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7周)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时间:2019-05-14 11:43: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7周)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7周)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第一篇:2018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7周)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银川110多小时“全城总动员”为4岁女童找到丢失的“耳朵”

何晨阳

2013年11月,“为4岁女孩找‘耳朵’”的帖子和海报遍布宁夏银川市的贴吧、论坛和大街小巷,在网民、群众、媒体、政府部门官微110多小时的齐力寻找下,终于将4岁女童的“耳朵”找到,这场爱心接力,不仅为一个外来务工者家庭避免了20多万元的损失,更让小女孩免受再次开颅手术之苦。

孩子的“耳朵”怎么会丢呢?

宋国强和妻子是身在银川的外来务工者,他们的女儿小儒(化名)出生后不久,他们发现小家伙对有声世界毫无反应,去医院检查后发现孩子患有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

一晃四年过去了,同龄的孩子早已牙牙学语,小儒却一直生活在无声世界里。2013年1月,宋国强听说人造耳蜗能帮孩子回到“有声世界”,便借钱凑了28万多元购买并为孩子植入了进口的人造耳蜗。半年多,小儒已经学会了简单的日常用语,耳蜗成了她的“耳朵”。

2013年11月10日晚上9点左右,宋国强的妻子和孩子在新华东街等车时将耳蜗体外处理器丢失。这种耳蜗由体内植入体和体外处理器两部分组成,且是一对一配对,如果一部分丢失,另外一部分也将失效。体外处理器的丢失意味着他们要再筹集28万多元,小儒还将再受一次开颅手术之苦。

在寻找无果的情况下,万分焦急的宋国强在报警后,又在微博上发布了求助帖。令宋国强没想到的是,带有耳蜗照片的微博发布次日,他的电话就被打爆了。包括《宁夏日报》、“宁夏新闻网”等在内的宁夏各大媒体纷纷跟进,银川住房保障、银川市政管理等银川市一些政务微博也出手相助,热心网友更是第一时间在微博、QQ空间等社交媒体中传递着寻找耳蜗的消息。

“鼠标一点就是支持,转发也是帮助。”网民“小乔乔”在转发微博时写道。宋国强说:“一天一般能接到30多个电话,都是好心人询问和出点子的电话。我很感激他们,因为他们都在我危难时出手相助,给了我温暖和力量。”

随后,在银川市公交公司的帮助下,寻找耳蜗的寻物启事登上了全市近1 500辆公交车,公交车载电视中也实时插播信息;银川市客运管理处将海报散发,请出租车司机协助寻找;银川市城管部门也发动了遍布街区的环卫工人,询问大家“是否发现过此类物品”并告知“这事关一个4岁小女孩早点听到世界的声音”……

好消息在众人的急切等待中传来。人造耳蜗在离开小儒110多小时之后的11月15日,一位老人打电话说他在菜市买菜时捡到过,当时觉得没用随手扔掉了,看到寻物启事才知道那个耳蜗如此重要,于是他带着宋国强家人前去寻找,最终在一位乞讨老人的协助下,终于找到了耳蜗!事实上,这种市民自发性的爱心接力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从郑州的“全城吃面”,乌鲁木齐的“全城买鹅”,再到银川的“全城找耳蜗”,公众心中的正能量正一步步释放,更多的人明白了正能量不在于喊得有多响,而在于有没有行动,哪怕只是轻点鼠标的转发。

小儒的父母也受到了这次正能量的感染。“关注这件事的人都是在帮助我们,孩子长大了我一定要告诉她这次的经历,教育她以后也要做好人行善事。”小儒的母亲郝廷说,她已决定和丈夫一起加入义工组织,把这份爱传递下去,帮助更多的人。

“这一次,全民都是英雄。”银川市民张东说。

本文在叙述“全城总动员”为4岁女童寻找“耳朵”的过程中,运用了引用的写作手法,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答案】

引用网友的话,表现了网友的热情以及对小儒的关切与同情。引用小儒父母的话,表现了小儒父母对热心帮助他们的市民的感激之情。引用市民的话,表现了对此事件的高度赞扬。引用的角度全面,引用的话语真实,丰富了文章内容,可以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试题分析】

