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总部经济 加快推动产业高端发展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加快推动产业高端发展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等低端环节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是一种能够实现企业、总部所在区域、生产加工基地所在区域“三方”利益都得到保障和提升的发展模式。总部经济具有税收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效应、就业效应、社会资本效应等五大效应,可以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资源配置能力,提升城市服务能级,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积极引进国内外企业的研发、营销总部机构,支持国内外零售企业在宁波设立区域总部、采购中心和物流中心,培育一批总部型民营企业”,就是要求将总部经济发展提高到新高度,推动总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历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总部经济,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调整工业用地结构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意见(试行)》等扶持政策,总部经济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根据《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2009-2010)》显示,宁波已跻身35个主要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第二能级。但是,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宁波是较早提出发展总部经济的城市之一,总部经济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但是对总部经济的认识还不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认识高度不够,对总部经济发展未能提升到区域转型发展的战略高度;二是认识不够全面,对总部经济的内涵和外延缺乏统一认识,过度强调世界500强或国际分支机构的引进,忽视了国内总部企业引进和本地民营总部的培育。
(二)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快。空间有多大、平台有多大,决定了总部企业数量有多大和质量有多高。宁波市提出“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以来,有力地推动了东部新城、杭州湾新区、南部商务区等一批功能平台的建设和投用,拓展了总部经济的发展空间。但同时,在部分功能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整体规划不足、推进速度较慢、功能培育滞后等问题。
(三)产业支撑有待进一步增强。总部经济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法律、中介等现代服务业支撑。目前宁波服务业体系中,商贸、物流等流通性领域的服务业占很大比重,金融保险、国际贸易、涉外法律、中介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此外,宁波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数量不足,吸纳和培育人才的载体和平台少,导致人才资源,特别是高层次、复合型和专业性人才总量不足。
(四)政策扶持有待进一步完善。政策扶持是推动总部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区域间竞争的重要筹码。宁波市去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总部经济扶持政策。但相对于杭州、南京等同类城市而言,出台时间晚、扶持力度小。以杭州为例,早在2007年7月,杭州市政府就下发了《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并且不断出台后续的优惠政策。此外,各县市区还没有及时跟进相关配套政策,影响政策效应的发挥。
(五)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属于总部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也是决定总部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宁波市在政府服务、公共配套、基础教育等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总部经济对公共服务具有更高的要求,如个性化服务、发达的通讯技术、高层次人才以及优质的卫生教育资源等。
针对存在问题和不足,为构筑“立足宁波、依托浙江、服务长三角、联合中西部、连接海内外”的总部经济发展体系,努力形成区域性企业总部中心城市格局,建议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尽快成立总部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切实承担起总部经济发展的规划决策、组织实施和统筹协调作用。各县市区也要相应成立推进机构,配齐人员力量,形成工作机制。制定发展规划,按照《实施意见》要求,明确界定总部企业,制定总部经济发展目标。加大宣传力度,运 用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资源,统一全市上下对总部经济的认识,宣传总部经济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总部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构筑功能平台。以“十二五”规划实施为契机,以“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建设为依托,着力建设一批规划水平高、配套设施全、集聚能力强的基地。突出东部新城龙头作用,积极引进各类金融机构总部或地区分支机构,集聚国内外知名国际贸易和航运物流龙头企业,努力打造“三大中心”。强化南部商务区功能培育,引导和鼓励宁波及周边地区民营企业总部入驻,打造先进制造业总部基地。
(三)优化产业环境。中心城市总部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必须依托其自身以及周边地区产业的不断进步和转型,由产业进步带动企业价值链的提升和分离。着力培育大企业,立足先进制造业、流通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管理创新力度,加快对外扩张步伐,努力形成一批核心竞争力突出、资源配置能力强、市场结构优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完善法律、审计、会计、咨询、资产评估等专业化服务体系,为总部企业提供良好的专业服务。促进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电子物流等产业发展,研发设计总部企业统一经营管理需要的软件产品,实现企业经营和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和网络化,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适时、准确、高效的信息服务。
