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秋统编版初三年级历史周测试一
固阳二中初三年级历史周测试一
1.近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相比,其最重要、最本质的区别是()A.商品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B.国家权利取代贵族特权 C.公民取代臣民 D.科学技术取代迷信愚昧 2、1937年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宣布每年的10月12日为哥伦布日。自1971年开始,此纪念日被正式定于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以下属于哥伦布历史功绩的是()①到达印度 ②发现美洲新大陆 ③开启了对美洲的殖民统治 ④给美洲带去先进文明 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3、(2018 鸡西模拟)15世纪末,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西欧国家,开始向东方进行海盗式的侵略活动和殖民扩张,充当急先锋的两个国家是()A.葡萄牙、西班牙 B.西班牙、法国 C.意大利、荷兰 D.葡萄牙、英国
4、.(2018 连云港模拟)马克思认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段话主要强调的是殖民掠夺()A.给亚非拉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B.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C.有利于落后地区旧制度的瓦解 D.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5、(2018 湘潭期末)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侵略活动所具有的客观进步作用体现在()A.奴役了亚非拉地区的人民 B.冲击、瓦解了各种旧制度、旧思想 C.加剧了亚非拉的贫穷落后 D.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6、某班同学在研讨历史知识,研讨的内容是“开展垦殖运动”“农奴获得离开庄园的机会”“手工工场”等。他们研讨的主题应该是()A.西欧城市的发展
B.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C.基督教的兴起
D.西欧庄园的发展
7、对比同类历史事件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关于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反对黑暗的封建制度
B.都主张维新变法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D.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8、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 这反映了当时()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输出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9、“西班牙向西走”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 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向西走”的航海家有()①达·伽马
②哥伦布
③迪亚士
④麦哲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新航路开辟后,东西方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逐 渐形成,全球化进程开始。“全球化进程开始”主要指()A.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人类从分散走向会合 C.资本输出成为主要形式
D.英国殖民扩张时代开启
11、杰本明·基恩曾指出,哥伦布的抱负和理想“不仅反映出中世纪的衰落,也 反映出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新时代的兴起”。此话的真实意思是美洲的发现()A.促进了新旧大陆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B.瓦解了欧洲封建主义,加速了欧洲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步伐 C.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瓦解
D.有利于两个大陆不同文化的融合
12、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年)曾经说:“海洋和空气为世界人共 同享有,海洋不归属于任何民族或任何个人。”这段话主要是针对()A.葡萄牙
B.荷兰
C.西班牙
D.法国
13、新航路开辟后,“三角贸易”发展起来,贸易中的商品有枪支、烟草、蔗糖、黑奴等。最能揭示“三角贸易”是“罪恶贸易”的商品是()A.枪支
B.烟草
C.蔗糖
D.黑奴
14、“1500年左右,大西洋的开放……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 意味着灾难。”下列不属于“灾难”的是()
A.增加资本积累
B.丧失精壮劳力
C.沦为殖民地
D.土著居民遭屠杀
15、下列关于“三角贸易”的表述,正确的是()A.“三角贸易”的路线是:欧洲—美洲—非洲—欧洲 B.“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C.葡萄牙是“三角贸易”的主要经营者
D.“三角贸易”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繁荣
16、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要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A.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B.否定天主教会权威 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17、(2018 惠州模拟)他生活在巨人辈出的时代,他的祖国曾宣称:我们宁愿失去一百个印度,也不愿缺少一个他。他的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被称为西方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他的另一代表作品是()A.《蒙娜丽莎》
B.《俄底浦斯王》
C.《哈姆雷特》 D.《天方夜谭》
18、(2018 潍坊模拟)知识结构的梳理与展示,是传递历史知识信息的一种直观工具,能帮助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下面的知识结构图,适合于说明()A.文艺复兴的原因
B.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科技促进生产力发展
