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整合信息资源创新共享机制推动人口计生工作向高质量新水平发展
整合信息资源
创新共享机制
推动人口计生工作向高质量新水平发展
招远市共有724个行政村,56.3万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11.6万人。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整合人口信息资源、创新信息共享机制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推动人口计生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环境。
一、提高认识,抢抓机遇,探索人口信息资源共享的新途径
建立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信息交换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是新时期人口计生工作综合治理新机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面提高人口计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各项改革的推进和群众需求的多元化,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形势越来越复杂,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特别是在婚姻登记管理、婴儿出生落户、户口迁入迁出、孕情及出生缺陷上报、出生性别比控制、流动人口管理等方面,仅靠部门审验计划生育证明、手工交流信息的方式方法远远滞后于信息时代发展和群众对政府办事效率的要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口计生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要做好新时期的人口计生工作,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改革以往的信息管理服务模式,努力在整合信息资源、创新信息共享机制上 1 下功夫、求突破。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适时调整工作思路,把建立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人口信息资源共享作为提高新时期人口计生整体工作水平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摆上各级工作的重要位置,统一协调,狠抓落实,推动了全市人口计生工作的深入健康发展。
二、强化领导,加大投入,依靠信息交换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构建人口计生综合信息交换平台,是一项涉及面广、渗透性强的网络系统工程,需要统一规划、部门配合和资金、技术上的投入。为推动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从2005年以来,我们着重从领导保障、部门配合和资金、技术投入等方面入手,稳妥扎实地推动信息平台的建立和资源共享机制的落实。
首先,实施统一规划,强化领导保障。我们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把人口计生综合信息平台建设纳入全市政务信息建设的总体规划,制定下发了《关于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资源共享的意见》(招办发[2006]13号文),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亲自挂帅的人口计生信息平台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市里定期组织召开碰头会,及时研究解决信息平台建设和资源共享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了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加大投入力度,构建信息平台。为确保综合信息平台按照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建设,市政府在资金投入、2 技术投入上,都重点倾斜、优先保障。市财政先后投资20多万元,购置了先进的机架式服务器和VPN机,申请了公网IP,实现了各部门及其下属单位通过虚拟拨号方式实现点对点的信息共享。计生、民政、卫生、工商、劳动、信息网络中心六个部门按照要求,累计投资30多万元对计算机设施、设备进行了升级更新。在技术投入上,为保证各部门之间信息互通和工作流程简便,六部门联合成立了技术开发攻关小组,在对各自硬件配置、工作流程、共享需求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集中时间对各部门的应用软件进行了系统开发,目前,各计生、接种、《出生医学证明》办理、婚姻登记、劳动就业失业、单位注册等系统全部实现了网上信息交流。
第三,落实规范操作,实现信息共享。在经过部分单位试点成功以后,我们对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操作规范、信息应用等进行了规范完善,切实构建起横向协调配合,纵向垂直负责的工作模式。一是统一共享内容,规范操作流程。我们制定了《招远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资源部门共享操作规范》,对各单位需提交的信息、可共享的信息以及操作流程都作了详细的规范,制定了部门信息共享流程图,对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何时做好何种工作都做出了明确要求。比如计生部门:每月10日前,计生局将育龄妇女共享信息提交到共享数据库,并将计生系统的信息与各部门提交的信息进行检索,对不一致的或漏报、漏管的现象进行审核,各镇(街道、区)计生办按照操作规范的要求及时提取跟本辖区有关 3 信息,并反馈到村级进行核查,在7个工作日内将落实情况反馈到共享数据库。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在办理结婚登记时,严格审核登记双方的身份证、户口地等信息,准确将登记信息录入到“婚姻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并在每周末将本周新办理的结婚登记信息提交到共享数据库。