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小娅副部长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七周政治学习)
陈小娅副部长在教育部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第七周政治学习)
2010年的工作重点。
2010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第一年。围绕《纲要》,基础教育战线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召开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深入贯彻中央8号文件精神,落实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提出的任务,将重点研究新形势下特别是网络环境下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重点研究解决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中涉及基础教育的宏观政策制定和调整工作,大力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健全科学的管理决策机制,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组织领导和专家咨询机构,完成并颁布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重点抓好语文、历史、思想品德三科教材的建设工作。
4.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5.推进教师教育创新,继续做好直属师大免费师范生相关工作。更加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好大规模的教师培训。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特岗计划。
6.继续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做好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举办第三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推进农村学生营养状况的改善。
7.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做好实施《教育督导条例》的有关准备,召开全国教育督导工作会议,做好国家督学换届工作。
二、关于做好2010年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统筹城乡,着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1.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科学规划区域内中小学建设和布局。
2.满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更加科学合理配置城乡教育资源。
3.面对人口流动性增加的趋势,重视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4.根据城镇化发展进程,研究调整相应的教育政策。
(二)深化课改,着力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1.认真总结经验,充分认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2.明确基础教育课程的性质,强调依法依规加强课程教材建设。
3.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科学决策机制。
(三)深化改革,推进学前教育的普及和推动普通高中的发展。
1.明确性质和功能,着力加快普及学前教育。2.坚持多样化发展,推动普通高中改革。
(四)完善政策,着力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1.统筹城乡教育,更加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2.提升教育质量,需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3.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发言摘要:
覃伟琼:学习了这次政治学习,让我想到了上周五的课堂教学展示,我组成员在周三下午到双龙小学开了低段教研会,在整个下午都围绕龙洁老师的课堂展示的案例作讨论,结果在周五上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就体现了教师队伍建设,团结协作。
朱珊:今天的政治学习中的一个小点:提升教育质量,需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让我感触较深,一直在农村的边远山区从事专业教学的我,感觉自己的专业技术很不够,特别是学校教师严重不足,一人担任很多门教学,但是我们都深刻体会到样样懂门门瘟的感觉,学习了今天的政治学习深刻体会到自己对专业教学方面应该多加强提高,建议上级部门多给我们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
黄校长:城乡均衡教育、送教到校、讲座都是均衡教育的一种形式,农村边远教师、优秀教师最后就向城区学校转移,最终农村边远山区一直得不到满足,对城乡均衡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彭秋岩:通过学习陈副部长的讲话感受颇多,对人口流动性增加的趋势重视留过儿童教育问题,作为农村学校的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尤其重要,希望社会、家长、学校共同出谋化策,找到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具体方法。
第二篇:郝平副部长在教育部2010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附件6:
郝平副部长在教育部2010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1月14日)
一、充分认识教育外事工作、语言文字工作和政策法规工作的重要性
(一)教育外事工作已经成为国家发展大格局、外交大战略和外宣大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表现在:
一是教育外事工作已经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互派留学生、开展合作办学,推进了我国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了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二是教育外事工作成为国与国之间人文交流的重要内涵。教育外事水平决定人文交流、公共外交的深度和广度。比如,去年中俄两国总理共同出席了在中国举办的“俄语年”闭幕式活动,中俄教育交流极大地巩固了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人文社会基础。又比如,刘延东国务委员去年访美期间提出深化人文交流与合作、开辟中美关系新境界的构想。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时对此给予了积极回应,决定今后四年向中国派遣10万名留学人员。中美青年学生的交流必将为中美关系发展增添新鲜血液和力量。
三是汉语国际教育和推广成为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也是全球竞争的新领域。语言教学是文化传播最直接、最便利、最有效的途径。做好汉语国际教育和推广,加强孔子学院建设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战略举措,也是中央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四是教育外事工作在抵御西化、分化中发挥着越来越独特的作用。国际敌对势力与“藏独”、“东突”、“法轮功”、“民运”等势力相互勾结,对我政治制度、人权、民族和宗教等领域进行攻击和破坏。教育外事工作处在抵御西化、分化的前沿,肩负着维护国家主权、意识形态安全的重大责任。
五是金融危机形势下欧美教育所发生的深层变革给我国教育外事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欧盟一体化加速了教育国际化进程。欧、美、日、俄、印度等国纷纷制定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把加大教育投入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各国都在抢占科技前沿和尖端人才的制高点,为“后危机时代”做好准备,进一步加剧了教育领域的竞争。
总的来说,改革开放30年造就了我国教育外事的繁荣发展,教育外事工作也有力地促进了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有力地配合了国家整体外交工作,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在我国从大国迈向强国的新形势下,教育外事的作用日益凸显。
