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
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 传递服务体系管理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得以有序和顺畅地进行,特制订本条例。
第二条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体系的总目标是充分共享中国科学院各级文献情报机构文献资源、保证科研人员及时方便地获取全文文献,促进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
第三条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体系以向中国科学院院内科研人员提供高效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为主要任务,坚持服务的公益性原则和平等互惠资源共享原则。
第二章服务内容
第四条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包括: 1.馆际借阅(返还式);
2.文献复制传递(非返还式);
3.接受成员馆或读者的委托服务请求,提供查询国内外文献信息机构的文献和代索取文献的服务。
第五条文献传递服务的非返还型文献范围包括:期刊论文、专利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文献等,利用图书资料的部分章节也可以提供非返还型文献服务,各馆的副本图书原则上还应提供返还型馆际互借服务。第三章组织和管理
第六条为有效协调和管理中国科学院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成立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体系协调组(以下简称协调组),由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院文献情报中心、各地区文献情报中心、若干研究所图书馆的代表组成,对重大事项进行咨询和指导(具体章程另定)。成立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中心(以下简称服务中心),在协调组的指导和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项目管理中心(以下简称项目管理中心)的监督下,负责协调和管理全院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
第七条符合成员馆条件(见本条例第四章)的中国科学院各文献情报机构本着互惠互利、平等协商、资源共享的原则共同开展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认真高效可靠地为中国科学院用户提供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第四章馆际互借成员馆条件
第八条凡同意遵守本管理条例、愿意履行相应责任和义务、与服务中心签署《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协议》、建立相关服务机制的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教学单位的文献情报机构,均可成为本服务体系成员馆。
第九条成员馆必须参加中国科学院联合目录体系,通过联合目录对馆藏资源进行揭示;严格遵守相关管理条例和协议;向读者公布服务期限、质量承诺、收费标准等相关政策。第五章服务中心的职责
第十条服务中心负责起草相应的管理条例、服务准则、收费标准、结算方法等,经协调组讨论和项目管理中心批准后执行。
第十一条服务中心负责馆际互借系统相关设备和系统的维护,保证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体系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服务中心应该向各成员馆及时准确地提供有关馆际互借的相关信息,保证各个成员馆顺利方便地进行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
第十三条服务中心负责各成员馆间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情况的统计分析,并定期报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理事会、各个成员馆。
第十四条,服务中心负责各成员馆间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经费结算,并按照规定向各成员馆定期公布经费结算情况。
第十五条服务中心对各成员馆提交的工作统计信息进行分析,为全院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建设性建议。
第十六条服务中心与院外其它图书馆系统建立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渠道,建立明确的代查代借机制,为成员馆提供代理进行馆际互借、文献传递和费用结算服务。
第十七条服务中心协调处理单独成员馆难以解决的纠纷和问题。第六章成员馆的职责
第十八条各成员馆应根据本管理条例,制订各自的管理办法,包括借阅手续、读者账户、惩罚规定等内容,并抄送服务中心备案。
第十九条各成员馆应该按照本管理条例和项目管理中心制定的服务准则向全院科研、教学单位及其合法用户提供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并接受科研人员、服务中心和有关管理部门进行的考核。
