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南省嘉积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欢迎你参加这次测试,祝你取得好成绩!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拒绝“拿米”的校园文化
走进现在的校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久经岁月洗礼的中外名言被信手拈来复制、粘贴在学校的醒目位置,其为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的“良苦用心”不言而喻。套用当下流行的一句广告语,就是“我们不生产校园文化,我们只是文化的‘搬运工’”。
然而,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是,丰满的“拿来文化”遭遇了现实的骨感。经过学校和教师“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大气、典雅、庄重的校园文化往往“水土不服”,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远的距离,难以让学生产生思想和认识上的共鸣。许多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或者是“一瞥了之”,甚至视而不见。校园文化因此沦为“花瓶”,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
表面上看,许多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潮中旗帜鲜明地奉行“拿来主义”,缘于他们过度迷恋文化的原貌,总想为学生打造一个原汁原味“无污染”的原生态文化体系。然而,究其根本,是学校管理者“不劳而获”的惰性思维使然。
毋庸置疑,中外优秀文化理应得到传承,但学校管理者应该辩证地运用“拿来文化”。如果一味地生搬硬套就会不切实际,无法激起师生的情感共鸣。
文化是一所学校发展的“软实力”,而真正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向心力的校园文化,必须注重文化的再造与创新,让经典文化历久弥新,融合时代发展特色。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不能一味原本地照搬优秀文化,要摒弃“拿来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确厘清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进而让文化焕发时代特色,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拿来的只是别人的文化,原创且切合实际的校园文化,才能让学生在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激发学生文化创新的潜能。比如,引用这句耳濡目染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时,我们可以站在学习是一种乐趣,是一种情操,以及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角度,将其创造性地转化成“书山有路‘法’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式传承,重新赋予其时代的韵味,不仅能彰显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时代张力,更能让孩子们消除视觉疲劳,中听入耳。
接地气,才能聚人气。每个地方都不乏历史文化名人、英雄人物等丰厚的人文资源。建
域特色文化的优势和独特价值,切实做到“为我所用”,让学生真真切切地触摸到自己家乡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进而徜徉于先辈们的思想、文化、精神之中,如此才能情不自禁地“亲其师,信其道”。
另外,每个时代都有公众熟知和喜爱的流行文化,将时代流行元素巧妙地嫁接到校园,可以有效地提升校园文化的时尚感,增强文化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友谊且行且珍惜”“有钱不任性”„„这些都是创新校园文化的鲜活素材,不应游离于学校管理者的视线之外。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要走“原创路线”,深入开发和创新优秀文化资源,营造特色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聚焦和释放校本文化的“人气”,真正让校园文化“软实力”变成素质教育的“硬功夫”。
《中国教师报》2015年10月14日第3版
1.下列关于“‘拿来’的校园文化”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这些大气、典雅、庄重的校园文化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远的距离,难以让学生产生思想和认识上的共鸣,让学生感到“水土不服”,接受不了。
B.“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些为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的“良苦用心”的久经岁月洗礼的中外名言就是“拿来”的校园文化。C.校园文化因为“拿来”沦为“花瓶”,导致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许多学生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或者是“一瞥了之”,甚至视而不见。
D.“拿来”的校园文化一味地生搬硬套不切实际,无法激起师生的情感共鸣。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只有创新,与时俱进,才能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向心力的校园文化。
B.学校管理者“不劳而获”的惰性思维使得想为学生打造一个原汁原味“无污染”的原生态文化体系只能事与愿违。
C.学生普遍厌弃“拿来”的校园文化是因为它们是生搬硬套,失去文化的原貌。D.原创且切合实际的校园文化,才能让学生在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从而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建设富有特色、富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可以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利用本地的人文资源。
B.譬如“书山有路‘法’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既注重文化的再造与创新,让经典文化历久弥新,又融合时代发展特色,学生自然喜闻乐见。
C.作者认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式传承,重新赋予其时代的韵味,能彰显出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时代张力,让孩子们没有视觉疲劳。
D.校园文化要鲜活靓丽,就要将时代流行元素巧妙地嫁接到校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石扬休,字昌言,其先江都人。唐兵部郎中仲览之后,后徙京兆。七代祖藏用,右羽林大将军,明于历数,尝召家人谓曰:“天下将有变,而蜀为最安处。”乃去依其亲眉州刺史..李漓,遂为眉州人。
扬休少孤力学,进士高第,为同州观察推官,迁著作佐郎,知中牟县。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改秘书丞,为秘阁校理、开封而推官,累迁尚书祠部员外郎,历三司度支、盐铁判官。坐前在开封尝失盗,出知宿州。
顷之,召入为度支判官,修起居注。初,记注官与讲读诸儒,皆得侍坐迩英阁。扬休奏:“史官记言动,当立以侍。”从其言。判盐铁勾院,以刑部员外郎知制诰、同判太常寺。初,内出香祠温成庙,帝误书名称臣,扬休言:“此奉宗庙礼,有司承误不以闻。”帝嘉之。兼..勾当三班院,为宗正寺修玉牒官。迁工部郎中,未及谢,卒。
扬休喜闲放,平居养猿鹤,玩图书,吟咏自适,与家人言,未尝及朝廷事。及卒,发楮中所得上封事十余章,其大略:请增谏官以广言路,置五经博士使学者专其业,出御史按察....诸道以防壅蔽,复齿胄之礼以强宗室,择守令,重农桑,禁奢侈,皆有补于时者。然扬休为人慎默,世未尝以能言待之也。至于诰命,尤非所长。
平生好殖财。因使契丹,道感寒毒,得风痹,谒告归乡,别坟墓。扬休初在乡时,衣食不足,徒步去家十八年。后以从官还乡里,畴昔同贫窭之人尚在,皆日:“昌言来,必周我矣。”扬休卒不挥一金,反遍受里中富人金以去。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
B.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
C.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
D.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司”通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历数”指观测天象以推算年时节候的方法。
C.“孤”古时称年老无子女的人,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称为“独”。D.“五经博士”,学官名。五经即《易》、《书》、《诗》、《礼》、《春秋》。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石扬休早年家境贫寒,衣食不足,出仕后历任地方及朝中多职,十八年后才因病暂得归乡。
B.石扬休,进士考试高等及第,入仕后能体察民生疾苦,因在开封府任职时失盗被追究,外调担任宿州知府。
C.石扬休性喜悠闲,和家人谈话从不涉及朝廷事务,也不以草拟诰命文书见长,但他关心朝政,所上奏章对时政均有补益。
D.石扬休上奏称记注官应当站立陪侍天子,皇宫内行香祭温成庙时,他对皇帝的误写进行指正,这些都得到了皇上的嘉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然扬休为人慎默,世未尝以能言待之也。(2)扬休卒不挥一金,反遍受里中富人金以去。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与东吴生相遇(唐)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且对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①平。
【注】①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8.请简要分析颈联的表现手法。(6分)
9.全诗以“泪”始,以“笑”结。试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5分)
(三)名言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的一句是“,”。
(2)王勃《滕王阁序》用,;„„写出了滕王阁人烟繁盛气象。(3)庄周在《逍遥游》中谈及“小年不及大年”时,用“,”来说明“此小年也”。
乙选考题
得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窖 鹿 田洪波
老甄挖的鹿窖一连七天都扑了空,这让老甄有些急,离筹集鹿品进京献贡的日期越来越近,他几乎每天都要把指头扳几个来回。他呆在山上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小心翼翼查看自己挖的鹿窖是否出现了破绽,可每次总是把头摇了又摇。
鹿窖就挖在马鹿经常出没的山道上,被枯树枝、浮土和草皮覆盖着。鹿窖的中间和顶部摆有两层井字形的木杆,两层木杆相距四尺左右,上大下小。担心窖到的马鹿受伤,老甄甚至心细地在窖里悬了一张“网床”,以使马鹿掉下去时四肢能完好无损地被“网床”兜住。他还在鹿窖上放了盐,撒上了人尿,增加气味吸引马鹿。但马鹿好像与老甄捉起了迷藏,一连多天都没有动静。老甄多少有些泄气,索性坐在鹿窖一侧,拿出烟锅抽起烟来。烟是上等的烟,但老甄却抽得没滋没味,下意识地叹出声。就在这节骨眼上,他抬头,突然看到了一头定定瞅向自己的马鹿。
老甄打眼便知,那是一头带了崽的母鹿,它一点平日里的警觉也没有,似乎被老甄布下的鹿窖气味迷住了,只是犹豫地面向着老甄,两只耳朵不时忽闪着。
老甄的心深渊似地沉了一下。他知道,一贯小心谨慎的马鹿之所以敢与他面对,完全是它和它的孩子缺少盐碱所致。他虽然被伏历哈色坎48家猎户推为进京献贡代表,但他也实在不想窖到一头怀孕的母鹿。那会让他不安,一如他当年逃荒到这伏历哈色坎时一样。
那会儿,伏历哈色坎已是皇家围场禁区,他冒着被满门抄斩的危险开垦荒地,并小心捕猎,用野兽皮换回油盐、布匹、棉花、针线、锅碗刀勺等,日子才一天天有了色彩。老甄尤其擅长窖鹿,渐渐在伏历哈色坎一带窖出了名气和地位。今年他已窖到了十九头鹿,还差一头就达到皇家猎场要求的数目了。
早几天,猎户头领交待老甄说,如此次按期完成皇家猎场所要求进献的鹿数,光绪帝很有可能给伏历哈色坎增加拨付的银两,将其正式建为皇家鹿苑。届时,老甄甚至有可能被封为七品鞑官,那样的话,他的祖坟可就冒了青烟了,这不能不让老甄动心。
老甄轻轻扔掉烟锅站起身,瞅着母鹿慢慢往后退。他不想惊动它,他只是希望它能跟着他往前走。一点点走进他的陷阱。老甄的面色很难看。他有些矛盾,既希望母鹿本能地警觉到危险,又期望它能够走向早已布好的陷阱。
以老甄的判断,如果母鹿掉进陷阱,它所怀的幼崽必死无疑。这未免有些残忍。但老甄这会满脑子充斥的全是封官晋爵的事„„有一会儿,他甚至闭了眼睛往后退,他清楚地知道陷阱的路线。母鹿低下头去嗅盐碱,它似乎很沉醉那个气味,有些贪婪地循着那股气味慢慢
他甚至打定主意,封了官他就洗手不干了,再娶一个二房,给他生个儿子好传宗接代。
但母鹿却突然警觉地抬起了头,惊骇地瞅向老甄,老甄起始没明白,等他回头看时,不由倒抽一口凉气。如果他再往后退,就是深不见底的山崖了。老甄的脸都吓白了。
他一屁股坐了下来。他惊奇地望向母鹿,望向这个似乎很通人性的生灵。他又犯起了犹豫,犹豫自己要不要也制止母鹿踏进他的陷阱„„老甄把嘴唇都不自觉地咬出了血,还是没有下定决心。
就在这犹疑之间,“咕咚”一声,母鹿掉进了老甄的鹿窖。随着一声哀鸣,老甄也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老甄最终在猎户头领那里得到了赞赏,但老甄似乎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只是机械地忙着备车进京。二十只高大健壮的马鹿被分装在二十个笼子里,其他猎户筹备的鹿品也装了满满两车,被护贡兵丁护送着浩浩荡荡开向京城。无论老甄路上怎样照应着母鹿,那头母鹿似疯了般,不断将头别向笼子。
两天后,那头母鹿终于在笼子里耗尽了自己的最后一滴血,老甄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护贡兵头目恼怒不已,下令将他关在了笼子里。
第二天早起,护贡兵丁发现老甄也撞死在了笼子里。他的一双眼睛瞪得很大,似有什么问题难解一样。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情节很简单,语言也很质朴,但是展示出来的人性的挣扎却震撼人心,文章有大量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冲突做了全方位的展示。B.老甄为窖鹿付出了很大的辛苦,一连苦等好几天,还承受着感情上的煎熬,可是母鹿却固执地撞死在笼子里,想到前功尽弃,老甄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
C.老甄在母鹿被捕后并不高兴,尤其是母鹿决绝地撞死在笼子里使他的内心产生了极大的愧疚和痛苦,最终选择死亡,文章结尾虽在意料之外,但亦在情理之中。D.母鹿很有灵性,它仿佛看透了老甄挣扎的内心,因此一贯小心谨慎的它放松了警惕,并且在老甄即将掉落悬崖的一刹那提醒了他,可还是没能逃脱被捕的命运。E.第一自然段写老甄为窖鹿心急如焚,为后文尽管老甄内心矛盾但仍不放弃埋下伏笔。老甄对封官进爵的渴望彻底打败了他内心的挣扎,这突显了老甄的虚伪。
(2)情节上安排小说的结尾是在情理之中的。请分析原因。(6分)(3)简析老甄这个人物形象性格。(6分)
(4)请从社会背景、情节、人物性格的角度探究这篇小说的主旨。(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屠呦呦与青蒿素
2015年10月5日,从瑞典斯德哥尔摩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10月6日上午,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她还通过央视发表自己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获得诺贝尔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
②在诺贝尔奖之前,大部分人或许都不知道屠呦呦是何许人,一夜之间她蜚声国内外,而以她为领导的研发小组研制的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也被大家所熟知。
③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她自幼耳闻目睹中药治病的奇特疗效,立志探索它的奥秘。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在专业课程中,她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最感兴趣。大学毕业后,屠呦呦就职于中国中医研究院。那时该院初创,条件艰苦。屠呦呦在设备简陋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其中,研制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是她最杰出的成就。当年轻的屠呦呦开始这项研究的时候,她当然不会意识到,在漫长而曲折的研究“抗疟”的道路上,有一顶金光闪闪的王冠正在等待她来摘取。
④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世界约数10亿人口生活在疟疾流行区,每年约2亿人患疟疾,百余万人被夺去生命。特别是上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当时正值美越交战,在越美军因疟疾减员80多万人。美国不惜投入,筛选出20多万种化合物,却未找到理想的抗疟新药。因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已产生抗药性,所以,防治疟疾重新成为各国医药界攻克的目标。继美国之后,英、法、德等国也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寻找有效的新结构类型化合物,但一直未能如愿。
⑤我国从1967年重新开始对抗疟新药的研究,从中草药中寻求突破是整个工作的主流,但是,通过对数千种中草药的筛选,却没有任何重要发现。在国内外都处于困境的情况下,1969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出任该项目的科研组长。她从整理历代医籍着手,四处走访老中医,搜集建院以来的有关群众来信,编辑了以640方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然而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她并不气馁,经过对200多种中药的380多个提取物的筛选,最后将焦点锁定在青蒿上。但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她又系统查阅文献,特别注意在历代用药经验中提取药物的方法。当她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时,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可治“久疟”。琢磨这段记载,她认为很有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青蒿的有效成分被破坏了。于是她改用乙醇冷浸法,所得青蒿提取物对鼠疟的效价显著提高;接着,用低沸点溶剂提取,190次失败后,青蒿素诞生了。这剂新药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
