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重新认识“双基”在课改中的地位
重新认识“双基”在课改中的地位
中小学教育乃属基础教育,无论“知识爆炸”怎样迅猛,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在中小学学习阶段打好基础,将对自己今后的学习起决定性作用。新课程实验以来,教师们在普遍感受新课程新颖独特之时,不少教师在“双基”是否在落实的问题上没了主意,甚至偏离、淡化“双基”教学。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双基”在课改中的地位。
一、课程改革中“双基”教学的困惑
课改实验教师深有感触: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都有了很大的改进,这是非常喜人的变化。但是,“双基”目标的落实不如以前扎实。有的教师不敢讲知识点,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了了之。有的课堂变为“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教师总结”,学生学得好不好,好像不重要了。有些公开课甚至优质课,不同程度地出现追求形式,课堂上虽然搞得热热闹闹,而教师却成了看热闹的人,根本没有起到教育者应有的“主导”作用。难道这是课改中所要的吗?不少教育者都感到困惑!当然,我不反对考虑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但不能不考虑其必要性,更不能贯穿始终,每节课还应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古到今,有学校存在,有教育存在,就有教师“主导”作用。试想,没有教师的主体作用,学生成长就无引导、无方向,学生就茫然,就要走很多弯路。
二、正确认识课改中的“双基”教育
我国基础教学向来强调“双基”,这次课改,表面上“双基”是被淡化了,但实际上,“双基”地位没有下降,只不过是学生的学习的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的能力和营造生活的能力在新课标中得到了加强。我们应该认识到:对于任何一个学科,强化基础教学都是必要的,数学也不例外,抓好基础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决定的。如《数学课程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以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并指出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九年义务教育不是终极教育目标,而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阶段性、基础性教育,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所以夯实基础知识就显得特别重要。如数学学科的计算能力的训练,从“一年到九年”,都是必要的,教师应认真抓紧、抓实。随
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启动号角吹响,淡化“双基”倾向就应“运”而生。淡化“双基”似乎是与时俱进,实为对“双基”的误解。《新课程标准》在带给我们全新的教育理念的同时仍然把“双基”教学放在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要求在传授“双基”中,应打破传统的“满堂输”和“死记硬背”等传统的教育方法,应该让学生教师互动,使学生在参与、体验、实践活动中达到落实“双基”,升华情感的教学目标,并在落实“双基”基础性学习的前提下,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康人格,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在课改实验教学中落实“双基”
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上改变了以前只注重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单一性,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力求培养具有创新、进取、开拓精神的人。
1、“双基”在教学中的作用
基础教育是对学生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和技能教学,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是为学生继续升学或就业打好基础的教育。基础教育的首要特征是基础性:一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二是每社会成员为获得生存而必须接受的最低限度教育;三是课程具有连贯一致性;四是强调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做法;五是国家全面提高公民素质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要求学生具有比较强的基础学力,而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又是基础学力的核心。为了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就必须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相对连贯稳定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因此,“双基”是基础教育阶段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美国教育界掀起“恢复基础运动”和“最低能力测验活动”,旨在扭转由于现代课程改革的偏差而造成的中小学读、写、算技能水平下降的趋势,已是一种很好的警示。
2、“双基”与课改的关系
课改中强调的三位一体是知识、技能(结果性)——过程、方法(过程性)——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性),看不出有取消“双基”的意思,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定的基础,这是不能动摇的。推行课改也必须继承“双基”的训练,中小学“听、说、读、写、思、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不可因新课程教学而废弃,反而应该加强。应该思考、研究、抓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精髓”知识,重方法、重自学、自悟、自我提高,让学生有更多探究知识、消化知识的时空,把“双基”训练设计、实施得更精、2
更巧、更优质高效。使课改与“双基”有机地统一起来。
3、“探究”与“双基”两手抓