现代文阅读之表现手法整理归纳

一、与表现手法有关的术语

34他是我们的班主任。平时给我们开班会的时候,他会给我们讲很多南北极有趣的故事。然后我们也有这个机会,所以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为适应南极恶劣环境,在做好知识储备的同时,潘曜也加强了体能训练。凭借全面的知识功底和较强的应用能力,潘曜从60名预选人员中脱颖而出,2015年11月,潘曜成为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中最年轻的一员,带着1.5吨仪器设备奔向了南极。但科考之路并不平坦。

潘曜一路上经历了严重的晕船、呕吐,还经历了零下30度的低温和较低的气压,呼吸比较难受等超出预料的种种困难,但他没产生过后悔的念头,有困难来了努力扛过去就是了。

潘曜在此次科考中的主要任务,是对南极中山站到昆仑站的300米深冰盖进行内部结构的精细化探测。而光是设备安装就让潘曜的手指吃尽了苦头。

“我们一共有7套设备。最难装那套设备应该是300多斤,螺丝也比较多,还比较小,拧的话拿厚手套不好拧,得拿薄手套甚至是光着手拧。光手拧就容易粘住,很冷的时候手碰到金属的东西就直接粘上去了。”潘曜说。

在极昼、极低温和缺氧的环境下,潘曜时刻要关注雷达和冰雪监测仪的工作情况,每晚还要抱着四块25公斤的电池去发电舱为设备充电,之后再进行数据分析。

潘曜表示,中国南极科考队经历了158天的考察,第一次获取冰盖以下0到10米深的温度数据。那些冰川学家就可以据此推演冰盖积累的整个过程。

潘曜说,应该是我们扛起祖国发展大梁的时候了。希望每个人无论是在南极执行科考任务,或者是在某些地方做些平凡、不引人注目的工作,我们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吧!

如今的“90后”生活在更为优越的条件下,这不应该成为标签化的借口,反而应该是看好他们的理由。他们身上闪耀的属于这代人的宝贵品质,值得我们为出彩的“90后”点赞!

(节选自2016年7月 《中国青年网》,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首尾呼应,欲扬先抑,用朴素的语言,叙写了张超凡和潘曜用自己的行动为当代年轻人做出了表率,证明了“90后”也有出彩的。

B.文章在人物描写中采用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相结合的手法,呈现出张超凡和潘曜在困难面前的内在心理,揭示了二人可贵的精神品质。

C.潘曜对南极考察时安装300多斤设备的叙述,通过对细节的描述,突出了南极考察时工作环境的困难,从中也可以看到潘曜的认真努力。

第二篇:2018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7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材料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博物馆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博物馆收藏,展示的文化遗产资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为社会公众所共享,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博物馆接待参观人次,从2001年的7955万人次增长到2014年的7.2亿人次,13年间增长了8倍。对于青少年而言,博物馆逐渐成为学校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在互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2014年,全国博物馆拥有近3000万件(套)藏品,依托这些藏品在历史、文化、考古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活动,科研成果也非常丰富。针对藏品的研究,需要整合学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教师,因此博物馆往往会成为一个地区的文史研究中心。同时,博物馆逐渐成为展示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牌价值的重要载体。2010年,西安市委、市政府正式提出把西安建设成“博物馆之城”的战略目标,随后广州、济南等城市也纷纷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的口号,以此提升城市的竞争力。

(摘编自刘世锦主编《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14)》)

材料二:

2008年起,中国文化文物系统的博物馆开始全面免费开放,此后博物馆的直接经济贡献逐渐弱化。因此,只能通过博物馆事业增加值来衡量博物馆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即文化文物系统内的博物馆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如文化创意产品销售、文物巡展、社会文物鉴定及咨询等)而增加的价值总和。2001~2014年全国博物馆事业增加值变化情况如下图:

2时,她将小说散文化,逶迤叙来,无边地伸展,只需忠实于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通过自由联想连缀起来,而无需依赖虚构的想象。

从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文学生机勃发。鲁迅曾经为《生死场》作序,赞赏作者的描写的细致、明丽和新鲜。胡风写了读后记,称作“不是以精细见长的史诗”。他认为作者把一种女性的纤细感觉与非女性的雄迈的胸境相结合,在女性作家中是独创的。

