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一课时)学案

时间:2019-05-14 13:05: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一课时)学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一课时)学案》。

第一篇: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一课时)学案

3、大堰河——我的保姆

学习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

2、了解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诗的运用和作用。

3、感知大堰河的形象特点,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4、学习、把握诗的节奏和旋律,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学习重点

1、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2、了解并学习诗歌所采用的抒情方法。学习难点

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本学案的内容共分两课时。

应在反复朗读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然后针对某一具体段落仔细推敲,体会作者抒情方式与写作手段。

第一课时

学习小目标

1、了解创作背景及作者资料

2、完成字词练习

3、初步感受文意,体会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特色

4、反复朗读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学习重点

初步感受文意,体会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特色、学习难点

划分层次,归纳层意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1、走近作者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他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在狱中开始诗歌创作。其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礼赞》、《古罗马的大斗技场》。

2、了解背景

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据说艾青出生后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中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他,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规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

3、文题释义

大堰河是个童养媳,她的名字就是她出生的那个村庄的名字。她的村庄叫大叶荷,大堰河是谐音。大叶荷这个村子很小,大堰河从小做童养媳,度过了劳碌悲苦的一生,死时也只有一口很简陋的棺木。

4、字词知识

1、需要掌握的生字生词

fēi chì

ling wǔ qī

niǔ ní

xī 瓦菲

叱骂

凄苦

火钵

悉索 .........jīng jí

huī huáng lún shī diǎn yā

天伦

虱子

押 ........

2、词语解释

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的小灌木。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叱骂:责骂。预习自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团箕()檐头()瓦菲()冰屑()青....苔().荆棘()火钵()忸怩()叱骂().....麦糟().牌匾()灶火()碾过()咒语()....虱子().

2、辨字组词

堰()檐()掐()钵()忸()偃()瞻()陷()体()钮()我的疑问

请将你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课内探究

自主学习

全诗共13节,在把握各节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划分全诗层次,并归纳层意。

当堂检测

(一)、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典押diǎn yā 忸怩niǔ niè 凌侮líng wǔ B叱骂chì 醉酒zuì 咒语zhòu C拥抱yōng bào 娇美jiāo 漂泊piāo D荆棘jīng jí 辉煌huī huáng 悄然qiǎo

(二)填空

1.“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这里前一个“养育”的意思是______;后一个“养育”的意思是_________。

2.“大堰河曾做了—个不能对人说的梦”,“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这里的前一个“梦”指的是_______,后一个“梦”指的是___________。3.“在年节里,为了他,忙着切那冬米的糖,/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边的她的家里去,这里第一个“为了”是词,表示___________;第二个“为了”是_______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课后训练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并完成第二课时自主学习籍课内探究的练习。

3.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一课时

预习自测

1.给加点字注音

团箕(ji)檐头(yan)瓦菲(fei)冰屑(xie)青苔(tai)荆棘(ji)火钵(bo)忸怩(niu ni)叱骂(chi)麦糟(zao)牌匾(bian)灶火(zao)碾过(nian)咒语(zhou)虱子(shi)2.辨字组词

堰(河堰)檐(屋檐)掐(掐住)钵(钵盆)忸(忸怩)偃(偃旗息鼓)瞻(瞻仰)陷(陷阱)体(体魄)钮(钮扣)3.词语释义

瓦菲:生长在挖缝中的野草.典押:典当.天伦:指父子、兄弟等关系.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火钵:用来盛火取暖的瓦盆.悉索:象声词,细微的声音.麦糟:麦子酿酒后剩下的残渣,可作猪食用.匾额:上面题着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文字的长方形木牌.课内探究

一、自主学习

1、全诗13段,按作者思想感情和思绪的发展脉胳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3诗节):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及其与“我”的关系,表现诗人对乳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