就如何处理“双基”教学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关系问题,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仍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大课题。在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而“双基”是传统教学精华,但在“实施课改”中,教师们还是会顾此失彼,往往很难确保。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开展“探究性学习”与落实“双基”之间的关系,是摆在每一位实验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加涅的“学习条件”理论指出,作为结果的知识是任何学习的必备条件之一,没有知识作基础或不获得知识的学习是不成立的。即使是小学一年级学习,也是从日常生活中积累了许多朴素的知识,才使得新的学习和探究成为可能。他进一步指出高层次的学习主要是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其中每一种学习都要以前一种为基础。探究学习主要属于问题解决学习这一高层次的学习,即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的学习。由此可见,探究学习并不轻视也不可能轻视结果。有专家指出,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只重结果,忽视过程;另一种只重过程,忽视结果。探究性学习并不是只重过程而不重结果,应当全面领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者纲要》所提出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处理好“三维目标”的关系。强调“同时”,就阐明了“双基”和“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辨证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它是学习基础知识的活动中获得的,两者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而创新,在一定意义上是知识与技能的最佳组合,具备一定数量结构合理的知识与技能是创造过程所必备的。创新并非异想天开,离开“双基”谈创新,犹如建造空中楼阁。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不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不具备熟练的基本技能就不可能树立创新的意识,更不会有创新能力。古今中外,众多发明家和科学家,无一是靠深厚的功底而取得巨大的成就的。加强“双基”教学的传统做法不要轻易否定。但是,如果我们的教学目标只是定位在“双基”;这一层面上,也难以适应知识经济和创新时代的需要。
四、淡化“双基”是对“双基”的误解
显然,新课改不是不要“双基”,而是以一种全新的视野去审视“双基”。提出“双基”和加强“双基”本身并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不能随便拔高“双基”要求,问题还在 3
于“双基”不能一成不变,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双基”的内涵、实施、评价都应随之变化和发展。也就是说,课程改革不仅不能削弱“双基”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应通过改革使“双基”教学更富有成效。从而达到新课标强调“让学生掌握适应于终身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所以,淡化“双基”是对“双基”的误解,把问题责任推给“双基”是对“双基”的不公。我们应根据时代发展和国情特点,审视与反思“双基”理论与实践,适时适度精选是利于学生整体发展、学生终身受益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不断改进“双基”实施策略,才是与时俱进的课程观,也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研究都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小学,基础知识不仅对各学科应是最基础和最基本的,对学生来说,技能是指符合其年龄特征,是他们所掌握并为未来社会生活和后续学习所必需的。
学习就像筑金字塔一样,学习任何知识都要从基础做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犹如金字塔的塔基,基础打好了才能适应继续提高的要求。总之,重视和努力搞好“双基”教学,有系统、有计划地向学生渗透学科思想方法,是我们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显然,搞好“双基”教学为引导学生领会、理解、掌握教学思想方法提供了基础和可能;而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又是对“双基”教学的深化与提高。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热爱科学的教育,更是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课改这一新生事物,在实践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们主要树立课标理念,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求发展,就能很好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创造学科课程改革的新天地。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
及其课堂教学–
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已有多年,但目前任务仍十分复杂与繁重。深化素质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各门学科,都应当紧紧围绕素质教育内容对学生加以教育,以适应跨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学科自然也不能例外。从当前实际出发,充分认识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围绕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数学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大纲(试用)指出:“要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这就是说,小学数学不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还要体现社会主义教育性质,体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不仅是学好数学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好其他学科,处理日常生活问题所必须的能力。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方面小学数学具有优越的条件和负有一定的责任。
2.开发非智力因素。人们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为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与注意力五种基本因素组成;非智力因素包括的心理因素很多,从小学生搞好学习的角度说,它主要是由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五种基本因素组成,它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起主导的作用。研究与事实表明,人的智力因素是比较稳定的,不会有多大的波动。而非智力因素很不稳定,波动性非常大。正因为如此,在小学素质教育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显得尤为重要。而数学是一门集知识性、审美性、逻辑性于一体的学科。知识性主要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审美性,如数学语言与解题方法的简洁美,几何图形的对称美等等,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逻辑性则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技能技巧训练,如:仔细审题、认真计算、书写整洁、格式规范、自觉检验、按时完成、主动改正、不怕挫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和处理问题的韧劲。