D.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19、新航路开辟时期,某船队的勇士们归来后得到的礼物中有一件是地球仪,在地球仪上题着这样一句话——“你首先拥抱了我!”这支船队的领导者是()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20、(2018 北京昌平期末)有历史学家认为,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这说明新航路开辟()A.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B.推动了近代历史学的研究 C.激发了人们的冒险精神 D.开始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21、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庄园逐渐衰落和瓦解。其突出表现为()①庄园劳役量不断增加
②农奴可以用货币购买劳役豁免权
③农奴可通过缴纳迁徙税离开庄园
④农奴被禁锢在庄园里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14世纪,在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①劳役量被固定在一个特定的范围
②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 ③一些领主不善于经营 ④手工业不断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3、在租地农场,土地所有者出租土地,有的提供一部分经营资本;租地农场主承租土地,提供种子、牲畜、农具和其余资本,使用雇佣工人来耕种土地。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具有()A.奴隶剥削性质 B.封建剥削性质 C.资本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
24、下面是与西欧手工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幅关系图。从这幅图中可以得出的最准确信息是
A.资本主义萌芽必然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B.手工工场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C.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手工工场产生的前提 D.中世纪后期市场经济的雏形开始出现 25、14世纪中叶,形成中的资产阶级不满罗马教廷对精神世界的控制,对教会宣扬的生活态度渐生异议,主要表现在()①不满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
②不满教会追求享受现世生活
③不满教会追求死后进入天堂 ④不满教会主张以人为中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6、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南美洲的木薯传入非洲和亚洲,土豆传入西欧,地瓜和玉米流入中国;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如小麦、牛、绵羊、猪等,也传入了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开辟 A.促进了洲际间交通的发展 B.促进了美洲人口的增加 C.加速了洲际间物种的交流 D.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 27、15世纪末,西欧航海家开始探索连通世界的新航路。新航路的开辟()①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②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
③使美洲物种传播到世界 ④使地中海沿岸成为世界商业中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英国手工业迅速发展,促使英国开拓海外市场,并在海外扩张殖民地。下列关于英国扩张和崛起的史实有误的一项是()A.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荷兰“无敌舰队”,开始海外扩张 B.英国殖民者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
C.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
D.英国殖民者在北美建立大种植园
29、下面是“三角贸易”示意图(图见18题),其中②处船上运输的应该是()A.生产原料
B.火器、机械制品
C.黑人奴隶
D.黄金白银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说:“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材料二 恩格斯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 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
(1)与材料一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与材料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指出这一历史事件性质及核心思想。
(3)材料一、二反映的事件分别在哪个领域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创造了条件?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三 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见王上,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哥伦布日记(1)材料一中所说的“共同的纱幕”指的是什么?在意大利什么思想使人觉醒,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2)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二中“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的?
(3)哥伦布的航海活动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指出材料三中哥伦布关于地理位置叙述的一处错误,并加以改正。从材料中找出反映哥伦布航海活动的目的。
(4)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对人类迈入近代社会有何共同影响?
30、答案:(1)新航路的开辟或地理大发现。
(2)文艺复兴运动。性质: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核心思想:人文主义。
(3)材料一:经济领域(世界市场方面);材料二:思想文化领域。
31、答案:(1)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人文主义。
(2)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实质是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3)印度改成美洲;建立殖民地。
(4)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欧洲迈入近代社会。
第二篇:2014年秋期初一历史模拟测试试题
2014年秋期初一历史模拟测试试题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所选答案代号填在后面的表格内。共30个小题,每题2分,计60分。
1.今天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三星堆青铜立人像B.司母戊鼎C.虎耳铜鼎D.四羊方尊
