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资料十一物质的鉴别和分离解读

时间:2019-05-14 11:3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11.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资料十一物质的鉴别和分离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11.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资料十一物质的鉴别和分离解读》。

第一篇:11.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资料十一物质的鉴别和分离解读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资料十一物质的鉴别和分离

一、复习内容和要求: 1.重点掌握常见气体:O2、H2、CO2、CO等和常见离子:H+、OH-、SO42-、Cl-、CO32-等的鉴定方法;2.在混合物分离和提纯中,记住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强化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并对

复分解反应条件加深理解和应用;

二、典型例题

例1.不用其它试剂鉴别①Na2CO3②KCl③Zn(NO32④CuSO4四种溶液,先直接鉴别出一种,再逐一鉴别出其余物质,则鉴别的正确顺序是(A.①④③② B.④①③② C.④②①③ D.①③④②

解析:考查学生根据特征颜色,再根据鉴别物质与其它物质反应中特征,正确分析。例2.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H2、CO、N2、CO2和水蒸气,把该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的烧碱溶液,灼热的氧化铜,澄清的石灰水和浓硫酸,最后剩余的气体是____.解析:考查学生利用物质之间相互反应及其特性而除掉气体。

例3.为了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试从A、B、C中选择所加试剂,再从①②③中选择操作方法,把正确序号填在空格内.所加试剂:A.盐酸 B.硝酸银溶液 C.水 操作方法:①过滤②过滤、蒸发③过滤、洗涤 物质杂质除杂质应加的试剂 KNO3溶液KCl溶液 Cu CuO 解析:考查根据化学反应原理来选择除杂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

例4.硝酸钠溶液中含有Cu(NO32、AgNO3、Ba(NO32三种杂质,为使三种物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提供的试剂是Na2CO3溶液、NaCl溶液、NaOH溶液.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试剂,滤出一种沉淀,那么所加试剂顺序是①____②____③____ 解析:考查常见物质溶解性及复分解反应条件应用。

例5.现有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钠三种溶液,请你从中选择两种溶液,用化学方法进行鉴别.要求:①选择试剂时,同类物质在鉴别中只能使用一次;②每次鉴别一步完成;③有微溶物生成的不按沉淀处理.请回答:(1你认为鉴别方法最多的两种溶液是:____.(2鉴别上述两种溶液,你所选择的试剂分别是:____.(3填写用上述任意一种试剂鉴别这两种溶液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解析:考查酸、碱、盐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三、习题精练:

1.除去铜粉中混有少量的氧化铜,其主要操作过程是(A.在空气中燃烧

B.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过滤 C.加适量水、微热、过滤 D.加适量稀硫酸、微热、蒸发

2.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A.CaO中有少量CaCO3(盐酸 B.H2中有少量HCl(苛性钠溶液 C.FeSO4溶液中有少量CuSO4(铁粉 D.CO2中有少量CO(灼热的铜网

3.鉴别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的方法是(A.使气体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C.使气体分别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D.使气体分别通过赤热的铜网 4.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①Ba(NO32②NaCl③KOH④CuSO4⑤K2SO4.如

不用其它任何试剂,用最简单的方法将它们一一鉴别开来.则下列顺序合理的是(A.④②③①⑤

B.④③⑤①② C.④①③⑤② D.①⑤④③②

5.在试管的内壁附着下列物质,用稀盐酸浸泡而不能除去的是(A.用足量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后留下的物质 B.用足量氢气还原氧化铜后留下的红色物质 C.盛石灰水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D.硫酸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红褐色固体

1、为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A.将水倒入三瓶气体中 B.将澄清石灰水倒入三瓶气体中 C.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三瓶气体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2、氧气和氯气都是活泼的非金属单质,一定条件下,都能跟甲烷(CH4发生反应,已知O2和CH4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CO2和H2O,由此可推断Cl2和CH4充分反应后 的生成物是(A.CCl4 H2 B.CCl4 HCl C.CH2 Cl2 D.C HCl

3、如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在I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 止水夹,Ⅱ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Ⅱ中液面上升,溶液 由无色变为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I和Ⅱ中应加入的试剂是(A B C D I CaCO3、稀HCl Na2CO3、稀H2SO4Zn、稀H2SO4 Cu、稀H2SO4 ⅡKNO3Ca(OH2 BaCl2 Ba(OH2

4、初中化学教材中“家庭小实验”是利用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化学学习和探究的活动。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常用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5、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A.HCI、Na2S04、KCI B.K2S04、HCl、Ba(OH2 C.NaCl、BaCO3、KNO3 D.CuS04、KOH、NaCl

6、以下实验方法不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区别氨气和氯化氢气体 B.用锌粒和浓盐酸两种试剂制取干燥纯净的氢气

C.用高锰酸钾溶液检测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气体 D.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少量浓硝酸并微热以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7、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其中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气体中有杂质一氧化碳(过量的氧气 B.二氧化硫气体中有杂质氯化氢(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氯化钠溶液中有杂质硫酸钠(适量氯化钡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杂质碳酸钠(适量氯化钙溶液

8、向ZnSO 4和CuCl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该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A.Zn、Fe B.Zn、Cu C.Fe、Cu D.Zn、Fe、Cu

9、某气体X 可能是由H

2、CO、CO 2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了解其组成情况,某同学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请根据下表中对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的描述,推测气体X 的组成情况,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气体X 的组成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A 中液体 B 中黑色粉末 C 中液体 ① 不浑浊

变成光亮的红色 不浑浊 A 或C 中液体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 2还原CuO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 还原CuO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不浑浊

