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考研数学 所有知识点快速总结.doc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2018考研数学
所有知识点快速总结
考研数学难倒了一大片考研党,这可如何是好?别担心,以下是小编找的数学公式,考研党们可以边记公式,边理解公式,理解了这些公式,记就没有那么难了。
考研数学中的公式、定理可以说数不胜数,利用公式定义可以条理清晰地将知识点挑拣整合起来,既方便记忆又能在记忆环节中深化理解知识点内容。
为此,小编找到了考研数学中的知识点口诀分享给大家,希望小伙伴儿们能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思考掌握考研数学的解题技巧,将考研数学的复习备考工作系统高效地进行下去,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函数概念五要素,定义关系最核心。
2、分段函数分段点,左右运算要先行。
3、变限积分是函数,遇到之后先求导。
4、奇偶函数常遇到,对称性质不可忘。
5、单调增加与减少,先算导数正与负。
6、正反函数连续用,最后只留原变量。
7、一步不行接力棒,最终处理见分晓。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8、极限为零无穷小,乘有限仍无穷小。
9、幂指函数最复杂,指数对数一起上。
10、待定极限七类型,分层处理洛必达。
11、数列极限洛必达,必须转化连续型。
12、数列极限逢绝境,转化积分见光明。
13、无穷大比无穷大,最高阶项除上下。
14、n项相加先合并,不行估计上下界。
15、变量替换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23、函数之差化导数,拉氏定理显神通。
24、导数函数合(组合)为零,辅助函数用罗尔。
25、寻找ξη无约束,柯西拉氏先后上。
26、寻找ξη有约束,两个区间用拉氏。
27、端点、驻点、非导点,函数值中定最值。
28、凸凹切线在上下,凸凹转化在拐点。
29、数字不等式难证,函数不等式先行。
30、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权威的考研辅导机构
39、交换积分的顺序,先要化为重积分。
40、无穷级数不神秘,部分和后求极限。
41、正项级数判别法,比较、比值和根值。
42、幂级数求和有招,公式、等比、列方程。
看看这些口诀是不是对于考研数学的知识点一下子思路清晰起来了,建议小伙伴儿们可以在闲暇时间将这些口诀重复多看、加深理解,这样既能对考研数学的知识形成体系化的框架,又能节省时间,提高考研复习备考的效率。
页 共 4 页
第二篇:高中物理所有知识点总结
高考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教学内容:
知识点总结
1.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0 滑动摩擦力:fN 2.竖直面圆周运动临界条件: 绳子拉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条件:(或球在竖直圆轨道内侧做圆周运动) 绳约束:达到最高点:v≥gR,当T拉=0时,v=gR mg=F向,杆拉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的条件:(球在双轨道之间做圆周运动) 杆约束:达到最高点:v≥0 T为支持力 0< v T=0 mg=F向,v=gR T为拉力 v>gR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3.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相同,A=C,轮上边缘各点v相同,vA=vB 4.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处,运行速度3.1km/s。 m1m2 25.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F=Gr,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gR2=GM 10.从倾角为α的斜面上A点以速度v0平抛的小球,落到了斜面上的B点,求:SAB 12gt 2在图上标出从A到B小球落下的高度h=和水平射程s=v0t,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几何关系。 11.从A点以水平速度v0抛出的小球,落到倾角为α的斜面上的B点,此时速度与斜面成90°角,求:SAB gtv在图上把小球在B点时的速度v分解为水平分速度v0和竖直分速度vy=gt,可得到几何关系:0tgα,求出时间t,即可得到解。 12.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1sv0tat222asv2v0a22vtv2sv0vtt222vs22vvt02vtv0tvvts0·t2 smsn(mn)·aT2 2R2 13.匀速圆周周期公式:T=v频率公式:f1vnT22R s速度公式:vrtt22T mv22向心力:F向m2RmRT R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 转速(n:r/s) 14.波的图像、振动图像 振动过程和波的形成过程:质点的振动方向、波的传播方向、波形三者的关系 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f的变化关系。 T 水平弹簧振子为模型:对称性——在空间上以平衡位置为中心。掌握回复力、位移、速度、加速度的随时间位置2单摆周期公式:T= lg 动量守恒条件: ①系统不受外力或系统所受外力为零; ②F内>F外; ③在某一方向上的合力为零。 动量守恒的应用:核反应过程,反冲、碰撞 应用公式注意: ①设定正方向; ②速度要相对同一参考系,一般都是对地的速度 ③列方程:m''1v1m2v2m1v1m2v2或△P1=-△P2 17.碰撞: 碰撞过程能否发生依据(遵循动量守恒及能量关系E前≥E后) 完全弹性碰撞:钢球m1以速度v与静止的钢球m2发生弹性正碰,v1m2碰后速度:mv2m11'm1v2'v11m m1m2 碰撞过程能量损失:零 完全非弹性碰撞: 质量为m的弹丸以初速度v射入质量为M的冲击摆内穿击过程能量损失:E损=mv2/2-(M+m)v22/2,mv =+M)v2,(M+m)v22/2=(M+m)gh vMmm2gh 1碰撞过程能量损失:2mv2MMm 非完全弹性碰撞:质量为m的弹丸射穿质量为M的冲击摆,子弹射穿前后的速度分别为v0和v1。 mvm(v0v1)0mv1MvvM E12112mv202mv1E2Mv2 碰撞过程能量损失:Q1mv21mv21220212Mv 18.功能关系,能量守恒 功W=FScosα,F:恒力(N) S:位移(m) α:F、S间的夹角 机械能守恒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受其它力但不做功 应用公式注意: ①选取零参考平面; ②多个物体组成系统机械能守恒; m(112mv12mgh1mv2mgh2EEkp 22③列方程:或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①摩擦力对某一物体来说,可做正功、负功或不做功; ②f静做功机械能转移,没有内能产生; ③Q=f滑 ·Δs(Δs为物体间相对距离)动能定理:合力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mvtmvW总02222W总EK 方法:抓过程(分析做功情况),抓状态(分析动能改变量)注意:在复合场中或求变力做功时用得较多 能量守恒:△E减=△E增 (电势能、重力势能、动能、内能、弹性势能)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分析电热时,通常可用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的方法。 19.牛顿运动定律:运用运动和力的观点分析问题是一个基本方法。(1)圆周运动中的应用: a.绳杆轨(管)管,竖直面上最“高、低”点,F向(临界条件)b.人造卫星、天体运动,F引=F向(同步卫星)c.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f洛=F向(2)处理连接体问题——隔离法、整体法 (3)超、失重,a↓失,a↑超 (只看加速度方向) 20.库仑定律:公式:Fkq1q2r2 条件:两个点电荷,在真空中 21.电场的描述: 电场强度公式及适用条件: E①Fq(普适式) kQr2(点电荷),r——点电荷Q到该点的距离 Ud(匀强电场),d——两点沿电场线方向上的投影距离 ②E③E电场线的特点与场强的关系与电势的关系: ①电场线的某点的切线方向即是该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 ②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电场线密处电场强度大; ③起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可能相交。④沿电场线方向电势必然降低 等势面特点: 要注意点电荷等势面的特点(同心圆),以及等量同号、等量异号电荷的电场线及等势面的特点。①在同一等势面上任意两点之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的功为零; ②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等势面密的地方(电势差相等的等势面),电场强度较强; ③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 考纲新加: 22.电容: 平行板电容决定式:Cs4kd(不要求定量计算) 定义式:CQU 单位:F(法拉),1F106F,1pF1012F 注意:当电容与静电计相连,静电计张角的大小表示电容两板间电势差U。考纲新加知识点:电容器有通高频阻低频的特点 或:隔直流通交流的特点 当电容在直流电路中时,特点: ①相当于断路 ②电容与谁并联,它的电压就是谁两端的电压 ③当电容器两端电压发生变化,电容器会出现充放电现象,要求会判断充、放电的电流的方向,充、放电的电量多少。 23.电场力做功特点: ①电场力做功只与始末位置有关,与路径无关 ②WqUAB ③正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做正功,负电荷沿电场线方向移动做负功 ④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 24.电场力公式: FqE,正电荷受力方向沿电场线方向,负电荷受力方向逆电场线方向。 25.元电荷电量:1.6×10-19C 26.带电粒子(重力不计):电子、质子、α粒子、离子,除特殊说明外不考虑重力,但质量考虑。 带电颗粒:液滴、尘埃、小球、油滴等一般不能忽略重力。 27.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 电场中 加速——匀变速直线 偏转——类平抛运动 圆周运动 磁场中 匀速直线运动 v2BqvmrmvrBq2r2mTvBq 特点:f洛与v方向垂直,f只改变v的方向,不改变v大小,f洛永远不做功。 33.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公式:感应电动势平均值:n 方向由楞次定律判断。 B,E·Stt 注意: (1)若面积不变,磁场变化且在B—t图中均匀变化,感应电动势平均值与瞬时值相等,电动势恒定(2)若面积不变,磁场变化且在B—t图中非均匀变化,斜率越大,电动势越大 感应电动势瞬时值:ε=BLv,L⊥v,α为B与v夹角,L⊥B 方向可由右手定则判断 34.自感现象 L单位H,1μH=106H -自感现象产生感生电流方向 自感线圈电阻很小 K闭合现象(见上图)K断开现象(见上图)总是阻碍原线圈中电流变化 从时间上看滞后 灯先亮,逐渐变暗一些 灯比原来亮一下,逐渐熄灭(此种现象要求灯的电阻小于线圈电阻,为什么?)考纲新增:会解释日光灯的启动发光问题及电感线圈有通低频阻高频的特点。 35.楞次定律: 内容: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磁通量的变化。理解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阻碍)产生感应电流原因 ①感应电流的效果阻碍相对运动 ②感应电流的效果阻碍磁通量变化 ③用行动阻碍磁通量变化 ④a、b、c、d顺时针转动,a’、b’、c’、d’如何运动? 随之转动 电流方向:a’ b’ c’ d’ a’ 36.交流电:从中性面起始:ε=nBsωsinωt 从平行于磁方向:ε=nBsωcosωt 对图中Bs,ε=0 对图中0,ε=nBsω 线圈每转一周,电流方向改变两次。 37.交流电ε是由nBsω四个量决定,与线圈的形状无关 38.交流电压:最大值m,nBs或nm 有效值有,2nBs2 注意:非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有要按发热等效的特点具体分析并计算 平均值,t n39.交流电有效值应用: ①交流电设备所标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额定功率 ②交流电压表、电流表测量数值U、I ③对于交变电流中,求发热、电流做功、U、I均要用有效值 40.感应电量(q)求法: qItttRR 仅由回路中磁通量变化决定,与时间无关 41.交流电的转数是指:1秒钟内交流发电机中线圈转动圈数n nf2 842.电磁波波速特点:C310m/s,Cf,是横波,传播不依赖介质。 考纲新增: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磁(电)场。 注意:均匀变化的电(磁)场产生恒定磁(电)场。周期性变化的电(磁)场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电)场,并交替向外传播形成电磁波。 43.电磁振荡周期:*T2Lc,考纲新加: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 f12Lc 发射过程:要调制 接收过程要:调谐、检波 44.理想变压器基本关系: 1P2;②①PU1U2n1n2;③ I1I2n2n1 U1端接入直流电源,U2端有无电压:无 输入功率随着什么增加而增加:输出功率 45.受迫振动的频率:f=f策 共振的条件:f策=f固,A最大 46.油膜法:dVs 47.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什么的运动? 颗粒的运动 布朗运动反映的是什么?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明显与什么有关? ①温度越高越明显;②微粒越小越明显 48.分子力特点:下图F为正代表斥力,F为负代表引力 ①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斥力 ②当r=r0,F引=F斥 ③当r 49.热力学第一定律:EWQ(不要求计算,但要求理解) W<0表示:外界对气体做功,体积减小 Q>0表示:吸热 △E>0表示: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考纲新增: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不可能自发的从低温物体到高温物体。或:机械能可以完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不能够完全变为机械能,具有方向性。或:说明第二类永动机不可以实现 考纲新加:绝对零度不能达到(0K即-273℃) 50.分子动理论: 温度: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T、v物质质量有关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内能由温度决定(T) 51.计算分子质量: mMmolVmolNANA 衍射现象:泊松亮斑、单缝、单孔衍射 55.光子的能量:E=hν ν——光子频率 56.光电效应: ①光电效应瞬时性 ②饱和光电流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 ③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增大而增大 ④对于一种金属,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发生光电效应 考纲新增:hν=W逸+Ekm 57.电磁波谱: 说明:①各种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c=3.00×108m/s ②进入介质后,各种电磁波频率不变,其波速、波长均减小 ③真空中c=λf,媒质中v=λ’f 无线电波:振荡电路中自由电子的周期性运动产生,波动性强,用于通讯、广播、雷达等。 红外线: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热效应现象显著,衍射现象显著,用于加热、红外遥感和摄影。可见光: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能引起视觉,用于摄影、照明。 紫外线:原子外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化学作用显著,用来消毒、杀菌、激发荧光。 伦琴射线: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后产生,具有荧光效应和较大穿透能力,用于透视人体、金属探伤。λ射线:原子核受激发后产生,穿透本领最强,用于探测治疗。考纲新增:物质波 任何物质都有波动性 考纲新增:多普勒效应、示波器及其使用、半导体的应用 知道其内容:当观察者离波源的距离发生变化时,接收的频率会变化,近高远低。58.光谱及光谱分析: 定义:由色散形成的色光,按频率的顺序排列而成的光带。连续光谱:产生炽热的固体、液体、高压气体发光(钢水、白炽灯)谱线形状:连续分布的含有从红到紫各种色光的光带 明线光谱:产生炽热的稀薄气体发光或金属蒸气发光,如:光谱管中稀薄氢气的发光。谱线形状:在黑暗的背影上有一些不连续的亮线。 吸收光谱:产生高温物体发出的白光,通过低温气体后,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后产生的 谱线形状:在连续光谱的背景上有不连续的暗线,太阳光谱 联系:光谱分析——利用明线光谱中的明线或吸收光谱中的暗线 ①每一种原子都有其特定的明线光谱和吸收光谱,各种原子所能发射光的频率与它所能吸收的光的频率相同 ②各种原子吸收光谱中每一条暗线都与该原子明线光谱中的明线相对应 ③明线光谱和吸收光谱都叫原子光谱,也称原子特征谱线 59.光子辐射和吸收: ①光子的能量值刚好等于两个能级之差,被原子吸收发生跃迁,否则不吸收。②光子能量只需大于或等于13.6eV,被基态氢原子吸收而发生电离。 ③原子处于激发态不稳定,会自发地向基态跃迁,大量受激发态原子所发射出来的光是它的全部谱线。 例如:当原子从低能态向高能态跃迁,动能、势能、总能量如何变化,吸收还是放出光子,电子动能Ek减小、势能Ep增加、原子总能量En增加、吸收光子。 60.氢原子能级公式:2EnE1n2,E113.6eV 10轨道公式:rnnr1,r10.5310m 能级图: n=4 -0.83eV n=3 -1.51eV hν=∣E初-E末∣ n=2 -3.4eV 32341 69.放射性同位素: ①利用它的射线,可以探伤、测厚、除尘 ②作为示踪电子,可以探查情况、制药 70.电流定义式:Iqt 微观表达式:Inevs 电阻定义式:决定式:RUI Rls T..R 特殊材料:超导、热敏电阻 71.纯电阻电路 U2U22WUItIRttPUIIRRR 电功、电功率:、22QIRt WUIt非纯电阻电路: 电热能量关系:WQW机或化、PP热P机或化 72.全电路欧姆定律:IERr(纯电阻电路适用);U端EIr 断路:R I0 U外 短路:R0 IEr U内IrE U外0 对tgα=r,tgβ=R,A点表示外电阻为R时,路端电压为U,干路电流为I。 73.平行玻璃砖:通过平行玻璃砖的光线不改变传播方向,但要发生侧移。侧移d的大小取决于平行板的厚度h,平行板介质的折射率n和光线的入射角。 74.三棱镜:通过玻璃镜的光线经两次折射后,出射光线向棱镜底面偏折。偏折角跟棱镜的材料有关,折射率越大,偏折角越大。因同一介质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各种色光的偏折角也不同,形成色散现象。 75.分子大小计算:例题分析: 只要知道下列哪一组物理量,就可以算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①阿伏伽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 ②阿伏伽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 ③阿伏伽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 ④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分析:①每个气体分子所占平均体积: V01摩尔气体的体积摩尔质量NA密度·NA 13摩尔质量3dV密度NA ②气体分子平均间距:选②项 估算气体分子平均间距时,需要算出1mol气体的体积。 516 由动能定理:qU1mv202(匀强电场、非匀强电场均适用) 或qEd1mv202(适用于匀强电场) (2)静电场偏转: 带电粒子: 电量q 质量m;速度v0 偏转电场由真空两充电的平行金属板构成 板长L 板间距离d 板间电压U 板间场强:EUd 带电粒子垂直电场线方向射入匀强电场,受电场力,作类平抛运动。垂直电场线方向,粒子作匀速运动。 Lv0t tLv0 沿电场线方向,粒子作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加速度:aqEqUmmd 从射入到射出,沿电场线方向偏移: 12qEL2qUL2yat2222mv02mdv0 偏向角:tgatqELqUL22v0mv0mdv0 (3)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偏转的讨论: 决定y()大小的因素: ①粒子的电量q,质量m; ②粒子射入时的初速度v0; ③偏转电场:E(U)、L、d(EU)d qEL2qELy22mv02mv0 tg 80.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基本思路:解决电源计算,找等效电路,处理研究对象力与运动的关系,功能及能转化与守恒关系。 题1: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匝数为n的线圈,电阻为r,面积为s,将一额定电压为U、额定功率为P的电动机与之串联,电动机电阻为R,若要使电动机正常工作,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多大?若旋转一圈,全电路产生多少热? 目的:交流电、非纯电阻电路 Em=nBsω 【模拟试题】 1.如图所示,由不同质量、电量组成的正离子束垂直地射入正交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区域里,结果发现有些离子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未发生任何偏转。如果让这些不偏转的离子再垂直进入另一匀强磁场中,发现这些离子又分成几束,对这些进入后一磁场的不同轨迹的离子,可得出结论() A.它们的动量一定各不相同 B.它们的电量一定各不相同 C.它们的质量一定各不相同 D.它们的电量与质量之比一定各不相同 2.均匀介质中,各质点的平衡位置在同一直线上,相邻质点的距离均为s,如图甲所示。振动从质点1从平衡位置开始向右传播,质点1从平衡位置开始运动时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经过时间t,前13个质点第一次形成如图乙所示的波形。关于这列波的周期和波速有如下说法 (1)这列波的周期T2t3 (2)这列波的周期Tt2 (3)这列波的传播速度v12s/t (4)这列波的传播速度v16s/t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1)(3) B.(1)(4) C.(2)(3) D.(2)(4) 3.某质点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在第1秒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质点在第2秒内和第3秒内加速度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 C.质点在第3秒内速度越来越大 D.在前7秒内质点的位移为负值 4.如图所示,虚线MN左侧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右侧无磁场,用水平外力将一个矩形导线框从图示位置匀速向右拉出磁场区,已知两次拉出速度之比为1:3,则在两次拉出过程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两次导线框内感应电动势之比为1:9 B.两次导线框所受安培力的合力大小之比为1:9 C.两次外力的功率之比为1:9 D.两次导线框内产生的电热之比为1:9 5.一个带活塞的气缸内盛有一定量的气体,若此气体的温度随其内能的增大而升高,则() A.将热量传给气体,其温度必升高 B.压缩气体,其温度可能降低 C.压缩气体,同时气体向外界放热,其温度必不变 D.压缩气体,同时将热量传给气体,其温度必升高 6.如图所示,能承受最大拉力为10N的细线OA与水平方向成45°角,能承受最大拉力为5N的细线OB水平,细线OC能承受足够大拉力,为使OA、OB均不被拉断,OC下端所悬挂的物体的最大重力是() A.52N C.5N 5NB.2 D.10N 7.如图所示,在匀强磁场中用绝缘丝线悬吊一带电小球,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简谐振动。A、C两点是其运动的最高点,O点是运动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分别向左和向右经过最低点O时() A.小球所受洛仑兹力相同 B.丝线所受拉力相同 C.小球的动能相同 D.小球的运动周期比没有磁场时要大 8.一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连接一只交流电流表,副线圈接入电路的匝数可以通过滑动触头Q调节,如下图所示,在副线圈两输出端连接了定值电阻R0和滑动变阻器R,在原线圈上加一电压为U的交流电,则() A.保持Q的位置不动,将P向上滑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大 B.保持Q的位置不动,将P向上滑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C.保持P的位置不动,将Q向上滑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大 D.保持P的位置不动,将Q向上滑动时,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9.如图所示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向上滑动时,则() A.电源的功率变小 B.电容器贮存的电量变小 C.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变小 D.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变小 10.如图所示,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质量为m,则距磁场H高处自由下落,其下边ab进入匀强磁场后,线圈开始作减速运动,直到其上边cd刚刚穿出磁场时,速度减为ab边进入磁场时的一半,磁场的宽度也为L,则线框穿越匀强磁场过程中发出的焦耳热为() A.2mgL B.2mgLmgH C.2mgL3mgH4 1mgH4 D.2mgL【试题答案】 1.D 9.B 10.C 223- 第一节 婚姻家庭 婚姻家庭的概念 1、婚姻的定义: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依法自愿缔结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两性结合。 应把握四个层次:婚姻必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必须是社会规范所认可的结合;必须是男女两性合法结合;必须是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的结合。 2、家庭的定义:是指因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所产生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由一定范围的亲属所组成的共同体,家庭关系则是由法律所规范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3、家庭的特征:a由一定范围的亲属组成,至少有两人。以一定的亲属关系为前提条件,有固定身份称谓,家庭成员只能限制在亲属的一定范围内,家庭成员一定是亲属,亲属不一定是家庭成员。 b 组成家庭的亲属一般有三个来源:婚姻,血缘,法律拟制。 c 被法律确认和调整的家庭,以权利义务为实体内容,即作为家庭成员的亲属之间在法律上存在明确的权利义务关系。(完备的婚姻家庭立法既要注意调整家庭关系,还要注意调整家庭外的亲属关系) d 家庭作为社会关系的特定形式,既是由人所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又是以一定的物为基础的财产集合体。婚姻家庭法一方面应规范亲属身份关系,另一方面还应建立合理有效的家庭财产制度。 4、婚姻与家庭的关系:在本质上,婚姻和家庭都是一种社会关系。其中,婚姻是家庭的前提,家庭是婚姻成立的结果,也是婚姻的结构载体;在微观和现实表现上,婚姻当事人双方组成里最初的家庭,然后才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家庭关系。一般来说,家庭关系包括婚姻关系,家庭成员的权利义务则包括夫妻的权利义务。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个体化的婚姻是造就家庭的基本动力之一。因此,婚姻是否稳定,影响到家庭是否稳定,婚姻质量的好坏决定着家庭的命运。婚姻家庭的结构与职能 5、婚姻的结构:历史上经历了群婚结构、偶婚结构和个体婚结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是个体婚的变种。一夫一妻是协调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最佳婚姻结构。 6、婚姻的职能:性爱职能、生育职能、扶助职能。 7、家庭的结构: (一)核心家庭,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1)配偶家庭:只有一对夫妇而没有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 未育配偶家庭:尚未生育子女或根本不准备生育子女的一对夫妇所组成的家庭 空巢家庭:子女均已成年并单独成家生活或子女不幸死亡,只剩下夫妇两人的老年型家庭。2)单亲家庭:由于死亡或离婚而只剩下夫妇中一方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包括父单亲家庭和母单亲家庭,属于缺损家庭之一。 (二)扩大家庭,与核心家庭相对应,扩大家庭指由两对或两对以上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类: 1)主干家庭,又叫直系家庭,或异代扩大家庭:由两对或两对以上均异代夫妇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核心家庭异代、纵向扩大的结果。 一对夫妇与男方或女方父母以及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占多数) 一对夫妇与男方或女方父母、未婚子女、未婚弟妹或兄姐所组成的家庭。 特殊或不完整形式:只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均异代的夫妇而没有未婚青少年的配偶主干家庭;夫妇或父母缺损一方的单亲主干家庭。2)联合家庭,又叫复合家庭:由至少两对或两对以上同代夫妇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是核心家庭同代、横向扩大的结果。 异代联合家庭:两对或两对以上的同代夫妇及其未婚子女与父母所组成的家庭。同代联合家庭:两对或两对以上同代夫妇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三)断代家庭:只有一袋未婚青少年或者一代未婚青少年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组成的家庭,是缺损家庭的一种。 8、核心家庭、空巢家庭不断增长的原因:1)实行计划生育之前多子女家庭较多,这些子女婚后一般只有一个已婚子女与父母共同生活,或全部分开。2)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逐步推行,经济上父母对子女的依赖性减弱。