(四)完善政策措施。整合各个产业政策中关于总部经济的 相关条款,进一步完善《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各县市区要尽快出台符合区域特点的实施意见和细则。统筹使用总部经济专项资金,强化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管。优先鼓励和扶持总部企业在境内外上市。积极保障总部企业用地需求,在实施土地“招拍挂”方面,适当增加准入条件,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结合中心城区退二进三要求,在符合工业用地结构调整有关规定基础上,允许企业利用原工业用地改造升级发展总部经济。鼓励利用村级发展留用地开发建设总部大楼。
(五)提升服务水平。构筑总部企业服务平台,探索形成符合总部企业需求的个性化服务。开通企业登记注册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手续和程序,对于已经被认定为总部的企业,在重大项目审批、技术改造等方面提供保姆式全程服务。提供企业高层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便捷服务,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及其家属办理入户手续,为高层管理人员子女入学入托提供便利。
第二篇:发展总部经济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总部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总部经济是国际分工的高端环节,知识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集聚带动作用大,已成为城市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内各中心城市竞相招商引资、拓展高端服务业,聚焦总部经济。
一、总部经济对地方财政贡献大
近年来,总部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热点,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南京、武汉、沈阳、杭州等许多中心城市,都把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并取得积极的成效。总部经济对地方财政贡献大。由于企业总部具有占地小、产出大的特点,被誉为“无烟经济”和“循环经济”。总部经济聚集区内企业密度一般都比较大,CBD、金融街每平方公里的企业个数达到600—800个,聚集区内单位面积产生的GDP和税收大大高于其他地区,总部经济一栋写字楼流出的税收和财富相当于普通数平方公里的产出。以北京、上海为例,北京在总部经济发展较快的朝阳区、海淀区、东城区和西城区,其税收收入比重达到北京市(共18个区)总税收收入的60%以上。上海作为全国总部经济发展的一线城市,陆家嘴——淮海路/南京路/静安寺——徐家汇——虹桥,这条总部经济的 “黄金走廊”积聚了全市70%的总部经济能量,产生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至少占全上海服务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而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创造的GDP已占浦东新区GDP总量的1/3。
二、各地发展总部经济的主要经验
总部经济模式下,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等在大城市或发达地区 1
聚集,能够充分利用人才、信息、研发等高端资源,最大限度释放创新资源效能,产生更多的技术创新成果,并通过创新溢出、辐射带动效应,完善城市及区域创新体系。以发展高端服务业总部为抓手增强区域总部功能。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域发展总部经济,关键是积极推进产业的高端化和集群化,坚持以集聚现代服务业高端要素为目标,重点发展创新金融、现代物流、专业服务等为主导的高端服务业,培育发展科技专业服务、媒体及网络服务等新兴业态,配套发展面向高端服务业和国际化人群的商业服务业,增强区域总部服务功能,有效地提高了区域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总部经济还为制造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促进城市的制造业向高端环节拓展升级。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总部经济的培育和发展,提高城市的核心力和竞争力,推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每一个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选择,也是在更高层次融入全球经济的必由之路。如广州市把中心城区优化为全市总部经济功能核心区,外围城区培育形成多个专业性总部经济发展极。同时,拓展总部经济的承载空间与产业腹地,加快广佛都市圈融合,推进泛珠信息一体化建设,推动与港深分工协作,实施功能错位发展,共同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港深穗”国际总部经济带。明确现代产业发展定位,确立总部经济的龙头地位。总部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发展中的巨大引擎,既可以辐射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可以带动高端产业链的其他环节。高端服务业控制着产业链的上游,包括资本、品牌、设计、研发、物流、营销等,其附加值远超过制造环节。近年来,深圳市福田区重点发展以总部经济为龙头,高端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高端文化产业
为支柱的“1+3”现代产业体系。去年,福田区纳入统计监测的总部企业实现增加值630亿元,同比增长12.6%,占全区GDP比重达38.9%。“腾笼换鸟”为总部经济发展扩展更大空间。首钢搬到了河北曹妃甸后,给北京释放了压力,带来8平方公里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在北京市提出区域发展的战略规划中,提出将永定河进行治理以后,将建立一个新首钢创意商务区,发展包括总部创意商务在内的各种服务业,这样既保证了首都的品牌资源,拓展首钢几十年的消费渠道,也为北京提升了新的发展空间。