3.启蒙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通过数学知识的具体分析、讲解,浅显地提示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数学知识内部的矛盾运动,从而渗透实践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的启蒙教育。例如,我们按照数学教材编排的意图,在教学“2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分数乘法和除法计算方法、分数乘法和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时,就充分挖掘教材编写的方法和思路的顺逆关系,有机地渗透了对立统一的观点。又例如,在教学某些数学概念(如小数和分数概念)时,从事例引入,又用概念去指导练习,让学生看到这些概念的实际应用,使学生逐渐领悟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
4.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我国是数学的故乡之一,中华民族有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小学数学课本中收入了许多生动的素材,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出示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成绩”统计表,教师就可借此跟学生讲讲我国运动健儿在历届奥运会上所取得成绩以及为成绩所付出努力的故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还可结合有关教学内容,介绍我国数学家的杰出成就,介绍现代中国人对数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介绍我国数学家尤其是解放以来许多数学家为祖国建设事业奋斗的事迹,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培养学生立志献身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精神。
5.培养科学文化素质。通过学习,小学生应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还应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珠算、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同时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围绕素质教育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长期以来,重视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过分地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上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表述,指点学习方法,控制与调整学生学习活动。具体地讲:
1.培养兴趣。兴趣是学生学好数学的首要条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老师的首要任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要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其次,讲究课堂授课艺术。教师通过授课的艺术性、形象性、鲜明性、趣味性,揭示数学教材本身的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快乐地进行学习。第三,面向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四,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以敏锐的洞察力,了解学生的情绪表现,迅速及时地用手势、眼神、语言等手段交流情感,注意捕捉后进生回答中的合理因素,发展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2.教会方法。进行素质教育,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结合数学教学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如阅读学习的方法、操作学习的方法、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发现学习的方法、尝试学习的方法。还要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转化、假设、比较、逆向等解题时的方法。学生掌握了这些学法,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应用数学知识,从而达到发展的目的。
3.加强引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教法改进角度来讲,在课堂教法上应注重三个方面的引导:一是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在观察、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加强思维训练和数学语言训练,注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知识形式、巩固和运用过程中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进行数学语言表达训练,发展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三是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既要引导学生发展归纳、演绎、类比、联想等思维能力,又要利用问题的拓广和转化,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
4.适时调控。适时调控学生的认知心理,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注重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达到这样的要求,关键要抓好教学信息的反馈。在某项知识形成过程中,一般要进行三、四次的信息反馈,有基础性反馈、理解性反馈、应用性反馈、系统性反馈。通过信息反馈,教师掌握和了解学生“个别差异”,了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状况,及时输出不同的信息,以调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的发展水平。