第二十条各成员馆有义务对馆际互借功能以及相关的条例、政策进行宣传并要对上述条例、政策在本所范围内进行公示并提供咨询服务,以使本馆用户广泛了解。
第二十一条各成员馆应该负责本馆馆际互借服务的相关设备和系统的维护,保证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体系正常运行。
第二十二条各成员馆应该负责管理本馆读者,并为其在提交馆际互借请求时提供必要的担保,在文献使用中发生损坏或丢失情况,该馆负责处理赔偿事宜。
第二十三条各成员馆应该向服务中心及时准确的提供本馆有关馆际互借的相关信息,若有人员变动、系统变动、重大政策变动、服务时间与范围变动等可能影响全院服务的更改,应该及时通知服务中心和其他成员馆。没有及时通知、造成服务质量、速度受到影响、造成文献丢失或其他损失的,由该馆负责。
第二十四条各成员馆有义务对馆际互借设备、软件、服务机制、管理方法提出书面的或口头的建设性建议,促进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改进和提高。
第二十五条各成员馆应该按期与服务中心进行费用结算。
第二十六条各成员馆在馆际互借工作中,必须遵循《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关于开展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版权声明》。第七章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期限
第二十七条非返还型文献传递服务中出借馆应该在收到请求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本地处理,并以电子邮件或者邮寄的方式发出。
第二十八条返还型馆际互借文献的借期为21天,以文献寄出时间为准,是否允许续借及续借时间由各成员馆自行规定(续借时间原则上不超过14 天)。第八章收费标准及经费结算办法
第二十九条参加本服务体系的各成员馆采用统一的馆际收费标准,详见《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收费标准》。
第三十条各成员馆之间借阅费用由服务中心统一按季度结算。详细的结算方法参见《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费用结算办法》。第三十一条各成员馆与其读者的费用结算期限和方法由各馆自行制定。第九章违规处理办法
第三十二条各成员馆必须保证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可靠、稳定、高效进行,随意中断服务、或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经常达不到本条例规定要求的,服务中心有权在整个服务体系内提出警告,情况严重者,报项目管理中心和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通报批评,或通报该成员馆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处理。
第三十三条读者在文献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丢失、逾期等行为的惩罚办法由文献出借馆决定。
第三十四条对于不遵循本管理条例其他规定的成员馆,服务中心有权提出警告、并提交有关管理部门进行干预和处理。第十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本条例由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项目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第三十六条本条例自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管理中心批准之日起实施。其他未尽事宜参照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有关规定执行。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准则
为了保证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正常运行,随时为用户提供高水平的信息服务,特制定本服务准则。
1.本服务准则依据《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体系管理条例》制定。2.成员馆必须配备兼职或专职的馆际互借员,负责本馆的服务工作和系统管理工作。如发生人员出差等变动,应及时安排其它人员保证该项服务正常进行。
3.成员馆积极开展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工作,热情接待和办理馆际互借业务,服务态度认真,一旦出现差错或设备故障,要及时解决。
4.成员馆必须向读者提供统一格式的馆际互借申请单,并指导读者填写。对于本馆读者填写的申请单,成员馆必须在一个工作日内核实本馆确无馆藏,核实具体的收藏被请求文献的出借馆,发出请求。
5.成员馆每天至少两次查看系统请求情况,检查用户申请单的内容,并核查本馆馆藏。对于接收到的借出请求,成员馆必须在两个工作日(加急时一个工作日)内完成本地处理,发出请求文献。如果无法满足,应在两个工作日(加急时一个工作日)内向请求方说明原因。6.成员馆收到邮寄或电子方式传递的文献应在一个工作日内通知读者。
7.出借馆必须保证服务质量。传递的文献内容完整,字迹清晰,页面干净。若有因质量问题的重发请求,出借馆应该免费提供该项服务。
8.成员馆应该详细记录每条请求的以下信息:申请人、请求馆、出借馆、文献信息、时间、费用和请求结果(对于未成功请求应说明具体原因)。
9.成员馆应该在本单位公布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收费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本馆用户详细的收费标准和结算办法,经本研究所批准后公布执行。
