕倒在万米高空,被送医院,人未醒,双手却紧抱电脑,掰不开。醒后第一句话是:“我要是不行了,请把我的电脑交给国家,里面的研究资料很重要……”
作为侠者,他不图名利,却名动朝野。有一项地球勘探项目缺领军人物,但这个上亿元项目却一分钱也分不到他头上,他二话不说,披挂上阵。学校屡次催他抓紧申报院士,他说,“先把事情做好,名头不重要”。“大年是我见过的最纯粹、最赤胆忠心的科学家!”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说。“千人计划”联谊会,大家公选黄大年任副会长。高风懿行,自成楷式。
(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大年大学毕业时,题赠友人照片上书“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贵”九字,侠气跃然纸上,这与李四光、钱学森和邓稼先等“前辈高手”的楷模作用密不可分。
B.黄大年在51岁练成绝学,声播宇内,他拒绝了英国科研机构的极力挽留,选择归来,成为东北地区引进的第一位“千人计划”专家,足见其赤诚的爱国之心。
C.黄大年回国时,恰逢某国航母舰队耀武扬威正在太平洋演习。听说黄大年回到中国,这个舰队自动后退100海里,可见黄大年所掌握的科技具有极大的威慑力。
D.黄大年回国不久,就出任“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项目第九分项的首席专家,这是国内有史以来最大规模深探项目,充分体现了他卓越的学术水平。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黄大年作为地球物理学家、战略科学家,他的研究领域不为一般人所熟悉,作者形象地说他擅长“给地球做CT”,就使人们更容易理解他的工作。
B.中国很多留洋学者在学成后选择留存海外而拒绝为国效力,黄大年对这种现象深表忧虑,文中的“黄大年之间”正是这种忧虑的集中体现。
C.作者为突出黄大年的形象,选择了很多他的典型言论,比如他在英国的生活很好,但他说,“在这里,我就是个花匠”,表达了自己归国的心声。
D.“他晕倒在万米高空,被送医院,人未醒,双手却紧抱电脑,掰不开”,这是一处典型的细节描写,传神地勾勒出一位鞠躬尽瘁的科学家的高贵灵魂。
E.侧面描写是本文的突出特色,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对黄大年的评价,学校屡次催报院士,黄大年对此的反应等内容,都从侧面突出了他的光辉形象。
9.作者称黄大年为“侠者”,文中“侠者”有哪些高贵品质?简要概括(4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10~16题,共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0~13题,共19分)
颜真卿,宇清臣,琅邪临沂人也。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开元中,举进士,登甲科。事亲以孝..闻。安禄山逆节颇著,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康实乃阳禄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或谗于禄山,禄山亦密侦之,以为书生不足虞也。无几,禄山果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乃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之。玄宗初闻禄山之变,叹日:“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臣乎!“得平来,大喜,顾左右日:“朕不识颜真卿形状何如,所为得如此!“禄山既陷洛阳,杀留守李登、御史中丞卢奕、判官蒋清,遗段子光以三首徇河北。真卿恐摇人心,乃详谓诸将日:“我识此三人,首皆非也。”遂腰斩子光,密藏三首。异日,乃取三首冠饰,草续支体,棺敛祭殡,为位恸哭,人心益附。
肃宗幸灵式,授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代宗嗣位,卢杞专权,忌之,会李希烈①陷希烈汝州,杞乃....奏日:“颜真卿四方所信,使谕之,可不劳师旅。”上从之,初见希烈,希烈养子千余人露刃争前迫真卿,将食其肉。诸将丛绕谩骂,举刃以拟之,真卿不动。遽以身蔽之,而麾其众,众退,乃揖真卿就馆舍。希烈大宴逆党,召真卿坐,使观倡优斥黩朝政为戏,真卿怒曰:“相公,人臣也,奈何使此曹如是乎?“拂衣而起,希烈惭,亦呵止。希烈既陷汴州,僭伪号,使人问仪于真卿,真卿日:“老夫耄耋矣,曾掌国礼,..所记者诸侯朝觐礼耳。”兴元元年乃杀真卿。年七十七。
德宗诏日:“鲁郡公颜真卿,器质天资,公忠杰出,出入四朝,坚贞一志。属贼臣扰乱,委以存谕,拘胁累岁,死而不挠,可赠司徒,仍赐布帛五百端。男頵、硕等丧制终
所司奏超授官秩。”
①李希烈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旧唐书〃颜真卿传》)
10.下面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B.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C.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D.真卿以霖雨/为托修城/浚池阴料/丁壮储廪实/乃阳会文士/泛舟外池/饮酒赋诗 11.下列文化常识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进士随朝代不同而有不同含义,如唐朝时被举荐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举人即称进士,后世则指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者。
B.工部:工部是古代中央六部(吏、兵、户、礼、刑、工)之一,掌管全国屯田、水利、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官办工业等,工部尚书为其长。
C.御史: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皆置“史”是负责记录的史官。国君置御史,主管记录历史,并如后世一样负有监察百官的责任,如《廉颇蔺相如列传》里的御史就是如此。D.耄鰲:耄,年纪约八九十岁。耋,八十岁老人。老耋指年纪很大的人。12.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颜真卿年少时学习勤奋,有文才,尤其擅长书法。开元年间,被选送应试,考中甲科。侍奉父母以孝闻名。
B.颜真卿有勇有谋,设计迷惑安禄山,在河朔尽陷时依靠先前的防备得以防守。C.颜真卿作为朝廷老臣,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主动前往李希烈处晓谕招降。
D.对于颜真卿的去世,德宗十分惋惜痛心,下诏赞扬他公正忠诚,并对他的后代也加以照顾。13.翻译划线句子(10分)
(1)遗段子光以三首来徇河北。真卿恐摇人心,乃详谓诸将日:“我识此三人,首皆非也。”(5分)(2)死而不挠,可赠司徒,仍赐布帛五百端。男頵、硕等丧制终,所司奏超授官秩。(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4~15题,11分)
临江仙 【清】王鹏运
歌哭无端燕月冷,壮怀销到今年。断歌凄咽若为传。家山春梦里,生计酒杯前。茆屋石田荒也得,梦归犹是家山。南云回首落谁边?拟呵湘水壁,一问左徒天①。
【注】本诗作于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期间,作者当时身在北京。王鹏运:清末词人,云南人,年轻时直声震动天下,在朝廷敢言国家缺失,曾参与戊戍变法。①曾任楚怀王左徒的屈原“放逐彷徨山泽,见楚有先王之庙....因画其壁,呵而问之”写出《天问》。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句“燕”指北京所在,“无端”写出作者复杂情感的难以发泄。B.“断歌”一句写出作者歌声呜咽,隐约难言的痛苦之情。
C.“生计”一句表明作者无力改变现实,„只好饮酒麻醉自己,表现了彻底的颓唐消极情绪。D.“茆屋石田荒也得,梦归犹是家山”运用虚实结合手法,描绘了家乡贫瘠荒芜。E.末句用典,作者在极度痛苦中,想如屈原一样向上天发问宣泄愁思。I5.本词表现了词人哪些复杂难言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词进行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1)《赤壁赋》里苏子劝慰客人失意之情时,先从万物变化的角度说明天地只不过瞬间而已,紧接着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望》里杜甫描写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近几十年,中国文化圈所面临的正是一种文化解体,各种价值观并存,令年轻人无所适从的局面。....②她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中国古典诗学的脉络。并且通过具体的范例,说明古典诗词的演变。.... 7
③梁实秋亲笔给当时还是学生的余光中回信,在信中对他耳提面命:“师承囿于浪漫主义,不妨拓宽视....野,多读一些现代诗,例如哈代、浩斯曼、叶慈等人的作品。”