萧红同聂绀弩谈文学时,曾经这样说过:“有一种小说学,小说有一定的写法,一定要具备某几种东西,一定写得像巴尔扎克或契诃夫的作品那样。我不相信这一套,有各式各样的作者,有各式各样的小说。”她不承认小说有所谓“范式”或者“顶峰”,不同意对她的小说的散文化写法的批评意见。她坚持自己。

五四之后的一代作家中,萧红因袭的负担最小,她的文学资源主要来自新文学传统,这个传统刚刚形成,说不上深厚,但因此也就最少腐朽和保守的东西;它是现代的,开放的,尊重个性与自由的,这就给她的创作提供了更大的创造空间,带上更多的个人天才的特点。

(摘编自林贤治《回首看萧红》)相关链接:

①她打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散文化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促进了现代小说观念的更新。

(徐晓红《论萧红的小说创作》)

②《生死场》是描写东北人民愚昧麻木的,是描写东北大地苦难生活的,是描写整个民族痛苦遭遇的,但更是描写东北人民对自身的拷问的,更是描写东北大地对“生”的追求的,更是描写整个民族对“自强”的渴望的。……阅读萧红的作品能够增强人们的忧患意识,这些对于生活在幸福之中的我们如何不断奋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今天我们再读萧红的意义所在。

(刘勇《今天为什么再读萧红》)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A.萧红对笔下众多穷苦女性的受难与惨死并不作抽象的描述,而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来展现人类的愚昧。

B.在中国作家中,像萧红这样兼具穷人与女性视角的“复眼”者,恐怕是惟一的。C.萧红的作品在今天仍有重要的价值,除了超前的文体风格外,主要还在于她作品中所描写的苦难和对“自强”的渴望,会促使今天的人们奋进。

56-

第三篇:2018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6周)每周一测

每周一测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在座谈会上,抗洪救灾英模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广开言路,畅所欲言,为水库除险加....固、河流治理、城市供排水、道路交通和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②女性作者的文笔,常以柔情似水、细腻委婉见长,虽非个个如此,但说大多数是这样,应该算是持平之论。....③毕业时,虽然我们班的同学都没有许下海誓山盟,但是我们在心中一直把彼此当做一....辈子的朋友。

④在热烈的掌声中,这次为期一周的漫长的论证会终于打退堂鼓了。作为东道主的我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⑤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发表了大量作品,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执牛耳者,他对 20 世纪中....国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⑥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扎克伯格,创办了自己的公司facebook,如今已是亿万....富翁。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福彩“双色球5亿派奖”最后一期因技术原因取消直播、延迟开奖,有关方面尽管连续发布声明并道歉,但质疑声音难以平息。

B.梁启超是一代大儒,学识超群,才华横溢,是一致公认的晚清第一学者,被评为中国历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C.有人认为,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成效不大,是由于长期以来与房地产市场发展紧密相关的制度改革滞后造成的。

D.公安部部长说,将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规定领导干部凡对司法活动打招呼的,都要进行记录,造成后果的要倒查责任。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蔚蓝的天空覆盖着这五彩缤纷的世界,人生。

,;

,就会看到最精彩的世界和完美的人生。

①无论你走哪样的路

②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③幸福的光芒来到时,就会发现自己已经悄悄地走过那些平坦、崎岖的道路 ④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 ⑤犹如一抹抹阳光,这一抹抹阳光洒在那平坦、崎岖的道路上

⑥只有抱着永不停息的信心和希望一步一步向前迈,才能闯荡出人生的辉煌 A.①④②⑤⑥③ B.①②④⑥③⑤ C.⑤①④②⑥③ D.⑤②④⑥③①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作者鲁迅。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杂文作品,共有杂文集16本。另外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

B.巴金,现代小说家,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等,20世纪40年代的主要作品有《火》《憩园》《寒夜》等。《随想录》是他晚年创作的思想漫笔。

C.《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题为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作者梁实秋,中国现代散文家、文学评论家。

