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宽口径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总结报告
《宽口径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总结报告
中国医科大学于1996年至1999年完成原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 项目《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取得很好成果。在此基础上,我们于2000年申请并获得教育部批准《宽口径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1291B13211)作为“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对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教育部资助18万元,学校专项配套40万元。项目进行了四年半时间,按照立项预期计划和目标,很好地完成了项目要求,并取得丰硕成果,现进行项目总结。
一、研究对象及人员
本项目研究我国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现状与构建,包括重新修订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规格、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计划、课程大纲等,并予以实施。我校从2001年起临床医学专业一至五年级3000余名学生参与实践。全校60余个教研室,200多名教师参与项目研究与实施。项目研究第三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不同归属的16所医学院校参与后期协作研究及推广应用。项目后期向全国医学院校推广应用。
二、总体目标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总体目标
在完成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工程”中我校承担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项目实施的基础上,认真借鉴国内、外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通过拓宽医学专业口径,重新修订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制定新的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基本要求,改革和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更新教学内容及方法。以加强素质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达到“宽口 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实施“一个目标、三个结合,四项规格、八组内容”宽口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二)解决的关键问题
1、通过现状调查,比较研究,总结传统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缺点。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从50年代以来,按照医疗专业对口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国家急需的通科医生,解决建国初期经济不发达医疗卫生系统的急需医生的需求,取得很大成绩。1955年全国医生约50万名,到2003年全国医生有184万名,每千人口执业医生数1.47名,超过WHO提出千人口1名医生的目标。现在社会对本科医学人才的需求由专科医生到需要大量全科医生。本科生由大城市大医院需求转向小城市和农村医疗机构需求。因此传统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过窄,过单一,已经不适应21世纪社会的需求。
传统模式具体表现在:
(1)以培养通科医生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口径过窄,人才类型单一。
(2)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要求面过窄,存在着重医学专业,轻人文学科;重医疗能力,轻预防保健能力,重技术轻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3)在教学模式上,单纯以学科为中心,“基础、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阶段。截然分开,缺乏联系。理论脱离实际,基础脱离临床,单纯传授知识,导致学生知识面窄,基础不厚,素质不高。
(4)在课程体系设臵上适应“诊断-治疗”模式,课程设臵内容过窄。
1999年,我们统计国内69个医学院校教学计划必修课中设臵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代表性课程:医学心理学占47.8%,医学伦理学占34.8%,卫生学占34.8%,社会医学占5.8%,老年医学占2.9%,卫生管理学占1.4%。
对反映现代医学科技新进展的代表性课程:分子生物学占4.4 %,医学遗传学占47.8%,细胞生物学占37.7%,临床免疫学占1.4%,急救医学占2.9%。反映现代方法论工具性的代表课程:流行病学占47.8%,卫生统计学占27.5%,文献检索占26.1%,临床科研设计占1.4%,医学专业英语占17.4%。
(5)在人才培养方法上,教学方法落后,单纯以注入式为主,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缺乏培养学生创造力、自学能力和个性发展的措施。教学手段跟不上信息时代技术。
(6)人才评价方法落后,重分数轻能力。以考知识记忆、认知能力为主,缺乏对实践能力考核的现代方法。
2、针对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病,重新拓宽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实行“一个目标、三个结合、四项规格、八组内容”的宽口径培养模式。
一个目标:拓宽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即本专业为医疗卫生系统培养具有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专门人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初步达到临床医生的基本要求,为进入毕业后实践与专科教育与实践奠定基础。
三个结合: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上,实现医学与人文社科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医疗与预防结合。
四项规格:提出四项专业培养规格即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掌握医学基础学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与临床技能;掌握公共卫生及医学相关方面的知识。
八组内容:新课程体系以综合性系统性为特点组成八组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教学时数约占总比例7%);
2、普通基础(教学时数约占总比例25%);
3、医学基础(教学时数约占总比例18%);
4、基本诊疗技能(教学时数约占总比例20%);
5、人体的器官系统与疾病(教学时数约占总比例15%);
6、全身生理变化与疾病(教学时数约占总比例10%);
7、医学与社会(教学时数约占总比例5%);
8、临床实习(45周左右)。
