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合力 推动产业发展

时间:2019-05-14 13:43: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多方合力 推动产业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多方合力 推动产业发展》。

第一篇:多方合力 推动产业发展

多方合力 推动产业发展

作为优质农产品品牌的代名词,目前陕西省汉中市登记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数已达13个,为全省之首。然而,随着国家“金字招牌”的增多,汉中部分地标农产品却并未取得与其“身份”相匹配的市场业绩,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双低”,品牌打造和利用不充分。

在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厚资源、国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东风以及农村地区脱贫攻坚迫切需求的大背景下,如何将地标农产品打造成为真正的“金字招牌”,并使其走出区域市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了汉中各级部门亟待思考的问题。

地标产品丰富 数量全省第一

近年来,地理标志商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具有地域特色农产品的“保护伞”、“兴农富农”的助推器。

陕西省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累计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2004个,陕西省有74个,此项标志在业内被视为农产品的“高级身份证”。

该负责人表示,地标农产品必须具备3个条件,即有年头、有来头、有派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要进行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其种植历史要在30年以上,成名历史要在20年以上,还得具备特殊的人文特征和历史渊源。”

汉中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5月16日,佛坪土蜂蜜、略阳乌鸡顺利通过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评审。至此,汉中市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数已达13个,居全省各市区之首。

其他11个地标农产品分别是:汉中大米、汉中白猪、汉中冬韭、褒河蜜橘、城固蜜桔、洋县黑米、留坝蜂蜜、留坝黑木耳、留坝香菇、留坝板栗、留坝白果。

“汉中大米作为全省首个主粮产品和唯一整市推进的地标产品,通过了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汉中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此外,留坝蜂蜜作为西北五省八个最具特色农产品之一,成功入选并完成了中央电视台和农业部联合制作的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大型纪录片《源味中国》的首批拍摄。

借助金字招牌

留?畏涿勐舫龊眉矍?

一些土特产搭上地理标志后身价一路飙升,良好的市场反响使得农产品地理标志受到了各地的追捧。调查显示,带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农产品价格普遍高出同类产品20%以上。

“留坝蜂蜜获得地标保护之前是20多元一斤,2015年获得地标农产品之后,价格一路上涨,现在是120多元一斤,产品还供不应求。”该负责人说。

据留坝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留坝土蜂蜜自从取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这张“身份证”,有了抱团发展这个“助推剂”,又搭上了电子商务这趟“顺风车”,现在成了供不应求的“香饽饽”。

原来,为了确保地标农产品这块“金字招牌”长久不衰,今年以来,留坝县大力推行农产品“五项制度、一项流程”的管理方式,通过土蜂蜜产地证明防伪码来进一步规范土蜂蜜养殖,保护土蜂蜜品牌和蜂农利益。

目前,留坝的土蜂蜜产地证明防伪码使用实行协会申请、部门监督、全程监管的方式,协会会员要按照统一的技术规程、管理方式、生产质量、包装标示进行生产,并向社会公开承诺并主动接受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的质量抽检,对所售土蜂蜜承担质量安全责任和法律责任;同时通过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验中心监测,符合土蜂蜜质量安全要求才能贴“留坝棒棒蜜”的“金字招牌”。截至目前,该防伪码仅供给了符合条件的火烧店镇太子岭芳之源纯天然专业养蜂合作社和留侯镇闸口石野山花原生态养蜂合作社,其他符合条件的合作社正在申请当中,“留坝棒棒蜜”已经成为留坝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字招牌”。

同时,2016年以来,为了提高全县蜂农的积极性和效益,留坝县养蜂协会牵头,组建了一支以县镇专业技术人员、村“土专家”为主的技术骨干队伍为蜂农提供技术支持。全县共建成标准化蜂蜜生产示范场10个,组建养蜂专业合作社15个,共有926户农户参与养蜂(其中贫困户684户),发展中蜂养殖2.76万桶,土蜂养殖逐渐成为留坝扶贫路上的又一支柱产业。

