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3.贵州-电视电话会议发言材料0427[范文模版]
筑牢同步小康前沿阵地
努力实现农村贫困群众“居有所安”
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6年4月29日)
贵州省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省份,是全国全面小康建设的“短板”。贵州摆脱贫困是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与全国缩小差距的一个重要标志。2008年贵州率先实施农村危房改造试点,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累计改造农村危房262万户,近千万农村贫困群众实现了“居有所安”,有力促进了贵州省全面小康建设。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精准确定补助对象,落实三最原则
针对农村困难群众经济条件和房屋危险等级等不同情况,贵州省率先实施由贫困类别和危房等级结合来认定农村危房改造对象,即贫困类别分为五保户、低保户、困难户、一般户四种类型,危房等级分为一级危房、二级危房、三级危房(分别对应国家D级危房、C1级危房、C2级危房)三种类型,形成了四级十二类的分级分类补助标准。随着农村危房改造的深入推进,为防止最贫困农户因补助标准低、无力自筹资金而放弃改造的问题,经调研研究,我省将原来的四级十二类分级分类补助标准优化调整为两级六类,即将属 于省扶贫办建档立卡贫困危房户划分为“贫困户”,家庭年收入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其他危房户划分为“困难户”;危房等级仍分为一、二、三级不变,贫困户户均最高补助将达到3.5万元,减轻了农村最困难群众的筹资压力,体现了农村危房改造重点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倾斜的原则。
二、科学调度,创新责任体系
省级成立了以常务副省长为组长,分管副省长为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农村危房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各地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工作机构。建立了五级组织领导体系和责任体系,即省级负责任务计划、进度调度、督促监督的总体责任,市级负责任务分解、工作协调、目标控制的管理责任,县级负责对象审批、任务落实、资金拨付、技术指导、验收备案的主要责任,乡镇级负责对象审核、任务实施、巡查指导、质量管控的直接责任,村级负责对象评议、对象管理、任务申报、支持配合的具体责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实行责任管理“五到县”措施。即建设计划下达到县、任务落实到县、资金拨付到县、目标和责任明确到县。
三、加强指导,保障质量安全
全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牢牢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意识,组织技术力量开展危房改造施工现场质量安全巡查与指导监督,加强乡镇建设管理机构建设,提高服务和管理农村危房改造的 能力,在农村危房改造地基基础、抗震措施和关键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蹲点逐户进行技术指导,及时提出处理建议并督促整改落实。组织编制了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用手册、设计图集等,并免费发放农户。我厅还开展了“送技术到基层”,聘请专家分赴各地开展技术培训,并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等有关部门针对农村基层管理干部开展农村危房改造管理培训,培训费用统一从省级农村危房改造办公经费中列支,有效地增强了基层干部的理解力、执行力。指导各地开展农村工匠培训,将农村危房改造建房内容作为重点培训内容。2008年以来,共计培训基层技术、管理干部6千余人次,培训工匠1万余人次。2012年,云南彝良、贵州威宁交界地震中,威宁县改造后的农房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件,极大保障了农村群众生命财政安全。
四、以农村危房改造为抓手,引领乡村建设
以农村危房改造为契机,推进农村住房风貌管控。通过 科学规划、风貌管控、严格管理,改善农村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质量。充分挖掘代表贵州文化“脸谱”的建筑元素,编制建筑图集,引导农民建设具有地方特色、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住房,目前全省共编制40余套。鼓励、引导、帮助有条件的农危改户按照“功能完善、设施配套、环境优美、风貌协调”标准进行提升改造,进一步提升房屋居住品质。结合我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推进水、电、路、讯、寨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步建 设,深入开展了改厕、污水垃圾处理、绿色村庄建设等工程,努力将乡村建设成为了美丽、宜居、和谐、幸福的家园。
困难群众改善了住房后,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如,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田家沟农民自编自演《十谢共产党》的花灯戏,发自内心的唱出了新时期广大农民群众的心声,表达了对农村危房改造等惠农政策的拥护。
各位领导,同志们,8年多来,贵州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中央领导高度关注和肯定,李克强同志视察贵州时指出:“贵州以解决农村危房改造为切入点的民生问题取得新的进展,贵州的农村危房改造为全国提供了新鲜经验”。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努力实现农村贫困群众“居有所安”,切实把这件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办实办好,让更多贫困群众得到实惠。
第二篇:贵州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贯彻落实中央会议精神
贵州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贯彻落实
中央会议精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2014年01月21日 09时37分
来源:贵州日报
1月20日上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主持会议。会后,贵州省立刻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会议要求作出部署。
省委书记赵克志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省政协主席王富玉,省委副书记李军,省委常委谌贻琴、宋璇涛、刘晓凯、石晓、孙永春、秦如培、廖国勋、陈刚分别在北京主会场和贵阳分会场参加会议。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和党组成员,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省武警总队主要负责同志,中央第十五督导组部分成员在贵阳分会场参加会议。
赵克志在讲话中指出,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肯定了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绩,深刻阐述了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工作的方针、原则、目标和要求。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内涵丰富、要求具体,既是对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思想动员,也是对全党上下进一步坚定党性、端正党风、严肃党纪的一次深刻教育。全省上下要迅速组织传达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工作部署要求上来。