10.本准则从颁布之日起在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体系内实行。
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中心
2002年11月 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体系 服务协议
中国科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服务协议签定方正式全称,以下简称签定方)为保证科研人员及时方便地获取所需文献,本着公益服务、资源共享和平等互惠的原则,自愿参加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体系,履行相应责任与义务,享受相应的权益和服务。
1.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中心受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项目管理中心(以下简称项目管理中心)委托,在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协调组(以下简称协调组)的指导下,具体制定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有关规范和服务标准,组织协调各馆开展服务,根据项目管理中心政策提供相应的设备、软件和服务,提供相关培训和咨询服务,具体运行和维护馆际互借系统,管理用户帐户,按期准确进行统计和结算,保证本服务体系长期有效稳定的运行,并接受科研人员、各个成员馆和有关管理部门的监督。
2.签定方遵守《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体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管理条例),按照该条例和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准则(以下简称服务准则)向本单位和全院科研、教学单位及其用户提供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并接受用户和有关管理部门的考核。签定方将在本所范围对本服务体系的管理条例、服务准则、收费标准进行广泛宣传、并对服务准则和收费标准进行长期公示,提供咨询服务,以使本馆用户广泛了解和方便使用。签定方将根据管理条例和服务准则,配备必要的人员、设备、服务空间,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确保按照服务准则提供可靠、稳定、高效的服务。有关服务安排和管理办法向本所用户公布、抄送服务中心备案。
3.签定方按照管理条例规定参加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联机目录系统,充分及时揭示本馆文献。签定方负责本馆馆际互借服务的相关设备和系统的维护,保证相关服务的正常运行。签定方负责管理本馆用户,进行子帐户登记和结算,并为其在提交馆际互借请求时提供必要的担保,在文献使用中发生损坏或丢失情况,该馆负责处理赔偿事宜。
4.签定方将向服务中心及时准确地提供本馆有关馆际互借的相关信息和重要变动情况,对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及其设备、软件、服务机制、管理方法等提出建议,促进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签定方按期与服务中心进行费用结算。
5.签定方在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中严格遵循《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关于开展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版权声明》,不从事任何商业服务,不将服务中心提供的文献传递软件以任何形式转交或销售给第三方使用。
6.签定方向服务中心确认一名所级领导负责处理关于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重大事宜,确认本所图书馆(或相应机构)一名负责人负责管理该项服务,确认具体管理该项服务的工作人员,保证协调管理的正常进行。
其它未尽事宜,由签定方与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项目管理中心协商解决。
签署人职务:签署人签字:
单位公章:
日期:年月日 反馈表 机构名称: 所级主管领导 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 E_mail 图书馆主管领导 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 E_mail 工作人员 姓名 职务 联系电话 E_mail 成员馆地址信息 E_mail IP地址 主页URL 通讯地址
年月日 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体系 协调组章程
第一章总则
一、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体系(以下简称服务体系)是在中国科学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以下简称院出版委)的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和管理的全院联合服务体系。