“关键还是留坝县政府部门重视,措施得力,才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汉中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全市13个地标农产品中,留坝就占了5个。而与留坝蜂蜜相同,佛坪土蜂蜜品质也非常高,但价格却始终卖不上去。而看到留坝蜂蜜的成功后,去年佛坪县也积极申报地标农产品,这次佛坪土蜂蜜也成功获得了地标保护。

品牌打造利用不足

导致实际效益不大

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不是目的,重要在于发展区域经济和特色产业。

据了解,申报地理标志农产品,需要经过调研规划、资料准备、产品检测、评估申报、专家评审、国家审批等诸多程序。“一项农产品从申报到最后成功,各项费用就得8到10万元。”汉中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然而,除少数品种外,目前汉中的地标农产品很多并未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突出表现为品牌不响、产业龙头不强、产业链不健全,很难成为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就拿汉中冬韭来说,虽然获农业部第一批地标保护,但因为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受市场影响大,而且一家一户又没有能力推广地理标志,所以年产值与保护前相比没有多大变化,仅是名称获得保护,实际效益不大。”该负责人说。

记者采访中发现,汉中各区县地理标志农产品多数没有实现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和统一管理,各自为政、分散经营很难形成推广地理标志产品的合力。

“地理标志产品具有公共性,同一区域内,一个企业可能会坐享另一个企业的宣传成果,一些已建立了完善产销体系、市场声誉较好的经营者,还担心共用地理标志会导致鱼龙混杂,因此,企业更愿意花精力宣传自己的牌子。”一位企业负责人说。

陕西省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之所以出现申请时轰轰烈烈、申请后销声匿迹或品牌打造利用不足的尴尬局面,政府及企业对保护开发重视不够、投入不够是主要原因,再加上地理标志产品的社会关注度不高,消费者对此较为陌生,持续投入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

“确实存在地标农产品申报成功后,并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情况,成了挂在墙上的一纸证书,这也是目前存在的现状,我们也觉得很遗憾。”汉中市农业局质监法规科科长周文玖说。

多方合力 带动产业发展

据了解,很多县区之所以对地理标志申报表现出很高的热情,是认为商标对一个地方的品牌、社会效益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有效的经营,导致申报商标的初衷与效果不尽相同。在申报成功后,后续开发保护工作乏力,陷入了“申请热、使用冷”的怪圈。然而,申请成功并不意味着经济效益上升,要让“金字招牌”真正走出这个怪圈,还应多些思路、多些举措。

汉中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汉中在“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业标准化推?M缓慢。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标准修制定数量非常少,绝大部分地理标志农产品地方标准制修订工作没有开展;二是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占比较低,全市无公害农产品164个,但生产规模不到食用农产品产量的25%,甚至没有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三是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底子不清,管理缺失;四是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打造和利用不充分,地标农产品市场影响力小,品牌效应不突出。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地理标志处相关负责人认为,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必然选择,是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的必然结果,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的必由之路。农产品地理标志是登记保护一个产品,打造一个精品品牌,推动一方产业发展的“三个一”工程。

业内专家认为,让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真正成为金字招牌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其中,首要的是呼吁政府部门自觉规划、主动开发,要打好政策统筹、企业引进、标准生产、质量安保、品牌推介等整个大算盘。通过打好手中行政、财税等几张牌,创造条件让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到品牌产业的发展中,形成擦亮金字招牌的合力。

陕西省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今后,全省农产品地理标志证后监管重点将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二是持续保持产品特色;三是用好标识标志。

品牌建设要解决“不知道、知道吃不到、知道也能吃到但不敢吃”这三个问题。而解决途径就是“按章生产保安全特色、强宣传推介提品牌声誉、拓营销渠道畅产销对接”。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区域公用品牌,政府、技术支撑单位、证书持有人、标志使用人等要走缔造价值、创意符号、规范包装、立体推广的品牌建设之路,共同打造地方金名片。

