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道区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暨软环境建设大会主持稿
二道区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暨软环境建设大
会主持稿
同志们:
今天,区委、区政府在这里召开“二道区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暨软环境建设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加强软环境建设的决策部署,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突破,全面掀起全民创业热潮,全力加快民营经济扩量提质、转型升级、增效富民步伐,为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积蓄后发能量,为推动幸福二道、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今天的会议共有三项议程:
一是由***同志宣读《二道区关于开展“百千万”民营经济实体大走访活动的实施方案》;二是由***同志解读《二道区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三是由***同志做重要讲话。下面依次进行。
首先,进行会议第一项:请***宣读《二道区关于开展“百千万”民营经济实体大走访活动的实施方案》。
………
下面,进行会议第二项:请***解读《二道区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
………
下面,进行会议第三项:请***做重要讲话,大家欢迎。
………
刚才,***宣读了《二道区关于开展“百千万”民营经济实体大走访活动的实施方案》、***解读了《二道区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站在二道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入阐述了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重大意义,明确了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提出了保障措施和目标要求。***的重要讲话是向全区发出的动员令,表明了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决心和态度,全区上下要认真贯彻好***书记的讲话精神,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推动工作“不跑偏”,完成任务“不打折”,确保全区民营经济发展取得更大的突破。下面,围绕贯彻好、落实好***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我强调三点意见。
第一,要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这次大会,一方面是组织、动员和号召全区民营企业大发展、快发展,努力营造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浓厚氛围。但更重要的一点是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今天我们在会上印发的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实施意见、22条优惠政策以及开展的“百千万”民营经济实体大走访和“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治理环境、优化服务,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大讨论活动,都是为了给民营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给我们的市场主体、给搞民营经济 的企业和人士传递信号、传递信心、传递力量,实现微观和宏观相一致,政府和企业相结合,携手并肩,共谋发展。这些想法和目的,在***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和区委、区政府出台的文件中,都有具体的体现。
对此,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学习、体会和实施、落实,特别是要深入学习好***书记的讲话,把握深刻内涵,领会精神实质,明确工作重点,狠抓关键环节,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真正把政策、措施贯彻落实到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去。
第二,要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今天我们出台了《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意见》和《关于突出发展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这里面既有省市规定动作,但更多的是我们结合区情实际制定了含金量很高,成色很足的自选动作,可以说,都是真金白银。下一步,要在政策的宣传上下功夫,要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报道,各相关部门、单位要积极开展政策解读,结合“百千万”民营经济实体大走访活动,把发展民营经济的各项政策送到企业、送到创业者手中,让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家喻户晓、尽人皆知。要在政策的执行上下功夫,在操作流程上、任务分解上、责任落实上,形成一整套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的得到贯彻执行。同时,还要在政策的创新上下功夫,要及时了解民营企业的实际需求,适时提 出或调整政策措施,让政策更实用、更优惠。
第三、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民营经济是典型的“候鸟型”经济,哪里环境好,就会在哪里栖息繁衍。各单位、各部门要按照***书记的要求,全面落实优化软环境的各项措施,切实提高软环境建设质量。要优化政务环境,少说“不能办”,多说“怎么办”,特别是对处于成长阶段、需要重点扶持的企业,要雪中送炭,不能雪上加霜;要优化法治环境,坚持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民营企业的合法经营、合法权益以及民营企业家的一切合法劳动收入和合法非劳动收入都要依法保护;要优化配套环境,尽快成立二道区民营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全民创业培训基地,为企业提供项目开发、技术培训、创业咨询等支持,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的创业风险、投资成本;要共创发展环境,对民营经济的各种扶持,要做到能优则优、能减则减、能免则免,让一切所有制经济都享受公平竞争的待遇。同时,我们也希望广大民营企业要大力发扬开拓创新、敢于争先的创业精神,努力争当科学发展的模范,守法经营的模范,回报社会的模范,在二道新一轮大发展、快发展的大潮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
同志们,突出发展民营经济,是建设幸福二道和现代化中心城区的必然选择。让我们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更加昂扬向上的斗志,更加求真务实的作风,奋力开创二道民营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安全发展 的新局面!
