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劳动法制问题(DOC)

时间:2019-05-14 11:08: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的劳动法制问题(DOC)》,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的劳动法制问题(DOC)》。

第一篇:中国的劳动法制问题(DOC)

我国的劳动法制问题

刘继臣

一、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劳动法概念

劳动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本和技术是市场的三大基本要素,因而调整劳动关系的劳动法也就成为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法律制度。

具体讲,劳动法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而发生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其基本内容是劳动者提供劳动,用人单位使用该劳动并支付工资并提供必要劳动条件。

劳动关系是劳动法调整的核心内容。此外,劳动法也调整一些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关系,这些关系都是附随于劳动关系所发生的。例如,劳动部门、就业服务机构在劳动力招收和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介绍等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工会组织在集体谈判、集体合同和维护职工权益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劳动争议处理机构在处理劳动争议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社会保险机构在养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方面发生的社会关系;劳动监察机构在劳动法的监督检查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等等。

(二)劳动法的分类 劳动法所调整的范围涉及到劳动关系的方方面面,内容极为丰富,因此,从理论上说,劳动法律可划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1、劳动关系法。劳动关系法是调整劳动关系最基础的法律;主要指劳动合同法和集体合同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主要通过订立劳动合同来建立,因此,劳动合同法是劳动关系法中最基础的内容,它涉及劳动合同的订立、内容、履行、解除、终止以及违反劳动合问的法律责任等问题。由于劳动者个人相对于企业而言总是处于弱势地位,在劳动者个人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容易出现一些对劳动者不利的条款,或者劳动者和企业没有订立书面合同,只有口头协议,这些都需要通过集体合同来矫正,以提高企业的整体劳动条件和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集体合同一旦签订,对企业及其劳动者都具有法律效力,个人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条款相冲突的,以集体合同为准。

2、劳动基准法。劳动基准法是国家通过立法制定的关于劳动者最基本劳动条件的法律法规。包括工资法、工作时间法、劳动安全与卫生法以及对女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法等。劳动基准法的目的是为了改善劳动条件,保障劳动者的基本生活,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劳动基准法属于强制性规范,用人单位必须遵守执行。

3、劳动力市场法。劳动力市场法是调节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就业的法律规范,包括就业促进法、职业培训法、就业服务法等。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现代国家的基本责任。国家必须通过采取各种手段,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劳动者充分就业。劳动力市场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法律手段调节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制度,4、劳动权利保障与救济法。劳动权利保障与救济法,包括劳动监察法和劳动争议处理法。由于劳动关系具有身份属性,劳动关系一旦建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劳动法及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享有的权利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用人单位的行为,而在没有监督的情

(三)我国劳动法律体系

我国现行劳动法律体系是在宪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宪法的规定是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立法根据和最高法律准则。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为核心,以其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国际条约、政策性文件和司法解释等为辅助的劳动法律体系。

我国的劳动法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法律。1994年7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我国劳动法律体系中的核心。此外,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劳动法律还有《工会法》、《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等。

2、行政法规。由国务院颁布的劳动行政法规主要有《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失业保险条例》、《工伤保险条例》、《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劳动就业服 务企业管理规定》、《退伍义务兵安置条例》、《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等。

3、部门规章。《劳动法》颁布后,劳动部随即就颁布了20余部配套规章,对劳动法的实施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集体合同规定》、《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企业最低工资规定》、《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职业病报告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职业介绍规定》等。

4、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我国劳动法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存在大量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劳动法》赋予了省、市、自治区制定劳动合同实施办法的权力,此后的劳动立法多有类似规定,各地制定了大量涉及劳动关系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如就劳动合同方面,许多省市都出台了相关规定,如《北京市劳动合同规定》、《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和《山东省劳动合同条例》、《广东省劳动合同规定》、《广州市劳动合同规定》等。

5、司法解释。在劳动争议案件审理领域,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有关问题的司法解释》,对于处理劳动争议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6、国际公约。目前,我国共批准了24个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例如1958年的《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1973年的《准予就业最低年龄公约》、1999年的《禁止和立即行动消除最恶劣形式的童工公约》、1951年的《同工同酬公约》1964年的《就业政策公约》、1976年的《三方协商促进贯彻国际劳工标准公约》等等。此外,我国批准加入的有关人权公约对劳动法也有很重要的影响,包括消除一切形式歧视妇女行为公约》、《儿童权利公约》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等。

