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和教育对策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贾骑虎 2018年9月6日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主要表现
第一,不同年级均存在着厌学、依赖、困惑等学习心理障碍。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害怕作业多,做作业依赖家长,考试时顾虑重重,致使大脑呈抑制状态。
第二,对人多疑恐惧。表现为心里老是为某些事情焦虑,极度胆小害怕,整天忧心忡忡,情绪不安,似乎总面临什么危险和侵害。遇事很少相信别人,总怕对自己不利,喜欢独处。向往幻想世界,异想天开。
第三,对他人冷漠敌视。表现为常把内心的烦恼、愤恨向他人发泄。殴打、谩骂同学,损坏公物,甚至轻生。
第四,逆反心理严重。表现为不听家长和教师的劝导,故意对着干;当得不到教师和集体的重视时,用恶作剧来显示自己,常常表现出自己年龄、身份能力极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对别人的议论十分敏感,少言寡语,不愿与同学交往。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综合起来,造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四个方面考虑。首先,整个社会文化氛围上,心理学健康教育知识未全面普及,社会、学校、家庭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许多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底下出成绩”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大部分家长采用的是打骂的方式,而不会采用沟通、理解的方式。
其次,学校里面部分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忽视情感的交流与引导,教育方式、方法单调、刻板。例如,一位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这位老师为纠正该生的毛病,竟然每次上课都让他站在课桌旁听课,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不但没有摘掉“后进生”的帽子,连原有的手工制作特长也丢弃了。
第三,家长缺乏正确合理的教育方法。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已经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事情了,对学生放任自流,所以导致学生在学校乖巧听话,回到家后又成为皇帝、公主。经常听到一年级的学生家长说:“这孩子就听你们老师的,老师说一句顶我们说十句。”这也充分说明当今的家长缺少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在第一时间找家长来解决,而是寻找能帮助他们的老师。
第四,小学生自身条件和情感类型的差异。例如,我校有一位父母离异,父亲又是残疾人的一名女学生,因为相貌一般,从上一年级起,学校的文艺节目很少找到她,每当别人出演精彩的节目时,她都在一旁落泪。她说:“老师很少理我,也很少叫我回答问题,我是个没人喜欢的‘丑不鸭’,活在世上是个多余人。
总之,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我们时常能感受到来自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我们都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我想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能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中。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常用措施
(一)开展团体心理健康辅导课与“知心屋”相结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首先是向小学生普及各种心理健康知识,引导他们自测、自控、自我调节、正确认识自己,为此,我们小学开设了团体辅导课,每周一节,四十分钟,采用校本课程《儿童心理健康导读》为教材,它包括知识篇、自测篇、方法篇、咨询篇、个案篇五个部分,学生、家长、教师都可以阅读。为了充分表现心理辅导课的特点,课堂座位改成了园座形式,教师时说时问,可以直接和同学们对话,营造了融洽和谐的气氛。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或讲道理,或讲故事、或教方法、或同学们相互讨论。例如在本周的心理健康课中我们就做了一个两人两足的游戏,让其中一个同学的脚踩在另一个同学的脚上,然后再向前走, 看谁走得远,走得稳。通过此项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培养了同学们的顽强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同学们说:“上完课后感到特别轻松愉快。”
团体辅导课开设成功,使我们初步懂得了心理健康对孩子是多么重要。但我们知道小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共性,还有个性,我们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团体辅导上,还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差异进行个别咨询。
个别心理辅导主要是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习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是心理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我们在每个班级内都设立了心理咨询箱,学生有什么要问的,可以写成小纸条投入箱内,我们每个班主任及时开箱解答。同时,我校开设了“知心屋”心理辅导室,邀请心理辅导老师,每周一.二.四.五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这样的咨询针对性强,又使学生讲出了在全班学生面前不变讲的心里话,弥补了团体辅导课的不足,使心理健康教育更深化了。在此基础上,我们挑选了一些学生,给他们设立类似“病例卡”的“基本情况卡”,记录学生的家庭情况、爱好、适应力、注意力、处理生活能力、处世能力、个性成熟程度、情绪紧张程度、心理障碍及原因等,在教育后进行跟踪记录,并为他们保密。
例如,我班有一位男同学家里经济条件非常优越,但是他却有一个坏毛病----偷钱.在以往的教育中我都找到家长耐心做工作,也多次与这位同学谈心,说明偷钱的危害性,可效果一直不好,同学的钱还是不断的丢失,而且渐渐还发展到偷家里的钱来花.在“知心屋”经过多次测试、记录、咨询、分析,发现他的行为是心理上的疾病造成的,他认为家里的钱花起来容易,一旦需要钱而没有及时拿到时就采用偷的方式来解决,对症下药的对他进行心理教育后,他果然有了很大的改变。