(二)语言文字工作事关文化传承、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涉及国家核心利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美国、俄罗斯、日本、欧盟都很重视。一个民族的崛起,除了经济的强盛外,还有文化的繁荣。特别是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语言文字往往能引领时代风先、促进社会变革。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深入推进,以语言文字为依托的各国文化和价值观相互影响、相互竞争日趋激烈。对国家和地区来讲,语言文字还是体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标志。目前,语言文字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新疆发生的“7〃5”事件和西藏发生的“3〃14”事件,更警示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普通话推广和“双语”教育工作,为巩固和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科学研究政策、科学制定政策,严格依法行政、严格依法治教,是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提高教育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需要深入分析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要求,准确把握未来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方向、新目标和新任务,集中力量研究提出综合配套的政策措施;解决好制约教育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立法和执法工作,创造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政策和制度环境;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教育行政执行力,需要依法维护学生、教师、学校、校长等主体的权益,保障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二、统筹兼顾,进一步推动教育外事工作、语言文字工作和政策法规工作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教育外事工作。当前教育外事工作还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教育外事工作还缺乏长远规划和运作策略;二是教育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还需进一步拓展;三是对实施教育“走出去”战略重视还不够;四是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还不足。
今后,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扩大教育对外开放。要以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宗旨,以配合国家外交总体战略为取向,以促进教育改革发展为重点,以推进人文交流合作为载体,创新工作思路,统筹国内国际,注重内涵发展,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在工作内容上,要在注重吸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学习借鉴教育、文化、科技等先进成果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主导相关国际教育规则制定,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应有声音,提高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工作主体上,要从倚重政府推动,转变为以政府为主导,注重发挥学校的作用,突出民间性,使学校成为政府外交格局的重要部分和公共外交的活跃力量。在工作方式上,要注重整体策划、整合资源,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和品牌的建设,由一般交流向深度合作发展,提升交流合作的层次、质量和水平。
(二)关于语言文字工作。要全面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政策,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坚持主体化和多样性的和谐统一;大力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积极推进落实语言文字规范标准,以国家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为重点领域,加大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工作力度;巩固“行政推动、部门协同、专家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分类指导、分区规划,全面提升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水平;坚持推广普通话、规范汉字与弘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有机结合,提高国民语言文化素质,积极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增进历史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关于教育政策法规工作。要紧紧围绕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任务,着力在落实中央要求上下功夫,把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做出的各项战略部署转化为具体思路、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着力在体现群众意愿上下功夫,全面了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真实想法,把教育政策法规工作真正建立在丰富的调研成果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着力在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上下功夫,以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为重点,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法律法规草案;着力在遵循教育规律上下功夫,深刻认识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关注各国教育政策和法制发展趋势,把教育政策法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今年的重点工作
(一)教育外事要以刘延东国务委员在2009年全国教育外事工作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重点做好八项工作。一是以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为契机,认真做好《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中长期发展规划》、《汉语国际教育与推广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二是积极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办好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开展评估试点。三是丰富人文交流的内容,促进教育领域的广泛务实合作。积极推进设立“中美人文合作委员会”。精心做好俄罗斯“汉语年”。办好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及中国与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亚洲——太平洋高等教育合作论坛。四是加强对出国留学的引导和服务。召开全国出国留学工作会议,研究制定新形势下出国留学管理和服务的政策及工作措施。五是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研究制定和启动实施接受美国10万学生来华留学方案。六是着力解决教师、教材、教法问题,进一步提高孔子学院办学质量,建设一批示范性孔子学院。七是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窗口,做好国际组织工作,加强与欧盟的交流。八是加强内地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二)语言文字重点抓好六件事。一是做好《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研究制定工作。二是持之以恒地做好普通话推广工作,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大力开展。三是深入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这项工作已列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2010年工作安排。四是组织落实《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中语言文字方面的两岸合作项目,启动中华语文工具书编纂工作。五是加强语言文字网络系统建设,搭建语言资源综合服务平台、启动“建设国家汉语汉字学习的平台及汉字资源库”项目。六是启动《外文使用管理规范》和《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项目。
(三)教育政策法规主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参与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的准备工作和筹备召开改革开放后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二是积极开展教育改革发展理论实践重大问题、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和国外教育政策的研究,注重总结各地教育改革经验并参与宣传推广工作,提出教育决策参考建议。三是抓紧做好教育法律法规起草工作,完成《职业教育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起草工作,继续做好《教育督导条例》和《考试法》的修改工作并推动尽快颁布出台,启动《教师法》等修订工作。四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校,探索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活动,指导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依法制定和修订学校章程。五是完成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检查、验收和总结工作。
同志们,在新的一年里,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我们也愿意为大家竭诚做好服务,共同把教育外事、语言文字和政策法规工作推向前进!