3)现代劳动就业的流动性、跨地域性和自由行日益增强。4)现代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差异较大,为预防和缓解代际矛盾,父母与已婚子女分开生活。 9、家庭的职能:性爱职能、人口再生产职能、经济职能、教育职能、保障职能、精神情感职能。 婚姻家庭的性质 婚姻家庭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带有双重特征,但是社会属性是其本质属性。 第二节 婚姻家庭制度 婚姻家庭制度的社会地位 10、婚姻家庭制度的本质:婚姻家庭制度是指一定社会制度下的婚姻家庭形态,即由一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通过各种社会规范所确认的特定的婚姻家庭模式。其本质特征集中于四个方面: 1)是社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制度的共性。是由特定社会所缺里的有关婚姻家庭社会关系规范和婚姻家庭行为规范的一种综合系统,在一定社会中带有普遍性、统一性、稳定性。基本功能有三:给个人和社会明确的导向;协调婚姻家庭中个人与社会利益的冲突,保证双重利益的调适和实现;确立和维护一定的婚姻家庭秩序。 2)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各该社会的婚姻家庭形态在上层建筑领域的集中表现,具有上层建筑的共性,受到人类社会发展中固有规律的作用。 3)作为上层建筑的婚姻家庭制度,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婚姻家庭形态的集中体现。4)是婚姻家庭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有机结合。 11、婚姻家庭制度与经济基础: 1)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了包括婚姻家庭制度在内的全部上层建筑的性质。 2)婚姻家庭制度产生、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力量是经济基础。婚姻家庭制度既因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表现出历史性、可变性;又因经济基础的历史延续特点和婚姻家庭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具有稳定性和社会性。只有生产力发展导致经济基础变革,才能引起婚姻家庭制度的根本变革。 3)婚姻家庭制度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落后、衰败的婚姻家庭制度是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社会进步的消极力量;进步、文明的婚姻家庭制度是推动和巩固新的经济基础,推进生产力发展,促使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 12、婚姻家庭制度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并不直接作用于婚姻家庭制度,而是通过上层建筑各个部门的媒介作用反映出来的。一方面,调整婚姻家庭的各种社会规范,寓于上层建筑的各个部门之中,它们直接确定了婚姻家庭制度的各项内容,使婚姻家庭制度有一个明确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婚姻家庭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必须借助上层建筑各个部门的功能、手段才能运作。只有正确认识上层建筑包括意识形态对婚姻家庭制度的作用,才能合理解释为什么经济基础相同的的民族和国家在婚姻家庭制度上竟会表现出明显差异。 13、婚姻家庭制度与政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领域中处于首要地位。在阶级社会中,政治制度最直接的反映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对婚姻家庭制度影响十分明显。统治阶级总是极力采用政治手段对婚姻家庭制度提出要求,把符合其解及利益的婚姻家庭形态上升到主导地位,使之有利于当时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而婚姻家庭制度又总是为一定的政治制度服务。 (新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以及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是确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基本依据和重要保证。) 14、婚姻家庭制度与法律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阶级和国家产生之后调整婚姻家庭的重要手段。·婚姻家庭法是一个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婚姻家庭制度的直接表现。 ·一切统治阶级无不利用法律形式把有利于本阶级的婚姻家庭形态固定下来,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并以强制力保证实施,借以维护阶级统治利益和社会秩序。 ·婚姻家庭制度具有一定的法律形式之后,则更加系统化、稳定化、强制化,对社会的作用力度增强了。 所以,在阶级社会,婚姻家庭制度主要表现为婚姻家庭法,婚姻家庭法是婚姻家庭制度的典型形式,有关婚姻家庭的立法,在古今中外各国的法律体系中都有重要地位。 15、婚姻家庭制度与道德 ·道德是以善恶、荣辱观念来评价人们的社会行为,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体系,通过自我评价和公共评价起到约束人们行为的作用。·统治阶级无不通过舆论宣传等各种形式,把有利于本阶级的道德规范灌输到人们的价值取向中,使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社会道德,并直接或间接的转化到社会制度之中。 ·于法律相比,道德对婚姻家庭行为的要求更高,约束范围更广,影响时间更久远,它能使人们在婚姻家庭中的行为更加自觉的符合统治阶级的要求。所以,统治阶级总是不断的将符合本阶级意志和利益的婚姻家庭到的上升为法律,成为法律的渊源。 因此,在特定的社会里,统治阶级的婚姻家庭道德与婚姻家庭立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构成婚姻家庭制度的主要内容;婚姻家庭制度不仅具有一定的法律形式,而且具有一定得到的形式;符合法律的行为,必然符合道德的要求,但违背道德的行为不一定违反法律。 16、婚姻家庭制度与宗教 ·宗教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是以神的崇拜和神的意旨为核心的信仰与行为准则的总合,渊源于人们对于超乎个人的自然力量与社会力量的崇拜。比较完备的宗教一般包括礼仪、戒条和教义,其中包含大量有关婚姻家庭的内容。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用宗教力量非法干涉婚姻家庭是被禁止的,但少数民族在这方面的宗教观念和宗教信仰传统则应根据有关法律和有关宗教政策受到应有的尊重。 17、婚姻家庭制度与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简称习俗,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社会规范,也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世代沿袭与继承的一种习惯性行为模式,带有民族性、地域性、稳定性、文化传统性等特点。 ·法律和道德所认可的某些习惯本身就是婚姻家庭制度的组成部分 ·有些风俗习惯为上升到法律和道德层面,但在社会底层仍对人们的婚姻家庭生活起着调节和制约的作用。 ·广大人民群众婚姻家庭生活总结的,科学文明的风俗习惯应予保持和发扬;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愚昧落后的、阻碍婚姻家庭制度变革和发展的风俗习惯应予以否定和根除。原始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 18、群婚制,又叫集团婚制,是原始社会中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形式。分为血缘群婚制和亚血缘群婚制两个阶段: 1)血缘群婚制,又称血婚制或血缘家庭。 ·是指在原始社会蒙昧时期的中级阶段,在同一原始群体内,同一行辈或同一年龄阶段的男女既是兄弟姐妹又互为夫妻的集团婚姻形式。 ·它是群婚制的低级形式,也是人类两性关系史上产生的一个禁忌规则。 ·这一规则派出了纵向的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等直系血亲的两性行为;两性行为只能在同一行辈的男女之间进行。特征概括为:在同一原始群体内部,根据人们出生先后的辈分或者年龄划分允许通婚的集团,纵向的不同辈分的集团之间不允许存在两性关系,横向的相同辈分的统一集团内部既是兄弟姐妹,又是夫妻。 2)亚血缘群婚制,又叫伙婚制,亚血缘家庭或普纳路亚家庭。 ·是群婚制发展的第二阶段,是群婚制的高级形式,从两性关系中进一步排除了兄弟姐妹,起初排除了同胞兄弟姐妹,后来又逐步排除了血缘较远的兄弟姐妹间的通婚。 ·实质特点:一群姐妹有着她们的共同之夫,但她们的兄弟除外;一群兄弟有着他们的共同之妻,但他们的姐妹除外。·氏族外婚制,部落内婚制。 19、对偶婚制,或称对偶家庭。 ·是指一男一女在长或短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偶居生活的婚姻形式。·是群婚制向一夫一妻的个体婚制转变的过渡形态,产生后与原始社会蒙昧时期和野蛮时期的交替阶段,盛行于野蛮时代,即原始社会晚期。 ·走婚、望门居、不落夫家等习俗,反映了对偶婚制的历史遗风。20、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制度的产生 ·随着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发展而出现私有财产,一夫一妻制的产生是私有制确立的必然结果。 随着私有制发展而形成的以男权为中心,以一定的私有制财产为经济根源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从一开始就表现出鲜明的社会功利色彩,有两个基本特征: ·婚姻稳固,不允许随意离异,婚姻关系的解除由统治阶级根据其利益需要来严加限制。·性别差异,具有男女不平等的片面性:一方面男子在家庭中掌握私有财产权,集夫权、父权、家长权于一身,妇女毫无权利,成为家庭的奴隶;另一方面婚姻稳固只是针对妇女,对男子并不严格限制。 阶级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一夫一妻制婚姻家庭制度确立之后,又经历了长期的演变过程。可分为奴隶制的婚姻家庭制度、封建制的婚姻家庭制度、资本主义的婚姻家庭制度。 21、奴隶制的婚姻家庭制度 其生产关系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直接占有生产者(奴隶)。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婚姻家庭制度有五个特点: ·习惯、道德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婚礼、家礼实际上起着法的作用。 ·婚姻家庭制度服务于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带有野蛮残暴的性质。对奴隶来说,不可能也无条件通过婚姻建立起自己的家庭。 ·婚姻缔结带有原始习俗的遗迹,包办强迫婚,掠夺婚盛行于早期,后由公开的包办买卖婚逐步取代——聘娶婚,确立了严格的“六礼”操作程序。·家庭关系中,风行严格的父系家长制。妇女、子女、家属在家庭中没有财产权利和人身自由;男尊女卑,长幼有序,恪守孝道和主从关系。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组成等级森严的宗法家族的社会统治结构;夫权、父权、家长权三位一体,共同维护宗法统治利益。 ·公开的、等级化的一夫多妻是奴隶主乃至自由民(不包括奴隶)的普片婚姻形式,并坚持妻妾有序、嫡庶有别的多妻制规则。 奴隶主的妻子来源主要有四:将控制的女奴直接转化;购买女奴或贫民之女;抢夺民女;媵嫁制:女子出嫁时,其妹妹及侄女要随同出嫁,一男娶妻,实得一妻二妾。上层奴隶主要娶一国之女,则同姓两国要以三女从媵,故有“诸侯一娶九女”之说。 22、封建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 · 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封建地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占有生产者(农奴和农民),在此基础上,残暴程度有所缓和,但基本上一脉相承;奴隶社会中父权家长制的内容和特点原则上被保留了下来,并通过封建的法律、宗教、道德、习惯等形式更加系统化、合法化、习惯化。特点集中表现为: ·婚姻不自由、奉行强迫包办婚姻和买卖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婚姻的主要形式,门当户对、聘财买卖时婚姻的实际内容 ·一夫多妻、专权离婚、妻子没有离婚权是婚姻的基本要求 ·家长制家庭是封建社会中的基本经济单位和细胞组织 ·家长专制、男尊女卑、漠视子女礼仪,维护以男性统治者为中心的封建宗法制度是家庭制度的核心。 欧洲封建社会婚姻家庭制度带有浓厚宗教特点。中国封建社会:三纲五常是家庭制度的高度抽象,女子三从四德是确定妇女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的标准,六礼聘娶婚是最普遍的婚姻形式。 23、资本主义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 资本主义社会的婚姻家庭制度完成了从身份到契约、从宗教到世俗、从封建到民主的演变和发展,确立了男女平等、婚姻自由、过错离婚等法律原则。 24、社会主义的婚姻家庭制度 以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一夫一妻、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作为基本原则和本质特征。 第三节 婚姻家庭法 25、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婚姻家庭法是指确认、规范和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发生和终止,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特定范围的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既包括婚姻法规范,又包括家庭法规范,还包括有关其他亲属的法律规范。 ·我国的婚姻家庭法是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所有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婚姻法并不等于全部的婚姻家庭法) ·在法律特性上,我国的婚姻家庭法属于部门法、基本法、实体法和国内法。 26、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为婚姻家庭关系 ·从范围看,既调整婚姻关系,又调整家庭关系;包括婚姻家庭发生、变更、终止动态运行的全过程,又包括由此形成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 ·从调整对象的性质看,婚姻家庭法是身份法而非财产法。人身关系占主导地位,财产关系以人身关系为先决条件,处于依附地位。 27、与民法调整财产的不同 ·基本原则不同,民法中的财产关系以等价有偿、公平、自愿为原则;婚姻家庭法以男女平等、保护弱者为原则。 ·目的不同,民法中的财产关系以服务于商品经济关系或市场经济关系为目的;婚姻家庭法则以服务于家庭共同生活、实现家庭职能为目的 ·主体不同,民法中以一切具有平等属性的自然人、法人为主体;婚姻家庭法以具有特定身份的自然人主体。 ·产生根据不同,民法中以各种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事件、行为或事实构成为根据;婚姻家庭法以能引起特定身份关系的法律事实为依据。 ·性质不同,民法中的财产关系具有任意性,有意思自治的特点;婚姻家庭法中的财产关系大多带有强制性,且对权利义务的互动性要求低。 28、婚姻家庭法的特点 ·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强烈的伦理性 ·鲜明的强制性 29、婚姻家庭法的渊源:一般被界定为法律的规范的表现形式,婚姻家庭法的法律渊源就是婚姻家庭法借以表现和存在的形式。·宪法 ·法律,由全国人民的及其常务委员会指定的规范性文件:构成独立法律部门的基本法;尚无明确法律部门归属的法律;直接调整婚姻家庭关系的专门性法律。 ·国务院及其所属各部、委、局发布的条例、决定、规定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民族自治地方的有关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所做的司法解释,及援用、认可的有关判例,有四个方面的作用:天不成文法律本身的空白;明确可能引起歧义的条文;明确某些法律概念的外延;根据法律精神对法律本身进行修正。 ·我国地结合参加的国际条约 婚姻家庭法的地位看书理解,34——39页 我国婚姻家庭法的历史发展 30、奴隶封建社会 ·以宗法家庭主义为立法基础 ·主要用刑罚作为处理婚姻家庭方面的违规行为的手段,刑法、行政法等公法色彩浓厚 ·在规范形式上,详于礼而略于法 ·具体内容上,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强迫、买卖婚姻和大礼聘娶婚姻;二是统治阶级的一夫多妻;三是男尊女卑,夫权通知;四是家长专制,漠视子女礼仪;五是妇女从一而终,男子专权离婚。 31、近代 ·肇始于清末变法修律,1911.8,大清民律草案,分为民法总则、物权、债权、亲属、继承。·1931.5.5起,亲属编正式施行,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施行的亲属法,从形式上完成了中国亲属法从古代型向近、现代型转变。 ·解放后我国先后颁布1950,1980两部《婚姻法》,2001.4.28《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案)》具体内容见书本41——43 亲属的概念 32、亲属的概念:由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且依存于一定组织形式的特定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法律意义上的亲属有四个鲜明特征: ·亲属不仅是一种社会关系,而且是一种法律关系。这种法律关系兼具身份和财产双重性,但身份性是前提和基础,财产性则是身份性的结果和表现。 ·构成亲属产生原因的法律事实:缔结婚姻法律行为,自然出生的血缘事实,对收养等法律行为或身份事实的法律拟制。 ·亲属具有严格的法律内涵,具体表现为主体身份上和财产上的权利义务。亲属,亲属关系和亲属法律关系在同一内涵和外延上使用。 ·亲属作为人际互动关系,具有特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体结构。在当代社会,家庭已是唯一的实体性的亲属团体,既是人口在生产单位,又是经济单位和教育单位。 33、亲属的与家属的区别 ·家属是与家长制相对应的称谓。古代礼法规定实行家长制,每个家庭设有家长,其余都是家属,包括家长妻儿媳等近亲属,在家庭中共同生活的奴婢、妾、童养媳等,因与家长有人身依附关系,也被视为家属。·《婚姻法》废除家长制,改为家庭成员,家属之称已无法律意义。 ·亲属的范围比家属的范围广得多,家属不一定是亲属,亲属也不一定是家属(家属包括奴婢等)。 34、亲属与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是指同居一家共同生活并互有权利义务的亲属。·家庭成员一定是亲属,亲属不一定是家庭成员。亲属的分类 35、我国古代对亲属的分类:宗亲、外亲、妻亲。 36、现代国家对亲属的分类: ·按亲属间的联系中介:男系亲与女系亲、父系亲与母系亲、直系亲与旁系亲 ·按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近亲属和一般亲属 ·按亲属的辈分:长辈亲、晚辈亲、同辈亲。·按亲属关系发生的原因:配偶、血亲、姻亲 (1)配偶:配偶在亲属中居于核心地位,是血亲和姻亲产生的源泉和基础。(2)血亲:从血缘真假的角度,可分为自然血亲和拟制血亲 ·自然血亲:出自同一祖先、因出生而自然形成的具有真实血缘联系的亲属。不论父系母系,不论婚生还是非婚生,也不论全血缘还是半血缘(同父异母、同母异父),都属自然血亲。·拟制血亲(又称“准血亲”):本无该种血亲应具有的血缘关系,而由法律确认其与该种自然血亲具有同等权利义务的亲属。一是养父母与养子女、养子女与养父母的其他近亲属;二是在事实上形成了扶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 (3)姻亲:是指以婚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配偶除外。 ·血亲的配偶、配偶的血亲、配偶血亲的配偶:妯娌(亲兄弟之妻),连襟(亲姐妹之夫)等 37、亲属的范围 ·分别限定的立法模式:不从总体上概括限定亲属的范围,而是在具体的亲属关系或法律事实事项上分别规定亲属的法律效力。(如我国) ·总体限定的立法模式:立法从总体上概括限定亲属的范围,此范围之外的亲属关系则不属法律调整对象,也不具亲属的法律效力(如日本) ·从我国法律精神看: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应被列入近亲属范围。亲系和亲等 38、亲系:是指亲属间的联络系统。除配偶外,一切亲属都有一定的亲系可循。 (一)直系亲与旁系亲(1)直系亲: ·彼此间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己身所从出(直系前辈)、从己身所出(直系卑亲属),具有纵向的血缘联系。 ·除自然血亲外,还包括法律拟制的直系血亲,养父母与养子女,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等。(2)旁系亲 ·旁系血亲:彼此间具有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与己身同出一源的血亲(直系血亲除外),如兄弟姐妹,侄子女,叔姨姑伯等。 ·旁系姻亲:旁系血亲的配偶;配偶的旁系血亲;配偶旁系血亲的配偶。 (二)男系亲(宗亲)与女系亲(外亲、妻亲) (三)父系亲与母系亲 ·父系亲:通过父亲的血缘关系为中介联系的亲属,如祖父母,叔伯姑,堂兄弟姐妹。·母系亲:同上。如祖父母,舅姨,表兄弟姐妹。 (四)长辈亲(旧称尊亲属)、同辈亲(又称平辈亲)、晚辈亲(旧称卑亲属) 39、亲等: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基本单位。计算的客观依据是血缘联系。以血亲为基准,准用于姻亲,姻亲以学琴的亲等为亲等,配偶不记亲等。 (一)罗马法计算法 ·直系血亲亲等的计算,从己身往上或往下数不算己身,一世代为一亲等。与祖父母为二亲等。 ·旁系血亲的计算,首先,找出同源直系血亲,从己身数至同源记下世代数;其次,从同源直系血亲往下数只要计算的旁系血亲记下世代数;最后,将两边世代数相加。例:我与祖父母二等亲,表哥与祖父母二等亲,则我与表哥四等亲。 (二)寺院计算法 ·直系血亲亲等与罗马法相同 ·旁系血亲亲等计算则取较大的一方。我爷爷是二等亲,大伯与爷爷是一等亲,我与大伯是二等亲。 (三)我国“代”的计算法 ·直系血亲的计算。从己身开始,己身算一代。我与祖父母是三代直系血亲。 ·旁系血亲的计算。找出同源,己身算一代,去较大一边的代数。我与侄女同出于我的祖父母,我与侄女是四代旁系血亲。 注:由于婚姻或法律拟制而产生亲属关系重复的情况是,采取“从近从重”原则。亲属关系的法律事实 40、亲属关系的法律事实(简称身份法律事实):凡依照亲属法规范能够引起亲属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就是亲属关系的法律事实。特点有四个 ·身份法律事实具有法律规范的预定性,必须是亲属法确认的能够引起亲属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事实。 ·具有客观外在性,可以与人的意志有关也可以无关,可以使事件、状态或行为。但必须是客观存在。 ·身份法律事实必须具有法律后果的指向性,必须依法能产生亲属法上后果的事实:产生、变更、消灭。 ·具体表现分为两类 (1)自然事实,与意志无关的客观现象,包括事件和状态,如出生,死亡,成年,共同生活等。 (2)主体的特定身份行为,人有意识的活动,如结婚、离婚、收养、约定财产等。 41、亲属的身份行为:亲属身份行为是自然人有意识的引起亲属身份法律后果的行为。亲属身份行为: ·具有非契约“合同行为”的性质 ·其意思表示有明显的局限性 ·与有无行为能力无关 ·具有非代理性 ·不得附条件或期限 ·其无效、撤销应有独立的规则 ·具有要式性:亲属身份产生、变更、消灭必须经过特定的方式,履行特定的手续。亲属关系的发生和终止 42、配偶关系的发生和终止 1)因结婚而发生,取得结婚证的时间,是配偶关系发生的时间。2)终止原因:一是配偶一方死亡(自然死亡、宣告死亡);二是夫妻离婚。 终止时间:一放自然死亡时间,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判决书生效时间,登记离婚取得离婚证的时间,人们法院准予离婚的调解书或判决书生效的时间。 43、血亲关系的发生和终止: 1)自然血亲关系的发生和终止:只因自然人的出生发生,因死亡终止。 即使子女被收养,也是解除权利义务,因出生形成的父母子女的称谓、法律上的禁婚、和对收养人的干预权利仍然存在。2)拟制血亲关系的发生和终止 ·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的发生和终止 发生:收养关系成立发生,与养父母的近亲属也发生拟制血亲关系; 终止:因一方死亡而终止,或因收养解除而终止,收养解除后,与收养人近亲属的拟制血亲关系也终止。 ·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子女关系的发生和终止 发生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继子女的生父生母与继父或继母结婚,二、继子女与继父母之间必须形成抚养教育关系。同时具备,才能发生拟制血亲关系。 终止: 一、一方死亡; 二、双方当事人自愿协议解除或一方当事人诉至法院依法调解或判决解除; 三、生父母与继父母离婚,继子女未成年,由生父母带走,继父母终止抚养。 注意:如果继子女已被继父母抚养成年,则其与继父母间的拟制血亲关系仍然存在,不因离婚而终止。 43、姻亲关系的发生和终止:无明确规定,配偶一方死亡后,姻亲当事人双方是否保持姻亲关系,听其自便。丧偶儿媳,女婿对公婆,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不论其再婚与否,可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不因配偶一方死亡终止,不因生存配偶一方再婚终止。亲属关系的效力见书63——65 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44、外国婚姻家庭法原则: ·私法自治 ·个人本位 ·社会公益 ·国家对婚姻家庭保护和指导的原则 45、我国婚姻家庭法基本原则 1)婚姻自由: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2)一夫一妻: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的婚姻形态,是私有制确立的必然结果。一切公开或隐蔽的一妻多夫或者一夫多妻的两性关系都是违法的。 3)男女平等:男女两性在婚姻家庭关系中,享有同等权利,负担同等义务。4)保护妇女、儿童、老人的合法权益 ·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与男女平的的原则是一致的,男女平等是基础,保护妇女合法权益是补充,二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有利于男女平等原则真正实现。 ·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规定了禁止溺婴、弃婴和其它残害婴儿的行为,并明确规定了父母的扶养教育义务,并不因离婚而解除;不同情况的子女地位平等,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继子女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保护老人的合法权益: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两个方面。子女赡养义务;禁止遗弃和虐待老人。 5)计划生育:2001.12.9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46、保障基本原则的禁止性规定 (一)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包干婚姻:第三者(包括父母)违背婚姻自由的原则,无视婚姻当事人的一致,强迫他人的婚姻。 ·买卖婚姻:第三者以索取大量财物为目的,包办强迫他人的婚姻。 ·包办买卖婚姻的联系与区别:都违背当事人意愿,对婚事包办强迫。不同之处在于是否以大量索取财物为目的。由此可见,包办婚姻不一定是买卖婚姻,但买卖婚姻一定是包办婚姻。 (二)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是指当事人自愿结婚时,一方以索取一定财务作为结婚必要条件的行为。 ·划清包办婚姻和父母主持、经人介绍本人同意的界限。前者被迫,后者双方经过了解自愿结婚。 ·划清买卖婚姻何洁婚姻索取财物的界限:共同点是都以索取财物作为结婚条件。前者强迫包办,后者基本是自主婚。均违法,但违法的性质、程度、危害后果不同,处理也不一样。·划清借婚姻索取财物和男女婚前自愿馈赠的界限:前者是主动索取,是结婚的先决条件,给予方是违心和被迫的;后者是一方或双方自愿主动赠与,不附条件,与结婚不发生直接联系。 ·划清说媒骗财和正当介绍的界限 ·划清一般干涉婚姻自由和以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的界限:二者都是干涉婚姻自由,前者是违法行为,后者是犯罪行为。 (三)禁止重婚 1)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结婚的行为。2)重婚的形式:法律重婚与事实重婚。 ·法律重婚:前婚未解除,又与他人办理结婚登记。只要办理登记,不论是否同居,重婚即构成。 ·事实重婚:前婚未解除,又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但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3)重婚的法律后果 ·民事后果:重婚不具婚姻的法律效力,重婚是无效婚姻的原因之一;重婚是认定夫妻感情确已破裂,法院准予离婚的情形之一;在离婚时,重婚是无过错方要求损害赔偿的理由之一。·刑事责任:有配偶而重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明知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而与之同居或者结婚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破坏军婚刑期长,同居即构成重婚)4)处理重婚应注意的问题 ·1950年前的重婚:(在婚姻法实施前)如果当事人相安无事,法律不予追究;如果当事人提出离婚要求,应准予离婚;男方一直与妻、妾共同生活的,男方死亡时,妻、妾均有继承其遗产的权利,妻、妾所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相同。 ·1981年前西藏地区的重婚:1981年西藏自治区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变通条例》第2条规定,对执行该条例前形成的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关系,反不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者,准予维持。 ·涉台婚姻中的重婚:1949——1981,海峡两岸长期隔绝。不论在台一方或大陆一方再婚,均不以重婚罪论处;当事人不告诉的,人民法院不主动干预;一方当事人提出与其配偶离婚的,人民法院应依照婚姻法的有关规定处理。·根据具体问题处理重婚问题,特殊情况下不按重婚罪论处。 (四)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男女一方或双方都有配偶,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又称为姘居。 ·通奸,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重婚:长期通奸,形成公开的同居,则构成姘居,如以夫妻名义姘居,则构成事实上的重婚。通奸、姘居为违法行为,一般不构成犯罪。 (五)禁止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的概念:(经司法解释限定)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构成虐待。·分为身体暴力,语言暴力,性暴力。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配偶,前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同居伴侣,前同居伴侣 (六)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 ·虐待:以作为或不作为的形式,对家庭成员歧视、折磨、摧残,使其在精神上、肉体上遭受损害的违法行为。一般的打骂不构成虐待,但已经构成家庭暴力。 ·遗弃:家庭成员中有赡养、抚养、扶养义务的一方,对需要赡养、抚养、扶养的另一方,不履行义务的违法行为。 婚姻的成立 概述 47、婚姻成立的概念:指男女双方已发确立夫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结婚是一种法律行为,必须具备法律要件 48、婚姻成立的要件:可分为三类 1)结婚的实质要件与形式要件 ·实质要件:是指结婚当事人本身应具备的一些要件:当事人必须具备如真实的意愿、适宜的年龄、没有配偶、没有禁止结婚的疾病以及相互之间没有禁止结婚的血缘关系等。 ·形式要件:是指婚姻成立的方式和程序。形式婚主义:当事人必须履行法定的方式或程序后,婚姻才能合法有效,否则,纵然双方有共同生活的事实,仍不受法律保护。事实婚主义:不需经程序。 2)结婚的必备条件与禁止条件 ·必备条件:又称积极条件,是指结婚当事人必须具备的要件,缺一不可。须履行法定程序,无配偶,达到法定婚龄,双方合意等。 ·禁止条件:又称消极条件或者婚姻的障碍,使之法律不允许当事人结婚的情形。如近亲不得结婚,某些特定疾病不得结婚等。3)结婚的公益要件与私益要件 ·公益要件:指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关的结婚条件。如《婚姻法》规定须无配偶,没有法定禁止结婚的情形等。 ·私益要件:指与当事人及其近亲属个人利益有关的结婚要件。如《婚姻法》规定的结婚需男女你双方当事人完全自愿。·一般来讲,欠缺公益要件的行为,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因而违法程度重,故婚姻关系无效。欠缺私益要件的行为,危害个人利益,属于可撤销婚姻,法律将撤销权富裕当事人。结婚条件 49、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包括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两个方面: (一)必备条件: (1)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结婚是男女双方的自愿:不允许一方对另一方强制。·结婚是男女双方本人的意愿:法律并不排斥当事人的父母或第三人对当事人的婚事提出建议。 ·结婚是以确立婚姻关系为目的之自愿结合: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没有结婚的真实意思,以结婚为手段,达到其他目的,是对婚姻自由权利的滥用。(2)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法定婚龄男22,女20,属强制性规范,任何单位,机构不得提高或降低。·晚婚应当予以鼓励,晚婚年龄是倡导性、任意性规范,非强制的规定。·为尊重少数民族的习惯,民族自治区可根据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对法定婚龄做出变通规定。·只有国家最高立法机构才有权经过立法、修正法律的方式,对法定婚龄予以降低或提高。 (二)禁止条件 (1)禁止有配偶者再婚 (2)禁止一定范围内的亲属结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3)禁止患有一定疾病的人结婚 ·精神方面的疾病:如精神病,痴呆,愚智等。属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不具有承担夫妻间权利义务的能力。 ·身体方面的疾病:重大不治且具传染性的疾病。·婚前检查: *特定传染病,如艾滋病、淋病、梅毒、麻风病以及医学上人为影响结婚和生育的其它传染病。 *医学上认为不宜生育的严重遗传性疾病:经男女双方同意,采取长效避孕措施或者施行结扎手术后不生育的,可以结婚; *有关精神病,是指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型精神病以及其它重型精神病。 *如一方或双方有生理缺陷不能发生性行为,对方知悉并愿意与其结婚的,法律不应干预。但一方婚前隐瞒其生理缺陷,另一方婚后发现而要求离婚,应准许离婚。结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我国古代的结婚制度 50、我国古代的结婚制度:社会制度建立在个体自然经济基础之上,受封建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在立法精神上,它强调家庭利益,忽略个人的意愿。 51、我国古代的结婚条件 ·需主婚人同意:结婚决定权不在当事人本人,而属于主婚人。主婚人是当事人的父母或者尊长。 ·须达一定年龄 ·没有禁止结婚的情形,在我国古代,结婚的禁忌主要有: *同姓不婚:非常严格,只要同姓,虽百世而婚姻不得通。*严禁良贱通婚 *禁止违时嫁娶:在礼制确定的丧期内不得嫁娶。 *禁止重婚:古代施行一夫一妻多妾制,禁止有配偶者再娶妻。 52、我国古代的结婚程序: 程序繁琐,主要包括订婚和举行仪式: ·订婚:我国古代实行聘娶婚,订婚为结婚的必经程序。男女双方需现有婚约,再举行婚礼。六礼为聘娶婚的六个程序。其中前四礼为订婚程序。我国古代婚约制度主要有以下内容: *订立婚约的权利,属男女双方当事人的尊亲属,即属于主婚人,当事人本身无权决定婚约的成立与否。 *婚约的订立,以男女双方父母同意,写立婚书或男方交付聘礼为成立条件,尤其以女家收受聘财为成立的主要形式。 *婚约的效力:婚约成立后,对双方均有强制力。一般双方都不能反悔,应依期约完婚,否则要受处罚。 *婚约的解除:基于一定的法定事由,可以解除婚约。婚约解除后的财产处理,一般采取过错原则。 ·举行仪式:古代的礼与法,在结婚的方式上,采取形式主义。否则,纵然有共同生活的事实,也不能产生合法的婚姻效力。采取六礼的具体程序: *纳采:男方派媒人去女家提亲。 *问名:南家通过媒人问清女方的姓名、出生年月日、生母的姓名及身份(以分清嫡庶)*纳吉:占卜求神问请两人的婚事吉凶,是否适合,如属吉兆,则告知女家订婚 *纳征:又称纳币,男家向女家交付聘财,婚约成立并具有了约束力(这前四项是订婚程序,直至纳征,婚约具有法律效力)*请期:男家与女家长辈商定结婚的日期 *亲迎:新浪亲自到女家迎娶新娘 53、我国古代的婚姻无效制度:我国古代社会的礼与法较为严厉,均不承认违法婚姻的效力。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民法》亲属编中的结婚制度 54、订婚:与古代婚约制度有改变,把订婚的同意权赋予当事人本人,摒弃了订婚须父母尊长统一的规定,同时规定婚约不再具有法律约束力,一方不履行婚约,他方不得请求强制履行。主要包括: ·婚约的成立:婚约由男女双方当事人自行约定;男未满17,女未满15不得订立婚约;未成年人结婚须经法定代理人同意 ·婚约的效力:婚约不得强迫被旅行 ·婚约的解除:订婚后,可依当事人的合意解除婚约,也可依法定原因解除婚约。法定理由为: *婚约订立后,一方与他人订约或结婚 *一方无故违反结婚期约 *一方生死不明满一年 *一方有重大不治之症 *一方有花柳病或者其它恶疾 *婚约订立后,一方成为残废 *婚约订立后,一方与他人通奸 *婚约订立后,一方受刑之宣告 *其它重大事由 ·婚约接触的后果: *婚约因法定事由而解除后,无过失一方可向有过失一方请求损害赔偿,包括财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在婚约无效、解除时,当事人一方得请求他方返还由订婚约而为的财产赠与。*当事人请求损害赔偿和返还赠与物的时效为2年,逾期则不再享有请求权。 55、结婚条件: ·须男女双方合意;未成年人结婚,应征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 ·须达结婚年龄。男18,女16 ·有配偶者不得重婚 ·下列亲属不得结婚: *直系血亲和直系姻亲 *旁系血亲之辈分相同而在八亲等以内者,但表兄弟姐妹除外(表兄弟姐妹,可结婚)*旁系血亲及旁系姻亲辈分不同者,但旁系血亲在八亲等以外喝旁系血亲在五亲等以外的除外。 *上述结婚限制,在姻亲关系消灭后亦适用 ·监护人与受监护人于监护关系存续中不得结婚,但经受监护人父母之同意者除外 ·相奸者不得结婚,只限于因通奸造成离婚或判刑者 ·女子在待婚期内不得结婚,女子自婚姻关系消灭后未满6个月不得再婚。但6个月内已经分娩的除外。 56、结婚程序: ·结婚应有公开之仪式及二人以上之证人。以世俗仪式作为婚姻成立的合法形式。·补充规定:经依户籍法为结婚登记者,推定其已结婚。仅仅是仪式婚的一种补充证明手段。 57、婚姻无效与撤销 ·婚姻无效的原因有:不具备结婚的法定形式要件、违反近亲结婚的规定等。自始无效 ·婚姻撤销的原因有:当事人未达到法定婚龄、重婚、婚后不能人道而不能治愈、结婚时无行为能力、因欺诈或胁迫而结婚。撤销婚姻须经诉讼程序,其效力不溯及既往。婚约 58、婚约的概念:是男女双方以将来结婚为目的而作的事先约定 59、我国现行法律、政策对婚约的态度 1)订婚并非结婚的必经程序:既不提倡,也不禁止。2)订婚的决定全在当事人本人,他人不得强迫与干涉。3)婚约没有法律约束力: ·法律不予保护 ·一方要求解除婚约,只需告知对方,无须征得对方同意 ·但对包办、强迫而产生的婚约,人民法院可宣告无效 4)婚约中彩礼的处理 当事人间因订婚收受的彩礼产生纠纷,要求返还的,以下几种情况应予以支持: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的确未共同生活的,履行法定程序,未举行婚礼或为共同生活,一方或双方要求离婚,被准予离婚。 ·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男女双方离婚。结婚程序 我国婚姻法一直采用登记形式作为婚姻成立的法定程序。60、婚姻登记的机关 ·内地居民办理结婚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便民原则确定农村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具体机关。·婚姻登记机关管辖的范围,原则上与户籍管辖范围相适应。到结婚当事人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婚登记。61、结婚登记的程序 1)申请:男女双方共同到一方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申请登记。·双方必须同时亲自到场,不得一方单独代理,也不得他人代理。 ·须持证件和证明材料: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是否婚检,由当事人自行决定。 2)审查:婚姻登记机关依法对当事人的结婚申请进行审核、查实。讲明法律规定内容;查验证件是否真实、完整;询问当事人结婚是否完全自愿;要当事人双方各填写一份《申请结婚登记声明书》,并亲笔签名。 3)登记:婚姻登记员对当事人提交的证件、证明、声明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 如发现下列情形之一,不予登记: ·未到法定婚龄 ·非双方自愿 ·一方或双方已有配偶 ·属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 不予登记,应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62、结婚登记的效力: ·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无论是否举行婚礼,是否共同生活,都是合法夫妻,其权益受法律保护。 ·结婚证丢失,吃户口簿、身份证向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或者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补领。 63、复婚登记:到一方户籍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复婚登记。依照结婚登记程序办理。 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 概述 64、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概念 ·无效婚姻:欠缺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或形式要件,因而不具合法效力的婚姻。各国立法一般讲欠缺公益要件作为婚姻无效的原因。法律后果自始无效。 ·可撤销婚姻:指欠缺婚姻成立的实质要件的婚姻,婚姻关系自撤销之日起无效。各国立法一般将欠缺私益要件作为可撤销的原因。虽欠缺法定条件,但在未提起诉讼经法院宣告撤销之前,婚姻具有法律效力。 65、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 ·性质相同,都是属于欠缺结婚法定条件的婚姻关系,且在形式上都履行了婚姻登记程序。·法律后果相同。均自始无效。区别 ·发生的原因不同,无效婚姻欠缺公益要件;可撤销婚姻欠缺私益要件,当事人要求撤销其婚姻后,才自始无效。 ·请求权主体不同。无效婚姻请求权主体范围较广,除了婚姻当事人及利害关系人以外,基层组织可作为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主体;可撤销婚姻请求权仅限于当事人本人行使。 ·请求权行使的时效期间不同。无效婚姻请求权形式的期间较长,只要法定的婚姻无效原因消灭前均可,甚至在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死亡后1年内,生存一方或者利害关系人还可依法申请宣告该婚姻无效;可撤销婚姻请求权形式的期间较短,当事人必须在结婚登记后1年内,以及恢复自由之日起1年内提起。无效婚姻 66、婚姻无效的原因: ·重婚 ·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 ·未到法定婚龄 婚姻无效的原因为强制性的,法无明文规定的,不作为婚姻无效的原因 当无效原因消失时,无效婚姻转化为有效婚姻 67、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权利人 除当事人外,可以申请的利害关系人包括: ·以重婚为由申请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和基层组织 ·以未到法定婚龄申请的,为未到法定婚龄者的近亲属 ·以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申请的,为当事人的近亲属 ·以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申请的,为与患者共同生活的近亲属。 68、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时间 ·当事人生存期间,婚姻无效的原因没有消失,权利人随时可提出申请 ·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死亡,权利人须在1年内提出申请 69、宣告婚姻无效的程序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案件后,经查确属婚姻无效的,不适用调解程序,依法作出判决,判决一经做出,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原告申请撤诉,不予准许。 ·涉及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的,可以进行调解。调节达成协议的,另行制作调解书。当事人不服可以上诉 ·人民法院在审理因重婚而申请婚姻无效案件时,对涉及财产处理的,应当准许合法的婚姻当事人作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 ·人民法院依据当事人的申请确认婚姻关系无效的,应依法收缴当事人双方的结婚证书,并将生效的判决寄送给当事人办理结婚登记的婚姻登记机关。注:行政程序不可宣告婚姻无效。可撤销婚姻 70、原因:因胁迫结婚。这里的胁迫,是指行为人以给另一方当事人或者其近亲属的生命、身体健康、名誉、财产等方面造成损害为要挟,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愿结婚的情况。71、撤销权人:仅限当事人本人,只能是受胁迫一方的婚姻关系当事人本人。72、撤销权形式的时效期间:受胁迫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一年内提出。73、撤销婚姻的程序 1)依行政程序撤销: ·受胁迫当事人须出具:本人身份证、结婚证;能够证实受胁迫结婚的证明材料。·经查属实,且不涉及子女抚养、财产债务问题的,应当撤销,宣告结婚证作废。·除受胁迫结婚外,以任何理由请求宣告婚姻无效或者撤销婚姻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2)依诉讼程序撤销婚姻:受胁迫的婚姻当事人可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其婚姻。人民法院应当采用简易程序或者普通程序。 74、无效婚姻和可向撤销婚姻的法律后果 ·自始无效 ·当事人同居期间财产的处理: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利益判决。*不适用夫妻财产制的规定; *双方当事人同居期间的财产,推定为双方共有财产; *主张财产归个人所有者,承担举证责任,如有确凿证据证明其为个人所有的,认定为个人财产 *分割共同财产时,无过错方应该被照顾。 ·父母子女关系: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受婚姻无效或撤销的影响。适用《婚姻法》有关规定。事实婚姻 75、事实婚姻的概念:男女双方虽未办理结婚登记,但符合结婚实质条件,并且以夫妻名义同居所形成的男女两性的结合。特征有二: ·欠缺婚姻成立的法定形式,如以风俗习惯与社会认可的方式缔结婚姻 ·有以夫妻身份共同生活的事实,社会上承认其为夫妻,客观上产生了公示的结果。与试婚,同居有本质区别。 76、我国婚姻法关于事实婚姻效力的演变 (一)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1950《婚姻法》,承认事实婚姻效力,因事实婚姻要求离婚的,按离婚纠纷处理。 (二)限制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 1)1980年《婚姻法》 ·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违法,应受到严厉的批评教育。 ·起诉时符合实质要件,按离婚处理;一方或双方不符合实质要件,应解除其同居关系,所生子女的抚养或财产的分割,按婚姻法有关规定处理。 *注:不符合实质要件且未登记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的虽被排斥在事实婚姻之外,解除同居关系,但是子女抚养,尤其是财产分割问题仍按婚姻法处理,也就是说,在法律后果上,它被赋予合法的婚姻效力。 2)1989.11.2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去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有条件的承认事实婚姻关系”的原则。 ·再次重申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是违法的,人民法院审理此案件时,应向当事人指出其行为的违法性和危害性,并视其情节给予批评教育或民事制裁。 ·缩小了“事实婚姻”的范围:1986.3.15前,起诉时被认定为事实婚姻;之后,同居时被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 ·提出了“非法同居”的概念,并规定了其构成条件 *1986.3.15前形成,未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起诉离婚时一方或双方不符合婚姻的法定条件。 *1986.3.15后形成,未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同居时一方或双方不符合结婚法定条件。*自1994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施行之日起,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即为(非法)同居。 *男女双方离婚后未再婚,未履行复婚登记手续,又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将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就以夫妻名义同居区分为“事实婚姻”和“非法同居”。法律后果也不同,一个按离婚处理,一个解除同居,不以离婚案处理。 (备注:与1980年区别,1980,不符合实质要件,认定为同居,解除其关系,但是法律后果与婚姻相同,实质上与婚姻有同等效力;1989,不符合实质要件,不再按婚姻案件处理) (三)不承认事实婚姻的效力 ·1994《婚姻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未到法定介乎年龄的公民以夫妻名义同居的,或者符合结婚条件的当事人未经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同居的,其婚姻关系无效、不受法律保护。·1994.2.1以后,一切欠缺形式要件的婚姻行为,不论其实质要件符合与否,一律不再具有法律效力。 (与1980、1989区别,不管实质要件符合与否,只要不符合形式要件。均不再承认其效力) (四)2001年修正后的《婚姻法》及司法解释有关“事实婚姻”的规定 1)补办结婚登记的效力问题:补办结婚登记后,其婚姻效力自双方当事人均符合结婚的实质要件时起算。即补办婚姻登记具有溯及力,但是不是溯及“婚姻”成立之时,而是双方符合实质要件时。 2)为补办结婚登记的处理:区别对待,以1994年为分界 ·1994《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施行前,男女双方符合实质要件,按事实婚姻处理。·之后,男女双方符合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3)用语上的变化:1994.2.1后,“非法同居”改为“同居关系” 4)当事人起诉仅要求解除同居关系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但“有配偶与他人同居”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77、事实婚的处理及其法律后果 ·事实婚姻关系解除时按离婚案件审理,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经调解和好或原告撤诉的,确认婚姻关系有效,发给调解书或者裁定书;经调解不能和好的,应调解或判决准予离婚。·离婚时,子女抚养,财产分割以及对生活困难一方的经济帮助等问题,按离婚案处理。·事实重婚(以夫妻名义同居也算在内)*已登记结婚的一方与第三人形成事实婚关系 *事实婚姻关系的一方又与第三人登记结婚 *事实婚姻关系的一方又与第三人形成新的事实婚姻关系 *注:1994后,有配偶者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同居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以夫妻名义同居的,仍按重婚罪处理 *处理:凡前一个婚姻关系的一方要求追究重婚罪的,无论其行为是否构成重婚罪,均应解除后一个婚姻关系;前一个婚姻关系的一方如要求处理离婚问题,应根据其婚姻具体情况进行调解或判决。 ·同居生活期间,一方死亡,另一方要求继承财产,如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的,可以以配偶身份继承财产。 78、同居关系的处理及其法律后果 ·认定为非法同居关系的,应一律判决予以解除。 ·子女抚养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时,根据子女利益和双方具体情况作出判决 ·财产处理: *同居生活期间双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购置财产,按一般共有处理 *同居生活前,一方自愿赠送给对方的财务可比照赠与关系处理 *一方向另一方所取得财物,可酌情返还 *同居期间为共同生产、生活而形成的债权、债务,按共同债权、债务处理。 *一方在共同生活期间患有严重疾病未治愈的,分割财产时,应予适当照顾,或者由另一方给与一次性的经济帮助。·双方同居期间一方死亡的,另一方要求继承死者遗产,如认定为非法同居关系,如符合《继承法》第14条规定(酌情分得以产权: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而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可作为继承人以外的遗产取得人适当分给遗产。第五章 婚姻的效力 79、婚姻效力的概念:是指男女因婚姻而产生的法律约束力或法律后果。随着男女双方婚姻关系的成立而发生,随婚姻关系消灭而终止。广义概念是在诸多部门法中产生的法律后果,狭义概念是指婚姻在婚姻家庭法上的法律后果。80、狭义上的婚姻效力的分类 1)根据婚姻效力范围标准 ·直接效力:夫妻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间接效力:婚姻的对外效果:夫妻对外行使债权和承担债务,第三人不能要求与有婚姻关系的一方当事人结婚或发生两性结合等。2)根据婚姻效力性质的标准 ·身份上的效力:与夫妻身份相关的权利义务关系,没有直接的财产内容,因婚姻关系成立而当然产生。 ·财产上的效力:夫妻对于婚姻存续期间的财产的归属、适用、管理、处分等享有的权利和义务。 81、夫妻的法律地位 ·夫妻一体主义:妻子的人格被丈夫吸收,失去独立人格,没有行为能力,无财产权利。·夫妻别提主义:婚后夫妻的人格仍然相互独立,各自有行为能力和财产权利。·发展趋势:形式上更加平等,各国立法更加注重实现实质上的平等 ·我国的规定:夫妻婚后享有独立的人格;夫妻权利义务平等。夫妻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人身关系 82、夫妻的人身关系 ·姓名权: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子女的姓氏完全由父母双方协商确定,随父随母均可。·夫妻人身自由:不因结婚受到限制,但不能滥用人身自由权损害对方和家庭的利益,也不能借故逃避对家庭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住所决定权 *登记结婚后,住所由双方协议。 *夫妻双方享有互为对方家庭成员的选择权 *夫妻可协议不加入任何一方原来的家庭而建立自己的小家庭 ·生育权:享有生育权利,包括生育和不生育,他人不得干涉;夫妻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家事代理权:指夫妻一方因日常家庭事务而与第三人为一定法律行为时的代理权,即夫妻于日常家务互为代理人。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有权决定。但范围仅限于日常家事。 ·夫妻忠实义务:指配偶互负专一的性生活义务,不得为婚外性行为;广义上的还包括不得恶意遗弃配偶,不得为第三人的利益而损害或牺牲配偶的利益。 ·夫妻同居义务:非持正当理由,任何一方不得拒绝履行同居义务。但对方不得请求强制履行同居义务,但可以以此为理由诉请别居或者离婚。(无直接规定,间接承认:因感情不和分居满两年的,认定为感情破裂情形) 夫妻财产关系:我国法律包括夫妻财产制、夫妻间的经济扶养、夫妻继承权三个内容 83、夫妻财产制 (一)概念:是指规范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 84、法定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 (一)法定财产制: 1)概念:夫妻婚前或婚后未对夫妻财产进行约定,以及所作约定无效时,依法律规定直接使用的夫妻财产制,与约定财产制相对应。2)分类: ·通常法定财产制:在通常情形下,夫妻对其财产没有约定时依法直接使用的财产制。主要有:共同财产制、分别财产制、延迟共同财产制等。 ·非常法定财产制: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法定事由出现时,若通常财产制或约定财产制难以维持正常夫妻财产关系,依据法律规定或当事人一方的申请经法院宣告,撤销原来适用的夫妻财产制而采用分别财产制。 *当然的非常财产制:夫妻一方受破产宣告时,无需婚姻当事人或者第三人申请以及法院的宣告,依法当然该用分别财产制。 *宣告的非常财产制:当法定事由出现,经夫妻一方或债权人申请,并经法院宣告改用分别财产制。事由主要包括:夫妻分居;夫妻一方无能力管理共同财产或滥用管理共同财产的权利;夫妻一方不履行家庭生活费用的负担义务;夫或妻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其债务,或夫或妻共同财产不足以清偿共同债务;夫妻一方无正当理由,拒绝对共同财产的通常管理予以应有的协作,或拒绝他方为夫妻财产上的处分等。 (二)约定财产制 1)概念:指由夫妻以约定的方式,选择或创设夫妻财产制,并且在适用上优先于法定财产制。 2)分类:根据各国立法对约定财产制的限制的多少,分为 ·选择式的约定财产制:可排除使用法定财产制,但当事人仅能在法律确定的夫妻财产制中,选择其一作为其财产制。 ·自由式/独创式的约定财产制:当事人可自由约定夫妻财产关系的内容,内容是有关夫妻财产关系,不违反法律原则,法律就不加限制。 ·特殊的约定财产制:只允许夫妻对特有财产进行约定。 主要或典型的夫妻财产制和我国夫妻财产制的沿革见书131——134页 我国现行的夫妻财产制 法定财产制 85、我国的法定财产制:实行夫妻共同财产制。 86、夫妻共同财产制: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或一方所得的财产,除法律另有规定或夫妻另有约定的除外,均为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于共同财产平等的享有占有、使用、处分的权利的财产制度。87、夫妻共同财产制的特征 ·夫妻共同财产的所有权主体,是具有合法婚姻关系的夫妻。无效、可撤销婚姻、非婚同居的男女不能成为其主题。 ·仅限于婚后所得的财产。所谓“婚后所得”,是指婚姻有合法效力之日起,至配偶一方死亡或离婚时止。 合法婚姻关系从领取结婚证之日起 1994.2.1前男女双方未履行结婚登记,被认定为事实婚姻的,从同居之日起 1994.2.1后男女双方未履行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同居,如果事后补办结婚登记的,自双方均符合结婚实质要件时起。 ④夫妻一方的婚前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共同财产 ⑤夫妻分居期间或离婚判决生效前,仍未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共同财产的来源,为一方或双方婚后所得收益,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除外。以所有权取的为标准,并不代表实际占有。如在婚前开始继承遗产,婚后取得,仍为个人财产。婚后开始继承,婚姻终止后取得,仍为夫妻共同财产。88、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1)、《婚姻法》第17条规定,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工资、奖金;生产、经营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不明确的期待利益不包括在内);继承或赠与所得财产(明确给一方的除外);其它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2)其它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①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②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③男女双方实际取的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破产安置补偿费 3)军人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等一次性费用应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但婚姻存续时间较长的,可转化为共同财产。公式:婚姻存续年限*【费用总额/(70-入伍年龄)】 4)婚后父母出资为双方购置的房屋,明确表示赠给一方的除外。