⑥疟疾,一个肆意摧残人类生命健康的恶魔,被一位中国的女性科学家制服了。⑦屠呦呦,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谱写了一部精彩的人生传奇。⑧“这一医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许多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并不在短期内显而易见。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这是2011年度拉斯克奖的颁奖词。
⑨2015年的诺贝尔奖虽然有些姗姗来迟,但毕竟是令人庆幸的。当颁奖词的庄严声韵回响在地球上空的时候,各种肤色的人都在向这位耄耋老人表达深深的敬意。
相关链接:
①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当时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当时的媒体报道称为“三无”科学家。获得拉斯克奖后,几十年如一日潜心科研默默无闻的屠呦呦一时间名满天下„„
(2015年12月4日中国网“中国国情”《屠呦呦参加诺奖颁奖 曾被称为三无科学家》)②我再次衷心感谢当年从事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感谢全国523项目单位的通力协作,包括山东省中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等。对于全国523办公室在组织抗疟项目中的不懈努力,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没有大家无私合作的团队精神,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将青蒿素贡献给世界。
(2015年12月8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演讲《青蒿素——中医药给世界的一份礼物》)
③523项目是指代号为“523”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缘于越战的需要发起的一场大规模合作项目。最突出的成果代表是研究成功了抗疟新药青蒿素。20世纪60年代初,全球疟疾疫情难以控制。此时,正值美越交战,两军深受其害。越南求助于中国。中国领导人下令,由国家科委与总后勤部牵头,组成“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1967年5月23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疟疾防治研究协作会议”。作为一个秘密的军事科研任务,“523”成了当时研究防治疟疾新药项目的代号。
(好搜百科)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在基础生物医学领域,少数重大发现的价值和效益在短期内显而易见,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研发的青蒿素不属于这一类。
B.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发现了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
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从《诗经·小雅》的名句中取名,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能在医学方面有所发展的希望。
D.屠呦呦从小立志探索中药的秘密,所以选择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而这一专业当时没有人选择。
E.在原有提取青蒿的方法不能保证理想的抗疟效果之时,屠呦呦从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中获得了启示。
(2)结合文本分析屠呦呦的人格魅力。(6分)
(3)结合文本简要分析青蒿素研发成功的客观因素有哪些?(6分)
(4)有人认为本文是人物传记,在第三段简介完屠呦呦后写疟疾对世界的危害以及研究困境的文字有些多余,你认为呢?结合文本谈谈理由。(8分)
第II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昨日,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和《新闻直播间》栏目三度聚焦助残犟妈易勤的故事,神州大地到处 易勤8年助残扶残、坚守良心的感人事迹。
②春节期间,不少商家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广告:凡在本店购货满500元 者,本店将热忱 一份精美的礼品。
③湖北省奖励“衣锦还乡”的新科澳网冠军李娜80万元,引发。对此,省体育局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称:对李娜的奖励符合现有政策和奖励标准。
④学术批评需要更多人的积极参与,形成 的局面;同时需要强调学术的严肃性,需要民主、平等、理性和包容的学术品格。
A.传诵 惠赠 质疑 百花齐放 B.传颂 惠赠 置疑 百花齐放 C.传颂 敬赠 质疑 百家争鸣 D.传诵 敬赠 置疑 百家争鸣 1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的清洁高效,而且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B.托尔斯泰的记忆力和观察力是十分惊人的,他能迅速捕捉形象并将之长久地储存在头脑中,创作需要时,一“呼”即出。
C.20世纪后期,学者们有条件广泛接触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尽管在对其介绍和评价等方面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但他们取得的成绩还是应当肯定的。
D.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很危险。最终遭殃的是排放污染的人类。
A.藻类和海洋植物吸收了这些重金属,鱼虾吃了藻类,人类又吃了鱼虾 B.人吃了鱼虾,鱼虾吃了藻类,而这些藻类和海洋植物又吸收了重金属 C.这些重金属被藻类和海洋植物吸收,鱼虾吃了藻类,人又吃了鱼虾 D.人吃了鱼虾,鱼虾吃了藻类,而这些重金属又被藻类和海洋植物所吸收
16.有关研究调查机构共同进行了“中美两国高中生使用电脑功能”的调查,根据表格信息,回答问题。(5分)
(1)与美国高中生相比,中国高中生使用电脑的主要情况是什么?请简要分析。(不得出现具体数字3分)
(2)根据上表情况,对高中生的网络学习提出一点建议。(2分)
17.为庆祝元旦,学校将开展游园活动,你作为班里游园节目的策划人,请将游园节目由准备到开展到结束的整个过程简洁地描述出来。(6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日本有一种文化,叫做“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文化,比如不小心把水洒在了地铁座位上,即使下一站就要下车,也要想办法擦干净,这样下一位乘客就不会觉得麻烦。
2.教养,就是要让别人舒服。这就是教养的简单道理。
3.被尊为“华人管理教育第一人“的余世维教授在《管理思维》课中讲过一个案例。他说他有一个习惯,每次要离开酒店,他都会把床铺整理一下,把摊在桌面上的东西整理好,尽量把房间恢复成进来时的样子。这样进来清扫的阿姨会对住过的客人刮目相看。
4.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武则天 上面几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散文。要求:(1)必须符合问题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3.【答案】选C“不能”与文中“不仅能”不符。4.D 5.C(“孤”与“独”的解释互调)
6.D(“他对皇帝的误写进行指正,这些都得到了皇上的嘉奖”有误)
7.(1)(5分)但扬休为人谨慎少言,世人不曾以擅长言辞看待他。(译出大意给2分;“慎默”“未尝”“能言”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扬休结果一文钱也没有拿出来,反而到处接受乡里富人的钱而去。文言文参考译文:
石扬休,字昌言,他的祖先是江都人。唐朝兵部郎中石仲览的后代,后来迁至京兆。七代祖石藏用,为右羽林大将军,通晓历数,曾对家人说:“天下将有大事发生,蜀地最为安全。”就去投靠亲戚眉州刺史李滴,成为眉州人。
扬休幼年丧父而勤勉学习,进士考试高等及第,任同州观察推官,升著作佐郎、中牟县知县。该县是国都西
边门户,缙绅往来必经之地,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在太常寺为乐工,侥幸投机免役的共六十多家。扬休申请全部取消。改授秘书丞,任秘阁校理、开封府推官,多次升迁后担任尚书祠部员外郎,历任三司度支、盐铁判官。因以前在开封府任职时失盗,出朝任宿州知州。
不久,召入朝中任度支判官,修起居注。起初,记注官与讲读诸儒,都可陪伴皇帝坐在迩英阁。扬休奏称:“史官记录言行,应站立陪伴。”朝廷同意他的说法。任为判盐铁勾院,以刑部员外郎知制诰、同判太常寺。起初,皇宫内行香祭温成庙,皇帝误写名称臣,扬休说:“这是奉宗庙礼,主管官员发现错误却没有禀报。”皇帝嘉许他。兼任勾当三班院,为宗正寺修玉牒官。升工部郎中,未及任职,去世。
扬休喜欢悠闲随性,平时在家中养猿鹤,玩赏图书,咏诗自娱,和家人谈话,不曾涉及朝廷事。等到去世时,人们打开箱子找到十多件密封奏事,大致内容是:请增加谏官拓宽言路,设五经博士使学生专心学业,派遣御史巡察各路以防蒙蔽,恢复齿胄之礼以加强宗室,挑选知州县令,重视耕织,禁止奢侈,都是对时政有所补益的。
但扬休为人谨慎少言,世人不曾以擅长言辞看待他。至于起草诰命,尤为不擅长。平生好聚财。出使契丹时,因路上受寒,得了风痹病,申请告假回乡,祭扫祖先坟墓。扬休早先在家乡时,衣食不足,徒步离家十八年。后以侍从官身份还乡,往昔一同生活贫苦的人还在,都说:“石昌言来,肯定会救济我们了。“扬休结果一文钱也没有拿出来,反而到处接受乡里富人的钱而去。
.颈联采用对比(手法1分),一边是“陋巷”“贫”者啼饥号寒的苦难坎坷,一边是 “豪家”“贵”者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一边是有志之士屈居底层,沾不到春风雨露,一边是权贵高踞豪门,吟风弄月(分析2分)。既是对社会不公饱含泪水的控诉,也流露出对自己“十年身事”的不平鸣(或自己的不满)(效果1分)。
9.作者常年在外漂泊,与故人相逢。想起自己颠沛流离,年华蹉跎,与友人同病相怜,感慨世事动荡,不禁流下辛酸的泪水。(4点答对3点给3分)而在诗歌的结尾转而强作笑颜,这一笑,既透露着老当益壮的激情,也透露着期望社稷郅治的心理,表达了对未来、对国家前途的美好愿望。(1点1分)10.(1)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2)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11.(1)AC(E“突显了老甄的虚伪”,理解错误;B“老甄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不仅仅是因为“前功尽弃”,更因为他对母鹿的死感到“愧疚和痛苦”;D母鹿“放松警惕”是因为它“带了崽”并且“它和它的孩子缺少盐碱”。)
(2)小说的这个结尾在前文中埋有多处伏笔:①“他实在不想窖到一头怀孕的母鹿,那会让他不安。”②“老甄有些矛盾,既希望母鹿本能地警觉到,又期望它能走向早已布好的陷阱。”③“他又犯起了犹豫......”④“老甄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⑤“无论老甄在路上怎样照应着母鹿......”⑥“老甄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明确总括出“伏笔”或“铺垫”2分;任意举出一例1分,举出四例,4分)(3)老甄是一个窖鹿技术高超,为生计所迫追求功名利禄,但本性善良、良心未泯的猎户。①窖鹿技艺高超。老甄一年窖到了十九头鹿,差一头就达到皇家猎场要求的数目,并且被伏历哈色坎四十八家猎户推举为进京献贡的代表。
②为生计所迫追求功名利禄。老甄为了达到皇家猎场的要求,捕获救了他一命的怀孕母鹿,来换取封官进爵光耀门楣。
③本性善良,良心未泯。母鹿失去小鹿后自杀而死,老甄也因愧疚和痛苦选择以死谢罪。(每点2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1分。)
(4)①从社会背景看,当时,朝廷要求百姓按规定数目进献马鹿,才有可能改善一家老小的生活,封官晋爵,光耀门楣。
②从情节看,老甄精心设计陷阱,引母鹿掉进窖中,又在母鹿死后以死谢罪。
③从人物形象看,老甄面对救过自己一命的母鹿不忍心使它承受丧子之痛,表现出他本性的善良,另一方面,他又想封官晋爵,最终捕获了母鹿。
④综上所述,这篇小说反映了封建统治者盘剥百姓的黑暗现实,表达了作者对老甄为代表的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并对人性的美丑提出了拷问。(三个角度每点2分;主旨2分言之成理即可。)
.(1)BE。(C.“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能在医学方面有所发展的希望”曲解诗句意思,于文无据。D,原文“选择了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专业”,并非没有人选择。A.由原文“但也有少数,它们的诞生对人类健康的改善所起的作用和意义是立竿见影的。由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一起研发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可知,屠呦呦和同事研发的青蒿素属于这一类。)
(2)①心无旁骛。屠呦呦在设备简陋的工作环境中,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但她心无旁骛,埋头从事中药研究,取得了许多骄人的成果。
②坚持不懈。屠呦呦在筛选的大量样品对抗疟均无好的苗头、大量实验发现青蒿的抗疟效果并不理想等情况下,不气馁,坚持研究。在经历了190次失败后,发现了青蒿素。③淡泊名利。屠呦呦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无闻,潜心科研。
④谦虚低调。获得殊荣后,屠呦呦一直不愿意接受采访;采访中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还通过央视发表自己获奖感言,说青蒿素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每点2分,共8分。意思对即可)
(3)①团队通力合作。在青蒿素研发过程中,523抗疟研究的中医科学院团队全体成员及全国523项目单位通力合作,共攻难关。
②中医文化深厚,文献丰富。历代医籍、老中医、相关文献尤其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为其医药研究发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
③国家提供研究平台。为满足越战需要,国家组成“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发起抗疟大规模合作项目,为屠呦呦提供了研究平台。
(4)不多余。①(内容)突出疟疾疫情的严重性以及各国治疗的困境。
②(形象)烘托了研究理想抗疟新药的难度,突出屠呦呦的贡献之大和她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品质,丰富内容和传主形象。③(结构)交代研究背景,引出下文屠呦呦着手研究,攻克难关的内容。13.C 试题分析:传诵和传颂就差一个字,诵一般都是说,就是扩大说的范围:而颂是称赞的意思,多指传播比较名人名事。“敬赠”指恭敬地赠送;“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与(财物)。也就是说,前者是赠送者用词的,后者是接收者用词。质疑,表示对对方的语言表示怀疑,而且有质问,逼迫的情绪;置疑,表示对某问题存在怀疑,没有强烈情绪。百花齐放 : 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百家争鸣 : 指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互相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百家,这种观点的人或各种学术派别。鸣,发表见解。
14.C(A.成分残缺,在“而且”后加入“做到了”;B语序不当,“观察力”和“记忆力”位置对调,与后半句的“捕捉形象”和“长久地储存”对应。D“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 15.C 16.(1)中国高中生电脑使用率普遍比美国高中生电脑使用率低。其中,使用电脑功能进行娱乐高于使用电脑功能进行学习(或:使用电脑主要进行娱乐),而利用网上讲座进行学习的功能最低。
(2)示例:1.合理安排学习与娱乐的时间,充分利用网络,提高学习效率。2.更有效地利用网上讲座学习的平台,拓展学习的范围。(言之成理即可)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及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本题第一问主要考查对图表内容的概括与表述。对图表内容进行横向比较可知,美国的数据每一项都要高于中国,所以可以概括出电脑使用率的情况,即中国高中生比美国高中生的电脑使用率低。此外在这些比较项中,中国学生利用电脑用于学习的较少,而进行娱乐的较多。回答时把这些信息分点表述出来即可。建议主要是根据表中信息得来的,针对上面的信息应建议多学习,有效利用网络等。17.略
第二篇:海南省嘉积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三)(语文)
2010-2011学第一学期高中教学质量监测
(三)高一年级语文科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欢迎你参加这次测试,祝你取得好成绩!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部分和第II卷(非选择题)部分。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33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凝重(níng)婆娑(suō)撰写(juàn)举世瞩目(zhǔ)....B.噙泪(qín)落蕊(lěi)祷告(dǎo)阳光明媚(mèi)....C.羞涩(sè)
点缀(zhuì)酣(hān)眠
脉(mài)脉
....D.蓊(wěng)郁
惦(diàn)着
宛(wǎn)然
酣(hān)眠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这几天,谢亚龙出尽了‚风头‛。先是因为谢亚龙不仅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头条,还因为谢亚龙案的扑朔迷离,翻来覆去牵动着亿万球迷的心。臭名昭著如谢亚龙的,政府官员无出其右者。有足球比赛的地方,‚谢亚龙下课‛的吼叫声就会惊天动地。2010年9月,一位外国的足球巨星对媒体说,我喜欢中国球迷,他们对自己喜欢的球队不喊‚加油!‛,而喊‚谢亚龙下课‛!