第二部分(4─8诗节):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画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德,抒发眷恋与感激。(家务繁重,疼爱乳儿;含泪别离,贫富对比;生活勤俭,宽厚善良;爱儿好梦,美丽心灵)第三部分(9─11诗节):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诅咒和控诉了黑暗的社会。(死后凄苦,一生悲凉;殡葬之薄,悲惨写照;家人遭遇,悲剧命运)第四部分(12─13诗节):抒发诗人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二、当堂检测

(一)A

(二)1.抚养、喂养 养活、供养 2.一种生理现象,是“梦”的本义 在现实的具体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想法,是“梦”的比喻义

3.介 行为的目的 连 行为的原因

第二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学案

设计:汪廷才

教学目标

(一)、体会诗歌中诗人对大堰河真挚的思想感情

(二)、揣摩诗歌的语言艺术,培养诗歌鉴赏力

(三)、学习排比、反复和对比的手法,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清诗人的感情线索,感知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对大堰河的真挚怀念与赞美。

难点:赏析诗歌艺术特点:一是叙事抒情,二是对比,反复,排比手法的理解和运用。第二次备课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师:不知道大家看过《我的丑娘》这部电视剧没有,这里面刻画了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在这里面,天地之大,无奇不有,狗嫌家贫,子嫌娘丑。我都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假如你明明就出生在富贵人家,却因为父母迷信被送到一个贫困的家庭去抚养,而你的养母是个不出众,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的农村妇女,你知道自己的身世后,你会怎么样?面对贫苦,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的养母,你有什么想法? 生:。。。

师 : 同学们,你们没有亲身的体验,所以你们没有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母爱是不分有无血缘关系的,是不分国界,不分等级的,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歌唱母爱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赏析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献给他的养母——大叶荷(大堰河)的赞美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诗人艾青对他的养母是怎样的感情。(板书课题:大堰河——我的保姆)

(三)、题目解说:

大堰河,“我”的保姆的名字,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的村庄叫大叶河,大堰河是谐音。她从小嫁到艾青的村庄做媳妇,渡过悲苦的一生。

(四)、作者介绍与背景资料: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他母亲生艾青时难产,他的父亲非常迷信,认为这是一个不详之兆,因此,艾清被送到本村的一家寄养,后来又被送到大堰河家,成为了他的乳儿。由于艾青积极参加一些爱国运动,在1932年被捕入狱,当天空飘着雪花,诗人站立在铁窗前,思绪波动,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曾经给予过他母爱的农民保姆大堰河。由雪寒,联想到乳母给予自己的温暖,由囚禁自己的铁窗,联想到死者长眠的墓地。诗情汹涌,不能自己。于是,诗人借助从铁窗里反射进来的雪光,头抵着墙壁,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五)、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检查订正《预习案》

(六)、整体感知:先播放录音领读,然后分别请学生自由朗读,范读和齐声朗读。

1、诗歌主题

这首抒情长诗,作者用排比、反复和对比手法,流露出他深沉、真挚的感情,抒发了诗人对保姆大堰河真挚的怀念和热情的赞美,歌颂了贫苦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

2、分析全诗(板书)(1)、作者思路(板书)

(2)、结构层次 :学生诵读诗歌,思考诗歌可以分为几部分。学生讨论后明确: 全诗共分为三部分:(板书)

(七)、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仔细阅读诗歌,了解作者及作者的创作背景,大致上知道了大堰河在艾青心中的地位,也体会到了其中的真挚情感。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去朗读这首诗歌。

第二次备课

(八)、布置作业

1、掌握文中生字词

2、熟读诗歌,理解全诗

3、做课后练习

(九)、板书

大堰河——我的保姆(艾 青)

1、作者思路:这首诗以追忆往事为线索展开思路:雪景——大堰河被雪压着的坟墓——大堰河一生的遭遇——大堰河死后一家人的命运——赞美诗呈给大堰河及所有劳动人民。

2、全诗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节),交代了“我”与大堰河各自的阶级地位和二人之间的特殊关系。第二部分:(第4—11节),集中刻画大堰河的形象,抒发诗人对贫苦的农民母亲的无限热爱和怀念之情。