D.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领袖,学者。有《饮冰室合集》。

5.下图是丁聪为巴金所作的头像画,请根据头像中人物的神情,结合你对巴金的了解,写一段人物赞语,表达你对巴金的敬仰之情。要求:①须原创;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不超过60字。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马的眼镜 莫 言

吴先生为我们讲课,应该是在1984年的冬季,前后讲了十几次。他穿着一件黑色呢大衣,戴一顶黑帽子,围一条很长的酱紫色的围巾。进教室后他脱下大衣解下围巾摘下帽子,露出头上凌乱的稀疏白发,目光扫过来,有点鹰隼的感觉。他目光炯炯,有两个明显的眼袋,声音洪亮,略有戏腔,一看就知道是讲台上的老将。因为找不到当年的听课笔记,不能准确罗列他讲过的内容。只记得他第一节讲杜甫的《兵车行》。杜诗一千多首,他先讲《兵车行》,应该是有针对性的,因为我们是军队作家班。这首诗他自然是烂熟于胸,讲稿在桌,根本不动,竖行板书,行云流水——后来才知道他的书法也可称“家”的——他的课应该是非常精彩的,他为我们讲课显然也是十分用心的,但由于我们当时都发了疯似地摽劲儿写作,来听他讲课的人便日渐减少。最惨的一次,偌大的阶梯教室里,只有五个人。

这也太不像话了,好脾气的徐怀中主任也有些不高兴了。他召集开会,对我们提出了温和的批评并进行了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一次吴先生的课,三十五名学员来了二十多位,怀中主任带着系里的参谋干事也坐在了台下。吴先生一进教室,炯炯的目光似乎有点湿,他说:“同学们,我并不是因为吃不上饭才来给你们讲课的!”这话说得很重,许多年后,怀中主任说:“听了吴先生的话,我真是感到无地自容!”吴先生的言外之意很多,其中自然有他原本并不想来给我们讲课是徐怀中主任三顾茅庐才把他请来的意思。那一课大家都听得认真,老先生讲得自然也是情绪饱满,神采飞扬。

吴先生讲庄子《秋水》篇那一课,就是只来了五个人那一课。那天好像还下着雪——我

第四篇: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练(14)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含答案)

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一、(2017《考试说明》新题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2分)

吴祖光:旷世才情 不平则鸣

吴祖光,当代中国影响最大、最著名、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化老人之一。戏剧导演牟森曾这样评价:“吴祖光在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作家,极具名士风范。”

吴祖光的祖籍是江苏省武进县。父亲吴瀛是位饱学之士,以诗、文、书、画闻名,又是一位文物鉴赏家。母亲也识文断字,经常念诗给他听。家庭的文化氛围给少年吴祖光以一定的熏陶和影响。他酷爱戏曲,常泡在戏园里看戏,接触了大量戏曲。

中学毕业后入中法大学文学系,在抗战爆发的一九三七年,二十岁的吴祖光完成了他的话剧处女作《凤凰城》。该剧是根据东北抗日义勇军苗可秀烈士的事迹写成的。剧中歌颂了苗可秀领导“中国少年铁血军”在白山黑水之间与日寇展开的艰苦顽强的斗争。该剧成为全国戏剧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

这部剧作,曾得到当时戏剧大师曹禺的大加称赞。曹禺称他“一出手就是战士”。但对这部剧作,晚年的吴祖光在《“投机取巧”的〈凤凰城〉——我从事剧本写作的开始》一文中介绍说:“这个剧本写得太幼稚,今天一看会让我感到脸红耳赤。譬如剧中苗可秀别家出征总带着义仆张生,完全是旧戏里公子与随身的书童那样的主仆关系。”

随后几年间,他笔耕不辍,陆续创作了《正气歌》《林冲夜奔》《牛郎织女》《少年游》和《风雪夜归人》等声震文坛的剧作。其中完成于1942年的《风雪夜归人》是吴祖光的代表作。这部剧作集中体现了吴祖光以戏曲思维创作话剧的另一种思路,他将中西戏剧“写实”与“写意”艺术手法相融合,尝试不同题材和富有异趣的创作风格,对民族戏剧的现代化和现代话剧的民族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除了艺术上久负盛名,吴祖光还被称为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作为剧作家,吴祖光连续撰文抨击国民党统治之下的审查制度,称之为“奴隶的审查制度”。他抨击国民党删除曹禺之作