A.扑朔迷离 B.臭名昭著 C.无出其右 D.惊天动地 3.下列句子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义罢了。
B.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C.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度着。
D.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丰致了。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对亚运火炬是否在境外传递的问题,广州亚组委执委会讨论决定,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广州亚运火炬传递只在中国境内进行。
B.新版《红楼梦》的热播,引发人们对剧中演员的气质、服装、对白等问题的诸多争议,在这些赞与批之间,导演李少红体味着人间的温情。
C.菲律宾多年来经济发展缓慢,国家对警队的投入不足,致使警队能应对“恐怖事件”的先进设备非常奇缺,警察处理“恐怖事件”的能力不足。
D.2010年8月8日,甘肃南部舟曲县突发特大泥石流灾害,据中央电视台报道,在遇难的150多人中有70多人伤情严重,另有2000多人失踪。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朱光潜先生说过,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不懂得诗,人生便无趣味。,,________。
①譬如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不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了花架而忘了架子上的花
②同样,不懂得诗,文学的趣味也必然低下
③因为一切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文学的各种样式都可当成一首诗看 ④如果对诗没有兴趣,对于别的文学作品的佳妙处终不免有些隔膜 ⑤所以,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必须从读诗入手
A.③④⑤①② B.②③①⑤④ C.②③④①⑤ D.②③④⑤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奥林匹克精神的背离
一百多年来,人们在奥运会上寄托了关于和平和奇迹的梦想,奥运也经历了战争的戕害、冷战的对垒,承载了众多体育所无法承载的东西,比如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随着奥运经济模式的转变、高科技的发展,在不断向‚更快、更高、更强‛发起冲击的同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也出现了与自身精神的背离,继续承载着超过体育本身的诉求,比如追求财富,比如展示国力。
奥林匹克运动寻求的是一种在努力中发现快乐的生活方式,是良好价值观的典范,能够使人们尊重普适的基本道德观念。然而,现在奥林匹克倡导的价值观离人们越来越远。
更快,更高,更强?在雅典,希腊两名短跑名将肯特里斯、萨努涉嫌逃避检测,成为雅典奥运会第一起涉嫌兴奋剂事件的运动员。随后的十几天来,兴奋剂如瘟疫一般在雅典城迅速泛滥。尽管世界反兴奋剂组织声称雅典奥运会是反对兴奋剂战争的一个转折点。这场战争将取得胜利;但是一些专业人士认为,雅典甚至很可能会成为最后一届‚干净‛的奥运会。一位常年进行兴奋剂检测工作的人表示,‚按照目前人类科技的发展,在下一届奥运会之前,人类将会研制并应用更不容易检测的‘基因兴奋剂’,用可以提高运动成绩的DNA对运动员进行基因改造,以获取竞技优势‛。
精神愉悦的代价?7月份葡萄牙刚刚举办2004年欧洲杯,8月希腊又迎来了奥运会。这两个国家都是欧洲的小国,在欧盟15国中是最穷的,它们充满地缘上的、政治上的和经济上的焦虑。葡萄牙用了6.6亿欧元为4个星期的比赛兴建了10个足球场,对于一个经济连续30年衰退的国家来说,真是一个壮举!但是,葡萄牙却为了这次比赛成为欧元区12国中第一个突破《稳定和增长公约》预算赤字的国家。希腊也同样希望通过成功地举办本届奥运会,吸引旅游者和投资支持经济增长。但是,目前奥运会的投资已经超过预期,而收益还不确定。如果在奥运会之后,希腊今年四季度的经济增长明显减缓,或者雅典的就业减少,人们就会怀疑:举办奥运会值得吗?希腊真的因为奥运会改变了吗?
奥运会成为民族国家?国际奥运会对自己的版图有着清晰的定义:比赛场馆、运动员村,只有那些有票和得到许可的人乘坐专用的交通工具才能到达;奥运会有着自己的‚移民‛程序,只有奥运会的大家庭的成员才能使用奥运会‚护照‛进入机场;在行政事务上,有统一着装的志愿者为运动会服务;奥运会也有自己的货币,在奥运场馆和运动员村,人们只能用‚维萨卡‛买东西;奥运会还有自己的秘密警察,那些穿着黑色金属光泽衣服的人负责在开幕式上保证运动员和其他人的安全。奥运会越来越具备民族国家的特征。而对普通人来说,奥运会给予了他们什么特别的关照呢?希腊奥运会的老板们曾经争论,无需给观众提供更多的东西,因为门票收入还不到奥运会预算的10%。
奥林匹克运动在21世纪得到了发扬光大,在规模上、场馆建设上,还有在她展示的雄心上;但是如果普通人不再愿意亲临现场去体验她,奥运会就将失去她的魅力。
(选自9月26日新华网 有改动 记者白瑞雪、孙彦新、张汨汨)
6. 作者认为“奥林匹克所倡导的价值观离人们越来越远”,下列不能作为这种观点的论据的
一项是()
A.奥林匹克承载着体育所无法承载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追求财富和展示国力等需求。B.对“更快,更高,更强”“精神愉悦的代价”和“奥运会成为民族国家”质疑。C.希腊两名短跑名将涉嫌兴奋剂事件后,兴奋剂如瘟疫一般在雅典城迅速泛滥。D.希腊希望通过成功地举办雅典奥运会,以便吸引旅游者和投资来支持国家经济增长。7.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奥林匹克运动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的愉悦,但是需要为此付出代价。
B.东道主对奥运会充满地缘上的、政治上的和经济上的渴求,只能是一厢情愿。C.科技的发展,致使运动员为获取竞技优势而应用更不容易检测的“基因兴奋剂”。D.奥林匹克运动在21世纪的确得到了发扬光大,但奥林匹克精神的背离更为严重。8.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背离自身精神,与奥运经济模式的转变和高科技的发展不无关系。B.门票销售收入越少奥运会的老板们就越限制给予普通观众的需求。
C.雅典奥运会之后,希腊今年四季度的经济增长会明显减缓,就业岗位会减少。D.普通人不再愿意亲临现场去观看奥运会之时,就是奥运会失去魅力之日。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9、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持千金之资币物 币:礼品。B.唯大王命之 ..序。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唯:只。
C.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度:常态。D.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次:次序,先后次..
第II卷(非选择题,共117分)
四、(24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译文:
(2)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译文: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译文: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13—14题
同诸隐者夜登四明山 施肩吾
半夜寻幽上四明,手攀松桂触云行。相呼已到无人境,何处玉萧吹一声。
【注】施肩吾,字希圣。北宋道士。自号华阳子。生卒年不详。少年习佛,博学经史,工词章,后转而学道,隐居西山(在今江西南昌)学仙。1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境?(2分)
14.这首诗写出了山高幽静的特点,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这一特点的?请简要分析。(6分)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2)满载一船星辉。(徐志摩《再别康桥》)
(3),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朱自清《荷塘月色》)(4)子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复为慷慨羽声,发尽上指冠(《荆轲刺秦》)
五、(10分)
16.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6分)材料一:据俄新社报道,塔吉克斯坦3月10日推出了一个措施:所有中小学师生今后在学校禁用手机,目的在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材料二:一位中学教师在他的博客中写道:我在上课时总是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不接电话也不打电话,没课时还真离不开手机;家长为学生配手机,是为了方便联系。(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答:(2)你对上述材料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4分)
注
答: 17.依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不超过60个字)(4分)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23分)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18-21题
侯晶晶:轮椅上“走”出精彩人生
侯冠宇
她是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中国十大女杰‛之一。不久前,她又登上了第十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领奖台。面对诸多荣誉,侯晶晶更习惯将自己定位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我只是个普通人,做了分内的事,荣誉是很偶然的。‛
侯晶晶,1975年出生于安徽省当涂县。因为从小迷恋读书写字,4岁时就被父母送进小学。让大家惊讶的是,在第一次单元测验中,她就得了双百分。很快,侯晶晶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11岁那年,这个活泼的小女孩因为一次误诊,从此失去了行动能力,瘫痪在床,不得不告别校园。侯晶晶坦言自己当时也曾很低落、绝望,但家人的爱给了她极大的支持。父母从不在她面前叹息流泪,总是乐观地告诉她不要放弃希望。远方的姑父姑妈长年与她通信,鼓励她自学成才。
病床上的侯晶晶拿起书本开始在家自学。在长达10年的自学历程里,每一步她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坐在专用沙发上看书,时间久了下肢会因血流不畅而浮肿,每隔一两个小时侯晶晶就必须把腿放直,让母亲按摩一会儿。最难熬的还是冬季,由于下肢没有知觉,晚上睡觉时,她的腿经常被放在被褥里的热水袋烫得血肉模糊,几乎每次都要到第二年春天才能蜕痂。
1994年,侯晶晶第一次坐在轮椅上进入自学考试的考场,这几乎也是她8年来第一次出门,当时的情景让她至今难忘。虽然既激动又紧张,但基础英语3个小时的考试她只用了1个多小时就自信地交卷了,大学语文也考得非常顺利。最终,侯晶晶的基础英语获得了马鞍山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认识侯晶晶的人都评价她‚意志如钢‛,她则淡淡地说:‚认准一个正确的价值方向,化为点滴行动,坚持不懈,我只是在努力这样做。‛在侯晶晶的人生道路上,她就是以这样的态度一直坚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的。
1998年,侯晶晶以外语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录取为南京师大外国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结束了10年的自学生涯,她开始了最大限度地挑战体能与耐力的学校生活。由于控制不了上厕所的时间,又无法用一般的公共设施,每次离开宿舍去听课,她都提前几小时禁水。即便如此,她也总是背着一个大书包,里面装着用来方便的器具。
毕业的那一年,侯晶晶又以专业方向第一名的成绩跨专业考上了南京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专业的博士。为了完成关于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的博士论文,她硬是啃下了13本诺丁斯的英文原版著作,其中有12本著作在国内还没有中文版。侯晶晶还设计了两种调查问卷,坐着轮椅深入各师范院校、中小学、幼儿园,观察调研关怀教育在中国学校的开展状况。博导朱小蔓教授评价说,侯晶晶的调查发现和结论对关怀教育在中国教育界的运用有着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如今,侯晶晶终于圆了小时候的‚教师梦‛,成为南京师大的一名教师。尽管‚走‛上讲台的时间并不长,但她很快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已经连续两个学期被评为该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现在侯晶晶的生活,仍然是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主。她一直以一种从容冷静的态度对待种种荣誉:‚人生似波浪起伏,有波峰波谷。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应该尽量沉下心来做点事情,不要迷失方向。‛(选自《中国青年报》)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这则新闻的标题非常耐人寻味,“坐”在轮椅上却能“走”,将看似不合理的内容放在一起,含意深远,也更吸引读者。
B.侯晶晶因误诊瘫痪在床,失去了行动能力,但她从不灰心、绝望,在家人和亲戚的鼓励下,走上了自学成才的道路。
C.侯晶晶认准一个正确的方向后,就会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努力奋斗,所以她才能实现心中的理想,事业有成。
D.侯晶晶结束10年自学生涯后,第一次坐轮椅参加了自学考试,后来以外语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进入南京师大外国语学院读研究生。
E.侯晶晶在挫折面前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荣誉面前,也能保持从容冷静的态度。这一点十分值得我们青少年学习。
19.文章第一段属于新闻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4分)答:
20.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侯晶晶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哪些?(6分)答:
21.侯晶晶身残志坚、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迪?试联系实际谈谈你自己的感想。(8分)答:
七、(60分)
22.题目:那年(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要求:从括号中选择一个词,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2010-2011学第一学期高中教学质量监测
(三)高一语文科参考答案 D 2.【答案】C 【解析】 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指在某方面 居领先地位,没有人能胜过他。褒义)3.B 4.【答案】A 【解析】B,只能“赞”与“温情”搭配,“批”不能。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C,成分赘余,“奇”已经有“非常”的意思。去掉“非常”。D,“遇难者”与“伤情严重”不合逻辑。
5.【答案】C 【解析】第②句,承前文,把话题引到“文学趣味”上来。第③句是对前文原因的表述。第④句假设论证,进一步阐明观点,第①句举例论证,同时也是对前文假设论证的进一步说明。第 ⑤句,得出结论,收结全文。
6.B(源流倒置
因为“奥林匹克所倡导的价值观离人们越来越远”,才引起作者对“更快,更高,更强”“精神愉悦的代价”和“奥运会成为民族国家”的质疑。)
7. A(B项
或然变必然
东道主的渴求不一定是一厢情愿,因为希腊的对奥运会的渴求是否实现还有待事实的说明。C项
必要变充分
“科技的发展”只是为“运动员应用‘基因兴奋剂’”提供了条件,而非根本诱因。D项
无中生有
作者的确认为“奥林匹克运动在21世纪得到了发扬光大”,但并没有指出“奥林匹克精神的背离更为严重”。)' 8. C(或然变必然
在文中作者只是推测,并不是必然的结果。)9.答案:B
解析:B项,唯:希望。10.答案:A 解析:A项,之:代词,他,指荆轲。B项,①连词,于是,就;②副词,才。C项,①介词,向,对;②介词,在。D项,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表转折。11.答案:D 解析:D项,①动词,挣断;②副词,极,非常。A项,“顾”都为“回头看”。B项,“既”都为“已经”。C项,“就”都为“完成”。
12.(1)燕王确实是惧怕大王的威势,不敢起兵来抗拒大王,愿意全国上下都做秦国的臣民,排在诸侯的行列里,象秦国的郡县那样贡纳税赋,只要能够守住祖先的宗庙。(诚1分,比1分,大意2分)
(2)群臣都惊呆了,事情突然发生没有意料到,大家都失去常态。(卒1分,度1分,大意1 分)
(3)事情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想劫制你订立盟约,一定要得到盟约来报答太子啊。(判断句式1分,大意2分)
13、(2分)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淡远超逸的心境。(2分,意思相近即可)
14、(6分)(1)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写出四明山的高(1分);本诗第二句写手攀松桂在浮云中行走,侧面表现了四明山山高的特点(2分);(2)用以声衬静的手法写出四明山的幽静(1分);本诗三、四句写在“无人境”听到不知何处传来的一声萧鸣,反衬出山的幽静(2分)。
15.(1)直挂云帆济沧海(2)在星辉斑斓里放歌(3)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刚出浴的美人(4)学而不思则罔(5)士皆嗔目
16.(1)(2分)答案示例:对中小学校园里使用手机有不同看(做)法。
(2)(4分)答案示例1:用行政手段禁止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决定太过僵化。有违资讯时代人们及时沟通、及时获取信息的需要,只要能够协调好学习工作与资讯沟通的关系,手机进校园也不是不可以的。
答案示例2:中小学校园内不应该使用手机。校园内师生因为工作学习的特性,对资讯获取的及时性要求并不太高。随身带着手机进入校园,会让师生在工作学习中分心,降低工作学习效率。(观点1分,分析3分)17时间好比一阵清风,它能帮助我们吹散心头的愁云;时间如同一场细雨,它能协助我们洗去心头的杂质;
时间好比一池清泉,它能帮助我们洗涤心灵上的尘垢;时间如同一股流水,它能协助我们冲谈心灵上痛苦的回忆。
时间好比一剂良药,它能帮助我们减轻心灵上的伤痛;时间如同一把利刃,它能协助我们切除思想上的毒瘤„„ 18.答案:BD B项,“但她从不灰心、绝望”有误,原文第三段说侯晶晶坦言她当时“也曾很低落、绝望”。D项“第一次坐轮椅参加了自学考试”是在1994年,她瘫痪8年后。
19.答案:属于导语部分。作用:集中介绍新闻要报道的人物,为整篇新闻定下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的能力。回答此题应紧扣新闻的文体特点,在总体把握作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相关语段在文中的作用。题干明确指出是“文章第一段”,根据新闻的文体特征、本段的内容及其与下文的关系。