第三部分:(第12、13节)诗人从回忆过渡到现实,诗人的感情也达到了高潮。第 二 课 时

(一)、导入

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通过抒情的笔写出浓浓的情,故乡情,离愁之情,还有表达母爱之情的。(给学生放映有关母亲的照片,调动学生请按因素。)上节课我们已经大致上了解了诗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这首诗歌。

(二)、赏析诗歌,句段理解

第一部分 :(1)全班齐读第一部分(1—3节)(2)学生分析诗歌,老师点拨点评

(明确)A、景物描写的意境特征:凄凉、衰败、荒寂

B、“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这一诗句反复的作用: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怀念之情。

(3)概括主要内容:(板书)突出我与大堰河之间养育与被养育的特殊关系:地主之子与“我”的保姆。

第二部分 :(1)全班齐读诗歌第二部分(4—11节)(2)学生分析诗歌,老师点拨点评

(明确)A、一系列的排比句增强了语气,丰富了内容,突出了重点,突出了大堰河慈爱、勤劳的形象。

B、诗人借助鲜明的对比更能显示大堰河家是贫穷的,但充满了爱,“我”家是富有,但缺少爱。

C、大堰河的梦是对乳儿的祝愿,期盼乳儿成家立业,生活美满,可见大堰河内心世界丰富美好。

D、之所以说大堰河的灵魂是紫色的,是因为紫色象征高贵,这样描写赞颂了大堰河高贵美好的心灵。

(3)概括内容:(板书)刻画大堰河形象,描写出养“我”之艰,别后牵挂,悲惨结局。第三部分:(1)全班齐读诗歌第三部分(12、13节)(2)学生分析诗歌,老师点拨点评

(明确)A、一连串排比句,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无限怀念和深情礼赞。B、“呈给爱我如爱她自己的儿子般的大堰河”暗示大堰河是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C、最后一小节,运用呼告的手法,把诗人对大堰河的感情推到了高潮。(3)概括内容:(板书)作者直抒胸臆:感谢怀念之情。

(三)、写作特色

1、这首诗歌从头到尾始围绕着“我”和“大堰河”的关系而写的。由此可见,全诗是运用

第一人称的写法。

2、《大堰河——我的保姆》中,并没有完整的故事,只有作者利用片段画面,倾吐对大堰第二次备课 河的深情,可见是一首带有一定叙事性的抒情诗。

3、诗歌没有一定的格式,只有旋律,没有押韵要求,每行字数不一,可见这是一首自由诗。

4、诗歌中排比、反复和对比手法的运用,使感情表达凝重,强烈。

(四)、课堂互动 :用排比、反复或对比手法来造句子。

规则:点名起来造句子,回答不上课请求教室里任何一个人的帮助。

(五)、课堂总结 :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之情、感激之情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人们对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对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强烈仇恨。

(五)、作业 :完成检测案

(六)、板书

大堰河——我的保姆

1、诗人——地主之子 鲜明 家里富有却缺乏爱

大堰河——“我”的保姆 对比 家里贫穷但充满爱

2、刻画大堰河形象:养“我”之艰,别后牵挂,勤劳善良,悲惨结局

3、作者直抒胸臆:对大堰河感谢怀念之情 《大堰河,我的保姆》预习案答案

一、语言积累

1.音形辨识

团箕(ji)

檐头(yan)

瓦菲(fei)冰屑(xie)

青苔(tai)荆棘(ji)

火钵(bo)

忸怩(niu ni)

叱骂(chi)

麦糟(zao)牌匾(bian)

灶火(zao)

碾过(nian)

咒语(zhou)

虱子(shi)2.字形辨识

堰(河堰)

檐(屋檐)

掐(掐住)

钵(钵盆)

忸(忸怩)

偃(偃旗息鼓)

瞻(瞻仰)

陷(陷阱)

体(体魄)

钮(钮扣)3.词语释义(略)

三、主旨:本文是一首自传性的叙事抒情诗。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塑造了大堰河勤劳、善良、宽厚和淳朴的形象,写出了整个旧中国农民的悲惨命运,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感激和赞美之情,表现了对千千万万的劳动群众的同情与关注,表达了对黑暗的旧世界的痛恨和诅咒。《大堰河,我的保姆》检测案答案