2.历史上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是在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
3.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打击奴隶主贵族B.确立封建统治
C.官吏由国君委派D.实行土地私有
4.中国人开始使用铁家具是在A.春秋B.战国C.西周D.夏朝
5.公元46年用世纪、年代表示,正确的表述是
A.公元一世纪40年代B.公元二世纪40年代
C.公元一世纪50年代D.公元四世纪60年代
6.生活地点在今北京周口店一带的远古人类有
A.元谋人、蓝田人B.元谋人、北京人
C.蓝田人、山顶洞人D.北京人、山顶洞人
7.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尧传位于舜
C.禹传子,家天下B.舜传位于禹 D.启打败有扈氏
8.商周的一些青铜器上也铸刻有文字,被称为
A.甲骨文B.青铜文C.金文D.铜文
9、战国七雄中,由晋国分裂而成的三个国家是
①齐国 ②楚国 ③燕国 ④韩国 ⑤赵国 ⑥魏国 ⑦秦国
A①②③B③④⑤C④⑤⑥
A.华陀B.张仲景C.扁鹊D.鲁班 D①④⑦ 10.中医沿用的望、闻、问、切“四诊法”来自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11.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指的是
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世袭制
12、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实行商鞅变法B更多使用铁制家具 C牛耕得到推广D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13、主张不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家是
A墨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14.春秋时期认为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的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孙子
15、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最早是在A战国B秦朝
16.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C西汉D隋朝
A.刀形币B.铲形币C.圆形方孔钱D.蚁鼻钱
17.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是在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时?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18、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主要目的是
A恢复和西域各国的交往B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C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D打通“丝绸之路”
19.下列选项中,迫使陈胜等在大泽乡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A.繁重的兵役
C.赋税沉重,压迫残酷
20.秦长城的起止点 B.刑法严酷,误期杀头 D.到渔阳服兵役
A.西到临洮,东到辽东B.西到咸阳,东到河套
C.东到大海,西到陇西D.西到河套,东到辽东
21、西域地区(含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开始于
A西域各国使节回访长安
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B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D东汉政府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
22、佛教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支持。其根本原因是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B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 C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D对封建国家统治人民有利
23.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A.汉武帝B.张骞C.班超D.甘英
24.下列政权定都洛阳的是①魏②吴③西晋④东晋⑤南朝⑥北魏
A.①③⑥B.③④⑤C.②③⑥D.①④⑤
25.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26.下列人物在《史记》中没有记载的是
A.秦始皇
C.汉武帝
B.陈胜D.曹操
27.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是
A.受到北方其他民族的侵扰B.孝文帝仰慕洛阳城的繁华
C.扩大鲜卑族的地位和影响D.接受先进文化,巩固统治
28.下列战役中,不是以少胜多的是
A.巨鹿之战B.城濮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2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曾统一过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有①氐族②羌族③鲜卑族④匈奴族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30.通过对官渡之战、淝水之战的学习,我们知道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是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B.战后都使我国北方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
C.这两次战役间隔了一个多世纪
D.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骄傲使人失败
第二卷 开卷部分
二、成语归类(4分,每选对一个得0.5分):请将下列成语的代号填在相应的历史时期里
(1)退避三舍(2)破釜沉舟(3)三顾茅庐(4)围魏救赵
(5)约法三章(6)卧薪尝胆(7)纸上谈兵(8)项庄舞剑
31、春秋战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2、秦末汉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3、东汉末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历史诊断(请指出下列历史描述的错误所在,每小题2分,计6分)
34.小红问:“小明,你最敬佩哪一个历史人物呢?”
小明说:“我最敬佩蔡伦,因为他发明了纸,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诊断结果:
35.小红问:“小明,我想了解一下北魏的历史,我该看什么书呢?“
小明拍拍胸脯答道:“那还不简单,看司马迁的《史记》不就行了吗”
诊断结果:
36.小红问:“小明,你知道佛教起源于哪里吗?