④西蜀的韦庄、南唐的冯延巳,都做过宰相,他们写小词。北宋初年的宋祁、范仲淹,欧阳修都是学问、文章,道德、功业上不可一世的人物,也都写小词。....⑤叶老师在城市大学讲课的时候,不但城大师生坐满了课堂,还有许多其他院校的师生及社会人士闻.风而至。...⑥长城抗战后,华北已成为多事之秋,野心日益膨胀的日本欲变华北为第二个“满洲国”,华北的情势越....来越危急。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两幅海报巧借以茶会友、品茶论道的中国传统文化,形象表现“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的主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美好世界:政党的责任”。
B.鲁迅猛烈地揭露、批判了封建道德,他反对腐朽落后的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都进行了批判。C.随着明朝破国亡家的惨痛代价,在外族的统治之下,忽然找回了元朝、明朝文人已经失去了的词所特有的深微曲折之美。
D.瑞典学院关于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日裔英国作家石黑一雄的创作母题归纳为“记忆、时间和自我欺骗”,并称:“石黑一雄的小说以巨大的情感力量,揭露了我们与世界联系的虚幻之下的深渊。
19.下面选项,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你惦记着我,我就很感激了,还带了这么多礼物,我只好笑纳了。
B.你们有没有《长日留痕》一书,有,叫店主亲自给我送来;没有,立即告诉我。C.您大可不必客气,这对我来说只是举手之劳,如果还有事需要服务,我一定尽力。D.我左思右想,觉得即使请求他帮这个忙,他也未必答应,我还是免开尊口吧。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3个字。(6分)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__①__,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__②__,__③__,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21.下面文段有两处存在问题,请参照D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一副副蕴含着传统家规家训的春联由县内知名书法家书写,并统一印制派发给县、乡、村三级领导干部,能让干部们秉清廉政风。贴在门相上,就能鞭策学生学习快速进步,就能帮助群众搞好邻里关系。
①不是贴了春联就能让干部们秉清廉政风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22.下面的漫画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将你的思考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7—2018学第二学期郊联体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1:D(3分(原文中说是“最显著的”)【】 2:C(3分(引用木卡拉的话无此作用)
3:C(3分(带有迷信色彩的不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4. A.(3分)
(解析:B项考查“把握人物情感,分析常用手法”,错在前面的“更喜欢”,文中并没有提到作者对霍金的态度,后面对比喻的理解没有问题。C项,考查“把握文章写作思路”,错在“对《时间简史》一书内容的阐释与补充”。作者说了自己读此书“不可能有所收获”,既然没有读懂,阐释与补充就无从谈起。文章围绕着读《时间简史》而明白“别的东西”这一线索来展开,那些文字是由此书引发的别的思考与感悟。D项,毕加索不是阅读《时间简史》,毕加索阅读爱因斯坦时重在“得到了别的”。)5.【理解分析】(5分)(每点一分,顺序错乱扣一分,表达不清酌情扣1到2分,答出5点且顺序正确满分)
答:(1)时间是手表内部的一个(客观)存在;(2)时间是空间,被分成了许多“格”;
(3)时间意味着别的东西;(或“世界上本没有时间,时间是别的东西”)(4)时间有起点,也有终点;
(5)时间(与空间都)(是一个平面,是有弧度的,弯曲的。(6)人的欲望与时间(和空间)有关,应为此制定规则。
解析:考查“提取文中重要信息”。要注意原文使用了倒叙的写法,答案1.2.3点在时间上要早于4.5点。题目只要求简要说明,不必答出时间、人物等多余的要素,只要答出变化就行(注意不能用比喻来代替说明,例如答“时间是一根绵软的面条”或“时间是被一巴掌拍扁的汤圆”就不能给分)6.【文本内涵探究】(6分)(每点2分,共6分。未具体分析的、表达不清的,酌情扣分。)答:(1)有意外的、别的收获。(或“作者收获了对阅读魅力的领悟,对时空本质的理解,对童年往事的追忆等,体会到书本之外的‘别的快乐’”。)
(2)获得了特殊的阅读快感。(或“作者思维变得活跃(状态被调动起来),想到了爱因斯坦、毕加索,顾拜旦等,获得特殊的快感”。)
(3)获得了阅读的精神磨砺(或历练)。(或 “作者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读此书,明知难以读懂仍坚持不懈,获得精神的磨练,得到别的乐趣,这正是阅读的魅力。”)【来源:学.科.网】 7.B(3分)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B项“他拒绝了英国科研机构的极力挽留”不合文意。
8.BE(5分)(选对一项2分,两项5分)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项“黄大年之问”是要以邓稼先为榜样;E项黄大年对此的反应,是正面描写。
9.(4分)(每答出一条1分,答出四条4分)①志存高远,为国为民;②面对选择,义无反顾;③不图名利,忘我工作;⑤看淡生死、赤胆忠心(或鞠躬尽瘁)。10.B 11.C(先秦时御史不是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只是记录历史,如《廉颇蔺相如列传》)12.C颜真卿非主动前往。
13(1)(5分)(安禄山)派段子光带着三人的头到黄河以北示众。颜真卿担心人心动摇,就假装对各位将领说:“我认识这三个人,头都不是真的。”(主语省略1分,徇1分河北1分状语后置1分,详通假“佯”1分)
(2)(5分)(颜真卿)至死不屈服,可以追赠他为司徒,再赐五百匹布帛。他的儿子颜頵、颜硕等人服丧完毕,主管部门(或主管官吏)奏报破格授予官职。”(挠1分赠1分定语后置1分所司1分超1分)14.C.D(选对一项2分,选对两项5分)【】
C.“彻底颓唐消极”不对D.“虚实结合”错误,只有虚写)15.(6分)(每条2分)
(1)国家衰败之痛: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国家衰败,作者为此歌哭无端。
(2)壮志(销磨)难酬之悲:作者有报国变法之志却不得施展,豪情壮志一直消磨到如今。
(3)思乡之情:作者羁留北京不得归乡,想象家乡茅屋石田已满目荒凉,只能梦中回归家乡。只能回首南云而不得归乡。
(答出“感时伤世”“爱国忧国之情”,只要言之成理均给分)
16(6分)(1)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7B(3分)无所适从,不知道依从谁好,不知道按哪个办法做才好。
提纲挈领:提起网的总绳,提住衣服的领子。比喻把问题简明扼要的提示出来。耳提面命: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信中”不能耳提面命。不可一世:自以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形容极其狂妄自大。【】 闻风而至:风,消息。听到消息就赶来。
多事之秋:事故或事变多的时期,多指动荡不安的政局。形容“华北地区”这个地点,用词不当【】 18.A(3分(B.句式杂糅,应为“反对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或“对节烈观和包办婚姻、家长制”都进行了批判”C.缺少主语D“关于”搭配不当,应改为“将”或“把”)
19.C(3分(A.笑纳:客套话,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B.语气生硬D免开尊口请对方不要开口的客气话,有时又带有讽刺意味)
20.(6分,每空2分)①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②开放是其主要特征③从城到市的变化(或“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防御趋向流通”)
21.(5分)(每句2分,2句都对5分)②不是春联贴在门楣上就能鞭策学生学习快速进步②不是春联贴在门楣上就能帮助群众搞好邻里关系 22.立意角度:
1.只有光明才能驱走黑暗; 2.只有追求善念才能去除恶念;
3.只有培养善念、美好、光明、智慧、文明等正能量才能去除邪恶、黑暗、蒙昧、落后等负能量; 4.与其为如何去除邪恶、黑暗、蒙昧、落后等负能量烦恼,不如培养追求善念、美好、光明、智慧、文明等正能量
旧唐书〃颜真卿传翻译