(二)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家长和教师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认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有出息。实际上,过高的要求,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但在教师和家长的眼里,他们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只有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孩子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在制订学习目标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家长往往有过高估计自己孩子学习能力的倾向。谁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学习能力上存在个别差异,这是一种客观事实,我们必须接受这种现实。还有,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扮演的不只是高高在上的监督者角色,更多的应该是支持者的角色。在某种意义上,精神支持比单纯的物质支持更重要。比如,在我们班我采用的不是期末一张试卷定学生成绩的好与坏,而是把学生日常的学习成绩和单元的学习成绩以短信和微信群的方式与家长在第一时间取得联系,让家长时刻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并与家长一同坐下来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另外,我还把对学生的作业评价由原来单一的甲、乙、丙改为现在简笔画图案: 有小鱼代表:你写的字太大了,我都没地方喘气了;有老鼠代表:你写的字真脏;有小树代表:你的进步真大,希望你和我一起长大;有铅笔代表:你的字写得很好,要继续加油;.有帆船代表:你写的真认真,你一定能像这船一样开得更远;有星星代表:看我写的多好,这颗星就属于我了„„
这些图案使学生每当写完作业都争着交给老师批改,因为大家都想看看自己今天会得到一个什么图案,采用此种方法使学生写作业的主动性提高了,也使得学生再向下一个目标迈进,直至成为最优秀的学生。
第二篇: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和教育对策(范文模版)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和教育对策
一、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主要表现
第一,不同年级均存在着厌学、依赖、困惑等学习心理障碍。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害怕作业多,做作业依赖家长,考试时顾虑重重,致使大脑呈抑制状态。
第二,对人多疑恐惧。表现为心里老是为某些事情焦虑,极度胆小害怕,整天忧心忡忡,情绪不安,似乎总面临什么危险和侵害。遇事很少相信别人,总怕对自己不利,喜欢独处。向往幻想世界,异想天开。
第三,对他人冷漠敌视。表现为常把内心的烦恼、愤恨向他人发泄。殴打、谩骂同学,损坏公物,甚至轻生。
第四,逆反心理严重。表现为不听家长和教师的劝导,故意对着干;当得不到教师和集体的重视时,用恶作剧来显示自己,常常表现出自己年龄、身份能力极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对别人的议论十分敏感,少言寡语,不愿与同学交往。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综合起来,造成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四个方面考虑。首先,整个社会文化氛围上,心理学健康教育知识未全面普及,社会、学校、家庭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许多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棍棒底下出成绩”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大部分家长采用的是打骂的方式,而不会采用沟通、理解的方式。
其次,学校里面部分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忽视情感的交流与引导,教育方式、方法单调、刻板。例如,一位学生由于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并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这位老师为纠正该生的毛病,竟然每次上课都让他站在课桌旁听课,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不但没有摘掉“后进生”的帽子,连原有的手工制作特长也丢弃了。
第三,家长缺乏正确合理的教育方法。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已经送到学校,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事情了,对学生放任自流,所以导致学生在学校乖巧听话,回到家后又成为皇帝、公主。经常听到一年级的学生家长说:“这孩子就听你们老师的,老师说一句顶我们说十句。”这也充分说明当今的家长缺少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能在第一时间找家长来解决,而是寻找能帮助他们的老师。
第四,小学生自身条件和情感类型的差异。例如,我校有一位父母离异,父亲又是残疾人的一名女学生,因为相貌一般,从上一年级起,学校的文艺节目很少找到她,每当别人出演精彩的节目时,她都在一旁落泪。她说:“老师很少理我,也很少叫我回答问题,我是个没人喜欢的‘丑不鸭’,活在世上是个多余人。总之,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作为班主任,我们时常能感受到来自不同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果我们都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我想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能生活在一个无忧无虑的世界中。
在我们学校开展的“双亲心育”的大背景下,我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应该说正是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既发展了自身,也使我近距离的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正是在这个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而心理素质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常用措施
(一)开展团体心理健康辅导课与“知心屋”相结合,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首先是向小学生普及各种心理健康知识,引导他们自测、自控、自我调节、正确认识自己,为此,我们小学开设了团体辅导课,每周一节,四十分钟,采用校本课程《儿童心理健康导读》为教材,它包括知识篇、自测篇、方法篇、咨询篇、个案篇五个部分,学生、家长、教师都可以阅读。为了充分表现心理辅导课的特点,课堂座位改成了园座形式,教师时说时问,可以直接和同学们对话,营造了融洽和谐的气氛。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或讲道理,或讲故事、或教方法、或同学们相互讨论。例如在本周的心理健康课中我们就做了一个两人两足的游戏,让其中一个同学的脚踩在另一个同学的脚上,然后再向前走,看谁走得远,走得稳。通过此项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培养了同学们的顽强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坚强毅力。同学们说:“上完课后感到特别轻松愉快。”
团体辅导课开设成功,使我们初步懂得了心理健康对孩子是多么重要。但我们知道小学生的心理不但有共性,还有个性,我们的工作不能只停留在团体辅导上,还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差异进行个别咨询。