同时,以后将加大培训力度,尤其是核查员整体能力提升培训;要加强宣传推介,提升社会各层面对农产品地理标志整体认知水平。

第二篇:合力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发展

合力推动公共文化事业发展

编辑:李雪2014-3-20

文化报记者李晓林报道: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经报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批准,文化部日前牵头成立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并于3月19日在京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标志着国家层面的公共文化服务协调机制正式运转。

协调组由文化部、中宣部、中央编办、中央文明办、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质检总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国家文物局、国务院扶贫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联、中国科协、国家标准委组成,主要任务是负责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大事项的协商和部署,协调组办公室设在文化部。

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协调组召集人蔡武在全体会议上作了讲话,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协调组办公室主任杨志今主持会议,并就成立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组的有关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作了说明。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中央编办副主任张崇和,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徐令义,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科技部副部长王伟中,财政部部长助理余蔚平,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规划财务司司长蒋晓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焦开河,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周长奎,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焦扬,中国残联常务副理事长孙先德,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国家标准委副主任于欣丽等协调组成员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言。蔡武在讲话中表示,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加强改革的协同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必然要求。他说,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已具备较好的工作基础,各地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这些有益探索都为统筹协调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了实践基础。下一步要明确任务,切实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的功能作用,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协调推进重大公共文化服务法规、政策、标准的制定、实施和考核;二是建立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三是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四是统筹实施公共文化服务重大工程;五是加强各级各类公共文化队伍建设;六是以贫困地区为突破口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发展。

第三篇: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需多方合力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职教师资队伍建设需多方合力

作者:吴志强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12年第03期

近日,教育部、财政部决定从2011年至2015年联合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组织45万名职校教师参加相关培训,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培训10万名,省级培训35万名。据悉,这项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由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企业实践项目、职业院校兼职教师推进项目和职教师资培养体系项目四个部分构成。

近些年来,我国职业院校的发展很快,中职已和普高平分秋色,高职也几乎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许多职校的办学硬软件都或多或少得到了改善。然而,纵观国内职校的发展态势,职教师资依然是影响各级各类职校办学水准的软肋,从某种意义上讲,部分职校之所以还屡受各色偏见,与缺少大量高水准的职教师资有很大关系。

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育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大致也可定义为培养能工巧匠,对应的职业院校师资队伍,本应该既有一定文化理论基础,又有相当娴熟的专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算是合格的职教师资,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然而,由于历史、待遇、转型期等多种因素交织,我国职教的专职师资多半是从普通中学教师、普通高校教师转型变身速成,从校门到校门,普遍缺失足够的专业实践经验,没有多年企业一线摸爬滚打的职业履历,亦缺乏与企业、行业的深度交流途径,教学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而兼职教师也往往不足且未必熟悉职教的特性,因此,职教师资建设就成为国内职业院校办学的一个痼疾和亟待突破的难题。

显然,面对庞大的职教师资队伍,单纯靠国家有关部门制订出培养计划仍然难以应对职教师资难题,还须设法调动职教教师自身的学习热情和广大行业企业的积极性,并设法吸引业界精英成为职教专职、兼职教师,多方形成合力,才能尽快提升中职、高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产生一批杰出的职教师资。

第四篇:破解就业难题还需多方合力

破解就业难题还需多方合力 2013年12月18日

就在12月13日北京地区研究生双选会的前一天,恰逢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在会上说:“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主要是结构性的,供求结构有些不匹配。”信长星还说道,从工作角度看,也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就业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方面问题。

此外,信长星还认为,当今我国还存在着技术工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他说,矛盾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一线操作工、普工招工不足,另一类就是技术工人常年性、普遍性的供不应求。信长星认为,要解决劳动力供求不匹配问题,一要加强职业教育,加大职业培训力度,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二要提升在职劳动者技能,“我们正在全面实施技能振兴计划,通过加大在职培训力度,提高工人技能和技术水平。”