赵克志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深刻学习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绷紧“认真”这根弦,切实抓好第一批教育活动的总结,做到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各地、各单位党委党组,要拿出专门时间学习讨论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坚持用讲话武装头脑、提升责任感,坚持从严要求、增强认真劲,坚持探索创新、更好地转作风办实事。二要认真做好贵州省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和第二批活动的启动工作,用抓作风、改作风、转作风的实际成效,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要坚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开门搞总结、坚持用制度管长久、坚持深化对规律性的认识,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益探索和新鲜经验转化为党的建设的宝贵财富。要深刻认识开展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紧迫性,全面把握活动面临的新对象、新形势、新特点,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要坚持主题不变、镜头不换,坚持理想信念,坚持知行合一,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切实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防身治病、自我净化,不断取得教育实践活动的新成效,更好地依靠人民群众走向未来、赢得未来。三要坚持为群众服务、让群众满意,以改进作风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针对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更贴近基层和群众的特点,要更加注重开门搞活动、更加强化问题导向、更加注重严格要求、更加注重衔接带动、更加注重分类指导,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回应群众的期待,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赵克志强调,春节临近,各地各部门要坚持统筹兼顾,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推动全省上下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社会稳定持续向好、党员干部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持续向好。要坚持廉洁自律,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认真贯彻《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严禁公款消费、杜绝吃拿卡要,加强正风肃纪、严惩顶风违纪,切实巩固“四风”整治的结果。
参加会议的还有:在筑参加“两会”的各市(州)、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各督导组组长及办公室负责同志,省委有关部委、省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在筑省属高校、省管国有企业主要负责同志,中央在贵有关单位负责人。(记者 赵国梁)
第三篇:全省教育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发言材料0622
全省教育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发言材料0622
发言材料汇编
湖南省教育厅2017年6月 目
录 1.在全省教育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湖南省财政厅 12.在全省教育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 73.在全省教育扶贫工作电视电话推进会上的发言——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114.建立“一对一”帮扶模式 扎实推进教育脱贫攻坚——醴陵市教育局 165.合作培育
公费就读
定向就业 县级农村教师培养计划探索教育扶贫新途径——桑植县人民政府 196.严细准实
着力构建脱贫致富长效机制——中共湖南商学院委员会 22
在全省教育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湖南省财政厅2017年6月21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教育公平的关键所在。省财政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做好财力保障等服务工作。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结合财政职责,谈两点意见。
一、近年来财政支持教育扶贫的主要工作扶贫先扶智,扶智先育人。近年来,各级财政在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的同时,进一步聚焦贫困、关注薄弱,实行政策和资金倾斜,教育扶贫工作正取得积极成效。一是聚焦贫困地区,给予倾斜支持。一方面,对于中央规定由各级财政分担的教育投入事项,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高中生均公用经费、高中(中职)免学费和国家奖助学金政策等,坚持中央和省拿大头的原则,对51个贫困县执行最高的资金补助比例和最低的资金分担比例,尽可能减轻县级的资金筹措压力。另一方面,在按因素法分配薄弱学校改造、学前教育发展等专项资金时,将51贫困县都划归一类项目县,予以特别倾斜支持。据统计,2016年,省财政拨付安排51个贫困县各类教育转移支付资金105.2亿元,占省对市县教育转移支付资金规模的52.4%。二是聚焦困难学生,确保学有所教。以各类国家奖助学金、免学杂费等政策为主要内容,建立健全了覆盖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各个学段,多种资助方式相结合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特别是2016年以来,在国家规定的学生资助政策之外,省财政安排资金,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范围扩大到所有贫困县,对民族县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建立了高校毕业生赴贫困县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制度。2016年全省投入各类学生资助资金123.9亿元,约838万学生获得资助。三是聚焦薄弱学校,改善基本条件。支持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和高中、中职学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计划,按照“保基本、兜底线、促均衡”的原则,支持补齐办学短板,保障基本办学条件。通过争取中央支持和省级新增投入,2016年省财政拨付安排各类教育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资金65.7亿元,市县财政也通过调整支出结构,整合存量增量,千方百计增加投入,按照规划、对照标准统筹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四是聚焦乡村教师,促进师资均衡。中央和省财政安排补助资金,支持实施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定向培养计划,建立了省级统筹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支持实施 “三区”教师支教计划、义务教育校长教师轮岗交流计划,建立了发达地区城市学校与贫困地区薄弱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机制;支持实施农村基层教育人才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政策,进一步提高贫困地区教师待遇水平,缓解了基层教师“派不进、留不住”的问题;支持实施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通过置换脱产研修、送教下乡、网络研修等方式,提高乡村教师的素质水平。2016年,中央和省财政安排用于乡村教师培养培训以及提高待遇的资金规模达到34.4亿元。