第三篇:鲁昕副部长在教育部2010工作会议上的讲话(xiexiebang推荐)
鲁昕副部长在教育部2010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0年1月14日)
2009年,在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教育部和战线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在中等职业教育、民族教育和全国校安工程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2010年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促进民族教育自身跨越和与全国同步发展、完成三年校舍改造加固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0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中等职业教育
以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为载体,按照“保证规模、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总体要求,着力加强保障职成教科学发展的制度建设和支撑国家产业升级特别是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能力建设,重点做好以下7项工作:
一是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制定实施2010-2012年《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以事业发展、服务产业、改革创新、基础能力四个方面为主要任务目标,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提高中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重点实施支撑产业建设能力、教产合作与校企一体、资源整合与东西合作、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校长和“双师型”队伍建设、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信息化能力建设、宏观政策与制度建设等10个分计划。通过三年行动计划这个载体,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现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十二大产业振兴、战略性新产业发展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是落实免学费政策巩固提高中职培养能力。全面贯彻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各省要依据4部委文件标准和范围,结合省情细化落实,有条件的地区要努力做到对困难家庭学生全面覆盖。办好涉农专业,振兴农业职业教育,增强中等职业服务现代农业的能力。分类指导各地区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招生比例,协调有关部门研究鼓励东部地区支持西部地区的招生政策,引导西部地区初高中毕业生到东部地区接受优质职业教育。探索建立适应非应届初中毕业生需求的灵活学习制度,满足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学的普通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青年农民、农民工等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推动城镇化和服务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能力。完成中职招生830万,可比口径增长5%的工作目标。
三是深化教学教材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筹备召开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和启动新一轮教学教材改革创新。突出改革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重点创新教学环境、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制度等关键环节。修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全面解决五个对接问题:即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教材内容与岗位技术标准、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深度对接。创新教材和课程体系,努力实现三个目标:即提高学生就业创业和继续学习的两个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职业资格和学历的两个证书;增强学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两个能力。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水平,创建教师和学生共享优质职教资源两类平台:即教学教材与工厂生产技术环境全面对接的模拟实训软件、学生学习专业课件的资源平台;满足教师教学
和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课件、专业教材课件的资源平台。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共同办好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四是加强宏观政策研究和学校管理制度建设。认真履行教育行政部门宏观规划、指导职业教育的职责,加强宏观政策研究,创造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制度和政策环境。研究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经费稳定增长机制,指导和推动各地加快制定和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拨款标准,研究推进“双证书”制度、“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和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就业准入制度研究和《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实施依法治教、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尽快出台《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办法》、《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办法》、《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探索“工学交替、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实现形式和强化管理基础制度。落实学生实习责任保险政策,组织和引导学校企业社会共同支持和加强学生实训、实习全过程的管理,从国家宏观制度、政策到学校微观制度、措施全方位全领域创造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社会环境。