三、项目研究与实施阶段 本项目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2000年4月----2002年2月):总结经验,完善方案,试行新模式。项目执行初,学校成立了包括管理、研究、专业等各方面专家组成的项目指导组,以便于项目顺利实施。在完成原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临床医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的基础上,组织项目组成员收集国内外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内容的演变更新,主要课程体系及特点,现行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新世纪对医学人才的要求等方面的资料。派遣项目组有关成员分别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实地考察其“新途径”十年教改成果和赴日本考察日本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情况。先后召开由专业人员、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参加的研讨会12次,深化医学本科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基础,应充分体现基础扎实和专业覆盖面广的特点,统一认识,并达成共识。同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问卷调查,涉及17个省市自治区,调查对象包括公共基础和医学基础教师、临床各专业教师、管理人员、学生、各专业医生、病人等不同层次人员共2110人,调查内容为专业设臵、人才需求、新世纪对医生的要求、医学本科课程安排的总体情况、课程的设臵等,收回调查表2000余份,为进一步完善宽口径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修订和培养模式的设计,提供了基础材料。
按照新的观念,重新制定医学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专业目标、基本要求和教学内容基本要求,深入开展课程模块化整合改革,在先期完成人体形态科学整合课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细胞的化学与生物学,整合人体生理学,遗传学和生殖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免疫与感染性疾病,神经科学,药理学基本原理,基础病理学,系统病理生理学等整合课程改革,所有整合课都已完成教材的编写,并都开始进行了教学。继续实施早期接触临床教学,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基础和临床一些学科开始采用以问题或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帮助同学融会贯通的学习知识,培养学生开创性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些学科在有关的教学内容开始尝试自学讨论式的教学,确立学生的中心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进一步完善毕业考试方式,建立临床医学专业理论和实践综合考试国家试题库,保证毕业生质量。
(二)第二阶段(2002年3月----2004年7月):正式实施,实 践新模式。
为了更好的完成该项目,我们将研究内容进行分解,经过专家评审全校设立61个子课题,其中重点30个,一般31个,投入经费近20万元。同时实行课题主持人负责制,子课题负责人向项目执行负责人负责,项目执行负责人向项目主持人负责。现以完成子课题检查验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保证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第三阶段(2002年4月---2004年7月):本校实践同时,向全国推广应用。
项目在中国医科大学实施过程中,并取得一定成果后,于2002年2月底经教育部高教司批准,征得有关院校同意,我们与不同地区、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大连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青海医学院、南开大学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福建医科大学、锦州医学院等16所院校协作研究,推广应用,多次召开协作院校项目研讨会,就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研讨,并多次征求各校专家和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同时部分协作院校设立子课题组,2003年7月在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第三届第二次理事会上做大会报告成果,2003年12月教育部高教司下文正式向全国150所医学院校推广改革专业目标方案,要求试行新方案。推广研究成果,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四、项目成果与创新点
(一)理论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1、重新拓宽了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以培养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重新确定了临床医学本科人才培养四项规格:职业素质、基础知识、临床能力、相关知识。
3、重新确定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与计划:实现三个结合“医学与人文结合,基础与临床结合,医疗与预防结合”,在主干学科课程、授课时数、实验实习等明确具体要求。
4、构建临床医学本科八项整合系统化教学内容单元。
5、建立基础医学九门整合课程。
(二)实践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1、加强人文社科教育,增设选修课及社会活动,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
2、早期接触临床,实施“临床医学导论”教学。
3、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体系的实施,将16门课程整合为9门,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
4、实施机能学科综合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5、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大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自主论文报告等。
6、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增加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和社区卫生保健实习等。
7、构建临床教学以病例为中心的PBL模式,强化临床能力培养。
8、实施回归基础选修实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9、实施临床高级选修实习,拓宽毕业生临床能力。
10、开展标准化病人多站考试,保证毕业生质量
(三)本项目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发表著作
(1)孙宝志主编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北京大学医学出版
学基本要求 社
(2)孙宝志主编 高等教育“十五”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家级规划教材——临床医学导论(第2版)
(3)吕永利主编 人体形态科学 科学出版社(4)张君邦 临床病例诊治演习科学出版社
刘国良主编
(5)王恩华主编 病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6)于晓松 网络版临床医学专业高等教育出版社
孙宝志总编理论综合考试国家试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审 题库 出版社(7)于晓松 网络版临床医学专业高等教育出版社
孙宝志总编实践综合考试国家试高等教育电子音像
2003年 2003年
2003年 2003年 2003年 2002年
2002年 审(8)孙开来 发表论文(1)孙宝志等
题库
人类发育与遗传学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2002(2)孙宝志
(3)孙宝志(4)孙宝志
滕卫平(5)孙宝志(6)于晓松
孙宝志等(7)路振富
孙贺一(8)乔 敏
路振富等(9)张君邦
赵丹枫等
宽口径医学本科教育医学教育与探索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起点、高质量修订与中国高等医学教实施医学本科专业新育 一轮教学计划
从新编《临床医学导中国高等教育 论》看教改
新世纪医学专业培养医学教育探索 目标的国际视野及借鉴
中国与美国医学课程医学教育 详细比较及重要借鉴
临床综合能力评价的中国高等医学教探索与改革 育
日本最新确定的医学中国高等医学教教育模式——“核心课育 程教学内容提高”简介
学习哈佛经验 建立中国高等医学教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体育 系的实践
临床教学“SSE”模式中国高等医学教的构建与实践 育