会议到此结束,散会。
第二篇: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工作总结
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工作总结
年初以来,按照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要求,我市不断强化政策落实,强化融资服务,完善服务体系,开展创新创业,大力推进“小升规”培育工作,积极建立民营企业帮扶机制,有效推动民营经济有序健康发展。主要工作举措如下:
一是推进《全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吉林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宣贯工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宣传工作,在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网站、白城市企业家微信群、白城市商务局网站、白城市线上企业工作群等相关平台上发布,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指导、扶持、监督和服务。抓好学习培训,对《促进法》和《条例》条文进行全面梳理,在工信系统内将以个人学习、支部分别学习和全局集中学习等多种形式做好文件学习工作。同时将通知转发市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协调各部门组织开展培训学习工作。准确把握和理解法律内涵,提升对法律理解和执行能力。下一步计划企业家开展一次《条例》政策解读培训,让企业家了解政策,运用政策。确保《促进法》和《条例》精准落实到企业。
二是推进入规升级培育工作。制定了《小微企业升规培育计划实施方案》,并按照拟入规的不同情况,梳理汇总出了2018入规升级培育库。以培育库企业为重点,突出抓好培育计划的落实工作,实时更新完善小微企业升规培育库,着力为培育库企业提供融资、双创、市场开拓等相关服务,助力企业壮大规模,全年累计
推动新升规企业31户,为规上工业经济实现稳增长提供有力增量支撑。
三是破解企业融资难题。上半年,全市共有3家开展了助保金池业务,池内资金累计达到2400万元,累计为助保金池内企业提供贷款40笔,支持总额10900万元。5月份,我市组织召开了白城市2018年第一次政银企保对接暨金融机构扶助中小微企业会议。会上,15户企业与8家银行、2家担保公司进行现了签约,签约金额共计19.34亿元。6月份,我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以企业自身积累为主,同时积极争取省担保补助资金、奖励资金、市财政补助资金等,实现增资1300万元,注册资本金达到亿元以上,突破了与工、农、中、建等国有银行合作开展业务的门槛,有力地增强了我市融资担保能力。
四是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1.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服务平台作用。上半年,全市通过平台内企业及中介机构共为中小企业提供了1800余户次的便捷服务。其中,企业担保贷款262户,贷款金额2.05亿元;助保金贷款4户,金额990万元;提供财务代理110余户;提供法律服务300余户次;职业资格及人员培训700余人次;政策解读及宣贯服务企业500余户,企业满意度达100%。2.推进创新创业服务载体建设。在政府利用闲置厂房建设公共孵化器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民营孵化器建设。全市共有省级创业孵化基地9家,在孵企业225户。
四是强化服务助推双创。1.打造创业指导线上服务。联合创业创新服务机构,围绕“众创、众扶、众包、众筹”四个方面,以线上、线下双结合方式为打造双创服务。着手开发创新创业服务产品及服务模式,打造创业指导线上服务,整合优质社会服务资源进行线上服务对接。2.实施百个重点创业项目。2018-2020年,谋划推进重点创业项目100项。主要包括农业产业化、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领域。依托各级各类创业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培训基地等,对重点创业项目进行了跟踪调度和开展服务,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推我市创业项目建设蓬勃发展。
五是引导民营企业重视科技创新。以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和扶持工作,引导企业重视科技创新,按照通知文件要求,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科技小巨人认定,全市共计筛选出5户企业符合认定条件,并报送省厅。截止目前,累计培育认定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8户,共计为企业争取贷款贴息323万元。2018年,国家首次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工作,按照省厅通知文件要求,全省推进2户企业认定申报,我们积极组织已认定的科技小巨人企业申报,经过审核与筛选,最终确定成来电气推荐申报,并最终通过省厅的审核,成功上报国家工信部。下一步我们将密切关注国家和省级对专精特新“小巨人”的相关扶持政策,积极为企业争取项目资金扶持。
六是建立民营企业帮扶机制。积极落实市政府领导联系民营企业工作制度,重点对市政府领导联系的41户民营企业进行跟踪服务,发挥市加快推进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与发改、财政、统计、国税、地税、金融办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力求形成合力,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7月份,按照省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省政府领导联系民营经济工作部署会要求,根据主营业务收入、纳税额、吸纳就业等主要指标以及突出贡献等因素综合考虑,白城市筛选出吉林梅花氨基酸有限责任公司、吉林四季盛宝纺织有限公司等共10户有代表性且存在突出问题的重点民营企业,并将初选名单统一报送省公安厅。8月份,刘金波副省长调研了我市2户重点企业及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并为我市民营经济下一步如何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七是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依托省工信厅组织的各类展览会、展销会等帮助企业开拓域外市场。截止目前,累计组织鹏吉粮食、白粮农业、鑫源禾米业、裕丰米业、黄栀花药业等多家企业各类特色展会,为我市食品和医药行业打造更广阔更快捷的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进而把本地区产品推向全国构筑了更加高效的交流平台。