二、支持推进教育扶贫工作的措施要求当前,教育扶贫已经进入攻坚决胜阶段。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各级财政部门更要高度重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应对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增量投入空间收窄的新形势,配合教育等相关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圆满完成教育扶贫各项目标任务。一是加大财政投入,保障教育扶贫的资金需求。推进教育扶贫,投入保障是关键。按照中央和我省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挂钩事项的要求,教育投入不再与财政收支增幅挂钩考核,但依然是各级财政优先保障的重点领域,今年国务院新印发的“十三五”教育规划,强调要通过加强政策设计、制度设计、标准设计带动投入,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国务院最新文件要求,结合省委省政府建设教育强省和推进脱贫攻坚的战略部署,积极克服困难,切实加大投入,优先保障教育扶贫的资金需求。对已经明确分担比例的,要严格按照规定比例落实到位;对要求列入年初预算的,要在年初预算中予以优先保障;对已编实项目规划的,要对照规划落实资金。同时,要积极鼓励通过校企合作、社会捐赠等方式,多方筹措教育扶贫所需资金。二是完善支持政策,提高教育扶贫的精准程度。目前,我省既有教育扶贫的总体规划,也有针对贫困学生、薄弱学校、乡村教师的分项支持政策,但实际执行中,客观地说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政策落地、资金投入的精准程度不高。各级财政部门要配合教育等部门,在教育扶贫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分析总结问题,逐步调整完善政策。特别是在贫困学生资助方面,要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形成合力,要注重区分不同家庭的经济困难程度,实行分档资助,优先将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纳入范围并尽可能列为最高资助档次;要督促学校按规定比例从事业收入中计提资金用于学生资助,结合扶贫口安排的“雨露计划”等资金、各类公益组织发起的社会捐赠等资金,进一步提高特困学生资助标准,保障学生不因贫而失学;要严格控制“一边免费、一边收费”行为,以及以自愿名义组织征订教辅、参加培训班等变相收费行为,尽可能减轻学生的就学成本,确保家庭不因上学而贫困。根据力力副省长的指示精神,最近,我们正配合省教育厅、省扶贫办等部门就如何做好贫困学生精准资助工作开展调研,各市县也要大胆探索创新,积极完善政策措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模式,省财政将通过相关专项给予奖补支持。三是加强监督管理,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管好用好财政资金与加大投入同等重要。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教育、扶贫等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和绩效考核力度,并将检查考核结果作为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对工作开展好、资金使用绩效高的地区,给予挂钩奖励。对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资金的,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各地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强化监督检查,规范资金使用,将资金落实到教育扶贫对象上去,将日益增加的财政投入转化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要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和资金的统筹使用,做到任务有机结合、项目无缝对接,既要集中财力办大事,突出支持薄弱环节,又要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要督促学校加强财务管理,把好资金使用“最后一公里”关口。要科学设立绩效目标,主动开展绩效自评,自觉公开项目进展和资金安排等信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今年9月起我省要全面实行民生资金“互联网+监督”,各地要认真做好相关准备,按要求将教育扶贫资金分配使用的全过程,都公开在互联网上,既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又切实加强政策宣传。总之,教育扶贫是“两不愁、三保障”和“五个一批”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的重点工作,各级财政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扎实工作,力争做出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谢谢大家!在全省教育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2017年6月21日 力力副省长、各位领导、同志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的庄严承诺。省人社厅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勇于担当、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为取得全省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提高认识,着眼大局保障民生、培养人才、促进就业是人社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扶贫工作高度契合,目标高度一致。因此,人社部门做好扶贫工作是职责所在,义不容辞。我们要按照总书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的指示精神,从全局和战略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工作,把扶贫攻坚作为人社部门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其他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推进,狠抓落实。
二、创新政策,精准发力近年来,人社部门继续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和完善了“1+3+X”的就业创业和职业培训政策体系。按照“城乡统筹、就业导向、技能为本、终身培训”的原则,建立了覆盖对象广泛、培训形式多样、管理运作规范、保障措施健全的职业培训工作新机制。健全了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对企业职工、农村转移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子女和未就业劳动力、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开展了大规模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全省每年社会化培训达100万人次,技工院校学制教育在校生规模达15万人。同时我们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逐步提高了职业培训经费在就业专项资金中的支出比重,实施了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子女和未就业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全免费政策;加大了公共就业服务、创业带动就业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全方位构建了培训、鉴定、就业、创业等政策保障体系,为技能扶贫、就业、创业脱贫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通过综合施策,劳动者就业技能得到普遍提升,就业形势保持了基本稳定,失业率保持在4.15%的较低水平。对贫困家庭而言,基本实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三、突出重点,技能扶贫开展贫困人口大规模技能培训,是实施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坚决打赢我省脱贫攻坚战、解决就业结构性矛盾、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要充分发挥人社部门优势,整合系统资源,创新培养模式,按照国家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技工院校技能扶贫千校行动,把技工院校技能扶贫行动作为人社部门开展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按照“四定原则”,深入推进。