20答案:①认准人生的方向。侯晶晶虽然遭遇了这么大的挫折,但仍坚持自学,渴望成为一名教师。②坚持不懈的努力。多年来,侯晶晶最大限度地挑战体能与耐力,持之以恒地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③战胜自我,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侯晶晶也曾低落过、绝望过,但在家人的鼓励下,她终于找回了自我,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最终事业有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立足全文,明确文中讲了人物哪些事件,然后注意题干中所说的“成功经验”,以此为出发点筛选信息。21.答案: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勇于面对人生的挫折,找准生活的目标,不断进取,终将会有所收获。(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没有固定答案。在对全文内容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深入思考,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真实感想,切忌空洞。
w.w.w.k.s.5.u.c.o.m
第三篇: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语文)
同心圆梦(www.xiexiebang.com)
海南省琼海市嘉积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一)(语文)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欢迎你参加这次测试,祝你取得好成绩!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多元共生的中国文化
刘梦溪
多元共生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点。就中国文化的发生来说,它是多元的,具体可以说有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不同的两源。我们过去讲中国文化,一般都讲黄河文化,以黄河文化为基准,因而黄土地文化、农耕文化、内陆文化、写实主义文化等等,成为人们概括中国文化的常用语言。
但长江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不同于黄河文化的范例。甚至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所呈现的文化面貌也是不同的。
长江上游四川广汉的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这些青铜器的造型和黄河流域非常不同,有非常夸张的千里眼和顺风耳,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甚至使人怀疑这是中国人制作的造型。从这些青铜器的构造上,我们约略可以想象出四川人的性格似乎带有青铜器的刚性。而长江中游的楚文化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黄河流域出土的青铜器造型浑厚庄严,有力度,感觉很震撼,而楚地出土的青铜器造型轻巧,下座虽大,腰身却很细,年代也跟黄河流域差不多。“楚王好细腰”,宫廷的审美取向已经影响到了青铜器的造型。黄河文化的那些人们熟悉的特征,不一定完全适用于长江文化。长江自古以来航运便利,可以直接和海洋联系起来,如果说黄河文化带有内陆文化的特点,那么长江文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了海洋文化的特点。长江流域南面的岭南文化,更是很早就直接跟海外建立了广泛的联系。
就学术思想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多元互补的特点。学术思想是民族精神的理性之光,是最高形态的文化。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相互包容和互动互补是其显例。历史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宗教战争,但是中国这么长的历史,很少有宗教战争。这是由于中国的文化思想有极大的包容性,特别是儒家思想。所以然者,在于儒家不是宗教,或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儒家不是真正的宗教”。正因为传统社会占主流地位的儒家不是宗教,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才融合得很好。汉以后儒家是在朝的思想,道家和道教以及佛教主要在民间。对于一个知识人士而言,三家思想的互补使得精神空间有很大的回旋余地,进退、顺逆、浮沉,均有现成的学说依据,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儒家思想给人以上进的力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士人的共同理想。但是,如果仕途受到了挫折,乃至革职、斥退、罢官的时候,道家无为的思想便可以给他很好的支撑。道教崇尚自然,可以让他畅游于山水之间。甚至遭遇罪愆,如果信奉佛教,剃度出家,也可以避世完身。总之生命个体不会陷入完全的绝境。所以,多元性、包容性和自性的超越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理性的基本特征。
传统中国还有发达的民间社会,主要以家庭和家族为中心,构成文化多元存在的社会依托物。依据文化人类学的法则,文化传统可以区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同心圆梦教育资源网
同心圆梦(www.xiexiebang.com)
形态,比如中国传统社会的儒家思想,就是大传统;而民间文化和民间信仰则是小传统。大小传统是互动和互相依赖的,当大传统遭遇危机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在民间文化中搜寻到它的碎片。所谓“礼失,求诸野”,就是这个意思。我们今天到东南亚一带,看到那里的华族社会,其中国文化传统的根性仍然相当牢固,甚至比我们国内看得更重。
(摘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有关“中国文化”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人们以前说的中国文化通常是指以黄河文化为基准的黄土地文化、农耕文化、内陆文化、写实主义文化等。
B.中国文化的发生具有多元的特点,如同属长江文化的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所呈现的文化面貌就不相同。
C.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两个不同的源头,黄河文化所具有的一些特征,长江文化不一定全具备。
D.中国文化的地域特征明显,例如黄河文化带有内陆文化的特点,而长江文化则具有鲜明的海洋文化的特点。
2、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思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相互包容和互动互补的关系充分显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多元互补的特点。
B.因儒家不是宗教,故儒释道三家思想才融合得很好;知识人士的精神空间也因此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C.“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表现的是传统士人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追求。
D.儒释道思想使人们在进退、顺逆、浮沉方面都可找到依据,因而生命个体不会陷入完全的绝境。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三星堆、黄河流域、楚地出土的不同造型的青铜器不仅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也反映了不同地域人的性格及审美取向。
B.在传统社会中占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一直以来都是统治者独尊的核心思想,即在朝的思想;而道家和佛教思想则主要在民间。
C.道家无为的思想可以给仕途受挫的人以支撑,佛教可以使遭罪的人避世完身,而儒家思想只给独善其身的人以上进的力量。
D.“礼失,求诸野”是说当民间风俗不再淳厚时,作为主流的传统儒家思想就可以发挥它的教化作用,让人们重新遵规守矩。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陶渊明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里称之。冲默有远量,弱冠,俦类成敬之。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
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日:“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尘尾掩口而笑。诸从事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同心圆梦教育资源网
同心圆梦(www.xiexiebang.com)
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旬有余日,更版为劝学从事。时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
举秀才,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府功曹,再为江州别驾、巴丘令、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成在坐。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原孙盛为谘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
①拜。孝宗穆皇帝闻其名,赐见东堂,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诏使人扶入。
君在朝隤然,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宴,造夕乃归。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
②③④ 孔子赞曰:“进德修业,以及时也。”君清蹈衡门,则令闻孔昭;振缨公朝,则德⑤音允集。道悠运促,不终远业,惜哉!仁者必寿,岂斯言之谬乎!
(选自《陶渊明集》,有删节)[注]①不任拜起:不能担任拜见的礼节。②清蹈衡门:指隐居在家之时。③令闻孔昭:美好的名声很显著(即美名远扬)。④振缨公朝:指出仕为官。⑤德音:道德声誉。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是名冠州里 冠:位居第一 B.时亮崇修学校 崇:重视 .. C.有风吹君帽堕落 堕落:脱落 D.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 示:告诉 ...
5、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孟嘉“冲默”品性的一组是()
①人无能间,乡里称之 ②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
③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
④以君望实,故应尚德之举
⑤奉使京师,除尚书删定郎,不拜 ⑥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
A.①④⑥ B.③⑤⑥ C.②③④ D.①②⑤
6、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嘉虽然少年丧父,但是对母亲非常孝顺,对兄弟友爱,得到了乡里人的称赞;他恬淡且有气量令同辈人敬重。
B.孟嘉与同郡的郭逊及其堂弟郭立在当时的名声相当,但二人对孟嘉十分推重与佩服,都认为自己的才德不如孟嘉。
C.孟嘉曾任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谯国人桓温的参军。孟嘉被桓温看重,是因为他为人和气而且正派。
D.孟嘉无论在朝做官还是隐居在家,道德声誉都很高;但由于早逝,因而没能成就一番大业,让人感到十分可惜。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同郡郭逊,以清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5分)(2)君归,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5分)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同心圆梦教育资源网
同心圆梦(www.xiexiebang.com)
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邂逅黄姚
邂逅黄姚,如同邂逅时间犯下的一个美丽的错误。时间遗忘了这座古镇,同时也成就了它的魅力。
藏于深山之中的黄姚古镇,陆路交通是非常不便的。因此,水,才是黄姚传奇的起点和终点。通达三江的姚水,使古镇在明清两朝成为出海通衢的商业中心,到了民国时代,随着姚江水位的下降,古镇也失去了旧日的繁华,重新与世隔绝。当姚水退去之时,时间吻别了这座古镇,悄然而去。此后的草长莺飞、年华暗换,又有谁人知晓呢?即使战争也没有打破这里的宁静,古镇对于战争的记忆,只是几位历史名人来去飘然的雪泥鸿爪的倩影。百年之后,与时间一同归来的,是异乡人的惊艳。当那些来自尘嚣的人们终于到达了神话的彼岸,他们的第一感觉早已题写在古镇一幅斑驳的楹联之上——“别有洞天藏世界,更无胜地赛仙山”。明清风格的岭南民居、以九宫八卦阵式布局的街道,更有一方痴山醉水,重重古木参天。昔日商号云集的桂东名镇,今日小桥流水的世外桃源,仿佛绝代名姝洗尽铅华,那般的风情,是令人难以抵挡的。
古镇的街道,全部是由黑色石板镶嵌而成,年深日久,已被先人的双足琢磨得漆亮如玉。漫步其上,仿佛漫步于岁月一声悠长的叹息。那淳厚的质感,令我甘心在这古镇的青石街上做一缕幽魂,看岁月如何无情,又如何任是无情也动人。
四处弥漫的宁静是黄姚的外表,幽幽散发的文气是黄姚的内涵。传说,从清康熙到光绪年间,黄姚就出过11名举人。举子们当年的书生意气、诗酒风流早已浑然内敛,如今的黄姚依然君子如玉,触手也温。这里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一块块牌匾如同一张张泛黄的古镇的名片,所谓温柔敦厚,所谓骨感峥嵘,昨日种种,尽在不言之中。
黄姚依然是任运而恬淡的。这里的人们乐山,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仁者;这里的人们乐水,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是智者。信步走去,但见逐闹嬉戏的童颜稚子,皆有三分灵气,枯坐檐下的鹤发老者,尚带七分古风。便是柴门犬吠、舍里鸡啼,梁间黍香,但凡此间风物,皆有一段洒脱悠然的风流态度。
黄姚依然是一卷尘缘未了的浮世绘。斜晖晚照中,袅袅上升的炊烟是古镇的呼吸,捶衣舂米的闷响是古镇的脉搏,而阡陌闾巷间的生息歌哭,是古镇的灵魂。青石街上的木门常常是厚重而细节丰盈的,推开来是“吱呀”一声,仿佛苍凉的记忆由沉睡中醒来,慵懒地打了个哈欠,迈进去便有一脚踏空的晕眩,如同穿越时光的隧道,恍然若失而不知今夕何年。
黄姚依然是时间的迷宫。当你凝望那琉璃彩瓦、画栋雕梁,仿佛你凝望的是历史,其实你凝望的是时尚,五百年前的时尚;当你走过一条条静谧幽深的青石老街,仿佛你穿越的是寂寞,其实你穿越的是繁华,康乾盛世的繁华;当你抚摸那褪色的门楣、模糊的雕像,仿佛你感受的是粗朴,其实你感受的是精致,是流年镌刻、风描雨绘的精致。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同心圆梦教育资源网
同心圆梦(www.xiexiebang.com)
这就是黄姚,千年一梦的黄姚,多少异乡人远道而来,只为见证今时的雨滴敲打万历年的窗棂,只为猜测古祠深宅背后所隐藏的几许红尘无奈,只为聆听那一江碧水缓缓讲述黄姚古镇的前世今生。
11、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A.时隔百年之后,异乡人惊艳于黄姚九宫八卦阵式的街道、痴山醉水和重重参天古木,惊艳于昔日桂东名镇成了今日的世外桃源。
B.“骨感峥嵘”一指一个人的个性、才气、品格等超越寻常,文中是说如今的黄姚仍留有昔日的文气与灵性。
C.作者邂逅黄姚,被它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深深震撼,字里行间充满赞美之情,同时对时间遗忘了这座古镇而深感惋惜。
D.人们远道而来黄姚,是为了见证这千年古镇的魅力,探测古祠深宅背后的隐私,聆听一江春水讲述古镇的前世今生。
E.文章语言优雅精致,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气韵流动,内蕴丰富,令人回味,有绕梁之韵致。
12、(1)第一段中“美丽的错误”具体指什么?(2)第二段中的“起点”和“终点”各指什么?(6分)
13、文中画线的句子生动形象,内蕴丰富,请作简要分析(6分)
14、第八段中用“历史”与“时尚”、“寂寞”与“繁华”、“粗朴”与“精致”三组词语对举,你觉得这样写好不好?古镇的“古”我们该不该保存?(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笑别丁聪
丁聪善于把悲痛和苦难化为幽默或自嘲,不仅外貌不显老,他的心灵也总是年轻。难怪友人们称他是个“老顽童”、“国家级珍稀动物”。
记得1996年2月6日,丁聪80大寿。不料9月底,他住进协和医院动手术,切除了半个肾,连10月1日在美术馆他的画展也不能出席。由于手术室空调温度奇低(大夫也喊冷),把老兄冻得够呛,之后又发高烧。上帝保佑好人!10月11日终于平安出院。丁聪又开始有说有笑:“这叫宰你没商量!一辈子尽给社会病动手术,这下该轮到自己挨刀了。那几天呀,先是爬雪山过草地,然后再上火焰山。这个折腾呀,伤了点元气;不过没关系,我想还能再画十年吧!”这天,他93岁才停笔,超过预期。
丁聪是一位福将!艺术家中无傻子,一个赛一个的聪明。然而像丁聪这样既聪明又刻苦,而且是从十几岁到93岁,大半辈子始终如一地刻苦用功的人,实在不多。他的画,单摆浮搁,逗人一乐(大笑、苦笑或莞尔一笑)的很多;但若将70多年的绘画集中一起来读,就具有残酷得惊人的丰富性和历史长卷的沉重感。他为老舍的小说、马凡陀的山歌画的插图,已经成为经典漫画!丁聪是一员不倒的战将!中国漫画史,丁聪这一章特别耀眼!
他是个天生的乐天派,同时又是一位勤奋的思想者;他是一位洞察灵魂的摄影师,同时又是善于开掘矛盾的幽默大师。他的幽默,不是为笑而笑,总是关注民瘼,贴近民心;不是一笑了之,而是让人笑得有所悟,有所得,有回味。
我是丁老的晚辈。他屈就为我的小文配插图,深感沾光!例如拙文《论土皇帝》,那个藐视“民主”,把它当施舍的、戴着皇冠的人,显得不可一世。标题则是“干稀搭配”。亏他想得出!光看插图就想乐。他为我写的《果子狸是罪魁祸首吗》一文插图,对那些食用、销售、饲养的人,那股怒火,溢于画面。对隐瞒真相的官员,更是无情鞭鞑!
刚解放,不论老少都管他叫“小丁”。那时他真年轻,还是第一届全国青联委员呢。后来他是资深的政协委员。他说:“我喜欢开政协会!在家有家长管着,一到开会,吃肉就自由啦!”其实,这个家长是老伴儿的爱称。丁聪一生的遭遇,是与共和国同命运的。国运昌,他扬眉;国运衰,他倒霉。他的画,就是一部浓缩了新旧中国的形象国史。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后----他没有画一幅媚俗、媚上、乱刺和助纣为虐的画。
漫画家大多不是美术系科班出身。所以,像丁聪这样具有扎实的素描功底的,恕我孤陋,大约只此一家吧。茅盾评论“丁聪笔下的阿Q,既有丁聪的创作个性,又表现了《正传》的整个气氛,构图大胆而活泼,叫人想起小丁的全部风采。”茅公的这个恰当评价,我想得力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同心圆梦教育资源网
同心圆梦(www.xiexiebang.com)
于丁聪平日速写和素描的功力吧。40年代,丁聪在成都画的竹琴大王贾瞎子和茶客侧背影的速写,本身就是艺术成品,真是富有灵感的神来之笔,用句演艺界的行话:“那角儿,后脖梗子也有戏。”
丁聪擅长人物画。眼神和造型,既形似又神似。他笔下的黄宗江,不署名,凡认识此公的朋友都会立马呼出:“这是宗江!”丁聪从18岁画京剧速写(萧何、关公等等),到上世纪50年代画梅兰芳、马连良、盖叫天、侯喜瑞、李少春和袁世海等大角儿,个个神形兼备,令人叹服:“绝!”