第三篇:全市民营经济暨工业发展推进大会讲话稿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会精神,深入研究我市民营经济和工业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动员全市上下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推动民营经济和工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进一步坚定推动民营经济和工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总书记在今年全国政协联组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讲话深刻阐述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制定与政策实施、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与企业家健康成长、新型政商等重要关系,重申了“两个毫不动摇”,强调了“三个没有变”。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科学回答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最紧要、最现实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首次全面系统阐述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纲领性文献。3月29日,省委王学军书记在全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大会上对推进非公经济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上来,特别是从总书记讲话中找指针、找原则、找方法,把讲话精神转化为加快发展的正确理念、科学思路和实招硬招,转化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丰硕成果。
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十二五”发展实现圆满收官。去年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6户,总数达1389户,位居全省第5位,其中民营企业占1330户。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06.4亿元,连续两年超百亿元,总量居全省第5位。新登记私营企业4929户、个体工商户2万户,在全省发展民营经济考核中名列第5位。民营经济占比达71%,居全省第1位。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69.4%。民营企业上交税收首次过百亿,占全市财政收入比重57%,总量和比重均在全省领先。全市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530户,居全省第6位。今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好于去年,gdp增长8.1%,比去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6.1%,同比提高11.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5%,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这些主要得益于民营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和工业经济的强劲支撑,凝聚着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心血和智慧。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民营经济和工业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比如,不大不强的问题,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发展环境不优的问题,总书记在讲话中将民营企业遇到的问题形象地称之为“三座大山”,即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以及政策执行中“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在我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总书记指出,新常态决不是不干事,决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更有创造精神地推动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积极作为,深刻认识新常态下蕴含的机遇和挑战,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能快则快,坚持变中求新、新中求进、进中突破。对xx而言,适应经济新常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必须把民营经济和工业发展作为xx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着力点,作为加快调转促的重要支撑,作为实现富民强市的基本途径,始终坚持这个发展的大方向,坚持不懈、持续用力。
最近,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结构性改革要求,结合xx实际,研究出台了《进一步降低工业企业成本减轻工业企业负担的实施意见》,从降低企业用地、用工、水电气、融资等要素成本共9个方面,打出了一套真金白银帮助企业降本减负的组合拳。同时,由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带头,实施市领导帮扶“四企一项目”活动,采取点对点的形式,实施精准帮扶,保持深度联系。市委常委会还明确由市工商联牵头,开展“优化发展环境,降低民营企业运行成本”大调研活动,真正地把我市民营企业当前存在的问题难题摸透吃准,营造民营经济和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和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家,一定要提振信心、坚定决心,打好民营经济和工业发展的攻坚战。
二、聚焦重点任务,开创民营经济和工业发展新局面 做好新常态下民营经济和工业发展工作,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实施重点突破,着力激发民营经济和工业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
(二)夯实增长后劲,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入。一是加强项目建设。项目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3月25日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明确要求对在建和列入今年开工计划的重点项目,实行分管领导每周调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月调度制度。相关领导一定要“弹好钢琴”,将调度制度真正落实到位。二是抓好“千企升级”计划。按照“十三五”期间每年不少于200户重点企业技术改造的目标,排定清单抓好落实。三是强化招商工作。要深入分析研究我们的优势和周边发展态势,主动对接杭州等长三角区域重点城市,集中攻坚,精准招商,有针对性地招商。
(四)厚植发展优势,扎实做好“调转促”工作。这是“十三五”时期全市的一项重点工作。要在前一段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乘势而上,深入实施“485”行动计划。要抓好落实,细化目标,对八大重点工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既要有阶段性目标,也要有目标安排,做到定期督查,定期通报。