《蜕变》中“打游击”的情节;他嘲讽蒋介石因自己是秃头而将张天翼的童话《秃秃大王》改成《猴儿大王》;他愤怒自己创作的《正气歌》被国民党删去关于朝廷昏庸的所有内容。

对当时的政治形势,吴祖光有自己的判断和立场。1945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率先发表了毛主席词《沁园春·雪》。毛主席诗词的突然发表,极大地改变了共产党的政治形象与文化形象,为此他遭到国民党通缉追杀。

历史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拐点,作为社会中的个体,难免也会深随其中而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1957年吴祖光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北大荒劳动。对于这种不期而来的遭遇,他以诗明志。诗云:眼高于顶命如纸,生正逢时以至此。行船偏遇打头风,不到黄河心不死。“生正逢时”,正是他一生最喜欢的词语。

唐代王维在《酬张少府》云:“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但吴祖光即便到了晚年也绝非万事不关心的人。1991年12月23日,两位女顾客在北京国贸中心购物,遭到服务员无端怀疑,并受到解衣、开包检查的侮辱。关于此事,吴祖光写了题为“高档次的事业需要高素质的职工”一文,发表在《中华工商时报》上。这就是吴祖光,虽然和他没有关系,但是他也要说出来。

未被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吴祖光作为一代大师,风雨动荡,而良知不失。如今斯人已逝,但精义长存。

(选自《大公报》,有删改)【相关链接】

①黄佐临在《吴祖光剧作选》序言中评价道:“他的每个戏里都有一种统一的格调,字里行间都洋溢出来一种诗情,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情,从中挖掘出一种美来。”

(摘自百度)②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这样评价吴祖光:“吴老是一个在艺术上要求极为严格的人。记得当时我曾因不理解他的剧本而将其中的念白做了改动,后来吴老师跟我说,我剧本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确定的,可以说是字斟句酌。”

(摘自百度)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吴祖光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当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他创作歌颂抗日主题的剧作《凤凰城》,该剧成为全国戏剧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

B.吴祖光对事业孜孜以求,不断创新。晚年对自己的早期作品指出不足,体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坦荡襟怀。

C.《风雪夜归人》集中体现了吴祖光以西方戏剧的思维创作话剧的另一种思路,他对民族戏剧的现代化和现代话剧的民族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D.吴祖光即便到了晚年仍不平而鸣,他发表的《高档次的事业需要高素质的职工》一文即为证明。

解析 C项,“《风雪夜归人》集中体现了吴祖光以西方戏剧的思维创作话剧的另一种思路”表述有误,应是以“戏曲思维创作话剧” 答案 C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正因为戏曲天赋极高,对戏曲有独特的感悟力,吴祖光最终才能在戏曲上取得巨大的成就。

B.吴祖光的剧作《凤凰城》得到当时戏剧大家曹禺的认可,这不仅说明当时文坛的宽容,更是因为剧作反映的抗战主题,适应了人民和时代的要求。

C.文章题目是“吴祖光:旷世才情

不平则鸣”,但在行文过程中却写到了他喜爱“生正逢时”这个词语之事,虽然着墨不多,但多少有偏题之嫌。

D.黄佐临对吴祖光剧作特点的评价,既表现了吴祖光对剧作诗意语言的追求,又表现了吴祖光对诗意生活的向往。

E.全文围绕吴祖光的才情和性情刻画人物,集记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于一体,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鲜明。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概括不全面。吴祖光成为一代戏剧大师的根本原因在于他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和不断追求创新的思想等,而不能仅归功于天赋及感悟力。C项,说“有偏题之嫌”分析错误,文中说他喜爱“生正逢时”词语之事,是为了说明“作为社会中的个体,难免也会深随其中而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这一道理。D项,“又表现了吴祖光对诗意生活的向往”分析有误,应是说“吴祖光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情”。答案 BE

