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美术欣赏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初中美术欣赏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摘 要:自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以来,相关部门对于初中美术教学就格外的重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得到了完善和促进。在美术教学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的发现美术欣赏教学,对于提高初中学生的审美观点以及美术素养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作用。尤其在新课改以后,加大美术欣赏教学的力度,更是初中美术教学发展的必然途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美术欣赏教学还存在这许多的问题,笔者以下将对此进行简单的论述,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弊端就逐渐的显露出来,阻滞着初中美术教育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想提高美术欣赏教学的效率,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维,优化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实现美术的教学目标。文章以下首先对我国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对我国初中美术欣赏教学提供有利的参考。
一、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以目前我国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状况来看,其存在着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教学目标不够明确。实际上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师通过合适的教师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其美术素养和审美观念。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没有明确教学目标,造成美术欣赏教学效果下降。例如,教师对某一美术作品展开教学,帮助学生发现该作品中的美,让学生明白该作品为什么美及其所蕴含的内涵。通过美术教学,最终使学生用独特的感官感受外界事物,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并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成长。目前,一些初中美术教师没有弄清楚美术欣赏教学的最终目标。一方面,这些教师只是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赏析,告知学生作品美在何处,并讲述该作品的历史背景和实际价值,却忽视了学生对美术的理解和感受。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只是让学生自主欣赏美术作品,不对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其他专业性的知识进行讲解,难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此外,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一些教师只根据自身的喜好安排课程内容,对自己不喜欢的一些美术作品就直接跳?^,甚至一些教师沉浸在自我世界中,不考虑学生是否理解了教学内容,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2.课程核心不明确
这里所说的课程核心,实际上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重点知识内容,是需要教师着重对学生讲解的内容。每一个优秀的美术作品,都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尤其是一些需要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赏析的美术作品,更是具有独特的价值,有很多的美术作品是融汇了世界各国各个历史阶段的优秀著作。不同作品应该欣赏的侧重点不同,某些美术作品应该欣赏它的艺术表现方式和美术手法,但有一些美术作品需要透过作品进行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寻找到创作的理念和背后潜在的含义。如,对中国“四大石窟”的欣赏,它的重点就是该类石窟壁画艺术的内容、风格、形式、创作手法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稍微带入一点历史背景即可,不必深入,只需要学生了解该类艺术形式的美感,并从中进行赏析和感悟。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注重历史背景的教学,长篇大论地讲解石窟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成熟,以致在课程结束时,学生还没了解到石窟壁画美在何处。
二、改善初中美术欣赏教学问题的对策
1.明确教学目标
我们的初中美术老师在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要有方向性。第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教师要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使学生了解、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在美术欣赏过程中,不仅要做到欣赏,还要挖掘美术作品中蕴含的美术手法和创作理念。第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审美情操除了指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还包括对生活事物的审美。因为美术的美大多源自生活和自然,教师要从中找出联系,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教学模式的改革,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和自然,丰富课堂情境,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美心态,乐观面对生活、学习。同时,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和身份,在课堂中让学生大胆“说”,自己在一旁辅导,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热爱美术,热爱欣赏。
2.明确课程核心
明确课程核心也是解决初中美术欣赏教学问题的有效对策。首先,教师要结合实际的课程核心内容,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明确教学任务。如,反映历史问题和人物思想的画作,教师需要针对这一方向开展教学,而非着重对作品的绘画技巧进行讲解。有些课程教学则需要学生掌握绘画技巧与相关理论知识,如《几何形体的联想》一课的教学重点是美术中对几何形体的运用。另一方面,针对不同课程内容,教师还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牵涉到历史问题和人文思想时,教师可采取讲故事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涉及风景、自然以及生活的表达时,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生活,并从中观察、发现自然和生活的美。同时,可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播放幻灯片、开展网络教育等。利用现代技术,营造出美术学习的情境,在学生欣赏作品时播放优美的音乐。如,在欣赏《古代山水画》的过程中,可播放中国传统音乐,让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相映成趣,从而取得别样的效果。总之,一定要灵活运用教学方式,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美术欣赏的兴趣。
三、结语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而美术欣赏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和审美观念有非常积极的影响作用,是美术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教学内容。新课改以后,我国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显露出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完善。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掌握每堂课的重点,积极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美术作品中的美,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情操,同时要使学生善于用发现美的眼光看待周围事物,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雅倩.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探索[J].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7):26-28.[2]陈鹏.初中美术欣赏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学时代,2014(10):89-90.[3]王燕珊.探究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艺术思维[J].北京教育出版社,2014(18):22-23.[4]亚楠.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J].学术论坛,2013(33):77-78.