小明答道:"当然知道,我们中国这么多佛教寺庙,当然是起源于中国。
诊断结果:
四、材料解析题(共2个小题,每题5分,计10分)
37、请阅读下列史实,回答问题(5分)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1)文中的“卫鞅”指谁?(1分)
(2)文中反映了卫鞅的什么主张?(1分)
(3)你能分析一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吗?(3分)
38.阅读下列引文,并回答问题。(5分)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
(1)这首诗抒发了曹操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1分)
(2)为什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而在赤壁之战中却以多败于少?(2分)
(3)赤壁之战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1分)
(4)曹操在两次战争中的不同结局,给我们哪些启示?(1分)
五、问答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0分,计20分)
39、如何评价秦始皇?(10分)
40、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的大一统局面被打破,社会处于分裂状态,政权更迭频繁,是历史的停滞、倒退”,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10分)。
第三篇:初三历史周测试卷
初三历史周测三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经过9个多月的争论和酝酿,今年3月29日英国政府宣布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英国“脱欧”将由此迈出标志性一步.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B.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各种文明的共存与融合 C.经济全球化正在重新校正
D.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1978年夏,广东宝安县就在引进外资,办来料加工;1978年冬,安徽小岗村群众签字画押要搞联产承包。这表明()。
A.农村改革已全面推开
B中国迫切需要改革开放 C.深圳经济特区已建立
D.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实施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A.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技术
B.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
C.电磁学理论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D.揭开知识经济时代的序幕
4.《西游记》中孙悟空腾云驾雾,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戴宗,戴上神行马甲,能日行八百里,《封神演义》出现了千里眼、顺风耳,表达了古人超越自我的渴望。这些渴望今天都已实现,其中实现最晚的是()。A.筋斗云
B.神行马甲
C.千里眼
D.顺风耳 5.科技创新改变世界面貌。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改良蒸汽机的出现——“电气时代”的到来 B.发电机、电动机问世——工业社会的开始 C.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铁路时代”的开启 D.计算机网络技术诞生——信息社会的到来
6.2016年G20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其会标用20根形似光纤的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同时辅以篆刻隶书印章。该会标的寓意有()。
①经济全球化下构建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②中国融入世界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③两极对峙使世界局部“热战”此起彼伏
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世界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的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对材料所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凭借“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继续主宰世界
B.美国已经不能凭军事力量解决问题 C.冷战后世界格局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D.亚非拉国家已经成为多极化的一极 8.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的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这充分反映了()。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②国际社会互联、共荣、共存 ③和平发展仍是世界主流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重视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也曾提出类似主张,他的主张是()A.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D.顺其自然,无为而冶
11.在下图所示的两部史学名著中,下列人物的有关活动都有可能查阅到的是()。
A.黄帝
B.汉高祖
C.隋炀帝
D.唐太宗
12.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佛教传入中国
D.西学传入中国 13.9世纪中期以后,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福州等地的市场上外国商品日益增多,洋钉(圆钉)、洋纱等用品在距离这些城市较远的乡村都有出售,而且货量充足。这种状况表明()。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了
B.中国关税主权开始沦丧
C.近代中国市场主动开放,惠及乡村
D.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1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 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俄两国为帮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15.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16.以下关于戊戌变法内容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
C.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D.裁汰旧军,精练陆军,创建北洋海军
17.陈炯明发动广州兵变,欲置孙中山于死地。胡适从另一个侧面评论此事:陈派军人这一次赶走孙文的行动,也许有可以攻击的地方;但我们反对那些人抬出“悖主”“犯上” “叛逆”等来做攻击陈炯明的武器。说明胡适()。
A.被陈炯明收买
B.反对旧道德
C.否定三民主义
D.提倡白话文 18.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A.出行可以乘坐火车
B.可以用上詹天佑研制的纯碱 C.可以看到无声电影
D.用电报和亲友联系
19.照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之一。右图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A.开眼看世界思潮的发展
B.洋务运动的开展 C.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D.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20.右图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A.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B.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C.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D.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21.二战后欧洲逐步走向联合,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20世纪60年代欧共体成立
②20世纪90年代欧盟成立
③2002年欧元在全欧洲使用
④欧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美国本土生产的香蕉虽然仅占世界总产量的0.02%,但其水果跨国公司却控制了世界66%的香蕉供应。20世纪90年代,欧盟委员会给予欧洲生产商的香蕉优惠政策,使美国公司的香蕉进入欧洲面临关税、配额和销售的障碍。对欧盟的这种做法理解正确的是()①欧盟要保护成员国利益
②欧盟成员国之间步调一致,互相帮助 ③欧盟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