★3.传记多次引用吴祖光本人的话和别人对吴祖光的评价,这些引用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传记文本特征及理解文章重要信息的能力。考生首先要明白传记中引用传主本人或他人的言论、评价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丰富传主的形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要找出传记中哪些地方引用了传主本人的话,哪些地方引用了别人对传主的评价,最后针对这些引用,结合文本分析其中体现出的传主的思想和性格即可。

答案 ①引用吴祖光本人对《凤凰城》的反思之语,正面表现了吴祖光善于反思、谦虚、勇于剖析自己的性格特点,丰富了传主的形象。②开头引用戏剧导演牟森对吴祖光的评价,突出了吴祖光在戏剧史上的地位以及具有名士操守的品格,表达了对他的敬佩与赞美之情。③引用黄佐临在《吴祖光剧作选》序言中对吴祖光追求诗意的艺术观的评价,侧面突出吴祖光独特的艺术观;引用王玉珍的话,侧面突出吴祖光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这些引用不仅丰富了传文的内容,而且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有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贝聿铭: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10岁时就对建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5年他到美国留学,1939年以优异的成绩在麻省理工学院毕业。1948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担任建筑研究部主任。

贝聿铭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他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很受工薪阶层的欢迎。

真正使贝聿铭声名远扬、跻身于世界级建筑大师行列的是对肯尼迪图书馆的设计和建造。起初,肯尼迪家族在一大群应选的一流建筑师中没有太注意贝聿铭这位“初生之犊”,但当他生动地描述了根据建筑场地所作的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以及如何赋予这座建筑物以特殊的目的和意义之后,深深地获得了肯尼迪遗孀的赏识。她断言:“贝聿铭的唯美世界无人可与之相比,我再三考虑后选择了他。”这座图书馆在当时的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为美国建

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

卢浮宫是法国最大的王宫建筑之一,可就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时候,卢浮宫内标志不清,仿佛迷宫。每年370万名游客大多都会迷失在224间昏暗的屋子里,试图找寻赫赫有名的三件作品:米洛斯的“维纳斯”、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和透过防弹玻璃对着参观者微笑的“蒙娜丽莎”。1981年,密特朗总统许诺:“让卢浮宫恢复原来的用途。”随即,总统邀请了世界上15位博物馆馆长来评选征集的改建方案,结果有13位馆长选中了同一个方案——在拿破仑广场上建一个“金字塔”入口,从地下通入卢浮宫内。方案的设计者便是贝聿铭。

人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古迹变成艺术大市场,而贝聿铭却希望“让人类最杰出的作品给最多的人来欣赏”。1983年,贝聿铭参观了卢浮宫四次,在他眼中,卢浮宫正处于一种“可怜”的境地。8个世纪的不同用途和多次外貌改动使它成为一个杂乱无章的建筑。贝聿铭的构想是建造一座约23米高的金字塔,理论上每小时可以吸纳1.5万名参观者。在得知贝聿铭的设计方案时,法国人不分昼夜地表达他们的不满。人们认为这一方案“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因此贝聿铭不惜在卢浮宫前建造一个1∶1的模型,邀请6万巴黎人前往参观并投票。结果,奇迹发生了,大部分人转变了原先的态度,同意了这个玻璃金字塔的方案。有人回忆,金字塔落成那天,记者采访贝聿铭时,“他的脸亮得像金字塔”。他说,等这一刻等了很久了。同一年,他还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

20世纪70年代,贝聿铭怀着一腔报国热情回到大陆。他应中国政府的邀请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以贝聿铭的世界级名望来说,香山饭店只是一个小小的单子,但他却看重这个报效祖国的机会。他的步履遍及江南一带的大小城市,参观了无数的园林和庭院,他要为自己的设计风格注入新的生机。最终,贝聿铭确立了香山饭店这幢建筑必须体现中国建筑艺术的理念。香山饭店设计的层次感很强,逐渐展开,引人入胜。贝聿铭说:“在西方窗户就是窗户,它要放进阳光和新鲜空气。但对中国人来说,窗户是镜框,那里总有园林。”

1984年,贝聿铭为香港中国银行设计当时香港最高的建筑物——中银大厦。他强调说,香港在1997年要交还中国,这幢建筑必须使福斯特的银行大楼和其他殖民统治的标志相形见