颜真卿字清臣,琅琊郡临沂县人。颜真卿年少时学习勤奋,有文才,尤其擅长书法。开元年间,被选送应试,考中甲科。侍奉父母以孝闻名。安禄山反意较明显了,颜真卿以久雨为托词,修城墙加深护城河,秘密统计健壮男子,储备粮食;表面却召集文人,在城外水中乘船游玩、喝酒吟诗。有人向安禄山告发,安禄山也秘密侦察他,认为文人不值得担心。不久,安禄山果然反叛,河朔都被攻陷;只有平原郡城郭守卫都完备,于是派司兵参军李平飞马奏报。唐玄宗开始听说安禄山叛乱,叹气说:“黄河以北二十四郡,竟没有一个忠臣吗?”得李平来报,很高兴,扭头对侍从说:“我不知道颜真卿相貌怎样,能够做得这样好!”安禄山攻陷了洛阳,杀死了洛阳留守李登、御史中丞卢奕、判官蒋清,派段子光带着三人的头来黄河北边示众。颜真卿担心人心动摇,就假装对各位将领说:“我认识这三个人,头都不是真的。”于是腰斩了段子光,秘密藏起三人的头。后来,才取出三人的帽子佩饰,用草续做成身体四肢,用棺木装殓祭祀殡葬,立了牌位痛哭,人心因而更加亲附。
肃宗驾临灵武,授颜真卿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代宗继位,卢杞专权,忌恨他,适逢李希烈叛变攻..占汝州,卢杞于是就上奏说:“颜真卿是全国信服的人,派他晓谕他们,可以不使军队劳苦。”皇上同意。颜真卿刚见到李希烈,李希烈的干儿子一千多人抽出刀抢着上前逼迫他,要吃他的肉。许多将领层层围住,随口辱骂,往他的身上挥刀比划,颜真卿毫不畏惧。李希烈急忙用身体护住他,驱散了那些人,众人退去,才施礼请颜真卿到住处休息。李希烈大摆宴席犒劳他的爪牙,请颜真卿赴宴,让他看艺人指责、亵渎朝廷政事取乐,颜真卿发怒说:“大人(李希烈时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实为宰相,因此称他为 11
“相公”,意译为“大人”)是臣下,怎么让这些人做这种事呢?”拂衣起身离席,李希烈羞愧,也喝令停止。李希烈攻占了汴州,称帝建国,派人问颜真卿仪式,颜真卿说:“我年纪大了,虽曾经执掌国家礼仪,记得的只有诸侯朝拜的礼仪。”兴元元年李希烈杀了颜真卿,颜真卿当时77岁。
唐德宗下诏书说:“鲁郡公颜真卿,天生才能品质出众,公正忠心尤为杰出,侍奉四代皇帝,志向坚贞始终如一,适遇叛贼作乱,朝廷将晓谕(贼寇)的重任委托给他,几年被拘禁威胁,至死不屈服,可以追赠他为司徒,再赐五百匹布帛。他的儿子颜頵、颜硕等人服丧完毕,主管部门(或主管官吏)奏报破格授予官职。”
第三篇: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狼吞虎咽(yān)针砭时弊(biǎn)聒噪(guō)懵懂(měng)B力能扛鼎(káng)数见不鲜(shù)暮砧(zhēn)洿池(kuā)C东船西舫(fáng)歆享(yīn)宵柝(tuî)贿赂(lù)D瞠目结舌(chēng)心宽体胖(pán)谄媚(chǎn)度长絜大(xiã)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自怨自艾(yì)锲而不舍(qiâ 潸然泪下(shān)如火如荼(tú)B 前仆后继(pú)翘首远望(qiáo)拾级而上(shí 断瓦残垣(yuán)C屡见不鲜(xiǎn)揠苗助长(yā)因噎废食(yē)日臻完善(zhēn)D为虎作伥(chāng)奄奄一息(yān)鳞次栉比(jiã)弄巧成拙(zhuō)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精神涣散 火中取粟 良辰美景 明察秋豪 B功亏一匱 墨守成规 不可明状 情投意合 C再接再厉 黄梁美梦 棉里藏针 鸦雀无声 D天伦之乐 飞扬跋扈 轻歌曼舞 美轮美奂 4.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貌和神离 各行其事 广袤 踌蹰
B瞋目 杯盘狼藉 甘拜下风 百无聊赖
C反馈 殓声屏气 慢不经心 别出新裁 D寒喧 五采斑斓 头晕目眩 戳穿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C.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D.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了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A.终止 蜕化 难免 B.中止 退化 难免 C.中止 蜕化 不免 D.终止 退化 不免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C.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D.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二、(9分,每小题3分)
文质论
陶东风
“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本是就其理想人格“君子”发论,后世论者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孔子所说的“文”,指的是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有人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人认为仍然是指形式表现的质朴无文;也有人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表现形式的质朴无文,是由内容的质朴所决定的。“彬彬”,或谓“文质相半之貌”,或谓“文质备也”,或谓“美盛”之义,文质彬彬,即文质并茂。尽管后人释有歧义,但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就是强调文质统一,则无疑义。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就统一性而论,必有其质,方有其文,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矛盾性而言,文可以反作用于质,而对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构成了传统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有把“文”与“质”的对立加以绝对化的说法,如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文”被看作人为外加的甚至是扭曲本然的虚假饰物,他们要求去文就质。这一极端化的“文质”说,影响远不及儒家传统文论的“文质”统一说。汉代的扬雄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认为只有“华”、“实”相副,才能体现君子风范,文质彬彬合乎礼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重文轻质的倾向,特别是六朝的文学创作,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六朝人把“文质”概念引入文学领域,文与质基本上是指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且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刘勰还把“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看作是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内在基本因素,因而从理论上努力概括“质文化变”的历史潮流和审美规律,以期文艺创作及其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魏晋南北朝的文质观念突出了“文”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使中国古代文学自觉的时代终于到来。
唐人魏征在《隋书·文学论传》中指出文质二者的特点以及在文学中的不同表现:“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若能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 他所称“文质”,总括了南北二地文学风格和风尚爱好的不同,强调取长补短,以达“文质彬彬”的完美境界。这是传统文论中“文质”内涵的扩展。
宋明道学家多重质轻文,主张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道胜而文不难自至。清代的“文质”观念,多在前人的基础上沿袭和发展。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云:“文以质立,质资文宣。”“质”是本,是体;“文”是象,是用。“质近内而文近外,质可生文而文不能生质”。但是“文”也不是“质”的简单形式,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质资文宣”,就是“质”待“文”现的意思。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沿袭。由于“文”与“质”作为文艺创作的两大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其中包括时代风尚、地方风尚、文体特征和个人风格等,这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清代古文复兴,古文家大都突出质的重要。如桐城派主将方苞在《杨千木文稿序》中指出:“文者,生于心而称,其质之大小厚薄以出者也。”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言公》中甚至认为:“文可以明道,亦可以叛道,非关文之工与不工也。”