第二篇: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之我见
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之我见
美术课虽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却长期被当做副科,很难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大部分学生不能认真对待学习过程,没有好的学习动机和热情。另外,美术教学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学习材料和场地的限制,美术学习材料是学习过程的基础,必不可少。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颜料用具就没有办法谈对色彩的知识了解和学习;没有泥怎样也做不出小泥人。
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影响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影响这门课的发展。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下:
一、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深受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只是为了升学,而忽视了自身美术素养的提高,影响了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二、学生和家长对学习活动的认知不到位。学习是获得知识、技术、态度或价值的过程,决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张可以炫耀的文凭。而家长们最热心的总是:谁家的孩子考进了重点、谁家的孩子考进了名校。他们还认为:孩子学习美术既耽误学习又浪费钱财,以后没有什么用处。这些认知偏差严重影响学生在美术课堂的学习态度。
三、学校由于不重视美术课的开展,学校的美术设施不达标,没有专用的美术教室和多媒体,使得美术课不能施展开。
由于上面的种种原因,美术课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装饰品,远未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要实现美术教学的真正要义,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的本领,开拓学生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智力、人格、修养和创造精神的全面发展;希望家长转变观念,正确而科学地认识美术课程,对学校的美术教学和学生们艺术能力的开发给予肯定和积极的支持;希望学校给美术课的开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完善美术课堂所需的设施,学校应提供多媒体和网络设施,支持美术教师定期举办学生画展和画画比赛,并邀请家长来学校参观,体会美术课程的魅力所在;上级教育部门可制定统一标准来指导学生学习的评价,这样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也能实现目标,实现教学目标。
第三篇: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美术教学作为教研教改中的一枝新绿,只有经过不断修剪、培植和浇灌,才能有所收获。《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质、人文素养。
近年来,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我区的美术教学工作,在师资配备、器材配备、培训学习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美术学科也依照新课标的指引,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开齐开足了美术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组织开展了各种艺术活动,拓宽师生的艺术视野,注重发掘和培养有美术特长的学生,为艺术院校输送了大批艺术人才,美术教学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美术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如:各学校之间师资配备不均衡,城乡美术硬件和软件设施配备不均,部分美术教师专业及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吃老本,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各学段美术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的重、难点把握不准,导致学生知识重复学习,浪费课堂时间,形成教学盲点。学校重视成绩,轻视美育,导致美术教师积极性不高等等问题。美术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各种知识的厚积薄发,以及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老师只有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才能明白自身的不足。那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怎样才能上好美术课?我们对全区美术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讨,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解决策略,以期在以后的美术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
问题一:美术设施配备与和谐高效课堂之间的矛盾
最近几年,各级领导十分重视美术教学工作,加大了美术器材的投资力度。但多数学校的美术器材配备仍相对不足,大部分材料需要学生自己准备。而相当多的工具材料不是随便哪一个美术用品店就可以买到,甚至不是一个学生所能准备的。我们都知道,美术是材料的艺术,它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材料才能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例如中国画,对工具材料有绝对的局限性要求,宣纸、墨汁、毛笔、毛毡等材料缺一不可。制作版画,就得有制作版画专门的工具材料;做陶艺要有除陶泥以外的拉坯机、转盘、电窑等必备的工具。材料的繁杂、琐细和特殊性,以及学生自身经济条件的差异的不同,导致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无材料上课的现象,没有材料,学生只能欣赏欣赏图片,看看课本,这样的美术课,失去了素质教育的真正意义,更谈不上和谐高效。
专门的功能完善的美术教室的缺乏,也成为制约美术和谐高效课堂进程的现实问题。现在绝大部分学校的美术课是和文化课共用一个教室。学生要在美术课前的休息时间里,手忙脚乱地将文化课资料放进桌洞,再将美术材料铺满桌面。有时,直到上课铃声响过后,还会看到有学生在忙着准备材料,影响了正常的课堂秩序和课堂效果。
解决策略:
1、根据城乡学校自身条件,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美术资源,大胆开拓创新美术教学,学校艺术活动的开展内容还有待加强,活动的形式尽量丰富多彩,还可以因地制宜的结合乡土资源增加泥塑、手工等各具特色的活动类型。
2、结合初中、小学美术课程,为各个学校配备较为完整的美术器材,特别是对可循环使用的美术器材的配备。
3、设立专门的功能齐全的美术教室,每节课上课前由老师提前将工具材料准备齐,而学生只需要带易耗材料前往上课。既节省了学生的课前准备时间,又不影响正常上课秩序,更有利于美术课的正常开展。
问题二:美术师资配备与推进和谐高效课堂之间的矛盾。
美术作为艺术学科之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不仅要有较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具有系统全面的美术理论知识。尤其美术理论知识,涵盖了古今中外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演变的方方面面,它渗透在学生对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中,渗透在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分析,理解、制作与体验中,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就可以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的。
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师队伍中,有非美术专业教师进行着美术教学,他们不具备专业知识,也不具备专业技能,课堂授课效率低,不能对学生作业有针对性的指导,也不能从美育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
建议:美术教师队伍专业化。
问题三: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形式化
义务阶段美术课的课型很多,内容丰富。根据美术学习的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美术教师要不断的研究、探索,我们要针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美术课堂的优化高效。因此,如何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把美术教学落到实处,是我们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改革中面临的新的问题:
策略一:解决美术课堂教学流程中各环节问题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课前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在美术课的教学中,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准备之外,教师更要从所任年级学生的特点考虑,结合各学段学生的知识储备精心准备丰富的美术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连贯的美术学习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了解美术技能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节课上课前,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我打算让学生获得什么?我打算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我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我怎样知道学生达到了要求?这课前几问能让自己对于课堂有了大概地了解,准备就能更加充分,不上无准备之课。
二、美术教材的合理使用:
义务阶段美术教材的设臵打破了传统美术教育的学科界限,根据美术学习的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扩大了美术教学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崭新而广阔的学习和探索的空间,也正是这个亮点,往往让我们教师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走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忽略了质量和数量之间的差距。教材里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位艺术大师都想讲,而且认为每一个都很重要,每一个都要深入的的讲,但是受时间限制,哪一个也都没有讲透,教师的力气没少出,学生听的也是一头雾水。所以在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上要秉着“减、简、精”的宗旨,有目的进行取舍。要舍得放弃,通俗易懂的活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美术课堂的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收放自如:
课堂教学当然是美术教学的重点,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就会出现这样的一个问题:教师课前准备的有组织性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创作的无组织性的矛盾。如何来克服这一矛盾呢?教师应该在课前就充分的考虑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并在出现情况时,能灵活“应变”进行有必要的“干预”,既做到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美术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但往往一味的追求美术课堂的有序整齐又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要根据课程需要灵活安排课堂教学形式,不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形式,使美术课堂教学做到即灵活多变又收放自如,真正的做好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角色。一堂高效、有序的美术课,应该是活而不闹的,也就是:课堂气氛要宽松,学生思维要活跃,创作表现时要静心。
四、美术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不仅在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对教材内容的把握,更重要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把握”。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的问题设臵要有让学生有讨论的价值,让学生学会质疑。“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关键在于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是捕鱼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获得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在教学环节中要尽量简化不必要的教学环节,避免华而不实的无效环节,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前提。课堂教学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手段是否优化。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里的“诱导”其实就是教学思路的把握,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思维,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使学生主动又快乐地学习。另外,在美术教学中,还应注意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融合衔接,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将抽象的知识灵活引入学生的实际生活来理解实践,实现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
教师的课堂示范。美术课堂上,教师的示范更易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路。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课堂中要做启发引领性的美术技能示范而不是处处示范。
五、美术作业的评价:
一堂美术课要让学生很好地完成符合教材要求的作业难度较大,美术课小学一周两节,初中一周只有一节,有时候学生刚准备好工具做了一半就要下课了,作业又不便拖到下课时间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是不情愿地收起绘画或手工工具,将作业交出来,这样的作业“半成品”的居多,做得特别快的虽能做完,但也比较“粗糙”。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兴趣、技能的训练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教师可以适时以课后拓展的形式将学生的作品引入课后生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课堂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得以迁移和应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新课改中提出的作业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而教师在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更应该站在所任年级学生的思维角度来看待他们的作品,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给他们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而学生的自评、互评又能给学生以参考和借鉴,自主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
策略二:明确美术课堂教学应具备的以下条件
1、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本课知识点,获得本课的学习方法,掌握了相关的美术知识技能。学生认知充足,感觉愉快,就会有一定的成就感,目标达成度就会越高。
2、学习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尽量让组内每个同学都能有发言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只是流于形式,应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合理搭配,不是为了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应在真正遇到有挑战性的、学生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3、课堂评价并不仅仅是作业完成任务后的点评,应贯穿于课堂的每一部分。只不过在作业点评时突出一些。点评的内容应包括学生的技能方法、情感价值观、合作态度等等各方面表现。对学生评价应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互评的方式与方法,重视客观评价。激励手段中鼓掌和表扬最好不要。
4、课堂示范不用从头到尾。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余地。教师也可以从局部入手,让学生参与进去。(中国画的示范要加强)
5、美术课堂中的板书设计必须要有,板书的多少可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设计。
6、美术欣赏课中安排学生的动手实践环节可结合内容适可而止。欣赏课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评述能力。
7、多媒体应用要恰到好处,为课服务。一堂好课的标准不是课件做得多么好,要明白课件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8、不要让学生用朗读课文代替回答问题。课堂提问也不是简单的“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而是针对教学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讨论。
9、美术课堂秩序不一定要坐姿统一、发言举手,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善于倾听,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不同意见与看法。
10、作业展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展示的尽量都展示,既使再差也有亮点。问题四:美术教师的付出与收获。
应试教育体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瓶颈”,与语文、数学、外语等主科相比,美术学科属于“小科”、“副科”,有不被重视的劣势。主课、副课的概念无论对老师、学生、家长都已有了深入的影响,认为美术课就是教学生画画,小学科无足轻重,潜移默化中削减了对美术教育的重视。较多学校的美术学科不受重视,学校“评先树优,职称评定,进修深造”等机会都离美术教师甚远,这些现象也极大地挫伤了美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多种原因促成了有的美术教师工作中存在惰性,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责任心不强,消极应对。还有一部分美术教师缺乏进修学习交流的机会,导致知识老化,观念陈旧,技能退化,工作懈怠。
问题分析:美术教师在实践中应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活到老,学到老,严于律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牟平区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音体美课无例外”、“技能抽测”等措施,给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直处于学校教学薄弱环节的美术学科,回归了它本来的地位,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策略一:以实际行动体现新时期美术教师师德风貌
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形象,要做到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做到以身作则,自觉修身养性,以
德服人,以德立教,要不断塑造鲜活、生动的人格魅力;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策略二: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1、教学评估和经验交流是美术教师队伍建设的又一个优良传统。美术教学要扎实开展好“三标”活动:一是立标,将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扎实教学功底的美术教师确立为“立标”人,上好“立标”课。二是学标,组织学科教师观摩立标课,开展好观课、评课、议课活动,促进美术课堂的高效。三是达标,到2012年12月以前,在立标、学标的基础上每位美术教师要上好一节“达标”课,迎接教体局组织人员对达标课的推门听课验收。
2、利用美术教研会时间不定期的组织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观摩,总结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并提出问题,指出不足,互相交流经验,为下一阶段的美术教学工作做好准备。让老师了解了不同年级段的教学情况,使美术的整体教学更有连贯性和针对性,让学生的学习更为紧凑、更有实效。
3、加强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激励着美术教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进一步深化教研力度,在研讨过程中,以教学中一些现实的问题,进行交流学习,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效的促进了教学工作和课题研究,提高了我区美术教育整体的教研能力与研究水平。一起探讨教学手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实完善各自的教学方法,使每个人在教学中逐渐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策略三:加强教师技能和教学比武,促进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
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选拔优秀人才,本学年将组织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比武活动,让每位教师在比赛的活动中学会交流、学会反思、学会借鉴,学会探索、学会创造,在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同时,也使每位老师的专业水平在活动过程中快速成长!