三、各地发展总部经济面临的突出问题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等中心城市在总部经济发展中,注重坚持产业高端发展战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创新总部经济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的确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但在发展总部经济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需要重视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压力加大。资源、土地、环境等要素制约日益加剧,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增强,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亟待提升,扩大外需面临挑战,内需潜力有待挖掘。二是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十分突出。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中心城市在现代化的发展中,虽然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水、土地等资源越来越短缺,环境压力加大,发展空间受到限制,征地难,无地可供的问题十分突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大城市发展的重大战略课题。三是资源配置矛盾非常明显。国内中心城市在发展中,由于吸引了大量人口涌入,使得城市过度膨胀而超过合理规模,造成资源配置的恶化,出现了发展中国家经常面临的城市病。优化资源配置,发展总部经济便成为解决城市病的一剂良药。四是软环境资源仍需要挖掘。在发展总部经
济的过程中,如何着重解决中心城市国际化程度偏低、国内资源配置不够优化、高端产业发展缓慢、城市精细化管理不强、文化软实力培育不足等短板,进而提升中心城市政府的服务水平,促进人文、制度、政策、创新、服务、政府效率等软环境建设,仍是当前促进总部经济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重点问题。
四、对我市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几点建议
一是要明确总部经济的科学定位。各地发展总部经济的实践证明,总部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强力带动和辐射作用。发展总部经济,能够实现企业价值链与不同区域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创新能力提升,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产业内部分工的深化,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加快调整投资结构和布局步伐,为我市发展总部经济带来有利的机遇。我市作为环渤海经济新的经济增长极,拥有发展总部经济的良好区位条件、现实基础和比较优势,我们应抓住当前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加快调整投资结构和布局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促进总部经济发展。
二是要加强总部经济的定向招商。大力引进与重点培育相结合,利用产业优势吸引知名总部企业入驻。发挥市直部门的招商引导作用,加强对外联络和城市推介;发挥各区市的招商主体作用,组织落实总部项目的引进和入驻条件;发挥唐山整体招商平台作用,促进以总部企业为主导和影响的定向招商。积极引进龙头产业总部企业,加快企业和城市的国际化进程;着力服务好现有总部企业,促进本土企业发展壮大;大力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加快成为优势产业总部企业,增强唐山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
三是要全力打造总部经济聚集效应。力推总部经济发展全面升级,重点培育和发展我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优势传统产业企业总部,发挥我市主导产业对产业链总部企业的带动和汇集作用。优化市区商务楼宇入驻企业结构,提升单位面积产出经济效应。促进总部产业链相关企业聚集发展,加快形成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凤凰新城建设步伐,提升区域对总部的吸引力。
四是要加快建设总部经济集聚区。加强总部经济的空间规划和载体设施建设,实现城市功能升级和形象更新。对现有楼宇资源加以提升,鼓励置换出的厂房、场地发展工业设计、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城市郊区主要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吸引生产型、研发型等知名总部企业前来筑巢,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总部经济功能园区。加快形成以主城区综合性总部集聚区为主导、以郊区功能性总部集聚区为支撑,以特色产业园区为基础的总体发展格局,增强唐山总部经济的产业集群能力。
五是要着力优化总部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培育本土综合优势,提升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服务措施,鼓励大、中和成长型总部企业发展并重。加强政府与总部企业联系制度,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实际问题,增强总部企业的根植性和归属感。优化商务环境,营造优美城市生态与人居环境。完善专业化服务,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配套服务体系。实施自主品牌发展战略,提升总部企业及行业在国际市场的整体形象和实力,增强我市对国内外知名大企业的吸引力,全力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总部基地城市品牌。
第三篇:推动文化旅游融合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推动文化旅游融合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旅游与文化密不可分。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是旅游业竞争力的核心。文化的本质又决定了文化的旅游功能,它天然地融合和体现于旅游全过程。旅游者出行最大的动机,是为了获得审美的情趣和精神的愉悦。一次难忘的旅游,必定是文化之旅、精神之旅。文化赋予旅游生命力。文化旅游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具体体现,是传承创新文化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一)以规划为引导,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一是对全市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全面普查。武汉市文化旅游资源共涉及6个大类、20个亚类、72个基本类型,共计281个资源单体。其中,包括以历史古迹和革命纪念地、标志性文化建筑、文博纪念馆和现代的文化设施、特色功能街区、大众化文化娱乐场所等为代表的有形文化旅游资源以及以节庆活动、文化艺术等为代表的无形文化旅游资源。二是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文化旅游的发展目标。充分发现和挖掘武汉都市文化资源,整合城市综合文化资源优势,力争到2015年,形成较为成熟的紧密结合武汉现代都市形象和文化底蕴的都市文化旅游产品,凸显在武汉城市形象塑造中的重要作用;将武汉市建设成为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商