(五)激发主体活力,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影响最直接的就是企业。我们要树立“围着企业跑、跟着企业转”的理念,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激发企业活力,提振企业信心。要积极构建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特别是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优质服务,加大“税融通”推广力度,积极发挥新型政银担作用。要加大促进企业发展政策的落实力度,将各项政策措施第一时间传递给企业,想方设法畅通政策进入企业的通道、办法和方式,消除“中梗阻”,畅通“微循环”,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切实解决好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三、积极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着力形成“亲”上加“清”的良好局面 良好的政商关系是民营经济和企业健康发展的“阳光”和“土壤”。总书记在讲话中首次提出了以“亲”“清”二字为主要内容的新型政商关系,指明了新形势下干部和企业家的相处之道,切中时弊、祛邪扶正。从十八大以来纪律审查和巡视监督的情况看,不少腐败官员都与不良商人存在利益往来,搞权钱交易,违法乱纪。重塑“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亲”则两利、“清”则两安,不仅是作风建设的新要求,也是营造青山绿水的政治生态和营商环境的基本路径。
第一,构建新型政商关系关键是“政”。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是各项工作的重要决策者、指挥者、实践者,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中具有关键作用。应该说,我市各级领导干部能够做到与企业交往有道、行为有度,能够做到君子之交、严守底线。对领导干部来说,“亲”是勤政而为的标尺,“清”是坚守纪律的规则。既要解决好“亲”而不“清”、官商勾结,又要解决好“清”而不“亲”、为官不为的问题。为此,要强化四种意识:一是担当意识,肩负起促进改革发展的重任,在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上走在前列,理直气壮地亲商、安商、护商。二是服务意识,企业要发展壮大,离不开党和政府的支持帮助。坦荡真诚地同企业交往,是领导干部职责所系,凡是对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提供必要帮助的事,都要放心大胆去做,真心实意支持企业做大做强。三是法治意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行使权力,依法用权、规范用权、秉公用权,既相处“亲近”又不失“分寸”,既讲感情又依法依规办事。四是廉洁意识,在与企业及其负责人交往中要划出公私分明的界限,不能勾肩搭背、不分彼此,做到有交集不搞交换、有交往不搞交易。在这方面,市委市政府的态度一贯是鲜明的,就是为敢于担当的同志担当,对敢于负责任的同志负责,对真正帮扶企业的干部我们鼎力支持,对搞权钱交易、利益交换的,要坚决依纪依法严惩。第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根本在“践行”。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需要政商双方共同参与、协力推进,恪守相处之道。要坚持把沟通作为纽带,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市委正在深化完善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非公有制企业制度,提高制度执行力,推动沟通交流常态化、长效化。企业也要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多沟通、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建诤言。以商量消除隔阂,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打消思想顾虑,互相坦诚相待,一起找出路、想对策、谋实招;用体谅凝聚共识,善于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立场上想问题,在相互理解中统一思想,在彼此包容中增进共识。特别是企业家是社会的功臣,是富民强市的宝贵财富。xx的发展,需要一支坚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同样也需要一支规模宏大的企业家队伍。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健全容错保障机制,在全社会强化创业光荣、发展有功、鼓励创新、宽容失误、遏制腐败的导向,营造尊重、爱护、服务、成就企业家的浓厚氛围,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和企业家的积极性。
今明两年,我市部分民主党派、市工商联将陆续换届,人大、政协也面临换届。在这个过程中,对有贡献的非公经济人士做适当政治安排是一项重要工作。要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认真考察,做好综合评价,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强、行业代表性强、参政议政能力强、社会信誉好的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推荐出来,用起来,形象树起来。各级工商联组织要牢牢把握“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切实担负起指导、引导、服务职责, 最大限度把广大企业家团结起来,促进我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第四篇: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突出发展民营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民营经济是以私营个体经济投资、经营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近年来,随着镇党委、政府在鼓励发展民营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概括起来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即:总量不断扩大,质量日益提高,结构有所完善,贡献逐步攀升。
民营经济虽然取得很大成效,但还未形成具备迅速扩张能力的基础;虽显示出自身的特点,但还未构成增强区域竞争能力的特色。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发展速度不快,发展总量不大,民营经济注册资本不高,发展水平不高。造成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问题,除了民营经济本身的管理机制、发展结构问题外,在外部条件上重要地位与社会待遇的矛盾,资金需求与资金流向的矛盾,投资需求与投资环境的矛盾也是造成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方面。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加大各项措施落实力度,努力创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民营经济发展机制和创业环境。