对于如何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信长星提出,要抓好四个环节:

第一是岗位的开发,这是根本环节。按照《决定》提出的方向,要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同时政府所购买的基层公共管理的岗位和社会服务的岗位要更多的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

第二是落实和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的扶持政策。相关政策近些年制定了很多,有些政策含金量非常高,对于促进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给予了一定期限的社保补贴、培训补贴,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就业等等,关键是对于扶植政策的落实。从政策落实督察情况看,仍然存在落实不到位甚至存在政策缩水的情况,这是需要督促和改进的。

第三是强化就业服务,强化就业服务重点是实施今年出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这是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总抓手,目标要求是对离校未就业的毕业生,能给予及时的就业指导、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学生们尽快就业,组织暂时难以就业的毕业生参加到准备就业活动中,比如参加职业的培训、参加就业的见习,确保高校毕业生虽然离校但就业的服务不断档。

今年,国家开始实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促进计划。其主要内容就是将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范围,通过就业服务、政策扶持,促进毕业生尽快就业。对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援助。一时不能就业的,组织参加就业见习和职业培训。其意义在于实现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和服务全覆盖,最快时间推动就业,未能及时就业的,也纳入就业准备活动中。

第四是鼓励去创业,人社部将适时启动新一轮的大学生创业引领的计划,完善扶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政策,加大创业的培训的力度,同时健全创业的服务体系,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创业能力,通过提供跟踪扶持和创业指导来提高创业成功率,特别是要延长创办企业的存活期,通过创业来带动大学生的就业。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用一大段话表述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实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把未就业的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就业服务。”国家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重视可见一斑。

第五篇:党建推动产业发展调研

党建添活力 烟农创家业

——资溪县乌石镇开展党建“四推一”活动发展烟叶产业

乌石镇为启动、发展和壮大烟叶产业,积极探索开展了基层党建“四推一”活动,即创新党员电化教育、乡土人才培养、“双带”工程和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四项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和人才的作用,大力推动烤烟这一支柱产业的发展壮大。使先进性教育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

1、开展“电教助农”活动,普及烟叶生产技术。针对种烟户盼科技、学科技、用科技的迫切需求,围绕科技兴烟的要求,以党员电教为主要手段和载体,深入开展“电教助农”活动,大力推广普及烟叶生产技术,提高烟农致富本领。首先,健全电教网络。对已有的电教网络设施进行了全面检查,先后投资1.8万元,为全镇6个电教播放点更新了电视机和VCD机,目前全镇电教网点有11个,标准化建设达标率已达100%。同时,不断拓展电教阵地,把播放网点向自然村、党小组和中心户等延伸,扩大了教育覆盖面。其次,实行灵活播放。投资1600元,从北京购进了全套《全国农村实用技术》共78碟电教片,建立了烟叶生产技术资料库。采取因地、因人、因时制宜的播放收看模式,实行定点播放、巡回播放和点题播放等多种形式,确保播放收看效果落到实处。目前,全镇已组织播放80多场次,观看群众达1000余人次。第三,组织实地考察。为增强播放收看的感性认识,先后组织10多批次、400余名群众到广昌县、黎川县及毗邻的福建光泽县参观考察,请烟技员现场讲解种烟知识,并模拟操作,将电教片知识转化为具体实践技术。通过开展“电教助农”活动,打消了群众的担忧,增强了种烟的信心,全镇初次种植烟叶的130户、600余名群众掌握了基本技术,其中80%可以独立进行种植实践,20%可以在烟技员的指导下进行种植。