一是定点。要在全省范围内选择30家办学条件好、专业设置齐、办学质量高的技工院校,就近对接全省51个贫困县,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子女开展技能培养或学制教育。二是定员。加强和扶贫部门协调,实现信息共享,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有培训愿望的两后生子女全部纳入技能扶贫范围,充分掌握培训需求,登记造册,分批次统一开展技能培训。三是定向。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子女参加技能培训和技能考核后,各技工院校及政府就业服务部门要跟踪做好就业服务。利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务协作平台推介到珠三角、长三角、长株潭地区就业。四是定岗。各技工院校要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和企业达成人才培养协议,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开展订单培养、定岗培养,确保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子女“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毕业即上岗”。要加强对技工院校技能扶贫行动的经费保障,凡就读技工院校的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两后生子女免除学费、住宿费、书籍费并给予适当生活补贴。对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未就业劳动力实行免费就业技能培训,并给予交通费、生活费补贴。同时我们协调省扶贫办,在扶贫部门实施雨露计划的基础上,将人社部门职业培训的优惠政策叠加给予补贴。承担对口技能扶贫的技工院校要成立技能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学校主动对接贫困县人社、扶贫等部门,老师要对接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及就读技工院校的贫困家庭子女,做好政策宣传、组织招生、实施培训、推荐就业等相关工作。
四、强化服务,促进就业各级人社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就业服务,建立“技能培训-技能鉴定-推荐就业-扶持创业”的“一条龙”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教育扶贫既开花更结果。一是要将扶贫工作和“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去哪儿”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结合起来,组织开展针对贫困地区和就业困难群体的专场招聘会,提供“天天有岗位,时时在招聘”的公共就业服务;二是要将扶贫工作与人社部门实施的就业扶贫相关专项计划结合起来,统筹实施、同步推进;三是要将扶贫工作与农村贫困劳动力素质提升和转移就业工作结合起来,做好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维护权益三位一体服务,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四是要将扶贫工作与劳务协作脱贫结合起来,围绕“全覆盖、建机制、稳脱贫”的目标,实现精准对接、稳定就业、增收脱贫。
在全省教育扶贫工作电视电话推进会上的发言 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2017年6月21日 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扶贫部门如何深入推进教育扶贫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切实深化教育扶贫的责任担当。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而比贫困落后更可怕的是贫困代际传递。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个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是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扶贫理论与实践。实施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五个一批”的主要任务,是脱贫攻坚“三个保障”验收的一项核心内容,是贫困家庭的最大期盼。自2015年10月17日启动“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以来,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着力推进教育扶贫,先后为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改革实施了20多项特殊的教育扶贫政策,基本实现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普及、学校基础设施条件完善、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农村教师生活工作条件改善等目标。目前,全省尚有贫困人口330万人,正在就读的贫困学生80多万人。从这次省委、省政府组织的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大督查收集的情况看,各地教育扶贫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地方教育扶贫政策体系尚不完善;有的地方教育扶贫政策落实不够到位或执行出现偏差,存在“该扶的没扶,不该扶的扶了”等现象;有的地方扶贫助学对象没有精准瞄准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有的地方教育扶贫结对帮扶行动流于形式;有的地方教育扶贫项目资金管理和工作台账管理还不规范等等。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讲话时强调,交通、水利、金融、教育、健康等扶贫行动要加强。全省各级扶贫部门一定要深刻领会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强化教育扶贫的责任担当,充分发挥扶贫部门在脱贫攻坚中“参谋部、督查队、排头兵”的作用,积极主动配合教育等牵头部门,全力推进教育扶贫全覆盖,全力打好教育扶贫攻坚战,彻底拔掉“穷根”,斩断贫困代际传递。
二、切实履好教育扶贫的工作职责。作为扶贫部门,在教育扶贫上要重点履好”三大职责”。一是履好“精准识别教育扶贫对象”的职责。全省各级扶贫部门要按照“定点定向、精准到户、不落一人”的要求,全面摸清教育扶贫底数,明确教育扶贫的范围对象,夯实教育扶贫的工作基础。当前要以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为基础,结合正在开展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清理工作,切实把贫困学生家庭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包括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分布情况,各学段就学情况,失学辍学情况,享受政策资助的情况,接受职业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情况,培训需求和愿望情况,都要逐一摸清,做到“五清”:底子清、问题清、对策清、任务清、责任清,建好工作台帐,构建到校到人的教育扶贫体系,为实施教育扶贫提供真实情况和准确依据。二是履好完善健全“教育扶贫政策”的职能。全省各级扶贫部门要切实履行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责任,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积极配合教育、人社部门加强调查研究,对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标准,认真梳理、分析研判现有各级各类教育扶贫政策措施制订出台情况、执行落实情况,看还需要具体细化哪些政策,出台哪些具体措施;看哪些政策落实了,哪些政策还没有落实,没落实的原因是什么。积极加强与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的对接配合,建立健全教育扶贫工作联动机制。