变成光亮的红色 变浑浊 ③ 变浑浊 变成光亮的红色 不浑浊 ④

变浑浊 变成光亮的红色 变浑浊 若b 口导出的气体中还含有部分CO 气体,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请你从下列所给药品中,选择合适的物质,用两种方法证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硫酸有剩余。请你将有关内容填在下表中。

所给药品:酚酞试液、石蕊试液、稀盐酸、铁粉、铜粉、碳酸钠粉末,氯化钠固体、氧化铜粉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方法1 方法2

11、设计简单实验(两题任选一题 ⑴区分盐酸和硫酸 ⑵区分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

6.为鉴别硫酸钾、氢氧化钡、盐酸、氯化钾、氢氧化钾五种无色溶液,先加入一种试剂, 鉴别出一种物质,并把未鉴别出的物质分为两组,再进行鉴别,填空回答:先加入一种____试剂就可以鉴别出____.把余下四种物质分成两组,甲组是____,乙组是____.在甲组中加入适量的____或____试剂就可以区别开来,在乙组中加入适量的____或____试剂就可以区别开来.澄清石灰水 NaOH 溶液 澄清石灰水 气体X → A B C a b 8..欲除去KCl溶液中的Ba(OH2杂质,若只准加一种试剂,则这种试剂是____,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是____.9.要除去硝酸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硝酸钡和硝酸银杂质,而所加试剂只能是酸,据此,请填

写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除何杂质化学方程式(1加适量的____ 生成白色沉淀(2取第(1步中过滤后的滤 除去Ba(NO32 液加适量的___ _ 10.某氯化钠固体样品中含有少量杂质碳酸钠,为测定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

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加入的A溶液是____B溶液是____白色沉淀C是____.(2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2.在实验室中要除去细碎铜屑中的少量细碎铁屑,某学生设计两个方案

两个方案中较好的是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 你是否有更简单的方法,若有,请写出____.8、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5种无色气体,其中2种是单质,3种是化合物。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写出你的推断结果:

A , B , C , D , E。

9、X是两种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为了研 究混合物的成分,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x中含有的金属元素是 ______(填元素符号。

(2写出X中一种成分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若Y为固体,写出Y与X中一种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若Y为气

体,Y还可以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10、校进行化学实验考查时,教师给了同学们1小包黑色粉末,这种黑色粉末可能是氧化铜、炭粉或者是这两者的混合物,让他们通过实验探究来确定。某同学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假设1:黑色粉末是炭粉;假设2: 假设3.(2【设计实验方案】他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取少量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并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请你完成下表。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结论 ①假设1成立 ②假设2成立 ③假设3成立

(3【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黑色物质为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4【拓展】为了进一步探究炭粉和氧化铜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如下实验:将此黑色粉末隔绝空气加热(若碳完全反应,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请你回答: ①烧杯中(填“有”或“无不溶物;②若静置后溶液呈无色,则该溶液中溶质是(写作学式;③若静置后溶液呈蓝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二篇:九年级化学中考重点题型突破卷《坐标曲线题 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提纯和共存》(含答案)

中考重点题型突破卷二

坐标曲线题 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提纯和共存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2.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点时,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

B.M、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l2

C.N、P点时,溶液的pH:N>P

D.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a-b)

g

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固体

B.向盛有少量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

C.向盛有一定质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5.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点表示在t

℃时,甲、乙均为饱和溶液

B.35

℃时,将2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甲物质溶液质量是67.5

g

C.t

℃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

℃时仍是饱和溶液

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大,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大

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2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

g

C.将t2

℃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所得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甲和乙

D.t1℃时,50

g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溶液100

g

7.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A.CaO中有少量CaCO3(盐酸)

B.H2中有少量HCl(苛性钠溶液)

C.FeSO4溶液中有少量CuSO4(铁粉)

D.CO2中有少量CO(灼热的氧化铜)

8.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2CO3、NH4Cl、NaCl三种溶液区分开来的是()

A.澄清石灰水

B.CaCl2溶液

C.NaOH溶液

D.稀盐酸

9.下面的四组溶液中,不用加其他任何试剂,只需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加以鉴别的是()

A.NaCl、Na2CO3、HCl、KNO3

B.Na2SO4、Ba(NO3)2、K2CO3、KNO3

C.NaOH、CuSO4、NaCl、Ba(NO3)2

D.FeCl3、NaOH、Na2SO4、KCl

10.下列各种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无法一一鉴别的是()

A.CuSO4、HCl、NaOH、MgSO4

B.Na2CO3、HCl、BaCl2、K2SO4

C.HCl、CaCl2、NaOH、KNO3

D.NH4NO3、H2SO4、NaOH、MgCl2

1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B

检验甲烷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C

区别棉线和羊毛线

分别灼烧,闻气味

D

除去食盐中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12.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实验操作

A

CaO(CaCO3)

溶解、过滤

B

H2(CO)

灼热CuO

洗气

C

NaCl(Na2SO4)

过量BaCl2溶液

过滤

D

NaCl(Na2CO3)

足量稀盐酸

蒸发结晶

1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鉴别NaOH和NaCl固体

分别加少量水溶解

B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

先加入适量Ba(NO3)2溶液,后过滤

C

除去H2中少量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

鉴别化肥KCl和NH4Cl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14.下列相关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

鉴别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

B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火焰上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C