④欧盟不愿与美国进行经济交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蓝瘦”“香菇”是2016年很火的网络流行语,意思是“难受”“想哭”,1919年,有一国际会议的召开让中国人民很“蓝瘦”“香菇”,它是()A.巴黎会议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慕尼黑会议
24.为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历史纪录片《西安事变》于2016年12月26日起登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该片是国内首次以纪录片的形式还原、再现与解读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下面不能作为研究“西安事变”的第一手史料的是()A.蒋介石的日记
B.史学家对“西安事变”的研究成果 C.当时的新闻报道
D.“西安事变”的遗迹遗物
25.“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开放之初,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全球资金与技术到中国去;现在,中国打开大门,带着资金和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国带着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的是()A.原子弹
B.飞机
C.杂交水稻
D.核潜艇 初三历史周测三答题卷
班别: 姓名: 考号: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3分,27小题12分,共25分)26.综合探究:中国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两大经济体,两国关系一直备受关注。某校九年级学生围绕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20世纪初】
材料一:参加对中国出兵的有英、俄、法、美、日、德、奥等国……世界上所有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向一个落后国家发动战争,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0世纪40年代】
材料二: 1943年美国的对华政策是:“对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是有效的联合作战。第二是承认和树立中国为主要大国,在战时和战后与西方三大盟国俄、英、美并驾齐驱,这既是为了准备一个战后组织,也是为了在东方建立稳定和繁荣。” ——《科德尔·赫尔回忆录》 【20世纪50年代】
材料三:美国占据台湾和干涉中国解放沿海岛屿,造成了远东的紧张局势。这是中美之间的国际问题。中国人民行使主权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问题,这两个问题不能混为一谈。
——《人民日报》
【20世纪70、80年代】 材料四
【21世纪初】
材料五: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习近平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致辞
(1)材料一中,英、美等国发动战争的直接目的是什么?美国通过这场战争在军事上获得了什么特权?(2分)
答:(1)镇压义和团运动。(1分)
允许美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美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1分)
(2)材料二中,哪一文件的签署推动中、美两国“联合作战”?美国承认中国为“主要大国”是基于中国对世界作出什么贡献?写出“战后组织”的名称。(3分)
答:(2)《联合国家宣言》。(1分)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1分)联合国。(1分)
(3)据材料三,可以得到哪些关于中美关系的信息?(不得照抄原文,2分)
答:美国占据台湾和干涉中国解放沿海岛屿,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每答出一点给1分
(4)为什么尼克松称其访华七天为“改变世界的一周”?材料四体现出1979年之后中美两国间的交往有新的发展,出现这一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尼克松和周恩来之间的握手被称之为历史性的握手,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分)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2分)
(5)材料五中,当今世界,推动中美两国走向合作的因素有哪些?中美合作有何意义?(3分)
答: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国与国之间应该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等。(1分)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2分)
27.近代以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欧洲曾是世界中心,英国曾是世界霸主.英国和欧洲大陆的关系却是剪不断理还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一个普通的炮兵上尉到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从统治法国到征服几乎整个欧洲大陆.拿破仑凭借着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段,屹立于法国和欧洲政治舞台20多年.1815年6月,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拿破仑被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打败,被流放到大西洋的一个荒岛上.他回顾过去,仍不无得意的说:“我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选自北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某时期欧洲形势图
材料三: 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在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越来越多,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严重后果.一选自北师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 : 英国虽然加入了欧盟,却与之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由于各种利益分歧明显,2016年6月英国开始“脱离欧盟”的全体公民投票表决,并获得通过;2017年2月,英国议会批准“脱欧”法案;2017年3月,英国首相特雷莎• 梅致函欧盟,正式开启英国“脱欧”程序(如图示意图).--摘编自凤凰网
(1)依据材料一指出,拿破仑为什么能够屹立于法国和欧洲政治舞台20多年?(3分)答:原因:杰出军事才能;
高超政治手段;
《民法典》的影响.(2)指出材料二图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4分)
答:名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或者同盟国、协约国);后果: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一体化产生的影响.(3分)答:促进了西欧的经济发展;
提高了欧共体的国际地位
(冲击了两极格局;挑战了美国的霸权地位).(4)依据四材料,指出英国处理和欧洲大陆关系的根本出发点.(2分)
答:维护英国的国家利益.初三历史周测三答案
1-5 CBBCD
6-10 BCCAC
11-15 BBDBB 16-20 DBBCA
21-25 DBABC 26.(1)镇压义和团运动。(1分)允许美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美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1分)
(2)《联合国家宣言》。(1分)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1分)联合国。(1分)
(3)美国占据台湾和干涉中国解放沿海岛屿,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每答出一点给1分,共2分)
(4)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尼克松和周恩来之间的握手被称之为历史性的握手,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分)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2分)
(5)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国与国之间应该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等。(1分)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分)
27.(1)原因:杰出军事才能;高超政治手段;《民法典》的影响.(2)名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或者同盟国、协约国);后果: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影响:促进了西欧的经济发展;提高了欧共体的国际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挑战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等).(4)维护英国的国家利益.