绌,使香港著名的老公司放心,在中国政府的领导下香港会继续繁荣昌盛。它应该代表“中国人民的抱负”。

贝聿铭有三子一女。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三个儿子的名字里都含有一个“中”字,寓意是:安定中国、建设中国、礼仪中国。

(有删改)【相关链接】

①贝聿铭是在多重文化架构下孕育而成的建筑设计师、建筑艺术家。他的衣着外貌择取了西方的范式——现代建筑、包豪斯风格、沉思几何学……他的血脉和基因却是东方华夏民族的——生生不息、自然融通、刚柔相济……

(《“拥有两个世界的精华”贝聿铭》)②贝聿铭深知文化底蕴深厚的法国人对美国文化不信任,他没有立即表示对这一计划的热情,而是礼貌又决绝地回复:“我年纪大了,不想再为了一个项目去搞竞争,要么直接把项目交给我,要么我放弃。”密特朗当机立断地把卢浮宫改建项目单独交给贝聿铭。

(《贝聿铭:建筑界的外交家》,有删改)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房地产开发富商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而聘用贝聿铭,这是对10岁就对建筑产生兴趣且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贝聿铭的肯定。

B.由于法国人的反对,迫于压力的贝聿铭对卢浮宫的改造既要考虑“让卢浮宫恢复原来的用途”,又要做到两种建筑艺术的对接。

C.卢浮宫“金字塔”落成的那一天,贝聿铭非常高兴,并表示,自己等这一天很久了。他也因在建筑设计方面的成就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

D.贝聿铭作为一位建筑艺术家,受到多种文化的影响。他的现代建筑、几何学等学问是西方的,他的内在灵魂却是东方华夏民族的。

解析 B项,对卢浮宫的改造方案一直是贝聿铭自己的主张,并不是因为法国人的反对。答案 B ★5.本文作为一篇人物传记,在选材、刻画人物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回答这个问题,要注意把握人物传记本身的特点,比如从选材的角度分析,人物传记从一个人一生中选取相关内容来写,其中有详有略;从刻画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人物传记注重刻画人物的方法,比如正侧面描写等。

答案 ①选材详略得当,侧重表现贝聿铭建筑设计方面的工作与成就,其他方面略写。②在刻画人物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既具体写贝聿铭的言行,又用别人的评价进行侧面烘托。

6.贝聿铭在从事建筑设计的工作中,表现出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回答文本体现的传主的精神品质,可以从传主的语言、对事物的看法以及传主的做法等角度分析。比如,贝聿铭设计、建造了很多经济实用的大众公寓,表现了他对平民的关心;在改造卢浮宫时,他四次到卢浮宫参观,并建造1∶1的模型让巴黎市民亲自体验,表现了他对工作的态度;设计北京香山饭店时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表现他对中国的情感等。答案 ①关心平民的利益。他为平民设计了很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受到好评。②注重实地考察,不纸上谈兵。改造卢浮宫时,参观了卢浮宫四次;设计北京香山饭店时,步履遍及江南一带的大小城市并参观了无数园林和庭院。③有智慧,耐心、坚韧。运用策略巧妙地从法国总统手里接过卢浮宫改造项目,并耐心地使法国人接受自己的设计方案。④有中华赤子情怀。以爱国热情进行香山饭店的设计。(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第五篇:2018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5周)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017年高考北京卷】例文略,参照9月18日典例部分。

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请根据文意,说明“这河的深奥”的含义、“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感。

【参考答案】

含义:①鄂温克人久远的历史;②丰富的精神世界;③未来的发展。原因:“我”是外来游客,来去匆匆。情感:对鄂温克民族的尊重。【试题分析】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重要句子”包括:①从内容上看,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②从表达上看,抒情性和议论性语句。③从结构上看,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表示过渡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位于文、段开头或结尾的领起性、总结性语句等。④从修辞上看,运用了比喻、反问、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语句,以及语意比较含蓄的语句等。

常见的提问方式:

①如何理解“×××”这句话?

②作者为什么反复说“×××”这句话? ③请你解释“×××”这句话的含意。

④怎样理解“×××”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或者文章标题“×××”的含意是什么?