策略四:完善教师考核机制 改变观点,平衡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教师考核机制,有利于调动美术老师的积极性。
问题五:“体艺211项目”技能检测与美术课堂教学的之间的矛盾和衔接 自实施“体艺211”技能检测以来,全区的中小学生的艺术活动也丰富起来,学生从原来的死记硬背美术理论到现在的重视“技能训练 艺术表现”中来,全区形成了浓厚的“练技能,促能力,提素质”的活动氛围,学生的活动丰富了,从书本中解脱出来。然而通过实践检测,众多新的问题和矛盾也出现在我们面前:美术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部分教师摒弃课本,一上课就组织学生练技能,忽略了课本知识的传授。还有的教师为了取得好成绩,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忽略了美术技能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导致学生的美术技能学习出现了“只会表面,囫囵吞枣”的现象。
问题分析:“体艺211项目”实施以来,学生的技能活动丰富起来,但学生的美术技能学习毕竟只是一种爱好和素养的培养,不是培养专业的美术生,教学中要遵循美术技能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明确“体艺211项目”的正确导向,重视学生美术技能过程的学习和培养。
策略一:正确领悟“体艺211项目”内涵和方向
切实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让学生真正掌握简单的美术技能特长,通过学生的动手体验,了解和体会美术技能的过程和方法,并结合美术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加以引导,做到知识和技能并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策略二:完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工作
力争把美术教学常规工作指导、检查与“体艺211项目”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美术作业的检查、推门听课、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的非书面抽测等评价检测手段加强“体艺211项目”的评价检测力度,只分等次,不排名次。根据课本内容引领适合学段的考查难度,减轻学生负担,指导美术教师切实做好理论结合实践,在技能训练中深入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提高学生综合艺术素养。
策略四:开展丰富的校园艺术活动、美术教学研究、美术课题申报等活 丰富的艺术活动是美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的发挥,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并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因地制宜的根据学校师资、学生特长、学校资源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艺术活动,深入学生美术技能的学习,也为国家、省、市级各类书法绘画比赛选拔优秀人才和作品,丰富“体艺211项目”活动。
策略五:积极参加美术业务培训活动,提升教育理念
从美术教学理念、美术教学能力、教师的美术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形成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只要努力就能上“台阶”的成长机制,从而促进美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提高我区的美术教学质量,实现“体艺2+1”项目的目标。
新的课程改革还在继续,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难免会存在误解和片面认识,今后我区的广大美术教师会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理性地分析和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找差距和不足,以扎实的工作态度为我区今后的美术教学改革把握好正确的方向!
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烟台市牟平区姜格庄镇中心小学 1346745456 作者:SystemMaster 来
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美术教学作为教研教改中的一枝新绿,只有经过不断修剪、培植和浇灌,才能有所收获。《美术课程标准》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美术教师有很高的综合素质、人文素养。
近年来,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我区的美术教学工作,在师资配备、器材配备、培训学习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美术学科也依照新课标的指引,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开齐开足了美术课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课堂教学实践;组织开展了各种艺术活动,拓宽师生的艺术视野,注重发掘和培养有美术特长的学生,为艺术院校输送了大批艺术人才,美术教学工作取
得了良好的成效。但美术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如:各学校之间师资配备不均衡,城乡美术硬件和软件设施配备不均,部分美术教师专业及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吃老本,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各学段美术基础知识或基本技能的重、难点把握不准,导致学生知识重复学习,浪费课堂时间,形成教学盲点。学校重视成绩,轻视美育,导致美术教师积极性不高等等问题。美术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教师各种知识的厚积薄发,以及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老师只有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感悟,才能明白自身的不足。那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怎样才能上好美术课?我们对全区美术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讨,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解决策略,以期在以后的美术教学工作中不断提高:
问题一:美术设施配备与和谐高效课堂之间的矛盾
最近几年,各级领导十分重视美术教学工作,加大了美术器材的投资力度。但多数学校的美术器材配备仍相对不足,大部分材料需要学生自己准备。而相当多的工具材料不是随便哪一个美术用品店就可以买到,甚至不是一个学生所能准备的。我们都知道,美术是材料的艺术,它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材料才能达到最佳的视觉效果。例如中国画,对工具材料有绝对的局限性要求,宣纸、墨汁、毛笔、毛毡等材料缺一不可。制作版画,就得有制作版画专门的工具材料;做陶艺要有除陶泥以外的拉坯机、转盘、电窑等必备的工具。材料的繁杂、琐细和特殊性,以及学生自身经济条件的差异的不同,导致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无材料上课的现象,没有材料,学生只能欣赏欣赏图片,看看课本,这样的美术课,失去了素质教育的真正意义,更谈不上和谐高效。
专门的功能完善的美术教室的缺乏,也成为制约美术和谐高效课堂进程的现实问题。现在绝大部分学校的美术课是和文化课共用一个教室。学生要在美术课前的休息时间里,手忙脚乱地将文化课资料放进桌洞,再将美术材料铺满桌面。有时,直到上课铃声响过后,还会看到有学生在忙着准备材料,影响了正常的课堂秩序和课堂效果。
解决策略:
1、根据城乡学校自身条件,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美术资源,大胆开拓创新美术教学,学校艺术活动的开展内容还有待加强,活动的形式尽量丰富多彩,还可以因地制宜的结合乡土资源增加泥塑、手工等各具特色的活动类型。
2、结合初中、小学美术课程,为各个学校配备较为完整的美术器材,特别是对可循环使用的美术器材的配备。
3、设立专门的功能齐全的美术教室,每节课上课前由老师提前将工具材料准备齐,而学生只需要带易耗材料前往上课。既节省了学生的课前准备时间,又不影响正常上课秩序,更有利于美术课的正常开展。
问题二:美术师资配备与推进和谐高效课堂之间的矛盾。美术作为艺术学科之一,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一名合格的美术教师,不仅要有较扎实的专业功底,还要具有系统全面的美术理论知识。尤其美术理论知识,涵盖了古今中外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演变的方方面面,它渗透在学生对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的欣赏中,渗透在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分析,理解、制作与体验中,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是简单地照本宣科就可以让学生有深刻的体会的。
目前的小学美术教师队伍中,有非美术专业教师进行着美术教学,他们不具备专业知识,也不具备专业技能,课堂授课效率低,不能对学生作业有针对性的指导,也不能从美育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像力和创造力”。
建议:美术教师队伍专业化。
问题三: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形式化
义务阶段美术课的课型很多,内容丰富。根据美术学习的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美术教师要不断的研究、探索,我们要针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美术课堂的优化高效。因此,如何建立和谐的教学关系,把美术教学落到实处,是我们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改革中面临的新的问题:
策略一:解决美术课堂教学流程中各环节问题
一、美术课前的准备:
美术课的课前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它要有更广泛的内容。在美术课的教学中,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准备之外,教师更要从所任年级学生的特点考虑,结合各学段学生的知识储备精心准备丰富的美术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连贯的美术学习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了解美术技能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节课上课前,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我打算让学生获得什么?我打算让学生用多长时间获得,我打算让学生怎样获得?我怎样知道学生达到了要求?这课前几问能让自己对于课堂有了大概地了解,准备就能更加充分,不上无准备之课。
二、美术教材的合理使用:
义务阶段美术教材的设臵打破了传统美术教育的学科界限,根据美术学习的活动方式分成四个学习领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扩大了美术教学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崭新而广阔的学习和探索的空间,也正是这个亮点,往往让我们教师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走入一个误区,那就是忽略了质量和数量之间的差距。教材里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位艺术大师都想讲,而且认为每一个都很重要,每一个都要深入的的讲,但是受时间限制,哪一个也都没有讲透,教师的力气没少出,学生听的也是一头雾水。所以在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上要秉着“减、简、精”的宗旨,有目的进行取舍。要舍得放弃,通俗易懂的活用教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美术课堂的教学形式要灵活多变,收放自如:
课堂教学当然是美术教学的重点,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就会出现这样的一个问题:教师课前准备的有组织性与引
导学生自主学习、创作的无组织性的矛盾。如何来克服这一矛盾呢?教师应该在课前就充分的考虑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并在出现情况时,能灵活“应变”进行有必要的“干预”,既做到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美术课堂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但往往一味的追求美术课堂的有序整齐又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那就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上要根据课程需要灵活安排课堂教学形式,不片面追求小组合作这一形式,使美术课堂教学做到即灵活多变又收放自如,真正的做好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角色。一堂高效、有序的美术课,应该是活而不闹的,也就是:课堂气氛要宽松,学生思维要活跃,创作表现时要静心。
四、美术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不仅在于教师对课程标准的深入研究,对教材内容的把握,更重要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把握”。
比如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的问题设臵要有让学生有讨论的价值,让学生学会质疑。“给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关键在于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是“鱼”,而应是捕鱼的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获得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在教学环节中要尽量简化不必要的教学环节,避免华而不实的无效环节,优化教学设计是高效教学的前提。课堂教学的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手段是否优化。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里的“诱导”其实就是教学思路的把握,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思维,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使学生主动又快乐地学习。另外,在美术教学中,还应注意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融合衔接,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将抽象的知识灵活引入学生的实际生活来理解实践,实现各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
教师的课堂示范。美术课堂上,教师的示范更易于学生更快更好地
掌握,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路。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课堂中要做启发引领性的美术技能示范而不是处处示范。
五、美术作业的评价:
一堂美术课要让学生很好地完成符合教材要求的作业难度较大,美术课小学一周两节,初中一周只有一节,有时候学生刚准备好工具做了一半就要下课了,作业又不便拖到下课时间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是不情愿地收起绘画或手工工具,将作业交出来,这样的作业“半成品”的居多,做得特别快的虽能做完,但也比较“粗糙”。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兴趣、技能的训练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教师可以适时以课后拓展的形式将学生的作品引入课后生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课堂所学知识在生活中得以迁移和应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新课改中提出的作业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而教师在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时,更应该站在所任年级学生的思维角度来看待他们的作品,要善于发现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给他们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而学生的自评、互评又能给学生以参考和借鉴,自主发现作品中存在的问题。
策略二:明确美术课堂教学应具备的以下条件
1、使学生明确本课学习目标、本课知识点,获得本课的学习方法,掌握了相关的美术知识技能。学生认知充足,感觉愉快,就会有一定的成就感,目标达成度就会越高。
2、学习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尽量让组内每个同学都能有发言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只是流于形式,应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合理搭配,不是为了小组合作而小组合作,应在真正遇到有挑战性的、学生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展开小组合作学习。
3、课堂评价并不仅仅是作业完成任务后的点评,应贯穿于课堂的每一部分。只不过在作业点评时突出一些。点评的内容应包括学生的技能方法、情感价值观、合作态度等等各方面表现。对学生评价应采用学生
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重视学生互评的方式与方法,重视客观评价。激励手段中鼓掌和表扬最好不要。
4、课堂示范不用从头到尾。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余地。教师也可以从局部入手,让学生参与进去。(中国画的示范要加强)
5、美术课堂中的板书设计必须要有,板书的多少可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设计。
6、美术欣赏课中安排学生的动手实践环节可结合内容适可而止。欣赏课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语言评述能力。
7、多媒体应用要恰到好处,为课服务。一堂好课的标准不是课件做得多么好,要明白课件只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8、不要让学生用朗读课文代替回答问题。课堂提问也不是简单的“对不对”“是不是”“好不好”,而是针对教学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探究讨论。
9、美术课堂秩序不一定要坐姿统一、发言举手,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教师要善于倾听,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不同意见与看法。
10、作业展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展示的尽量都展示,既使再差也有亮点。
问题四:美术教师的付出与收获。
应试教育体制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瓶颈”,与语文、数学、外语等主科相比,美术学科属于“小科”、“副科”,有不被重视的劣势。主课、副课的概念无论对老师、学生、家长都已有了深入的影响,认为美术课就是教学生画画,小学科无足轻重,潜移默化中削减了对美术教育的重视。较多学校的美术学科不受重视,学校“评先树优,职称评定,进修深造”等机会都离美术教师甚远,这些现象也极大地挫伤了美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多种原因促成了有的美术教师工作中存在惰性,不思进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工作责任心不强,消极应对。还有一部分美术教师缺乏进修学习交流的机会,导致知识老化,观念陈旧,技能退
化,工作懈怠。
问题分析:美术教师在实践中应注重自我学习、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调控,活到老,学到老,严于律己,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牟平区倡导“一切为了学生”的“音体美课无例外”、“技能抽测”等措施,给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一直处于学校教学薄弱环节的美术学科,回归了它本来的地位,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策略一:以实际行动体现新时期美术教师师德风貌
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形象,要做到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要做到以身作则,自觉修身养性,以德服人,以德立教,要不断塑造鲜活、生动的人格魅力;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策略二: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1、教学评估和经验交流是美术教师队伍建设的又一个优良传统。美术教学要扎实开展好“三标”活动:一是立标,将具有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扎实教学功底的美术教师确立为“立标”人,上好“立标”课。二是学标,组织学科教师观摩立标课,开展好观课、评课、议课活动,促进美术课堂的高效。三是达标,到2012年12月以前,在立标、学标的基础上每位美术教师要上好一节“达标”课,迎接教体局组织人员对达标课的推门听课验收。
2、利用美术教研会时间不定期的组织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观摩,总结好的教学经验和方法,并提出问题,指出不足,互相交流经验,为下一阶段的美术教学工作做好准备。让老师了解了不同年级段的教学情况,使美术的整体教学更有连贯性和针对性,让学生的学习更为紧凑、更有实效。
3、加强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激励着美术教
师不断学习、不断进步。进一步深化教研力度,在研讨过程中,以教学中一些现实的问题,进行交流学习,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效的促进了教学工作和课题研究,提高了我区美术教育整体的教研能力与研究水平。一起探讨教学手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充实完善各自的教学方法,使每个人在教学中逐渐形成鲜明的教学风格。
策略三:加强教师技能和教学比武,促进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 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美术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选拔优秀人才,本学年将组织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和教学比武活动,让每位教师在比赛的活动中学会交流、学会反思、学会借鉴,学会探索、学会创造,在真正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同时,也使每位老师的专业水平在活动过程中快速成长!