接生单位:医务人员在为育龄群众施行接生服务时,可通过医院子系统在线查询计生局提供的育龄群众基本信息,对照育龄群众提供的《计划生育服务手册》或《生育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进行认真核查,对不一致的或提供不出有效证件的,在孕妇离开医院前及时通知当地计生部门;接生医生如实准确地填写《计划生育服务手册》或《生育证》中“婴儿出生时间、性别”、“接生地点”、“接生人员签字”各栏目的相关内容;负责为每个新生儿办理《出生医学证明》。防疫接种单位:工作人员在为初次接种的儿童进行登记发卡时,认真核实儿童父母的身份以及相关信息,及时将接种儿童的相关信息准确录入到“基层金苗卡管理系统”,并于每周末将本周初次接种对象的相关信息传输到共享数据库。《出生医学证明》办理单位:准确地为前来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单位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录入到“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系统”;每周末将本周新办理的《出生医学证明》发放对象的基本信息传输到共享数据库。劳动就业单位:每周末将本周办理的失业、托管、就业人员的信息提交到共享数据库。工商注册单位:每月末将本月全市新办理的注册单位基本情况和其法人代表的基本信息提交到共享数据库。信息网络中心:定期检测 4 网络运转情况,及时解决网络故障,每月将共享数据进行备份。二是规范计生部门的信息采集渠道。我们将变动信息分为镇级直接采集和村级核实采集两大类,对《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一孩《计划生育服务手册》、二孩《生育证》的办理信息以及违法生育处罚情况等信息,由镇级工作人员根据日常工作记录直接采集,月末填写上报;对婚姻变动、出生、孕情、四术、户口迁出迁入、流出流入等信息采取镇反馈、村核实的信息采集方式,即计生办根据要求及时将相关部门和计生办办理各种证件的信息反馈给村级,由村级依据反馈信息入户调查,核对证件,月末汇总上报。
第四,明确职责落实,加大考核力度。市政府在《关于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资源共享的意见》中明确了计生局、卫生局、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商局、信息中心的职责分工,并将该项内容纳入到部门履行计划生育职责责任书中。市计生领导小组根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考核办法,每季度对相关部门和各镇(街道、区)信息共享系统运行情况、数据提交质量进行一次督查,督查结果列入各部门履行计划生育职责考核。各部门则针对自己的职责制定相关规定,与信息共享承办单位签订责任书,制定详细的考核责任制,层层落实到科室和个人。为确保信息共享责任能够逐级落实,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制定了考核细则,如:卫生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的有关规定》(招卫[2007]57号),对接生、接种、《出生医学证明》办理等单位明确了职责,并责成各单位对有关科室和人员制定考 5 核细则,各单位将此项工作完成情况直接与科室和个人年度考核及奖金挂钩。计生局在制定的考核细则中,对通过信息共享反馈的漏管、漏报问题,计生办在7个工作日内,没有将反馈意见提交到共享数据库的,出现一例扣5分;反馈信息不明确的扣2分;属违法生育的在计生局审核意见后,规定时间内没有落实清责任,被计生局查实的按胎次分别扣责任制成分4分、6分、8分。这些奖惩机制的有效落实,充分调动起各相关部门和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信息共享机制取得的良好成效
近年来,通过构建综合信息交换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彻底改变了以往人口信息因部门分割造成的“孤岛”现象,形成了部门间优势互补和融交流反馈、综合分析、评估指导于一体的管理服务运行机制,实现了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工作的科学化、高效化。
一是提高了人口信息质量,为各级政府科学决策奠定了基础。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良好的人口环境,各级政府在推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决策中都离不开人口信息的支持。建立了部门间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后,政府各个工作部门都可以随时获得详实、准确的人口信息,为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另外,人口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口计生统计信息的盲目性和不准确性,增强了部门之间工作的预见性,实现了各部门人口信息的优势互补。
二是密切了部门协作关系,形成一个互动、互用、安全 6 的融合体。通过构建综合信息平台和资源共享机制,相关部门在不需要专门为计生部门登记相关信息、不增加各自工作量的前提下,就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已有信息资源,为计生工作服务;并能充分利用计生部门提供的相关信息,及时掌握本部门所需要的信息,开展自身工作;由于工作过程由以往的手工档薄管理改为计算机管理,工作人员不能随意修改变动数据,保证了数据信息的安全真实。
三是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人口计生工作不断向新水平、宽领域发展。人口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有力地扭转了以往人口计生信息源头单
一、变更周期长、信息质量差的局面,形成了多源头实时采集、网上集成、部门共享的新的信息管理机制,将各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从繁重、枯燥的手工操作中解脱了出来,为各政府部门及时获得有关人口信息、简化办事手续提供了前提,群众对政府的满意率明显提高。真正实现了计生管理服务上的无缝覆盖,从根本上杜绝了单位漏管、育龄妇女漏管、出生漏错报,有效控制了违法生育、选择性终止妊娠行为的发生,提高了人口计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各位领导,我市虽然在建立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实现人口信息资源共享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有很多需要改进完善的地方。下步,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实施工作重心下移,利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努力在信息化建设向村(居)延伸上下功夫,求突破,实现“村村通”目标,把我市的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推 7 向一个新水平。