二、我国的劳动立法

我国劳动立法的发展主要经历了计划型劳动立法、转型劳动立法和市场型劳动立法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国家面临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劳动法成为完成国家计划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者物质文化生活的重要手段。从1950年开始,国家颁布了大量劳动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工会法》等,建立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劳动法律制度。在这一时期,劳动关系更多是一种劳动行政关系,劳动者的就业、劳动条件、社会保险基本上都由国家统一负责安排协调,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劳动力市场,劳动争议也是通过行政手段来处理。1976年10月以后,我国劳动立法进入了调整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国家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劳动法开始进行调整。在该阶段,国家颁布了以《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规,对计划经济时代的劳动法律制度进行改革。在该阶段,劳动合同制开始试行,企业在劳动用工、工资和奖金分配等方面享有一定的自主权,社会保障制度也开始进行改革和重构,同时也出现了专门的劳动争议处理制 度。

1994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步入了市场型劳动立法阶段。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1994年7月,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第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对劳动关系的调整作出明确规定。此后,还陆续颁布了有关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职业训练、职业介绍、劳动保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劳动监察以及劳动争议处理方面的规定,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劳动法律制度。下面我重点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立法

(一)立法过程

(二)立法原则与主要内容

1、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2、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3、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

4、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标准

5、与国际接轨 繁简得当

三、我国现行劳动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立法滞后

在我国的劳动立法中,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劳动法律较少,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劳动立法只有《职业病防治法》和《安全生产法》,另外还修订了《工会法》。而且,多数立法的位阶较低,以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为主,法律效力不强。许多法规和规章是暂行法律文件,修改和变化频繁。调整劳动关系所急需的劳动合同法、集体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等专项法律都还没有制定,影响了劳动关系的法治化进程。

劳动立法中有大量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不同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对同样问题却有不同的规定,不利于法律的统一实施。劳动法律中有些规范不够严谨细致,可操作性不强。例如,对就业歧视问题的规定更多是口号式的宣言,法律责任不够明确,从而导致实务部门执法和司法的力度不强,劳动者的权益难以通过现有的争议解决途径获得有效的救济。

(二)实施不力

主要有以下表现:

l、不签订劳动合同。一些用人单位故意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以此逃避对劳动者的义务和责任。

2、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

3、随意延长工作时间。

4、劳动安全和卫生条件恶劣,恶性事故频发。

5、不缴纳社会保险费,使劳动者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中的私营企业参保率低,农民工难以获得社会保障。

6、侵害劳动者的人格尊严。

7、就业歧视。

上述问题产生,一方面是当事人的法律意识不强,另一方面是行政执法力度不够,导致法律的权威性不够强。为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加大了劳动执法的力度,其中一项重要的措施是加强劳动行政监察。2004年11月1日,国务院发布《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强化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手段。但目前,我国劳动监察制度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人员、经费和设施配备不足,人员少、力量弱与劳动监察面广、任务重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例如,北京市海淀区共有7万余家企业,而工作在一线的劳动保障监察员只有23名,平均每人要监察3千多家企业,每年人均处理的案件都在2000件以上。(2)监察力度不够,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重视不够,地方保护主义盛行,行政干预过强。例如,一些地方政府借口保护投资环境,规定某些企业免于监察,劳动监察员不得入内,劳动法在这些企业成为“一纸空文”。为改变这种现状,必须给予劳动监察部门充分的人力财力物力和行政支持,在制度上保障劳动执法的顺利进行。

(三)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劳动争议处理采取“一裁二审”的体制。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必经的前置程序。一个劳动争议可能要经过调解、仲裁、一审、二审等众多程序,比普通民事诉讼还繁多。实践证明,“一裁二审”的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成本高、效率低,这种制度设计对于劳动者,特别是对于农民工来说是极大的负担。而且,劳动法规定提出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60天,超过时效的不予受理,而因超过时效仲裁不予受理的案件,法院也不予受理,这使得相当一部分劳动者的劳动权被侵害而得不到法律的救济。