策略四:完善教师考核机制
改变观点,平衡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教师考核机制,有利于调动美术老师的积极性。
问题五:“体艺211项目”技能检测与美术课堂教学的之间的矛盾和衔接
自实施“体艺211”技能检测以来,全区的中小学生的艺术活动也丰富起来,学生从原来的死记硬背美术理论到现在的重视“技能训练 艺术表现”中来,全区形成了浓厚的“练技能,促能力,提素质”的活动氛围,学生的活动丰富了,从书本中解脱出来。然而通过实践检测,众多新的问题和矛盾也出现在我们面前:美术课堂教学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部分教师摒弃课本,一上课就组织学生练技能,忽略了课本知识的传授。还有的教师为了取得好成绩,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忽略了美术技能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导致学生的美术技能学习出现了“只会表面,囫囵吞枣”的现象。
问题分析:“体艺211项目”实施以来,学生的技能活动丰富起来,但学生的美术技能学习毕竟只是一种爱好和素养的培养,不是培养专业 的美术生,教学中要遵循美术技能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明确“体艺211项目”的正确导向,重视学生美术技能过程的学习和培养。
策略一:正确领悟“体艺211项目”内涵和方向
切实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让学生真正掌握简单的美术技能特长,通过学生的动手体验,了解和体会美术技能的过程和方法,并结合美术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加以引导,做到知识和技能并重,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策略二:完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工作 力争把美术教学常规工作指导、检查与“体艺211项目”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美术作业的检查、推门听课、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的非书面抽测等评价检测手段加强“体艺211项目”的评价检测力度,只分等次,不排名次。根据课本内容引领适合学段的考查难度,减轻学生负担,指导美术教师切实做好理论结合实践,在技能训练中深入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提高学生综合艺术素养。
策略四:开展丰富的校园艺术活动、美术教学研究、美术课题申报等活
丰富的艺术活动是美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实践和创造能力的发挥,给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并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因地制宜的根据学校师资、学生特长、学校资源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艺术活动,深入学生美术技能的学习,也为国家、省、市级各类书法绘画比赛选拔优秀人才和作品,丰富“体艺211项目”活动。
策略五:积极参加美术业务培训活动,提升教育理念
从美术教学理念、美术教学能力、教师的美术专业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形成从事美术教学的教师只要努力就能上“台阶”的成长机制,从而促进美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从根本上提高我区的美术教学质量,实现“体艺2+1”项目的目标。
新的课程改革还在继续,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难免会存在误解和片面认识,今后我区的广大美术教师会用先进的教学理念理性地分析和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找差距和不足,以扎实的工作态度为我区今后的美术教学改革把握好正确的方向!
第四篇:初中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初中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初中的校舍、设施等硬件建设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学管理能不能跟上呢? 初中教学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应试教育的影响还较为严重。
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各种形式的统考”。但是,目前各县区基本上对全体学生都进行期末统一考试,有些县区还或明或暗地进行分数排队,以分数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主要或唯一依据,缺乏全面科学评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学校也基本上是以县区的统考成绩评价教师和学生,很少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估,形成了“以统考成绩论英雄”的局面。在教师的奖惩上,也以统考成绩作为奖励或惩罚的唯一或主要标准,因此,考试、评卷中存在的问题也较多,教师和学生都想争取好分数,因为分数和经济效益是直接挂钩的。既然统考了,又要评比,自然就产生了按分数排队的现象,或明或暗,县区内学校排名次,学校内年级排名次,年级内班级排名次,班级内学生排名次,形成了从上到下师生—起围着分数转的局面。对有些薄弱学科,因为不统考,学校不重视,许多教师也就不认真。体育课上成“放羊式”,男生打球女生玩;音乐课上成唱歌课,不懂乐理不识谱;美术课上成画画课,不知色彩和线条;劳技课随意性更大,没有统一教材随便上。更有甚者,在初三甚至初二干脆停开音、美、劳课。
活动类课程,按国家课程计划要求,初一至初三均为每周三课时,但我校执行很不一致,随意性较大。
产生重统考科目、重分数排队,轻非统考科目、轻活动类课程的原因主要还是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思想僵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较大,未能积极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未能对学校、教师和学生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办法,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素质教育的评估机制。
2、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的不平衡。
我校都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涉及教学、考试、出勤、常规、班级、奖惩等各个方面,初步形成了以“法”治校、制度管理的良好局面,但许多学校却又忽视了思想工作、忽视了情感管理。
学校的管理工作是针对教师和学生的,更主要的还是针对教师,是做“人”的工作,而人是有感情的,简单粗暴方法往往不能使人口服心服,产生不了积极作用。目前,许多学校往往是以罚款代替做教师的思想工作,代替对教师的情感管理,诸如请假、迟到、缺会、教案检查、作业批改、学生统考成绩不高等等,不问青红皂白,不管缘由如何,—律是罚款多少多少元。尽管是按制度执行,但因根本不做教师的思想工作,加之市场经济对教师的冲击,使不少教师产生了抵触情绪,出现了消极应付的情况,没有达到管理者的真正目的。有些学校,不从教师的实际情况出发,无视教师工作的弹性性质,而是采取简单照搬企业管理的办法,师生一进校门,就锁上大门,任何人不得随便出入。教师是坐在办公室了,也照旧上课了,效果如何呢?是否认真备课了、上课了?有没有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呢?正如有些教师说的那样:“能锁住大门,锁不住人心。”教师的工作。本来就是个“良心活”,关键是如何尊重教师,信任教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而不是采取“关、压”的办法来对付教师,形成领导与教师之间无形的鸿沟或对抗的局面,这样,怎能让教师心情舒畅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 另外,就是行政后勤人员与教师的奖惩问题,因行政后勤人员的工作任务很难具体化,而教师的教案、上课、作业、辅导、考试、分数、班务等都非常具体,因此,制度中对教学第一线教师的工作环节要求很细致,处罚很多,而对行政后勤人员的要求较为笼统,处罚也少,造成了许多不公平的现象,形成了“干得越多,罚得越多;干得越少,罚得越少;不干活的,干脆不罚”的局面,教师对此意见很大,严重挫伤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制订规章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但并不能因为有了制度就可以不做教师的思想工作,不进行情感管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用死板的制度去管理活生生的人,不进行情感投入行吗?制度不是万能的,制度代替不了情感管理。广大教师基本都是深明大义的人,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师是会愉快接受的,关键是不要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来管理教师,不要伤了教师的“心”。所以,怎样将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值得每位管理者深思和研究的课题。