二、服务体系的任务是在中国科学院各个科研、教学和文献情报机构之间开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充分共享中国科学院各级文献情报机构文献资源,保证科研人员及时方便地获取全文文献,促进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
三、为了保障服务体系的可靠、稳定和高效运行,为了有效地联系服务体系参加各方交流情况、集思广益、协调政策,成立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体系协调组(以下简称协调组),对服务体系的重大事项进行咨询和指导,推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资源共享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
四、本协调组由院出版图书情报委员会、院文献情报中心、地区文献情报中心、若干在专业收藏和地区分布上有代表性的研究所图书馆的代表组成,接受院出版委的领导,在具体工作上接受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项目管理中心(以下简称项目管理中心)的指导。
五、协调组的工作职责包括:
(1)对服务体系的工作重点、重大政策和基本管理规程(包括管理条例、服务准则、收费标准、运行管理制度等)进行讨论和咨询。
(2)对服务体系的服务质量和其他运行状况进行监督,参与院出版委或项目管理中心组织的服务考核。
(3)对服务体系的经费使用和结算情况进行监督,参与院出版委或项目管理中心组织的经费审计。
(4)调查、收集、反映用户和各文献情报机构关于服务体系及其相关服务的意见、建议。
(5)分析用户需求,对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出建议和规划。
六、协调组有权利和义务直接向院出版委和各研究所报告所发现的问题和有关意见和建议。协调组有权利要求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中心和各成员馆提供相关数据。
第三章其它
七、协调组根据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
八、院文献情报中心作为服务中心所在单位,为协调组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协调组成员单位为本单位参加协调组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CSDL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体系管理文件汇编 1
第二篇: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准则(修改稿)
中国科学院文献传递服务规范(试行)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工作组
2003年3月制订 2006年8月第一次修订 2009年7月第二次修订
1.总则
1.1 本规范依据《中国科学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体系管理条例》制定,是中国科学院 文献传递工作的标准性规范文件。参加该服务体系的成员馆应按照本规范的有关规定提供服 务。
1.2《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规范》的修订权、解释权归中国科学院 国家科学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工作组。
2.文献传递服务内容
2.1 本馆馆藏:各成员馆应提供对本馆收藏的各种载体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图书(章节)、科技报告、专利文献、标准等文献的查询与传递。
2.2 中科院所属图书馆馆藏:各成员馆有责任将本馆不能满足的文献传递申请转发到中科院 所属其他文献入藏馆进行传递。
2.3 第三方图书馆文献:承担委托代理服务的成员馆应按照本馆注册的代理服务范围提供文 献查询与传递服务。
2.4 学位论文与特种文献:中科院各研究所的学位论文、馆藏古籍、缩微品、视听资料等 文献是否提供传递服务,由各成员馆根据有关版权规定和本馆规定决定是否提供。
3.文献传递服务方式
3.1 自助服务:个人(课题组)用户成为注册用户后,可自助通过个人(课题组)帐号登录 服务系统请求文献传递服务、接收文献。
3.2 代理服务:个人(课题组)用户无论是否经过注册,均可将文献请求通过电子邮件等方 式提交给本单位图书馆馆际互借员,由馆际互借员认证后统一提供文献查询、接收/转发文 献等服务。
3.3 服务方式的选取:自助或代理服务方式的选择应充分尊重个人(课题组)用户的意愿。
4.用户注册/开通服务
4.1 制定本所用户注册办法:中科院文献传递服务目前的服务对象限定为院内读者。各成员 馆应遵循方便用户的原则,根据本所具体情况,制订本馆个人(课题组)用户注册办法。4.2 公告本所用户注册方法:利用本所图书馆主页、告示栏、电子邮件等形式向本所用户 公告注册方法。
4.3 审批用户注册申请:接到本所(馆)用户的注册请求后应在2小时之内完成其用户的身 份认证、核对注册信息及审批。
4.3.1 非网上注册申请审批:完成身份认证及注册审批后,馆际互借员在“文献传递管理 系统-读者管理”中为其“添加读者”。
4.3.2 网上注册审批:在“文献传递管理系统-读者管理-处理读者注册” 中进行身份认证、核对注册信息及审批。拒绝注册时需准确选取或注明拒绝原因。
4.4 建立预付款账户:批准用户注册的同时通知用户交纳予付款,为其在“文献传递管理系 统-读者财务管理”中建立预付款账户。
4.5 开通服务:预付款账户建立之后,其文献传递读者系统登录帐号生效。应及时通知用户服务开通,4.6 用户离所:个人用户离所前,检查其登录帐号申请是否完成处理并办理预付款退款、删 除个人登录帐号、财务帐号的操作。