第二篇:创新机制 推动发展
创新机制
推动发展
—虎城乡“三农”工作机制创新发言材料
张建
各位领导:
为进一步推动“三农”工作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虎城乡就“三农”工作实现了一点机制创新,成立了“促发展帮扶基金”,形成了新农村建设“3+1”的发展模式,现在我就虎城乡“三农”工作机制创新做一简要发言,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促发展帮扶基金
1、成立原因。在“三农”工作实践中,会遇到很多具体困难:道路、水利等公益设施建设无资金投入;群众发展产业缺乏资金支持;因病因灾造成生产生活困难无资金帮扶渡过难关;贫困户无资金助其脱贫,劳动力无资金实施就业务工技能培训;产业发展大户无激励机制*****有鉴于此,虎城乡党委、政府经过深入调查研究,部分社会成功人士有热心出钱解决这些困难,鼓励各村成立“促发展帮扶专项基金”
2、筹资渠道。乡党委号召全乡机关干部职工为所驻村捐钱,各村号召全村群众、外出乡友,特别是在外从政、经商或务工的成功人士献爱心捐献资金(多少不论),成立“***村促发展帮扶基金”。
3、基金用途。帮扶基金主要用于:帮助贫困户解决吃饭、穿衣、住房等基本生活困难;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子女上学,看病就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群众获取致富信息、寻找致富门路;帮助业主引进发展项目、拓展产品市场;帮助各村实施劳动力务工就业技能培训;帮助各村实施道路、水利等公益设施建设,对成功脱贫实行大额奖励等。
4、管理审批。各村成立“促发展帮扶基金”领导小组,制定出严格的管理办法,具有本村户籍的村民申请使用该资金由专门的评审小组审查后予以发放。具体为:设单独专项账号管理;接收捐赠时,开出专用收据给捐赠人;收支情况定期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挪用。使用程序为:本村村民提出书面申请;评审小组初审并加具意见,公示7天;管理领导小组审核;村两委监督复核,发放给申请人。产业发展申请人在产业成功后及时偿还。
5、帮扶效果。促发展帮扶基金成立使用一年以来,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虎城乡虎城村为例:该村受到社会各界捐赠3万余元,为全村20余户贫困户解决了生活燃眉之急,引进了2位业主成片种植蔬菜、西瓜达500余亩,为村民实施技能培训600余人次,为30户群众解决生产暂时困难1万元。通过基金帮扶,增强了外出乡友对家乡的促发展支持关怀力度,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让“人人可公益”的现代公益理念深入人心。
二、新农村建设“3+1”发展模式
在新农村建设中,虎城乡大力探索,成功创建出银行、企业、农户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模式,形成了良好机制。
在“3+1”发展模式中,”“3”是指银行(信用社)提供金融支持,帮助解决建设资金暂时困难;企业大力捐赠,帮助建设基础设施;农户主动出资改造农房风貌、支持环境整治、大力发展产业,形成增收致富项目。“1”是指村支两委一班人,根据建设需要,积极组织协调银行、企业、农户,统筹实施各个项目,推动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以我乡紫龙村为例,已完成120户原农房风貌改造,高标准打造了集中居住点,完成1000余亩龙安柚示范园建设,新建公路4公里,便民路3公里,修建蓄水池20口,在区工商联的积极推动下,共有10多家企业投身紫龙村新农村建设,目前到位资金达100多万元。整个紫龙村“3+1”模式的成功,为市区提供现场会10余次,前来参观考察的外市、外县不胜枚举。
2011年5月17日
第三篇:夯实基础 优质服务 创新模式 推动计生工作上新水平
强化责任争一流 优质服务创氛围
——永安市上坪乡人口与计生工作经验总结
几年来,我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计生局的指导下,始终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计生工作,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注重教育引导,强化利益导向,提升服务质量,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机制,攻坚克难,整体推进,全乡计生工作呈现良好的局面,从2003年开始连续七年荣获永安市计生工作“先进单位”,荣获2008年三明市计生工作“先进单位”,其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如下:
一、主要做法
1、责任落实促计生工作上新水平。
一是责任到岗。落实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一票否决”制度。坚持党政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具体抓的领导责任制,做到责任、措施、投入“三到位”,工作部署、检查督促、奖惩逗硬“三落实”。
二是任务到人。党政一把手坚持每月听取一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汇报,每月向各村、各企业通报计生工作,每季度专题研究一次人口计生工作,乡党委政府同时明确要求,各村一把手要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中,抓中心工作不能挤计划生育,抓日常工作不能忘计划生育,抓业务工作不能丢计划生育。各村一把手把计生工作放在心上,拿在手上,确保领导力度和工作力度不减。
三是目标到村。年初乡党委政府与各村签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书,以真督实查为动力,认真落实“六位一体”计生考核目标责任制,即挂村领导、包村干部、计生专干、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村计生助理捆绑考核,使其荣辱与共。同时,把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纳入各村班子考核,作为评优评先的一项必审内容,严格落实一票否决。
2、人性化服务促计生工作深入民心。