不夸张不叫漫画。但是夸张,对丁聪来说是有讲究的。他的结构有章法,造型符合解剖的大路数,绝不会把大腿和胳膊安装错位。漫画常被误解为画出个意思,无需功力的瞎画。然而丁聪笔下的人物,我们可以用直觉感知的自然形态、画家眼中的人为形态与人们不能为直觉感知的概念形态(即神韵气质),三者是趣味天成的;他既有工笔,又有写意,以形写神,靠神传人,相得益彰。那面部常带有丁聪所特有的两条腾蛇纹,那服装也多有边饰纹样的流畅线条。朋友们说,别看小丁外表憨厚和蔼,他眼镜片儿后面那双眯眯笑的眼神儿特“贼”,我想那也许就是“唯我独具”的艺术慧眼吧。
丁聪活得简洁,走得精炼。甭说设灵堂、遗体告别,连个骨灰也不留。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确实是太丰厚了!其中最动人的是他那令人深思的含泪的微笑!让我们也以遥远的笑,来代替鞠躬,向丁聪告别吧!
(摘自《新民晚报》)
1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友人们戏称丁聪为“国家级珍稀动物”,意即赞颂他在漫画界声誉卓著,是中国漫画史上特别耀眼的一章。
B.丁聪说自己“先是爬雪山过草地,然后再上火焰山”,是指他在手术室冻得够呛,之后又发烧。
C.漫画家大多不是美术系科班出身,而丁聪大约是例外的一个。这也是丁聪能够享誉中国漫画界的重要原因。
D.文章从多个方面刻画了丁聪的形象,写了友人对他的戏称,记述了他患病期间的苦乐,赞颂了他不媚俗、不媚上的品格,给人以启迪。E.本文用语通俗朴素,平易近人,且有不少口语,读起来自然有亲切感;加之叙述生动,使文章别有一种吸引力。
16、文章最后说“丁聪活得简洁,走得精炼。”该如何理解这句话?(6分)
17、丁聪是一位漫画家,结合全文看,他的漫画具有怎样的特点?(6分)
18、本文是一篇悼别亡友的文字,但是通篇却少见哀伤的笔墨。你认为作者这样处理合适吗?谈谈你的看法。(8分)
丙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9、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书法家王羲之的字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这精彩纷呈的字,源于他与执著同行,坚持不懈,以致每日洗毛笔的水池成了墨池。而其子王献之,少年时练了几天字已觉得不错,便拿了父亲批阅过的字帖让母亲看,母亲却一语中的说出只有那“一点”像他父亲的字,事实上那“一点”正是其父所写。此后献之谨遵父训,习字用尽家中几大缸水,终于也成为一代书法名家。可以看出,王氏父子与执著同行,终于书法盖世。
A.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B.精彩纷呈 C.坚持不懈 D.一语中的 20、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同心圆梦教育资源网
同心圆梦(www.xiexiebang.com)
A.中国共产党90年来创造了一个个辉煌业绩的原因,是因为这个光荣而又伟大的党不断地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所产生的结果。
B.为了防止交通堵塞的现象不再发生,一些大城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实行科学管制,使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百姓的满意程度非常之高。
C.针对农产品价格步步攀升,政府认真进行调查研究,采取了打击囤积居奇、投放紧缺商品等措施,对抑制价格过快上涨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D.据了解,武汉暴雨研究所是中国气象局关于暴雨研究的专业科研机构,多年来在暴雨机理研究、暴雨监测预警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
21、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是()(3分)
①可以从需求与供给的角度解释 ②也可以从经济结构因素的角度来说明
③关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西方学者给出了许多解释 ④通货膨胀就是需求的加大或成本的提高
⑤顾名思义,我们对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马上便有了归类性的理解 ⑥他们分别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 ⑦不然就是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所致
A.③①⑥②④⑤⑦ B.④⑦⑥①③②⑤ C.③①②⑥⑤④⑦ D.④⑥②①⑦⑤③
22、请认真观察下面的这幅漫画《薄养厚葬》,针对此现象写一则公益广告词,要求观点鲜明,不少于8个字。(5分)
公益广告:
23、下面两幅对联各缺一半,请将备选的词语加以整合,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6分)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同心圆梦教育资源网
同心圆梦(www.xiexiebang.com)
书画院对联:上联: 下联:一笔可画古今情 茶叶店对联:上联:幽借山巅云雾质
下联:
备选词语:①千秋 ②片纸 ③九州 ④松涛梦 ⑤荡尘俗 ⑥芝兰魂 ⑦水甜幽泉 ⑧想凭崖畔 ⑨竹院赠绿 ⑩歌唱东方红 ○11风云胸中贮 ○⑿能缩天下意
六、写作(60分)
24、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每次吃饭都是几十口人坐在大餐厅里一起吃。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决定跟大家开个玩笑。吃饭前,他藏在饭厅的一个不被人注意的柜子中,想等大家遍寻不到他的时候再跳出来。可令他尴尬的是,大家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的缺席。吃饱喝足,大家离去,他才蔫蔫地走出来吃残羹剩菜。自那以后,他就告诫自己: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则会大失所望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感想?请选取一个恰当的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三语文科参考答案
参考译文:
孟君讳名嘉,字万年,是江夏郡鄂县人。孟嘉少年丧父,奉养母亲同二弟住在一起,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的第十女为妻,在家孝敬长辈,兄弟和睦,无人能使他们柱互疏远,为此受到当地人的称赞。孟嘉淡泊恬静,有气量,二十岁时,同辈人都敬佩他。同郡的郭逊,以清高的节操而闻名,当时名声在孟嘉之上。他常赞叹孟嘉温文儒雅、平易旷达,认为自己不如孟嘉。郭逊的堂弟郭立,也是有才华有志向的人,他与孟嘉同时代而名声相当,却常推崇佩服孟嘉。因此孟嘉闻名乡里,蜚声京城。
太尉庾亮是颖川人,他以皇帝舅父的身份和在国内的威望,担负辅佐朝政的重任,坐镇武昌,兼任江州刺史。他征召孟嘉为其所部庐陵郡的从事。一次孟嘉下郡回来,庾亮召见,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同心圆梦教育资源网
同心圆梦(www.xiexiebang.com)
问他下面风俗好坏。孟嘉回答说:“孟嘉不知道,待我回旅舍时当问问随从的小吏。”庾亮拿着拂尘尾掩口而笑。诸位从事离开后,庾亮叫来弟弟庾翼并对他说:“孟嘉毕竟是有盛德之人啊。”孟嘉告辞出来之后,自己除去其从事的官名,就步行还家;母亲健在,兄弟共相欢乐,一家人和悦欢快。过了十多天,孟嘉被改任力劝学从事的官职。当时庾亮重视修建学校,选拔德高望重者为儒官,凭着孟嘉的名望和实才,所以符合这一重视道德修养的职务。
孟嘉被推举为秀才,又做过安西将军庾翼府的功曹,还做过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谯国人桓温的参军。孟嘉为人和气而且正派,桓温非常看重他。九月九日,桓温游龙山,所部参佐官吏全都到齐,他的四弟二甥也都在座。当时下属官员都穿着军装,一阵风将孟嘉的帽子吹落在地,桓温目示左右及宾客不要讲话,以观孟嘉的举止。孟嘉开始并没在意,过了好一阵子起身上厕所去了,桓温叫人把帽子捡起还给孟嘉。廷尉太原人孙盛任咨议参军,当时在座,桓温使人拿来纸笔,让他作文嘲笑孟嘉。文章写好后给桓温看,桓温把它放在孟嘉的坐处。孟嘉返回坐处,见嘲笑自己的文章后,便请求纸笔作答,完全不加考虑,文辞超众卓越,四周在座的人为之赞叹。奉命出使京城,被任命为尚书删定郎,他没有接受任命。晋穆帝司马耽听说了他的声名,要在东堂亲自召见孟嘉,孟嘉以脚疾为借口推辞不去,说自己不能担任拜见的礼节,皇帝还是下诏命人将他扶入东堂相见。
孟嘉在州府随顺和气,只是凭着自己的正直和顺而待人接物罢了。家中没有闲杂的客人来往,遇到内心有所感触体悟,就超然驾车,径直去龙山,顾影痛饮,到傍晚才回来。后来孟嘉因病在家去世,终年五十一岁。
赞语是:孔子曾说:“提高道德修养,增进业务知识,是想及时为世所用。”孟嘉以高洁的情操隐居柴门之时,则美名远扬;出仕做官之时,则道德声誉很高。天道悠远而人命短促,没能终成大业,多么可惜啊!仁爱的人必定长寿,这话岂不是说错了么!”
8、答案:第一处“子规啼,不如归””,既写景,又写时。意为:春天的杜鹃叫了,好像在说“不如归去”。声声响在少妇耳旁,深深触动了她怀念远人的情怀。
第二处“虚飘飘柳絮飞”,表面写的是景,实际是比喻少妇的心理状态。情侣在外是凶、是吉、是祸、是福都不得而知,不能不令人担心。因而心绪不定,正如虚飘飘的柳絮,无所适从。
第三处作者未从正面明写这种感情,而是宕开一笔,用“则见双燕斗衔泥”来反衬。燕是“双燕”,它们为筑爱巢在比赛着衔泥。此情此景,和孤居独处、落落寡欢的少妇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禁使人又添几分苦涩。
9、这是一位深受怀人之苦,数着时间度日的闺中少妇形象。子规“不如归去”的啼叫触动了人物的内心,而后句写远人说归不归,微显少妇的不满。盼人不至,心烦意乱,精神饱受折磨,更显憔悴。“一春鱼雁无消息”不直说思念,思人之思却溢于言表。
10、(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2)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琵琶行》)(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念奴娇·赤壁怀古》)
11、CD C错在“同时对时间遗忘了这座古镇而深感惋惜。”D项中对人们与远道而来的目的的理解错。
12、(1)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姚江的水位下降,古镇失去了旧日的繁华,重新与世隔绝,但古镇却因此保留了它的历史文化风情,成为一个世外桃源。
(2)起点:姚水通达,成就了古镇往日的繁华。终点:姚水逝去,也使古镇退出了人们的记忆。
13、运用了比喻及比拟的修辞手法。将推开大门喻为记忆苏醒,且为记忆赋予动态特征,生动地刻画了安宁的世外桃源形象。“厚重而细节丰盈的”木门,“苍凉的记忆”“时光隧道”等,更突出强调了古镇身后的历史积淀。(本题首先应注意关注手法及表达效果,其次要考虑句子的丰富内涵。)
14、示例:①这样写很好,运用对举,每对对举强调的都是后者,并且有“五百年前的时尚”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同心圆梦教育资源网
同心圆梦(www.xiexiebang.com)
“康乾盛世的繁华” “流年镌刻、风描雨绘的精致”的进一步强调,由此我们可知黄姚厚重的历史文化,而今魅力依旧。(2)第二问结合文章内容作答,言之成理即可。15.AC
16、“丁聪活得简洁”,是说丁聪的个性与生活简单而快乐,又善于苦中作乐,颇为超脱。说他走得“精炼”,是就他的身后事而言,不设灵堂,不搞遗体告别仪式,连骨灰都不留。
17、要点:(1)幽默讽刺意味足;充满情感;富于创作个性,又有神韵;既有工笔又有写意,以形写神,靠神传人,形神兼备;结构有章法,造型符合解剖的大路线。(答出三点即可)
18、(1)这和作者的整体构思有关系,从本文的题目可以看出,全文本就想突出“笑别”二字。(2)符合所别对象的性格特征,丁聪是一个乐天派,他善于把悲痛和苦难化为幽默与自嘲,不仅外貌不显老,他的心灵也总是年轻的。(3)符合所悼念之人的职业特点,丁聪是一个漫画家,幽默讽刺、引人在笑中深思是漫画的主要特征,所以悼别这样的一位朋友,用轻松的笔触是完全可以的。(4)用遥远的笑代替鞠躬和痛苦,也是一种特别的悼念,大概是不想让亡友悲痛吧。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19、B. 20、D(A句式杂糅。可删去“的原因”和“因为”,或删去“因为”和“所产生的结果”,也可删去“的原因”和“所产生的结果”;B否定混乱,表意相反。“防止”“不再发生”所表达的正是“要发生”之意;C成分残缺。“针对农产品价格步步攀升”后缺宾语中心词“的情况”)
21、答案:C
22、公益广告:
示例:
1、发扬厚养薄葬传统,谱写敬老爱幼新风。
2、生前尽孝,莫过于善待父母;死后铺张,无异钓取虚名。
23、书画院上联:②○12 茶叶店下联:⑧⑥
24、略
www.xiexiebang.com 版权所有同心圆梦教育资源网
第四篇:海南省嘉积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高中教学质量监测
海南省嘉积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高中教学质量监测
(四)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致蔚然成风。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孔子”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法自然而为化”之类的主张。“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
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好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又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除生动再现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显然有启迪智慧、拓展襟怀的作用。
优秀的山水诗大都具有“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所谓“诗中有画”,就是用画笔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如孟浩然的诗句:“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用远景烘托远意。“远意”没有明说,只是影影绰绰地表现在“心随雁飞灭”的描摹上。勾画远景的笔墨也不多,却很有层次,显示出和谐的韵律与虚静阔远的美,像“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清新淡远,与隐者(包括诗人自身)恬淡高远的情趣相表里,几乎达到天然淡泊的完美境界。
(选自袁行霈《盛唐的山水诗》,有删节)
1、下列对山水诗形成的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河之异”的国情变化对文人的影响,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使文人失落感愈来愈沉重。
B、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可以使文人们寻求抚慰和解脱,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致
蔚然成风。
C、汉朝以来儒家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越名教而任自然”、“法自然而为化”之类的主张的出现。
D、人们可以从山水诗中看到自然风景,虽然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
往往更快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关于中国古典山水诗起源问题,作者认为范文澜“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的
说法是有一定依据的,《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B、孔子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可以从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的角度来解释诗人喜爱山水的原因。
C、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所以古今诗文大家、艺术
巨匠大抵都用“读书万卷”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
D、“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来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是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在诗句中的凝聚。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宇宙自然的规律,它们成为诗
人师法的对象和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除生动再现山林特有的幽静氛围,还揭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使“噪”与“静”,“鸣”与“幽”在审美感受中统一起来。
C、诗人用画笔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在诗中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于是使欣赏者有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效果。
D、孟浩然的诗句“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勾画远景的笔墨不多,却很有层次地描绘出了远树、江畔沙洲的虚静阔远之美。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题。
郭琼,平州卢龙人。祖海,本州两冶使。父令奇,卢台军使。琼少以勇力闻,事契丹,为蕃汉都指挥使。后唐天成中,挈其族来归,明宗以为亳州团练使,改刺商州,迁原州。清泰初,移阶州,城垒未葺,蜀人屡寇,琼患之,因徙城保险,民乃无患。受诏攻文州,拔二十余砦,生擒数百人。
晋天福中,移刺警州,属羌、浑骚动,朔方节度张希崇表琼为部署,将兵共讨平之。连领滑、坊、虢、卫四州。开运初,为北面骑军排阵使。阳城之役,战功居多。改沂州刺史,充荆口砦主兼东面行营都虞候。擒莫州刺史赵思以献,改刺怀州。俄为北面先锋都监。契丹陷中原,盗贼蜂起,山东为甚,契丹主命琼复刺沂州以御盗,琼即日单骑赴郡。盗闻琼威名,相率遁去。
汉乾祐中,淮人攻密州,以为行营都部署,未至,淮人解去。会平卢节度刘铢恃佐命之旧,称疾不朝,将相大臣,惧其难制,先遣琼与卫州刺史郭超以所部兵屯青州。铢不自安,置酒召琼,伏壮士幕下,欲害琼。琼知其谋,屏去从者,从容就席,略无惧色,铢不敢发。琼因为陈祸福,铢感其言,遂治装。俄诏至,即日上道。琼改颍州团练使,又加防御使。时朗州结荆、淮、广南合兵攻湖南,诏琼以州兵合王令温大军攻光州,寻以内难不果。罢归朝,遣诣河北计度兵甲刍粮。
周祖祀南郊,召权知宗正卿事。世宗征刘崇,为北面行营都监,历绛、蔡、齐三州防御使。在齐州,民饥,琼以己俸赈之。人怀其惠,相率诣阙颂其德政,诏许立碑。
宋建隆三年,告老,加右领军卫上将军致仕,归洛阳。乾德二年,卒,年七十二。琼虽起卒伍,而所至有惠政,尊礼儒士,孜孜乐善,盖武臣之贤者也。
(选自《宋史列传第二十》)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琼少以勇力闻
闻:著称,闻名 B、挈其族来归
挈:带领,携带 C、蜀人屡寇
寇:贼人,盗匪 D、契丹陷中原
陷:攻破,占领
5、下列各句编为四组,能直接表现郭琼有勇力,为官有能耐的一组是()(3分)
①拔二十余砦,生擒数百人
②阳城之役,战功居多
③擒莫州刺史赵思以献
④盗闻琼威名,相率遁去
⑤铢不敢发
⑥尊礼儒士,孜孜乐善,盖武臣之贤者也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⑤⑥
D、①②③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郭琼曾在契丹任职,后来和自己的族人一起归附宋朝,屡受皇帝重用,有过攻克二十余
座营寨,生擒数百人的显赫战功。B、郭琼担任北面骑军排阵使时,在阳城之战上立下大功,俘获莫州刺史赵思献给朝廷。C、平卢节度使刘铢摆设酒宴召请郭琼,想暗地里杀害郭琼,结果反而被郭琼说服。D、郭琼虽然出自行伍,但他为官以来一直施行仁政,尊敬礼待儒士,乐于坚持行善,是武
臣中的贤人。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琼因为陈祸福,铢感其言,遂治装。(5分)(2)人怀其惠,相率诣阙颂其德政,诏许立碑。(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题。清平乐
(南宋)辛弃疾
春宵睡重。梦里还相送。枕畔起寻双玉凤,半日才知是梦。一从卖翠人还,又无音信经年。却把泪来做水,流也流到伊边。
8、说说“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5分)
9、《宋四家词选•序论》说:“稼轩敛雄心,抗高调,变温婉,成悲凉。”试简析本词“变温婉,成悲凉”的风格。(6分)
(三)名言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惶恐滩头说惶恐。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
。(李商隐《锦瑟》)
(3)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苏轼《赤壁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招 牌
〖英〗哈里特•思勒
帕帕•敦特一向非常喜欢花,他经营花店已经很多年了,花店坐落在一个十字路口旁。他工作非常勤奋,并且生活得也很美满,他甚至有足够的钱供他的儿子约翰上大学。
约翰也象他父亲一样喜欢花。虽然他想上大学,但他的理想是毕业后帮助父亲经营这个花店。
花店位于十字路口。尽管花店没有挂招牌,但由于帕帕•敦特多年的苦心经营,城里的人们谁都知道这儿出售的鲜花是全城最美的。
花店第一次开业时,挂着一块很大的招牌,上面写着: 本店出售美丽鲜艳的花
第一个来到花店的顾客对帕帕•敦特说:“我很喜欢你的花店,可不喜欢你的招牌。美丽、鲜艳的花,难道你就不可以卖别的种类的花吗?你为什么不把„美丽鲜艳‟删掉呢?”