3、教学设施的使用率不高。
“普九”达标后,各初中的校容校貌和教学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如何充分发挥这些教学设施的作用,应是我校特别注意的问题。从调研提纲统计的结果来看,物理、化学、生物的演示实验开出率分别是96.1%、92.6%、80.9%、;学生分组实验开出率分别是90.4%、88.7%、64.4%。
但从调研过程的实际检查来看,恐怕很难达到上述比率。许多学校的实验登记表,只有寥寥的几页,远远达不到教材要求的实验次数,特别是生物实验,开出率很低。语音室、电教室、微机室等设施,使用情况也不容乐观,有些语音室、电教室每学期只用几次,这对有限的教学资源是个极大的浪费。图书馆、阅览室的开放使用情况更差。许多学校不向学生开放图书馆,怕弄丢了或损坏了图书。阅览室更是徒有虚名,几份有限的报刊还在少数人手里,别说学生,一般教师也很难看到。教学模型、教学挂图等,有些学校放在仪器室或图书馆里,至今还未拆封启用。教学设施的使用率不高,不能充分发挥教学设施的重要作用,主要是因为领导和教师不够重视、害怕学生损坏、缺乏专职管理人员以及怕麻烦等原因造成的。应从端正思想、明确认识、加强管理、强化使用等方面入手,真正发挥教学设施的重要作用,让教学设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
4、学生课业负担仍然偏重。
学生课业负担偏重已是老话题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在校时间长。多数学校的学生每天在校时间超过了规定的8小时,从早操、早读开始,一直到下午、晚自习,远远超过了8小时,最多在10小时以上,这么长的在校时间,学生负担能轻吗?(2)课外作业总量多。国家教委规定初中学生每天课外作业总量不得超过90分钟,但从学生座谈会了解,主要学科竞相布置作业,总量远远超过了90分钟。有些学生下了晚自习,有时还要做作业到晚上11点以后。
(3)考试次数多。每学期除期中、期末考试外,另外组织的大小考试还要许多,不同名堂、不同形式的考试,时时等待着学生。最多者,每学期另外组织的大小考试次数多达10—14次。
(4)集体补课或上新课的多。多数学校除上晚自习外,还利用双休日、寒暑假为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最多的每学期补课为30天。初三毕业班的情况尤为严重,教师和学生根本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天。
(5)辅导资料多。除正式教材外,许多学校还为学生集体购买了各种学习辅导资料,如天天练、单元过关、阶段检测等。最多者,为学生购买的各种辅导、复习资料为7—9册。
(6)学生近视率高。
从以上六个方面可以看出,学生负担确实仍然过重。认真贯彻教育方针,积极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加快教育转轨步伐,刻不容缓!针对初中教学管理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笔者认为,解决的对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县区政府部门要加强对教育的领导。
县区政府部门是全县区教育事业发展的总指挥部,它决定着该县区的教育事业如何发展。县区政府部门的领导怎样评价教育部门,该县区的教育事业就怎样发展。有些县区政府部门的领导,不管其它方面如何,只看每年高考、中考的人数多少,并以此评价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好坏,甚至在大会上反复强调这个观点,坚持进行全县区的统考和分数排队。政府部门的不恰当导向,自然直接影响着教育部门和学校,因此,有些县区应试教育的做法仍然较为严重。
国家教委《若干意见》指出:“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政府行为,各级政府要做到认识到位,教育投入到位,要尊重教育规律,为实施素质教育创设宽松的环境。各级领导干部不得向教育部门和学校下达升学指标,各级政府不得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工作以及考核干部和教师的唯一标准。”因此,政府部门的领导应尽量多些宏观指导,少些具体的行政干预,让教育部门和学校按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办好学校,发展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及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
2、转变教育部门的观念。
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指挥者和操作者。统考、分数排队、成绩评比等,都是县区教育部门、教研部门和学校自己搞的,教育部门自己给自己戴上了“应试教育”的枷锁,致使“应试教育”的做法愈演愈烈。
问题表现在教师、学校身上,其实根子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国家教委已经明令规定,凡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方,应坚决取消统考。这不仅是个认识问题,而且必须坚决执行、照办,不能有丝毫折扣,否则一旦有所松动,就会出现如柳斌同志所说的“考试制度不改革,教无宁日,学无宁日”。这件事,已经讲了许多年了,但迄今收效甚微,现在到了“动真格”的时候了。
3、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
虽然有些县区对学校制订了一些评估要求,有些学校也制订了一些量化评估细则,但总的来说,这些评估要求或方案还未科学化、系统化,形不成一整套完备科学的评估方案,建不起一整套高效实用的评估机制。特别是一些县区已经有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却未形成正规的评估方案,因此随意性较大,也使学校无章可循。
因此,当务之急,是各县区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根据本地实际,建立素质教育评估体系,改革评估方法,制订一套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全面考核学校各项工作的评估方案,以评估方案考核的结果作为全面评价学校的依据。要“坚决改变以升学率高低为主要指标评估教育政绩优劣、办学水平高低、教师工作好坏的做法”(国家教委《若干意见》),这样,才能综合考核—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全面真实地反映—个学校的办学水平。
学校也要制订一套全面考核教师工作的评估方案。目前,许多学校也制订了一些量化考核办法,但大多数重视终端结果考核,轻过程管理,且多是只从教学角度考核。对教师的考核应充分考虑教师的工作性质,发扬民主作风,从德、能、勤、绩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综合考评,避免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教师工作的做法,使教师的管理工作、评估工作走上正规化、科学化的道路。
县区和学校如果都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的评估机制,那么,学校和教师就会层层目标明确,责任具体,评价客观、公正、科学,也会减轻“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5、加强有效的监督检查。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特别是教育督导部门,要经常加强对县区及学校的监督检查,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教育督导部门也要经常加强自查及对下属学校的监督检查。要及时了解、发现违背教育规律、大搞“应试教育”的行为和做法,及时帮助他们端正思想,更新观念,改变做法,解决存在问题。对于严重的或屡教不改的,应予以严肃处理。要使国家的教育法令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坚持九年义务教育,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教育督导部门,还要加大监督检查的力度,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办法,特别是要多采用一些不打招呼的办法,多深入基层,多倾听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呼声,多听取社会各界的反映,了解真实的情况,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使教育监督检查能够发挥其积极有效的作用,促使教育事业健康、飞速地发展。