务会展型和都市休闲型旅游城市,成为国内著名并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旅游胜地和国家旅游中心城市之一,中部地区旅游集散中心、组织中心与接待中心。文化旅游成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重要龙头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先导。
三是确定了以中心城区的旅游文化资源为依托,打造滨江滨湖文化休闲游、都市文化体验游、商贸会展休闲游、江城动感娱乐游等四大旅游产品系列。
(二)以项目为抓手,增强文化旅游发展动力。
去年,我局积极推进武汉极地海洋世界、武汉辛亥首义文化旅游区、世茂嘉年华等总投资额达1834.44亿元的28个市级重点旅游项目加快建设,其中,武汉极地海洋世界(一期)、楚河汉街(一期)、万达威斯汀酒店、铁桥建国大酒店等项目相继竣工并对外营业,城市旅游功能进一步完善。三是加大招商力度,签约引进了华中影视文化城、木兰花园、武汉鲁湖国际垂钓中心3个总投资达60亿元的旅游项目。策划储备了东方马都、汉南区五湖湿地生态文化园等13个总投资达384.2亿元的重大旅游项目,增强了旅游发展后劲。
(三)以产品为载体,提升旅游资源整合。
我局积极协调各方利益,联合市公交集团开通推出8个主题20条精品旅游线路,揽括“大江大湖大武汉”特色观光游、红色旅游、异域风情之旅等主题,涉及市内一日游、省外游以及出境旅游时尚精品线路;推出名人足迹游、租界建筑游、都市风情游等12条推荐市内游观光线路。观光车将市内景区和旅游要素串联在一起,基本涵盖了武昌、汉口、汉阳三镇著名景点,车内除了配有GPS导航系统外,还配有中、英、法、日四国语言的自动语音导游系统,对外地的商旅客人提供了极大方便,使武汉市内一日游更具系统性、便捷性。
(四)着力创新旅游营销方式,健全旅游营销网络。一是以辛亥百年为契机,依托高铁交通优势,围绕“樱花热”和“辛亥首义”两大主题,在珠三角地区发放武汉旅游护照樱花版和辛亥首义版2万本,激发了珠三角地区市民的热情。樱花节期间,武汉大学、东湖樱花园最高接待量达20万/天〃人次。据携程网对广东地区出游情况的监测,春季到汉赏樱花已成为广东市民出游的首选之一。二是有计划性地组团赴广州、中山、南京、长沙、深圳、无锡、苏州等16个地区开展了30多场次旅游促销,参加境外旅游会展6次,策划推出了48条省内旅游线路,31条市内旅游线路;邀请韩国、日本、俄罗斯、中铁联盟等海内外旅行商近7批次来汉踩线,巩固和拓展了国内外客源市场,保证了我市境内外游客保持20%以上的增长。三是坚持“办节为民,为民办节”的宗旨,继续围绕“知音江城”的主题,举办了第十届武汉国际旅游节,推出的 “中华婚典”、“帐篷音乐节”
等活动,深受广大市民游客喜爱,进一步彰显了武汉“文化江城、休闲江城”的魅力。
为加快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步伐,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提升理念,提升操作力,以抓规划引动、项目推动、市场联动为工作着力点,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完成全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基础上,确定文化旅游规划定位和发展目标,尽快编制《武汉市文化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二是加强政策调研,尽快促成出台《关于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充分调动各方投资开发文化旅游的创业积极性。三是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发展新机制,探索建立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将黄陂区木兰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包装,统一规划,联合营销,增强发展实力和后劲。四是继续加强对重点建设项目的统一调度,积极跟进一些引资性的建设项目,尽快促成投资方尽早决策,争取项目早日催化落地,生根开花。五是加强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大力支持和鼓励企业研发设计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着力做好传统工艺品的研发工作,优化销售网络,不断提高购物在旅游经济中的比重。
发展文化旅游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放眼长远又要关注当前,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
就我市实际情况来看,当前应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以规划为引导,注重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谋划。要实现文化资源旅游化,必须从发掘整理开始,在研究谋划中找准优势,明确发展方向。要注重谋划的专业性,充分发挥武汉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加大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发掘、梳理、分类、甄别、演绎等。要注重谋划的针对性,坚持理论研究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建立旅游企业和专家学者定期交流沟通机制。要注重谋划的广泛性,鼓励广大群众广泛搜集旅游素材,积极参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谋划,形成人人关心文化旅游、人人参与文化旅游的良好局面。
二是以产品为抓手,大力整合资源打造文化旅游精品。武汉市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广、门类多,要把内容相关、区位相近、功能相仿的资源融合起来,发挥规模效应和联动效应,在共生共荣中打造文化旅游精品。要围绕主题进行整合,以旅游主题为红线,通盘考虑全市文化旅游资源,有机整合遍布全省各地的旅游景点,使这些零散的珍珠形成一条条精品旅游项链。围绕区域进行整合,根据资源空间分布特点,以文化旅游资源为主体,加快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带(区)。
五是加大文化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文化旅游业是高品位产业,高水平营销必不可少,必须创新营销理念和技术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营销推广活动,增强武汉文化旅游的震撼力、影响力和吸引力。开展整体营销,进一步打破地区、部门、企业界限,加强文化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统一规划、整体开发。抓好重点营销,细分客源市场,根据不同的游客需求和不同的客源地特点,组合包装不同的旅游产品,实施不同的营销模式,积极开展有针对性、深入性的营销活动。推动合作营销,加强与周边省市、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客源地的合作,建立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利益共享的联动营销机制。