一、研读文章,探究问题

1、略。

第一层(1―2节)问题1: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从小做童养媳,度过了悲苦的一生.这个贫困保姆的名字,看似平淡无奇,却深刻揭示了像大堰河这样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农村妇女是很多很多的.大堰河就是当时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问题2: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怀念、感激和赞美之情。第二层(3―8节)问题1:这些修饰语营造了一种悲惨、凄凉的氛围,说明大堰河身世的悲苦。

问题2(1)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

(2)真切感人的生活细节描写。如:(1)第四节用八个排比句即八个细节,铺叙大堰河极度贫穷和繁重的家务劳动,写出关心、照料、温暖、爱抚乳儿,充分体现了她的勤劳和善良。(2)【第七节,六个排比】不论冬夏,不分寒暑,年复一年承担着繁重的劳动。含着笑,不停地劳动表现了大堰河勤劳、纯朴、宽厚、善良。首尾反复,大堰河用她的一切,先是乳汁,后是双手,为“我”和我的一家所作的牺牲,表现她的伟大。(3)【第八节】描写了堰河对乳儿真挚的爱。〖典型细节〗1.年节切冬米的糖;2.贴乳儿的画;3.逢人夸乳儿;4.梦里盼乳儿幸福。这些细节真切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感情,反映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大堰河就是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她默默无闻、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奉献自己生命中全部的爱,她是平凡却又伟大的母亲。诗人通过赞美大堰河,寄托对大地上所有像大堰河一样的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问题3:对大堰河的依恋和对金碧辉煌的豪门的不适应。

问题4:诗人连用六个“她含着笑”,写大堰河尽管有永远也干不完的艰辛的劳动,但她却很快乐,坚强质朴乐观。第二次备课 第三层(9―11节)明确:写大堰河死时还轻轻地呼着她的乳儿的名字,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博大而深挚的爱。写平时打她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和儿子的痛苦,衬托出大堰河的悲苦和贫穷。两次写我不在身边,表现诗人因未能最后看一眼乳母而愧疚痛苦的心情。第四层(12―13节)问题:灵魂本来是抽象的,更谈不上有颜色,用“紫色”来修饰“灵魂”:一是化抽象为具体,将抽象的“灵魂”和难以触摸的心理感受形象化;二是紫色象征高贵而忧虑,说大堰河的灵魂是“紫色”的,突出了大堰河灵魂因“痛苦”而“高贵”,表达了诗人发自肺腑的歌颂与赞美之情。

“长满了青苔的石椅”表示一种荒凉、败落。

“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显出大堰河家的生活十分穷困。

“红漆雕花的家具”“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显示艾青父母家里非常富有豪华。

“大红大绿的关云长”,表现艾青的少年的特点。

“辉煌的结彩的堂上”,显示大堰河梦中的艾青婚礼隆重。

“泥黑的温柔的脸颜”,显示大堰河的作为劳动人民劳作辛苦。

二、(1)《礁石》借物象——礁石的形象,《大堰河——我的保姆》借塑造人物形象——大堰河来抒发感情。(2)《礁石》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海浪的描绘,塑造了搏击风浪,在狂涛中巍然屹立的礁石的形象。诗中用一个动词“扑”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浪的汹涌、猛烈、势不可挡,前边用“无休止”来修饰“浪”发起冲击的频率之快,更能烘托出海浪的来势汹汹。“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一句与前面写海浪的猛烈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动衬静,虽是直接写海浪,却间接的刻画了礁石的坚不可摧、稳若泰山、不畏风浪。尽管“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这足以见得礁石是何等的自信与伟大,这也正表现了礁石像勇士那样,搏击海浪、不折不挠、顽强抗争,具有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大堰河——我的保姆》预习案

预习准备:

1、认真熟读课文,仔细理解探究,并收集与文章相关资料,在课堂上为同学们介绍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情感。