除去KCl固体中的MnO2

溶解、过滤和蒸发

D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过滤

15.下列有关物质除杂和鉴别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

除去MnO2中少量的KMnO4

加热固体混合物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通入氧气后点燃

C

鉴别NaOH和NH4NO3两种固体

分别溶于等量水中,根据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鉴别

D

鉴别KCl、(NH4)2SO4和尿素三种固体

分别加熟石灰研磨,根据能否嗅到氨味鉴别

16.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方案

A

Cu粉

Zn粉

加入足量CuCl2溶液后,过滤、洗涤、干燥

B

CO气体

CO2气体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干燥

C

NaCl固体

NaHCO3固体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蒸发

D

BaCO3固体

BaCl2固体

加水溶解再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后蒸发

1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将硬水软化

沉淀、过滤、吸附

B

鉴别NaCl、NaOH、NH4NO3固体

加水溶解

C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溶解、加AgNO3溶液、沉淀、过滤

D

鉴别CO2和HCl气体

将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观察现象

18.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硬水和软水

滴加酚酞溶液,观察

闻气味

B

碳铵和磷矿粉

观察颜色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羊毛纤维和涤纶线

点燃,闻气味

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D

空气和氧气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

观察颜色

19.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A.K+、Cl-、NO、Ca2+

B.Ag+、Ba2+、Cl-、NO

C.H+、Na+、OH-、SO

D.H+、CO、Na+、Cl-

20.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无色透明溶液中的是()

A.Cu2+、SO、NO、K+

B.Na+、Ba2+、SO、NO

C.Fe3+、K+、Cl-、SO

D.Mg2+、SO、Na+、Cl-

21.下列能共存于pH=11且溶液颜色为无色透明的溶液中的离子组是()

A.NH、Cl-、NO、Ba2+

B.K+、Ba2+、Cl-、CO

C.Cu2+、K+、Cl-、SO

D.Zn2+、SO、Na+、HCO

22.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SO、NO、Ba2+、Cl-

B.Cu2+、Na+、NO、K+

C.K+、CO、NO、Cl-

D.H+、Ba2+、K+、NO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3.(4分)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M、N两点分别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两种溶液,当条件改变时,溶液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随之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M点表示该物质在t2℃的_

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M点所示的溶液变到N点所示的溶液,可以将M点的溶液降温至t1℃,过滤除去析出的晶体后,再将溶液升温至__

__℃。

(3)t2℃时,若M点所示溶液的质量为70

g,其中含溶质__

__g;再将该溶液降温到t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_

_(精确到0.1%)。

24.(5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3

℃时,甲的溶解度为__

__g。

(2)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

__。

(3)t1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分别蒸发掉10

g水,析出固体的质量:甲__

__(选填“>”“<”或“=”)乙。

(4)t2

℃时,在各盛有甲、乙、丙25

g固体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

;将三个烧杯中的物质均升温至t3

℃,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

25.(7分)某学校九年级学生小明在化学实验室清点化学药品时发现一包粉末状固体,猜测这包粉末状固体可能由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钡、硫酸钠、硝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检验其成分,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粉末状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未溶固体A和上层无色清液B。小明根据上述现象确定粉末状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

__(填化学式)。

(2)进一步探究固体A的成分:

【提出问题】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Ⅰ:BaCO3 Ⅱ:_

_ Ⅲ:BaSO4

【实验与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相关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__稀盐酸__

__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__

猜想Ⅱ正确

__BaCO3+2HCl===BaCl2+H2O+CO2↑__

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可以确定这包粉末状固体中一定含有_

_。

中考重点题型突破卷二

坐标曲线题 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提纯和共存

(满分: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1个符合题意的选项,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2.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M点时,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

B.M、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l2

C.N、P点时,溶液的pH:N>P

D.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a-b)

g

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D)

A.加热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固体

B.向盛有少量硫酸溶液的烧杯中滴加一定质量的水

C.向盛有一定质量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D.向盛有一定质量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5.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K点表示在t

℃时,甲、乙均为饱和溶液

B.35

℃时,将2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的甲物质溶液质量是67.5

g

C.t

℃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5

℃时仍是饱和溶液

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大,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大

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2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

g

C.将t2

℃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所得的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的是甲和乙

D.t1℃时,50

g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溶液100

g

7.下列括号中的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A)

A.CaO中有少量CaCO3(盐酸)

B.H2中有少量HCl(苛性钠溶液)

C.FeSO4溶液中有少量CuSO4(铁粉)

D.CO2中有少量CO(灼热的氧化铜)

8.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2CO3、NH4Cl、NaCl三种溶液区分开来的是(A)

A.澄清石灰水

B.CaCl2溶液

C.NaOH溶液

D.稀盐酸

9.下面的四组溶液中,不用加其他任何试剂,只需组内物质相互反应,就能加以鉴别的是()

A.NaCl、Na2CO3、HCl、KNO3

B.Na2SO4、Ba(NO3)2、K2CO3、KNO3

C.NaOH、CuSO4、NaCl、Ba(NO3)2

D.FeCl3、NaOH、Na2SO4、KCl

10.下列各种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无法一一鉴别的是()

A.CuSO4、HCl、NaOH、MgSO4

B.Na2CO3、HCl、BaCl2、K2SO4

C.HCl、CaCl2、NaOH、KNO3

D.NH4NO3、H2SO4、NaOH、MgCl2

1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A)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B

检验甲烷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C

区别棉线和羊毛线

分别灼烧,闻气味

D

除去食盐中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12.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D)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实验操作

A

CaO(CaCO3)

溶解、过滤

B

H2(CO)

灼热CuO

洗气

C

NaCl(Na2SO4)