三是培育壮大文化旅游市场主体。文化旅游企业是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体。必须坚持市场化、多元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方向,着力培育充满活力的现代文化旅游市场主体。一方面,要做“多”主体。放宽市场准入,降低进入门槛,通过税收、土地等政策优惠,吸引民间资本、国外资本参与文化旅游开发,增强文化旅游发展的多元力量。另一方面,要做“强”主体。通过联合、兼并、重组、收购等方式,积极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和知名旅游企业,鼓励重点旅游景区和大型旅游企业开展纵向、横向联合,培育大型文化旅游企业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篇:关于加快青岛市高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快青岛市高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
各区(市)发展改革局,市北区服务业局、四方区服务业局、开发区服务业局、城阳区财贸局、即墨市体改办,市保税区经济发展局、市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市政府工作部署,我委研究提出了《关于加快青岛市高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大力发展高端产业,建设高端产业发展集聚区,是我市贯彻“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建设蓝色经济区的重要举措,对优化我市产业结构、提高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附件: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高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青岛市高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建设以青岛为龙头的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战略部署,加速推进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发展战略,加快发展高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振兴,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发展高端产业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目标任务
1.指导思想
围绕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重点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大高端产业基地,以高端产业园区开发、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高端项目建设和产业关键技术攻关为突破口,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辐射带动力强的高端产业发展体系,带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引领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成为环渤海经济带新的增长极。
2.战略定位
高端产业代表着现代产业发展趋势和结构调整方向,是产业价值链中前端和后端价值增值最大的环节,以及生产制造环节中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材料的生产与制造等高增值环节。具有创新性强、先导性突出、成长性好的优势,能够大幅度提升经济发展的层次和水平,辐射带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我市高端产业发展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突出海洋特色,以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为先导,发展以金融业为核心的高端服务业,以海洋、信息、生物和新材料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和以汽车、机车、造船、海洋工程、能源和环保装备为核心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加快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转变发展方式和产业振兴中走在全国前列,形成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增强更高水平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目标任务
——到2012年,通过加快高端产业园区建设,吸引高端要素聚集,促进一批规模优势突出的骨干项目落地,优化和提升我市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高端化聚集发展,打造半岛先进装备制造业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先导区和现代服务业中心区。其中先进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54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6500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市出口的比重达到11%以上;金融、现代物流等高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900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5%左右。
——到2020年,进一步形成区域资源集成和产业高端发展优势,使青岛成为辐射半岛、局部辐射全国和部分节点国际领先的高端产业聚集区。
二、高端产业发展方向
4.高端服务业
——金融。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引进区域性金融管辖机构,发展资产证券化、票据交易、离岸金融等新业务及衍生产品,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