婚前购置的也除外。5)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财产为共同财产。89、夫妻对共同财产的义务: 对共同财产不分份额的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平等的享有占有、适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①处理权平等,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有权决定 ②对共同财产做重要决定,须平等协商一致;擅自作出重大处分决定的,另一方有权否认该处分的法律效力;但第三方有理由相信该处分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夫妻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者不知道对抗该善意的第三人。如一方卖车给李,李认为是夫妻共买,另一方即使不知道,不得要回 ③承担一定义务:家庭生活费用,由共同财产支付,不足时,由一方的个人财产分担;夫妻为共同生活或为履行扶养(父母子女等)义务所负债务,由共同财产清偿,不足时,个人财产负连带责任。 90、夫妻共同财产制的终止及夫妻财产清算: 终止:①因夫妻约定而终止 ②因离婚而终止 ③因夫妻一方死亡终止:遗产中先拿出共同财产的一半给配偶,剩下的再作为遗产分割 夫妻个人财产:一般包括法定个人财产和约定个人财产,具体而言,包括婚前财产和婚后特有财产。 91、夫妻个人财产:一方婚前财产(婚前财产产生的利息仍为个人财产);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遗嘱与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价值较大的仍为共同财产);其它应当归一方的财产。军人的伤亡保险金,伤残补助金,医药生活补助费用。约定财产制 92、约定财产制的概念:夫妻以协议的方式,确定夫妻财产关系的夫妻财产制,是法定财产制的对称。是夫妻用协议的方式,对婚前以及婚后所得财产的所有权归属,财产的管理、使用、收益、处分,家庭生活费用的负担,债务清偿,婚姻解除时的财产清算等问题进行约定,并排除法定财产制的适用。93、特点: ·主体的特殊性,限定在夫妻之间 ·适用法律的特殊性:不适用《合同法》,仅可主用其规定。以身份关系为前提。 ·内容上的特殊性:可涉及现有财产,也可涉及将来可能取得的财产;不仅涉及财产所有权的归属,还涉及夫妻对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及处分,家庭生活费用的负担、债务的清偿,婚姻关系终止时财产的清算及分割等。(一般的债权或物权合同的内容没有这么复杂)94、约定财产制的内容 1)约定的有效条件 ·夫妻双方需有缔结能力。即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必须亲自约定,不得代理 ·须双方自愿。否则无效 ·约定的内容必须合法。夫妻双方的约定不得规避法律,违背公序良俗,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不得规避扶养、清偿第三人债务等义务。约定的财产不能超出夫妻财产的范围。(婚前或婚后都可)·约定应采用书面形式 ·口头约定:没有争议的口头约定认定为有效约定,但规避法律的除外。有争议的,不承认效力。 2)约定的内容:可约定婚前财产以及婚后所得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即可约定采用分别财产制、一般共同制或限定共同制等;还可就财产的使用权、管理权、收益权、处分权,家庭生活费用的负担,债务的清偿,婚姻关系终止时财产的清算及分割等加以约定。 3)约定的时间:不受限制,婚前婚后都可进行财产约定。 4)约定的变更、终止:可依双方自愿,对约定进行变更与废止;如果对财产约定进行过公证的,其变更与废止,也要经过公证程序,才有法律效力。95、约定财产制的效力 ·优先适用的效力 ·对内效力:对夫妻双方的约束力,是财产约定最基本,最直接的效力。夫妻财产约定成立并生效后,不得依一方的意思表示变更或撤销 ·对外效力:对第三人的效力。对第三人有告知义务,没有履行告知义务的,其约定对第三人不发生效力。 夫妻扶养关系:是婚姻效力之一,合法婚姻成立时产生,合法终止时消灭 96、夫妻间扶养的内容 ·经济上的相互供养 ·生活上的扶助:生活上的照料,精神上的慰藉 97、夫妻扶养为法定义务,具有强制性: ·如夫妻因扶养问题发生纠纷,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处理纠纷时,如调解无效,则依法判决。义务人仍拒绝履行义务的,需要抚养的一方可申请强制执行。·义务人若拒不履行扶养义务,情节恶劣构成犯罪的,应按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夫妻继承权:夫妻基于夫妻身份而依法享有的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98、关于夫妻继承权,注意以下几点 ·夫妻互为对方遗产继承人 ·共同财产的分割与遗产继承的界限。应首先对夫妻共同财产及家庭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将死者的个人财产从共同财产中分离出来。 ·1994.2.1前,未办理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的,在同居期间一方死亡,另一方要求继承死者遗产,如认定为事实婚姻关系的,享有继承权;如认定为同居关系的,没有继承权,但可按相互扶助情况处理。第六章 婚姻终止 99、婚姻终止的概念:指合法有效的婚姻关系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发生而归于消灭。 ·被消灭的婚姻关系应当是合法有效的。违法的、无效的婚姻关系职能通过法定的程序予以宣告无效或者被撤销,而并非合法的婚姻终止。·婚姻关系的消灭必须经过特定的法律事实。一是死亡,二是离婚 ·婚姻关系的消灭必然引起一系列的法律后果。100、婚姻终止的理由 1)婚姻因配偶死亡而终止 ①自然死亡:婚姻关系绝对解除,无须经过任何法定程序。②宣告死亡: ·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经过审判程序,对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间的自然人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 ·是法律推定死亡,与自然死亡产生同等法律效力。 ·被宣告死亡人与其配偶的婚姻关系自判决宣告死亡之日起终止。 ·如被宣告死亡人未死,配偶未再婚的,婚姻关系从死亡宣告撤销之日起自行恢复;若其配偶再婚或再婚后离婚或再婚后其配偶死亡的,则不认定夫妻关系自行恢复。(保护再婚)·宣告失踪不是婚姻终止的原因,但可以作为准予离婚的理由。2)婚姻因离婚而终止 ①离婚的概念:是指夫妻双方在生存期间,按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法律行为。②特征: ·离婚双方的法律行为平等。无论是被告原告,法律地位平等。 ·离婚主体具有特定性和专属性。必须是具有合法婚姻关系的男女自己所为的行为。只能由本人意思表示,不能由他人代替。离婚中的委托代理是一种特殊代理形式,要求当事人必须到场。 ·离婚必须以合法的婚姻关系存在为前提:合法登记的婚姻;符合婚姻的实质要求但尚未登记的为法律所承认的事实婚姻(以1994年为分界线,不同情形);法定无效婚姻情形已经消失;法定期间内撤销权人未行使撤销权的婚姻。·离婚必须在夫妻双方生存期间才能办理。 ·离婚必须经过一定法律程序:离婚是要式法律行为。 ·离婚是夫妻双方以解除婚姻关系为目的的法律行为,必将产生一些列法律后果。101、离婚的种类: ①单意离婚与合意离婚:根据夫妻意思表示不同的分类。合意离婚较单意离婚而言,法律程序更加简洁,法定条件更为宽松 ②非讼离婚与诉讼离婚:根据法律程序不同的分类。我国现在实行的是行政登记离婚和诉讼离婚双轨制。 ③协议离婚与判决离婚:根据解除婚姻关系的具体方法的分类。·协议离婚:夫妻双方自愿达成离婚协议,从而解除婚姻关系。 ·判决离婚:夫妻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调解无效,经审查符合离婚的法定条件,判决予以强制解除婚姻关系。102、离婚与别居: 1)别居:别居又称分居或分床分食制。是外国婚姻家庭法中的一项制度,即依法解除夫妻同居的义务,但仍保持其婚姻关系的法律制度。2)离婚与别居的区别: ①别居只是解除同居义务,但没有解除婚姻关系,期间双方不得再婚,若恢复同居,自行恢复,无须履行法律手续;离婚后,双方恢复婚姻关系必须经过登记。②别居期间夫妻的权利义务并不消失,仍负有互相忠实的义务和抚养义务,仍有相互继承财产的的权利;离婚后夫妻人身财产关系完全解除 ③离婚必须以一方当事人的主张为依据,但是法院可以直接依职权做出司法别居的裁决。如一方当事人提起离婚诉讼,但法院认为上不构成离婚事由,虽然当事人未主张别居,法院也可以视情况判决其别居。 103、离婚与无效婚姻、可撤销婚姻的区别 ①性质不同: ·离婚时对合法有效婚姻关系的解除; ·婚姻无效是对违法结合,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关系的否认; ·撤销婚姻是对不完符合法律规定,有瑕疵的婚姻关系的纠正和制裁 ②引起事由发生时间不同:离婚的事由往往发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无效或可撤销婚姻的事由必须是在婚姻成立时就已经存在 ③法律效力不同:离婚只对未来生效,不溯及既往;宣告无效婚姻或撤销婚姻后,婚姻关系自始无效。 ④请求权形式的主体不同: ·离婚只能由夫妻当事人提出,任何其他人都不可代替。 ·请求宣告婚姻无效,既可由当事人提出,也可由其他利害关系人提出。·可撤销婚姻的请求权只限于受胁迫一方当事人 ⑤请求时效不同: ·离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任何时间提出 ·无效婚姻的申请只能在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消失前提出,一方死亡后一年内也可提出 ·可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之日起1年内提出;被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当事人请求撤销婚姻,应当自恢复人身自由之日起1年内提出。⑥适用程序不同: ·离婚既可以适用行政程序,也适用司法程序。 ·可撤销婚姻既可以适用行政程序,也适用司法程序。·无效婚姻只能通过司法程序宣告无效。104、离婚立法主义的演变 1)禁止离婚主义 2)许可离婚主义 ·从男子专权离婚主义到男女平等的享有离婚权的离婚主义 ·从限制离婚主义到自由离婚主义 我国离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古代的离婚制度 104、我国古代的离婚制度 ·古代的婚姻立法是以维护封建伦理道德和宗法家族制度为核心的,维护夫权,强调男尊女卑,要求妇女从一而终。 ·反映到离婚制度上,表现为夫权统治,限制与剥夺妇女离婚权的专权离婚主义,夫妻关系要绝对服从家族利益等基本特征。 ·反映到制度层面上表现为我国古代离婚的四种形式:七出、和离、义绝、呈诉离婚。我国古代离婚的四种形式: 105、七出和三不去:三不去是对七出的限制,都是基于宗法伦理的要求。 1)七出:丈夫或男家在七种情况下可以单方面与妻子离异。是我国最常见的离婚方式。①不顺父母,为其逆徳也:古代社会要求妇女恪守三从四德准则(三从:从父、从夫、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②无子,为其绝世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③淫,为其乱族也:妻子与他人通奸,影响发家后代血统以至于乱族是绝不允许的。犯此条的妇女不适用“三不去”的休妻限制。 ④妒,为其家乱也:男子纳妾合法,若妻子妒忌影响家庭和睦,男子可休妻。⑤有恶疾:影响夫妻正常生活,对家庭兴旺不利的。 ⑥口多言,为其离亲也:违背“妇言”要求,离间家庭关系。⑦窃盗,为其反义也:妇女无财产权,不能擅自动用处分家庭财产,如果违反则被是为窃盗。2)三不去:男子不得休妻的三种情形 ①尝更三年丧不出:曾为公婆守孝三年,不得休 ②贱娶贵不去:娶妻时夫家贫贱,后来富贵的不得休妻 ③有所爱而无所归不去:妇女无娘家可回的不得休妻。妻子犯奸不受三不去的保障。 106、和离:即协议休妻。是否离婚主要取决于丈夫。和离实际成为了出妻的变通,是七出的不重。 107、义绝: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婚姻家庭的直接干涉,是我国古代所特有的强制离婚制度。有以下五种情形: ①夫欧妻之祖父母、父母,杀妻之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姐妹 ②夫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姐妹自相相杀 ③妻欧夫之祖父母、父母,杀夫之外祖父母、伯叔父母、兄弟、姑、姐妹 ④妻与夫之缌麻以上亲?奸或夫与妻母奸 ⑤妻欲害夫 义绝对夫妻双方是不平等的。妻子责任忠于丈夫。其规定反映了以家庭利益为中心的封建制度。 108、呈诉离婚:夫妻一方基于一定的法定理由,向官府提起离婚诉讼。由官府判决离婚的方式。 ①丈夫诉请离婚的理由有:妻背夫在逃;妻欧夫;妻杀妾之子。②妻子诉请离婚的理由有:夫逃亡三年不还;夫典雇妻妾?等 国民党政府1930《民法》亲属编中的离婚制度 109、其离婚制度 1)两愿离婚:夫妻双方可由合意而解除婚姻。但未成年人应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 2)判决离婚:采取过错离婚主义原则,十大法定理由,包括重婚、通奸、虐待、恶意遗弃、杀害他方、不治之恶疾、重大不治之精神病、生死不明逾3年、被判处徒刑。我国现行的离婚制度 110、现行离婚制度的指导思想:保障婚姻自由、防止轻率离婚。协议离婚 111、协议离婚的概念:夫妻双方自愿离婚,并就离婚的法律后果,如离婚后子女的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协议,经法定部门认可即可解除婚姻关系。又称合意离婚、两愿离婚。严格上说,我国的协议离婚包括登记离婚和诉讼调解离婚。一般是登记离婚。112、协议离婚的三种立法例: ·户籍登记程序:户籍机关按照户籍法的规定,对协议离婚进行登记。如日本 ·行政登记程序:协议离婚须通过民事等级观原批准,才能生效。如墨西哥 ·司法裁决程序。离婚协议须经法院裁决或批准,才具有法律效力。我国采用的是行政登记程序。我国的协议离婚制度 113、协议离婚的条件: ①当事人双方具有合法夫妻关系;婚行为具有强烈的人身性;不能由任何第三人代替,必须由当事人做出 ②当事人双方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只有此种情况下,其意思表示才有法律效力;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不能申请登记离婚;若不明情况下受理,一经查实不予批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离婚,只能通过诉讼程序,并由法定代理人代理诉讼?。 ③双方人都自愿离婚且达成一致,该意思表示必须真实,不能是由欺诈、胁迫做出的表示;不能是双方为了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恶意串通而作出的假离婚表示。上述情况不属于真实意愿,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 ④当事人双方就子女的抚养、财产问题、债务问题达成了一致意见。上述四个方面是协议的离婚的必备条件,既是对婚姻双方当事人的要求,也是对婚姻登记机关的要求。 114、我国协议离婚的程序:申请、审查、登记。1)申请: ·自愿男女双方,如果是内地居民,应当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持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本人的结婚证;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2)审查 ·对递交材料进行认真审查 ·尽可能促成当事人和好 ·有下列情形之一,不予受理:未达成离婚协议;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结婚登记不是在中国内地办理的 3)登记:对符合离婚条件的当事人予以登记并发给离婚证,自双方签收离婚证之日起,婚姻关系即告解除。 115、关于协议离婚常见问题的处理 1)离婚登记后一方翻悔,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重新处理的问题。①在原婚姻登记机关未撤销离婚登记的情况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②就财产分割问题(必须由欺诈胁迫情形存在),当事人翻悔的: ·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为不变期间,不存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情形)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人民法院经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的,应当依法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 2)登记离婚后,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问题: ·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复婚登记 ·将原离婚证或者人民法院的离婚判决书、调解书交婚姻登记机关收回。·重发结婚证之后,男女双方的夫妻关系才具有法律效力 3)登记离婚后,一方履行离婚协议的问题:若一方不按协议履行义务,另一方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受理。诉讼离婚 116、诉讼离婚的概述 1)诉讼离婚的概念:是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承担、子女的扶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进过审理后,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制度。 2)我国的诉讼离婚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形: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而另一方不同意离婚的 ·双方自愿离婚,但就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负担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的 ·双方都同意离婚,但一方不在国内居住,或下落不明或宣告失踪,被劳教、劳改而无法亲自办理离婚登记的。 ·未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且为法律所承认的事实婚姻(1994年前) 117、诉讼离婚的一般程序:我国以调解为主,一是诉讼外调解,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二是诉讼内的调解,人民法院对诉讼离婚的案件首先应当调解,在调解无效,感情确已破裂的情况下,应判决离婚。诉讼外调解 118、诉讼外的调解: 1)概念:又称诉讼前的调解或行政调解,是指夫妻一方要求离婚,而由当事人的单位、群众团体、基层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婚姻登记机关等有关部门进行,在当时人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就是否离婚以及离婚后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负担等问题上达成协议。可由一个部门单独进行,也可由几个部门联合进行。2)需要注意的是: ·诉讼外的调节不是诉讼离婚的必经程序,当事人可以选择诉讼外调解,也可以不选择诉讼外调解,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法院不能因其未经过诉讼外调解而不予受理。 ·诉讼外调解必须建立在合法和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更不能阻挠当事人向人民法院起诉。3)诉讼外调解不具有强制性效力,调节后一般会出现三种结果: ·经过调解和好 ·经过调解夫妻双方同意离婚,并就财产分割、债务负担、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调解无效,夫妻一方坚持离婚而另一方不愿离婚,或双方都同意离婚但就财产分割、债务负担、子女抚养等问题仍有争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诉讼的程序:起诉与受理、诉讼中的调解、判决。119、离婚诉讼的起诉与受理 1)起诉:离婚诉讼应由夫妻一方作为原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而不能由他人代诉。2)受理: ①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当被告住所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是,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也有例外情况: ②下列民事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 ·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的诉讼 ·对被监禁的人提起的诉讼 ③民事诉讼法11——16条规定的其它情况(理解) ·非军人对军人提出的离婚诉讼,如果军人一方为非文职军人,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法院管辖 ·离婚诉讼双方当事人都是军人,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的团级以上单位驻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在国内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如国外不受理,则由婚姻缔结地或一方在国内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在国外结婚并定居国外的华侨,若国外不予受理,由起诉方原住所地或出国前的最后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中国公民一方居住在国外,一方居住在国内,不论哪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国内一方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但未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应由原告或者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120、诉讼中的调解 ①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的必经程序,不经过调解程序,人民法院不能直接做出判决。②这里的调解是指诉讼中的调解。是法官在全面审查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对当事人进行说服教育和劝解,由当事人自愿协商从而解决纠纷的方式。 ③一般做法: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和好调解;若感情确已破裂,和好调解无效,转向双方离婚所涉及的财产、子女抚养等问题进行调解。④当事人经调解所达成的离婚协议,应经过人民法院的批准和认可,并在人民法院发给当事人离婚调解书后生效。 ⑤诉讼中的调解工作有三种结果: ·调解和好,原告撤诉或将和好协议记录在案 ·双方当事人达成离婚协议,人民法院根据协议内容制作离婚调解书,调解书与判决书有同等法律效力(与诉讼外调解的差别,诉讼外调解的调解书无法律效力,必须去婚姻登记机关登记后才能生效),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离婚调解书送达后产生法律效力,双方婚姻关系解除。 ·调解无效,双方无法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应依法作出判决。121、判决: ①对于调解无效的案件,再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按照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作出判决。包括判决不准离婚和判决离婚。 ②凡是夫妻感情尚未破裂或者完全破裂,有和解可能的,判决不准离婚。否则,判决离婚。③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可在一审判决后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二审人民法院做的判决属终审判决,一经送达,产生法律效力。判决一经生效,即具强制力。不得申请再审。 ④若对离婚判决中财产分割问题不服,就离婚案件中的财产分割问题申请再审的,如涉及判决中已分割的财产,人民法院应进行审查,对符合在身条件的,应立案审理;如涉及判决中未作处理的夫妻共同财产的,应告知当事人另行起诉。诉讼离婚的特别程序 122、诉讼离婚中对女方的特殊保护 《婚姻法》34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1年内或终止妊娠后6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1)男方在下列三种情况下不得提出离婚请求: ·女方在怀孕期间。如果原审人民法院判决离婚时,未发现女方怀孕事实,女方发现自己怀孕并提出上诉的,应撤销原判决,驳回男方的离婚请求。 ·女方在分娩后一年内,即使婴儿死亡,男方的离婚请求权仍然受到限制 ·女方在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包括女方早产、人工流产或因计划生育而终止妊娠的情况。2)本条规定使用的例外 ·女方提出离婚的 ·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诉讼请求的,实践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双方确实存在不能继续共同生活的重大紧迫事由,一方对他方有危及生命、人身安全的可能;二是妻子随怀身孕,但胎儿不是丈夫所育。123、诉讼离婚中对军人的特殊保护 《婚姻法》第33条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对现役军人配偶离婚请求权的限制)·只适用于非军人乙方向军人一方提出离婚诉讼,如果是军人一方向非军一方或双方都是现役军人的,不适用本条规定,按一般原则处理。(退伍、复员、转业的军人和军事单位中不具有军籍的职工不包括在内) ·非军人方向军人一方提出离婚时,军人不同意,且无重大过错的,人民法院应当教育原告珍惜与军人的夫妻关系,尽力调解和好或判决不准离婚;对感情确已破裂,调解和好无效,应通过军人所在部队团以上政治机关做好军人的思想工作,取得军人对离婚的同意。 ·军人有重大过错的除外:重婚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事实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其他违背法律或公序良俗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重大情形,如嫖娼等。 ·对破坏军婚的违法犯罪行为应给予坚决打击。第三者与军人配偶(非军人方)同居、重婚,破坏军人婚姻家庭的,依破坏军婚罪追究刑事责任。 124、关于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再次起诉离婚的问题 ·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判决、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 ·有新情况,新理由不受限制 ·仅是对起诉离婚的原告的限制,对被告提起诉讼不限制 诉讼离婚的法定条件:感情确已破裂 125、法定条件的构成: ·实质性要件:感情确已破裂 ·程序性要件:经调解无效(处于辅助地位)唯一法定条件:破裂主义原则 126、感情确已破裂包含以下几层含义 ·全面彻底破裂 ·双方都有离婚请求权,不能剥夺限制过错方的离婚请求权 ·无论破裂原因是什么,只要事实存在,就可提出离婚请求,法院准予离婚。127、夫妻感情破裂的认定标准: 1)综合分析法:分析婚姻基础、婚后感情、分析离婚原因、分析有无和好可能 2)列举性理由: ①重婚的或有配偶这与他人同居的。 ·重婚是指有配偶的人与他人公开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或者有配偶者与他人登记结婚的行为。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的共同居住 ·如果是有过错方提出请求,人民法院应当仔细考察其夫妻感情是否已经完全破裂,如果感情确已破裂,应当准予离婚。不能将不准离婚作为对过错方的惩罚。②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③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教不改的 ④因感情不和分局满两年的: ·分居是由于感情不和,不是因为工作、学习的缘故 ·是婚姻当事人一方起诉与婚前最后一次分区的时间,不是数次分居时间的累加 ⑤一方被宣告失踪,另一方提出离婚诉讼的 ⑥其它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疾病的,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它原因不能发生性行为,且难以治愈的。 ·双方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结婚,婚后为建立起夫妻感情,难以共同生活的 ·一方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疗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有精神病,久治不愈的。 ·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却未同居生活,无和好可能的 ·一方被依法判处长期徒刑,或其违法、犯罪行为严重伤害夫妻感情等情况。离婚的法律后果 离婚在夫妻人身关系方面的效力 128、离婚对人身关系产生的效力: ·配偶资格的丧失 ·夫妻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终止 ·夫妻间继承资格丧失 ·双方当事人获得再婚的自由:注,一审判决离婚,当事人不服上诉的,一审判决并未生效,在此期间双方婚姻关系尚未解除,未获得再婚自由。离婚在夫妻财产关系方面的效力 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 129、夫妻个人财产和共同财产的范围88、91.或者见书170-171页。130、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的六项原则 ·男女平等: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分割权利,对共同债务有平等的清偿义务 ·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 ·照顾无过错方:在分割共同财产时,无过错方应当多分财产,体现在救济手段上就是离婚损害赔偿 ·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应当尽量发挥财产的效用和不损害其经济价值,生产资料或一方从事职业所需的工具、资料等,应分给需要一方; 特定物,不易分割的财产,应根据财产来源分给其获得者一方; 当年无收益的种植业,养殖业,应分继续经营的一方; 生活必需品,考虑双方盒子女的需要,分给需要的一方,对未分得上述财产的一方可分给其它财产或由另一方给予相应的价值补偿 ·不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利益 ·财产约定优先于法定 131、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方式 1)协议分割与判决分割:对共同财产分割达不成一致意见时,判决分割 2)实物分割、价金分割、价值补偿 ·实物分割:在不影响其价值、使用价值的前提下,对财产进行实际分配,双方各自依据其分割的分配取得应得财产 ·价金分割:在共有物不得分割或分割后有损其价值或使用价值的前提下,将共有物进行变卖,双方就变卖所得的价金进行分割,各自取得相应的价金。 ·价值补偿:夫妻一方取得共有物,另一方获得相当于一半价格的补偿取得价金。132、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具体问题 ①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分割:夫妻任何一方特别是女方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中享有的权益应被保护。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土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承包土地。 ②关于投资性财产的分割:夫妻双方分割共同财产中的股票、债券、投资基金份额等有价证券以及为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是,协商不成或者按市价分配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数量按比例分配 ③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出资额的分割: 1、共同财产涉及以一方名义在有限责任公司的出资额,另一方不是该公司股东的:将出资额部分转让给该股东配偶,过半数股东同意的、其他股东表示放弃优先购买权的,其配偶成为该公司股东; 2、夫妻双方就出资额转让份额和价格等协商一致后,过半数股东不同意转让,但愿意以同等价格购买该出资额的,人民法院可以对转让出资所得财产进行分割。 3、过半数股东不同意转让,也不同意以同等价格购买该出资额的,视为同意转让,该股东配偶成为该公司股东。④关于合伙企业中出资额的分割:共同财产中涉及以一方名义在合伙企业中出资,另一方不是该企业合伙人的,当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将其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对方时,按以下情形处理: ·其它合伙人一致同意,该配偶依法取得合伙人地位 ·其他合伙人人不同意转让,在同等条件下形式优先受让权的,可以对转让所得的财产进行分割 ·其他合伙人不同意转让,也不行使优先受让权,但同意该合伙人退伙或者退还部分财产份额的,可以对退还的财产进行分割 ·其他合伙人既不同意转让,也不行驶优先受让权,又不同意该合伙人退伙或者退还不分财产份额的,视为全体合伙人同意转让,该配偶依法去的合伙人地位 ⑤关于独资企业财产的分割:夫妻以一方名义投资设立独资企业的,涉及共同财产的 ·一方主张经营该企业的,对企业资产进行评估后,由取得企业一方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双方均主张经营该企业的,在双方竞价的基础上,由取得企业的一方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双方均不愿意经营该企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有关规定办理 ⑥夫妻分居两地分别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财产,应认定为共同财产。如果双方所分财产相差悬殊,多得财产的一方对少得财产方进行差额补偿 ⑦关于彩礼问题,应返还彩礼的情况 ·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却未共同生活的 适用后两条应以离婚为条件 ⑧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可以少分或不分。 ·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在此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当事人发现之日起算 离婚时房屋的处理 133、公房的使用承租问题 1)夫妻共同居住的公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离婚后,双方均可承租: ①婚前由一方承租的公房,婚姻关系存续5年以上的 ②婚前一方承租本单位的房屋,离婚时,双方均为本单位职工的 ③一方婚前借款投资建房取得的公房承租权,婚后夫妻共同偿还借款的 ⑤婚后一方或双方申请取得公房承租权的 ⑥夫妻双方单位投资联建或联合购置的共有房屋 ⑦一方将其承租的本单位的房屋,交回本单位或交给另一方单位后,另一方单位另给调换房屋的 ⑧婚前双方均租有公房,婚后合并调换房屋的 ⑨其它应当认定为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情形 2)对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应依照以下原则处理 ①照顾抚养子女的一方 ②男女双方在同等条件下,照顾女方 ③照顾残疾或生活困难的一方 ④照顾无过错一方 3)夫妻双方均可承租的公房而由一方承租的,承租方对另一方可给予适当经济补偿。4)均可承租公房,面积大可同住,可给另一方解决住房的,应予准许 5)一方无权承租解决住房问题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调解或判决暂时居住,期限一般不超过两年。暂住期间,应交租金及其他必要费用 6)离婚时,无权承租解决住房问题确有困难,一方有经济能力,可一次性给予经济帮助 7)人民法院在调整和变更单位自管房屋的租赁关系时,一般应征求自管房单位的意见。经调解或判决变更房屋租赁关系的,承租人应依照有关规定办理房屋变更登记手续。134、父母为子女购置的房屋的权属问题 ·婚前为子女购置的为一方个人财产 ·婚后购置的,明确表示给一方的为个人财产,否则视为共同财产 135、夫妻共有房屋的价值与归属 ①由一方婚前承租、婚后用共同财产购买的房屋,房屋权属证书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②对房屋价值及归属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时,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双方均主张房屋所有权并且同意竞价取得的,应当准许 ·一方主张房屋所有权的,由评估机构按市场价格对房屋作出评估,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应当给予另一方相应补偿 ·双方均不主张房屋所有权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拍卖房屋,就所得价款进行分割 ③离婚是双方对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权的房屋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取得完全所有权后,有争议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夫妻债务清偿 处理离婚纠纷时,要分清夫妻个人债务、共同债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裁决。 136、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夫妻一方或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维持家庭共同生活或为共同生产、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分析是否是共同债务,关键看其收益是否用于共同生活,是否用夫妻共同财产投资) 137、夫妻个人债务:是指夫妻一方在婚前或婚后以个人名义所负与共同生活无关的债务。①夫妻一方婚前所负个人债务 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一个人名义所负的债务,且夫妻一方能够证明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为个人债务的;或者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那么该债务为夫妻个人债务。③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关系的亲朋好友所负的债务 ④夫妻一方未经对方同意,自筹资金从事经营活动,且该收益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⑤一方因违法行为、工作失职行为,为满足个人私欲,生活享乐行为所负的债务。138、夫妻债务的清偿: 1)夫妻个人债务,原则上由本人自己清偿,夫妻另一方不承担连带责任,当然如果另一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同意以夫妻共同财产予以清偿,法律不禁止 2)夫妻共同债务为连带债务,应当由夫妻共同负担 ①离婚时夫妻有共同财产的,已届清偿期的债务应由夫妻共同财产偿还。 ②如果双方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夫妻实行分别财产制的,或离婚时共同债务尚未到期,夫妻双方或一方不愿意提前清偿的,可以由双方协议确定各自承担的债务份额;但协议仅是夫妻之间的协议,不能对抗债权人,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男方或女方主张债权。③如果当事人双方不能达成协议,人民法院将根据双方的经济情况以及照顾女方和子女原则,判决双方按一定比例承担债务;但人民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确定的双方债权额只在夫妻内部发生效力,不能对抗债权人,债权人仍有权选择男方或女方主权。④男方或女方死亡,其共同债务并不能被免除,生存一方应当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⑤夫妻一方就夫妻共同债务承担债务清偿责任后,对因清偿超过自己分担部分的给付额,获得向另一方的求偿权,有权给予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法律文书向另一方追偿。离婚在父母子女之间产生的法律后果 139、离婚后父母子女的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①自然血亲关系只因一方死亡消除。离婚只是改变对子女的抚养方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法定权利义务仍不变更。 ②养父母与养子女:一般情况下不改变。如过养父母离婚,经生父母和已满10周岁的养子女同意,可变更收养关系,由原养父母一方收养,或解除收养关系改由生父母抚养 ③继父母与继子女: ·如果继子女未成年而由其生父母抚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然解除 ·如果继子女受继父母长期抚养教育已成年,继父母子女的关系不能自然解除,只有在继父母继子女一方或双方提出解除继父母子女关系,并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下,才能解除。·但由继父母抚养长大并独立生活的继子女,有义务继续承担生活困年、无劳动能力的继父母晚年的生活费用。 ④父母与人工受精子女间的关系与自然血亲子女相同 140、离婚后子女的抚养归属:离婚后,父母子女关系不变,但抚养方式发生变化,子女只能由父或母一方直接抚养,而另一方通过支付抚养费、行使探望权的方式间接扶养。处理子女随何方共同生活的问题,应遵循如下规则: ①必须遵循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这是处理此类问题的出发点 ②哺乳期内的子女,以由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但是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哺乳期内的子女可随父方生活: ·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它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有抚养条件但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其它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③哺乳期后的未成年子女的直接抚养人既可以是父方也可是母方,双方可先协议,协议不成,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的,综合考虑父母情况,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优先考虑: ·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它原因丧失生育能力 ·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它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④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判断能力,父母双方对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子女的意见 ⑤养子女、继子女直接抚养的归属问题应遵循以上规则,但应注意的是: ·生父母与继父母离婚时,对曾受其扶养教育的继子女,继父或继母不同意继续抚养的,该子女仍应由生父母抚养。(要继续抚养继子女需由生父母同意)·《收养法》实施前,夫或妻一方收养子女,对方未表示反对,并与该子女形成事实收养关系的,离婚后,双方应负担子女的抚育费;夫或妻一方收养子女,对方始终反对的,离婚后,该子女应由收养方抚养。 141、离婚后子女抚养归属的变更:随着时间变化,父母的抚养能力、抚养条件发生变化或者出现新情况,子女的直接抚养归属可变更。1)有两种形式: ①父母双方通过协议变更子女抚养关系,只要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予以准许 ②双方无法达成协议,而由一方提起诉讼,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准许: ·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严重疾病或因伤残无力继续抚养子女的 ·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尽抚养义务或有虐待子女的行为,或其与子女共同生活对子女身心健康确有不利影响 ·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随另一方生活,该方又有抚养能力的 ·有其他正当理由需要变更的 142、离婚后子女抚养费问题: 1)·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裁决。 ·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2)关于子女抚养费如何负担,应注意如下问题 ①抚养费数额的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按月收入比例20%-30%的比例给付。 ·负担两个以上子女的抚育费用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超过月收入50% ·无固定收入,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的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②抚养费的给付期限: ·一般至子女18岁止 ·对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子女,父母可停止给抚育费。·尚未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有给付能力的,仍应负担必要的抚育费:*丧失劳动能力或虽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 *尚在校就读; *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 ③抚养费的给付方法: ·一般是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以一次性给付 ·对一方无经济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财物折抵子女抚育费 ·父母双方可以协议子女随一方生活并由抚养方负担子女全部抚育费。但经查实,抚养方的抚养能力明显不能保障子女所需的费用,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不予准许。④子女抚养费的变更: ·子女有权请求变更抚养费,请求权主体只能是子女。 ·就增加或减少,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诉至法院 ·法院就下列情形,父母有支付能力的,应当支持子女增加抚养费的请求: *原定抚育费数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的 *因子女患病、上学,实际需要已超过原定数额的 *有其它正当理由应当增加的,如当地物价上涨等 ⑤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绝支付子女抚养费 ⑥对拒不履行或妨害他人履行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中有关对子女抚养义务的当事人或者其他人,人民法院可采取强制措施。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的探望权 143、探望权的概念:又称见面交往权,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144、探望权的特征: 1)权利主体为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义务主体为直接抚养一方。应为探望提供便利条件,不能阻碍 2)探望权是离婚后父或母对子女的一项法定权利 3)探望权产生时间是离婚后 4)其行使必须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人民法院依法终止探望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权 145、探望权的行使: 1)行使探望权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裁决。 2)如果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的离婚判决中未涉及探望权,当事人就探望权问题起诉,应当受理。 3)行使方式大致包括两种: ·探望性探望: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到对方家里或指定地点进行探望 ·逗留性探望:即探望权人在约定的或法院判定的探望时间内,接走子女并按时送回。4)一般来说0-2岁的幼儿比较适合探望性探望 5)10-18岁子女,如何行使探望权应征得子女同意 146、探望权的中止: 1)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是中止探望的法定理由。大致情形包括 ·无民事行为能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探望权人患有严重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危机子女健康的 ·探望权人个人品德严重败坏,对子女造成不利影响,身心伤害的 ·探望权人在行使探望权时对子女有侵权或者犯罪行为,损害子女利益的 ·探望权人与子女关系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探望的。2)探望权的中止应注意的问题 ·请求权人是未成年子女,还有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及其他对未成年子女负担抚养、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 ·只有人民法院才能裁定终止探望权,其他任何机关,个人包括父母无权终止 ·探望权中止只是暂时限制不直接抚养子女一方当事人的权利,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后,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通知其恢复探望权的行使 147、探望权的强制执行: ·对拒不执行有关扶养费、抚养费、赡养费、财产分割、遗产继承、探望子女等判决或裁定的,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对于拒不执行有关探望子女等判决和裁定的,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规定,是指对拒不履行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有关个人和单位采取拘留、罚款等强制措施,不能对子女的人身、探望行为进行强制执行。·如子女已满10岁,应征求子女意见,如果子女不同意得,不应当强制执行探望权。离婚时的救济方式 148、补偿请求权:是指夫妻间在婚后采取分别财产制的前提下,在离婚时,赋予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老人一方的请求另一方给予经济上补偿的权利。补偿请求权的行使应符合下列条件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采用分别财产制。 ·补偿请求权的行使主体是付出义务较多的一方 ·请求补偿的时间仅限于离婚时(并非离婚后),若离婚时不提起,此权利自动消灭 ·补偿请求权只能由离婚当事人本人提出,是否需要补偿,当事人自己决定,法院无权强行判决 ·补偿请求权不考虑双方的过错情况,无论对方是否有过错,付出义务较多的一方有权要求经济补偿 149、帮助请求权: 1)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打消一方经济顾虑,为实现离婚自由创造条件)2)帮助请求权的条件: ·一方生活困难: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一方离婚后没有住处的,属于生活困难 ·生活困难需发生在离婚时,不是离婚后任何时候生活困难都可请求帮助 ·提供帮助一方有提供帮助的经济能力 ·生活困难一方如果已经再婚,则不能再行使帮助请求权 3)帮助的主要内容:经济帮助和住房帮助 ·离婚时一方有劳动能力,暂时生活困难的,另一方给予一次性的帮助或短期帮助 ·离婚时一方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另一方可在生活和住房方面给予适当安排 ·离婚后一方没有住处的,另一方以个人财产中的住房对其进行帮助,如房屋的居住权或者房屋的所有权 150、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 1)概述:我国《婚姻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重婚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的;虐待、遗弃家庭成员。2)离婚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①一方必须有破坏婚姻家庭关系的违法行为,且仅限于46条规定的四种 ②违法一方必须有主观过错 ③必须有损害事实的存在,即过错方的违法行为给另一方造成了财产的损失和精神上的损害,并导致婚姻关系破裂 ④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必然联系。是造成财产损失、精神损害、婚姻破裂的直接原因 3)离婚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行使 ①请求离婚损害赔偿的范围:物质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 ②离婚损害赔偿的的责任主体只能是过错方,不能是破坏婚姻关系的第三者 ③人民法院应当履行告知权: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件时,对46条等规定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书面告知当事人 ④人民法院在处理离婚损害赔偿问题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对当事人基于46条提出的损害赔偿请求,不予支持 ·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当事人不起诉离婚而单独依据46条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符合46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原告基于该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必须在离婚诉讼的同时提出 ·符合46条规定的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如果被告不同意离婚也未基于该条规定提起损害赔偿请求的,可以在离婚后一年内就此单独提起诉讼。 ·无过错方作为被告的离婚诉讼案件,一审被告未基于46条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二审期间提出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告知当事人在离婚后一年内另行起诉。·当事人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手续后,以46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出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但当事人在协议离婚时已经明确表示放弃该项请求,或者在办理离婚登记手续一年后提出的,不予支持。第七章 家庭关系 151、·家庭:是由一定范围内的亲属构成的共同生活的单位或组织。 ·家庭关系:家庭成员基于亲情,在共同生产、生活、扶养等过程中形成的关系。 ·法律意义上的家庭关系: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等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152、亲属与家庭关系: ·亲属身份是法律意义上的家庭关系发生的前提和表现,亲属之间是否共同生活,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存在。如不与生父共同生活的非婚生子女,一旦生父关系确定,仍然有要求生父抚养的权利,以及对生父遗产继承的权利。 ·家庭关系是亲属身份的法律外在表现,但并非所有的亲属间都产生家庭关系。法律一般都将家庭关系所包容的亲属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我国四种家庭关系: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夫妻关系,兄弟姐妹。 *夫妻关系基于婚姻产生,夫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 *父母子女关系基于生育或法律拟制产生,兄弟姐妹、祖孙之间虽为亲属,但其权利义务关系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 *姻亲:我国婚姻家庭法虽未将姻亲关系列入家庭关系范围内,但姻亲之间如存在事实上的扶养关系,应认定为存在特殊的家庭关系。父母子女关系 153、父母子女关系的种类:根据产生原因分为两种 1)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不能人为地解除,只能因一方死亡而消灭。根据子女出生时父母是否具有合法婚姻关系可分为婚生的父母女子女关系和非婚生的父母子女关系。 2)拟制血亲的父母子女关系:又称“准血亲”关系,与自然血亲有同等权利义务的亲子关系。可以依法设立,那么在一定条件可,可以依法解除。154、父母子女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1)古代:子女的地位由其生母的地位不同而产生差异:嫡子、庶子、奸生子、婢生子、嗣子、养子、慈子、乳子、众子。2)国民党时期《民法》与我国现行法律大体相同,不同:如继父母收养了继子女,则按养父母关系对待,否则仅视为姻亲关系。 3)人工生殖技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一致同意人工授精,即使异源,视为亲生子女。1)有性生殖: ·人工授精(母体内生育),同源人工受精,异源人工受精。·体外受精(试管婴儿),同父同母、同母异父、同父异母、异父异母。·代孕母亲。 2)无性生殖:克隆 155、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 (一)父母对子女的扶养教育义务 1)抚养义务: ·无条件的,直至子女独立生活为止。·对已成年子女的抚养是有条件的,即在成年子女没有劳动能力或者由于种种原因不能独立生活时,父母要根据其需要和自己的精力能力,对其承担经济责任。2)教育义务: ·正确引导教育,使子女成长为对社会有意的人。 ·积极为子女提供接受教育的条件与机会,适龄儿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父母不得以任何借口侵害子女接受法定义务的权利。 3)管教的权利和义务:采取正确适当的方法,对子女加以必要的管理、约束。当子女言行出现错误和缺点,要批评教育。4)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父母应保护为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与合法权益,防止和排除来自自然的损害以及他人的非法侵害。 ·当子女的人身和财产受到他人不法侵害时,父母为法定代理人,有义务保护子女,使其免受伤害;并有权要求停止加害、赔礼道歉;还可以以法定代理人的神风提起诉讼,维护子女的合法权益;当为成年子女被人拐骗,脱离家庭或监护人时,父母有权要求归还子女,有权要求司法机关追究拐骗着的刑事责任。 5)当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赔偿经济损失的义务。父母责任以民事责任为限。 6)当父母不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时,需要抚养的子女有权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或教育费。 (二)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义务 《婚姻法》21条:子女不履行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赡养费的权利。 1)赡养扶助义务的主体是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否则可被免去。2)赡养义务:赡养是指子女对父母经济上的供养。 ·应为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的衣、食、住、行提供保障 ·应为患病老人提供医疗费用 ·应妥善安排父母住房,不得强迫老人住条件低劣的房屋 ·对老人自有的住房或承租的住房,子女不得侵占或擅自改变产权或租赁关系 ·对老人自有的住房,子女有维修的义务 ·在农村,子女应耕种老人承包的田地,照管老人的林木、牲畜等。3)扶助义务: ·是指子女对父母应在日常生活中给予照料、侍奉。是无限期的,直到父母死亡为止。·不管子女是否与父母居住在一起,都应根据父母的实际需要,承担经济责任。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定期或按期给付。无固定收入的,可以按收益季节支付现金或实物。·赡养费数额的确定既要考虑义务人一方的经济负担能力,又要照顾父母一方的实际生活需要。一般来讲,不应低于子女本人或当地群众的平均生活水平。·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156、非婚生子女与父母间的关系 1)概念:是指无婚姻关系所生的子女,包括男女双方未婚同居所生;已有婚姻关系的男或女在婚外与第三人发生关系致孕所生子女;男女两性婚姻关系被认定无效,两人同居期间所生子女;女方被人强奸、诱奸所生。 2)无论他们是否得到生父母承认,一经查证属实,即应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权利义务的规定。 ·与生母一般无需加以证明。但如有生母故意遗弃子女或子女被人骗后,发生确认圣母的情况,可由子女或他人申请,依法定程序,由人民法院根据事实、证据以确认之诉,确定子女与生母关系。 ·一般情况下,确认之诉主要针对非婚生子女与生父。由生母提供证据,若证据不足。法院可依当事人申请,及法院认为有必要时决定,要求当事人作亲子鉴定。3)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 ·与婚生子女由同等权利和地位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对拒不履行抚养义务的生父或生母,非婚生子女有权要求他们给付抚养费 ·如果生母同意,非婚生子女的生父可将子女领去抚养,生母应承担相应责任 ·生母结婚后,其配偶愿意负担该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则生父的责任可酌情减少或免除。 ·非婚生子女的生母生活困难,无力抚养子女时,其生父应将子女领回去抚养 ·处理非婚生子女与生父母分别居住时的抚养纠纷,适用父母离婚后子女抚养纠纷的处理 ·对非婚生子女,法律规定不得危害和歧视 157、继父母与继子女的关系:是由于子女因父母一方死亡或离婚,抚养子女的一方再行结婚而产生的 1)继父母、继子女的法律地位 ·子女未成年:继父母承担起了未成年继子女抚养教育义务,继子女长大成年后,对继父母尽了赡养扶助义务的。他们事实上已经形成了相当于生父母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对此确认,即拟制血亲关系。·子女成年: *若成年继子女对继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实践中将此作为道德上的扶助,若继父母死亡,进过赡养义务的继子女可是为继承人以外的遗产取得人而适当分得遗产。*成年继子女不愿意尽义务时,法律不能强制 ·继父母经子女生父母同意,可收养继子女。2)继父母子女关系的解除 ①因继父母、继子女一方死亡而终止 ②生父母死亡时,已形成拟制血亲的继父母子女关系不能自行解除(即有事实上的抚养教育关系的)。但是,以下情况经生父母、继父母、年满10周岁的继子女各方协商一致的,可解除继父母子女关系: ·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生父母一方要求将子女领回抚养 ·继父母不愿意再抚养继子女 ·继子女愿意在随继父母生活等 ③因离婚而解除:已形成的拟制血亲关系也解除,子女由生父母抚养。④协议解除: ·未成年子女: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要求变更抚养,将子女领会的;抚养子女的生父母一方和继父母不愿再抚养继子女的;经生父母、继父母及10周岁以上的子女各方同意,协议一致的,可解除继父母子女关系。·成年子女:经继父母抚养成年,成年继子女与继父母关系恶化,经协商一致时,可以解除。继父母可要求经济补偿。 ⑤诉讼解除:当事人之间就解除继父母子女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诉请人民法院处理。处理此类案件应遵循有利于为成年子女成长、教育、维护子女利益的原则,确定子女的抚养归属问题 ⑥无论继父母子女关系因何种原因解除,经继父母抚养成年的继子女、对年老、生活困难的继父母,应承担赡养、扶助的义务。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 157、祖孙之间的经济责任:在一定条件下,祖孙之间,存在着抚养与赡养的权利义务关系。1)祖父母、外祖父母抚养孙子女、外孙子女的条件是(这些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①孙子女、外孙子女尚未成年或已成年但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需要抚养 ②孙子女、外孙子女的父母双亡,或者虽然父母一方生存,但失去抚养子女的能力,或者父母双方都生存,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能力抚养子女。③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负担能力。 2)孙子女、外孙子女赡养祖父母、外祖父母的条件是(必须同时具备): ①祖父母、外祖父母失去劳动能力、生活发生困难,需要赡养 ②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经死亡或虽生存,但已失去赡养他们的能力 ③孙子女、外孙子女有负担能力 158、兄弟姐妹之间的经济责任:与祖孙一样,也是三要条件。 1)①有负担能力的兄、姐,对于②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的③未成年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弟、妹,有抚养义务。 2)与此相适应:①由兄、姐抚养长大的②有负担能力的弟、妹,对于③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困难、孤独无依的兄、姐,有抚养的义务。159、注意 1)继父母子女之间即使产生父母子女关系,但继子女与继父母的其他亲属并不产生法律关系。因此,继兄、姐对原来受其父母抚养的继弟、妹不必承担抚养义务。继祖孙之间也不适用在一定条件下承担经济责任的规定。 2)收养关系、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半血缘关系适用此一定条件下祖孙、兄弟姐妹承担经济责任的规定。第八章 收养关系 160、收养的概念:指公民依照法律的规定,领养他人的子女作为自己的子女进行抚养,使本无亲生父母子女关系的人之间产生法律确认的父母子女关系的法律行为。分为收养人、被收养人或养子女、送养人。儿童福利机构、医院、民政部门、监护人等也可以作为送养人。161、收养的特征: 1)收养是一种法律行为:属于民事法律的范畴。 2)收养行为的目的在于产生法律拟制的父母子女关系: ·有别于一般的民事法律行为,就行质而言,收养行为属于身份法律行为。·设立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的父母子女身份关系,同时解除被收养人与生父母及近亲属之间的亲属关系。 ·与寄养的区别,寄养是父母因故不能和子女共同生活时,将子女放到亲戚、朋友家,由他们代替养育。并未改变父母子女的身份。只是抚养方式的改变。 3)收养关系的几方当事人为法律特定,一般民事关系的当事人没有限制。·收养人、被收养人、送养人必须符合法律明确规定的资格和条件,否则不能产生收养关系。·收养仅发生在非直系血亲关系的人之间。 4)收养是要式法律行为:收养关系的成立与解除,除当事人须具备法定的条件外,还须履行法定的程序。 162、收养法的基本原则 1)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有关收养关系解除原人的规定,体现了对收养人被收养人利益的保护,除法律规定的原因外,送养人等不能随意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等。见收养关系解除后财产上的法律效力。收养人、送养人要求保守收养秘密的,其他人应当尊重其意愿不得泄露,若泄露导致其关系恶化,属侵犯公民隐私,应承担民事责任。2)利于被收养人抚养、成长的原则:收养不能为了满足收养人的需要而忽视了儿童的利益。不可借收养之名,达到获取廉价劳力,甚至买卖儿童,获取暴利的目的。3)平等自愿的的原则: ·平等是指收养行为中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自愿原则是指收养活动运作过程中,当事人意思自由,不受国家权力和其他任何人的干预。4)不违背社会公德的原则:如年幼者不可收养年长者等。 5)不得违背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的原则:送养人不能以送养子女为由,要求再生子女。除法律有规定外,有子女者不可再收养子女;无子女者收养子女以一名为限。收养关系的成立 收养成立的要件:实质要件、形式要件 一、收养成立的实质要件:收养人、被收养人、送养人应具备的条件 163、收养人应具备的条件 1)收养人须具有抚养被收养人的能力。必须是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应由抚养被收养人的经济能力;收养人应具备良好的品质。2)收养人无子女 3)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 4)收养人年满30周岁。是年龄的最低要求。 5)收养人须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6)收养人夫妻双方同意,一方不同意或未作同意的意思表示,另一方不得单独收养子女;若一方下落不明,夫妻可单方收养,但效力不及于对方 7)有关收养人的特殊规定: ①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如果收养人与送养人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而且是同辈,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 ·收养可以不受被收养人不满14周岁及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限制 ·不受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应相差40岁的限制 ·华侨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还可以不受收养人须无子女的限制 ②收养孤儿或残疾儿童及弃婴、弃儿:可不受收养人无子女,以及仅能收养一命的限制。③收养继子女可不受的限制有: ·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 ·收养人无子女、年满30周岁 ·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 ·须没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被收养人年满14周岁 ·只能收养一名 ④隔代收养,即收养孙子女 收养人收养他认为孙子女,却已形成养祖父母与养孙子女关系的,应予承认。解决收养纠纷和有关权益纠纷时,依照《婚姻法》关于养父母与养子女的有关规定处理。164、被收养人应该具备的条件 1)被收养人应为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2)丧失父母的孤儿:监护人送养未成年孤儿的,须征得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有抚养义务的人不同意送养、监护人不愿意继续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变更监护人。3)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 165、送养人应具备的条件 1)生父母由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 ·送养人不得以送养子女为理由违反计划生育政策 ·孤儿或生父母无力抚养的子女,可以由生父母的亲属朋友抚养,但抚养人与被抚养人的关系不适用收养关系。 ·子女是夫妻双方共同的,将子女送给他人收养,应征得夫妻双方同意。·送养非婚生子女,其生父明确的,也应征得生父同意 ·生父、生母一方下落不明的,可以单方送养 ·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要送养未成年子女的,若死亡一方的父母要求抚养,则死亡一方父母有优先抚养的权利。2)孤儿的监护人: ·孤儿的监护人是其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姐等近亲属,以及经批准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亲属、朋友。 ·孤儿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近亲属对孤儿由抚养的义务。 ·监护人送养未成年孤儿的,须征得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有抚养义务的人不同意送养、监护人不愿意继续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变更监护人。3)社会福利机构: ·社会福利机构是国家设立的孤儿、弃儿的监护机构。 ·社会福利机构送养儿童时,应公式弃儿的情况,以查找父母的下落,的确查找不到其生父母下落的,可由公民收养。 二、收养成立的形式要件:法定的方式 民政部于1992.4.1发布的《中国公民办理收养登记的若干规定》就办理收养登记的具体程序做了规定: 166、办理收养登记的机关: ·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国内公民,港、澳、台同胞在内地要求收养子女的,应根据被收养人的具体情况,分别向各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生父母作送养人的,应到生父母的户口所在地 ·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在弃婴和儿童的发现地 ·收养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孤儿的,在社会福利机构所在地 167、公告程序: 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确实找不到生父母下落的,才能允许。168、办理收养登记的程序: 1)申请:收养人要求办理收养登记的,应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提出申请。若被收养人年满10岁以上未成年的,也须亲自到场,并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①内地公民: ·提交收养人的居民身份证和户籍证明; ·收养人所在单位人事部出具的、村(居)民委员会出具并加盖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公章的本人年龄、婚姻状况、家庭成员身体状况、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能力等情况的有效证明。 ·夫妻共同收养子女,一方不能亲自到收养登记机关的,另一方须出具其经公证的委托收养书;如果不能到场的一方是华侨,委托书还须经过其居住国外交部门或外交部门授权的机构认证,和我国驻其居住国使馆的人领证。②港澳同胞: ·须提交港澳居民的身份证、港澳同胞回乡证 ·国家主管机关委托的香港委托公证人、澳门政府民事登记或公证等部门签发的本人年龄、③台湾同胞: ·须提交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 ·国家主管机关签发或者签注的在有效期内的旅行证件 ·经公正的本人年龄、婚姻、家庭成员、职业、财产、健康等状况证明。该证自出具之日起6个月有效 ④华侨: ·须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代替护照的证件 ·经居住国公证机关或公证人公证,并经该国外交部门或外交部门授权的机构认证和我驻该国使领馆认证的年龄、婚姻、家庭成员、职业、财产、健康状况等证明。 ·该证明在出具之日起6个月有效,是符合其居住国收养法律规定的证明。这些说明材料应附有其居住国官方中译文。·如果华侨来自于我国未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必须提交其居住国提供的有关经该国外交部门或外交部门授权的机构认证,然后再办理与我国有外交关系国家驻该国使领馆的认证。⑤社会福利机构作为送养人的,还须出具该社会福利机构出具的同意送养孤儿的证明。申请收养有残疾的儿童,还须提供县级医疗单位或该儿童所在的社会福利机构出具的残疾状况的证明。 2)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有 ·收养的几方当事人的条件是否符合收养的规定 ·收养的目的是否正当 ·收养申请书中是否由收养人做出的不虐待、不遗弃被收养人和抚养教育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保证等 3)登记:进行审查后,对证明材料齐全有效、符合收养条件的,准予登记,发给《收养证》。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169、协议公正的形式: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订立收养协议的,可以订立收养协议。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正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收养的效力:收养关系成立后,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一系列法律后果。法律赋予收养行为强制性作用力,即法律效力。170、收养的法律效力包括 1)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产生拟制血亲关系 ·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之间发生与自然血亲的父母子女完全相同的权利义务关系 ·养子女可以随养父或养母姓,经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保留原姓。 ·收养产生后,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也产生相应的亲属关系,同时与生父母一方的近亲属关系消灭。 2)被收养人与生父母和其他近亲属的权利义务消灭 ·养子女与生父母近亲属之间解除的仅仅是权利义务关系,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是因自然出生而产生的,不能人为消灭,法律上有关近亲属间的禁止性规范对他们仍然发生效力。如关于禁止结婚的规定。 171、收养行为的无效:无效收养行为是指欠缺收养成立的法定有效条件。收养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实质要件与形式要件,才能成立合法有效的收养关系,否则无法律效力。收养无效的原因有: ①违反《民法通则》55条的收养行为 ·收养人、送养人不具由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意思表示不真实 ·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②违反《收养法》的收养行为:即前面列举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 无效的收养行为应溯于收养成立之时。当事人如对收养行为是否有效发生争议,可以请求人民法院确认。收养关系的解除 172、收养关系解除的原因 1)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收养法》26条规定,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年满10周岁以上的,应当正的本人同意。 2)送养人可因收养人的过错行为而要求解除收养关系:送养人不可随意要求解除收养关系,仅限养父母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的过错行为。 3)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协议解除(只有在子女成年后,养父母才可以要求解除):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但是解除后,成年养子女仍应对生活困难的养父母有给付生活费的义务。 4)因收养无效而解除:饭欠缺收养成立法定条件而成立了收养,当事人要求解除的,应予准许。尤其是未经当事人同意而产生的收养:如幼儿被人拐卖,非生父母同意而成立的收养;仅经生父母一方同意收养;未经10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本人同意的收养等。173、收养关系解除的形式 1)登记解除: ·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应当到收养人户籍所在地收养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申请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当事人,须向登记机关提交收养人、被收养人的居民身份证和户籍证明、《收养证》、解除收养关系协议书等。 ·经过审查,对符合《收养法》规定的解除收养关系条件的,准予解除,收回《收养证》,发给《解除收养证》,其收养关系依法解除。2)诉讼解除: ·凡当事人之间就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人民法院进行调解,经调解当事人能达成协议的,应制作调解书,调解生效之日,收养关系合法解除。 ·经调解不能达成协议的,可由法院判决。对于收养纠纷的处理,人民法院应遵循保护合法收养关系,保障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合法权益的原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不符合收养成立条件的,应判决予以解除 ②收养成立后,生父母中途反悔而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如无正当理由,一般不予支持。但是如果收养人有过错,送养人要求解除的,即使养父母不同意,其过错行为被人民法院查证属实的,也要以判决解除收养关系。 ③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就解除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在审理中,应尽量调解维持他们的收养关系。如的确恶化,可判决解除 ④养父母因养子女患病等原因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一般不予支持。174、收养关系解除的法律后果 1)身份上的效力 ①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近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灭 ②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近亲属的关系是否恢复,视具体情况: ·如解除收养关系时,养子女为未成年人,与生父母及其近亲属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应由生父母领回抚养 ·如果养子女已成年并且独立生活,与其生父母及其近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由双方协商,双方自愿恢复的,可恢复。2)财产上的效力 ①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成年的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负有给付生活费的义务 ②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导致收养关系接触的,养父母可以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与教育费 ③·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适当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与教育费; ·但如果系养父母虐待、遗弃养子女而由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则丧失要求生父母经济补偿的权利; ·养父母如要求解除收养关系,则没有要求经济补偿的权利。 ·解除收养人关系时的生活费、教育费补偿的具体数额,可由当事人双方协议;由人民法院根据养子女在收养存续期间的实际花费、生父母的经济能力,并结合当地生活水平等情况酌情确定。第九章 扶养 175、社会生活中的扶养: ·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抚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 ·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一体化的社会保障性扶养。·在自然人之间基于道义、感情、慈善等非法定权利义务人而发生的自然的、事实上的扶养。·法律意义上的抚养。176、法律意义上的扶养: 1)广义:长辈对晚辈亲属的抚养;平辈亲属之间的扶养;晚辈对长辈亲属的赡养。2)狭义:专治平辈亲属之间尤其是夫妻之间依法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权利义务关系。3)我们在研究法律的适用上,应按照广义的扶养来理解,在具体的亲属关系中,再分别指称。 178、扶养关系的特点: 1)扶养关系具有法定性: ·什么亲属之间存在扶养关系,扶养权利义务的具体内容,发生实际扶养的条件和顺序都由法律明确规定 ·凡与法律规定的情形相符合者,则必然的、强制性的产生扶养权利义务关系,当事人不能凭借自己的意志进行自由或变更。 ·扶养关系主体法定性、内容法定性、条件法定性、遵行适用法定性。 2)扶养关系是一种法定之债,具有债的属性:债是特定人与特定人之间得请求为特定行为的法律关系。 3)扶养关系具有鲜明的身份性 ·扶养关系双方主体必须是具有亲属身份的人 ·扶养权利义务具有人身属性,只能由本人亲自承受,非依法律特别规定,不得发生转移、让与、继承和替代。 ·由于亲属关系身份性伴其一生,所以扶养关系显示出长期性、持续性、稳定性 ·权利义务的配置和运行具有非对等性。4)扶养关系具有社会保障的替代功能 从四个特征看出,亲属扶养关系不仅具有身份性和财产性的双重性,而且具有私法与公法的双重性。 其余见书222——231:国外的了解,国内的前面已经提及。第十章 监护 179、法律意义上的监护,可以从四个层面界定: 1)指向监护制度:即监护是指依照法律规定,对特定自然人的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 ·是为了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 ·由法定或指定的自然人或社会祖师基于法律规定对其加以监督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2)指向监护法律关系:本质属性为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 3)指向监护权:监护是权力、权利、义务和责任的集合体;与其说是一种权利,不如说是一种职责。 4)指向法律行为:监护包括设置监护的行为、实施监护的行为、实施监护行为的法律后果三个关节。 这四个层面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监护制度是抽象的,静态的的一般规范模式,是监护的基本内涵;监护法律关系、监护权、监护行为是监护制度的内容和体现,是具体的、动态的实际运作。法律上不存在、也不允许存在监护之外的监护关系、监护权和监护行为。180、监护的概念 1)广义的监护:是指对一切未成年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规范的总合。包括亲权监护。2)狭义的监护:与亲权监护相分离 ·亲权制度: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监督和保护的法律规范 ·监护制度:对不在亲权保护下的未成年人,以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是亲权制度运行残缺时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我国《民法通则》和《婚姻法》规定粗疏,亲权与监护既不像分离独立,又不像整合统一,建议加以完善,在立法上明确采用监护与亲权的分设体例)181、监护的功能: 1)通过监护制度补充主体能力制度,补救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能力瑕疵,使其民事权利得到完全实现。 2)通过监护制度固化法律意义上的亲属范围,明确亲属间具有强行性法律效力的权利义务关系。3)通过监护制度及于其存在必然联系的代理制度、民事责任制度,即可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权利和利益,又可活跃民事活动,促使每个民事活动都能正常运转并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 4)不仅涉及的那一的民事活动秩序,而且关系着市场交易安全和社会经济利益。 5)在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备、健全的条件下,国家公力救济明显不足,一部分保障性工作必须依靠家庭和亲属来完成。不能收到家庭监护的人,则通过社会性、政府性和公共福利性的监护机构得到保障。 182、监护制度的三个特征: 1)设立监护制度有明确的目的性:首要表层目的就是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和财产权利。2)监护关系的主体具有特定性 ·被监护人特定:只能是未成年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精神病人。·监护人特定:基于法律直接规定、或通过遗嘱、或有指定权的社会组织在符合法定条件的人中指定。 ·监护监督人特定 ·处理和解决监护问题的国家公力机构特定,如监护法院、监护官署等。 但是!我国现行法律只做到了被监护人和监护人的特定化,对其他主体未作规范。3)监护关系的内容具有法定性: ·民法多为任意性、授权性规范,但监护制度带有强行性色彩。·监护行为不仅直接关系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和财产权利的实现,同时还涉及第三人的利益,并产生相应的后果,对社会秩序有一定影响。·所以,监护关系的内容只能由法律直接规定,不能由当事人自行约定或对法律规定有变动。监护制度的沿革见书240——241页。监护关系的设立、变更和终止 一、监护的设立 根据监护关系的途径和方法为标准,监护可分为法定监护和指定监护;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状态,监护人分为未成年人的监护和成年人的监护。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和指定监护 183、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有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委会同意的。*没有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据此,未成年人法定监护的设立,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层次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第一顺位的法定监护人,即亲权性监护人: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资格是法律直接赋予的,具有强制性、排他性,既无须再经过其他任何程序设立,非法定特殊事由也不得剥夺,父母本人更不得抛弃转让。 ·作为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的父母:婚生子女父母,非婚生子女父母,养父母,事实上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 ·父母对子女法定监护人的资格不因父母离婚而丧失,夫妻离婚后,与子女共同生活一方无权取消对方对该子女的监护权,但对子女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取消的除外。2)未成年人的父母之外的其他自然人,是第二顺位的法定监护人,要求如下 ①未成年人的第二顺位法定监护人,包括以下两类: ·除未成年人父母之外的近亲属,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自愿型监护或亲友型监护。 ②第二顺位监护人无前后之分,但若发生争议,顺序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 ③上述人员担任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必须符合法定条件: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第一顺位的监护人在客观上不能实际承担监护职责(主观上不愿意承担,但是实际上有能力承担的不行)·第二顺位的法定监护人在客观上有监护能力。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担任监护人,不仅要出于自愿,而且还必须经过未成年人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的同意。 ·这些第二顺位监护人之间,不存在担任监护人的争议。如有争议,则需从中进行选定,从而法定监护转变为指定监护。 