2、落实“双带促动”计划,扩大烟叶种植面积。针对群众普遍存在的“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的观望心理,及时制定并落实以党员干部带头种植烟叶、带头动员亲属种植烟叶为主要任务的“双带促动”计划,大力带动群众积极种植烟叶。首先,调查摸底定任务。对镇、村、组干部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掌握他们种植烟叶的意向及具体种植计划;同时,摸清他们在本镇的社会亲属关系,确定他们的动员对象。通过调查,确定了干部种烟户36户,动员了94户群众,落实种植面积700多亩。其次,带头种植做榜样。为做给群众看,树立榜样,镇、村、组干部采取单户种、干群联合种等多种形式,每个干部都带头种烟,面积达200亩,建立烤房33个。余家边村63岁的党支部书记蒋志发不顾年迈,带头种烟3亩,带动全村12户群众种烟。第三,动员亲属扩影响。为快速扩大种烟面积,干部们积极做好他们在本镇农村的亲属的工作,打消他们的顾虑,使24户群众也带头种上了烟叶。同时,确定各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镇挂点干部及其他村干部为具体责任人,动员群众种植烟叶。通过落实“双带促动”计划,全镇第一年初次种植烟叶就达738亩,建立烤房123个,占市下达计划的123%,在新烟区较为少见。

3、实施“人才强烟”工程,提升烟叶生产质量。烟叶产业化建设,关键在人才。按照“科技兴烟,主攻质量,提高效益,增加收入”的要求,大力实施“人才强烟”工程,狠抓乡土人才开发,为烟叶生产提供坚实的技术保证。首先,请来大专家搞培训。从省、市烟草公司请来专家,先后开办6期种烟技术培训班,对全体烟农进行技术培训,受训烟农达600人次;选派了8名优秀烟技员,吃住在村,忙于地头,专门从事烟叶种植技术培训,为烟农解决了许多技术上碰到的难题。其次,自育小专家建队伍。挑选文化水平较高、种烟热情高、肯钻研、较年轻的烟农,列为小专家的重点培养对象,通过组织他们外出考察学习,到烤烟科研院所进修,到市县烟草公司锻炼学习等方式,逐步培养一批具有初、中级职称的技术人才,形成一支有较高素 质的科技兴烟技术服务队伍。目前,全镇已确定了18名重点培养对象。第三,重用土专家传帮带。重视在烟叶生产中涌现出来的肯学习、爱钻研,并总结出了一定的种烟经验的烟农,积极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让他们分包若干个种烟户或村小组,通过现场指导、个别环节解疑等多种方式,帮助烟农科学生产烟叶。同时,指导土专家进行平衡施肥、生物防病治虫等研究,努力提高烟叶生产质量,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实施“人才强烟”工程以来,全镇已初步培养了18名烟技员,发现和培养了82名土专家,基本形成了一支覆盖全镇、分散在村、延伸到组的烟技员队伍。今年烤烟生产结束后,镇党委评出前6名生产大户,实行重奖。

4、实践“五岗为民”要求,发挥党员服务作用。党员干部的服务作用,是推动烟叶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全镇党员干部中提出并落实“五岗为民”要求,促进烟叶产业大发展。首先,根据需要科学设岗。实践显示,烟农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怕技术不过关、怕冒风险、缺信息、缺土地、缺劳力等“双怕三缺”问题。为此,有针对性地设立党员干部技术指导岗、基地示范岗、信息传递岗、土地调剂岗和劳力帮扶岗,并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着力解决“双怕三缺”问题。其次,依据特长双向认岗。由党员干部结合自身能力、特长等,自愿选择一个岗位,向党组织提出岗位申请。党组织通过考察了解,提出定岗方案,再提交镇党委政府讨论,确定党员干部岗位。目前,全镇有34名党员干部认了岗,其中有11名还一人多岗。如所有挂村镇干部都兼任信息传递员,及时发放烟叶简报,让烟农及时了解各阶段烟叶应注意事项及如何防治病虫害,提高烟叶质量和产量。第三,注重实绩量化评岗。为形成奖优罚劣的服务竞争氛围,对“五岗”党员干部实行量化考评,即根据岗位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从服务烟农次数、解决问题个数等方面对党员干部进行量化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实行奖惩。如镇村干部都拿出年终奖金的一半,作为服务烟农的考核风险金,没有完成任务的要相应 扣除奖金。实践“五岗为民”要求,让农村党员在发展烟叶产业中找到了发挥作用的舞台,在“有岗、有责、有为”中保持了党员先进性。