帕帕•敦特欣然同意,认为这样很好,于是把招牌改为: 本店出售花
第二天,又一个顾客来到花店,他认为这个新开业的花店很使他称心如意,但他也不喜欢花店的招牌。他说:“假如你不在这儿卖花,又在哪里卖呢?帕帕•敦特,你应该把招牌上的„本店‟两字去掉,这样多简单明了。”
于是,帕帕•敦特又把招牌改为: 卖花
第三天,帕帕•敦特的叔叔来到花店。
“你这个花店很漂亮。”他说,“可是招牌太罗嗦了。„卖花‟,花当然是卖的,但是这样写,给人一种不愉快的感觉,你为什么不把„卖‟字去掉呢?”
这样,花店的招牌上只剩下一个字: 花
又过了一天,本城的一个官员也来光临帕帕•敦特的花店。
“我们来到这儿,感到很荣幸。”官员说:“你的花店看起来很整洁,宽敞明亮。你是一个很善于经营花店的人,你的花店位置适中,橱窗布置得幽雅大方;不过,我对於你的招牌有些想法。„花‟,你的橱窗里摆满了美丽的花,那么你的招牌就是摆设了。人们看见这花,就会知道你出售花。所以最好是让你的花自己去说明吧。”
帕帕•敦特听从了官员的忠告,索性摘去了招牌。
路过花店的人们一看到橱窗里摆放着的鲜花,总是不由自主地停下来。最后,帕帕•敦特的鲜花远近闻名,盛誉不衰,没有人再去别的地方买花了。
这样,许多年过去了。
现在,帕帕•敦特要和儿子一起经营花店,他高兴极了。随着岁月的流逝,他渐渐变得苍老,对经营花店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送走了那些看望约翰的人们,帕帕•敦特问儿子:“约翰,现在,你要为花店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哦,爸爸,我们首先要挂个招牌。在商业化的今天,它尤其是必不可少的。”儿子回答。“挂个招牌,孩子?” “对。”
“那么,招牌上写什么呢?”
“嗯,让我想想……就写„本店出售美丽鲜艳的花‟吧……”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老敦特听到顾客提出的建议,马上就付诸实施,说明他是一个没有主见的老板。B、本文意在说明招牌只不过是一个形式,要想做好一件事需要热情、努力地工作,才能获
得成功。
C、做任何事情都要在摸索中才能前进,老敦特的花店走向成功正好证明了这一点。D、老敦特很有生意头脑,经营的花店位置好、花样品种多,加之他服务热情周到,因而把
花店打理得井井有条,这是他成功的原因。
E、小敦特在接手花店后,首先就是要挂个招牌,说明小敦特将要违背父亲的经营理念,注
重形式的宣传,而忽略了服务的周到。(1)请概括主人公父子的形象特点。(6分)(2)你认为本文的主题 是什么?(6分)
(3)结尾处再次提到起初招牌上的话有何用意?(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冬严梅劲
梅兰芳避难香港时,卓别林的反法西斯巨片《大独裁者》将在香港上映。当时,“皇后”、“娱乐”、“利舞台”三家影院都想争取这部片子的首映权。因为梅兰芳曾在“利舞台”演出过,所以“利舞台”经理找到了梅兰芳,请他想办法。
梅兰芳给卓别林拍了封电报,不久,便接到了他的复电,说他已电告他的影片代理人照办。过了几天,“利舞台”的经理果然很高兴地跑来告诉梅兰芳:明天上映《大独裁者》。这部影片,梅兰芳一共看了七次。梅兰芳认真地欣赏着卓别林在影片中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表情,也欣赏着他这位老朋友反法西斯的胆略和勇气。
吸引着梅兰芳的,还有卓别林那卓越的演技和剧本涵义的深刻。卓别林的影片,打破了流行于当时的以大团圆收场的影片模式。他所扮演的角色,也多是喜剧形式、悲剧性格,有些还很像鲁迅笔下的阿Q。每当梅兰芳看到影片中的卓别林一个人越走越远,不知走到哪里去了的时候,梅兰芳总是觉得辛酸,越发理解了他那愤世嫉俗的满腔热血。
一次,梅兰芳看了有“小梅兰芳”之称的李世芳的演出后,非常喜欢这个孩子,便收他为徒弟。他常对李世芳说:“看别人演出,可以看出值得学习的地方,也能看出不足和值得改进的地方,甚至看出错误以及值得总结的教训。你应多看我的戏,就等于给你上课,我每天可以给你一张票。”梅兰芳还暗地里经常去看李世芳的戏。每当他有了一点点的进步,或是看到哪里有点毛病的话,都会随时随地地给他指出。有时看到世芳脸上胭脂抹得太红,或者片子贴得过高,梅兰芳都要给他一一纠正过来。在梅兰芳的悉心教导和自己的潜心努力下,李世芳以“小梅兰芳”的称号大震。
一九三七年的上半年,梅兰芳依旧带着他的《抗金兵》《生死恨》等剧目和萧长华等演员一道,赴南京、汉口进行巡回演出。而中国的形势,却没有因为有这么多热血爱国者的抗争而变得有所好转。这一年的冬天,上海失守了。在此之前,梅兰芳两次赴日演出,在日本有着广泛的影响,在日本,梅兰芳获得了被称音译名字的殊荣。
也正因此,梅兰芳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留在上海,日本人不会把他怎么样;可在日本人占领的沦陷地区演出,无异于与侵略者合作,为民族的敌人粉饰太平。梅兰芳必须做出抉择。面对日本人彬彬有礼的拜访,梅兰芳屡屡谢绝。在老朋友冯耿光、许源来的精心周旋和策划下,梅兰芳度过了几个月惴惴不安的日子后,于一九三八年春天,赴香港演出。演出结束时,梅兰芳送走了其他同来的演员,自己却毅然息演舞台,在于德道八号租了一套公寓留居下来。梅兰芳说:“我有什么理由只管自己,不顾国家呢?”
(1)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梅兰芳和卓别林二人的惺惺相惜,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艺术基础,他们追求艺术且都
成就斐然。
B、“我有什么理由只管自己,不顾国家呢?”这铿锵有力的话语,表达了梅兰芳真挚的爱
国情感。
C、文章善于采用侧面烘托手法,如写“李世芳以„小梅兰芳‟的称号大震”,重在突出梅 兰芳的高超演技。
D、从文章内容内容可以推断出,《抗金兵》《生死恨》以金军侵宋为背景,是在通过这些
戏剧激发观众的抗日热情。E、文章以“ 冬严梅劲”为题,意在突出梅兰芳在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下所表现出来的鲜明 的爱国情感。
(2)根据文章内容,概括梅兰芳“欣赏”卓别林的原因。(6分)
(3)节选的这部分传记,表现出梅兰芳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简要概括。(6分)
(4)人生也许会面临许多次选择,但关键的选择并不会太多,文章结尾处写的梅兰芳的郑重选
择,会引发你怎样的思考?(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2012年冬季欧盟峰会上,除英国以外的26国初步通过加强财经纪律的“财政契约”,但是“财政契约”并非灵丹妙药,不能一剂治愈欧债危机的顽疾。
B、某些贪官接受贿赂之后,不顾国家和群众的利益,言必信,行必果,为行贿者大开方便之门。
C、电影《泰囧》票房过12亿,许多观众期待续集。据说导演或许会东山再起,再续精彩。
D、2012年12月24日,江西省贵溪市一载有15名幼儿园学生的面包车侧翻坠入水塘,导致11人死亡,这一重大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故痛不欲生。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这样看来,热带沿海和岛屿周围,到处都能长出椰子树来,也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B、法国总统奥朗德在3日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使2013年成为成功拯救法国经济的一年,为此,他要求所有政府成员在当前法国面临极端困难的情势下加强团队合作精神。C、赖昌星集团自1996年以来,在厦门海关大肆走私,其累计走私金额高达530亿元之巨。
D、在当下,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大少儿电视法制节目的改革创新力度,充分发挥普法教育的
传媒效果。
1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匠人虽比诗人身份低,但亦绝不可少。②他要有匠人的手腕,又要有诗人的心灵。
③凡是艺术家都须一半是诗人,一半是匠人。④只有诗人的妙语而没有匠人的手腕,创作也难以尽善尽美。⑤只有匠人手腕而没有诗人的妙语,固不能有创作。⑥妙语来自性灵,手腕则可以模仿。A、③②⑤④⑥①
B、①③②⑤④⑥
C、③①②⑤④⑥
D、①③②⑥⑤④.16、下面是关于“名人故里之争”评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字。(5分)
在文化遗产开发中出现的严重问题和不良现象包括:打着传承名人文化的旗号争夺名人故里,表面看是为了保护文化遗产,实际上是
①
,名人故里之争对于中
华遗产经济价值的过度追求,已然将文化遗产商品化。兴建假文物,对文化遗产进行不恰当的商业利用和运营,过度的商业炒作和破坏性开发,②
;盲目举办祭拜活动,缺乏严肃性,造成传统文化内涵被严重扭曲。一些地方肆意炒作负面文化现象、历史人物和文艺形象,产生了
③
,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
②
③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示例:坚韧是成功的柱石,软弱是失败的温床。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汉里斯是某著名饭店的总裁。然而,他却因为常常忧愁而得了胃病。专家们经过会诊,一致认为汉里斯的病情已经很严重了,只有等待死亡。汉里斯一直想环游世界,于是他决定马上行动。虽然医生警告他说如果他开始环游世界,就只有葬在路上了,但汉里斯还是踏上了旅程。
在旅途过程中,汉里斯抛开了一切忧愁,尽情享受着最后的时光。汉里斯在路上和不同的人玩游戏,唱歌,彻夜长谈。后来,他放下了所有不必要的忧愁,觉得生活非常美好。回国后,他几乎忘记了自己曾患过胃病。他马上回去工作,并且期待每一天的到来,此后他的身体状况也一直很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 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2013学第一学期高中教学质量监测
(四)高三年级语文科试题参考答案
(1)D(这里说的是山水诗的好处,不是山水诗产生的原因。)
(2)C(对原文理解错误。原文说“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不能由此就说“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用„读万卷书‟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
(3)C(原文从“诗中有画”的角度说的,与“画中有诗”无关。)(4)C(“寇”在这里作动词,解释为“骚扰,侵犯”。)(5)D(①②③都是直接表现郭琼有勇力和能耐,④⑤是侧面表现,⑥是表现郭琼能礼遇儒士,乐善好施,为人贤德,不算是勇力和能耐。)
(6)B(俘获莫州刺史赵思的事情不是在担任北面骑军排阵使时做的,是在改任沂州刺史,充任荆口寨主兼东面行营都虞侯之后。)
(7)(1)郭琼趁机给他陈述祸福,刘铢被他的话感动(有感于他的话),于是准备行装。(因为:趁机给(向),1分;陈:陈述,1分;感其言:被他的话感动(有感于他的话),1分;治:整治,准备,1分;大意1分)
(2)人们感念(记念)他的恩德,一同来到朝廷颂扬他的德政,(皇帝)下诏书允许(为他)立碑。(惠:恩德,1分;相率:一起,1分;阙:朝廷,1分;许:允许,1分;大意1分)
8、“却把泪来作水,流也流到伊边”运用了夸张(也可答比喻)手法,充分表达了对心爱的人的一往情深,烘托了相思难熬的气氛,增强了爱情词的艺术感染力。(5分)
9、上片写闺中少妇春夜梦见当年与心爱的人分别相送时的情景,写得情凄意切,感兴淋漓;下片写与心爱的人长久离别,不能见面,又无音讯,只好以泪作水,汇流成河,流到心爱的人的身边了!写得形象生动,细腻感人,体现出“变温婉,成悲凉”的风格。(6分)
10、(1)零丁洋里叹零丁
留取丹心照汗青
(2)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3)余音袅袅
泣孤舟之嫠妇
11、(1)B给3分,D给2分,C给1分(A项中“没有主见”不准确,倾听顾客的建议恰恰是老敦特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E项中“小敦特将要违背父亲的经营理念,注重形式的宣传,而忽略了服务的周到”不准确,小敦特很年轻,许多东西他要像父亲一样通过实践才能学到。C项陈述无误,但本文主旨并不在此。)
(2)老敦特诚实、谦虚、勤奋、朴实,对于自己心爱的花店兢兢业业,使自己的生意信誉都极好;小敦特热情、有朝气,对于父亲经营花店的做法很欣赏,是一个努力追求上进的年轻人,但缺少经验。(6分)
(3)文章的标题是“招牌”,而最终我们发现这个所谓的“招牌”实际上是毫无意义的,而花店之所以红火了这么久,最关键的“招牌”是敦特父子对花店的热爱与用心。文章将花店的招牌字数一改再改,将招牌表面无用的意思通过他人的劝解一减再减,恰是要让读者明白:表面文章永远是肤浅与形式,关键是要付出真心与实际行动。(6分)
(4)答案示例:①结尾处小敦特提出了当年父亲最早想出的招牌,寓意就在于说明表面文章是最无用的,小敦特也将会在自己经营的过程中慢慢领悟到这一点。②暗示小敦特会继续老敦特的经营理念与经营方法,将花店的好信誉保持下去。(8分)
12(1)E给3分,D给2分,B给1分(A项“有共同的艺术基础”不当,二人所受的教育和艺术事业都不同。B项“这铿锵有力的话语”,对语言风格分析不当,应为“朴素平易的话语”。C项表现手法分析不当,是表现梅兰芳悉心教导的成果的。)
(5)①具有反法西斯的胆略和勇气,同情并帮助深陷遭受侵略的中国;②在艺术上具有精细追求的性格;③与梅兰芳具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和反战思想。(6分,每点2分)
(6)①具有反抗侵略者的鲜明的情感和实际行动,为卓别林的反法西斯电影《大独裁者》在香港的上演,积极争取在利舞台的首映;不迎合日本侵略者,毅然停演。②带领剧团演出抗日题材的《抗金兵》《生死恨》等剧目,激发中国人的抗日激情。③关心培养戏曲人才,吸纳晚辈为学生,亲自示范、指导,使他们迅速成才。(6分,每点2分)
(7)梅兰芳的选择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关键点上的选择应该顾及大局。在民族危亡关头,梅兰芳面对日本的入侵,表现出一名中国人应有的胆识和行动,他选择了停止演出并避居香港。他的这种选择是民族大义的表现,更关键的是一个艺术家,首先应是一个爱国者。对于我们来说,无论是现在的学习,还是将来从事某种事业,只有胸怀国家和民族,才能获得更全面的发展,才能拥有灵魂的栖息地。梅兰芳的“我有什么理由只管自己,不顾国家呢”,朴素中蕴含真挚的爱国情感。(8分,做到有理有据,理由充分)
13、A(A项,灵丹妙药:灵验有效、能治百病的奇药,比喻能解决一切问题的办法,用在此处,符合语境。B项,言必信,行必果:说出话来一定算数,行动起来一定坚决,用在此处,感情色彩不当。C项,东山再起: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用在此处,不合语境。D项,痛不欲生: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痛到了极点,用在此处,不合语意,应用“痛心疾首”。)
14、B(A项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应在“也是生物”前加“这种现象”一类的词作主语。C项成分赘余,“高”已经含有“巨大”的意思。D项,“发挥”与“效果”搭配不当,应该把“效果”改为“效应”。)
15、A(③是总观点,②是对 ③的具体阐释,⑤④是对②中“匠人的手腕”和“诗人的心灵”的重要性的具体阐释,注意④中的“也”,标示④在⑤之后,⑥紧承⑤④两句的内容,①中的“但”标示是在⑥基础上的转折。)
16、①竞相争抢经济利益。②使文化遗产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③不良的社会影响。(大致意思相同即可,每句2分,全对5分)
17、示例:自信是进取的号角,自卑是消极的伙伴。真诚是友谊的桥梁,虚伪是仇恨的源头。勤奋是富裕的乐园,懒惰是贫穷的苦海。(6分)