当劳动争议案件起诉到法院后,法院是按照民事诉讼程序来处理的,这同样也存在一些不利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程序复杂,时间过长;(2)诉讼成本过高,许多劳动者请不起律师,甚至有劳动者打不起官司的情况;(3)举证责任分担不合理,举证责任倒置在司法解释中虽有列举规定,但尚不全面,可操作性也不强;(4)审判机构的组成与劳动争议的特点不相适应,劳动争议案件由法院的民事审判庭审理,审判人员组成不符合国际上惯行的劳动争议处理的“三方原则”,即由国家(以政府为代表人雇主(以雇主组织为代表)和工人(以工会为代表)共同参与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统计证明,农民工即使是通过法律途径追回自己的工资,整个社会也要为此付出至少三倍于工资额的代价,这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窥一斑可观全貌,我国的劳动权利救济法律制度的确应于改进和完善。

四、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劳动法律制度的几点思考

十一五规划指出,“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体劳动者的利益保障正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资产所有者阶层与劳动者阶层实力差别不断增大,劳动者在劳动关系中处于明显弱势地位。强资本弱劳工已是不争的事实。(劳动价值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坚持保护劳动者的理念更具有重要意义。

(一)健全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劳动合同法》是调整劳动关系的基础。《劳动合同法》草案已经由国务院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审阅。当前《劳动合同法》要解决最为突出的现实问题包括:

1、扩大《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劳动合同适用范围过窄,使得许多本应受到劳动法保护的劳动者无法享受劳动法上的利益。目前大量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员工无法得到劳动法的保护。大量与事业单位签订聘用合同的受聘人员,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劳动—一人事”二元分割体制,只能被排除在劳动法调整之外。此次制定《劳动合同法》将民办非企业单位劳动者纳入《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有利于合并“劳动—一人事”二元体制,将事业单位的聘用关系纳入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

2、在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由用人单位承担不签订书面合同的不利后果。《劳动合同法(草案)》第九条第二款规定,已存在劳动关系,但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有其他意思表示外,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并应当及时补办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手续。

3、完善劳动合同终止和解除的经济补偿金制度。目前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非常严重。便利用人单位把劳动者的青春榨干后,再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给社会稳定也带来不良因素。此次向社会公布的《劳动合同法(草案)》中,有不少条款体现了劳动合同法旨在改善劳动合同短期化的目标。例如,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无论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均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使得用人单位利用短期合同逃避经济补偿金的目的基本落空;第十七条规定,除违反培训服务期条款以及违反竞业限制的协议;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的违约金,从而有利于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4、在《劳动合同法》中规范非全日制用工。例如,小时工已经成为我国推进灵活就业的主要形式,此次向社会公布的《劳动合同法(草案卅)》中,没有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相应规范,许多盲点问题仍然无法得到解决。

5、劳动派遣相关问题。《劳动合同法(草案)》中,已经对劳动派遣作出了一些管制性规定。但是,究竟应如何认识劳动派遣?应该如何在法律上规制劳动派遣?

劳动派遣在中国是最具争议的一个话题。日本、中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一般称之为“劳动派遣”。而美国与之对应的概念是“非典型雇佣关系”或“附属劳工”,除了劳动派遣之外,还包括劳动力租赁、临时雇工以及家内劳动等。我国的许多外资企业从20世纪 90年代早期起就开始使用被派遣劳动者,以此作为降低劳动力成本的一个手段。而且当时劳动派遣被政府视为是帮助从农村出来的劳动者在大城市就业的一个有效手段。新兴的劳动派遣公司在短时间内赚取了高额的利润,这使得劳动派遣公司在随后几年内大量涌现。目前,中国已有许多劳动派遣公司,公司的确切数目尚缺乏权威的统计数字。

企业发现劳动派遣比普通用工模式成本更低,他们可以对被派遣劳动者支付较低的工资,而无需担忧劳资纠纷。被派遣劳动者往往是劳动派遣中的受害者。上海市总工会于20O3年做的一个调查表明:上海有近三分之一的劳动者属于被派遣劳动者,他们的工资与直接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相比明显偏低。其中,有近三分之二的人没有社会保险。当前最大的问题还在于劳动派遣在中国已成为一个蓬勃兴起的产业,其范围不断扩大,被派遣劳动者的数量也急剧增长。据2006年年初的《人民日报》披露,仅建筑行业使用的各种形式的派遣工就已超过1000万人。如果法律不对这种新型的用工形式进行规制,不久的将来,劳动派遣将会扩展到全国的各个行业。据报道,厦门地方政府于2005年11月招聘了60个消防员,全部都采用了劳动派遣的形式,这意味着劳动派遣已经进入到了公共部门。