第四篇:初三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初三年级历史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世界历史教学内容共分为八个单元,叙述世界现代时期的历史,共21课,每课教学1课时。
二、背景分析依据:
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
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初三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年级及班级现状分析:
初三年级情况是:不好动、不好讲、比较死板。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放出去就收不回来。今年初三情况是:尾巴大,尖子生少且不及格中低分率较高,特别是初三(5)班大批男生,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100%的合格率目标较难,整体看来不愿读书及低智力者大有人在。所以今年历史毕业考要成功的担子很重,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课件,课堂及时巩固,及时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
四、本学期所作要求及力争达到的目标:
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效率,在教学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2、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3、深入研究和领会毕业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习。如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重在抓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力,学习较困难者,重点让其掌握考纲所要达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做到毕业考能顺利通过。
4、加强教育科研,理论联系实际搞好历史学科研究。
5、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丰富历史课堂内容。
6、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7、认真,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学进修活动,以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五、具体做法: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
初三这学期的历史内容是世界现代史,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以问题教学为抓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智能的核心是思维,思维的起点是问题,如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本学期课堂教学中沿着重要研究的方向。每一堂课提出的问题必须从教学目标的分类开始,由浅入深,思维有易到难,从思维的广度、深度到灵活度螺旋上升。
3.以多媒体教学为突破口,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本学期根据学校的计划,信息技术的使用是一个重要内容,响应学校的要求,我在这半学期中,力图以直观的、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方法来改进以往的教学,力求使自己的学科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课堂教学朝着乐、活、趣的方向努力。
4.以课改的理念作指导,对新教材进行摸索
新教材教材插图多,直观性强,能力要求高,所以准备好好研究这本教材,上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5.对课型进行研究,认真学习多元智能理论,并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六、教学进度:
三月讲授《世界历史》下册,四月复习《中国历史》上、下册,五月复习《世界历史》上、下册,六月综合复习,迎接会考。
第五篇: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7-12测试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1.山西省的宣传语是“山西旅游,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晋善晋美”,晋国在战国时期分裂为()
A.韩、赵、魏
B.郑、宋、楚
C.韩、赵、燕
D.秦、齐、楚
2.下列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中,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C.长平之战
D.城濮之战
3.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铁制工具和牛耕的推广B.个体小农的出现C.百家争鸣的影响D.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4.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A.促进生产力发展
B.实现富国强兵C.缓和社会矛盾
D.增强东周王室实力
5.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6.下图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该文物是商鞅变法推行哪一措施的历史见证()
A.鼓励生产
B.加强刑罚C.统一度量衡
D.推行县制
7.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除鱼嘴部分有轻微损坏外,其余基本完好。该工程建造于()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8.作家余秋雨曾经写道:“就在秦始皇下令修建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成都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清流。”下列历史人物中,主导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A.大禹
B.李冰C.商鞅
D.李春
9.某校七年级(2)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这课时,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被国君派往地方任职的官吏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将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禁止土地自由买卖
10.有关商鞅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变法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②“奖励军功,并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是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
③废除了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来源:学科网]④商鞅被杀说明改革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战国时期,某国有两个村子的百姓为争夺水源,私斗打死了几十人。按照法律,相关人员700多人要被处死,孝公于心不忍,找商君求情。于是有了下面对话:“不能变?”“法立如山。”“不能缓?”“法贵时效。”“不能减刑
?”“减刑溃法。”“不能特赦?”“法外无恩。”
请回答:[(1)文中的“商君”是谁?“孝公”是哪国的国君?
(2)“商君”变法使国家强大了,为什么会遭到旧贵族的反对?