⑤“×××”这句话里的“×××”词语的含意是什么?

大地最雄浑的力量不是地震,而是万物的生长啊„„她没有衣服,无所遮蔽也无所依傍。快要迷路一般眩晕。目之所及,枝梢的手心便冲她张开,献上珍宝,捧出花蕾。她停下等待。花蕾却迟迟不绽。赴约前的女子在深深闺房换了一身又一身衣服,迟迟下不了最后的决定。我妈却赤身相迎,肝胆相照。她终日锄草、间苗、打杈、喷药。无比耐心。

浇地的日子最漫长。地头闸门一开,水哗然而下,顺着地面的横渠如多米诺骨牌般一道紧挨着一道淌进纵向排列的狭长埂沟。渐渐地,水流速度越来越慢。我妈跟随水流缓缓前行,凝滞处挖一锨,跑水的缺口补块泥土,并将吃饱水的埂沟一一封堵。那么广阔的土地,那么细长的水脉。她几乎陪伴了每一株葵花的充分吮饮。地底深处的庞大根系吮吸得滋滋有声,地面之上愈发沉静。她抬头四望。天地间空空荡荡,连一丝微风都没有。世上只剩下植物,植物只剩下路。所有路畅通无阻,所有门大打而开。整整三天三夜,整面葵花地都均匀浸透了,整个世界都饱和了。花蕾深处的女子才下定决心,选中了最终出场的一套华服。

即将开幕。大地前所未有地寂静。我妈是唯一的观众,不着寸缕,只踩着一双雨靴。她双脚闷湿,浑身闪光。再也没有人看到她了。她脚踩雨靴,无所不至。像女王般自由、光荣、权势鼎盛。她是最强大的一株植物,铁锨是最贵重的权杖。很久很久以后,当她给我诉说这些事情的时候,我还能感觉到她眉目间的光芒,感觉到她浑身哗然畅行的光合作用,感觉到她贯通终生的耐心与希望。

水渠通水那几天跟过年似的。不但喂饱了葵花地,还洗掉了所有衣服,还把狗也洗了。家里所有的盆盆罐罐大锅小锅都储满了水。幸亏我家家什多,可省了好多汽油钱。

那几天鸭子们抓紧时间游泳,全都变成了新鸭子。放眼望去,天上有白云,地上有鸭子。天地间就数这两样最锃亮。

大约渠水流过的地方水气重,加之天气也渐渐暖和了,到第二次通水时,渠两岸便有了杂草冒头。而水渠之外,除了作物初生的农地,整面大地依旧荒凉粗砾。

鸡最爱草地,整天乐此不疲。一个个信步其间,领导似的背着手。我猜草丛的世界全部展开的话,可能不亚于整个宇宙。鸡如此痴迷,这瞅瞅,那啄啄。有时突然歪着脑袋想半天,再单脚撑地沉默不语。它不管看到什么都不会说出去。

天苍野茫,风吹草低见芦花鸡。两只狗默默无言并卧渠边。鸭子没完没了地啄洗羽毛。在荒野中,窄窄一条水渠所聚拢的这么一点点生气,也丝毫不输世间所有大江大河湖泊海洋的盛景。

面对这一切,唯有兔子无动于衷。每天瓜分完当天的口粮,它们就一个个尾随我妈进了葵花地。太阳下山还不回家,显得比我妈还忙。我妈说:“兔子,快看!水来了!”人家耳

(2)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通水后鸭子们的欢快、干净,也衬托出水渠通水时家乡的人、物都焕然一新、心情愉悦的特点。【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分析这两句话所用的修辞手法,结合其深意阐述即可。

3.收束全文,照应文题,表现了作者对母亲、对家乡的深挚的爱,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解答作用题,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来思考。最后一段文字,在结构上总结、收束全文,照应标题;内容上,深化情感和主题。4.①对母亲勤劳朴实、坚忍顽强精神的赞美与钦佩。②对遥远的葵花地里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生活场景的热情讴歌。③对葵花地丰收的欢欣。④离开以后,对母亲和故土的思念。(言之成理即可)

今日收获如何?

总结一下吧!

下载2018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7周)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高一语文每日一题(第7周)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