3)有关单位或组织是未成年人的第三顺位的法定监护人 第一顺位、第二顺位的法定监护人均出现空缺,由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称社会型监护或公益型监护。 184、未成年人的指定监护:当未成年人没有第一顺位的法定监护人,而第二顺位的法定监护人为多人且对担任监护人发生争议时,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1)我国实践中的指定监护,实际上是选定监护。即在法定监护人中选择确定监护人,并非在法定监护人之外指定监护。这与国外的指定监护、遗嘱监护明显不同。2)发生指定监护的前提条件为: ·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 ·未成年人第二顺位的法定监护人对担任监护存在争议:争当监护人;都不愿意当监护人。3)指定监护人的范围和顺序,具有明确的限定性。 ·只限于未成年人第二顺位法定监护人中的近亲属(不包括其他亲属,朋友),只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 ·在指定监护人时,祖父母、外祖父母排在前一顺序,兄、姐排在后一顺序 ·只有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无监护能力或者对被监护人明显不利时,才可根据对被监护人有利的原则,从兄、姐中择优确定监护人 ·当未成年人自身有一定的识别能力时,指定监护应视情况征求未成年人的意见 ·由于其他近亲属、朋友担任监护是以自愿为前提,所以不应强行指定。·指定时,监护人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同一顺序中的数人。4)依法有权为未成年人指定监护人的机关,只限于三个: ·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 ·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或村委会 ·人民法院 这三类机关在履行指定权时,应注意把握四点: ①有关组织在先,人民法院在后的原则:当发生担任监护人的争议时,须首先由单位或委员会指定;未经指定而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②·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依照《民法通则》规定指定监护人,以书面或口头通知了被指定人的,应当认定为指定成立。·被指定人不服的,应当自接到通知次日起30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起诉的,按变更监护关系处理。③·被指定人对有关组织的指定不服而在法定期限内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做出维持或者撤销指定监护人的判决; ·如果判决是撤销原指定的,可以同时另行指定监护人; ·在人民法院做出判决前的监护责任,一般应按照指定监护人的顺序,由有监护资格的人承担。 ④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自行变更;擅自变更的,由原被指定的监护人和变更后的监护人承担监护责任。 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和指定监护 185、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 ·成年精神病人只是年满18周岁,因精神或智力障碍、残损而不能辨认自己的行为或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经法定程序被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其处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状态,所以必须通过监护制度,设立监护人对其人身和财产权益加以监督和保护。(未成年的精神病人完全适用于未成年人的监护规则)·监护人: (一)配偶; (二)父母; (三)成年子女; (四)其他近亲属; (五)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统一的。 对此,理解上应该注意把握三个方面: ①成年人的法定监护关系的设立,以成年人患有精神病被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为发生之法律事实 ②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监护人: ·第一顺位: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孙子女、外孙子女)、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 ·第二顺位:成年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居委会、村委会或民政部门 ·只要有第一顺位法定监护人,第二顺位的法定监护人无从发生 ·第一顺位法定监护人内部发生争议时,按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的先后顺序指定选任(其他亲属和朋友是自愿,不能强行指定)③不同法定监护人实际担任监护人的条件有所不同。 ·就配偶、父母、成年子女、近亲属来说,担任监护人应属于其法定的责任和义务;只要有监护能力,应实际担任监护人。 ·对于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和朋友来说,他们担任监护人必须遵守三个条件:*本人愿意承担监护责任,不得强制;*本人确有监护能力,不得勉为其难;*应经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村委会、居委会同意。186、成年精神病人的指定监护: 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委会,村委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与未成年人的指定监护的不同: ·指定机关: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居委会、村委会;人民法院 ·被指定监护人范围: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孙子女、外孙子女)除此之外,均相同。监护的变更 监护的变更:是指监护人因某种事由不再或不能继续担任监护人,而由新的监护人继任。监护变更的前提条件是被监护人尚需继续被监护。187、监护变更的事由主要有: ①监护人死亡:自然死亡或被宣告死亡 ②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疾病、伤残、经济极度贫困、因犯罪被处剥夺自由的刑罚、被宣告为无民事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③监护人辞职:监护人的性质和职责,决定了监护人原则上不得辞职;但监护人有正当理由的除外 ④监护人被撤销: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单位或者有关人员的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提出撤销申请的的: ·可以使其他有监护资格的人 ·可以有关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 ·可以是被监护人 做出撤销决定的,只能是人民法院。 ⑤协议变更:如果有监护资格的人之间达成新的协议,确定新的监护人代替原监护人,属于监护变更,法律应予认可。 ⑥对指定监护有异议而引起的变更:在指定监护中,对指定人不服指定,但在接到指定通知的次日起30日后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只能按变更监护关系处理。⑦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的身份关系发生改变: ·监护人与成年精神病人的配偶关系,因离婚解除 ·未成年子女被送养,原亲子关系解除 ·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的收养关系解除,样父母子女关系消灭 ·未成年非婚生子女被生父母认领 并不等于监护关系的终止 监护的终止 188、严格意义上,监护的终止是指监护法律关系,因被监护人不再需要监护而消灭。与监护变更明显不同。终止的事由有三: ·被监护人已成年并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被监护人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被宣告死亡 ·成年精神病人已治愈,恢复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监护人的法律地位,见书249——251页 189、监护人的职责: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2)照顾被监护人的日常生活,关心和教育被监护人 3)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为了被监护人的利益,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4)作为法定代理人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和诉讼活动 5)监督、约束被监护人的行为,管教、矫正被监护人的不良行为。6)特定范围的亲属作为监护人,承担对被监护人的抚养义务 190、监护关系中的民事责任: 1)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侵权责任: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责任;给被监护人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2)被监护人亲权产生的民事责任 ①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适当减轻民事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②·夫妻离婚后,为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权益的,同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承担民事责任; 名词解释 1.遥感:遥感即遥远感知,是在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对目标或自然现象远距离探测和感知的一种技术.一般指的是电磁波遥感.p1 2.电磁波: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场能够在它的周围引起变化的磁场,这个变化的磁场又在较远的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电场,并在更远的区域内引起新的变化磁场.这种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以有限的速度由近及远在空间内传播的过程称为电磁波.p1 3.干涉:有两个(或以上)频率、震动方向相同,相位相同或相差恒定的电磁波在空间叠加时合成的波振幅为各个波的振幅矢量和。因此会出现交叉区域某些地方震动加强,某些地方震动减弱或完全抵消的现象成为干涉。P2 4.衍射:光通过有限大小的障碍物时偏离直线路径的现象成为光的衍射。P2 5.电磁波谱:不同电磁波由不同波源产生,如果按照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按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就能得到电磁波谱图p2 6.绝对黑体(黑体):如果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是绝对黑体。P4 7.基尔霍夫定律:任何物体的单色辐出度和单色吸收之比,等于同一温度绝对黑体的单色辐出度。 8.太阳常数:太阳常数指不受大气影响,在距离太阳的一个天文单位内垂直于太阳辐射方向上,单位面积黑体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P6 9.太阳光谱辐照度:指投射到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该值随波长不同而异。10.散射: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称为散射。P10 11.米氏(Mie)散射:如果介质中不均匀颗粒与入射波长同数量级,发生米氏散射。P10 12.瑞利散射:介质中不均匀颗粒直径a远小于电磁波波长,发生瑞利散射。P10 13.无选择性散射(均匀散射):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大得多时所发生的散射。符合无选择性散射条件的波段中,任何波段的散射强度相同。P10 14.大气屏障:遥感所能使用的电磁波是有限的,有些大气中电磁波通过率很小,甚至完全无法透过电磁波,称为大气屏障。P10 15.大气窗口:有些波段的电磁辐射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对遥感十分有利,这些波段通常成为大气窗口p10 16.热惯量:热惯量是物体阻碍其自身热量变化的物理量,它在研究地物尤其是土壤时特别重要。P15 17.镜面反射:镜面反射是指物体反射满足反射定律。P16 18.漫反射:如果入射电磁波长不变,表面粗糙度h逐渐增加,直到h与λ同数量级这是整个表面均匀反射入射电磁波,入射到此表面的电磁辐射按照朗伯余弦定律反射。P16 19.反向反射:实际地物由于地形起伏,在某个方向上反射最强烈,这种现象称为方向反射。它是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结合。P16 20.反射率:物体的反射辐射量与入射辐射量之比ρ=Eρ/E。这个反射率是在理想的漫反射下整个电磁波长的反射率。P16 21.光谱反射率:实际上由于物体的固有的物理特性,对不同波长的电磁波有选择的反射,因此定义光谱反射率为ρλ=Eρλ/Eλp16 22.反射波谱:反射波谱是某物体的反射率(或反射辐射能)随波长变化的规律。P17 23.反射波谱特性曲线:反射波谱是某物的反射率(或反射辐射能)随波长变化的规律,以波长为横坐标,反射率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即成为该物体的反射波谱特性曲线。P17 24.时间效应:地物光谱特性一般随季节时间变化,称为时间效应。P18 25.空间效应:处于不同地理区域的同种地物具有不同的光谱效应,称为空间效应。P18 26.地物波谱特性:地物波谱也成为地物光谱。地物波谱特性是指各种地物各自所具有的电磁波特性(发射辐射或反射辐射)p21 27.遥感平台: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工具通称为遥感平台。按照距离地面的高度大体上可以范围三类: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P24 28.地面遥感平台:指用于安置遥感器的三脚架、遥感塔、遥感车等高度在100米一下。P24 29.航空平台:指用于安置遥感器的三脚架、遥感塔、遥感车等高度在100m以上,100km以下,用于资源调查、空中侦察,摄影测量平台。P24 30.航天平台:指用于安置遥感器的三脚架、遥感塔、遥感车等高度在240km以上的航天飞机和卫星等。其中高度最高的GMS所代表的静止卫星。P24 31.轨道参数:卫星在空间的具体形状位置。可由六个轨道参数来确定。 32.地心直角坐标系:地心直角坐标系是以地心为原点,X轴由地心指向春分点,Y轴在赤道面内就拥有与X轴垂直。Z轴垂直于赤道面。P25 33.卫星运行周期:卫星运行周期是指卫星绕地一周所需要的时间。即从升交点开始运行到下次过升交点时的时间间隔。P31 34.卫星重复周期:卫星重复周期是指卫星从某地上空开始运行,经过若干运行时间后,回到该地上空所需要的天数。P31 35.陆地卫星:用于陆地资源和环境探测的卫星成为陆地卫星p32 36.合成孔径雷达(SAR)SAR是一种高分辨率二维成像雷达,特别是与大面积地表成像。P47 37.小卫星:指目前设计小于500kg的小型近地轨道卫星。P52 38.全景畸变:由于地面分辨率随扫描角发生变化而使红外扫描影像发生畸变,这种畸变通常称为全景畸变。 39.成像光谱仪:目前国际上正迅速发展的一种新型传感器,它是以多路、联系并且具有高光谱分辨率方式获取图像的仪器。P66 40.采样:空间坐标数字化称为采样p80 41.量化:图像灰度的数字化称为量化。P80 42.BSQ:BSQ格式按照波段记载数据文件,在这种格式的CCT磁带中,每一个文件记载的是某一个波段的图像数据。P84 43.BIL:BIL格式是一种按照波段顺序交叉排列的遥感数据格式,BIL格式与BSQ格式相似。P85 44.TIFF:标签化文件格式(TIFF)是Aldus公司与微软公司合作开发的一个多用途可扩展的用于存储栅格图像的文件格式。TIFF不仅能很多好地处理黑白灰度,彩色图像。而且还支持对图像像素值的许多数据压缩方案。P85 45.BMP: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图片格式。Windows作为图片的标准格式,并且内含了一套支持BMP图像处理的APT函数。P87 46.图像文件管理:图像文件管理包括各种格式的遥感图像或其他格式的输入,输出,存储以及图像文件管理等功能。P91 47.ERDAS:ERDAS是美国ERDAS公司开发的专业遥感图像处理与地理信息软件。P92 48.PCI:PCI软件是加拿大PCI公司开发的用于图像处理、GIS、雷达数据分析以及资源管理和环境监测的软件系统。P93 49.遥感图像的构想方程:指地物点在图像行的图形坐标(x,y)和其它地面对应点的大地坐标(X,Y,Z)之间的数学管理。P98 50.传感器坐标系:S-UVW。S为传感器投影中心,作为传感器坐标系的坐标原点,U轴的方向为遥感平台的飞行方向,V轴垂直于U,W轴则垂直于U、V平面,该坐标系描述了像点在空间的位置。P98 51.地面坐标系O-XYZ:主要采用地心坐标系统。当传感器对地成像时,Z轴与原点方向一致,XY平面垂直于Z轴。P98 52.图像(像点)坐标系:o-xyf(x,y)为像点在图像上的平面坐标,f为传感器成像时的等效焦距,其方向于S-UVW方向一致。P99 53.全景摄影机影像:全景摄影机影像是由一条曝光隙沿旁向扫描而成,对沿旁向倾斜一个扫描角Ө后,以中心线成像的情况。P100 54.推扫式传感器:是行扫描动态传感器。P101 55.扫描式传感器:扫描式传感器获得的图像属于多中心投影,每个像元都有自己的投影中心,随扫描镜的旋转和平台的前进来实现整幅图像的成像。P102 56.侧视雷达:侧视雷达是主动式传感器,其侧面的图像坐标取决于雷达波往返于天线和相应地物点之间的传播时间,即天线至地物点的空间距离R,所以侧视雷达具有斜距投影的性质。其工作方式为平面扫描和圆锥扫描。P103 57.遥感图像几何变形:指原始图像上各地物的集合位置、形状、尺寸、方位等特征在参照系统的表达要求不一致时产生的变形。P105 58.静态误差:再成像过程中,传感器相对于地球表面呈静止状态是所具有的各种变形误差。P105 59.动态误差:动态误差是在成像过程中传感器相对于地球表面呈静止状态时所具有的各种变形误差。P105 60.内部误差:主要是由于传感器自身的性能和技术指标偏移标称数值所造成的误差。P105 61.外部误差:外部误差是传感器本身所处在正常工作的条件下由传感器以外的各种因素所造成的误差。P105 62.全景面:全景投影的影像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柱面,相对于全景投影的投影面,称之为全景面。P107 63.传感器的外方为元素:是指传感器成像时的位置(Xs,Ys,Zs)和姿态角(φ,ω,k)p107 64.投影误差:投影误差是由地面起伏的像点位移,当地形有起伏时对于高于或低于某一基准面上垂直投影点在像片上的构象点之间的位移。P110 65.遥感图像的精纠正:指消除图像中的集合变形,产生一幅符合某种地图投影或图像图形坐标与地面坐标严格数学变换的基础上,是对成像空间集合形态的集合描述。P117 66.共线方程纠正:共线方程纠正是建立在图像坐标与地面坐标严格数学变换关系基础上的,是对成像空间集合形态的直接描述。P123 67.地图投影:所谓地图投影就是把地球参考椭球提取面按一定的规律投影转化为地图平面。P127 68.雷达图像集合纠正:在粗校正图像的基础上,消除由地形引起的集合位置的误差,生成地理编码的正摄图像。P132 69.图像间的匹配:即以选择某个地图坐标系,将多源图像变换到这个地图坐标系以后来实现坐标系的统一。P135 70.绝对配准:即选择某个地图坐标系,将多源图像变换到这个地图坐标系以后来实现坐标系的统一。P135 71.图像的镶嵌:当感兴趣的研究区域在不同的图像文件时,需要将不同的图像文件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成包含感兴趣的图像,这就是图像的镶嵌。P139 72.偏置量:偏置量是从向上定标源直接测量得到的。通常是指每个扫描行扫描结束时所测量得到的探测元件暗电力。 73.大气校正:大气的影响是指大气对阳光和来自目标辐射产生吸收和散射。消除大气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消除大气影响的校正过程成为大气校正。P146 74.回归分析法:在不受大气影响的波段图形和待校正的某一波段图像中,选择从最暗到最亮的一系列目标,对每一个目标的两个波段亮度值进行回归分析。P147 75.图像增强:是为特定目的,突出遥感图像中某些信息削弱或去除某些不需要的信息,使图像更易判读。P148 76.灰度直方图:反映了一幅图像中灰度级与其出现概率之间的关系。P149 77.线性变换:简单线性变换是按比例拉伸原始图像灰度等级范围---充分利用显示设备的显示范围,使输出直方图的两端达到饱和。P150 78.直方图均衡:直方图均衡是将随机变换的图像直方图改成均匀分布的直方图。P151 79.直方图正态化:将随机分布的原图像直方图修改呈高斯分布的直方图。P153 80.直方图匹配:通过非线性变换,使得一个图像的直方图与另一个图像的直方图类似。P154 81.密度分割:密度分割与直方图类似,是将原始图像的灰度值分成等间隔的离散灰度值。P154 82.灰度反转:灰度反转是指图像灰度范围进行线性或非线性取反,产生一幅与输入图像灰度相反的图像。P155 83.图像平滑:图像平滑的目的在于消除各种干扰噪声,是图像中高频成分消退,平滑掉图像的细节,是其反差降低,保存低频部分。P155 84.领域平均法:领域平均法属于空间域处理方法,其思想是利用图像点(x,y)即其领域若干像素的灰度平均值来代替点(x,y)的灰度值,结果是对亮点产生了“平滑”的效果。P155 85.低通滤波法:用滤波方法将频率域中一定范围的高频成分滤掉,而保留其低频成分,以达到平滑图像的目的。P157 86.图像锐化:锐化是指增强图像中高频成分,突出图像边缘信息,提高图像细节反差,也称边缘增强,其结果与平滑相反。P159 87.高通滤波:锐化在频率域中的处理称高通滤波它与低通滤波相反,保留频率域中的高频成分,而让那个低频成分滤掉,加强了图像中边缘和灰度变化的突出部分,以达到图像锐化的目的。P160 88.图像融合:图像融合是指多源遥感图像按照一定的算法,在规定的坐标系中,生成新的图像的过程。P163 89.判读:是对遥感图像上的各种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推理和判断,最后提取处感兴趣的信息。P169 90.判读标志:各种地物的各种特征都以各自的形式表现在图像上。各种地图在图像上的各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成为判读标志。P169 91.辐射分辨率:指传感器能区分两种辐射强度最小差别的能力。 92.时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是指对同以地区重复获取图像所需的时间间隔。P180 93.最佳探测波段:指这些波段中探测各种目标之间与目标背景之间,最好的反差,或波谱响应特性的差别。P179 94.模式:所谓模式是指具有空间或集合特征的东西。P196 95.特征变换:特征变换是将原始图像通过一定的数学变换生成一组新的特征图像。这一组新的图像信息集中在少数几个特征图像上。P198 96.主分量变换(K-L变换):主分量变换也成为K-L变换,是一种线性变换,是就均方误差最小来说的最佳正交变换;是在统计特征基础上的现行变换。P199 97.哈达玛变换:哈达玛变换是利用哈达玛矩阵作为变换矩阵新实施的遥感多光谱变换。P200 98.穗帽变换(K-T变换):穗帽变换又称为K-T变换,由Kauth和Tomas研究后提出的,是一种线性特征变换。P201 99.特征选择:我们总是希望用最少影像数据进行最好的分类,这样就需要在这些特征影像中,选择一组最佳的特征影线进行分类。这就称为特征选择。P203 100.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是基于我们对遥感图像上样板区内地物的类别为已知,于是可以利用这些样本类别的特征作为依据来识别非样本数据的类别。P204 101.贝叶斯判别规则:我们可以把某特征矢量X落入某类集群wi 的条件概率P当成分类别判别函数,把X落入某集群条件概率最大的类为X的类别,这种判别规则就是贝叶斯判别规则。P205 102.训练样区:训练样区指的是图像上那些一致其类别树形可以用来统计其类别参数的区域。P208 103.非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是指人们事先对分类过程不施任何先验知识,仅凭遥感影像地物的光谱特征的分类规律,即自然聚类特征进行“盲目”分类。P208 简答题 1.遥感主要采用的波段有哪一些?波长主要分布的范围? 答:由电磁波谱图可见,电磁波的长度范围非常宽,从波长最短的γ射线到最长的无线电波,他们的长度之比高达1022倍以上。遥感采用的电磁波段可以从紫外一直到微波波段。主要采用的波段为紫外到红外波段。波长范围为:10-3~3.8×10-1μm的紫外波段到0.7~1000μm的红外波段之间。 2.遥感技术上采用审美观方法选择遥感器和确定对目标进行热红外遥感的最佳波段? 答:维恩位移定律表明,黑体的绝对温度增高时,它的辐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唯一,若知道了某物体问题就可以推算处它的辐射峰值波长。简述大气对辐射的影响 答: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散射、和反射的做用。3.用散射原理分析一些问题 答:又由于蓝光波长比红光短,因而蓝光散射较强,而红色散射较弱。晴朗的天空,可见光中的蓝光受到散射影响最大,所以天空呈现蓝色。清晨太阳通过较厚的大气层,直射光中红光成分大于蓝光成分,因而太阳呈现红色。大气中的瑞利散射对可见光影响较大,而对红外影响很小,对微波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对同一物质来讲,电磁波的波长不同,表现的性质也不同。例如在晴好的天气可见光通过大气是发生瑞利散射,蓝光波红光散射的多;当天空由云层或雨层时,满足均匀反射的条件,各个波长的可见散射强度仙童,因而云呈现白色,此时散射较大,可见光难以通过云层,这就是阴天不利于用可见光进行遥感探测地物的原因。对于微波来讲,微波波长比粒子的直径大的多,则由属于瑞利散射类型,散射强度与波长四次房呈反比,波长越长散强度越小,所以微波才可能有最小散射,最大投射,而被成为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 4.简述大气窗口的概念以及常用的大气窗口有哪些? 答:有些波段的电磁辐射通过大气候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对遥感十分有利,这些波段通常成为大气窗口。目前所知,可以做遥感的大气窗口大体有如下几个: (1)0.3~1.15μm大气窗口,包括全部可见光波段、部分紫外波段和部分近红外波段,是遥感技术应用最主要的窗口之一。 (2)1.3~2.5μm大气窗口属于近红外波段。(3)3.5~5.0μm大气窗口属于中红外波段。(4)8~14μm热红外窗口 (5)1.0mm~1m微波窗口,分为毫米波、厘米博、分米波。5.热红外波段在遥感器入瞳处的辐射亮度包括那几个方面 答:(1)目标反射其表面的辐射照度,包括直射太阳辐射、半球天空向下漫射辐射和大气向下热辐射。 (2)目标自身辐射,其能量的大小取决于地面目标的比辐射率和大气头过滤,经大气草率见后到达遥感器入瞳处。 (3)在遥感其观测方向上的大气热辐射,热红外光谱范围内。6.简述一般物体的发射辐射? 答:黑体热辐射由普朗克定律藐视,它仅依赖于波长和温度。然而,自然界中实际物体的发射和吸收的辐射量都比相同条件下绝对黑体的纸。而且,实际物体的辐射不仅依赖于波长和温度,还与构成物体的材料、表面状况等因素有关。我们用发射率ε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ε=W’/W。即发射率ε就是实际无题于同温度的黑体在相同条件下辐射功率之比。7.简述地物的反射辐射类型 答:地物的反射辐射类型有三种类型 (1)镜面反射:是指物体的反射满足反射定律。当发生镜面反射是,对于不透明的物体,其反射能量等于入射能量减去物体吸收能量。 (2)漫反射:如果入射电磁波波长λ不变,表面粗糙度h逐渐增加,知道h与λ同数量级,这是整个标间均匀反射入射电磁波,入射到比表面的电磁波会按郎伯余弦定律反射。 (3)方向反射:实际物体标间由于地形起伏,在某个方向上反射最强烈,这种现象成为方向反射。方向反射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结合。它发生在地物粗糙度继续增大的情况下,这种反射没有规律可寻。 8.简述不同地物的反射波谱特性? 答: (1)土壤反射波谱特性:自然状态下土壤表面的反射率没有明显的峰值和谷值,一般来讲土壤的光谱特性曲线与一下一些因素有关,即土壤类别、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砂、土壤表面的粗糙度、粉砂相对百分含量等。此外费力也对反射率有一定影响。 (2)植物的反射波谱特性:由于植物均进行光合做用,所以各类绿色职务具有很相似的反射波谱特性,其特点是:在可见光波段0.55μm(绿光)有反射率为10%~20%的一个波峰,两侧0.45μm(蓝)和0.67μm(红)则有两个吸收带。这一特征是有于叶绿素的影响造成的,叶绿素对蓝光和共光吸收强,而对绿色反射作用强。在近红外波段0.8~1.0μm间有一个反射的陡坡,致1.1μm附近有一个峰值,形成职务的独有特征。这是由于植被页的细胞构成的影响,处了吸收和投射的部分,形成发哦反射率,在近红外波段(1.3~2.5μm)受到绿色植物含水量的影响,特别是1.45μm、1.95μm和2.7μm为中心是水的吸收带,形成低估。职务波谱在上述基本特征下仍有细部差别,这种差别于植物类、季节、病虫害影响、含水量多少有关。 (城市道路、建筑物的波谱特性,岩石波谱特性参见教材:18~20页)9.影响地物光谱反射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答:很多因素会引起反射率变化,如太阳位置、传感器位置、地理位置、地形、季节、气候变化、地面湿度变化、地物本身变异、大气状况等。10.测定地物反射波谱特性曲线的主要作用? 答: (1)它是选择遥感波普段、设计遥感仪器的依据 (2)在外业测量中,它是选择合适的飞行时间的基础资料。 (3)它是有效进行遥感图像数字处理的前提之一,是用户判读、识别、分析遥感影像的基础。 11.地物波谱特性测定的步骤 答:地物波谱特性的测定,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1)架好光谱仪,接通电源并进行预热; (2)安置波长位置,调好光线进入仪器的狭缝宽度; (3)按照准器分别照准地物和标准板,并测量和记录地物、标准板在波长λ1,λ2,„,λn处的观测值Iλ和I0λ; (4)计算λ1,λ2,„,λn处的ρλ; (5)根据测量结果,以ρλ为纵坐标轴,λ为横坐标画出地物反射波谱特性曲线。 12.遥感平台的分类? 答:遥感中搭载传感器的工具通称为遥感平台。按照平台距地面的高度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 (1)地面遥感平台指用于安置遥感器的三脚架、遥感塔、遥感车等高度在100m以下。在地面上放置地物波谱仪、辐射计、分光光度计等。可以测定各类地物的波谱特性。(2)航空平台指高度在100m以上,100km一下,用于各种资源调查、空中侦察、摄影测量的平台 (3)航天平台一般指高度在240km一上的航天飞机和卫星等,其中高度最高的要数气象卫星GMS所代表的静止卫星,它位于赤道上空36000km的高度上,landsat、spot、MOS等地球卫星高度也在700~900km之间。13.小卫星的主要特点? 答: (1)重量轻,体积小。(2)研制周期短,成本低。 (3)发射灵活,启动速度快,抗毁坏性强。(4)技术性能高。14.传感器分类? 答:传感器种类繁多,就其基本结构原来来看,目前遥感中使用的传感器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一些类型: (1)摄影类型的传感器(2)扫描成像类型的传感器(3)雷达成像类型的传感器(4)非图像类型的传感器 15.传感器主要构造? 答:无论那种类型的传感器它都有如下基本组成部分:(1)收集器:收集地物辐射来的能量。 (2)探测器:将收集的辐射能转变呈化学能或电能。(3)处理器:对收集的信号进行处理。(4)输出其:输出获取的数据。16.光学图像与数字图像的转换? 