5.文献传递提供服务流程
5.1 除新建研究所因不具备文献资源而无法提供服务以外,成员馆均应开通利用服务和提供服务的双向服务。
5.2 接收服务请求:各成员馆应打开“事务邮件提醒”功能,每日及时接收文献传递服务申请单并及时进行处理。
5.2.1 国家科学图书馆总馆、分馆、特色分馆:每日至少在上、下午各接收服务系统请求2 次并在当日进行处理。
5.2.2 研究所成员馆:每日至少在上、下午各接收、完成处理请求1次,并在当日进行处理。5.2.3 服务催办:对于未及时处理的服务请求,服务中心将适时发送“催办通知”,各成员 馆应在接到“催办通知”后4小时之内完成处理。
5.3 打印用户申请单:必要时可打印用户申请单,以方便提取文献。
5.4 确认本馆馆藏:检查用户申请单的内容,检索相关目录,确认本馆是否有馆藏。5.5 转发提交申请:对本馆因各种原因不能提供的普通请求,在接到申请4小时内完成向院内其他馆藏馆转发申请,获取文献后及时提供给用户。在转发申请单过程中,应首先向系统内有馆藏的成员馆转发,若系统内其他成员馆也无法满足读者需求时,可根据读者提交请求时对委托代理服务条款的接受与否,选择向系统内委托代理馆转发此请求:如果申请单的委托代查条款显示”同意”,可以将申请单转发到委托服务代理馆,有代理馆通过系统外第三方机构获取文献。如果申请单的委托代查条款显示”不同意”,则不得将申请单转发到委托代理馆,并进行申请单拒绝处理,结束此申请单的查询。
5.6委托代查请求:确认本馆不能满足用户所需文献后,在1个工作日内按用户要求的查询范围完成委托请求的查询与发送请求。收到文献后及时传递给用户。5.7 提取文献:按照用户申请单提取文献并记录文献提取状态。
5.8 更正文献源信息:对于用户申请单提供的有误、不详文献出处,利用各种检索工具进行 必要的更正或补充,需要时与用户进行沟通。
5.9 扫描/复印文献:按照用户申请单请求的文献传递方式进行文献的扫描或复印。5.9.1 传递的文献内容应保证完整,字迹清晰,页面干净。若有质量问题,文献提供馆应免费再次提供该项服务。
5.9.2 国科图总馆、分馆、特色分馆应对扫描/复印件进行修改,按用户要求的文件格式发 送。研究所成员馆应根据本馆情况,尽力保证扫描/复印文献的质量。
5.10 传递文献:按照用户申请单请求的文献传递方式传递文献,因设备故障等原因需要变 更传递方式时应及时与用户沟通。文献发出后如发现文献被退回应做出重发或联系用户等处 理。
5.11 完成请求处理:文献成功发送之后及时进行“完成请求处理”操作。
5.11.1 进行“完成请求处理”操作之前须核对用户申请单文献页码、实际页数、费用,并 按实际发生费用进行“修改确定”。
5.11.2 准确选择“处理状态”进行完成请求处理。处理为“其他”时应简要注明原因。5.11.3 “完成请求”操作有误时,请及时进入“请求单查询”进行“回退”操作,修正处 理结果。
6.成员馆用户服务流程
6.1 公告服务细则:利用图书馆主页、告示栏、电子邮件等形式公告本单位集中服务(代理 服务)的方式和有关服务细则,包括提交请求方式、费用、服务周期、版权等。
6.2 接收服务请求:每天上下午至少各1次接收本单位用户以email、代理服务请求单等方 式提交的服务申请并在当日进行处理。必要时与用户沟通确认所提交的请求并说明费用、服 务周期等。
6.3 检索本馆馆藏目录:确认用户所需文献在本馆的馆藏情况。
6.4 确定文献入藏地:对因各种原因本馆馆藏无法提供的文献,应在当日利用联合目录等检 索工具确定馆藏地并向外馆转发提交请求。
6.5 更正文献源信息:对于用户提供的有误、不详文献出处,利用各种检索工具进行必要的 更正或补充,以保证准确提交服务请求、获取文献。
6.6 选择出借馆发送请求:原则上优先选择中科院文献传递服务系统成员馆发送请求,需 要选择院外图书馆时,应综合考虑费用、传递速度、满足率、传递方式、服务质量等因素,保证为用户经济、快速、优质的提供文献。
6.7 接收/转发文献:注意查询提供馆的服务状态,及时接收提供馆发送的文献并在第一时 间转发给本单位用户。提交请求时,可将最终用户作为文献收件人提供给文献发送馆。6.8 服务查询/咨询:接受用户的各种服务咨询、查询并及时提供相应的服务,必要时,应 及时与出借馆或文献传递服务中心取得联系。
6.9 服务费用结算:按照文献传递管理系统的“结算功能”与本单位用户进行结算,并以以结算单等方式通知用户。
6.10服务统计:定期对服务情况与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统计,为服务调整与资源建设提供依据。及时汇总并反馈用户意见与建议。
7.文献传递服务周期
7.1 服务周期的计算:以用户申请单的请求时间起计算,国家法定的节假日顺延,不计算在 服务周期之内。
7.2 服务周期:国家科学图书馆总、分馆、特色分馆应严格遵守以下服务承诺; 7.2.1 本馆电子文献:4小时(工作小时)内发送。7.2.2 本馆印本文献:1个工作日内发送。
7.2.3 中科院成员馆电子、印本文献:1-2个工作日发送(特指本馆无法满足,转发到系统内其他成员馆获得的文献)。
7.2.4 国内第三方图书馆文献: 2个工作日内(特指国内有密切合作关系的机构)7.3 如确因特殊原因未在规定服务周期内发送文献,应及时与用户沟通并说明。
7.4各研究所成员馆应力争实现有关服务周期的各项规定,但服务周期不得超过“2个工作日”。
7.5 加急服务: 接到请求后立即进行处理,本馆馆藏不得超过1个工作日完成发送。
8.文献传递服务满足率
8.1 以研究所用户需求为服务目标,保证全院文献传递服务对研究所用户的总体满足率。8.2 按照本规范5.4、5.5、5.6中的规定完成文献传递服务操作,最大限度的保证对研究所 用户的文献满足率。
8.3 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联合目录中馆藏信息的错误数据,以避免误导用户、影响文献满足 率。
8.4 对馆藏文献的“借出”、“未到”、“缺页”“装订”等情况,主动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进行催还、查到、补页、缩短装订周期等工作来保证文献传递的正常进行。