过量BaCl2溶液

过滤

D

NaCl(Na2CO3)

足量稀盐酸

蒸发结晶

13.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鉴别NaOH和NaCl固体

分别加少量水溶解

B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SO4

先加入适量Ba(NO3)2溶液,后过滤

C

除去H2中少量的水蒸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D

鉴别化肥KCl和NH4Cl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14.下列相关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

鉴别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

滴加酚酞溶液

B

鉴别氢气和甲烷

点燃,火焰上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C

除去KCl固体中的MnO2

溶解、过滤和蒸发

D

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过滤

15.下列有关物质除杂和鉴别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

除去MnO2中少量的KMnO4

加热固体混合物

B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通入氧气后点燃

C

鉴别NaOH和NH4NO3两种固体

分别溶于等量水中,根据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鉴别

D

鉴别KCl、(NH4)2SO4和尿素三种固体

分别加熟石灰研磨,根据能否嗅到氨味鉴别

16.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D)

选项

物质

杂质

方案

A

Cu粉

Zn粉

加入足量CuCl2溶液后,过滤、洗涤、干燥

B

CO气体

CO2气体

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干燥

C

NaCl固体

NaHCO3固体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后蒸发

D

BaCO3固体

BaCl2固体

加水溶解再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后蒸发

1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

将硬水软化

沉淀、过滤、吸附

B

鉴别NaCl、NaOH、NH4NO3固体

加水溶解

C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溶解、加AgNO3溶液、沉淀、过滤

D

鉴别CO2和HCl气体

将气体通入石蕊溶液中、观察现象

18.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B)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硬水和软水

滴加酚酞溶液,观察

闻气味

B

碳铵和磷矿粉

观察颜色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C

羊毛纤维和涤纶线

点燃,闻气味

加水,观察是否溶解

D

空气和氧气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

观察颜色

19.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A)

A.K+、Cl-、NO、Ca2+

B.Ag+、Ba2+、Cl-、NO

C.H+、Na+、OH-、SO

D.H+、CO、Na+、Cl-

20.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无色透明溶液中的是(D)

A.Cu2+、SO、NO、K+

B.Na+、Ba2+、SO、NO

C.Fe3+、K+、Cl-、SO

D.Mg2+、SO、Na+、Cl-

21.下列能共存于pH=11且溶液颜色为无色透明的溶液中的离子组是(D)

A.NH、Cl-、NO、Ba2+

B.K+、Ba2+、Cl-、CO

C.Cu2+、K+、Cl-、SO

D.Zn2+、SO、Na+、HCO

22.某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下列各组离子在该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SO、NO、Ba2+、Cl-

B.Cu2+、Na+、NO、K+

C.K+、CO、NO、Cl-

D.H+、Ba2+、K+、NO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个化学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3.(4分)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M、N两点分别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两种溶液,当条件改变时,溶液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随之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M点表示该物质在t2℃的__饱和__(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M点所示的溶液变到N点所示的溶液,可以将M点的溶液降温至t1℃,过滤除去析出的晶体后,再将溶液升温至__t3__℃。

(3)t2℃时,若M点所示溶液的质量为70

g,其中含溶质__20__g;再将该溶液降温到t1℃,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__16.7%__(精确到0.1%)。

24.(5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3

℃时,甲的溶解度为__40__g。

(2)将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加溶剂(或降温)__。

(3)t1

℃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分别蒸发掉10

g水,析出固体的质量:甲__<__(选填“>”“<”或“=”)乙。

(4)t2

℃时,在各盛有甲、乙、丙25

g固体的三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__甲、丙__;将三个烧杯中的物质均升温至t3

℃,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甲=乙>丙__。

25.(7分)某学校九年级学生小明在化学实验室清点化学药品时发现一包粉末状固体,猜测这包粉末状固体可能由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钡、硫酸钠、硝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检验其成分,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取少量粉末状固体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未溶固体A和上层无色清液B。小明根据上述现象确定粉末状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Cu(NO3)2__(填化学式)。

(2)进一步探究固体A的成分:

【提出问题】固体A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Ⅰ:BaCO3 Ⅱ:__BaCO3、BaSO4__ Ⅲ:BaSO4

【实验与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相关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固体A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__稀盐酸__

__固体部分溶解,产生气泡__

猜想Ⅱ正确

__BaCO3+2HCl===BaCl2+H2O+CO2↑__

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可以确定这包粉末状固体中一定含有__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钡__。

第三篇:九年级化学中考重点题型训练《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提纯和共存》(Word版附答案)

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提纯和共存

类型1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题型突破

例1 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羊绒与棉花(灼烧)

B.醋酸与盐酸(滴入酚酞)

C.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

D.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例2(2017百色中考)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A.FeCl3、NaCl、Ba(NO3)2

B.KCl、HCl、NaOH

C.NH4NO3、HCl、HNO3

D.CuCl2、NaNO3、AgNO3

例3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氯化钾、氢氧化钠、硝酸钠和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甲同学通过观察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根据物质的______性质得出该结论的;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法不能确定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

(2)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微溶于水。

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________。

③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训练

1.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由K2CO3、K2SO4、KCl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实验记录如下: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HNO3,沉淀全部消失并产生气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可能含有CuSO4和KCl

B.原固体中一定不含K2SO4和CuSO4,可能含有KCl

C.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和K2SO4,一定不含CuSO4

D.若在步骤②所得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Cl

2.在实验室中,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用水区分食盐固体与蔗糖固体

B.用澄清石灰水区分CO2气体与CO气体

C.用AgNO3溶液区分NaNO3溶液与NaCl溶液

D.用加碱研磨的方法区分NH4Cl固体与K2SO4固体

3.有一份澄清透明溶液,可能含有H+、Na+、Ba2+、Fe3+、Cl-、OH-和SO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进行下面实验:

①经测定,溶液的pH=1;

②取部分样品溶液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③向实验②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又观察到沉淀生成。

分析实验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Cl-,一定不含有Na+、Fe3+、OH-、SO

B.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Na+、OH-和SO

C.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OH-、SO,可能含有Na+

D.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Na+、Fe3+,一定不含有OH-、SO,可能含有Cl-

类型2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例4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稀盐酸(稀硝酸)

过量硝酸银溶液

过滤

B

H2(HCl)

浓H2SO4

洗气

C

Cu(CuO)

过量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D

ZnSO4溶液(FeSO4)

过量Zn粉

过滤、洗涤、干燥

例5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MnO2(KCl)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B

BaCl2溶液(HCl)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C

CO2(CO)

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

D

NaCO3(NaHCO3)

高温加热

跟踪训练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水区别NaOH、Na2CO3两种固体

B.除去NaCl中的Ca2+和SO,可以先加入过量的Na2CO3,再加入过量的BaCl2

C.用稀硫酸除去Ca(OH)2中的CaCO3

D.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MnO2中的K2MnO4

5.下列除杂的实验方法中,错误的是()

A.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高温煅烧

B.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再干燥

C.除去稀盐酸中少量的稀硫酸:加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D.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加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6.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

除去稀硫酸中的FeSO4

加入适量铁粉

B

除去CO2中的CO

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

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加过量CaCO3,过滤

D

除去铝粉中的铜粉

加适量稀硫酸,过滤

7.下列物质提纯或除杂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CuO(Cu)

稀盐酸

溶解、过滤

B

NaCl(Na2SO4)

适量BaCl2

吸附

C

KCl(MnO2)

H2O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SO2(HCl)

NaOH

洗气

8.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

检验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O3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B

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

观察颜色

C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Ba(NO3)2

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D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称量镁条燃烧前后固体的质量

类型3 物质的共存

例6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l、BaCl2、Na2CO3

B.KNO3、HCl、CaCl2

C.H2SO4、FeCl3、NaNO3

D.NaOH、HNO3、NH4NO3

例7(2018百色中考)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NO3、KOH、FeCl3

B.NH4Cl、K2CO3、H2SO4

C.KCl、NaOH、NaNO3

D.AgNO3、BaCl2、CuSO4

例8 在含有大量Mg2+、H+、SO的溶液中,还可以大量存在的是()

A.NO3-  B.Ba2+  C.OH-  D.CO

跟踪训练

9.甲、乙两个化工厂的废水中共含有各不相同的七种离子:Ag+、K+、Cu2+、Fe3+、Cl-、OH-、NO,测得甲厂的废水pH=13,则甲厂废水中含有的离子是()

A.K+、Cl-、NO、OH-  B.K+、NO、OH-

C.K+、Cl-、OH-

D.K+、OH-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K+、Ca2+、NO3-、CO

B.Na+、NO3-、K+、OH-

C.Na+、NH4+、OH-、Cl-

D.Ba2+、H+、SO、NO3-

1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在稀盐酸中:Ba2+、CO、Zn2+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

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

D.在硫酸铵溶液中:Na+、Cu2+、OH-

12.在pH=1的溶液中,下列物质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

A.NaOH、NaCl、K2SO4

B.MgSO4、Cu(NO3)2、KCl

C.KNO3、ZnCl2、Ca(NO3)2

D.CaCl2、(NH4)2SO4、K2CO3

课后专练

1.(2020重庆中考A卷)某同学将一定量的Na2CO3与Ba(OH)2溶液混合,要想检验反应后Ba(OH)2是否过量,应选用的试剂是()

A.酚酞

B.CuCl2溶液

C.Na2CO3溶液

D.NaCl溶液

2.(2020湘西州中考)能将硝酸银、碳酸钠、氯化钾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试剂是()

A.铜丝

B.硝酸钠溶液

C.稀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

3.(2020海南中考)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

A.伸入燃着的木条

B.闻气体的气味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观察气体的颜色

4.(2020株洲中考)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

A.KNO3、KCl

B.CaCO3、CaCl2

C.CuSO4、Na2SO4

D.NH4NO3、CaO

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Na+、OH-、Cl-

B.Ag+、Na+、Cl-、NO3-

C.Cu2+、Ba2+、Cl-、SO

D.K+、Cl-、NH4+、NO3-

6.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NO3、NaCl、KNO3、(NH4)2SO4

B.H2SO4、HCl、AgNO3、Na2SO4

C.KMnO4、CuCl2、Fe2(SO4)3、NaNO3

D.K2SO4、NaCl、K2CO3、NaOH

7.(2020甘孜州中考改编)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BaCl2、BaCO3:加水,观察能否被水溶解

B.炭粉、氧化铜:向分别装有两种药品的试管中加稀盐酸,振荡,观察现象

C.浓H2SO4、稀H2SO4:打开瓶盖,观察是否有白雾

D.CO2、O2: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的燃烧情况

8.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Ag+、NO3-、Cl-

B.Mg2+、NH、Cl-、OH-

C.Ba2+、Fe3+、NO3-、Cl-

D.K+、Na+、CO、SO

9.分离、提纯、除杂、鉴别是化学实验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

将粗盐中混有的泥沙分离

溶解、过滤、蒸发

B

从混有少量NaCl的KNO3固体中得到较纯净的KNO3

先加水溶解,再蒸发结晶

C

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MgSO4

加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D

鉴别CaCO3、NaOH、NaCl、NH4NO3四种固体

加水,观察现象

10.下面实验设计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将气体点燃

B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足量水,过滤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D