总之,中国古代“文质”理论的深化及其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艺术辩证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有删节)
8.从原文看,下列对“文”“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孔子对理想人格“君子”的发论。
B.孔子所说的“文”是指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指的是内在实质,即内容。C.孔子提倡“文质彬彬”,中国古代自汉至清也都强调文质的对等地位。
D.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这就构成中外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9.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后世论者早就认为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B.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相同,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
C.魏晋南北朝的文质观念突出了“文”的文学性和审美性,迎来了中国古代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D.“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这是传统文论中“文质”内涵的扩展。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文质论受孔子影响,强调文质统一,文与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B.刘勰看重“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他在理论上的成就,带来了文艺创作及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
C.清代古文复兴,古文家大都突出质的重要,其中代表人物有方苞、章学诚等。
D.中国古代“文质”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文采派”与“本色派”仍将长存于文坛。
三、本大题为11小题(2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0分)。
郑伯克段于鄢(节选)
《左传》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1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庄公寤生,惊姜氏
惊:使„„受惊 B.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合乎法度
C.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堪:承受得住 D.可矣,厚将得众 厚:仁厚
1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不如早为之所
B.生庄公及共叔段 无庸,将自及 C.初,郑武公娶于申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D.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13.下列各项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本文段略写战争的场面和战争具体经过,详写的是两兄弟矛盾不断激发的过程。B.郑伯认为制这个地方十分险要,会危及共叔段的安全,所以不愿意给共叔 C.姜氏厌恶庄公,宠爱共叔段,并为共叔段争取到了京这个地方作为封邑。D.祭仲反对姜氏和共叔段的所作所为,庄公表面容忍,心中早有防备。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1)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2)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9题。(12分)
郭翻字长翔,武昌人也。翻少有志操,辞州郡辟及贤良之举。家于临川,不交世事,惟以渔钓射猎为娱。居贫无业,欲垦荒田,先立表题,经年无主,然后乃作。稻将熟,有认之者,悉推与之。县令闻而诘之,以稻还翻,翻遂不受。尝以车猎去家百余里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徒步而归而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由是士庶咸敬贵焉。尝坠刀于水,路人有为取者,因与之。路人不取,固辞,翻曰:“尔向不取,我岂能得!”路人曰:“我若取此,将为天地鬼神所责矣。”翻知其终不受,复沉刀于水。路人怅焉,乃复沉没取之。翻于是不逆其意,乃以十倍刀价与之,其廉不受惠,皆此类也。——《晋书·隐逸》
注:向:如果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辞州郡辟及贤良之举 辟:征召 B.经年无主,然后乃作 经年:一年 C.路人不取,固辞 固:坚决 D.翻于是不逆其意 逆:接受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州郡辟及贤良之举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徒步而归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C.乃复沉没取之 屠乃奔倚其下 D.其廉不受惠,皆此类也 其皆出于此乎
17.上文中反映郭翻自甘淡泊的一组句子是(2分)①辞州郡辟 ②不交世事,惟以渔钓射猎为娱 ③欲垦荒田,先立表题,经年无主,然后乃作 ④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⑤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 ⑥复沉刀于水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8.把下面的两句话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4分)
(1)稻将熟,有认之者,悉推与之。
(2)尔向不取,我岂能得!
19.用“/”给下面的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2分)
尝以车猎去家百余里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徒步而归而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
四、古诗词鉴赏(10分)
2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1)赏析诗歌颔联的“空”字。(3分)
(2)诗歌以“枫叶落纷纷”为结句有何妙处?(4分)
(3)李白的诗歌长于以虚写实、虚实结合,《蜀道难》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蜀道的奇丽惊险。这首诗歌中李白也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具体指出。(3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8分)
2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2),不尽长江滚滚来,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四弦一声如裂帛。,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4),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
六、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2-25题。
禅房的树
指尖
古树长在墙里,像人挤在人群里。
红尘拥挤,一些细碎的磕碰和不悦暗自滋生。树不说,它被泥灰和石头框裹、挤压时,身上的生疼和心下的酸楚。树总是比人活得更坚强,更有尊严,更沉默,所以也更长久。
人是向往活成树的境界的,也炼丹熬药,求仙问道,却到底抗不过时间的摧枯折腐,连百年也难熬,便自行消亡。
树活了百年千年的,活过一辈一辈的人,像找到了逃脱的诀窍,被时间忽略了。所以,越是隐蔽的村庄,古树的数量越多,越健康。