五是加强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整合优化资源,引导各地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建设规划,通过整合、重组等方式,建设质量较高、规模适宜、效益最佳、实力较强的中等职业学校。共享职教资源,促进学校办学与产业园区、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通过职业教育园区建设、优化学校和专业配置,建设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优质职教资源的共享平台。制定学校设置标准,推进标准化建设,三年内力争使80%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达到国家要求。协调有关部门,继续支持共享实训基地和县级职教中心能力建设;启动1000所中等职业学校示范改革创新建设计划、1000所优质特色学校建设计划;继续实施中职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和校长改革创新战略专题研讨计划。研究宏观政策,解决中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制度缺失、政策不配套、措施不具体等问题,引导各级政府、社会各界、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增加投入,支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六是坚持分区规划和分类指导。东部地区,要结合本地实际,突出办学特色,建设优质资源,拓宽办学视野,扩大示范效应。支持北京上海建立现代职业教育新体系,支持天津建设国家职业教育示范区,支持广东通过职业教育再造高新技术开发区新的生产力,支持辽宁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模拟实训软件和新教材课件两类资源,支持江苏等省建设工业园区和职教园区合作新机制;鼓励引导东部地区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已创造的优势,为中西部地区提供办学的新理念、新机制,中东西共享优质职业教育发展成果。中部地区,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尤其加强农村、农业职业教育,推动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的协调发展。支持河南湖北等省以国家职业教育试验区建设为载体,提高符合区域经济特点中高等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为统筹城乡发展和中部崛起提供技能型人才支撑。西部地区,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增加职业教育投入规模,支持重庆、四川城乡一体化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建设,落实中央对西藏、新疆中职软硬件投入的各项政策;通过东西合作,满足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普及高中阶段对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需求,举办新疆西藏内地中职班。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支撑现代农业发展能力提升计划;制定《东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办学推进计划》;通过组织联合办学、集团办学、对口支援、校际交流、教师互派、远程教育等方式,促进西部地区共享东部优质教育资源。
七是推进成人继续教育体系建设。加强成人职业技能培训,以广播电视大学、中等职业学校、社区教育机构为主体,鼓励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成人继续教育,提高社会成人职业技能和就业再就业能力。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制定社区教育管理规范,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地方
探索建设社区学院等教育培训机构,鼓励副省级城市在50%以上的社区建设社区教育机构,满足人民群众提高生活质量和消费结构升级对各种教育的需求。积极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街道(乡镇)等各类学习型组织,推进建立健全现代企业教育培训制度,为在职职工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特别是帮助农民工和新一代农民了解、熟悉、适应城市生活和就业环境提供学习机会。完成9000万人次农民工农业生产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任务。
二、民族教育
民族教育工作要紧紧围绕民族地区教育与全国同步发展、双语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人才培养4项任务,以制订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行动实施方案为载体,做好6项重点工作:
一是筹备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认真筹备并适时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拟提请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定,制定民族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分规划和加快发展民族地区教育行动实施方案,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施双语教育,加快推进双语教师培养培训进程,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切实提高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努力增加内地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合格人才规模,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与全国同步达到小康水平提供教育支撑。落实好全国教育对口支援工作的具体政策项目和措施。
二是继续抓好抓实民族团结教育。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全过程、全覆盖,印发《全国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和考核考试范围。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建设和教师培训,指导并组织编写适合西藏、四省藏区和新疆实际的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搭建宣传平台,筹划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以民汉双语为表达形式的文艺汇演和宣传工作。以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和认同感为指导,研究启动“五个一百”工程,为少数民族少年儿童制作符合各阶段认知特点的系列读物,让孩子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实现对祖国、民族文化的认同。
三是加强双语教育指导工作。以全面提高双语教育质量为重点,促进学前双语教育、双语教育衔接体系建设和双语教师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少数民族汉语教育调研和学术研讨,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增加汉语授课课时,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制定民族地区双语教育工作指导意见、双语教育资源开发、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实施办法,修订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办法,成立全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指导委员会,为不断提高双语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四是落实扶持西藏、青海等四省藏区和新疆教育发展的政策和项目。认真贯彻西藏和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实好西藏和青海等四省藏区教育事业跨越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抓好内地西藏中职班的招生和管理工作;落实好新疆教育事业跨越发展各项政策和重大项目,细化双语衔接体系建设、双语教师攻坚和南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三个重点实施方案。为实现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跨越发展的各项目标创造条件。
五是积极推进其他民族地区教育与全国同步发展。根据中央关于支持广西、宁夏等省(区)发展的有关政策,结合各省(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指导其他民族地区和边境县,研究制定本地区促进民族教育发展行动实施方案,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加快普及中等