针对建档立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非寄宿生未享受政策资助、高中阶段特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不够等问题,研究解决教育扶贫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困难问题,完善配套政策,全面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全覆盖的困难学生资助网络体系,实现全省教育扶贫政策体系全覆盖。同时,注重信息资源整合。要加快与教育、民政、残联等部门建立起教育扶贫信息系统和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基础数据和需求信息互通互联、资源共享、比对一致,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精准识别和精准资助的水平;与教育、人社等部门教育培训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教育扶贫资源的优化组合。三是履好“突出抓好雨露计划”的职责。认真组织实施“雨露计划”,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的教育资助和技能培训力度,促进贫困人口有效增强内生动力。一方面,要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全部享受“免”“补”政策、扶贫助学补助,并从今年起将补助标准提高至每生3000元/年,今年要确保5万名贫困新成长劳动力参加职业教育培训。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特困家庭扶贫助学的力度。对因贫困面临失学、辍学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中义务教育、普高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在教育部门资助的基础上,扶贫部门要严格程序,认真审核,实行叠加资助政策,确保其能继续接受教育。在培训措施上,要结合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提升需求和市场需求,紧扣就业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培训项目,着力补齐劳动力技能素质短板,努力拓宽贫困劳动力接受培训的渠道,使贫困劳动力“主动学、学得起、学得好、输得出、带得动”,实现劳务输出从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在促进就业创业上,各级扶贫部门要将培训就业与本地产业发展相结合,同步推进贫困人口培训就业和地方产业“双赢”发展。积极配合人社部门认真开展技能脱贫千校行动,积极推广郴州等地“免费拎包就读就业”、“就业扶贫车间”等培训就业新模式,大力推广郴州、新田“一户一产业工人”培训就业工作经验,有效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就业,提高其自主脱贫能力。
三、切实保障教育扶贫政策举措落地见效。一方面,狠抓工作督查。扶贫部门每次组织的督查巡查,要将教育扶贫作为重点内容。通过跟踪督查、随机抽查、定点检查和专题暗访等方式,掌握工作动态进度,发现问题及时督促限期整改到位,确保政策不偏向,工作不走样。另一方面,从严考核评估。我们要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切实以考核评估为抓手,不断完善考核办法,细化评分细则,较真碰硬抓考核,通过最严厉的教育扶贫考核让各级各部门都有压力,强力推进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
总之,全省各级扶贫部门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力力副省长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履责尽责,为打赢湖南教育扶贫攻坚战作出自己应有的积极贡献。建立“一对一”帮扶模式扎实推进教育脱贫攻坚 醴陵市教育局2017年6月21日 按照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的统一部署,在醴陵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醴陵市教育局紧紧围绕“教育脱贫一批”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国家扶贫政策,积极创新精准扶贫机制,建立了“一对一”精准帮扶体系,实现了贫困学生扶助“全覆盖、全方位、全天候”,《湖南日报》《中国教育报》对我市教育扶贫的做法进行了报道。
一、健全体系,构建“一对一”帮扶新模式一是“一对一”结对。在精准摸底的基础上,对全市6355名建档立卡户贫困学生,分别安排一名属地教师和一名属校教师进行帮扶,并建立台帐。二是“点对点”帮扶。认真指导帮扶教师制定帮扶方案,根据学生实际,分别落实困难资助、心理辅导、学业指导、思想引领等帮扶措施,做到“一人一案”;积极组织帮扶教师上门家访,帮助学生解决家庭困难、改变不良习惯、增强生活信心、提高学习成绩,做到“一年十访”;严格要求帮扶教师填写《帮扶工作手册》,全面记录教育扶贫政策、学生家庭信息、帮扶工作纪实,做到“一人一册”。三是“心贴心”服务。去年以来,为全市所有病残孩子“送教上门”,让他们共享“阳光雨露”;为全市留守儿童举办心理辅导讲座79次、上心理辅导活动课155节,让他们喝上“心灵鸡汤”;为277个山区班级配置了图书角,给边远山区学生送去书籍,让他们憧憬“诗和远方”。
二、创新机制,形成“一对一”帮扶新格局一是四级联动,压实帮扶责任。市局设立扶贫工作办公室,片区督学责任区设立专职扶贫督学,市直学校、镇(街道)中心学校设立专职扶贫专干,各中小学校设立扶贫工作负责人,形成了“市局统筹、片区督促、镇街带动、学校主体”的四级联动工作机制。二是三方协同,增强帮扶合力。建立帮扶教师与相关职能部门、镇政府(街道办)和村委会扶贫负责人联系制度,加强各方信息沟通,充分挖掘扶贫资源,帮扶合力明显增强。三是双向考核,确保帮扶实效。制定了《教育精准扶贫考核工作办法》,采取市局考核和学生评价两种途径,通过电话调查、资料查阅、问卷收集、集中座谈、实地走访等形式,对教师帮扶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确保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三、拓宽思路,实施“一对一”帮扶新举措 一是拓宽资助渠道。在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同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扶贫助学,实施“天天慈善一元捐”助学工程,举办“大爱瓷城·金秋助学”活动,组织一对一“认领”贫困学生活动,引入和成立了各类助学基金组织5家,涌现了一大批助学爱心人士。国家资助政策出台十年来,我市共筹集社会助学资金 4000多万元,开展大规模爱心助学活动70多次,资助贫困学生13000余人。二是丰富活动载体。利用醴陵教育微信公众号,开辟“教师扶贫日记”、“我身边的好教师”专栏,开展“优秀扶贫日记评选”活动,并汇编成册;举办“自强之星”评选活动,开展“我身边的资助故事”、“感恩有你”等主题征文活动,表彰帮扶榜样,树立励志典型,引导帮扶工作步步推进。三是开展扶贫培训。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依托职业学校和镇农校,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促进贫困家庭就业创业,让每一位帮扶教师成为贫困家庭的服务者、脱贫致富的领路人。教育扶贫,任重道远。我们将以此次扶贫推进会为契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打赢脱贫攻坚战,同心共筑中国梦。
合作培育
公费就读
定向就业县级农村教师培养计划探索教育扶贫新途径——湖南省教育扶贫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 桑植县人民政府2017年6月21日 桑植县位于湖南省西北边陲,全县辖23个乡镇,299个村(居)委会,47万人口,是贺龙元帅的故乡、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共有124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9270人,其中学生16639人,“因学致贫”问题突出。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为深入贯彻落实“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工作要求,我县大胆探索教育脱贫模式,在省教育厅大力支持下,首创“县级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扶贫计划”,自2016年起至2020年,由县政府出资,每年从我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中选拔一批优秀应届初中毕业生,委托长沙师范学院培养五年制专科层次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安排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将帮助贫困家庭脱贫致富与充实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相结合,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提供有力支撑。