(一)加大思想解放力度,突破对民营经济的束缚。目前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仍然是思想不够解放。解放思想的本质就是在尊重事物客观规律基础上的突破和创新。解放思想必须鼓励探索,允许失误。不进行探索,就不会有突破;不宽容失误,1
就不会有创新。加快发展民营经济,首先要抓突破。要突破对民营经济准入市场的束缚,所有竞争性领域,都要让民营经济进入,不得有任何限制。
(二)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打造民营经济投资创业的 福地。资本是投资创业的前提、经济发展的基础。民营经济需要加快自身资本的积累,更需要加大对外部资本的集聚。发展民营经济,必须确立“藏富于民”、“蓄水养鱼”、“先予后取”、“与民让利”的思想。如果商务成本较高,税赋负担较重,如果民资领域的项目风险都大,效益都低,本地的民资就会留不住,外地的民资就会引不进,创业的民资也会长不大。要在政策上重点扶持科技型、外向型、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型和农产品深工型等四类民营企业的发展。
(三)加大环境优化的力度,加快建设民营经济的服务体系。环境是竞争力,也是生产力;硬环境是成本,软环境也是成本。受区域位置和实力的制约,乡镇为投资者降低“硬性成本”的条 件毕竟有限,但政府服务的“软性成本”下降的空间却很大。要 加快建设以政策性引导、商业性为主、互助性补充的多形式、多 渠道、多层次的民营经济担保体系,切实解决民营经济担保难、融资难的问题。
(四)加大载体建设的力度,为民营经济发展搭建新的平台。新的形势下发展民营经济,既要遵循市场规律的要求,增强对优势民营资本的吸引力和集聚力,更要在更高的起点上,依据市场
机制的作用,放大区域民营经济的辐射力和竞争力。要从坚持可持续发展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高度,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高起点地建设工业园区、特色产业和专业市场,充分发挥工业化和城镇化、产业化和市场化的互动效应,使这四大载体成为催生民营经济的孵化器,建设民营经济跨越发展的新平台。
第五篇:全市制造业大会暨民营经济大会发言提纲
全市制造业大会暨民营经济大会发言提纲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创新发展机制,提升发展素质,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发展环境,全市制造业及民营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一、全市制造业、民营经济运行情况
工业经济运行平稳。主要指标稳定在合理区间。一季度,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5亿元,同比增长11.6%;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105亿元,同比增长10%;实现全部工业应税销售191.9亿元,同比增长17.4%;完成工业用电量4.2亿千瓦时。转型升级成效初显。一季度,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75.7亿元,新兴产业产值20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5%和5.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分别达53.5%和39.1%。江苏捷捷微电子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我市上市企业达4家。神通阀门获得工信部首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海四达电源、盖天力药业、捷捷微电子等21家企业入围江苏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储备示范企业。加强技术装备和质量品牌建设,完成技改投入66.1亿元,组织申报XX年省重点技术创新计划项目15项。重点产业企业支撑有力。一季度,全市“三优三新”产业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372.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72.3%,同比增长13.1%;全市50强重点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应税销售80亿元,大唐电厂、东成电动工具、振华重工、华峰超纤、拜耳医药等8家重点企业应税销售增量均超过5000万元,形成增量超15亿元,拉动全市应税销售增幅9.3个百分点。
(二)民营经济贡献份额不断提升。一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民间投资144.7亿元,同比增长14.1%;民营经济入库税金24.1亿元,同比增长8.7%,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达82%;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72.6亿元,同比增长11.1%;实现总产值515.2亿元,同比增长11.6%。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1565户,完成市下达任务的20.9%;新增私营企业804家,净增私营企业注册资本53.4亿元;新增小规模纳税人3010户,完成市下达任务的60.2%。
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开展“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深入实施重大项目建设“双十”三年行动计划,有力推进100个重大项目建设。一季度,全市完成全工业投资107亿元,同比增长10.4%,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1.1%;服务业投资68亿元,同比增长16%。实施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36个,其中10亿元以上13个,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1个,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28个,23个***市级以上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4.7亿元。华滋海工、广汇LNG分销转运站一期等项目竣工; 华峰超纤二期、林洋光电产业园一期、姚记扑克产业园一期等项目加快建设;另10个新开工项目正按照时间节点,序时推进。
科技创新深入实施。落实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一季度,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产值比重53.6%,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55%。新申报省重大成果转化项目3项,省重点研发计划10项,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项目2项。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深入推进,启东产业研究院、XX大学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完成前期各项准备工作。扎实开展产学研对接,先后组织“启东—上海地区高校”等产学研合作洽谈会4场,达成合作意向12项。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实施,全市完成专利申请量800件、发明专利申请量260件、授权专利量300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23件。3月20日,我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市。