一是思想教育为主。注重全民教育,积极开展“三进”活动,每年深入中小学校开展计生教育四次以上,内容包括生殖保健、优生优育、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针政策等知识。了解学生心理和生理的需求,与孩子相互交流父母的关爱的行为,促进农村孩子对健康知识的了解,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职工100人以上的企业设立计生图书角,为农民工提供计生政策、维权知识等宣传材料。通过城乡联动,做好流动人口的计生宣传教育,确保宣传教育无肓点。
二是利益导向为主。始终把利益导向作为提高计生服务的重点,出台包括“资金、技术、信息、就业、用地、用材、股份分红”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如联合村、龙共村给二女结扎户多分一份山,铜盘村、大进村给二女结扎户每户每年免费100度电,乡政府给每户二女结扎户一次性奖励800元,各村也结合自身实际给予二女结扎户不低于300元的奖励。民政办优先将“计生三户”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范畴,全乡享受低保77户,其中计生户21户(二女结扎4户)。制定“春雷计划”,资助特困女生20户其中二女结扎户10户。农林部门在毛竹高效经营方面给予计生三户以更多的优惠,先后有200多户的计生户从科学育竹中受益。
三是健康服务为主。以提高人口质量为服务重点,针对《婚姻登记条例》实施后,婚检率下降,新生儿缺陷不断发生的现象,我乡及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免费婚检,组织开展以“尊重生命,自觉婚检”为主题的免费婚检宣传活动,经过努力,婚检率逐年提高,新生儿患病每年减少20%,大大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了广大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
3、创新方法促计生工作成效突出。
一是创新协会带富模式。推出了“公司+基地+协会+计生户”的新时期计生工作新模式,以福建竹子现代科技园区和大进、联合村两个毛 2
竹高效经营示范基地为计生基地,采取“科技培训示范、重点扶持帮助”的形式,给二女扎户按每公里竹山便道2500元予以补助,计生户建设竹山蓄水池每口补助500元,现全乡有1360计生户参加竹山高效经营,高效经营面积达2万亩。建立了“能人+计生户”的互帮互助生产模式,充分利用“理事会—会员—会员联系户”的协会组织网络,以笋竹科技示范户、理事成员为中心,由会员联系十到二十户的计生户,向计生户传授笋竹高效经营的技术,以此带动更多的计生户勤劳致富奔小康,促进计生户增收。为将“幸福工程“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建立了“党政牵头、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计生“三结合“生产基地,从2004年起完成幸福工程无息贷款7万元,小额贴息贷款28.2万元。龙共村杨家寨运用“基地+能人+二女户”的方式集中运作这项惠民贷款进行经营,建起了一片500多亩的礼品桃计生“三结合”生产基地,每年每户增加收入可达2—3万元,现已有13户计生户、3户二女户建起了新户。
二是创新城乡联动模式。2008年在燕东忠义居委会成立了“上坪乡燕东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中心”,上坪乡成为忠义社区的区建理事单位,上坪乡居住燕东辖区的育龄人群和社区居民一样,实行“四同”管理,即同管理、同服务、同优惠、同活动。实现了资源共享,乡街计生医技人员,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做好计生工作,两年来共同完成“双查”1500多人次,双查率达到98%;协助落实放环20例;结扎9例;发放宣传单1500多份,入户宣传300多次,群众知晓率为95%。在流出人群集中地选聘有责任心、素质高的育妇作为流出人口生信息联系员,明确她的工作职责、联系内容及联系方式。每个月给予流动人口信息联系员一定的经济报酬,保证计生日常工作落实,有效的促进了流动人口的管理。
三是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在麻岭工业园区建立企业“生育关怀基地”,设立生育关怀、清感互动、爱心联系卡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 3
征求意见表,实现一人一卡一表的个案管理与服务模式。计生部门每月对外来务工人员进行一次计划生育知识宣传教育,生产技术培训,及时做好爱心联系卡和征求意见表信息采集;每年1、5、9三个月,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免费开展一次查环查孕、妇科病检查、儿童体检、法律法规知识咨询等服务,现场为外地已婚育龄妇女办理节育证明等手续,每半年组织一次计划生育志愿者对计生困难家庭、女孩特困户走访慰问活动。并加强与园区10多家企业联系,已为返乡计生户提供280多个就业信息,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与流动人口管理的良性互动。
4、健全机制促计生工作扎实推进。
一是健全激励机制。成立乡计生工作项目组,把计生工作纳入各村新农村建设考核,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对工作滑坡的村及包村干部、村主干取消评先评优的资格,在年终考核奖中降低一个档次。及时兑现上计生责任奖,扣罚计生责任奖,极大增强了干部抓计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形成计生工作大家齐上阵的氛围。
二是健全保障机制。将计生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了报酬、奖励、补贴的兑现以及软、硬件设施配置等计生经费的落实。每半年对各村计生经费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村计生人员报酬落实到位。将后备干部和年轻干部派到计生部门挂职锻炼,激发计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健全队伍机制。对村级计生工作人员进行竞聘上岗,通过群众测评、入户走访,业务综合考试等方式,把文化程度低,业务能力差,工作热情不高,群众反响大,不胜任计生工作的村级计生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整,再通过群众测评、村干部推荐、集中考试、乡政府考核等公平竞争的方式把文化程度高、事业心强、有威信、有能力、有群众基础、热爱计生事业的优秀妇女吸收到计生队伍中来,充实了计生队伍,极大地发挥了基层计生工作人员在新时期计生工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使全 4
乡的计生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二、取得成效