目前《劳动合同法》草案对劳动派遣的规定仅有第12 条、第24条、第40条、第59条。其中,第12条、59条主要对派遣机构的资质作了规定,第24条主要涉及派遣机构与要派企业之间对劳动者承担劳动法上义务的责任分担问题,第42条主要涉及被派遣劳动者的就业权保障问题。我们认为,草案并没有对劳动派遣的范围予以足够的限制。尽管草案要求劳动派遣单位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50万元,并且必须向地方劳动主管部门指定的银行账户中以每一 个被派遣劳动者500O元的标准存入备用金。但是这些措施仍是不够的。

(二)完善劳动监察法律制度

1、尽快制定《劳动监察法》。2004年《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出台,初步建立了劳动监察制度,但《条例》作为行政法规,立法位阶低,权威性不够,不能很好克服地劳动监察过程中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因此,应当通过制定高位阶的《劳动监察法》完善劳动监察制度,以保障劳动法的贯彻实施。

2、通过立法保障劳动监察人员的行政编制与足够的监察条件与经费。

3、完善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制度,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的三方管理机制,将国家监察、企业负责与工会监督结合起来。

(三)完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劳动者权利救济的最后途径。我国现有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是以强制性劳动仲裁为前置程序的“一裁二审”机制,对于仲裁裁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程序处理。当前的劳动争议“一裁二审,机制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制定《劳动争议处理法》来重构公正、高效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

1、完善劳动调解机制,努力培育多元的调解组织和多样的对话方式,使得劳资双方能够就争议形成讨价还价的对话机制,并用法律制度来确保这种机制得以贯彻实施。在具体培育劳动调解组织、构建调解机制万面,可以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重构企业内部自主协商机制,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案件化。(2)开放社会化调解机制,为劳动争议提供更宽的处理渠道。(3)构建区域性的公共调解机构,提高调解结案率,减少劳动争议处理的对抗性。2、改革现有的“一裁二审”争议解决机制。“一裁二审”一来程序复杂,时间过长;二来争议解决成本过高,不利于劳动者权益的保障。因此,应充分考虑劳动争议的特点,针对不同的利益诉求适用不同的程序;可以更多地引用简易程序,以节省当事人的诉讼时问和成本。待条件成熟,可设立专门的劳动法庭或劳动法院,适用专门的程序来处理劳动争议案件。

3、《劳动争议处理法》应对劳动争议案件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予以规范。由于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中民事诉讼程序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具有特殊性的劳动案件在实际审理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诸多问题,如劳动争议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的问题,普通民事案件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规则,而劳动争议案件大多数证据都是掌握在用人单位手中,“谁主张、谁举证”的规则显然不利于保护劳动者。再如我国《劳动法》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O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在如此短的60 日期限届满以后,仲裁机构或法院就不予受理,显然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

(四)完善集体合同法律制度

集体合同制度是市场经济下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手段,劳动法的规范重点从个人劳动关系到集体劳动关系,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般趋势;也是中国劳动关系的发展趋向。在我国,自2004年《集体合同规定》出台以来,各地集体合同的签订率均有提高;但真正基于双方平等协商达成主要内容的集体合同较少,集体合同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作用未能有效发挥。

和谐的劳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而劳资关系的和谐不仅需要政府自上而下的推动集体合同制度,更需要劳资双方的平等协商机制。从集体合同立法上看,我国有形式上的劳、资、政三方机制,但实质上三方机制并没有发挥真正作用,作为集体谈判的一方当事人的工会在集体协商中的作用不明显。因此,应当以劳资自治作为我们培育工会组织的目标,使工会的力量与用人单位及其团体相平衡。

然而,真正的难题在于如何构建真正的劳资自治,使得中国的劳动者真正能够从集体谈判中改善自己的弱势地位。我们认为,这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将与我们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密切相关。当前,最重要的步骤应当从完善我国工会体制出发,通过对工会代表性的培育强化工会的作用,从而达到劳资谈判的基本目标。(五)健全就业促进法律制度