一个叫禅房的村庄,隐在蜿蜒的道路和重峦叠嶂中央。途中有核桃林、尘沙飞扬的矾石场、杨槐紫和白的花、斑鸠和啄木鸟的声音,我沿新修水泥路去寻找一棵树的根部,竟走完了一整条街。街,于初夏呈现出干热的饥渴。像旺火,要烧灼和烘烤了人间通衢。街两旁是新建的宅子,高墙深院,不见其里。没有水,村庄里的水在很久前就消失了,久到连老辈人都忘了河流和泉。五行里说,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树在,就证明水在过,村庄的清幽和湿润在过。单“禅房”这村名,如果不是赴踏在这火一般的街道,我定会想象它是树木葳蕤,流水遍野之所,禅房花木生,浓荫深处,水气氤氲,一盏茶,一张琴,一人,一几,悠然,清远,若颂歌里的传奇,好景好态好湖山,人间因之多了留恋意,多了可爱心。
远山近坡,连绵一色的黄,土叠着土,石堆着石。“禅房”,在这里,不过美丽装饰,既欺骗想象,又瞒哄天下,它是习俗和模仿,是远离事物本宗的附属,不具任何形容和表达意味。
逼仄的旧街景,堆积的红砖,青石,废气的朽木,柴薪,挖掘机的轰鸣,所有人间繁琐忙乱之后,才是古树的样子。无委屈,无埋怨,长在逼仄街巷的墙里,新砖砌的墙,墙墙相围,是不该长的地方。不知是树挡了人间出路,还是墙挡了树的地盘。这样的纠纷是村庄里的风景。人多喜热闹,亦少分辨,谁对谁错,树和墙不说,人也不讲究。只可惜了树的笔直貌态,穿了整面墙的不屈服,不对抗,长得自觉,不闻不问。
倒似禅房花木深处的僧,诗歌里的大美,不争不强,端正安详地活,地老天荒地活,日夜无休的活。活到无动于衷,熬罢四时,坐断红尘。村里人说它老。但到底多老,又说不上个所以然,他们看我端着相机,以为寻宝,某说家里有老货,某某说家里有元宝,一时好不热闹。笑而不语,古树揣了千古秘密,连鸟雀虫蚁都不相告。假如某和某某的祖辈地下有知,会为后代生出的贪婪感到惭愧吗?或某和某某不过藏了假货,想得几许钱财?如此更令老辈蒙羞了。树总是比人强了千百倍的,它懂得善良,懂得道,懂得顺应,皆因它懂得,所以生命久长。
树的老枝长得密密的,伸得长长的,墙内人家半边院子的荫凉。树是不计较人的好歹的。他们把它砌在墙里,若人在夏天穿了冬衣,自由套了刑枷,失了自在,但树照常努力地庇护凡人。
树好几百年了,人嫌它碍事,又不敢砍伐。倒不是对它多恭敬,而是俗世的繁文缛节令人头疼。获赦的树恭敬天地,也恭敬生命。天地给养人间万物,人也知道,所以建了新庙,庙里供着泥胎新神。人跪下去,身体匍伏,头额顶地。树在远处看着。一辈一辈的人跪下去,一辈一辈的人跋涉在寻觅水源的途中,一辈一辈人从遥远的地方挑水,扁担担折了,人死了。只有树活着。树活着,村庄就活着,人也一辈一辈地活着,神也活着,希望也活着。
有一天,村庄会知道树的好,人也会知道。
(选自《散文》2011年第10期)
22.文章结尾说“村庄会知道树的好,人也会知道”,结合全文来看,“树的好”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23.文章在表现古树特点时,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例子分析其作用。(4分)
24.分析下列句子含义。(6分)
(1)古树长在墙里,像人挤在人群里。
(2)树活着,村庄就活着,人也一辈一辈地活着,神也活着,希望也活着。
25.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表现了哪些情感?请具体说明。(6分)
七、作文(60 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说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奇迹,可以治疗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拄着拐杖,一跛一跛地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口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吗?”这句话被退伍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上帝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读了这段文字,你得到什么启示?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D 解析:A狼吞虎咽(yàn)针砭时弊(biān)B力能扛鼎(gāng)数见不鲜(shuî)洿池(wū)C项东船西舫(fǎng)歆享(xīn)
2.A 解析:B前仆后继(pū)拾级而上(shâ)C屡见不鲜(xiān)揠苗助长(yà)D奄奄一息(yǎn)鳞次栉比(zhì)
3.D 解析:A火中取栗 明察秋毫 B功亏一篑 不可名状 C黄粱美梦 绵里藏针 4.B 解析:A貌合神离 各行其是 C敛声屏气 漫不经心 别出心裁 D寒暄 五彩斑斓
5.B. 解析:A项中得“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不可用于水平、成绩等,侧重于品质。B项中的 “不孚众望”,指“不合于众人的期望”,使用正确。C中的“美轮美奂”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用错,原意是“形容房屋高大华丽”。这句话中用以形容石刻作品,是不恰当的。D项中的“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做自己的话。6.D。解析:“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如比赛刚进行了一半就中止了,本句谈“岗位培训”的意义,人离开了学校到了工作岗位,随时都可以进行岗位培训,而且是终身的,不应该中途停止,所以不用“中止”;而“终止”则指结束和停止,是指最后的结束和停止,在本句中所谈的“学习”是指终身学习,不是学习的最后结束和停止,所以选用“终止”。“退化”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或者其构造完全消失,如鲸、海豚等的四肢退化成了鳍,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针状物,虱子的翅膀完全消失了,退化了;二是泛指事物品质由好变坏,由优变劣,本句是在谈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变化,由好变坏,由优变劣,可见选用“退化”;而“蜕化”则指虫类动物脱皮,多用来比喻腐化堕落,用在此句中不论是本义还是比喻义都不妥当。“难免”是指不容易避免,比如没有经验,就难免要走弯路搞新工作,困难是难免的;“不免”指免不了,比如旧地重游,不免想起往事。本句谈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就相当于旧地重游了,所以用“不免”。7.B 解析:A项主客倒置,应为“观众给予红楼梦很高的评价”;C项介词多余,“据”去掉;D项主谓搭配不当,去掉“迎接”。8.A(B孔子所说的“质”指的是内在实质,即内容。说法不全面。C“对等地位”错。D不是“中外文论”)
9.C(A原文意思是“后世论者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 的关系问题”。B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D“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丰富和发展。)10.B(目的有误,原文是说“以期文艺创作及其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11.D厚:土地扩大
12.A(A介词,替,给。B 第一个连词,和;第二个动词,到,遭到。C第一个介词在;第二个介词,向。D第一个介词,把;第二个连词,表目的)
13.B郑伯不把制这个地方给共叔段,主要担心共叔段会占据险要的地方,万一叛乱,会控制不了,而非担心共叔段的安危。14.(1)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给他(共叔段)安排一个适当的地方,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何厌之有”倒装1分,注意“厌”、“为”、“蔓”等字的翻译。3分)(2)多做不合道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你姑且等着瞧吧。(2分)[译文] 当初,郑武公从申娶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共叔段。生庄公时难产,使姜氏受到惊恐,因此叫寤生,从此就厌恶他。姜氏喜欢共叔段,想让君主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不允许这样做。
到了庄公即位以后,姜氏为共叔段请求制这个地方。庄公说:“制,是一个险要的 城邑,虢叔死在那里。其他的城邑哪一个都可以。”请求京这个地方,让共叔段去管理那里,称他为京城大叔。祭仲说:“大夫的都城城墙超过三百丈,这是诸侯国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大夫的)大的都城不超过诸侯国都城的三分之一,中都不超过五分之一,小都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不合限度,不是先王规定的制度,您将受不了。”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避除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有什么能满足的呢!不如早给他安排个地方,不要让他的势力蔓延滋长。如果蔓延滋长,就难以想办法对付了。蔓延的草尚且不能除掉,更何况您的处于尊位的弟弟呢?”庄公说:“如果做了许多不合道义的事一定会自己倒下去,你姑且等着看吧!”