1、群众生育观念普遍提高。全乡已婚育龄群众都能自动落实一项长效节育措施,计划外怀孕妇女也能主动到计生服务部门自觉落实了相应的避孕措施,二女户有132户,占总户数11%,一女放弃生育2户;22个一孩家庭主动放弃生育二孩的权力,自愿落实了长效节育措施,有35户农户自愿到计生部门办理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人口性别比七年平均达到100:106,人口自然增长率达6‰。
2、人口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实现由坐堂服务向上门服务转变、单纯查放环结扎向生殖健康、优生优育多元化服务转变、单一落实节育措施的被动服务向以生殖健康为重点的需求服务转变。全乡妇女参加“三查一治”的人数每年提高5%,妇科病发生率每年下降8%,出生缺陷发生率平均为1‰。
3、计生致富能力较大提高。七年来共投入计生扶助资金200多万元,支助80多户计生户脱贫致富,把128户计生户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形成“协会+基地+计生户”的带富模式,创建礼品桃种植示范基地,带动20多户计生户年增收1万多元。建立了“计生致富带头人+基地+计生户”的帮扶机制,把福建竹子现代科技园区建成计生致富带动平台,带动全乡1300多户计生户实施毛竹高效经营,使计生家庭人均收入提高到6988元。
4、依法行政能力很大提高。彻底改变了过去计生工作“热在县乡,冷在村组”的被动局面,全乡多年以来没有搞过一次大规模的计生突击活动,没有搞过一次培训班。对生育证办理、流动人口管理、优先优惠政策落实、政策帮扶、社会抚养费征收和使用、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村干部及子女执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情况100%公开,未出现一起计生恶性事件和集体上访事件。50%以上的行政村连续七年符合政策生育率,5
群众计生满意率达99 %。
5、联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流动人口管理上进行无缝对接,设立企业计生协会,搭建工业园区“生育关怀基地”服务平台。与流出人口较多的城区居委会合作,异地设入服务站,为计生对象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使流动人口管理无盲区。健全村企计生协会互动机制,每年企业协会及时向村协会公布用工信息,村协会经常向企业选送实用人才,实现村企共赢、共促发展。市、乡、村共同开展关心计生户活动,每年为计生困难户提供生产资金5万元以上,共资助109个计生家庭孩子完成小学、初中学业。
三、几点体会
1、健全利益导向机制是计生工作的助推器。农村群众生育需求,主要是解决老有所养问题为主要目的。这就要求我们政府除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外,要想转变群众的生育观念,必须从解决群众根本利益出发,把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由过去以行政管理为主,向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解决独生子女和双女家庭养老为主转变,让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切实在政治上获得荣誉,经济上得到实惠,生活上获得保障。近几年来,我乡不断强化利益导向,从最初对计生对象简单的奖励,到现在对计生对象给予在生产发展上资金、技术、信息等的扶持,从新农合、子女上学等方面对计生对象给予优惠。
2、夯实工作基础是计生工作的主要措施。狠抓“双查双补”工作,确保已婚育龄群众不漏管、不漏查,以此促“四术”及时到位,有效杜绝了计划外生育。及时办理《生育证》,严格实行育妇跟踪管理和死婴申报制度。与未婚青年签订《婚育责任书》,杜绝暗婚暗育现象发生。
3、增进干群关系是计生工作的基础。每年利用妇女节、春节等节日,深入各村与广大妇女群众共同开展活动。关心关爱困难家庭的孩子,多年坚持逢墟日给上坪小学寄宿学生添加二两肉的营养餐。建立计生干 6
部与困难计生家庭孩子结对帮扶机制,每年走访结对孩子两次以上,为他们送去学习用具、生活用品等,进一步拉进计生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消除群众对计生工作的误解。
4、党员干部带头作用是计生工作的有效手段。在选举产生村两委干部和聘用农村六大员及村主干考任国家干部中,坚持把计生工作作为硬杠杆,实行一票否决制,促进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绷紧计生这根弦,责无旁贷支持计生工作,全力以赴做好计生工作。
5、全面深化“三结合”工作是计生工作的长效方法。充分发挥11个计生协会作用,通过采取四大措施,切实为计生“三户”排忧解难,引导他们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道路。“四大举措”即挂:乡村干部分别挂钩计生重点扶持户,采取“一帮一”结对子,分别在资金、信息、技术、政策等方面给予扶持;靠:依靠本村的经济实体为计生“三户”解决就业问题,为计生“三户”解决就业问题;联:各单位各部门通力协作,制定计生“三户”帮扶优惠措施,并落实到户;带:积极推龙共村计生“三结合”典型村的典型经验,在点上深化,从面上铺开,促进整体提高。
四、下阶段工作重点
始终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目标,加强源头管理,提升服务水平,健全城乡联动机制,确保计生工作取得更大的实效。
一、强化孕前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做到以法治人、以情动人、以诚感人,以优质服务促有效管理。推出“三心”、“四送”、“五个一”、“八到家”的计生服务举措。即:组织乡村干部职工每月深入村、农户开展2次以上与群众“心连心、心贴心、心换心”交谈;定期组织民政、卫生、计生等部门人员,为育龄妇女“送扶贫温暖,送温馨服务,送健康检查,送惠农政策”;对计生服务对象提供“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座、一杯热水送上、一片真诚服务、一 7
句好话相送”的亲情服务;建立“生育政策宣传、婚姻知识传播、生育保健服务、奖励优惠政策落实、孕产术后随访、贫困家庭扶助、避孕药具发放和办证合同签定到家”的八到家工作模式。服务方式的改进,群众能及时得到高效、优质、便捷的服务。