2004年
1期 2000年1期 2000年5期
2002年1期 2002年4期
2000年5期
2001年5期 2002年4期 2001年5期
等共发表论文58篇 学生发表论文 学生共发表论文33篇
五、社会评价 1、2004年8月在大连召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暑期骨干教师培训班推广“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2、2003年7月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第二次常务理事会报告“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基本要求”论证报告。3、2002年11月在台湾召开第六届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医学教育研讨会,大会发言题目“新世纪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国际视野与借鉴”。4、2002年5月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召开《医学教育国际标准研讨会》,大会发言“中国与美国医学课程详细比较及重要借鉴”。5、2001年11月香港中文大学召开第五届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医学教育研讨会,大会发言题目“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我校应用与评价”。6、2000年7月在大陆昆明医学院召开第四届海峡两岸暨香港地区医学教育研讨会,交流论文题目“医学伦理学课程改革”。
六、项目推广价值
本项目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总结国内医学人才培养的发展情况,吸取了全国2000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中国医科大学全校200多名教师和3000余名学生参与研究与实践,以加强素质教育基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达到“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项目第三阶段有16所不同层次医科院校参加协作与应用。项目完成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已由教育部高教司正式推向全国高等医学院校;项目有关人员多次在不同的会议和有关院校,介绍推广项目成果,受到了充分肯定,对深化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函件[2003]228号,于2001年委托中国医科大学,在其主持的我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宽口径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基础上,联合相关院校,组织专家编写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试用)》(以下简称《教学基本要求》。”。“经研究,我司决定将《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基本要求(试用)》印发给你们,希望各有关高校接此通知后,认真学习研究,对照本校临床医学专业教 育大纲进行补充调整,积极开展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学校,可在新教学模式改革中试用本教学基本要求,并将在试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形成的意见及时反馈给项目总负责人,为建立医学教育质量监控机制做出贡献。”
七、参考文献
1.Can MEDS’2000:Project Societal Needs Working Group Report,Medical teacher,Vol.22(6),2000.2.John D.Hamilton,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Medical Education: a global responsibility.3.Greneral Medical Council,Tomorrow’sDoctors.December 1993.4.The medical School Objedtives Writing Group.Learning Objectives for Medical Student Education Guideline for Medical Schools:Report I of the Medical School Objectives Project,Academic Medicine.Vol.74(1),1999.5.Andrzej Wojtczak,M.ROY Schwarz.(2000).Minimum essential requirements and standards in Medical Education,Medical Teacher,Vol.22,No.6.6.A AME Curriculum Directory 1996-1997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7.教育部高教司:“中国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年版,第91页。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6年6 月13日)
第二篇:地方医学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地方医学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立项依据:
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受教育者和社会对高等学校的要求趋向于多元化和复杂化,对人才的认识和评价标准趋向于多样化,它的发展必然要求高等教育理念、办学形式的多元化和高等学校办学层次、类型的多样化。
我国的高等本科教育偏向于“学术型”教育,这受到 50 年代计划经济的影响,人才培养目标上重视理论型人才,轻视实践技能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上重视科学教育,轻视技术教育;教学方式上强调全面的理论教育,相对忽视实践操作技能;科学研究上重视理论研究,忽视应用技术研究,相对造成了我国“学术型”人才过剩,而实践应用型人才不足的局面。我国传统的“精英式”高等教育理念,趋同性的“研究型”高等学校办学模式和大一统的“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必将受到严峻挑战。高级技术型和实践应用型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然成为了制约我国经济继续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也使得我国传统的“学术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在市场用人机制日益完善的就业市场面前面临严峻考验。
“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
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学面临三个转变,即:“生物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疗服务,也从单纯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医生的角色由“诊断-治疗”型转变为“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型。社会对医学人才的需要由专科医生到需要大量全科医生。本科生由大城市大医院需求转向城市基层和农村社区需要。知识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动摇了我国五十年来的传统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统治百年医学教育的传统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因此,现代大学对原有办学理念和发展路径必须进行反思与改革,以便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服务于社会发展,完善学校的功能。在这种理念指导下,针对地方本科医学院校,有必要在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上即在“应用”两字上下功夫,对临床医学、医学相关类、护理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预防医学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修订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尤其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1