事后不久,共叔段让西边和北边的城邑也从属自己。公子吕说:“国家受不了分裂的状况,您打算怎样来对付呢?如果想把国家大权给大叔段,那么就让我下去侍奉他;如果不给,那就除掉他。不要使人民产生二心。”庄公说:“不用除掉他,他自己会走向灭亡。”大叔段又收取两个地方作为自己的城邑,他的势力到达了廪延。子封说:“可以动手了,领地扩大了将获得更多的民众。”庄公说:“多行不义,民众不会亲近他,领地多也将垮台。”
大叔修好城墙聚集民众,修缮武器,准备好军队,将要偷袭郑都。姜氏将要为之打开城门。庄公听到了大叔姜氏偷袭郑的日期,说:“可以除掉了。命令子封率领二百乘去讨伐京的士民。京邑的士民背叛了大叔段。大叔段逃到了鄢地。庄公到鄢地讨伐大叔段。五月辛丑,大叔出走逃到共地。史书说:“郑伯(庄公)在鄢战胜段。”段不守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弟。如同两位君王,所以说战胜:称郑庄公为伯(长兄意),讥讽(庄公)没有教导(弟弟)啊。说这就是郑庄公的目的(除掉弟弟),不说出逃[以后的事(共叔段被逼自刎)(是)责难他(庄公)啊。15.D(逆:违背)
16.C(A的/定语后置标志;B表修饰连词/表顺承连词;C于是;D代词,他/语气副词,大概)17.D(①取:捞起; ②取:接受; ③沉:使„„下沉; ④沉:潜水。)18.(1)稻谷快熟时,有人来认领这块地,于是郭翻将稻谷也一起还他。(2)你如果不捞上来,我怎么能得到呢!
19.尝以车猎/去家百余里/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徒步而归/而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
[译文] 郭翻,字长翔,是武昌人。郭翻年少时就很有志向,常推辞官府的征召和社会贤达的举荐,不去做官。安家于临川,不管世事,只以钓鱼打猎为乐。生活清贫无以为业,想开垦一块荒地。于是先在上面立了一块标志,一年来,地无人认领,他才进行耕种。稻谷快熟时,有人来认领这块地,于是郭翻将稻谷也一起还他。县令知道这件事,责问认领人,要他把稻谷还给郭翻,郭翻不接受。郭翻曾经驾车去打猎,距离家有一百多里,路上遇到病人,就用车送病人,自己步行回家。郭翻打的鱼,捕的禽兽,有人向他买,他便随手给了人家,不但不要钱,连自己的姓名也不向买主和外人显示。由此士人和百姓都很敬重他。并认为他很高尚。郭翻曾经掉刀于水中,有过路人下水为他捞上岸,他于是把刀送给这个人,这个人不接受,坚决推辞,郭翻说:“你如果不捞上来,我怎么能得到呢!”这个人说:“我若接受这把刀,将被天地鬼神责骂了。”郭翻看到他最终不肯拿走刀,于是把刀又丢到水中,这个人觉得不可理解,就又下水把刀捞上来。郭翻于是不再违背这个人的心意,就拿出十倍于刀的价钱给这个人。郭翻清正廉洁不愿受人恩惠,大都是这样。
20.(1)空,白白的。诗人登舟望月,空阔渺远的境界很容易触发人对于古今的联想。(1分)此时此地此景让诗人联想起了谢尚闻袁宏咏史的典故,联系自身实际,顿生怀才不遇之感,于是用了“空”字。(1分)从结构上来说,“空”字有引出下文之作用。(1分)(2)①诗人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象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②以景结情,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让人回味无穷。(每点2分)(3)“登舟望秋月”是实,“忆谢将军”是虚;“余亦能高咏”是实,“斯人不可闻”是虚;“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是实,“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是虚。(每点1分)21.(1)可以横绝峨眉颠 地崩山摧壮士死(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万里悲秋常作客(3)曲终收拨当心画 东船西舫悄无言(4)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
22.①树活得坚强,有尊严,不计较生活的地方;②树宽容大度,无委屈,无埋怨,不计较人的好歹;③对人不屈服,不对抗;④懂得善良,懂得道,懂得顺应;⑤努力地庇护凡人。(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23.例如:用人对树的态度和树对人的态度相对比,人忽略树、摧残树、局囿树,树却努力地庇护凡人,(例子2分)通过对比突出了“树的好”,树的大度善良。(作用2分)24.(1)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1分),说明古树被人砌在墙里的框裹、挤压,表明作者对古树的同情,对人这一做法的不满。(2分)(2)这句话强调了树的重要性(1分),说明树是生命活着的标志,真正对人活着产生重要影响的其实是树而不是神。(2分)25.①对古树的崇敬之情,文中多处赞美了古树的品质;②对以“禅房”为代表的人工打造景致的厌弃,认为其“不过美丽装饰,既欺骗想象,又瞒哄天下”;③对人的混沌浑噩的不满,认为人没有善待树,而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上。(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第四篇:高二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48分)
1、“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此司法原则()
A.确保了明代司法的公正 B.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
C.损害了明代法律的权威 D.体现了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2、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
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
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
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3、王夫之认为“治有治之理,乱有乱之理,存有存之理,亡有亡之理”;“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这表明他()
A.强调郡县制存在有其必然性 B.通过理学解释治乱兴衰
C.意识到郡县制改革的迫切性 D.利用盛衰论谴告统治者
4、武则天执政时,不经三省长官而自行任命官员,被当时的宰相刘祎之批评:“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凤阁鸾台”指的是()
A.尚书省与中书省 B.中书省与门下省
C.门下省与尚书省 D.尚书省与吏部
5、唐代以前,官舍(官员及其眷属住宿、生活之地)通常位于官署之内,官员一旦卸任或调离岗位,则要搬出官舍。唐代官员住房形式日渐多样化,以租赁或借居为主,官舍与官署逐渐分离。这一变化表明唐代()
A.官僚制度逐渐完善 B.特权观念日益淡化
C.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D.城市功能趋于丰富
6、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学术环境不普遍,……限于少数私家,而有所谓累世经
学。……天下仕途渐渐走入一个特殊阶层的手里去”。上述现象得以改变是在()
A.秦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唐宋时期 D.明清时期
7、钱穆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冲破了旧有的官吏来源 B.标志着贵族权力的丧失
C.完善了官员选拔的程序 D.存在着明显的制度局限
8、唐朝时期,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枢密使”、“枢密副使”中具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
A.强干弱枝 B.分散军权 C.重文轻武 D.守内虚外
9、元代以前中国主要根据山川地形来划分行政区,从元代开始则任意把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行政区。这表明()
A.元代地方势力强大 B.民族文化影响制度
C.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D.中央强化地方管理
10、清代政府发布最高命令分为两种:一种是明发上谕,一种是寄信上谕。其中寄信上谕
是指上谕由皇帝、军机处拟定后,封盖“办理军机处”印,不再经由六部,直接寄给受命
令的人。这一做法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了决策机密 B.强化了专制皇权
C.提高了行政效率 D.适应了军务需要
11、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源于社会契约论——国家是平等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公民权是受法律保障的个人权利。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
A.公民的身份特权 B.公民的义务责任
C.公共事务的意识 D.参政议政的权利
12、陈忠云《先秦中国与古希腊雅典的比较》 说:“实际上,让每个人有尊严生活的民主政治制度,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培育这种制度的土壤。先秦中国也不例外,之所以先秦中国与古 希腊雅典形成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当时两地强者、掌权者追求政治利益的主观欲望与维护既得利益的客现统治手段的差异所致。”下面符合作者意图的是()
A.相同的政治制度需要相同的经济基础
B.相同的政治制度需要强硬的政治手段来实现
C.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形成有一定偶然性
D.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13、恩格斯说:“在希腊人和罗马人那里,人们的不平等比任何平等受重视的多。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人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肯定是发了疯。”这段话认为古希腊罗马
民主的实质是()
A.主权在民的民主 B.最直接最完整和最纯粹的民主
C.城邦式的直接民主 D.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