——科技信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依托现有科研院所,以不断满足高端产业发展需求为核心,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科技人才,打造支撑作用突出、与产业密切结合的科技服务业;发展信息服务外包,建设数据中心,打造青岛信息港。
——物流与创意。发展海港、空港、陆路物流,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以物流信息化及信息网络服务为重点,打造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现代物流基地。以创意和创新为突破口,发展以设计为主的创意产业。
5.高技术产业
——电子信息。重点发展高世代TFT—LCD及液晶模组,芯片设计与制造,新一代移动通信、光电通信、射频识别(RFID)应用等。跟踪研究汽车电子和光电器件。
——生物工程。重点发展微生物工程、生物材料、生物酶、生物育种,绿色农业生物制品;发展海洋药物和生物医药,促进一批生物基进入产业示范,发展工业生物技术和海藻化工。
——新材料。重点发展新型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新型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生物材料、能源环境材料以及海洋资源开发、海洋运输、海港和海防建设等领域需要的新型材料和用于表面防护传统材料的新型粉体材料等。
——新能源。重点发展LED等高效照明产品,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开发利用生物能源、海洋能源和风能。促进节能产品的开发和利用。
6.先进装备制造业
——海洋工程装备,培育引导研发、制造、应用示范企业形成产业联盟,重点发展海水淡化装备及配套设备。发展海洋油气、深海采矿、海洋探测等海洋工程设备及特种船舶和配套产品。
——交通运输装备。突出发展中、高档乘用车、商用车及汽车发动机和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重点发展高速动车组和城市轨道机车等新型机车,发展机车自动控制系统和车体材料;发展大型油轮、集装箱船、滚装船、化学品船、高档游艇等整机和中低速柴油机、曲轴、船用机械等关键零部件。
——能源装备,围绕国家智能电网建设,重点发展新型汽轮机、兆瓦级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垃圾发电等发电装备和辅机,大型变压器、电线电缆等输配电装备。
——橡胶轮胎制造装备,重点发展数字化橡胶密炼系统、子午线数字化成型、异戊橡胶生产、网络化轮胎检测输送线、轮胎成型柔性制造成型系统、生产过程信息采集等关键装备。
7.推动传统优势制造业高端化发展
抓住设计、制造、管理、流通四个环节,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传统工艺装备和传统生产方式,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发展。发展网络家电、数字视听等新型消费电子产品,推动家电产业升级,大力改造提升纺织、机械、化工、冶金、建材以及农产品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
三、发展高端产业的突破口与着力点
8.提升园区功能,增强产业承载和聚集能力
—— 加快高新区建设。创新产业集群、产业基地发展模式,实现资金、人才等各类资源的有效聚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高端项目落地创造条件,打造高端创新要素聚集区、科研成果转化先导区、科技资源统筹协调区。抓好中科院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高新区
创业中心和企业加速器、青岛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加快引进一批高技术产业企业和大项目,打造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海洋科技、节能环保为主的高端产业群。——打造半导体照明和显示产业基地。以胶州湾西海岸、南以洋河为界、东临大沽河和胶州湾区域为核心,按照“ 生态为本、产业先行、区域协调、功能复合、设施完善”的指导思想,强化生态保护、生态保育、生态建设和污染整治,建设以半导体照明和显示产业为主的,集先进制造业、科技研发、休闲旅游、高端居住为一体的生态新城,进一步拓展青岛城市发展空间,促进环胶州湾产业集聚和升级。
——打造李村河两岸产业调整示范区。北岸依托铁路青岛北站,以培育第三方物流为重点,围绕钢铁、石化、汽车等产业,建设规模化、专业化物流基地。培育引进海洋高技术产业,发展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医药、滨海旅游等关联产业,推进海洋资源的利用和转化,形成拥湾发展新的增长点;南岸依托青岛科技大学在橡胶、化工等方面的学科优势,通过建设青岛科大橡胶文化博物馆和综合研发信息服务中心、孵化培育中心、创业服务中心、营销交易中心、总部经济中心等五个中心,形成以青岛科技大学都市科技园为核心,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材料、助剂、设备、技术、软件、贸易为一体的中国橡胶谷。
——加快生物产业基地建设。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建设为切入点,加快用地性质调整,优化区域布局,拓展生物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建设生物医药中试基地、产业化孵化基地、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海洋生物联合研究平台、动物繁育养殖实验中心、兽用生物制品产业化基地等,增强聚集服务功能,吸引项目和企业聚集,推动海洋生物和生物医药产业化发展。
——打造半岛高端服务业中心。支持国内外金融企业来青设立地区总部及后台业务,引进一批实力较强的创业投资机构,拓展区域性资金运作、客户服务、数据备份等金融服务功能;引进和培育信息和服务外包龙头企业,提高服务层级和水平,增强对半岛地区高端产业发展的支撑功能。
——提升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综合竞争力。引进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项目,建设集研发、制造、物流于一体的国家高速列车产业化制造基地;以满足上汽通用五菱30万辆轿车项目、35万台微型车发动机项目及上汽通用出口轿车基地配套需求为契机,打造国内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逐步形成研发、销售、服务等配套服务体系;以重大成套装备为主攻方向,加大培植力度,发展海洋工程装备、能源环保装备、橡胶轮胎制造装备,提高先进装备制造业的规模和水平。
——打造环胶州湾现代物流基地。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发挥前湾保税港区的作用,加快空港和铁路物流园区建设,完善海港、空港、陆路物流系统,打造服务全省、辐射全国、联系国内外的现代物流基地。
9.抓好重点项目建设
充分利用当前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资的有利机遇,积极吸引各类投资,滚动抓好一批规模优势突出、影响带动较强的高端产业项目,以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升级和功能区建设,形成高端产业新的增长点,提升高端产业发展活力和集聚带动能力。近期重点抓好70个左右高端产业重点项目(附件一)。