二、强化流动人口管理。一要加强市内流动人口的管理,扩大城乡联动范围,进一步做好“上坪—燕东流动人口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扩大与新桥洋居委会的联动,实现了资源共享,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做好流动人口的计生工作。二要加强企业流动人口管理。依托工业园区“生育关怀基地”的平台,加大对外流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每周一上门服务,做到管理上一人不漏、服务上人人享受,切实做到“三心服务”。生活上贴心。对流动育龄妇女生活上遇到的困难问题,特别是对家庭遇到突发性灾难、家庭成员患大病、孩子无法就近入学、需要办理紧急临时救助等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协商,做到及时靠上去做工作,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生产上热心。积极协调帮助解决外来人员就业难题,并定期访视,跟踪问效。利用中介服务公司,定期发布辖区用工信息,主动为找不到工作的妇女协调家政、服务业和制造业工作岗位,及时为她们解决工作问题。生育上知心。充分利用计生教育资源,开办流动人口计生政策培训班、生殖健康讲座等,以“流动人口之家”为阵地,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答疑解惑。同时,建立健康档案,开辟绿色通道,方便进行生殖健康检查和治疗。
三、强化重点现象控制。加强假离婚现象跟踪管理,乡村两级定人定时进行跟踪,每月见面一次,坚决遏制“假离婚、真超生”现象的发生。
第四篇:创新机制规范运作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再上新水平
创新机制规范运作
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再上新水平
汶上县人民政府
(2010年11月)
汶上县总面积8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5万亩,辖14处乡镇,493个村居,总人口76万,其中农业人口66万。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农业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汶上县按照“坚持条件,积极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胆探索,形式多样,逐步规范,不断完善”的工作方针,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在确保家庭承包基本政策不变和保障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实现了土地流转由无序到有序、由自发到规范的转变,土地流转工作呈现出规模扩大、主体多元、效益凸显的显著特点。目前,全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14.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7.8 %。主要流转方式为出租、转包和互换、转让,其中转包土地7.878万亩,出租土地4.1286万亩,转让土地0.79万亩,互换土地0.98万亩,土地入股0.1625万亩,其他形式0.795万亩。主要流转对象为种养加大户和农业企业,种养加大户
8.9028万亩,农业企业1.6683万亩;流转用途为粮食、蔬菜和果树、养殖等,其中粮食3.76万亩,蔬菜4.23万亩。
一、高度重视,正确引导,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顺利开展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多次召 1
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研究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把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一并安排部署。在深入调研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选择白石、杨店两个乡进行了先期试点,不断探索规律,总结经验,树立样板。同时,不断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印发小册子、设咨询台、媒体造势等方式,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政策、操作规程,引导村农民依法进行土地流转,引导业主和种养大户创办基地,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使农民群众看到了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广大农民群众主动、自觉、志愿加入到土地流转中来,有力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健全机制,严格考核,确保农村土地流转工作扎实开展
(一)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服务平台。县、乡镇均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建设土地流转交易大厅,配备了微机、电子显示屏幕等配套设施,建立起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形市场”。白石乡党委、政府投入26万元,高标准建设了总面积100平方米的“土地流转服务大厅”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庭”,配备了LED电子显示屏、电脑、信息触摸屏等办公设备,并设立土地流转信息联络、收益评估、合同鉴证和档案管理等服务窗口,利用LED电子显示屏对各村土地流转服务站收集上报的信息及时发布,免费帮助流转双方进行土地价格评估、合同鉴证和归档管理。
(二)完善土地流转工作新机制。一是完善土地流转服务机制。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县里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指导各乡镇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重点为跨乡镇土地流转提供信息服务;以14处乡镇经管站为依托,成立了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做好土地流转信息收集登记发布、土地收益评估、合同签订鉴证、法律政策咨询等工作;493个村设立土地流转服务站,负责收集登记上报土地流转供求信息。二是完善土地流转运行机制。把好流转“准入关”。对供求双方流转信息,组织专人认真进行审查登记,重点审查转出方土地承包合同、有无土地纠纷等,审查需求方农业经营能力、流转价款支付能力、是否有意改变农业土地用途等。把好供求“协商关”。依法引导供求双方就土地流转价格、年限及权利、义务等进行平等协商。规范合同“签订关”。统一制作了规范的流转合同文本,详细约定流转土地坐落、面积、流转期限、用途、双方权利义务、价款支付方式等内容,做到内容全面具体,避免了事后纠纷。搞好资料“归档关”。