融入上海步伐加快。大力实施接轨上海“参与、联动、服务”战略,沪启合作不断深入。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市委、市政府即举行对接服务上海工作协调委员会揭牌仪式,全面推进对接服务上海工作。抢抓上海产业转移机遇,加强与上海张江药谷、紫竹科学园区对接,合作共建、产业联动模式不断完善。对沪招商活动深入开展,成功举办“对接服务上海投资环境说明会”“电子信息产业专题说明会” 等各类投资推介会42场次,全市新签约、注册来自上海的超亿元产业项目39个,引进上海产业协作项目资金126亿元。至纯科技、诺斯安通讯、同磊科技等项目成功签约落户。
二、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
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在国际经济形势影响下,部分产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尤其是海工及重装备产业集群受石油价格持续低迷影响,再加上市场订单减少、交船周期延长、融资困难等因素,海工企业普遍感到发展压力较大。
资金瓶颈制约依然严重。部分企业存在固定资产挤占流动资金现象,加之市场行情不理想,资金回旋空间更加狭窄;同时我市部分民营企业相对规模偏小,导致金融机构惜贷,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企业管理水平尚需提高。部分企业还未建立现代管理体系,管理水平较低;标准化工作滞后,产品竞争力不强;技术创新、教育培训等投入较少,研发能力不足;民营企业中有影响力的品牌较少,品牌经济发展还需加大力度。
三、下阶段工作举措
一是进一步培育企业做大做强。针对当前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们将进一步落实调结构、稳增长的各项措施,密切关注经济运行的外部环境和市场预期,主动加强对各镇、园区和工业企业的指导和服务。继续对重点指标进行“上旬预警、中旬监测、下旬汇总”,定期召开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联席会议,不断提高研判调度的前瞻性和有效性。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全市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通过调研走访、上门宣讲等多种方式,将政策宣传好、执行好、落实好,进一步营造宽松政策环境,坚定企业发展信心。深入推进“三优三新”产业,确保优势产业提质增效、新兴产业总量规模扩大,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年实现工业应税销售突破800亿元。切实加快龙头型、基地型企业培育,重点遴选一批规模扩张快、税收贡献高、技改势头猛的产业龙头企业,因企制宜的制定发展目标,实行“一企一策”目标管理,力争培育应税销售净增10亿元以上企业3家、亿元以上企业15家,新增规模企业30家。
二是进一步狠抓项目建设。围绕省、***市重大项目和我市“双百工程”项目,突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加快推动恒大童世界、天成粮油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快胜狮二期、华峰二期、日立金属、尚华医药等项目建设,推进广汇能源、姚记扑克、米歌酒庄、海四达能源二期等项目年内竣工投产,力争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3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6个。切实发挥好政府纽带服务作用,积极主动做好向上沟通、对接工作。通过政策引导,财政激励等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贷款力度;同时,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加快上市直接融资步伐,力争 全年5家企业挂牌上市。
三是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鼓励年销售5亿元以上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全年新增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6家。加快建设启东产业技术研究院、北大生命科学华东产业研究院、尚华启东生物制药科创中心等十大创新功能平台,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集成的重大创新载体。围绕产业发展的共性需求,积极构建海工船舶、电动工具、金融服务、建筑产业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全年力争新增1家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家以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推动科技和金融深度对接,切实提高创新转化效益。
四是进一步建构建民营经济服务体系。以启东高新技术创业中心、启东市科技创业园、启东市吕四科技创业中心等中小企业创业基地为依托,建设民营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吸纳具备条件的融资担保、信用评级、财税代理、法律顾问、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电子商务等专业服务机构入驻,抓好政策、服务、信息的整合、链接、共享工作,为民营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培育启东滨海工业园的外XX产业园、祝桥工业园、上海自贸区启东生物科技创新协作园、博士创业园,启东经济开发区互联网产业园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平台。
五是更高层次接轨上海。把上海作为全市招商引资“主阵地”,密切关注上海企业外迁群,更大力度推进招商选资 工作,力争全年新签约在沪外迁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超100个、新增产业投资超200亿元、接待上海客商超300批次、接待上海游客超400万人次。坚持错位发展、配套联动,进一步强化八大园区与上海区镇、重点企业的合作共建,增强对上海高端产业、优势资本、创新要素的吸引力。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深化与上海张江药谷、北大生科院合作,推进建设专业化的生物医药园区。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本次会议为契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县市区的宝贵经验,紧紧咬住全年目标任务,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更高的工作标准,更实的工作举措,迎难而上,奋力突破,全力推动全市制造业、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启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