2、通读诗歌,找出生字词,并提前去收集文章相关资料。课时目标:

1、通过诗中具体的形象,体味和感受诗中蕴含的真挚感情和深刻哲理。

2、注意欣赏诗歌的语言美。学习重点:

1.大堰河的人物形象。2.排比句式和重叠反复的手法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他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192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专修绘画。1932年回国,参加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因从事爱国运动被捕,在狱中开始诗歌创作。其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礼赞》、《古罗马的大斗技场》。2.写作背景

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据说艾青出生后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中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里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亲生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他,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情缘。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规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1月的一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大堰河——我的保姆》。3.文题释义

大堰河是个童养媳,她的名字就是她出生的那个村庄的名字。她的村庄叫大叶荷,大堰河是谐音。大叶荷这个村子很小,大堰河从小做童养媳,度过了劳碌悲苦的一生,死时也只有一口很简陋的棺木。预习自测:

一、语言积累 1.音形辨识 团箕()

檐头()

瓦菲()

冰屑()

青苔()......荆棘()火钵()

忸怩()叱骂()

麦糟()........牌匾()

灶火()

碾过()

咒语()

虱子().....2.字形辨识

堰()

檐()

掐()

钵()

忸()

偃()

瞻()

陷()

体()

钮()3.词语释义

瓦菲:

典押:

天伦:

忸怩:.火钵:.悉索:.麦糟:

匾额:

二、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从整体上感知全诗。

三、本文的主旨是什么?该如何概括?

《大堰河——我的保姆》检测案

一、研读文章,探究问题

问题1:本文是叙事抒情诗,叙述了什么内容? 第一层(1―2节)问题1:从第1节可以看出大堰河什么样的人生经历?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大堰河”是河的名字还是人的名字?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问题2:大堰河,我的保姆”一句在文中反复出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第二层(3―8节)问题1:第三节,诗人为我们描绘了四个画面,如这样改“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你的坟墓/你的瓦菲/你的园地/你的石椅„„”,把那些修饰语“被雪压着的草盖的、关闭了的故居檐头的枯死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门前的长了青苔”全部省去,不是更简练吗?

问题2:细读第4、7、8节,诗人回忆了大堰河对自己的爱,诗人是怎样来表现这种爱的? 体会诗人给我们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大堰河形象。

问题3:怎样理解“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这种矛盾的写法在本节中还有哪些?

问题4:第7节中反复写“她含着笑”,应该如何理解?

第三层(9―11节)问题:第9节中,写了大堰河死时的境况及她的丈夫和儿子、我在她死时的样子或境况,各有什么作用?

第四层(12―13节)问题:在第12节中,诗人用“紫色的灵魂”来形容大堰河的灵魂,“紫色的灵魂”应该怎样理解? 看看全诗中艾青用了多少颜色词语,一一找出来,说说各自的意义。

二、比较阅读:阅读艾青的《礁石》一诗,完成下列问题。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象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1)、艾青说过:“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试比较分析《礁石》与《大堰河》在表达观念、抒发情感方面的“形象”有何不同。

(2)、试简要分析“礁石”这一形象。

第三篇:大堰河---我的保姆学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学案(1课时)

编制: 谢年华 审核: 2010年9月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大堰河勤劳、善良、仁厚、慈爱的母亲形象、劳动人民形象,理解诗人对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不公社会的鞭挞与诅咒之情,理解深爱我们的人们。

2.培养理解意象和情感等鉴赏现代诗歌的能力。

3.学习运用修饰词、排比句、反复句等手法,细致描写,塑造意象,尝试诗歌创作。学习方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学习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

一、独立自学

1、完成《创新设计》自主学习篇的内容。(设题依据:落实基础。)

二、合作交流,质疑解难:

(一)分析诗歌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结合有关诗句,说说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作者对这一形象寄托了怎样的情感?