个别心理辅导主要是对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习进行心理辅导,以帮助他们解除心理问题,克服心理障碍,是心理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此,我们在每个班级内都设立了心理咨询箱,学生有什么要问的,可以写成小纸条投入箱内,我们每个班主任及时开箱解答。同时,我校开设了“知心屋”心理辅导室,邀请心理辅导老师,每周一.二.四.五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这样的咨询针对性强,又使学生讲出了在全班学生面前不变讲的心里话,弥补了团体辅导课的不足,使心理健康教育更深化了。在此基础上,我们挑选了一些学生,给他们设立类似“病例卡”的“基本情况卡”,记录学生的家庭情况、爱好、适应力、注意力、处理生活能力、处世能力、个性成熟程度、情绪紧张程度、心理障碍及原因等,在教育后进行跟踪记录,并为他们保密。例如,我班有一位男同学家里经济条件非常优越,但是他却有一个坏毛病----偷钱.在以往的教育中我都找到家长耐心做工作,也多次与这位同学谈心,说明偷钱的危害性,可效果一直不好,同学的钱还是不断的丢失,而且渐渐还发展到偷家里的钱来花.在“知心屋”经过多次测试、记录、咨询、分析,发现他的行为是心理上的疾病造成的,他认为家里的钱花起来容易,一旦需要钱而没有及时拿到时就采用偷的方式来解决,对症下药的对他进行心理教育后,他果然有了很大的改变。
(二)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家长和教师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认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有出息。实际上,过高的要求,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但在教师和家长的眼里,他们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只有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孩子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在制订学习目标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家长往往有过高估计自己孩子学习能力的倾向。谁都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学习能力上存在个别差异,这是一种客观事实,我们必须接受这种现实。还有,在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扮演的不只是高高在上的监督者角色,更多的应该是支持者的角色。在某种意义上,精神支持比单纯的物质支持更重要。比如,在我们班我采用的不是期末一张试卷定学生成绩的好与坏,而是把学生日常的学习成绩和单元的学习成绩以短信和e校通(移动公司开展的家校互动磁卡)的方式与家长在第一时间取得联系,让家长时刻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并与家长一同坐下来研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样我班的每个家长都能把学生的各项能力放在一起去测评,而不是单纯的只看期末的一张试卷,开展这样的学习活动使家长更能了解我的工作,也让家长了解学生每天的变化,家长们对我的这种做法非常满意,也对我校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给予充分的关注。
另外,我还把对学生的作业评价由原来单一的甲、乙、丙改为现在简笔画图案: 有小鱼代表:你写的字太大了,我都没地方喘气了;有老鼠代表:你写的字真脏;有小树代表:你的进步真大,希望你和我一起长大;有铅笔代表:你的字写得很好,要继续加油;.有蘑菇(学校的垃圾箱为蘑菇图案)代表:你把我们(作业本)弄脏了;有帆船代表:你写的真认真,你一定能像这船一样开得更远;有星星代表:看我写的多好,这颗星就属于我了„„
这些图案使学生每当写完作业都争着交给老师批改,因为大家都想看看自己今天会得到一个什么图案,采用此种方法使学生写作业的主动性提高了,也使得学生再向下一个目标迈进,直至成为最优秀的学生。
第三篇: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课题研究体会(反思)
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存在模糊认识
相比学生的身体健康来说,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是相当模糊。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出现身体健康问题,教师和家长都能迅速带学生到医院进行治疗;然而,学生一旦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及由此引发的负面现象时,教师、家长却不懂得结合学生所处的自然及人文环境从心理方面分析和处理。有关“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了解甚少。不能认清“心理健康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认识不到心理健康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如:中考前的心理辅导讲座,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是中等生存在心理焦虑现象较严重,讲座时,部分班级只让学习成绩较差者参与听讲座,理由是怕耽误学习。另外,学生也羞于参与心理咨询活动,总认为心理有障碍是见不得人的事。
(二)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没有专业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由课任教师或班主任老师兼任,他们一是专业学科任务重,心理辅导经验不足;二是没有新知识、新理念支撑,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对症下药,形成共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所作所为班主 1
任是最有发言权的,班主任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对班主任的培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没有系统的、具有实用性的理论基础。那么班主任老师该如何发现学生的心理疾病,如何判断学生有心理疾病,如何调控、疏导,就没有理论支撑。
(三)教师家长、学校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
据调查学生流失辍学,并非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对家长产生不理解的情绪。厌学只是作为一种现象外在的表现出来。个别学生因压力过大,而走上了离家出走的道路。有的学生专门与老师作对,不服教导,这些表现都是心理出现种种问题。而教师对这些现象不了解,甚至轻率地给学生下评语、扣帽子、做结论,甚至认为学生品质有问题,学生及家长对此事实上也缺乏清醒的认识,学生自暴自弃;家长们漠不关心,久而久之,便生成了品学不优的学生。因此,一定要呼吁全社会要大兴心理健康教育之风,让全社会都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大家明白,心灵的成长比学业上的成功更重要。