对土地流转合同、收益评估等档案资料,实行“以村立卷、专厨存放、专人管理”,以备查阅。三是建立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县级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设立了仲裁庭;乡镇成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委员会,设立了调解庭;村级设立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小组,及时调解、仲裁土地流转中发生的纠纷,做到小纠纷不出村、一般纠纷不出乡镇、重大纠纷不出县,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完善土地流转保障机制。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县政府办、农业、财政、国土资源、工商、林业、畜牧、司法、民政、信访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总体协调、全面监管土地流转工作。
(三)坚持四个原则不动摇。一是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
变原则不动摇。坚持在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推进土地流转,确保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二是坚持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原则不动摇。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对农民承包的土地经营使用权由土地流转双方自主协商确定流转方式、流转期限、流转价款及权利、义务、责任等,流转收益完全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三是坚持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原则不动摇。加强对流转土地的监督管理,确保土地在流转使用过程中不改变其农业用途。四是坚持因地制宜、效益优先原则不动摇。按照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农村土地经营实际,优先发展科技含量高、生态安全、优质高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四)健全完善保障措施。一是加强就业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完善农民转移就业培训机制,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咨询、法律维权、劳务中介等服务,确保农村富余劳动力长期稳定输出,为土地长期有效流转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解除农民后顾之忧。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乡居民全民医疗、大病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救济、五保供养等制度,启动了新农保试点工作,逐步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覆盖面,解除了土地转出农民的后顾之忧,提升了农民自觉、自愿开展土地流转的积极性。
(五)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县政府出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奖惩办法,将各乡镇任务目标完成情况与年终绩效考核相挂钩,并对各乡镇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开展情况定期通报,年
终依据完成情况进行排名,兑现奖惩。各乡镇也将土地流转工作纳入了乡镇对村千分制考核,如杨店乡对完成土地流转200亩以上的村计50分,对工作不力、行动迟缓的村则进行通报批评;对完成200亩以上的土地流转服务站设立一二三等奖,一等奖奖现金5000元、二等奖奖现金3000元、三等奖奖现金2000元,进一步激发了村级搞好土地流转工作的积极性。
三、贴近群众,服务于民,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通过建立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化机制,有力促进了我县农业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增产增效,对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生产。土地流转的有序开展,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提高了农业规模效益,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步形成了杨店、军屯、寅寺等乡镇精细蔬菜种植带;白石乡通过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土地2.45万亩,占全乡土地面积的19.6%,签订流转合同1872份,形成了有机核桃基地、芦花鸡、青壳蛋鸡养殖基地、无公害蔬菜基地等规模化产业基地18处,平均每亩增收近千元,有力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生产。
二是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土地流转重新配置了土地资源,催生了大汶河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鲁鑫蔬菜有限公司等14处龙头企业、800多处专业合作组织及协会、种养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促进了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汶上县芦花鸡事业开发有限公司分别与白石乡贾村、西岗村178户农民签订了1150
亩的土地流转租赁合同,从事核桃种植和芦花鸡产品开发,公司与山东农业大学联合,通过精心孵化、选育、提纯和复壮等技术手段,繁育芦花鸡40多万羽,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00余万元。