二、主要成效

1、搭建了党员干部为民平台。乌石镇发展烟叶生产,是在农村税费改革后作出的决策,它搭建了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新平台,较好地解决了乡镇党员干部的工作着力点,促进了乡镇工作职能转换和干部作风转变,塑造了新形势下农村党员干部的形象。为服务好群众,许多党员干部自觉地学习烟叶生产技术,提高了“双带”能力和水平。他们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指导群众开展生产,从过去群众人见人怕的催粮缴款队,变成了现如今人见人请的技术辅导员。据了解,乌石镇现有60岁以下的党员干部中,有50%以上都掌握了烟叶生产技术,成为一面面流动在绿色烟田中的红色“党旗”。

2、激发了基层党建工作活力。乌石镇抓住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利契机,利用烟叶生产这个平台,积极整合基层党建工作资源,让基层党建工作涣发出新活力。调查显示,在普及烟叶生产技术过程中,党员电教网络成了香馍馍,群众争相观看,人数激增3倍以上。拓展和延伸了“双带”致富工程,全镇20名镇干部、33名村组干部和108名党员参与“双带”活动,带动群众达360名。发展和壮大了乡土人才队伍,新培养了乡土人才78名,占总量的30%。农村无职党员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全镇132名农村无职党员走上为烟农服务的岗位。镇党委书记王柏荣说,是烟叶产业让全镇党建工作有了新抓手,让群众真实地看到了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3、完善了农村全民创业格局。乌石镇从实际出发,发展烟叶生产,较好地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完善了农村全民创业格局,在全镇形成了“面包经营、烟叶生产、木竹加工、鳗鱼养殖”为支柱的产业体系。据调查,乌石镇青壮年农民大部分外出经商打工,留守家园的多为老人、小孩及部分弱劳力。发展烟叶生产,正好解决了这部分人的创业增收问题。据统计,烟叶每亩纯收入在1600元以上,为种粮收入的3 至4倍。2005年,全镇烟农纯收入最高的每户达1.5万元,平均每户达1.2万元;全镇烟叶总收入达140万元,实现人均增收100余元。桐埠村贫困户江月龙种烟3亩,收入6000余元,比去年增收4000余元,一举摆脱了贫困。

4、促进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促进发展是根本。乌石镇大力发展烟叶生产,不仅可以引导群众增收致富,而且带动了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局面,促进了农村社会协调发展。如建烤房就带动了农村建筑行业、运输行业的发展,全镇建123个烤房,共消耗近123万块泥砖,并为农村泥瓦匠提供了大量的务工机会。由于烟叶生产不离土不离乡,解决了留守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使他们有事可做、有业可创,打牌赌博现象少了,游手好闲无事生非的人少了,促进了农村社会治安状况的好转。同时,以种烟为主题,党员与群众、干部与群众、群众与群众之间的交流增多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邻里关系得到改善,学科技、传科技、用科技的氛围也浓了,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几点体会

乌石镇开展基层党建“四推一”活动,找准了创新农村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地激发了基层组织的活力,推动了烟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成功做法非常值得思考。

1、“四推一”活动找准了党建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经济建设是党的工作中心,党建工作要围绕这个中心开展,为其服务。因此,必须探索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四推一”活动是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建设相结合的一个有效的结合点。从“四推一”活动的内容来看,它既包括了当前农村党建工作的大部分工作任务,激活了党员电教、“双带”工程等党建活动载体,发挥了各项活动载体的作用,同时又体现了农村经济建设的目标要求,如党员干部“双带”落实烟叶种植面积,确保烟农增收目标等。由此发现,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找准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这样的党建创 新才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2、“四推一”活动找准了农村全民创业的兴奋点。没有需要就没有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动力。农民群众是最注重实际的,只有实用、管用、好用,他们才会接受。因此,创新农村党建工作必须注重“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调查显示,“四推一”活动紧紧抓住了当前农民的兴奋点,即盼富、想富和快富的心理需求,把创新党建工作与全民创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让群众在参加党建活动中,积累创业知识,学习创业技术,增长创业本领,使广大群众的党建活动参与率得到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得到增强,执政基础得到巩固。由此可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对应群众的意愿,选准兴奋点,才能取得更大的实效。