第三篇:课改中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课改中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六个年头了,在这六年的实施过程中,一边实践,一边成长,不断地吸收了新的教学理念。几年来,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进程中,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课程改革的推行确实对我们的学生受益非浅,对我们的教师更是一次全新的洗礼,师生同舟共济,共同发展,充分地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但也碰到了不少的麻烦,不少的困惑,下面我谈一谈我们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教材内容已经改变了知识的呈现形式,这是一大亮点,那么教师如何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亲近感,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呢?我们在教学中注重让数学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这样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使学习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根据知识特点的不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注重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两位数加两位数第一课时,教材给学生提供的超市买玩具的情景是学生一般都经历过的,容易从中提出数学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便于调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和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必要的反思,从而选择合理的、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关注了知识过程的呈现,探究性的学习、合作性的研究更多地出现了,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计算,而是让学生自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这些设计使数学学习摆脱了机械乏味技能训练,让学习的过程充满探索和思考,对知识的应用也变得灵活。
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设立了相应的情景教学环境,学生不仅能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而且获得了学习中的乐趣和自身全面、和谐的发展机会。
二、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改变学生从前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加强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摒弃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的思想,更加注重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三、评价方法的转变。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变。新课程要求评价注重过程,强调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变重结果评价为重过程评价的好处还在于:引导学生对自己和他人有“尽力则行”的要求和评价,既承认个人的局限又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不苛求自己也不苛求别人,因为努力是每一个愿意做的人都可以做到的,而某种结果却不是我们努了力就可以得到的。变重结果评价为重过程评价的好处还在于: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在不同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获得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淡化“区分”,突出“转变”,追求每个学生在原有心理发展水平上的进步和发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展,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诊断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从而发挥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正如美国著名教育评价学专家斯塔弗宾所言:“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运用这些方法,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学生的现状和进步。
四、师生关系的转变。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数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在课堂上,我们注重激发学生回答的欲望,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另外,教学中我们还有不少困惑。
一、新课改对家庭教育的要求更高了。我们是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很多,加上家长对新教材不熟悉,甚至有的家长对学生的学习不闻不问,即使过问,顶多关注分数,根本不懂得什么叫能力,不懂得什么叫“减负增效”,给教学带来了困难。
二、新课改在课时安排上更紧了。新课程方案的课时数有了很大的变化,像三年级数学每周只有四课时,对于优生来说,问题不大,尖子将更尖,教材的编排有利于他们发展思维,拓宽思路,但对差生而言,差生更差,教师有时为了几个差生通常要费好几倍的时间,但是还是跟不上趟,而每天课表又都安排的满满的,学生在校时间又严格控制,这样就成了一对矛盾,迫于进度的要求,又不得不开新课,这个知识还未掌握,下一个知识又来了,简直是应接不暇,最后就达到了云里雾里,糊里糊涂的境界,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新课程要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的机会相对多了,班级名额多,动手机会多,组织教学难了,让学生多活动活动,担心教学任务完不成,因为一周只有四节课,不让学生自主探究吧,又与新课程相违背,现在每学期又要对实践活动进行检查,平时学校要检查,也许是我们太在意结果吧。
三、新课改对教师课堂调控更难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常常一发难收,课堂纪律,难于控制。学生分小组活动,合作探究,这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也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参与其中,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同时关注讨论的进程,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适时调控。但问题又来了,目前教学班人数多,学生分组四人一组,一个班要分十六、七组以上,活动中教师照顾不全,有些不自觉的学生就把活动时间变成闲侃时间了,教师的辅导引导作用就起不到了,难以实现关注每一个学生。
四、新课改对课前准备更复杂了。为了实现《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数学探究。因此教科书中创设了丰富的问题情境,引用了许多真实的数据、图片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实际问题,所以要求教师必须要有充分的教学准备,教师不仅要把教材处理好,课备好,而且要准备好一些教具,条件好的学校要准备课件。但是,由于我们是农村小学,硬件条件跟不上,不可能同时使用课件,我校校舍面积狭小,没有多媒体教室,电脑设备也无法进入教室,教材的配套教具也不多,而教师的自制教具又相当缺乏,从而造成教学准备不够充分。上课只能让学生看课本或看挂图,失去了实物形象的效果。