职业教育,完善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提高标准。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提高办学质量,提升教育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特色产业发展、升级的支撑能力,实现与全国教育同步发展。
六是继续办好内地民族班。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办好内地民族班的战略部署,落实内地西藏班、新疆高中班扩招任务,举办内地西藏、新疆中职班。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混合编班,提高办班学校的基础能力。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做好内地民族班维稳工作和强化应急机制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制度建设,开展教学水平评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实事求是研究解决内地民族班教师编制、班主任待遇、公用经费、学生生活补助费标准等问题。
三、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坚持按照工程的路线图和时间表,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好7项重点工作:
一是科学利用排查鉴定结果和完善工程规划。校舍安全工程主要任务是解决现有校舍安全达标问题。已结束的排查鉴定是严格按照新抗震设防标准和综合防灾要求,逐校、逐栋实施的,并由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出具了每一栋建筑的鉴定报告,鉴定结果科学、客观、合理。各地要科学分析和利用好排查鉴定结果,完善工程规划,进一步明确工程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实事求是地确定三年工程任务。要依据文件、结合省情,突出工程重点,分清轻重缓急,先解决“危”,即现有校舍的安全达标问题;其次解决“还”,即按新的安全标准恢复建设被拆掉的有隐患校舍。对基础条件差、危险程度高的校舍,要在规划中优先安排加固改造。要利用好以省为主统筹制定规划的契机,按照城镇化进程规律和中小学布局调整要求,合理制定校舍加固改造计划。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优先解决安全问题,切实做到能加固的尽量加固,切忌搞超安全标准的大拆大建。
二是依据国办发〔2009〕34号文件,结合省情确定辖区内工程实施的重点。校舍安全工程的总体目标是使所有校舍达到安全标准,具体包括两方面任务:一方面,是对“两区”及其他灾害易发地区的各级各类城乡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另一方面,是对其他地区,按抗震加固、综合防灾的要求,集中重建整体出现险情的D级危房、改造加固局部出现险情的C级校舍。从排查鉴定看,三年完成加固改造任务难度确实不小。因此,各地要结合省情凝炼目标和重点,进一步将三年工程任务聚焦到“两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其他地区校舍的加固改造,由各地根据本地区校舍安全状况、财力等实际情况稳步推进。中西部省份要突出重点,加强统筹,集中一切力量和资源解决好七度及以上地震高烈度人口稠密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校舍的加固改造问题。
三是准确把握和执行技术标准,指导重点地区和技术力量薄弱地区的加固改造。2010年是校舍加固改造最集中的年份。各地要结合实际,在技术上充分发挥专业部门和专家组的主导作用,严格按照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以及工程实施细则、工程技术指南的要求,设计符合抗震设防标准和综合防灾要求的加固改造方案,形成典型案例,加以推广应用。要加强对重点工程骨干人员的培训,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定期巡查各地工程实施情况,有针对性地提供技术指导,解决工程实施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对建设任务重、技术力量薄弱的县(市),要采取任务包干、专人蹲点等方式,进行一对一指导和帮助。
四是积极调配工作力量,协调有关部门完善工程推进机制。校舍安全工程是一项涉及各级各部门职责的省级政府统筹工程,国务院已明确校安工程的责任主体是地方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巩固已形成的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继续落实和完善规划、设计、勘察、施工、监理、验收等工程建设各环节的责任机制。紧紧依靠建设、地震、国土、公安、水利等专业部门,安排和调配好技术力量和施工队伍。围绕组织工程施工这一重点,坚持和完善办公室例会、工作调度、信息通报、督查督办等工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工程施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对加固改造任务重、技术力量薄弱、工程进展较慢的地区进行及时调度和指导,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五是多渠道筹措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2010年工程进入全面加固改造施工阶段,资金需求量很大,需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各省教育行政部门要经常主动地向政府汇报工程进展情况,争取列入本地区民生工程,通过财政预算、安排地方债券资金、缓建楼堂馆所、压缩政府和事业单位办公经费、调剂土地出让金、预算外资金调入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方式,安排加固改造资金。工程实施以来,一些地区在工程资金筹措上已探索了很多好的做法。如新疆从2009年新发地方政府债券资金55亿元中安排了20亿元;陕西从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中安排了24.6亿元。这些地区的经验证明,只要政府重视,一定能解决好资金筹措问题。各地要继续落实工程实施中的各项税费减免政策,对工程涉及的政府性基金和经营服务性收费等相关费用,本着“能免则免、能减则减”的原则给予支持。积极推广和采用新材料、新技术,进一步降低加固改造成本,走“成本不高但质量高”的技术路线,校舍要安全实用,严禁超标准建设“豪华学校”,确保有限资金真正用在加固改造重点地区、重点项目的“刀刃”上。许多省份的实际施工案例表明,新建校舍的每平方米单位造价在900-1300元左右、加固项目在300-500元左右是比较合理的,我们应当充分借鉴并做好上述三个方面的工作。
六是解决好档案建设和信息管理系统运行中的有关问题。目前,各地都已建立了校舍安全档案室,校舍信息管理系统也开始部署运行。但一些地区仍存在档案资料不全、档案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各地要组织开展校舍安全工程档案资料完善和档案室建设的验收工作,查补缺失档案,完善电子档案,健全管理制度。要按照校安工程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落实好场地、资金、设备、人员等必要条件,2010年完成单机版与网络版的对接工作,实现全国联网。
七是继续强化工程实施全过程的行政、技术和社会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各地要将工程质量摆在首位,狠抓质量管理,确保学校加固改造一所、验收合格一所、安全达标一所。要组织技术专家、工程监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依法依规执行工程质量标准,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关和采购关。要充分发挥监察、审计、教育督导等部门的作用,加强工程实施全过程的行政监察、专项审计以及教育督导,及时发现和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要积极协调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严把施工现场安全关,坚决杜绝安全工程出现不安全的问题。要严把工程验收关,坚持必须经过验收合格的校舍才能交付使用的原则,对验收不合格的加固改造工程,要依法依规追究各环节责任人的责任。进一步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监督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监督举报电话、工程信息公开等手段,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社会舆论监督。