(四)心理健康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错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医、德育工作混在一起等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资金投入上没有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不能满足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如:相关的报刊、专业书籍拥有量不足,评价激励措施不明确,设备配臵不到位,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不到位。
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领导和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心
理健康教育观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二是教育体制存在缺失,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没有形成,评价导向有问题,停留在应试教育框架之内。许多家庭以让孩子考上大学,走出农村作为培养孩子的最终目标,教育行政部门也把升学率看成是衡量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此,他们具有更加强烈的应试教育动机和思想倾向。在这种动机和思维倾向的支配下,心理健康教育成了一项尴尬的工作,他们经常把心理健康教育挂在嘴上、写在墙上,落实不到行动上。另外由许多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那种“恨铁不成钢,宁给好心,不给好脸”,把学生看成被“教化”的对象。心理学知识储备太少,严重制约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普及,也严重影响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障碍。三是教师在工作中,随机生成的教育智慧不善于归纳总结、提升,缺乏理论支持,实践指导。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
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更新教育观念是素质教育的先导。”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全新的心理素质教育观念,以适应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需要。多年的教育发展及教学实践证明:若能树立起鲜明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在更深层次上的突破与延伸,必须对现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反思和再认识,全体总动员,清理教育实践中的认识误区及行为偏差。教师也要充分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培养学生健
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把爱心与爱行结合起来,把信任和尊重落实到细节上,使学生在心理上、思想上、情感上,能接受全面教育,非常准确的加以把握,进行引导,使学生渴望得到人的尊重的需求得到正面的满足。
(二)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培训
搞好教师培训,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现阶段想拥有专职心理健康辅导老师,是不太现实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培训工作:首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派出老师到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较好的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培训与研讨。邀请专家开展心理教育讲座,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教育科研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其次,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在利用节假日对教师集中学习培训地同时,购买一些心理健康教育书籍,为老师学习培训提供平台和资源;再次,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应对教师定期安排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培训,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是理论与实践相合,相得益彰,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三)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要取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需要依靠学校、社会和家
庭三方的密切配合。一方面要在学校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氛围,学校对每个教师都应提出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要利用现行课程,进行学科渗透,让每一位老师都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在学校中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而且有助于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另外,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在活泼上进的气氛中,学生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乐与人相处,正确对待挫折,主动调适情绪。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家庭、社会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观念、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同时,中小学生已经形成的良好心理品质也会受一些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倾斜,这样,学校教育的结果易被家庭、社会的负面作用抵消。因此,学校应针对家长们的心理特点成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们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养观。
(四)加大资金投入
客观地说,进行改革和尝试采取各种措施,都是以一定的资金投入为基础的,如果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任何有意义的改革尝试都有可能收不到良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能更充分认识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对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对学生健康成长与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全面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第四篇:小学生审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小学生审题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清泉二小