第四篇:小学课改论文
围绕信息 自主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是适应时代的新目标,新要求。在信息社会,在提倡创新,张扬个性的今天,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从中识别、区分、筛选,组合信息,这种实用性的阅读技能越来越重要。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掌握这种高效而实用的阅读技能与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浩瀚的书海中有所选择,有所吸收。
一、自主阅读,搜集信息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使人们认识到“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人们的视野开放了,观念更新了,从书本延伸到书外,从学校拓展到社会,学生的阅读范围,也不仅限于教科书,课外书,报刊,杂志,都是学习语言的材料。因此应该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在教学中,我尝试从几个方面引导他们开展自主阅读,搜集信息,随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吸取最鲜活的语言。在教学中,我尝试从几个方面引导他们开展自主阅读:
1、课内外想联系,开放课堂,开放教材,让学生根据课内知识去搜集资料,补充课文,使课文的内涵跟丰富,学生的视野更开阔,这样,课文就“只是一个例子”,学生在次基础上深入,探究,获得超文本的信息量,把“课本”读厚了。如学习《九寨沟》我让学生依据课文搜集有关资料,学生找到许多描写九寨沟的文章,包括旅游的介绍文字,有的把九寨沟的图片资料都打印了出来。这样的阅读,筛选,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他们惊喜地认识到知识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动脑去获取,不再是光听老师耳提面命了。这样就为他们自己学会了读书,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学会方法,养成习惯,只有当读书成为一种自主活动,学生才会去粗取精,淘沙见金。
2、书本与生活相联系。生活是一本开放的大书,是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中,我竭力引导学生睁开双眼,用心感受,要他们“两耳多闻窗外事,一心要读有用书”,多从生活中吸收信息充实自己,可以启发自己的想像与创造,开阔心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大到时事政治,如十六大会议、申奥活动、足球比赛;小到家庭生活、社区活动、校园生活,都要学生留心观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去体味、比较、分析、思考,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生活与大自然是学生更为广阔的课堂。有首诗写道我们走出去了/在大自然为我们准备好的路上/读小苗/读小草/读着翅膀/读着蜻蜓/读着小鸟/读着想像/读着积雪的梅枝/读着黄绿绿树间的田野/读着无饰的图画/我们走出去了/用我们的眼和脑/在读着大自然/一本又一本的新书。
二、合作探究,组合信息
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没有极强的团队合作、相互学习的精神,仅凭个人很难做好一件事情。所以现在提倡合作学习,一起分享成功的体验。在教学活动中,我结合书本生活,引导学生选择阅读方向,合作学习,然后把搜集到的信息加以组合,即进行专题研究阅读。如《挚爱亲情》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阅读有关父爱,母爱,师爱以及其他描写亲情的文章,并且摘抄下来,然后小组交流,分门别类,整理编辑。其中收录了《我的背影》,《我的母亲》,《红莲》,《一碗阳春面》等经典名篇。还有诗歌《妈妈的爱》。有一小组收集了许多老歌《妈妈的吻》,《草鞋》,《好爸爸、坏爸爸》《外婆的彭湖湾》,还有则搜集了童话、童谣;有的小组推荐了电影《我的父亲母亲》,电视剧《母亲》等,学生通过合作阅读,积累内化大量的语言材料感受着,体验着,感动着,震撼着。不用说教,他们从中感悟到的东西可以够他们咀嚼一辈子。这就是教育的本义,教育的真谛。
三、体会创新,加工信息
学会自主搜集,学会组合迁移,还应该学会创新。在阅读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不同体会,感悟,意会,或是从中受到启迪,引起共鸣,引起思考,这时会情动心动,欲有感而发,这就是要引导学生把这些信息,思维,想法灵感加工,创造,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这是更深层次的交流。如《挚爱亲情》中学生有感于亲情的伟大,感于父母深恩,感于祖辈厚爱,应使他们的情感更热烈,拿起手中的笔,或写或画,写出自己心中情思,拿起手中的相机,或拍或摄,记下生活中珍贵的瞬间。用眼、用心去观察、体会;用行动去体验,去回报。比如写父母二十年前后的肖像,自己过生日时与父母时的对比。然后结辑成文,再来交流再来感受。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洗礼。
第五篇:小学课改论文
浅谈新课程改革的动力
提起新课改,我做一名村校教师,感到头疼。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推广,我们作为一线工作者,不应该麻木,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动课改不断向前发展,那么我们新课改的动力从何而来呢?
第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国家。是一个经济与科技竞争的世纪。国家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经济的竞争与综合国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传统教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改革才是硬道理,新时期国家的教育方针,要求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育改革。有效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目的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落实教学改革,着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第二,上次学校带领我们在书香中心小学参观学习,使我感触很深;书香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是学习和生活的好地方,老师热情大方,对工作认真负债,课改走在我们的前面,我听了一堂魏老师的课改合格课,教学效果非常好,老师主要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使用多媒体课件,我亲身感受到课改的必要性。
第三,结合我们学校的具体情况,课改也是必要的,我们学校的学生的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老师都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上课,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课改才是硬道理。
总之,新课改是国家的政策,新时期的需要,我们要努力学习,做好课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