第四篇:陈希在教育部2010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陈希在教育部2010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2010年1月14日)
根据党的十七大以来的中央精神及正在制定中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和延东同志上午的讲话精神,按照部党组的工作部署,下面我就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些思考和2010年重点工作谈几点意见,供大家研讨。
一、适应新形势,明确新目标,担负新使命
1.关于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努力构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未来一个时期,我们必须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转变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加优化,特色更加鲜明,类型更加多样,充满生机活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加快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的步伐。
2.为实现新的战略目标高等教育要担负起新的三大历史使命。
一是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与高等教育的使命。我国正在加快由大国向强国的战略性转变,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发展目标,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优化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高等教育必须敏锐感知,全面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需要,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
二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国家发展与高等教育的使命。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国家发展的理念、模式、重点、要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等教育要积极主动适应和服务国家发展的需要。同时,高等教育也要深化改革、遵循规律,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更加注重内涵建设,优化结构、突出质量、办出特色。
三是新形势下人的全面发展新需求与高等教育的使命。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势,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自主性、个性化需要,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多样化的发展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需求。
二、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实施“五个统筹协调发展”战略
1.区域高等教育统筹协调发展。一方面要大力促进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国家出台鼓励性政策,扩大地方政府统筹高等教育的权限,推动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率先发展,力争到2020年建成若干高等教育强省(市),发挥带动作用。另一方面积极支持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通过中央财政投入,以提高中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为目标,重点建设一大批中西部本科高校,提高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支撑中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力争到2020年在中西部地区形成一批水平高、有特色、贡献大的高等学校。
2.高水平大学和其他大学统筹协调发展。胡锦涛总书记2008年视察北京大学时强调指出,要“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著的努力,加快推进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毫不动摇。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体现国家核心竞争力。国家加大力度实施“985工程”,加快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力争在造就学术领军人物和集聚创新团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创新机制体制等方面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同时,我们也高度重视其他各层次、各类型高水平大学的建设,以更强有力的政策、项目,支持鼓励高校合理定位,各安其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使不同层次类型高等学校各展所长,共同发展,形成在各层次各类型高校中都有高水平大学的新格局。
3.中央所属院校和地方所属院校统筹协调发展。中央所属院校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在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和重要支撑作用。同时,我们要更加重视地方院校的建设和发展,给予更多的政策和项目支持,充分发挥地方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主体作用,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需要,承担起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的重任。
4.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统筹协调发展。我们要坚持教育公益性的原则,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办学体制,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高等教育与民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积极探索和制定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对于不同类型的民办高校,健全相应的支持政策,加强监督管理,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5.各层次各类型人才培养统筹协调发展。我们要根据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断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协调发展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各层次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比例;协调发展学术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等各类型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比例;协调发展文、理、工、农、医等各门类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比例,构建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使人才培养结构更加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实施好“五个统筹协调发展”战略,2010年,要着力加强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建设:进一步实施“985工程”,扩大建设“优势学科平台”;进一步实施“211工程”,启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对非“211工程”学校中的国家重点学科给予支持;进一步支持省部共建、部部共建的地方和行业特色院校;启动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地方大学;加大“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的工作力度,扩大“东部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招生规模;扩大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大投入,推进改革,增加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数量。