18、材料中,汉里斯在旅途中,心怀快乐,放下忧愁,身体才得以康复。因此,可以看出,“甩掉顾虑”“乐观对待生活”是材料的中心。如果从“甩掉顾虑”的角度,可以立意为“不要被忧虑束缚了人生”“生活要甩掉包袱”等;如果从“乐观对待生活”的角度,可以立意为“生活要乐观”“乐观的人生才精彩”等。
参考译文:
郭琼,平州卢龙人。祖父郭海,本州两冶使。父亲郭令奇,卢台军使。郭琼少年时以勇武有力著称,在契丹任职,任蕃汉都指挥使。后唐天成年间,携带他的家族前来归附,明宗任命他为亳州团练使,改任商州刺史,迁任原州刺史。清泰初年,调任阶州刺史,城垒尚未修补,蜀军多次侵犯,郭琼为此忧虑,因而迁移州城以保平安,百姓才不再有祸患。接受诏命进攻文州,攻克二十余座营寨,生擒数百人。
后晋天福年间,调任警州刺史,羌、浑骚乱,朔方节度使张希崇表奏郭琼为部署,率军共同讨伐平定此地。连续领滑、坊、虢、卫四州。开运初年,为北面骑军排阵使。阳城之战,战功最大。改任沂州刺史,充任荆口寨主兼东面行营都虞候。俘获莫州刺史赵思献上,改任怀州刺史。不久为北面先锋都监。契丹占领中原,盗贼蜂起,山东最为严重,契丹主命郭琼重新担任沂州刺史来抵御盗贼,郭琼当天单人匹马前往。盗贼听到郭琼的威名,相继逃走。
后汉乾佑年间,淮军进攻密州,他被任命为行营都部署,尚未到达,淮军解围退去。平卢节度使刘铢依仗辅立皇帝的旧情,声称患疾不去朝见,将相大臣,害怕他会难以控制,预先派遣郭琼与卫州刺史郭超率所辖军队驻於青州。刘铢心中不安,摆设酒宴召请郭琼,在帐幕下面埋伏雄壮武士,想要杀害郭琼。郭琼知道他的阴谋,屏退随行人员,从容坐下,毫无惧色,刘铢不敢动手。郭琼趁机为他陈述祸福,刘铢有感於他的话,於是准备行装。不久诏书到达,当天上路。郭琼改任颖州团练使,又加官防御使,当时朗州勾结荆、淮、广南合兵进攻湖南,诏令郭琼率本州军队会合王令温的大军进攻光州,不久因内部叛乱没有成行。罢任回朝,派遣到河北谋划兵器钟甲粮草。
周祖在南郊祭祀,召他权知宗正卿事。世宗征伐刘崇,为北面行营都监,历任绛、蔡、齐三州防御使。在齐州,百姓饥荒,郭琼用自己的俸禄赈济他们。人们感念他的恩德,一同来到朝廷颂扬他的德政,下诏允许立碑。
宋建隆三年,告老,加官右领军卫上将军退休,返回洛阳。乾德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二岁。郭琼虽然出自行伍,而所到之处有仁政,尊敬礼待儒士,乐於坚持行善,是武臣中的贤人。
第五篇: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21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狼吞虎咽(yān)针砭时弊(biǎn)聒噪(guō)懵懂(měng)B力能扛鼎(káng)数见不鲜(shù)暮砧(zhēn)洿池(kuā)C东船西舫(fáng)歆享(yīn)宵柝(tuî)贿赂(lù)D瞠目结舌(chēng)心宽体胖(pán)谄媚(chǎn)度长絜大(xiã)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自怨自艾(yì)锲而不舍(qiâ 潸然泪下(shān)如火如荼(tú)B 前仆后继(pú)翘首远望(qiáo)拾级而上(shí 断瓦残垣(yuán)C屡见不鲜(xiǎn)揠苗助长(yā)因噎废食(yē)日臻完善(zhēn)D为虎作伥(chāng)奄奄一息(yān)鳞次栉比(jiã)弄巧成拙(zhuō)3.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精神涣散 火中取粟 良辰美景 明察秋豪 B功亏一匱 墨守成规 不可明状 情投意合 C再接再厉 黄梁美梦 棉里藏针 鸦雀无声 D天伦之乐 飞扬跋扈 轻歌曼舞 美轮美奂 4.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貌和神离 各行其事 广袤 踌蹰
B瞋目 杯盘狼藉 甘拜下风 百无聊赖
C反馈 殓声屏气 慢不经心 别出新裁 D寒喧 五采斑斓 头晕目眩 戳穿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B.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C.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D.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了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A.终止 蜕化 难免 B.中止 退化 难免 C.中止 蜕化 不免 D.终止 退化 不免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B.《尚书》记载,东方的夷人部落民风淳朴,人们好让不争且取予有度,因此这个部落被称为“君子之国”。
C.据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自治区常住人口中,藏族人口占九成以上,为271.6万人。
D.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二、(9分,每小题3分)
文质论
陶东风
“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本是就其理想人格“君子”发论,后世论者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孔子所说的“文”,指的是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有人认为指内在实质,即内容;有人认为仍然是指形式表现的质朴无文;也有人认为这两者其实是相通的,表现形式的质朴无文,是由内容的质朴所决定的。“彬彬”,或谓“文质相半之貌”,或谓“文质备也”,或谓“美盛”之义,文质彬彬,即文质并茂。尽管后人释有歧义,但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就是强调文质统一,则无疑义。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就统一性而论,必有其质,方有其文,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就矛盾性而言,文可以反作用于质,而对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这就构成了传统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先秦诸子百家中也有把“文”与“质”的对立加以绝对化的说法,如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文”被看作人为外加的甚至是扭曲本然的虚假饰物,他们要求去文就质。这一极端化的“文质”说,影响远不及儒家传统文论的“文质”统一说。汉代的扬雄继承和发挥了孔子文质兼备的思想,认为只有“华”、“实”相副,才能体现君子风范,文质彬彬合乎礼义。
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重文轻质的倾向,特别是六朝的文学创作,竞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六朝人把“文质”概念引入文学领域,文与质基本上是指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且强调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刘勰还把“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看作是推动文学创作发展的内在基本因素,因而从理论上努力概括“质文化变”的历史潮流和审美规律,以期文艺创作及其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魏晋南北朝的文质观念突出了“文”的文学性和审美价值,使中国古代文学自觉的时代终于到来。
唐人魏征在《隋书·文学论传》中指出文质二者的特点以及在文学中的不同表现:“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若能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 他所称“文质”,总括了南北二地文学风格和风尚爱好的不同,强调取长补短,以达“文质彬彬”的完美境界。这是传统文论中“文质”内涵的扩展。
宋明道学家多重质轻文,主张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道胜而文不难自至。清代的“文质”观念,多在前人的基础上沿袭和发展。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五云:“文以质立,质资文宣。”“质”是本,是体;“文”是象,是用。“质近内而文近外,质可生文而文不能生质”。但是“文”也不是“质”的简单形式,更不是可有可无的,“质资文宣”,就是“质”待“文”现的意思。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沿袭。由于“文”与“质”作为文艺创作的两大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其中包括时代风尚、地方风尚、文体特征和个人风格等,这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丰富和发展。清代古文复兴,古文家大都突出质的重要。如桐城派主将方苞在《杨千木文稿序》中指出:“文者,生于心而称,其质之大小厚薄以出者也。”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言公》中甚至认为:“文可以明道,亦可以叛道,非关文之工与不工也。”
总之,中国古代“文质”理论的深化及其所体现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发展的艺术辩证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有删节)
8.从原文看,下列对“文”“质”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质”作为对举的观念范畴,源自孔子对理想人格“君子”的发论。
B.孔子所说的“文”是指外观形式的文采,孔子所说的“质”指的是内在实质,即内容。C.孔子提倡“文质彬彬”,中国古代自汉至清也都强调文质的对等地位。
D.文与质的关系,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这就构成中外文论中的文质统一论。9.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后世论者早就认为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B.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相同,都表现为重质轻文,甚至持“文灭质”之论。
C.魏晋南北朝的文质观念突出了“文”的文学性和审美性,迎来了中国古代文学自觉时代的到来。
D.“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这是传统文论中“文质”内涵的扩展。1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儒家文质论受孔子影响,强调文质统一,文与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B.刘勰看重“文质”的辩证统一关系,他在理论上的成就,带来了文艺创作及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
C.清代古文复兴,古文家大都突出质的重要,其中代表人物有方苞、章学诚等。
D.中国古代“文质”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文学理论意义。“文采派”与“本色派”仍将长存于文坛。
三、本大题为11小题(2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0分)。
郑伯克段于鄢(节选)
《左传》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
11.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庄公寤生,惊姜氏
惊:使„„受惊 B.今京不度,非制也 度:合乎法度
C.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堪:承受得住 D.可矣,厚将得众 厚:仁厚
1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不如早为之所
B.生庄公及共叔段 无庸,将自及 C.初,郑武公娶于申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D.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13.下列各项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本文段略写战争的场面和战争具体经过,详写的是两兄弟矛盾不断激发的过程。B.郑伯认为制这个地方十分险要,会危及共叔段的安全,所以不愿意给共叔 C.姜氏厌恶庄公,宠爱共叔段,并为共叔段争取到了京这个地方作为封邑。D.祭仲反对姜氏和共叔段的所作所为,庄公表面容忍,心中早有防备。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1)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2)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19题。(12分)
郭翻字长翔,武昌人也。翻少有志操,辞州郡辟及贤良之举。家于临川,不交世事,惟以渔钓射猎为娱。居贫无业,欲垦荒田,先立表题,经年无主,然后乃作。稻将熟,有认之者,悉推与之。县令闻而诘之,以稻还翻,翻遂不受。尝以车猎去家百余里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徒步而归而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由是士庶咸敬贵焉。尝坠刀于水,路人有为取者,因与之。路人不取,固辞,翻曰:“尔向不取,我岂能得!”路人曰:“我若取此,将为天地鬼神所责矣。”翻知其终不受,复沉刀于水。路人怅焉,乃复沉没取之。翻于是不逆其意,乃以十倍刀价与之,其廉不受惠,皆此类也。——《晋书·隐逸》
注:向:如果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辞州郡辟及贤良之举 辟:征召 B.经年无主,然后乃作 经年:一年 C.路人不取,固辞 固:坚决 D.翻于是不逆其意 逆:接受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A.州郡辟及贤良之举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徒步而归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C.乃复沉没取之 屠乃奔倚其下 D.其廉不受惠,皆此类也 其皆出于此乎
17.上文中反映郭翻自甘淡泊的一组句子是(2分)①辞州郡辟 ②不交世事,惟以渔钓射猎为娱 ③欲垦荒田,先立表题,经年无主,然后乃作 ④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⑤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 ⑥复沉刀于水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8.把下面的两句话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4分)
(1)稻将熟,有认之者,悉推与之。
(2)尔向不取,我岂能得!