就业促进法律制度目前最主要的就是《促进就业法》与《反就业歧视法》。《促进就业法》的立法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我们认为,当前的《促进就业法》应当完善的主要内容应当是政府在劳动力市场配置的基础上,在劳动力供求、劳 动力市场秩序和就业服务等为劳动者获得就业机会提供保障的相关规范。制定《促进就业法》,应重视总结长期的就业基本政策,并赋予其严格的法律属性。

(六)完善社会保险法律制度

1994年以来,社会保险法始终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立法重点,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这部法律列入立法规划。今年3月形成社会保险法草案,内容涵盖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各项保险。

“社会保障关乎国计民生。”通过健全、完善相应法律制度,使社会保障法制化是国家需要采取的紧迫之策,也是长远之策,研究起草《社会保险法》已刻不容缓。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距客观要求有相当的差距,而立法层次低、缺乏较高的法律权威和必要的法律责任制度,是现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功能性不完善,进而成为导致我国社会保障处于覆盖范围小、权威性差、保障程度低的尴尬境地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仅有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已经颁布了条例,养老和医疗保险却还停留在国务院决定的层面上,生育保险仅仅是靠部门规章的形式加以规范。在现实层面,我国公共养老金体制只覆盖了不到25%的劳动大军。其中农村是最薄弱的环节;民营、私营等企业是重灾区。不仅是农民工,由于现行社会保障强制制度执行不力,大量城市人也要承受在许多民营、私营等企业中缺乏基本社会保障供给的危机。

因此,制定社会保险法,明确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规范社会保险的范围、社会保险费的征缴、账户记载、待遇给付、经办机构、基金的管理和运营、确定监督措施和法律责任等,已迫在眉睫。

第二篇:中国土地法制的问题与变革

中国土地法制的问题与变革

一、中国土地法制建设的沿革

我国土地管理法制建设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950—1979年: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土地法制建设进展不大,但正式确立土地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并存的土地制度,并且这种制度到现在为止并没有根本改变。1979—1990年:这一时期,各地纷纷制定了有关上地利用、开发、保护和经营管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这些法律规章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0—1997: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土地法制建设也逐步走向成熟,1997年9月,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更是明确要求,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强调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1997—现在:1998年8月,在过去《土地管理法》基础上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管理法》(以下简称1998《土地管理法》)正式颁布实施。1998《土地管理法》对土地管理的方方面面做出了全面的规定,该法的制定实施成为我国土地管理立法工作的一个转折点,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重大变革。

第三篇:《法制中国》观后感

《法制中国》观后感

惩处犯罪分子,我们引以为戒今天看了中央电视台的法制节目〈法治在线〉之〈斩断毒祸〉,介绍的是成都市公安局成功破获3。16特大贩毒案的主要过程,看后颇有感触!国家公安部得知近期缅甸毒枭与一四川毒贩联系频繁,准备将一批海洛因运往成都,并且有意从境外聘请技术人员,在成都开设冰毒加工厂。从节目中的办案人员得知,以往都是过境或就地销售,而犯罪分子还准备开设毒品加工厂,可见案子的紧迫性。幕后操纵此事的四川毒贩外号“张大哥”,具体情况不详,可见案子难度之大。公安机关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对大毒枭“张大哥”的线索茫然之下,从破获大毒枭的马仔和一些女毒贩入手,逐渐使线索清晰,最后顺藤摸瓜式的抓获大毒枭“张大哥”,捣毁了毒品团伙,使得建立毒品工厂的恶劣行径最终不得逞。一个案子的破获,从长远看来,就是对中国整个巨大的法治进程,具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直接地看,本案的破获,不仅表现了我们公安干警与违法犯罪分子斗志斗勇的智慧才能,而且也对观众是一种警示。它向公众展示了公安机关对国家,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全作出的突出贡献,必然增强人民对警察的信心和信任,爱戴与拥护。该案子的破获,通过过程和犯罪分子的下场生动地直接地让坏人望而却步,使观众引以为戒。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不管谁触犯了法律,最终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毒品具有危害性,不仅危害人的生命健康,也危害社会安定。毒品吸食不得,贩毒运毒更是滔天大罪,切毋作社会罪人!生命是宝贵的,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我们应该拒绝毒品,遵纪守法!莫象节目中的犯罪分子,最终落个绝望下场!案子的告破,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的法治建设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民众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的普遍缺失。就比如,其中的一位贩毒女子的丈夫已经因为毒品的违法行径而蹲守监狱,而她却不知悔改,一些民众竟然如此愚昧混沌。这些例子令人内心沉重,使我们感到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教导公民遵纪守法实乃当务之急,而且时时刻刻不能放松。我们国家也许还存在更多象她这样愚昧的人们,正走在犯罪路上,急需挽救!作为一个公民,我们自己要时刻想到要遵纪守法,明辨是非;而我们也许还有更多的底层人民,更多普通老百姓需要法律阳光的普照,对于有关部门,我们的普法工作任务艰巨,有关法律工作人员任重道远啊!