(二)鉴赏诗歌表现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1.诗歌第4节,诗人回忆了在大堰河家的生活,用 的手法,摄取了哪些生活场景?有何作用?能否去掉一些修饰词、排比句、反复句? 例:大堰河是勤劳的,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养鸡、喂猪„„终日操劳。

2.诗歌第9-10节(“大堰河,在她的梦没有做醒的时候已死了”—“大堰河,她含泪的去了”)

①这两节所运用的抒情方式是。诗中写道大堰河的死“平时打骂她的丈夫也为她流泪,五个儿子,个个哭得很悲”,这对塑造大堰河这一形象有何作用?

答: ②.“她死时,乳儿不在她的旁侧”句反复吟诵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③“大堰河,含泪的去了!” 句反复吟诵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④.第二节中间的排比句交待了什么内容?在这些文字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思想感情:

(设题依据:鉴赏诗歌的语言和形象、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

三、延伸拓展

1、艾青的诗有着特有的忧郁美。诗人的这种忧郁,源自民族的苦难,体现着他深刻的忧患意识,博大的历史襟怀和浓烈的爱国真情!艾青的诗永远昭示我们:对国家、民族深沉强烈的爱和广博的襟怀、火热的心肠,是诗的根本!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诗歌详见《创新设计》P17)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设题依据: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

2、《创新设计》P18“创新用语”第一题(设题依据:依据所给句子的句式仿写句子)

答:

答:

答:内容:

小结:排比的作用

第四篇:大堰河我的保姆说课稿(高一必修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今天面试的第一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板书),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本课安排一个课时完成。

第一方面教材分析 《大堰河我的保姆》(手势)选自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是艾青一首带有自传性质的诗歌,诗人以饱含真情的笔墨,回忆了自己的乳母大堰河的生活片段,表达了他对大堰河真挚的怀念和热烈的赞美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之情。

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虽然经过了初中阶段诗歌的学习,具备了基本的诗歌鉴赏能力,但是诗歌的鉴赏水平还停留在初步阶段。

因此,本诗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而且有助于加深他们对旧社会广大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理解。第二方面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结合新课标的要求,“阅读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散文作品,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因此,我将本文教学目标确立如下:

1、了解作家及作品创作的背景,2、分析诗中的细节描写和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并揣摩其表达效果。

3、把握大堰河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体会诗人对大堰河深挚的怀念和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第三方面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及本文的特点,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从细节描写中去分析和鉴赏大堰河的形象。教学难点是体会诗人对如大堰河般广大劳动妇女的赞美讴歌之情,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第四方面教法与学法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用朗读法来教学,以“读”贯穿始终,以“情”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力求在朗诵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完成教学目标,其中参插问答法、启发法加以辅助,引导学生运用朗读法、质疑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来鉴赏诗歌。第五方面教学过程

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理念的指导下,本文的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3min 同学们,你留心过你母亲牵着你过马路时那种小心翼翼吗?你观察过在你回家时你母亲脸上微扬的嘴角吗?你还记得电话那头你母亲对你的反复叮咛吗?你体会到你母亲对你浓浓的爱了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大堰河——我的保姆》,去认识一位伟大的母亲。这一导入方式既将学生置于母爱的氛围当中,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min 首先,让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诵诗歌,边读边标记诗歌中的生字词,然后我将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诗歌中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初读是为了让学生疏通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

在读通字词的基础上,接下来让学生再全班齐读。再读是为了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诗人情感。

在经过以上两次朗诵后,我将请同学们借助参考书,了解作家生平及作品的创作背景。老师在此时可适当的给予解释和说明,诗人在铁窗之中睹雪思人,回忆起乳母大堰河艰苦的劳作及悲苦的命运,挥笔写了这首母亲的赞歌。让学生了解诗歌创作背景是为下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做铺垫。

第五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学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案

【学习目标】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分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在一个大雪飘飞的早晨,诗人艾青在狱中看着窗外的雪花,睹雪思人,因雪神飞,回忆起大堰河对自己的养育之恩,饱含深情地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介绍作者

1、你还读过艾青的那些作品?《我爱这土地》

你还了解艾青的哪些情况?