以适应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要求,培养能与社会多元化人才需要结构相适应的毕业生,真正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
研究目的:
通过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落实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改革和重组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及方法,构建地方医学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围绕应用二字做文章,构建临床医学、医学相关类、护理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预防医学等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重新修定培养规格、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计划等,以便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
研究内容:
通过对现有临床医学、医学相关类、护理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预防医学等专业人才培养按照强化“应用”二字,增强适应性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与重组;对现有教学计划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思路重新设计,进一步完善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一、总体思路
中国医科大学 2005 年完成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宽口径医学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并获得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在为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上做文章。我们拟在临床医学、医学相关类、护理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预防医学等专业进行探索与实践。目前地方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大部分直接到各型、各类医院当医生,但是从事有些特殊的专业需要较长适应时间才能达到要求。针对目前大多数医院缺乏短线专科医生,如运动医学、临床病理诊断、心理与精神卫生、急诊医学、眼科与视光学、麻醉学、中西医结合等专科,拟在临床医学专业基础上分化出专业方向,建立临床医学专业大平台与专业方向小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国护理学专业培养的主要是通科护士,而一些短线专科护士非常缺乏,针对 ICU、老年医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康复等专科,拟在护理学专业基础上,建立护理学专业大平台与强化相关专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医学相关类、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预防医学等专业,也有必要对现有培养目标进行反思,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
样培养的问题,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工作计划,首先完成各专业培养目标的修订,然后匹配各专业课程体系。分四步实施,第一步继续进行社会需求调查,以便修订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保证培养的人才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步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后,要根据不同专业或专业方向的要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例如:专业或专业方向涉及的必要普通基础和专业基础的内容;第三步完成各专业及专业方向有关教材及实验教材的建设;第四步完成匹配的考试评价体系。
二、构建医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规格,在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学专业,按照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在基础和专业教学阶段适当减少一些主干课程,增加必要的课程或修定相应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其更有针对性;在毕业实习阶段,进行必要的调整,前8个月进行大临床轮转实习,后 4 个月进行专业方向或相关专科的实习,既基本保证了原实习要求不降低,又保证了专业方向或相关专科基本能力的训练;在医学相关类、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预防医学等专业,按照新确定的培养目标,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使学生毕业后更快适应社会需要,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三、强化全面素质教育
为实现培养目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深入改革:
1.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改变过去单纯强调专业素质的倾向,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坚持德育为先,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两课”的教学质量,注意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把人文素质和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增强他们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和责任意识,坚定他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人格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2.拓宽基础知识的结构:大学学习是打基础的阶段,应注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适当减少专业课内容的基础上,加重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行为科学的内容,充实新科技、新进展的内容,将稳定性和先进性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好知识广度与深度的关系,注重学生学会获得知识能力的培养,注意专业和基础的结合,学科之间的交叉,进一步完善整合课程。
3.加强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活动,因此我们要将创新教育贯穿于教学的整个活动中。我们进一步在各专业学科的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原则的渗透,实施 PBL 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合作精神及创新思维能力;减少重复性、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建立学生科研小组,在学校和老师的帮助下,投入专项经费,强化创新精神培养。