二,3女孩落网,我们深思在抓获“张大哥”的过程中,引出了三个女孩子。最小19岁,最大22岁,都是阿坝藏族自治州财贸学校的毕业生,被一个老乡介绍认识了犯罪团伙中的一个女子。该女子说是能给她们找份好工作。而唐媚给她们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去云南贩运毒品,并且许诺一次就可以挣七、八千块钱,是她们平时打工两年的收入。节目一开始,就是一位穿着囚服的年轻女孩的哭诉忏悔,哽咽不断,哭鼻子抹眼泪的,说话几近模糊。看得出已经成为罪人的她面对记者和镜头很真实,毫无掩饰。且不论这三位女孩子所犯的具体是什么罪名,单从节目开始时候的这位女孩子的哭诉就可知,她们已经没有什么希望了,她们所犯的罪行已经无法挽回。观众的同情归同情,惋惜遗憾也无济于事,因为法律是不相信眼泪的!不过,这三位女孩子的误入迷途引起了我的其他一些思考。涉世不深的年轻人常常成为不法分子或者不法分子的目标,她们本身的问题出在哪?是什么原因使她们走上犯罪道路?如果说其他没有经过教育,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法律知识和道德规范教育的贩毒马仔和运毒女子,为了金钱,铤而走险,情有可源。可是,接受过教育,有着高知识高素质,起码能明辨是非的三位刚毕业的学生也踏入危害社会的领域,实在令人感叹于接受过教育的学生法律知识,法律意识的缺乏。我想,不仅是因为蝇头小利的诱惑,寻找工作的紧迫,也不仅是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的缺失,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良好教育的缺失。而教育的失败导致三个学生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的缺失,可以说,除了家庭,社会的一些根源外,教育恰恰是导致三位女孩成为罪人的“罪人”之一。学校单一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涉世不深,对社会了解不清楚,思想单纯单一。恰恰使得心怀鬼胎的不法分子“看上眼”,并能很好对其欺骗引诱。不是学生,而是学校为不法分子提供有机可乘的机会。这个案子的告破可以说是给我们的学校和教育一个狠狠的巴掌!我们需要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学校应该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程度和了解社会的机会。学生只是在学校苦读诗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最终影响会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学校应该创造外部环境和条件,教给学生自我独立的明辨是非的标准,教会他们如何判断是非黑白曲直。重点工作在于,应该加大法律知识的普及,强化学生的法律意识。首要这样的条件具备,学生才有可能不会象上述三位女孩一样加入贩毒运毒的团伙中。而学校单一的应试教育模式的改变,不是一时能得以解决的,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家庭的长期的配合和改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付诸努力思考和努力实践!

第四篇:中国法制报道

《中国法制报道》内参简介

《中国法制报道内参》是中国法制报道网的会员刊物,大16开,半月一期,这份内参的宗旨是:及时传递政法系统的重要资讯、传播法治领域的重要时事新闻、展现各个司法部门对于法律的实践与探索、凸显包涵法治精髓的另类观点,从而为各级党委政府,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法院院长、检察长、司法局长等,提供决策上的参考。

《中国法制报道内参》依托中国法制报道网在第一时间播发重要网络法治新闻,传递政法高层信息,有强大的信息收集、整理能力。它所团结的专家团队以及著名法律网对于法制新闻和事件的准确评判,又体现着法治的精神。主要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及国务院各部委,省,直辖市领导呈阅。