一、摸准扶贫脉搏,确保培养计划切实可行为探索教育扶贫新模式,我县总结多年来扶贫经验,按照三个结合的工作理念,创新实施了县级公费定向农村小学教师培养计划。一是与现行教师培养政策相结合。县级农村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扶贫计划是省级培养计划的延伸和发展,不需要单独制度政策,降低了政策障碍。二是与贫困家庭实际需求相结合。教育支出压力是很多贫困家庭致贫的重要原因,县级农村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由县级财政全额负担,每生每年1万元,其中培训经费6000元、基本生活补助4000元,极大减轻了贫困家庭的就学压力。让贫困家庭学生成为国家正式编制教师,相对其它帮扶措施更加有效,真正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三是与农村教师发展需求相结合。相比普通的公费培养农村教师,回本乡任教的贫困家庭学生能够就近照顾家庭,更能安心扎根于基层,充实农村教师队伍,填补农村教育资源空缺,有效地解决了农村教师“留不住、下不去、教不好”的痼疾,是一种扶贫支持教育、教育反哺扶贫的可循环模式。
二、完善审核机制,确保培养计划对象精准为确保培养计划的有序进行,各有关部门群策群力,共同推进工作开展。一是全面调查摸底。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县401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调查摸底,建立贫困学生基本情况数据库。2016年全县共有258名孩子符合招生报名条件,完全满足招生名额。二是广泛实施宣传。利用电视台、报社、网络媒体等多种途径向社会发布招生政策和招生计划,并由学校向每一位学生进行宣传,做到了宣传发动不留“空地”。三是严格进行审核。按照招生录取程序,学生一律持本人户口簿和县扶贫办发放的《扶贫手册》进行报名,由初中毕业学校和县扶贫办审核,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考试录取结果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三、强化校地合作,确保培养计划高效优质我县与长沙师范学院携手合作,建立在校培养期间沟通协调机制,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和跟踪管理工作,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一是科学分配就读学生,将50名学生平均分配到其他班级,与其他入学新生同等待遇,消除了贫富歧视和学生的自卑心理。二是量身定制培养方案,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全科型”小学教师。设置入学辅导课程,通过团体辅导帮助新生适应环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自信,不断进步。三是定期进行回访,定期组织专门队伍到长沙师范学院就扶贫招生委托培养工作进行回访,通过和在校学生进行座谈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县教育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其它地区教育扶贫工作中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更值得我们进一步学习和借鉴。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再接再厉,推进我县教育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严细准实
着力构建脱贫致富长效机制 中共湖南商学院委员会2017年6月21日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驻村帮扶是落实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近三年来,在驻点帮扶村新邵县兴东村,学校党委始终坚持“严、细、准、实”,着力构建起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
一、抓“严”基层党建,着力打造“永不撤走的工作队”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针对村里党员意识淡薄、思想观念保守等问题。严抓班子配备,选优配强干部,将廉洁务实、敢于担当的党员充实到村支“两委”,换届后的6名成员,均具有高中或大专学历,70后和80后成为班子的中间力量。严抓教育培训,建立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的学习制度,推动学习教育制度化常态化,组织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学生志愿者与村支部、党员开展专题学习研讨,选拨20余名党员赴外学习培训,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严抓党员管理,实行党员积分制,推动党员联系区和责任岗等制度,实行“三会一课”纪实管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将党员置身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村党支部的群众满意度由全县370名跃升至第29名,村里连续两年实现村民“零上访”。
二、抓“细”基础建设,着力补齐“民生短板”要想富,先修路。针对全村“出行难”、“住房难”、“喝水难”和“灌溉难”等老问题,我校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实施上求精、求细,不搞“手榴弹炸跳蚤”。抓“细”道路建设,新修5条机耕道,硬化68条通组入户公路。抓“细”安居工程,新建1座幸福院,改建21座危房。抓“细”安全饮水工程,分片新建5座水塔,铺设15公里自来水管网。抓“细”农田水利建设,新修3.4公里水渠,修整11口山塘。现在全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出行更加方便、居住更加舒适、饮水更加安全、灌溉更加便利,为全面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抓“准”产业开发,着力培育“造血功能”产业搞不准,脱贫就不稳。针对全村产业发展思路不清、方向不明和信心不足等问题。我校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抓“准”规划,先后邀请石雪晖等五批农林旅游专家深入村考察,因地制宜制定了“山顶戴帽子,山中系裙子,山下穿鞋子”的山地产业发展规划。抓“准”产业项目,围绕富硒养殖、特色种植和楠竹开发等三个项目,成立了三个专业合作社,共流转160户村民土地,为贫困家庭提供了50余个在村务工机会,吸引了一批在外地务工的青年返乡创业。抓“准”产业平台,建立了村级电商平台、微商平台和网络共享平台,在省城开办了实体店,三个合作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如今,兴东富硒鸡蛋已远销广东等地,今年第一笔订单就达10万元。上述举措极大催生了村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四、抓“实”教育扶贫,着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给钱送物,不如帮孩子们走好成才路。针对村小学校舍设施破旧、资金匮乏、人气不旺等问题。我们抓“实”一所学校,多方筹集资金120万元,进行软硬件升级改造,如今在校学生数、班级数、教师数均已翻倍,被誉为“全县最美村小学”。抓“实”一个基金,2016年,动员校友在新邵县捐资110万元成立了“感恩圆梦教育基金”,用于资助寒门学子和代课教师。抓“实”一群特殊孩子,邀请一百多名师生志愿者深入兴东村,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和学业辅导,组织教职工与全村41名单亲、残障、离异家庭孩子结“亲戚”,组织12名“无妈孩子”到长沙开展“励志夏令营”活动。实实在在的帮扶举措,也吸引了1位来自南京且不愿透露姓名的私营企业家志愿者,他放弃公司管理,已在兴东村支教半年多,与工作人员同吃同住同工作,现在他的妻子也来了,他们夫妇表示会以特殊方式长期进行教育帮扶。教育扶贫百根针,驻村帮扶千条线。在这场不能输也输不起的脱贫攻坚战役中,我校将继续发扬“绣花精神”,努力打造好“湘绣”系列品牌中的湖商精品!