8.5 利用文献传递管理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定期进行本馆“文献传递满足率”统计,分 析影响本馆文献传递满足率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满足率。
9.文献传递服务收费标准
9.1 成员馆提供文献文献传递服务时,统一执行《中国科学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系 统收费标准》。
9.1.1 提供本馆馆藏: 0.3元/页。
9.1.2 提供中科院其他成员馆馆藏: 0.3元/页,不加收其他费用。
9.1.3 提供中科院以外第三方图书文献机构的文献:按照第三方图书馆的收费标准收费,不加收其他费用。
9.2 各成员馆不得在《中国科学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系统收费标准》规定范围之外加 收其他费用。
10.文献传递服务收费方法
10.1 中科院文献传递服务实行预收费方式。
10.2 成员馆付费方法: 以邮局汇款、支票、现金银行转账方式向服务中心交纳本馆预付款。10.3个人(课题组)用户付费方法:按照各成员馆的有关规定向本所(馆)馆际互借员交 纳本人(组)预付款。
10.4 馆际互借员在收取个人(课题组)预付款后一个工作日内完成相应的读者财务账户添 加操作。
10.5 馆际互借员在文献传递管理系统进行“交款”、“退款”等操作的同时,应在系统中做 “财务摘要”。
10.6 馆际互借员应经常在文献传递管理系统中检查“本馆账户余额”,及时补充本所预付款。
11.文献传递服务结算
11.1 成员馆结算:各成员馆接到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中心的结算通知后,按照通知 要求和《中国科学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系统财务结算办法》及时与中心系统进行结算。11.2 个人(课题组)用户结算:各成员馆根据本所情况制定《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个人(课 题组)用户结算办法》并与本馆个人(课题组)用户进行结算。
12.查询/投诉处理
12.1 服务中心及各成员馆均有责任接受并记录来自成员馆及个人用户对服务结果的查询/ 投诉,杜绝敷衍,做到文明服务。
12.2 及时处理各种查询/投诉,接到“未收到文献”的投诉后2小时之内应完成重新发送文 献的操作。
12.3 对于不属于本馆解决范畴、本馆无法解决的查询/投诉,应在接到查询/投诉后1小时 内转发到服务中心或相关成员馆。
13.知识产权保护与隐私保护
13.1 文献传递服务应严格遵守《中过科学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版权说明》与《中国 科学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隐私保护条款》。
13.2文献传递服务提供的少量文献复制件仅用于个人学习或者研究的目的,不能用于任何 商业目的。
13.3 成员馆依照判断,有关请求有超出“合理使用”的意图,涉及版权侵权,可以拒绝接 受满足该请求,处理为“其他”状态,或提交服务中心处理。
13.4 成员馆不得公开或透露读者注册资料、系统保存的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请求以及处理 情况等非公开内容。
13.5 成员馆应确保为读者分配的用户名及密码的私密性。
13.6 各成员馆应遵守其他成员馆有关知识产权保护与隐私保护的规定。
14.文献传递系统/设备维护
14.1馆际互借员发现文献传递读者/管理系统出现故障应及时向服务中心反馈解决。14.2 馆际互借员发现网络、Ariel软件及邮件系统出现故障及时联系本所网管及服务中心 解决。
14.3 馆际互借员发现扫描仪出现故障及时联系供应商。
15.成员馆联系信息维护
15.1 成员馆信息如有变动,请及时在文献传递管理系统“参数管理”中进行修改并以电子 邮件方式通知服务中心。
15.2 成员馆需更换系统管理员时,请以电子邮件方式通知服务中心进行更改。
15.3 成员馆需要更换操作员时,请在文献传递管理系统“参数管理”中进行删除与修改。15.4 成员馆系统管理员联系信息变更时,请及时在文献传递管理系统“操作管理员设置” 中进行修改并以电子邮件方式通知服务中心。
16.暂停服务
16.1 国家法定节假日不暂停服务,服务周期顺延。
16.2成员馆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暂停服务时,应提前在 “文献传递管理系统-参数管理”中 向中心系统提交公告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可暂停服务并在“文献传递管理系统-参数管理” 中进行“暂停服务”操作。
16.3 国科图总馆、分馆、特色分馆原则上不允许暂停服务,有特殊情况请以电子邮件方式提交服务中心审批。
17、文献传递服务推广与培训
17.1 公告服务细则:利用图书馆主页、告示栏、电子邮件等形式公告本单位开展文献传递 服务的方式和有关服务细则,包括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费用、服务周期、版权规定等。17.2 用户培训:培训和引导用户正确使用各种检索性目录和文献传递服务,及时向用户推 广与文献传递相关的各种服务。
本规范从颁布之日起在中科院文献传递与馆际互借服务系统内实行。
第三篇:图书馆数字文献练习题
一、图书馆书刊查询系统练习题:
1、利用我馆书目查询数据库完成以下练习题:(注意:书的种数和本数是不一样的,一种书一般图书馆会采购多本,一条结果记录就是一种图书信息。)
(1)请问《孤星血泪》是谁的作品?他是哪国人?列举出三种该作者的其它著作。
(2)分类号是“G22”的是关于哪方面内容的图书?(通过主页左方的分类查询链接)馆藏有多少种?