14、“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 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材料意在说明罗马法()
A.不受立法机构的制约 B.创制过程具有较强的伸展性
C.不必执行皇帝的敕令 D.在世界法律史上占重要地位
15、有人认为:罗马人智力不如希腊人,体力不如高卢人,经商的本事不如迦太基人,却能一一打败这些部族,而且在战后,还能与这些部族有秩序地和睦共处。为什么?你会发现,罗马帝国的强大,归根结底是因为它的宽容开放,它的兼收并蓄。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罗马()
A.万民法广泛的适用性与实用性 B.较为发达的工商业经济
C.帝国凭借军事实力不断进行扩张 D.《十二铜表法》成文化
16、罗马法学家把古希腊的自然法哲学注入法律,且被后人冠以“不言而喻的真理”——人是生而平等 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自然权利。下列选项蕴含自然法观念的是()
A.“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B.“如果故意伤人肢体……则他本身亦应遭受同样伤害”
C.“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
D.“人口数目的计算法应是自由民加上黑奴之五分之三”
17、麦考莱在其著作《英国史》中称赞光荣革命是最后一次革命。这是因为光荣革命后的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解决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
18、著名史学家钱乘旦指出:“经过18世纪的变化,英国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实际的政治问题交给政客们去处理——让政客们去犯错误,并且承担错误的后果。”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工业资产阶级主导政府
C.议会开始限制王权 D.国王凭手中权力转嫁责任
19、“1785年,为了统一货币,美国国会采用了美元,但1美元的价值是多少呢?新英格兰和弗吉尼亚等州定为6先令(英国货币单位),而中部大西洋各州定为7先令6便士,南卡罗来纳等州定为4先令6便士等。”这实质上说明()
A.国家核心权力体制未形成 B.美国尚未完成国家的统一
C.美元对英镑有重大依赖性 D.美国深受民主共和思想影响
20、美国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6条第2款规定:“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以合众国权力所缔结或将缔结之一切条约,均为国家之最高法律;即使其条文与任何一州之宪法或法律抵触,各州法官仍应遵守。”这体现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
A.共和主义 B.集权体制 C.宪政主义 D.联邦主义
21、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机制体现在()①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 ②总统和内阁之间
③总统和最高法院之间 ④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一文中分析道:“(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这一分析主要()
A.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的发展
B.说明法国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坚实基础
C.强调坚持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
D.指出法国大革命有其长期性和残酷性
23、思想家柏克描述了两种不同的自由观念:一种是“狂野的瓦斯,固定的气体”其释放出来的最终结果需要到“最初的激荡略微平静下来,等到溶液澄清,直到看到某种要比表面浑浊的泡沫动荡更深一层的东西时才能判断。”另一种自由是一种高贵的、由继承而来的自由,“它带有一种堂皇动人的面貌,有一部家谱和显赫的祖先们,这是一种合理的 而有气概的自由。”对这两种自由的追求分别是指()
A.法国大革命、“光荣革命” B.北美独立战争、英国议会改革
C.德意志统一、明治维新 D.俄国十月革命、辛亥革命24、1871年,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颁布了宪法,德意志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最能从政治上反映国家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是()
A.内阁的建立 B.议会的产生 C.国家的统一 D.联邦的形成卷Ⅱ
二、非选择题(25题25分,26题12分,27题15分,共52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25、(25分)对公权力运行进行监察的行政监督机制,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成果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高皇帝以圣德受命,建立鸿业,置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 职相
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历载二百年,天下安宁。”“汉家至德溥大,宇内万里,立置郡县。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
——《汉书朱博传》
材料二(明朝)设六科给事中,按六部的业务进行对口监察,有单独上奏言事,监督
和弹劾百官的权力。六科被称为“风宪之司”,可以风闻奏事,而不一定负核实的责任,所以当时的六部官员“无敢抗科参而自行者”。明代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都是君主直接委派的特别亲信,他们用公开或秘密的方式进行特别监察,往往用于治理大狱、检举吏民奸罪,伺察密告。
——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每年一度的不满意测试……目的就是要阻止任何人成为太受欢迎的人,阻止像庇西特拉图(公元前五世纪中期的雅典獨裁者)这样的人,企图利用公民大会作为成为僭主的台阶。每一年,雅典人投票放逐一人达10年之久,这是一种预防犯罪的处罚。
——【美】伊恩莫里斯《希腊人历史、文化和社会》
材料四 在美国,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政治生活中的一支 原生力量,它决定着公众讨论的议事日程……一头牵着政府,一头牵着国民敏感之极的神经,一旦白宫的某些政策发生偏误或总统等政要滥用行政职权,立即就会招致一场新闻舆论带来的暴风雨。……更为重要的是,新闻媒体具有动员民众的实际能力,它对行政官员具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彭正波《美国的行政监督机制》
(1)依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汉、明两朝行政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明朝监督制度加强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9分)
(2)材料三中的“不满意测试”是谁最早制定的?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古代雅典监督制度的特点和目的。(8分)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新闻媒体被封为‘政府第四部门’”的原因。依据以上材料,比较中国古代和西方社会在行政监督主体上的不同之处。(8分)
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末改革科举的主将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国外,亲眼看到欧美、日本等国借鉴科举实行文官考试的作用。1910年,也就是废除科举的五年之后,他明确说:“夫科举非恶制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梁启超评价科举制度的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7、(15分)史料研究、史论探讨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某班同学在学习欧美近代民主政治时就是运用了这种学习方法。
史料:
下列两段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欧美两大国的历史文献,阅读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 “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
(1)上述两部文献对国家权力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规定?有什么共同影响?(4分)
史论:
材料三 民主要真正实现必需做到“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并重。“原则民主”体现了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人类核心价值,“程序民主”体现了治理人类社会的最好手段。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民主实现“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的主要表现。(4分)你是如何理解“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4分)
(3)综合上述史料研究和史论探讨,欧美民主政治具有哪些特征?(3分)
高二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1—5 D.D.A. B.A. 6—10 C.A.C.D. B. 11—15 A.C.D. B.A.
16—20 C.D.A.A.D. 21—24 B.A.A. B.