第四篇:质量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典型发言
在全省质量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典型发言
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质量立省战略,突出创新驱动,大力实施标准引领、品牌带动、质量提升三大工程,全市质量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全社会质量意识不断增强,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总体水平显著提高。我市先后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级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等荣誉称号。******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机制。成立了高规格的质量立市战略领导小组,建立了质量立市联席会议制度,把质量工作列入“十二五”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实现了质量立市工作对县市区政府和市直各部门的双考核;出台了《******市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文件,制定了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引导企业打造知名品牌、扶持企业结构调整等20多项政策,构建了完善的质量工作政策体系,充分调动了县市区、市直各部门和企业的积极性,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评价。
二、强化投入。实施重奖激励,设立市长质量奖,对获奖单位奖励100万元,坚持每年对取得重大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名优产品称号、标准化项目成果、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发明专利的企业或个人分别给予5万元到100万元的奖励;强化投入保障,每年安排工业结构调整资金、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外贸发展资金、农业标准化扶持资金等,用于支持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强化品牌建设。2010年以来,累计拨付质量工作经费4075万元,发放名优产品和质量奖励等资金1693万元。
三、标准引领。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出台了《******市标准化项目奖励办法》,3年来累计发放标准化项目奖励资金382万元,鼓励企业在关键技术、优势产品等方面积极参与制定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全市有26家企业主持或参与制定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地方标准54项。全市拥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3个、AAAA级景区3个,云台山景区荣获首届省长质量奖、首批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级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全国质量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四、品牌带动。充分发挥知名品牌的示范、引领、集聚和辐射效应,积极打造风神轮胎、河阳汽缸套、金箍制动器等“******制造”金字招牌。目前,我市拥有中国旅游知名品牌1个、中国名牌产品1个、河南省名牌产品48个、中国驰名商标7个、河南省著名商标131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无公害农产品91个、出口免验企业1家。3年来获得河南省结构中州杯工程56项、中州杯工程11项。
五、科技支撑。出台了《关于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进步的决定》,鼓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引导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提高核心技术开发水平。全市承担国家级863高科技项目2个、省级重大科技专项6个;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3项、省级科技成果52项;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2家。
六、优化环境。搭建工作平台,强化联合执法,加大对重点产品、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综合整治,开展了建筑工程质量、“1790环境污染整治工程”等专项整治活动,扶优惩劣,规范市场秩序。3年来,查办案件2200余起,捣毁造假窝点800余个,有力防范了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
七、营造氛围。3年来,先后组织2600多家企业参加“质量安全月”、“三一五”、“计量日”、“标准日”等宣传活动,培训3.6万余人次,引导300余家企业采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726家企业通过管理体系自愿性认证,营造了企业重视质量、社会关注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
质量是转型的核心、是发展的保障。虽然我市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转型发展的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我市将以此次会议为动力,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市的先进经验,坚持不懈以质量促进发展、以质量加快转型,努力打造质量强市,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电视电话会议
功能实现对elink政务通系统构架设计的要求
elink系统具有即时通讯、短信、统一用户和单点登录、网上值班、后台管理等模块,所有模块要求使用SOA架构和插件技术,以保证系统的性能和良好的扩展性。其中即时通讯和短信需提供两种客户端展现,包括C/S客户端、B/S客户端。C/S客户端
C/S客户端主要针对内部政务网工作人员使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客户端方便的进行即时通讯,同时和政府内部OA系统中的邮件、公文、待办事宜等功能模块集成,实现消息到达提醒和单点登录等功能。1).统一客户端
“网上值班”和“咨询室”机关工作人员用户客户端与普通政务网内部用户客户端集成为同一个客户端登陆。2).用户登录
通过后台审核的普通用户可以登录并能保存登录信息,以方便用户下次登录。对于通过政务外网支撑平台CA系统认证的用户,要求可以直接通过CA直接登录。3).私聊和群聊