(3)孝公死后,“商君”最终被车裂,但他制定的新法却继续推行。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商君”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第8课 百家争鸣
1.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塞翁失马”的故事,说明了人的祸福可以相互转化,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哪一位思想家的思想()A.老子
B.庄子C.孔子
D.韩非子
2.“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无为而治”反映了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A.墨家
B.道家C.法家
D.儒家
3.古人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这说明“官风”“官德”对“民风”“民德”起着重要的教化和示范作用。春秋时期倡导“为政以德”“以礼治国”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老子C.庄子
D.韩非
4.当代中国,教育公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A.因材施教
B.温故知新C.有教无类
D.仁者爱人[来源:学科网]
5.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孔子的智慧”被整理成()A.《尚书》
B.《论语》C.《道德经》
D.《左传》[来6.墨子思想折射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崇尚和平、追求和谐的积极力量,在当前社会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战国时期,墨子提出的思想主张是()A.“为政以德”
B.“兼爱”“非攻”C.“无为而治”
D.“改革”“法治”
7.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坚持过紧日子”。战国时期,下列哪一人物曾经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提倡节俭()A.墨子
B.荀子C.孟子
D.庄子[来源:学#科#网Z#X#X#K]
8.在校园文化节的主题演讲会上,小刚同学引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的一句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位思想家是()A.老子
B.庄子C.墨子
D.孟子
9.“百家争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了异常活跃的局面。其中强调用“法令、权术和威势”加强统治的学派是()A.儒家
B.道家C.法家
D.墨家
10.假如中央电视台举办挑战主持人节目,你认为最适合担当《法制时空》栏目主持人的是()
A.孔子
B.庄子C.老子
D.韩非
11.儒家学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期影响极大,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包括()
①孔子 ②孟子③墨子 ④荀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①③④
12.某校七年级学生在学习了本课后,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围绕着如何遏制校园内“损害公物”行为进行分组讨论,产生了若干观点。这些观点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其中哪个组的观点更为合理()
A.儒家组:损害公物属于道德方面的问题,可以通过说服教育解决
B.法家组:损害公物属于违法行为,应依照法律条款惩处
C.道家组:损害公物属于无意识行为,可以让学生闭门修炼自行解决
D.墨家组:损害公物属于奢侈浪费行为,要提倡节俭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1.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A.公元前356年
B.公元前230年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02年
2.小明想要参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都城遗址,那么他应该去下列哪个地方()
A.河南安阳
B.河南洛阳[来源:学科网ZC.陕西咸阳
D.河南登封
3.有一首诗歌这样写道:“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文中的“他”是()A.周武王
B.嬴政C.大禹
D.商汤
4.“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里的“一人”指的是“皇帝”,“皇帝”的称呼最早出现在()
A.夏朝
B.商朝C.西周D.秦朝
5.秦朝拥有绝对权力、决定国家重大事务的是()A.丞相
B.太尉C.御史大夫
D.皇帝[来源:学§科§网Z6.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管理。其中,中央分管监察百官的是()
A.刺史
B.丞相C.太尉
D.御史大夫
7.下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标识,这种字体在秦朝时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这种字体是()
A.甲骨文
B.小篆C.草书
D.楷书
8.公元前210年,一位前往南海郡做生意的商人携带的货币是()
A.铲形币
B.刀形币
C.圆形方孔半两钱
D.蚁鼻钱
9.秦始皇为开发岭南地区,促进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兴修了()
A.大运河
B.万里长城C.灵渠
D.白渠
10.大型纪录片《长城·中国的故事》全面展现了长城的雄姿和周边优美的环境。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秦朝长城的东西起止是()A.辽东、临洮
B.鸭绿江、嘉峪关C.山海关、嘉峪关
D.山海关、临洮
1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皇权至高无上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D.书同文,车同轨
12.“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这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东巡所作琅邪石刻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表达的信息是()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思想C.统一文字
D.统一六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李白
(1)材料一称赞了秦始皇的哪一历史功绩?
(2)秦朝建立后,秦始皇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3)在经济、文化、交通方面,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措施?