4.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习知识是为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多地得到实践锻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完善各专业导论课,使学生早期接触专业。改革理论课“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方式,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实验课教学中注重实验内容的更新,本着三基三严的原则,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强化实验技能训练和科学思维方法、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在专业教学和实习中,重点抓好专业基本能力的训练,加强课间实习和生产实习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规范毕业实习出科考试方式,继续完善毕业生专业能力考试方法,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四、构建新的考试评价体系
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构建新的考试评价体系。构建中遵循强调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强调质性评价和多文化的评价方法,提倡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原则,完善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从而实现评价的目标。在学生整个学习阶段,逐步建立课程评价与阶段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考试评价体系。课程考试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重视质性评价的作用,不以一次考试的结果下结论。在基础和专业阶段进行三次综合考试,第一次在完成基础与专业基础教学后进行,测试以专业基础各主干学科为主;第二次在完成专业理论教学后进行,测试以对理论的理解与运用为主;第三次在完成专业实习后进行,测试以实践能力为主。通过实施综合考试,引导学生融会贯通的学习,注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五、营造氛围,健全机制
为更好的实施项目,学校必须创造条件,营造一个有利改革实施的环境和氛围。
1.加大教学基本建设力度。教学基本建设是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要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加大教学基本建设,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教学基地建设;教材建设等。
2.加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加强管理是提高学校教学工作效率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3.建立具有活力的学习机制,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教育,创造各种条件,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毅力和劲头,重视心理调节的作用。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总结自己和别人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
4.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建立校园文化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学生综合素质养成角度使校园文化向体系化、学术化、规范化发展。将活跃学术氛围和优化育人环境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将学术文化活动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对学生的学术修养、文化品味、人格完善、能力锻炼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研究阶段:
本研究拟采用实验性研究进行实施,具体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调研、设计阶段(2005.12-2006.8)
查阅资料、调查研究:认真学习国内、国外相关方面的资料,了解此方面的进展情况;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包括社会、用人单位、教师、管理人员等,以便获得参与医学人才培养各方对目前临床医学、医学相关类、护理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预防医学等专业培养人才质量的看法和各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
制定培养计划: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根据调查结果,明确培养目标,修订相应专业和专业方向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化,同时,完成教材建设和匹配的评价体系。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6.9-2007.8)
在临床医学、医学相关类、护理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预防医学等专业,各年级各专业,按照修订后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随机选择部分学生参与实施,其余学生按原教学计划做对照。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阶段(2007.9-2007.12):
全面总结实施效果,及时发现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一步进行修订,并继续实施。
预期成果与实践设想:
预期成果:
1、确定各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规格
2、确定各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3、构建各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与内容
4、构建各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教学计划
5、专业教材
6、著作与研究论文
实践设想:
经过三年的实施和完善,形成地方医学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为地方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第三篇:学术论文-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本文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基本理论入手,对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进行了分析,指出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的多元化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又从高等教育结构、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求、教育观念等方面揭示了地方本科院校存在的诸多问题,揭示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初期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紧迫性,从而得出“应用型本科教育是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的结论;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推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从而又促进了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在分析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实质、特征和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基础上,对我国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与课程体系设计、实现途径、保障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从而形成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山东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应用型本科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对人才培养“双证制”与教师素质“双师型”模式、应用型本科与高职高专“2+2”学分互认模式等典型案例进行了解剖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应用价值。本论文属于社会科学领域里的研究,因此,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本论文最基本的方法论基础。