三、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新一轮改革推动新一轮发展
1.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等学校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开展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工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引导高校人才培养主动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开展教育思想讨论,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方法,加强人文与自然科学的融合,强化实践教学,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引导教师把教学作为首要工作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修订研究生、本科学科专业目录及管理办法,建立动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新机制,构建国家和省级高等学校学科专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系统。二是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加快创新人才培养,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设立“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重点建设100个左右研究生培养基地。三是改革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实施本科质量工程,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教师教育计划”、“卓越医学人才教育计划”、“卓越法学人才教育计划”和启动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四是推进人才培养类型改革,启动实施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
2.进一步深化高校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积极探索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有效实现方式;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加强分类管理,保障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投入,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完善高校内部学术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努力探索并逐步形成符合教育规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3.进一步完善高等学校紧密联系社会的新机制。加强省部共建、部部共建,加强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合作,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广泛获取政府、行业、社会多方面资源和政策支持;在一批高等学校探索建立理事会制度,密切高校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在一批高校开展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联合开展科学研究的改革试点,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增强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高等教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能力和水平。
4.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加大省级政府的统筹权限,完善“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统筹管理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依法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促进高等学校在法律、法规和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建立自我发展、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机制;加强政策研究,改进管理方式方法,通过监督检查、质量评价等方式,促进高等学校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四、关于2010年地方高等教育的主要工作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延东同志“积极改革创新,彰显特色,提高质量”的指示要求,坚持“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提高质量”。
2010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工作将单独部署。这里,仅就地方高等教育主要工作讲几点意见。
1.做好本地区分规划。学习贯彻《规划纲要》精神,根据本地区的实际,着眼全局、着眼长远,做好本地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分规划。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构建目标明确、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特色鲜明、充满活力、主动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体系。
2.加强分类指导。从省情出发,根据本地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的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加强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和管理,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加强各层次各类型高校的重点建设,开展分类评价,引导区域内高校科学定位、有序发展,办出特色。
3.深入推进改革。这部分内容前面已经讲到,请各省(市、区)结合本地区实际推进改革工作。
4.加强规范管理。依法治校,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对学校办学加强监督管理,规范办学行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学术管理,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学风校风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5.切实加大投入。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增加生均经费;积极化解债务,减轻高校财务负担;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给予配套支持,同时也请有条件的省启动相应的重点建设项目。