李丽芳
从学生看到题目到动笔解题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便是审题。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和先导,而审题能力是一种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它需要以一定的知识水平为基础,更需要有良好的读题习惯、有效的思考方法为保证。审题能力的获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有一个学习、积累、反思、巩固、发展的长期过程。而我们的学生在审题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这些问题我想谈一谈出现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1、思维定势干扰审清题目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受长期形成的或眼前看到的某种心理习惯的干扰,在审题过程中,不自觉地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产生思维上的定势,使审题有误,解题出错。如:“3元买了6支铅笔,问每支铅笔多少元?”学生有可能因为经常用大数除以小数,而把这道题解为6÷3=2(元),得到一支铅笔两元。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思维定势造成的。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差错,就要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读题习惯。虽然做题时不要求读出声音来,但是题目中的每个字,每个句都要在心里读出来,同时要在头脑中思考。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读着读着学生就会明白3元是总价,6支是数量,求单价应该用总价除以数量,而不能用数量除以总价,脑子里就会出现单价=总价÷数量这样的关系式,这道题就顺利完成了。看准,心读,脑记这是认真读题审题的第一步。
2.心理畏惧丧失解题信心
小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比较薄弱,当他们看到问题中条件繁多而又复杂时,便会产生畏惧心理,心情立即变得紧张起来,再也不想去多看题目,更不愿意去分析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了,因此学习的自信心就丧失了。如五年级下册有这样一道题:一只杯子里装满牛奶,小明第一次喝了半杯,然后加满水搅匀;第二次又喝了半杯,然后又加满水搅匀;第三次又喝了半杯,然后又加满水搅匀;第四次全部喝完。小明一共喝了多少牛奶?
本题由于喝了四次,每次喝了牛奶后又加满水,次数较多,条件较多、较繁,分析思路较乱,计算步数较多,审题时就认为有一定的难度,即使分析计算,还不一定正确,因此,往往会吓退学生,他们可能自动选择放弃。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教给学生动脑思考,仔细推敲。在认真读题的过程中,要仔细推敲题目中的字词,特别是在解决问题当中许多字词需要学生去动脑思考。语言文字是题目各种关系的纽带,也是解题的拦路虎。因此,审题教学要像语文教学一样,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在这道题中,小明尽管喝了四次,有三次喝的都加满水,但是并没有加牛奶,也就是说自始至终只有一杯牛奶,最后全部喝完。所以,小明四次一共喝的牛奶是1杯。
3.思想受阻思路无法延续
低年级学生独立读题的能力和理解能力差,数学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如果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只要细心审题,题意就能理解,问题就能解决。但是在一些较复杂的数学问题里,有些条件往往不是非常醒目,而以隐藏的形式存在,学生如果不能从题中分析出隐藏的条件,解题的思路就无法延续。
例如:“有一种圆柱形食品罐头,底面半径是6厘米,高10厘米,侧面贴上商标纸,商标纸接头处是1厘米。100个这样的罐头需要用商标纸多少平方厘米?”如果去掉“商标纸接头处是1厘米”这个条件,学生的思维还比较流畅,都知道圆柱体的侧面积就是分别以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为长和宽的长方形的面积,100个这样的长方形面积就是本题的所求,即2×3.14×6×10×100平方厘米。而本题中含有条件“商标纸接头处是1厘米”,学生就有些不知所措了,这时候我们老师就应该善于帮助学生重点理解“商标纸接头处是1厘米”这个条件,为学生扫除审题的障碍,理清审题的思路。在这里,由于增加了1厘米的接头,所以商标纸侧面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就不等于圆柱体的底面周长了,而是等于底面周长加上接头处的1厘米,即2×3.14×6加1,宽还是圆柱体的高,学生的解题思路就能展开,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即可列式为(2×3.14×6+1)×10×100。
4.情境插图困扰学生的思考
现在的书本上很多解决实际问题多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而学生在练习时有时却是纯问题的理解,学生找不到条件或找错条件。如第六册数学书第12页的第5题:我们2天共吃害虫780只,问:平均每只燕子每天吃害虫多少只?(隐含条件:图画中是3只燕子)没有认真审题的孩子就将这道题解答为:780÷2=390(只)。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要求学生要将文字信息和图片信息一起分析,并能把图中的信息和问题用自己的话说出来,3只燕子2天共吃害虫780只,平均每只燕子每天吃多少只害虫?这道题还是比较简单的。在以前的教学中,对“说”的训练重视的不够,表现为学生只会做题不会说。其实,不管学生审题正确与否,都要培养学生说理的习惯,要养成想说、会说、敢说的习惯。……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当中,我们的学生在审题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我们在座的教师也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好办法,让我们共同努力,教给学生科学的审题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审题方法独立解答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第五篇:(论文)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论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西城中心学校徐志刚