第四篇:高职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教育部在湖南的永州、湖北的武汉和江苏的无锡先后三次召开了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这已经被各界认同并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定位和必由之路。经过几年的探索,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订单式”、“2+1式”、“双定生”模式等。笔者仅就“订单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一探讨,希望能对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所启发。
一、“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一)纠正当前职业教育的偏差
行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然而,目前有些职业院校却盲目加大文化基础课程的比重,削弱职业技能训练,片面追求对口升学率。盲目加大文化基础课程的比重,其实是对职业教育定位的误解。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是面向更专门的技能教育,而不是研究性质的学科教育。学生从一进校门,就应该接受由专业人士跟踪指导的职业生涯规划,逐步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达到职业能力的提升。
(二)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订单教育最大的好处是:一方面学校教育目标明确,教育内容专一,在教育方法上动手与动脑相结合,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来培养人才,学生一旦进入就业岗位,能很快适应岗位需要;另一方面减少了学生的就业压力,给学生吃了“定心丸”,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也能让学校在人才培养上避免盲目性而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学工作。因此检验高职教育能否适应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就是要看学校培养出来的人能不能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做到“适销对路”,学校培养的学生能不能学以致用被社会、用人单位广泛接受,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
(三)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具有启示意义
1.订单教育为我国职业教育注入了活力,为校企合作找到了最佳途径。其一,促使观念的转变。学校市场意识的增强,人才培养质量观也随之发生转变,更加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企业由此对职业教育有更深的了解和更多的信任,关注职业教育的程度会更高。其二,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由于订单教育是企业提出需求,培养自己的员工,所以企业非常关注人才培养的过程和质量,与学校合作的主动性、积极性更高。
2.实施订单教育对高职院校自身建设具有推动作用。校企合作共同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能促进教学的针对性。在专业建设中,学校要充分利用行业、企业优势进行校企合作。在课程设置中,要充分发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对课程的结构、比例权重、内容的衔接等认真推敲,力争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能力和传授知识相统一,探讨以模块形式组合课程,形成模块化教学体系。在课程开发方面,要及时将企业最新科技成果引入到专业教材,更新教材,充实授课内容,使课程、教材与当今先进技术保持同步,使教学内容更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3、校企共建实训、实习基地,有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高职毕业生的优势,在于具有较强的工作意识和动手能力,而这一优势的取得,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体系完备、运行良好的实训、实习基地,依赖于学校营造的实践环境。首先要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缩短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要求的差距。其次学校要建设高水平的校内实训、实习基地。第三,校企合作共同施教,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的有力保证。
二、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在“订单教育”方面的尝试
(一)考察调研,找准校企结合点
学院为实现专业创新、教学改革以及和企业实现“无缝”结合的目的,学院先后两次派出人员到经济、教育发达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考察。通过考察了解到近几年我国零售业连锁经营态势进一步扩大,对中层管理人才的需求旺盛,而接受过商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专门教育的人才极为奇缺。据此,学院在派人外出考察的同时,又进行准确定位: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地方性院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在输出人才上要更多地与地方经济结合。学院领导、教师了解到双汇集团“十五”规划中发展大商业的宏伟目标是在全国建设2000家双汇连锁店,于是抓住这个地方支柱产业的人才需求点,于 2002年6月达成了与双汇集团定向培养连锁经营与管理专门人才的合作办学协议。
(二)行业专家参与,反向设计,构建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
我院与双汇集团签订了超市连锁经营与管理专门人才培养协议书后,设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参与下,共同开发双汇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按照反向设计的原理,以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应胜任的职业岗位(群)的要求为目标,反向设计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可满足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的课程体系和技能训练框架。以专业方向、职业岗位为切入点,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人才目标的定位,然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能力分解,依据能力所需开设课程,最终形成实施性教学计划。
(三)校企合作,产学互动,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连接。