解决好初中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初中教学管理,全面提高初中的教育教学质量,既是面向新世纪、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回报社会各界对教育事业、特别是对“普九”工作大力支持的需要,更是社会稳定团结、国家兴旺发达的需要。
第五篇:浅析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对于学生在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文章主要是针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并提出几点相关的对策进行探讨,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问题;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初中教育阶段,体育教育作为其中的一门必修课,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体育教育不但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帮助学生加强身体锻炼,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高素质的接班人具有十非常重要的意义。
1.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概括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校体育基础设施不齐全。主要体现在场地、学生活动面积、器材、班级人数、师资力量、场馆等不足。导致很多学生也没有办法参加这类体育活动,从而容易使他们失去对体育课程学习的兴趣。(2)师资力量短缺,教学形式过于单一。体育教师不足的现象日益凸显,往往一位教师要上几个班,甚至整个年级的体育课。同时,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偏低,大多数的体育教师采取传统的“四段式”教学,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3)体育教学中未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多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属于被动的参与,有些学生是为了应试而被动的学习体育技能,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更好的重视。(4)学生缺乏长期性的心理素质训练。很多初中的学生屈从于“短视效应”或“近利效应”,很难保证学生的体育素质训练的长效性。
2.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的对策探讨
(1)加强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中学生阶段教育的发展需要健康的人格。体育教育作为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之外,还应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体育教学课程主要是组织学生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之间需要相互信任,团结一致,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学生的人际交流。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应重视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乐观的心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与自信的人生。
(2)加强师资力量设,创新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是重要的参与者,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积极的组织体育教师参加一些相关专业理论的培训、学习、进修等,不断的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觉悟和本身的文化素养,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并结合教材,适当的补充教学内容,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跟上社会时代的发展,充分的发挥体育教学效果,从而促进中学生健康的成长。在教学方面,教师应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以往单一的“四段式”教学,应采取一些情景化、游戏化的教学方法,以打破沉闷的体育课堂,使其变得更加的生动形象,以增加其吸引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体育教学的动作示范。体育课主要是以运动为主,因此离不开动作的示范。由于班集体的人数较多,所以在示范动作时,往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注意示范的先后顺序。对于新学的动作,教师应该是先做示范后讲解。并且在进行动作示范时,教师应先将整个动作从头到尾做一遍,让学生形成大致的印象、然后再将动作逐个分解,逐个示范,毕竟初中生的连贯性还未达到成年人的水平。第二,注意示范的位置。由于体育的教学一般是以班级为单位的,人数较多。因此老师在进行动作示范时,应多进行位置的变换,以便让那些后面的、两边的学生能够看清楚。第三,注意示范的次数。对于难度高、较复杂的动作,老师应多示范几次,示范的过程中应加强与学生沟通,及时的了解学生对动作的熟悉程度,对于简单的动作则应减少示范次数。
(4)重视学生身体素质训练的长效性。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当前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坚持健康第一,不挤占体育课等教学时间,依法保障学生的休息权利。一方面学校应改革体育竞赛的传统模式,采用一些群体性的竞赛项目,来突出体育素质训练的锻炼、健身和娱乐的功能。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应重视自身体育科研能力的提升,能够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性,注重开展科研活动,同时还要注意其教育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积极的参与其中,让学生真正的学会合理的体育锻炼,并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不仅要重视文化课程的传授,还应注重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训练态度。因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传授学生体育知识和体育活动技能时,可以制定一些游戏元素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观念,以提高他们的兴趣,从而促使他们在课外能够自觉的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体魄,进一步的提高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陆军.现代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0):59,61
[2]刘梅.新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大观周刊,2012,(42):249-249
[3]王曼真.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0,2(17):732,771
[4]李波.浅谈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94):242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苏桥初级中学)