(4)为了巩固边疆地区,秦始皇又采取了什么举措?[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1.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包括()①秦始皇骄傲自大②繁重的赋税③沉重的徭役和兵役④严酷的刑罚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
2.“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说明了()
A.秦始皇死后将葬在阿房宫内
B.秦朝刑法残酷,社会混乱
C.阿房将发生灭亡秦朝的起义
D.秦朝滥用民力,百姓怨声载道
3.秦简记载:“五人行盗,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了()A.秦朝的赋税很沉重B.秦朝的刑法很残酷C.秦朝的偷盗很猖獗D.秦朝的徭役很繁重
4.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这次起义发生的地点是()
A.渔阳
B.陈C.大泽乡
D.垓下
5.楚霸王项羽——宿迁的骄傲,成语“破釜沉舟”表现他勇往直前,绝不后退的决心。该成语出自下列哪次战役()A.涿鹿之战
B.牧野之战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6.在秦末农民战争中,最终率领起义军灭亡秦朝的是()A.陈胜
B.吴广C.项羽
D.刘邦
7.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请你判断一下这种游戏的产生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A.牧野大战
B.晋楚争霸C.吴越争霸
D.楚汉之争
8.某同学搜集了“鸿门谢罪、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三个成语,请你确定一个主题,应选择的是()
A.春秋争霸
B.战国称雄C.秦灭六国
D.楚汉之争
9.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短命王朝,对于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最准确的一项是()
A.修筑万里长城B.修建阿房宫C.刑罚非常残酷D.秦朝的暴政
10.刘邦和项羽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下列关于楚汉之争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帝位
B.项羽势力弱小,却一味依赖武力
C.刘邦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来源:Zxxk.Com]D.项羽在四面楚歌中战败自刎而亡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A.西汉
B.东汉C.西晋
D.东晋
2.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加强中央集权制度C.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3.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①士兵还乡务农 ②提倡勤俭治国 ③奴婢释放为平民 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A.①②
B.③④[来源:Zxxk.Com]C.①③
D.②④
4.汉朝时期,我国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进步,耕作技术也有了很大提高,耧车出现于汉代的一种新式农具,它的主要用途是()A.灌溉
B.播种C.收割
D.耕地
5.下列中国古代帝王中,吸取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的是()
①秦始皇 ②秦二世 ③汉高祖 ④汉文帝
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
6.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措施不包括()
A.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B.下令士兵回乡务农C.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D.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7.“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与下列哪一盛世局面有关()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8.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直接原因是()
A.社会经济非常萧条
B.统治者宽厚仁慈C.儒家思想的盛行
D.社会劳动力缺乏
9.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的片段,哪一项不符合历史史实()
A.农民张三因为努力耕作受到官府奖励B.县官王平因为关心农桑受到景帝提拔
C.文帝的夫人因为铺张浪费受到训斥D.汉文帝命人仿照阿房宫修建皇宫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西汉初年,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两股势力是()
A.朝中大将和地方官吏B.诸侯王和豪强地主C.朝中大将和豪强地主D.诸侯王和宦官势力
2.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时,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珠玉宝器,多于京师”这种状况是由谁造成的()A.汉高祖
B.汉文帝C.汉景帝
D.汉武帝
3.为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的建议是()
A.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D.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4.汉武帝时,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子弟的官吏是()
A.锦衣卫
B.刺史C.太尉
D.节度使
5.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播放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
6.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这一改变是从哪一位皇帝开始()
A.秦始皇
B.汉武帝C.汉高祖
D.汉景帝
7.公元前118年,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半两钱 B.五铢钱
C.铲币 D.刀币
8.中国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食用盐的管理。下列哪一位皇帝曾经把地方上盐的经营权收归中央()
A.秦始皇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9.“贤良对策治春秋,抑黜诸家孔孟求。儒术推明官学校,茂才时逢盛根由。”这首诗歌中的场景开始于()
A.秦始皇统治时期
B.汉武帝统治时期
C.汉高祖统治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10.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封建帝王。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
B.外族骚扰
C.中央集权
D.儒家思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一批儒生全部活埋。
材料二:汉武帝接受著名学者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正统思想,其他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
(1)根据以上材料,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采取以上措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来源:学+科+网]
(2)两人所采取的做法有什么区别?
(3)两人的做法在历史上一个被诋毁,一个被赞誉,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