2002年9月,经管系从00级、01级和02级新生中选拔了 160名学生,组成了4个“双汇人才订单教育班”,特别针对00级、01级的情况,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适时调整教学内容,采取了“校企合作,产学互动”的模式,将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等教学内容主要放在学校完成,将职业技术训练和岗位技能培养放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去实施,而且采取了“短学时、多品种”的小模块课程体系。已开设的《连锁店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双汇企业文化》、《双汇产品知识》、《盘点、防损管理与突发事件的处理》、《特色经营与生动化陈列促销》等课程,都是以讲座的形式,由双汇集团商业公司有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主讲,教学管理过程实行“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双循环互动教学模式,把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与现场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结合起来,大力推行“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同时每学期都安排学生进店实习,从最基本的店员做起,一直到店长助理,实习过后,学生再带着问题回到学校,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实践的重要和理论的不可缺,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毕业之前还要被分配到各个双汇连锁店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综合实习。如果遇到双汇集团搞大型促销活动,也要求学生参加。2004年元月,双汇集团培训基地由郑州迁入我院,双方合作由订单培养专门人才开始延伸到员工继续教育的层面。2004年 4月,双汇奖学金实施方案经万隆董事长批复,每年从双汇董事长基金中划出专款近八万元用于奖励订单班品学兼优的学生。通过“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经管系和双汇集团以双赢为目的,以共建为核心,以发展为根本,在产学研合作方面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四)毕业生信息良性反馈,促进校企进一步合作
2003年6月,首届双汇班40名毕业生走上了工作岗位,经过一年多的锻炼,先后有14名学生成长为双汇连锁店店长,其他学生也都走上了不同的管理工作岗位,达到了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目前01级的40名双汇订单班的学生也已经全部在双汇集团就业,主要从事各种基层管理工作和营销管理工作。他们虽然毕业不久,却得到了双汇集团的认同,所以双汇集团决定扩大合作面,在2003级学生中又组建了4个“双汇人才订单教育班”,并决定在2004年将进一步扩大合作面,这使我们看到了“双汇人才订单教育班”的勃勃生机。
三、订单式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一)找准订单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订单教育是一种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使学校、企业、学生实现“三赢”,既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为学生的就业找到了出路。以双汇集团为例,其“十五”发展规划中要在全国建2000家双汇连锁店,这显然是一个战略性决策,这一战略性决策引发的必定是战略性的人才需求,又恰好与高职应用性专门人才的培养方向相对应。而这正是我们能够与其合作的利益结合点。及时抓住这个利益结合点,是订单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也是订单教育保持规模发展的基础。
(二)促使高职院校进行深层次的教学改革
订单教育在根本上不是订数量而是订质量和特色,实施订单教育摆在学校面前的是如何培养出真正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人才。在实施订单教育两年来,全体教师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愈加感到原有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不能完全适应订单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其具体表现在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相脱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仍然囿于“学科型教学体系”,对学生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特色没有真正显现出来。在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行为规范和组织纪律教育、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明显有待于加强。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在教学上进行改革,不在管理上进行改革,订单教育就不可能有生命力。
(三)订单教育实施的过程是创立品牌专业的过程。
从实施订单培养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校企双方均投入了优秀的人力、大量的物力、财力以及其他必要的教育教学条件,对彼此双方合作培育的“产品”质量都负有相应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责任。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才培养规格标准、专业与课程开发、管理与激励机制的运作都需要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和把握到更多、更有价值的教研、科研课题,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和外延也得以逐渐丰富和拓展。因此,在实施订单教育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一定要抓住机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育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最终建立同类院校中的品牌专业。
总之,“双汇人才订单教育班”已形成了适应市场需求的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特色,实现了从传统教学体系到现代教学体系的转变,既打破了重理论轻实践的旧观念,又避免了纯技术能力观的新误区,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职业素质和能力素质,达到了突出职业综合素质、突出岗位应用技能、突出创新人才培养的总目标。
第五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钟祥荣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经贸系,广东 广州510925)
【摘要】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职业技能;二是职场应变能力;三是专业创新能力。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根据市场调查人才需求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外贸岗位需求为依托并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实训,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
【关键词】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素质;能力;零距离就业
