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弈》课时教学设计2
《学弈》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练习朗读。熟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1919年以前基本是使用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学弈》。
2.读课题,解题。
什么是学弈?请同学们通过阅读预习提示寻找答案。(学弈:学习下围棋。)
3.本文选自《孟子》的《告子篇》,作者是孟子,是他谈到学习态度和聪明不聪明的问题时举的一个例子。
4.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孟子的资料?
(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著作有《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二、自读课文,解决疑难。1.按要求读文。(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工具书和注释解决。(3)掌握生字字形。2.汇报交流(1)字音:指名读文,纠正字音。huìwéihúzhuófúyuē 诲惟鸿鹄弓缴弗若曰(2)解释古文词语的意思。
三、熟记课文。读正确、流利。1.教师范读。2.指导文言文读法。3.学生练读。
四、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中蕴含的道理。2.熟读、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件什么事?(两个人向弈秋学习下围棋,由于学习态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以学生自学为主,同桌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教师点拨指导。学生质疑问难,全班讨论解决,老师辅导。
1.逐句理解。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弈秋,是全国下围棋最好的人。)使弈秋诲二人弈。(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一人专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其中一个人听得很专心,只要是弈秋说的,他都听。)一个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另一个人虽然听弈秋讲着,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要飞过来,想象着拉开弓用箭射天鹅。)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虽然与第一个人一起学,但是不如他了。)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2.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三、体会文章中心。
1.什么原因使得两个人学习的结果不一样呢?
(第一个人学习时专心致志,凡是弈秋说的他都记得,比较用心,所以比第二个人学得好。)
2.请大家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3.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四、背诵课文。(分组背)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指导背诵。提示: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学弈》讲述的是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围棋,学习效果截然不同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教学中以谈话激趣,导入新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古文,简单地介绍古文的特点和学习它的意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体感知课外的主要内容后,以学生自学为主,同桌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教师点拨指导。学生质疑问难,全班讨论解决,老师辅导。最后在大家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中感悟文章的中心,在联系自己的实际中明白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
探究活动
巧改对联
过去,张大叔夫妇不仅好吃懒做,而且偷鸡摸狗,村民们十分讨厌他们。现在,张大叔夫妇决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大干一番事业。他们的打算是丈夫外出跑生意,妻子在家养鸡。
然而,不少人带着老眼光把他们看得比石灰还白:“哼,这两口子都能做成一件事情,那太阳就从西边出来了!”甚至有人在他们家的门上贴了一幅对联鄙视他们:
养鸡不生蛋 经商难发财
张大婶看后气得真想大骂,张大叔连忙制止:“别骂、别骂,让我来想想办法”。说罢,张大叔稍加思考,然后提起笔在上下联第4个字后面分别加上了一个字,就把一幅骂人的对联变成赞美人的对联了。
同学们,你知道张大叔加的是哪两个字吗? 答案:
加的是“坏”“横”两个字,对联变成了: 养鸡不生坏蛋 经商难发横财
第二篇:《学弈》教学设计2
《学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教学重点: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教具准备:挂图和小黑板
一、导入新课,出示常见的文言警句(投影片或小黑板): 三人行,必有我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些警句,再把你理解的意思讲一讲。2.跟我们平时所用的书面语言比较一下,这些警句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出文言文的一般特点:有些字与现代的读音、意义不同;言简意赅,语意深远„„)
3.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写成的。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今天我们学习的《学弈》这篇文言文,仅有5句话,70个字,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蕴含着警示世人的道理。
二、读通课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1.师范读课文(能有声有色背诵更好),也可读两遍。
2.总结老师读文言文的特点:一是速度比较慢,二是句中停顿较多。3.学生小声跟老师读两遍。4.学生自由练读,读通为止
5.学生边读边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句话。6.讨论交流。(只要能说出每句话的大致意思就行。)
三、读熟课文,读懂故事
1.学生自由反复诵读,重点指导读好“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前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2.再联系前后句子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3.同座互相说说故事的内容。
四、读书明理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总结出一个什么道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2.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联系实际谈谈,目的是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对待学习、工作的重要性。)
五、练习背诵
六、课后扩展
教师把以前学过的“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文言成语故事,印发给学生,练习读文言文,还可以试着背诵一篇。
七、板书设计
学弈 学棋专心致志 终有所成 做事认认真真
第三篇:学弈教学设计2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打印1份
1.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介绍孟子资料: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二、预习检测.
1.展示生字生词,抽生认读。
三、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课文。
2.读后学生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多音字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5.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
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5、这两个人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下棋,他们是怎么学的?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各自学得怎样呢?一起回答——
生齐读: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出示课件)E、师生合作吟诵
老师给大家开头,一生读第一个人的表现,一生读第二个人的表现,一生读最后的结果。F、成语运用
用两个成语,形容两个人是怎样学习的。(专心致志、三心二意)用两个四字词语,说一下两个人学习的结果。(学有所成、一无所获)板书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六、当堂检测:(课件展示)
学弈
一人专心致志
学有所成 一人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
态度决定成败
第四篇:学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两小儿辩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学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三、读熟课文,自学质疑
1.查阅有关孔子、列子及《列子》一书的资料,了解孔子的生平。
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2.用“∕”给课文标出停顿,并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注释,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四、合作交流,理解课文。
1.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2.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3.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五、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
其:
为: 也:
如: 此: 乎:
始出: 小儿: 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六、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七、归纳整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九、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两小儿:善于观察
说话有理据 孔 子:实事求是
教学反思
第五篇:《学弈》教学设计2
《学弈》教学设计2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2.练习朗读。熟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们祖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在1919年以前基本是使用文言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学弈》。
2.读课题,解题。
什么是学弈?请同学们通过阅读预习提示寻找答案。(学弈:学习下围棋。)
3.本文选自《孟子》的《告子篇》,作者是孟子,是他谈到学习态度和聪明不聪明的问题时举的一个例子。
4.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孟子的资料?
(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著作有《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
二、自读课文,解决疑难。1.按要求读文。(1)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工具书和注释解决。(3)掌握生字字形。2.汇报交流
(1)字音:指名读文,纠正字音。huì wéi
hú
zhuó
fú
yuē 诲 惟 鸿鹄 弓缴
弗 若曰(2)解释古文词语的意思。
/ 3
三、熟记课文。读正确、流利。1.教师范读。2.指导文言文读法。3.学生练读。
四、布置作业 1.读课文。
2.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课文中蕴含的道理。2.熟读、背诵课文。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件什么事?(两个人向弈秋学习下围棋,由于学习态度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二、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以学生自学为主,同桌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教师点拨指导。学生质疑问难,全班讨论解决,老师辅导。
1.逐句理解。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是全国下围棋最好的人。)使弈秋诲二人弈。(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一人专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其中一个人听得很专心,只要是弈秋说的,他都听。)一个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另一个人虽然听弈秋讲着,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要飞过来,想象着拉开弓用箭射天鹅。)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3
(虽然与第一个人一起学,但是不如他了。)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2.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三、体会文章中心。
1.什么原因使得两个人学习的结果不一样呢?
(第一个人学习时专心致志,凡是弈秋说的他都记得,比较用心,所以比第二个人学得好。)
2.请大家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3.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四、背诵课文。(分组背)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指导背诵。板书设计: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