二、非选择题
25、(1)内容:汉朝: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派遣刺史监察郡国。(4分)
明朝:对中央主要行政部门进行对口监察;监察官 员可风闻奏事;设厂卫等特别机构监督官员。(3分)特征:君主专制统治强化(封建制度腐朽没落)。(2分)
(2)制定:克利斯提尼。(2分)
特点:公民监督(自下 而上);定期投票;预防为主。(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目的:维护民主政治。(2分)
(3)原因:美国政府主要由行政、立法、司法三部门构成;新闻媒体通过引导公众舆论和动员民众力量,对政府行政施加影响。(4分)
不同:前者以监察官员为主体;后者以公民大众为主体。(4分)
26、评分标准:一等(12~10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
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
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
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
②未引用史实;
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示例1:赞同梁启超的科举非恶制的观点。
论证: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特权阶层对仕途的垄断,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不断更新,提高了国家官员队伍的素质,成为中華帝國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借鉴了科举制度,建立了文官考试制度,选拔国家行政管理人才,促进了社会发展。
由此可见,科举制对中国、乃至对欧美的社会发展都产生过重大的推动作用,是好的人才选拔制度。
示例2:不赞同梁启超的科 举非恶性制的观点。
认证: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内容局限于“四书五经”,实行八股取士,科举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创造性,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鴉片战争以来,列强加紧侵略中国,民族危机深重,西学进一步传播,当时中国要救亡图存、发展经济,必须发展新式教育,培养实用人才,而科举考试内容完全排除科学技术,扼制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1905年,科举制度 被废除,说明这一制度已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科举制是中国封建政治体制中的一种文官选拔制度,其考试内容、形式都受制于封建皇权,其弊端非常明显。
由此可见,明清以来的科举制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它的终结是历史的必然,梁启超的科举非恶制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示例3:梁启超的科举非恶制的观点是片面的。科举有进步性,也有消极性,应一分为
二、辩证地评价。
论证:综合示例
1、示例2的内容。且一定要论及欧美国家文官选拔。
示例4:梁启超 的科举非恶制的观点是片面的。应把科举制放在具体的时空下评价。
论证:综合示例
1、示例2的内容,按古、近、中、外科举制的利弊进行论证。
(观点2分,论证8分,总结2分。若只有观点,没有论证不得分。论证内容与观点完全脱节,只给观点的分数。)
27、(1)材料一界定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材料二界定了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权力。影响: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完善,(4分)
(2)原则民主:体现人民主权原则,人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程序民主:三权分立,互相制衡。(4分)
理解:学习英国的议会制;成功地实践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三权分立等学说。(4分)
(3)选举;议会立法;权力部门之间相互制衡。(3分)
第五篇:辽宁省沈阳一中高二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卷
辽宁省沈阳一中高二上学期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哺(pǔ)育对峙(zhì)
面面相觑(qù)B.模(mú)样歼(qiān)灭广袤(mào)无垠 C.场(cháng)院拓(tuò)片一暴(pù)十寒 D.答(dā)应症(zhēng)结惝(tǎng)恍迷离
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神智神志不清从新重新做人 B、淡泊淡薄名利发愤发奋图强 C、个别各别对待分辨分辨是非 D、费话废话连篇淹没湮没无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出自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之手。B.孔繁森的名字已家喻户晓,对大家都不陌生
C.日子长了,老王一家对他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就像自己家里人一样。D.无论老师和学生,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
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 A.便biàn 便条便利大腹便便便旋而走 B.禁jìn
禁令禁锢弱不禁风忍俊不禁 C.宁nìng 宁肯姓宁宁缺毋滥宁为玉碎 D.别bié别致别扭久别重逢分门别类
7.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无误的一组是 A.气势凶凶声名狼藉肆无忌惮疲惫不堪 B.斑驳陆离脑羞成怒胜券在握蔚然大观 C.并行不悖陈词滥调题纲挈领推心置腹 D.所向披靡摧枯拉朽瑕瑜互见众目睽睽
8.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跋扈
惘然若失
了了无几
一言以蔽之
B.椭圆
淹没无闻
沽名钓誉
万变不离其宗 C.睿智
沧海一粟
风烛残年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D.昏厥老态龙钟转瞬即逝学富五车,材高八斗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9.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一组是: A.鱼船勉励针砭时弊厉兵秣马 B.痉孪炫目开门缉盗纷至沓来 C.茅庐窠臼爱不释手众目睽睽 D.俩个馈赠缘木求渔虎视眈眈
10.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棱角
菱形
欺凌
绫罗绸缎 B.角色
倔强
诡谲
精神矍铄 C.暴露
披露
露怯
抛头露面 D.笨拙
罢黜
咄咄
相形见绌
1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
B.我们要改革和完善符合科学技术发展客观规律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科技同经济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科技新体制。
C.乍得总统哈布雷十四日说,乍得政府希望与利比亚谈判,以寻求解决两国间的矛盾。D.我们历来主张向外国先进的科学文化学习和借鉴,而且已经这样做了;但我们也历来反对盲目照搬外国,全盘西化,事实证明,那样做是极端错误的。
12.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中午,她给我预备了一顿非常可口的家乡饭——煮红薯、玉茭饼子、杂面汤。B.这是一个美丽幽静的小村庄,我在这个村庄里写了《钟》《藏》《碑》三篇小说。C.这种怪模怪样的衣服,你穿着走在街上、去开会、去上班,就不怕别人笑话吗?
D.研究者指出:他所有的(在诗文及行为中表现的)民族主义思想,就以此为基础。
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泰山上既有佛寺又有道观,同时也有属于自己的泰山神和泰山老母,⑴,(2)令它身兼帝王的高贵与骚客的诗情。仅是孔子的一句“登泰山而小天下”就是令它光耀千古。那些历经风雨而至今闪光的摩崖石刻和古建筑代表的是珍贵的历史遗产,那些在盘山古道上留下足迹的历史名人以自己精神所滋养的是浓厚的文化传统。A.(1)于是被它自己笼罩在由宗教组成的神圣光环里
(2)历代君主帝王虔诚的祭祀旅程,一代宗师和无数文人墨客的不吝溢美。B.(1)于是它将自己笼罩在由宗教组成的神圣光环里
(2)历代君主帝王虔诚的祭祀旅程,一代宗师和无数文人墨客的不吝溢美 C.(1)于是它将自己笼罩在由宗教组成的神圣光环里
(2)一代宗师和无数文人墨客的不吝溢美,历代君主帝王虔诚的祭祀旅程 D.(1)于是将它自己笼罩在由宗教组织成的神圣光环里
(2)一代宗师和无数文人墨客的不吝溢美,历代君主帝王虔诚的祭祀旅程
14.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介绍了该厂在困境中如何瞄准国内、外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改变旧的经营方式,逐步摆脱困境,最终走上健康发展道路的事迹。
B.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天地相连的那一道弧线,是另一重无形的围墙,也围住一些花,那些花有朵状,有片状,有红,有白,有绚烂,也有飘落。
C.鲁迅先生说的:“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也正是我们崇高教师的写照。D.金,原泛指一切金属,如“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现在专指黄金。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20分。15.(本小题满分4分)
简述欧也妮拥有大量钱财但并不感到幸福的原因。
16.(本小题满分4分)
简述在抄检大观园时贾探春的行为。
17.(本小题满分4分)
“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18.(本小题满分4分)
请说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两组对比描写。
19.(本小题满分4分)
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成功地塑造了诸多人物形象,其中“三绝”更是令古往今来读者赞叹不已。请结合小说中内容写出“智绝”是谁,并作简要分析。
20.作文题共1小题,共60分。(本小题满分60分)
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审题立意提示:
我们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有缺陷、有过错、对社会有一定危害性的人如失足青年、吸贩毒人员和各式各样的罪犯;也可以把“一棵有毒的树”看作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尤其是文化现象。怎样对待这些人与物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联想到我们学过的课文,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现象早就作过精辟的阐述,即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新型话题作文“抓其一点不顾其余”的原则,我们可以只对其中一点立意。参考标题:
1、远离毒品,小心交友(着眼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