三是促进了农民多元化增收。土地流转实现了供求双方的互利共赢,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转出土地农民不仅每年每亩可获得600—800元的收益,有的还被“返聘”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就近打工,成为“农业工人”,在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带动下走上了共同富裕道路,更多的农民通过经商、外出务工和创办私营企业,获得工资性、经营性收入,迅速发家致富。
四是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土地流转后通过农民向城市、向工厂集中,逐步实现了农民向工人和市民的转变,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缓解了工业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用工压力。同时也为城市经济发展增强了活力,聚集了人气,带动了城市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的发展。农村居住人口减少后,大量零星小村庄可实行退宅还耕,集中建设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农村新型社区,农民可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得到逐步缩小。
第五篇:计生办开展群众路线体会:推动计生工作创新发展
计生办开展群众路线体会:推动计生工作创新发展
计划生育是群众工作,群众是计划生育的主人。
今年以来,xx镇计生办扎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提高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贴近群众、融入群众、服务群众、方便群众,始终坚守“群众路线”这条计生工作的生命线,经常“照镜子”发现问题,“正衣冠”树立形象,“洗洗澡”接受批评,“治治病”改正不足,全心全意为群众实行计划生育提供优质服务,切实用群众路线的智慧推动全镇计生工作创新发展。
一、提高思想认识,站稳群众立场。
我们坚持用群众路线统揽计生工作,着力提高思想认识,从思想上尊重群众,以群众“满不满意”为工作标准;从行动上关心群众,以群众“同不同意”为办事要求;从感情上贴近群众,以群众“喜不喜欢”为服务尺度。
公开政策法规,让群众明白。实行公开制度,通过在计生办和各村悬挂横幅、设立宣传栏、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向社会公布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计划生育服务手册》的登记、晚婚晚育的奖励政策、领取《光荣证》享受的优待政策等计生政策法规,让群众知道办什么、找谁办、怎么办。
公开办事程序,给群众方便。镇、村计生工作人员在每月10日的“阳光计生公开日”当天,固定坐班,现场办公。公开办事程序,让群众明白办理相关事项的条件和程序;公开服务承诺,让群众明白人口计生部门提供的便利条件;公开承办人员姓名、职务,让群众明白办理相关事项的责任人员;公开计划生育“八榜”,让群众了解本村计生方面的有关事项。
公开工作制度,让群众满意。实行首接责任制,做到谁接待、谁答复、谁落实;实行限时办结制度,明确办事时限、办事进度和办事结果;实行特事特办制度,提倡人文关怀,上门服务;实行代理服务制,因特殊原因本人不能到场办理的,专人代办相关事项,并保护当事人的信息和隐私。
二、提供优质服务,方便群众办事。
我们坚持把提供优质服务贯穿计生工作始终,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群众意识、服务意识,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服务观念,提供优质计生服务。
增强服务能力。利用月例会时机,采取集中学习、专题辅导、解疑释惑等形式,加强对镇村计生干部的业务培训,使他们明职责、熟业务、知程序,做到计生服务“一口清”,履行好宣传员、服务员、信息员、管理员的职责。
提高服务标准。提供“一条龙”和“一站式”服务,让群众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只跑一趟腿,就能办成事。上门发放宣传资料、上门随访服务、上门发放避孕药具、上门为奖扶特扶对象进行初审,对《生育证》、《生育服务手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等证件的办理实行全程代理服务。
规范服务内容。规范计划生育证件办理,进一步简化办证手续、缩短办理时间、实行免费办理。规范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规范避孕节育、生殖健康、优生服务、家庭保健等服务工作,确保育龄夫妻享受基本项目免费技术服务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服务。规范现居住地流动人口服务工作,对流动人口做到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同考核,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畅通监督渠道,维护群众权益。
我们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坚决查处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和问题,当好人民群众利益的“保护神”。
丰富监督形式。积极开展“群众评计生”活动,通过发放评议表,让广大群众参与评议人口计生各项工作,反映意见建议,进一步提高计生工作服务水平。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重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维权作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畅通监督渠道。不断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完善实名有奖举报制度,公开并认真办好82382788“阳光计生服务热线”,工作日保证有专人接听,并做好相关的记录、受理、处置、转接、交办、答复、反馈等事项。设立咨询监督邮箱4xxqq.com,方便群众咨询、投诉,做到有问必答、有访必接,事事有交代、件件有回音,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监督人口计生工作的积极性。
实行“述、询、评”制度。“阳光计生公开日”当天,全镇各村计生专干坐班接访,畅通来访渠道,注重源头防范。各村召开一次“述、询、评”会议,通报本村近期人口计生工作情况,接受群众质询、评议,对群众反馈较为集中的问题,在政务公示栏中以回音壁的形式进行回复,让计生工作在监督下健康运行、在阳光下规范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