(3)请检索2000年以后出版的图书中姓“李”的作者并且是有关于“影视”方面的图书共有多少种,并写出检索条件以及与本人学号尾数相同的记录编号的图书书名、作者、价格,该书目前的借阅状况?是否已借出?馆藏分布情况如何?同时查出我馆收藏有该作者的著作种数是多少?
(4)请用题名途径检索有关“信息检索”的书籍,要求分别用“前匹配”、“任意匹配”和“精确匹配”条件来进行检索,分别查出相应的检索结果。
2、进入我的书斋进行相应的了解和使用。(通过网上续借链接进入)
3、查阅自己的借阅情况。
4、进行一次网上续借操作。
5、了解我馆的其他服务
二、CNKI练习题
1、熟悉CNKI的全文数据库界面及其组成。
2、认真查看帮助信息。
3、下载相应的阅读器,并进行安装。
4、操作练习题。(备注:若题目中未有具体的时间要求,则检索时,时间范围选择1994至今)(1)利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在自己的学科专辑中检索2001年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论文。
(2)在医药卫生科技专辑中检索有关吸烟与肺癌关系方面的文献。
(3)在信息科技专辑中查找,在《光学学报》上发表的并参考了朱士群老师文章的文献。(4)在基础科学专辑中检索:查找大气物理学家黄荣辉发表的文章中引用曾庆存的情况;检索黄荣辉发表的文章中自引的情况。
(5)查找Internet技术在教学应用方面的相关文献。
(6)查找“中小企业”以外的有关“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的文献。(7)查找赵长林撰写的“课程改革”以外的所有教育类文献。(8)在社会科学2辑中检索G250类的文献数量。
(9)在所有专辑中检索董景荣老师历年来发表文献的情况,并查出该老师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任一文章的第一篇参考文献的题名及其作者。(10)在所有专辑中查找,在《重庆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的并参考了牟映雪老师文章的文献。(11)统计2005年重庆师范大学的教师和学生发表的以‘课程改革’为主题,但篇名里没有出现‘课程改革’这一词汇的文献数量。
(12)查找论述广告与文化方面的文献,但不包含传统文化。
(13)查找论述红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关系方面的文献,且标题中应包含爱情一词。
三、其他数据库练习题
1、维普数据库操作练习题。(备注:若题目中未有具体的时间要求,则检索时,时间范围选择1989至今)
(1)从期刊导航途径查找一种与你专业或你感兴趣的相关的期刊杂志,并试着以PDF格式下载。
(2)日本的茶道艺术与文化和中国的茶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请查找有关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的文章。
(3)查找我校自己学院的某一位教师的论文收录情况。
2、万方数据资源操作练习题:
(1)利用学位论文全文库查找电子商务环境下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文献2篇。(2)通过我校的“万方数字资源系统 之博硕论文(本地镜像)数据库”,查找与你所学专业相同的一篇毕业论文。并试着对文章内容进行复制粘贴。
3、通过“超星 数字图书(本地镜像)数据库”查找与你所学专业相近的一部图书。并试着对文章内容进行文本和图片的复制粘贴。.4、通过“书生 数字图书(本地镜像)数据库”查找与你所学专业相近的一部图书。并试着对文章内容进行文本和图片的复制粘贴。.