19.用“/”给下面的文段中划线句子断句。(2分)
尝以车猎去家百余里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徒步而归而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
四、古诗词鉴赏(10分)
2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1)赏析诗歌颔联的“空”字。(3分)
(2)诗歌以“枫叶落纷纷”为结句有何妙处?(4分)
(3)李白的诗歌长于以虚写实、虚实结合,《蜀道难》中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蜀道的奇丽惊险。这首诗歌中李白也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具体指出。(3分)
五、名句名篇默写(8分)
2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李白《蜀道难》)
(2),不尽长江滚滚来,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四弦一声如裂帛。,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4),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锦瑟》)
六、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2-25题。
禅房的树
指尖
古树长在墙里,像人挤在人群里。
红尘拥挤,一些细碎的磕碰和不悦暗自滋生。树不说,它被泥灰和石头框裹、挤压时,身上的生疼和心下的酸楚。树总是比人活得更坚强,更有尊严,更沉默,所以也更长久。
人是向往活成树的境界的,也炼丹熬药,求仙问道,却到底抗不过时间的摧枯折腐,连百年也难熬,便自行消亡。
树活了百年千年的,活过一辈一辈的人,像找到了逃脱的诀窍,被时间忽略了。所以,越是隐蔽的村庄,古树的数量越多,越健康。
一个叫禅房的村庄,隐在蜿蜒的道路和重峦叠嶂中央。途中有核桃林、尘沙飞扬的矾石场、杨槐紫和白的花、斑鸠和啄木鸟的声音,我沿新修水泥路去寻找一棵树的根部,竟走完了一整条街。街,于初夏呈现出干热的饥渴。像旺火,要烧灼和烘烤了人间通衢。街两旁是新建的宅子,高墙深院,不见其里。没有水,村庄里的水在很久前就消失了,久到连老辈人都忘了河流和泉。五行里说,金生水, 水生木, 木生火, 火生土, 土生金。树在,就证明水在过,村庄的清幽和湿润在过。单“禅房”这村名,如果不是赴踏在这火一般的街道,我定会想象它是树木葳蕤,流水遍野之所,禅房花木生,浓荫深处,水气氤氲,一盏茶,一张琴,一人,一几,悠然,清远,若颂歌里的传奇,好景好态好湖山,人间因之多了留恋意,多了可爱心。
远山近坡,连绵一色的黄,土叠着土,石堆着石。“禅房”,在这里,不过美丽装饰,既欺骗想象,又瞒哄天下,它是习俗和模仿,是远离事物本宗的附属,不具任何形容和表达意味。
逼仄的旧街景,堆积的红砖,青石,废气的朽木,柴薪,挖掘机的轰鸣,所有人间繁琐忙乱之后,才是古树的样子。无委屈,无埋怨,长在逼仄街巷的墙里,新砖砌的墙,墙墙相围,是不该长的地方。不知是树挡了人间出路,还是墙挡了树的地盘。这样的纠纷是村庄里的风景。人多喜热闹,亦少分辨,谁对谁错,树和墙不说,人也不讲究。只可惜了树的笔直貌态,穿了整面墙的不屈服,不对抗,长得自觉,不闻不问。
倒似禅房花木深处的僧,诗歌里的大美,不争不强,端正安详地活,地老天荒地活,日夜无休的活。活到无动于衷,熬罢四时,坐断红尘。村里人说它老。但到底多老,又说不上个所以然,他们看我端着相机,以为寻宝,某说家里有老货,某某说家里有元宝,一时好不热闹。笑而不语,古树揣了千古秘密,连鸟雀虫蚁都不相告。假如某和某某的祖辈地下有知,会为后代生出的贪婪感到惭愧吗?或某和某某不过藏了假货,想得几许钱财?如此更令老辈蒙羞了。树总是比人强了千百倍的,它懂得善良,懂得道,懂得顺应,皆因它懂得,所以生命久长。
树的老枝长得密密的,伸得长长的,墙内人家半边院子的荫凉。树是不计较人的好歹的。他们把它砌在墙里,若人在夏天穿了冬衣,自由套了刑枷,失了自在,但树照常努力地庇护凡人。
树好几百年了,人嫌它碍事,又不敢砍伐。倒不是对它多恭敬,而是俗世的繁文缛节令人头疼。获赦的树恭敬天地,也恭敬生命。天地给养人间万物,人也知道,所以建了新庙,庙里供着泥胎新神。人跪下去,身体匍伏,头额顶地。树在远处看着。一辈一辈的人跪下去,一辈一辈的人跋涉在寻觅水源的途中,一辈一辈人从遥远的地方挑水,扁担担折了,人死了。只有树活着。树活着,村庄就活着,人也一辈一辈地活着,神也活着,希望也活着。
有一天,村庄会知道树的好,人也会知道。
(选自《散文》2011年第10期)
22.文章结尾说“村庄会知道树的好,人也会知道”,结合全文来看,“树的好”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23.文章在表现古树特点时,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例子分析其作用。(4分)
24.分析下列句子含义。(6分)
(1)古树长在墙里,像人挤在人群里。
(2)树活着,村庄就活着,人也一辈一辈地活着,神也活着,希望也活着。
25.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表现了哪些情感?请具体说明。(6分)
七、作文(60 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说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奇迹,可以治疗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少了一条腿的退伍军人,拄着拐杖,一跛一跛地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口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吗?”这句话被退伍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一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上帝帮助我,叫我没有一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读了这段文字,你得到什么启示?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D 解析:A狼吞虎咽(yàn)针砭时弊(biān)B力能扛鼎(gāng)数见不鲜(shuî)洿池(wū)C项东船西舫(fǎng)歆享(xīn)
2.A 解析:B前仆后继(pū)拾级而上(shâ)C屡见不鲜(xiān)揠苗助长(yà)D奄奄一息(yǎn)鳞次栉比(zhì)
3.D 解析:A火中取栗 明察秋毫 B功亏一篑 不可名状 C黄粱美梦 绵里藏针 4.B 解析:A貌合神离 各行其是 C敛声屏气 漫不经心 别出心裁 D寒暄 五彩斑斓
5.B. 解析:A项中得“良莠不齐”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不可用于水平、成绩等,侧重于品质。B项中的 “不孚众望”,指“不合于众人的期望”,使用正确。C中的“美轮美奂”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用错,原意是“形容房屋高大华丽”。这句话中用以形容石刻作品,是不恰当的。D项中的“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做自己的话。6.D。解析:“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如比赛刚进行了一半就中止了,本句谈“岗位培训”的意义,人离开了学校到了工作岗位,随时都可以进行岗位培训,而且是终身的,不应该中途停止,所以不用“中止”;而“终止”则指结束和停止,是指最后的结束和停止,在本句中所谈的“学习”是指终身学习,不是学习的最后结束和停止,所以选用“终止”。“退化”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或者其构造完全消失,如鲸、海豚等的四肢退化成了鳍,仙人掌的叶子退化成针状物,虱子的翅膀完全消失了,退化了;二是泛指事物品质由好变坏,由优变劣,本句是在谈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变化,由好变坏,由优变劣,可见选用“退化”;而“蜕化”则指虫类动物脱皮,多用来比喻腐化堕落,用在此句中不论是本义还是比喻义都不妥当。“难免”是指不容易避免,比如没有经验,就难免要走弯路搞新工作,困难是难免的;“不免”指免不了,比如旧地重游,不免想起往事。本句谈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就相当于旧地重游了,所以用“不免”。7.B 解析:A项主客倒置,应为“观众给予红楼梦很高的评价”;C项介词多余,“据”去掉;D项主谓搭配不当,去掉“迎接”。8.A(B孔子所说的“质”指的是内在实质,即内容。说法不全面。C“对等地位”错。D不是“中外文论”)
9.C(A原文意思是“后世论者一般认为早在先秦时期,孔子便已注意到了文章的内容与形式 的关系问题”。B道家、墨家和法家的理论实质有所不同,但都表现为重质轻文。D“文质”有时又可指风格和风尚,这是对前人文质观念的丰富和发展。)10.B(目的有误,原文是说“以期文艺创作及其理论批评的健康发展”。)11.D厚:土地扩大
12.A(A介词,替,给。B 第一个连词,和;第二个动词,到,遭到。C第一个介词在;第二个介词,向。D第一个介词,把;第二个连词,表目的)
13.B郑伯不把制这个地方给共叔段,主要担心共叔段会占据险要的地方,万一叛乱,会控制不了,而非担心共叔段的安危。14.(1)姜氏哪有满足的时候!不如及早给他(共叔段)安排一个适当的地方,别让祸根滋长蔓延。(“何厌之有”倒装1分,注意“厌”、“为”、“蔓”等字的翻译。3分)(2)多做不合道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你姑且等着瞧吧。(2分)[译文] 当初,郑武公从申娶妻,叫做武姜,生下了庄公和共叔段。生庄公时难产,使姜氏受到惊恐,因此叫寤生,从此就厌恶他。姜氏喜欢共叔段,想让君主立他为太子。多次向武公请求,武公不允许这样做。
到了庄公即位以后,姜氏为共叔段请求制这个地方。庄公说:“制,是一个险要的 城邑,虢叔死在那里。其他的城邑哪一个都可以。”请求京这个地方,让共叔段去管理那里,称他为京城大叔。祭仲说:“大夫的都城城墙超过三百丈,这是诸侯国的祸害。先王的制度规定,(大夫的)大的都城不超过诸侯国都城的三分之一,中都不超过五分之一,小都不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不合限度,不是先王规定的制度,您将受不了。”庄公说:“姜氏想要这样,我怎能避除祸害呢?”祭仲回答说:“姜氏有什么能满足的呢!不如早给他安排个地方,不要让他的势力蔓延滋长。如果蔓延滋长,就难以想办法对付了。蔓延的草尚且不能除掉,更何况您的处于尊位的弟弟呢?”庄公说:“如果做了许多不合道义的事一定会自己倒下去,你姑且等着看吧!”
事后不久,共叔段让西边和北边的城邑也从属自己。公子吕说:“国家受不了分裂的状况,您打算怎样来对付呢?如果想把国家大权给大叔段,那么就让我下去侍奉他;如果不给,那就除掉他。不要使人民产生二心。”庄公说:“不用除掉他,他自己会走向灭亡。”大叔段又收取两个地方作为自己的城邑,他的势力到达了廪延。子封说:“可以动手了,领地扩大了将获得更多的民众。”庄公说:“多行不义,民众不会亲近他,领地多也将垮台。”
大叔修好城墙聚集民众,修缮武器,准备好军队,将要偷袭郑都。姜氏将要为之打开城门。庄公听到了大叔姜氏偷袭郑的日期,说:“可以除掉了。命令子封率领二百乘去讨伐京的士民。京邑的士民背叛了大叔段。大叔段逃到了鄢地。庄公到鄢地讨伐大叔段。五月辛丑,大叔出走逃到共地。史书说:“郑伯(庄公)在鄢战胜段。”段不守弟弟的本分,所以不说弟。如同两位君王,所以说战胜:称郑庄公为伯(长兄意),讥讽(庄公)没有教导(弟弟)啊。说这就是郑庄公的目的(除掉弟弟),不说出逃[以后的事(共叔段被逼自刎)(是)责难他(庄公)啊。15.D(逆:违背)
16.C(A的/定语后置标志;B表修饰连词/表顺承连词;C于是;D代词,他/语气副词,大概)17.D(①取:捞起; ②取:接受; ③沉:使„„下沉; ④沉:潜水。)18.(1)稻谷快熟时,有人来认领这块地,于是郭翻将稻谷也一起还他。(2)你如果不捞上来,我怎么能得到呢!
19.尝以车猎/去家百余里/道中逢病人/以车送之/徒步而归/而渔猎所得/或从买者/便与之而不取直/亦不告姓名。
[译文] 郭翻,字长翔,是武昌人。郭翻年少时就很有志向,常推辞官府的征召和社会贤达的举荐,不去做官。安家于临川,不管世事,只以钓鱼打猎为乐。生活清贫无以为业,想开垦一块荒地。于是先在上面立了一块标志,一年来,地无人认领,他才进行耕种。稻谷快熟时,有人来认领这块地,于是郭翻将稻谷也一起还他。县令知道这件事,责问认领人,要他把稻谷还给郭翻,郭翻不接受。郭翻曾经驾车去打猎,距离家有一百多里,路上遇到病人,就用车送病人,自己步行回家。郭翻打的鱼,捕的禽兽,有人向他买,他便随手给了人家,不但不要钱,连自己的姓名也不向买主和外人显示。由此士人和百姓都很敬重他。并认为他很高尚。郭翻曾经掉刀于水中,有过路人下水为他捞上岸,他于是把刀送给这个人,这个人不接受,坚决推辞,郭翻说:“你如果不捞上来,我怎么能得到呢!”这个人说:“我若接受这把刀,将被天地鬼神责骂了。”郭翻看到他最终不肯拿走刀,于是把刀又丢到水中,这个人觉得不可理解,就又下水把刀捞上来。郭翻于是不再违背这个人的心意,就拿出十倍于刀的价钱给这个人。郭翻清正廉洁不愿受人恩惠,大都是这样。
20.(1)空,白白的。诗人登舟望月,空阔渺远的境界很容易触发人对于古今的联想。(1分)此时此地此景让诗人联想起了谢尚闻袁宏咏史的典故,联系自身实际,顿生怀才不遇之感,于是用了“空”字。(1分)从结构上来说,“空”字有引出下文之作用。(1分)(2)①诗人想象明朝挂帆离去的情景。在飒飒秋风中,片帆高挂,客舟即将离开江渚;枫叶纷纷飘落,象是无言地送着寂寞离去的行舟。秋色秋声,进一步烘托出因不遇知音而引起的寂寞凄清情怀。②以景结情,造成一种悠然不尽的神韵,让人回味无穷。(每点2分)(3)“登舟望秋月”是实,“忆谢将军”是虚;“余亦能高咏”是实,“斯人不可闻”是虚;“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是实,“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是虚。(每点1分)21.(1)可以横绝峨眉颠 地崩山摧壮士死(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万里悲秋常作客(3)曲终收拨当心画 东船西舫悄无言(4)沧海月明珠有泪 只是当时已惘然
22.①树活得坚强,有尊严,不计较生活的地方;②树宽容大度,无委屈,无埋怨,不计较人的好歹;③对人不屈服,不对抗;④懂得善良,懂得道,懂得顺应;⑤努力地庇护凡人。(每点1分,答出4点即可)
23.例如:用人对树的态度和树对人的态度相对比,人忽略树、摧残树、局囿树,树却努力地庇护凡人,(例子2分)通过对比突出了“树的好”,树的大度善良。(作用2分)24.(1)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1分),说明古树被人砌在墙里的框裹、挤压,表明作者对古树的同情,对人这一做法的不满。(2分)(2)这句话强调了树的重要性(1分),说明树是生命活着的标志,真正对人活着产生重要影响的其实是树而不是神。(2分)25.①对古树的崇敬之情,文中多处赞美了古树的品质;②对以“禅房”为代表的人工打造景致的厌弃,认为其“不过美丽装饰,既欺骗想象,又瞒哄天下”;③对人的混沌浑噩的不满,认为人没有善待树,而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上。(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