补充材料PPT 强调三点:①因家人听信算命先生所谓“克”父母的迷信说法,刚出生他就被寄养到贫苦农妇大堰河家。②诗人少爱美术,曾赴法国专攻美术。③1932年回国,加入“左联”,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入狱。在狱中艾青转而从事诗歌创作。

2.写作背景:艾青出生时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岁时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空气里长大”的。因此他对他的养母大堰河(大叶荷)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刻骨铭心的。

三、出示学习目标

PPT出示目标,“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四、文本探究。

(一)读:读准节奏,把握基调。

要想读好一首诗,首先要把握本诗的感情基调,读准语气。大家快速浏览全诗,思考你认为该用怎样的感情和语气来读这首诗? 深情、深沉、真挚

自由读、个别读、互评互动交流

配乐范读师:诗歌需要反复诵读,品味涵咏,请大家读准节奏,把握基调,自由朗读。请大家推荐一名女生和一名男生读

(二)读:分析形象,理解情感。

1、分析大堰河的形象。

过度:读好一首诗,不仅要把握准基调,还要更深入地了解诗中的形象,体会诗人的情感,结合全诗思考:你从第__节,读到了一个 的大堰河?诗人是如何刻画的?

(生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回答问题。)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艾青用的色彩,大部分是什么色调?找出来说一说。总结:大部分是冷色调。这样更强化大堰河所受的苦难。

2、理解诗人的情感。

过渡:活着无私地关爱,不停地劳作;死后,社会给予她的却如此的菲薄。诗人面对这样的乳母,又寄予了怎样的情感?联系全诗,回答,你读出了诗人对大堰河 的情感?

生讨论,回答:怀念、同情、哀悼、眷恋、内疚、赞美与讴歌。师:明确形象特点,勤劳

善良 朴实

贫苦 辛酸

沉重 悲苦

劳累。

明确诗人情感,怀念 眷恋

同情 控诉

赞美 讴歌。

哪一节集中体现了诗人对大堰河的赞美与讴歌?(第十二节。“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

3、理解大堰河形象的典型意义。过渡:这首诗仅仅是呈给大堰河的吗?

——“呈给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们的儿子。”

根据这一句,思考大堰河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典型意义?

生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回答问题。(她代表了跟她一样贫苦勤劳的劳动妇女。)明确形象的典型意义,大堰河已不仅仅是诗人的乳母,而是成了像她一样勤劳善良但又命运悲苦的社会底层劳动妇女的典型。

5、探究文本

理解深蕴。

在诗人眼里,大堰河成了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妇女的代表。那么,我们一般把什么比作母亲?

(象祖国等这些给我们很多的事物。)

对,象“大地、长江、黄河、故乡”,她们都像母亲一样给了我们无私的馈赠和温暖。那么,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想起了曾给过自己温暖的大堰河?

(生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回答问题。坐牢时,下雪很冷时,这个世界不公道时。诗人感到寒冷孤独时想起了曾给过自己温暖的大堰河。)

很好,你再想想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当我经了长长的漂泊回到故土时”。(诗人常年在外漂泊,遇到了很多艰难,想回到乳母温暖的怀抱。)理解得非常深刻,象漂泊的远离故乡祖国的游子。所以有学者认为,诗人最后回归“大堰河”,回归“故土”,“回归大地母亲”,体现了一种人类的普遍情感--对生命本源的归一感。这个见解大家可放到课下探究。

(三)读:体验情感 读写结合。

将来,你也可能会离开你温暖的家,离开你的故乡,甚至离开你的祖国。当你在外漂泊久了,你也会产生这样的回归感。回忆与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母亲的怀抱,父亲的肩膀,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有力的手势,都会成为你记忆中的经典细节、经典图片。现在,结合你的情感体验,发挥你的想象力,用几个细节或镜头写出父母给你的印象,写出你对父母的爱与感激。可以仿照“在……之后”或“她含着笑”等诗句写。

生分组讨论,推选代表回答问题。

五、小结。

大家肯定还有很多经典的镜头,课下可以写成一段文字,写出你对父母的爱与感激。这节课我们分析了大堰河这一人物形象,体会诗人的情感。最后让我们全体起立,齐读最后两节,把我们的赞美献给大堰河,献给天下所有的辛苦的母亲。

生:“我呆呆地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这句矛盾。师:怎么矛盾?