10.培育一批骨干企业
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融入全球化产业体系为目标,促进关联企业、上下游企业、各类配套企业向龙头企业集聚集中,提高集约发展水平。推动域内企业与国内外大型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着力培育一批拥有高端技术、高端产品和知名品牌的具有较强带动作用和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11.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发挥我市在海洋、电子信息等方面的科技优势,整合科技资源,选择对高端产业发展最
具影响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十个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制定技术攻关路线图,着力开展关键技术攻关,研发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产品,引领和支撑全市高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附件二)。
12.创新区域合作机制
依托我市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吸纳和承接各类高端资源,增强研发创新功能和高端服务功能,在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中充分发挥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研究探讨产业链的跨区域发展的方式和重点,合理定位功能分区,实现城市间空间有机聚合,提升与半岛其他城市的合作层次,扩大合作规模。
13.争取国家资源
争取国家在我市设立海洋科研成果交易中心,成为国家海洋高技术发展中心;争取国家高端产业重大项目布局青岛;争取更多国内外有影响的高峰会议和主题论坛在我市举办;统筹蓝色经济区建设和高端产业发展。
四、促进高端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14.制定高端产业发展引导目录。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振兴规划,围绕我市高端产业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制定高端产业产品引导目录,引导科研单位和企业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实现高端产业发展新突破。
15.加强定向招商。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推行区域招商和产业招商,吸引国内外资金投向高端产业和产品。发挥区位优势,开展与日韩等国的深度合作。推进与中央企业和外地大企业的合作,扩大与国内重点区域的协作,主动参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开发建设。
16.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落实市委、市政府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来青创新创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引进一批高端研发机构,聚集一批高端人才和高端产业发展领军人才;通过大专院校、专业培训、企业代训等多种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高端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建立健全人才使用、评价和激励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17.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围绕高端产业发展和产业振兴规划提出的要求,支持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建立“虚拟创新体系”,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提高创新能力;支持企业以购买技术、并购企业、开展国际合作等模式,实现核心技术的再开发、再提高。
18.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实施产学研合作引导计划,推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利用政府采购等手段,鼓励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加快孵化器、加速器等各类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
19.强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研究制定《青岛市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决定》。抓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建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服务体系。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除享受国家政策优惠外,市政府建立的政策性担保基金、科技专项资金、企业发展基金给予重点支持。
20.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进出口、政府采购等手段,推动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提升,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高传统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21.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鼓励企业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与深度,全方位、高水平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加快出口商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提高高端产品出口比重;鼓励外贸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鼓励和引导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促进服务贸易发展。
22.完善科技兴贸扶持政策。制定稳定出口的系列政策,明确支持方向和重点,完善《科技兴贸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鼓励扩大出口,鼓励流通型外贸企业设立出口产品研发、设计、检测机构。
23.支持服务外包发展。抢抓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机遇,加快服务外包基地建设。利用服