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界首市西城中心学校徐志刚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进,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及注意的热点,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势在必行。本文中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研究情况做了综述,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解决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生解决对策
一、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稳步推进,关注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已成为社会的共识及注意的热点,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势在必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针对当前我国小学生存在心理方面的缺陷,进一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随着我国小学阶段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成为一个需要普遍重视的问题。本文中笔者将对现阶段我国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详尽的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二、我国小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1.学习方面的问题
生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小学生的主要活动由以游戏与学习相间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对于诸多的学习事
件,如作业、听课、回答问题、考试等都有可能感到无力应付,或者自信心不足,从而引起他们的紧张与焦虑。目前,小学生的学习任务任然相当繁重,面对这些难以应付的诸多要求和期望,有些学生感到心神不定,烦躁不安,注意力不能够集中,甚至在学习时养成咬手指、多动症等不良习惯。
学习压力大。由于现在学校、教师、家长往往过于强调学生的智力发展,过分看重分数,加上升学竞争、学校间的生源竞争的加剧,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任务“超重”的现象。除了学校的学习任务,一些家长和教师还给学生开起了“小灶”,学生奔波于各种“奥赛”班、特长班之间,休息和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失去了享受童年生活乐趣的最基本权利。
考试焦虑。近些年来,尽管教育部门一直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一直在困扰着广大小学生,加之父母对子女给予的过高期望,使他们的身上承受着巨大的学习压力。随着年级的升高,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造成小学生学习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神经衰弱、失眠、注意力分散等多种症状出现,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考试焦虑,尤其是对升学考试的焦虑。
2.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
师生关系障碍。师生关系是一种最基本的教育关系,也是小学生人际关系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许多家长反映,孩子上小学前很听父母的话,可一旦进了小学,就开始不听自己的了,而对学校老师的话倒是说一不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然而,目前小学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却表现出一些突出的问题,其中又主要来自于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师对学生缺乏尊重,随意贬低学生价值,使孩子的心理遭受创伤;二是教师对学生缺乏理解和信任,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三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缺乏公正、民主精神。
同学交往困难。由于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父母往往因过于关爱,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失去了许多与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当他们走进学校时,明显表现出交往经验的不足和交往技能的缺乏,这样的学生总是感觉别人对自己不友好,其他人不理解、不同情自己。当别人看他或议论他时总感觉不痛快,难于与人合作,因而也很难融入集体生活。
四、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对策
1.把家校合作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学校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协同构建的过程,是各要素协调、合作、互补的过程。良好的家庭教育是一笔巨大的教育资源。如果我们把家庭教育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纳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给予科学的引导,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全员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最高境界。因此,学校要认识到: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应是家校合作的过程,家校合作是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动力。
2.加强师资培训。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薄弱是不争的事实。
而家校要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一支专业基础知识过硬、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质量,关系到合作的效果和教育的质量。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大规模培训师资既不符合国情,又不现实。因此,广大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注意在平时的工作中积累经验,刻苦自学,向实践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提高自己。事实证明,校本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各方面素质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傅文弟.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8.[2]杨燕.当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4,3.[3]姚本先.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