第四篇: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项目管理中心版权声明
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项目管理中心版权声明
CSDL提供的网络版期刊全文链接的使用范围仅限于浏览和用于个人学习、研究目的少量下载与暂时保存。下载(包括印出)的任何材料都含有版权提示信息,为防止该文的全部或部分被用于其它目的,这样的提示信息不得被删改。删改版权提示信息的用户将根据著作权法承担版权侵权责任。
CSDL严格筛选系统中提供服务的文献种类和链接类目,但只根据用户的要求提供所需文献,不对文献的具体内容负责,同时也不对系统中设置的外部链接的具体内容承担责任。
CSDL尊重并维护原作者和出版者的知识产权, 并要求科学院内研究人员认真遵守中国版权法的有关规定,未经版权所有者或者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单位批量下载数据或将数据用于任何商业或其他营利性用途,严禁任何个人或单位私设代理提供院外人员使用。上述情况一经发现,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项目管理中心将有权停止违规IP的使用,必要时将通报给有关部门做出处理。
CSDL提供电子期刊的全文链接和相关的服务链接(原文传递服务)主要针对科学院内的科研人员使用,全文链接和服务链接的范围局限于中国科学院已经购买或者计划购买正在试用的网络版期刊全文数据库。由于大多数网络版期刊全文数据库采用IP控制的方法使用,并不是所有的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可以使用本系统的所有链接,这依赖于你所在地所或单位是否加入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组织的采购联盟。所以如果科学院的用户无法使用该链接,请致电010-82628382查询你所在的研究所或者单位是否购买了该网络全文数据库的使用权。对于院外用户需要使用全文链接,请同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项目管理中心联系。
关于网络数据库合理使用的说明
目前,除特殊说明外,网络数据库对授权用户的身份认证都采取IP地址认证方式。在使用单位签署购买合同后,使用单位提供本单位的IP地址清单,由项目管理中心汇总上报网络数据库提供商,再由数据库提供商对这些IP地址开通访问权限。授权用户在使用单位提供的IP地址范围内登录网络数据库,数据库系统自动检测用户所在IP地址,如果该IP地址在项目管理中心上报给数据库商的中国科学院集团IP地址清单中,则用户被自动赋予访问该数据库的权限。在特定系统里,可以使用用户名和口令进行用户身份认证。
授权用户出于个人的研究和学习目的,可以对网络数据库进行以下合理使用:
(1)对网络数据库进行检索;
(2)阅读检索结果(文摘索引记录或全文文章,下同);
(3)打印检索结果;
(4)下载检索结果存储在自己个人计算机上;
(5)将检索结果传送到自己的电子邮件信箱里;
(6)承担使用单位正常研究生教学任务的授权用户,可以将作为教学参考资料的少量检索结果,下载并组织到供本使用单位教学使用的课程参考资料包(course pack)中,置于内部网络中的安全计算机上,供选修特定课程的研究生在该课程进行期间通过内部网络进行阅读。
以下行为超出了合理使用范围,是侵犯网络数据库商知识产权的行为,应严格禁止:
(1)对文摘索引数据库中某一时间段、某一学科领域、或某一类型的数据记录进行批量下载;
(2)对全文数据库中某种期刊(或会议录)、或它们中一期或者多期的全部文章进行下载;
(3)利用类似netants的批量下载工具对网络数据库进行自动检索和下载;
(4)把存储于个人计算机的用于个人研究或学习的资料以公共方式提供给非授权用户使用;
(5)把课程参考资料包中的用于特定课程教学的资料以公共方式提供给非授权用户使用;
(6)设置代理服务器为非授权用户提供服务;
(7)在使用用户名和口令的情况下,有意将自己的用户名和口令在相关人员中散发、或通过公共途径公布;
(8)直接利用网络数据库对非授权单位提供系统的服务;
(9)直接利用网络数据库进行商业服务或支持商业服务;
(10)直接利用网络数据库内容汇编生成二次产品,提供公共或商业服务。
第五篇:广西图书馆与 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
广西图书馆与图书馆馆际互借协议
甲方:广西图书馆
乙方:图书馆
为加强两馆之间的协作,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目标,以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甲方为乙方提供馆际互借服务。为使工作顺利开展,双方协议如下:
一、甲方的权利与义务
1、用于馆际互借的图书仅限于开架外借的中文图书。
2、借与乙方的图书资料所有权不变,仍归甲方所有。
3、根据乙方申请在三个工作日内为乙方办理馆际借书证。
4、根据乙方开列借书清单在三个工作日内为乙方组织图书资料,并妥善办理包装邮寄等传递工作,由于邮寄等传递工作产生的费用由乙方支付(实际办理时根据所借图书册数先行预付)。
5、外借图书如遇特殊情况,无论到期与否,甲方均可随时索回。
二、乙方的权利与义务
1、遵守甲方的各项规章制度。
2、办理馆际借书证时需向甲方交纳500元押金。
3、办妥馆际借书证后总计可借图书40册,借期60天;整借整还,不可续借。
4、遵守本馆规章制度,如有借书不按期归还、污损、丢失等情况按本馆规定执行。
5、乙方对于所借图书负有妥善保管职责,邮寄图书须挂号并规范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