《中国法制报道内参》首先是一份法治新闻内参,从这里您能及时读到最近发生的重要新闻,以及编辑部对于这则新闻的精彩点评,它能提供给您一个全新的法治新闻视角;其二,作为“不公开的新闻载体”,将关注一些主流媒体无法刊登的重要法制事件,以起到您的“参谋”和“耳目”作用;其三,这份内参将品评各级司法机关在司法实践中的探索,用法治的眼光予以评判,或批评,或表扬,都是为各级领导提供解决难点、热点、焦点问题的有力决策依据,以促进中国法治的进程。

《中国法制报道》杂志介绍

《中国法制报道》杂志是中国新闻出版集团主办的全国性法制期刊,依靠遍布全国的新闻分支机构和采编队伍,充分展现国内外重大法制新闻的背景详情,是观察社会,了解法制、分析安例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本刊大16开本。全彩印刷,月刊,发行范围及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亚太地区和世界各国。由中国新闻出版集团主管的中央级刊物,真实报道国内外重大法制事件的详情和内幕,颇具权威性,是观察中国法制的最佳窗口。杂志以全面记实为特点,内容雅俗共赏,格调清新,形式生动活泼。众多惊心动魄的警匪搏斗章节,令人深思的惩腐要案,解疑释惑的法律服务吸引您篇篇必度。必将对广大读者产生积极的奋进作用.杂志以伸张正义、驱除邪恶为己任,勇于对严重违法行为进行揭露批评。深度剖析社会热点问题,真实反映社会呼声,真心为读者排忧解难。深受社会各界层人士喜爱。

《中国法制报道》杂志的读者定位是全国人大、政府、军队、司法界、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法学教学与研究部门、法律界、法律服务部门、社会团体、企业和其它相关读者。

第五篇:政府法制相关问题请示

县政府:

在县委、县政府的全面领导下,我办紧紧围绕建设丘区经济示范县这个中心开展工作,努力营造好示范县建设发展的法制环境,我县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在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健全完善行政执法程序,落实行政执法职责任务,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制约,推进行政执法工作评议考核制度等方面均取得了了显著的成效;今年还重点抓了《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及学习宣传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称《纲要》)等,政府依法行政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

但与《行政许可法》、《纲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一是政府法制办编制,机构与越来越重的政府法制工作任务、要求不相适应。首先,《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纲要》及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省《行政执法规定》、省《实施行政许可规程》等法律法规均赋予法制办相应的复议、监督职责;其次,法制办人员少、任务重、工作面宽量大,涉全县30个乡镇及40余个行政工作部门,仅开展了规范性文件审核、行政复议应诉、执法人员培训、办证等工作,其他业务未全面进行,致政府法制工作较为被动。二是行政许可法等法规贯彻实施中的检查、监督及全面贯彻落实《纲要》面临大量的问题需要处理、解决,以目前的人手明显是力不从心的。三是工作经费短缺,行政复议应诉、执法监督、行政许可等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其工作的开展十分困难,影响了政府行政行为的权威性、严肃性。四是办公环境条件较差,以目前的办公场地、条件开展复议应诉工作、信访接待、档案管理、行政争议协调等相当吃紧。五是未列编工作业务车辆,在办理复议应诉案件、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协调处理行政争议、纠纷等工作时十分被动,甚至无法进行。鉴于政府法制工作的现状及我办目前的情况,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及机构改革确定之职能职责(另见附件一、二),我办对内设机构及职能配置、人员编制、专项工作经费等问题向县政府领导请示如下:

一、内设机构及职能配置

(一)综合股负责法制办机关的文秘、信息、简报、信访、保密、保卫、党务、人事、档案、资料、印章、后勤管理、目标管理以及法制机关内部各股之间业务的协调工作。组织清理规范性文件和行政审批事项,编辑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汇编及执法依据目录。负责政府法制工作的调查、研究和论证,撰写有关调研文稿,承办法制办职责中的有关工作。负责行政执法证件、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申报、审验、管理;负责对行政执法主体的认定及组织执法人员和法制人员的培训工作;负责行政执法负责制的实施、考评工作;调查研究行政执法中带普遍性的问题,提出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的建议和意见。