务外包专项资金扶持和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资质、拥有自主品牌的服务外包企业。引进培养一批熟悉服务外包业务、具有较高外语水平的技术管理人才;支持服务外包企业申请国际资质认证,扩展服务外包领域和范围。
24.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市财力优先安排高端产业聚集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改造;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
25.制定土地优先供应政策。对重大科研项目建设和知名科研机构落户青岛,在土地供应价格上给予优惠;对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时给予通盘考虑;对高端产业项目用地,优先安排供应计划。
26.完善创业风险补偿机制。扩大创业风险投资试点范围,研究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源,支持创新型企业发展。研究设立政策性担保基金,支持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种子期、起步期高端产业项目。
27.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城市教育、医疗、交通、安全、市政环境等服务工作,建立社会管理与服务数据信息库,推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精细化、信息化与人性化管理,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28.建立高端产业推进协调机制。在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委员会的领导下,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规划建设工作推进协调委员会主持,定期研究全市高端产业发展战略和重大举措,统筹解决高端产业发展中的土地、规划、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
29.完善目标责任制。制定青岛市高端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将高端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区市和部门,形成工作合力。
30.加强监督考核。按照高端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建立评价体系和督查制度,加强对区市、部门任务落实情况、工作创新情况、政策执行情况的调度和督查,加强工作绩效评估。
。请各区市发改部门认真抓好落实,引领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在全市深入实施“两区引领两化”战略以来,端州区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端州的核心任务,抓住经济发展契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确保端州城区经济平稳增长,经济实力得到稳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141亿元,增长12%;外贸净出口4.7387亿美元,增长6.3%。在发展现代城市经济过程中,端州区所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以下一些做法。
一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高服务业比重。2012年全区三次产业比重优化为0.5:42.6:56.9,服务业经济呈现存量优化、增量扩张、质量提升的良好态势,增加值达到80.2亿元。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特征更加凸显,主要表现为金融、物流、信息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商贸、房地产、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层次进一步提高。
二是编制了区服务业发展规划,以项目驱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根据规划,端州区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的重大战略举措,以华南智慧城、中巴软件园、广东云服务产业园等项目为载体,出台实施关于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优惠措施,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文化创意、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信息科研等现代服务业。全年累计签约、奠基动工、投产剪 1
彩项目45宗,投资总额达263亿元。
三是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推动城区各专业镇转型升级。端州区设立了创新专项资金,不断加大研发投入,201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上年提高了0.19个百分点。全年组织实施国家、升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24个,推动技改创新项目争取国家和省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全区技术创新专业镇覆盖率达50%。睦岗电子元器件专业镇、城东现代服务业专业镇和黄岗端砚专业镇依靠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
四是积极引导和支持工业企业从传统加工型向“专精特新”型转变,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依托省市共建战略性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全面建设省电子信息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推动了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五是重点抓好服务工作,实行挂点联系企业服务制度,切实为企业经营发展排忧解难,化解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不断优化和配置资源,加大对重点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中小微型企业信贷融资发展。
以上经验同各位分享,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为肇庆市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懈努力。
谢谢大家!
端州区人民政府
二〇一三年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