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将铜片分别插入硫酸亚铁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观察现象

11.下面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混合物

思路方法

选用物质

A

CO2(H2O)

洗气

生石灰

B

NaOH(Na2CO3)

沉淀、过滤

石灰乳[Ca(OH)2]

C

FeCl2(CuCl2)

置换、过滤

铁粉

D

NaCl(MgCl2)

沉淀、过滤

NaOH

12.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

D.③⑤②①④

13.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选项

物质

除杂试剂(足量)

操作方法

A

CO2(HCl)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

NaCl(K2CO3)

盐酸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

C

MnO2(NaCl)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Cu(CuO)

氧气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14.现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钾溶液、硫酸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中的一种。两两混合后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试确定a、b、c、d分别为()

A.硫酸溶液、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

B.氯化钡溶液、盐酸、碳酸钾溶液、硫酸溶液

C.碳酸钾溶液、硫酸溶液、盐酸、氯化钡溶液

D.盐酸、硫酸溶液、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

15.下列各组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

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向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各放入一根镁条,观察现象

B

检验黑色固体中含有碳和氧化铜

高温加热固体,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固体颜色及石灰水的变化

C

除去Na2CO3中的NaCl

溶解,加入过量CaCl2溶液,过滤,蒸发

D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将两根铁钉分别密封在盛有干燥空气和盛满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提纯和共存

类型1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题型突破

例1 下列区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羊绒与棉花(灼烧)

B.醋酸与盐酸(滴入酚酞)

C.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

D.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例2(2017百色中考)下列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的是()

A.FeCl3、NaCl、Ba(NO3)2

B.KCl、HCl、NaOH

C.NH4NO3、HCl、HNO3

D.CuCl2、NaNO3、AgNO3

例3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氯化钾、氢氧化钠、硝酸钠和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甲同学通过观察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根据物质的______性质得出该结论的;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法不能确定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

(2)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微溶于水。

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________。

③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训练

1.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由K2CO3、K2SO4、KCl和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实验记录如下:①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②取适量上述溶液加过量的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③向步骤②所得沉淀中加入过量的HNO3,沉淀全部消失并产生气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B)

A.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可能含有CuSO4和KCl

B.原固体中一定不含K2SO4和CuSO4,可能含有KCl

C.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2CO3和K2SO4,一定不含CuSO4

D.若在步骤②所得滤液中滴入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原固体中一定含有KCl

2.在实验室中,下列区分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

A.用水区分食盐固体与蔗糖固体

B.用澄清石灰水区分CO2气体与CO气体

C.用AgNO3溶液区分NaNO3溶液与NaCl溶液

D.用加碱研磨的方法区分NH4Cl固体与K2SO4固体

3.有一份澄清透明溶液,可能含有H+、Na+、Ba2+、Fe3+、Cl-、OH-和SO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进行下面实验:

①经测定,溶液的pH=1;

②取部分样品溶液滴加NaOH溶液,有沉淀生成;继续滴加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③向实验②得到的滤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又观察到沉淀生成。

分析实验得出的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C)

A.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Cl-,一定不含有Na+、Fe3+、OH-、SO

B.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Na+、OH-和SO

C.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Fe3+、Cl-,一定不含有OH-、SO,可能含有Na+

D.溶液中一定含有H+、Ba2+、Na+、Fe3+,一定不含有OH-、SO,可能含有Cl-

类型2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例4 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稀盐酸(稀硝酸)

过量硝酸银溶液

过滤

B

H2(HCl)

浓H2SO4

洗气

C

Cu(CuO)

过量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D

ZnSO4溶液(FeSO4)

过量Zn粉

过滤、洗涤、干燥

例5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MnO2(KCl)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B

BaCl2溶液(HCl)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C

CO2(CO)

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

D

NaCO3(NaHCO3)

高温加热

跟踪训练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用水区别NaOH、Na2CO3两种固体

B.除去NaCl中的Ca2+和SO,可以先加入过量的Na2CO3,再加入过量的BaCl2

C.用稀硫酸除去Ca(OH)2中的CaCO3

D.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MnO2中的K2MnO4

5.下列除杂的实验方法中,错误的是(D)

A.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高温煅烧

B.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再干燥

C.除去稀盐酸中少量的稀硫酸:加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D.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加适量的CaCl2溶液,过滤

6.下列根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C)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

除去稀硫酸中的FeSO4

加入适量铁粉

B

除去CO2中的CO

将气体通入NaOH溶液

C

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加过量CaCO3,过滤

D

除去铝粉中的铜粉

加适量稀硫酸,过滤

7.下列物质提纯或除杂所用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的是(C)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CuO(Cu)

稀盐酸

溶解、过滤

B

NaCl(Na2SO4)

适量BaCl2

吸附

C

KCl(MnO2)

H2O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D

SO2(HCl)

NaOH

洗气

8.下列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A)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