(二)行政复议应诉股负责承办属县政府办理的行政复议案件,受县长委托办理并出庭应诉行政诉讼案件、民事案件;办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申请由县政府承担赔偿义务的赔偿案件;收集、统计填报全县行政复议、应诉案件统计报表;承办、协调与仲裁业务相关的工作;负责拟定县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规划及安排,审核、协调、修改县政府各部门报送县政府的规范性文件草案,并草拟审核说明;负责对乡镇人民政府及县政府各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和审查工作;承办上级发送征求意见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草案的修改及汇总上报工作。负责组织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对行政执法部门(或单位)的具体行政行为实施日常监督检查,协调行政执法部门(或单位)之间在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中产生的矛盾和争议;监督纠正本级政府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作出的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

二、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

三、专项工作经费

将行政复议、应诉、执法监督检查、行政许可等经费按规定纳入财政预算。

以上请示妥否,

请批示。

二00四年十二月九日

附件一:政府法制办主要职责依据

二:政府法制办主要职责

附件一:政府法制办主要职责依据

一、行政处罚法

二、行政复议法

三、国家赔偿法

四、行政许可法

六、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七、四川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八、四川省行政执法规定九、四川省实施行政许可规程

附件二:政府法制办主要职责

(一)拟定县政府制定规范性文件规划,经县政府批准后,督促指导实施。

(二)审查、协调、修改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报送县政府审议的规范性文件草案,并向县政府常务会作规范性文件草案审核说明。

(三)负责对县政府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备案审查,承办县政府规范性文件向市政府的备案工作。

(四)组织并承办省、市人大、政府发送县政府征求意见的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并汇总上报修改意见。

(五)清理县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并对其中与新公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定相抵触的文件,提出修改或废止的意见。

(六)负责清理县政府有关部门的文件,组织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依照规定编辑规范性文件汇编和部门执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目录。

(七)依法开展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对行政执法部门(或单位)的具体行政行为实施日常监督检查、监督纠正本级政府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作出的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

(八)按照市政府法制办和市目标办的要求,负责组织实施我县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和对下级人民政府、县政府所属工作部门进行执法责任制目标考核。

(九)协调和裁处县政府各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在实施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发生的矛盾和争议。

(十)负责全县使用四川省行政执法(含委托、协助)证件、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件的颁发、审验和管理工作。

(十一)负责对县政府各部门法制工作人员和县政府各执法部门(单位)的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

(十二)办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政府各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向县政府提起的行政复议申请案件。

(十三)办理涉及县政府的行政诉讼案件、民事案件和行政赔偿案件。

(十四)负责按时按规定收集、统计向市政府法制办上报全县行政复议、应诉案件统计报表。

(十五)承办、协调与仲裁业务相关的工作。

(十六)承办县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政府法制相关问题请示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下载中国的劳动法制问题(DOC)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的劳动法制问题(DOC).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梦 劳动梦

    用心工作成就人生梦想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也是每个劳动者的梦。习总书记到中华全国总工会看望全国劳动模范代表时,再次谈到:“一勤天下无难事”。全社会都要热爱劳动,以辛勤劳动为......

    法制情中国梦

    法律人之梦 我有个理想,将来我要做一个法律人。我知道,法治是现代文明制度的基石,是走向现代文明国家的必然选择。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 法律人的中国梦,是维护公民......

    中国法制宣传日演讲稿(大全)

    法是安全的眼睛,懂法就能辨明邪正,认清是非;法是智慧的窗口,对人的思想进行点拔,行为加以制约。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几篇中国法制宣传日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中国法制......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

    论中国法制现代化 仲康 引言 法制现代化代表着人类弃旧图新的意志和愿望,是指人类社会伴随着从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的转型而相应地由传统法制向现代法制转化的历史过程,......

    中国法制宣传日(最终版)

    12月4日是中国法制宣传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于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第四个五年规划》中确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

    关于健全我国劳动法制的几个问题

    赢了网s.yingle.com 遇到劳动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http://s.yingle.com 关于健全我国劳动法制的几个问题 我国((劳动法))自1994年公布、1995年实施以来已......

    法制宣传教育存在问题[五篇模版]

    法制宣传教育存在问题及相应措施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少数部门和乡镇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发展经济等硬件建设上,认为普法宣传工作是依法治县办公室和司法局的事,忽视了自身开展法......

    九年级道德与法制问题整理

    价值判断九年级上册1、【精练本】小明认为,40多年来,依靠改革开放成就了我国腾飞新奇迹,今后就不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了。判断:错误理由:①小明没有认识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