最后,我要特别强调高校毕业生就业和保持高校稳定两项事关全局的工作。我们要认真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早动手、早部署,切实做好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进一步把维护高校稳定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同志们!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延东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和贵仁同志讲话精神,按照《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部党组的工作要求,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力以赴做好2010年的高等教育工作,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作出我们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在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政治工作会议上的主持词
同志们,今天会议的各项议程已全部结束。会议内容很丰富,开得很成功。刚才,?同志通报了2007党支部工作目标管理考核情况,会议表彰了一批在企业发展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基层党支部;?同志作了2007纪监工作报告;党委书记?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就如何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精神,我谈三点意见:
一、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围绕我矿08年目标、工作重点营造氛围 在凝聚人心上,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阵地的作用,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网络等多种载体,围绕安全生产、08年工作重点,加大宣传力度,切实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各单位凝聚到目标任务上来,做到围绕安全抓生产,围绕生产促发展的局面上来。在形成合力上,各基层党支部要充分利用班前会、安全例会、学习会等时间,积极宣传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龚书记的讲话精神,要让基层员工知道、理解、支持,提高对政治工作的认识,以明确的政治导向为动力,牢固树立安全可防可控的理念,安全是最大的政治,促进员工严格按照操作标准施工,从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精诚团结,协调工作,创造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
常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充分阐述了“人和”的重要性。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善于团结是一种责任,一种胸怀,一种领导艺术。团结的班子才有战斗力,团结出效益,团结出生产力,团结出人
1才。支部成员要相互开展谈心交心、善意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要形成相互协商通气制度或习惯,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增强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正职与正职之间,要相互补台不拆台,相互信赖不猜疑。正职对副职要放手,让副职的创造性得到发挥;要放心,让副职的积极性得到调动;要放权,让副职的才干得到显现。副职要做到,有所不为定好位,有所为时不越位,尊重、服从,以争得正职的信任;谦虚、协作,以求得其他副职的支持;信任、分权,以赢得下属的信服。各单位、各部门之间也要搞好协调配合,围绕集团公司和我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精诚团结,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形成合力,创造政通人和、奋发进取的工作局面。
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确保安全生产再上新台阶
各级管理人员要以本次会议为新起点,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请销假晚间进矿签到、跟值班等制度,要把在工作中产生的“厌、松、虚、滑”作风转变为勤于思考、真抓实干。在狠反“三违”上。希望全矿上下要把狠反三违当作一项基础工作去落实、去开展、去执行。各级管理干部要带着任务,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查隐患,找问题,反三违;要本着对企业忠,对员工爱,对工作真的态度,坚决纠正员工的三违行为,规范员工的操作标准,全矿上下要形成“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反三违的氛围和态势。职能部门要认真分析三违产生的原因,尤其是深层次的原因,从班次、时间、年龄结构、类型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的拿出
措施,加以整改。只要三违现象没有了市场,没有了藏身之处,我们的安全系数就会增大,我们的安全工作才能扎实,我们的安全周期才能更长,我们的员工人身安全才能得到根本保障,我们的员工家属才能得到更多实惠,我们的和谐矿区创建才能得到充分实现。在提高质量上,就是要千方百计的提高我们的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工作质量的好坏,工程质量的高低,直接体现我们管理的水平,直接反映我们执行的力度,直接检验我们员工的整体素质,进而也会对我们工作任务的落实,指标任务的完成,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全矿上下必须从现在做起,从岗位做起,从自身做起,认真践行“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更好”工作理念,在工作质量上求高,在工程质量上求优,做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标准化、精细化和规范化,真正实现动态达标。在狠抓落实上,就是要求各级管理干部必须安排工作有兑现、有反馈。随着我们井下战线的拉长,开采难度的加大,许多工作千头万绪,矿与基层之间、基层与基层之间的工作,安排到位,不等于落实到位;协调到位,不等于解决到位。安排工作落实到位,协调工作解决到位,需要各级管理者的共同努力。因此,我们安排工作要高要求落实到位,高标准执行到位,高质量反馈到位。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标准施工,达到一个怎样的效果,都要清晰、明确;在工作安排和落实过程中,绝不允许推诿扯皮,绝不允许讲客观、避主观,阳奉阴违地去执行、去落实。在其位谋其政,就是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各级管理者要履行好应尽的职能,就是把党政
安排的任务、部署的工作,高质量、高标准、不折不扣的落实好、完成好。在促进整改上,就是在提高质量、狠抓“三违”、抓好落实的基础上,促进各项工作有效的整改和提升。今年是集团公司精细化管理年,精细化管理是工作主线,也是工作的重点,精细化管理突出精在超前,细在过程,对各项工作要求更严,标准更高。今年,有不少工作需要我们去持续开展,持续提高,持续改进。安全隐患的整改,思想作风的整改,劳动纪律的整改,工程质量的整改,方方面面都需要改进,都需要提高,反过来,整改是一个各级管理干部执行、落实和兑现的问题,是一个各级管理干部创新工作思路的问题,也是各级管理干部用心工作、勤于思考、敢于负责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落实到位,我们的工作才能取得实效,才能推进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工作的落实在于执行,任务的完成在于行动。各级管理干部要以本次政治工作会议为契机,迅速行动起来,带领全矿员工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在各自的岗位上,按照矿两委的部署,瞄准全年的各项目标,脚踏实地,开拓进取,为刘桥一矿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会议到此结束,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