类似于MSN和QQ的聊天功能,可以跟自己的好友进行点对点聊天,也可以创建群组,进行多点聊天。同时能实现点对点的音视频聊天功能。4).短信
客户端具有短信收发功能,实现计算机到手机,手机到计算机的短信互发。当手机回复短信给客户端时,如果该客户端离线,提供短信发送到该客户端绑定手机功能。5).电话一号通
客户端能绑定政务网内部人员各自办公电话,并能提供多种拨号方式,通过客户端即可实现虚拟拨号、电话机接听、电话呼叫转移、一号多机、电话会议、呼叫等待等功能。同时能设置通话规则,对政府领导、部门领导、同事、合作伙伴、陌生人设置不同的来电规则,以便对重要事件进行重点服务。6).历史消息
具有即时消息、短信和电话等历史记录功能,为方便历史消息的浏览,可提供分组和按时间排序的功能,并能导出备份和打印。7).组织结构
为方便政务网内部用户的协同交流,客户端提供组织结构的功能,并提供多种定位及查询方式,内部用户可以通过组织结构非常方便的找到联系人,发起即时消息、短信、电话、音视频的呼叫。组织结构具有显示和屏蔽用户的权限,可以指定管理员在管理后台进行授权。由于组织结构比较庞大,对于经常联系的用户,可以把他(她)直接加入个人通讯录,以方便联系。8).部门通讯录和业务通讯录
分别显示用户所属组织部门通讯录和为某一业务设定的通讯录,方便用户通过这两种通讯录快速的找到联系人。9).个人通讯录
类似于MSN和QQ的好友功能,可以方便的创建、修改、删除组群和联系人,组群的目录结构不限层次。10).标签
客户端能够显示有管理后台自定义增加的标签。11).新邮件到达提醒
客户端能基于POP3协议,实现新邮件到达提醒。B/S客户端(Web客户端)提供匿名或实名的Web客户端,Web客户端内嵌于IE浏览器,客户端无需另装相关其他插件。实现Web客户端跟C/S客户端进行即时消息互通,实现类似于C/S版本的用户登录、私聊、短信、网上值班室、组织结构、个人通讯录、标签的功能。
三、华夏易联elink政务通系统部署结构
图:集中式部署
腾讯通RTX解决方案
通过围绕腾讯通RTX及其插件构造的应用软件平台,以“统一平台,协同办公”为特征,为电子政务提供一整套综合的解决方案,带领电子政务进入跨组织跨地域协同、松散和流动组织协同、动态流程协同的新阶段。
腾讯通RTX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可以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多种办公环境中所需的应用功能,该解决方案的本质就是强化政府的员工素质水平,弱化管理风险,降低工作成本,使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有能力、有方法、有热情把工作做好、做快,保持稳定的竞争实力。
腾讯通RTX电子政务解决方案能够实现:
1、即时通讯
在各种办公条件下,如何实现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企业、不同机构的方便快捷、安全易用的通讯,是保持与提升政府工作效率的关键。腾讯通RTX电子政务解决方案提供完备的即时通讯方案,整合了邮件提醒、实时通讯、语音聊天、手机短信、通讯加密、视频会议等技术,构成一套完整的综合通讯工具,并通过强大的成员管理、数据同步等增强功能,达到方便、快捷、安全、易用的目标,更适合政府职能部门中的工作人员使用。
2、项目管理与部门交流协作
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服务思想指导下,电子政务必须在结构上有所改变,打破原有按职能部门条块分割的架构,构建公共的电子政务网络基础设施,整合不同的数据资源,实现跨地域、跨部门、跨层次乃至跨边界的协同应用平台,支持信息集成、无缝隙政府运作。那么在各种办公环境下,如何保持不同部门或不同项目组的成员之间的高效沟通,方便地进行信息的共享是另一个重要目标。
本系统提供了简单方便的面向组织架构的信息交流与协作环境,可针对不同项目、不同部门或者其它任意组织的成员。用户可动态创建管理多个讨论组,组织协作内容,自主决定成员结构,讨论组内的团队成员可以动态变化。在其中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召开网络会议,共享文档资料,安排小组日程,查看资料,交流信息,实现远程登录等,从而实现与团队成员、业务伙伴之间的灵活高效的业务协同与群组互动。应用范围既可以是局域网,也可以是互联网。腾讯通RTX电子政务解决方案实现了工作团队在空间、时间和人员结构上的动态变化和管理。如同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以客户为中心,调动相关研发、生产、市场、销售、支持等不同部门进行协调合作一样,强调政府职能的综合协作。腾讯通RTX是以人为中心、方便易用、强调业务变革、减少成本和复杂性、扩展政府能力、应用设计一致性、跨机构的解决方案,具有注重绩效、提高责任性、快速见效、偏爱行动、视电子政务为公共服务的核心能力。
3、协同办公关系管理功能
系统提供了诸如文本、语音/视频、短信、文件传输、网络会议、远程协作等办公与事务关系管理中的常用管理工具,特别是通过应用整合、信息关联等技术,实现了即时通讯与办公系统的集成,单点登录、状态感知、消息提醒等功能让传统的信息化系统应用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4、公文流转
在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日常办公与协作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公文传阅、文件上报、报告请示等与工作流程相关的信息管理工作,在集中办公情况下,这些处理都是比较容易完成的,但是在远程办公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公文传送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安全性,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通过腾讯通RTX的组织架构展示,建立伙伴关系、组织之间的关系建模,基于此统一模型的信息、文件传输,提供了文件传阅、公文传递的功能。此外腾讯通RTX与单位现有办公流程系统可以进行紧密集成,可以实现在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公文发起、流转、审核、批注、跟踪、存盘等功能,真正实现远程化、无纸化办公。通过使用腾讯通RTX的信息提醒功能,更是将办公过程中“人找信息”的工作状态转变为“信息找人”的新型办公模式。
5、网络会议
腾讯通RTX电子政务解决方案除了本身的点对点视频、六方语音功能之外,还通过视频会议插件提供专业的视频会议功能,能够随时、随地召开网络会议,即使领导出差在外,同样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参与会议,确保工作任务的有效传达。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不仅可以通过文档演示、电子白板、文件共享、语音交流、文字讨论等功能,使会议顺利进行,而且,系统能够进行会议录制、会议资料分发、投票等扩展功能。
腾讯通RTX系统跨组织协同、松散组织协同、动态流程协同的解决方案,将政府与伙伴组织变为依靠共享系统、资源、流程和知识的,并且也让公民参与的合作模式。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大幅度压缩政府现有规模,使效率更高、节约成本;由于政府各职能部门尽可能多的利用社会资源,将可以选择更好的企业或服务商为公民提供最好的服务,造就很高满意等级的客户服务应对能力;缩短制定和执行关键决策所需的时间和距离;自由改变原有固定组织结构,使得政务更加灵活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