答:(1)光学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光学图像转变成数字图像就是把一个连续的光密度函数变成一个离散的光密度函数。图像函数f(x,y)不仅在空间坐标上并且在幅度(光密度)上都要离散化,其离散后的每个像元的值用数字表示,整个过程叫做图像数字化。(2)数字图像转换为光学图像:数字图像转换为光学图像一般有量化总方式。一种是通过显示终端设备显示出来。这些设备包括显示器、电子束或激光束成像记录仪等,这些设备输出光学图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数模转换设备将数字信号以模拟方式表现,入显示器就是将数字信号以蓝、绿、红三色不同强度通过电子束搭载荧光屏上表现出来。电子束或激光束成像记录仪工作原理与显示器基本相似,另一种是通过照相或打印的方式输出,入早期的遥感图像处理设备中包含的屏幕照相设备和目前的彩色喷墨打印机。17.遥感图像存储介质的比较? 答:(1)磁带,磁带是一种顺序存储戒指,要读取磁带上特定位置的记录需要通过该点以前的全部记录数据,数据处理起来较慢,所以通常只将它作为数据存储只用处理时将其存储的数据读入磁盘或内存中进行处理。 (2)磁盘:磁盘是随机存储戒指,因此一个完整的图像行是作为一个完整的记录存储在磁盘的一个位置上,而组成一幅完整的图像记录必须是邻接的。磁盘又有硬盘和软盘之分,硬盘盘片一般是金属制成,存储密度答,随机访问速度快;软盘的盘片为熟料制品,存储容量较小,访问速度相对硬盘较慢。磁盘相对磁带来说,读取或存储速度较快。可以快速的随机在磁盘上地位一个记录,而不必像磁带,必须顺序绕过该记录以前的数据。 (3)光盘:光盘的特性于磁盘相似,但其存储原理于磁盘不同。磁盘在盘片的表面上涂有一层磁性材料,存储是,按照数据的不同对磁盘表面的磁性物质惊醒不同程度的磁化。读取是,根据磁化程度不同的数据进行表达,这样完成了存储和读取数据的工作。而光盘表面涂上一层反光材料,利用此光束对反光材料进行“蚀刻”,数据不同,“蚀刻”的程度也不一样,达到记录数据的目的。相反就可以进行数据的读取。光盘也是随机存储介质。范文数据的速度较快,另外它具有抗磁性,这一点比磁盘好。18.遥感图像存储格式有那些? 答:(1)BSQ格式:所谓BSQ格式即按波段记录数据文件,陆地卫星4,5好CCT格式就是BSQ格式。这种格式的CCT磁带中,每一个文件记载的是某一个波段的图像数据。其第一个波段数据文件之前都有一个图像属性文件,后面又有一个尾部文件。 (2)BIL格式:BIL格式是一种按照波段顺序交叉排列的遥感数据格式,BIL格式于BSQ格式相似。 (3)TIFF格式:标签化文件格式(TIFF)是Aldus公司和微软公司合作开发的一个多用途可扩展的用于存储栅格图像的文件格式。TIFF不仅能很好地处理黑白、灰度、彩色图像,而且还支持对图像橡树的许多数据压缩方案。 (4)BMP格式:现在很多的遥感图像处理系统是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而Windows把BMP作为其图像的标准格式,并且内涵了一台支持BMP图像处理的APT函数。BMP格式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文件头和实际图像信息。19.遥感图像处理系统软件的功能? 答: (1)图像文件管理(2)图像处理(3)图像校正(4)多影像处理(5)图像信息获取(6)图像分类(7)遥感专题图制作(8)与GIS系统的接口 20.遥感图像几何变形的内容? 答:遥感图像成图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图像本身的几何图像与其对应的地物形状往往是不一致的。遥感图像的几何变形是指原始图像上各地物的集合位置、形状、方位、等特征与在参照系统中的表达要求不一致时产生的变形。 遥感图像变形误差可以分为静态误差和动态误差两大类。静态误差是在成像过程中,传感器相对于地球表面呈静止状态时所具有的各种变形误差。动态误差主要是在成像过程中由于地球的旋转等因素造成的图像变形误差。变形误差又可以分为内部误差和外部误差两类。内务误差主要是由于传感器自身的性能技术在地面同坐检校的方式的顶,其误差值不大,外部变形误差是在传感器本身处于正常工作的条件下,有传感器以外的各种因素所造成的误差。 21.外部误差对图像变形的影响有? 答: (1)传感器成像方式引起的图像变形(2)传感器外方位元素变化的影响(3)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4)地球曲率引起的图形变形(5)大气折射引起的图像变形(6)地球自转的影响 22.遥感影像的集合处理? 答:遥感影像的集合处理包括两个层次:第一是遥感图像的粗加工处理,第二是遥感图像的精加工处理。遥感图像的粗加工也成为粗纠正,它仅作系统误差改正。当已知图像的构象方程时,就可以把与传感器有关的测定的校正数据进行几何校正。遥感图像精纠正是指消除图像中的几何变形,产生一幅符合某种地图投影或图形表达要求的新图像的过程。23.遥感影像的粗加工处理步骤? 答: (1)投影中心坐标的测定和计算(2)卫星姿态角的测定(3)扫描角θ的测定。24.遥感图像精处理的步骤? 答: (1)根据图像的成图方式确定影像坐标和地面坐标之间的数学模型(2)根据所采用的数学模型确定纠正公式 (3)根据地面控制点和对应像点坐标进行平差计算变换参数,评定精度。(4)对原始影响进行集合变换计算,像素亮度值重采样。25.遥感图像精纠正方法有哪些? 答:(1)遥感图像的多项式纠正(2)遥感图像的共线方程纠正(3)SPORT图像共线方程纠正 (4)加入高差改正的CCD线阵影响的多项式纠正 26.多项式纠正方法步骤? 答 (1)利用已知地面控制点求解多项式系数(2)遥感图像的纠正变换 (3)数字图像亮度(或灰度)值的从采样 27.数字图像处理的相关过程? 答: (1)首先在参考图像上选取以目标点为中心,大小为mn的区域作为目标区域T1,并确保目标点在区域的中间。然后确定搜索图像的搜索区S1,其大小为JK,显然J>m,K>n,S1的位置和大小选择必须合理,使得S1中能完整地包含一个模板T1,其位置的确定可以是大致估计或者根据粗加工处理以后坐标的相对误差来确定。 (2)将模板T1放入搜索区S1内搜索同名点。从左致右、从上到下,逐像素的移动搜索区来计算目标区和搜索区之间的相关系数。区最大者为同名区域,其中心为同名点。(3)选取下一个目标去,重复(1)(2)以得到其在搜索区的同名点。28.数字图像镶嵌的关键是? 答: 第一,如何在集合上将多幅不同的图像文件合在一起。因为在不同时间用相同的传感器以及在不同时间用不同的传感器获得的图像,其几何位置和变形是不同的。解决几何链接的是指就是集合纠正,按照集合纠正方法将所有参加镶嵌的图像纠正到统一的坐标系统。去掉重叠部分后将多幅图像拼接起来形成一幅更大幅面的图像。 第二,如何保证拼接后的图像反差一致,色调接近,没有明显的接缝,就要考虑接缝消除的问题。接缝消除的过程如下: a)图像几何纠正 b)镶嵌边搜索 c)亮度和反差调整 d)街边线平滑。 29.传感器接收电磁波能量包括那些部分? 答: (1)太阳经大气衰减后照射到地面,经地面反射后,又经大气第二次衰减进入传感器的能量。 (2)地面本身辐射的能量经过大气后进入传感器的能量。(3)大气散射、反射和辐射的能量。30.传感器辐射误差包括那些? 答: (1)传感器本身的性能引起的辐射误差(2)地形影响和光照条件变化引起的辐射误差。(3)大气的散射和吸收引起的辐射误差。31.辐射校正包括那几方面? 答: (1)影像辐射校正 (2)太阳高度角和地形影响引起的辐射误差校正(3)大气校正 32.对于红外波段,为获得传感器如后处的辐射亮度的步骤是? 答: (1)选择一处温度均匀、稳定的大面积表面作为测量区 (2)同步测量水面的温度和比辐射率,有普朗克方程计算出等效黑体光谱辐射亮度; (3)同步测量当时大气条件下的大气光学厚度和水气含量,利用探空测量垂直线上的压强、温度即相对湿度。 (4)利用辐射传输模型,根据上面同步测量的数据,计算处传感器入口处的光谱辐射亮度。 (5)通过图像处理定位处目标区,读取传感器输出的亮度值; (6)根据传感器入口处的光谱辐射亮度,传感器输出亮度值球的绝对辐射定标系数。 33.利用图像本来求反射率的方法有哪些? 答: (1)内部平均法。以图像某一波段的灰度值除以该波段的平均值得到相对发射率。该方法要求地物具有多种类型,整幅图像的平均值光谱曲线没有明显的强吸收特征。(2)平均域法。在图像中找一块亮度高、光谱相应变化小和地形起伏小的区域,用图像灰度值除以该区域的光谱相应值。该方法能减少大气影响和一起引入的残留效应等。(3)对数残差法。该方法考虑了大气效应和地形影响。34.大气校正? 答:辐射校正必须考虑大气的影响,需要进行大气校正。大气的影响是指大气对阳关和来自目标的辐射产生吸收和散射。消除大气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消除大气影响的校正过程成为大气校正。大气校正包括: (1)基于地面场数据或辅助数据进行辐射校正(2)利用不断的特性进行的大气校正。35.地面场辐射校正的意义? 答: (1)建立地面辐射校正场符合遥感数据定量化的需要。(2)建立地面辐射较正常可以弥补星上定标的不足。(3)满足多种传感器和多时向遥感资料的应用需要。36.图像增强的目的是什么? 答:图像增强是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内容。遥感图像增前是为特定目的,突出遥感图像中的某些信息,削弱或除去某些不需要的信息,是图像更易判读。图像增强的是指是增强感情徐的目标和周围背景图像间的反差。它不增加原来图像的信息,有时反而会损失一些信息。37.图像增强处理常用的技术? 答:目前常用的图像增强处理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空间域和频率域的处理。空间域处理是指直接对图像进行各种运算得到需要的增强结果。频率域处理是指先将空间域图像变换成频率域图像,然后在频率与中对图像的频谱进行处理,以达到图像增强的目的。38.图像均衡化的效果是什么? 答: (1)各灰度级所占图像的面积近似相等,因为某些灰度级出现的像素不可能被分割。 (2)原图像上频率小的灰度级被合并,频率高的灰度级被保留因此可以增强图像上大面积地物与周围地物的反差。 (3)如果输出数据分段级较少,则会产生一些大类地物的近似轮廓。39.图像反差调整的方式有那些? 答 (1)线性变换(2)直方图均衡(3)直方图正态化(4)直方图匹配(5)密度分割(6)其它非现行变换(7)图像灰度反转 40.图像平滑的目的,方法? 答:图像平滑的目的在于消除各种干扰噪声,是图像中高频成分消退,平滑掉图像的细节,是其反差降低,保存低频成分。图像平滑包括空间域处理和频率域处理两大类。图像平滑的方法有:(1)领域平均法(2)低通滤波法 41.图像锐化的目的,方法? 答:锐化是增强图像中的高频成分,突出图像的边缘信息,提高图像细节反差,也称为边缘增强,其结果与平滑相反,图像锐化处理有空间域处理和频率域处理两种。42.图像融合的目的,方法? 答:图像融合是指多源遥感图像按照一定的算法,在规定的地理坐标系,生成新的图像的过程。图像融合的算法很多,主要有:(1)加权融合 (2)基于HIS变换的图像融合 (3)基于主分变换的图像通和(K-L变换法)(4)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5)比值变换融合(6)基于特征图像融合(7)基于分类的图像融合。 43.基于特征的图像的融合有那些方法? 答: (1)对两个不同特征的图像做边缘增强,然后加权融合;(2)对其中一个图像做边缘提取,然后融合到另一个图像上 (3)对两个图像经小波变换后形成基带图像和子带图像,对基带图像加权融合方法,而对子带图像采用选择子带中特征信息丰富的图像进行融合。44.基于HIS变换的融合过程? 答: (1)待融合的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和多光谱图像进行集合配准,并将多光谱图像重采样与全色分辨率相同。 (2)将多光谱图像变换转换到HIS空间。 (3)将全色图像I’和HIS空间的亮度分量I进行直方图匹配(4)对全色图像I’代替HIS空间亮度分量,即HIS->I1HS。(5)将I’HS逆变换到RGB空间,即得到融合图像 45.基于正交二进制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步骤? 答: (1)对高分辨率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进行集合配准,并且对过光谱图像采样与全色图像分辨率相同; (2)对全色图像和多光谱图像进全色匹配。 (3)对全色高分辨率图像进行分解,分解成LL(低频部分),HL(水平方向的小波系数),LH(垂直方向小波系数),HH(对焦方向小波系数)(4)对过光谱图像进行分解呈四部分,LL,LH,HL,HH(5)根据需要或保持多光秃色调的程度由(3)(4)中的LL重新组成新的LL(6)根据需要由(3)(4)中的LH,HL,HH重新组合成新的LH,HL,HH;(7)有(5)(6)所得到的新的LL,HL,LH,HH反变换重建影响(8)其它波段融合重复步骤(3)~(7)。46.基于特征的图像融合几种方法? 答: (1)对两个不同特性的图像做边缘增强,然后加权融合;(2)对其中一个图像做边缘提取,然后融合到另一个图像上; (3)对两个图像经小波变换后形成基带图像和子带图像,对基带图像用加权融合方法,而对子带图像采用选择子带中特征信息丰富的图像进行融合。47.影响景物特征及其判读的因素有那些? 答: (1)地物本身的复杂性(2)传感器特性的影响(3)目视能力的影响 48.传感器特性影响的因素?(1)几何分辨率(2)辐射分辨率(3)光谱分辨率(4)时间分辨率 49.目视判读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答:判读前的准备:(1)判读员的训练(2)搜集充足的资料 (3)了解图像的来源、性质和质量(4)判读仪器和设备 判读的一般过程:(1)发现目标(2)描述目标(3)识别和鉴定目标(4)清绘和评价目标 50.侧视雷达图像上的色调与那些特性有关? 答: (1)与入射角有关(2)与地面粗糙程度有关(3)与地面的电特性有关 51.什么是特征变换,特征变换的作用有那些? 答:为了设计处效果好的分类器,一般需要对原始图像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特征变换是将原有的m测量值集合并通过某种变换,产生n(n 52.主分变换(K-L变换)的计算步骤是? 答: (1)计算多光谱图像的均值向量M和协方差矩阵Σ。 (2)计算矩阵Σ的特征值λr和特征向量φr(r=1,2„,m),m为多光谱图像的波段数; (3)将特征值λr按由大到小的次序排列,即λ1>λ2>„>λm(4)选择前n各特征值对应的n各特征向量构造变换矩阵Φn。 (5)根据Y=ΦnX进行变换,得到的新特征影响就是变换的结果,X为多光谱图像的一个光谱特征矢量。 53.主分量变换具有那些优良性质? 答: (1)变换后的矢量Y的协方差矩阵是对角阵,对角矩阵表明新特征矢量之间彼此不相关。 (2)经过主分量变换后得到几个变量,可以证明此时具有的军方茶在所有正交变换中是最小的,由于n (1)主分量变换(2)哈达玛变换(3)穗帽变换 55.什么是监督分类,监督分类的思想是什么? 答:监督分类是基于我们对遥感图像上样本区内地物类别一致,于是可以利用这些样本类别的特征作为依据来识别非样本数据的类别。 监督分类的思想是:首先根据一致的样本类别和类别的先验知识,确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其中利用一定数量的已知类别的样本的观测值求解待定参数的过程称之为学习或训练,然后将位置类别的样本的观测值带入到判别函数,在依据判别准则对样本的所属类别做出判定。然后计算每一类别对应的判别函数总各个参数,监督分类意味着对类别已有一定的先验知识。 56.监督分类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答: (1)确定感兴趣的类别数(2)特征变换和特征选择(3)选择训练样区(4)确定判别函数和判别规则 (5)根据判别函数和判别规则对训练样区的图像区域进行分类。57.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结合操作步骤? 答:第一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区域进行非监督分类。第二步:获得多个聚类别的先验知识。第三步:特征选择。 第四步:使用监督法对整个影像进行分类 第五步:输出标记图像。 58.简述高程信息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答:由于地形起伏的影响,会使地物的光雾反射特性发生变化,并且不同地物的生长地域往往受海拔高度或坡度坡向的制约,所以将高程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与分类将有助于提高分类的精度。 59.简述纹理信息在遥感图像分类中的应用? 答:纹理特征有时也用来提高分类的效果,特别是在似无光谱特性相似,而纹理特征差别较大的场合,如树林与草皮,草皮的纹理比数目的纹理要细密的多,氮而这的光谱特性相似,这时候加入纹理信息辅助分析是比较有效的。60.结构模式识别方法的主要内容? 答: (1)模式机缘的选择与抽取(2)模式文法(3)串的识别与分析。计算机自动分类的新方法? 答: (1)模糊聚类算法(2)神经元网络方法 分析题 1.论述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答:地球大气从垂直方向可以分为四层:对流层、平流层、电离层和外大气层。大气的成分主要有:氮、氧、氩、二氧化碳等气体。他们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散射和反射作用。在可见光波段,引起电磁波衰减的主要原因是分子散射。在紫外、红外于微波区,引起电磁波衰减的主要原因是大气吸收。引起大气下手的主要成分是氧气、臭氧、水、二氧化碳等,他们吸收点此辐射的主要波段有:臭氧主要吸收0.3μm一下的字歪曲的电磁波;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带分别为2.60~2.80μm;水蒸气主要吸收到在0.7~1.95μm间。此外氧气对微波中的0.253cm及0.5cm处也由吸收作用。工业集中区附近的高浓度一氧化碳、氨气、硫化氢、氧化硫等具有吸收电磁波的作用。大气吸收的主要影响会造成遥感影响的暗淡。 在可见光范围内,大气字吸收的影响很小,主要是散射引起衰减。散射造成太阳辐射的衰减,但是散射强度遵循的规律于波长密切相关。太阳的电磁波辐射几乎包括电磁辐射的各个波段,因此,在大气状况相同是同时会出现各种类型的散射。 电磁波于大气的相互做用还包括大气反射。大气反射各个波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应该尽量选择物语的天气接受遥感信号。2.论述遥感数字处理系统的组成 答:一个完成的遥感数字处理系统包含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是指进行遥感图形数字处理所必须具备的硬件设备。软件是指进行遥感图像处理是所编织的各种程序。一套图像处理程序构成图像处理的软件系统,该系统运行于特定的操作系统之上。 (1)遥感数字处理的硬件系统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电子计算机存储设备以及系统操作台。 (2)遥感数字图像处理的软件系统:是建立在一定操作系统之上的应用软件。当前遥感处理软件主要运行于Unix和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上。遥感图像处理软件所包含的功能有:图像文件管理、图像处理、图像校正、多影像处理、图像信息获取、图像分类、遥感专题图制作和与GIS系统的接口等功能。3.3S集成 答:遥感技术通过不同遥感传感器来获取地表数据,然后进行处理、分析,最后获得感兴趣的有关信息,并且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这种技术多能获得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地理信息系统的长处在于对数据进行分析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一方面,遥感能帮助GIS系统解决数据获取和更新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利用GIS中的数据帮助遥感图像处理。由于GPS在实时定位方面的优势,使得GPS于遥感图像处理的集成变的很自然。不管是地理信息系统,还是遥感图像处理系统,都处理的是带坐标的数据,而GPS是当前获取坐标最快,最方便的方式之一,同时精度也越来越高,3S集成,即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集成。 3S集成的亮亮结合,即GPS与RS集合,GPS于GIS集合和RS和GIS集合。其中RS和GPS集合是核心。 (1)GPS与RS结合的关键在硬件,即GPS于RS传感器的集合。而这的集合能够实现无控制点的情况下空对地的直接定位。 (2)GPS与GIS结合关键在软件,GPS作为GIS数据源用于寻找目标,帮助GIS定位以及数据更新。而这的集成可利用地面与空间的GPS数据进行载波相位测量以满足GIS不同比例尺数据库的要求。而这集成的最成功的应用是车载导航与监控。 (3)RS与GIS的结合。RS与GIS的集合有三种方式:分开但是平行的结合、表面无缝的结合、整体的结合。遥感图像判读 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大地测量学基础: 《大地测量学基础》孔祥元等,2002第一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GPS原理及应用: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 李征航、黄劲松,武大出版社 地图学: 地图的概念、分类与分幅编号;地图学基本理论;地图数学基础建立与地图投影变换;地图数据源、加工处理与地图符号可视化;普通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地图的图形、色彩和注记的设计; 地图综合的原理与方法;地图制图数学模型;地图集的设计与编制;地图分析的内容与基本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①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或基础类相关书籍,②《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技术》孟令奎、史文中、张鹏林,科学出版社 摄影测量学: 《摄影测量学》张剑清等,武汉大学出版社 遥感原理: 《遥感原理与应用》,孙家柄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信号与系统: 《信号与系统》上下册,郑君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信号与线性系统》,上下册,管致中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试科目参考书目: 数字地图制图:《电子地图学》 龙毅、温永宁、盛业华,科学出版社 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程佩青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据结构:《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 清华大学出版社 数字图象处理:《数字图像处理》,贾永红,武汉大学出版社 测量平差:《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武汉大学出版社 工程测量:《工程测量学》 张正禄等 武汉大学出版社 加试科目参考书目: 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 万贤铨 测绘出版社 《经济地理学》 刘艳芳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数据库原理:《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路基础:《电路》 邱关源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通信原理:《通信原理》(第五版)樊昌信 编 国防工业出版社 编译原理:《编译原理》何炎祥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或《编译原理》 陈火旺 国防工业 出版社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 汤子瀛 西北电子科技出版社 b b s.ka o y a n.c o m 遥感方向复习大纲 (一)遥感与电磁波理论 1.遥感与电磁波 2.大气对电磁波的影响 3.遥感的概念 4.遥感系统 5.遥感的类型 6.遥感的特点 (二)地物波谱特性 1.地物波谱的概念 2.植物、水体、岩矿、土壤4大自然地物的波谱特性 (三)遥感成像机理与影像特点 1.遥感平台 2.摄影成像与影像特点 3.光机扫描成像与影像特点 4.推扫式扫描成像与影像特点 5.雷达成像与影像特点 (四)遥感图像处理 1. 遥感图像的系统处理与应用处理 2. 光学图像处理与数字图像计算机处理 3. 数字图像的几何纠正与辐射纠正 4. 数字图像的变换与增强 5. 数据融合 (五)遥感图像分析 1. 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1)解译标志 (2)解译方法与步骤 2. 遥感图像的自动识别分类(1)监督分类(2)非监督分类 (3)智能化识别分类的发展趋势 (六)遥感应用 1. 资源调查与管理 2. 环境监测与评估 3. 灾害动态监测与管理 二、考试要求 (一)遥感与电磁波理论 1.了解黑体辐射定律、维恩位移公式的意义。 2.大致了解大气层的基本结构与特征;理解大气吸收与散射机理、大气窗口概念以及大气传输方程。 3.理解遥感系统的构成 4.掌握遥感类型划分原则与类别 5.了解遥感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优越性 (二)地物波谱特性 1.理解地物波谱的概念及其对遥感发展的重要意义 2.掌握植物、水体、岩矿、土壤波谱的基本特点 (三)遥感成像机理与影像特点 1.掌握遥感平台的概念,掌握目前常用的遥感图像(TM、ETM+、SPOT、QUICKBIRD、MODIS等)的基本技术参数(波谱段范围、分辨率等)2.理解摄影成像原理与影像特点 3.理解扫描成像原理与影像特点 4.了解微波遥感原理与影像特点 5.掌握遥感图像空间分辨率、波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时间分辨率的概念及意义。 (四)遥感图像处理 1.理解遥感图像的系统处理与应用处理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2.理解并掌握颜色视觉的相关概念、颜色的表示方法;熟练掌握加色法和减色法的彩色合成原理。 3.理解辐射纠正、几何纠正的目的、意义、基本原理;掌握几何纠正的基本方法和步骤。4.理解图像拉伸、彩色增强的原理和方法;掌握K-L变换、K-T变换的原理、步骤、特点。5.理解数据融合的目的、意义、概念,掌握数据融合的基本思路和步骤。 (五)遥感图像分析 掌握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和自动识别分类的原理、基本方法及各自的特点。1.掌握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的直接解译标志、间接解译标志、解译方法。2.理解图像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六)遥感应用 1.了解遥感在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国土资源的调查与管理中的应用。2.了解遥感在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方面的应用。 3.了解遥感技术在水灾、火灾、虫灾、地质灾害、沙尘暴等灾害的动态监测与管理中的应用。 --本文转至武汉大学考研论坛,更多內容參看:http:// 2014年考研数学:各科知识点总结 一、线性代数 第一部分,线性方程组与向量。线性方程组与向量是线性代数的核心内容,也是理解线性代数整个学科的枢纽,是考生系统地把握整个学科的关键。在考试中这部分所占的比重非常大,一般每年考查一道大题加一道小题。大题可以考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也可以考含参数的线性方程组求解。 第二部分,行列式和矩阵。在这部分,重点内容是行列式的计算,逆矩阵以及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其中,行列式是线性代数中最基本的运算之一,考试直接考查行列式的知识点不多,但作为间接考查的内容,行列式的计算在后续各个章节的题目中都有所涉及。矩阵是线性代数中最基本的内容,线性代数中绝大多数运算都是通过矩阵进行的,其相关的概念和运算贯穿整个学科。线性代数中基本上没有题目不涉及到矩阵以及矩阵的运算的。 第三部分,特征向量与二次型。考试中,这部分所涉及的题目多,分值大,特征值与特征向量是线性代数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考点之一,既是对前面矩阵、线性方程组的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后面二次型的基础。二次型是对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相关知识的发展与应用,用到的方法也与上一章类似,在考试中一般与特征向量交替或是结合出题。 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一共是八章,前五章是概率论,数学 一、数学三都要考的。数理统计是后面三章,数学一和数学三是要考的,但是估计量的评选标准、置信区间和假设检验只有数学一要求。作为前面五章的概率论,跨考教育数学教研室在此简单介绍一下。 第一章是随机事件和概率,是后续各章的基础。它的重点内容主要是事件的关系和运算,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加法公式、减法公式、乘法公式、全概公式和贝叶斯公式。 第二章是一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这部分的重点内容是常见分布,主要是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常见分布中重点掌握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 第三章二维随机变量,重点内容是二维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概率密度)、边缘概率、条件概率和独立性。2009-2011连续三年,数三的两道解答题都是考查这部分内容的。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建立,主要是结合第一章的古典概率进行考查。 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边缘概率密度和条件概率密度的计算,很多考生计算存在误区,一定要注意。第三章还有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就是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这在2009年以前经常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所以考生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每年必考,主要和其他知识点相结合来考查,一般是一道客观题和一道解答题中的一问,所以要重点复习。第四章是考试的重点,但是不是考试的难点,考生掌握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第五章有三个内容,分别是切比雪夫不等式、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这不是考试的重点,至今只考过三次。所以本章主要掌握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即可。 这是概率论的五章内容,重点章是第三章、第四章。 数理统计另外三章,那就是第六章基本概念、第七章参数估计、第八章是假设检验。 第六章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主要是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还有一种题型是结合数字特征进行考查,主要是出现在数一的试卷中。 第七章参数估计中的点估计是数一的考试重点。参数估计经常是以解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经常是试卷的最后一道题目。如果考试试卷中出现了这类题目,其实考生是完全能轻松拿到满分的,但是通过对历年试卷的分析,此类题目的得分并不是很理想,考生要注意答题顺序。 博广南理工的考研老师提醒,估计量的评选标准只有数一的要求,数三不做要求。置信区间也是只有数一的要求,它的考试频率非常低,主要是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只需要记住相应的公式即可。 以上知识点是博广南理工的考研老师对于近年来考研数学考得比较多的知识点做出的总结,希望能帮助到考研的同学们。第三篇:婚姻家庭法所有知识点总结
第四篇:武大考研知识点总结
第五篇:2014年考研数学:各科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