3、“四推一”活动找准了发挥党员作用的着力点。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现阶段党在农村的主要工作任务。为充分发挥作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必须找准为民服务的着力点,选准一个方向,集中智慧和力量带领群众勤劳致富。从实践看,开展“四推一”活动较好地解决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有为民热情却无从入手的难题,找到了为民服务的载体,释放了服务能量。一方面,党员干部有了学习方向,带头学科技、传科技、用科技,提升了党员素质,增长了为民本领;另一方面,明确了服务方向,党群干群形成一条心,共同为发展壮大烟叶产业而努力。由此得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善于整合各类党建资源,丰富活动载体,党员的作用才会得到有效发挥。

4、“四推一”活动找准了密切党群关系的凝聚点。发展给农村带来了可喜的变化,党的富民政策受到了农民的衷心拥护。农民群众想创业、盼创业,迫切希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他们实现共同富裕。调查发现,“四推一”活动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认同感得到很大提升。通过开展活动,群众学习有了课堂,创业有了舞台,致富有了技术,解困有了帮手,农民从心眼里感谢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从而密切了党群关系。同时,基层党组织和 党员干部有了为民服务平台,在群众中的形象好了,威信高了,与群众关系密切了。由此可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把服务于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真心为民的实践活动中密切党群关系。

总之,乌石镇开展“四推一”活动,是在新形势下创新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对全县党建工作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我们要结合全县生态旅游、毛竹培育加工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因地制宜地整合党建资源,丰富活动载体,激发党建活力,解决好党建创新与经济建设“两张皮”现象,力争实现“双赢”目标。

下载多方合力 推动产业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多方合力 推动产业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多方合力确保电梯安全(共5篇)

    多方合力确保电梯安全 保障电梯运行安全,监管十分关键。目前,政府监管部门都是通过抽查方式,对管辖地区电梯安全状况进行把关;对于故障高发区域的电梯,派出专家现场检查,给出改进......

    推动轴承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

    推动轴承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为贯彻落实市委提出的产业发展“*”工作举措,市委财经办围绕轴承产业发展,专题访谈了**等产业领军人物,对我市轴承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关问题进行......

    发展旅游产业推动兴县富民

    旅游产业在世界上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在我国,旅游产业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消费结构将进一步由温......

    培育高品位产业 推动高质量发展

    培育高品位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县人民政府副县长**(2019年2月)***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节点,脱下国家贫困县的帽子,责任更重了,压力更大了,动力也更足了。在这个***发展史上的重......

    发展总部经济 加快推动产业高端发展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加快推动产业高端发展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等低端环节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

    陕西镇安大力推动畜牧产业发展

    陕西镇安大力推动畜牧产业发展 目前,全镇安县已建设肉羊繁育场1个,肉羊肥育场3个,养羊大户12户。该县争取省级肉羊基地县建设项目,争取省级财政扶持资金100万元,计划建设存栏500......

    培养优秀动漫人才,推动动漫产业发展

    培养优秀动漫人才,推动动漫产业发展 培养优秀动漫人才,全面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3月17日,“中国动漫人才培养高峰论坛暨世为杯大学生动漫创意大赛新闻发布会”在洛阳举行。论......

    推动停车产业发展的经济学思考

    推动停车产业发展的经济学思考 [论文关键词] 停车产业市场失衡 占道停车隐形成本 价格竞争 停车产业化发展保值和升值潜力 [论文摘要] 杭州市私人汽车数量的急剧增长,停车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