生:既然是妹妹,就应该熟识,可是作者却不熟识。师:本是骨肉,却是陌路。

生:我认为“我不认识”与“‘天伦叙乐’”矛盾,不认识怎么能读出来呢?

师:我们可以换句话说――艾青长大后也认识这四个字理解这四个字了,可是他却…… 生:从来没有品尝过四个字的感情。生:艾青从小没有感觉到那几个字。

师:可否这样说:“上面挂着‘天伦叙乐’,下面却根本没有‘天伦叙乐’”;“虽认识‘天伦叙乐’,却没有感受过‘天伦叙乐’”,这是强烈的对比的写法!家庭里所发生的事情,却根本不讲天伦,根本没有叙乐!

师:我再引申一下,――――这种强烈的矛盾对比的写法、用法,是诗人、艺术家经常运用的,大家在其他地方还看到过吗?比方,在初中课本里,有一 首唐诗里面就有。生:《卖炭翁》里面,“可怜向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师:怎么矛盾。

生:卖炭翁本来应该希望天暖和一些,可是他为了把炭卖出去,却希望天寒冷。师:再想想,―――还能从电影、电视中找到这种矛盾的的写法吗?

生:电影中常有,如殿堂高处悬挂着“正大光明”,而下面的人干着卑鄙龌龊的勾当;生:电视中,殿堂里挂着“明镜高悬”的条幅,下面审案的人,却贪污受贿,把案子判成冤案。

师:非常精彩。诗人艾青非常善于运用强烈的矛盾对比手法来表现人物。五十年代,他到欧洲去访问,见到一个黑人姑娘给白人家当保姆、哄孩子,白人小孩在哭,黑人保姆却在唱歌,艾青就写了一首诗《一个黑人姑娘在歌唱》,有这样两句“一个多么舒服,却在不停在哭;一个多么可怜,却在唱欢乐的歌”。这种强烈的对比能增强表达的效果。

下载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一课时)学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大堰河-我的保姆(第一课时)学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堰河我的保姆 导学案

    《大堰河_____我的保姆》导学案 研读文章,探究问题 问题1:本文是叙事诗,叙述了什么内容? 第一层(1―2节) 问题2:从第1节可以看出大堰河什么样的人生经历?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

    《大堰河--我的保姆》试讲教案(高一必修一)[★]

    教案目标:通过分析意象,人物形象,把握诗人内心对大堰河深深怀念和真挚的爱。 教学重点:意象分析。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续写。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910年,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

    3.《大堰河我的保姆》教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整体感知诗歌,比较鉴赏诗歌。 (2)了解排比、反复、对比的修辞方法在诗的运用和作用。(3)培养联想、想象能力;(4)训练朗读能力。 情感目标:......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

    课堂记录: 执教者:渭南市临渭区下吉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王满仓 课题:著名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课堂准备:阎维文的《母亲》、中国古典管子曲《江河水》、配乐朗诵《......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一

    大堰河——我的保姆 艾青 一、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品读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 。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把握保姆大堰河的形象。 3、感受母爱,感受中国底层劳动妇女的美好品质。......

    必修一 第三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小编整理)

    大堰河我的保姆 三维目标 1.分析、理解诗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诗人在这个形象中寄托的深厚感情。 2.分析诗中细节的描写和排比句式的运用及其对诗歌感情表达的作用。 3.朗读法,通......

    大堰河——我的保姆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 教学目标:1、体会诗歌深沉真挚的感情2、揣摩诗歌语言艺术,培养诗歌鉴赏力3、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教学重点:1、......

    语文:新人教必修1 1.3《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www.xiexiebang.com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四川省江油市明镜中学校 刘海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准确认读课文下注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