检验NaOH溶液中是否含有Na2CO3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

B

鉴别纯棉线和羊毛线

观察颜色

C

除去KNO3溶液中的少量Ba(NO3)2

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

D

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称量镁条燃烧前后固体的质量

类型3 物质的共存

例6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NaCl、BaCl2、Na2CO3

B.KNO3、HCl、CaCl2

C.H2SO4、FeCl3、NaNO3

D.NaOH、HNO3、NH4NO3

例7(2018百色中考)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HNO3、KOH、FeCl3

B.NH4Cl、K2CO3、H2SO4

C.KCl、NaOH、NaNO3

D.AgNO3、BaCl2、CuSO4

例8 在含有大量Mg2+、H+、SO的溶液中,还可以大量存在的是()

A.NO3-  B.Ba2+  C.OH-  D.CO

跟踪训练

9.甲、乙两个化工厂的废水中共含有各不相同的七种离子:Ag+、K+、Cu2+、Fe3+、Cl-、OH-、NO,测得甲厂的废水pH=13,则甲厂废水中含有的离子是(C)

A.K+、Cl-、NO、OH-  B.K+、NO、OH-

C.K+、Cl-、OH-

D.K+、OH-

10.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B)

A.K+、Ca2+、NO3-、CO

B.Na+、NO3-、K+、OH-

C.Na+、NH4+、OH-、Cl-

D.Ba2+、H+、SO、NO3-

11.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是(C)

A.在稀盐酸中:Ba2+、CO、Zn2+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

C.在氯化钠溶液中:K+、Ca2+、NO3-

D.在硫酸铵溶液中:Na+、Cu2+、OH-

12.在pH=1的溶液中,下列物质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的是(C)

A.NaOH、NaCl、K2SO4

B.MgSO4、Cu(NO3)2、KCl

C.KNO3、ZnCl2、Ca(NO3)2

D.CaCl2、(NH4)2SO4、K2CO3

课后专练

1.(2020重庆中考A卷)某同学将一定量的Na2CO3与Ba(OH)2溶液混合,要想检验反应后Ba(OH)2是否过量,应选用的试剂是(C)

A.酚酞

B.CuCl2溶液

C.Na2CO3溶液

D.NaCl溶液

2.(2020湘西州中考)能将硝酸银、碳酸钠、氯化钾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试剂是(C)

A.铜丝

B.硝酸钠溶液

C.稀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

3.(2020海南中考)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

A.伸入燃着的木条

B.闻气体的气味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观察气体的颜色

4.(2020株洲中考)下列各组固体物质,不能用水鉴别的是(A)

A.KNO3、KCl

B.CaCO3、CaCl2

C.CuSO4、Na2SO4

D.NH4NO3、CaO

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D)

A.H+、Na+、OH-、Cl-

B.Ag+、Na+、Cl-、NO3-

C.Cu2+、Ba2+、Cl-、SO

D.K+、Cl-、NH4+、NO3-

6.下列物质能在pH=13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D)

A.NaNO3、NaCl、KNO3、(NH4)2SO4

B.H2SO4、HCl、AgNO3、Na2SO4

C.KMnO4、CuCl2、Fe2(SO4)3、NaNO3

D.K2SO4、NaCl、K2CO3、NaOH

7.(2020甘孜州中考改编)下列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C)

A.BaCl2、BaCO3:加水,观察能否被水溶解

B.炭粉、氧化铜:向分别装有两种药品的试管中加稀盐酸,振荡,观察现象

C.浓H2SO4、稀H2SO4:打开瓶盖,观察是否有白雾

D.CO2、O2: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观察木条的燃烧情况

8.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C)

A.Al3+、Ag+、NO3-、Cl-

B.Mg2+、NH、Cl-、OH-

C.Ba2+、Fe3+、NO3-、Cl-

D.K+、Na+、CO、SO

9.分离、提纯、除杂、鉴别是化学实验的重要手段,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

将粗盐中混有的泥沙分离

溶解、过滤、蒸发

B

从混有少量NaCl的KNO3固体中得到较纯净的KNO3

先加水溶解,再蒸发结晶

C

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MgSO4

加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D

鉴别CaCO3、NaOH、NaCl、NH4NO3四种固体

加水,观察现象

10.下面实验设计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D)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将气体点燃

B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足量水,过滤

C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

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D

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将铜片分别插入硫酸亚铁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观察现象

11.下面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案中,不合理的是(A)

混合物

思路方法

选用物质

A

CO2(H2O)

洗气

生石灰

B

NaOH(Na2CO3)

沉淀、过滤

石灰乳[Ca(OH)2]

C

FeCl2(CuCl2)

置换、过滤

铁粉

D

NaCl(MgCl2)

沉淀、过滤

NaOH

12.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

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A.③②①⑤④

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

D.③⑤②①④

13.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C)

选项

物质

除杂试剂(足量)

操作方法

A

CO2(HCl)

氢氧化钠溶液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B

NaCl(K2CO3)

盐酸

加入足量盐酸、蒸发、结晶

C

MnO2(NaCl)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Cu(CuO)

氧气

通入足量氧气并加热

14.现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钾溶液、硫酸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中的一种。两两混合后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试确定a、b、c、d分别为D

A.硫酸溶液、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盐酸

B.氯化钡溶液、盐酸、碳酸钾溶液、硫酸溶液

C.碳酸钾溶液、硫酸溶液、盐酸、氯化钡溶液

D.盐酸、硫酸溶液、碳酸钾溶液、氯化钡溶液

15.下列各组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B

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

验证Mg、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向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各放入一根镁条,观察现象

B

检验黑色固体中含有碳和氧化铜

高温加热固体,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固体颜色及石灰水的变化

C

除去Na2CO3中的NaCl

溶解,加入过量CaCl2溶液,过滤,蒸发

D

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将两根铁钉分别密封在盛有干燥空气和盛满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