一、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认识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职业技能,它是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二是职场应变能力,它是指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灵活、适时应对职场要求变化的能力。三是专业创新能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样需要具备创新能力。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动态过程,专业建设就是应着重解决毕业生还只是一个“半成品”的问题,通过顶岗实习、订单培养、校内外实训、模拟生产性和生产性实训将“半成品” 培训成为成品,实现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与使用的零距离。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是高技能型,标准是高素质,其培养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
二、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一)明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一定要要符合高职教育自身的规律和要求,符合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在专业人才市场需求调研和分析研究基础上,结合广东省对国贸人才的需求,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掌握国际贸易基
本理论、具有较强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服务广东尤其是珠三角中小型外经贸企业一线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总体计划的实施方案,是组织专业教育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是对专业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的基础性文件。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实验实训设备的选购、师资的引进和培养、教材建设、教学改革等都必须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该依照以下几个基本步骤进行。
1.在充分进行专业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确定本专业的毕业生就业范围和就业岗位群。
2.根据专业就业岗位群,确定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基本专业技能等。
3.针对专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要求,将职业能力分解为基本专业技能和专项技能等构成要素,确定分项专业能力要求,从而确定相应的专业知识结构和要求。
4.根据专业知识结构和要求,形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首先选择专业课和实训课,根据专业课程对知识的需求选择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5.根据课程体系的衔接关系和学校资源情况(如实训设施、实训室等),编写专业教学计划表,从而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突出能力培养
(一)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外经贸企业岗位设置以及每个岗位对能力与素质要求来优化课体系,同时考虑教育内在规律,正确设置相应的课程、课程模块、教学内容。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哪些课程先开,哪些课程后开,各门课程核心内容是什么?理论与实践学时如何安排?本专业核心课程的确定等。
(二)改革教学内容
大胆整合课程重复内容,按照方向来整合三年中开设的课程及内容。比如:将《国际贸易实务》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合并成《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将《外贸单证实务》与《进出口业务操作》合并成新的进出口业务操作;将《国际商务谈判》与《商务礼仪与谈判》整合。
选用高职精品教材,教育部高职院校规划教材。选定的教材内容必须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同时能体现和有利实施〝教、学、做〞一体化这个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突出能力培养
高职院校毕业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与高职院校教学中实践教学薄弱是分不开的。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一定要改善和加强实践教学,切实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1.课堂实践。教师要调整理论学时与实践学时比例的安排,尽量每门课程都做到对半分或更过倾向于实践教学的学时安排。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增加学生课堂上的动手机会, 改善课堂实践教学效果,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整周实训。正确确定本专业整周实训内容和要求。课堂实训与整周实训内容不能相矛盾,也不能相重复,提高学生参与实训的积极性和热情,提高实训效果。
3.顶岗实习。加强顶岗实习。可采用灵活多样的顶岗实习方式。
四、重视职业道德教育
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从调查反馈中,外经贸企业在引进和使用人才时, 对职业道德与素养的要求有时超出了对专业技能的要求,而企业对员工在职业道德与素养方面的不满也超过了对员工在专业技能方面的不满。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与管理中,应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培育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念、吃苦耐劳和良好的敬业精神。
五、加强职业资格考证和英语教学
从事对外贸易工作,英语是重要的语言工具。英语在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贸易实务操作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所以要加强和提高学生外语水平。
1.增加教学计划中外语课程的门类与比重,增强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规定一年级一定要过AB级,从二年级开始重点冲击四六级。组织学生开设早读、晚读课、英语角,派得力教师指导。举办英语听力、演讲比赛。
2.增加英语专业课程的比重, 切实加强英语学习,提高英语水平。英语总学分数应为6-8学分;课时数应该为120课时左右。
3.开展多种形式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改善外语学习的环境。
六、加强校企合作 注重订单特色培养
订单培养是高职教育的一大特点和突破。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与外贸行业中的知名企业建立培养计划、签订就业协议。同时,行业和企业的专家来校指导教学、参与教学,建立合理的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按学校培养学生、企业培养员工的两种模式并行培养订单班的学生,实现学生、学校、企业的“三赢”模式,真正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与学生“零距离就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桥集拉德班”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文
„2‟ 杨龙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文化与教育技术,2011
„3‟ 文益民,周劲松,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湖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4‟ 丛森、支芬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中国经济出版社)„5‟ 张舵: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