第四篇:2020-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专题复习物质鉴别导学案

物质鉴别导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巩固酸、碱、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对反应现象的再认识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常见酸、碱、盐鉴别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酸、碱、盐的鉴别过程,初步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鉴别常见酸、碱、盐的一般方法,物质共存时如何一一鉴别。

一、请鉴别下列初中常见物质,写化学式。

1.蓝色沉淀是

2.红褐色沉淀是

3.某黄色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4.某浅绿色溶液中的溶质是

5.某蓝色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6.某白色粉末遇水变蓝,它是

7.某固体溶于水中时,溶液温度升高,此固体可能是

8.某固体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此固体是。

二、选择题,单选。

1.有四瓶澄清透明的溶液。①MgCl2溶液;②Cu(NO3)2溶液;③K2SO4溶液;④NaOH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将它们一一鉴别出来,鉴别出来的顺序是()

A、④②①③    B、①④③②    C、②③①④    D、②④①③

2.将NaCl、Ba(OH)2、K2CO3三种溶液区分开来的一种试剂是()

A、硝酸银

B、硝酸     C、硫酸    D、石蕊试液

3、下列各组物质,只需用组内溶液相互混合,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A.K2SO4、BaCl2、NaNO3、NaCl

B.HCl、Na2CO3、BaCl2、Na2SO4

C.KOH、Na2SO4、K2SO4、HCl

D.KCl、AgNO3、KNO3、NaCl4、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NaOH、NaCl、BaCl2三种溶液鉴别出来,它是

()

A.CuSO4溶液

B.Na2SO4溶液

C.酚酞试液

D.Fe(NO3)3溶液

5、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不正确的是

()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试剂

A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无色酚酞试液

B

海水和蒸馏水

硝酸银溶液

C

铜和黄金

稀盐酸

D

氧气和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6、在化学实验室,对某种化合物的溶液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K2SO4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②另取少量该溶液加入适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则溶液中的物质一定是

()

A.BaCl2

B.CuCl2

C.Na2CO3

D.Ba(NO3)27、下列区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

A.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与二氧化锰

B.用酚酞区别氯化钠溶液与稀醋酸

C.用加热的方法区别碳酸氢铵与氯化钠

D.用石蕊区别稀烧碱溶液与石灰水

8、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H2SO4

溶液、B

a(OH)

2溶液、KCl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试液中,能将上述三种无色试剂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

A.Na2CO3溶液

B.NaOH溶液

C.CaCl2溶液

D.酚酞试液

9、下列各组溶液中,必须另加试剂才能鉴别开来的一组是

A.NaOH、FeCl3、MgSO4、NaCl

B.KOH、HCl、CuSO4、KNO3

C.Na2CO3、BaCl2、HCl、KCl

D.Na2CO3、KNO3、NaCl、CaCl2

三、问答题

1.实验室里现有二瓶被忘记贴上标签的无色溶液:HCl、H2SO4 如何鉴别它们?

实验方法

现象与结论

2.实验室里现有二瓶被忘记贴上标签的无色溶液:纯碱、烧碱 如何鉴别它们?

实验方法

现象与结论

3.有一瓶长期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药品,请设计实验辨别它的变质情况。

实验方法

现象与结论

第五篇: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教学过程 】

[引言]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板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讲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观察实验的方法: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实验过程中边实验边讲解仪器的名称,视频加描述)[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演示]实验2 [说明]首先展示胆矾晶体,再把蓝色块状固体研碎成为蓝色粉末,然后进行实验。[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以上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

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演示] 实验1—3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这里的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这个过程是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作用生成了新的物质氢氧化铜。

[演示]实验1—4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加入盐酸后立即有气泡产生,石灰石逐渐变小,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摸一下试管感觉到发热。[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这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板书]

(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根据。

区别一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关键(依据)是看在变化中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或外形发生改变,没有生成其他物质;而发生化学变化的特征是在变化中生成了其他物质。

[引入]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我们将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板书]

二、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讲解]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我们刚刚做的实验3、4中,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

下载11.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资料十一物质的鉴别和分离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11.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资料十一物质的鉴别和分离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复习课 物质的鉴别 学案

    复习课物质的鉴别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物质的鉴别的常用方法和基本原则;2、通过实验事实和理论分析,总结物质鉴别的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3、能利用备用试剂设计出科学、简单......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化学总复习资料[精选5篇]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化学总复习资料 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

    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反思

    九年级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反思 《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反思4月29日,我在178班上了第三单元复习课。复习课的模式是我们组自去年开始探索的“先进行课前诊断,根据诊断......

    九年级物质的化学名称、俗名和化学式(最终五篇)

    物质的化学名称、俗名和化学式 氯化钠(食盐)NaCl 甲烷(沼气)CH4 乙醇(酒精)C2 H5 OH 乙酸(醋酸)CH3 COOH 碳酸钠(纯碱)Na2 CO3 硫酸铜晶体(蓝矾、胆矾)CuSO4·5H2O 氢氧化钠(烧碱、火......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5篇模版)

    【教学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

    九年级化学《物质组成的表示》教学案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第二课时导学案 1、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 2、掌握根据化学式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以及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3、准确掌握有关......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教材分析】 该节课在学生复习巩固初中所学物质的分离方法基础之上,再学习另外两种分离方法——萃取和分液及层析,并总结出这两种分离方法的适用范围,并且用......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堂引入:年级:姓名: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1.雪是如何形成的?这个过程有没有新物质产生?降雪的形成与蜡烛燃烧这两个变化有何不 同? 2.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